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贸易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20:24:56

公平贸易论文

公平贸易论文篇1

关键词:公平贸易;现状;博弈模型;建议

一、公平贸易界定

概念界定。公平贸易,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运动,在贴有公平贸易标签及其相关产品之中,它提倡一种关于全球劳工、环保及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标准,其产品从手工艺品到农产品不一而足,这个运动特别关注那些自发展中国家销售到发达国家的外销。

二、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1.倾销。“倾销”,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论。一是价格;二是成本。由于成本无法准确计量,故现行市场上主要以“价格”作为评判标准,即出口国产品的出口价值低于正常价值。

历来,实施倾销的国家在人道主义上备受指责,反倾销战争也此起彼伏。就中国而言,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平均每7起倾销案中就有1起与中国有关。那么,中国是否真的像指控中那样“十恶不赦”?

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下,企业最大的利润点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之处,且若平均价格能大于平均成本,则企业能有利润盈余。故基于打开外国市场且又保证公司总体盈余的基础上,一些商家则使出口价格低于正常的国内价格。此外,由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平均工资远小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使其平均成本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在某些情况下,低价不能绝对性地认为是倾销,恰恰相反,反而是一种正常的竞争行为。

2.补贴。补贴实际上是一种政府行为。对于出口补贴,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消费者均受益,生产者均损失,从出口国的整体利益去考量,为受损。其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进出口国相同产品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且进口国产品极有可能受到损害;其次,向进口国输送同一产品的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得到补贴的国家,因此具有不公平的价格优势。

图1 出口补贴的影响

补贴还包括国内补贴,其效果等同于关税。国内补贴使补贴产品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销售,从而增强其在国内市场对进口同类产品的竞争力。通过政府补贴,人为地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而关税则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产品竞争力,达到了保护本国产品同样的价格。

然而,补贴虽保护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但大大损害了国际贸易制度,恶化了贸易条件,不利于长远发展。

3.进口配额。进口配额是对可能进口的商品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如美国对进口的干酪实施进口配额,这种限制通常以向一些个人和公司颁发进口许可证来得到实现。在实际生活中进口配额一方面总是抬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另一方面拥有进口配额许可证的商家能够从外国购买进口品并在国内以高价出售,赚取差价。信息的不对称,配额量不合理,配额发放标准不合理或者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均有可能再次增加进口配额的不公平性。

此外,关税减让以及非关税壁垒削减而引起的进口激增等都加剧了不公平贸易的产生。

三、实现公平贸易的博弈分析

结合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简单的推论:任何国家在推动产品出口时都极力推崇贸易自由化,而在大量进口商品冲击国内市场时则都强调贸易保护。如果正如推论所说,贸易双方是互相受益还是互相受损呢?为什么总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国际谈判来降低关税从而促进贸易自由化,以上正满足了经典博弈理论的基本假设及结论。分析假设有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其收益矩阵为:

图2 收益矩阵模型

由图可知,此博弈的纳什平衡为{贸易保护,贸易保护},即形成了所谓的囚徒困境,故作为理性的日本和美国来说,他们有必要达成一个协议,来改变对方因博弈而导致的“囚徒困境”,从而来维持自由贸易,增加两国的福利。

在以上的贸易谈判博弈模型中,我们得出结论,贸易合作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强于贸易战博弈均衡,且贸易条件较好的一方将会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推动贸易谈判和合作,从而分享到更多的合作剩余。

由于经贸合作能产生合作剩余,合作均衡符合“帕累托条件”,合作能给双方带来最大的利益,故加强经贸互动也能促进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亮,海闻.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世界反倾销的兴起与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11(03).

[2]聂元贞.论国际贸易的公平制度与中国的基本原则[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04).

公平贸易论文篇2

基金项目:2006年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转轨时期广州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63022)。

摘 要:流行的贸易理论强调经济之间的差异,难以定量应用。本文注意到贸易的本质就是交换,它与生产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特定的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达为一个“通用”的贸易定律,即任何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额与这两个经济的总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经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通用贸易定律既适用于国际贸易,又适用于国内贸易。以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贸易;贸易定律;经济距离;经济总量

一 引言

自亚当•斯密提出绝对利益说,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有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俄林-赫克歇尔的资源禀赋说等经典理论,还有技术差距说、人力资本说、偏好相似说、产业生命周期说、产业内贸易论、国家竞争优势说等一些国际贸易新理论(佟家栋,2000;薛荣久,2006;陈宪,2004;陶涛,2005),杨小凯等学者则试图从内生交易费用和市场组织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陈铭,2001)。这些理论都各自从一些重要方面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发展作出了理论解释。

但是,现有的贸易理论均不能定量应用。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强调经济的差异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比如绝对优势论和相对比较优势论假设两个经济的生产成本不同,资源禀赋论假设两个经济的资源禀赋不同,竞争优势论认为两个经济的竞争力不同。这些差异当然是两个经济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一个国家内部各种要素的差异要小得多,而国内贸易却要频繁得多。显然,国际贸易理论不仅应该能够说明国际贸易,同时还应该能够说明国内贸易。否则,不仅会经常遇到“里昂惕夫之谜”之类的矛盾,而且也无法解决定量应用的问题。

本文认为,贸易的实质就是商品交换,它可以发生在国家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发生贸易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或者说是劳动分工。贸易额与产量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提出“通用”贸易定律,给出了产量与贸易额之间的数量关系。该定律既适用于国内贸易,又适用于国际贸易。其具体含义是,任何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额与他们的产出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经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以中国对外贸易数据进行验证,表明该定律是有效的。

二、通用贸易定律

什么是贸易?贸易就是商品在不同经济之间的交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贸易首先是发生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逐渐由小到大,直至扩大到国外,形成国际贸易。

有效的生产要求恰当的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决定了生产者之间要进行贸易。距离越近,生产者之间的合作越密切,也就是贸易越频繁,这是国内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微观基础。不难理解,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哪里就有贸易。产量越大,需要进行的贸易量就越大。据此可以预期,生产和交换(贸易)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即一定数量的生产,应该与一定数量的交换相对应。

根据上述认识,这里提出一个设想:任何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额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这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假说的数学表达形式为:

X=G(Y1Y2)/C2

(1)

这里,X是在一定时期内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总额。Y1和Y2分别代表两个地区的经济总量,C是两个地区之间商品的经济距离,G是一个常数,可以称为贸易常数。

经济距离可以定义为商品在两个经济之间移动的成本。因为两个经济之间要实现商品交换,就必须把商品从一方移动到另一方。根据经验,决定商品的移动成本的主要因素是运输费用,包括陆运、海运、空运甚至装卸费用。当然,诸如促销、公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因素也会影响商品的移动成本。但相对于运费而言,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小。在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完全可以运费作为经济距离。

如果式(1)得到证实,就可以称为贸易定律。称其为“定律”的依据:一是它与事实一致,二是它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具有相同的形式(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公式考察的是宏观物理规律,它不能用于计算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贸易定律也是宏观定律,它考察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不能用于计算企业之间或老板与工人之间的交易。

三、贸易定律的验证

式(1)适用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考虑到一般国家对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量缺乏统计,我们只能采用国家之间的贸易数据来验证贸易定律。

这里以中国对外贸易为例,选择了20个与中国的贸易额较大的国家进行考察。选择较大的国家的意义在于大国的经济运行较为稳定,数据较为可靠。

考虑到目前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集装箱运输,并且集装箱运费与散货运费相比较为稳定,也便于计算,这里以某公司从广州到世界各地的集装箱海运报价为基础来计算运费。由于竞争的关系,其他公司和其他港口的海运价格相差不是很大,因此预计不会对分析结论产生太大影响。

假设一个20″集装箱的海运费为F1,在出口国的陆运费为F2,在进口国的陆运费为F3,一个集装箱货物的平均运量单位为V,总运费为F,则商品的移动成本可以写为:

C=(F1+F2+F3)/V

(2)

由式(1)和式(2)可以得到:

GV2=X•[F1+F2+F3]2/(Y1•Y2)

(3)

货物的运量V可以体积计算,也可以重量计算。为了不失一般性,我们暂时避免选择具体的计量单位,将G和V整体考察,并将G′=GV2′称为准贸易常数由于本文使用集装箱体积作为计量运费的运量单位,为了方便,把贸易常数与体积平方的乘积称为“准贸易常数”,因为集装箱体积也是一个常数。“准”的基本含义是指变化后的参数与原参数的意义相同。。

表1是相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其中:F1是依据海运公司的报价;Y2是依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2003年GDP的数据;Y1是中国2004年的GDP,为1. 65×1012美元;X是依据200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额;F2=$500,是估计值;F3是经验估计值,一般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内陆运费较高。

从表1可以看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准贸易常数大约在3×10-12与10×10-12美元•年•集装箱2之间用其它年份的数据检验贸易定律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准确地刻画相关变量的量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意义。物理学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量纲的准确使用。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学家常常忽视了量纲的准确使用。这也是许多经济学理论难以在实践中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进一步讨论

不难理解,贸易定律可以解释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额的事实(薛荣久,2003;陈宪,2004),也可以解释相邻国家之间贸易额较高的事实(McPherson,et al. , 2001)。最重要的是,贸易定律能够计算出任何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额。

由表1可以看到,用不同国家的数据计算所得到的准贸易常数并不完全一致,但这些数值误差不超过一个数量级。考虑到各国经济活动的波动性、影响贸易额的因素极多以及统计工作本身的误差等因素,可以认为贸易定律是有效的。

比如,式(1)中的运费不可能精确。一国国内不同地区通过不同的港口进出货物,对外贸易的平均运费难以准确计算。

就式(1)中的贸易额而言,一般统计数字只考虑直接贸易,均没有考虑间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

由于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货币,经过换算的GDP值也不可能很精确。汇率的影响以及实际购买力因素使得GDP只具有参考意义。

在这么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得到的贸易常数误差不超过一个数量级,这个结果应该是相当理想了。

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准贸易常数的加权平均值G′约为5. 494×10-10美元•年•集装箱2。

考虑到一个集装箱的体积是20立方米,如果以体积计算贸易量,则可以得到G=G′/V2=1. 373×10-12美元•年•米-6。

如果以重量计算贸易量,每个集装箱的运量大约15公吨,则可以得到贸易常数G =G′/V2 为2. 442×10-12美元•年•公吨-2。

从式(1)不难看出,贸易定律支持贸易自由化思想,因为经济总量与贸易额成正比,任何不利于贸易的壁垒必然也会阻碍经济总量的增长。

贸易的实质是交换,这是经济活动本身的需要,任何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只要有生产,就必然要与其他经济发生贸易。

贸易定律认为,任意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额与二者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二者之间的经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定律同时适用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

从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看,贸易定律是成立的。

参考文献:

陈铭.2001.作为专业化与分工结果的国际贸易理论[J].南开经济研究(1).

陈宪.2004.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5-90.

佟家栋.2000.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时间划分[J].世界经济文汇(6).

陶涛.2005.国际经济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70-109.

薛荣久.2003.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6-70.

公平贸易论文篇3

关键词:GMS;对外贸易;倾向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065-03

1 基本情况

1.1 引言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以下简称GMS)主要是大湄公河(在中国成为澜沧江)流经的六个国家即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及中国云南和广西。GMS地区总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GMS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组织,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企业争相投资的地区。

在1992年10月,马尼拉亚洲开发银行邀请了中、泰、越、老、柬、缅六国代表举行了GMS第一次经济合作部长会议,本次会议通过了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框架报告,这标志着GMS的正式成立,中国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GMS组织中去。近几年,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主要是广西和云南)积极推进中国参与GMS地区的合作事务,尤其是经济互惠方面的合作发展。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柬埔寨金边参加GMS首次领导人会议,会议通过了《次区域发展未来十年战略框架》、《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谅解备忘录、《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大湄公河次区域政府间电力贸易协定》等重要性报告,奠定了中国在GMS地区的作用的地位。2005年在中国昆明举行GMS第二次会议,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确定了“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的发展主题。2008年GMS第三次合作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各国领导人签署了《领导人宣言》,指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行动的方向。2010年8月,GMS第十六次部长级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六国部长级官员通过了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衔接计划。预计到2020年,GMS六国将实现该地区铁路网的全部联通,也是实现泛亚洲铁路的第一步。

1.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于GMS地区经贸合作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尤其20世纪以来,GMS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越南、泰国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企业对GMS国家投资环境问题研究(李霞2008,孙嗣堃2010,刘娜2011)。主要分析了GMS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投资环境,为中国政府及企业对外投资和经贸往来提供建议。(2)中国与GMS地区经济合作研究(张兵2000,赵永利2002,陆昂2003,彭冲2011)。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站在国家宏观的角度解读GMS多边合作问题,针对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合作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3)GMS地区金融货币地区方面的研究(王一2010,李坚2010)。主要针对GMS各国贸易的进展,货币一体化,汇率变动方面进行研究。(4)中国小范围内关于GMS经济合作的研究(蒋满元2009,黄阳坚2010,熊彬2011)。这部分研究主要以大湄公河流经的广西和云南两省为主,分析了广西云南两省在资源、地利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及农产品相似性、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激烈竞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与GMS五国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采用贸易倾向指数和相关系数对1993年-2012年中国对GMS五国的贸易情况做动态分析。

2 中国与GMS其他五国之间的贸易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GMS各国政治局势逐渐稳定,依托地区优势,采取开放式发展。同时,在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大力发展区域经贸合作。中国作为GMS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市场容纳度最大的国家,成为其他五国经贸合作的首选对象。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下,中国与GMS五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出现质的飞跃。从GMS各国贸易网络图可以形象地看出中国与单个国家的这一变化。GMS五国总量分析,1993年,中国出口到GMS五国的贸易额为137.36千万美元,进口为92.71千万美元,2003年出口达到822.65千万美元,进口为1057.72千万美元,2012年出口为4649.91千万美元,进口5763.09千万美元,年平均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分别为48.2%、74.29%。

本图以千万美元为单位,连线的上方或是左方数据为出口额度,下方或是右方数据为进口额度,与中国相联系的五个国家中数据分别取自1993年、2003年和2012年数据,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数据可得性,其他国家取自2000年、2005年和2011年数据。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2012年,除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中泰、中柬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出现负值外,中国与其他GMS国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最近五年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8.85%、47.74%、29.53%、16.05%和28.99%。可以看出近五年中国与GMS其他五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表型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单独才从进口和出口方面进行对比,中国对缅甸、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的贸易出口大于进口,表现出贸易顺差的现象,而中国对泰国的进出口贸易中表现出贸易逆差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GMS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分布不同。缅甸、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四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大米、水果等农业作物,而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多是机械、电子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相对于这四个国家,泰国经济发达,软实力强,不需要进口过多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并且旅游、餐饮方面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每年吸引大量的中国游客。

3 中国在GMS中的贸易倾向指数

从上述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GMS建立后,中国对GMS地区的贸易总量发生了明显的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外贸易数量必然也会增加,所以中国与GMS地区的贸易总量不能充分说明GMS建立后的贸易优势。本文首先采用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进行动态的分析。

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是Anderson和Norheim在1993年提出来的,是用来衡量某个地区贸易倾向的动态指标。区域内贸易指数的公式为K[i,j]=T[I,J]/M[J],其中T[i,j],为i国家对j国家出口占i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M[j]为j国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某个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标越大,则该地区彼此组织间的贸易倾向越强。本文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对此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改。K[i,A]=T[i,A]/M[i,W],i取1-6,代表GMS六国,其中T[i,A]表示为i国与GMS地区(除i国外的其他五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M[i,W]表示i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

经过数据整理及计算得出1993年至2012年近20年来中国在GMS地区贸易倾向指数如表3所示。不难看出,中国在GMS地区贸易倾向指数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为5.74%。根据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的内涵即某个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越大,则该地区彼此组织间的贸易倾向越强。由表3和图2可以得出,尽管中国与GMS五国的贸易总量不大(平均占中国出口世界的2.21%),但是中国对GMS地区间的贸易倾向指数平稳增长,说明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向GMS地区倾斜,同时说明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于中国的经贸发展起到的一定的积极效果。

4 中国对GMS各国相关性分析

图2为1993年至2012年中国与GMS五国贸易走势图,因为GMS其他五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与各国的贸易量相差比较大,为了便于观察五国的贸易走势情况,本文首先对各国的贸易总量取自然对数。通过走势图不难看出,中国与GMS五国的贸易呈现正相关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与GMS五国贸易相互之间影响的相关程度,本文选取相关系数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相关系数又称称线性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1880年代首次由卡尔·皮尔森提出,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的各个领域。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相关系数rxy表示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的程度。r取值范围为[-1,1],r>0表示正相关,r

表4中的数据就是根据1993-2004年中国与GMS五国相互贸易间的相关系数。表5所示为2004年-2012年中国与GMS五国互相间的相关系数。从表4和表5数据明显可以看出,2004-2012年中国与GMS各国之间的相关系数r2明显大于r1,说明中国与GMS各国贸易逐渐加深,彼此之间的影响变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表4中,中柬与中越、中泰与中越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3,并且无论是表4还是表5中,中越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系数都大于其他组合,故我们可以得出另一结论,中越之间的贸易在中国与大湄公河各国贸易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与越南贸易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对于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本文不做探讨)。本人试图从三个方面解释这种现象。(1)相对于其他国家,中越之间的商品贸易呈现较强的互补性。中国自越南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约占进口额的90%,中国出口到越南的商品主要是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工业原辅料和农用物资,约占出口额的85%。(2)GMS五国自然环境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泰国除外)中国对GMS五国进口的产品具有极大的替代性。(3)中国和越南是柬埔寨的两大投资国,中越之间的贸易势必会对中柬产生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首先从GMS单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后,中国与GMS五国贸易不仅在总量上逐渐增加,而且中国对GMS贸易占中国对世界贸易的比例在不断增大(虽然比例不大,但是从数值上出现明显的平稳增加趋势),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有向此区域倾斜的趋势。其次,从横向的比较联系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GMS各国之间的互相联系更加密切,彼此间的依赖性更强。这充分说明了大湄公河次经济合作区建立后,各国互相间加强贸易合作以及出台一系列的贸易关税减免等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5.2 建议

(1)中国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大湄公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发展潜力。积极主动加强与这些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互动,加强地方政府(此处主要是广西和云南)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为发展我国大西南地区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经贸自由区。

(2)中国政府和企业要注意GMS国家产品的相似性,更应该认识到彼此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势、宗教文化习俗等差异性,有针对性的积极调节我国出口产品的种类、品质、比例等,以此达到我国与GMS国家贸易产品尽量互补、贸易摩擦减少,利益共享的目的。

(3)中国与GMS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彼此依赖性强,中国在GMS国家中的贸易地位显而易见。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和企业在与GMS某一国家进行经贸往来时,注意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孙嗣堃.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面临的环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0.

[2]王敏正,杨继康.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作用[J].经济问题探索,2004,(4):4-8.

[3]王一.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合作核心货币选择[D].昆明:云南大学,2010.

[4]刘娜.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的现状与前景[D].昆明:云南大学,2011.

[5]赵永利.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02,(5):58-60.

公平贸易论文篇4

一、保护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一样,都提倡积极主动地参加对外贸易

重商主义是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在他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写道:“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注:汪尧田:《国际贸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它积极主动地追求外贸顺差。

资产阶级保护贸易理论的第一个系统阐述者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他提出的“保护幼稚产业论”仅仅提倡保护本国的弱小产业,一旦这种弱小产业在政策保护下得到发展,成长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时,就主张国家立即放弃保护政策,以利于国内资源的有效配制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

发展中国家借鉴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论和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提出了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贸易发展战略,涌现出巴西、墨西哥、亚洲“四小龙”、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崛起,是与积极利用外援、及时接纳上游国家转移过来的资金、技术和产业分不开的。“国际贸易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注:[德]诺贝尔特·冯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贸易性投资措施》,《国际商务》1995年第1期。)事实上,奉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大多是发达国家,如欧盟、加拿大和美国,但它们的外贸量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如美国在1994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就高达12019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注:储玉坤:《1994年世界贸易发展迅猛的原因及其前景》,《国际经贸探索》1995年第4期。)。

总之,形形的保护贸易理论无一是主张闭关锁国的,这些理论都提倡积极主动的对外贸易。

二、保护贸易理论修正了自由贸易理论的不现实假定,发展了自由贸易理论

传统的保护贸易理论主要有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利益论和以赫克歇尔与俄林为代表的要素禀赋理论。这两种理论在解释贸易的起因方面非常有说服力。但它们不能解释现实中发生在发达国家间的产业间贸易和发生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公司内贸易,不能动态地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的变化,忽略了贸易利益在贸易双方的分配是否合理,等等。

保护贸易理论是以自由贸易理论批评者的身份出现的,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为对传统贸易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

一般认为,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明确或隐含的假定(注: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341页。)(注:王小军:《新贸易理论书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4期。):

1.各国生产要素在本质上保持不变,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根本不能流动。

2.技术水平固定不变,可自由获取,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占主导地位。

3.规模收益不变,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不确定性。

4.政府在外贸中不起作用,因此国际贸易在相互竞争的小生产者之间展开。

5.各国贸易总是平衡的。

6.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保持不变,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

由于上述假定前提的不现实性,因此出现了对上述假定进行修正后产生的各种保护贸易学说。

(一)保护幼稚产业论修正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中贸易各国都处于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假定

保护贸易论的提出者李斯特批评古典贸易理论“没有考虑到各个国家的性质以及他们各自的特有利益和情况”。“两个同样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要在彼此自由竞争下共同有利,只有当两者在工业发展上处于大体上相等的地位时才能实现”,“在自由竞争下,一个一无保护的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没有可能。”“保护制度是使落后国家在文化上取得与那个优势国家同等地位的唯一方法。”(注:[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李斯特提出的历史发展阶段论认为,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外贸政策,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实施保护贸易可以迅速发展起本国的民族工业,但在民族工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时,必须果断地放弃保护。这实际上是对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发展和补充。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说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假定贸易各国都可从贸易中对等获益的修正

伊曼纽尔和普雷毕什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论点得到了普遍的证实: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已越来越趋向恶化,自1980年起,初级产品贸易的平均价格下降一半,给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收入造成了巨大损失,每年高达500亿美元。1993年初级产品价格更是普遍下降,非燃料初级产品平均价格以美元计比1992年下降了3.5%左右,其中一些产品的价格已经下降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在世界商品贸易额和比重不断减少、服务贸易额和比重不断增加的今天,在运输、保险、银行、通讯和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发展中国家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注:曾时:《试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与理论基础》,《世界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萨普斯福特根据从1962~1982年每年数据在二项回归分析中估计,非燃料初级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25”,“长期价格弹性可能比短期价格弹性低许多”。发展中国家更加外向型的全球政策转变可能抑制农产品价格,因而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其直接的收入效应可能很小,而通过国际收支约束加紧产生的间接效应可能会相当大,因而会全部抵消贸易自由化的预期益处。”(注:[英]迈克尔·布利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条件:关注的一个方面》,《经济资料译丛》1995年第3期。)

(三)凯恩斯主义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假定各国总处于贸易平衡状态的修正

凯恩斯主义认为,净出口属于总需求的一部分,可以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进口则会收缩国民经济。因此,凯恩斯主义提倡国家干预国际贸易,大力推动出口,抑制进口,保持外贸顺差。因此,凯恩斯主义又被叫作“新重商主义”。

正如希克斯所说,“造成英格兰如此多的人在自由贸易方面丧失信心的主要问题是,旧的自由主义在巨大的失业面前无能为力,以及在积极的反失业计划中使用进口限制作为要素的可能性。人们当然不得不把这条思路同凯恩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就是这一点(几乎仅仅这一点)导致凯恩斯放弃自由贸易的信念。”(注:[英]迈克尔·布利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条件:关注的一个方面》,《经济资料译丛》1995年第3期。)可见,当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失业和经济衰退就必然导致政府的保护主义倾向。

(四)最优干预政策理论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市场完美无缺假定的修正

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有大量的市场缺陷,其中主要是要素市场、扭曲的部门间工资差别、粘性工资与市场工资超过影子工资、分部门的最低工资和买方垄断,等等。所有这些市场缺陷意味着需要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非经济偏好(即发展新兴工业),因此,由戈登、约翰逊、伯格沃蒂、斯瑞尼瓦萨等人提出了最优干预政策理论,认为当市场扭曲是由国外而非由国内因素所引起,当经济目标属于对外部门时,采取最优干预的保护贸易形式被认为是最优政策(注:[美]杰格迪什·伯格沃蒂:《自由贸易的新旧挑战》,《经济译文》1994年第5期。)。

(五)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定的修正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上的古典贸易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即自由竞争、市场机制决定价格和规模收益不变。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的单位成本呈现递减趋势。规模经济的存在要求每个国家的几家大垄断公司各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而且每种产品应存在差异,以便在生产规模上取得收益递增的好处(注:王继祖:《近年西方新贸易理论浅探》,《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德国的诺贝尔特·冯克指出:“传统的外贸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这一假设之上的。而这种理论没有考虑到目前世界经济体制的一些根本特点。例如跨国公司和市场垄断的存在,国内外市场的区别及信息的不畅通。而恰恰在一些领域里存在大量非关税壁垒,不完全竞争是其中的主要标志。例如在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半导体工业就是如此。”(注:[德]诺贝尔特·冯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贸易性投资措施》,《国际商务》1995年第1期。)

斯宾塞和布兰德等人认为,某些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处于不完全竞争情况,市场经济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在这些行业中,少数大公司垄断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参与有效竞争,他们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他们拥有的市场力量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转向本国公司,从而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并可取得外部经济利益。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对本国大公司给予补贴,从而使外国竞争对手推迟或停止投资与生产,使本国公司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其利润大大超过政府补贴。不完全竞争前提下的国际贸易理论修正了古典与新古典的自由竞争贸易理论,明确提出国家干预贸易的必要性,修正了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反对国家干预贸易的主张。而且,事实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这种战略。他们对某些战略工业和贸易,特别是高科技工业,国家曾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加以支持。例如对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的喷气式飞机等制造业的支持,对日本重化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支持等。国家对这些工业的支持和保护可以称为“保护高科技产业论”,是“保护幼稚产业论”的现代翻版(注:王继祖:《近年西方新贸易理论浅探》,《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六)企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市场运行具有完全效率假定的修正

自从科斯提出交易成本和企业理论以来,人们认识到市场运行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这样,企业就有一种通过自身组织的巧妙安排来替代成本相对较高的市场来组织资源的内在倾向。表现在国际贸易方面,就是某些大型的跨国公司经常通过公司内贸易来降低关税的支付的现象。“虽然有关公司内贸易的详细、准确的统计很难获得,但是一般都认为公司内贸易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根据有关的研究报告估计,目前大约60~70%的世界贸易与跨国公司有关。2/5的国际贸易在公司内部进行。邓宁发现在英国的子公司85%的进口和80%的出口属于公司内贸易,而在彩色电视机制造业公司内贸易的比率高达40%。利柯鲁(Lecraw)研究了日本在东南亚5国轻工业制品制造业的111家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的情况,他发现这个比率高达79%。”“正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对公司内贸易这种非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形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注:朱刚体:《交易费用、时常效率与公司内贸易理论》,《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3期。)

(七)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技术固定不变和把技术作为外生变量假定的修正

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假定技术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可以自由获取的。但实际上,人类的生产技术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且获取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是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的。

技术外溢理论认为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国民经济的发展引入错误的方向,使贸易各方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到影响。技术创新的大幅度进展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科研投资的鼓励。(注: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1995年第7期。)

为了消除技术外溢对国民经济的误导和刺激技术创新,都需要国家干预贸易活动。

(八)国际竞争优势论修正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论

波特在调查研究了10个国家100家大工业的情况后指出,当前的贸易理论只能解释为什么在国际竞争中一些国家的某些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另一些却失败了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比如为什么日本在汽车工业、瑞士在精密仪器工业,以及美国在化学工业方面比别国生产率更高,更富于竞争力,用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注:王继祖:《近年西方新贸易理论浅探》,《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并不一定是现实的国际竞争优势。为了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工业竞争力加以影响;对教育的支持可以影响高级要素禀赋;对产品的规模、标准条例等的规定将影响产品的需求和供给;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可影响工业及相关工业的供求与竞争状况等等。

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保护贸易是他们事实上实行的贸易政策,是其实行工业化和保护本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抵御英国工业品的竞争,扶植国内工业的发展,美国不断提高关税。1816年关税率为7.5~30%,1824年平均关税率提高到40%,1825年又提高到45%。18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1900年美国在世界外贸总额中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2位(注:李湘等:《国际贸易教程》,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

“历史上,德国和美国的钢铁工业地位的上升(1880~1913)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德国和美国政府征收保护主义关税所致……日本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也通过进口保护为钢铁工业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日本的汽车工业之所以发展到如今的水平,与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政府对其汽车市场的进口保护有着相当的关系……后来美国对大量的进口,也加强了对其汽车工业的保护。比如1978年对克莱斯勒公司的应急贷款曾使该公司免于破产;在政府支持下,该公司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1981年,美国政府迫使日本政府和汽车生产企业以自愿出口限制与美国合作;1995年美日汽车摩擦升级,美国政府迫使日本政府进一步向美国汽车生产商开放市场。……在电子工业方面,日本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电视工业为例,日本的通商产业省曾把电视机以及与其相关的电子消费品作为发展出口的一个主要目标,进行保护,使之免于进口竞争;政府还允许七大电子企业在国内形成卡特尔式的联合。此外,日本国内复杂的分销系统也常常把国外电子产品排斥在外。”(注:罗丙志:《国际贸易中的政府行为与产业成长》,《国际贸易》1996年第3期。)

“事实上,没有保护为国内市场生产的早期制造业而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只有英国和香港。”(注:[美]约翰·威廉逊:《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页。)

目前,发达国家处于经济“滞胀”的状态,美国等发达国家随着国际债务的不断增加,又举起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

由上述可以看出,几乎整个资本主义的国际贸易发展史就是一部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

四、结论

公平贸易论文篇5

【关键词】政府采购 贸易便利化 影响

一 政府采购概述

1.政府采购定义

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又常常被称为公共采购。德国学者迪尔特.波伊斯(DieterBos)对公共采购的界定显得言简意赅:公共采购是指政府机构与私人供应商之间的交易。这种定义方法显然不能揭示政府采购的本质特征。

我国将政府采购定义为: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政府采购的原则

我国政府采购原则是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规定的。一是公开透明原则:在采购过程中,每个采购供应商掌握信息是一样的;二是公平竞争原则:政府采购提供的市场机会对尽可能多的供应商平等;三是公正原则:政府采购对所有的供应商采用同一标准,享受同等权利,负担同样义务;四是诚实信用原则。

3.政府采购协议

政府采购是随着生产发展,国际分工,生产力发展,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使得政府支出增加带来的巨大需求。随着国际贸易的一体化,政府采购逐渐走向国际化,因此有了政府采购协议(Government Purchase Agreement,简称GPA)。

4.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及其规模

政府采购本是政府利用权力管理社会经济的一种方法,但权力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伴有权力的寻租。政府采购中的重大丑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中国也屡见不鲜。近年来查处的此类经济案件,作案团伙化、钱权交易十分突出,手段更加隐蔽。例如,中国率先实行招标投标的工程建设领域暴露出的腐败问题,说明目前招标投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度不够,使我们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期望值有所下降。这一问题中一个体制方面的原因就是在中国政府部门掌握的权力往往是一种复合的权力,它可能对权力行使的对象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确实是在不断扩大,这也要求我们更加严谨地研究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我国还处于加入GPA 的观察中,这更加要求我们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据估算,世界各国政府采购总规模占全球GDP 的15%~20%,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旦加入到这一份额当中,必将引发全球政府采购有关贸易的大洗牌。

二 贸易便利化概述

1.贸易便利化定义

贸易便利化以国际公认的标准和惯例为基础,涉及各种手续和程序的简化,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化,以及改进对各种适用法律的规定和协调。简言之,贸易便利化就是简化和协调货物在国际贸易各项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程序,以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和降低贸易成本。

国内对贸易便利化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并不多,孙衷颖(2009) 系统地梳理了与贸易便利化相关的理论,包括开放条件下的交易成本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共同市场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新区域主义理论等,作为在区域经济组织框架下研究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2.贸易便利化指标

目前,分析贸易便利化效果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引力模型法、局部均衡分析法、可计算的一般均衡分析法和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的分析法。其中,引力模型在实证分析中经常被采用。

本文以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及电子商务这四 个一级指标作为贸易便利化的测算指标。各一级指标下又设二级指标,共九个(见表1)。

由于测评指标数据的来源不同,标准不同,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使它们变为可比数据,从而进行比较或数据处理。运用线性变换法将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即将9个二级指标的原始数据分别除以相应指标的最大值以得到指数化的形式:设Xi表示原始数据,Ximax表示向量指标i所能获得的最大值,Yi为规范化后的指标,则有Yi= Xi /Ximax。采用上述变换进行数据规范化后,1代表各指标的最高水平,最差不一定为0,这样可直观地看出每个国家各个指标所处的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式Mj =Σni=1mi /n 计算各类二级指标的简均数以得到贸易便利化的一级测算指标,其中Mj(j =1,2,3,4)为一级指标值,mi为该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值,n为二级指标个数。

三 贸易便利化与政府采购规模的实证分析

1.模型选定

第一,一般的引力模型为:

lnTradeij = c0 + c1lnGDPi + c2lnGDPj + c3lnDISij + c4BORij + μij

其中,Tradeij表示i国和j 国之间的贸易量,GDPi和GDPj表示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ISij表示两国之间的距离,BORij是虚拟变量。

本文研究政府采购规模,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基于2008 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将引力模型调整为:

lnYi = c0 + c1lnGDPi + c2lnTFi+ μij

模型解释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的是已经加入GPA的七个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分别为:作为发达国家且是全球最大的机构采购者的美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以及北美洲的加拿大。

GDP 反映了一国经济规模总量,该指标值增长,就意味着一国的政府采购量也会增长。

TF这一指标是对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及电子商务四 个贸易便利化一级指标的加权平均数。贸易便利化能促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可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这一变量对我国政府采购是否具有显著影响。

第二,回归结果分析。本文运用Eviews 6.0计量软件,基于2008年截面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表3)。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对模型的回归结果是比较理想的,通过了t 检验且拟合优度较高。而去加入贸易便利化变量后,模型拟合程度更好。GDP 对采购规模影响较小,贸易便利化对采购规模影响较大,其回归系数为5.821246。

2.对加入GDP的几个典型国家贸易便利化程度的图形比较与分析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

第一,口岸效率。以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衡量口岸效率,从图1中比较来看,中国的港口基础质量相对较低,而港口的质量涉及到各企业的进出口便利性,进而影响整个贸易的便利化。

第二,规制环境。从政府制定政策的透明度及法律框架效率来看,中国的效率和透明度相对来说是最低的,进而降低了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另外在对中国加入GPA的——基于IMD世界竞争力指数的研究描述了2009年GPA成员与“金砖五国”的政府透明度对比。整体而言,中国的政府透明度的位置与市场开放程度的排名大致相当,比西班牙、日本、意大利、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希腊等GPA成员方的表现要好,在“金砖五国”中仅优于俄罗斯。透明度趋势线要比开放程度趋势线陡峭很多,中国加入GPA之后在政府采购制度变革,尤其是政府采购透明度建设方面还是存在很大压力的。

第三,政府环境。在政府环境方面,这些国家相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制定了更为繁琐的手续和要求更多的文件、严格复杂的技术标准和绿色标准等。具体来讲,日本、美国、韩国、等成员普遍存在较多的技术壁垒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因而对进口商品的检验检疫项目和要求贸易商提供的单证也很多。

但是这些国家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法规、程序普遍较为完善性,连续性、透明度和公开性强,使贸易商能够方便地获得这些国家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法规及其他信息,而中国在决策中的透明度低,经常出现上现的,现象降低了贸易效率,进而增加成本。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

第四,电子商务。我们国家技术的落后,没有形成电子商务的价值链,在这一方面来说,人才的缺乏,科技的落后是关键,而且传统的商务的成本高于电子商务的成本,给我国贸易竞争力带来阻碍,加入GPA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成本。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提高便利化程度可以增加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促进加入GPA的进程。而从后面国家的便利化指标的比较中我们又看到,我国的各项指标是相对落后的,而加入GPA 的工作中,我国的政府采购是要面向国际的,降低成本,获得市场准入,要求我国在国际上竞争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贸易便利化的各项指标的提升上要更加努力。

四 针对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对策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针对我国在加入GPA 过程中贸易便利化方面,应改善的一些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港口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加快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网络建设,建立培训专项基金,用于海关业务人员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在贸易便利化中,港口建设涉及到成本问题,提高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可以降低贸易成本。

第二,在政府政策、信息透明度方面进一步提高。应在政府层面上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决策协调机制。贸易便利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政府、企业及贸易商在改善贸易环境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制定相关贸易便利化政策要注重加强二者的合作,依法管理对外贸易,继续清理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提高贸易政策与措施的透明度,加大对相关贸易政策的公布、评议、听政范围,改善对外贸易环境,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

第三,加快我国政府采购体制制度和机制的变革,清除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研究GPA成员方国内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发动我国外贸经验丰富的企业,了解现有成员方排斥外国供应商的制度手段和技术手段,尽早提高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弹性。

第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贸易无纸化,即实现无纸贸易,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提高贸易效率。在贸易便利化过程中政府须承担重要角色,要积极采取措施简化贸易手续,提高海关行政工作效率,从而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参考文献

[1]谢娟娟、岳静.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8)

[2]段景辉、黄丙志.贸易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发展,2011(7)

[3]胡斌、黄继梅.论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必然性[J].商场现代化,2010(32)

[4]万宁.贸易便利化收益分析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中国商贸,2009(17)

[5]殷亚红.开放,中国政府采购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政府采购,2011(2)

公平贸易论文篇6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条件;贸易效率和公平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92-02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给成员国带来贸易转移、贸易创造、投资创造等静态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竞争加剧效应等动态效应。这些效应将有助于提高成员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效率的追求,是一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和原始动力。然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会带来诸如垄断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负面效应,它们会导致自由贸易区建设所带来的贸易利益在成员国之间不公平地分配,对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因此,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应该同时强调效率和公平。

贸易条件作为一个评价体系,反映了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割情况,它主要包括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通过对这些贸易条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一国在加入自由贸易区后,其贸易效率和贸易公平的变动情况。所以,本文采用贸易条件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中国在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贸易效率和贸易公平的变化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中国―东盟贸易条件分析

2.1 数据说明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始于2000年9月,时任中国总理朱基在第四次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赞同,本文选取2000年为基年,采用2000年前后各八年的中国―东盟贸易条件数据,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前后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动情况。

其中,1993年至2006年的贸易条件数据引用自黄满盈(2008),2007、2008年的贸易条件由笔者计算。

黄满盈(2008)采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版(SITC Rev.2)的数据。黄满盈(2008)根据Lall(2000)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共选取五大类商品,计算了1987―2006年间的贸易条件。为了保持与黄满盈(2008)的计算数据和方法的一致性,本文同样选用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版(SITC Rev.2)的数据,依然根据Lall(2000)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选取了五大类商品共502种:初级产品72种、资源型制成品134种、低技术制成品123种、中技术制成品132种和高技术制成品41种。

由于中国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贸易量占中国―东盟贸易量的90%以上,本文选取中国同上述五国的贸易来代替中国同整个东盟的贸易。

2.2 计算结果

2.2.1 中国―东盟的价格贸易条件

图1 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

总的来看,从1993年至2008年,中国与东盟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处于逐渐恶化的趋势,2008年比1993年下降了42.4%。具体来看,2001―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缓慢下降,2004年出现小幅反弹,2005、2006年依然缓慢下降,2007年下降幅度大增,达到相对的历史低点,于2008年出现小幅反弹。从总趋势来看,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前,中国与东盟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基本都高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后。

价格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后贸易利益分配的公平情况,如果价格贸易条件改善,说明该国获得的贸易利益越来越公平,反之则越来越不公平。因此,2000年以后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趋于下降,说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建设后以及建设过程中,中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趋于不公平。

2.2.2 中国―东盟的收入贸易条件

(1)中国―东盟整体的收入贸易条件

图2 中国―东盟整体收入贸易条件

在1993年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收入贸易条件处于改善的趋势,2008年比1993年增加了374%。具体来看,中国―东盟收入贸易条件在2001和2002年改善缓慢,2003至2007年开始较大幅度地改善,2008年出现小幅下降。

收入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后贸易效率的变动情况。如果一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改善,说明其贸易效率得到提高;反之则降低。2000年以后,中国―东盟收入贸易条件的大幅改善,说明通过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的贸易效率显著提高。

(2)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

图3 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

上图显示,在2000―2006年,各类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均持续改善。2007年,高技术制成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开始恶化;2008年,初级产品、中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均恶化,说明中国在这些商品种类上贸易效率开始下降。

2.2.3 中国―东盟要素贸易条件

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相对劳动生产率,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来代替相对劳动生产率。为了保持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数据均来自联合国贸发会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line。

(1)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图4 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注:“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右纵轴为刻度

在1993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波动较大,改善了62.2%。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在2001、2002年缓慢改善,2003年大幅改善,2004至2006缓慢改善,在2007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于2008年改善。在2007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小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幅度,所以在2007年,中国―东盟双要素贸易条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恶化。

双要素贸易条件也反映了一国的贸易效率状况。当双要素贸易条件改善,说明该国的贸易效率提高,反之则降低。2000年后,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改善明显,说明中国的贸易效率提高。

(2)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图5 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注:“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右纵轴为刻度

2001、2002年,各类商品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平稳改善,2003年有了较大幅度改善,于2004至2006年缓慢改善。高技术制成品双要素贸易条件在2007年有大幅的恶化,在2008年小幅改善。初级产品双要素贸易条件在2007、2008年持续恶化。这些都说明中国在高技术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上的贸易效率开始下降。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3.1 中国―东盟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结构分析

图6 中国-东盟分类商品价格贸易条件

上图显示,在2000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同初级产品、高技术制成品的恶化趋势较为相似。相反,其他三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虽有不同的波动情况,但总地来说没有较大的恶化趋势,基本在一特定区间徘徊:除了2001年资源型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达到116,这三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其余年份均在83―109这个区间徘徊。所以,在2000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因为初级产品和高技术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所致。

3.2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公平和贸易效率分析

(1)价格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贸易获益的公平状况,体现一国出口商品对进口商品的相对购买能力。中国―东盟整体的价格贸易条件趋于下降,说明中国的出口商品对东盟的进口商品的相对购买力在下降,中国从自由贸易区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并不公平。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在初级产品和高技术制成品上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尤其明显,在这些商品上,东盟获得了比中国更多的贸易利益。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整体而言,在初级产品和高技术制成品上,中国的贸易公平受损;在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和中技术制成品中,东盟国家的贸易公平受损。

(2)收入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数量指数,它反映了一国出口商品的绝对购买能力,体现一国的贸易效率。中国―东盟的价格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而收入贸易条件却大幅改善,说明中国出口商品的绝对购买能力和中国的贸易效率都显著提高。由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数量每年递增,并且其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改善的趋势,所以东盟的收入贸易条件也应该是改善的。由于中国和东盟的收入贸易条件都呈现改善的趋势,整个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率得到提高。

(3)双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相对劳动生产率,从相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幅度是否超过价格贸易条件降低(或提高)的幅度视角来评价贸易获益情况,它反映了一国的贸易效率。中国―东盟价格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而双要素贸易条件趋于改善,说明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超过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最终提高了中国的贸易效率。由于劳动生产率一般是逐渐提高的,并且东盟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改善的趋势,东盟的单要素贸易条件也应该是改善的。由于中国和东盟的单要素贸易条件都呈现改善的趋势,整个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率得到提高。

3.3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效率和公平

追求贸易效率,是各国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初衷和动力。因此,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早期,贸易效率是各国追求员国之间的公平分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某些成员国获得的贸易利益长期不公平,那这些成员国将倾向于逐渐远离甚至可能退出自由贸易区。贸易利益的不公平分配,不仅制约着贸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将引发自由贸易区的不稳定。相反,如果贸易利益在成员国之间相对公平的分配,那各国将更有动力来维持和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成成员国共同稳定发展、共同提高贸易效率的局面。所以,贸易利益在成员国之间的公平分配是贸易效率持续提高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以贸易效率作为实现贸易公平的手段,以贸易公平为贸易效率的实现提供机制保证。

4 政策建议

为了保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贸易效率和贸易公平的平衡,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自由贸易区建设初期,重点关注贸易效率:成员国发挥本国比较优势,生产优势产品;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吸引投资;逐步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形成广大的自由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积累、技术创新等,逐步进入价值链的中、上游,以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2)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后期,重视贸易利率和效率的平衡:在自由贸易区层面,由各成员国共同出资,设立各类专项基金,其主要任务是给相对落后的成员国提供资助,以刺激这些地区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助落后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整合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成员国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Akihiko Kaneko. Terms of Trade,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Patterns: a Small Open-Economy Cas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52(1): 169-181.

[2]Sanjaya Lall.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 1985-1998[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00, 28(3).

[3]彼得•林德特.国际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135-140.

公平贸易论文篇7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制造业FDI;线性回归模型;岭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81-02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国际产品异质性”、“需求偏好相似”、“规模经济优势”三个原理作为支柱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部分学者从理论上与实证上重点关注FDI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英国经济学家邓宁(1981)认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直接投资在广泛的基础上都是由相同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反映在生产方面就是各厂商为了充分实现企业特有优势而进行的变化产品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反映在需求方面就是消费偏好的多元化。因此,产业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Turkcan Kemal在其博士论文《美国与经合组织其他国家半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中用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和十五年的数据发现,无论是垂直性产业内贸易还是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水平都与FDI成正相关。日本学者Kyoji Fukao,Hikari和Keiko(2003)在《东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直接投资》一文中指出,近些年,直接投资在东亚地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学者李盾(2007)通过实证检验了1986—2005年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指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廖翼(2009)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刘向丽(2009)通过对日本对华制造业FDI与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对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结论。

至今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国家的角度分析某一产业的FDI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鉴于中国的地区间行业水平、招商引资、外贸出口水平的巨大差异,本文主要基于江苏省地区,对其制造业FDI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

一、GL指数

在基于国家角度的产业内贸易统计上,GL指数中进出口的数据可以取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省份的贸易数据虽然无法取自联合国数据库,然而各省统计年鉴中对于制成品进出口的划分也分为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所以可以进行类似的计算。本文通过计算得出江苏省2000—2012年度制造业各类行业的GL指数值。在此基础上,运用GL=∑iWi×GLi,通过加权计算得出整个制造业的GL指数。

二、模型设计

结合学者研究,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地区)特征、产业特征和企业特征三类。国家(地区)特征因素包括国民收入、人均收入水平、要素禀赋状况、外商直接投资、运输距离等;产业特征因素包括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市场需求等;企业特征因素包括技术状况、企业战略行为等。

为研究制造业FDI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笔者选取外商直接投资、人均收入水平、居民消费状况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对江苏省2000—2012年度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1.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不同市场上其属于市场寻求型或成本寻求型的程度不同,笔者具体以省份制造业的实际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来衡量。

2.人均收入水平(IC)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异质产品生产的发展,有可能促进产业内贸易,笔者选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

3.居民消费状况(CS)的提高加大消费倾向,有可能对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本文用江苏省地区居民消费的绝对数来计算。

4.为了消除不同年份间价格因素的影响,将与金额相关的绝对变量分别除以该省年度工业制成品出厂价格指数P。

5.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

三、实证分析

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制造业相对发达的江苏地区,FDI明显地促进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力地推动的江苏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过程。

2.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状况的改善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异质产品生产的发展,有可能促进产业内贸易。

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的观点:

1.对于制造业尚不发达的省份,需要开发省份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成本寻求型的FDI,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管理模式、技术水平的飞跃,提高制造业总体水平,从而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对于制造业有一定基础,国际贸易参与度较高的省份,FDI有正向促进作用,外资政策在总体上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良性循环稳定的基础上,对于有利于提高水平产业内贸易的高技术含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2.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尤其是水平产业内贸易,创造出差异性产品,关键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这必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由此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跨国公司会不断调整其在东道国的战略,提高子公司的技术水平,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地区,尤其是江苏这类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制造业在吸收技术外溢的过程中,在干中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又努力强化自身技术创新的能力,研制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便能不断提升中国在跨国公司价值链中的位置,从而更加接近核心技术环节,创造产品竞争优势,改善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刘钧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 刘向丽.日本对华制造业FDI对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3] 李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4).

公平贸易论文篇8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阶段新新贸易理论在批判地继承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分析贸易的动因和选择,形成了异质企业模型和内生边界模型两个理论分支.本文介绍了新新贸易的理论背景以及这两个主要模型,并对模型的主要推论进行研究,以期从中找出对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启示.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内生边界;贸易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11-03

1 新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1世纪前的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主要是十八世纪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绝对优势理论、十九世纪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赫克歇尔—俄林的禀赋比较优势说.主要内容可以概况为:国际贸易的动因是各个国家间要素、技术等条件的差异,其贸易模式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贸易.新贸易理论是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贸易理论,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贸易模式.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远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的现象.

当前,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的特征:一、各跨国公司公司内贸易增长速度快.1987年,内部贸易占美国出口贸易的比重是40%,占进口贸易的比重是38.9%.内部贸易在瑞典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为36.1%,在德国是34.6%,在英国是29.6%,日本是17%.表1-1显示了1993年美国、法国、日本、瑞典的公司内贸易情况.如今,公司内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0%以上.二、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日益复杂.如今的大多数跨国公司企业已不再是纯粹的垂直型跨国公司或水平型跨国公司,即不是单纯的母公司—子公司结构,也不仅是战略联盟的形式,而是更加复杂一体化的网络化跨国公司结构.三、企业的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发现,国际贸易其实是一种相对稀少的企业行为,并非一国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对外贸易.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产业内部,也存在着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劳动生产率、资本技术密集度和工资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并且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但是无论是传统的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是从国家和产业的层面上来解释国家之间贸易的动因,贸易的结构,以及贸易对社会福利的增进和影响.在模型中假定企业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认为如果一个产业存在对外贸易,则该产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要从事出口.而这明显与现实中一个产业内只有少数企业从事出口,其他的企业只是涉足国内市场的现实相违背.

2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模型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有两个,即以Melitz为代表的异质企业模型和以Antras为代表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哈佛大学的Melitz于2003年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开创性地从企业层面上研究国际贸易行为.他首先认为企业是有差异的,无论是从生产率还是从规模、结构、产品质量、员工技能等方面,行业内的企业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特征也被称为企业的异质性.他认为只有高生产率的企业才有足够利润负担出口所需的高额固定成本,并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了只有少数高生产率的企业从事出口的模型,即异质企业模型.同年,Antras利用不完全合约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形成,特别是跨国公司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用来解释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选择的行为.进而赫尔普曼在2004年结合异质企业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企业组织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企业在国际业务中的行为,提出了生产率依出口企业、海外现地生产(FDI)逐级升高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自此,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2.1 异质企业模型概述

异质企业模型在异质企业的假定上,探讨了异质的企业如何从事国际贸易以及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和福利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只从事国内贸易,出口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率,以及出口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等问题.

2.1.1 异质企业模型的主要内容:假设企业的生产率可变,用φ表示,企业的生产者对自己企业的生产率有大致的了解,并据此做出决策.假设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固定成本为f,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为fe,则总成本为fx=f+fe.假设市场竞争条件为D-S垄断竞争条件.效用函数是CES型效用函数.则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受益就越大.所以说,生产率在异质企业进行市场进入决策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些生产率较低,产生的收益较少,不能满足固定成本的企业,只能停止生产退出行业,生产率较高的企业继续生产.那些生产率没有达到拥有足够利润来弥补国际固定成本的企业就不会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会进入国际市场.

2.1.2 其得到的推论:(1)贸易开放能提高产业生产率.在Melitz看来,当一个企业决定进入某个产业时,对自身的生产率以及产业的生产率还不是很清楚,而进入产业后投资是不可逆的.所以,产业内存在着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企业,即存在着异质企业.当企业进行出口时,也面临着出口成本的约束.其中最主要的是流通和服务成本,而出口数量和目的地越多,其成本就越高.而贸易开放则能大大降低这种成本,使得更有效率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迫使低效率的企业从事国内市场,更次之的企业退出市场.这样一来,通过选择效应和生产再配置效应,不断提高贸易开放度将使产业的资源重新配置,更加有利于更高生产率的企业,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带动福利的增长.(2)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尽管在Melitz模型中,贸易开放能提高产业的生产率,但对于不同的产业来说,效应仍然有大小之分.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生产率增长更多.即,越是具有优势的产业,在贸易开放后,因为其高生产率的企业由于出口机会增多对要素的需求就会进一步增大,这就抬高了该产业中相对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导致低生产率的企业大量退出.使得该产业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更大,进一步强化了这些产业的比较优势,从而为贸易影响产业结构的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2.2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概述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是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入手,将不完全合约理论融入到标准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从而将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结合起来提出的.主要是分析了是什么因素和原因决定了企业的外包和一体化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会选择企业内贸易或外包以及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跨国公司对企业内贸易的影响.

2.2.1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主要内容:假设只有南北两个国家进行贸易,企业的组织形式只有垂直一体化V和外包O两种.且垂直一体化的固定成本大于外包形式下的固定成本.消费函数依然为CES函数,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则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和异质企业模型一样,生产率越高,则利润越大,生产率越低,则利润越小.但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地使利润最大化.高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南国生产,且采用垂直一体化的形式,而低生成产率的企业只能在本国生产,且采用外部的形式.同时行业特征还和行业生产率的分散程度有关,生产率越是分散的行业,越依赖进口中间产品,并且行业内部总部服务密集程度越高,行业也越倾向于一体化.

2.2.2 其得到的主要推论:(1)企业生产率水平的差异会影响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战略选择.Antras模型将企业的异质性和不完全契约结合起来,构建了高总部服务密集度的产业存在国内一体化、国内外包、国外外包和FDI四种均衡,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选择国内外包,生产率稍高的企业选择国内一体化,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在国外外包,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FDI.(2)企业的组织形式影响其贸易模式.在Antras的模型中,将企业进行的国际一体化战略视之为企业对内生组织边界的自发选择,也就是说拥有异质性要素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要素生产和技术方式,进而选择不同的组织或契约制度,一般而言,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的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内部一体化或垂直一体化,相应的贸易模式更多采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而对市场有较少的依赖.

3 新新贸易理论对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启示

虽然新新贸易理论刚刚诞生,适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还有待检验.但它作为一个最新的贸易理论,尤其结合了当前发达国家贸易出口的现实,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我国贸易政策和贸易战略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积极的启示.

在2013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我国离贸易强国的路还有很远.而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的首要问题就是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如何转型和升级.本文通过对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

(1)我国应该继续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不断开放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新新贸易理论告诉我们,贸易开放和贸易自由化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另外,根据异质企业模型的结论,我们还可以得出,贸易开放并不会降低人均财富,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多和生产率的提高反而会增加人均财富.所以,政府应鼓励高生产率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本国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从而抢占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2)鼓励相关企业设法提高竞争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新新贸易认为决定企业出口行为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产率的大小,我们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壮大,必须努力创新,培育人才,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在相关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植,使得企业在提高生产率方面更加顺畅.企业在创新的同时也要使自己的内部管理流程更加完善,另外也要改进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和供应链管理来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为了确保高生产率的企业能够获得优质的生产要素,政府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当前我国的现状是一些垄断企业掌控着多数的资源,但生产率却较低,并没有达到进入国际市场的临界生产率的要求,从而使得很多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一些高生产率的中小企业却由于资源匮乏,而阻碍了前进的道路.因此,政府应充分重视中小企业的需求,尽量使资源配置“按需分配”,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生产率的提升.

(3)扶植民族工业,创立名牌企业,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坚定不移的推进“走出去”战略.根据新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中获利的多少与企业的生产率、竞争优势、规模大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国的名牌企业越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优势资源就越多,从而获益就越大.所以,我国的政府政策不能只是保护国内消费者和提高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而应转向尽可能提高本国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上面来.而且,当前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大都选择股权投资,要素的流动也更加方便,这意味着,如果母国企业的生产率大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率,则国内的要素就将从低效率的国内企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外国企业.所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样才能在贸易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因此,我国政府不仅要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也应该将政策重点放在培育跨国企业以及提高本国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上.具体做法有:积极推行贸易便利化,尽量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大企业进入市场减少障碍;完善法律法规,并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数据库;大力推行双边和多边的经济合作方式,为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尽量降低成本.通过以上措施,切实帮助我国大企业建立全球规模优势,抓住当前经济的契机,在国际市场中抢占更多的利润和国际份额.大力推行我国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外的投资,有效利用外国的资源和市场,将对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进行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得在价值链的分配上尽量处于上游.我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两头在外”的局面,这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有一大部分被价值链上游的企业轻易占有了.另外在出口结构中,我国的加工型贸易占了一半的比重,我国也只是分担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部分,而利润较高的研发和设计大都在国外进行.所以,应鼓励企业加快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高端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的技术存量,致力于抢占价值链的高端市场,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樊瑛.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7(12).

〔2〕孙艳琳.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J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5).

〔3〕元悦.Melitz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J].企业管理,2013(9).

公平贸易论文篇9

关键词:贸易政策;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治经济学 

1 引言

所有学派的经济学家都确信,自由贸易比保护贸易好。传统贸易理论已经很好地证明,自由贸易可以避免保护政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实际上,他们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即使其他所有国家都实行贸易保护,自由贸易仍然是最好的政策。他们提出,如果其他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保持开放的国家从廉价的进口品中所获得的利润仍将大于其在拒绝出口的市场上的损失。尽管经济学界存在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倾向,但贸易保护从未消失,能真正做到自由贸易的国家为数极少。尽管许多国家想要利用外国市场,但是他们又通常不愿意开放自己的经济。即使支持自由贸易的论据充分,贸易保护主义仍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

主流贸易理论是将贸易政策视为提高经济效率(或福利)的一种手段,而这恰恰使它在解释现实的贸易政策时面对着一个锁死的怪圈,即如果是追求效率,就要选择自由贸易政策;如果选择贸易干预政策,就不能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率或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这促使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贸易政策的本质,那就是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的另外一个主题。“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正是从这一主题出发为填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奠定了基石,成为近二十多年来贸易理论迅速发展的一个令人瞩目的领域。它将政治学的范式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公共政策决策的具体形式之一,从国家非经济效率的目标或社会利益(特别是收入)分配及冲突的视角去探寻贸易政策产生和变化的政治过程,因而比纯贸易理论更好地诠释了现实中贸易扭曲政策的存在、形式、结构和演变。

2 贸易政策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与此相应地,经济学家们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建立了一些政治经济学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政府的目标是成功地掌握政权和维护政权的稳定而非社会福利最大化。

(1)中点选民模型。中点选民模型假设政府是民主产生的,任何一个政党只有得到了多数选民的支持,该政党才有可能执政,因此,政府在选择任何经济贸易政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如何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中点选民的意见将会代表多数选民的想法,因而政府要尽可能地选择靠近中点选民的意见的政策,越接近中点选民意见的政策越能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2)集体行动理论。研究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种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并不在于受益或受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利益集团行动是否有效。在影响政府政策的游说中,人数较少的利益集团容易统一,从而在集体行动中步调一致,在游说中取得成效。而人多的群体,搭便车的人越多,积极参与的人反而少,意见也不容易统一,集体行动的效率低。

贸易中受损的集团每一分子平均涉及的利益一般会很大,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游说政府限制贸易以保护他们的收入。人们一定以为在贸易中收益地集团会同样尽力去说服政府放宽贸易限制。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和其他大部分国家,在制定贸易政策时,想限制贸易的人比想放宽贸易的人更具影响力。一般说来,任何产业中贸易收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那些贸易受损者。

从政府利益的角度看,尽管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但是当多数人的利益无法形成一种力量对其决策形成影响,而且政府迎合少数利益集团利益泛、而能够赢得更多的选票时,按照“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政府往往会选择总福利水平下降、大多数人利益受损而少数人收益的贸易政策。

(3)次优理论。它最早由理查德•利普塞(Richard Lipsey)和凯文•兰开斯特(Kelvin Lancaster)提出的。他们指出传统的贸易模型只有在其前提条件——所谓均衡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具体到贸易领域,只有在所有市场因素都能得到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自由贸易才是最合理的政策——最优政策。而现实情况是各国或多或少地面临市场失灵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尤甚。这样自由贸易的优势就无法得到最大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主动干预,引进或增强激励机制,才能抵消市场失灵的后果。政府插手可能会扭曲经济信号,但如果运用得当,恰好可以平衡市场失灵的市场结构,此时干预贸易的政策就是次优选择,它比自由贸易更实际也更恰当。

(4)战略贸易理论。它由加拿大学者詹姆斯•布兰德(James Brander)和芭芭拉•斯潘塞(Barbara Spencer)创立,他们认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比较优势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争取“租”(某种要素投入某个部门的所得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变得日益重要。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进而消除“租”的问题。但规模经济理论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强调了不完全竞争的和寡头垄断竞争的存在,认为政府可以采取特殊行动帮助自己的寡头企业。政府政策可以帮助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和将利润从外国公司转移到国内企业,以提高自己的国民收入。

(5)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根据新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国家政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私人集团为增进自己的利益而利用公共手段制定出来的,而不是为了促进公共福利而无私地制定出来地。这个学派认为,经济政策是权势集团为了私利进行竞争和执行分配策略的结果。他们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文献(内生性贸易理论)就说明了这种做法,它指出关税和其他阻碍自由贸易的手段完全可以被理解为特定集团的寻租行为。

公平贸易论文篇10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及性质

国际劳工标准是指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ILO)通过的处理全球范围劳工事务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标准,它们形成了以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劳工制度。这些国际劳工标准涉及到十分广泛的领域,诸如:基本人权、就业、社会政策、劳动管理、工作条件、行业关系、社会保障、妇女地位、童工问题、移民工人、成年工人以及本地工人、部落人口和非城市工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与最低工资及其保护、工作时限、医疗与健康保护以及职业安全与社会保险有关。国际劳工标准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人权问题,而非贸易问题。但是,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劳动成本低廉的国家往往在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可能由此出现两方面的情况:出口国可能违背既定的劳工标准,人为地降低工资乃至生产成本,进行不公平的贸易竞争;进口国也许会迫于所遭受的竞争压力,对出口国施加压力,指责出口国违背劳工标准,从而形成蓝色贸易壁垒。因而,推行劳工标准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强调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关怀以及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可以维护人权和公平贸易,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如果是打着实施社会责任的幌子,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利用劳工标准来作为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则不利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二、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的不同态度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的态度有很大不同。争论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道主义和经济方面。

(一)发达国家的支持论

1.人道主义方面。发达国家主张,劳工标准是最基本的人权,是全人类应追求和享有的权利。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童工及强制性劳工,报酬低下且工资环境恶劣,妇女、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上的少数派备受漠视;出口加工区规避有关劳工法令,工人集体谈判力量薄弱,政治统治较为专制,因此发达国家要求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讨论劳工标准问题,指出: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公平性、保护发达国家工人的利益,应在工资、劳保、工时、福利等方面使各成员国都必须遵守统一标准,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游戏规则”之一,以确定低工资和不良工作条件是否造成经济状况的恶化。

2.经济方面。在主要发达国家,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家贸易应予以挂钩,有“人道主义论”、“贫困进化论”、“移民压力论”、“社会倾销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社会倾销论”。“社会倾销论”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童工以及囚犯来生产出口产品,导致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甚至近乎零。还有些发展中国家禁止劳工建立工会组织,或禁止人们参加工会组织,工人集体谈判力很弱,其生活、劳动环境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导致工人工资被随意压低,工时被随时延长,这事实扭曲了产品的正常成本,致使生产成本降低。这种因工资低下及其他社会条件低劣形成的出口竞争优势就是社会倾销。该情形使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大为减弱,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认为是对出口产品的变相补贴,违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宗旨。社会倾销现象会导致执行高劳工标准的国家将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它不仅打击了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生产者,还导致劳工标准、社会条件较好国家的投资外流,发达国家为了留住国内投资或吸引外资,不得不竞相降低劳工标准或维持次优标准,这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是一种致命打击。所以该理论认为应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应制订“社会条款”,明文规定最低工资、工时、工作环境的安全及健康标准,对低劳工标准的国家予以贸易制裁,防范发展中国家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恢复和维持公平竞争的局面。

(二)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论

1.人道主义方面。对于发达国家关于人权的指控,发展中国家指出这是由于对发展中国家国情缺乏了解而做出的错误论断,并反对以贸易解决非贸易问题。首先,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中国家对人权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基本的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以童工为例,发展中国家在承认童工是不可取的和应加以阻止的同时,指出是经济状况和生活压力导致童工现象的产生。当面临工作和饥饿两种命运时,毫无疑问多数人将选择前者。其次,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或社会条款来解决人权问题是不合理的,贸易制裁手段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以童工问题为例,人们很容易认为,只要禁止进口使用童工的企业制造的产品就能迫使企业考虑放弃使用童工。实际上,现实中的童工问题要复杂很多。首先,童工制造的产品只有不到5%用于出口,贸易制裁触及不到绝大多数的童工问题;其次,即使对于可以被制裁的,又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呢?研究表明,贸易制裁只能将童工推向更加水深火热的境地,有些女童甚至因此堕入风尘。再次,解决人权问题的方法很多,而发达国家却试图通过贸易来实现贸易之外的目的,这种做法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若发达国家真想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人权状况,就应该首先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如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资金支持,扩大国际市场,增加贸易机会等。

2.经济方面。对发达国家的劳工标准应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主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持否定态度。其否定的理论大致包括“比较优势论”、“特定文化论”、“投资区位调整论”、“与贸易无关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认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不同国家的劳工标准存在差异符合公平竞争原则。有“优势”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目前的发展格局只能是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比较格局,国际贸易自由化也只能是在此基础上的逐步自由化。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要求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逻辑思路,也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可以要求限制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的发挥。这样有违开展国际贸易的宗旨。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国际差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劳动力成本如同各国的自然禀赋一样是一个外在变量,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这种比较优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好处,不会对发达国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是两个领域的范畴,要真正提高世界的整体福利水平是通过贸易自由化发展全球经济,而不是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限制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发达国家的“社会倾销论”完全抹煞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即比较优势理论,否认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用贸易制裁的方法推行劳工标准,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