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0:30:42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1

(浙江农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大量异国文化涌入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巨大危机与挑战。本文以茶文化为例,研究调查当代中日大学生的茶文化继承观,分析其差异,进而探讨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观。

关键词 :茶文化;传统文化;继承观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094-03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意境高远,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当今世界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化主题。然而,随着大量外国文化的涌入,致使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被冷落和遗忘,有些中小学教科书上删去不少经典诗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流逝对于我国来说,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政治方面,都是极大的损失。正视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树立传统文化继承观,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复兴已经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更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譬如“月亮还是外国圆”的崇洋媚外思想十分严重,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闻不问,甚至要“去中国化”。诚然,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们所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中华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重拾昔日的辉煌都取决于当代以及后来的青年一代。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成了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因此,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观的探讨显得非常必要,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当代大学生对茶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分析

(一)中日茶文化历史背景

茶文化,作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代表之一,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杭州市余杭区的径山则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之源头,径山寺的“茶宴”传入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之源。

“茶,南方之嘉木也。”众所周知,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一部《茶经》的问世,茶圣陆羽就在径山吹响了历史上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中华茶文化的精神渗透到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极具特色的东方文化。

中日两国是一水相依的邻邦,两国之间的禅茶文化深远流长。据2001年出版的《径山寺志》记载:早在唐代永泰年间(公元765-766年),牛头宗僧人法钦云游入浙,在径山卓赐修行。永历三年(768年),法钦奉诏入京,赐号“国一大师”,是中日佛教交流之始。北宋期间,著名文学家苏轼两度任职杭州,与径山名刹僧人交往,并推行“十方住持制”(选贤制)邀请高僧主持寺务。此法推行全国,到南宋,径山寺被朝廷评定为“五山十刹”之首,高于灵隐、净寺、天童等寺,由此名扬四海,成为“东南第一禅院”。于是日本高僧纷纷来径山学禅学茶,先后有十多个日僧上径山,代表人物有:日本高僧道远,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上径山拜师学法,回国后被封“佛法传东法师”,为日本国佛教曹之宗创始人。

日本高僧圆尔辬圆,于端平二年(1235年)上径山一住5年,从天准师范学法,回国后被封“圣一国师”,创日本临济宗圣一派。他们在径山不仅学法考禅,而且学习种茶、制茶、品茶的技艺,把径山“茶宴”带回日本,形成日本“茶道”,于是,在日本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一股弘仁茶风。16世纪末,高僧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流传至今。

中日两国各自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存在差异,但如今,日本茶道闻名世界,而作为源头的中国茶文化却止步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中日两国的当代大学生是如何看待茶文化的呢?为了了解中日两国当代大学生的茶文化继承观,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实地采访,深入学校,进行亲见、亲历、亲闻的采访,并到誉称“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查阅关于日本禅茶文化之源的径山史料,参观了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感性知识提高到理性上,加深理解。

(二)中日大学生对茶文化传承观的差异及分析

为了更加深刻而准确地了解中日两国大学生对茶文化的传承现状,我们特地设计并制作了针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中日文两个版本的纸质、电子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茶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就读学校茶文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对茶文化所持兴趣度、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等等。

另外,为保证所得数据的可信性,我们以盛产茶叶的日本静冈县和誉称“中国茶都”的杭州市作为主要调查区域,分别在日本静冈县立大学、静冈产业大学、静冈大学和中国杭州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在杭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日文问卷305份、中文问卷668份,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中日问卷两组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发现两国大学生在茶文化的传承观上,具有以下几点明显差异:

1.“什么是茶文化”?对这一题的回答(如表1),中国大学生大都选择了最长、最概念化的选项3,占比例高达72.46%;而日本大学生则偏向选项2,占比例高达60.98%。结合中日当前的社会文化差异,我们分析发现,日本当今社会,市场上各类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茶类,以瓶装形式作为日常饮品大量贩卖,以快捷的形式进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饮茶也成为不少日本人养生保健的日常习惯。因此,的确可以说茶文化对日本人来说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喝茶习惯。

而反观中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中国大学生普遍形成了一种理论化、概念化的思维方式,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认为概念、定义等描述就是正确的答案,这一点达到一种近乎条件反射的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识仅局限在字面上,而不能真正融入生活中去,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事实上,茶文化也的的确确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喝茶习惯一直存在。

2.关于茶文化在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如表2)。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国内盛产茶叶的两个代表城市,在日本静冈,尽管没有专门的茶文化专业,但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与茶文化相关的课程,占比例高达88.05%。而在杭州,设有茶文化专业的只有一所大学,即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课程的设置也极少,占比例仅有14.37%,比日本低6倍多。

另外,如表3,比起接触茶文化课程机会较多的日本大学生,一半以上中国大学生希望自己就读的大学开设茶文化相关课程,占比例达到52.09%。

同时,在我们对在杭高校学生的随机采访调查中,37.43%的学生都表示对茶文化相关课程非常有兴趣(如图1)。

很多日本大学生表示对茶文化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上过课后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很多中国大学生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没接触过、不了解。结果虽然都是不感兴趣,但是原因却有着本质性的不同。

在旁听了几次静冈产业大学的茶道相关课程后我们发现,日本大学的茶道课几乎都是以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而中国大学的茶文化课(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除了少数专业课的实践操作课,其他几乎都是理论课。理论课,从课程本质上就降低了其趣味性。同时,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采访后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因为上过实践操作课后喜欢上茶文化的。

二、中日大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传承观的差异及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在中国,学生有兴趣,但是接触机会少,导致对茶文化兴趣热度的下降。同样,该问题在茶文化以外的传统文化传承上也同样存在。

针对其他传统文化,我们也做了同样的调查,得到以下结果:

如图2、3,72.75%的中国大学生表示比起二胡、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更希望学习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这一点日本大学生也存在同样的想法。可见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受冷落都是普遍现象。

然而,在古典名著的阅读情况中,明显可以发现中国大学生阅读情况好于日本大学生(如图4、5)。中国占比例高达56.87%,高于日本一倍多。这难道是因为比起传统乐器,中国大学生对古典名著更感兴趣吗?不是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的教科书中,对四大名著收入的部分比较多;同时阅读四大名著也是很多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提出的一项必须学习的任务。再是,在中国,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影视作品、动画歌曲等也层出不穷。与其说中国学生更爱古典名著,不如说中国学生所处的环境里,接触到四大名著的机会更多。

相反,试观如今中国社会,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培训班几乎占据乐器培训班的半壁江山,而绝大多数的家长也对西洋乐器持有更加热衷的态度。在谈到国粹京剧时,绝大部分不喜欢京剧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其实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京剧,因为身边的人说不好看所以下意识就抵触。

因此,中国的当代大学生,从最开始就被各种形式各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在许多传统文化之外,并且不曾接触了解,于是渐行渐远。可以说,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是处在被动地位的。尽管大多数的中国大学生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这些认识也仅局限于教科书中所呈现的内容。由于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不多,还没有形成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真正融入现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意识。

三、改善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观的途径

结合茶文化的发展,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继承观,对如何改善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观,提出如下见解:

第一,扩大茶文化相关课程在大学的普及率,在大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开设茶文化课程。首先要在盛产茶叶的省市的大学开始,要为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为不曾接触茶文化的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不论是从整个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角度,还是对地方文化产业的了解与促进这一角度,相信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加大传统文化在大学的宣传力度。通过课题研究、传统技艺的学习观摩、传统诗词的学习与写作、传统戏剧的演出与观赏等各类实践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以各种新途径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要改变当代大学生潜意识里对传统文化的抵触心理,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走近、接触传统文化,让他们亲自去探寻、去感受传统文化里的乐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第三,各大学根据所在地传统文化背景开设相关特色专业或课程。尤其是茶叶专业的学生与茶科所研究人员要参与种茶、制茶与品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地文化优势,让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宣传主体,进行针对性的教授和传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必须防止两种倾向。既要反对“月亮是外国圆”的崇洋媚外倾向,一味崇拜发达国家的文化,又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对读古典诗词持否定轻视态度,实行“去中国化”。正像主席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所指出:“去中国化”“是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放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正确的做法应当如鲁迅先生所说:对外国的一切先进的文化、科技要实行“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对传统文化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让传统文化为当今社会主义服务,在人民群众中发扬光大。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在这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当代大学生任重道远,应当自觉做复兴、发展传统文化的尖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敏.中美两国茶文化及特点比较[J].农业考古,2013(2).

〔2〕魏萍,霍增辉.在杭高校大学生茶文化调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3〕董婳,谭雪婷.中日茶文化渊源与异同比较[J]. 大庆社会科学,2010(4).

〔4〕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2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严、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不论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露出来的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古来日本茶道文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求自然状态。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师倡导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3

【关键词】日本茶道;历史发展;茶文化交流

【Abstract】China and Japan, two neighboring countries separated by a strip of water, conduct frequent exchanges with each other in various fields concerning politics, economics, religion, arts and culture. What's more, the exchange of tea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can be regarded as a bright pearl during these two countries' historical exchanges. To acquir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culture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tea culture and Japanese tea ceremony and recognizes the differences of tea cultures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Japanese Tea Ceremon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xchange on Tea

0 引言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中国和日本,这两个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国家也不例外。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东亚国家。两国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对彼此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茶文化便是代表之一。在此方面,两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存在着诸多的共同点。但也由于日本在地理、历史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日本在传承了中国的茶文化后,经过日本人民的努力和创新,又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今天有着独特民族内涵的茶道文化。现在,茶道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活动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项目之一。甚至连日本的各中小学校也把茶道看做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手段而将其列入学生的必修课中。反观中国,我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地,是最先发现茶、饮用茶和利用茶的国家。虽然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我们也应该要善于取长补短,即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用来弥补自己文化中的缺失。尤其是日本在战后迅速地、成功地崛起于亚洲和世界,相信这个邻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研究的广阔空间。其实我们对这个近在咫尺的国家并不熟悉。相信只有在有了对历史的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在吸取了别国文化的精华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本国茶文化的发展。同时推动中国和日本两国间文化交流的良性互动,也就才能更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的友谊。

1 日本茶道的历史发展过程

1.1 奈良、平安时代――日本茶道的萌芽期

在历史上,日本和我国可以说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日本在大化革新(645)时期,全面吸收唐朝文化体制,而茶和茶文化就此东渡到了日本。虽然和中国的茶文化相比,日本的茶道历史不长,但也有上千年之久。据史料记载,日本在我国唐朝前后265年期间(630―894),不断派遣使节来我国,先后有十八次之多,其中跟随而来的还有大批的留学僧和留学生,他们从政治、经济、宗教、科学、文教等各个领域全面吸收唐朝文化。正是他们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各方面的唐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被日本人认为最早携带茶种入境的是茶祖最澄(767―822),归国后他将茶种种植于比睿山的坂本地区。今天在京阪石阪线坂本车站旁有个立有“日吉茶园之碑”的地方,相传就是日本最早的茶园遗址。同时最澄还在比睿山开创了日本天台宗,将饮茶之风吹到了日本的佛教寺庙乃至宫廷贵族等上流阶层。而在此期间与最澄禅师一起为日本的茶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还有空海大师和僧人都永忠。他们广播茶籽,还从唐朝带回了制茶的石碾、石臼和制茶工艺。《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四月二十日”条记载:“天皇行幸近江滋贺韩崎,诣崇福寺之后,过梵释寺,大僧都永忠亲手煎茶奉上。”[1]这是日本最早有关“煎茶”的文字记录。当时在饮茶方法上,日本完全是仿效唐朝的煎茶法。由于对茶的喜爱,嵯峨天皇下令大量种植茶树,当时从近畿的近江至丹波、播磨等国都遍布茶园。这为“弘仁茶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因为与中国茶的缘分,嵯峨天皇甚为憧憬唐朝的文化。为此他很喜欢京都北部的嵯峨山,在山下建别墅并在此终老。嵯峨天皇也热衷于文学,经常与最澄、空海等一起饮茶作赋。他曾在《秋日皇太弟池亭赋天字》中写到“肃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2],据此可窥见他对茶的喜爱。他还留下了许多茶诗,比如答最澄的《答澄公奉献诗》和致空海的《与海公饮茶送归山》等。

在漂洋过海而来的茶文化传入日本的初期,无论是在饮茶的形式上还是品茶的思想层次上,都是处于学习和模仿中国茶文化的阶段。万事开头难。永忠等致力推广的饮茶习俗,由于只限于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暂时没能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而遗憾的是,随着嵯峨天皇的离世和受唐安史之乱的影响,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下令中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中日交流一时中断,对唐文化的仰慕也趋于淡漠,一度兴盛于日本上层社会的饮茶之风很快就衰退了。

1.2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日本茶道的形成期

镰仓初期,茶祖荣西的出现为日本茶文化的历史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他先后两度入宋修禅,学禅之余遍访我国南方各大名山、茶园,努力学习有关茶的知识。带着茶种和苗木返回日本后,荣西撰写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时值71高龄的荣西用一盏茶解了将军源实朝的宿醉之苦,也借此良机将著作公诸于世。于是,以寺院为中心的饮茶活动逐渐向民间蔓延。对日本茶文化的中兴功不可没的荣西,也被当之无愧的尊奉为茶祖。同时代作为荣西入室弟子的道元,在开创了日本曹洞宗的同时也编撰了日本最早的茶规《永平清规》,作为僧侣日常修行的规范制度,也订定了有关饮茶、献茶时的规则。至镰仓末期,日本茶道以寺院为中心,逐渐向各地区普及,并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茶产地。

时至室町期间,在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大茶人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作为草庵茶茶道的创始者,村田珠光从小进入奈良称名寺跟随能阿弥学习茶道,后经一休禅师的指点,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宗思想融入茶文化中,提出了“佛法存于茶汤”的说法,开创了“茶禅一味”的思想。作为开拓日本茶道文化的先驱者之一,武野绍鸥在村田珠光的基础上,对茶道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他在茶道中融入当时流行的和歌理论,并加入日本独有的素淡、典雅的风格,使茶文化在日本的民族化进一步加深。而他的另一大成就就是培养了日本茶道史上集大成的大师级人物千利休。

室町政权结束后,各武士集团对所辖土地的激烈争夺将日本带入了战国时代。而茶室是唯一可以慰藉这些常年征战四方的将军和武士们心灵的避难所,是清心静魂的圣地。在茶室,他们能暂时忘却战场的厮杀和抛开生死的烦恼。于是茶道成了当时武士的必修课。而融饮食、娱乐、艺术为一体的茶道便受到了空前的瞩目。处于茶风鼎盛时期的千利休先后被任命为武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茶匠出入军旅。他坚决主张省去茶会后的酒宴。还强调茶道必须摆脱物质因素的束缚,应以“贫困”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表露更简洁的精神世界。他将茶室的书院式的豪华建筑风格改变成简素的草庵式建筑风格后,还对唐式茶具做了大胆的革新,以体现“空寂茶”枯淡的茶道精神,更加强调大自然本身的美态。此时的茶文化被千利休从禅茶一体的宗教文化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而成为普通民众都能欣赏和享受的事物了。千利休是日本茶道和日本美学的集大成者。正是这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对稚拙、简素、贫困、含蓄、内敛以及自然之美的追求,对日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对茶道有着划时代贡献的他,终因与丰臣秀吉不合而被下令切腹自杀。但“空寂茶”并没有因千利休之死而终结。相反,经其嫡传的千家流代代相传,长盛数百年。至今,“空寂”茶道仍是日本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利休美学”也一直被日本人视为美的标准和美的极致。

总之,这一时期的日本在吸收和反刍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

1.3 江户时代――日本茶道的成熟期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德川家康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并于1603年在江户建立了他的幕府统治。进入江户时代后,利休茶道得到了众多传人的发扬光大,也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流派。这时的日本茶道界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以至今为止仍是日本最庞大的三大千家流派――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最为兴盛。同时继承利休衣钵的还有史称“利休七哲”的他的七个大弟子。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古田织部(1544―1615)。他成功地将千利休的市井平民茶风改造为具有武士风格的茶风。小掘远州(1579―1647)是古田织部的众多弟子中最杰出的一个。他多才多艺,一生设计和建筑了许多茶室,其中最有名的桂离宫被称为日本庭园艺术的最高代表。小掘远州的接棒者是片桐石州(1605―1673)。他是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师傅。他对武士茶道作了很多具体的规定。当时石州流派的茶道非常流行,其中著名的后继者有松平不昧(1751―1818)、井伊直弼(1815―1860)等。

自三千家之后日本茶道中世袭的“家元制度”也逐步确立起来。“家元制度”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要求保持其流派的正统性、规范性和同一性;以“家元”为统领,在流派范围内,采用上意下达的方式;由“家元”掌控资金并进行再分配;由“家元”颁发各种证书,弟子们必须通过其认可才能袭用艺名等等。现在在日本,不仅仅是茶道,花道、舞、能、狂言等诸多领域都依然采用“家元制度”。众多的茶道流派培育出了很多杰出的茶人,他们对日本茶道乃至社会教育都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而江户时期也成为了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期。

1.4 日本当代茶道的发展

日本茶道在1868年走进明治维新初期后,因受到诸如西方文化大举入侵的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曾经一度衰落,但不久又马上进入稳步发展期。而步入现代社会,残酷的经济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现代社会的人们再次步入远离尘嚣的茶室,尽享“六根清净”的美境,重获生命的活力。因此,500年后的今天,茶道在日本依然兴盛不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邦交的恢复和两国关系的升温,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再次频繁起来,其中当然也包括茶文化。而同时值得关注的现象则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很多的日本茶道流派都到中国来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比如说里千家家元千宗室。他就曾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访问过中国。在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他。同时他还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得南开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也多次访问中国并作茶道表演。日本当代著名的茶文化学者布目潮风、沧泽行洋等长期在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对中国的茶文化有着精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我国的茶文化研究学者们也借助两国间文化交流的有利平台,纷纷前往日本进行访问交流。比如滕军老师,她就是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她编撰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是我们全面了解日本和日本茶道文化的一个窗口。

综上所述可见,在历史上日本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受中国唐朝茶文化影响的奈良、平安时代;第二个时期是受到宋朝时期的茶文化影响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第三个时期是受到明朝茶文化影响的江户时代。经由跨度千余年的发展,源于中国的日本茶道在吸收、消化了中国茶文化后,渐渐融入了自己的特点和内容,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由此可见,历史并不长的日本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它谦卑地向其他民族学习优秀文化的精神最终使自己强大起来。

2 中日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比较

中日茶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诚如滕军老师所说:“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3]所以两者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例如:

(1)两国的茶文化都有深刻的精神内涵,都把“天人合一”作为品茶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茶文化融合了道家的“清净自在”、佛家的“般若清净”和儒家的“清心寡欲”,强调和谐、清心定神和自信自省。中国人品茶时不但能鉴别出茶的优劣,同时还能领略饮茶的情趣,将自己融于大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而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是“和、敬、清、寂”。“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敬”即心灵的诚实和单纯。这两者强调了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准则,希望通过饮茶能使人们做到和睦相处,能相互礼让以调节人际关系。“清”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寂”也是佛教中的用语,意为静寂,这两者指的是饮茶时的环境氛围。日本人品茶时,将日月星辰、花草鱼虫邀入茶室,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为主,将人对自然的敬爱体现于对器物的万般呵护之中。

(2)两国的茶文化都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中日茶文化都是在国家政治局面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得到统治阶层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得到持续发展的。茶文化的繁荣同时带动了其他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品茶的同时喜欢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因此历史上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宗教、烹饪、建筑、书画、工艺、礼法等与茶事相结合,使茶道成为日本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而纵观中日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可以发现中日茶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两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中国的茶文化源于药用,后经食用、饮用的漫长发展过程,直至陆羽的《茶经》开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给茶注入了文化内涵。也就是说中国的茶文化是从其食用价值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而日本茶道却正好经历了完全相反的发展过程。日本茶道在萌芽期是随着禅宗以精神文化的形式传入日本的,可以说在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15、16世纪的日本茶道更强调了茶道的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而不是茶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在日本茶道中首先得到确立的是茶文化的精神层面,而后才普及至实用。也可以说,相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日本茶道的起点在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哲学高度。

其次,两国茶文化的背景文化不同。中国茶文化因起源于药用,因此,它与养生思想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唐代,茶多与道教思想相关联。同时受到儒家、佛教的传统学说和思想理念的影响,由此升华到了精神文化领域。而日本茶道的形成在于禅学的渗入。完全成型后的日本茶道讲究“禅茶一味”,即禅道即是茶道,茶道即是禅道。“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茶人被看作是禅者。因此,与讲求茶的药理成分、强调通过饮茶达到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相比较而言,日本茶道则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他们善于使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来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最后,中日茶文化有源流之别。中国茶道是母体,是源。自唐代陆羽开创茶文化以来,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融儒、释、道三家文化于一炉,博大精深。同时地大物博的中国因自然、地理条件导致的南北文化差异,使得中国茶文化的派系、分支繁多,各具特色。而遗憾的是,正因为各地各民族不尽相同的文化特点,在中国很难形成一套严格、复杂、规范的茶道礼仪。至清代末,富含哲学思想的中国茶文化没能得到继续发展,而且还逐步走向衰微。日本茶道是分支,是流。它自宋代始,是在学习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以禅宗茶文化为基础创立的茶文化流派。后又结合日本传统文化而不断发展,产生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流派,他们依靠“家元制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众多的日本茶人致力于将茶道文化推向市井草莽,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日本茶道被不断地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最终成为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以上通过两国茶文化异同的分析,可见植根于两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中的中日茶文化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日本茶道虽源于中国,但它并不是对中国茶文化单纯的吸收,而是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注入了本民族固有的文化,成为了崭新的、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

【参考文献】

[1]林瑞萱.中日韩英四国茶道[M].北京:中华书局,2008:57.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4

关键词: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特点

茶文化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在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奠定了现代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基础。明清时期是茶文化呈现跳跃式发展的时期,茶叶的生产、制造及饮用方法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茶叶品类迅速扩大,饮茶事宜更为简约,清饮之风最终确立,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哲学意义也得到进一步扩充,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化身。明清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关键时期,此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航海技术尤为发达,中西方贸易往来愈加密切,中国的物质产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理念进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阵“东学西渐”的热潮,茶文化以茶叶为载体传至西方各国,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极具地方色彩的西方茶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明清时期的茶文化

我国人民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饮茶之风的形成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活动开始与民族文化相关联。发展到唐代,我国茶文化基本形成,茶事活动由单纯的实践上升至系统的理论,饮茶意义也从其保健功效升华为精神熏陶,享有“茶圣”美誉的茶学大师陆羽著成《茶经》一书,宣告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的问世,内容涉及茶叶的起源、性状、种类、采制、烹煮、饮用、功效、茶俗、茶器、产地等,言简意赅,包罗万象,是后世茶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宋代对茶文化的研究更为兴盛,内容广泛而详尽,相关著作多达三十种,既有专谈斗茶技艺的如《茶录》,有鉴别茶品高下的如《品茶要录》,有综合论述茶具选择及茶叶珍藏方法的如《大观茶论》等。明代,茶文化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结合更加密切,茶学专著达到七十余部,比如《茶说》一书提到了茶室、人品与茶品之间相似性的问题,《茶疏》则着力于对茶道礼仪、茶叶药理与茶人品德进行评述,还首次记录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清代的茶学研究以编录和总结前朝的史籍资料为主,比如《续茶经》就是对《茶经》的解释与扩展,其体例按照《茶经》划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十目,字数则由七千扩展至七万。《续茶经》在附录中增添了历代茶法,把唐朝至清朝一千年间的典型文献收录其中,使许多濒临失传的茶学著作得以保存,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说是继《茶经》之后我国茶学研究史上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制茶与饮茶的过程中自发创造而成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茶文化的定义,各位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茶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利用和发展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茶学专家姚国坤先生在《茶文化概论》中指出,“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在物质形态方面包括茶书、茶画、茶具、茶歌、茶戏、茶叶制品等,在精神形态上包括茶道、茶德、茶性等,在制度形态上包括茶政、茶法、茶礼等,在行为形态上包括茶风、茶俗、茶规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审美性,是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高雅与通俗的高度融合。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相比前朝茶文化而言具有独特意义。在茶叶及茶具方面,散条茶逐步取代了团饼茶,茗饮法逐步代替了点茶法,饮茶的整体审美意境得到提升,许多造型精美、花色考究、质地优良的上乘陶瓷茶具应运而生,比如青花瓷、斗彩瓷等,增添了好茶之人饮茶的乐趣。在茶艺方面,工夫茶艺达到鼎盛,“凤凰三点头”等兼具艺术性与技巧性的动作走向成熟,对饮茶的环境、意境和心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茶叶生产技术方面,绿茶的蒸青技术得到改进,炒青技术问世;花草茶的制作工艺大幅提升,很多花草都可用来做茶;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花草茶等七大茶类正式形成。在茶馆文化方面,明清也是茶馆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场所,各类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数不胜数,形成了特殊的茶馆共饮文化。在精神哲学方面,茶文化自诞生以来就与儒释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代我国统治阶层对佛教、道教和儒教极为重视,茶文化与三者的融合更加深入。儒家文化看重人格与品德,茶文化则有“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茶品比人品,表明饮茶之人清明质朴、静虑修身的人格特征;道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返璞归真,将人的生命融于自然万物,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茶文化汲取了其中的自然思想,认为饮茶的一切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简单、纯净,不可破坏茶叶原有的自然品性;佛家文化提倡包容、给予、感恩与自省,它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禅茶之上,僧侣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饮茶,提神静心,达到禅茶对于“和、静、清、俭”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的全部社会交往活动,包括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途径。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外经济、政治、科技情况及涉外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本原始积累开始,私人海上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间经济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被运往海外并获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相应的文化形态也进入东西方各国,开启了“东学西渐”之路。明清时期茶文化在东方国家的传播范围主要包括日本与朝鲜。日本和朝鲜与我国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甚密,唐朝时期就已接触到我国的制茶与饮茶文化,形成了各自茶道的雏形,不过当时仅限于贵族阶层,明清时期茶叶贸易与茶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茶叶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儒释道思想也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茶文化在日本和朝鲜呈现出系统化、模式化的发展态势。其中,日本茶道在明清时期定型,以“和、敬、清、寂”为主要理念,既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展示出日本民族谦和宁静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朝鲜茶文化则更加注重我国茶文化的礼仪与规则,意欲通过茶道对人的行为进行教育和约束,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5月25日全国茶日中举行的“五行茶礼”仪式,人们衣着规整、举止庄重,向神农氏神位献茶,展现出朝鲜茶道文化中“礼、敬、和、静、清、玄、禅”的思想。明清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则集中体现为英国茶文化与美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我国茶文化自十七世纪进入英国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尽管起源于中国,但受自然地理条件与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创造出以红茶为主的混饮式茶文化。众所周知,明清时期茶文化清饮绿茶,为何到了英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这是由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多雨、气候阴冷,绿茶性寒,在这种条件下长期饮用会导致脾胃不适,而红茶性温,具有暖身、养胃、健脾的功效,自然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至于混饮的方式,则源自英国价值理念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下午茶”文化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英国人的午餐与晚餐时间相隔较长,且午餐颇为简单,每到下午四点左右就会感到饥饿难耐,于是人们开始以点心、水果辅茶,并在茶中加入牛奶、蜂蜜、水果、黄油、鲜花、香料、咖啡、鸡蛋等,以保证均衡而全面的营养,促进体能恢复。除下午茶以外,英国人每天会有多个固定的饮茶时间,清早醒来要在床边享用一杯“早安茶”,早餐时辅以“早餐茶”,上午十点左右为“上午茶”时间,午饭时刻享用“午餐茶”,下午四点左右为“下午茶”,晚餐时饮用“晚餐茶”,就寝前还要来一杯“晚安茶”。除了每天固定的饮茶时间以外,英国人还会举办名目繁多的茶宴、茶会、茶餐等,形式优雅,气氛尊贵,用具考究,参与者要身着正装,行为端庄,举止得体,充分展现自我的文化气质与内在修养,成为英国人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与讲究形式与细节的英国茶文化相比,美国茶文化就显得随意而时尚。起初,美国人在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下,采用的是相似的混饮方式,后来,随着茶叶贸易的开展与茶文化的普及,加之美国自由意识、开拓主义、创新理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茶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饮方式,发明了袋泡茶与冰茶,以适应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现代茶文化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

3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的特点

茶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形式,能够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做出相应改变,生命力强,影响深远,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历时长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我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受交流方式与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并未形成规模,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茶文化找到了持续有效的传递方式,包括茶叶贸易、著作翻译、人际交流等,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并深入到文化艺术领域,催生出一系列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绘画、歌曲、建筑等作品,对各国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茶文化在很多国家的语言文字中形成了关于茶的谚语和词组,丰富了各国的语言体系,使茶文化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连结更加紧密。其次,茶文化对各民族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茶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态度、人格追求、审美理念、思想意志、内在情感、礼仪观念等,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和谐理念、自省思想与淡泊态度,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和社会氛围的搭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茶文化传入海外以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休闲和餐饮的方式,还承载着各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提炼民族个性、谱写民族历史的文化手段,对各国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茶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也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融合。在我国,茶文化注重精神享受,人们通过饮茶来获得身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研究茶的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品质,熏陶自己的思想情感,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东方国家传播时,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比如日本与朝鲜的茶道文化也是以精神享受为主,但在西方国家传播时则不然。西方文化体系以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为核心,强调饮茶的保健功效与交际功能,混饮方式的确立、袋泡茶与冰茶的创造就是有力的说明。当然,明清茶文化在肯定其精神价值时并不否认其物质价值,海外各国茶文化同样认可茶文化的双重价值属性,并都把茶文化视为展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窗口,彰显出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毫无疑问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娇艳明媚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4]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5

关键词:跨越时空;英国文学;茶文化;比较

1英国饮茶习俗

荷兰人将中国茶叶带到英国,早期价格非常之昂贵,其价值如同黄金,只有王室贵族才有消费的能力,当时宫廷中流行喝酒,经常有人喝醉。早在16世纪时意大利作家波特罗(GeiovamniBotero)认为茶是一种中草药,利于身体健康、助于驱除邪气,且可以有效缓解宿醉带来的病症。一时间茶叶药用价值得到英国人的信赖,成为茶叶广告、学术研究的重点。而后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茶叶价格的降低以及宫廷贵族的传播与推崇,茶叶逐渐深入到寻常百姓家。由于英国一日三餐习俗与中国不同,早餐丰富、午餐简单、晚餐又晚,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就在午餐与晚餐之间饮用些茶点,还可以与朋友聊天闲谈,久而久之这一习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贵妇们的传播与推崇下形成特色英国下午茶文化,无论是贵族聚会、朋友小聚,红茶配着三明治、饼干成为当时的茶点时尚,再用各种精致的茶器具以及各种舞蹈娱乐活动,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时尚,甚至成为了人们进入上流社会的最佳场所。英国人爱喝茶可以堪比中国人,但其与中国饮茶文化大不相同,他们喜欢在茶中加入如牛奶、糖,并与甜点等一起饮用,且还有固定的时间,对饮茶的环境提出很好的要求,因此根据不同的饮茶时间,英国茶文化又分为早茶、上午茶、下午茶以及晚餐茶,其中以下午茶为核心。《爱丽丝漫游仙境》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也是儿童最为喜欢的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时时常与伙伴们享受优雅的下午茶,这足以说明下午茶文化在英国的流行。英国的下午茶文化逐渐渗透到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英国茶文化的代表。

2英国文学与茶文化

在英国茶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茶叶不仅仅是“缪斯之友”、“众神的甘露”而且是小说灵感的源泉,也受到许多诗人、画家、作曲家的追捧,甚至成为他们成名的助推力。德蒙•沃尔特为皇后写的赞美诗《饮茶王后之歌》一时间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沃尔特从此名声大噪。英国剧作家皮内罗将茶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寄托,引领他探索陌生的未知世界,带领他思考当下及未来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与古代古人对茶的感触与体会如出一辙。茶在英国文学家视野中,既是日常饮用、招待客人的物质用品,也是文学家们情感寄托的精神粮食,其在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力不亚于茶在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力。当时有关茶书籍的销售量非常之高,给英国的文学界创作带来了春日的阳光与雨露,也为创造大众喜爱的读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英国文学又为茶文化的丰富、流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可以说,英国文学与茶文化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下文将重点分析英国经典的小说与诗歌中对茶文化的描述,是如何丰富其文学主题的。

3英国文学与茶文化的相融

在英国,茶叶从起初的物质、药品到饮料再到后来形成了茶文化和创作素材,成为激发文学家创作灵感的甘露。17世纪当茶与咖啡、可可同时出现在咖啡馆时,在咖啡馆中流传一句话———“你去了就可以看到牧师在喝咖啡,而诗人在品茶。”可见,茶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也因英国文学的兴盛而丰富了茶文化。3.1英国小说中的茶文化英国茶文化深得英国文学家的歌颂与称赞,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宁愿做茶鬼,“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典型顽固不化的茶鬼!”他对茶的喜爱不比我国古代文人对茶的喜爱少,其以茶会友创办的文学俱乐部,成为当时文学界的流行风尚。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中在讲述19世纪末英国底层人民艰辛生活以及复杂变态的心理—“恋母情结”,在这一宏大主题中作者展现英国家庭饮茶风俗。莫雷尔是个挖煤工,贪杯、粗俗,但其十分爱喝茶,无论自己工作多么辛苦,身体多么劳累,他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煮水烧茶,似乎在家中只有他喝茶的时候才是幸福的。作者事无巨细地描述了莫雷尔很多喝茶的不同习惯与场景,比如他下井时就喜欢喝不加奶不加糖的凉茶;他随时会把铁皮水壶灌满茶,看见太太喝着他沏的茶时,他也感觉十分满足;有时莫雷尔喝茶时非常粗犷,甚至不顾形象将茶直接倒在茶碟上,待茶凉些时,隔着大胡子一口气喝完,胡子乌黑黑的,喝完后叹了口气,随时继续将茶倒在一茶碟上。小说中像这样细节的描述还很多,从这些喝茶的细节中我们看到英国底层百姓爱喝茶,但又无法享受优雅的饮茶方式,这与当时宫廷贵族、上流社会的下午茶形成了鲜明对比。凯瑟琳•曼斯费尔德的短篇小说《花园茶会》描述有钱人家的一场下午茶会,在自己的花园中搭着精致的帐篷,专业的乐队,美味可口的各色点心,定制的高级糕饼,各种果酱,高档的茶具和茶叶,茶托、茶盘、餐巾、刀叉勺等器具都有繁复严格的规定……处处彰显着主人的高贵、优雅的生活,展现了主人浪漫的生活格调。而劳伦斯笔下茶在底层百姓的生活仅仅是饮料之一,或许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疲劳,而只有在周末家庭聚会中,茶会才会显得稍微丰富些,但无法企及上流社会茶会的优雅与浪漫。[1]3.2英国诗歌中的茶文化随着英国人对茶的喜爱,茶文化在当地迅速被广泛接受,诗人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纷纷创作茶诗,既从不同的视角展现英国人对茶的爱,又启发人们的思考。英国诗人和剧作家纳厄姆•泰特合作的《灵丹妙药:茶诗两篇》:“健康之饮和灵魂之饮,美德和优雅人士开怀地痛饮,它像令人高兴的花蜜,又像一剂古希腊传说的忘忧药。”饮茶已经深入到英国人的灵魂之中,她能让你开怀又能让你忘却烦恼,以至于“阿波罗在天亭第一次尝到芳香的茶叶时,产生不朽的力量,那种开心胜过花蜜和忘忧药。”诗人用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语言表达对茶的无限热爱,茶能赋予你开心,赐予你不朽的力量,从这里我们便能明晓为何茶叶会成为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济慈和雪莱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在诗歌中刻画了恋人们等茶喝的场景:“一点一点地吃着烤面包,在叹息中等待凉茶……”。雪莱被称之为诗人中的诗人,其在一首300多行的长诗中写道:那药师医士抱怨的饮品,而我会不顾劝诫大口痛饮,当死神来临我们将抛硬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拜伦在诗中写道:“你还在心情忧郁吗?那就去喝中国茶吧。”茶是恋人约会聊天的必备品,是人们打发无聊时间、是缓解情绪的必需品,喝茶时的优雅与格调是他们高尚精神的体现,无论何时哪怕面临死亡时,英国人都要喝茶,可见茶在英国受欢迎的程度。维多利亚时期著名作家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中介绍英国正式非正式茶会,从达官显贵的高雅茶会到普通百姓的日常饮用不同的场景,折射了英国当时城乡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2]。1663年,在凯瑟琳公主与查理二世结婚一周年时,诗人埃德蒙•沃尔特特意为写了赞美诗《饮茶王后之歌》送给皇后,译文为:“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欣蓬事诞晨,祝寿介以次。”[2]诗人既赞美了茶精神之美,品德之高,同时又称赞凯瑟琳皇后的美貌及其对饮茶文化的推广,将赞凯瑟琳皇后茶之美相媲美,该诗歌得到皇后的欣赏。从这里透露出当时英国宫廷贵族们对茶文化的崇尚与痴迷,也反映出当时贵族生活奢靡之风气。茶文化为小说家、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其描述人物形象、社会现状提供了很好的意象,丰富了文学作者主题思想;同时,英国文学又为茶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内涵表达提供详实的记录,英国著名的诗人———亚历山大•波蒲在《额发之》中表达了,饮茶不单单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感觉,可谓是传播茶文化的佳作。3.3英国散文中的茶文化英国散文与茶文化的高雅之精神更加契合,散文充满了诗意的美,尤其是抒情性散文、散文类诗歌,茶叶又是纯净的、神圣的,茶与散文可谓是最完美的组合。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四季随笔》主要讲述归隐乡野的文人———隐士赖克罗夫特,对大自然、对书籍以及对往日美好回忆的眷恋,向往淡泊宁静的大自然生活。作者在散文中描写了很多日常喝茶、茶会、饮茶礼仪,茶会中人与事,如“一天中光明时刻,散步回来,有点倦了,便脱掉靴子,坐在深深的有着柔软扶手的安乐椅上等着茶盘。”[3]寥寥数笔读起来如同漫步在江南小巷之中,安静而又美好,深深表达作者对茶的喜爱,对茶文化的欣赏,不自觉地等着喝茶,可见茶已成为作者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品,甚至已经渗入其灵魂之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享受。艺术创作源自现实生活,作者对茶的喜爱也正折射出当时英国社会对茶的痴迷,只有如此才能将生活的细节,无意识的心理动作渗透到文学中。《四季随笔》作者还描述了很多家庭聚会时茶桌礼仪,这些都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丰富的茶文化为小说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为英国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普及提供有利的渠道,更为后人研究英国历史文化提供真实的资料。茶是英国文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文学家们因为爱茶而写茶,因为写茶而更爱茶,无论是在小说、诗歌还是散文等文学题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茶的影子,体会到英国与众不同的茶文化,在浓郁茶文化的侵染中,英国文学多几分魅力与精妙。英国文学的发展与成熟,进一步普及了茶文化,扩大了茶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英)劳伦斯,陈良廷,刘文澜译.儿子与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2](英)狄更斯.张万敏,高山,译.匹克威克外传[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6

分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烹点茶的方法,但是随着末茶的消亡,今人之于分茶,知其名者已经是凤毛麟角,更谈不上具体内容。而且由于现代中国的饮茶高度物质化,与生活态度基本无关,以及史学研究侧重于政治、经济等传统学科等内外原因,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反,在日本,由于茶道的刺激与启发,茶文化研究尽管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但是作为史学家的“副业”,尤其是为了满足茶道爱好者提高修养的需要,仍有一定数量的论著问世。因为日本茶道对于中国茶文化有着传承关系,为溯本求源,日本的茶文化研究不时涉及中国,汉学研究京都学派领袖之一的青木正儿先生曾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研究,并在1962年出版了《中华茶书》,其中就提出分茶的原意是在大型容器里点茶之后再分盛到小碗里饮用,宋徽宗《大观茶论》所介绍的就是分茶。[i]然而至今已超过40年,除了其子中村乔先生在二十多年后重新注释《大观茶论》时指出分茶法始见于陆羽《茶经》之外,[ii]没有将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宣化辽墓中有五幅清晰、精美的饮茶壁画,本文拟从研究张世卿墓后室西壁和张世古墓后室西南壁上的两幅壁画出发,印证以文献史料,比照以出土文物,探讨分茶的烹点方法,在解明分茶这一古代生活技术的同时,也为现代末茶的复兴提供技术依据和历史经验。

二.分茶的沿革和基本程式

“分茶”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岸说“晋臣爱客,才有分茶”,[iii]在他看来分茶从晋代开始。晋代的史料如何呢?杜育在《猶赋》里说“酌之以匏”,[iv]即使用瓢斟酌茶汤;在《神异记》中,丹丘子向虞洪祈讨茶时使用了“瓯牺之余”的说法,“牺,木杓也。”[v]在中国茶史上,匏、牺之类的杓子是分茶的专用工具,这意味着晋代确实存在分茶。汉魏画像砖所描绘的宴饮场面,在比较显目的位置上画一个甚至多个大型容器,容器里还放着一把杓子,分茶的斟酌方式就源于这种斟酒方法,就是在宣化辽墓壁画里也有同样的画面。杜育说“式取公刘”,[vi]不仅表明他以酒器为基准选择茶器,还是对晋代饮茶以饮酒为基本模式加以模仿的状况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饮茶在形成的时期就具备了完整的形式与充实的内容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说都是分茶,各个时代还是有相当的差别,烹茶法与点茶法的使用就是唐宋分茶的主要区别之一。

《茶经》所介绍的分茶是烹茶法,一面加热,一面制作茶汤。“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左卤,右臽)(*左卤,右监)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策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左饣,右孛)均。”[vii]即当水初沸时,先加盐调味;二沸时取出一瓢水,一边用筷子激烈搅拌开水中心,一边用则舀取适量末茶放入釜的中心。等到开水剧烈沸腾,再到入事先取出的那瓢水,阻止开水沸腾,养育茶汤的泡沫。最后把茶汤分盛小碗,尤其要注意泡沫的均匀,然后供饮。

《大观茶论》所介绍的分茶是点茶法,把已经烧开的水倒入盏盂里加工茶汤。赵佶根据加开水的次数,把整个点茶过程分成七个部分(七汤)。

头汤“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愈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一次加入的水量要视茶末的数量而定,目的是把茶末调成胶糊状。水要环绕着茶注入,不能直接冲入茶末之上。使用茶筅搅拌时也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由此奠定点茶的基础。

“第二汤自茶而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第二次注入开水要求来回成一直线,块注快停。

“第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第三次注入开水时,运用茶筅要轻盈均匀,至此为止茶汤的颜色大半已成定局。

“四汤尚啬,筅欲转梢宽而勿速,其真精华采既已焕然,轻云渐生。”第四次注入开水的量要少,茶筅的搅拌频率也要低一些。

“五汤乃可稍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然后结霭凝雪,香气尽矣。”第五次注入开水时要视至此为止茶汤的状况而决定击拂方法。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第六次注入开水时如果泡沫已经勃然而生,只要缓慢搅拌即可。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第七次注入开水主要看茶汤的厚薄程度,如果达到要求,点茶就完成了。

点完之后的茶汤分盛入小碗供饮,除了要求各碗的茶汤分舀均等,还要注意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也要均匀,即“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viii]

三.分茶茶器

分茶不仅见于文献记载,还更加形象地反映在绘画作品里,张世卿葬于1116年,张世古葬于1117年,他们的墓里各有一幅点茶图,描绘的内容就是点茶法的分茶,下面就以这两幅壁画为中心,探讨茶器的形制以及作用。

1. 茶碗

两幅壁画里都绘有斗笠形的茶碗,[ix]至今为止出土了很多唐宋时代的斗笠形茶碗,最广为人知的是法门寺的玻璃茶碗。曹昭解释其合理性道:“古人吃茶汤具用(*上敝,下瓦),取其易干不留津。”[x]不仅这两幅点茶壁画上的茶碗,所有壁画上的碗全都是白色,所以因为绘画色彩的局限,这些瓷碗除了白瓷,青瓷等淡色瓷器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事实上也从辽墓出土了大量青白瓷碗。

早在晋代杜育就宣称“器泽陶简,出自东隅”,[xi]虽没有明言是以今浙江绍兴、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还是温州一带的瓯窑,但是当时浙江不仅是东方,甚至是全国的代表性陶瓷产地,尤以青瓷著称,因此杜育选择浙江的青瓷碗饮茶。到了唐代,继承杜育选择茶器基准的陆羽更加不遗余力地推崇越窑青瓷: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州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百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xii]

陆羽针对社会上推崇白磁茶碗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越窑青瓷优于邢窑白瓷。这至少可以说明青瓷、白瓷是唐人优先选择的茶碗。晋唐以来的这一选择基准也同样影响着宋代,余襄公“越瓯新试雪交加”说的是越窑茶瓯中的白泡沫,[xiii]苏东坡“酡颜玉盌捧纤纤”说的是用青白茶碗饮小龙团茶,[xiv]范仲淹“碧玉瓯中翠涛起”[xv]说的是斗茶的青瓷绿茶汤,梅尧臣“纹柘冰瓯作精具”[xvi]说的是以白瓷为茶器,林景熙“冰瓯雪碗建溪茶”[xvii]以冰雪形容白瓷茶碗并用于饮建茶。

以上这些史料说明各种茶、各种饮用法都广泛使用青白等淡色茶碗,但是仍给后人留下宋人对兔毫盏等黑色系统的茶碗情有独钟的深刻印象。宋初陶谷在《清异录》里就说:“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xviii]蔡襄在《茶录》里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火脅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xix]欧阳修在《和梅公仪尝茶》诗里写道:“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xx]《茶具图赞》也选择了它。由此可见有宋一代多么推重黑盏,尤其是建安建阳窑烧制的兔毫盏。

宋代茶书所记载的对象都是建茶,所推重的茶碗也是建窑的兔毫盏,除了反映审美观之外,还有像蔡襄等所强调的建茶配建盏的意蕴。然而不仅蔡襄、赵佶之流,就是陆羽也没能为茶界制造出一个“标准”,再加上蔡襄也只是说在斗茶时不使用这些青白色的茶碗而已,所以茶碗的实际使用状况是尽管黑盏得到茶书作者的竭力推荐,各色茶碗仍然使用于包括建茶乃至斗茶在内的各种茶的饮用中,廖保秀所谓“斗试家皆只用黑釉茶盏”[xxi]言之过分。

2. 茶托

两幅壁画上的茶托分别是黑色和红色,当是漆器,《茶具图赞》所收录的茶托名为“漆雕秘阁”,强调使用的是漆雕工艺,实物见于大英博物馆。人们对于盏托的起源非常感兴趣,早在唐代就有相关记载:

建中(780-783年),蜀相崔宁之女以茶盅无衬,病其烫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盅倾,乃以腊环楪子之央,其盅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状焉。〔原注:贞元(785-804年)初,青郓油缯为荷叶形以衬茶碗,别为一家之楪。今人多云托子始此,非也。蜀相即今升平崔家,讯则知矣。〕[xxii]

李匡乂为澄清茶托并非起源于贞元初的青郓地区而讲述了崔宁之女的故事,其实盏托由托盘演化而来,汉代已经普遍使用。在晋代,当饮茶习俗日趋普及时,盏托被吸收进了茶器,在湖南长沙沙子塘东晋墓里就出土了青瓷茶托。这条史料提供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是,在唐代已经使用各种素材制造各种造型的茶托。宋代茶托的丰富多彩,更有文物作无言的证明。金属茶托如四川德阳孝泉镇窖藏出土的银质茶托,河南洛阳安乐出土的铜质茶托。各大名窑也烧制瓷器茶托,在江苏镇江发现了章岷墓(前文曾引用过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其中出土了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茶盏和茶托。此外,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北宋定窑的牙白茶托,等等。周密在《齐东野语》里说:“凡居丧者,举茶不用讬,虽曰俗礼,然莫晓其义。或谓昔人讬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要必有所据”。[xxiii]可见盏、托配套使用是饮茶的一般规范,至少在一段时期里,红色漆器茶托的使用非常普遍,而各色漆器茶托的考古发现同样是不一而足,如江苏宜兴和桥宋墓出土的褐漆茶托,在湖北武汉十里铺北宋墓出土的花瓣盘口漆茶托等。

3. 都蓝

其他点茶的绘画作品往往还画有许多茶器散放在桌上,而这两幅壁画的画面异常简洁,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桌上分别有一个红色方箱和黑色圆盒,质地应该也是漆器。

在据称是元代钱舜举所作的《品茶图》里,右侧中间一人手里捧着与张世卿墓壁画大小、色泽、图案相仿的漆器圆盒,里面排放着各色器皿。由此类推壁画里的箱盒是茶器盒,所有的茶器都放在了这两个箱盒里。同样性质的茶器在《茶具图赞》里被戏称为“苇鸿胪”,顾名思义是用苇编制的。不过在一般场合多沿用陆羽所起名称——“都蓝”,梅尧臣在《尝茶和公仪》诗中写道:“都蓝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xxiv]晏殊的《煮茶》诗也说:“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筠笼(一作都蓝)煮惠泉。”[xxv]都是说提着都蓝烹点茶。

都蓝的形制在《茶经》中有明确记载:

都蓝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阔者经之,以单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xxvi]

与壁画上的都蓝相比,《茶经》的都蓝要大得多。都蓝的尺寸因所容茶器数量、种类而异,所以难以一律。即便是陆羽也需要不同尺寸的都蓝,因为以上的都蓝是针对《茶经·四之器》所提到的茶器而设定的,而陆羽同时为外游饮茶准备了简式茶器组合,收纳这些茶器时就不能使用上述的大型都蓝了。不同饮茶方法造成茶器的差异,再加上审美情趣因人而异,从而造成了都蓝在形制上的区别。

4. 茶盂

在两幅壁画的桌子上还放着两个比较大型的白瓷茶盂,这是一个关系到茶的烹点方法的关键性茶器,而至今为止的研究都对它避而不谈,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分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唐代,因为直接在釜里烹茶,所以《茶经》里没有这种茶器的记载。宋代用执壶煮水,在这种茶盂里点茶,所以说这是一种主要使用于宋代的茶器。

研究这种分茶时使用的茶盂的困难首先来自它似没有专用名称,与饮茶用的茶碗一样,也被称作盏,因为宋代也使用茶碗直接点茶,所以茶碗与茶盂不仅有同样的名称,甚至有重叠的功能,没有相当完整、具体的记载,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饮茶史料恰好就往往是只言片语。《大观茶论》所记载的盏是点茶用的茶盂: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xxvii]

宋代也直接使用茶碗点茶,为什么说《大观茶论》在这里所说的盏是分茶时点茶用的器皿呢?除了书中记载了分茶方法以外,直接的根据是赵佶强调大小不同规格的茶盏的选择要视点茶的多少而定。如果仅仅点一人饮用的一碗茶,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这个茶盏直接用来点茶,并且与茶碗一样,也以建窑兔毫盏为首选。与茶碗不同的是造型,前面已经提到唐宋普遍使用斗笠形的茶碗,而这里的茶盏比较深,考虑到运用茶筅需要一定的空间,底部比较宽大,即便内收,也不会达到斗笠形茶碗的程度,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茶碗。与宋代斗笠形的茶碗相比,日本茶碗不仅规格比较大,而且碗壁垂直高耸。茶筅是日本茶道唯一的搅拌茶汤的工具,所以促使这种与《大观茶论》要求一致的茶碗应运而生,由此可见促使这种宽底茶碗产生的原因是茶筅的应用。不过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从赵佶所说的茶盏选择原则推理,为一个人点一碗茶的话,就可以直接使用小型宽底碗,并且就使用这个点茶的茶盏直接饮用,分茶法自然而然地消逝了,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分茶与现在仍在日本使用的以单碗为单位的点茶形式的连接点。回过头来再看曹昭对于斗笠形茶碗易于喝干“不留渣”的评价。在原则上茶末是不溶于水的,仅仅是与水搅拌均匀而已,所以有沉淀物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日本茶道里,为了尽可能干净地喝完茶汤,允许出声啜饮,这是对点茶与饮茶的碗盏一体化所造成的后果的补救措施。

5. 鱼尾柄杓

在壁画上的茶盂里各放着一把鱼尾柄杓,与茶盂一样,也是分茶的标志性器具。因为没有把茶器与点茶法结合起来研究,以至至今无法理解《大观茶论》里的“杓”的功用,廖宝秀就说:

徽宗所指杓的作用与唐代煎茶法,以瓢自釜中舀茶入盏的用法相同,但点茶法由茶瓶直接注汤入盏,不需茶杓的。《大观茶论》茶器中列了茶瓶,但未提及煎茶的釜、鼎,却又列出茶杓,实不免矛盾,亦令人困惑不解。徽宗所称的茶杓与今日日本末茶道所使用柄杓,其容水量亦大致相符,柄杓大小亦约可容一碗汤量,然酌汤入杓,不取满量,仅取其四分至六分之间而已。由徽宗杓条的说明,似乎宋代的煎茶法仅在釜中煎汤而不煎茶,击拂仍与点茶相同,于盏内进行击拂(酌汤至盏击拂),由于宋书没有详述煎茶法的程序,这只有待专家学者更多的研究论述了。[xxviii]

廖宝秀对于宋代茶器进行了至今为止最具体的研究,并且也注意到联系烹点方法展开研究的必要性,可惜对于茶的烹点方法更多的是总结概括他人的研究成果,以至无法解读茶杓的功用。相比之下,沈冬梅的研究更令人扼腕,她在提出与廖宝秀相同的困惑之后进一步指出:

(《大观茶论·杓》)表明用杓取的是点试用的开水。水杓与汤瓶的功用不相协调,这在主要论述点茶法的《大观茶论》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疑点。南宋刘松年《撵茶图》画面内容可供参考,画面中的桌子上放著一只水盆,水盆中有一只水杓,桌边站立一男子,右手持汤瓶,正往左手所持的茶碗中注汤(从方向上看象是在往水盆中注水,但这在事理上说不同),炉上又烧著一只水铫,说明水杓用来取冷水而非热水。[xxix]

沈冬梅的《宋代茶文化》是最系统的宋代茶文化研究专著,而且她已经注意到了刘松年《撵茶图》的分茶场面,可惜因为对于分茶方法的认识问题,而与茶盂、茶杓的解读失之交臂。

前面已经提到杜育在《猶赋》中强调使用瓢,《神异记》则说使用木杓的牺斟酌茶汤。他们的选择以及审美情趣对于后代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陆羽在《茶经》中就说:“瓢,一曰牺杓,剖匏为之,或刊木为之。”[xxx]并引用了《猶赋》和《神异记》的记载。这种情况甚至到了宋代还是一脉相承,南宋的《茶具图赞》收录了瓢,并戏称为“胡员外”。在《大观茶论》里则有“杓”的条目:“杓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为量,过一盏则必归其余,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杓烦数,茶必冰矣。”[xxxi]即杓的大小一定要适中,否则就要反复斟酌,导致茶汤变凉,影响味感。

6. 瓶

张世卿墓壁画里有两把黄色执壶,张世古墓壁画里有一把白色瓜棱执壶,都是陶瓷的,文物考古界所说的执壶在茶界被称为瓶或汤瓶、茶瓶、茗瓶。

陆羽使用釜来煮水烹茶,而略晚一些的苏(*广字头下,異)在《汤品》里评比各种茶瓶:“贵欠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炫豪臭公子道。”与贵重的金银,低廉的铜铁相比,竭力倡导使用瓷瓶,其审美意识又与杜育、陆羽不谋而合。同时他也反对使用不施釉的陶器,因为这样的茶瓶会严重影响茶汤的质量:“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左钅,右夸)宸缄,且将败德销声。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xxxii]从西安王明哲墓出土的青釉茶瓶就是这一时代的文物。贯休在《桐江闲居作》中写道:“深炉烧铁瓶”[xxxiii],反映了各种质地的茶瓶的使用状况。

到了宋代,赵佶在《大观茶论》里对于瓶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述:

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xxxiv]

蔡襄、赵佶都强调使用黄金汤瓶,反映了不同于杜育、陆羽乃至苏(*广字头下,異)的审美情调。在出土文物中尚未发现黄金汤瓶,不过在四川德阳县孝泉镇出土了银质执壶,而在景德镇近郊出土的影青瓜棱执壶不仅与《茶具图赞》,就是与壁画中的白色瓜棱执壶的形制也基本相同。黄金汤瓶价格昂贵,它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普遍使用其他质地的汤瓶,就像蔡襄所说的:“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xxxv]出土文物就是这种使用状况的真实写照。

各种质地的汤瓶的使用也同样反映在诗文里,杨亿《陆羽井》说;“金瓶垂素绠”,[xxxvi]苏轼《试院煎茶》说:“银瓶泻汤夸第二”,[xxxvii]惠洪《无学点茶乞诗》说:“银瓶瑟瑟过风雨”[xxxviii]苏辙《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说:“无锡铜瓶手自持”,[xxxix]苏轼《题方子明道人东窗》说:“客到催茶磨,泉声响石瓶”,[xl]朱熹则在《按唐仲友第四状》里提到铁质汤瓶。[xli]

7. 火盆

陆羽在他特制的火炉上,不仅刻上了八卦,而且在刻写纪年时专门强调“圣唐灭胡明年”[xlii],即平定安史之乱的次年,反映了他的思想观念。壁画上所描绘的火炉是五足盆状,似为铁质。在张世古墓里出土了陶质的冥器火盆。火盆是一种使用频繁的炉子,其它辽墓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类似火盆。

8. 渣斗

两幅壁画上分别绘有黄色和白色渣斗,当是瓷器。渣斗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被广泛使用,流传至今的文物数量也很大,在同一墓群的张文藻墓里就出土了黄瓷渣斗。辽代茶器中的渣斗是盛放渣滓的器皿,其功用相当于唐代茶器中的“滓方”:“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xliii]

9. 棒状器

梅尧臣《以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银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xliv]说的是使用银质汤瓶煎汤,使用银质的梗棒击搅,使得茶汤的表面漂浮其如同小米粒儿般的泡沫。北宋前期的史料表明当时使用着匙箸等工具击搅茶汤。蔡襄在《茶录》中就介绍了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xlv]在宋代建茶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丁谓则在《煎茶》诗中写道:“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xlvi]即与陆羽一样,使用竹策——筷子搅拌茶汤。“竹策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xlvii]而到了北宋末期,茶筅异军突起,不仅《大观茶论》作了详细记载,还开始频繁出现在诗文里,南宋的《茶具图赞》甚至把它作为典型的搅拌工具加以收录,名之曰“竹副帅”。

然而从张世卿墓壁画中只能看出手持细小棍状器具,从梅尧臣的诗来看,筷子类的工具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他在《得雷大简自制蒙顶茶》诗中再次使用了“细梗”和“鞭”两词:“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xlviii]明代以后,叶茶成为中国茶的主流,而分茶所使用的末茶退出了历史舞台,以致明清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其烹点方法,朱昆田就在《碧川以岕茶见贻走笔赋谢》中把“银梗”作为嘲笑的对象之一:“因笑唐宋人,纷纷贵团饼。研须倚石臼,打或藉银梗。”[xlix]

四.小结——兼论茶器的文化内涵

分茶是末茶的烹点方法之一,就壁画所描绘的茶器而言,其点茶的基本程式是:在火盆上煮开水,从都蓝里取出茶器,开始点茶。在茶盂里放入适量的茶末后,一手持装有开水的汤瓶,一手持搅拌茶汤的银梗,一面逐渐注入开水,一面搅拌茶汤,待茶汤浓度适中,并搅拌出泡沫后,用瓢或木杓把茶汤分别斟酌进斗笠形的茶碗里,放在漆器茶托上,以供饮用。同时还要准备渣斗,以盛装剩余的渣滓。

中国从来就有“美食不如美器”的传统,这一点在茶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茶器不时用坐相互馈赠的礼物,黄庭坚就曾接受过茶瓶,并为此作诗谢答:“短喙可候煎,枵腹不停尘。蟹眼时探穴,龙文巳碎身。茗椀有何好,煮瓶被宠珍。石交谅如此,湔祓长日新。”[l]器具的意义不仅在物质层面上,还具有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郑玄解释使用匏来酌酒的含义是“俭且质也”,即瓢的使用象征着节俭、质朴,因为“匏是自然之物”(孔颖达疏)。[li]孔颖达在解释《礼记》中使用陶匏为祭器时说:“‘器用陶匏尚礼然也’者,谓共牢之时,俎以外其器但用陶匏而已,此乃贵尚古之礼自然也。陶是无饰之物,匏非人功所为,皆是天质而自然也。”[lii]班固也把“器用陶匏”作为“昭节俭,示太素”的手段。[liii]无论是晋代的杜育,还是唐代的陆羽,都选择使用了陶瓷器皿和瓢。桓温、陆纳等也以茶示“俭素”,标榜自己的生活态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素,每宴惟下七奠(*左木,右半)茶果而已。”[liv]由此看来,在晋代,无论是分茶的基本程式,还是俭素的文化精神都已经形成。

在中国,因为末茶文化的失传,所以在既不明了烹点茶的具体方法,也没有明确的茶器传世的情况下,对于文献记载的茶器的研究非常肤浅。以往的考古文物性质的茶器研究,除非异常特殊的造型或伴随着文字出土,否则难以确认究竟是否是茶器。壁画等图像资料里所描绘的茶器具体明确,从一个侧面提供了确认茶器的线索,为进而解明茶器的使用方法提供了切实的证据,刺激了茶器研究。但是因为割裂了与茶的烹点方法的协同研究,仍然限制了茶器研究的深度。本文与其说是要彻底解明分茶的烹点方法以及所使用的茶器,还不如说是想向方法论单调、问题意识贫瘠的茶文化研究现状中,抛入一块引玉的砖瓦。

--------------------------------------------------------------------------------

[i] (日)青木正儿:《中华茶书》,《青木正儿全集》第8卷,春秋社,1984年,199页。

[ii] (日)布目潮恭、中村乔编译《中国的茶书》,平凡社,1985年,218页。

[iii] (唐)韩岸:《为田神玉谢茶表》,(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44,中华书局,1983年。

[iv] (晋)杜育:《猶赋》,(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v] (唐)陆羽:《茶经》卷中《四之器》,百川学海本。

[vi] 《猶赋》,《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

[vii] 《茶经》卷下《五之煮》。

[viii] (宋)赵佶《大观茶论·点》,说郛本。

[ix] 茶碗是唯一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的茶器,请参考(日)水上和则《宋代茶碗考——关于辽墓出土的斗笠形青瓷碗》,高桥忠彦编《东洋的茶》,淡交社,2000年,141-180页。

[x] (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下《古无器皿》,四库全书。

[xi] 《猶赋》,《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

[x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iii]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18《茶类·和伯恭自造新茶》,黄山书社,1994年。

[xiv] (宋)苏轼:《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6《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四部丛刊初编。

[xv]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2《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四部丛刊初编。

[xvi] (宋):梅尧臣:《宛陵先生集》卷36《晏成绩太祝颐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因以为谢》,《四部丛刊》初编。

[xvii] (宋)林景熙:《林霁山集》卷3《书陆放翁诗卷后》,四库全书。

[xviii] (宋)陶谷:《清异录》卷4《茗猶》,百部丛书集成。

[xix] (宋)蔡襄《茶录》下篇《论茶器·茶盏》,(明)喻政《茶书》万历壬子序刊本。

[xx] (宋)欧阳修:《居士集》卷12,《欧阳文忠公文集》10,四部丛刊初编。

[xxi] 廖宝秀:《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国立故宫博物院,1996年,74页。

[xxii] (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茶托子》,百部丛书集成。“建中”原作“建始中”。唐代无建始年号,据《旧、新唐书》《崔宁传》改。

[xxiii]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9《有丧不举茶讬》,中华书局,1983年。

[xxiv] 《宛陵先生集》卷51。

[xxv] (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卷110,四库全书。

[xxv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xvii] 《大观茶论·盏》。

[xxviii] 《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89页。

[xxix] 沈冬梅:《宋代茶文化》,学海出版社,1999年,84-85页。

[xxx] 《茶经》卷中《四之器》。

[xxxi] 《大观茶论·杓》。

[xxxii] (唐)苏(*广字头下,異):《汤品》,(明)喻政《茶书》万历壬子序刊本。

[xxxiii] (唐)贯休:《禅月集》卷10,四部丛刊初编。

[xxxiv] 《大观茶论·瓶》。

[xxxv] 《茶录》下篇《论茶器·茶瓶》。

[xxxvi] (宋)杨亿:《武夷新集》卷4,四库全书

[xxxvii] 《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11。

[xxxviii] (宋)惠洪:《石门文字禅》卷8,四部丛刊初编。

[xxxix] (宋)苏辙:《栾城集》卷6,四库全书。

[xl] (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12,四部丛刊初编。

[xli] (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9《奏状》,四部丛刊初编。

[xl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li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liv] 《宛陵先生集》卷56。

[xlv] 《茶录》下篇《论茶器·茶匙》。

[xlvi] 《瀛奎律髓》卷18《茶类》。

[xlv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lviii] 《宛陵先生集卷》第55。

[xlix] (清)朱昆田:《笛漁小稾》卷10,四部丛刊初编。

[l] (宋)黄庭坚:《山谷外集诗注》卷8《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煎茶瓶》,四部丛刊初编。

[li] 《毛诗正义》卷17《大雅·公刘》。

[lii] 《礼记注疏》卷26《郊特牲》。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u'er tea culture tourism product can show various forms of tea culture, promote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taste of Pu'er tea, build international brand of Pu'er tea and promote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Pu'er City. Taking Pu'er City for examp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er tea culture tour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u'er tea cultural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new initiatives and promotional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er tea culture tourism product by combining with the demand of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Key words: Pu'er tea culture;tourism;product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054-02

1 普洱茶文化旅游概念

茶业、茶文化、旅游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前者的振兴会丰富后者的内容,后者的兴盛会带动前者的发展,两者具有本质的联系[1]。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2]。普洱茶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源自明朝。但云南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民间有“武侯遗种”的说法,证明云南的濮人种茶有悠久的历史[3]。现有的普洱茶从外型上可分为饼茶、沱茶、砖茶、金瓜贡茶、千两茶和散茶等。

2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现状

云南省普洱市作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围绕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以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品牌营销和培育为核心,促进茶产业链条延伸,推广集茶叶种植、加工、旅游等为一体的茶庄园经济发展模式,力将普洱市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普洱茶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茶文化旅游中心。

普洱现有营盘山万亩茶园,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江城牛洛河生态茶园,镇沅千家寨、邦崴千年古茶树、佛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澜沧景迈山万亩茶园等,特别是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的千年万亩古茶园,连片采摘面积达16000余亩,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令人惊叹。

3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普洱市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存在着中心地形象不清晰,缺乏宣传,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参与性不强,在市场运行机制、统一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缺陷等问题。在普洱茶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在注重茶工艺创新的同时,在普洱茶旅游和营销方面有所作为,联合相关旅游、酒店企业,共同开发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

4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手段

4.1 紧跟绿色经济发展的浪潮,发展茶庄园经济 绿色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绿色经济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任何国家、地区都必须走到这条路上来。在2015年4月28日至6月1日在普洱学院举行的首届普洱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中,诸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都充分表达了对绿色经济的认识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普洱市作为首个部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绿色生态是普洱最大的优势与特色,普洱森林覆盖率达68.7%,是名副其实的“绿海明珠”。在此次论坛中普洱学院院长成文章发表了题为《“一路一带”战略格局下普洱绿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思考》的报告,成文章认为,普洱绿色产业未来发展的模式,是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保护,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的典范,成为全国绿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的集散区。

普洱茶作为普洱市绿色农业的代表,普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必须紧跟着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开发现代茶园、有机茶园。比如普洱就以生态茶园、贡茶园、高山茶园、古茶园等为基础,重点打造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遗址公园、宁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镇沅千家寨旅游区等茶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集茶生产、旅游、文化、体验、养生、餐饮于一体的茶庄园,把普洱打造称中国茶文化观光旅游胜地。

4.2 特色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 除传统的普洱茶商品外,还应努力探索普洱茶旅游商品开发新思路,不断推出制作精美、价格适宜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

4.2.1 石斛普洱茶的开发 普洱除了普洱茶比较有特色之外,还有另一特产石斛。普洱市地处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最适合石斛生长的地方,市内共有野生石斛80多种。2013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双龙古茶园茶厂厂长杨加龙自主研发的“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部级发明专利。石斛普洱茶的特殊功效表现在不仅具有排毒养颜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抗疲劳、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同时,对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眩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律不齐、高血脂症、胃溃疡等有治疗作用。石斛普洱茶的研发,解决了现有普洱生茶缺乏排毒养颜功效的问题,成为非常受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4.2.2 普洱茶饮食产品的宣传 普洱的饮食产品具有品种丰富、种类繁多等特点,很多植物、昆虫都可成为普洱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没有形成派系,甚至没有形成统一规整的菜单,显得杂乱而没有体系。普洱茶菜有普洱茶茶汁类、普洱茶茶汤类、普洱茶香薰类、普洱茶卤类、普洱茶酒类、普洱茶鲜类、普洱茶点类和普洱茶面类等。而普洱茶宴席既有传统的具有历史传承的云南土司茶宴、南诏宫廷茶素宴、大马帮茶宴,又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彝家茶汁羊八碗,既有高规格的国宾普洱茶宴又有针对普通民众的家庭普洱茶宴和茶汤乡土碗等,可谓是极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宣传和营销,在与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普洱特色美食山茅野菜和佤族、拉祜族等民族饮食相比,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很明显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一方面应继续加大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的收集整理和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对普洱茶饮食产品的宣传和观念的引导。

4.3 普洱茶商品的创新 从旅游市场高度流动性的特点出发,一方面可开发盒装普洱茶醋、普洱茶饮料、茶点心、茶面包、茶饼干等新产品,另一方面可制作反映民间饮茶生活的木雕、按比例缩小的茶具、茶桌椅、茶建筑等。比如2014年5月,普洱某公司将普洱茶制成香烟,号称可以直接燃吸、或直接冲泡、或者经过燃吸后再冲泡。此“烟”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支持,认为此举富有创意,是对普洱茶饮用方式的“革命性”颠覆,不过更多的人持否定态度,有网友直称这是把“香叶”变成“毒草”的做法。我们姑且不论此“烟”本身的好与坏,但是就该公司对普洱茶旅游商品开发的创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5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

5.1 历届普洱茶叶节的开展 旅游节庆是提高举办地的旅游竞争能力,全方位展示举办地旅游资源特色的一种重要形式。普洱茶文化旅游也可以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来扩大宣传,增强其影响力。

1993年4月9日至11日,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云南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举行,普洱县(2007年更名为宁洱县)设分会场,以“团结、奋进、振兴”为主题。首届普洱茶叶节便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贸宾客、专家学者和国内10多个省市的党政领导、企业家贸易伙伴等共3000多人参加,进行经贸交流和业务洽谈,达成商品成交额6.235亿元,与国外客商签订协作项目99个,总金额达2.3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自此,掀开了中国普洱茶叶节的序幕,每一届普洱茶叶节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活动形式,至今已举办了14届,在刚刚过去的“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期间,以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祭茶祖仪式、普洱特色产品展销会、探访那柯里茶马驿站、斗茶大赛等形式全面深入的展示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在此期间还开展了普洱茶产品交易博览会,吸引了众多茶人、茶商和游客参加。此次茶叶节的举办,对于传承和弘扬普洱茶文化,加快普洱市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推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把普洱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驿站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且配合此次茶叶节的宣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5月18日至5月21日晚上黄金时间,连续四晚播放了《天赐普洱》的纪录片,分别从茶路、大河、茶源、绿洲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普洱茶在普洱、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极大的提高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2 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信息网络营销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上进行旅游营销,具有宣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易于修改和补充,制作费用较普通大众媒体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传送和即时的互动。因此,利用互联网营销,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普洱茶特色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到世界各地。比如可建立旅游信息库,将普洱市域内的各个旅游景点、旅游活动内容、接待设施和服务、道路交通、气候、参考价格等信息输入到资料信息库中,制作旅游主页,并将此主页链接于知名网站下,便于旅游者查询。还可借助百度、谷歌等知名搜索引擎将普洱茶特色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公众,增强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社区,开展口碑营销;强调用户体验,开展互动营销;借助网络团购,营销特色产品等。第十四届普洱茶叶节的一个重头戏就是中国优质农产品信任系统在云南普洱市的正式上线。该系统主要涵盖全程追溯、品质管控、企业宣传、危机处理、农业百科、智慧电商等6大服务模块,是拓展农产品市场,实现优质、优价的重要窗口。普洱市政府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签订了《普洱市品牌农业实施协议》,双方共同推广普洱高原特色农产品。而这也是普洱茶旅游产品扩大线上宣传、交易的一个重要契机。

6 小结

茶文化旅游由于其顺应了旅游市场的变化,又具有传统旅游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旅游界和茶叶界相关人士的重视。普洱市作为茶文化资源的富集地,有条件大力开发普洱茶文化旅游。开发普洱茶文化旅游,有利于拓展普洱市旅游市场、优化普洱市的旅游产品结构、形成普洱市鲜明的旅游主题,从而带动和促进普洱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旭辉,刘桂花.茶业、茶文化与旅游业[J].农业考古,2003(4):59-62.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8

关键词:英国茶文化;英语文学;艺术研究

从开始进口茶叶至今,英国人爱茶的形象已经维持了长达400多年,茶也从最开始只属于贵族的奢侈饮料逐步进入寻常家庭,成为英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属于舶来品的茶,英国人不仅孕育出了独有的红茶文化,还开创了优雅的下午茶,形成了带有自己特色的茶文化。而英语文学作为英语语言及反映英语国家社会风情的集大成者,是进行英国茶文化的研究有效渠道。

1茶叶在英伦土壤的生根

茶叶最早来自中国,在很早之前,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不出产茶叶,更别说出现茶这个词语,在茶叶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同时,“茶”也逐渐被引入到印欧语系当中,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外国语言中与茶相关的词汇都是由“茶”的汉语发音或者地方方言发音演化而成,比如英语中茶的单词Tea都是从厦门的方言中演化成英文单词的。虽然英国已经有400多年的饮茶历史,但是具体英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茶叶的,还存在争议。由于英国既不生产茶叶,也没有重视茶叶交易的发展,早期英国人饮用的茶叶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进口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加上政府对进入英国市场的茶叶征收的税收率高达119%,普通市民没有经济实力承担,因此最开始茶在英国只是流行于其上层社会。其中查理二世的妻子凯萨琳皇后更是因为喜欢喝茶被称为“饮茶皇后”,创造了极富英国特色的英式下午茶。直到1826年,英国在其殖民地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并在茶树种植上取得成功,英国人开始在印度进行茶园种植,将茶叶运回英国本土,市场流通的茶叶增多,茶叶价格下降,茶叶才进入普通人家。进入维多利亚时代后的英国,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等生活质量问题,茶得到进一步推广,茶文化也开始成型完善。

2英国茶文化及其演化

2.1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形式

在英国,茶的身影遍布,英国人的一天是从饮茶开始,从饮茶结束的。它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2.1.1Earlymorningtea。即英国早茶,是英国人在早上起床之后进行的饮茶活动。在弥漫着茶香的茶杯中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牛奶或者柠檬,借助茶中的咖啡因保持头脑清醒,开始一天的生活。早茶多饮用红茶,精选的红茶多来自阿萨姆等红茶产地,无论是色泽口感还是气味,都相当讲究。2.1.2上午茶。英国人无论是上班与否,都会在上午11点的时候进行小憩,来一杯茶,作为工作生活中间的一种调剂方式。因为上午茶时间并不长,只有2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它在英国茶中最不讲究,也最简单,少为外人知晓。

2.1.3英伦下午茶。在英国茶中,下午茶是最重要也是最考究的一部分,凭借其丰富的内涵和优雅的形式,承载了英国茶文化的内涵。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英国人都能获得半小时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英国人会备上三层茶点,配上伯爵茶,大吉岭等传统茶饮,在优美的音乐中度过美好的下午茶时光。如今茶会除了是英国人休闲的重要时光,也是人们进行社交的重要时机。

2.1.4高茶。高茶也叫晚餐茶,在傍晚时分进行,通常是与晚饭一起进行的,虽然经常有人会把高茶与下午茶混在一起,但是比起下午茶,高茶更具平民色彩,配茶的茶点并没有过多的讲究。

2.2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经过长年累月的渗透,茶在英国逐渐衍生出带有英伦风范的茶文化。无论是将享用茶品的时间固定化,还是对饮茶时的服装进行严格规定,又或者是成套的使用精美茶具,英国人将饮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甚至连茶点的食用次序都有着细致的讲究,英国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英国人对优质生活方式的不懈追求。

2.2.1从健康角度衍生出的饮品文化。在茶叶刚传入英国本土之际,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还停留在中国的一种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药草的层次,认为其能促进人体健康,驱除人体的邪气,解除宿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把茶叶当成来自中国的仙草。随着茶叶浸入普通大众的生活,人们对茶叶的研究增多,对其认识也逐步深入,人们渐渐将茶当作一种日常饮品,并创造性的添加糖,柠檬,牛奶等物质,茶已经不再简单的只是一种解渴或者药用的东西,而是经过英国本革后形成的一种既营养又好喝的饮品。

2.2.2从休闲角度衍生出的典雅生活方式。几百年的时间里,茶成为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维多利亚时代,茶摆脱过去纯粹的饮食地位,演化成一种融合了饮食,礼仪,休闲等因素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成为英伦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英伦下午茶,随着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他已经不再是过去为了解决生理需求而进行的餐饮活动,而变成一种对活动环境要求高,融入英伦古典文化,集合审美与使用与一体的娱乐休闲方式,同时也是民众进行社交会友,交流思想的场所。

2.2.3从艺术角度衍生的茶道文化包含了泡茶技艺和品茶艺术两个方面,而在英国,饮茶已经不仅仅是过去为了生理需求而不得不进行的活动,而是升华到另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和中国与日本的茶道不一样,英国赋予了茶道更为开放的内涵,甚至比其他国家更尊重茶道。

3英国茶文化对英语文学的影响

和中国人爱茶从而颂茶一般,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在英语文学中也表现得很突出。

3.1茶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在茶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之际,茶文化不断形成,在英语语言体系中也开始出现一系列与茶相关的词汇语言。正如前文所说,英语体系原本是没有茶这个单词的,tea是从福建厦门的方言中音译过来的。同时teacup,teacake,teagarden等英语词组相继出现,极大的丰富了英语词汇体系。在英语词汇不断多样的同时,不少与茶相关的俗语也相继出现。比如说“That’snotquitemycupoftea.”直译为“那真不是我喜欢的东西”,甚至还被引入中国,翻译为“那不是我的那杯茶”。

3.2茶文化对具体文学创作的影响

除了英国语言体系中茶文化的身影越来越密集,在英语文学中,不少作家和诗人都用各自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茶的喜爱。诗人喜欢用诗意的语言来传达对茶的喜爱。济慈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就曾用“一点一点地吃着烤面包,在叹息中等待凉茶”的诗句生动的对人们等待喝茶的情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而与他处在同一个时期的大诗人雪莱则用一首长达300多行的诗歌这样写道,“那药师医士抱怨的饮品,而我会不顾劝诫大口痛饮,当时神来临,我们将抛硬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茶事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从不少见,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对于饮茶也从来不会吝于笔墨。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狄更斯在其知名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使用“茶”这个单词多达80次,并通过生动细致的场景描写给读者展示了许多非正式场合的英国茶会是什么样子。而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中,对于主角们用茶的生活场景并不少见,用晚餐后必然会出现一场英伦范茶会。“那些太太小姐们都挤在桌子周围,贝内特小姐在桌旁沏茶……茶具收走,牌桌摆好知识,太太小姐们都站起身来……”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片段几乎贯穿了整部作品。而法国作家安•莫洛亚笔下的英国诗人拜伦爱茶成狂,在《拜伦传》中,他还详细记录了拜伦爱茶的各种趣事。茶从中土西传,进入英国,渗透进英国人的生活,形成茶文化,并演化成英国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英语文学,给英语文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素材,成为著名英语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文学著作也成为今人详细研究了解英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4结束语

茶叶漂洋过海从东方进入西方世界,在不断的征服人们味蕾的过程中,英国人的生活已离不开茶,茶文化已经进入内心深处。即使是在当今繁忙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下,英国人依然没有放弃对茶的痴迷,甚至已经将下午茶发展成英国的一张特有的名片,变成人们眼里英伦风的一部分,不管是英国红茶还是水果茶,又或者是香草茶,都深为众人喜爱。茶里来茶里去,这样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的被英国人重复着,各种名义的茶会让英国人将许多时间都花费在饮茶过程中。这样的生活虽然在英国出现不过几百年,却让英国文学家对茶衍生出浓烈的感情,茶文化更是深深融入到英文文学当中,出现在各种文学著作之中,成为英国文化难以分割的一部分,为英语文学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更是展现了茶文化在英国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俊暐.英美接受中国茶文化之比较[J].农业考古,2009(2):256-260.

[2]刘朴兵.略论英国茶文化的演变[J].农业考古,2010(5):324-333+338.

[3]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327-333.

[4]姜春红.中国茶对英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大家,2012(7):130.

[5]包婉玉.中英茶文化的内涵———从物质、精神、语言三个层面来看茶文化的内涵[J].学园,2013(25):192+194.

[6]胡海青.英国文学中下午茶体现的美学与道德[J].福建茶叶,2015(6):179-180.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9

《问道·中国茶》:当今很多人常常会说到“禅茶一味”,这个词究竟有什么内涵?

贤志法师:第一,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礼仪传承有序,非常严谨,恭敬三宝,不仅供奉传统的五供“花、香、灯、涂(水)、果”,还要供茶。茶是佛子向佛陀和菩萨表达尊敬的方式。其次,佛教倡导醒觉,茶饮能有效地去睡魔,去昏沉,让人神清气爽。这些说的是佛教与茶的渊源,那么从茶事本身的精神层面来说,禅茶一味有以下这些意义:

一是调心入定。大家都知道,坐禅是观心的过程,人在摒弃外物干扰时,心就会变得更细更静。在禅堂中,一天的坐禅需要多次喝茶,禅人的味蕾特别敏感,煮茶师要用高度的用心和高超的技巧煮茶。这样的一碗茶来到坐禅者的唇边,用细微的触觉、嗅觉、味觉去全身心地感受它,能对禅坐有所增益,使坐禅中疲劳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

二是形成沟通的管道和认识的渠道。包括我们寺院在内,现在的寺院经常举办一些茶会。在茶会中,泡茶者和品茶者,互为思维对象,角色也在不停转换着。当泡茶时,心专注于茶中,万事万缘放下,所有的心思信念都放在怎样将面前这杯茶泡得可口,平时的妄想与烦恼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消失了。而品茶者与泡茶者同步感受着这样一个过程,这杯茶来到面前,慢慢端起来,慢慢入口,香气、汤色明了在心,也像是坐禅,是一个观心的过程,是看着念头一个个转换的过程。

三是皈依和省思的过程。在茶道演绎的过程中,带入“我”的身心在皈依,带入“我”的身心洗涤在一种宁静、敏思、专注的过程。“禅茶一味”是在宋代由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的,他提出禅茶一味。我的理解即是我们禅宗的一个口诀:清、和、寂、敬。“清”是清新,所喝之茶茶味清新,环境清雅,内心清静,所以在喝茶的过程中,以清新和清静入禅定;“和”是调和,茶对内可以调和身心,对外调和大同,因为茶事是友好的,茶人也是清静之人,只听说喝酒打架,没有饮茶滋事的;“寂”是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看人家泡茶或我们在喝茶,这之间无需语言表达而是以心印心,喝茶聊天会散乱,所以我们用心来沟通,用茶作为我们沟通的媒介和桥梁;“敬”是敬茶、敬天、敬人。在福鼎当地有个说法“茶米同源,同等珍贵”,喝完茶后茶渣和茶叶不能乱倒,最好把它放回自然。茶味的制作采摘也不易,了解茶的过程,才能起恭敬心,这是敬茶;按照千古流传的茶礼来说,泡茶先奉客,这是敬人;新茶制出,先供佛斋天,感谢赐予,这是敬天。

《问道·中国茶》:可以说茶是参禅的载体、助禅的良方,也是禅文化传播的载体,在这方面资国禅茶怎么践行?

贤志法师:我们想根据《百丈清规》等佛教典籍记载来恢复禅茶的传统和寺院饮茶的制度与仪轨,保存古代普茶、施茶等传统的仪式。资国寺寺址在白茶之乡福鼎,资国禅茶是寺院的传统,资国僧人自己采茶,种茶。资国禅茶除了供佛敬天、寺院自用以外,还保持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传统修行方式。

其次,以茶结缘,把禅茶赠予远近檀越。过去在南方,家宅不安、小孩生病时,就用寺庙里的茶作为药引,可以去邪扶正。很多寺院还有施茶,在亭台、街巷,摆个茶摊给过往的人解渴歇息。此外,寺院自种自制的茶叶在茶铺销售,供给寺庙的日常开支,也是自力更生的一种方式。今天的资国寺延续了这个传统,用有机的茶叶和现代的方法,推动福鼎的茶文化。

再次,我们举办各种推动禅茶文化发展的活动和论坛,通过媒体把禅茶精神传播出去。2009年资国寺举办了“世界禅茶大会”,来自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以及大陆的专家学者、茶企业、文化界300余人,加之各界媒体广泛参与。最后大众共同认证,世界禅茶文化论坛永久会址为资国寺,认同的原因在于资国寺是白茶之乡,寺庙里有茶的传统,以茶养禅,因缘和合。我们每年举办一些小论坛,3年做一次大论坛,目的是提倡禅茶精神,以茶论道,以茶弘扬佛法。

《问道·中国茶》:福鼎是白茶的发源地,白茶是最天然的茶,是否也最能表达禅文化的核心精神?

贤志法师:白茶是滋养资国寺和福鼎一方的茶,现代医学、科学有许多论证,白茶确有清凉解毒、消炎降压的作用。从茶本身来说,白茶有益健康,并且与其他茶类相比,它的加工方法更简单,古法加工白茶不炒不揉,生晒贮之,可谓天然简朴。再者白茶价格实惠,老百姓买得起,年份陈久的白茶愈加沉厚,有“3年为茶,5年为药,8年为宝,10年为丹”之说,是茶中珍品,正如禅之精神,愈经时间磨砺,愈见妙有真心。

《问道·中国茶》:禅茶对于僧侣很有意义,对于社会有怎样的普世价值?

贤志法师:每一个人都能通过饮茶得益,这是为什么呢?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是随波逐流、没有尽头的生活。在饮茶的当下,人专注于茶里,能暂时地变得清心寡欲。欲就是欲望,奔波了一辈子,一身是病,丢了自己。饮茶,无论是否精确定义于禅茶,它的实质都是在提倡一种“慢生活”,通过喝茶来思维、来反省,达到清心寡欲。清心,就是让我们的心清静下来,智慧才能上升,明心见性;寡欲,就是欲望降低,人就不会浮躁,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

《问道·中国茶》:在传播禅茶文化中,您遇到最大的困难和挫折是什么?禅茶文化最先应该影响哪几类人群?

贤志法师:在禅茶文化中,最大的困难是好多人不理解,这个“禅茶”是作为经济的象征、聚拢名利的手段吗?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刚开始大家不理解这些,我们也很苦恼,后来我们就开始解析为什么要做禅茶,确立自己的目标和愿心。我们觉得真正立得住的事情,是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我们的目标是要通过文化来传播佛法,通过茶道使人身心轻安,弄清楚这些就可以面对外界的质疑。当然在质疑声中,我们也有来自师友的帮助,比如日本的仓泽行洋先生、韩国的崔锡焕先生、台湾的范增平先生,还有骆少君女士、寇丹先生、吴甲选先生、马守仁先生等等,他们对资国禅茶的帮助和影响是很大的。

影响人群当中,我们希望首先影响的是三类人群。一是企业家,在为社会创造利益、带领企业员工不断向前的过程中,企业家是最忙碌、最劳累也最容易卷入烦恼的旋涡,以禅茶静心,能更好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开启智慧,冷静审慎;二是文化界人士,作为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有历史的天赋使命,通过他们的思考传播,将禅茶的益处普及到社会的各阶层,令饮茶时的轻安与醒觉带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让道德与良心提起在人心;三是普遍信仰者,借禅茶的力量坚定信仰。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篇10

茶文化不仅具备可供开发的巨大经济价值,同时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维护茶文化的完善性,必须注重该文化体系的具体维护。在对茶文化进行开发的初期,由于巨大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很多人缺乏完善的保护意识和思维,因此很难做好茶文化的保护工作。从问题状况上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机制,而茶文化产业开发者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从而导致茶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深入研究茶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法律问题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茶文化发展背景入手,结合分析其存在问题,进而从法律视角探析完善茶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茶文化;开发保护;发展策略;法律问题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在长期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内容。一直以来,茶文化都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阶段人们对养生、文化等消费需求更加突出,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的可开发度就进一步提出。因此在茶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就逐渐兴起了一系列有关茶文化开发的产业链条。但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茶文化开发过程中,过多追求价值导向,因此在茶文化内涵挖掘,品牌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缺失和不足。从根本上看,想要解决茶文化市场的盲目开发现象,必须注重法律机制建设,提升开发者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茶文化产业的体系化开发。

1茶文化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目前人们对健康、养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消费产品,但目前整个消费市场中,有关茶文化产业开发的产品比重还很低,尚且处于快速发展期,茶文化产业所开发的产品大多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因此加快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是满足消费者庞大消费需求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茶文化体系最丰富的国家,也是茶叶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涵盖茶文化历史、茶文化、茶产业的庞大体系。所以我国具备茶文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而提升文化品质,壮大文化产业链,也是我国推行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要求。因此,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也是整个国家文化开发理念不断成熟的客观要求。再者,之所以要发展茶文化产业,也是人们对自身消费品质和内容日益提升的要求表现。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可观改善,加上人们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不断转化,传统单一的物质消费就很难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与文化相关的茶文化产业就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内容。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才能有效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同时正是这一消费需求的存在,为整个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市场空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后,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所以,需要我们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产业。通过该产业开发不断完善,从而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提供重要保障。最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无论是资源利用,还是盈利模式,都需要我们探索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而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正是将产业内容优化,多种资源要素充分利用的具体表现。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整个经济发展最大的要求就是走产业融合协同的发展道路。通过产业融合,尤其是产业链条建设,将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茶文化产业相关资源,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开发的目的和价值。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诸多产业,不仅包括茶叶产品开发,还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业态,因此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将对诸多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推动。

2茶文化发展与保护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目前整个茶文化机制在庞大的消费需求影响下,已经实现了体系化开发,因此一些茶文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无论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旅游开发,还是主打茶文化牌的茶产业体系建设,如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仔细研究茶文化开发及保护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以下问题:

2.1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强有力的核心企业。进行茶文化开发,需要持续投入,因此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开发状况。其次,缺乏完善全面的开发思路,所谓完善的思路指的是从企业发展融资、企业产品体系建设、企业发展战略等等,但目前多数茶叶企业都是在传统作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与现代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最后,茶文化产业开发缺乏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不仅仅是从某一点切入,而应该是以茶叶开发为基础,融入消费者体验,完善产品内容,但目前茶文化开发更多只是停留在某一点,因此无论其开发程度,还是与市场的融入度都较为缺乏。此外,在茶文化开发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知识产权意识,不能很好完善自身权益保护,而在部分茶文化历史的保护工作中,也存在重要缺失。

2.2茶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企业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权益,因此其存在过渡开发茶文化体系的现象,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必要的茶文化保护意识。整个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茶文化保护难度大。经过几千年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区域为核心的茶文化体系,在不同茶类型地区就形成相应的茶文化体系,比如在普洱市,具有普洱文化的茶叶企业超过百家,因此这就使得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实施难度大,很难取得理想保护效果。其次,是缺乏综合实力强的茶叶企业,如今多数茶叶企业在资本融资方面较为匮乏,其资金实力并不充足,因此其在进行产业开发过程时,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收益,而非开发保护,这就使得很多茶文化资源只在于开发,而没有形成有效保护。最后,在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缺乏相应法律规范,以至于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多流于形式,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明显力度不够。当出现茶叶企业破坏茶文化时,并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同时政府也缺乏必要的投入力度,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3从法律视角分析完善茶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具体思路

如果从法律视角看茶文化发展与保护,那么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法律制度的存在,其价值在于既有效开发茶文化资源体系,同时也在开发的同时做到了有效维护。从法律角度出发,实际上就是对茶文化最大价值的保护,其具体实施思路为:

3.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保护茶文化品牌与内涵

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想要保障开发者的权益,就必须从品牌维护角度出发,切实有效提升对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品牌维护,最大程度保护其利益。只有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才能为其品牌价值维护提供基础,同时只有茶文化企业具备了相应的实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茶文化开发和保护工作。从目前多数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品牌保护意识,企业自身所研发产品的知识产权也未能予以妥善保护。随着茶文化开发体系的不断成熟,应完善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维护。

3.2明确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使用范围

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各相关企业都应该具备充足的法律意识和思维,不仅要让茶文化实现最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挖掘,同时也要充分保护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法律权责。首先,无论是茶文化的权属所有者,还是开发者都必须对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有效认知,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必须对相关环节因素进行界定,通过权责义务的准确界定,从而实现有效追责,一旦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相关责任问题,就有据可循。

3.3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内部管理

在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相关机构和组织要加强对具体开发活动的有效监督,针对整个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而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坚持追根溯源,注重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确保责任有人担当。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让其认识到依规章开展茶文化开发的重要性。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有效提升茶文化开发者对茶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过程。

3.4完善相关法规,提升茶文化保护范围

想要做好对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保护工作,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及相关机构要完善法规建设。以法规完善、监督完善、履责完善来为茶文化有效保护提供保障;二是茶文化企业自身要树立茶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意识,其作为茶文化开发主体,只要其重视保护,才能从根本做好茶文化保护工作;三是,整个茶文化行业要构建全面完善的保护范围,茶文化企业要丰富法律意识,增加维权思维,一旦出现问题,也要据理力争,维护权益。

4结语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消费习惯更趋向多元,而消费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茶的价值,以及茶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以前,可以说,当前茶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不仅能有效延展茶产业链条,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具体要求,此外,这也是当前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正常表现。但是在具体开发茶文化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比如缺乏体系化开发思路,知识产权意识不足,不能将开发与保护协调开展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看,都是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表现。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融入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系化文化内容,作为非物质化的文化产物,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现阶段茶文化开发进一步成熟,如何才能在有效挖掘其内涵特点的同时,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实现茶文化开发就成为当前我们对其实施开发的具体思路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楼慧心.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中国文化,2013(5):68-73.

[2]徐艺乙.我国转型期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J].传承,2013(18):179-182.

[3]杨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民族学刊,2014(6):53-58.

[4]朱其.产业融合对茶产业的影响—论茶文化产业分类[J].法学杂志,2014(2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