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7:21:56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1

莫泊桑在写作上是个超群绝伦的作家,可是他对《战争与和平》却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在读了它之后赞叹地说:就是应该这样去写啊!这不作品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乃是一种新的发展,是整个世界。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分裂了之后,他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曾说过:它中有些场面,除了托尔斯泰,全欧洲没有一个人写得出来。

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写信给屠格涅夫说:感谢您,您使我有机会读到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第一流的东西啊!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家,多么了不起的心理分析家!头两部简直是精美绝伦……读的时候我由于狂喜而多次呼喊起来,而这种情况是连续不断的,是的,他见识过人,才华出众。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2

黄天贵副院长主持会议,黄志勇副院长作重要讲话。黄志勇副院长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敌侵略全面性胜利的伟大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步入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在这个伟大节日举行纪念活动,其意义和目的是为了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黄志勇说,广西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历史上曾涌现出瓦氏夫人抗击倭寇、冯子材抗法战争等爱国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时期,广西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斗争,浴血奋战,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抗战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凝聚民族向心力,团结一致搞好经济和文化建设。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抗战史和抗战文化的研究。他充分肯定了广西社科院文化所、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在抗战文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于今后开展抗战文化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脚踏实地,努力创新,不断推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成果;二是加强与社会科学界各学科、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繁荣社会科学事业;三是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四是抓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将广西抗战史和抗战文化研究持续开展下去。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建平作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我们应该做什么”的主题发言。作为长期从事抗战文化研究的知名专家,李建平研究员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纪念抗日战争之当代责任。他说,当前亟须扎实推进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该更广泛和大规模地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成果和重大意义。包括国际性宣传,科学、规范、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遭受的重大战争损失和取得的重大战果,宣传中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重要性,宣传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重大贡献。党委宣传部门、政府相关机构、新闻媒体、文博与社科事业单位、党校、高校、中小学校、社会团体等,尤其具有重要的宣传责任。二是应该全面调查和整理现存抗战遗址、抗战文物、抗战档案并进一步加大保护利用力度。三是应该加紧开展对抗战老兵的援助和影像资料的采集与整理。抗战老兵既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又是这场正义战争的贡献人,理应得到尊重与关照。应在政策、宣传、生活补助、医疗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这项工作如今也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四是应该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影视制作,传播正确的历史观和真实的历史事实。加大对有关抗日战争社科研究成果的出版推介和成果转化工作及其扶植力度,鼓励作家艺术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掌握丰富的史料的基础上开展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文艺创作尤其是影视作品的创作。五是应该积极参与世界性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推动国际性和平正义事业发展。

广西社科院文化所所长覃振锋就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了发言。他指出,抗战文化研究是广西的优长学科,在各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当前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转化研究成果。对此,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整合文化资源,把抗战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等。广西大学教授王建平主要就近期在陕西、甘肃开展的抗战遗址考察情况作简要报告。他指出,现在很多重要抗战遗址已被列为部级、省市级文物而得以保护,但许多抗战遗址未能得到妥善保护,或被破坏,或被拆毁重建而失去原有的面貌。因此,他呼吁加大力度保护抗战遗址、抗战文物、抗战档案,不要遗忘历史,要让抗战精神永远传承和发扬光大。自治区党校教授陈学璞指出,要把抗战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一是要与政治相结合。譬如可把抗战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和开放。二是要与旅游相结合。三是要与领导的发展思路相结合。四要与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相结合。与会专家就昆仑关战役旧址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南宁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主任桂文志指出,昆仑关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昆仑关战役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抗战遗址。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做好规划,把昆仑关战役遗址打造成为文化产业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同时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把昆仑关战役遗址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抗战文化名胜景点。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抗战文化研究会和专家学者们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和利用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广西抗战文化发展。二是要把抗战文化研究成果与项目相结合,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使之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会专家建议,可以利用社科院的科研平台,明年设立一个关于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与开发的研究课题,以更好地推动昆仑关战役遗址景区的规划、保护和开发,扩大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推动广西抗战文化的发展。其他与会专家学者就纪念抗日战争活动的意义、抗战老兵资料整理、抗战文化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气氛热烈,成效显著。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3

[关键词]战争;人性;文明;反思

对于记者提出的“是不是喜欢战争题材,才拍出战争系列剧的”这一问题,冯小宁曾明确表示过:我自己是最厌恶并诅咒战争的,我主张和平与博爱,但是回顾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是绝对的,和平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的确,战争是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门类的一个永恒母题。据统计,世界电影史上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影片以战争为题材。中国电影自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领导和指示下,拍摄了大量革命战争方面的故事片。

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与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这些影片基本上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绝大多数都遵循着我党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走向最后胜利的叙事路线,线索结构单一,人物塑造上敌我分明,镜头语言上倾向分明:我大敌小,我近敌远,我中心敌边缘。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的正义性淹没了身居其中的个人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战争胜利带来的喜悦感遮蔽了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与残酷性。可以说,对战争深入反思的普遍缺席成为相当多影片的共同特征,对战争进行思辨性表现的薄弱也使中国的战争片与同时代世界优秀战争片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

在这个意义上,称冯小宁的战争题材片为中国的“新战争影片”或许颇为合适。他的影片在继承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于对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深度的反思。一方面,他力图表现战争的残酷性,并以此来突出战争对人性的戕害,达到呼唤和平,控诉战争和反对战争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极力阐释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经过正义而残酷的战争,人的灵魂同样可以得到洗礼,精神境界也会随之提高,人性最终得到了升华。深度的反思使影片产生出极强的崇高感来打动观众,同时也达到了讴歌正义,反对侵略的目的。尽管冯小宁的“新战争电影”还无法达到《现代启示录》、《桂河桥》等世界一流战争片的思想高度与对人性挖掘的深度,但他为中国战争片所做的积极探索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仍有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战争扭曲人性

“战争片经常被用作宣传的旗帜,在激发爱国热情和展示利益集团自身正义感的同时,揭露和批判对方的罪恶和暴行。”显然,好莱坞战争片的这些旨归也同样是冯小宁作品的政治功能和主题诉求。只是,导演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继续用摄影机镜头表达着他对战争的哲学思考,从而深刻地揭示出战争的荒谬性所在:当被侵略者的肉体被侵略者蹂躏和屠杀时,侵略者的灵魂也必然同时被扭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争没有赢家,它从来都是一场两败俱伤的人类危险游戏。

《紫日》中的女主人公秋叶子,原本是一个天真纯洁、正处于豆蔻年华的中学生。当战争不可避免地侵入到她的生活中时,这位天使般的小姑娘的心灵开始发生惊人的蜕变。在军国主义思想的腐蚀影响下,她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即使在靠个人力量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里,即使对于挽救过她年轻生命的杨玉福与娜嘉,秋叶子仍然把两人引进日军的地雷阵,准备与之同归于尽以完成对日本法西斯的所谓忠诚。经历了重重的艰难行进,秋叶子领着杨玉福与娜嘉终于走出了大森林,却又一次把他们带到日军营地,得知天皇已经宣布投降的消息后,她绝望地端起那支曾将自己从泥沼中拉上岸的冲锋枪,将枪口对准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生死朋友。

“回首过去,我们不是在和敌人作战,而是在和自己作战,敌人就在我们身上……对我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战争必将永远伴随我的余生。”《野战排》一片结尾时主人公的这句话外音,是对战争最有力的控诉,显示着战争给人性所造成的创伤将会永远留存在参战者的灵魂深处。著名导演莱得利・司格特在《黑鹰坠落》的片头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言: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结束。难道战争将会长时期的伴随人类,成为无可解决的悖论与困境,难道人类自己发明又最终必将毁灭自己的这种危险游戏会成为永难摆脱的阴影与噩梦?

二、战争毁灭文明

人类的出现促成了文明的诞生,人类社会的发展镌刻着文明进步的每一个脚印。然而,人类的发展史同时又是一部战争史。战争的爆发严重的摧毁着人类的已有文明成果。就在不懈创造与彻底毁灭的轮回中,就在渴望和平却又无法避免战争的张力中,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一路走到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文明。

冯小宁清楚地知道战争的毁灭力和破坏力,在“战争三部曲”的结局篇《紫日》的片头,他用一长串冷冰冰的数字,显示着二战各主要国家的伤亡人数。而3500万的中国人死亡数字(约占世界伤亡总数的二分之一)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与众不同的是,他在讲述中华民族被侵害的同时,也将表现的视角延伸向了侵略者:他们在战争中又得到了什么?从而在人类学的高度审视、反思着一个人类永远面临的难题:人类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文明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交流、传播、借鉴与吸收。这样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深度挖掘不仅突破了中国战争片的传统,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红河谷》的影片结构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由前一部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倾心到后一部分两种文明的彼此毁灭。西方人依靠着工具理性和科技主义的巨大推动力在物质文明方面领先一步时,便骄傲地以文明传播者自居,一厢情愿地想担当“拯救者”的角色,并不惜以武力来解决问题。这种强制性的推动方式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必然会遭到藏汉人民的誓死抵抗。“除了狼,我不随便杀生”,格桑的这句简单质朴的语言里透露出凛然不可侵犯的坚毅:当狼来骚扰美丽的家园时,自己会决不手软。于是,他用罗克曼赠给他的打火机点燃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烈烈火焰。而战争带来的结果也只能是双方文明的两败俱伤。

三、战争与和平:在倾斜的人性天平上寻找平衡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为贵”、“与人为善”等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已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和血脉中。然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册上,尤其是近代史以来的一百多年中,竟多次被异族列强蛮横侵入,备受。所以,尽管反对战争,中国人民却不得不一次次直面战火硝烟的血腥与残酷,一次次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神圣的国土,捍卫民族的尊严。“我以为所有正义的人包括向往和平的人,都要有一种特别勇敢甚至牺牲自己的精神去争取和平,靠膝盖下跪是争取不到和平的。” 冯小宁的这段自白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争取和平的必要途径――靠勇敢和牺牲精神去换来和平。这同时也是他在影片中屡屡涉及到“人类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的原因所在。在冯小宁看来,人类自创世以来,的确取得了形态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文明成果。然而,人性不可否认的在本原上有自私、贪婪的一面,如果任其发展到极端,人性异化为兽性便不可避免。

难得的是,冯小宁并没有简单地在影片中否定和批判“适者生存”这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竞争原则,而是让丹珠、格桑乃至嘎嘎睁开眼睛看世界,让原本只会用锄头耕地的杨玉富喜欢上娜嘉手中的枪,并最终将正义的枪口对准了那些顽冥不化的军国主义分子。与此相对照的是,导演也没忘记对无意中打响枪而吓得不知所措的男主人公做出滑稽式处理。这样,在人性与文明的思辨中便将对战争的反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性天平的倾斜是产生战争的直接动因,而只有跟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才不至于被动挨打,也许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的减少与避免战争。

[参考文献]

[1] 李宝江.《冯小宁:用激情燃烧〈紫日〉》.2001年第3期《电影创作》,71―72页.

[2]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版.313页.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4

[关键词] 战略实施 战略图 平衡计分卡 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从诞生之日就与战略管理紧密结合:历届国际竞争情报盛会scip(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年会的主旨发言人中,有很多就是战略管理大师,除了以竞争三部曲名扬四海的迈克尔·波特,还有加里·哈默尔、奎恩·斯皮特泽等。但目前关于竞争情报和战略管理的理论大都是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角度分析,很少从战略实施的角度审视竞争情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此角度进行讨论。

一、战略实施

1.战略实施的步骤

按照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博士的观点,战略实施首先要建立战略管理办公室,它不同于企业的战略研究部,主要是帮助各部门提炼战略地图及召集战略回顾会,搜集计分卡上各项指标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第二步是开发战略图;然后制定公司平衡计分卡并分解到部门和个人;接着进行战略回顾,收集大量信息数据,以关注战略实施情况,评价平衡计分卡上的各个指标;最后将平衡计分卡与绩效考核相联系。

2.战略实施的几种工具

目前最有效的思想和工具是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kpi和组织协同。世界500强都开始采用这些工具,不少中国企业也在逐步引入。本文以当前最流行的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bsc)为例进行探讨。

(1)战略图

战略图主要是对战略进行充分的提炼,并将这些战略要点以一种逻辑关系体现在一张纸上。战略图的构成要素包括角度、主题和战略目标。其中,角度分财务、客户、内部学习和成长四个部分。战略图的特点不在于仅仅从财务的角度评估组织的战略达成情况,而是通过这四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呈现组织的战略。主题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战略方面,需从各个战略板块中进行提炼、筛选和整合。对战略主题的关注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组织的战略重点。战略目标是战略图最基本的要素,体现了组织一定时期的战略重点、方向和思路。

(2)平衡计分卡(bsc)

bsc从财务绩效、客户知识、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来进行开发。公司在战略图开发出来之后,根据战略图的指引,把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让所有人对公司战略负责。将bsc用于战略实施的目的是:将长期与短期加以平衡;将财务方与非财务加以平衡;将内部与外部加以平衡。

二、竞争情报在战略实施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是否通畅、全面和实时是战略实施能否成功的保证。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广泛传播使各级人员主动对环境、竞争对手进行研究。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能将自己的业绩与本行业最强竞争企业中的相应业绩水平进行比较,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有奋斗目标。

(1)竞争情报是了解企业环境和行业情况的工具

企业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只有敏锐地发现环境变化,并让这些变数为我所用,才能在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司外部环境的核心是它所处的行业。外部因素大致地分为五类: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和环境因素;政治、政府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竞争因素。利用人际网络、市场调查、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或手工方式收集这些信息, 然后利用pest分析法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利用efe矩阵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利用ife矩阵分析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优点与弱点。此外,还要结合直觉判断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2)竞争情报是发现竞争对手变化的重要工具

环境、竞争对手信息的监测和获取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行业变化,企业可运用竞争情报的方法迅速采取行动。有时这种信息反应是否及时、有效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就需要企业对外部环境及竞争对手信息进行长期跟踪,内容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战略、战术、管理、运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评估,以确认其优、劣势以及未来的可能动向。针对竞争对手情报的方法有竞争对手跟踪法、反求工程法、专利情报分析法、管理人员跟踪和实地调查法,结合针对本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核心竞争力分析法、space法。为全面地收集信息,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竞争对手分析:识别并确定竞争对手;确认并判断竞争对手的目的与假设;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选择要攻击或回避的竞争对手。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5

[关键词] 战略实施 战略图 平衡计分卡 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从诞生之日就与战略管理紧密结合:历届国际竞争情报盛会SCIP(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年会的主旨发言人中,有很多就是战略管理大师,除了以竞争三部曲名扬四海的迈克尔·波特,还有加里·哈默尔、奎恩·斯皮特泽等。但目前关于竞争情报和战略管理的理论大都是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角度分析,很少从战略实施的角度审视竞争情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此角度进行讨论。

一、战略实施

1.战略实施的步骤

按照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博士的观点,战略实施首先要建立战略管理办公室,它不同于企业的战略研究部,主要是帮助各部门提炼战略地图及召集战略回顾会,搜集计分卡上各项指标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第二步是开发战略图;然后制定公司平衡计分卡并分解到部门和个人;接着进行战略回顾,收集大量信息数据,以关注战略实施情况,评价平衡计分卡上的各个指标;最后将平衡计分卡与绩效考核相联系。

2.战略实施的几种工具

目前最有效的思想和工具是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KPI和组织协同。世界500强都开始采用这些工具,不少中国企业也在逐步引入。本文以当前最流行的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BSC)为例进行探讨。

(1)战略图

战略图主要是对战略进行充分的提炼,并将这些战略要点以一种逻辑关系体现在一张纸上。战略图的构成要素包括角度、主题和战略目标。其中,角度分财务、客户、内部学习和成长四个部分。战略图的特点不在于仅仅从财务的角度评估组织的战略达成情况,而是通过这四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呈现组织的战略。主题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战略方面,需从各个战略板块中进行提炼、筛选和整合。对战略主题的关注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组织的战略重点。战略目标是战略图最基本的要素,体现了组织一定时期的战略重点、方向和思路。

(2)平衡计分卡(BSC)

BSC从财务绩效、客户知识、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来进行开发。公司在战略图开发出来之后,根据战略图的指引,把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让所有人对公司战略负责。将BSC用于战略实施的目的是:将长期与短期加以平衡;将财务方与非财务加以平衡;将内部与外部加以平衡。

二、竞争情报在战略实施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是否通畅、全面和实时是战略实施能否成功的保证。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广泛传播使各级人员主动对环境、竞争对手进行研究。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能将自己的业绩与本行业最强竞争企业中的相应业绩水平进行比较,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有奋斗目标。

(1)竞争情报是了解企业环境和行业情况的工具

企业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只有敏锐地发现环境变化,并让这些变数为我所用,才能在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司外部环境的核心是它所处的行业。外部因素大致地分为五类: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和环境因素;政治、政府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竞争因素。利用人际网络、市场调查、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或手工方式收集这些信息, 然后利用PEST分析法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利用EFE矩阵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利用IFE矩阵分析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优点与弱点。此外,还要结合直觉判断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2)竞争情报是发现竞争对手变化的重要工具

环境、竞争对手信息的监测和获取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行业变化,企业可运用竞争情报的方法迅速采取行动。有时这种信息反应是否及时、有效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就需要企业对外部环境及竞争对手信息进行长期跟踪,内容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战略、战术、管理、运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评估,以确认其优、劣势以及未来的可能动向。针对竞争对手情报的方法有竞争对手跟踪法、反求工程法、专利情报分析法、管理人员跟踪和实地调查法,结合针对本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核心竞争力分析法、SPACE法。为全面地收集信息,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竞争对手分析:识别并确定竞争对手;确认并判断竞争对手的目的与假设;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选择要攻击或回避的竞争对手。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6

【关键词】 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和平 中国 【中图分类号】D513 【文献标识码】A

实现世界和平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永久和平论》中推断,世界和平是必然会来的――不是由于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共同的正义感,而是由于威力越来越大的战争周期会教育人们,冲突无补于事,世界和平总会到来。200多年来,战争的硝烟虽然从未消失过,但每一次战争都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尤其是破坏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持久广泛的国际反思,成为我们今天共建世界和平最宝贵的教材。

西方话语主导下的二战叙事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国家相继推出了不同的纪念活动。但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仍未达到足够的统一。这不仅削弱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更制约了对历史教训的全面总结。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仍然存在很多不同的表达。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既然同为法西斯轴心国,那么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有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如果有,那西方主流观念为什么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定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而不是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或者更早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

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也存在一个分段评估的问题。比如,作为同盟国,英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日本与英国宣战之前,英国驻亚洲军队的任务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此时英军的任务就是维护英国殖民统治、镇压亚洲民族解放。不能因为后来英日之间的战争就可以使英国在亚洲的全部行为合法化,更不能美化。否则,就无法理解二战结束后席卷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些斗争的一个主要对象就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英国等;也无法有力驳斥日本当时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将亚洲从白人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今天,日本一些右翼势力仍然以西方在亚洲的殖民统治来为其战争罪行开脱。在他们看来,对日本的批评不过是“成王败寇”的政治审判,而不是基于普遍道德和原则一致的公平做法。

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主要是由西方主导的。在西方的二战叙事中,他们是拯救人类的孤胆英雄。客观地讲,西方盟国的积极贡献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但与对西方贡献的赞誉有加相比,中国的民族牺牲和历史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显然,这种叙述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并试图掩盖甚至美化其殖民统治的事实。

德意日法西斯反人类的邪恶本质是不可否认的,但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单地描述为西方盟国拯救人类的战争,不仅降低了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巨大贡献,也导致了西方内部意想不到的逻辑矛盾。根据当时的政治宣传,反法西斯斗争是一场拯救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所有正义力量都应竭尽所能、相互援助。这既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美国作为战时盟国最主要的后援,对同盟国坚持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面对战后归还美国战时债务问题,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就曾希望美国能以此为由免除战时债务。当然,英国的这一理由遭到了美国的拒绝。相反,倒是战后全球政治经济的需要才使得美国转变了对西方盟友战时债务问题的态度,并共同构建了西方对二战的主流叙事。

语言的结构并不总是等于事实的结构。对二战历史的叙述往往会受到特定政治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表述。这不仅源自各方经历的差异外,更体现了其立场和认知尚未达到充分的统一。其结果,不能不影响到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对二战教训的全面总结。

对战争根源的基本反思

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康德对世界和平的信心源自于对人类理性的乐观。二战结束至今,确实没有再爆发新的世界战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人类社会远未实现理想的和平。这不仅是因为各种形式的局部冲突和战争从未停止,更因为这是一种核均势下的 “恐怖和平”。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伊奇认为,如果人类在明天突然灭亡了,那不会是因为饥饿,也不会是因为瘟疫,而是战争!因为以人类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任何饥荒和瘟疫都不足以毁灭全人类。但以核武器为代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使得现代世界大战一旦爆发,足以毁灭整个人类。在这种情况下,阻止新的世界大战不仅是一种道义责任,更是一种政治必须。

既然和平是一种普遍追求,那战争为什么依然存在?这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除了对具体战争的历史性研究外,学术界主要从三个层面探索战争的一般根源:第一个层面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探寻,比如认为国家就是一个人格化的理性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导致相互冲突;第二个层面是从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各种版本的帝国主义论,将对外扩张视为国内发展或转移国内矛盾的现实选择,由此导致相互之间的战争;第三个层面是从国际力量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认为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与既有大国之间的霸权之战。

应该说,导致每场战争的具体原因很多。但与传统战争相比,现代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与领导者个人意识的关联越来越弱,而越来越多地与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关联起来。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常态化,必须通过外化的方式来缓解。而政治意识的普遍觉醒和政治参与面的不断扩大,使得现代国家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责任。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扩张本国经济作为生存之道而又缺乏一个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的时候,战争的爆发就很难避免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许多战争的爆发主要是源自于社会变革严重滞后于技术变革所导致的。在这里,社会变革既包括国内协调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组织制度,更包括国际上协调各国经济政治关系的组织制度。

假如历史可以重来,如何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对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答案。一种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源自于法西斯主义的邪恶本质,而绥靖主义则纵容了他们的野心。它给我们的教训是,维护和平的根本途径就是到世界各地不断寻找新的“邪恶力量”,并从一开始就采取强硬立场,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如果不是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引发并加剧30年代大危机,法西斯主义势力很难在国内获得那么大的支持,世界大战或许就可以避免。建立一个稳定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避免经济危机以及由此而引发社会政治危机的根本途径。这两种观点在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中都可以找到其影子。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重建国际经济秩序,使西方避免了重蹈历史覆辙;而坚持对抗思维的结果是,导致了战后持续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对抗以及各种形式的人战争。期间,双方还几次将人类拖入到相互毁灭的边缘,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代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的人类浩劫。70年过去了,痛苦记忆对战争的抑制作用在退化,世界和平面临的现实挑战更加复杂。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而对抗性的旧思维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过去的牺牲,更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今后的和平。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就是要不断提醒国际社会,和平需要共同维护,否认历史决不允许。和平是宝贵的,需要倍加珍惜;但如果和平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对战争的恐惧就会成为最冷酷敌人手中的强大武器。和平不是免费的,也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的责任,因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正如在访问澳大利亚时所强调的,“如果大家都只想享受和平,不愿意维护和平,那和平就将不复存在。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这条道路,共同应对威胁和破坏和平的各种因素,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针对一些国家否认二战历史的各种势力和苗头,国际和平力量应保持高度警惕。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断抬头。他们不但不认真反省历史,反而通过肆意激化矛盾为其重新军事化制造借口,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潜在威胁。这就需要各国保持高度警惕,共同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而国际上一些国家无视日本国内否认历史的政治实质,反而基于一时的政治需要纵容这股力量的抬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视做法,是新时期的绥靖主义。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创新发展模式,以互利共赢实现持久和平。二战告诉我们,没有普遍的发展,就不能有广泛持久的和平;没有公平有效的国际协调,普遍的发展又可能导致普遍的战争。因此,能否公平有效地实现发展利益的协调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键问题。20世纪初,英国既面临着美国崛起,又面临着德国崛起的挑战。最后,英国选择联合美国对付德国。这其中,既有“远交近攻”的地缘政治考虑,更有发展利益兼容的问题。美国采取的是“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新方式,而德国采取的是抢占殖民地、建立排他性商业帝国的传统方式。德国对英国的威胁大大超过美国。其实,近代以来的大多数战争都可以从发展利益的协调中找到其根源。随着战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社会化大生产的道路,互利共赢的交流合作是协调各方发展利益的根本途径。“赢者通吃”、“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

改革开放30多年,不仅使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让世界受益匪浅。通过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经贸技术交流,逐步形成了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事实表明,那些将中国崛起视为威胁的偏见是站不住脚的。201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是构建普遍持久和平的伟大尝试。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学会相互尊重,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面对法西斯的疯狂进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西方与苏联通力合作,对加快德意日法西斯的灭亡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并不能成为阻碍合作的理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也一度导致了相互之间的摩擦。客观来讲,这都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和平的真正威胁源自那种极端的自我优越感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思维,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企图以自身文明来取代其他文明,其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问题。德意日法西斯在发动侵略战争时,无不是以自身优越感来为其反人类罪行寻求借口。在不同文明普遍觉醒并日益自觉的当下,试图将自身文化价值和制度强加于他国的做法都可能导致冲突。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文明的多样性和现代化道路的多模式探索不仅是世界的本来面貌和基本特征,更是人类进步的条件和动力。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和道路选择,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是我们今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又一时代意义。

(作者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①《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②【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③【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7

关键词:薪酬战略;作用机制;分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引言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获得与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构建与竞争战略相匹配的薪酬战略,是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建立具有有效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是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能否吸收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巩固核心职工队伍,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薪酬战略管理体系,研究企业薪酬战略与竞争战略的相互作用机制及科学匹配,使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正常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的利用率和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对更好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薪酬战略的界定

薪酬战略是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战略目标指导下制定的一系列薪酬选择,是帮助企业运用薪酬工具来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并协助企业战略的确定与实施。它对企业的绩效和有效使用人力资源产生很大影响,衡量薪酬战略一般有三个因素:薪酬决定标准、薪酬结构和薪酬管理制度。薪酬决定标准是指决定薪酬高低的依据,岗位、技能、资历、绩效和市场状况等都可能是决定薪酬的依据。薪酬结构是指各个构成部分及其比重,通常指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经济薪酬和非经济薪酬之间的比重。薪酬制度管理是指制订和调整薪酬制度的行为方式和决策标准,包括授权程度、员工参与方式、薪酬内外导向性、薪酬等级状况、薪酬支付方式以及薪酬制度的调整频率。选择什么样的薪酬战略取决于企业内外环境和企业的战略愿景。

竞争战略是企业和对手进行竞争的一种经营战略,分为防御型、前瞻型和分析型战略。竞争战略确定企业薪酬体系的激励方向和重点,企业竞争战略的差异性会导致薪酬战略和薪酬体系设计的差异。随着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薪酬战略也会随着作相应的动态调整。不同的竞争战略决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人力资源会直接影响企业薪酬战略的设计。

二、薪酬战略和竞争战略相互作用机制

较早把“匹配”这一概念引入薪酬战略研究领域的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Gomez Mejia(1987),他认为薪酬战略理论基础是权变理论,即薪酬战略是根据内外环境和企业战略变化来而变化的。薪酬作为企业激励员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重要手段,它可通过企业制订的高效薪酬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提高劳动成本利用率,保持成本竞争优势,还可以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企业在竞争战略的要求下制订相应的薪酬战略,依据薪酬战略的规划,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来引导员工的行为,使其行为与企业的预期目标相契合。通过员工行为的合理化,使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企业的竞争战略。三者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有正确的竞争战略来指引企业的前进方向。但是,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竞争战略方向的正确与否,更取决于企业竞争战略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员工作为企业执行力的载体,其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执行力的效果,此外薪酬战略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的其他战略,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战略协调配合,也为企业顺利实现竞争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进而决定着企业竞争战略实施的效果。企业竞争战略通过驱动薪酬战略来决定薪酬激励的具体内容,同时,薪酬战略可以帮助和引导企业通过有效的利用内外资源,加强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构成对竞争战略的有效支撑,企业不断的调整薪酬战略,使其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适应从而获得高水平的组织绩效,促进企业竞争战略的实现。

三、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薪酬战略管理分析与思考

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决定着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因此,环境变化必然导致竞争战略的变化,薪酬战略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形成薪酬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动态匹配。企业实施有效的薪酬战略管理,通过设计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才能吸纳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核心人才,确保企业竞争战略顺利实现。通过设计出公平的分层分类薪酬战略方案,有效地激励员工,促进员工行为与企业目标保持协调一致,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企业要充分发挥薪酬战略对其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取决于薪酬战略的设计和与企业竞争战略匹配的薪酬体系。企业实行不同的竞争战略就应采用不同的薪酬体系。防御型战略与机械式薪酬体系匹配,前瞻型战略与有机式薪酬体系匹配,分析型战略与过渡性薪酬体系匹配。图2针对不同竞争战略设计的不同薪酬体系做了归纳和比较。

竞争战略导向下的薪酬体系的对比

竞争战略 防御型战略 前瞻型战略 分析型战略

薪酬战略目标 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激励员工创新精神 控制成本、激励创新

支付基础 倾向于职位 倾向于知识和能力 职位能力

激励重点 多为生产和财务部门 多为研发和营销部门 生产和财务部门、研发和营销部门

薪酬水平 滞后或对应 领先或对应 滞后领先

薪酬组合 激励低的稳定性组合 激励高的高弹性组合 稳定性与高弹性组合

薪酬管理 多为集权管理、员工参与程度低 多为开发管理、员工参与程度高 集权管理、研发管理

图2

1.防御型竞争战略下的薪酬战略。采用防御型竞争战略的企业其经营战略通常是偏于谨慎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发展空间有限;(2)不愿承担高风险,希望通过降低成本来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3)岗位比较明确,变动性不大;(4)拥有较多的现金流。与其相适应的薪酬战略应具有以下特点:(1)工资决定标准倾向于岗位、资历,薪酬水平与市场相对持平或滞后,激励作用小;(2)薪酬结构中固定的、短期的和经济薪酬占较高比例,有助于降低员工的流动;(3)薪酬制度的管理偏重于集权、员工参与度低。这种薪酬战略强调集权,重视内部公平,较少调整薪酬制度,是一种机械式,它有助于为企业营造稳定的经营环境,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2.前瞻型竞争战略下的薪酬战略。采用防御型竞争战略的企业其经营战略通常是偏于激进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发展偏向外部扩张,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拓展发展空间;(2)投资项目多,资金和人才需求大;(3)注重个性和品牌,关注企业绩效;(4)重视员工个人能力和贡献,激励员工创新精神。与其相适应的薪酬战略应具有以下特点:(1)工资决定标准倾向于个人技能、绩效,以定量指标为标准,水平薪酬水平领先于市场,激励作用大;(2)薪酬结构中高变动的、长期的和非经济薪酬占比例较高,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3)薪酬制度管理上偏重于分权、员工参与度高。这种薪酬战略强调的是分权,重视外部公平,薪酬制度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进行弹性调整,是有机式,它有助于企业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使企业充满活力,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分析型竞争战略下的薪酬战略。采用分析型竞争战略的企业其经营战略是介于谨慎与激进之间的,其特征是:(1)企业发展基本成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既要保持成本优势,又要激励创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3)管理比较规范,资本充足。与其相适应的薪酬战略有以下特点:(1)工资标准倾向于岗位、资历与技能、绩效相交叉的定量指标标准,对于从事传统业务的员工薪酬水平滞后于市场水平,而对于具有高技能、高绩效创新人才则薪酬水平领先于市场水平;(2)工资结构各占比基本持平,但对于从事研发和创新人才增加高变动的、非经济的比重,以激励这部分人员的创新精神;(3)工资制度管理上还是偏重于集权管理和研发管理。这种薪酬战略强调的是集权与研发,重视内外部公平,薪酬制度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在稳定性和弹性中进行调整,是其既能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又激励员工创新精神,保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总结

薪酬战略的确定和实施是为了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必须以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为导向。薪酬战略必须体现企业发展模式和趋势,贯穿并凝聚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反映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因此,在薪酬设计时要考虑企业竞争战略需要,设计相应的薪酬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战略与薪酬战略管理的分析,希望对从事薪酬管理工作者有所启示,虽然这种分类与匹配方法还缺少实例支持,但是在实践中怎样设计薪酬体系,使企业的薪酬战略管理与竞争战略紧密契合,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提升组织绩效,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的有效实现,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也是笔者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8

[关键词]战争电影;救赎者;文化背景差异;意识形态;启示

数千年的人类历史文明在战争与和平的血泪中蜿蜒前行,战争除了留给我们难以磨灭的疤痕与痛苦,也给予艺术无限的创作空间。“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因而,以战争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特别是电影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文化性及时代性特征。纵观东西方战争题材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和《一九四二》等,无不以人性的视角,从故事人物的叙事角度展开情节。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或多或少地背负了命运所赋予的“救赎者”使命。由于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及叙事方法与艺术手法不同,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在“救赎者”乃至“救赎”主题的塑造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以近年来成功的东西方战争电影为例,通过对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及艺术手法的分析,比较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中“救赎者”形象构建的差异。

一、东西方战争电影中“救赎者”形象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意识比较“救赎”不同于拯救,“救赎”更蕴含了深刻的对希望与自由的追求与信仰;在拯救的背后更蕴藏了对历史的反思与赎罪。因此,战争电影中“救赎者”形象体现了对国家历史的反思及民族意识的情结,蕴含深刻的自救与他救意味。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他是对犹太人倾囊相助、冒死相救的拯救者,也是身为德国企业家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屠杀行为,对国家所犯罪行的赎罪者。然而,东西方战争电影在思考与展现“救赎者”形象与“毁灭与新生”这一主题时,因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形态差异而具有各自的独立特征。

首先,从历史背景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战争题材影片由于西方国家从崛起至主导全球的历史进程中所不同于东方民族备受欺辱的灾难历史背景,在探讨战争的意义及主人公形象的构建中倾向于展现民族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荣耀与自由,对二战历史及人性的反思。

从展现中世纪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勇敢的心》《爱国者》到对二战的反思影片《太平洋战争》《拯救大兵瑞恩》和《广岛之恋》等,均采用了大量恢宏的场面镜头,轰隆震耳的炮火与血流如河的画面给人以极大的感官冲击。在生死的较量与战争的冷酷中通过对战场内外的爱情、亲情、友情抑或陌生人间的温情的刻画,塑造了英雄主义及浪漫主义的情怀。在主题与内涵上往往立意于民族与政治形态之上,态度呈现中立客观的趋势。

而东方战争题材电影更关注国家的民族主义情怀与爱国主义,多表现在国家命运的主题下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英勇。以中国抗战电影为代表的东方战争电影受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在特定历史时期承载着国家主流意识文化形态的传播任务,因而涌现出一批以《地道战》《上甘岭》等为代表的抗战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以反击法西斯侵略为主题,多数影片摒弃了渲染战争残酷性和侵略者暴行的路径,将叙事重点放在民族团结对外、民众英勇奋战的行为刻画上;通过人民面对苦难所展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有力地凸显了人民对自我命运的救赎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其次,东西方战争电影殊英雄与群体英雄的形象差异。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征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与赞美。凭借西方历史中对荣耀与自由的追求与探索,较多地塑造了富有冒险精神、勇敢无畏的英雄式领袖人物。如《勇敢的心》中以泰山压顶气势守卫家园的华莱士,《辛德勒的名单》中倾尽家财勇救犹太人的辛德勒。此类影片中对救赎者形象的刻画袒露出个体的觉醒意识、痛苦与挣扎。在对战争中英雄主义的歌颂中,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刻画了救赎者的个人英雄形象。

而东方电影中着力展现群体英雄的厚重与深度,将集体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结合。如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浩劫为叙事背景,讲述了在教堂中女学生、、伤兵之间的相互救助与自我救赎的故事。影片中的12位起初在地窖中享受着饮酒作乐的生活,看似不管世事却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将生的机会让给了女学生。这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正是东方战争题材影片中群体式不畏牺牲、英勇抗战的体现。

二、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中的“救赎者”形象比较电影作为一种影像艺术,不仅是对生活或历史的重述,而且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创作与升华。在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东西方战争影片中构建的“救赎者”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西方战争影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适当酌情地对战争题材加以“杜撰”。褪去对战争场面的铺陈用景,导演更多地将视角转向了对战争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突出展现残酷的战争背后的人性一面。特别是反战潮流出现后,涌现了大量对战争目的与结局的反思,表现了人物对战争的排斥和厌恶。如《魂断蓝桥》《冷山》《西线无战事》等,通过对爱情故事的叙述,在灰暗的战争基调下,将浪漫的爱情谱写为生死恋歌。再如《现代启示录》中通过对越战的反思,以人道主义的主线,将凝重的战争化解为对人类自身的反省与人文主义关怀。

影片《拉贝日记》中拉贝作为中国民众的“救赎者”,在南京大屠杀的残酷背景下,他借助纳粹党员和商人的身份成功地挽救了更多的中国人,同时也可以明显看出他给希特勒的信件中流露出对纳粹元首有朝一日终会解决南京的悲剧的希望。拉贝虽是一个救赎者,但并非完美。他是一个性情率真、有自私自利缺点但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个性化人物。无数好莱坞成功的电影都证实了观众更喜欢有缺点的人物,他能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更具生活的质感也因此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些救赎者形象的人性深处渴望和平与自由。影片中既赞赏危难时的真情,也批判战争的残酷,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东方战争影片受传统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倾向于描绘一个“为大家,舍小家”的完美主义形象人物。影片中的救赎者多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如《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这些传统电影将“救赎者”等同于英雄人物,肩负了对国家、社会和民族忠诚的使命,向观众传递了保家卫国的神圣感。而近年来,随着新中国特色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深入,战争影片也逐渐从注重战争功过、人物功绩的表现,投向对战争主体的反思及战争中人性的思考。如《紫日》《鬼子来了》《集结号》等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战争语境下扭曲的社会关系、侵略者及被侵略者的自我认识等多个深刻的话题。哲学中有观点认为,哲学探究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实质即是自我价值的审视。《集结号》是近年来中国战争题材影片中的一股清泉,它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了一个走在“自救”路上的主人公形象。虽然电影中没有明确的“救赎者”主体,但谷子地在影片中的上诉和寻找骸骨的行为,既是对战友的救赎,也是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追寻。面对在战斗中死去的47名兄弟,他为了曾经鲜活的生命而追寻存在的意义,通过为47名战友正名去证明自我的存在,也因为心中那不具名状的悔意(错过了集结号而导致战友牺牲)而进行的自我救赎。

诚然,东西方的影片对战争中人性的探讨和自我认识的诉求都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过程。对历史的认同将逐渐打破意识形态的隔阂,转而将对人类生命的尊重作为电影创作的主流。

三、东西方战争影片中救赎者的构建差异及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思考尽管东西方战争题材影片将救赎者置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民族意识的框架下进行探讨,但在新时期的作品中,东西方影片逐渐有了某些共通的追求,即尊重历史,还原史实,以情动人,挖掘人性。对中国战争电影而言,不仅在“救赎者”形象构建方面有诸多需要借鉴学习之处,在未来电影的运作与影片的思想深度上也有着极大的探索空间。“比较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视野,而非一种果实。”对东西方战争电影中的差异比较,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思考意义。

首先,中国战争影片应突破题材限制,多样化发展。在全球化语境下,战争题材影片不能局限于对本国历史的追寻与探究,也需要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电影作为一种丰富、立体的影像艺术形式,应汲取一切文化的多样性,脱离意识形态的禁锢,将东西文化巧妙融合。纵观东西方战争影片,好莱坞电影因其悠久的发展历程、成熟的商业模式探索而独具优势。而近年来韩日等亚洲电影在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加上东方电影的特色艺术手法,涌现了诸多优秀的影片。如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以兄弟情感为叙事主线,当在战争中迷失自我的哥哥被兄弟情谊唤醒内心后,影片中所传达的对亲情的感怀远远超越了民族利益、意识形态的禁锢,从而唤起了东方人重视的家庭意识和情感的共鸣。成功的影片应“跳出战争”,把战争作为对历史的呈现的同时,从哲学、文化及人性的角度去表现战争,从现代的思维角度去审视战争,揭示战争所描绘的深刻的内涵――人性的探究。同时又“走进战争”,即面对战争、正视战争中的主体与过程,以全面、多角度的视角表现战争。中国电影软实力的提升不仅要明确影片所传达的主题,更应建立符合人类普世价值观的标准体系。以战争为承载,展现人类对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未来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走向世界。

其次,合理利用商业化的手段,找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当今,艺术水平的高低不是检验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观众对影片的认可才是电影转换成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但影片中主题设定的人文情怀更加触动观众内心。这也是好莱坞电影在迎合商业市场上所做出的有益探索。《拉贝日记》是跨文化合作的成功商业影片典范。在多种文化的糅合中,影片通过西方的视角展现了东方的故事,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战马》则另辟蹊径,讲述了一战中男孩与马的深厚情谊,从战争亲历者的角度,用马与人类关系深厚、富有情感的独特视角隐喻自然对战争的反感。这部表现友爱、善良、勇气的影片用质朴的情感救赎了在战争中人们封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在商业影片的框架下,对战争的本性和对人类、对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深入探索,实现了艺术与商业价值的统一。反观中国电影,救赎主题在战争题材影片中是长期缺失的,更缺少一种深层次和深入的处理方式,找到艺术创作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因而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将更多的人文元素加入作品中,更加深刻地塑造一个个清晰而又深入人心的形象。

四、结语

从古至今,人类对战争的关注从未怠慢。作为大众传播手段的电影,在东西方的视角下均对战争及战争中的救赎主题进行了丰富解读。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战争电影创作均需把握好民族意识与国家记忆的联系与区别,在多元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无论是塑造“救他”抑或是“自救”的救赎者形象,都应寻找到建立起充满人文关怀的、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情感纽带,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中找到发展之路。

[课题项目] 本文受河南省软科学计划省级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文学阅读增进高职生词汇深度知识”(项目编号:142400410944)和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改项目“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SJGLX100)联合资助。

[参考文献]

[1] 吴予敏.论新时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价值观念[J].小说评论,1988(05).

[2] [德]思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9.

[3] 李洋.边缘艺话[M].北京:出版社,1999.

[4] 殷洁.从斯皮尔伯格二战电影管窥好莱坞战争片世界[J].科技文汇,2010(06).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9

在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国际社会仍然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不可能有发展;发展是和平的保障,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平的建立与延续。国际社会的芸芸成员基于各自对外政策和立场的不同,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事实的或法律的分歧以及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从而形成国际争端。国际争端伴随着国家出现、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只要有国家存在,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就是永恒的,因而国际争端从总体上讲具有不可避免性。国际法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平衡,减少国际争端;另一方面是要在国际争端实际产生以后,采取适当办法予以解决。从近代意义的国际法产生到现在三百几十年的时间,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在不断地更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突破了现有的争端解决模式,为国际法学树立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形成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模式。

一、近代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

近代国际法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国际法,又称为传统国际法。1625年荷兰法学家和外交家格老秀斯发表了著名的国际法学著作《战争与和平法》,系统论述了国际法的基本问题,为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643年至1648年召开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参加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树立了近代国家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和制定国际法规则的先例,是国际多边外交的开端,这次和会标志着近代意义的国际法正式产生。

在近代国际法中,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模式或者说主要模式就是战争。wwW.133229.coM近代国际法划分为“平时法”和“战争法”两方面的内容。在近代国际法的初期,“战争法”的地位远远高于“平时法”,国际法学的先祖们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战争法”的研究,“平时法”只是在“战争法”研究中的副产品。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尽管系统论述了国际法的基本问题,是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国际法著作,但它本质上还是一部主要关于战争问题的著述,重点内容是关于交战的规则、制度、战俘待遇、武器的使用等等。在近代国际法的晚期,“平时法”的地位超过了“战争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初露端倪,并在有关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中有所体现。1899年的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和1907年的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制定了大量的有关战争习惯与规则的公约和宣言,首次对国家的战争权有所限制。但是,在整个近代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史中,战争模式解决国际争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采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只是战争模式的补充和点缀,尽管意义十分重大,但作用却十分有限。

近代国际法标榜国家拥有“战争权”,国家可以把战争作为推行国家对外政策的工具和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或方法。哪个国家打赢了战争,哪个国家就拥有了“正义”、“真理”,就有权要求战败国割地、赔款,战败国只能俯首称臣,百依百顺,最后沦落为附庸国、被保护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近代国际法所确立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战争模式,是与帝国主义国家推行的对外扩张、瓜分殖民地的政策紧密联系的,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历史渊源和背景。在近代国际法中,国际法的主体是指所谓的基督文明国家,即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广大亚、非、拉地区的国家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尚处于封建甚至奴隶社会阶段,因而被认为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只是国际法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客体。一部分国家是权利的主体,而另一部分国家是权利的客体,国家之间不具有最基本的平等性,那么,当作为权利主体的国家与作为权利客体的国家之间发生争端时,就不可能存在协商、谈判等必须由平等的双方才能进行的活动,可行的唯一办法就是战争。武力在近代国际法中不仅是一种威慑力量,而且是夺取国家惠益、谋求扩张与霸权的有力保障和基本方法。近代国际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强权者法”或“霸权者法”,它视弱小国家为客体,以保护强权者、霸权者为己任,推行并极力维护解决国际争端的战争模式,使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民族沦落为与“狗”同伍的地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就是证明。

二、现代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国际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联的组织章程《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联的主持之下,1928年缔结了《放弃把战争作为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公约》,即著名的《巴黎非战公约》,这一公约首次以多边条约的形式郑重宣布禁止国家把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和方法,废除了国家的“战争权”,亦即废除了近代国际法所确立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战争模式,因而这一公约在整个国际法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反法西斯国家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建立了最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表明国际法又有了新的发展。《联合国宪章》既是联合国的组织章程,又是十分重要的造法性条约,对推动国际法的发展、确立现代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联合国宪章》第2条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第51条又规定:“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在安全理事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 《宪章》的这些规定,形成了现代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的两种基本模式,即和平模式和特定条件下的武力模式。

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当代国际社会中,和平模式是解决国际争端的首选的和最基本的模式。从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开始,现代国际法就逐步地、同时也是坚定不移地确立了这样一个毫不动摇的基本原则:世界上一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如何,一律处于平等者的地位,平等地享受国际权利和承担国际义务,如果遇到争端,应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禁止任何国家将争端诉诸战争或违背《联合国宪章》规定非法使用武力。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之久,战火遍及欧、亚、非、澳四大洲,有六千多万人死于战争,八千多万人无家可归,人类饱受了有史以来的空前浩劫,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又立即面临了近半个世纪的“铁幕”两边的“冷战”。今天的国际和平得之不易,弥足珍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每个国家不可推卸的义务,解决争端的和平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不可动摇。《联合国宪章》第33条专门规定了和平模式的一些具体方法,如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利用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等。这些方法使和平模式具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也卓有成效。

现代国际法所确立的特定条件下解决争端的武力模式,是和平模式的必要补充。武力模式是指当国家遭受外国武装侵略时,被侵略的国家可单独用武力自卫或集体用武力自卫,也可以由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作出决议,由国际组织集体采取武力措施制止外来武装侵略。武力模式还包括一个国家用

武力收复失地、武力统一祖国、反抗殖民统治的武装解放斗争等。解决争端的武力模式必须限定在严格的范围之内,以正义、公理、秩序以及人类共同最高利益为标准,依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而使用武力,严格禁止非法使用武力。武力模式必须以持久和平为目的,并以使用武力之后建立恒久的、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为条件,否则,武力模式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974年12月14日第2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第1条规定:“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或以本《定义》所宣示的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该决议枚举的七种使用武力方式都是非法的,绝不属于解决争端的武力模式之列。

三、“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全新模式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针对港、澳、台地区特殊的历史与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理论。“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

,是任何一个国际法理论都未曾涉足的新领域。和平共处原则乃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在港、澳、台问题上和平共处原则的确立,开了用国际法基本原则解决国内问题的先河,是国家在国内执行国际法的新尝试,也是“一国两制”下解决国家之间领土主权争端的必然要求。为此,邓小平对“一国两制”解决国际争端的意义作了精辟而深刻的阐述,他说:“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解决国际争端,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一国两制’,是从我们自己的实际提出的,但是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某些国际问题的处理上。”

注释:

①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806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条约集(第一集)》,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条约集(第一集)》,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304至305页。

④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6至97页。

⑦ 参见[英]詹宁斯、瓦茨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篇10

读托尔斯泰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感受托翁的文学魅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的读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战争与和平的读书心得体会一

托尔斯泰曾说:“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的确,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我们置身其中,似乎可以掌控大局,但又感觉如沙砾般渺小。因而,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理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在我看来,它是一群年轻人在时代的大格局下对人生的不同选择,或喜或悲,引人深思。

性格决定选择,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选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随着时代或多或少改变着。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产生一些新的思想,并不知不觉中完成改变。

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到放手,甚至死亡。相对于皮埃‘而言,他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性格有关。读后感他冷静,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少皮埃尔的那种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死在战场,深感可惜,但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开安排他,毕竟他在临死时彻悟了。

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成熟多了,沉静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以至,杰尼索夫再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

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格是永远不会变的,他们的选择是俄国青年的代表,在战争的洗礼下,他们又使俄国充满让世界战栗的力量。

战争与和平的读书心得体会二

我很想谈谈那位性格深沉而坚毅的安德烈公爵,这位时常默默不语,时常又冷言冷语,深沉而坚毅的男人,与皮埃尔的宽厚善良形成巨大反差。但两个人却是至交好友,两人都愿望做对民众和国家有意义的事。区别在于皮埃尔希望做得好,但是效果不佳。安德烈从没说过希望,但是却在切切实实地解放着农奴。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位光彩夺目、散发人格魅力的安德烈公爵却突然间地死掉了。他死于战争时期的伤口感染,这个意外事故让我们这些拥有发达医学的现代人感到十分地不能理解。

我也很想谈谈那位性格随和善良的皮埃尔伯爵。他是位宽厚善良、乐于施舍、不修边幅的好人。我们看到了他婚姻的曲折,看到了他在内心深处的思考,看到了他贯穿始终对周围人和事的细微地观察。作者把他写得如此重要,让我一度认为这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我也很想谈谈那些几乎一闪而过的人物。杰尼索夫,骠骑兵军官,尼古拉的好友兼青年时期的榜样。是个意气风发的人物。冲动地向朋友的妹妹求婚,同样,又冲动地带领自己的士兵(为了不至于挨饿)抢夺军需官的粮食。于是,因为抢夺粮食这个原因他消失了,他在半途中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他可能入狱,也可能在医院中死掉。于是我们为他的命运感到十分不平,这绝不应该是这为平民英雄应有的命运。然而造化弄人,在抵抗拿破仑入侵的前夕,俄军总司令的府邸,又出现了这位英姿飒爽的军人的身影。

严厉的、正派的阿莫罗西莫娃,快乐、热闹的罗斯托夫伯爵一家人,克制内敛、温柔贤淑的玛丽亚公爵小姐,这些都给我们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然而,我决不能忘记谈一下库图佐夫,这位指挥俄军抗击侵略者,一度败退于拿破仑的俄军总司令。他始终如一地认为看似失利的鲍罗金诺会战是促成敌人灭亡的胜利的会战,而并非像其他的当事人,仅仅因为俄军的撤退和古都莫斯科的被放弃就断定这是一场失败的会战。事实证明,法军在僵持几个月后莫名其妙地撤退了,随后又近似疯狂地溃败了,老将军库图佐夫终于如愿地,让“急于回家”的法国人不得不在严寒中“吃马肉”去了。

读到文章的最后,越发地感受到库图佐夫的人格魅力。他少有激动的一面(除了在战前激动地要侵略者去“吃马肉”这一段),大多数都是一种疲倦和接受的状态。他不参与谈话,也不发表意见,任何激昂煽情的言论在他面前都没有表现的余地。他不置可否,很少发表评论;但是他贯穿始终的言行,体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坚韧的人格力量。

有时候自己受到别人误解和攻击的时候,想想书中的库图佐夫,便会觉得眼前的一切不过滑稽可笑。于是便能淡然处之。--因为真正实在的东西,不是那些表演,而是我们的作为;决定事态发展的东西,不是我们的意愿,而是事情本来就是那样。--这样的性格与命运,正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

战争与和平的读书心得体会三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著,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战争与和平的读书心得体会四

《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组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弘开阔的美。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虽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却反映了农奴制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书中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描述了历的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性格内向、意志坚定的安德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潜质;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的彼埃尔,缺少实际活动的潜质,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生。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在各个国家,军人都是崇高和伟大的,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但军人也是人,也有阴暗和脆弱的一面,部队中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争权夺利和勾心斗角。

我向来是不喜爱看历史题材的书籍,但是,《战争与和平》是我第一本喜爱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方面融入书中情节中,体验书中主人公的思想变化,另一反面也不禁的发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即使是平凡的人物也能写的让我们对其充满了敬佩。战争是残酷的,但在战争时期却会让我们更加盼望和平。现身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是否就应珍惜此刻温馨的生活呢?难道非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不,就应从此刻开始把握!

我们反对战争,但是,我们绝不惧怕战争。当战争来临时,我们也同样会拿起武器,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去保卫自己的安静、和平的生活!

战争与和平的读书心得体会五

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