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谈抗日战争教育

时间:2022-03-11 11:01:53

心理学视角谈抗日战争教育

【摘要】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文明战胜了野蛮、光明战胜了黑暗,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严重妨碍了人民继承和发扬这种抗战精神,长此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民族的安危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中央和政府非常重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以及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希望能使中华儿女“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关键词】抗日战争;心里学;教育

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之际,我国于今年9月3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并规定当天为全国公休日,以此来纪念抗战胜利。举行这样的活动无疑能使人民重温抗战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但却比较难得到持续的强化效果。要想得到持续的强化效果,促使我们真正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我们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宣扬和教育。继承与发扬抗战精神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看主要包含个体的动机、认知和行为三个要素。动机是促使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前提,指去认识抗日战争和继承抗战精神的动力,而认知与行为指个体要清楚抗战和抗战精神是什么以及其用什么行动来践行抗战精神。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视角论述抗日战争教育。

一、诱导最佳动机水平

个体在认知和行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动机来进行引导、激发和维持。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有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这就是心理学著名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在进行抗日战争教育时,必须要激发人们的最佳的动机水平。Williams,M.和R.L.Burden(1997)认为动机是一种认知的和情感的唤醒状态,它导致有意识的决定来采取行动,并导致一段时间内持续的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要激发人们的最佳水平动机,唤醒他们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汪玲等人(2005)通过对47名初中生的元认知训练提高了这些初中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这就说明激发继承抗战精神的最佳动机,不是夸大或瞒报当前的形势,而是要正确理性地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

1.国内形势

自抗战胜利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但是也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一些人的精神品格,一部分人似乎正在逐渐遗忘历经战火洗礼的爱国、团结、拼搏、自强等宝贵的抗战精神。在进行抗战教育时,就不应该只单纯介绍抗战历史,而是要强调利用当前形势来激发了解抗战历史动机的重要性。关于抗战精神的当前形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思想观念改变,价值取向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结构转型、机制转型和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型。社会价值体系转型最主要就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多元价值取向下,必然会导致不同层面的矛盾和冲突,如“香港占中事件”。(2)虚无主义盛行在当代中国社会,虚无主义非常盛行,如文化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地球村理念下,在社会中开始有人怀疑民族的意义,怀疑英雄的功绩,于是开始诋毁英雄,诋毁民族和民族精神。典型的就是“毕福剑事件”。在视频中毕福剑很明显有诋毁的嫌疑,也就是说他在怀疑的贡献,认为他是无益于中华民族的。(3)抗战精神被弱化因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虚无主义的盛行,必然导致社会群众产生享乐主义和物质至上主义。享乐主义和物质至上主义都与“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抗战精神相违背。广州原房管局局长李俊夫,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人谋利益并且供养了十几个情妇。从其十几个情妇的角度看,这些情妇已经丧失了道德的底线,只要李能为其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就置道德于不顾。过分追求物质,难以抵挡物质的诱惑,其实等于近代国人对鸦片的依赖,同样会摧残国人的精神,导致民族精神的衰弱。

2.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是纷繁复杂,暗流涌动。在这里,仅以“南海局势”为例,证明中国当前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太平。8月14日澳大利亚的《时代报》称,越来越多的美国官员和分析人士正在敦促奥巴马政府推行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和支持东南亚国家组成联盟,使美国战舰以及飞机部署在中国人工岛的12英里以内,而东南亚联盟可以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制定海上行为准则。根据参考消息网8月24日的报道,日本针对日益紧张的南海局势,基于对有关国家提供警备支援等应对方针,正在竭力阻止中国的海洋行动。美国和日本的行径不仅仅在干涉中国的领海主权,而且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同时也让中国人民认清当前的形势——中国正处在危险当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目前是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的结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肯定会选择了解近代的抗日战争。即对当前形势的正确认知促使人们产生去认知抗日战争的最佳动机。

二、对抗日战争的理性认知

仅仅有适当的动机是不能必然导致正确的行为。在动机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个体的认知活动。动机仅仅是促进个体的认知活动,不会必然导致正确的行为。要让个体作出正确和理性的行为,就要让个体有理性的认知。只有具备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理性认知才能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因此必须引导人们理性认识这段特殊的历史。

1.日本侵华的原因

通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几乎在同一时期,被入侵的还有日本。1853年美国通过“黑船事件”,逼迫日本政府签订《和好条约》,开放港口。面对相似的命运,两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得到的结果也是截然相反的。中国继续抱残守缺,不肯从制度上革旧布新,最终使得“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最终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则是对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探讨如何改革。因此有了“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后,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日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日本在获得长足的发展以后,就开始寻求对外扩张,对中国进行试探性的挑衅。如19世纪70年代出兵台湾和吞并琉球。这一事件使日本看到清朝的软弱,于是开始酝酿大陆政策并付诸实施。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需要对外扩张时,中国却慢慢走向没落,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这段特殊历史。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致使东北沦陷后,国民政府对日采取的仍然是不抵抗政策,认为“攘外必先安内”,仍然将其主要兵力用于围剿共产党和对付反蒋派系身上,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武力统一中国,巩固蒋氏的独裁政权。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通过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其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派出包括等代表进行积极斡旋,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并促使下定决心与中国共产党联合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通过庐山谈判,形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识。于此同时,国共两党确定了两条战线的作战方针——国民党负责正面防御作战,而共产党军队负责侧后支援。由于国共两党军事实力悬殊,才作出这样的分工。正面战场最初的作战,粉碎了日军要在3个月中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共产党的军队开始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和根据地,并发展迅速,给日军造成很大的威胁。到1940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已发展到50万人,抗日根据地的总人口约1亿人。日军在占领武汉后,开始以确保占领区为基本战略。于是开始聚集主要比例对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进行疯狂的“扫荡”、“清乡”和“封锁。”因此,抗战后期,如所论述的一样,抗战主要靠敌后战场的游击战来持久消耗敌人的兵力。3.抗日战争的地位与作用(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引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中国已经坚持全面抗战4年半之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采取的是“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中国战场仍然要由中国军队独立担当作战。同时中国战场的持久战致使日本无法“北进”入侵苏联,无法与德国联手,破坏了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进化。因此,中国战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2)抗日战争是中国复兴的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完全打败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由此摆脱了旧国际体系中的屈辱地位,完成了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在抗日战争中,美国和英国首先放弃了之前在中国由不平等条约取得的一切权益,并与中国重新谈判,签订新的平等的外交条约。继美英后,其他国家也纷纷与中国解除不平等条约,并签订新的平等的条约。只有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才能在战后谋发展,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抗日战争是中国复兴的枢纽。

只有具备了适当的动机,才会产生高效、持续的行为。利用国家当前的形势激发大学生产生适当的动机,引导他们理性认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必然会让他们产生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行为,并且有持续的效果。

作者:王燕菲 罗军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汪玲,郭德俊,方平.元认知训练的动机增强效应心理科学[J].2005,28(4):881-884.

[2]Williams,M.&R.L.Burden.PsychologyforLanguage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荣维木.《抗日战争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刘迪,孟雪.《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贡献———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J].史志研究,2015.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