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04:11:05

冰雪艺术论文

冰雪艺术论文篇1

冰雪雕塑是大学校园中是高校校园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雕塑艺术具有很多做勇敢,如:加强审美教育、利于校园文化气氛的形成、加快文化之间的沟通,具体表现如下:

1.引导作用

雕塑艺术能够满足师生们感官和感觉上的追求,它作为一种存在于校园文化中的内涵丰富的立体艺术形式,通过视觉上的影响对校园空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师生的心灵追求和思想追求做出了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也会得到更好的塑造,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2.文化沟通作用与亲近感

师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受到雕塑艺术独特魅力的影响,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给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都会得到促进。

3.审美教育功能

性格的培养和塑造以及陶冶作用就是所谓的审美教育功能。好的冰雪雕塑是激发学生进取精神和凝聚力量的基本,是大学文化的有形的物质载体,可以在无言中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和陶冶,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得到升华。校园软实力的物化是通过冰雪雕塑来表现的,它能够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和装饰,利于校园学习气氛的营造,提升了校园品位,丰富了师生们的精神内涵。

二、校园冰雪雕塑作品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1.设计原则

(1)生态化原则

生态化设计最理想的理念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天人合一”,这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已有的环境为基础,根据地形地貌并且按照该地生长的绿色植被,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合理的植物色彩配合,提升作品的美观度,这也是高校校园的冰雪雕塑设计中必备的,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给人以没的享受。

(2)人性化原则

雕塑和人之间的交流关系是现代校园之中的冰雪雕塑的重中之重,所以冰雪雕塑也不仅仅只有观赏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会受到地域、文化、时间、文化的影响,他们可以穿越国界让人们进行过跨越时空和实践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的形成能够让人们对学校的历史还有作者情怀的感知更加深刻,学生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还能引发思考,陶冶情操。

(3)整体性原则

为了让雕塑作品和空间、地域、人文以及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就要实现校园冰雪雕塑在设计时与校园环境中的建筑、山水以及植物等景观元素之间的对应和结合。同样的,对环境问题和历史文化等问题的重视是校园冰雪雕塑设计的时代的反映。

(4)空间性原则

就空间来讲,校园冰雪的雕塑使用的都是公共的空间,就导致了空间的有限性,不同于其他的空间,它的范围比之公共空间还要小上许多,所以在雕塑数量的尺度上更需要注意。在主题、尺度、手法的选择是设计艺术雕塑时最要注意的,要完美地和环境相协调。

(5)文化性原则

冰雪雕塑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它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尽善尽美地体现出这一大学的民族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科技先进文化。

(6)创新性原则

不断地取长补短、查缺补漏,是现代冰雪雕塑设计的精髓,它学习了以往的设计精华,还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各种艺术流派的风格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扬弃,新成果的现代的具有创新性的冰雪雕塑,这样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和思想成果的提高。运用了“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方法,对此进行创新,使校园环境更有美感。

2.设计方法

(1)设计调研

受众心理审美、校园文化和环境、行为方式等都是调研的主要内容,在更加细致的方面还包括了雕塑的位置、主题、形状的选择,以及处理细节等等。点烟的方法主要包括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利于对数据和资料的统计。

(2)题材选择

大学校园冰雪雕塑的题材选择主要依靠相关的地域文化、科技文化、历史文化、世界文化、传统文化这些方面着眼,选择如图形雕塑、人物雕塑、内涵丰富的实物雕塑、自然雕塑等为原型,对校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行体现。

(3)位置选择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是选择雕塑位置的重要因素,要特别注意雕塑的空间朝向和视角方向,达到光影良好的效果。

(4)体量设计

作品的内涵完全可以通过雕塑的尺寸设计和体量来影响,相比于城市来讲,校园的空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大多数的校园雕塑尽量参考真人,达到尺度的统一,人和雕塑之间的距离也就缩小了,产生一种亲近感,让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缩小。

(5)造型设计

公众们都可以接受的形象是在校园雕塑设计时最主要的,也就体现出了造型在冰雪雕塑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运用夸张的方法把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和常见物品扩大化,人们的好奇和兴趣也会随着超大尺度的雕塑的出现而提高。

(6)色彩设计

冰雪艺术论文篇2

关键词:冰雪景观;冰雪文化

冰雪景观是基于冰雪景观而提出的一种设计观的类型。该设计观主要是以冰雪景观为核心,以突出强化冰雪特色为方向,以其设计方法系统为主线,结合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学、美学、造型学、心理学、植物等多方面因素,对现有的有关设计进行论证及发展。立足于真正地从设计的角度来解决冰雪景观设计的问题。

1 研究背景

在我国,黑龙江省是冰雪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冰雪景观和冰雪旅游产品的品种、内容和规模在国内更是无出其右。地域的广阔性和娱乐项目的丰富多彩让冬天的黑龙江变成一个璀璨夺目的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市的三大冰雪主题公园名闻遐迩,你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冰雪景观;可以参观雪博会中最大的雪建筑――广岛城,也可以欣赏到在街道和街心广场随处可见的晶莹的冰雕、精致的雪雕和璀璨的冰灯。另外,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冰雪景观,如五大连池的火山冰雪风光、镜泊湖冬景、扎龙雪地观鹤、大海林中国雪乡以及小兴安岭林海雪原等等。冰雪特色景观设计是基于冰雪景观而提出的一种设计观的类型。该设计观主要是以冰雪景观为核心,以突出强化冰雪特色为方向,以其设计方法系统为主线,结合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学、美学、造型学、心理学、植物等多方面因素,对现有的有关设计进行论证及发展。立足于真正地从设计的角度来解决冰雪景观设计的问题,完善这一特定具体的类型设计。

2 冰雪景观的动态分析

哈尔滨城市景观文化构成中有着多方面的本土文化,又受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影响,建筑、景观的文化十分复杂。以冰雪作为主要的景观特征元素进行研究,使我们的景观建筑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冰雪艺术景观不仅能带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材质的细腻、娱乐的体现,更能够展现城市的活力和特色。在休闲之余让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惊喜与遐想。通过夜间冰雪景观的照明系统,更是一种建筑景观的艺术体现,也成为人们在娱乐当中全新的发展产业,并掀起了针对冰雪旅游项目地区的高潮。同时,冰雪景观特色文化逐渐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新兴产业,并引起了相应的重视,逐渐成为各国在冰雪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把冰雪文化引入城市景观的动态环境中进行研究,从景观文化的形成以及演变、东西方景观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角度展开研究。城市景观文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很多独立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城市景观的特征。

冰雪文化的推进发展,不仅在国际上有了突出的体现,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促进冰雪景观的系统化发展,将景观、文化与艺术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冰雪元素在其间的发展成果,在后期冰雪景观的设计及发展中,尤其是一些专门针对冰雪旅游项目的地区,对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冰雪景观的经济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愈发显著,其中旅游消费占据人民日常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业是依赖性、综合性、季节性、带动性非常强的综合型产业,而冰雪旅游对季节、环境、地域要求更加严格。哈尔滨的知名冰雪景观较多,如冰雪大世界、冰雪雕博览会、冰灯游园会、雪雕游园会等,这些都成为冰雪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然而要进一步发展这些品牌项目,把它们做大、做精、做强,成为具有标志性的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未来几年,应相应地减少静态景观即冰雪雕塑的建设,而需要大力发展群众性、参与性强的冰雪项目,如增设大型滑雪场滑冰场、冰雪游乐设施,或让市民和游客亲自参与到冰雪雕塑的制作中来,以提高冰雪相关项目的体验性与互动性,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冰雪旅游产业虽然是基于冰雪景观发展起来的,但想要扩宽其发展领域,就必须把冰雪景观艺术与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游乐、冰雪经济等结合起来,使冰雪旅游产业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

4 冰雪景观与冰雪文化

冰雪文化是一种多元化、具有兼容性的文化类别。其中冰雪景观艺术作品,在展现雕塑艺术本身魅力的同时,还将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元素吸纳到作品中,同时又能展现出道德、信仰、民俗、风貌,这是其他文化类型所不具备的无形资产。同时,冰雪节以冰灯、冰雪雕、冰城风貌为基础,但活动内容逐渐向经贸商业、文艺表演、灯谜灯彩、冰上比赛等方面拓展,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迈进。未来的冰雪文化必然会向着多元化、群众化、产业化继续发展,成为哈尔滨冰雪旅游的主打特色。可以说,冰雪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使哈尔滨在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5 结论

冰雪景观艺术历史悠久,从清代开始便出现了冰灯,到了现代更是发展迅速。冰雪文化的综合型、兼容性、带动性、协调性都使其成为哈尔滨城市文化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冰雪景观、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游乐不仅会成为哈尔滨的支柱产业,也将成为国内必不可缺的主流文化类别,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并带动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辉.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00-102.

[2] 张稳柱.冰雪文化的产生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J].旅游时代,2008(03).

[3] 钱小轮.关于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展示设计中传承与运用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6):80-82.

[4] 依晓雷,梁家琳.冰雪景观艺术的综合评价[J].美术大观,2013(05).

冰雪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冰雪艺术景观;投光型;透光型;光通量;基色光

中图分类号:TN312+.8文献标识码:B

Lighting Technology of LED for Snow

and Ice Landscape

HOU Qing-juan, PING Li, JU Xiao-jing, LI Ai-lian

(Harbin Electronic Compu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China)

Abstract: Artificial snow and ice landscape is regarded as a combination of snow & ice architecture and luminal ar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ghting demands of snow and ice landscape and the considerations in design proposal of the LED lighting system for snow and ice landscape. The principal technical dada and guidance data of LED used for the lighting of snow and ice landscape were also given in accordance with a mass of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data. This study provides detailed guidance standards for application of LED lighting in snow and ice landscape.

Keywords: LED; snow and ice landscape; project-light type; transmission light type; luminous flux; primary light

引 言

冰雪艺术景观发源于哈尔滨,由于采用了冰雪作为表现载体,因此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景观艺术文化,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冰雪艺术景观,并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1问题与挑战

冰雪艺术景观是冰雪建筑与灯光艺术的结合体,冰雪是载体,灯光是冰雪景观的灵魂。冰雪景观的灯光经历了烛光、白炽灯到荧光灯这样一种发展历程。尽管冰雪景观雕塑和建筑艺术日趋完美,但是其应用的传统光源已经严重阻碍了冰雪景观艺术效果的提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光源无法实现动态变换的照明效果,延续近40年的静态景观照明效果已经阻碍了冰雪景观艺术效果的提升,目前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将凝固的冰雪景观转化为动态的、有生命力的景观艺术。

(2)传统光源不可回收的痼疾为冰雪景观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易损、无法回收,每年均需重复投入,而且报废光源中的重金属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例,每年在冰雪景观应用的荧光灯数量高达40万只,景观融化后荧光灯直接报废,灯管内的汞对松花江水质造成了每年54万m3的严重污染。

(3)绿色节能是冰雪艺术景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每年冰雪大世界的一项重要成本投入就是电费开销,传统光源光效低,尤其是在低温运行环境下耗能更大,因此采用绿色节能照明光源是冰雪景观节约能耗的有效保证。

在此背景下,LED光源以其自身具备的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冰雪景观照明的发展趋势。与传统光源相比,LED的节能、长寿、高可靠性、环保、易于变光变色控制等优势非常突出。但是LED照明属于新兴产业领域,尤其在冰雪景观领域的应用有着更大的挑战性,因此采用LED光源的灯具研制开发工作必须清晰掌握LED特有的发光特性和数据指标,才能最终符合需求。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冰雪景观对LED灯具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2冰雪景观照明的需求特点

从景观设计方角度考虑,最被关心的问题是LED灯具在冰体内的投光效果、亮度的显著性和照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的特技显示效果。设计方要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并通过冰建筑建模和照明效果建模的方式来对设计方案进行预评估,最终确定方案的整体艺术效果。这是对冰雪景观设计方案建立客观评价体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从景观施工方角度考虑,主要有两方面要求:一是安装方便,二是可靠性高。安装方便强调的是保证较高的施工效率、无需培训、接线快捷、只需一种工具甚至徒手即可完成;可靠性高强调的是LED照明系统的低故障率,要保证高效、流畅、无需调换检修的安装过程。冰雪景观的建设工期仅有短短的十五天,而且是在低于-20℃的室外环境施工,因此上述两点要求是工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

从景观经营业主角度考虑,在满足设计方和施工方要求的基础上,要保证节能、可回收性好、成本低三点要求。节能要求较好实现,因为LED自身光效就比包裹色片的荧光灯光效高,而且低温状态下,光效差别更加突出,再加上变光变色的控制因素,因此LED冰雪景观照明的节能效果远远好于荧光灯。但是要保证可回收性好和低成本的要求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投入研发。

总而言之,设计方的要求是“效果好”,施工方的要求是“简单快捷”,经营业主的要求是“物美价廉”。下一步讨论如何来满足这些要求。

3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几点问题

3.1 LED冰雪景观照明的灯具选型

LED冰雪景观照明灯具分为投光型和透光型两种类型。投光型LED灯具是指将光投射至景观立面,通过平面反射表现景观效果的灯具类型。自从冰雪艺术景观出现以来,设计师们就想寻求一种只见冰发光,而看不到灯具的照明方案,这在传统光源应用时期是很难做到的。而LED的出现为制造“一种通体发光的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我们需充分利用LED的单边发光特性,将LED灯具嵌入冰体内部,让灯具的光轴法线与观察方向垂直,因此观察者看不见灯具光源发光,只能看见冰体被照亮的反射面发光。这种冰体内部嵌入式的LED灯具对冰的质感表现效果最好,因此将会成为LED冰雪景观照明应用量最大的灯具类型。这种灯具要求有较大的光辐射功率,因此往往采用大功率LED器件作为灯具光源。另外,有些雪雕景观还需要一种外置投光式LED灯具,用于外立面投光照明。

另外一种类型是透光型LED灯具,它的光轴方向与观察方向平行,大部分光从冰外立面直接辐射出来,因此无论将其置于冰内或冰外,视觉最敏感的就是光源本身,因此降低了冰雪景观材料晶莹剔透质感的可观赏性。通常这种类型的灯具应用于冰雪景观建筑需表现的主体线条和外轮廓装饰。

3.2 配光方案

LED冰雪景观照明灯具的配光方案推荐采用RGB三基色的构成方式。这个配光方案尽管成本较高,但是有三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一个是采用RGB三基色合成光的色彩表现力最强,可形成对大多数颜色可见光的模拟表现;另一方面的因素是这种配光方案能够适应不同景观的设计要求,保证回收重复使用的兼容性最好;最后一方面的积极因素是便于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的标准化。

与以往相比,传统光源属于每年冰雪景观建设投入的耗材,而LED灯具属于固定资产,因此从LED的配光方案设计开始,就要保证LED照明灯具对不同应用设计方案的适应性和兼容性。

3.3 LED冰雪景观照明的投光效果研究。

投光效果是决定整体LED冰雪景观照明效果的一项重要参数,最理想的投光效果是将LED的光泛射到冰层上,形成通体发光的多面体光源,同时面光源的亮度显著性要符合景观的观赏性要求,这里需要掌握两方面的内容。

3.3.1 冰的透光和反射特性

通过实验对比LED各基色光在1m厚冰体和0.3m厚冰体内的光强,两者透光特性几乎相同,也就是说冰体本身的透光性非常好。但是由于采冰属于粗犷型工作,冰材被分割成长方体后,6个端面的平整度和透明度非常差,两块冰之间的分割面会对光线产生严重阻隔,透光性极差,因此在冰雪景观立面艺术效果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投光效果在冰体内部和拼接处的变化,以指导冰雪景观立面艺术效果的设计方案。

3.3.2LED各基色光在冰体内的光通量最低限定值

为了达到冰雪景观立面投光的亮度显著性,我们通过实验测试和主观评价的方法,总结了LED投光灯具各基色光在冰体内的光通量最低限定值,为LED冰雪景观照明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数据。应用环境条件是:冰体长度1m,光投射方向冰体厚度1m,灯具光轴距冰体外立面水平距离0.2~0.3m。各基色光的辐射能量为:

红色光源通量≥150lm;

绿色光源通量≥300lm;

蓝色光源通量≥50lm。

这是指导LED冰雪景观照明推广应用最重要的数据,也对LED冰雪景观照明的系统成本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3.4 保证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和较好可回收性的几个技术要点

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施工和运行环境恶劣,维修难度大、可回收性要求好,这就对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保证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的可靠性有两个要点。

3.4.1 提高各部构件的防护等级和抗冲击性

LED灯具、线缆接头、驱动电源以及外置控制器的防护等级都应保证达到IP67以上,同时提高这些构件的抗冲击性,对保证系统可回收重复使用至关重要。

3.4.2 提高各部构件在低温环境和冷热交变环境运行的适应性

各主要构件的技术要求如下:

(1) LED光源器件封装:一般来讲硅胶灌封LED较为可靠,硬质环氧灌封LED,蓝绿色经常发生掉电极故障,红色经常发生因冷热交变引起的下面电极开路故障。

(2) LED灯具:要充分考虑密封工艺是否会因冷热交变引起灯具壳体开裂,可以考虑用硅胶材料密封、用环氧树脂封顶的处理工艺。

(3) 集成电路选型:驱动类IC推荐采用普通商用等级的高速CMOS型芯片,控制类IC可选用工业等级产品,无源器件的选型比较特殊,在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低温-20℃下与器件标称值的偏差。

(4) 线缆选型:无论电源线缆还是信号线缆,必须采用耐低温橡胶绝缘导线,不能选用聚氯乙烯塑料绝缘导线。

3.5 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的标准化

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的标准化会最有效地降低景观照明投入成本,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工程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在LED配光方案部分,已经提到了选用RGB配光方案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日后的标准化做准备。在其它方面,包括驱动部分、控制部分,甚至灯具的外形尺寸,都需要形成标准,让更多的LED企业按照标准提品,并通过投标竞争,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让我们的冰雪景观照明建设承包方通过标准化得到最大的受益,这也是LED冰雪景观照明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

4 结论

冰雪艺术论文篇4

冰雪文化以冰雪生态环境作为存在条件,人们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创造着独特的文化情境和模式,并形成北纬40度线以北辽阔的文化布局。国内外研究结论表明,冰雪文化包括四个研究领域:其一,冰雪运动文化如冰上项目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雪上项目有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其二,冰雪工艺文化如冰雪园艺、冰雕、雪雕等。其三,冰雪生活文化如雪上娱乐包括滑雪、单板、雪圈、雪地高尔夫、雪上越野、雪橇、马(狗)拉爬犁、雪地摩托、雪地足球、雪地跑马等;水上娱乐包括冬泳、冬捕、不冻河漂流等;冰上运动包括攀冰、冰帆、滑冰、抽冰嘎等。其四,冰雪旅游文化如冰雪旅游强省战略、冰雪旅游的适宜性条件;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等。

随着北方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猫冬”观念的逐渐转变,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冬季冰雪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冰雪文化圈,实现冰雪文化研究对人才质量的更高标准,填补我省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缺口的步伐,吉林省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的建设模式,整合我省冰雪领域各种优势资源,以冰雪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具有吉林省特色的冰雪文化研究基地。 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一、吉林省创建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的必要性

(一)冰雪文化传播将成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目前,冰雪文化消费已开始成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的冬季时尚消费,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冰雪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可以刺激冰雪活动所用产品的生产,丰富冰雪文化产业体系,拉动消费,促使冰雪文化产业成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要满足这一消费需求的增长,仅仅加大对冰雪文化产业的物质投入、扩大经营规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下大力气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以保证冰雪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证冰雪文化产业在资源开发与投资决策、产品设计、生产与销售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规范化和科学性,这为我省组建高水平科研攻关团队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以地域冰雪文化特色,促进“长白山文化”发展

长白山作为中国北方民族的发祥地和关东文化的根据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当吉林省正积极打造全新的“长白山文化”之际,富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丰富的冰雪自然资源为长白山冰雪运动文化与冰雪旅游文化的蓬勃兴起创造了条件;其次,国家和吉林省密集出台的关于“长白山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及一些重大冰雪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更加促进了长白山冰雪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长白山冰雪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尽人意,严重阻碍了长白山冰雪文化向多样化的发展,其瓶颈就是缺乏有力的科研团队,建立吉林省冰雪文化研究基地成为当务之急。

(三)借助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契机,打造冰雪旅游文化商圈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冰雪旅游文化的开发,对长吉图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区域内冰雪旅游产业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必造成冰雪旅游文化商圈的兴起,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的建立也必将为发展长吉图地区特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活动等产业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为长吉图经济与文化的崛起提供更多的科研支撑与人力资源,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开发冰雪运动文化,为实现“体育强省”助力

随着我省冰雪竞技运动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省的冰雪体育事业充满生机,丰富高端的冰雪场馆资源,使我省能够承办多种类型的冰雪体育盛会,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7年亚冬会以及2012年全国第十二届冬运会;另外,省会城市长春走出了叶乔波、陈露等一批冰上项目的世界冠军,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吉林省冰雪城市形象的国际知名度。同时,省会长春效仿世界知名的“曼彻斯特模式”,以冰雪休闲体育业、冰雪运动俱乐部带动冰雪体育产业和城市发展,现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冰雪体育旅游城市。这都给我省冰雪文化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以及充足的市场资源。

吉林省冰雪体育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以及以长春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区,以冰雪运动旅游观光为龙头,凸显冰雪吉林特色的休闲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体育强省”目标,这都离不开一批具有高水平科学基础及科研攻关能力的科研人做保障。由此可见,创建我省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五)传承民俗冰雪文化,打造吉林省特色冰雪娱乐项目

吉林省冰雪强省目标的建立需要冰雪文化的强力支撑,而传统民俗冰雪文化是我国冰雪文化发展的灵魂和软实力,重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吉林省少数民族众多且冰雪文化特色突出的特点,正适合推广民俗冰雪文化的进一步开展。作为一个以雄厚的文化实力和不断发展的经济实力做后盾的现代化的文化大省,通过构建现代民俗冰雪文化的传播途径,打造吉林省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积极推动民俗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吉林省责无旁贷。

(六)建立高水平研究团队,为冰雪文化发展提供科学力量

高水平研究团队是保证冰雪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是冰雪文化市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冰雪文化的研究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已有的冰雪科研人员各自为战,缺乏学术上的相互交流,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覆盖性,降低了学术权威,从我省冰雪文化发展现状看,急需组建科学研究团队。

二、吉林省创建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的可行性

(一)吉林省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的设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随着我省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其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支出将加速上升,这就为冰雪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条件。特别是我省冰雪运动文化的迅猛发展;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各种冰雪生活文化被广泛宣传和实施;善心悦目的冰雪工艺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文化的传播,急需科研团队进行战略性、研发性理论助力。

(二)吉林省冰雪竞技运动的发展为冰雪运动文化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北大壶滑雪场以及净月滑雪所作为重要的冰雪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每年都会吸引包括全国滑雪队等众多的体育运动团体,而长白山滑雪群则是开展越野比赛的良好场所,2007年的亚冬会以及2012年的十二冬大大提升了吉林省冰雪运动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

(三)吉林省冬季群众体育的复苏为冰雪生活文化的研究搭建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蓬勃兴起,冬季吉林省群众一改“猫冬”的习惯,走出家门,走向冰雪自然的世界,对冰雪生活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种以体育公益金为主要资金渠道的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冰雪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冰雪运动场地的极大改善,形成了我省群众年年冬季有大赛,冬季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天天都健身的良好局面。一些极富想象力且具有典型东北冰雪娱乐特征的群众冰雪运动层出不穷,充分体现了我省冰雪生活文化“一人参与、全家快乐;众人参与、全民快乐”的人性化和纯娱乐的特点,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东北群众冬季活动的独有魅力,促使我省冰雪生活文化平台逐渐形成。因此,着力进行冰雪生活文化研究是大势所趋。

(四)冰雪工艺及旅游文化的多维发展为冰雪文化研究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研究空间

冰雪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长白山;冰雪国画;地域特色;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3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67-02

绘画内容的选取一直以地域性为题材,这已经成为当代国画家们一贯的表现风格。由古至今任何一个国画家所表达的山水画都是以自己亲身成长的具体环境为创作蓝图,因为这伴随自己一生的地域环境早已融入画家精神本身。因此作为东北地区的绘画工作者表现家乡美好风光将成为画家们毕生的追求。近一段时间,代表着冰雪国画系列画展的展出,观者展现出长白山冰雪的独特美感和气势磅礴的东北地域气质特征。引起社会文化界、美术界的热切关注,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为地域文化的传播争取了更美好的前途。冰雪国画是指以东北(吉林长白山地区)的风光特色和地域风格为主题创作题材,用不同绘画形式以东北地域冰雪为主题的创作而形成的国画作品。冰雪国画的产生将以独特的冰雪艺术语言再现东北民族风情以及冰雪的自然景观,体现了民族文化信仰、文化传承、审美取向、生活的环境、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形成独特的冰雪绘画风格。雄伟的长白山、浩瀚的林海、美丽的松花江,居住生息着汉、蒙、朝、满等七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与生活习惯,在长时间共处中互相接纳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良好习惯,特有的文化环境,故此形成了中国北方特有的人文与审美理念。这里的画家大多数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这白山松水间,对于冰雪的特殊表达技法和在绘画语言的选取上一直潜心钻研,不断在冰雪国画风格技法上寻求突破。以吉林长白山地域冰雪国画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贯穿其地域特征的“泥土气”,其表现风格和技法手段是质朴而直接的,呈现的是自然性。通过表现简洁和平凡来揭示情感中的内涵。这种“土气”是朴素的,面对生活是写实的,情节是民间的,表现生活是现实的,再现主题是多元的,表现出共性的审美标准和文化特点是以个体的艺术符号传递出群体艺术思想。这种思想决定着东北画家进行绘画创作的主导,通过冰雪绘画的语言表达向世人传达自己家乡的美好风景,对传播地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冰雪国画如何从地域文化背景中汲取营养呢?在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这种环境所涵盖的文化特性都有所不同。我们把这种特殊的文化情感所产生的文化产物称之为地域文化产物。其通常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受前人的历史接受的文化影响,另一个是受当前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融入的具有当代文化精神的文化影响。画家从这种文化环境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特定环境下产生创作艺术作品的行为,在其作品中反映出从地域文化汲取的绘画素材和绘画语言。这种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无疑会使美术作品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客观现实,而不再成为虚无飘渺的意向作品。显然,这种地域特征浓厚的国画作品会更受人们欢迎并且被大众所接受。纵观长白山冰雪国画,他们的创作语汇和语言有着鲜明的北方特征。长白山冰雪国画的艺术语言都是写实主义的。写实性和生活化是长白山冰雪国画语言的最大特点。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是长白山冰雪国画的艺术创作价值所在。长白山冰雪国画的画家们重视于社会生活细节的表现和重大历史题材的表现,倾心于生活气息的营造,能真正得到民众情感的共鸣,这使得长白山冰雪国画艺术逐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表现技法以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来呈现现实生活的本质,而很少延续粗糙模仿的笔墨表现程式。他们的作品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场面大、画幅大、构图大、气象大,轻松多变。对于长白山冰雪国画艺术特点而言,第一,符合中国当代社会性、人民性、大众性、公众性;第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鲜明特点。尊重艺术家的个性,他们的冰雪国画作品内容丰富,在表现思想内容、绘画语言方面有所突破。选题上把握住了主流社会本质,体现了社会本质的普遍性,紧密关注现实生活的人物和事件,还有独特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突出表现了地域文化精神和艺术特色。值得注意的是,长白山冰雪国画语言,体现着四种因素:第一,继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和“传神写照”的方法,笔墨功力深厚,意境清雅,浑厚华滋、雄浑苍劲等审美意趣;第二,西洋绘画中光影结合和形色结合的表现方法;第三,绘画中的生活化、大众化的表现方法,执着、坚韧、敦厚的艺术品性;第四,对东北人特有的厚重阳刚大气的强调和彰显。因此,中国画,特别是长白山国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表现不浅薄,不单一,有热情,有神采,有深度,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在深入学习的传统基础上,重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精神的理解,铸就冰雪国画内在的灵魂。随着视野的拓展、实践日益扎实稳健,艺术表现即重视技法的运用,又注重整体气韵的营造。长白山冰雪国画作品,在创作技法和语言上有着鲜明的东北特征。长白山国画的艺术实践是写实的,写实和生活化是长白山国画语言的最大特点。关注社会生活和体味人生是冰雪国画的艺术价值所在。长白山国画多年来着眼于社会生活细节的表现和时代性的表现,倾心于生活气息的营造。表现手法常以写实的造型来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而很少延续旧式绘画中浮华的笔墨表现程式。对于长白山绘画艺术语言而言,第一,符合中国当代艺术价值的转型,第二,具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尊重艺术家们的个性,他们的绘画作品内容丰富,体现了担当意识。在开拓思想内容、艺术语境方面有所突破。选题上抓住了与东北历史文化发展紧密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还有独特的风土人情、自然风景等,突出表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语言。长白山绘画体系的形成,以地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涵和艺术语言概貌,全面系统、准确生动地反映了冰雪绘画艺术创作的审美理想、价值取向、风格特征与艺术成就,提升了地域文化形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了长白山冰雪国画的艺术品牌,增进了对长白山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扩大了冰雪国画的影响力。长白山冰雪国画,就是在不断地吸收本地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代赋予地域文化丰富的内涵,地域文化的这种新陈代谢,使新的血液生成,长白山冰雪画可以通过汲取新的营养并得以不断发展,长白山冰雪国画的地域特色也会紧随时代的脚步,并与之形成一种良性传承关系。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脱离不开时代、社会、民族和地域的条件制约。在一个共同的地域里生存的一个民族,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无论是受到怎样的异域文化的冲撞,都必然要反映出具有民族魂、民族特色和地域痕迹的作品,并由此表现出本地域的艺术风貌和文化人格。这是由于生活在共同区域的艺术家,特定的历史经济因素和风俗人情所决定的艺术家生活体验和审美心理相同所至。吉林市有着得天独厚的雾凇自然景观,是画家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因此取材雾凇作为载体表现画家的心境,得到了众多艺术家的呼应。

冰雪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陌生化;冰山风格

厄尔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著名小说家,其代表性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独树一帜的语言表现艺术赢得了不朽的声誉,标志着其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著名文学理论,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与新鲜感,[1]将日常生活中惯见事物和语言形式赋予新意,使之具有新的审美价值和生命力的语言艺术。

一、“陌生化”手法在作品中的体现

《乞力马扎罗的雪》以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的“冰山风格”、时空交错的意识流表现手法等,将主人公非洲狩猎、重拾真我并最终实现生命超脱的探险之旅用异于常规的“陌生化”手法表现出来,唤醒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全新情感体验。小说中“陌生化” 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表现手法的“陌生化”

1932年,海明威在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冰山风格”。[2]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1/8部分,余下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补充想像。许多评论家把海明威的省略与传统的留空白理论等同起来是有局限性的;海明威省略的是完全不同质的东西――实体经验。作者运用人所共有的感知方式及其规律,删繁就简,精简笔墨,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空间,产生出人意料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

(二)修辞手段的“陌生化”

海明威作品中象征主x的运用是其“陌生化”表现手法的重要体现,如乞力马扎罗山、豹子、海伦、鬣狗、坏疽和雪等。海明威以素有“非洲屋脊”之称的乞力马扎罗山为创作背景寓意深刻,作为一座休眠火山,乞力马扎罗山象征力量之源;其西峰被马赛人誉为“上帝的神殿”,象征着生命的归宿;山顶的皑皑白雪象征着人生中难以测料的艰辛、痛苦、失败、迷惘与困惑;山顶风干的豹子正是战后“迷惘的一代”追求理想和生命真谛的象征,他们孤独、迷惘却又无畏、坚韧,即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也要保持“重压下的优美风度” [3]。

(三)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文学创作总是在一定的观察视角关照下进行建构的,无论是全知全能视角还是作品人物的内视角,都要选取适当的观照角度进行描述;小说中,作者选取第二人称作为关照视角,用“你”来邀请读者走进他的文学世界,期望与其共同感悟小说主题和感受作品魅力,这一新颖的叙事视角打破传统的处于故事之外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使读者摆脱机械性、自动化、无意识的羁绊,获得意想不到的全新审美体验。

(四)语言艺术的“陌生化”

海明威的作品将丰富的含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统一在简约的整体结构之中,使简约与含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陌生化”语言表达艺术。作品中海明威只选取和提炼最有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将简约的写作风格发挥到极致;而以往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则会悉数道来,不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而浪漫主义小说家则会玩弄辞藻,语言浮夸。海明威则擅用“经验省略”这一“陌生化”手法进行创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小说美学境界。

(五)主题思想的“陌生化”

海明威的小说不同于传统以爱情、战争、和平、女性主义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而是用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以死亡主题为主线,将传统小说的主题题材融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主题模式,在艺术上超越常境,于不经意间把读者引入奇美的艺术境界。小说以死亡为显性主题,通过意识流的时空交错,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主人公与死神对话时的恐惧、愤怒、憎恨乃至最终平静的超脱,深刻反映了战后“迷惘一代”作家对战争的无奈、憎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探求。

二、结语

海明威的该作品运用“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为作品注入新活力,采用“冰山风格”写作手法,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简约的语言风格,阐述了主人公在生命的终点对人生的顿悟和对死亡的超脱,产生独特而又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洁平,赵红岩.论《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J].鲁东大学学报,2009(09).

冰雪艺术论文篇7

东乌旗首届冬季冰雪那达慕是2005年举办的,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每届都持续两个月之久,期间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活动100余场次,观众人数累计达到24万人次。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冰雪那达慕举办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有特色,不仅丰富了草原人民的冬季文化生活,还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乌珠穆沁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促进了旅游、商贸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大大提升了东乌旗的对外知名度。如今,冰雪那达慕已发展成为集文化、体育、旅游、经贸以及对外合作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品牌,向世人亮出了一张靓丽的文化旅游名片。

冰雪艺术流光溢彩

东乌旗冰雪艺术不论在规模上还是艺术的精湛上,在内蒙古自治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民俗特色浓郁。每届冰雪那达慕,东乌旗都以民俗风情为主线,民俗特色雕塑作品和冰雪风情雪雕作品融为一体,栩栩如生的作品与色彩斑斓的灯光相映成辉,创造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冰雪艺术品。巍峨的乌里雅斯太山、原始神秘的宝格大山、威武强悍的搏克手、勤劳勇敢的乌珠穆沁妇女、多姿多彩的乌珠穆沁服饰、精美绝伦的民族手工艺品……在艺术家们的精心雕塑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这些冰雪艺术品,不仅展示出了东乌珠穆沁的民俗风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果,而且描绘出了东乌珠穆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情景;不仅见证着东乌珠穆沁历史的变迁,而且编织着东乌珠穆沁美好的未来。

冰雪文化魅力无穷

东乌珠穆沁草原是一片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老土地,这里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

纵观东乌旗的冰雪文化,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文化品牌”的塑造力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素有“游牧文化的发祥地”之称的东乌旗,从构建民族文化强旗的宏伟目标出发,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使得服饰文化、长调文化等得到保护和发扬,闻名远方。

乌珠穆沁服饰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种类、宽松的款式、鲜艳的色彩、精美的工艺,在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饰中别具异彩,尤以镶、嵌、滚、绣、贴、抠等高难手缝工艺而闻名。围绕挖掘和开发乌珠穆沁服饰文化资源,东乌旗在冰雪那达慕中积极组织举办各级各类民族服饰表演大赛及展览,在展示乌珠穆沁服饰独特魅力的同时,为发展蒙古民族服饰文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2012年东乌旗被评为“中国蒙古族服饰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保护基地”。

东乌旗享有“蒙古长调民歌之乡”之美誉。据不完全统计,乌珠穆沁人传唱遗留下来的长调民歌有二百多首。乌珠穆沁草原上从年幼的儿童到高龄的老人都擅长演唱长调。为使长调这门艺术能够长久流传下去,每届冰雪那达慕都举办不同层次的乌珠穆沁长调大赛及表演,进一步加大了乌珠穆沁长调品牌的塑造力度。

除了强力塑造服饰文化、长调文化之外,冰雪那达慕中还大力推广祭火文化、祭祀文化、饮食文化、口岸文化等,着力打造了乌珠穆沁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文化竞争力。“中国蒙古族乌尔汀哆(长调)之乡”“中国蒙古族乌尔汀哆(长调)研究基地”“中国蒙古族服饰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基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之乡”“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长调之乡”“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这些荣誉证明了东乌旗文化品牌的强势竞争力。

东乌旗冰雪文化还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风尚相结合的鲜明特点。通过举办服饰比赛、长调比赛、呼麦比赛、马头琴比赛及传统祭火仪式等活动,在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东乌旗还大胆与世界时尚接轨,将长头发比赛、男子选美比赛、大力士比赛、灯谜会等内容充实进来,缔造出了更具魅力的冰雪文化。

在冰雪文化的缔造过程中,东乌旗还非常注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举办过有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参加的中俄蒙文艺晚会、中蒙两国小品晚会等国际性文化活动。这些交流活动,促成了“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和中国东乌珠穆沁旗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合作意向书”“中蒙边境旅游合作意向书”等的成功签订。

冰雪体育激情燃烧

东乌旗的人们热衷于体育运动,曾成功举办2008年中蒙俄国际汽车越野拉力赛、全国将嘎图搏克大奖赛、青少年中国式锦标赛、成龙煤炭2008内蒙古草原大赛马暨搏克精英大奖赛等大型体育活动,反映良好,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锡林郭勒盟国际摔跤基地”等荣誉。

蒙古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搏克赛、赛马、赛驼、射箭、套马、马上拾嘎拉哈、驼拉雪橇、棋类比赛等,是每一届东乌旗冬季冰雪那达慕的主要体育项目。在传承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东乌旗还发展推广了雪地汽车拉力、花样滑冰、雪地拔河等活动。

在冰雪那达慕中最吸引人的体育项目就是雪地搏克赛。乌珠穆沁搏克在蒙古族诸部落中享有盛名,涌现了不少搏克世家和著名的搏克手,使东乌珠穆沁旗成了蜚声中外的搏克健将(搏克钦)的摇篮,曾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百名优秀搏克手,并赢得了无数荣誉。每届冰雪那达慕,东乌旗都会举办不同规模的、不同级别的搏克赛。届时,草原上的人们都闻讯早早赶来,聚集在那达慕会场,聚精会神地观看比赛。而威武的搏克手们,则在零下20-30℃的寒冷天气里,照样穿着摔跤衣和摔跤裤竞相比拼,尽显乌珠穆沁草原搏克之无穷魅力。他们不仅能成为游客观众心中的偶像,还会被摄影爱好者们的“长枪短炮”和聚光灯包围。

冰雪旅游多姿多彩

东乌旗是“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重点地区。近年来,东乌旗响亮提出文化塑旗、旅游活旗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蔚蓝乌珠穆沁、绿色乌珠穆沁、金色乌珠穆沁、银色乌珠穆沁”四大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发展、多元发展,努力把东乌旗建设成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游牧文化旅游重点地区。东乌旗审时度势,把握机会,以草原冰雪那达慕为契机,从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出发,依托乌里雅斯太山、乃林郭勒、喇嘛库伦庙、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牧人之家”旅游点、国门、界碑、边检风情区等景区(景点),推出民俗风情游、边境口岸游、异国风情游、边关哨所体验游、冬季牧人之家游、《狼图腾》故地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了多项冰雪旅游活动。精彩的活动、丰富的内容,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连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游客也纷至沓来。八年来,在冬季冰雪那达慕期间东乌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余人次,创造旅游收入2300余万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东乌旗来说,冬季冰雪那达慕不仅是一次欢乐盛会,更是一场经贸盛会。冰雪那达慕一直秉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针,使冰雪节成为招商引资、与中外客商合作共赢的机会。每届冰雪那达慕期间,东乌旗都依托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邀请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的艺术家、经济学者及企业家精英莅临,通过举办冰雪经贸洽谈、冰雪文化座谈等形式多样的经贸交流活动,与中外客商共同探讨发展大计,使冰雪那达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盛会。

冰雪艺术论文篇8

关键词: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路径

“体育表演艺术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融体育、音乐、舞蹈及艺术表演于一体,为促进人体健康、体现体育情感、展示体育精神及反应体育生活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文化艺术形式。”随着全国14所体育院校体育艺术专业的相继申办,体育艺术系(学院)的相继成立,体育艺术的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就需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当后社会的职业发展,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本文在探讨全国体育院校体育艺术系(学院)的体育表演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为例,探讨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路径,力求打破专业壁垒,构建特色引导,在保证专业主体的同时,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实现体育与艺术的深度兼容与融合,为体育院校其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我国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专业开设现状分析

2001年天津体育学院在全国高等体育院校中率先设置了舞蹈学本科专业,开始探索体育与艺术融合的模式,开启了体育艺术专业的道路;成都体育学院于2004年申报舞蹈学专业,以体育舞蹈和当代舞为方向,此后逐渐形成体育舞蹈、舞蹈、操舞3个基本专业方向。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相继增设了表演专业,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了舞蹈编导专业,虽然各个体育院校大都开设了体育艺术专业,但在专业方向上各个院校有不同的侧重。目前,全国14所体育院校都已经开设了体育艺术专业(见表1),但是体育艺术专业的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

哈尔滨体育学院2009年设立体育表演专业方向,设置了包括: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中国舞、冰上舞蹈等专项,形成了体舞与艺体教研室、健美操教研室、艺术理论教研室、冰上舞美研究室、花样滑冰教研室等教学组织机构(见图1)。由于地处北方,地理环境多以冰雪为主,结合北方特点,哈尔滨体育学院以舞蹈表演为主要方向,同时创新结合冰上项目,形成具有北方冰雪浓郁特色的冰陆表演专业,是全国唯一冰上与陆地表演相结合的专

1.2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在体育院校开设的众多专业中,以舞蹈学、舞蹈表演专业居多,而表演、舞蹈编导专业则较为少见。虽各专业间具体的培养目标并无明显差异业,走出了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专业的特色道路。体育艺术系现开设舞蹈表演专业,舞蹈表演专业是学院总体发展战略打造“冰陆结合、体艺融合”又一特色专业。从1982年开始,哈尔滨体育学院就开设体育表演的相关课程。通过3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适应北方地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为该专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并先后参加亚冬会、全国冬运会、世界大冬会开闭幕式的表演,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的嘉奖。(见表2),但均体现了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培养体育艺术人才“体育”与“艺术”兼容与融合的理念与初衷。

然而,在体育艺术人才的实际培养环节,如何实现体育与艺术的功能并行与元素渗透,仍是体育艺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哈尔滨体育学院总体发展战略,准确定位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走“体艺兼容,冰陆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即:把培养具有冰陆能舞、体艺兼容、北方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基础,以教学训练为主体,以科研做支撑,不断地保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具有较高的体育、艺术实践能力的专门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体育艺术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学院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冰雪强校”目标大环境的熏陶下,培养出的应用型特色人才。

1.3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综观部分院校的主干课程设置,基本为舞蹈基础理论与实践和中国舞、健美操、体育舞蹈、啦啦操等项目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见表3)。在舞蹈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熏陶中,使体育项目更加具有艺术特点。

哈尔滨体育学院对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主干学科、核心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等都进行了详尽、准确的修订。如图2所示:公共必修课程528学时占总学时的21.43%,专业基础课程264学时占总学时的10.72%,专业课程1256学时占总学时的50.98%,选修课程320学时占总学时的12.99%等,现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专业必修课程即冰上课程、雪上课程,每周保证4学时的教学,18周,计划并实施两年的教学安排,学时占到总学时数的12%以上,从计划上可以看出对与冰雪专业结合的重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突出了体育与艺术舞蹈、表演的融合,另一方面,还依靠了哈尔滨体育学院优越的资源地理优势,使得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人才能够更加与社会需求对接,体现陆上能够跳的好,冰雪上舞的更好,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北方体育艺术专业的特色。

1.4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相关课程的设置与讲授,需要较多的有能力、有见识、有水平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加入进来。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教研室现有专业教师10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均为硕士生导师;讲师及以下职称的7人。另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人。教师分别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香港演艺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而天津体育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打造了一支包括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舞蹈艺术家、博士、教授、天津市优秀教师、德艺双馨青年舞蹈家、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援外专家等在内的,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学缘丰富、突出实践的专业师资队伍。更多的艺术类专业教师、演员、编导走进体育院校,加速了体育与艺术的兼容与融合。

哈尔滨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目前专兼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助教6人(见图3)。

其中,国际级裁判7人,部级裁判6人,健美操世界冠军1人。46~55岁有6人;36~45岁5人;35岁以下14人(见图4)。总体来看,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专业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但专兼职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

2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分析

2.1重视课程内容的改革

以“表、教、编、赛”能力培养为主线,系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技能。专业技术课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使内容少而精,专业理论课采取系统化和综合化,使知识结构宽泛而实用,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体育艺术专业的教师大多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上都较为突出,但是目前是一个融合的趋势,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技能等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一旦超出自己专业领域或是涉及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教师就捉襟见肘,阻碍教学及参赛作品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能在加强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涉猎广泛相关专业的理论、实践知识及技能,就要求广大的教师拓宽视野,不断吸取并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做到专业的融合。

青年教师大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完成了最初的专业的定型与转型,要求教师要掌握牢固的艺术理论和实践素质,所以要坚持加快对高层次人才和急缺专业人才、学科教师引进步伐;坚持在职培养和引进并举;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内外信息交流合作,构建优势理论实践体育艺术平台。

2.3加强评价体系的建设

2.3.1学生评价体育学院多数课程的学生评价是在学期期末的理论考试、术科理论与实践技能考试,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构建更加生动活泼,符合专业特点的学生评价方式。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在每个学期的期末都安排了作品汇报演出、即时命题作品,以及学期的参赛作品、获奖成品以及社会实践成果等(见表4)。

2.3.2师资评价在以往的教师评价,如职称评价等,大多局限在课堂教学,论文数量,科研等,在此基础上要以学生的能力来检验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艺术专业师资的评价,要评定每学期汇报作品的内容质量,是否具有创新性,参赛作品是否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在行业间的作品分量都要纳入教师的评聘的硬件指标,这样就促进教师不断的加强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人才的不断提高。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专业的教师每学期完成冰上和学生各32学时的辅修课程,并能够达到中等的程度,在完成至少两学期的学习后,由学院专家进行考核,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编、导、演、教学、科研的外延领域,真正的为走具有北方特色道路的专业建设在软件上提升实力。个人能力的不断加强,增强理论艺术水平,集教学能力,个人技术能力以及编排能力于一体,打造出具有超强能力带队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

体育艺术专业应该搭建教学互联网教学平台,开设的每一项教学内容,从教师信息、行业影响、教学大纲、课程描述、电子教案、课程录像、历史严格、课程规划、学期作品,以及获奖成品,不断更新问题答疑,各种竞赛计划等,促进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促进,互补长短,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每名教师及学生都设有自己的访问号码,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网上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在线进行课外修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学其它专业,包括相关专业等的课程,为自己的教学、参赛等加重砝码。每学期要求教师定期更新自己的网页,时时刻刻引导教学。

2.5加强专项融合的建设

体育艺术表演包含多个专项,如体育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中国舞,现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开设了具有北方特色的冰上舞蹈,各个项目之前的培养都强调掌握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即通常所说本专项的编、教、演出等,能在各级各类社会所需部门胜任工作,但是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提供的人才不拘一格的人才,社会各级各类表演团体、表演性组织、学校、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从事表演、教学与训练编导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建设就不能够局限在单一项目的孤立、盲目的发展上,要博采相关专项的所长,深入发展,与社会需求对接。哈尔滨体育学院在参加第二届“金鹤”杯东北地区电视舞蹈大赛的原创作品《寻梦》,就是一种融合艺术表演专业多元素的综合体现,得到中国舞蹈家协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多方的认可,获得金奖,为今后的专业建设打下基础,这就是哈尔滨体育学院进行以专业融合为根本的体现。

2.6拓宽“特色”发展的路径

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与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既有共性又相区别,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要想不被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所吞噬,必须拓宽“特色”发展路径。体育艺术专业在哈尔滨体育学院是新兴重点专业,由于地处北方,有着优越的地理资源优势,是全国冰雪运动的重点院校。这就为体育艺术专业与冰雪专业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为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体育艺术专业奠定了基础。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专业将抓住时机,坚持走“冰、陆、雪”结合的创新道路,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体育艺术表演人才。

冰雪艺术论文篇9

节庆装饰艺术是指“依托装饰艺术的基本要素,主要围绕城市的天际线、街区轮廓、建筑立面、广场景象及园林片区的造型、色彩、光线、节奏、空间及片面等元素进行视觉化的艺术设计”[2]。节庆装饰设计在体现艺术美学价值的基础上,更要切合特定节庆主题进行设计,以此增进城市节日气氛,推广节庆文化。城市公共空间与节庆装饰艺术的融合,人们欢聚共庆节日,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体现,国民凝聚力的表现,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的设计遵循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在形态、色彩、材质各物质要素上。另外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的设计应重视人作为节庆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充分考虑民族差异、情感诉求等精神要素。

二、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构成要素

1、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物质要素

城市公共空间装饰物质要素主要分为色彩、材质、形状与形态。色彩,在节庆装饰中焕发着神奇而独有的魅力,装饰者根据传统或现代节日的要求,运用大自然的颜色,调和明度、纯度、彩度,提炼、夸张、组合、变化而成节庆装饰色彩。色彩学理论研究每一种色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体现着人类的不同心理,当视觉感官到某种颜色时,大脑神经便会反应出不同的讯号,如红色代表热情,人们便立即感受到激动兴奋;绿色象征自然,人们便会联想到健康、环保等。材质,是材料和质感的结合,是构成节庆装饰艺术物质要素的重要要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所运用的节庆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普通材料有纸、木材、金属、塑料等,还有性能优越的新型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的运用,能体现不同的艺术质感。形状与形态,由抽象化的点、线、面、体所组成,在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上变形、融合、延展,彼此调和,在调和中变化创新,创造独特的节庆装饰形态。城市公共空间在节庆的主题下运用丰富的色彩以及不同的材质,创造一定形态的装饰艺术,在光照、灯光照下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受,更好地为人类的精神生活缔造艺术享受。

2.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精神文化要素

城市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人,评价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其设计耗费材料的多少,设计水平多么超前,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纳程度,是否符合城市居民对于节庆需求的满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更是要求艺术重视人本思想的体现。如中秋节节庆装饰时采用月亮、灯笼、大红绸布、月桂树等与节日主题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吉祥元素,以灯饰的形式装饰美化街道,将装饰艺术完美融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根据地域特点和文化的不同,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制约促使各区域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和审美观念。另,根据不同类型的节日主题,城市公共空间装饰设计的形式、元素等也不尽相同,以此表现各区域千姿百态的节日装饰艺术形式。北国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哈尔滨凭借冰雪时节优势,推出大型冰雕艺术精品工程的冰雪节,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

结语

冰雪艺术论文篇10

申雪、赵宏博的冰上婚礼感动了所有人,但婚礼只是这场名为“2010冰上雅姿盛典”演出的一个环节,作为国际级滑冰商业演出的中国处子秀,这场花滑表演取得了开门红。而这对冰上夫妻如今已成了花样滑冰商业演出品牌的操盘者。

奥运冠军商业转型的最佳样板一直是“李宁模式”,但成功的复制者堪称寥寥,如今申雪、赵宏博正在尝试全新模式。

申、赵冰上婚典票房火爆或开启花滑商演时代

2010年9月前后,北京首体举办了很多场文艺演出,但没有一场像9月4日门票卖得那么火爆。据负责此次票务销售的北京票务在线工作人员透露,除赠票外,此次演出共有约1.3万张可售门票,票价从最低的100元到最高的1080元不等。而这些票,在演出前一天已告售罄。

不可否认,这场中国体坛的首个婚礼表演非常成功。从观众到申雪、赵宏博再到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都对这场冰上盛典非常满意,既办了事,又赚到了钱,还推广了花样滑冰,许多观众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绝伦的冰上商业演出。

早在2003年,就有国外知名体育经纪公司想把花滑巡演带到中国,可是酝酿了七八年都没能成行。此次申雪、赵宏博可谓成功开启了中国花样滑冰商业演出市场。

凭借婚礼这一“噱头”,申雪、赵宏博不仅成功吸引了赞助商和观众,还吸引来了众多国际顶级选手前来捧场,他们从未在中国参加过表演,并不知道中国市场究竟对花滑商演有多大的需求。

赵宏博说,将花滑商演引入中国,一方面是拓展了花滑运动在中国的市场,让观众在家门口欣赏到世界顶级水平的表演,再则就是让更多人通过商演,更加深入地了解花滑运动真正的美,让更多人能够因喜欢而从事花滑事业。

“如果在全国各地演,都能有收益的话,那协会就可以拿这笔钱发展冬季运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都有队员可以输送到国家队,那时国家队里不光只有东北人,也会有南方人了……”花滑商演的前景也得到了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看好。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任洪国说:“现在,花样滑冰不仅要走竞技体育的这一条道,还要走体育产业的道路,体育表演就是体育产业很好的例子。冬季项目哪一项先走入市场,应该说花样滑冰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很好的项目,申雪、赵宏博的婚礼盛典就是很好的验证。”

从运动员到操盘手申、赵要做商业花滑推动者

能够盈利当然是好事,但商演结束后,更让申雪、赵宏博激动的是这场花滑商业首秀带来的影响。在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午,居然还有一对专程从济南赶来看演出的60多岁的老人,在楼下等着向申雪、赵宏博要签名。赵宏博说,这一次是花滑商演在中国的起步,却让人看到了更好的前景,其实中国人接受这个项目并不难。

赵宏博说:“花样滑冰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将来我们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离不开花滑。”这次的成功让两人看到了推广花滑的希望,如果以一个商人的标准来衡量,赵宏博已经拥有了不错的创业起步:2010年,他与申雪首次推出的演出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在2011年,演出规模还要扩大四至五倍。在赵宏博看来,花样滑冰商演是艺术与美的结合,就像看一场电影,“花滑就是个大片,每年可以上映不同的大片。”

相对他们的前辈,这对退役的奥运冠军正在尝试做一个颇具想象力的生意,而不只是依靠广告代言、将名字印在服饰上来消耗掉名气。申雪、赵宏博的商业构想是,在中国拥有一个类似“Stars On Ice”的花样滑冰商业演出品牌。这并非易事。Stars on Ice最早由全球最大体育营销管理集团IMG于1986年举办,是最成功的花样滑冰商业演出品牌,在北美拥有庞大且稳定的观众群体。IMG曾有意将“Stars On Ice”引入中国,但运作了七年仍未成功。

申、赵二人显然比IMG更具有坚决的行动力以及更充足的信心。他们操盘的“冰上雅姿盛典”在首都体育馆举行,这场拥有18000名观众的演出颇为成功。有一些观众评价说,他们之前从不知道在现场观看花样滑冰会如此震撼。

一年之间,申雪、赵宏博已经从中国最成功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转变成花样滑冰商业化的最有力推动者。

从技术到艺术商业之旅才刚启程

对申雪和赵宏博来说,也是直到2000年左右才开始从展现技术向展现艺术转变。因为他们发现,尽管他们可以做出像欧美花样滑冰明星一样的动作,但却无法达到他们那样的感染力。2002年,二人以一曲讲述公主与王子爱情交织故事的《图兰朵》,开始尝试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展现花样滑冰。

申雪、赵宏博的经济公司,合纵宽思总经理李胜评价说,花样滑冰只有跳出运动员的约束,成为艺术家的感觉,才能拿到最好的成绩,这样的运动非常稀少。最简单的一个对比是,花样滑冰的商业演出中,运动员的表演难度会比世锦赛、奥运会低很多,但是观众只有在前者中才会将情绪融入进去。

申雪、赵宏博的目标很明确,要做出赏心悦目的演出,而非有评委举牌打分的比赛。

赞助商同样看重这一点。雅姿的品牌美誉度在演出前后提升了8%至10%。在雅姿看来,这样的结果主要因为花样滑冰拥有高端受众。对于很多高端品牌来说,足球、篮球的职业联赛过于激烈,而交响乐、芭蕾舞等演出又过于小众,且需要受众具有一定的欣赏基础。

这显然是申雪、赵宏博以及李胜愿意听到的评价。尽管花样滑冰不会成为大众运动,但它的独特性让其在细分市场赢得空间。

在观众层面,花样滑冰在中国原本就拥有一批忠实粉丝。更具想象力的空间来自于,一部分家长并不希望孩子从事激烈对抗的体育活动,但又希望能够通过一些锻炼来获得健康身体,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希望女孩子可以通过运动、舞蹈来获得优雅的气质――花样滑冰是少数能够在一项运动中满足这些要求的运动。在之前的演出中,赵宏博的确发现很多家长与孩子共同前来观看。

“冰上雅姿盛典”演出的投入在400万至500万之间,而门票及冠名、赞助的收入大约500万左右,总体上略有盈余。对于首次举办花样滑冰商业演出尝试的申雪、赵宏博来说,这已算不错的结果,他们原本已做好赔钱的心理准备。这也是他们在接下来一年里,敢于一下子再次做四至五场演出的信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