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反倾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9:38:53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1

近年来,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国外对华倾销产品也不断流入我国,化工行业已成为国外对华倾销的重灾之地。

国外化工产品的倾销对我国化工行业产生损害主要表现在:受国外倾销产品进口价格不断下降的冲击,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也下滑,倾销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产生压制作用。以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为例,倾销产品进口价格从2001年以来,每年比前一年下降的比例分别为5.42%、10.69%和8.59%。2004年第一季度被调查产品的价格比2003年略有回升,但相对于调查期前三年仍然存在大幅下降,2001年,2002年,2003年,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比上一年分别下降7.57%、18.70%、9.91%。国外企业通过对我国进行倾销,不断地蚕食国内市场份额。倾销期间,我国同类化工企业的开工率普遍不足,设备利用率较低。国内同类产品的税前利润很少,有时甚至为负数。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有的甚至破产。以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为例,2001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比上年下降了49.44%;2002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再次大幅下降;2003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继续下降,亏损额比上年增加了120.38%,亏损状况更加恶化。2004年第一季度,虽有所好转,但国内产业仍整体亏损严重。

面对国外的倾销行为,截止到2007年3月,我国对外提出反倾销诉讼共49起。其中约三分之二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业,在该行业做出终裁的28起案件中,我国企业胜诉的有22起,其中2起判定无损害,3起是因为申请人要求撤消反倾销调查而终止调查,1起是因产业无实质性损害而停止调查。总体上在做出终裁的企业胜诉率是78.6%.还是比较高胜诉率。

二、我国化工行业面临国外倾销压力的原因

1.从内部来看,国内化工业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产品的竞争力不强。这为国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进而进行倾销创造了条件。我国化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偏小。截至2005年,我国现有19套乙烯装置,其中规模达30万吨/年以上的乙烯装置有7套;规模为15万吨/年左右的乙烯装置有8套。我国乙烯平均规模2004年是33.3万吨/年,尚低于世界平均规模水平45.2万吨/年。由于我国乙烯装置规模偏小,导致下游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装置也存在规模偏小问题。

(2)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差。大部分炼厂和乙烯装置的能耗、物耗指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大型技术和装备重复引进,消化吸收不够,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少,高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薄弱,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差距更大。

(3)产品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如汽油柴油品种不能适应消费需求;合成树脂专用料产量小,档次低,共聚产品少:合成纤维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差别化纤维数量和品种均不足:合成橡胶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落后。

(4)人员和债务负担沉重,资产利润率低。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加上一些不良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导致资产利润率较低。

由于存在上述不足,我国化工业本身还较脆弱,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已经十分严峻,如果国外化工产品大量低价倾销,将进一步威胁整个产业的安全。

2.从外部来看,国外化工企业具备对我国倾销的充分前提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外化工企业的市场垄断动机。由于采取差别价格的形式比单一定价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国外化工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低价出口产品到我国,抢占国内化工市场份额,所以使得进口化工产品,己经在我国化工市场占据较大份额,2003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350万吨。消费构成中,国内乙烯产量612万吨,占45%,其余依靠进口。合成树脂进口1907.3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5.9%;合成橡胶进口100.6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5.7%;苯乙烯进口266.1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73.9%。

(2)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工生产能力增长很快,普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东南亚各国特别是韩国、日本、新加坡,我国台湾省和中东地区,其化工生产能力过剩更为严重。又由于入世后,化工品的关税逐步下降,非关税壁垒逐渐消除,在世界化工产品的生产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我国国内化工市场却供不应求,因此,国外化工产品,尤其是亚洲及中东新兴出口导向型石化工业国的产品大量销往我国,抢占市场,加大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三、我国化工行业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1.完善反倾销立法。我国反倾销立法一是层次较低,与WTO反倾销协议差距较大,反倾销条例中没对公共利益做出直接明确的界定,缺乏对公共利益的考虑,因此,我国反倾销立法和实践中应引入对公共利益的评价,二是在反规避的问题上过于笼统和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条款,以广东口岸进口的苯酚为例,自2004年2月起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苯酚征收3%~144%的反倾销税,据海关统计,当年第一季度广东口岸进口苯酚6026.4吨,价值429.7万美元,同比增长12.3%和14.4%,进口平均单价为713.1美元/吨,微增1.9%,其中从倾销国进口的苯酚,除台湾地区进口量有增加外,美国和韩国无进口,日本进口减少,而进口原产地明显转移至2003年同期无进口的德国,从德国进口占总进口量33.2%,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原涉案企业通过规避行为有意识的排除中国反倾销法律适用的做法。因此应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我国化工行业协会多是以本部门,本系统的国有企业,并未吸收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进入,因此有些在会员数量上和行业产量上缺乏代表性,无法胜任当前行业管理的大量工作。所以充分发挥化工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及时做好反倾销工作,增强应变能力。例如,我国对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反倾销案,就是在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举行“双向拉伸薄膜专业委员会”会议时,国内几大聚酯薄膜生产企业经过协商后发起的。

3.建立化工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应该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化工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根据国外倾销产品的进口价格,进口数量,市场份额等发展变化引起国内产业指标因素的变化,经过综合评价,根据警情警度的高低,发出警示,预示是否可能造成产业损害的信号,各个相关企业可以根据进口产品价格数量等变动趋势以及对企业同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利润等指标进行监控,企业就可以及时对产业有否造成损害和损害程度进行预警。

4.化工企业应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我国化工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诉,通常会对低价倾销的产品进口形成遏止作用,价格普遍回升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由无序到有序,但是这种好处是暂时的,如何利用反倾销的机会强化优势,如何利用反倾销的手段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市场发展,才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例如,烟台万华去年发起对韩,日进口MDI的反倾销申诉,一年后,该公司又申请撤诉,两行为看似矛盾,实际上烟台万华已经认识到反倾销只是一种手段,现在国内的MDI价格回升,市场秩序已恢复正常,反倾销目的已经达到,适度进口可以刺激下游市场,促进产业链的壮大发展和营造市场空间,撤诉是最合理的市场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在一年缓冲期内努力加速发展,新建项目顺利实施,适应与控制市场的能力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这使其更有信心抛弃。因此只有化工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才能从容应对倾销,保护自身的利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化工行业既要积极拿起反倾销武器去有力回击国外企业的倾销行为,保护本行业利益,又要增强产业竞争力,以确保我国产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网址为

[2]许研:入世后我国化工业对外反倾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2004

[3]夏廷:2004中国进口反倾销案件评析[J].时代经贸,2004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2

近年来,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国外对华倾销产品也不断流入我国,化工行业已成为国外对华倾销的重灾之地。

国外化工产品的倾销对我国化工行业产生损害主要表现在:受国外倾销产品进口价格不断下降的冲击,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也下滑,倾销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产生压制作用。以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为例,倾销产品进口价格从2001年以来,每年比前一年下降的比例分别为5.42%、10.69%和8.59%。2004年第一季度被调查产品的价格比2003年略有回升,但相对于调查期前三年仍然存在大幅下降,2001年,2002年,2003年,国内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比上一年分别下降7.57%、18.70%、9.91%。国外企业通过对我国进行倾销,不断地蚕食国内市场份额。倾销期间,我国同类化工企业的开工率普遍不足,设备利用率较低。国内同类产品的税前利润很少,有时甚至为负数。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有的甚至破产。以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为例,2001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比上年下降了49.44%;2002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再次大幅下降;2003年,国内产业的税前利润继续下降,亏损额比上年增加了120.38%,亏损状况更加恶化。2004年第一季度,虽有所好转,但国内产业仍整体亏损严重。

面对国外的倾销行为,截止到2007年3月,我国对外提出反倾销诉讼共49起。其中约三分之二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业,在该行业做出终裁的28起案件中,我国企业胜诉的有22起,其中2起判定无损害,3起是因为申请人要求撤消反倾销调查而终止调查,1起是因产业无实质性损害而停止调查。总体上在做出终裁的企业胜诉率是78.6%.还是比较高胜诉率。

二、我国化工行业面临国外倾销压力的原因

1.从内部来看,国内化工业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产品的竞争力不强。这为国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进而进行倾销创造了条件。我国化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偏小。截至2005年,我国现有19套乙烯装置,其中规模达30万吨/年以上的乙烯装置有7套;规模为15万吨/年左右的乙烯装置有8套。我国乙烯平均规模2004年是33.3万吨/年,尚低于世界平均规模水平45.2万吨/年。由于我国乙烯装置规模偏小,导致下游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装置也存在规模偏小问题。

(2)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差。大部分炼厂和乙烯装置的能耗、物耗指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大型技术和装备重复引进,消化吸收不够,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少,高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薄弱,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差距更大。

(3)产品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如汽油柴油品种不能适应消费需求;合成树脂专用料产量小,档次低,共聚产品少:合成纤维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差别化纤维数量和品种均不足:合成橡胶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落后。

(4)人员和债务负担沉重,资产利润率低。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加上一些不良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导致资产利润率较低。

由于存在上述不足,我国化工业本身还较脆弱,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已经十分严峻,如果国外化工产品大量低价倾销,将进一步威胁整个产业的安全。

2.从外部来看,国外化工企业具备对我国倾销的充分前提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外化工企业的市场垄断动机。由于采取差别价格的形式比单一定价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国外化工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低价出口产品到我国,抢占国内化工市场份额,所以使得进口化工产品,己经在我国化工市场占据较大份额,2003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350万吨。消费构成中,国内乙烯产量612万吨,占45%,其余依靠进口。合成树脂进口1907.3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5.9%;合成橡胶进口100.6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5.7%;苯乙烯进口266.1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73.9%。

(2)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工生产能力增长很快,普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东南亚各国特别是韩国、日本、新加坡,我国台湾省和中东地区,其化工生产能力过剩更为严重。又由于入世后,化工品的关税逐步下降,非关税壁垒逐渐消除,在世界化工产品的生产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我国国内化工市场却供不应求,因此,国外化工产品,尤其是亚洲及中东新兴出口导向型石化工业国的产品大量销往我国,抢占市场,加大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三、我国化工行业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1.完善反倾销立法。我国反倾销立法一是层次较低,与WTO反倾销协议差距较大,反倾销条例中没对公共利益做出直接明确的界定,缺乏对公共利益的考虑,因此,我国反倾销立法和实践中应引入对公共利益的评价,二是在反规避的问题上过于笼统和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条款,以广东口岸进口的苯酚为例,自2004年2月起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苯酚征收3%~144%的反倾销税,据海关统计,当年第一季度广东口岸进口苯酚6026.4吨,价值429.7万美元,同比增长12.3%和14.4%,进口平均单价为713.1美元/吨,微增1.9%,其中从倾销国进口的苯酚,除台湾地区进口量有增加外,美国和韩国无进口,日本进口减少,而进口原产地明显转移至2003年同期无进口的德国,从德国进口占总进口量33.2%,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原涉案企业通过规避行为有意识的排除中国反倾销法律适用的做法。因此应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我国化工行业协会多是以本部门,本系统的国有企业,并未吸收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进入,因此有些在会员数量上和行业产量上缺乏代表性,无法胜任当前行业管理的大量工作。所以充分发挥化工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及时做好反倾销工作,增强应变能力。例如,我国对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反倾销案,就是在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举行“双向拉伸薄膜专业委员会”会议时,国内几大聚酯薄膜生产企业经过协商后发起的。

3.建立化工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应该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化工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根据国外倾销产品的进口价格,进口数量,市场份额等发展变化引起国内产业指标因素的变化,经过综合评价,根据警情警度的高低,发出警示,预示是否可能造成产业损害的信号,各个相关企业可以根据进口产品价格数量等变动趋势以及对企业同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利润等指标进行监控,企业就可以及时对产业有否造成损害和损害程度进行预警。

4.化工企业应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我国化工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诉,通常会对低价倾销的产品进口形成遏止作用,价格普遍回升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由无序到有序,但是这种好处是暂时的,如何利用反倾销的机会强化优势,如何利用反倾销的手段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市场发展,才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例如,烟台万华去年发起对韩,日进口MDI的反倾销申诉,一年后,该公司又申请撤诉,两行为看似矛盾,实际上烟台万华已经认识到反倾销只是一种手段,现在国内的MDI价格回升,市场秩序已恢复正常,反倾销目的已经达到,适度进口可以刺激下游市场,促进产业链的壮大发展和营造市场空间,撤诉是最合理的市场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在一年缓冲期内努力加速发展,新建项目顺利实施,适应与控制市场的能力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这使其更有信心抛弃。因此只有化工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才能从容应对倾销,保护自身的利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化工行业既要积极拿起反倾销武器去有力回击国外企业的倾销行为,保护本行业利益,又要增强产业竞争力,以确保我国产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网址为

[2]许研:入世后我国化工业对外反倾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2004

[3]夏廷:2004中国进口反倾销案件评析[J].时代经贸,2004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3

【关键词】进口反倾销;反倾销调查;经济学;中国现状

一、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一)对外进口反倾销立案数量及发展趋势。自1997年颁布反倾销反补贴条例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已达43起。每年立案数从1997年至2005年底分别为1、1、3、1、6、9、6、8、7起。2006年2月6日,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成为今年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第一案。加入WTO前,中国每年对外反倾销调查立案极少,四年间共立案6起。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反倾销调查立案数开始增加,从加入WTO至今中国已立案36起,占对外进口反倾销案件总数的84%,对外反倾销立案数量的逐步增多,表明加入WT0后受国外进口产品冲击,中国运用世贸规则维护产业安全及本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合法权益能力大大增强。与同时期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比较,自欧共体对中国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至今,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640余宗涉及中国出门产品反倾销案。截至2002年4月1日,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493起,而对外反倾销调查仅18起,但2002年1月至4月,共有七个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1起,而中国对外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6起。从493:18到11:6说明中同政府和企业正在由被动局面转向主动进攻,原本在这一领域“缺位”的政府正在迅速“补位”。据统计,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是世界上对外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立案32至35起,与其相比,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差距。

(二)对外反倾销涉及的国别及地区分析。从1997年至2005年底的43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中,韩国涉案最多,高达26起,约占61%;日本排名第二,共25起,占56%;第三位是美国,涉案22起,约占52%。俄罗斯、欧盟各8起,台湾地区7起,德国5起,荷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各3起,法国、新加坡、英国、泰国各2起,马来西亚、比利时、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加拿大、墨西哥、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伊朗、南非、芬兰、沙特阿拉伯各1起。从中国反倾销涉及的国别看,工业发达国家占首位,其中,韩国涉案次数高居榜首,这主要与中韩两国贸易相对地位和产业结构有关。一是两国地域邻近,双方贸易往来便利,且中国市场亚洲市场份额较大,为韩国产品主要销售地,因而中韩两国贸易频繁;二是,韩国对外贸易顺差很大,这除了与韩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抵制之外,与其依赖本国产业优势刺激海外市场需求,对外采用渗透定价以维护市场占有率等出口措施也密不可分;三是中韩两国产业结构有雷同之处,产品竞争激烈。为占领有限的中国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最大化势必导致拥有竞争优势的韩国企业在中国低价倾销的可能。

(三)涉及行业分析。中国43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涉及的行业较集中,主要为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电子五大行业。其中,冶金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工业和通信工业分别是3、4、1、2起,而仅涉及化工行业的案件就有33起,约占案件总数的2/3。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件涉及行业较集中与中国现阶段的外资政策重点与进口反倾销措施冲突所致。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资政策调整重点发生转移,为了差别对待质量不同、技术含量不同的外国投资,接受资本雄厚、技术相近的大型跨国公司。然而,现有外资政策中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往往是受到反倾销制裁最严重的行业,如化工、钢铁行业等;投资的产品往往是受到反倾销指控最频的,如高科技含量化学品,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原料等;且申诉能力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受到反倾销的指控又最多。中国化工行业自身特点增加了外国倾销的可能。一是化工产品在中国市场巨大,促使了低价倾销争夺市场份额的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出现。二是由于化工业是中国重要发展行业,该领域中大多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实力强,集中度高,当进口化工产品有倾销行为时,各企业易集中选出产业代表提起申诉,维护化工业在国内市场应得权益。

(四)涉及对外反倾销调查的法律和规定。关于机构的设置,原中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受理反倾销投诉的国家机关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但具体调查、审理、裁定和执行案件过程中还涉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海关总署、关税税则委员会等机关。这样的设置会导致各部门之间因受理角度不同而降低案件审理效率,阻碍案件正常审理,反倾销工作不能顺利开展。2004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条例作了更改,将反倾销调查机关由原外经贸部和经贸委负责,统一规定为由商务部负责。在调查期限上,中国反倾销条例规定,自企业申请反倾销调查至立案的期限为60天,立案至终裁调查期限为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8个月,但没有明确规定初裁期限。由于初裁可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遏制倾销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时间的长短与中国企业遭受国外倾销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中国对此期限应及早做出明确规定以减少企业不必要损失。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对立案期限60天的规定则较长。美国反倾销法规定美国商务部在当事人提出申请后20天内必须做出是否受理此案的决定。《欧盟条例》规定欧盟委员会在45天内反倾销诉讼立案的通知。中国规定的“立案至终裁的调查期限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8个月”则过于笼统。此外,新反倾销条例增加了“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的规定。这意味着今后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仅要从受影响最大的国内同类产业这一环节考虑,还应从整个产业链角度考虑,须在下游用户和消费者之间做出利益的权衡。《WTO反倾销协定》第六条第十二款明确规定:“进口成员方反倾销调查主管机关应当向被调查产品的工业用户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组织提供机会,使他们有发言权。”这表明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正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在高度上与《WTO反倾销协定》达成一致。

(五)立案及调查期限情况。根据中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商务部自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及有关证据之日起60天内,对反倾销调查申请进

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调查。”中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反倾销调查应自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12个月内结束,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18个月。”据此具体分析中国反倾销调查期限实际操作情况。首先,立案调查期方面,多数案件在1至2个月即可立案,有3起案件的立案期限不到半个月,2002年中国对俄、日、韩丁苯橡胶的反倾销案仅用9天;但2001年对泰、韩、日三国聚苯乙烯的反倾销立案却长达4个月之久。其次,在议案的调查期方面,26起已获终裁的案件中,2004年4月对俄、日进口的三氯乙烯议案用了15个月的调查时间;2003年11月立案的日、美和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议案及1999年4月立案的韩国聚酯薄膜议案均用了16个月左右的调查期,其余23起案件调查期均占用18个月左右。另有24起案件在12个月内即做出初裁,11起初裁在12到18个月内做出。可见中国反倾销案件大多数可在反倾销条例规定的60天内立案,12个月反倾销调查期限内完成。

(六)案件裁决及征收反倾销税率情况。截至2006年2月,立案的43起案件中做出初裁的有31起,其中,26起已做出终裁裁决。其余12起中有3起在做出初裁前被终止反倾销调查,2起因中方申请人撤案而告终,而2005年6月以后涉及的7起案件中因调查尚未完成仍在等待裁决。初裁后未做出终裁的5起案件中,3起进口反倾销案因初裁倾销不成立而撤销立案,另2起的终裁调查还在进行中。根据终裁情况对各国所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最高者集中在40%至80%之间,其中,对美、日、韩征收反倾销税税率高达184%。但相比之下,中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仍较低。美国对我国征收反倾销税的27起案件中,税率超过100%以上的就达10起;拉美国家90年代以来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相当一部分高达300%~600%;如今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105%反倾销税,税率更达国际贸易新高。

(七)中国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目前为止,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已涉及130余家申请企业,虽一些企业已有反倾销意识,但并不代表大多数,中国企业反倾销步伐还明显落后。部分国内企业观念依然停留在旧的体制中,在遭受倾销的困扰时,不是积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反倾销申诉,而是习惯性地找政府寻求解决方案,要求国家禁止进口或者对相关进口产品实施配额。同时,中国自身的商会、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也不健全,目前还属于非官方性质的松散型组织,不能起到应有的协调作用。而有关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其享有的权利内容,这使中国的商会、行业协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比较薄弱,在代表受到外国倾销损害的企业提出申诉,主管机关调查和认定“损害”方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此外,中国的行业协会同外国相比,分工口径较粗,在应对国外产品倾销提起诉讼时不能提供详细信息和准确数据,因而使企业在反倾销中处于不利地位。

(八)反倾销调查人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具体从事反倾销工作的人员数量上,中国存有不小差距。在欧盟,调查员就达200多人,其中,近100人负责倾销,其他人员负责损害调查,尚不包括秘书等辅助人员;在美国负责反倾销调查的官员共300余人。而在中国,专职常设处理反倾销的机构只存在于商务部,仅20多人专门从事反倾销调查,其人员尚不到美国人员的1/10。力量对比的悬殊使之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理更多反倾销案。此外,中国还缺乏与反倾销有关的专业人员,尤其是熟悉反倾销法律条款和实际操作程序的律师。由此导致受到外国倾销行为损害的企业在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实际运作中得不到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服务,无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短期内倾销对进口国来说并没有造成净损失,福利反而会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倾销产品会抢占进口国的国内市场,阻碍进口国朝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时,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也使相关产业遭受损害。因而反倾销制度更多地被称为救济政策,一些国家将其视为保护本国市场上民族产业或自身垄断产业地位的战略手段。长期来看,反倾销确实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平衡,保护进口国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在进行进口反倾销工作时应注意针对有垄断性质的倾销进行反击;反倾销措施应针对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从而减少并防止倾销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危害,又避免反倾销措施的滥用,使反倾销措施行之有效,并有利于保护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加强公共利益的保护方面,中国既需要消除来自国外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为本国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又有义务为本国的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另外,中国政府还应注意对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采取,不能只着眼于本国某个行业的局部利益,还应当把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乃至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与损害统统考虑进去,并对国家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做出权衡,实现反倾销措施的真正目的。

三、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反倾销措施、产业战略与外资政策协调配合的对外经济战略组合。为减缓产业因引进外资所导致的对外进口倾销的产业倾斜现象,应制定中国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产业发展架构,划分产业分类政策。即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市场选择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依据不同产业发展目标相应地确立四类外资政策:鼓励外资进入、允许外资进入、限制外资进入和禁止外资进入等政策。并与外资政策配合确立进口反倾销措施实施的产业领域与力度。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且在三到五年内发展潜力很大的产业,国家应减弱外国商品和投资的进入对相关产业的冲击程度,政府应加强反倾销调查力度,并将其排除在鼓励引资的行业与产品之外,从而减弱在进口与投资两方面国外产品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对于依靠市场选择、技术力量尚未达到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国家应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企业在市场规律下充分竞争,优胜劣汰。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加大反倾销调查力度,促使外企由商品进入转为投资进入,最终达到扩大引资目的;而对于淘汰落后的产业尤其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业,应实施禁止外资进入政策,同时,放宽外国产品进入的反倾销执行标准。

(二)强化并扩大主管反倾销机构,配置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国主管反倾销的机构规模较小,相关人员素质较低,而加入WTO后,反倾销案件数量日趋增多,内容日趋复杂,矛盾突出,因而应强化并扩大中国主管反倾销的机构,配备并培训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增强其办案能力。国内相关高等院校应开设专门的反倾销法律、经济课程,并从各级经贸机构、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中选派一批优秀人员学习反倾销的专门知识,有条件可多派人员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反倾销法籍和反倾销事务,以提高我国反倾销水平和效率。2005年11月,浙江省首次在浙江工商大学开办了为期3个月的反倾销法律人才培训班,建立本省业务精通,能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这是很好的开端,应及早在全国展开,以尽早建立并壮大中国自己的反倾销调查及诉讼的涉外高级法律人才队伍。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4

(一)对外进口反倾销立案数量及发展趋势。自1997年颁布反倾销反补贴条例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已达43起。每年立案数从1997年至2005年底分别为1、1、3、1、6、9、6、8、7起。2006年2月6日,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成为今年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第一案。加入WTO前,中国每年对外反倾销调查立案极少,四年间共立案6起。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反倾销调查立案数开始增加,从加入WTO至今中国已立案36起,占对外进口反倾销案件总数的84%,对外反倾销立案数量的逐步增多,表明加入WT0后受国外进口产品冲击,中国运用世贸规则维护产业安全及本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合法权益能力大大增强。与同时期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比较,自欧共体对中国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至今,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640余宗涉及中国出门产品反倾销案。截至2002年4月1日,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493起,而对外反倾销调查仅18起,但2002年1月至4月,共有七个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1起,而中国对外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6起。从493:18到11:6说明中同政府和企业正在由被动局面转向主动进攻,原本在这一领域“缺位”的政府正在迅速“补位”。据统计,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是世界上对外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立案32至35起,与其相比,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差距。

(二)对外反倾销涉及的国别及地区分析。从1997年至2005年底的43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中,韩国涉案最多,高达26起,约占61%;日本排名第二,共25起,占56%;第三位是美国,涉案22起,约占52%。俄罗斯、欧盟各8起,台湾地区7起,德国5起,荷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各3起,法国、新加坡、英国、泰国各2起,马来西亚、比利时、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加拿大、墨西哥、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伊朗、南非、芬兰、沙特阿拉伯各1起。从中国反倾销涉及的国别看,工业发达国家占首位,其中,韩国涉案次数高居榜首,这主要与中韩两国贸易相对地位和产业结构有关。一是两国地域邻近,双方贸易往来便利,且中国市场亚洲市场份额较大,为韩国产品主要销售地,因而中韩两国贸易频繁;二是,韩国对外贸易顺差很大,这除了与韩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抵制之外,与其依赖本国产业优势刺激海外市场需求,对外采用渗透定价以维护市场占有率等出口措施也密不可分;三是中韩两国产业结构有雷同之处,产品竞争激烈。为占领有限的中国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最大化势必导致拥有竞争优势的韩国企业在中国低价倾销的可能。

(三)涉及行业分析。中国43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涉及的行业较集中,主要为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电子五大行业。其中,冶金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工业和通信工业分别是3、4、1、2起,而仅涉及化工行业的案件就有33起,约占案件总数的2/3。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件涉及行业较集中与中国现阶段的外资政策重点与进口反倾销措施冲突所致。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资政策调整重点发生转移,为了差别对待质量不同、技术含量不同的外国投资,接受资本雄厚、技术相近的大型跨国公司。然而,现有外资政策中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往往是受到反倾销制裁最严重的行业,如化工、钢铁行业等;投资的产品往往是受到反倾销指控最频的,如高科技含量化学品,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原料等;且申诉能力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受到反倾销的指控又最多。中国化工行业自身特点增加了外国倾销的可能。一是化工产品在中国市场巨大,促使了低价倾销争夺市场份额的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出现。二是由于化工业是中国重要发展行业,该领域中大多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实力强,集中度高,当进口化工产品有倾销行为时,各企业易集中选出产业代表提起申诉,维护化工业在国内市场应得权益。

(四)涉及对外反倾销调查的法律和规定。关于机构的设置,原中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受理反倾销投诉的国家机关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但具体调查、审理、裁定和执行案件过程中还涉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海关总署、关税税则委员会等机关。这样的设置会导致各部门之间因受理角度不同而降低案件审理效率,阻碍案件正常审理,反倾销工作不能顺利开展。2004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条例作了更改,将反倾销调查机关由原外经贸部和经贸委负责,统一规定为由商务部负责。在调查期限上,中国反倾销条例规定,自企业申请反倾销调查至立案的期限为60天,立案至终裁调查期限为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8个月,但没有明确规定初裁期限。由于初裁可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遏制倾销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时间的长短与中国企业遭受国外倾销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中国对此期限应及早做出明确规定以减少企业不必要损失。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对立案期限60天的规定则较长。美国反倾销法规定美国商务部在当事人提出申请后20天内必须做出是否受理此案的决定。《欧盟条例》规定欧盟委员会在45天内反倾销诉讼立案的通知。中国规定的“立案至终裁的调查期限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8个月”则过于笼统。此外,新反倾销条例增加了“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的规定。这意味着今后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仅要从受影响最大的国内同类产业这一环节考虑,还应从整个产业链角度考虑,须在下游用户和消费者之间做出利益的权衡。《WTO反倾销协定》第六条第十二款明确规定:“进口成员方反倾销调查主管机关应当向被调查产品的工业用户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组织提供机会,使他们有发言权。”这表明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正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在高度上与《WTO反倾销协定》达成一致。

(五)立案及调查期限情况。根据中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商务部自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及有关证据之日起60天内,对反倾销调查申请进

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调查。”中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反倾销调查应自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12个月内结束,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18个月。”据此具体分析中国反倾销调查期限实际操作情况。首先,立案调查期方面,多数案件在1至2个月即可立案,有3起案件的立案期限不到半个月,2002年中国对俄、日、韩丁苯橡胶的反倾销案仅用9天;但2001年对泰、韩、日三国聚苯乙烯的反倾销立案却长达4个月之久。其次,在议案的调查期方面,26起已获终裁的案件中,2004年4月对俄、日进口的三氯乙烯议案用了15个月的调查时间;2003年11月立案的日、美和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议案及1999年4月立案的韩国聚酯薄膜议案均用了16个月左右的调查期,其余23起案件调查期均占用18个月左右。另有24起案件在12个月内即做出初裁,11起初裁在12到18个月内做出。可见中国反倾销案件大多数可在反倾销条例规定的60天内立案,12个月反倾销调查期限内完成。

(六)案件裁决及征收反倾销税率情况。截至2006年2月,立案的43起案件中做出初裁的有31起,其中,26起已做出终裁裁决。其余12起中有3起在做出初裁前被终止反倾销调查,2起因中方申请人撤案而告终,而2005年6月以后涉及的7起案件中因调查尚未完成仍在等待裁决。初裁后未做出终裁的5起案件中,3起进口反倾销案因初裁倾销不成立而撤销立案,另2起的终裁调查还在进行中。根据终裁情况对各国所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最高者集中在40%至80%之间,其中,对美、日、韩征收反倾销税税率高达184%。但相比之下,中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仍较低。美国对我国征收反倾销税的27起案件中,税率超过100%以上的就达10起;拉美国家90年代以来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相当一部分高达300%~600%;如今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105%反倾销税,税率更达国际贸易新高。

(七)中国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目前为止,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已涉及130余家申请企业,虽一些企业已有反倾销意识,但并不代表大多数,中国企业反倾销步伐还明显落后。部分国内企业观念依然停留在旧的体制中,在遭受倾销的困扰时,不是积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反倾销申诉,而是习惯性地找政府寻求解决方案,要求国家禁止进口或者对相关进口产品实施配额。同时,中国自身的商会、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也不健全,目前还属于非官方性质的松散型组织,不能起到应有的协调作用。而有关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其享有的权利内容,这使中国的商会、行业协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比较薄弱,在代表受到外国倾销损害的企业提出申诉,主管机关调查和认定“损害”方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此外,中国的行业协会同外国相比,分工口径较粗,在应对国外产品倾销提起诉讼时不能提供详细信息和准确数据,因而使企业在反倾销中处于不利地位。

(八)反倾销调查人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具体从事反倾销工作的人员数量上,中国存有不小差距。在欧盟,调查员就达200多人,其中,近100人负责倾销,其他人员负责损害调查,尚不包括秘书等辅助人员;在美国负责反倾销调查的官员共300余人。而在中国,专职常设处理反倾销的机构只存在于商务部,仅20多人专门从事反倾销调查,其人员尚不到美国人员的1/10。力量对比的悬殊使之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理更多反倾销案。此外,中国还缺乏与反倾销有关的专业人员,尤其是熟悉反倾销法律条款和实际操作程序的律师。由此导致受到外国倾销行为损害的企业在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实际运作中得不到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服务,无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

从经济学的

角度来看,短期内倾销对进口国来说并没有造成净损失,福利反而会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倾销产品会抢占进口国的国内市场,阻碍进口国朝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时,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也使相关产业遭受损害。因而反倾销制度更多地被称为救济政策,一些国家将其视为保护本国市场上民族产业或自身垄断产业地位的战略手段。长期来看,反倾销确实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平衡,保护进口国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在进行进口反倾销工作时应注意针对有垄断性质的倾销进行反击;反倾销措施应针对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从而减少并防止倾销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危害,又避免反倾销措施的滥用,使反倾销措施行之有效,并有利于保护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加强公共利益的保护方面,中国既需要消除来自国外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为本国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又有义务为本国的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另外,中国政府还应注意对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采取,不能只着眼于本国某个行业的局部利益,还应当把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乃至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与损害统统考虑进去,并对国家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做出权衡,实现反倾销措施的真正目的。

三、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反倾销措施、产业战略与外资政策协调配合的对外经济战略组合。为减缓产业因引进外资所导致的对外进口倾销的产业倾斜现象,应制定中国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产业发展架构,划分产业分类政策。即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市场选择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依据不同产业发展目标相应地确立四类外资政策:鼓励外资进入、允许外资进入、限制外资进入和禁止外资进入等政策。并与外资政策配合确立进口反倾销措施实施的产业领域与力度。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且在三到五年内发展潜力很大的产业,国家应减弱外国商品和投资的进入对相关产业的冲击程度,政府应加强反倾销调查力度,并将其排除在鼓励引资的行业与产品之外,从而减弱在进口与投资两方面国外产品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对于依靠市场选择、技术力量尚未达到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国家应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企业在市场规律下充分竞争,优胜劣汰。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加大反倾销调查力度,促使外企由商品进入转为投资进入,最终达到扩大引资目的;而对于淘汰落后的产业尤其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业,应实施禁止外资进入政策,同时,放宽外国产品进入的反倾销执行标准。

(二)强化并扩大主管反倾销机构,配置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国主管反倾销的机构规模较小,相关人员素质较低,而加入WTO后,反倾销案件数量日趋增多,内容日趋复杂,矛盾突出,因而应强化并扩大中国主管反倾销的机构,配备并培训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增强其办案能力。国内相关高等院校应开设专门的反倾销法律、经济课程,并从各级经贸机构、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中选派一批优秀人员学习反倾销的专门知识,有条件可多派人员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反倾销法籍和反倾销事务,以提高我国反倾销水平和效率。2005年11月,浙江省首次在浙江工商大学开办了为期3个月的反倾销法律人才培训班,建立本省业务精通,能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这是很好的开端,应及早在全国展开,以尽早建立并壮大中国自己的反倾销调查及诉讼的涉外高级法律人才队伍。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5

关键词:对华反倾销国际贸易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了与其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对外贸易更是飞速发展。至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已跃居世界第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抵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取消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取而代之的是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其中,反倾销以其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倍受各国青睐。我国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1、倾销指控的次数多频率快

自1979年欧共体对第一期反倾销调查案以来,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截至2002年12月20日,我国产品共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509起,遭遇保障措施46起,两者共高达555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160亿美元,导致我国五十万人潜在失业。从2002下半年看来,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了104项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我国的就有18项。我国已成为2002年下半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Ⅰ

2、提起反倾销的国家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

至2000年底,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涉案数412起,其中欧盟99起,美国78起,印度更是后来者居上,对华反倾销指控达38起,名列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4国对华反倾销均超过20亿。到目前为止,曾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的国家进四十个,其中80%案件均由发达国家提起,以美国和欧盟最多,近几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泰国、印度、尼日利亚等也加入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列,并有欲演欲烈之势。

3、中国商品被认定的倾销幅度和被征收的反倾销税明显偏高

自1980年到1994年12月31日,美国对华反倾销案终裁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共计27起,税率在100%以上的有10件,占1/3强。从90年代开始针对中国反倾销的拉美国家,其确定的反倾销税率相当一部分为300%-600%,1993年墨西哥工商部长于4月14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并于4月15日于墨西哥官方日报上公布,对我国十大类400多种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各类商品和税率为玩具351%,鞋类1105%,纺织品:植物纤维331%,合成纤维501%,纱布54%,纺织制品:服装533%,其他成品379%,有机化学品673%,自行车:内外胎594%,整车144%,家用电器129%,工具312%,铁制接头33%,氟石16%。墨方宣布这批商品约占中国对墨出口的75%,包括我国对墨出口的主要商品。如此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及如此高的反倾销税率在国际上也是极为罕见的。Ⅱ

二、我国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1、世界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第五次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蔓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经济“滞涨”阶段,导致国内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各国都希望通过扩大出口刺激本国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保护国内市场,因而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

2、外国对中国的歧视性政策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是以我国国内的价格为依据,而往往由进口国采用“替代国”标准计算倾销幅度,并且在选择替代国时一度故意选择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巨的国家。其结果是我国被认定为高幅倾销,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我国商品不得不退出该市场。近年来,市场经济待遇问题及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国外对华反倾销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Ⅲ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国标准的确立,不仅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而且也制约我国外资的引进,外资企业对其出口商品无法得到市场经济待遇,甚至被征收巨额反倾销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

3、中国企业的出口策略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各行业生产水平得到飞速发展,但大部分仍集中在投入少,见效快、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由于我国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产品成本价格相对较低,较易进入国际市场,但由于国家政策指引不够,重复生产现象突出,造成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低价竞销现象普遍存在。并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市场过于集中,导致一旦被提起反倾销,商品便又集中涌向另一个国家,因而造成该商品连续被提起反倾销。

4、我国企业应诉不利

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中,约有50%的案件无企业应诉,对方即可采用"最佳可获得信息原则",利用对其更有利的数据判定我国反倾销成立,迫使我国退出该市场。我国在1974年国家外经贸部就颁布了《关于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反倾销案件的应诉规定》,规定了出口商与生产商应积极应诉,不参加国外的反倾销案件的要通报批评,取消其部分或全部的外贸经营权并处以罚款。而且,鉴于应诉情况并不理想,1997年外经贸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的通知》,但中国企业仍不乏不应诉的情况。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反倾销诉讼成本较高,一个企业无法独自承担20万到50万的诉讼费用。所以我国反倾销案80%以失败告终,这样的结果更使国外的企业对中国的反倾销指控有增无减。

5、其它原因

我国对反倾销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通常是外国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才意识到并匆忙应对。其原因在于我们信息太闭塞,不注意收集外国的市场行情及政府政策指向。

我国企业本身组织机构对倾销与反倾销理解不够,一旦遭到反倾销指控则无所适从。

我国企业与进口商合作不够。外国反倾销虽然针对我国但对其个别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形成了一批稳定的贸易伙伴,但并未对这些关系加以进一步巩固,造成了我国产品在受到不合理制裁时,进口商“爱莫能助”的情况。

另外我国反倾销法律人才奇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

三、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反倾销不仅从微观层面上阻碍了中国一些商品出口,也间接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影响中国商品出口2、冲击国内市场3、恶化中国外商投资环境4、阻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的进程。下面笔者将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分别探讨应对策略问题。

(一)从政府角度看

一个国家的反倾销策略,在多数情况与政府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我国在反倾销诉讼中的被动局面一方面与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关,更需要我国政府采用一定的经济、外交政策加以应对。

1、正确认识反倾销的本质

在传统上,反倾销被认为是一种维护公平贸易手段。而发达国家在长期的贸易

实践中,较早得从博弈的角度、从倾销与反倾销决策过程弈双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规律发现,反倾销策略不仅具有防御性特征,其进攻性对抗性对保护国内市场更有效率。而现今,对中国提出的反倾销也多是以反倾销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我国政府应引导我国企业认识清楚反倾销的本质,不应总是在遇到反倾销指控时,对我国的倾销行为作自我检讨,而应主动参与到反倾销诉讼中,争取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公正的待遇。Ⅴ

2、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

我国反倾销立法起步较晚,起初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尽快加以弥补。只有我国熟练掌握了反倾销的策略及技巧才能在国外提出反倾销诉讼时应对自如,同时可及时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便于保护我国涉诉企业的利益。

3、政府应加强对外宣传使我国尽快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大部分行业的市场化运营,然而有些国家却无视客观现实,妄加臆断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不确定的“替代国”标准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市场经济地位这个先决条件不解决,中国多数出口企业就将仍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中国政府应利用国内外媒体加强宣传攻势,大力宣传我国市场化进程,并可以委托过国内外有关专家或权威机构对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程度进行鉴定,增强说服力,避免歧视性待遇。

4、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指引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走出去”战略

我国对外出口存在市场集中,产品花样单一的特点,由此造成了易于被指控反倾销的状况。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引导国内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打开国际市场。如此,便形成了一旦某个市场丢失,滞留产品可以由其它市场消化的整体优势。

(二)从企业角度看

1、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出口结构

我国企业要从单一的货物贸易向技术贸易领域发展,同时,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减少国内企业间的冲突,避免形成低价竞销的状况。另外我国企业应合理定价,这是我国反倾销诉讼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问题。

2、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我国企业应加快实现对帐目的统一管理,与国际接轨。这些数据将是反倾销诉讼中重要的证据来源。企业不仅要采取国际标准,还应该了解主要出口国家的相关制度,注意两者的不同。这样,我们所提出的会计报表将更加规范化,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及可信度。

3、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鼓励企业积极应诉

国内一些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诉讼时,由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不配合或不积极配合往往力不从心,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这是片面、狭隘和短视的。一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诉讼成功,我国的同种产品以及同类产品在该市场将受重创,甚至可能从该市场完全退出。这对我国该产业的对外贸易将是巨大冲击。因此,国内企业应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应建立相关的应诉基金,对参与诉讼的企业予以支持和鼓励。

4、加强与外国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在反倾销案件中,起诉方的利益往往也是多元化和多层面的,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我国企业应促进贸易双方的深层了解与合作,达成相关协议,以求在中国产品被指控倾销时,该国部分相关企业能共同参与诉讼,提供有利于我方的相关证明,甚至说服起诉方撤诉,这已经是化解反倾销调查的重要途径之一。

5、加深对进口国的法律了解拓展信息渠道

我国企业应尽快培养一批专业的法律人才,同时,可以通过驻外机构、向外国资本输出的方式建立的一些海外企业,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动态并及时反馈给我国相关机构和企业,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网,完善我国预警机制,为打赢反倾销诉讼作好充分准备。

参考资料:

(1)李锋章仁俊著: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遇警机制的缺陷《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68页

(2)于永达著:《2001中国反倾销报告》2001年8月版153-154页

(3)于永达著:《2001中国反倾销报告》2001年8月版160页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6

世界贸易组织(WTO)奉行公平竞争原则,反对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倾销手段抢占和垄断国际市场,扰乱国际市场秩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WTO成员,在国际贸易中是最讲信誉的国家,决不会公开违背WTO公平竞争原则而采取倾销手段去损害进口国利益的,更无实力对国际市场发动一轮又一轮倾销风潮。既然我国出口企业没有采取倾销行为,那么,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动一轮又一轮反倾销风潮(参见表1),这实质是他们对我国对外贸易人为设置的连环陷阱,企图削弱我国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迫使我国出口企业接受“自动出口限制措施”,取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受的普惠制待遇,损害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声誉和形象,并使我国出口企业深深陷入贸易纠纷之中而难以自拔。我国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从下述对华反倾销案件可以看出,中国入世前后变化是巨大的。1979-2000年,对华反倾销为411起,平均每年18.68起;2001-2010年,对华反倾销为564起,平均每年56.4起,入世后为入世前的3倍(300%以上)。必须说明的是,在1979-2010年的32年间,美国是发动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欧盟紧跟其后。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出口产品没有对进口国构成倾销行为,也没有对进口国同类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因为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并非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出口规模也较小。然而,为什么总是被他们提起反倾销指控。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出口产品屡次遭到反倾销的“围攻”,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点对象,中国对外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对华反倾销原因分析

令人深思的是,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市场经济体制,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已有10年市场经济的实践,然而,WTO并没有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而是把中国作为“经济转型国家”,并规定中国出口企业自动获取市场经济地位或待遇,需要经历15年(2001-2016年)的转型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正是依据《WTO反倾销协定》有关“非市场经济国家不能使用本国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与其出口产品价格进行对比,而只能采取替代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作为正常价值与其出口产品价格进行比较,以此确定是否构成倾销的规定,肆无忌惮地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指控。

首先,他们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总是以生产成本或价格大大高于我国出口产品的替代国的产品为依据,进而征收高额的临时反倾销税。

其次,当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时,他们以我国出口企业未能按国际会计准则建立生产成本核算体系为由,否定我国入世协定书15条有关“当某一WTO成员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时,若被调查的中国企业能够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有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成员在确定价格可比性时,应当使用中国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或成本进行比较”的规定,从而使我国出口企业的应诉以败诉而告终。

再次,当最终反倾销税实施时,他们又按《WTO反倾销协定》第11条有关“最终反倾销税仍应自征税之日超过5年之内结束的规定”,又迫使我国出口企业在此期间采取“自动出口数量限制措施”和取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享受的“普惠制待遇”。

最后,应对反倾销的诉讼,无论是胜诉还是败诉,其结果都是得不偿失。这是因为,一是要支付高额应诉费用,使出口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二是对心理造成巨大伤害,因为在长达12-18个月的应诉过程中让每个应诉人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紧张;三是无论胜败,都会对出口企业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丧失公平竞争的优势和竞争力。这就是对华反倾销设下的连环陷阱。

综上所述,对华反倾销完全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的一道人为贸易障碍,它已经使我国出口企业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016年以前,他们决不会放弃这道贸易障碍,即使到2016年以后,他们还会以另种方式设置新的障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对华反倾销指控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更要做好规避反倾销的对策。由此可见,规避对华反倾销势在必行。

三、对外贸易投资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对外贸易投资不仅是规避反倾销和拓展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成功规避对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包括特殊保障措施)的战略选择。这是因为,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以美国、欧盟为首的一些国家不仅对我国出口产品发动一轮又一轮反倾销风潮,而且还对我国出口产品发动一波又一波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的浪潮。例如,从2002-2010年期间,对华反补贴案件为43起,对华保障措施为106起,对华特殊保障措施为33起。特别是对华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是很少见的。因此,中国入世后遭受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的“围攻”,并形成“合围”之势。从2002-2010年期间,对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等案件高达692起,平均每年为77起,使我国对外贸易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极大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可见,必须及时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加快对外贸易投资步伐,制定中长期对外贸易投资发展战略,使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并驾齐驱,并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之态势,有效粉碎妄图阻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为此,特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

(一)对于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出口产品,既是对华反倾销的重点对象,因而又是对外贸易投资的优势项目。因此,在对外贸易投资时在选准市场和合作伙伴条件下,扩大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投资规模,从而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7

关健词:倾销;反倾销;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倾销和反倾销是国际经济中的一种现象,它早已有之,并且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变化。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再度兴起,反倾销逐渐沦为进口国实行贸易保护的得力武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是,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给各国经济造成的危害不容低估。特别是随着世界市场的日益饱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倾销和反倾销的矛盾愈加激烈。在这方面,我国的企业可谓经受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当今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的发展现状研究,并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分析探讨我国应对外国倾销的对策,更好利用反倾销对策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如何应对外国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保护我国企业的权益。

一、倾销及反倾销概述

1.1倾销概述

1.1.1倾销的定义

倾销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很早就产生于商品的市场交易之中。19世纪的学者对“倾销”一词有着不同的定义。关贸总协定“肯尼迪回合”期间达成了第一个《反倾销守则》,并于196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该协议第一次将“倾销”从法律上进行了界定。此后,该守则又进行了多次修订,但内容都如出一辙。

现今在实践中应用的反倾销协议为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简称“反倾销协议”。这一协议在1994年4月15日马拉喀什部长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统管的多边协议的一部分,并于1995年1月1日开始生效。这一新的反倾销协议由3个部分、18个条款和2个附件组成。根据该协议规定,“如果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而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低于在出口国旨在用于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1.1.2倾销的种类

倾销的形态多种多样,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一)从动机方面看

1995年,经合组织(OECD)专家组发表的一份报告把倾销行为按动机分为两类:

1.技术性倾销。即以开拓海外市场、需求锐减和赚取外汇等理由而把出口价定得很低。这一类倾销行为的动机可以称为需求拉动,对出口商来说多属被动,由于初始生产规模定得较高,不开拓海外市场便满足不了盈亏平衡,需求锐减迫不得已而薄利多销,赚取外汇往往会以牺牲局部利益或暂时利益为代价。

2.垄断性倾销。即降低价格以使进口国的竞争对手破产。这一类倾销行为的动机可以称为强行扩张,对出口商来说多属主动行为,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先低价打垮竞争对手,而后再达到在他国市场垄断的目的。

(二)从使用方法方面看

这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各国最为熟悉和经常运用的两类倾销方法:

1.价格倾销。就是采用降低价格,甚至是采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向进口国家销售商品,以占领市场实现垄断的行为。

2.数量倾销。是指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的某项产品出口数量猛烈地增加,以致对进口国工业可能产生实质性损害或者实质性损害威胁的行为。1.2反倾销概述

1.2.1反倾销的历史沿革及反倾销法的演变

反倾销是一国对进口的倾销产品实施的惩罚措施。时至今日,反倾销己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常用的工具。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有越来越频繁使用这一措施的趋势。国际反倾销法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实践中不断修改与完善,形成了今天WTO多边协议下的《反倾销协议》,成为各国进行反倾销立法的依据。

历史上反倾销的萌芽起始于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0年,这一时期不仅是工业发展史上第二个高潮,也是资本主义历史上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的时期,同时还是国际贸易史上保护主义盛行的时期,它们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反倾销的萌芽。各国,无论是美国或者是英国,凡是有着对外贸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倾销之害的国家,几乎都对倾销行为表示谴责,并试图以国家间的双边协定来反对和禁止外国的出口倾销,保护本国经济。

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反倾销的国内立法是澳大利亚于1901年制定并通过的。紧接着,加拿大、新西兰、法国、德国、日本、罗马尼亚等国也就反对外国倾销问题进行了大体一致的国内立法,即规定本国行政部门可以对国外的倾销产品征收一种额外的税收,以保护本国工业,使外国出口商不能获取到非分之利。美国也于1921年颁布了专门的反倾销法。

这一时期的反倾销法以国内相关法律的条款规定为主,既不系统,也不完善,并且彼此多有不同意见。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两次能源危机的发生和由此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重又逐渐盛行。反倾销也随之形成一股浪潮,不断蔓延。发达国家已不象二战前只保护一、二个重点产业,而是不断延伸与扩张。只要任何国家任何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或企业,发达国家都要对之进行反倾销。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反倾销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蔓延。除了传统的墨西哥、韩国以外,阿根廷、巴西、南非、印度、秘鲁等也加入了反倾销的行列,成为不仅是国际反倾销而且是对华反倾销的重要新生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倾销和反倾销矛盾不断激化。为解决这一问题,1967年6月30日“肯尼迪回合”达成《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际反倾销法》,于1968年7月11日生效。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壮大,GATT不能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1979年4月12日“东京回合”期间,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对第一个国际反倾销法进行修改与补充,补充了第13条,规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考虑。修改后的第二个《反倾销守则》于1990年1月1日生效。

从1986年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经过近8年的马拉松式争论、协调,终于在1993年12月IS日前全部结束,《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1994)》也获通过,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1994年反倾销守则》,于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时开始生效。

1.2.2反倾销的主要基本程序

根据国际反倾销协议的有关条款规定,采取反倾销行动时要遵循既定的法律程序。这些程序规则包括反倾销诉讼的提起、调查、裁定、采取临时措施、价格承诺以及征收最终反倾销税等。反倾销诉讼可以由一个受倾销影响的国内产业或受倾销影响的国内产业代表向有关当局以书面申请提起,也可以由有关当局自行决定进行反倾销调查。有关当局在受理后可迅速开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裁决。在反倾销调查开始后,如果收到出口商自愿承担修改其价格或停止出口倾销产品的承诺并对此承诺满意,有关当局认为足以消除倾销的损害结果,则可以中止或终止调查。在初步裁决确认存在倾销和损害的事实后,进口国当局为防止该国产业进一步受到损害,可采取反倾销的临时措施: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或者担保(即保证金或支付现金)。在有关当局最终确认进口产品构成了倾销,并因此对进口国某一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后,就可以对该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倾销幅度(即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之间的差额)。

二、国外对华倾销、反倾销分析

2.1外国对华进行商品倾销原因分析

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1对进口贸易的管制放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体制改革的深化,对进口限制也逐步减小、放开,市场准入条件也己大大改善,市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改革了进口管理体制。从1994年起,中央政府己不再编制中央外汇进口指令性计划和地方部门自有外汇进口指导性计划,同时大范围地减少了进口商品计划和进口配额许.IJ证管理的商品,简化了进口手续。

2.关税大幅度下调。自1986年以来,我国己先后进行了5次自主减税。我国还承诺到2005年将关税总水平降低到10%。

3.外汇管制较以前松动了许多。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4款的义务,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口下的自有兑换。

4.进口经营权的放开。我国基本上对有条件的各类上业企业和商业物资企业给予了进口经营权。所有这些,为外国商品倾销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2.1.2反倾销立法及其他相关立法滞后和不完善

虽然外国商品在华大肆倾销将近20年,但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始终未制定出专门的《倾销法》予以反击。自到1997年3月25日我国才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以后四年半的时间内先后立案11起,并有5起己经结案。但该《条例》还很不完善。2001年11月11日随着中国入世法律程序的完成,中国反倾销法规必须尽快与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相对接,同时必须在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前完善现有的反倾销条例,因此在2001年12月10日和11日国务院分别公布了经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同时废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新的反倾销条例弥补了以前《条例》的不足。新反倾销条例有59条,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操作上比1997年3月25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都要完善和详细。但新反倾销条例仍只是一个行政法规,法律效率层次仍然较低。

2.1.3国内企业反倾销面临诸多困难

由于反倾销申请资格极为严格和反倾销程序极为复杂,使国内企业反倾销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是反倾销申请难。只有生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大部分或全部的生产者或有关组织才能申请。而在口前国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归不同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情况下,要几个甚至数百个企业组织起来共同提起反倾销申请,困难较大。

二是举证难。反倾销必须有外国商品倾销和给我国企业造成损害的证据,让申请人自行调查倾销商品的数量、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及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等都十分困难。

三是应诉难。反倾销诉讼涉及面广,诉讼金额大,持续时间长,是不少国内企业难以承受的。

2.2外国对华反倾销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2.2.1外部因素

(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前文已述,在当今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断加深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依旧盛行。由于关税水平和大多数非关税壁垒受到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各国便纷纷寻找更加隐蔽,更加制度化的非关税措施来保护本国工业的利益。而反倾销正是这样一种最有力的贸易保护措施。反倾销被世界贸易组织合法化后,便具有了国际公认的法律依据,又有具体的实施条例,再加上其易于实施,便于灵活掌握,实行单一征税的方式,能够立竿见影地对外国产品产生排斥效果,因此,各国纷纷加强反倾销的立法与实践,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被日趋频繁地使用。

(二)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产生恐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外贸出口不断增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逐年提高,对欧美等国的贸易连年顺差,从而使得一部分国家对中国心存妒嫉和恐慌。首先是发达国家出于其自身的国内市场和就业保护需要,经常搬出反倾销法来对待中国出口的质优价廉的商品。近年来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价格上的优势。其结果是不仅在出口商品市场上排挤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同时也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产业造成了威胁。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国际反倾销的阵营之后,作为贸易报复和贸易保护的手段,纷纷把反倾销的矛头指向了中国,把中国出口商品作为其主要的指控对象,不断加大对华反倾销的力度。

(三)歧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对正常价值的确定允许有两套标准,即市场经济国家的构、准是与其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相比较,而非市场经济国家则采取第三国的产品价格作为比较。长期以来,欧美等国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坚持采用替代国标准法来确定我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这种歧视性的做法使得对华反倾销案中做出倾销肯定的结论相当容易,而且倾销幅度也经常高得离谱,因此不能不说是造成对华反倾销案骤增的一个重要原因。

2.2.2内部因素

除了外部因素外,也有一些内部的因素,主要有:

(一)外经贸宏观管理体制的缺陷

一是在外贸法规制度上的不足。我国对外贸易管制措施方面的法律不够健全、完善,缺乏对外经贸活动的有效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低价销售行为曾经有过一些限制性法规,例如1993年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外经贸部19%年颁布的《关于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暂行规定》以及1998年5月起开始实施的《价格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低价倾销行为进行了管理和抑制,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表明外贸法规在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二是国家没能及时调整招商引资策略。过去被立案调查的产品中,国有企业生产的占绝大多数。而近年来,“三资”企业的涉案比例大幅度上升。据调查,目前我国所遭受的每一反倾销案件几乎都涉及“三资”企业的产品。这与我国没能及时调整引资策略有关。有些项目更是外商已在国外遭反倾销,为规避反倾销措施而转向中国投资的,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遭反倾销的可能性极大。我国在审批外资项目时,由于没有注重信息的搜集,审查严,以致引狼入室,造成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增多。

(二)出口企业经营方式的缺陷

一是出口企业缺乏自律,营销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本身就不合理,工业制成品出口仍然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早已呈过度竞争的态势,供给的进一步增加只能迫使价格下滑。再加上我国有不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对内抬价抢购货源,对外低价竞销,争夺客户,结果使售价越卖越低,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导致进口国对我产品反倾销投诉不断增多。二是针对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应诉和抗辩能力不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第10款的规定,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任何一个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在合理的时间内拒绝接受或者不提供必要的资料,或者极大地妨碍调查,那么有关的调查当局可以在现有事实的基础上做出裁决,也就是说被指控倾销的出口商未能于规定的时限内递交相关资料,则按申诉人提供的资料做出裁决。而我国企业或是出于畏惧打“洋官司”的心理,等等原因,而消极应诉。据统计,在己发生的400多起对华反倾销案件的涉案企业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的企业没有应诉,这无疑是造成我国80%的反倾销案件败诉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应对外国倾销、反倾销的对策分析

3.1我国应对外国商品倾销的策略

3.1.1加强和完善反倾销法立法及其它相关立法

一是尽快制定有较高层次法律效力的《反倾销法》,在2001年12月10日和1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分列的基础上,将《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分开立法,使之成为更高效用的法律。

二是要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要对外国跨国公司在华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尤其是限制性竞争行为、价格转移行为及时加以补充: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行政处罚权。避免出现谁也无法查的执法“真空”。

三是要及时制定《反垄断法》、《反补贴法》等相关法律。我国对外开放的时间不长,但一些外国商品己在国内市场形成垄断(如移动电话、洗涤用品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没有《反垄断法》有关。为了制n某些外国商品在我国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妨碍公平竞争,我国必须抓紧制定《反垄断法》。某些外国商品倾销往往接受了出口国政府补贴,这些受补贴的商品进入我国市场将产生与倾销同样的损害后果,因此我们还要及时制定《反补贴法》。

3.1.2强调政府和商会在反倾销中的组织协调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应当及时制定关于反倾销上作的有关具体规定,明确国内企业在反倾销上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并负责全国的反倾销上作。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要帮助国内企业了解反倾销法,告诉反倾销人员有关程序,帮助制作反倾销申请书,准备有关资料,制作调查问卷,聘请律师等。我国各驻外商务机构应当调查倾销商品在出口国的生产价格、销售情况并及时将这些情况告知国内有关政府部门和商会,以便为国内的反倾销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情报。

3.1.3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反倾销工作的重视与管理

特别是在调查取证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建立一套必要的上作流程,尽快协调和衔接好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和海关总署等几个涉及反倾销调查部门的上作,并加强有关部门人员的配备与培训,为反倾销调查及应诉提供一个顺畅有效的上作环境,此外鉴于反倾销调查需要庞大的资金支出,对企业而言是一很重的负担,因此,可以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个反倾销基金,基金来源可由财政拨款、从进出口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以及企业反倾销违规操作的罚款等几部分构成,坚持基金的专款专用,相信反倾销基金的建立可.以缓解企业过重的费用压力,使受害企业敢于积极发起反倾销调查。

3.2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3.2.1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政府应该加强外貌的整体统筹管理,做好协调行业、协会的工作。我们的出口活动应该有效地组织好出口力量和价格,在充分搜集国际市场行情和各国国内市场价格等信息的基础上,有指导性的进行出口商品定价,要认真研究国际市场走向,要重视非价格竞争手段。政府要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在宏观层次上实现外贸战略思想的转变,改变以往外贸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只追求创汇指标、弥补外汇缺口的做法,真正明确外贸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应本着“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出口”,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和竞争优势来扩大出口。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强国内各外贸企业的内部管理,严格控制低价竞销,要指引企业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断把自己的商品升级换代,提高商品质量,而不是通过低廉的价格来加强竞争力。

3.2.2积极应诉

事实样证明,如果中国企业勇敢应诉,面临反倾销时,中国企业结果往往会好很多,即使不能取得完全的应诉胜利,也能通过其他一些比如价格协商等方式取得比完全不应诉好得多的结果。所以,对于外国的反倾销投诉,企业不要有恐慌心理,要敢于应诉,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由于国外反倾销通常是针对原产于中国的所有同类商品,己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企业的范围,涉及整个行业或产业,因而每一个相关企业都应积极相互配合,一致对外,才能壮大反倾销的力量。同时,积极寻求进口商的支持。因为一旦发生反倾销诉讼,国外进口商与我出口商的利益往往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对应诉工作也有积极性。进口商由于熟悉本国有关法律及行政法规,具有地利人和的优势。通过与国外进口商的密切合作,甚至以进口商为牵头联合应诉,就可以赢得整个案件。

3.2.3加强反倾销人才的培养

企业在入世后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指控,另外在国内行业利益受到外国产品倾销的威胁时,如何提起反倾销起诉,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如何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来保护自己遭受侵犯的正当利益?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财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才的问题。所以加强反倾销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后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了。加强培养反倾销方面专门人才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一些相关师资力量比较强大的学校的法学系,设立反倾销专业,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外语的年青才俊,为我国加入世贸后的外贸发展储备人才。

2.实行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的方法。学校办学归根结底还是为社会服务的。学校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而企业拥有资金,并需要人才。所以建议一些大型的企业或协会可选择学校联合办学,利己利民。

3.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WTO知识产权培训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办好面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政法系统的培训班。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掌握WTO知识,增强自觉性、自主性和针对性,提高在新形势下驾驭外经贸工作和政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迎接对外开放新阶段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参考文献

1、卜海:《国际经济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冯大同:《国际贸易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薛荣久:《世贸组织与中国大经贸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8

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困难的一年。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的经济产出首次下滑,据IMF统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萎缩1.1%。①此外,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②

根据世贸组织的调查显示,在加入WTO后,中国出口的商品遭到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及其被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案件比例大幅度上升,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对华反倾销狂潮”使我国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给中国出口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因此,加强反倾销对策的研究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华反倾销实践定量统计与分析

(一)我国商品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

1.被反倾销调查与制裁的数量均远高于其他WTO成员。WTO统计,1995-2008中国作为出口国共被其他成员反倾销调查677起和制裁479起。这远远高于排第2位的韩国(分别为257起和150起)。立案调查后,被制裁的比例高达71%。

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超过发达国家。目前这类国家和地区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占总数的65%以上。

3.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华反倾销在短期内不仅增幅大,而且与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增多。与2006相比,2008年和2009年中国被反倾销制裁数分别增加了15起和18起,增幅分别近41%和49%。

另外,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并且部分案值大。2009年,美国对我国出口该国的油井钢管、无缝管、铜版纸、磷酸盐等产品进行了10起双反调查,立案频率之高非常罕见。其中,输美遭到反倾销、反补贴的油井钢管,涉案金额约32亿美元(约249.6亿港币),在2009年11月份初步裁定征收36.53%-99.14%的反倾销税。涉案企业不得已放弃美国市场,转向国内市场或开辟新市场。③

4.涉案反倾销商品范围广。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覆盖了WTO列出的除动物脂肪及植物油、珍珠、宝石等之外的所有商品大类,这在WTO成员中绝无仅有的。这些商品不仅包含了劳动密集型商品,也包含了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但主要的仍然是传统行业的劳动密集型或者低附加值的商品。

综上所述,我国出口商品多年来遭受反倾销立案的数量最多,受害最大这一基本情况并没有改观,相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商品正面临遭受部分反倾销国短期内集中立案、反倾销与反补贴同时结合使用等新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二)原因

1.国外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歧视性政策,对中国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倾销标准,采用不合理的“替代国价格比较”办法来衡量中国产品是否倾销。即以与中国产品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国的价格作为判定标准,这种采用“替代国”方法计算倾销幅度的方法,导致我国本来没有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倾销,或本来只有轻微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高幅度倾销。

2.中小企业竞争无序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多是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产品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过度竞争态势。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不少企业为达到多出口,工作重点往往不是放在如何加大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而是采用竟相降价的方法,以低价强占国际市场,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从而很容易为外国倾销指控制造借口。④

3.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首先,世界贸易下滑导致反倾销剧增。据WTO统计,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较之2008年,下滑了12%,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跌幅。各国政府为了减少失业,缓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国外商品输入。反倾销因其是被WTO允许的合法的贸易救济手段从而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措施的首选。

其次,中国外贸率先止跌回升,使其出口商品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目标。鉴于中国外贸出口的基数非常庞大,中国外贸的率先复苏,逐月增加的出口对复苏缓慢的国家进口竞争行业造成了压力。这促使我出口商品主要市场和一些新开发市场国家的贸易保守势力和竞争对手对政府施压,以我出口增加造成产业损害为名,要求进行贸易救济。

4.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出口市场集中。美国、欧盟一直占据我国对外出口额的前两位,我国一度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输入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2)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主要出口商品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家具、钢材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及配件等。这些商品中,除了化学产品外,其他都在国外对我反倾销的前五大类商品内,而这些商品也是WTO统计的反倾销主要商品。

三、对策

我国作为世界重要出口大国,外贸依存度已经高达60%,我国GDP的40%左右由出口拉动,制定出相应对策,促进我国出口健康发展,对我国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继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在国外反倾销措施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是造成定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他们对转轨型国家实施反倾销的借口。尽管我国已经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仍存在,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仍没有建立。因此,只有进行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帽子,才能改变西方国家的看法,取消其对中国的一些歧视性做法。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

1.提高反倾销法律的质量

以前我国没有反倾销法律制度。1994年的颁布《对外贸易法》对反倾销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此后,我国有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关于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发生反倾销的应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关于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行政性反倾销法规,初步改变了反倾销应诉无法可依的局面。然而我国《反倾销条例》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这种行政法规效力毕竟不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鉴此,我国应该在现行《反倾销条例》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和制定一部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反倾销法律,并紧密结合我国贸易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

2.完善配套法规

我国除了出台专门的反倾销法律,还应该考虑到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我国对《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和《关于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法条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如,在《关于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暂行规定》中就要充分补充对低价倾销产品的企业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而在完善《价格法》时,就要调整关于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的规定。

⑤(三)积极主动应诉

我国的企业要学会积极应对,齐心合力,化被动为主动,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争取最大限度减少因反倾销带来的危害。然而目前我国反倾销应诉的法规主要有2001年外经贸部的《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和2001年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前者只是对应对反倾销作了“原则性规定,而应对反倾销的主体、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对外国反倾销程序基本属于空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活动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后者经过2004年的修订,但在结构价格规定、关联交易价格规定、相似产品、国内产业等方面定义仍不够明确。

笔者建议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反倾销应诉奖惩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诉。

首先,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用于有组织地开展反倾销应诉和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以解决反倾销应诉费用巨大,单个企业难以承受的困难,终止国外的反倾销诉讼;其次,要执行“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对积极应诉和胜诉的企业,通过采用出口许可证、海关审价以及其他手段给予补贴和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9

[内容提要]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认识到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性,即两者既存在互补性,又具有相互替代性。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关键词]贸易投资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

一、遭遇反倾销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我国当前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出口商品屡屡遭到国外反倾销调查。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发起首次反倾销调查算起,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遭受反倾销诉讼511起,给中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6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从目前看,对我国发起反倾销绝对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和欧盟,占总数的2/5,但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增长明显,成为另一支需要重点防范的新生力量。可以通过下表清楚地看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遭遇反倾销的基本状况:

中国历年遭受反倾销状况

项目(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合计

对华案件数目(起)(1)2043332841435317278

国际案件数目(起)(2)1572242432543552883471111979

占有比例(3)=(1)(2)13%19%14%11%12%15%15%15%14%

中国出口额(亿美元)(4)1488151118281837194924922661325617022

世界出口额(百亿美元)(5)5160539055765492570364316176642446352

占有比例(6)=(4)(5)2.9%2.8%3.3%3.3%3.4%3.9%4.3%5.1%3.7%

另据商务部的资料,中国目前约有4000多种商品遭受过反倾销的调查。越来越多的反倾销使得我国部分主要出口产品市场不断萎缩,相关产业效益下滑,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失业,国外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毫不夸张地说,面对国外频繁实施的反倾销,中国已经无路可退,必须奋起应对。

二、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规避反倾销壁垒

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不断增长的势头,我国的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联合,多管齐下,采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等措施进行积极的应对,同时还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试图通过加大对相关国家的直接投资,到相关国家内进行投资设厂等方式绕过反倾销壁垒,推进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和企业认真研究了一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个案及其分析。例如Goodman,Spar和Yoffie(199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倾销诉讼所达成的“有序市场安排”和“自动出口限制”协议促使日本和其他外国企业改变了向美国出口打字机、彩电、汽车、钢铁和半导体的方式,而直接到美国当地去生产。Barrell和Pain(1997)也发现,日本1981~1991年间对欧盟和美国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渐增多的反倾销诉讼的影响。1991年,韩国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揭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贸易联系比较密切,如开拓市场和回避进口限制所占比重在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正面临着20世纪日本和韩国在出口贸易上的相同遭遇,所以中国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从而绕开贸易保护壁垒,改变国际贸易关系中被动的局面。事实上,在不断面临国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的压力下,我国一些企业也已经转而采取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例如我国彩电厂商到土耳其设立生产基地,不但带动了一定的零部件出口,而且为避开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TCL公司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直接在德国境内设厂生产各种型号的彩电整机,利用原产地规则有效地绕过贸易壁垒,其效果更为显然。

三、中国进一步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对外贸易的分析思考

我国根据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积极实践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绕开国外的贸易保护壁垒,推动本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调整。

首先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设立境外中资企业总数6960家,中外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37.8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3.4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2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22亿美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投资的行业领域也从最初的只投资于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逐步拓宽到工农业生产、投资开发、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咨询服务、技术开发、贸易、金融、房地产等各种产业。特别是服务贸易型的行业投资十分突出,按照投资额计算,截至1999年年底,在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投资占62%,资源开发型投资占19%,生产加工和农业开发投资占18%.此外,对外投资的区域逐渐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延伸。在中国跨国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由于投资主体的限制,外贸公司的投资区域多选择在原进出口市场集中的地区,以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为主,而承包工程多集中在中东和非洲。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海外投资从以港澳、东南亚地区为主逐渐扩大到其他国家。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遍布154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200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排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中国香港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泰国、墨西哥、赞比亚、俄罗斯和柬埔寨。中国在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都超过了1亿美元,约占中方投资总额的67%,其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额都超过了3亿美元,占中方总投资额的29.4%.所有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应当承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效用不够明显。根据国内有关院校和学者的调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目前还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既有可能是母公司出于长期战略和开拓外国市场的目标需要,也有可能是为了克服已经存在的贸易壁垒,还有可能是为了安置和转移国内过剩的资源,等等。但是,无论如何,在所有的动因之中,通过增加或扩大直接投资,以绕过贸易壁垒,克服进口国贸易限制的动因所占比重是很低的,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在面临贸易壁垒时,较少使用直接投资的方法去绕开。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不大。如2001年,中国向对反倾销问题叫嚷最厉害的地区之一的欧盟出口了492亿美元,而对欧盟的投资仅为1161万美元,是中欧贸易额的2%.统计中还发现,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德、法、英、意等大国,即使在这些中国企业投资偏好的国家中,中资企业的总投资额也不足5000万美元。另一方面,据统计资料显示,1998~2000年三年内,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分别达到281亿、302亿和455亿美元,但三年内中国对欧盟投资总量增幅不大,分别为5097万、5149万和5884万美元,就是明显的例证。

怎样进一步发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对外贸易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除了需要积极地鼓励与提倡服务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之外,应当重点抓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较为复杂。首先,由于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中,有近一半投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生产初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对带动我国相关行业的贸易出口作用很小,但如果能进口该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再出口,则能间接起到贸易创造效应。其次,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如机械行业,由于其技术是与原材料、零部配件等高度结合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我国相关技术、原材料和零部配件的出口,因此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此外,遭受贸易壁垒的行业如纺织品业,由于直接出口的困难较大,出口成本提高,为了规避这一壁垒,寻求在海外的市场,争取参加国际分工,企业往往转而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对贸易的替代,补充市场的贸易损失。如果在投资中可以使用国内原材料,则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的出口,对贸易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虽然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能产生替代效应,也可能会有创造效应,但经验性研究表明,作为投资母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替代效应,对外直接投资会改变母国向东道国出口的商品构成,以中间产品出口代替终极产品出口,这也就更说明了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联性将会不断发展,我国应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积极改变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缺乏竞争优势,与对外贸易的规模不相适应的状况,鼓励企业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确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同时,政府要加速完善境外投资立法,利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立起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健康良性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徐波。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张碧琼。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对外反倾销范文篇10

1.倾销指控的次数多频率快

我国入世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我国已成为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只要认为危害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反倾销产品的范围。被诉产品从最初的轻工、纺织等传统商品,扩大到机械、电子等新兴出口商品,总计有4000多种商品。尤其是美国的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相继把保护的范围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知识产权等,其可诉的范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提起反倾销的国家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

到目前为止,曾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的国家近40个,其中80%案件均由发达国家提起,以美国和欧盟最多,近几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泰国、印度、尼日利亚等也加入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列,并有欲演欲烈之势。

4.中国商品被认定的倾销幅度和被征收的反倾销税明显偏高

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非常高,征收幅度低则百分之十几,高则达百分之百甚至上千。面对如此高的税率,无论哪家企业都无法承受,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被迫从该市场完全退出。如此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及如此高的反倾销税率在国际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5.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构成倾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品以低于国内的价格或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向进口国进行销售;二是销售的数量猛增;三是销售的产品对进口国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且这种损害与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一些西方国家所确定的倾销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有时甚至根本不具备任何倾销的条件,在确定哪些是倾销产品方面带有主观性。

二、我国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综合来说,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国外因素,二是中国自身的问题。

1.外因方面

(1)世界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第五次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蔓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经济“滞涨”阶段,导致国内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各国都希望通过扩大出口刺激本国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保护国内市场,因而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

(2)“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观念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尽管我国已经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美国及欧盟等西方国家不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也不考虑1998年欧共体理事会宣布自当年7月1日起,不再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决定,在反倾销案件处理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了十分苛刻的歧视性政策。例如,对中国外贸企业以“国有”为由,普遍实行单一的反倾销税税率,甚至把对个别企业的反倾销当成对整个国家来裁决。又如,采用“参照国”等不合理做法,以替代国价格作为计算基础,而在第三国参考价格选取上又不负责任。其结果是我国被认定为高幅倾销,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我国商品不得不退出该市场。近年来,市场经济待遇问题及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国外对华反倾销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国标准的确立,不仅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而且也制约我国外资的引进,外资企业对其出口商品无法得到市场经济待遇,甚至被征收巨额反倾销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

(3)中国对外贸易额的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不仅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比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近8个百分点。这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1997年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10位,其中出口排名是第9位,进口排名第11位。截至2007年,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8.5%,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跃至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跃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7年的增速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2.4万亿美元。与此相反,西方国家近年来经济普遍不景气,为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应付国际收支危机,必然把贸易顺差较多的中国列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2.内因方面

(1)出口结构失衡

就商品结构而言,我国的出口多为投入少,见效快、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以及低附加值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大多是与创造就业机会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产品成本价格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进口国政府、工会等出于维持就业的考虑对进口竞争产业实施贸易保护,对进口商品加以限制,因而我国出口的许多商品也就成了其反倾销的对象。就市场结构而言,我国直接出口和经香港转口的出口中有65%是以欧美为目标市场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对某一地区出口量大且急剧增加势必对当地市场产生冲击,而成为反倾销的对象,导致一旦被提起反倾销,商品便又集中涌向另一个国家,因而造成该商品连续被提起反倾销。此外,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各行业生产水平得到飞速发展,但由于国家政策指引不够,重复生产现象突出,造成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低价竞销现象普遍存在。

(2)国际营销谋略不足

中国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因而制定的国际营销战略往往失误。一是价格竞争过度。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战略,同行竞相压价,以低价求胜,这就给进口国留下了“低价倾销”的印象。二是竞争手段单一。中国出口企业单纯依赖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的居多,对非价格竞争手段重视不够,有时由于缺乏对进口国消费者风俗习惯的了解,缺乏创新。另外一些企业未能把握国际市场和进口国行情,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

(3)法律应诉不力

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中,约有50%的案件无企业应诉,中国出口企业不积极应诉是导致国外对华反倾销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企业不应诉就是主动放弃法律上对反倾销案件的知情权和申诉权,降低了起诉者的成本,对方即可采用“最佳可获得信息原则”,利用对其更有利的数据判定我国反倾销成立,迫使我国退出该市场。并诱使国际间的竞争对手对中国企业实施更多的反倾销起诉,形成连销反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反倾销诉讼成本较高,一个企业无法独自承担20—50万元的诉讼费用。所以我国反倾销案80%以失败告终,这样的结果更使国外的企业对中国的反倾销指控有增无减。(4)其它原因

我国对反倾销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通常是外国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才意识到并匆忙应对。其原因在于我们信息太闭塞,不注意收集外国的市场行情及政府政策指向。我国企业本身组织机构对倾销与反倾销理解不够,一旦遭到反倾销指控则无所适从。我国企业与进口商合作不够。外国反倾销虽然针对我国但对其个别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形成了一批稳定的贸易伙伴,但并未对这些关系加以进一步巩固,造成了我国产品在受到不合理制裁时,进口商爱莫能助的情况。另外我国反倾销法律人才奇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

三、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具体措施

1.从政府角度看

(1)正确认识反倾销的本质

在传统上,反倾销被认为是一种维护公平贸易手段。而发达国家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较早的从博弈的角度、从倾销与反倾销决策过程弈双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规律发现,反倾销策略不仅具有防御性特征,其进攻性对抗性对保护国内市场更有效率。而现今,对中国提出的反倾销也多是以反倾销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我国政府应引导我国企业认清反倾销的本质,不应总是在遇到反倾销指控时,对我国的倾销行为作自我检讨,而应主动参与到反倾销诉讼中,争取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公正的待遇。

(2)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

我国反倾销立法起步较晚,起初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尽快加以弥补。只有我国熟练掌握了反倾销的策略及技巧才能在国外提出反倾销诉讼时应对自如,同时可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便于保护我国涉诉企业的利益。

(3)推进经济改革,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帽子

在国外反倾销措施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是造成定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他们对转轨型国家实施反倾销的借口。尽管我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的自由度、市场的开放度、西方国家所说的私有化程度已经超过某些所谓市场经济国家,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仍存在,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仍没有完全建立,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执行,企业仍受到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因此,只有进行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帽子,才能使西方国家取消对中国的一些歧视性规定。

(4)主动对外沟通,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中国政府应利用国内外媒体加强宣传攻势,大力宣传我国市场化进程,并可以委托国内外有关专家或权威机构对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程度进行鉴定,增强说服力,避免歧视性待遇。反倾销诉讼双方的力量是不均衡的,一方是政府,另一方是企业。所以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同外国政府交涉,加强对外宣传、沟通,同有关国家达成协议,稳定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为中国企业创建一个有利的贸易环境,从而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并帮助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取得胜利。加入WTO后,一方面可以利用WTO反倾销协议的一些条款,据理力争,抵制外国在对华反倾销案中用歧视性的法律方法处理与我国的贸易争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加以评判。

(5)建立奖惩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诉

首先要建立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协调网络,发挥我国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全面调研驻在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随时跟踪我国出口商品被进口国反倾销机构立案调查的情况,以利于国内反倾销应诉协调机构和行业商会及时有效地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应诉。其次要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由同类产业部门的企业共同按比例筹集资金,国家也给予一定赞助,建立反倾销应诉专项基金,用于反倾销应诉和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再次要执行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对积极应诉和胜诉的企业,通过采用出口许可证、海关审价以及其他手段给予补贴和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6)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指引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制止恶性出口竞争行为

我国许多企业存在非理性出口行为,一旦看准某个国际市场,大家都蜂拥而上,为成交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不但毁掉了一些著名品牌,扰乱了外贸出口秩序,也国外对华反倾销提供借口,因此必须加以规范和管理。政府应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加速建立市场经济的价格运行机制,从而使西方国家在反倾销中对中国实行价格歧视失去依据;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严禁出口企业低价竞销;整顿外贸秩序,改革配额招标,加强企业自律。企业要注重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调研工作,了解并掌握其同行对手的生产能力、市场销量和价格水平,防止一哄而上过量出口;优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我国对外出口存在市场集中,产品花样单一的特点,由此造成了易于被指控反倾销的状况。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引导国内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打开国际市场。

2.从企业角度看

(1)转变营销观念,实施多元化国际营销战略

我国企业要从单一的货物贸易向技术贸易领域发展,同时,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减少国内企业间的冲突,避免形成低价竞销的状况。在商品结构上,我国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必须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长远看,要加紧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改善出口构成,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效益。在市场结构上,要变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为市场多元化。在巩固现有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以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并达到避免反倾销调查之效。在竞争手段上,要变单纯的价格竞争为多种竞争手段并用。在经营方式上,要改单纯出口商品为直接对外投资,这样既有利于国内剩余生产能力的转移,又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

(2)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我国企业应加快实现对账目的统一管理,与国际接轨。这些数据将是反倾销诉讼中重要的证据来源。企业不仅要采取国际标准,还应该了解主要出口国家的相关制度,注意两者的不同。这样,我们所提出的会计报表将更加规范化,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及可信度。

(3)国内企业应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国内一些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诉讼时,由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不配合或不积极配合往往力不从心,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搭便车”的心理。一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诉讼成功,我国的同种产品以及同类产品在该市场将受重创,甚至可能从该市场完全退出。这对我国该产业的对外贸易将是巨大冲击。因此,国内企业应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应全面联合起来筹措和募集基金,对参与诉讼的企业同行业其他企业予以全方面支持和鼓励。

(4)加强与外国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在反倾销案件中,起诉方的利益往往也是多元化和多层面的,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我国企业应促进贸易双方的深层了解与合作,达成相关协议,以求在中国产品被指控倾销时,该国部分相关企业能共同参与诉讼,提供有利于我方的相关证明,甚至说服起诉方撤诉,这已经是化解反倾销调查的重要途径之一。

(5)加深对进口国的法律了解,拓展信息渠道

我国企业应尽快培养一批专业的法律人才,积极应诉反倾销。我国企业之所以不应诉反倾销,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企业不敢应诉,而是他们不了解国际贸易法规,缺乏国际商务人才,不知道如何应诉。因此,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出发,培养在经济、法律和外语等方面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优秀国际商务人才,为反倾销应诉取得胜利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持。同时,可以通过驻外机构、向外国资本输出的方式建立的一些海外企业,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动态并及时反馈给我国相关机构和企业,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网,完善我国预警机制。

(6)用反倾销手段,保护自己正当权益

外国对华反倾销指控的势头越来越猛,而中国对外提起的反倾销指控却寥寥无几。这并不是说外国生产商不存在对华倾销行为,而是我国企业不知道反倾销是一个正当的保护手段。由于我国在税收管理,关税削减等方面的改革,使市场准入条件大大改善和缺乏相应的严密管理,导致许多外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他们不惜通过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亏本销售,大肆倾销。所以,我国出口企业在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同时,直接受到倾销行为威胁的生产企业必须主动使用反倾销措施,从而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

[1]白玲杜创:《反倾销法中的损害权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3).

[2]李锋章仁俊:《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预警机制的缺陷》[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