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干部十篇

时间:2023-04-10 09:43:53

考察干部

考察干部篇1

科学考察和评价干部,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条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着力探索干部考察工作的新规律、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升识人用人公信度。

增强干部考察透明度。公开透明是扩大干部考察工作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更加广泛地扩大群众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切实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让干部群众知情,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和监督干部考察工作,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公开干部考察调整原则、任职条件以及考察人员的职责、工作纪律,把干部考察的标准、要求交给群众,做到政策公开。要提前公布考察对象的姓名、考察理由、内容、时间、座谈地点、座谈范围和监督电话等情况,把干部考察程序亮给群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要适时适度公开,干部的产生过程要公开通报,有效地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拓宽干部考察渠道。一问一答、“三堂会审”式考察,往往会使考察者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容易产生“一人说了听,两人说了信,三人说了定”的思维定势。要在严格考察程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由单面性考察为大范围、多角度、多层次考察机制。一是生活圈考察。将干部考察的触角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通过考察他们的生活方式、业余爱好和社会交际,了解被考察人在对待父母、教育家属子女、处理邻里关系以及与亲朋好友交往、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以便充分、全面、准确地了解道德水准、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二是追溯式考察。将干部的德才表现放到历史的空间中进行检验,从现任岗位延伸至前任岗位,让其前任岗位的群众对其作出追溯式评价,了解考察对象在前任岗位调离后的反映,深刻了解考察对象的发展潜力。三是经常性考察。建立干部日常考察制度,通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个别谈话、专项调查、重大事项跟踪考核、年度考核、举报等多种途径考察识别干部,弥补集中考察时间比较仓促、谈话范围有限的不足,使任前考察作为经常性考察的印证,逐步改变“不提拔不考察”、“考察就意味着提拔”的状况。

完善干部评价体系。通过完善考察内容、改进考察方法,不断增强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考察内容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职责和工作目标,坚持考察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全面深入考察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工作实绩。在指标设计上,要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基础及阶段性特征,不同考察指标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因地制宜地分别确定各地区考察指标,对能集中反映干部素质和水平的关键性内容和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主要指标,赋予较大的分值和权数。同时要根据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所承担任务和指标要求的不同,注意把班子集体和干部个体区分开来。在综合分析上,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考核干部实绩,对考察各个环节掌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使之相互印证、互为补充。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引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工作和精力放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实绩上。

考察干部篇2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对全社会践行孝道文化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经研究,把践行孝道文化情况纳入干部考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着眼于提高全县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把践行孝道文化情况纳入干部考察,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品行的用人导向,真正体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选人用人原则,使领导干部真正成为践行孝道文化、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示范者、带动者,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富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孝道文化考察的内容和标准

孝敬父母。主动履行赡养义务;确保父母衣食无忧;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善待配偶。用情专一,生活作风正派;尊重配偶,无家庭暴力;爱护配偶,积极履行家庭义务。

和睦邻里。平等相处,与邻里无摩擦;乐于助邻,与邻里关系融洽;热心公益,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对组织负责;办实事,不弄虚作假;讲信用,有诺必践。

服务群众。敢于吃苦,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心系群众,对群众感情深厚;乐于奉献,积极为群众办实事。

三、孝道文化考察的方法和程序

考察干部时,在履行正常考察程序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重点对考察对象的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广泛走访了解,考察其在孝敬父母、善待配偶、和睦邻里、诚实守信和服务群众方面的具体表现。

1、考察预告。将考察对象在孝敬父母、善待配偶、和睦邻里、诚实守信、服务群众方面的表现作为干部考察预告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预告不仅要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张贴,而且要在考察对象配偶、父母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张贴,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2、民主测评。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召开民主测评大会时,对考察对象孝敬父母、善待配偶、和睦邻里、诚实守信、服务群众情况也进行测评。

3、实地考察。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考察的同时,深入考察对象配偶、父母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考察对象配偶、父母、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意见,并对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考察对象及其父母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要就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出具书面材料。

四、孝道文化考察结果的使用

组织部根据考察结果,按以下规定处理:

1、对能较好践行孝道文化各项要求的,按干部选拔任用有关程序优先提拔重用;

2、对问题较轻,没有造成社会影响,不影响提拔重用的,由县委组织部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正;

3、对问题较重,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由县委组织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不予提拔重用;

4、对问题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按照管理权限提请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

五、几点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孝道、践行孝道、弘扬孝道,必将对全民践行孝道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广泛的带动作用。全体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以身作则,争做践行孝道文化的模范。

考察干部篇3

要全面把握干部考察标准,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握干部考察标准,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要注重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注意了解干部群众公认的情况,注重社会公论。各级党委(党组)要根据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制定具体考察标准。当前,要特别注意选拔任用政治清醒、信念坚定,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人。对那些不顾大局、不守纪律、闹不团结的人,那些不讲原则、回避矛盾、吹捧逢迎、见风使舵的人,那些争名夺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关心群众疾苦的人,那些投机钻营、拉拉扯扯、跑官要官的人,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而且要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要认真执行考察程序,保证考察工作规范进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六项考察程序,总结了干部考察工作的实践经验,明确了干部考察工作的基本步骤,体现了对干部考察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标准是考察干部的基本依据,严格执行标准是选好人用好人的前提和基础;程序是规范考察行为的必要形式,严格执行程序是选好人用好人的条件和保证。坚持考察标准与执行考察程序在本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坚持考察程序的过程,也就是坚持考察标准的过程。只有严格执行考察程序,才能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工作,保证考察工作有序进行,保证考察任务顺利完成。

要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考察工作质量。要通过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听取组织(人事)部门、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和机关党组织的意见等多种方式,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畅所欲言,说出对干部的真实看法;确保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干部,客观真实地评价干部。

考察干部篇4

授课时间:下午2:30-4:30

培训内容:场外主持:今天上午我们已就干部考察有关业务工作进行了培训,培训采取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为了增强学习培训效果,今天下午我们安排了一堂特殊的教学课:模拟实际干部考察工作。这堂模拟教学将利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对干部考察工作从联系考察工作、进行个别谈话、考察组汇总考察情况到形成干部考察材料等各个环节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考察过程一些典型场景的设臵、场外点评等方式,直观表现干部考察工作情景,传授干部考察有关知识。参加模拟表演的都是我们组织部门的干部,他们也许缺乏的是职业演员的舞台经验和演技,但他们最不缺乏的是对这次演示工作的热情和敬业,以及对干部考察工作的熟悉和专业。对他们演示中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我想我们的广东客人们一定能够体谅包涵、支持理解的。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请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好了谢谢大家!情况就介绍到这儿,我们的考察组要开始工作了。

首先出场的是我们这次考察工作的组长某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天翠同志、考察组成员袁顺操同志。按照工作安排,他们今天要对某镇组织人事干事、副书记考察人选刘国平同志进行考察,现在他们来到了考察对象所在镇,准备开展干部考察工作了。首先,他们要就考察工作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衔接。现在,他们来到了某镇党委书记办公室,下面要演示的是考察组衔接干部考察工作的情况。

1、衔接干部考察工作地点:某镇党委书记办公室

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党委书记刘东

张部长:刘书记,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经研究,你镇组织人事干事刘国平同志被确定为乡镇党委副书记考察对象。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们要对刘国平同志进行一次考察,在此之前我们已采取调阅个人档案等方式对该同志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今天我们准备采取个别座谈的方式进行考察。这是刘国平同志的干部考察预告和政绩公示,请安排人员立即张贴在办公楼醒目的地方。政绩公示后面要附上该同志的政绩报告材料。另外,请安排一间相对独立、比较安静的房间,我们准备进行个别谈话,请你们支持配合。

刘书记:好的好的,欢迎欢迎!

张部长:我们座谈的对象主要是你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职工代表、单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机关支部负责人、群众代表等,座谈的面要稍微广泛一些,各方面人员都要谈到。请你们提供一份本镇干部职工名册,我们将按类别抽取部分同志进行谈话。另外请安排一名联络员,负责所要座谈人员的联络通知,请你安排一下。

刘书记:好的,我马上安排人员落实。

场外主持:干部考察组已就考察工作需要考察单位配合完成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衔接。接下来我们要演示的是考察组进行个别谈话的情景。这一场景要展现的是考察组亮明身份、执证上岗以及向谈话对象说明情况,提出谈话要求的情况。按照我县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的要求,考察组在考察时必须持证参与干部考察工作,并接受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监督。下面考察组要开始座谈了。

2、考察组亮明身份、执证上岗以及发问情况地点:某镇办公室

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党政办伍主任

张部长:你是党政办伍主任吧?

伍主任:对。

张部长:请坐!

伍主任:不客气!

张部长: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天翠,在县委组织部工作。

袁顺操:这是我们组织部张部长。我也是组织部干部,我姓袁。

伍主任:张部长好,小袁同志好。

张部长:伍主任,耽搁你一点时间,请你来是想请你配合我们了解一名干部的情况。前不久我们在你镇民主推荐了一名乡镇党委副书记人选,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经研究确定了刘国平同志作为副书记考察对象。这是我们的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证书,请过目,如果有疑问请向我们提出。(递证书)

伍主任:(接证书并略为翻看,看后递回证书)谢谢!需要了解什么情况请尽管吩咐!

张部长:我们想了解一下刘国平同志在你镇工作期间德才表现情况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个人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以及遵章守纪方面的情况,有一些什么优点和特长,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有无不良反映。请根据你的了解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并就他是否胜任副书记职务发表你个人的意见。

伍主任:好的,我就根据这几年我的观察了解谈谈对刘国平同志的看法吧。

场外主持:就这样,谈话开始了。那么在谈话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和谈话对象的不同态度,我们的考察组会有些什么不同的表现呢?下面来看看谈话对象为女性,考察组如何因人而异,引导谈话的情况。

3、谈话对象为女性,考察组如何因人而异,引导谈话的情况。地点:某镇办公室

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妇联雷主席

张部长:雷主席,请介绍一下刘国平同志的情况吧!

雷主席:(略为紧张)好、好吧。这个同志比较优秀,各方面情况比较好……(说不下去,紧张思考)

(谈话对象略为拘谨紧张,考察组长曾担任过妇联主席,从对象熟悉工作和女性关注的话题谈起,消除其紧张心理,激发其谈话热情。经引导后谈话对象方能够较为流畅地表达)

雷主席:这个同志人品比较好,为人谦逊,爱与干部群众接触,说话、做事都很客气。非常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都比较强。

张天翠:你认为他还有哪些特点呢?

雷主席:刘国平乐于助人。同事有困难找他,他都很乐意地帮助解决。有一次我无意中说到工作遇到的难题时,他便主动给我出点子、想办法。在他的帮助下,去年我工作进步不小,我打心眼里感谢他。他的工作比较踏实、勤奋。工作中从不斤斤计较,不论哪位领导安排的工作,他都能认认真真去完成。他的工作任务较重,经常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加班,但他从不报怨,还经常到各村了解情况,解决具体问题,村干部对他的评价比较好。

张部长:那他的工作能力如何?

雷主席:刘国平同志工作能力比较强。他熟悉农村工作,脑袋瓜灵活,善于不断总结和创新工作。比如在加强村干部管理方面,他创新工作思路,大胆给党委、政府建议,实行村干部交叉任职,既发挥了“能人”的作用,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张部长:有哪方面的不足?

雷主席:不足嘛,可能有时工作大胆程度不够,毕竟人年轻,工作经验方面稍微少一些。

张部长:那你认为他的能力素质是否适合担任党委副书记职务?

雷主席:完全可以。他在镇上年轻干部中算是最拔尖的。

张部长:好吧,这次就谈到这里。谢谢你。

场外主持:刚才我们的妇联主席已经结束谈话,下面请来个别谈话的是本镇的副镇长黄小云同志。黄副镇长担任乡镇领导职务时间较长,谈话中流露出一些抵触、不信任和敷衍情绪,以下场景要展示的是考察组面对他的态度,如何对他的情绪进行引导和化解,打消其顾虑。

4、谈话对象有抵触、不信任和敷衍情绪,考察组如何进行引导和化解,打消其顾虑。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副镇长张小云

张部长:张镇长,请你介绍一下刘国平同志的情况吧!

张镇长:组织部年年都来进行干部考察,考察过了又不起什么作用。提拔干部是组织上的事,也是组织上说了算,问不问我们都一样,我看这也是走个形式罢了,你们组织上认为这个同志怎样就怎样,该提拔就提拔,我没有什么意见。

张部长:张镇长,你担任了多年的领导职务,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应该是了解一些吧,现在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是非常的严格和规范,并且选拔干部必须要走群众路线,我们的考察对象必须要经民主推荐产生,要群众公认,要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只有在民主推荐中获得半数以上的推荐票的人员才能列为考察对象,现在的考察都是实行的差额考察,我们要通过座谈等形式,广泛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真正将一个同志考察准确,只有识人识准了才能用准。因此,张镇长,你的看法有些片面性。请你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向我们介绍一下刘国平同志的情况。

张镇长:既然组织上要我说,我就谈一下我的印象。刘国平平时与我们老同志接触少,通过工作上对他直接了解不多。只是看见他平时比较忙,成天围着领导转,不大爱跟群众打交道。人还是比较聪明,是大学生,学东西比较快,能够进入工作角色,干起工作来比较投入,有热情、有闯劲。平时开会发言积极,能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述出来,听他的发言,对一个问题思考得还是比较深,有其独特的见解。

考察干部篇5

一、在干部考核评价准确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干部实绩考核工作中所遵循的方法,是在有限目标责任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通过制定和下达考核目标,并通过考核目标的完成和落实情况来看干部,来评价干部优与劣的。实践证明,干部实绩考核对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各级干部的管理,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干部考核评价的准确度,束缚了考核工作的手脚,使其无法再按照预期的目标健康顺利地开展下去。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忽视对政治业务素质的考核,考核内容不全面。几年来,在干部考核问题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干部考核就是干部实绩考核,就是经济指标考核;考核部门职能就是抓目标、搜集分析数据资料、召开调度会、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因此,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这些年来我们的干部考核,尽管初衷是“凭党性、凭实绩看干部、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除了工作实绩外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干部的德、能、勤、廉等方面内容,但只注重对工作实绩的考核,对经济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考核,评价干部明显存在片面性,考核结果有点不伦不类,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实际表现。这样的考核存在一些弊端是必然的,比如用干部实绩考核的结果(单项考核)对应国家公务员考核结果(全面考核)进行奖励,显然欠科学,也难说是准确的。

(二)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一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忽视考核目标的局限性,往往注重对一些经济指标的设置,而忽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履行职责、作用发挥方面的要求,存在“以数字论英雄”的现象。从这些年来的考核实践看,用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衡量一个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总体上还是比较科学的,但简单地用一些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党委部门、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乃至某个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并不十分科学。事实上党委部门以及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并不直接承担经济指标,其工作很难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一些政府部门如计划、财政、经贸、外贸、对外开放、农业等单位虽然涉及一些经济指标,但只是起宏观管理、协调调动、督导检查的作用,并不直接承担这些指标,同时这些经济指标完成如何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主管部门起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给部门下达经济指标,并用这些经济指标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来衡量这些单位及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不太科学,必然影响考核评价的准确性。二是评价标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尤其是民主测评,群众只能凭感觉来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价质量。

(三)考核方式不够完善。主要是缺少日常考核,考核部门人员对被考核对象底数不清,在年终考核评价确定评价档次时,缺少充分的依据,存在“一锤定音”现象。过去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在给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评定考核档次时,有“领导说了算”的情况。我们认为,如果我们注意加强日常考核,多了解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些情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领导说了算”的现象。

(四)评价方法上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由于参评人员素质、责任心、从众心理,以及测评方法单一等因素影响,测评质量不高,直接影响着评价的准确度。二是在综合评定考核等次时,因为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用民主测评得票率对部分班子和领导干部作出优劣的结论,方法过于简单。

(五)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充分。考核结果的运用看似在考核之外,与考核评价准确度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如果考核结果不能得到充分运用,或是运用不当,就会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影响干部群众参与考核的积极性,势必影响考核评价的准确性。从几年来的实践看,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只重视利用考核结果选拔干部,调整班子,忽视通过适当反馈,运用考核结果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二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不能很好地与考核结果衔接。这也是影响干部群众参与考核积极性,导致一些单位干部考核工作走过场、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考核机构人员力量薄弱,在考核评价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考核机构人员匮乏,平时也只能作一些事务性工作,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了解甚少。所以,年终考核时只能是考核组怎么评价就怎么评价,上级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当然考核组、上级领导说的不见得都不对,但考核机构人员毕竟应该拿出自己的观点,只有上级领导、考核组、考核机构人员等多方面的评价、验证,才能使考核评价更准确。目前看,随着各级考核办的撤并,各级组织部门考核机构人员几乎都在2-3人左右,有的只有1人,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二、抓住重点,寻求突破,不断提高干部考核评价的准确度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体系,但是其存在的弊端恰恰是这套体系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此考核工作要改革、要发展,就绝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紧紧抓住问题的症结,从关键环节寻求突破。

(一)统一认识,转变观念,从考核内容上求突破

改变以往干部考核就是实绩考核的观念,树立干部考核是“德、能、勤、绩、廉”各方面全面考核的观念。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暂行规定》(中组发〔1998〕6号文件)明确指出,干部考核工作,是指考核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核实、评价,并以此作为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和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的依据。因此,我们一定要统一认识,转变观念,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干部考核工作。干部考察与干部考核没有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干部考察还是干部考核,都应该是以实绩为核心,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全面评价,不能将干部考核工作与干部考察割裂开来。长期以来,在干部问题上存在着“重任用、轻管理”的现象,而搞好干部考核工作,是加强干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暂行规定》已作了明确规定,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适用性,我们应该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求突破

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干部考核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问题。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以实绩为核心,包括德、能、勤、绩、廉各方面在内的评价标准,真正使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就为新时期的干部考核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要强化岗位责任制。我们认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确定的五项考核内容,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可以作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考核指标体系尤其是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方面,还应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把党政领导班子完成目标的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建立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通过领导干部完成岗位职责的情况来考核和评价干部。我们认为,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目标,要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为主线。县区主要以年度县区委工作要点和县区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依据,市直单位主要以本单位年度工作要点为依据,按照各自考核目标的设置要求,由党委(党组)研究编制后报市委组织部备案。领导干部考核目标由领导班子按照岗位职责分工编制,领导班子的考核目标要分解落实到领导干部,明确任务和责任。

二要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要把握两个要求:一是精确。要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标准,切实做到考核指标符合实际,能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品行、才能和工作绩效,即科学合理,又便于操作。二是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实绩为核心,对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评价。要对考核评价标准进行细化,着力解决干部考核的评价标准过于笼统的问题。比如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每一项要素都应由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制定出具体的标准,以便民主测评、个别座谈和考核人员认定时,有一个可参照的内容。由于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评价工作的质量,所以细化考核标准必须严谨科学,必要时可进行专家论证。评价标准正式出台后,要广泛宣传,特别是要让参加考核的干部群众熟知,力争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衡量每一个考核对象,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

(三)坚持年度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求突破

干部年度考核一定要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在日常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可以为年度考核积累资料,提供情况,有助于全面、历史地评价干部。日常考核可采取领导谈话、参加有关会议、重点调查等形式。要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档案。考核人员每次完成日常考核任务后,应对日常考核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及时填写日常考核记录,存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档案,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的重要补充。

(四)坚持多措并举,从考核评价方法上求突破

一是继续加强对参加测评人员的教育,改进测评方法,提高测评质量。考核组应在民主测评前,就测评目的、方法、标准、要求、纪律等问题对参评者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测评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测评技能。要将原来的集中会议测评的方法,改为分散测评、集中收回的方法,以便给测评者足够的分析和独立思考的时间,避免由于集中测评时间紧、思考不足、分析不透、应付差事和从众效应的发生。

二是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准确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都有其优势和弊端,单纯依靠其中之一都容易导致考核评价的简单化、片面化。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效应,提高考核评价的准确程度。特别是评价工作成果,要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纵向比较看发展,横向比较看位次。对工作实绩的确认,不应简单地看指标数字,要下功夫深入了解干部在取得实绩过程中做了那些具体工作,采取了那些办法,同时要分清班子整体实绩和干部个人实绩,分清工作成果在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利弊功过。要把平时考核的情况同年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面、准确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测评情况,特别是单位人员比较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测评结果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分清是非,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

(五)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从兑现奖惩上求突破

考核是对干部正确识别、评价的过程。考核的目的,是运用考核结果对干部进行有效的激励和鞭策。考核本身和考核结果运用,是两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素。有用无考,必然失公允;有考不用,必然挫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影响群众参与的热情。我们认为,考核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考核结果的运用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因此,一要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的升、降、去、留首先要看考核结果,优秀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该提拔重用的要提拔重用,不能提拔的可适当提高级别待遇,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要视情况降免职或转任非领导职务。二是要作为管理干部的重要依据。根据考核结果,将干部分开层次,实行分类管理,优秀的要予以表彰奖励,特别突出的要授予荣誉称号,实行重奖,并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基本称职的要进行鞭策,促其改进工作;不称职的要进行诫勉,予以批评教育。三要作为培训干部的重要依据。根据考核结果,分析干部的素质构成,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四要作为监督干部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干部考核是有监督功能的,必须强化这种功能,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监督干部上的作用。

考察干部篇6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考察工作,是指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公正评价的过程,考察结果作为对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教育和管理等的依据。

第三条考察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客观公正原则;

(三)注重实绩原则;

(四)群众公认原则。

第四条下列情况必须对干部进行考察:

(一)干部选拔任用(提职、提级);

(二)列为各级后备干部;

(三)外地区、外单位干部引进;

(四)其他需要考察的事项。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区委及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委(党工委),区委各部门,区政府各委、办、局党委(党组),各区级机关党组,各人民团体党组对干部的考察。

区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对干部的考察,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考察机关

第六条本规定所称的考察机关,是指我区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考察工作。

第七条对双重管理的干部,以主管方为主,协管方协助,共同实施考察工作。

第八条考察机关组建并派出考察组,考察组一般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组负责人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公道正派、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需要时,考察机关可以借调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考察组的工作。

考察组成员如与考察对象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九条考察组成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

(二)熟悉或了解组织人事工作;

(三)具有胜任考察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

(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十条考察组负责人及考察人员的职责:

(一)根据考察方案,认真组织考察,如遇特殊情况需改变考察方案,应报经考察机关同意;

(二)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开展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并对有关内容作翔实记录;

(三)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汇报考察工作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对无法调查核实的要说明原因;

(四)全面客观地分析考察情况,经考察组集体研究形成考察结论;

(五)认真撰写考察材料并签署考察人员姓名,对考察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六)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地向考察机关汇报考察情况和意见。

第十一条考察机关应加强与纪检(监察)、政法、、审计等部门的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干部考察工作的合力。

第三章考察内容

第十二条干部考察内容的确定应当坚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客观全面、强调实绩的原则,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十三条干部考察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包括考察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的表现情况等。重点考察干部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组织决定和干部在重大政治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二)组织领导能力。包括考察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开拓创新、培养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等。重点考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解决突出矛盾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还要重点考察其是否具备超前一步谋划全局的战略思维和眼光,以及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带好队伍的能力。

(三)工作作风。包括考察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以及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等。重点考察干部是否具有团结协作、规范办事、服务群众、不事张扬的作风。

(四)工作实绩。具体考察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等。重点考察干部近年来的年度考核情况以及取得的创新性工作成果。

(五)廉洁自律。包括考察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重点考察干部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情况。对拟选拔任用为处级领导干部的人选,还应重点考察执行领导干部不得的“三条高压线”,以及中央提出的“五个不许”的情况。

第十四条各级考察机关可根据考察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明确考察重点,细化考察内容。

第四章考察程序和方法

第十五条考察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三)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干部考察预告;

(四)实施考察;

(五)综合分析考察情况,与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交换意见;

(六)撰写考察材料,向考察机关汇报考察情况。

第十六条考察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考察要求、时间安排、考察组组成、考察范围、考察方法和步骤等。

第十七条考察前,至少提前一天对考察工作有关事项进行预告。预告内容一般包括:考察对象姓名、现任职务、考察对象简要情况、考察时间、考察部门、联系方式及监督电话等。

考察预告一般在考察对象所在地区或工作单位采取张榜公告、会议公布或在一定范围内传阅等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考察组根据需要一般采取下列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

(一)个别谈话。个别谈话的范围一般为:考察对象所在地区或部门的上级、同级、下级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考察对象所分管的下级单位、部门、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和群众代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人大代表和党外干部代表;其他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员。参加个别谈话的人数一般不少于15人,15人以下的单位,应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二)发放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发放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一般采取无记名填写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表的方式进行。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表由考察机关制定,由考察组负责回收并统计。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员范围一般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受该工作部门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30人以下的单位,应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三)查阅资料。查阅考察对象的人事档案材料、年度考核及以往的考察情况、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培训锻炼情况、奖惩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核实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四)实地考察。必要时,可以通过现场察看、访问群众,了解、印证和核实考察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还可以对考察对象进行家访或到考察对象居住地、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进行走访和考察,全方位了解考察对象的生活圈、社交圈等社会生活情况。

(五)专项调查。对一些干部群众反映大、情况比较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应进行专项调查,也可责成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进行调查,写出专题报告。必要时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或请审计机关提供考察对象的有关审计情况。

(六)同考察对象面谈。了解干部具备的政治理论素养、对岗位的认识和理解、工作思路和观念、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等情况。

第五章考察材料

第十九条考察材料是指考察组在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等表现的综合材料。

第二十条干部考察材料一般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点;

(二)主要缺点和不足;

(三)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情况。

第二十一条撰写干部考察材料要体现以下四方面要求:

(一)材料要“实”:手法写实,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用具体事件来进行描述;

(二)材料要“像”:要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写出特点,材料描述的干部要像考察对象本人,避免千人一面;

(三)材料要“准”: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恰如其分地评价干部;

(四)材料要“精”:要突出重点,言简意赅,挖掘典型事例,避免罗列数字和事例,材料的篇幅一般在1500字左右。

第二十二条考察工作结束后,考察组应及时建立考察工作档案,由考察机关负责管理。考察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干部考察工作表,考察预告,干部基本信息表,参加征求意见和民主测评名单,征求意见和测评情况,个别谈话名单,谈话记录,重要问题的调查情况及结论,考察材料,其他能够反映干部考察情况的有关材料。

第六章纪律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考察机关应加强对考察工作的领导,对考察严重失实、失真,造成用人失误和不良影响的,应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考察机关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实施考察工作;

(二)不准授意或暗示考察组成员违背事实真相,改变考察结论;

(三)不准在重大问题未经核实之前,急于对考察对象作出考察结论,并提出选拔任用建议。

第二十四条考察组负责人和考察人员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或反映情况;

(二)不准借考察之机接受吃请、收受馈赠或谋取私利;

(三)不准泄露考察机密;

(四)不准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

第二十五条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考察对象及有关人员要正确对待组织考察,客观反映有关情况,如实汇报工作和思想,向考察组提供真实情况和数据,并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设置障碍、干扰或防碍考察工作;

(二)不准弄虚作假,向考察组提供虚假情况和数据,或隐瞒考察对象的重要问题;

(三)不准借机对考察对象进行诬陷、诽谤;

(四)不准对反映问题的人打击报复。

第二十六条实行考察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不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实施考察或违反考察纪律的,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进行组织处理,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考察结果失实的,宣布考察无效。

第二十七条加强对考察工作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考察工作实施监督;支持、鼓励群众监督,认真受理各部门、干部、群众的检举、申诉,并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处理。

第二十八条各级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下级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贯彻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各党委(党工委、党组)要支持、督促本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严格执行本规定。对不按规定进行考察的有关干部人选,党委(党工委、党组)会议一律不予讨论。

第七章附则

考察干部篇7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日常考察,是指除换届考察、年度实绩考察、个别调整考察之外的经常性考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委管理和市委委托管理的党政群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察。

旗县区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察,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考察内容

(一)领导班子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务实创新、队伍建设、处理利益关系、处置突发事件及党风廉政建设等。

(二)领导干部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质、大局观念、事业心、工作思路、组织协调、依法行政、决策能力、工作作风、履行职责、解决复杂问题、廉洁自律等。

第五条:考察方式方法

(一)日常考察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回访考察。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以及新提职干部工作一段时间后(一般6个月左右),对新班子运行情况和新调整及新提职干部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考察。根据需要,对干部的回访考察,也可到干部原工作单位进行考察了解。

2、重大事项考察。即在党委、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后或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及其它重大突发事件时,跟踪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处置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态度、责任意识、执行能力、工作作风及应对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调查性考察。针对干部群众来信来访和通过干部监督等渠道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有关问题,以及其它需要印证的事项,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性考察。

4、跟踪考察。对存在问题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组织反馈一段时间后,适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考察。

5、调研性考察。针对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调研考察。

日常考察,还可采取参与有关工作检查和督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参加和指导民主生活会等方式。

(二)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察,综合运用个别谈话(包括与考察对象谈话)、民主测评、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组织函询、暗访、家访等方法进行。

第六条:考察结果运用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考察评价,将日常考察评价结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察评定等次、领导班子调整、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以及奖惩、培训的重要依据。

对整体功能发挥好的班子,进行总结,推广经验;对整体功能发挥不好的班子,认真分析原因,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表扬鼓励式谈话;对存在一般性缺点和不足的干部,进行提示点拨式谈话;对存在明显缺点和问题的干部,视其程度,进行批评教育式或者诫勉警示式谈话。

经反馈后,对整改不力、无明显起色变化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调整建议。

第七条:日常考察程序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察,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职能科室提出日常考察方案;

(二)组成考察组;

(三)与被考察地区(单位)主要领导沟通;

(四)实施考察;

(五)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形成考察材料;

(六)汇报考察结果;

(七)向被考察的领导班子集体、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及干部本人进行反馈;

(八)将日常考察材料归档。

第八条:考察工作纪律

考察干部篇8

第二条干部考察工作实行责任制。凡在干部考察中因不负责任、不坚持原则或违纪违规等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都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条对已确定的选拔任用考察对象,由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派出考察组进行严格考察。考察组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

第四条考察工作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坚持时间服从任务,防止走过场,草率行事。考察中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考察结果失实的有关责任人要批评教育;情节较重或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依据中办《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以下简称《处理规定》)第十六条给予纪律处分;是组织(人事)干部的,调离组织(人事)工作岗位。

第五条考察组成员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在考察工作中,不偏听偏信,不感情用事,不隐瞒、歪曲考察真相。对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反映考察情况或隐瞒、歪曲事实真相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或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依据《处理规定》第十一条处理;造成恶劣影响,是组织(人事)干部的,调离组织(人事)工作岗位。

第六条实行干部考察回避制度。考察组成员一般不要去自己曾经工作过的离开时间较短的单位考察干部。凡考察对象涉及考察人员的亲属、交往密切的同学、同乡、战友、以及其他需要回避的,考察人员要主动提出回避。对必须回避而没有回避的考察人员,要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处分条例》)第四十九条给予纪律处分。

第七条考察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考察工作纪律。坚持做到“五不准”,即不准吃请、不准收礼、不准利用干部考察之机办私事、不准向被考察对象讨好许愿、不准泄露干部考察情况。违反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诫勉;情节较重或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依据《处分条例》第四十九条给予纪律处分;是组织(人事)干部的,调离组织(人事)工作岗位。

第八条考察人员必须对考察谈话进行详细记录并负责汇总有关情况。考察谈话记录使用统一印制编码的专用纸,并装订归档备查,作为实行失察追究责任制的依据之一。

考察干部篇9

(单位)列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今天对为我市副科级(C类)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的等同志进行全面考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主要现实表现以及群众认可度。现在我就做好这项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考察对象的产生情况及考察的主要程序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公开选拔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通知》精神,今年我市面向全市公开选拔400名后备干部,其中正科级后备干部100名,副科级A类、B类、C类后备干部各100名。副科级(C类)后备干部主要面向我市市镇两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村(居)定补干部,大学生村干部招考。这次列为考察的初步人选是经个人报名,并已通过面试、笔试的人员,为了便于大家准确推荐,我们在民主测评推荐表中已经列出了他们的名单,分别是等位同志。我们考察的程序主要有两项,一是测评推荐,二是个别谈话。现在我们集中进行的是测评推荐,测评推荐结束后,我们将要和部分同志进行个别谈话,具体谈话对象主要包括单位领导、中层干部以及一般人员等各层次代表,未参加个别谈话的其他同志如有情况反映也可以与我们考察组联系或拨打考察公告公布的市委组织部干部工作监督电话。

二、充分认识对副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的重要意义

1.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贯彻落实《1.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是贯彻落实《党政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具体体现。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具体体现。根据《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后1备干部的选拔应充分发扬民主,广开推荐渠道,扩大选人视野。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既是贯彻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科学选拔干部机制的必要举措,有利于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解决由少数人选人的问题,扩大干部工作开放度。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有利于强化实绩进行测评考察,

2.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有利于强化实绩导向,进一步掌握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掌握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导向,进一步掌握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同志选拔进后备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我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通过测评考察,可以进一步掌握后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全面深入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发展潜力、工作成效,及时发现他们的主要优缺点及个人特长,有利于强化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努力把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开拓创新、踏实奋进、实绩明显的优秀年轻同志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有利于充分进行测评考察充分发扬

3.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了解后备干部的社会公认度了解后备干部的社会公认度。民主,进一步了解后备干部的社会公认度。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不高、作风好不好、有没有发展潜力,群众自有公论。通过测评考察,有利于落实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了解后备干部的群众认可度,做到群众认可和组织认可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体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减少和避免用人失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对做好后备干部初步人选测评考察工作的几点要求

1、要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测评考察是一项严肃、认真、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无论是被测评考察者,还是参加测评考察活动的

2、其他同志,都要认清测评考察工作的重要性,尊重和善待自己的民利,以对党的事业、对组织、对同事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今天的测评考察活动。

3、要坚持标准,注重实绩。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以事论人,以绩评人,既要看素质,更要看实绩,防止和纠正重才轻德以及重德轻才的现象。要真正把那些素质优良、实绩突出、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社会公论好,确实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同志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考察干部篇10

一、拟任岗位

事业单位副处级领导岗位

二、考察方式和内容

考察方式:采取个别谈话、实地走访、查阅干部档案和工作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进行。

考察内容: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在全面考察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突出考察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加强作风考察,强化廉政情况考察。结合储备实际,重点了解考察对象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敢担当、肯实干有能力、严自律守清廉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群众公认度。

三、考察组联系方式及工作时间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