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7 03:40:05

公益心得体会

公益心得体会篇1

这次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社区服务启发了我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为老人服务,令我的心里充满了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平常能够体会得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这次的公益劳动,使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了我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而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服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公益心得体会篇2

时间:是2013年7月2日~2013年7月12日,共11天。

地点: 许昌市双龙湖开发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

人物:一群怀着共同目标,想改变自我,学会做人做事,进而不记报酬奉献自我的力量,感化更多的现代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们。

事件:做义工(即志愿者。台湾等地为义工一说,内地为志愿者)。

起因:我的名字叫陈乙辉。虽然我这个人从小衣食无忧,父母爱我胜过爱他们自己,但是我不知足,心胸狭窄,爱抱怨发脾气,经常一副别人都欠我的样子。 父母看我每天不开心,想各种办法劝解我。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好心的阿姨。她是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她告诉妈妈,她的亲身经历。原来,她在几年前也非常痛苦,因为自己的父亲得了癌症。她感到命运对她的不公,母亲已经离她而去,现在她是万万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她想要救父亲。就这样,阿姨向人诉说起她的过往。这时,她的生命中遇到了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那个老师并告诉她,传统文化可以救她和她的父亲。由于内心对父亲的孝心,她虔诚的接触、学习这种文化。慢慢的父亲的病有了了改善。看到父亲的改变,她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这一切,并决心弘扬这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果: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孝道,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放下并活在当下。

现在我就详细的叙述一下以前的我吧:以前,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洗过衣服。妈妈每天把我的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因为妈妈小时候家里穷而且孩子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妈妈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当我瓜瓜坠地时,妈妈看着襁褓中的我,要给我温暖的母爱。可以说家里的饭,妈妈不重样的给我做,我还经常嫌弃妈妈做的饭不合味口。要知道,妈妈做的每一吨饭里都蕴藏着浓浓的爱意,我说了多少伤母亲的话,不知道,那是数不清的伤啊。一不开心,就冲妈妈发火,就这样持续了10多年啊!每次我生病,妈妈总会在我身边照顾我;当我考试不理想,妈妈会为我分析原因;当我与他人发生摩擦,还是妈妈在一旁给我一个温暖的茶杯。可以说,有了妈妈,我什么都不怕,妈妈的爱让我茁壮的成长。这一切的付出,我不知道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现在想想,我是真的孝啊。学习了传统文化后我知道:诸事不顺因不孝。经常性的跟妈妈顶嘴,伤妈妈的心,我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我从小身体不好,经常感冒发烧。有一次还让车撞着脚,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咒骂,怎么倒霉的事情怎么总让我碰着呢。现在想想,这是因果报应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我的恶的心念的感召害了我。

再说说学过传统文化我的感受。学过传统文化,首先我整个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我乐观豁达,慢慢学会了把眉头收起来,以一个微笑 面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人要活得有价值 ,这样也不枉此生。 其次,我懂得了孝顺父母,父母只要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我就要感恩他们。百善孝为先,可是反思一下自己,你扪心自问一下,你真的做到孝顺父母了吗 ?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好,会谈回来的当天,我就跟母亲跪下了。这一下虽然什么也解决不了,因为对父母的伤害是永远也抹不去的,就像木桩里的钉子,你扎进去想拔出来,上面会有深洞的。光说知道错了不行,还要 行动,帮助家人干干家务活,给母亲做按摩,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一句贴心的问候。我的改变就从这些细微之处显露出来。第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身心健康和谐。以前的我,不自信,走路弯腰驼背,还皱着个眉头。论坛里老师教我们站姿坐姿,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很多人不会站,不会坐。这里我就告诉大家怎么站的,怎么坐的。我教的是传统文化的礼仪站坐姿。首先,坐姿:上身与地面垂直,双手右手握住左手,把手顺势放在腿上双臂自然下垂,大腿与上身、小腿与大腿成90度的弯,双腿并拢面向正前方。如果双腿向右侧歪,那双手放在左腿上,反之亦然。其次,站姿:两脚分开呈60度,双腿直立,上身挺胸收腹,双手右手搭在左手上,放在肚脐上方,眼睛直视前方,面带微笑。个人卫生要打扫好,这样心情愉快,办事效率也高。

公益心得体会篇3

中国台湾地区就当地直销企业的公益现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反映出的事实是,他们并不指望公益直接推动业绩,他们认为让公益单纯化才能拥得真心回馈。而诸多内地直销企业也在从事公益,希望他们也能以此心态坦然对之。

过去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直销事业在媒体上总是负面消息居多,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从业者不仅是正正当当的生意人,更是热衷公益的善心人士,或响应或发起,爱心绝不落人后。如同雅芳中国台湾分公司总经理王子云所言,这类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正面信息,因为时间拖得又长、又没有冲突性,不符合新闻处理的原则,所以企业不仅要花钱做公益,还要花钱做广告、办记者招待会、发新闻稿,为的是唤起大众对弱势团体的关注。

究竟直销从业者多年来在社会公益方面做了哪些付出和努力呢?从对台湾直销企业公益事业的20份有效调查回函中我们看到,仅一家成立3年多的美商公司表示,依照公司的策略,公益活动均由总公司统筹规划,所以目前在中国台湾尚未有任何公益计划,其余19家企业,均做过公益活动,而且有80%是定期且持续性地在进行,12家有固定捐助对象。在经费来源方面,有7家成立基金会,一半以上企业每年编列固定预算,也有的是搭配业绩提拔一定比例,或者发动募款等等。

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

通常企业参与公益活动会有几种方式:

1.捐款赞助:提供经费赞助某项活动。社会上需要捐助的对象实在太多,企业通常会选择与自身目标相吻合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提升品牌形象。例如,雅芳锁定女性,诉求乳癌防治;安利为了鼓励弱势激发生命中的无限可能,而为身心障碍者提供了支持性的就业机会;如新将“善的力量”发扬到世界各个角落,非洲、雨林,上山、下海;克缇因对文艺、体育活动的大力支持,成为文馨奖的常客。

2.实物捐赠:将产品或服务捐赠给非营利组织。几乎所有从业者在这部分都相当大方,也相当及时,如921震灾之后、SARS盛行期间、逢年过节,营养保健品、防御用品、礼物、礼盒,从业者的捐赠毫不吝啬。

3.志愿服务:主动将员工或直销商组织起来,为特定弱势对象提供服务。例如,一日义工、为福利院的儿童圆梦、带罕见疾病病童出游、免费提供健康检查、举办励志慈善活动、义卖等等;从业者出钱又出力,在实际接触与服务当中,更能体会对方的困境、珍惜幸福的可贵,激发奉献、回馈之心。

公益营销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效益?

平心而论,公益活动确实是让企业较易赢得大众认同的一种方式,所以它也常常成为企业用来提升形象、提高业绩的一种策略,称之为“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是21世纪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就自发性角度,在企业规模变大、获利之后,自然愿意回馈社会;就消费者角度,当企业具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提高后,对企业的要求不止于提品与服务,而是关怀、照顾社会。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如何将企业的“善行”传达给社会大众,赢得品牌认同,进而赢得长期竞争力,这是公益营销的使命。

虽然说行善不需求回报,但如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效益,则更加功德圆满。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公益营销,第一,可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开拓市场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第三,获得媒体宣传、政府关系资源的开发等附加效应,毕竟投资公益活动带来的附带宣传比单纯的广告宣传更能获得社会认同,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从业者并不期待靠公益带动业绩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从业者对于从事公益活动的心态,已超载追求效益的层次,而是真心的回馈与奉献,所以有一半的情形,企业甚至不做任何宣传,只是默默地行善。如新中国台湾分公司总裁周由贤说得更直接:“企业不应该为了得到形象而做公益,一旦动机不纯正,其社会大众很容易分辨、感受到,而对你的诚意大打问号。”再如安利、雅芳、克缇等也表示,经营这么多年,业绩自有公评,已不需要靠公益活动来为企业形象或知名度加分。

而有9家企业则认为,从事公益活动对企业形象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也有9家认为“有帮助,但不是十分明显”,更有1家表示“完全没影响”。

再看对于业绩提升方面,认为非常有帮助的仅3家,有12家表示“有帮助,但不是十分明显”,而多达5家业者明确指出“完全没影响”。显示大部分的企业并不认为公益活动与业绩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绝大部分企业也表示:“并不会指望靠公益活动来做促销。”“做公益虽然会对形象、业绩多多少少有帮助,但不是行善的本意,公司不会对此有预设立场或任何私心上的期待。”

让公益活动单纯化才是真心回馈

如果以成本和效益的眼光来看,公益营销换得的企业形象需要长期的印象累积,一次一次的媒体曝光就相当于每一次的基石。有公关者认为,这样的活动曝光,为企业主带来的是广告无法达成的传播效益,这些无形的效益,甚至远超过预算规划的品牌资产。

但王子云表示:“每策划一项公益活动,企业都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而且不一定会在媒体上报出,若想靠公益活动来建立或增强品牌知名度或好感度,这样的投资是很不划算的。”公益营销无法让病入膏肓的企业回春,但可以让杰出的品牌更杰出。所以,中国台湾安利分公司公众事务处经理陈功儒建议:“就让公益的归公益吧,目的性太多的,就不算公益了!”

企业从事公益活动应掌握的原则

公益活动需要企业长期投入人力、财力,用心经营,而且不保证会立即产生实质回馈。所以企业在推动公益活动之前,应掌握以下原则:

1.先求生存,再做公益:公益营销需要长期耕耘,不是经营的特效药。先求企业营运正常、有利润,再思考如何扮好企业公民的角色,不要为了面子,伤了里子。

2.量力而为,结合品牌:有多少钱做多少事,选择和企业形象、文化吻合的事情做,才能累积成为品牌资产的一部分。

3.不怕善小,细水长流:企业一旦认养公益活动,只有长期参与,才能产生口碑效益,为企业形象加分。

4.发自内心,不求回报:既是长期投资,就无速效可言,必须发自内心去传达最直接的关怀,进而感动他人,赢得认同,甚至参与。

所有直销从业者都认同也强调,公益活动旨在回馈与感恩,必须长期经营才能获得肯定,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公益营销的极致就是全员营销,它不是老板个人的事,企业应将行善的理念贯彻到全体成员,因为每个人都是一颗爱的种子,播种的层面愈广,愈能赢得社会肯定。

公益心得体会篇4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提到青基会,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希望工程”,可以说这是在1990年代掀起很大风潮的项公益活动。

汪敏(以下简称汪):是的,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的公益事业较欧美国家起步晚很多。早在百年前,欧洲的公益组织和公益理念就已经较成熟。1980年代末,随着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相继成立,中国才算是有了国际意义上的公益组织。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团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于1989年发起并实施“希望工程”,获得了社会的广大认同,成为了我国社会参与度最广,影响最大的公益品牌。“希望工程”20年共筹集捐款53亿,资助了近340万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援建了15444所希望小学,在保障贫困地区儿童的受教育权,提高全社会重视教育的意识,以及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条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正如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所说,“希望工程”的最大贡献不是钱,而是精神,文化、道德层面带给社会的影响。可以说,“希望工程”是全体中国公民共同培育出来的一个公益品牌,是中国公益的一面大旗。

青:2008年被誉为是公益事业的春天,对此您怎么看?

汪:(笑)确实可以这么评价。实际上,2003年“非典”后,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带有很强价值取向的社会发展目标,就标志着中国公益事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2005年首个《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面世,慈善立法也被提上日程,近几年全国公益组织每年以接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长。

巨大的历史灾难,往往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去年初的冰雪灾害,尤其是“5.12”地震,激发了举国上下的拳拳爱心,唤醒了以仁爱,坚强、团结,互助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公民社会的公益理念得到普及和认同。去年,全国捐款超过1000亿,而2006年之前每年只有几十个亿。去年年底,中华慈善大会召开,总书记亲切接见全体获奖同志并作出重要讲话。可以说,党中央对公益事业的关心支持确实犹如徐徐春风,吹来了我国公益慈善的春天。

青:我们知道你也是全国青联委员,和其他的青联委员合作多吗?你对他们做公益有怎样的评价?

汪这几年来,青联作为整体,团结和带领全体青联委员,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表率意识,在推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国青联的倡导下,各级青联委员,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公益事业中,成为了公益活动的主力军,青联对公益事业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大家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赏,仅去年获中华慈善奖的名单里我知道的就有杨澜,沈冰、王振滔,潘亚文等等近十人。《孟子》中有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青联委员都是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参与公益: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观点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性,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这无疑会对公益事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和中国青基会合作的新老委员很多,像体育界的蔡振华、李永波、姚明、刘翔、黑德昆等等,企业家王俊峰、郭为、丁志忠、文化界谭晶、韩红、沈冰、海霞等等,数不胜数。

青: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当中,作为专业人士,您能否给予一些指导意见?

汪指导意见谈不上,给大家一些参考性建议吧。首先,在公益理念上我有一个“公益三做”建议,即:怀着感恩的心自觉做,带着享受的感觉快乐做,不忘社会责任长期做。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自己有了能力就要怀着感恩的心主动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公益不可居高临下要注意尊重受益人。大家都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不妨把它当作像其它物资消费样尽情地去享受,享受其过程和结果。现代公益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希望分享美好社会福祉的公民都有一份共同建设的社会责任,做公益不应该是一时冲动,而应该纳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要持之以恒地去参与,去倡导,去推动。

在做法上,我建议加强和专业性基金会的合作。这不是王婆卖瓜。寻求和专业的基金会合作,至少可在以下五个方面给大家提供帮助。第一,降低成本。专业基金会有自己的网络,专业化的队伍和低成本的工作方式。第二,法律上的保障。法律意义上的公益是必须通过公益组织实现的。没通过公益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其投入不能计入社会捐款。第三,税收上的优惠。捐款(一定额度内)可凭捐赠发票免交个人和企业所得税。第四,第三方的监督。基金会的财务每年都有专门的审计,必须接受更多的来自社会和媒体的监督,这可以增强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第五,获得专业化的指导。所谓隔行隔山,基金会对公益的需求 公益的运行模式以及公益活动的管理会有多一些的经验可供大家参考的。另外,基金会还可以利用其公益资源为大家提供很多的共同参与的机会。

公益心得体会篇5

公益,是每个人骨子里的诉求

我们的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有17年了,我自己做公益也有22年了。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有一些感受,同时对目前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想法。我们毕竟是在底下做事儿的人,没有时间把理论提炼得那么精细,就是从感性层面的分享。

我觉得公益是每个人骨子里的一种诉求,公益之心人人都有。我们做公益的人很幸福,能够把内心最深的诉求、终极的关怀变成此生的一种行动,甚至于一种职业,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理解的公益,首先它不是奉献,而是收获。我曾经是一个西方文明狂热的追随者,但是后来真正意识到西方现代化出现了问题,又对他们的环保产生怀疑。我觉得现代化的基本矛盾是,人的无限发展欲望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我们无法再造地球,只能调整自己的欲望。把人的欲望导向,对自己生命和身体的关注。蓄心能、增体能、吸物能,给人带来饱满的愉悦,这是中国式环保的基本理念。城市文明太脆弱、太短暂了,只有天地万物才是永恒的,这是我们基本的信念和信仰。

中国式公益的五千年传统

公益于我是一个回家的历程。我们一直以为“公益”这个概念是从西方输入的舶来品,但就我本人的经历来说, 我最早发现“公益”这个词,是在我祖父的爷爷的墓碑上。上面记载,他做生意挣了些小钱,于是就回乡做“公益”,修桥、铺路,整篇碑文还在。公益组织又怎么来的呢?我妈的老家亲戚,最早创办了亲民会,每个人家里捐点物品,主要是有块公田,大家轮流耕作,收获的钱就作为亲民会活动的经费来源,财物公开、公正、公平,一分钱怎么花都写得清清楚楚。为什么?那是熟人社会。所以当我们在现代的一个陌生人社会中,就丢掉了熟人社会公益的天然土壤。有次在一个公益论坛上,当听到那么多人说我们有多少年能够赶上美国的公益的时候,我拍案而起:“如果中国没有五千年的公益传统,绝不可能一脉相承到今天!”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另外一个场合,他说中国人你们很幸运,你们有这么多年的公益传统,儒家、道家都宣扬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这就是最好的公益传统。那么,从我们公益的传统里,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公益概念和系统,我称之为中国式公益。我们把它叫做“深绿”,深到身体,深到心里,顺应自然,系统地解决环境问题。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行业,都可以搞环保,其实环保是让你生命重新复苏的,修道的特别好的法器。过去以为中国的公益应该由精英来做,2008年汶川地震彻底改变了我,鼓舞了我,这么多人迸发出来的热情,真的什么都化得掉的。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有很多的机遇,如果你真要做,别说条件不成熟,关键你做了没有。

中国熟人社会有什么好处啊,我如果不用乡音和他们说话,乡民肯定不会喊我“廖娘”,我们也调动了一些熟人社会资源来做些发动和监督。我一点不夸张的说,我经常处于一种如沐天恩的状态,觉得幸福得不得了。今年我的生日,重庆杨桥村密密麻麻来了那么多人,留守儿童上百个孩子一起给我唱生日歌,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这样的幸福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你是那方水土走出来的,在一种实际的回报中间去体会万物共生的大道。

没有公益,真实的生命不可能生长

中国式公益还有个特点,我觉得她是地里长出来的公益。中国人说孝爱,爱给你生命的人,你能体会那个爱是什么。再造乡村社会时,要去发掘田里和社区长出来的公益。我们相信国学在乡土,通过生态伦理的教化实行社会的荒漠化治理,把如沙子一样分散的乡民变成土壤。

公益对于社会的意义,它一定不是一个社会的点缀,而是空气,空气似乎看不见,但你要没有它,你将窒息。对于个人,它像粮食,没有它你真实的生命不可能生长。

公益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社交媒体;公益传播;微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47-03

一、微博公益传播的缘起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个人爱心转发

我国西南地区在2010年经历了特大旱灾,为帮助当地农民解决难题,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联手支付宝与新浪网,推出名为“思源―甘泉”的公益活动。在此期间,新浪网利用微博作为自己的公益传播平台,借以名人之势,将本次公益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广。微博公益传播在发展之初,个人140字的爱心微博成为主要形态,来自各地的微博注册用户通过这一平台聚集在一起,助力公益传播。其中梁咏琪、姚晨于2010年分别组织发起“转发一次捐一元”和“一个粉丝一毛钱”的公益活动成为萌芽时期以个人名义在微博开展公益传播的典型代表事件。而从整体来看,在微博公益萌芽时期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一是属于个人公益行为,为期较短;二是公益活动的组织者通常是微博中的意见领袖,拥有大量粉丝。

(二)全民公益阶段――媒体融合传播

互联技术的进步,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微博公益活动接踵而来。在这个阶段,数以万计微博用户以集聚公信力和号召力的组织者为中心,凝聚在一起采用各种方式在微博上进行公益众筹,由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此时此刻,微博不再是过去仅仅为个人表现爱心的渠道,而成为了众多用户传递爱心的平台。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为更好地开展公益传播,各媒介相互融合。

全民公益阶段,媒体相互融合传播。传统媒体、新媒体相互取长补短,发扬各自的传播优势。传统媒体由于不受微博那样的140字限制,往往负责对公益活动进行深度报道,而微博凭借即时性特征,微博公益传播的情状进行实时播报,与粉丝之间进行互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传统媒体与微博等新媒体的相互配合,既实现了公益信息传播的裂变,扩大的传播范围,同时相互监督,避免虚假信息的流传。

(三)成熟操作阶段――专业团队管理

随着微博公益传播的快速发展,在其传播过程中,不难存在由于传播的即时性所造成的虚假信息的传播。为了保证微博公益传播更具透明性、公正性、合理性,同时让公益活动能在微博平台得到长时的活力,不少公益团队开始寻找线上专业管理团队,寻找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实现微博公益传播的最大效应,此外也为新的微博线上产品的开发集思广益,突破以往的单一传播模式,微拍卖正式微博公益传播衍生产品。

二、微博公益传播过程分析

(一)微博公益传播的主体

传播主体因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主动性,往往能在微博公益传播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传统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公益信息的传达来源于传者去向受众,而传统公益传播的主体往往是例如政府那样的“权威”,他们的发声极具权威性,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常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极少能作为主体进行公益信息的传播。但是在微博公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传播过程具有“两级传播”的特性,微博用户不仅仅是上级传播过程中的受者,也是下级传播过程中的传者,这样微博公益传播的主体便得到了大范围的扩大,草根用户、名人领袖、企业、机构、公益组织都成为了传播的主体,改变了传统公益传播过程中“权威发声”的局面,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即使传播主题有所改变,可在传播中主导话语权的大部分仍是政府、公益组织等。

在微博公益传播过程中,有些微博用户通过实名认证,成为相比匿名活动在微博中的用户更具真实性。同时经过实名认证的往往是社会名人,正因为如此,他们拥有较高的粉丝数,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经过微博官方认证的实名用户,是新媒体平台塑造的新型意见领袖。他们相比其他草根用户较早接触到信息,同时根据他们个人的解读,依靠强大的粉丝群体,将信息传播出去,并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形式影响其他用户。而微博中的李健领袖往往在信息的扩散、舆论的引导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微博公益传播的内容

微博公益传播的内容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历史遗留下来,长期在我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常态性公益传播,例如生态环境保护、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二是指以社会中突然发生的例如洪涝灾害、地震、社会安全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突发性公益传播。

在微博公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其传播主体中有大部分是草根用户,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角角落落,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尤其是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也许现场就有不少微博的草根用户,他们即时将信息在微博上,通过转发使得大量用户接连知晓。虽然微博公益传播由于传者庞杂、传播快速,容易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但是撇开这些微博公益传播目前需要改进的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微博公益传播的内容是快速的,具有时效性。

此外,用户在微博平台能够公布自己的私人事件,同时对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提高了用户讨论程度,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感。人人皆可参与的微博公益传播,虽然被称为“微公益”,赋有个人色彩,但是它却是社会事件的具体表现地小点,折射出普遍的社会价值与意义。从微入手,以小见大,引起社会关注,从而实现大面积的影响,是微博公益内容的特点之一。

(三)微博公益传播的形式

1.传播符号多样化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时代,保值的公益传播形式就是文字与图片、电视的公益传播形式就是视频。但是微博公益传播的到来,使得传播符号得以多样化。140字的微博进行公益信息传播的时候,将信息碎片化,简单的文字,结合形象生动的图片便将事件能简述给其他受众,使其知晓事件大概。为了更好完善信息传播过程,避免简单的140字造成受众的误会,2011年微博推出长微博板块,旨在对事情经过能通过绵长的文字详细说明,解释来龙去脉,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而如今的微博不仅具有纯文字、图片、长微博还可以上传小视频、附带网址链接,更重传播符号并用,全方位说明受众内心更多的“为什么”。

2.评论功能增强互动

微博进行公益传播时,尤为具有特色的便是评论功能,实现一级传播――传者与受众与二级传播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即时交流。通过评论,大面积的意见交流、情感沟通,促进双方的联系,使得公益信息得到裂变。另外,公益传播主体可以观察当前公益信息传播的动态,以及受众对公益事件的态度。

3.转发功能扩大传播范围

转发功能,使得公益信息如同滚雪球式的扩大传播范围,得到裂变。微博用户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自己的个人账号进行转发,在经过自己粉丝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公益传播的信息便这样在微博圈进行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是原文转发,不但保留了最原始的公益信息,同时在转发过程中,用户对于公益信息的知情权不断增强,将持续丰富公益信息,使其更加丰富化、具体化。

微博的转发功能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纯的转发目的在于信息的扩散,让更多受众知道公益活动,扩大影响力。另外一种便是转发与金钱挂钩,例如姚晨在2010年发起的“一个粉丝转发一次捐献一角钱”。

4.微访谈提高全威信

在微博公益传播过程中,组织发起者在一定时间也会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对公益活动进行解说,并于受众深入探讨。讨论中,意见得意实时沟通、思想进行正面交锋,进而加深对事件分析的深度,旨在摆脱微博传播碎片化与浅层化的桎梏,最终实现提高公益传播影响力的目标。

(四)微博公益传播的效果

传统公益传播经常让社会公众觉得其透明度不高,是否存在猫腻。但是在微博公益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公益组织还是个人所发起的公益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其过程是透明公开化的。由于微博平台的特性,进行公益传播时,每一个环节、细节都必须公开,其流程也是一步一位,十分清楚。同时,新媒体时代,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活动是受公开监督的。

除此之外,公益理念也进一步得到传播。因为人人参与其中的微博公益传播,强调发言权与参与感。不同于传统的公益传播,以组织、集体为单位进行爱心行为,微博公益传播强调个体,个人的公益观念都得以呈现,无论是草根用户还是政府、企业,人人平等。这样的传播平台少了聚光灯之下的作秀,更多的是由内而发的主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受众的公益理念。

三、微博公益传播的发展策略

国家:由于微博平台言论自由,意见表达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言语尺度过分,因此国家应该出台明文规范微博用语,从而使微博公益传播更为有力、明确与真实可信。

相关网络部门:及时对微博公益信息的传者、内容等方面进行审核,做好“把关”,对于不良信息及时进行剔除,确保公益信息健康、真实。为了更好地推动微博公益传播发展,相关部门对于公益信息的传者必须进行实名认证,使得公益活动更为可靠。

名人意见领袖:名人意见领袖在微博上有着强大的号召力与感染力,因此在传递公益信息前,必须了解公益活动的真实性,避免虚假信息引起粉丝的大量参与。

个人:用户个人在微博公益传播过程里,应时时保证冷静,不要随意跟风,轻信公益信息。同时个人作为传者时,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文明用语。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中国媒体官方微博运营现状的定量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3(1).

[2] 王君泽.微博客意见领袖识别模型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6).

[3]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

公益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新闻 媒介 公益 特征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03-01

随着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介的公益活动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新闻媒介在组织和策划社会公益活动时,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广泛调动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力量,使公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新闻媒介公益活动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策划上。新闻媒体公益活动策划有别于日常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别。它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途径。我认为,这种公益活动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相配合

新闻媒介自身的位置和任务决定了它是社会问题的积极发现者和引导者。除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反映这些社会问题外,新闻媒介还可以通过策划、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推动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他应该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去运筹谋划,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社会活动。

新闻媒介组织的公益活动,大多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延续、扩展和补充,一般经历报道、策划和行动三个基本阶段。一项成功的活动策划并不是一份文案、几篇报道就可以实现的。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活动,避免媒体唱独角戏,如何保证活动的公益性,避免媒介自我炒作,这里的策划很重要。从活动方案的拟定再到具体实施,应该是有利有节,环环相扣。

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相配合应避免“炒作”的误区。适度的新闻报道可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扩大影响范围,能将活动所倡导的观念传播给更多的公众,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而一旦媒体宣传过度,新闻报道陷入了自我炒作的误区,不仅会使公众对媒介的公益活动的公益性产生怀疑,影响活动效果,还会使公众对媒介其他的传播行为产生不信任,影响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媒体在组织策划公益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适度有效的新闻传播,坚持以公益为本这一关键。

二、以情感人,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关爱

新闻媒介通过策划和组织以情动人的公益活动,能够获得单靠一般宣传所达不到的“倡导”与“弘扬”效果。

首先,要以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的关爱来发现和寻找关注对象,以真情唤起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启发乐于助人的美德,唤起整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其次,还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倾情行动绝不是仅求一时的轰动效应,不能是事后不管不问。新闻媒介的倾情行动应该是持久的、长期性的,其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05年3月,由山东省卫生厅和齐鲁晚报联合11家医院举办了“爱心手术室”公益行动。第一例救助彭祥麟的手术获得成功后,还建立了爱心基金,建立长期为特困患者提供爱心援助的有效机制,“为特困患者伸出援手的同时,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提供一个平台”。这一爱心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纷纷为“爱心手术室”提供各方面的资助,为更多的贫困者及时就医提供了保证。

新闻媒介在关爱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方面,表现出自觉的责任感和可贵的热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5年3月,由共青团山东省委、齐鲁晚报、济南电视台主办的“陶宏开教授山东行”系列公益活动,志在帮助广大青少年戒除网瘾,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石家庄、长沙、青岛等许多城市的主流媒体相继邀请陶教授做演讲,在社会上引发了“挽救网瘾青少年行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还为弱势群体解决了困难,也使媒介的爱心公益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建立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也极大地依赖于精神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新闻媒介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社会机构,在新闻服务社会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文明和人类的文化生活,以正确的文化舆论提升人们的素质和人文精神,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环境,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提高媒介影响力,塑造品牌

新闻媒体通过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进而扩大媒介市场。这一理念已成为媒介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得到证实。

公益心得体会篇8

公共精神是看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维度。人类社会的维系与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状况。如果关于个人权利与集体利益关系探讨总是着眼于极端情况下的取舍标准,“如在必要时候个体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则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困境中,或纠缠于无休止的个体、集体利益界限的争论中。

现代公民社会孕育出的公共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认知维度。社会公共领域语境下,重新看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传统二元观点的束缚。在公共领域中,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人,积极融入社会公共生活,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观点、态度以及行为取向成为缔联个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个性化、独立性、自主性等现代社会普世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但是,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对个人主义的反复强调和过度解读,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个人主义泛滥加剧了社会原子化的现象,进而使得个人与公共世界产生疏离感。成熟的文明社会是建立在基本的、真实的社会连结基础之上的,原子化的社会破坏了基本连结,使个人直接面对国家,缺少了社会组织作为中介的二元关系显得更加刚性和脆弱,社会内部结果也变得松散。在这一背景下,公共精神作为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显得尤为突出。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是当代大学德育教育重要任务之一。现实社会环境决定了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成为一种现实诉求。

(一)传统部族主义的消极影响

中国民间社会传统上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部族主义(tribalism,又作:部落主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制度试图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不被侵犯,同时为谋取本家族更多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家族利益或国家整体利益。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念长期存在于中国民间社会,并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植入人们的内心深处。因而使得人们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价值观念。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先于学校教育,部族主义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心中。因此,大学德育教育事实上面临着逆转传统不良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负面效果的任务的。

(二)个人主义泛滥需要控制

个人主义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和个体价值的倡导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种完整形态的伦理思潮和价值观念体系,个人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在当代文化的国际交流过程中,西方文化以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势文化的有利地位,在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产生着重要影响。个人主义以各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渗透进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种泛滥的个人主义使得大学生易局限于自我中心的认知模式,并强化了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念。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

在传统部族主义思想和现代个人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公共精神的缺失成为大学校园中的常态现象。认为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表现为自制自律行为规范的缺乏,公共价值理性与公德责任观念的缺失以及环境生态意识的缺失①。因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显得重要。

三、大学基层公益活动是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载体

公共精神的培养不能局限于理论式的传授,而要在实践中加以固化和升华。作为德育教育和实践教育主要形式的大学基层公益活动正是培育公共精神的重要实践载体。

(一)基层公益活动的示范效应

不同于一般传播手段的示范作用,基层公益活动的示范效应通过直接参与和直接接触而传播,以此基层公益活动的示范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由于基层公益活动的参与门槛一般比较低,提供的参与机会比较多,而参与成本非常小。因此,基层公益活动,尤其是高校基层公益活动向外界提供的是体验式传播。不同于一般的宣传借助的抽象理念传播,在亲身参与过程得到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具有无法比拟的说服力。

(二)基层公益活动有助于塑造新的生活方式

公益活动本身不应当是一种特殊性的活动,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公益事业随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据《The American》杂志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过去50年以来,如果将通胀和人口变化水平的因素考虑进来,美国的慈善捐助比国民经济的增速还快:50年内美国人均GDP增长了150%,而人均慈善捐赠数额则增长了190%。特别是,收入最低的美国家庭将其收入的43%捐献给了慈善机构,超过富有家庭付出的其收入的21%。社会中占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更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在社会构成占据着重要位置,英美等国与公益活动相关的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5%―10%之间。其中,仅美国第三部门支出在20年前就达到了50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69%。这些说明现代社会中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构成部分。公益活动不是特殊的社会活动,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大学中塑造培养的公共精神将极大影响到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及其生活方式的选择。大学基层公益活动能够吸收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以体验式的方式使学生接触、感受公益活动。在这种利他主义氛围中,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从中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满足。进而将公益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理念植入学生的内心。

(三)在基层公益活动中凸显出公共精神的实践意义

现代大学教育秉承的“知行合一”理念强调在实践中把握教育功能。一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公共精神理念对于中国大学生实际上是抽象而陌生的,难以通过理论传授的方式进入学生内心。另一方面,公共精神的价值在于在社会生活中的践行。公共精神存在于各种追求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公益实践活动,公共精神得到了其实践形态。(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课题: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题目:基层公益组织动力机制研究

编号:15XJS035

注解:

①何植民.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

参考文献:

[1]杜汉生.中国精神[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8.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

公益心得体会篇9

2011年已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无疑会在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留下记录。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媒体持续关注、穷追猛打,郭美美的“蝴蝶翅膀”会不会扇动质疑慈善的“飓风”;中华慈善总会“尚德捐赠门”的真相何时才能让公众了解。

媒体参与公益方式多样化

目前中国除了《公益时报》这样的专业公益媒体之外,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涉足公益领域,并且逐渐在公益领域形成了媒体之间的合作。

除了简单地报道公益组织开展的活动之外,有的媒体选择与权威性的公益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强强联手的方式打造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如《京华时报》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推出“京华天使基金”,《新京报》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出“希望工程――寻找京城失学的农民工子女”公益活动,《中国新闻周刊》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了“企业社会责任基金”、汶川地震紧急救援行动等。

还有的媒体通过对公益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始尝试着自己主动发起公益活动。如《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红粉笔计划”,《南方周末》发起的“燃烛行动”等。

除了平面媒体外,电视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也加入了公益慈善行列。搜狐、新浪、腾讯等网络媒体开辟公益频道,百度发起了公益项目“小桔灯”,腾讯设立了专门的腾讯慈善基金会,湖南卫视成立了“芒果微基金”,上海文广集团“闪电星感动”等。

在当代中国,公益活动正在蓬勃兴起,公益不仅成为民众的生活体验,而且成为媒体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社会对媒体的外在要求,而且逐渐成为媒体的一种内在需求。

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观念纷繁,尤其对在国内起步不算很早、但发展迅猛的公益事业来说,如何引导公众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媒体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使命与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献身公益事业是最直接体现其社会责任感的举措。与此同时,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多角度、多方面的公益宣传不仅使公众更加详细地了解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形势,拓展了“公益”的含义和表现方式,而且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在2008年的雪灾以及地震中,媒体对善款流向的质疑、捐款数额“铁公鸡排行榜”以及今年以“郭美美”为代表的一系列舆论监督等事件,都是很好的体现。

媒体应该倡导宽容而不是苛责的公益慈善理念

今年5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首期媒体公益培训班上,院长王振耀提出了当前环境下,媒体在进行公益报道时,应当注意的10个理念。

1.给予而不是索取。现代慈善不仅是不图回报,施者还要向受者感恩,感谢贫困者为捐赠者提供了实现爱心的机会。因此做好企业不是慈善,只有实施捐赠才是慈善,二者泾渭分明,捐赠的形式丰富多样,但一定是所有权的让渡,由基金会代表社会管理财产。

2.宽容而不是苛责。宽容应是慈善界的主流行为方式。过高的道德标准,往往产生虚伪或者暴力。以善促善,则是现代慈善的一种基本态度。现代慈善认为,做慈善总比不做慈善好,只要没有违法犯罪,社会还是对其给予宽容和鼓励。现代慈善的行为方式较为优雅,不可能发生我国社会常见的不捐赠者比捐赠者更有道理,甚至以高调反慈善为荣的极端现象。欧美社会很少用到“诈捐门”这种词。

3.保护尊严,杜绝揭人隐私。现代慈善,透明中又有不透明。慈善家的宴会,往往不放记者参加,这在巴比晚宴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许多项目的决定权主要在捐赠人。捐赠人尊严十分重要,不能是谁从事慈善就要将其作为“公众人物”而进行全面审查,这会使慈善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祭坛,恰恰相反,现代慈善应该是让人心灵和道德得以不断净化和升华的圣坛。

4.捐赠权高于社会知情权。捐赠者可以不公开、不透明,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是现代慈善的一个品格,而受赠方则往往比捐赠者受到更多的监督。

我国有关法律对于捐赠人的权益也给予多方面的保护。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于对捐赠者本人特别是对名人的捐赠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形成了一种捐赠的越多越受监督,而不捐赠则安全的畸形现象,而项目的进展、组织行为的规范和受捐者的状况往往被人们忽略。

5.全民慈善优于富人慈善。现代慈善特别鼓励大众参与,广开参与之门。对每年不到一万美元或英镑的社区类小型基金会,没有太多监管行为,主要是给大众参与提供方便;当然,西方视教会为慈善组织,教会的活动又相当普及,捐赠行为甚至每周都要发生,客观上也是能够实现经常捐赠的一个平台。现代慈善还大开志愿服务渠道,有的国家20%甚至50%以上的人口都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使大量的社会问题能够及时地在社区层面得到解决。

6.高调个性而不是低调倡导。现代慈善十分个性化,一百多年前,卡内基进入慈善界就很高调,当然他是身体力行,还提出了捐赠的重点领域。许多慈善家都是公开宣扬自身的慈善行为,并且把家庭的慈善传承理论化而广为宣传。而以慈善家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建筑物、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等,相当普遍。

7.善意压力而不是依赖自发。最突出的表现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他们给予富豪们的压力过大,明确要人家承诺将来要捐赠一半财产,还要计算有多少人给出了承诺,简直是向美国最为富有的人宣战。这些善意的压力,不是政府的活动,而完全来自民间。

8.组织发达而不是个体单干。既要彰显个性,又不是个体单干,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现代西方往往成立众多的家庭或家族基金会,慈善事业的主体是组织化的家庭,家庭基金会有许多。美国的十万多个基金会中,有90%以上为私人和家庭出资建立的基金会。各国建立基金会的门槛相当低,特别鼓励家庭或家族成立基金会以实现捐赠意愿。相比较而言,我国当前的基金会过少,只有两千来个,而我国基金会的门槛又过高,大众捐赠的组织化进程还相当复杂,绝大多数人的爱心捐赠没有渠道顺畅实现,因此出现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基金会与政府行政机构等量齐观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基金会简单模仿行政行为的现象,公众也免不了按照政府的行为标准来评价慈善组织。

9.免税行善而不是竭泽而渔。免税政策成为近百年来现代慈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肯定会因捐赠受益。企业捐款有一定的免税额度,个人捐款有着更高的免税额度。通过税收的优惠,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客观上都得到了一定回报。

10.重税施压而不是道德说教。现代社会不鼓励将财富全部遗传给子孙,为缩小贫富差距,遗产税是其重要手段,有的国家甚至征收高达50%以上遗产税。这种重税政策,导致富豪们往往愿意将大量资金捐赠建立由自己家族参与管理的基金会从而规避税收。现代社会并不是对富人进行简单的道德说教,当然西方文化也没有指责人们文化素质高低的传统,他们更多地强调利益问题,从利益的角度来强制性地要求人们参与慈善,并且达成巨额捐赠,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国际标准,给不给予社会捐赠,成了判断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之一。

王振耀认为,在目前公益慈善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与国际社会相比,中国的公益慈善在很多方面都不成熟,所以,要用更宽容的心态看待做慈善的人。在慈善界,对有缺点的企业家一定要宽容,防止水至清则无鱼,企业家不敢做慈善,或做慈善时畏首畏尾。

更有评论认为,媒体对于慈善发展也有社会责任,首先应该把焦点对准社会环境,培育对于慈善捐助者和基金会友善、信任的土壤。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的关系,值得媒体深入探讨。政府支持慈善,并不等于要把慈善机构管起来,也不等于政府出面召开慈善先进分子表彰大会,或者领导人和慈善家握手照相。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并不经常受到领导召见,对于他们手中掌握的巨额善款,政府也无权过问,他们却在慈善事业上忙得不亦乐乎,媒体应该出来释疑解惑。

其次,媒体不应只对出钱感兴趣,更要关心如何用钱。一个完整的爱心行动,包含了“捐”和“助”两个部分。“捐”了不等于“助”了,“助”了不等于“善”了。慈善募集机构如何使用善款,往往对捐助者缺乏基本的交代。

媒体生存与公益的“冲突”

媒体倡导公益理念,组织并参与公益事业,的确使许多人得到了帮助,服务了大众,但媒体作为独立的实体,如何权衡生存与公益间的关系,或者媒体如何以一种合适的角色更好地承担社会功能,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在一次媒体年会上,一位媒体人道出这样一个尴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该媒体主动联合某公益机构向社会各界发起了募捐的号召,希望社会各界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一部分企业客户也受到了此次“邀请”,很多企业客户给出的答案是要把计划已经投放在该媒体的广告费撤掉,把这部分钱拿出来捐赠。

有人对此表示,媒体毕竟不是纯粹的企业,它的行为关乎人的社会目标和集体福祉,必须在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远期利益和追求,而不能自私到只顾自身的利益得失,但问题是,如果所有的企业客户都像该企业一样撤掉广告费进行捐赠,媒体的生存都难保证,如何谈社会责任?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以打造最大的健康教育平台为目标的互利健康传媒执行总裁付新华表示:“是公益让我们生存得更好。”这个答案颇令人费解,公益如何创造商业价值?“当我们真正专心做健康教育的时候,许多企业帮我们发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他们主动要求以各种方式进行合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社会对我们公益事业的肯定,商业价值是公益价值的附属品,公益事业越成功,商业价值也就越大。”

公益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网络公益广告;思想道德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39-02

公益广告应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危机产生,一经问世即被赋予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公众利益的神圣使命,具有独特的宣传和教育功能,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网络公益广告是数字时代下的公益广告的一种新形式,它以网络为载体具有更好的社会渗透性、融合度,使公益宣传范围更广更深入,为公益广告及思想道德教育都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利用网络公益广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因

网络自20世纪末兴起以来,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广泛且深远地影响,公益广告也悄然在互联网上兴起。

首先,网络公益广告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互联网已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形态。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而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预测指出:2015年,中国网民的普及率将达到50%。这说明,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网民数量庞大且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互联网发展重心从“横向普及”向“纵向深化”转变,各种网络应用将更加深刻的改变网民生活。

其次,网络公益广告的互动性、广泛性、非强迫性等特征,更有利于公益广告对社会大众道德教育的有效发挥。网络公益广告刊播有别于其他媒体的公益广告:它以自由扩张的网状媒体形态克服了时段或版面的限制,把广告传播到其所覆盖的数亿用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上网,就能点击任何一条公益广告信息,并且还可以利用链接功能获得丰富的相关信息,加大了所传播信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它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传递信息,受众能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喜恶自主点击,自由寻找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并可随时反馈对此信息的感受,使信息真正实现即时性互动传播。受众在这种模式下使掌握着交流的主动权,他们主动点击的同时又主动反馈,一方面受众能更有效受到公益广告信息的感染和教育,另一方面者能利用反馈的信息,即时采用更好的方式宣传公益广告的理念。这些优势都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最后,网络本身生态环境中的嘈杂信息及网民对此不加节制的使用给网民本身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网络空间里,共享资源丰富,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多元的网络文化交织,提供给人们的信息也是零散的且良莠不齐。更有甚者,会有个别居心叵测者在网络上虚假信息,造谣生事。然而普通大众或缺乏甄别能力或存在跟风心理,介于此部分群体的情感、认知和心理定位会被逐渐扭曲,其思想和价值观也会相应发生偏离。所以必须运用一些恰当的方式改善网络生态环境,为大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获取平台。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网络公益广告的应用现状及面临困境

我国的网络公益广告起步较晚,在多元文化冲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现今社会中,由于其在传播优秀的伦理道德、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高尚的文明行为等方面的优势,受到网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取得较好的成果。然而,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新载体的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思。

1.思想道德教育中网络公益广告的应用现状

我国网络公益广告于2000年起步,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成长速度迅速。

在开展途径方面,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在网络中融入公益理念的活动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如2012年6月,腾讯网等网络媒体呼应在北京启动的“CCTV电视公益广告全球征集活动”,启动了该次征集活动的“网络征集公益广告上线展播仪式”,成为本次电视公益广告征集和展播的重要途径,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增加异彩。

在主题形式方面,网络公益广告与传统媒体公益广告几近同步,能够把握时代主题命脉,反映时下人们最关注的热门问题;公益广告突破原先静态平面的形式,发展至三维、动画和多媒体的动态立体形式,还可以通过红外感应、网络游戏、数字影像合成等方式进行交互体验。广播和电视公益广告通过上传可以网络视频形式播出,使公益广告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利用及宣传。另外优秀公益广告被批量下载、复制和传播,传播的范围更广。

2.思想道德教育中网络公益广告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网络公益广告作为新事物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直接影响其应有社会效益的发挥。

首先,网络信息过载,公益广告分布不均衡。一方面网络媒体者自身责任意识较弱,缺乏投放公益广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他们将之看作是商业广告刊播的平台,各种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如2014年双十一时淘宝网的广告,只要上网,无论点击什么网页都会有相关的链接。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数不多的公益广告淹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信息量过载且严重失衡。另一方面一般的用户使用网络主要是满足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的信息获取需求以及即时通信的沟通交流需求,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等的娱乐需求,而网络公益广告则主要被在一些商业网站或专门的公益网站上,与一般网民“不期而遇”的概率几近于零。

其次,专业人才缺乏,网络公益广告的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现今网络使用率最高的是年龄层次在20―40岁群体,他们年轻、充满活力、重视审美、喜欢新鲜事物且渴望群体归属感。然而目前的网络公益广告在形式上创新不足,缺乏人文关怀;在主题上多涉及社会公德、环保等,与传统媒体几近相同;在互动上目前的网络公益广告在设计上没有明确受众互动途径,使得网络最大的优势――互动性成为空有其表的形式。这些缺乏针对性、创新及互动性的网络公益广告与该群体的观念难以契合,他们的点击欲望很低,以网络为媒的公益广告应有的社会效益未能充分发挥。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是缺乏的既掌握网络技术又懂公益广告创意的人才,使得网络公益广告在创意、文案、设计以及动态效果等方面显得或稚嫩或粗糙,与传播、美术设计等广告要素“貌合神离”,其所诉求的内容与网络无法真正合而为一,效果也就被大打折扣。

最后,相关的政府部门没有足够重视。到目前为止涉及新媒体公益广告刊播方面的规定只见于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局、新闻出版总署在2002年联合发出的工商广字第28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中第4条:“商业广告的互联网站也要按照商业广告3%的比例公益广告”。即使这样,在实际操作中的落实也是差强人意。

三、增强网络公益广告对大众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网络公益广告在传播社会正能量中有着诸多困境,要充分显示网络公益广告对公民的道德影响须将这些“拦路石”一一铲掉。

1.提高网络公益广告的创作质量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好恶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理念的信息,对于广告更是这样。因此,网络公益广告在内容及选题必须符合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影响。

从主体而言,选题应迎合受众心理,具有针对性且新颖。“只有公益广告传达的主题、信息与受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时候,才会导致高投入的关注,从而带来强有力的说服效果。”对于一般网民来讲,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话题,所以网络公益广告要加大这些题材的投入,对于不同的网络群体要大胆求新、精益求精。在画面、色彩及宣传语的使用上,也应突显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迎合不同群体受众的心理。

从形式而言,借助“娱乐”,满足受众需求。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无论什么年龄层次的人都有压力,娱乐是他们消除日常生活中紧张情绪必不可少的手段。网络游戏、视频等则是人们娱乐最常见的形式。这些形式除具有较强娱乐性之外还具有“黏性高”、互动性强等特点,所以网络公益广告可以予游戏、视频等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钟情于不同娱乐形式的人群。

从制作者而言,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公益广告与网络技术都是新型的且完全不同领域,网络公益广告要将这两者紧密结合,其制作者应该是既懂公益广告创意又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

2.强化网络媒体责任意识,开辟网络公益广告新的传播渠道

任何媒体“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之外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网络媒体也必须有自己作为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而公益广告是网络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载体之一。然而提高网络媒体者投放公益广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尝试将网络公益广告和商业利益结合起来。如各大网站在宣传自己的品牌时可以公益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过程中将使自己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已成为政府改善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发网络媒体公益广告蕴藏的潜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我国的网络媒体行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规范还不完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和督促网络媒体刊播公益广告。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逐渐完善网络公益广告的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在我国政府与社会各界有志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网络公益广告也将在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大放异彩。

四、结语

网络公益广告是数字时代下的公益广告的一种新形式,它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决定它一经问世就将构建公益广告的新景象。在多元文化及价值观并存的现代社会里,其庞大的网民规模决定了在当下及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是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手段。因此,需给予网络公益广告足够的重视,使其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应有的社会效益,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

[2]中国报告大厅.201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EB/

OL].[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