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寒暄语研究

时间:2022-08-10 08:49:45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寒暄语研究

【提要】寒暄语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礼貌用语,人们通过它维系关系,传达情感,特别是在喜欢含蓄表达的中国社交氛围中,寒暄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熟练掌握一种语言,除了掌握一系列语用规则外,还需要了解目的语国家语言中一些潜藏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于外国学习者而言,不会用寒暄语进行交际,多多少少会造成一些交流壁垒和文化障碍。因此,寒暄语的研究和学习对于指导现今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无裨益,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考。

【关键词】寒暄语;汉语教学;文化

一、寒暄语的特征

(一)寒暄语具有民族性特点

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以关心为寒暄方式的中国社会中,双方在路上见面常常会说“吃了吗?”,意在关切而非获得信息。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多是聊天气,特别是在伦敦。在中国,交际双方初次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往往是聊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来缓和气氛或者表示关心。中国人初次见面常常这样自我介绍:“您好!我叫王强,久闻您大名,幸会!”然而美国人的自我介绍常常是这样的:“I'mJohnSmith.YoucanjustcallmeJohn."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自我介绍是偏正式的。其次,中国人在告别的时候,还会说一些表致谢或谦让的话语,比如“麻烦了,哪天咱一起吃饭”,其实说话人口中“一起吃饭”不一定就真的做了这样的约定,只是中国人在告别时的礼貌用语。但如果以这种状态跟西方国家的人告别,他们准嫌麻烦。

(二)寒暄语具有地域性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由于民族文化、方言、地理等方面的不同,都会衍生出不同的寒暄方式。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寒暄语。比如,多数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一句“吃了吗”,在牧区的牧民们就喜欢问“牲口好吗”,这也是在表达关心对方生活状况的方式之一。

(三)寒暄语具有时代性特点

语言在社会中存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断更新着。在上古时期,中国人的祖先穴居野外,常常受到猛兽攻击,那时人们见面时经常说“无它乎?”;后来,生产力落后,自然灾害严重,人们见面的寒暄语就改为“无恙乎?”;后来一段时期,中国人面对的就是温饱问题,百姓主要关注吃饭问题,所以“吃了吗?”就成了最常用的寒暄语,直至今日,这句“吃了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标志性寒暄语。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寒暄语的习得情况

(一)习得状况分析

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寒暄语过于单一,不结合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就不能认识到寒暄语的种类是十分灵活多样的。多数留学生偏向于使用刚开始学汉语便接触到的寒暄语“你好”,甚至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对寒暄语的认知也仅停留在一两个短语上。其次,留学生不能根据语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寒暄语。虽然一些程度高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有意识地使用寒暄语进行交际,但他们却无法准确地理解各类型寒暄语的适宜语境。对于多数留学生而言,寒暄语对其的印象就固化在“你吃过了吗?”这句话上,但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也不是对于任何年龄阶层的人都适用的,如果交际对象是老师、长辈或者一些不熟的朋友,这样来问就是不合适的。另外,文化冲突也是致使留学生遇到交际障碍的原因之一。很多学习者面对“你多大?”“你工资多少?”这类被某些西方国家认定为是个人隐私的问题,往往会令人感到焦虑和尴尬。实际上,这些寒暄语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意在表达关心。这样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必然会以失败告终的。

(二)习得偏误成因分析

1.汉语寒暄语种类丰富虽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固定的寒暄语很多,如“好久不见!”“去哪儿啊?”,但也有自由的表达形式,如“最近身体怎么样?”“忙着呢?”等,这些寒暄语的自由表达形式增加了留学生学习的难度。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只掌握寒暄语的语言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掌握汉语寒暄语的语用条件、语用环境,特别是了解某些特殊寒暄语背后的中国文化。因而,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时,我们要渗透文化教学,尤其是寒暄语背后的中国文化,把握好语言课中文化教学成分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寒暄语的使用偏误与失误。2.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母语的影响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的一大障碍。很多留学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觉得诸多的寒暄语是毫无意义的话,如“遛弯呢?”“忙着呢?”等等,这是基于学习者本人母语文化的影响。因此,留学生想要顺利进行交际,只掌握语言形式是不够的,更需要同时掌握寒暄语的语用条件。3.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在与第二语言学习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某些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掌握了常用汉语寒暄语之后,不分场合,逢人就问,如“去哪儿呀”“吃了吗?”,显然这都是我们路上遇见熟人时使用的礼貌用语,对于不熟的人或者长辈,我们应当注意使用谦词,语气柔和。4.课堂学习对寒暄语的重视不足留学生如果没有较多地在目的语国家实践的机会,那么他们能接触到的寒暄语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留学生接触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仍是以课堂学习为主。然而教师在对寒暄语进行讲解时,往往重视语用形式而非文化背景的普及,这样就造成了学习者在用汉语进行交际时产生的偏误。

三、寒暄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一)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原则

每种文化都有喜欢和禁忌谈论的话题,中国人在见面时,经常会谈论到的话题有家庭、孩子、家乡、职业等;西方人则偏向于谈论体育赛事、天气、爱好、社会见闻等。西方人的话题禁忌是年龄、工资财产、婚姻状况等,因为西方人认为这属于个人隐私,与不熟的人在特定场合谈论这些是不合适的。中国人的禁忌话题多是个人生理缺陷、家庭丑闻等话题。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文化的承载,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时,即使语言形式完全正确,但由于社会文化规约的不同,也极易造成误会。通过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不仅能让学习者对于中西文化差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能令其更加合理地规避一些文化壁垒和沟通障碍。

(二)文化平等的原则下增强母语正迁移

当涉及到寒暄语的文化部分以及关于中西方人们关于隐私的界定,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介绍两种不同的文化就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特点,进行沉浸式教学,或者创设实践机会,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减少英语母语文化对他们学习汉语的干扰。我们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不同的文化要平等对待,本着平等的视角去了解和学习各国文化,切不可盲目自信,或觉得本国文化低人一等。作为教师,更是要明确这一点,以积极的态度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三)文化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

关于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的比重问题,一直以来都在被学界探讨。要想讲好汉语课,更好地了解中国,需要教师们多维度展示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但汉语课毕竟是语言课,如果讲成了文化课,未免有所不妥。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需要立足于语言知识的基础,多角度渗透文化教学,丰富课堂的多样性,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结,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让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寒暄语的变化其实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镜子”,它似乎很难准确地被学习者掌握。在寒暄交际中,寒暄语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功能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交行为,而非字面信息的传达。因此,在汉语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应当根据不同语用环境,选择适当的寒暄语进行交际,切实发挥寒暄语的交际功能,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当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完善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石翀2004《英汉称谓语与寒暄语对比研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第4期。

马思鸣2013《中英跨文化寒暄研究》《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刘坤2013《汉英文化语意对比与汉语文化观念图式的构建》,西安外国语大学学位论文。

熊峰2014《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寒暄语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肖舒馨2019《现代汉语寒暄语语用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