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心理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1:42:33

营销心理学论文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1

1.1社会营销理念的提出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Kotler和Zalman首次提出社会营销的理念,他们试图将成功的商业营销策略用于推广对社会和公众有益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并将这种理念称为“社会营销(socialmarket-ing)”。社会营销通过使用市场营销的原理与技术影响目标受众,让他们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放弃某种行为,从而促进个人、集体或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营销将健康行为、健康服务理念看做“产品”,要想让目标受众接受这些产品,就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他们的需要和想法开展营销策略。社会营销通过行为改变策略、营销组合的运用等,影响受众群体的观念和行为,并通过受众细分等方法,按照不同受众群体对资源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群体。近几十年来,社会营销被社会学和心理学工作者成功地运用于一系列社会运动和公共健康活动,如促进母乳喂养,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消费,控制吸烟,减少酒后驾车,预防艾滋病等。这些成功案例说明社会营销是一种改变目标受众行为的有效工具,也促使我们思考社会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可能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也可以看作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心理健康服务。这里我们将心理健康工作看作一个大的范畴,其中不仅包括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朋辈辅导、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开展的心理健康促进形式。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条件为学生提供最有帮助的服务,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

1.2社会营销理念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共通性社会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营销的价值导向是目标受众的利益,而非营销者的利益。所有社会营销策略都是为了让受众最大限度地接受某种有益的观念或行为。它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和原则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天然的联系为社会营销理念应用于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契机。首先,前者的立足点是目标受众的利益,而后者以学生的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和工作导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获得个人成长,达到心理健康。其次,两者都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心理健康服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每个个体独特的需要。同样,社会营销要求服务提供者根据不同受众对象的需要、价值观、能力、兴趣、文化背景等,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激发受众接受和保持期望行为的兴趣,最终改变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行为。最后,两者都遵循自愿原则。一般而言,学生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接受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完全出于自愿。对于有必要接受咨询但本身不愿求助的学生,不适于采用强制手段(除按照《精神卫生法》需实施非自愿住院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外)。社会营销利用行为改变的原理和技术,通过转变观念,提升动机,最终改变行为,相比于法律、政策等强制手段,是一种更为温和、更为人性化的行为改变方式。社会营销理念与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上述共通性,为将其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础。

2社会营销的工作原则

社会营销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在一个新领域里的运用。在商业领域里所采用的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大多都可以运用于社会营销。概括地说,社会营销的工作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行为目标(behavioralgoals):社会营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行为改变。为了使营销计划切实有效,营销者要始终关注自己的策略能否影响目标受众,以及怎样影响。对受众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是通往切实的行为改变的手段之一,因此社会营销可以和教育、宣传工作相结合,以便发挥长期作用,使某种观念、态度深入人心,但社会营销更关注如何将观念、态度转化成行为。为了达到行为改变的目标,营销者可以将最终目标划分成一些易于实现的行为步骤,并根据不同的行为目标发展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受众细分(audiencesegmentation):社会营销不提倡“为所有人做所有事”。根据受众细分原则实施目标行动,来达到营销目的,让社会营销者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受众细分的过程是将庞大的异质性群体划分成同质性相对较强的亚群体,划分依据就是那些会影响他们对营销策略的反应的特质,如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而更常用的划分标准是受众目前的行为、未来的计划、改变的意愿、产品忠诚度,以及心理统计学特征,如生活方式、价值观、人格特征等。这种将服务对象细分的方式,有利于根据不同亚群体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将资源有效地分配给最需要的群体。竞争分析(competitoranalysis):任何妨碍受众群体产生目标行为的因素都可以看做竞争,具体通常指能满足受众群体需求的其他行为选择或产品。社会营销者必须了解自己的产品面临哪些竞争,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吸引力,比其他产品更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竞争通常是其他解决心理障碍的途径,比如就心理咨询而言,其面临的竞争有求助于亲友、自我心理调节等,每种途径都能满足大学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对解决问题也有一定帮助,营销的关键是揭示其他方法不具备的心理咨询的特有优势。虽然在直接提供行为指导方面,心理咨询不如求助亲友,在降低污名和求助风险上,心理咨询不如自我调节,但心理咨询的优势在于让求助者获得人格的成长,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些作用是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营销组合(themarketingmix)的运用:营销组合是指营销策略实施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推广(promotion),因而又被称为4P营销理论。从心理健康服务代价与获益的角度理解4P理论,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提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获益(产品策略),降低代价(价格策略),确保服务可以方便的获得(地点策略),并以有说服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以上信息(推广策略)。

3社会营销理念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具体措施

3.1现状和需求调查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社会营销者认为,“不要急于向受众强调意识、接受程度和知识,而是应该先搞清楚人们需要什么服务,想从服务中获得什么益处,以及我们面对什么样的障碍[16]。”细致全面的调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宣传和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状况如何?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状况如何?是什么因素阻碍或促进了学生利用心理健康服务?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帮助我们了解心理服务的潜在需求和资源配置的侧重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便于针对学生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形式和措施,对第三个问题则能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提供依据。现阶段国内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了解主要是凭主观经验,实证数据大部分来自已经接受咨询的学生,样本缺乏代表性,难以了解学生总体情况。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应尽量使调查对象能够代表某范围内的学生总体。如果大范围的调查难以实施,则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抽样方法的小范围调查结果推测总体。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所包括的内容有: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纳和认可程度;希望从心理健康服务中获得的益处,需要的心理服务方式,如个别咨询,心理健康课程,朋辈心理辅导,团体咨询等。以上调查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心理障碍的特点等展开。综合以上各因素,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将工作范围内的学生总体拆分成同质性较高的亚群体,然后针对每个群体的特点进行宣传和干预。

3.2有针对性的宣传有时候,心理服务的潜在使用者并不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服务,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帮助,还可能拒绝帮助,这使得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社会营销理念下的宣传不仅包括告知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存在以及获得途径,更应该告诉学生如何明智地利用有限的服务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基于现状和需求调查结果,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据亚群体的特点制定宣传策略。例如,就心理咨询服务的宣传而言,有些学生并不了解咨询如何工作,也不知道如何识别心理障碍,这时要重点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如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判别,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工作方式、有何作用等。有些学生对咨询有基本了解,但因为对咨询工作的水平缺乏信任而选择不求助,这时强调咨询的专业性和咨询效果是宣传的重点。有些学生本身已经有较高求助意愿,研究表明,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通过建构积极的求助网络,强调平等人文的咨询关系,尝试提高他们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降低他们对咨询风险的预期,来促进专业求助行为。

3.3层次化的心理健康干预心理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的调查将学生细分为不同的亚群体后,层次化干预即针对这些亚群体的特点,给予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干预。国外一些高校以心理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划分标准实施分级干预,其工作模式值得借鉴。例如,美国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分级制度,将学生的心理障碍划分为不同级别,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日本大学的心理辅导由三级不同的心理援助构成,一级心理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援助的特征是预防性的,其目的是促进发展和适应环境;二级心理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在学习、心理、社会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援助的特征是预防和早期发现;三级援助服务的对象是有特别援助需求的学生,如那些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于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并非每个学校都要开展相同的活动。鉴于国内高校普遍人手不足、资源有限,可以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和知识普及解决学生的发展性问题;用团体辅导、朋辈辅导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要适时开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循证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干预实务工作的随意性。循证心理咨询会使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学生获得有关咨询目标、咨询过程、咨询时长等方面更多、更确切的信息,这将促使他们变得更加主动,从而有效增强来访者的自我改变动机,同时降低阻抗发生的概率。循证心理咨询也能帮助初级心理咨询师更清晰咨询目标与干预策略间的关系,即使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咨询师,也能通过循证心理咨询提供跨流派的、更为灵活的专业技术支持。

3.4层次化的分工和专业技能训练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性质和特点的层次化干预,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具备相应水平的专业技能。心理健康工作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为了保证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不同的工作内容之间应该形成层次明确的分工体系。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校,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注重多学科整合,形成了专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专业辅助人员、教师、学生朋辈辅导员、社会工作者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网络。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师兼任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兼任心理辅导老师的现象。工作内容的杂糅,使得心理健康工作者很难发展精深的专业技能,因此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首先有必要厘清各个岗位主要针对哪个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后针对该层次心理健康问题所需的专业技能,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培训。例如,专职和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识别各种心理障碍的能力,心理咨询,包括危机干预的知识和技术;根据服务对象和形式的不同,团体咨询师和个体咨询师,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的技能培训也各有侧重;心理健康教师主要的工作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心理素质;而对于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即存在专业能力薄弱、针对性减弱、角色定位模糊和管理模式限制等弊端,并不适于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因此对辅导员的培训重点可以放在有能力识别心理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及时转介。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中国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研究维度 消费者行为研究方向

营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很多代表性学派,例如消费者行为学派、商品学派、职能学派、管理学派、社会观营销学派。纵观国内外营销学术成果,消费者行为研究居多。研究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需求,制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策略是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中国营销学者应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华文化特点,抓住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作出贡献。

消费者行为研究维度和方法

(一)消费者行为研究维度

维度是借以对事物进行概括、描述和评价的手段、指标。营销理论的维度是指营销理论的一些特性是有范围的,并可以将其分类并分析。营销思想或理论可以借助五个维度去测量:知识维度(intellectual dimension)、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空间维度(space dimension)、科际维度(interdisciplinary dimension)、精神维度(spiritual dimension)。

知识维度指这门科学的研究质量和整个理论体系中相关知识完整结合的程度。对中国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中国消费者行为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熟。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营销科学学报》共刊登中国营销研究文章315篇,其中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210篇,占67%。

时间维度指这门科学在各个时期和阶段,理论创新演变与管理实践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中国营销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据吴建安教授(2002)的论述,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可分为:启蒙阶段(1978-1983),主要通过翻译、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形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广为传播阶段(1984-1994),营销理论、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深入拓展阶段(1995-2000),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大,国家领导人在政府文件和报告中强调营销管理工作,以及硕士、博士等高层次营销人才培养不断推进;自我创新阶段(2001-2011),自我总结和自我创新成为中国营销学研究的新需要;向西方水平看齐阶段(2012-)。中国营销学者进入全新的消费行为研究领域,提出新方法、新理论。

空间维度指这门科学的总体理论对于不同实践所体现、代表、反映和涵盖的程度。在分析营销理论时,必须考虑国别特性、地理环境和地域条件。

科际维度指这门科学所包含的源自其他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概念、思想和方法的程度。消费者行为研究受消费者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影响,形成学科的交叉。

精神维度指这门科学理论与这个世界中的精神力量相一致程度。人类生活的日益精神化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商业活动的精神效益。绿色营销、非营利组织营销、社会营销、关系营销、口碑营销、客户观念、顾客满意、服务补救等成为营销研究主流,这说明营销科学研究由消费者行为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根源――精神。

(二)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

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路线和阐释主义路线。消费者购买过程可以分阶段研究,对消费者感知、认知、学习、态度、决策反馈过程进行切分式研究,对消费者个体的研究适合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消费者行为是受情境影响的,不存在共同的行为规律,只能把消费者个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联系才能理解消费者行为特征,对消费者生活环境研究适合采用描述性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需要在理论上学习和借鉴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方法上寻找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本土化的方法。实证主义把消费者理解为完全理性的人,忽略消费者深层次的无意识张力;阐释主义强调个体特征,忽略消费者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目前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论缺陷:缺乏横贯不同层面的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论。要突破目前研究误区,必须选择新的研究视角和哲学方法论。

从中国“天人合一”系统哲学看:消费者是整体人,不是纯粹的认知人、经济人、情感人;消费者行为是有机整体过程;消费者气质是统一系统整体;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系统整体。总之,消费者是整体,消费者行为研究要遵循系统哲学观、动态全息方法论。

20世纪80年代,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消费信贷方式和支付手段,已经扩展到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研究发现,信用额度增加,消费者负责立即明显增加,流动性限制有约束力;透支余额和利率增加,换卡概率增加;消费者用信用卡作为额外现金,以扩大流动性。自21世纪开始,中国网购成为时尚:随时随地、“碎片”时间购物、更显个性化、更显诚信、更多互动性、对价格更敏感。消费者借以实现行为的载体发生改变,但是消费者行为本质没有改变。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大数据营销迎面而来。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

(一)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概况

消费者行为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组织动力学派、消费者主义学派、购买者行为学派、宏观营销学派。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成果颇丰。20世纪80年,消费者行为学传入中国,深受中国营销学者的欢迎。经过30年多的发展,中国营销学者在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学术成果形式多样,数量很多,质量不断提高。

2014年4月2日,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对我国藏书量前9位的图书馆进行检索,国内学者以中文编著的图书目录合计964条,去掉重复部分得到有效样本390个,其中中国学者专著106部。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14年4月2日,以“消费者行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得到结果5255 条。其中论文数量情况如表2所示。2014年4月2日,以“消费者行为”为关键词,对中国两个最大的中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结果201条,整理得到有效题目185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上述3个表的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发展迅速,硕果累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体系。

(二)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知识维度

中国营销学者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经历引进、消化、创新3个阶段,逐步建立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体系。我国营销学科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营销科学学报》 为中国消费行为研究学者提供很好的平台,有效推动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思想交流。通过对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专著、博士论文、核心期刊论文研究分析,中国消费行为理论正形成体系。统计结果如表4、5所示。

表5说明,中国营销学者不仅消化了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且提出了中国特色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网络营销方面和大数据营销方面的研究与西方同步;在方法论方面,创造性提出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结合模型研究方法,这不仅对消费者行为研究,对其他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三)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时间维度

1981年,吴世经在《经济与管理研究》发表《市场研究的方法与销售经营的战略》,揭开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中国传播序幕。1986年,林德金编著《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分析》,这是中国营销学者第一部原创。1999年,易建华编著《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第一部中国博士生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毕业论文。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发展情况,如表6所示。对每个阶段的成果求年平均值,如图1所示。

表6、图1说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情况:启蒙阶段(1978-1983),中国营销学者只创作少量消费者行为期刊论文;广为传播阶段(1984-1994),中国营销学者积极翻译西方消费者行为著作,创作大量消费者行为期刊论文;深入拓展阶段(1995-2000),图书、期刊论文不断增加,博士毕业论文、会议论文出现,学术交流活动异常活跃;自我创新阶段(2001-2011),学术成果急速增加,学术活动空前红火;向西方水平看齐阶段(2012-),学术成果增长缓慢,学术交流活动减少,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遇到了瓶颈,需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方法、新理论。

(四)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空间维度

中国营销学者对西方营销理论坚持“洋为中用,不断创新”原则。以卢泰宏为代表的营销学者侧重于对西方消费者行为进行横向分析,以郭国庆为代表的营销学者侧重于对中国消费者行为进行纵向分析,以符国群为代表的营销学者侧重将中国消费者行为与西方消费者行为进行横向分析,新生代营销学者侧重于对小范围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统计分析如表7所示。

(五)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科际维度

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吸取消费者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精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继承西方研究思路,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科学的精华。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行为学术成果颇丰,理论依据各异,研究方法多样。如表8所示。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涉及9个以上学科,充分利用已有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

(六)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精神维度

消费者行为学在中国很受欢迎,改变中国营销学者研究行为和广大消费者消费观念。新的营销观念广为传播,中国营销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精神世界,如表9所示。表9说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商品价格、产品质量表层的研究,而是更关注消费者的精神需要。这说明营销科学研究由消费者行为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根源――精神。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展望

(一)现有的创新成果

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也是折中主义的领域,营销学者在学科、目标及方法各方面各有不同,如表10所示。第一,解析取向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消费及其意义做深入了解。第二,传统取向建立在认知消费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努力发展理论与方法来解释消费者决策与行为。第三,营销科学取向以经济学与统计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它通常涉及构建与测试数学模型,来预测营销战略对消费者选择与行为的影响。

作为宏观社会环境的主要方面,文化对消费者有普遍影响。营销人员可以采用内容分析、人种研究、价值观的衡量。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顾客感知以及消费者行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西方存在价值观差异、信仰差异、思维方式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中国消费行为研究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现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销学的发展呈现“人本化趋势”,显示个性化、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特征。营销学核心概念从交易转向关系,从“商品为中心”演变到“以服务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基于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网络营销、直销营销、关系营销成为21世纪主流,营销学的创新呈现“技术导向性”特点。

基于文化因素与技术因素,本文提出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新取向――系统取向,如表11所示。消费者行为受多个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构成复杂的系统,一个整体。要了解中国消费者行为,揭开中国消费市场的规律,为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研究者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采用不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中国营销学者需要继续吸收西方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消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把握消费市场的最新动态。消费者行为学是艺术,也是科学。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需要定性描述,也需要定量分析。多种研究方法同时并用,结论更有说服力、更实用。中国消费者行为理论必将自成体系,为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二)有待突破的研究课题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需要洋为中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一是打通理论联系实际的渠道,从中国营销实践中提炼有价值的知识,为中国营销创新提供条件。二是规范研究方法的运用,通过对中国营销实践的系统梳理和提升,对西方营销理论或理论的假设前提做出修正或补充,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架构。三是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科研项目有待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国庆.营销理论发展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http://222.29.89.8:8081/jms/CN/column/column320.shtml(营销科学学报)

3.孔繁任,熊明华.中国营销报告(绪论1).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4.吴建安.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市场营销导刊,2002(8)

5.杨晓燕.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经济经纬,2003(1)

6.罗纪宁.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评述:方法论和理论范式.山东大学学报,2004(4)

7.胡少华.信用卡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文献综述.新金融,2005(10)

8.廖卫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14)

9.马国庆.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判参考标准.管理世界,2004(12)

10.J・保罗・彼得,杰里・C・奥尔森著.徐瑾等译.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3

营销理论是一门实践性跟强的学科,虽然它是经济理论发展的边缘学科,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更多的有赖于实践检验和在实践中总结。中国当今在企业里和学术上流传的理论是从国外舶来的。因为中国独有的社会环境、行为方式、文化底蕴,决定了以满足国人需求的营销活动与国外的营销活动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国外的营销理论在国内会有很大程度的不适应。当然这并不是西方的营销理论是错误的。西方的营销理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它是对的,或者说是适应西方人的需求的。因为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因此,中国本土的企业在充分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时间较短,积累较少,因此,中国本土经济环境下的营销活动还不足以提炼和总结出模式和成体系的理论。或者说中国式营销理论的诞生更多依赖于时间,依赖于中国更多本土企业在营销活动方面的创新和成功。这才是中国式营销理论产生的现实经济环境和实践检验基础。

中国成为未来世界的经济中心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必然。以农村土地经济为主的中国经济在清朝乾隆时期,在世界的经济格局中仍是世界经济的第一极和制高点。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和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大清国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中落了下来,这一落就是300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势能得到空前的释放,中国的复兴是必然,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肯定在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是以中国的本土的企业在世界上的巨大成功为标志的。当中国本土的企业在世界上真正成功之时,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营销理论真正诞生之时。这就是中国式营销理论成型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式营销理论的内容只有到了中国企业的真正崛起之时才会真正成型。

这就是提出中国式营销的悖论。从道理上来说,理论更多的要领先于实践,具有前瞻性,更多的来指导实践活动。因此现在提出中国式营销理论并不断的丰富它,用来指导现在的企业营销活动,并在营销实践中检验。大范围检验成功之时,就是中国式营销理论成型之时。从另一方面来说,营销活动的实践性要求以实践为前提,在没有足够的实践之前提出中国式营销理论纯粹是空谈,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孰对孰错?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在中国式营销理论体系正式成为体系之前,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会漫天飞,真真假假,混淆视听。君不见中国各式各样的营销理论满天飞,一些没有根本内容变化的所谓“文字游戏”理论沖坼了书店,一些新的名词(生涩艰硬难懂地去解释、定义一些营销活动,而这些营销活动已在营销界已有公论并有专业的词汇)不断出现,让新手和外行人员无所适从或者误入歧途,害人很深。当然不是说这些人就是有意而为,可能确实是自己没有接受过科班的学习和行家的指导而自己进行总结而成。除了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实践总结和对西方营销理论的批判,这些人需要规范的理论体系指导,让他们经过学习之后,对营销理论产生敬畏,不再刻意“造词”,营销理论业更好交流和传播!

从服务于营销活动实践和企业发展的角度,现在提出来更有利于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不再沉溺和盲从于西方的所谓发达营销理论,正视营销的本质,正视身边的现实环境。真正地去研究消费者需求,关注各种营销要素。前些时期一些中国企业迷信国外的所谓理论而走进误区,动辄多品牌运作、双品牌运作、渠道扁平化、大客户等等不理性的行为,都让中国的企业付出了不少学费。中国企业还是脚踏实地地研究消费者,敢于对西方营销理论说不!

让我们投入到火热的市场营销实践中,去总结和感受,我们的一切营销实践都会成为中国式营销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让我们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营销文化,营销哲学,营销理念,营销形象

 

目前营销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文化的概念研究,建设研究。但是对营销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定义,特别是对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的界定不清,使应用和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1.企业营销文化的多元化界定

对于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Webster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享有企业统一的价值观、理念的一种模式,而这些统一的价值观、理念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感受”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而为他们在企业内的行为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它还指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营销活动的重要性,也指企业组织、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方式和方法。Webste在1995年又对他之前的研究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在企业中为员工提供了统一的行为规范的那些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行动指南: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行使营销功能的重要性;也指企业营销活动的组织、执行的方法和模式。

刘光明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营销文化是企业在执行一系列营销策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并服从于企业的价值目标,渗透于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他在书中写道,从形式上看,营销文化运用牌匾、橱窗设计等广告艺术手段来促进商品销售,其实只体现了商业文化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趣味、精神气质的探寻,因此营销哲学,营销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罗争玉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刘毅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对营销人员及其相关人员或组织的行为有影响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

雷畅云、王克修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营销文化内涵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一些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侧重于对营销文化精神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理念、营销价值观对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具体营销行为的指导作用;而另一派则侧重于对营销活动中物质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活动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营销文化等同于文化营销期刊网。

2.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从以上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来看,不同的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企业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营销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营销哲学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企业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价值观,审美和道德观,它决定着企业的营销行为规范和企业的营销制度。企业营销文化是由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构成的整体系统。(图1)

图1

2.1. 营销哲学——深层营销文化

营销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世界观、认识和方法论问题,它属于哲学范畴,是哲学中管理哲学的分支。作为人们研究营销问题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营销哲学,其基本任务是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概括现代营销的本质和内在机制。任何企业的营销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和观念下进行的。确立正确的营销哲学,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营销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必须在全面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确定自己的原则和基本取向,并用于知道营销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的成功,因此营销哲学史营销文化最深层的文化。

2.2. 营销理念——中层营销文化

营销理念是人们在营销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它是营销人员从事市场活动的指南,是人们对营销活动的根本看法营销哲学,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营销理念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并随着营销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理念,那么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高精尖化、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营销理念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1).企业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以顾客为中心,不是企业围着顾客转,而是应该研究顾客的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营销实践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做到使顾客满意,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只有了解了顾客的真正需求,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应从点滴做起,使顾客从最初的潜在顾客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终身顾客。研究表明,企业只有从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顾客满意中才能获得长期的利润。总而言之,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才能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创新的营销理念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

营销实际上就是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的过程。然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们或多或少的有点喜新厌旧情结。因此,企业要想留住老顾客,就必须坚持营销创新,必须用新的理念指导营销工作,用新的手段或方法争取市场主动权,在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不仅仅在生产上下功夫,也应该在营销上创新,生产对企业来说不是问题,产品基本趋向于同质化,但是营销理念的创新却是不断前进。企业只能以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来赢得市场,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所以,企业必须坚持创新,才能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从而在竞争中取胜。

3). 坚持整合营销战略的营销理念

整合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协调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营销功能,共同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和服务的战略。整合营销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的部门之间,即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整合营销哲学,例如生产部门,品管部门等,另一方面是不同的营销功能的整合。整合营销战略,强调企业不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功能上应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与消费者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以实现营销目标,增强竞争实力。随着现在的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整合营销战略也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总的来说,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主要包括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创新的意识、整合营销这三个个方面,当然还应该具有服务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生态营销等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这些营销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企业才可以常青。

2.3. 营销形象——表层营销文化

营销形象,实际上是企业整体形象向企业外部的延伸,它是指顾客作为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对企业的总体的、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特别是对企业的市场行为或活动的综合看法和评价。很显然,营销形象有其自身的特征、作用和内涵。

营销形象的特征。首先,营销形象具有整体性期刊网。尽管营销形象反映了企业营销理念、营销人员素质、企业内在凝聚力、技术开发能力、营销管理水平、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等不同方面,但它在顾客看来总是由若干不同要素构成的一个总和的、整体的形象;其次,营销形象是动态的。营销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行为和顾客认知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再次,营销形象是相对稳定的。营销形象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当这种评价为舆论普遍所接受时,顾客在心理定势的作用下,其看法或评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最后,营销形象具有表面性。营销形象是指人们可以直接感知企业营销的外在形象,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品牌、包装、产品、营销人员服饰、促销活动、广告等。当然,营销形象还有其他的特点,如外延性、主观性、多维性等等。

营销形象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营销形象已成为企业一种无形的财富和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营销哲学,良好的营销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市场开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助于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营销形象的摘要包括行销领导形象,营销人员形象,营销代言人形象等。

3. 总结

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企业文化这个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要建设好企业营销文化,因此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以前的学者对企业营销文化概念的梳理,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长期的建立企业的营销文化,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企业在营销中应该较多的去运用营销文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全球科技文化一体化时代即将来临。我们相信,蕴涵着丰富内涵的文化营销方式必将得到广泛而迅速地传播与发展,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将聚焦于营销文化。目前企业还尚未给予营销文化足够重视,理论基础还远未形成,仍需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党利,郗芙蓉.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及实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

[2].周存本.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译.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文化营销[M].1998,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房地产营销;课程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索分析

一、引言

房地产营销作为热门课程与专业,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升,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侧重于理论教学,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实现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时代背景下做好房地产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推进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具有现实必要性。以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树立,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实现房地产营销课程教学的高效推进,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要求能灵活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高素质高技能房地产营销人员。

二、房地产营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解读

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房地产营销等课程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性不够,创新性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主导与核心,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有很强的被动性,直观体验的缺乏成为制约课程学习的关键,对知识的学习局限于教师的“填鸭式”讲解,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侧重于理论的阐述与引导,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难以正确地运用到房地产营销实践与锻炼中,当学生真正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很难适应当前的市场就业环境,对当前房地产营销热点的把握也不够准确,从而导致人才输出与人才需求不匹配,房地产营销失去应有的教学价值与意义,被社会教育界所诟病。因此积极推动房地产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体验式教学的时代特征解读

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体验式教学更侧重学生直观体验的获取。总结来说,体验式教学具有三方面的显著特征,也是其教学优势所在。其一注重师生的发展性,在体验式教学模式指导下,师生关系融洽,互动性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从教师层面获取理论认识,教师从学生层面捕捉教学重点,两者在学习的氛围中综合作用。其二学生主体性得以凸显。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教师中心论,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弱化,只是作为课堂情境的建构者与协助者而出现,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大的自主与自由性。其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知识运用的机会,学生可以在掌握理论所学的基础上做好现实营销情境的融入,通过现实营销情境的锻炼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本质,从而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向实践的倾斜,学以致用,增强房地产营销教学的有效性。

四、体验式教学在房地产营销教学中的优势发挥

第一,实现房地产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推动人文精神的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可以帮助房地产营销专业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在转化,内化为人文精神的知识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自然地指导学生参与房地产营销,在就业中发挥出良好的优势作用。而体验式教学则是实现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体验式教学在注重知识技能的提升与培养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引导教学,用市场营销知识去启迪学生,去感染学生,实现学生特定精神世界的塑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潜能的提升,而这种无形的潜能提升则是学生参与房地产营销实践的巨大情感支撑。因此,体验式教学借助主动的课程体验实现学生情感支撑的搭建。第二,实现房地产营销教学难点的讲解阐述。房地产营销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意味着其具有一定的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灵活性的问题很难做出很好的处理与解答。究其原因,房地产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往往是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总结,经验色彩较为浓厚,而传统教学模式对当前学生的教学束缚使得多数学生缺乏营销活动的实践经验,因此难以完成经验主义的学习与掌握。体验式教学则为该教学难点的解决提供突破口,在教师精心的设计与组织下,可以建构起各种房地产营销体验,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与氛围中理解掌握房地产营销的课程精髓,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锻炼中实现难点的记忆与把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第三,实现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服务社会。房地产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营销专业人才的输出,是实现与市场就业环境的契合,从而在大的范围内实现国内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凸显,带动房地产营销的发展与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创新,更注重理论成绩,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动力不足。而体验式教学模式让房地产营销专业学生不再死读书,而是做好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也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更有助于营销人才的培养,使得其能更好地服务房地产营销,服务社会。

五、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与实践的锻炼,在房地产营销专业教学中优势明显。本文在论述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就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解读,并从三个方面结合房地产营销教学详细论述了体验式教学优势,为房地产营销教学指明了方向。

作者:杨帆 孙宜彬 王敏 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永安宏泰消防咨询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6

勤学习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今天的市场日新月异,今天的营销竞争激烈,新的营销思想、营销理论、营销方法、营销工具层出不穷,唯有不停地学习才有可能跟上时代对营销人的要求,才不至于成为这个营销时代的落伍者!就学习来说,虽是老生常谈,但是很有必要,那么以什么心态学习?应以小学生的心态来学,要谦虚,要把自己“归零”。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取长补短,使短变长,使长更长,发挥优势,不管是国外的彼得德鲁克等的营销管理著作,还是国内的营销理论,尤其是那些营销实战类的作品,如果有需要、有机会,都应该好好读一下!怎么学?自学,如自己看书、上网、用碟片听讲座等,参加各类培训,向别人请教,如向同事、上级、客户、朋友等,参与营销交流,如营销会议、营销沙龙等,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学习时要注意,要用怀疑的态度,要多动脑,要选择性的学习,因为理论和实践总有一段距离,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早于理论,有可能形成理论时,实践中已过时,因此不要迷信一些观点和一些名人,只有适合自己营销的内容才是“准确的内容”,这就是营销上的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

勤实践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学习就是为了实践,就是为了提高营销水平。以前学过古文《卖油翁》,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文中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往深里说就是讲的要勤于实践。勤实践,就是要求营销人不怕艰辛,勇于付出,对所从事的营销工作要下大力气,不仅是完成规定的营销任务,尽量超额完成营销任务,不要总是等上司安排工作,而是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营销工作,争取更多机会让自己多锻炼、多实践,一般来说,实践的越多提升得越快,尤其营销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勤实践才能更快地提升水平。

勤思考 这是说无论学习、实践,都要用心,用心学习,用心实践,用心总结,扎扎实实,一丝不苟,而不是“形而上学”和“身在心不在”,看问题不是只看表面,而是看本质,要学会透过现象来分析本质,对营销的学习和实践不是模棱两可,而是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日常要思考自己在营销上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弱势、自己当前的营销工作需要什么、自己具备了什么、需要补充什么、别人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别人做得好、是否还有其他的或者更好的工作方案、上司怎么要求、产品怎样、市场怎样、消费者怎样……凡事多思,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要在平时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做事有思路、有计划、有步骤,不盲目、不糊涂、不慌张,明白其中的前因后果,用心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事事想在前边,事事做在前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营销水平提升更快。

勤创新 向别人学习,别人可以是短期榜样,但不能是长期榜样,如果一味以别人做榜样,你只能跟着他走,他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最好的水平也就是第二名,但你仍然无法超越他成为第一名,这就如同那些一味跟风的企业一样,永远成不了行业的第一名!开放初期,我国引进技术时曾有“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提法,这句话用在营销人身上同样合适,学习、实践、思考就是为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做普通的营销人,或许“引进、消化、吸收”就差不多了,但是要做出色的营销人就必须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无法使自己的营销水平更高,就无法超越别人,就无法成为营销的精英!■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7

服务营销与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并非是互相独立,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两者的联系也突显起来。

(一)网络环境下服务营销构成医学信息服务管理理论的基石

医学网络信息服务已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服务和管理理念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引进服务营销的理念和经营管理之道,同其他信息服务实体竞相争艳。

营销者将产品(服务)按照从核心到的顺序,依次是: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包括增加的服务和利益;潜在产品。医学网络信息服务产品也可以参照此方法来划分,由此可以看出医学网络信息服务除了提供基本的核心产品和实物产品外,还要提供给用户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它们共同构成医学网络信息用户的价值层次,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层次的个性化需求。为了维持和发展用户,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另外,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看,医学网络信息服务也要借助服务营销理论进行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的运营和管理。

服务营销的根本理念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这正符合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管理的客观需要,即忠诚地服务用户。医学信息服务的知识化要求高素质的人员创造高质量的服务,为此,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管理更关注对人(包括内部员工和用户)的管理,即人本管理。服务营销就是强调对人的管理,认为人是产品(服务)的一部分。[1]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的动态性要求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管理特别注重创新和服务质量的管理,而服务质量是服务营销理论研究的重点。

(二)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对服务营销理论的逆向促进

服务营销与医学信息服务管理的关系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及其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服务营销在医学网络信息服务专门领域的发展,会促进服务营销理论的成熟;通过专门领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进而以新的视角审视服务营销,促进服务营销的完善和进一步的发展。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理论的发展可以拓宽服务营销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发展和促进的,这使医学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和管理理论与实践蒸蒸日上;同时,服务营销在专门领域的深入研究使得服务营销理论的研究有了新视角,体现服务营销理论的价值。

二、网络环境下服务营销对医学信息服务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一)服务营销强调顾客导向的理念对医学数字信息服务管理具有指导和影响作用

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标,要从顾客角度,用顾客的观点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2]顾客的满意是企业未来利润的最好指标。因此,服务营销的核心是用户满意和忠诚,并通过信息服务组织战略概念的制定以及内、外部各个服务环节体现信息用户导向理念,体现每一个工作或管理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服务提供者,同时又是上一环节的服务接受者。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应从中得到启示,努力研究用户需求,用户心理,以及用户信息需求行为,学会与用户交流和沟通等,以实际的数据分析用户市场,指导医学信息服务管理,通过高质量的内部管理促进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用户的巩固和发展,切实推动医学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公益性)和经济效益。

(二)服务营销管理更注重“人”这个因素的作用

在服务营销管理理论中,人是产品的一部分,既包括用户也包括服务组织内部员工。服务营销使得用户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并且对服务质量做出最终评判,因此,管理好信息用户成为服务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服务绩效的好坏还取决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这是构成服务质量的内容“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积极营造内、外部营销和互动营销的环境与氛围,创造性地激励员工和用户的潜能,这在服务营销管理理念中至关重要,以此体现人文关怀,培养服务精神,培育组织文化。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对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应努力吸收服务营销管理中先进的理念和观点,为我所用,在医学信息服务组织服务文化战略的驱动下,通过对医学信息服务员工的合理激励,适时培训,适度授权,充分关怀和满足其需求的一系列人性化管理,以及对用户合理与互动的管理与满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真正体现人本原理,创建医学网络信息服务品牌效应,满足医学网络信息用户精品化和个性化需求。超级秘书网

(三)服务营销以服务质量为关键环节和要素,对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管理服务质量的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在服务营销理论中,不仅强调产品质量同时强调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同信息用户的感受关系重大,它不仅取决于预期质量与体验质量之比,也决定于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水平。功能质量则指用户同服务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服务人员的行为、态度、穿着等方面对用户感知的影响状况。因此,产品也反映了产品的服务和利益。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也要特别强调信息服务产品的质量问题,医学信息服务用户对信息服务产品评价同样是通过信息用户的感知获得的。用户除了对产品核心价值、基础价值的评判外,还包括对附加价值、潜在价值的判断。因此,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的质量管理是全局性、系统性管理,任一个服务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服务的失败。对于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管理,应吸收借鉴服务营销的质量管理控制的先进理论,从用户的角度设计与制定质量管理、控制模型和方法。保证基于网络的医学信息服务组织从整体服务系统到每一个员工再到用户实际的感知服务整个服务过程环环管理环环相扣以及持续控制和改进医学信息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8

公司市场营销年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的电子商务1,2班的市场营销基础课,每周5节。在学校的领导及教务科的亲切关怀下,本人刻苦努力,认真的完成了任务,现在将本人的总结如下: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现代管理学、广告学、公共关系等学科密切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它力足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学生营销综合能力,并在认真总结本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力求准确地阐述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的营销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市场规律性、原理性和知识性来武装学生,使学生营销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本学期,我按照教务科的安排,科学的设置教学计划,认真执教,让学生切实得到了提高,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和了解市场营销学的新观点、新内容,同时能结合我国企业营销实践分析和解决营销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ѧϰ电子商务,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我重点采取了举例子讲授法、市场调查方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这四种方法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一个学期的结束,我在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自己的实训和动手操作方面。我所知道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在讲授中要围绕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精讲课程的重点、难点,其他的教会学生去自学。教师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材的重点。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不仅教会知识,更要教会方法。讲授课程要不断补充新内容,有选择的介绍目前最新研究成果,以此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知识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立体式教学局面,切实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理论水平和实务。希望接下来的老师以此为戒。

公司市场营销年度工作总结【二】

一年来,市场部在招宝山街道及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的配合下,紧紧围绕街道全力打造滨海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落实一体两翼景区规划思路建设,继续按照加强科学管理,倡导优质服务,创建精品景区,打响特色品牌的工作方针,尽管受到经济形势低迷和甲流感的影响,仍在逆市中把握机会,为景区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来,景区共接待来自上海、嘉兴、杭州、江苏等省内外旅游团队 430 批,共计11800人。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共计约132万人,门票收入共计500万元。现将是2xxx年度市场部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媒体扩大宣传,进一步提高景区认知度。

紧抓双桥优势,在杭州湾大桥、舟山连岛跨海大桥上各做一个高炮;投入4辆541公交车车体广告;在镇海人民广播电台100. 1进行午间互动节目宣传景区真人CS和镇海儿童乐园工4次、两个月浙江民生休闲频道30秒钟形象宣传、节庆活动中电视台、报社、电台等新闻宣传、将景区列入百度搜索、完善门户网站建设、在各大旅游网站做景区平面广告宣传、在苏州、上海与定点旅行社合作开展当地媒体广告宣传等。目的在于提高招宝山的认知度,为我们扩大营销区域、占领主要营销基地奠定基础。

二、重视活动促销,以品牌活动和节庆活动聚人气。

以海防文化和招宝文化为核心,以活动为抓手,着力打好爱国主义教育牌和招财进宝牌。2月份开展招宝财神文化周活动、招宝元宵灯会活动;5月份开展有激情五月全家总动员超值游活动、相约端午 招宝飘香活动;10月份开展欢声笑语颂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游、第一届招宝相亲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主题游览活动有5月份开展学生春游优惠游活动;暑假红色名校游活动;重阳敬老登高游活动;10月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游优惠活动。此外,还利用景区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与宁波合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招宝山真人CS项目,吸引周边年轻人的目光,进行市场的深度开拓。

三、加强渠道营销,深化旅游市场开发与拓展。

在渠道营销中,密切与各地旅行社的联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策略相结合,稳定宁波、嘉兴等基础市场,积极拓展上海、杭州、温州、台州市场。今年新签约有103家旅行社。参加各地旅游推介会8场;邀请旅行社老总踩线16次共计150余家;与苏州青年旅行社、上海丰侨旅行社、嘉兴蓝天旅行社、龙之旅、台州海峡旅行社等近10家旅行社开展首发优惠活动建立长期友好合作;与三自旅游网、驴妈妈等共14家自驾旅游网站合作开展联营促销;建立高校门票散票代售点;与九龙湖、十七房两家景区联合打包促销,共同叫响镇海财富之旅口号。不断提升和扩大滨海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宽客源市场。

四、明确市场划分,打造一支强劲的营销队伍。

建立一支专门的市场营销队伍,由市场部经理带队,赴各重点营销市场推介景区;出台《景区市场部营销方案》、《市场部工作职责》、《市场部分工》文件,规范市场营销人员管理和激励机制,除经理外4名市场部业务人员按划分区域营销,各负责本区域营销,按营销销售额获得提成;每周一次例会,互相交流心得和制定下一周营销计划。这就极大地促进了营销积极性,加强了景区与各地旅行社的联系,密切配合市场调整营销战略。

五、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切实提高景区讲解员素质。

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出台《景区讲解员行为规范》、《招宝山旅游风景区讲解员提成修改方案》,制定《游客意见反馈表》,为规范导游队伍管理严把关;邀请地方志专家为导游做镇海、招宝山历史专题讲座,积极选拔组织人员参加旅游局讲解员培训班,切实提高导游思想和业务水平;定期召开导游业务交流探讨会议,以游客爱听、想听为中心,提升讲解服务质量。

六、以服务游客为中心,搞好购物服务中心建设。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9

[ Abstract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needs as the goal, in order to develop techn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to designing training programs. Marketing psychology" teaching", the need for well-designed teaching content, creating teaching situations, place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real or simulated marketing environment, lets the student through a variety of marketing scenarios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perception of consumer psychology,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xperience.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教学改革

[ Key words ] marketing psychology;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营销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和营销人员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营销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延伸和应用,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而现代营销在本质上是一个营销主体与营销对象,即消费者的心理互动过程,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掌握并有效运用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规律,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

一、《营销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院校在市场营销学科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授―受教学,偏离了市场营销学科的特性,也与市场营销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甚远。近二十多

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营销观念的增强,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但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却和社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人才规格不符合企业要求,这无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

营销心理学课程在中职学校属于营销专业学生的主干课,但在学生看来,营销心理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又属于可有可无的,学得好坏也无关紧要。一部分学生认为做营销只要口才好、反应快,其他的理论学不学都不重要。鉴于此,我提出了一些关于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二、《营销心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1 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营销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学习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在理论方面只选择那些有代表性和比较成熟的理论内容, 更多地强调理论的实践应用,用理论来指导营销实践。另外,为避免与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等先修课程的相关内容重复,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在讲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时,由于在其他课程已经介绍过了, 在本课程中只侧重讲解如何根据该理论分析不同顾客的需要,并指导营销工作的开展即可,具体的理论内容则不需重复。

2教学方法

为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属于讨论式或主体式教学模式,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揭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互相评价方案,以开拓思路、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只起咨询、指导与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例如

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对广告决策的影响”内容时,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任务:从广告媒体的选择、商品命名、商标的设计、包装装潢、广告词的设计等方面,考虑怎样为某药品进行广告设计与开发。形式与内容:(1)分组。按学生人数进行自由分组,一般以4~6 个学生为一个小组, 确定组长, 注意对组长的选择与指导。组长负责小组内部任务的分配与安排、小组成员资料的收集等工作。(2)理论知识的学习。各小组对本教学单元内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集体讨论与学习。(3)调查与资料的收集。各小组收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采用网络以及超市或商场访谈有关营业员的方式,就各种保健酒的名称、包装、基本功能、命名、广告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解。另外,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法了解消费者对选择购买某些保健酒的原因、消费之后的感受等。(4)根据以上收集的资料各小组进行广告设计与开发。(5)各小组展示并介绍方案作品, 着重陈述方案中所运用的心理策略(如怎样引人注意、增强记忆、启发美好联想、增进情感)(6)各小组对方案进行评价、自由发言。(7)教师总结。在此教学方法中,最终结果要进行小组的自评、互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积极性大,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发言。将具体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 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与工作的能力,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此项任务必须对相关知识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前期的准备、信息收集等环节则要求学生必须就如何获取信息这一课题进行学习,方案的制订及修改,也是学习的过程,内化的过程。所以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 亲身体验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态度、情境等,使学生了解学习的要求。采用角色扮演法时,扮演角色的学生数量有限,其余学生则要求在一边仔细观察,对角色扮演者的表现包括姿势、手势、表情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两个角度去分析人们在营销工作中会怎样说或者怎样做, 效果更好。如在讲顾客的个性心理时,请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顾客,另外请一位学生扮演销售人员,并请他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的顾客采用相应的服务方式,使双方达到一个最好的沟通效果。通过角色扮演法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在改编教材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呈现特点,用图表、图片的方式展示教材知识。如讲商品命名、商标心理时,可用图片展示各种商品的商标设计图案,并分析其心理效应。在讲广告心理策划时,可用短片视频展示某些商品的广告过程,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街头的广告招牌,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改革考核模式,注重过程考核

在考核过程中应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知识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我把整体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平时的考核占50%,期末测评占50%。平时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具体项目的评价,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具体项目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多种方式相结合。这种考核方式改变了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局面,激发学生全程投入学习,增加了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营销心理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实验教学 真实环境 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72-02

在市场营销的实验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问、地点、教学条件及自身能力等条件下,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较真实的商业环境进行市场营销课程实验,使学生真实体验市场营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市场营销的能力,是很多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和教学机构研究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探索在真实环境下如何进行市场营销实验课的教学。

一、市场营销实验课程说明

市场营销真实环境下的实验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实践方式。一方面,要求实验教师事先设计好实验方案,特别是各种未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做好心理准备。以适应完全真实的,未知的,且有效的营销环境,进行一次就业前的营销体验。

这个真实的市场营销环境,可以选择校园内的商业区、校园周边的商业区、校园所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了使市场营销真实,事先不做任何沟通,只将学生分成营销小组,分配好角色,安排好任务,按照制定的营销计划,在教师的支持下进入现场进行营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练习如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消费者分析、竞争分析和选择目标市场以形成营销策略,并根据营销计划,做出相应的营销现场决策。通过这一真实的实践演练,学生能将所学的营销理论和技能,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同时锻炼了学生如何面对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二、实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市场营销真实环境实验教学可以安排三项内容:

1.1实验教学准备

1.2市场营销真实环境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1.3实验总结与体会

2.市场营销真实环境实验教学课时安排

实验课时设计两周,实验过程分集中(教室)和分散(实验现场)两种形式,交替进行,细则如下:

2.1实验教学准备阶段建议安排在开始的4课时

2.2市场营销真实环境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除去实验准备和实验总结的8课时外,其他课时均安排给实验实施过程;通常在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安排2课时集中,其余时间学生在实验现场。

2.3实验总结与体会安排在实验结束的最后4课时

三、市场营销实验课程准备

1.实验条件的准备

由于是真实环境实验,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参加实验的学生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一,自我情绪控制,要拓展心理承受能力,有容忍精神,要能容忍实验中发生的一切事情;第二,要战胜自我,有勇气,魄力和冒险精神,丢下所谓的“面子”,虚荣心等各种心理障碍;第三,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其次,准备好实验工具,如,资料、笔、纸张、通讯工具,甚至包括必要的引荐人。

2.学生营销知识的准备

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正式就业培养职业能力,所以,实验前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准备十分必要。通常应该准备的理论知识包括:

2.1市场营销的概念

2.2市场营销策划的内容、方法和流程

2.3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客户策略。

3.实验教师的准备

由于现在高校教师大多主要从事理论教学,缺少实际营销的直接经验。所以,教师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通常作法是:第一,教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做好实验;第二,实验教师要制定细致的实施计划,设想各种可能事件的发生及应对措施;第三,实验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事先走出校门,走进商业区联系一个或二个单位,一方面,自己先体验;另一方面,若学生自己没有联系到实验单位,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只是教师联系单位的事情,事先不能让学生知道。

四、市场营销实验课程组织实施

1.学生实验的组织

实验教师在实验开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实验角色,然后全程指导、跟踪、监督,掌握各组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进度。

2.实验实施过程

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分阶段进行,制定阶段任务,阶段时间,阶段结束后要集中学生进行阶段汇报总结,由实验教师进行下一阶段实验指导。

第一阶段:进行市场调研,确定营销单位

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营销自己,寻找一个能接收自己的单位,做该单位的临时营销员,进行实际工作。指导学生在接触单位时,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学校,本次实验的目的,明确自己可以工作两周,而且不计任何报酬。并告知学生,如果对方支付报酬或提供工作餐,完全可以接受。

第二阶段:调查该单位的基本情况

作为一名合格的营销,必须明确该单位的基本情况,产品情况等内容,通常包括:单位名称及产品名称;单位LOGO;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企业促销策略;客户服务策略等。

指导学生这些内容的获得可以通过自己观察、询问其他工作人员、上网搜索等方式,如果是个门店,没有这些素材,则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为该单位设计,同时告诉该单位负责人这样的设计他们是否满意,是否愿意采纳。

第三阶段:进行营销工作

明确了该单位的基本情况、产品情况和单位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以后,在单位的领导下,以该单位营销人员的身份进行营销工作,真实体验营销过程。

第四阶段:总结体会

要求学生总结实验情况,形成实验报告。报告书写要求规范:有目录、分层次、有总结体会、有参考资料等内容。

告诉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营销实验,追求的就是“真实”,真实的环境,真实的营销,真实的产品,真实的客户,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体会,为后来真实的就业做实验。

五、运用市场营销真实环境实验教学的优势

1.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实践、体验和学习营销方法,从实际营销环境中体会营销理论知识的真正内涵。

2.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真实营销的难度、趣味及成就感。

3.帮助学生实践和体验真实的竞争环境。

4.学生通过真实过程体验,更加领会团队精神在实际营销中的意义,珍惜团队给予自己的力量和帮助。

5.甚至于几年的理论学习没有在两周甚至于几天理解得深刻。

6.真实环境的实验,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更真实的体验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简单过程。

7.在很大程度上虽然增加了老师的授课难度,但是,同时又增强了教学研究的需求、价值和意义。

总之,在市场营销实验教学中应用真实环境进行实验,能在现有条件下大大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适应性强的心理素质,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