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

时间:2022-11-02 09:48:44

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

摘要: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因其独有优势,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了独特魅力。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其提出了新要求,并且一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进行了不断深化。为此,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继承和弘扬的重视程度,保障传统文化积极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其中,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便是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如何结合时展规划,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整,保障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了许多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研究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希望本篇文章的发表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启示。

关键词:高校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前言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便在多个场所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行了多次强调,并加强了相关性指导。其着重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为此,从这方面来看,必须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在教育工作中,更是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就目前教育形势来看,传统文化教育多是集中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

二、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是时展的要求

中华民族有着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社会矛盾不同、经济发展形态不同,其所形成的文化也出现了一定差异。具体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精神三个方面重点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人民不断探索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内涵、同时又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思想和道德精神。在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都为民族进步、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突出性贡献。而其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精神,更是展现了时代魅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过程中发挥了重大影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便在多个场所强调了中国梦的建设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行合一”、“天下为公”理念便为民族复兴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动力。自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便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便要求国人能够打破传统文化和思想束缚,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推动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走出技术局限,推动国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目前国际竞争中,其着重强调了在科技、人才方面的竞争。为此,便需要推动我国向技术性大国方向转变。在此过程中,便需要有效借助到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另外,从另一方面来看,世界经济、文化、政治多方面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也会因为一些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冲击,导致学生思想、价值体系出现问题。为此,便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保持民族特色。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发展政策和教育规划的大力影响下,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其人才培养目标中,着重强调了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人文素养、文字审美、文学赏析与表达方面的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中,便需要借助到传统民族文化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对本民族文化保持较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传统文化素养。唯有此,在今后教学活动中,才能够借助到传统文化魅力,让更多学生对此有所了解。因此,从这方面特点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古代时期,学生在幼年时期多是会学习四书五经等一些较为传统化知识。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加强了与国外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加了相关的科技、医学、外语等知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如果青年人缺乏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将会对民族文化的延续产生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中国有着长达五年多年的历史文化,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语言文学范围的广泛性、时间长久性。其中,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一些达到文化、思想内涵、民族风情等相关内容。同时,还包括了棋类、书法艺术、戏曲艺术、民族节目等多种形式。学生若想对此有着较为充分了解,仅是靠自己在课下学习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校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找出学生漏洞。就目前教育形势来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较多、专业教师相对较少的问题。在课程安排、时间安排方面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不合理性、不够系统性特点。这些较为零碎、冗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并不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知识体系。相应的,学生对于文学发展始末没有一个正确认识,便会逐渐降低了学习兴趣。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和弘扬时,也会相应出现一系列问题。对于高校教师来讲,他们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项目研发方面,对学生缺乏足够了解,课程方案不合理,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从高校教师角度,需要对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系统化认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进行清晰、明了的学习。

四、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使命感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之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师影响。具体来看:教师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也并未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为此,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能够对此工作形成正确认识。另外,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使命感。在教授专业知识过程中,为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师生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现实魅力。

(二)调整课时,为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提供充足时间保障

从高校课程安排的特点来看:课时紧张、课程紧凑,但内容较多,教师需要在短时间之内为学生讲解全方位知识。而在这样的教育现状影响下,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极大影响。部分教师为了盲目追求课程进度,往往乎因为备课疏忽、课时问题,将其中一些次要性知识删除。相应的,便会无法保障正常教学工作。然而在融入传统文化时,更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研究。因此,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对课程安排、教学时间给予充足保障。这样教师才能够有充足时间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让他们积极传播和弘扬时代精神、传统文化精神。

(三)探索和挖掘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

在今后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对授课方式进行调整、改革和升级。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在高校课程讲授中,多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知识稳定输出。但是从学生角度来看,并不能够保证对知识的完全吸收。而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中束缚之后,缺乏学习自制力,并不会主动像教师提出质疑和课下自行学习。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需要根据教育部门所出台的相关管理政策和教学规划,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并借助一些新式教学理念、教学技术等相关辅助性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唯有此,对学生所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借助到一些新式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从课程制定角度来看,在学习文科这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仅靠教师课上讲解是远远不够。在课下时间,还需要进行亲身体验、自行查找资料或者向相关学者询问等方式,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更为全面化的认识。为此,高校在制定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时,需要从学校未来发展目标角度出发、并结合学生特点,由浅入深,制定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另外,由于学科之间的互动性较强,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还需要融合多个学科、多种知识。并且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课上时为学生播放音频、视频或者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着立体化的认识。

(五)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是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对此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有着更为深刻认识。另外,在学校内部,还需要主动参与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创建。比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些传统节日时,安排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和学校食堂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月饼、粽子的制作过程中。从其积极作用来看,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同时,还能够在亲身的体验活动中,感知劳动氛围和劳动结果。

五、结语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众多历史悠久、具备一定现实意义的文化价值。在当代社会,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彰显了其独特优势,并且成为了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世界文化交流日渐交融的今天,更是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实魅力,对其加以利用和改造,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淑娟.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7).

[2]高业,张永刚,贾慧,刘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

[3]王娜.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我见[J].福建茶叶,2020(3).

[4]曾丽萍.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

[5]李井红.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讨[J].才智,2019(22).

作者:马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