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4:56:31

报纸职称论文

报纸职称论文篇1

 每周三是本市电视报出刊的日子,我下班时都顺道在固定的摊点买一份。接到3月17日的新报纸,发现报纸变厚了(报价未变),翻开来阅读,我惊讶地看到三篇学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文章,每篇约两三百字,旁边的报眼特别提示———教育论文。  这是教育论文吗?不错,教师写、写教育的议论文,但将它定性为“教育论文”,似乎还不够格。首先,两三百字,就一个教育观点浮光掠影地扯几句,几乎没有实质性内容,并不具有可读性,更不用说指导性,这样的“教育论文”发表出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其次,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这些“教育论文”把关的居然是非教育人士,他们在教育论文面前有发言权和审批能力吗?那三篇文章纯属“炒馊饭”,但它却堂皇地变成了铅字。  无从得知该报刊发“教育论文”的真正动机,但从其他一些同类现象中能够洞察一二。这几年,很多媒体十分看好教育的潜在经济效益,纷纷改变自己的媒体定位,单列教育栏目,刊发各类教育文章。这种现象本无可厚非,但这些栏目里的文章大多以刊发“教育论文”为主,而且都是一些内容过时、低劣不堪的文章,有些甚至是从其他教育报刊上盗抄而来的。这些媒体上经常出现的征稿启事多少暴露出了他们开栏的不良动机:本报(刊、网)欢迎广大教师投寄教育论文,在本报(刊、网)上发表的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有效……。一位记者朋友告诉我,为了让他们报纸上刊发的“教育论文”具备评审效力,报社特地攻“关”,得到有关教育部门的认可;在他们那儿刊发论文,作者要按字交钱(而不是报社给作者付稿费),1字1元,500元封顶。可以自己交论文,也可由报社代为撰写论文;报社将这列为采编人员的广告任务,从中提成……。面向需要论文的教师卖版面已是某些媒体创收的“公开秘密”。  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成为媒体创收的机会,这恐怕是有关部门始料不及的。连电视报都开始刊发所谓的“教育论文”时,教师职称评审部门真该反思把教育论文定为职称评审必要条件的合理性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建议将教育论文列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参考条件,不影响参评资格;同时,把课题研究列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提倡多人合作,但必须从最初报送选题开始接受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审查和跟踪督察,有阶段性成果即可参评职称,杜绝任何急功近利、闭门造车、空谈理论的教育“创造”,让教师脚踏实地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让学生从中得益。  广播电视报刊登教育论文是教育的不幸,也是媒体的不幸,请教育主管部门和媒体主管部门都来问一问、管一管,不要再让这样的“黑色幽默”继续上演。

来源:《中国青年报》     

报纸职称论文篇2

【关键词】黄远生;记者;新闻团体;职业化;发展路径

20世纪初,以黄远生为代表的记者群体出现,规模庞大,他们见证并且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反应出时代的变迁,从这一群体身上显示出当时社会变迁下的新闻职业化发展的路径。

一、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记者出现在民初,并非偶然,有它的历史必然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沿海城市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对信息的需求随之不断增加。报纸为人们提供与信息和商品的流动相关的消息。访员成为这一时期的信息探寻者,他们以撰写消息为生,俗称 “包打听”,即记者最初的形态。随后,逐步出现了一些受雇佣的能力比较强的访员,他们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职业观念,重视自己的职业地位。

到了民初,外勤记者不仅要完成采写,同时还要署名。访员与民初记者的从业道路、薪水待遇以及社会名望都不相同,这使记者们的自尊心受挫,将经历都投入到业务的提高上。他们对新闻事业的性质、业务、伦理开始了新的探寻。是否专属为报纸服务已不是外勤记者与访员此时的本质区别,从思想上树立新闻职业观念,正确履行采访职能,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标志记者职业的诞生。民初,袁世凯对新闻事业发展阻碍,言论自由的丧失,报纸失去话语空间,新闻事业的报刊由政论时代转向新闻时代。

中国报纸向新闻时代演变,还有些客观因素。一战爆发,中国民族工商业得以发展。这促使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的增加,经济报道开始加强。另外,国内外的变局唤起了人们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新闻的需求。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普遍得到加强。一些内幕、独家的报道受到读者欢迎。

二、黄远生的新闻活动

1、黄远生的新闻生涯

1912年,黄远生先后在北京主笔《少年中国》周刊,担任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月刊,兼任《时报》、《东方日报》、《申报》特约记者,并在多家报纸上发表文章。黄远生“像彗星一样,一时显著于报界”,与刘少少、徐彬彬(凌霄)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袁世凯称帝野心公开暴露,黄远生才决心与袁氏报纸决裂。

黄远生的思想受他所处时代和他本人所处阶级的局限,也曾一度被袁世凯所利用。1915年,袁世凯逼黄远生写赞成帝制的文章,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还表示事成之后,许以重赏。黄远生坚辞不就,与袁世凯决裂,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表示“以国体问题与贵报主义不和”,以示决绝。此后,他逃离北京,先到日本,后辗转赴美。1915年12月27日被枪杀。友人以诗纪念他,称其“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2、黄远生择业思想的社会根源

在黄远生眼中,中国官吏分为:“盗、丐、流氓” 三种,这也反映出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职业观的冲突之处。旧官僚作为社会阶层的合法性问题作为社会矛盾点,在黄远生的新闻报道中明确体现为对官吏文化和官僚阶层的批评,他将“党人政客”与中国官吏并称,足以见其立场和思想。

以前, “职业”仅是个人为图解决温饱问题,赚取利益的谋生手段。而黄远生认为“职业”本身可以对国家的人才兴盛做出贡献,而个人也不必再混迹于官场。“为民生社会请命”是黄远生当记者的基本出发点,他的职业实践与他的道德理想是相辅相成的。

在1915年11月的第12卷第11号《东方杂志》刊出黄远生的《忏悔录》。当时的黄远生经历了民初政治风云变换,在文中,黄远生说自己四年的新闻记者生涯中曾“指斥乘舆,指斥权贵”,但“余自问为记者若干年,亦一大作孽事也。”他虽立志不做官,然而几年的记者生涯令让他感到这样的处境与做官无异。在现实生活中,新闻理想变得脆弱不堪,中国的社会状况并未因有了“职业”、“分工”就有所转变,黄远生虽是记者,但也未能完全脱离官场。在《忏悔录》中,黄远生这种对新闻职业的消极评价,体现出职业人对职业、社会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仅局限于职业道德问题,更是对新闻从业者的身份问题的思考。他用自己的亲历亲为使记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的职业观是新闻职业化起步时期中国记者职业观的典型代表。

三、新闻职业化的内在渴求——新闻团体的成立

随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和记者出现。作为受薪雇员,记者在初期并没有认识到其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地位,也未充分认识到记者的社会责任。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闻记者是自由职业人,记者的职业角色定位已经完成。新闻记者从一个文人向一个自由职业者转变,也就难免与国民政府出现冲突,记者的职业特性——言论自由决定了这一属性。新闻记者对国家新闻检查、控制等方面的不断挑战使得新闻事业迅速成长。

专属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使记者步入了职业化的道路,这种职业化过程展现了民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而记者这一职业群体在社会上获得声望和尊重,记者群体内的个体行为都会发挥影响。职业化需要用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评价记者这个群体,记者行为与思想形成一套共同的作业标准。此时,新闻团体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

报纸职称论文篇3

南方体育号称中国第一份雅皮风格的生活类体育报纸。雅皮(Yuppie)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 (大都市中的年轻专业人才)首位字母的缩写,特指继嬉皮士之后兴起的一类精英人群。雅皮风格是典型的经典主义,没有浮夸的表现、没有庸俗的媚俗、没有俗套的装扮,“高层次”的品味是最重要的,绝不与人雷同是雅皮风格必不可少的要求。雅皮风格是来满足那些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优雅阶层的。南方体育的版式极富视觉冲击力,叙事风格极端娱乐化。它在版式上运用大量留白和图片,改变了体育媒体黑板报式的版式;在内容上关注培养读者对外延的兴趣,及除了三大球三小球外其他的体育项目。它将读者群锁定在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人群,因此被称为雅皮风格的报纸。

美国心理学家福雷德里克・赫茨博格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也称为动机保健理论)。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而这个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从这个方面可以分析南方体育停刊的原因。企业用于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市场营销因素可分为维持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维持因素是消费者购买的必要条件,动机因素是魅力条件,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维持因素不满意,就肯定不会购买;但是仅仅对维持因素满意也不一定购买,只有对激励因素也满意才会购买。

维持因素得不到满足

――市场定位失败

媒体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而文化产业则属于内容产业的范畴,可以得知内容才是媒介的核心,是消费者选择媒体的维持因素,体育类报纸的维持因素自然就是体育新闻。南方体育打破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在内容上关注培养读者对外延的兴趣,及除了三大球三小球外其他的体育项目。南方体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类报纸,被定位为以体育报道为线索的城市男性生活类报纸。在2001年推出的甲A“足球宝贝”被认为是南方体育雅皮风格的代表,而这种另类的报道也让它在短期内跃升为中国体育报纸三强之一。在2001年底南方体育发行最顺利的时期,稳定的发行量是四十多万份,单期最大峰值是一百多万份。那个时候,根据南方体育做过的读者抽样,80%的读者根本不会读其他的体育报纸,可以说明,这部分人是其忠实的消费群。但是仅仅停留在八卦新闻、明星图片这些表象新闻上作报道是绝对站不稳脚跟的。体育类报纸的读者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体育方面的信息,很多时候可能“几比几”就已经能够满足了读者的需要。南方体育在内容上致命的忽视了体育新闻本身,维持因素得不到满足,自然得不到读者的青睐,在一定时期的新鲜过后,读者大部分又转回到老牌的体育报纸,因此南方体育的读者不断流失,销量持续下降。2005年3月,南方体育从一周两刊变为一周一刊,直到停刊,最后一期只发行5000份。

雅皮风格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南方体育的读者群基本上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人群。体育报纸一般很难有清晰的读者定位,而南方体育也许是第一家。而选择太过特定、太过明显的读者群对体育类报纸来说实在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因为体育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选择十分细微具体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决定,更何况这个对象还是一个尤其挑剔、难以伺候的群体。南方体育在缩小自己市场的同时,将自己推上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悬崖,注定了它的失败。

南方体育坚持现在是观点制造商的时代。虽然体育报道从资讯供应商到观点供应商的转变是一个趋势,但是目前终究还是资讯的大时代,这种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南方体育太过于强调向读者呈现自己的观点,在一开始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但在当前读者还是适应资讯供应的时代,期过后剩下的就是被摆布继而厌烦的不适感。

在维持因素方面,雅皮风格的南方体育根本没能够满足读者,这是其停刊的本质原因。

忽略内容,太过“艺术”――报道理念错位

南方体育一直提倡“体育娱乐化”的报道理念,这种报道方式影响到它的写作手法,在国内首创独特的言论,极富冲击力的版面吸引了大部分的读者,“原来体育新闻也可以做成这样”的慨叹此起彼伏,喜欢它的人甚至说它带来了体育新闻写作方式的一次大革命。注重表象的特性,被无限放大,这是南方体育吸引读者的最直接的原因。这种风格实际上是倡导一种优雅时尚的生活、消费方式,因此被很多人称为是一份十分“小资”的体育报纸。从“足球宝贝・甲A”、到“2002很酷很美・中国足球创世纪激情纪念版”,这一切都是它娱乐的代表。

当今是大众化报纸当道的时代,这种“小资”的风格为大众化的读者所排斥。南方体育由龚晓跃为代表的一批文人所创办决定了这种小资风格,他们将这份报纸当作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太迷恋作为传媒的价值观、表现力、版面的形式以及怎么样做一个报道,以致忽略了内容才是新闻的核心与本质。南方体育将报道方式极端娱乐化,虽然新闻娱乐化是大众报纸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但是南方体育的娱乐是一种“小资”的娱乐,太过艺术性,以至于略显矫揉造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小资”的娱乐与普通的娱乐是处于一种对立的角度,后者是一种流行的、浅层次、易懂的娱乐,而前者则是一种反主流、精英的、深奥的娱乐;后者服务于普通大众,而前者只是服务于一小部分受过较高教育、有一定艺术感的特定人群。在2002年3月22日出版的南方体育32版,公布了蓝田市场研究公司2002年2月的读者调查结果:南方体育55%的读者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64%的读者月收入在人民币2000元以上,70%的读者是党政机关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

“小资”的“体育娱乐化”的报道理念是南方体育的动机因素,但是这种风格在吸引一小部分读者的同时将大部分的读者拒之门外。

一味迁就读者――期待视野“零距离”

报纸职称论文篇4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自由、民主政治环境中媒介调整其与政党、公众、经济利益团体间复杂关系的权杖。在整个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介既是历史的叙述者,又是现实社会的参与者。美国新闻职业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不仅有无数先驱人物为新闻自由前仆后继,而且在技术突飞猛进、民主政治环境的孕育、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中,开始渐成气候,如滚雪球一般越发庞大。战争、运动、萧条这样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催生了新闻报道体裁、文体结构等新闻形式和内容的嬗变。当新闻作为职业获得专业称号的时候,它需要有其必备的属性,必须向社会证明它是成熟的复杂职业,是利他的正式全日制职业,从业人员要积累该职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遵守该职业的伦理规范,以实现对公众利益的维护与守卫。

新闻与医学、法律等专业不同,没有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形成阻挡其他职业进入的保护性壁垒,新闻因为其大众化普遍性和尚未成熟的知识体系,专业化过程或许还没有走完。传播学者拉斯维尔和莱特对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总结为: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遗产和娱乐,新闻业作为社会信息系统,在信息数字时代的运作确立其专业角色。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来自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树立的公众“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中“观点的自由市场”的提出,为新闻争取了自由讨论和出版的权利;安德鲁・汉密尔顿为曾格案件中舆论批评自由的滔滔雄辩,确定了抗拒政府压制民意的传统,还有那些在反抗《许可证法》、《印花税法》、《煽动法》等苛法的斗争中逐渐成长的独立性报纸,在走出政党操纵报刊的谩骂黑雾、在新式新闻事业中开始客观性报道原则的确定中,新闻自由开始闪现其特有的光芒。

从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纽约太阳报》开始,专业主义被煽情化的大众报业的洪流卷涌而下,直至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掌管《纽约时报》后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和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与刺激性的黄色新闻相对抗。家族企业传统和专业主义精神的结合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别样风景。《纽约时报》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既遵循公共服务的观念,又秉承奥克斯家族的传统,绝非服务于某一利益集团。其所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新闻史学家们把便士报所代表的办报模式称为“故事模式”,而把1869年后的《纽约时报》称为“信息模式”。信息模式继承了故事模式注重“事实”的传统,并创造性地将这一现代新闻业指向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报道领域,使客观报道方式得到加强和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客观性法则,特别是对新闻和言论的严格区分,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广泛的赞誉。其间顺势而出的广播、电视,乃至今日的网络、手机等媒体,也只是对其内容的补正与丰富。

具有专业意识的新闻从业者二百多年却从未改变对独立自由精神的渴望和追求。在历经煽情主义的极端――黄色新闻之祸后,随着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总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社会责任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闻职业伦理和准则进一步确立。由自由放任到自由约束,正是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日臻完善之路,尽管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称得上专业人士在美国的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建立构建逐渐完整的新闻专业主义。正如《美国新闻史》中所说,世纪之交的美国新闻业已日益成为科层化的机构,编辑记者与经营管理人员逐步分开。复杂的经营管理问题,如抢占广告和销售优势、革新机构技术、处理节节升高的投资费用、越来越激烈的劳资矛盾等等,导致了一支管理队伍的产生。这一现象与当时美国企业界的经理人员普遍形成一个阶层的趋势相一致。与经营管理专业化趋势相一致,新闻工作也日益专业化,形成独立的编辑和记者群体。

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的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因此,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的滥觞标志着新闻业进入到大众化和商业化的时代,同时也表明,新闻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追求的行业成为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规模的经营”使报纸一跃而成为庞大的产业组织,从而使职业记者成为一个较常态的行业。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认为19世纪70年代以后,独立报纸正式兴起。这一时期,独立报刊的共同特征大致反映出独立报刊思想的基本观点:第一、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第二、性质上报刊是一个独立专业,因此,它必须是自主的;第三、报纸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第四、报纸的运转是靠自己的有效经营,尤其是广告收入;第五、报纸的约束机制是法律和职业道德自律,尤其是后者。此时的独立报刊已具有一定的职业报刊精神和观念。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最初的萌芽。

媒体在目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硬新闻的式微,市场经济对新闻从个人到组织的侵蚀冲击,全球严肃新闻的娱乐化分量加大,大众文化工业的机械制造,新闻策划痕迹的日益明显,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专业主义与市场理念会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和生存发展。

参考书目

1.《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美) 迈克尔・埃默里, 埃德温・埃默里, 南希・L・罗伯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谢静《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2期

报纸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留日学生 新闻事业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起伏动荡,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接连不断发生,可谓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曲折态势,而一批留学归来的热血青年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舵手。因该时期各国留学归来的新闻人才数量较多,故本文只选取留日记者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总结他们的新闻思想及其在国内的新闻实践对中国新闻事业在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和报纸经营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简要梳理

1、黄远生

黄远生(1885—1915年)名为基,字远庸,江西德化(今九江县)新合乡人,远生是他的笔名。1904年黄远生考取进士,进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学成回国后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①在黄远生短暂的新闻职业生涯中,他先后任《少年中国》、《庸言》、《申报》、《时报》等报刊的记者、主编或撰稿人,并留有文集《远生遗著》。黄远生在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等方面均有建树,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将其称为“报界之奇才”。

2、邵飘萍

邵飘萍(1886—1936年),原名新成,又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阿平、素昧平生。②邵飘萍在考入浙江高等学堂之后,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并且在毕业之后应聘为《申报》特约评论员。邵飘萍于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6年返回国内。他参与主编或撰稿的报纸数目繁多,并且亲自创办了新闻编译社和《京报》,担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他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当过通讯员、编辑、特派记者、主笔、社长,办过通讯社,并从事过新闻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是民初新闻界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③

3、林白水

林白水(1876—1926年),名懈,又名万里,字少泉,号宣樊、白水等。他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主修法政,兼修新闻。④林白水的新闻思想体现在他丰富的新闻实践当中,留学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通过报纸来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性,他的主要贡献集中在对白话文的推广和时评的写作上。第一位留学学新闻专业的人、第一家中国白话报、第一份全国文摘报《时事选刊》……诸多第一,使林白水足可屹立于新闻先驱之列。⑤

4、胡政之

胡政之(1889—1949年),名霖,笔名冷观,字政之。他1905年赴日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1911年回国。⑥胡政之回国后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曾担任上海《大共和报》驻京特派记者,后来担任王郅隆主办时期天津《大公报》的经理兼总编辑,并成为了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的中国记者。此后,他又成为了新记《大公报》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新闻贡献主要集中在媒介经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被外界称为“中国报业大王”。在军阀割据、外忧内患的年代,胡政之经营的《大公报》,既坚持了新闻事业的理念,也使报纸有了赢利,兼顾了文化事业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他能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事业与营业、公共性与市场化的博弈中获利,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⑦

二、留日学生对我国新闻业务发展的影响

1、新闻采访

在中国新闻史上,正式采访的出现时间晚于报刊,因为我国报刊最初多刊登政论,而不是通过采访后所得的新闻稿件。到了清末民初,报刊政论衰落,民众已经不再满足于长篇累牍的言论和口号,在动荡的社会中,人们对新闻时事的报道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这一时期新闻采访得到加强,还出现了特派记者、战地记者等。

黄远生的实践正是为这一时期的采访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胡适称他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关于采访,黄远生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说”,即“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黄远生的“四能说”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新闻采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新闻记者努力的方向。

2、新闻写作

这一时期的报刊在写作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除了消息的写作方法有所改进、样式增多之外,通讯这一写作体裁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采用。在通讯的写作方面,黄远生的作品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黄远生的新闻通讯奠定了中国报刊通讯文体的基础,推进了中国报刊通讯文体的发展,开创了中国报刊通讯文体的新景象。⑧黄远生的文集《远生遗著》以通讯作品为主,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文集,他的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与模仿的重要资料,直到如今,新闻通讯仍然是考验记者功力的重要文体。

除了文体增多之外,该时期的新闻写作也逐步转向白话文表达,其中记者林白水的新闻实践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留学外国学新闻学的第一人”,留学经历让林白水认识到了报刊对于普及知识、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他推广白话文的初衷。作为“现代白话文文体第一人”,林白水曾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并独立创办了《中国白话报》。林白水极力倡导使用白话文,倡导报刊大众化,其实质就是要打破话语垄断和文化垄断,使新闻工作者的视野从官僚、知识阶层向平民百姓下移。因此林白水的新闻实践除了教育民众、启迪民智之外,也为我国报刊的推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3、副刊

这一时期报纸副刊得到极大发展,出现了著名的“民国四大副刊”。作为该时期四大副刊之一,《京报副刊》由孙伏园主编,鲁迅经常为其撰稿,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且为中国报纸副刊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三、留日学生对我国新闻理论发展的影响

新闻学产生于西方,我国新闻学研究和教育起步较晚。清末民初,随着留学生学成归来,同时带回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随着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我国的新闻学理论研究和新闻学教育正式开始。

留日归来的邵飘萍,凭借自身的海外经历,以及丰富的新闻实践,为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作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之一,邵飘萍主要负责讲授新闻采访,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讲课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报人自己编写出版的最早的新闻学专著,长期成为中国新闻业务和新闻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

除此之外,邵飘萍撰写的《新闻学总论》系统地传授有关报纸的作用、任务,以及如何组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整套业务知识,并且介绍国内报界和世界各重要通讯社的情况。邵飘萍凭借自己多年办报和当记者的经验,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另一位留美归来的新闻学家徐宝磺一起创办了《新闻周刊》,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称该刊为“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识之报纸”。

四、留日学生对我国报纸经营方面的影响

这一时期报纸的经营管理得到了新闻人的重视,报纸不再单纯地承担发表言论、传播思想和资讯的功能,其作为商品的营利作用开始得到发挥,具体表现为版面上的广告增多,重视发行和收买读者。

在报纸经营方面,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非胡政之莫属。留日归来的胡政之投身新闻事业,在短暂的编辑工作之后,1926年,他与吴鼎昌、张季鸾合作,组成新记公司,正式接办了在现当代中国报坛上有重大影响的《大公报》,担任该报总经理兼副总编辑,从而成为了新记《大公报》的核心人物之一,尤其是在报纸的经营管理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此之前,报业经营一贯惨淡,在动荡的年代,资本不愿流入这一风险极高的领域,中国的报馆长期处于经济困难的局面。胡政之接管新记《大公报》之后,该报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全部变更,但其仍坚持经济独立,实施股份制营业和市场化运作,依靠广告和发行获得利润。胡政之经营《大公报》,尽管认识到了报纸营利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将营利作为办报的主要目标,这点从新记《大公报》不党、不私、不盲、不卖的“四不主义”便可以得知。胡政之重视读者的作用,认为读者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只有吸引读者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大公报》重视品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胡政之重视运用优秀的新闻人才,在人才管理和培养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中国新闻史上,《大公报》可谓人才济济,英敛之、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每一位都是新闻史上的名记者。在选人和用人方面,胡政之有自己的观念和标准。他重在考察记者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同时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较高的个人能力。他通过制定规范和制度来管理人才。早期的管理制度,主要有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鸳接办《大公报》时议定的“五事”,关于《大公报》同仁不能在其他报馆兼职等规定的《大公报同人公约》等。后来,随着《大公报》不断发展,胡政之更加强调制度化管理。在人才的录用和管理方面,他亲手制定了《大公报社职工任用及考核规则》,其中包括6项考核标准、3项奖惩办法,在职工福利方面也有4条规定。⑨胡政之注重保障职工的福利,使得刚性的制度和弹性的执行相结合,在规范中不失人情,从而聚拢了人心。与此同时,胡政之在党派问题上较为开明,这也为他赢得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范长江便是典型。

参考文献

①李晨光,《民初记者黄远生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3(7)

②赵丽萍,《一代名记邵飘萍——记邵飘萍的记者生涯》[J].《广西大学学报》,2009(4)

③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07

④陈秋名,《浅谈林白水的新闻思想》[J].《新闻世界》,2012(5)

⑤陈碧,《新闻先驱林白水的“论说”与“时评”分》[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

⑥方汉奇,《一代报人胡政之》[J].《新闻与写作》,2005(1)

⑦贾晓慧、王瑾,《事业与营业:胡政之媒介经营理念略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6)

⑧王永伦,《“远生通讯”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J].《新闻爱好者》,2011(11)

⑨陈志强,《胡政之的新闻人才观及其实践》[J].《南昌大学学报》,2009(6)

报纸职称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对策

1.引言

近几年,我国发生多起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纠纷事件:2012年4月,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林因为没评上教授,对专家评审委员和同院教授林莉红大打出手;同年7月,复旦大学副教授陈云一纸诉讼将复旦大学告上法院,由于学校拒绝公开教授职称评审的相关材料。各大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期间都出现类似纠纷事件,表明目前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存在问题,有待于结合实际情况尽快解决,从而提高和改进高校职称评审工作。

2.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存在问题

2.1聘用岗位职数受限制

我国高校职务结构采用定编定员制,按照高校的编制数和一定的初级、中级、高级的比例,来规定每个职称级别的岗位数,根据各级别岗位人数的指标实行聘任,也就是说,有多少个岗位指标就聘任多少个人员,不能超岗位指标聘任。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编制仍然是十多年前核定的,不能适应现在学校的发展需要,导致岗位指标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普遍为博士研究生,造成中级职称岗位紧张。

2.2过度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

教育部、人事部1991年联合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科特点,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于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多、教学效果不易量化而科研成果主要与研究者个人能力相关,比教学客观性高、教育部门各类资源分配政策更关注高校科研等原因[1],在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问题严重。很多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对被评审者的论文数量、主持科研项目多少有明确规定,而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却没有体现,导致许多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转向科研,对教学不重视,不愿意多上课,不愿意认真上课,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水平。相比之下,一些教学认真的教师却很难晋升职称,产生职称与能力倒挂的现象。媒体曾报道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晏才宏、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朱淼华两位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评价极高,但由于达不到要求而无法晋职,媒体称为“两位教学型大师的悲情遭遇”[2]。

2.3申报材料弄虚作假

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前,拟晋升职称人员需要向学校人事部门递交评审材料,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奖等,由主管部门负责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会会发现一些造假材料,有的是论文专业与职称申报专业不符合。如一些艺术专业教师提交的论文,课题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领域[3]。此外,还有课题排名作假,例如,在职称材料中写课题排名为第二,其真实排名为第六。

3.对策

3.1相关部门权利下放,给学校更多的自

编制审核部门应结合高校发展实际情况,及时重新核定编制。在把握专业技术人员总体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把权力下放,给高校更多的自,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评审政策,确定初级、中级、高级的岗位数量,自己评审,并及时将评审和聘任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到不超岗位总量、不降低评审水平。

3.2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校的三大职责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做任何科研项目都要围绕教学工作展开,教学工作为科研引领方向,科研为教学工作增添活力。

二是提高教学业绩权重。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文件中,可以规定相关教学业绩的评审,例如,要求提交一门课程教案进行评审,教案质量高的教师通常其上课水平高于教案低质量教师;适当强调课程数量与工作量,针对不同岗位级别制定工作量的上限与下限。

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以教学为基础,推动科研进步,提升教学水平,将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另外,制定奖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师授课大赛,给予优秀教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从而创造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的环境,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精神。

3.3完善评审材料审核工作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时间较短,申报材料递交到相关部门后,由主管部门负责真实性审核,对审核无误的材料再交给专家评审,在短时间内需要阅读大量申报材料,并要逐一核实材料的真实性,给职称管理部门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材料统一网络公示。通过网络公示,将拟晋升人员提交的评审材料和评审结果公布在学校内部网站上,时间不低于1个月,对评审结果和材料有异议可以随时举报。现阶段部分高校通过纸张粘贴的方式只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且公示时间较短,不超过1周。

第二,对评审材料的审核工作,要落实责任。对于每份材料的审核工作,要采取“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遏制评职过程中科研造假行为的产生。

第三,量化、细化评审标准。制定严格、量化、细化的评审标准,对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制定不同的任职条件,例如,对专业教师,可以从学科专业、文章类型、文章字数等方面进行界定,具体如下,发表期刊学科必须属于所评职称一级学科或者近似学科;对文章类型进行界定,报纸文章、研究论文、综述、快讯等含金量均不同;对论文字数有下限要求。只有标准统一了,才能合理、公正的开展评聘工作。

结语

在当前不断深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要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审制度,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细化、优化、量化评审的相关内容,将专业技术评聘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人事处)

参考文献:

[1] 蔡亮,李勇.我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07,(4):147-149

报纸职称论文篇7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只获得硕士学位者,还应至少具有两篇2013年1月1日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论文。

6.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副高级以上职称;

(2)进修过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要求有进修单位盖章的成绩单);

(3)2013年1月1日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且被SCI检索收录的论文两篇(要求提供检索报告)或以第一主研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二、报名手续

(一)网上报名时间和网址

1、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12月20日—30日

2、报名网址:yjs.hebeea.edu.cn/index.aspx

(二)纸质报名材料及提交时间

报名相关材料须按下述顺序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打印件和复印件须为A4纸。相关表格也可登陆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下载专区下载。

1、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见附件1)中"单位意见"一栏必须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明确意见,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

3、考生所报考学科专业的两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信。

4、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5、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若提交复印件则须加盖档案部门公章)。

6、硕士学位证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复印件和学历证书在线验证报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备案表)。

7、同等学力人员须另外提交如下材料(领取准考证时核查所有原件):

(1)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学历证书在线验证报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备案表);

(2)职称证复印件;

(3)有进修单位盖章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成绩单;

(4)已发表的学术论著全文、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只获得硕士学位者也须提供此项)。

8、身份证复印件。

9、应届硕士生须于硕士毕业答辩后提交第5项和第6项材料。

10、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

11、考生须于2015年12月31日前,将纸质报名材料及报名费交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或通过中国邮政EMS邮寄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当地邮戳为准),逾期不再受理。

三、注意事项

1、未按时进行网上报名、未按时寄送纸质报名材料或未按时交纳报名费的考生,其报名信息无效。

2、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信息。

(1)考生姓名必须与身份证件上的姓名一致,并且所有涉及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上的姓名,必须与考生姓名一致,如有不一致的现象(例如改名或同音异字),请事先与研招办联系说明。

(2)身份证件为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必须与身份证中的生日字段一致。

(3)毕业证书编号,即学历证书编号,一般为毕业证书上的“学校编号”,请不要填写证书打印号,证书打印号一般为红色印刷体或带有NO.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合一的,在学位证书编号和学历证书编号处分别填写同一个编号。

3、书面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上报名所填信息一致。

4、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招生专业及计划

1.招生专业: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招生计划: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五、收费及奖助政策

1、按照国家规定,我校自2014年起研究生全部实行收费政策。学费标准:按冀价行费[2014]1号文件,博士生每生每年10000元。

2、我校实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系列奖助政策。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及标准按我校校字[2014]52号文件执行。

六、考试

1、考试包括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

2、初试:外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同等学力考生初试加试自然辩证法及两门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

3、初试时间:2016年3月5日-6日。初试地点:华北理工大学(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

4、复试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学校名称:华北理工大学

学校代码:10081

研究生学院网址:yjsxy.ncst.edu.cn/

联系部门: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寄地址:河北唐山市新华西道46号

邮政编码:063009

联 系 人:李老师 杨老师

报纸职称论文篇8

关键词:报纸消亡论;新媒体;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39-03

自2005年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侧面提出报纸即将消失的论点起,“报纸消亡论”就一直是新闻界热议的话题之一。近日,美国百年老报《华盛顿邮报》的易主,使得“报纸消亡论”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面对网络和数字媒体以及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报纸将何去何从?

一、关于“报纸消亡论”的理解

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使读者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多途径地获取信息,满足了人们日益高速化、快节奏化的生活方式。如今,人们更愿意用点击鼠标和轻触屏幕的方式获取海量的信息,而不是在翻报纸的过程中获得有限的信息,可以说,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对以往的传播模式和阅读模式发起了挑战。在这场竞争中,由于读者和广告商的不断流失、发行量的急剧下降,报业迎来了寒冷的冬天,而此刻网络和新媒体却在时代的潮流中蓬勃发展。面对传统报纸发展的颓势,许多学者提出了他们的预见。

2005年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预测:“假如报纸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下沉,地球上最后一个读者阅读最后一份报纸将发生在2040年4月。”①中国的刘建明教授提出了“在30年后,报纸(传统印刷纸质报纸)将无可救药”②的看法。除此之外,另有中国学者提出:“从生态批判的角度来看,在环保主义政策的压力下,新闻纸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得以大幅提高,旧报纸的再生产治理也被课以重税,报纸的迅速大宗消亡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③近些年,“报纸消亡论”似乎得到了证实:在2008年12月,拥有161年历史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申请破产保护,自此以后美国报业掀起破产倒闭的浪潮。2009年3月,拥有《芝加哥太阳报》等报刊的太阳时代媒体集团提交破产申请。2009年4月,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停止出版纸质报纸,专注于网络版报纸的经营。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久负盛名的美国纽约时报公司在2009年3月9日发表声明说将出售公司总部的部分楼层以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近日,《华盛顿邮报》易主,使得报纸消亡的声音再次高涨。

至此,笔者认为,“报纸消亡论”实际上是针对传统印刷传播模式下的纸质报纸,而不是针对媒介融合后实现转型的报纸。这种转型后的报纸已经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另外,尽管报业发展危机四伏,但并不能说明报纸将彻底消失。面对网络和新媒体的挑战,报业试图挽救自身的改革和转型也是有目共睹的――媒介融合是报业转型的主流,美国著名的《赫芬顿邮报》,号称“互联网第一大报”,也是美国阅读最广的新闻网站之一。转型后的《纽约时报》建立起“付费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扭转了即将破产的颓势。根据8月《纽约时报》公布的二季度财报,目前《纽约时报》的纯电子阅读订户已经多达69.9万人;与此同时,《纽约时报》来自互联网的广告收入也在二季度达到5120万美元,占总广告收入的比率达到24.7%。中国的报纸在集团化的基础上也实现了跨媒介经营,许多报业集团加快改革的步伐。通过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报纸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并为读者、网民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因此,离报纸消失恐怕还为时尚早。

二、报纸存在的价值

要明确报纸不会消失,重要的是肯定报纸存在的价值。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这个普遍要领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④报纸的价值就在于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它能够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需要,具有其存在的理由。

其一,忠实的读者。自晚报、都市报诞生以来,培养了广泛的普通市民读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相继推出,使得普通百姓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同时,都市报通过社会新闻、民生服务、新闻策划、举办活动等创新之举,发行量大大增加,培养出了广泛的忠实读者。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更为方便地获取信息,报纸读者也在相应地减少。但是,由于年龄、阅读习惯等差异,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忠实的读者存在。

其二,专业的独家新闻与深度评论。一份成功的报纸就像经营多年、以质取胜而树立起来的品牌。独家新闻就是品牌的独特标志。《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杨振武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 独家新闻就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获取独家新闻意味着在新闻的内容、时效、立场、角度上都有所突破。今年6月英国《卫报》的一则独家新闻引起世界舆论的哗然,这就是著名的“棱镜门”事件,到目前为止依旧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一则新闻的爆出,使得英国《卫报》名声大振。宽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成就了报业史上许许多多的辉煌成就,独家新闻作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报纸自身优势所在。另外,深度报道是报纸以内容取胜的法宝,网络信息以海量著称,而在深度上往往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这就对报纸提出了要求。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认为:“今天报纸的优势不再是最迅速的信息源,但是报纸依旧是人们选择结果的思想源、深度观点的提供者。”《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报道历来被读者所称道,比较著名的“孙志刚案件”、“妞妞事件”、“彭水诗案”等一系列报道不仅提升了报社的影响力,也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级党报,它的理论版、观点版、评论版往往能够起到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可以说,深度报道是报纸的灵魂所在,是公众的期盼,也是社会进步的良药。

其三,较高的公信力。公信力是报纸的又一大优势。媒体的公信力主要包括社会人文关怀、新闻专业素质和媒体操守三个方面。关心弱势群体、提高批评性新闻比例、敢于针砭时弊、以平等的姿态与读者对话、为整个社会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是近几年报纸转型的重要理念。根据《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传统渠道的电视、报纸公信力仍然具有优势,同时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报纸秉持着为社会、为民生服务的宗旨,有着较高的公信力,是公众所信任的媒体之一。

其四,专业化的团队。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为媒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的新闻人才。他们有着专业的新闻理念和服务群众的热情,其中进入到报业中的专业青年人才将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忠实的读者、独家报道、深度评论、较高的公信力以及专业化的团队是报纸得以存在的原因,但并不是说有了这些优势,报纸就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之举,才能扭转报业所面临的颓势。

三、对报纸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报业转型的道路是一条紧跟时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先后经历了多元化经营阶段、集团化经营阶段、资本运营阶段以及现阶段的跨媒体、跨区域阶段。从当初的“市场化试水”到如今多元化发展,在每一个阶段报业都紧随时代步伐做出创新之举。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使用人数不断攀升,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依据近几年国内外报业转型的经验,笔者对报纸未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合适的报业发展战略

创新意味着利用旧有的资源来创造新的事物。洛阳日报社社长王建立曾提出“做优新闻,做大发行和印刷,做强广告,做宽领域,做细管理,做活人才”⑤的工作思路。报社和新闻人是报纸的生产者、控制者,一份报纸能走多远,关键在于报社的创新。首先在于媒介融合,报纸要与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拓宽信息渠道,将报业的新闻转化为个性化的资讯,加强与读者线上线下的互动,搭建起一个全媒体信息服务平台,为受众更好地服务。其次在产业投资上,报业改革要紧跟文化产业改革,在国家大兴文化产业的政策带动下,报业要向文化产业进军,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这是报业发展一大趋势;再次在资本扩张方面,报业在集团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实现上市的目标,拓宽融资渠道,为报业的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并且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在借鉴和创新之中不断发展。在广告业务方面,不能完全依赖广告商,应设立专门的广告业务部,划分广告类型、细分职责、聘请专业的人才,不断优化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将广告做活。

(二)将内容优势充分发挥

以内容为王,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独”,即独家报道;二是“深”,即深度报道;三是“异”,即去同存异。虽然当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报纸往往还是做不到差异化,“孪生报纸”俯拾皆是,既不利于受众获取信息,也浪费了资源。以内容为王就是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独家和深度是报纸所具备的优势中的优势,需要一批具有专业主义精神和独到眼光的新闻人才去实现,这也就对报社在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不断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老龄化也是目前报社生存所面临的一大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实现互动交流,尤其是青年一代,“低头族”就是这一代人的形象称呼。报纸如何摆脱受众老龄化,实现全民阅读,是报纸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因而,报社要转变旧有的办报思维模式,适当听取青年一代人的心声,当代年轻人往往是被“网络化”的群体,报纸可以通过建立多媒体平台,策划一系列依托主报的针对特定受众群的出版物、网站、邮件等数字媒体,把年轻人吸引到主报的品牌上来,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报纸发行量。

新媒体时代,也为报纸编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活动策划还是内容筛选的角度,报纸编辑都是决定一份报纸能否成功的最终因素。《烟台晚报》袁丰雪认为每一位报纸编辑都应在努力掌握新的编辑手段、增强编辑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增强以下五种意识:读者意识、策划意识、创新意识、深度意识和服务意识。⑥此外,现阶段报纸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这对报纸编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稿件筛选、栏目策划上面需要积极开拓,不断创新。稿件来源要真实可信,不刊载来源不清的虚假信息,杜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现象的发生。在版面设计方面,既要有技术也要有价值。新闻图片的选择上要避免涉及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及社会伦理,以免影响报纸的公信力。

(五)报纸发展的新方向――互动

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报纸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全民互动的平台,通过建立客户端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不断创造适合新媒体时代的高质量媒体产品和服务,树立品牌意识、服务意识。重视和读者受众的互动,实现线上收集反馈、线下挖掘深度的报道模式,或将所有新闻内容生产流程对受众开放,最终形成媒体和受众共同完成的新闻报道。评论是报纸思想性的重要体现,要重视评论的重要性,强化报纸的思想性。同时,报社与报社之间、记者编辑之间的业内互动也不可或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定时更新。

(六)强化记者队伍的新闻专业主义教育

新时期,对记者队伍的专业主义理念教育不可或缺。近几年,受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闻工作者群体中出现了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新闻实践中的种种恶劣现象和问题的一再发生,导致记者和报纸的公信力急剧下降。对在职新闻记者进行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教育、树立牢固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刻不容缓。

自1609年世界上第一份报纸诞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报业每一次的变革,无不顺应时代的潮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以往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已不再适用。因此,报业的未来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创造适合新时代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如此,报纸才能获得新的发展,不至于埋没在历史的年轮中。

――――――――――

注 释:

①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新华出版社,2007.

②刘建明.重提报纸消亡的话题[J].新闻与写作,2009(1).

③郜书锴.报纸消亡论的再考察――生态批评的视野[J].东南传播,2010(9).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2006.

⑤李进才.洛阳日报社:创新思路 多点布局 快速推进[J].传媒,2009(11).

⑥袁丰雪.全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应增强五种意识[J].青年记者,2013(21).

参考文献:

〔1〕王君超.如何解读和应对“报纸消亡论”――对话“报纸消亡论”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J].新闻与写作,2009(1).

报纸职称论文篇9

[关键词]微博作品版权报刊利用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井喷式增长,仅新浪微博一家网站的用户数量就已超过2.5亿。[1]“微博时代”的到来引起报纸、期刊等平面媒体对微博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不少报刊纷纷开设“微生活”、“微声物”、“微言大义”等各种“微”专版,促使微博“落地”。我国2006年就已出台《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作品的网络传播加强了版权保护,但对微博“从网到纸”的传播却一直缺乏相关版权制度的规定,也由此带来了诸多涉及微博版权的现实问题需要人们研究与解决。

一、微博内容是否享有版权

版权,即著作权,是作者或其他权利人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作品而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2]可见,只有“作品”才享有版权。所以判断微博内容是否享有版权,先要确定其是否属于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此可知,如要将微博内容纳入作品的范畴,先要保证其具备下列三个要件:

1.微博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

一种特定的思维表现形式是否属于作品,与其篇幅没有必然联系。我国最短的一首诗是诗人北岛的《生活》,全篇只有一个字“网”,篇幅虽短,但因其凝聚着作者的智力劳动,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仍不失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相较而言,最大篇幅为140字的微博内容虽“微”,但亦足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或情感,2010年首届微小说大赛中涌现出的众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微博内容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但并非其都足以达到构成受法律保护的作品的要求。因为根据“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著作权保护不能延伸到作品中包含或体现的思想,而只能延伸到作品中这些思想的特定表达”。[3]也就是说,那些流水账似的只是记叙柴米油盐的微博内容(如“一觉睡到下午1点,起来逛街去”),或是哗众取宠的只是发出无病的微博内容(如“真讨厌,人家才不想去呢”)等,由于缺乏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人们已达成共识的思想表达形式,不能等同于智力成果,并不属于享有版权的作品。

2.微博内容具有独创性

作品应具有独创性,全部或大部分照搬他人的智力成果所作的微博(如简单复制粘贴他人创作的流行语、搞笑段子等,或对其稍作改动并以自己的名义的微博),不仅不能被视为作品,还涉嫌侵权的问题。同样,转发他人的微博内容因为缺乏独创性,也不是《著作权法》语境下的作品;即使在转发过程中加入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语气词(如“哈哈”、“唔”)或简短无意义的评论(如“不错”、“转了”),因为其本身并无多少智力劳动和原创性质,且不构成转发后形成的微博的主体,仍不能被认定为作品,不能享有版权。

3.微博内容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了作品的九种形式:“(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其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口述作品的存在,表明了“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并不意味着“固定在有形载体上”;而“看得见”但“摸不着”的微博内容却可以通过“落地”的方式以有形的纸质媒介出版复制,也并不妨碍其成为作品。不过严格来讲,微博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虽然绝大部分都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述,但与传统的散文、小说等文字作品仍有诸多差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个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据此可以明晰,微博属于“文字作品的数字化形式”,从而肯定了微博内容也可以成为作品的一种。

只有具备以上三个要件的微博内容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作品,才依法享有版权。但是,并非所有具备这些要件的微博内容都享有版权。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的规定,如果微博内容只是起到媒体作用,传播时事新闻、报道单纯事实消息的,由于独创性很低,且公益性远大于私权性,并不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不过,关于时事新闻的具备独创性的评论等,依然可以依法享有著作权。当然,如果微博内容违反宪法和法律、损害公共利益的,也不在著作权法保护之列。

二、报刊利用微博内容的版权归属界定

虽然不是所有微博内容都享有版权,但经编辑撷取刊发在报刊上的微博内容,应该说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享有版权的微博作品。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版权的内容有17项之多,具体到微博“落地”这一过程而言,涉及的有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和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汇编权等财产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行使一次即告穷竭。“一件作品完成以后,无论什么时间、地点,作者只要以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披露出来,置于公众所知的状态,即是行使了发表权。同一作品不存在再次甚至反复行使发表权。”[4]微博作者在网站平台微博内容的时候已经将微博作品公之于众,面向互联网不特定的人公开,相当于已行使发表权,故当微博作品在报纸、期刊上再次公开时,只是该微博作品在平面媒体的二次传播,是行使其使用权的表现,原作者并不能再次享有发表权。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出现侵犯发表权的问题了。

报刊利用微博作品的版权,无疑只可能归属于微博作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和报纸、期刊社中的一家或几家。

1.微博作品版权一般归作者

作品的作者是享有版权的主体,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无论微博作者创造的微博作品是否被报刊利用,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版权中的人身权利是始终系于作者的,作者对于在自己的微博作品中署名、修改和保护其不受歪曲、篡改等方面有着不可剥夺和让渡的权利。所以就微博作品而言,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只能属于创作该作品的作者,而不可能属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或报纸、期刊等平面媒体。同时,作者也享有各项财产权利,并可依照《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和二十五条的规定进行许可和转让。值得注意的是,报纸、期刊社享有一定的作品修改权实际上来源于作者的修改权,根据《著作权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报纸、期刊社有权对微博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但“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2.网站通过协议获得使用权许可

作者对其微博作品享有的版权中的财产权部分可以依照约定进行许可和转让。我们可参考各大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在用户注册微博时与用户订立的书面协议(即用户成功注册前需打钩同意的由网站提供的格式条款)。人民网的协议中约定网站对微博内容有使用权,并可以将微博内容用于平面出版,同时会支付稿酬;腾讯和凤凰网并未对微博“落地”牵涉的版权归属问题做出约定;新浪、网易和搜狐在协议中均约定网站对微博作品享有“免费的、不可撤销的、永久的使用权”以及“再许可的权利”,从而使相关网站在微博内容被报刊利用时也享有收益权――由于网站提供的微博服务是免费的,所以这样的约定也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公平原则,可以成立。当然,所有网站协议中的约定都应当被视为作者对于微博作品的使用权许可而非财产权转让,因为除了明确约定“原作者享有上载作品版权”的人民网和网易之外,新浪和搜狐也约定网站享有的是“非独家”的使用权,符合《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中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必须明确许可使用的权利是否为“专有使用权”的要求;同时,虽然面向用户的微博服务免费,但微博作者毕竟为微博作品付出了一定的智力劳动,如认定为版权转让从而使原作者丧失财产权就会显失公平。故此,微博的原作者对其微博作品的财产性权利并非转让和丧失,而是通过普通许可使用的方式与网站“共享”了版权中的财产权利。

3.报纸、期刊社对微博作品享有版权的情形

(1)报纸、期刊社自建微博。版权的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还包括法人和组织。以新浪微博为例,其“媒体汇”中包含了大量以报纸、期刊等平面媒体的名称为账号的微博,以此账号的微博作品显然代表它们的意志创作,并由它们承担责任,依照《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的相应规定,报纸、期刊社视为作者,享有微博作品的版权。

(2)演绎、汇编微博作品。报纸、期刊社在刊登微博时,一般不将它们单独刊登,而是将其进行分类整理、汇编成“微语录”等板块;或是对近来火热、影响力较大的名人微博和政务微博等进行演绎和再创作。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二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报纸、期刊社对经演绎和汇编之后形成的新的演绎作品和汇编作品享有版权。不过,原作者对汇编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部分(即每一条独立的微博)依然享有版权。

(3)作者不明的微博作品。由于实名认证的微博还是属于极少数,大量微博账号名称一般都是作者的假名,假若又遇到作者在网站相应的注册信息不真实或变更的情况,报纸、期刊社无法通过网站或自行联系到确切的原作者,因而造成微博作品作者不明的问题。《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依照该规定,在微博作者不明的情况下,微博作品在被报刊利用前属于“版权归属待定的网络作品”[5];当固定在报刊上之后,报纸、期刊社作为作品的原件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外的版权。然而,“出版商并非版权的真实所有人,而只是基于法律拟制的被推定代表作者而有权保护和行使作者权利。一旦作者披露了他或她的真实身份,则这种推定就不再具有效力。”[6]故作者身份确定后,微博作品的版权复归原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

三、报纸、期刊社编辑刊登微博内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报道时事新闻时对微博作品的合理使用

依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十二种合理使用的情形,如果报纸、期刊等媒体为报道与微博作品相关的时事新闻而不可避免地引用微博作品,则不需经作者许可,也不需向其支付报酬。

2.转载其他报刊已刊登过的微博作品的法定许可

《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了报纸、期刊社转载作品的法定许可:“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如果该微博作品已登载在报纸、期刊上,其他报纸、期刊社转载或摘编这一作品的,不需经作者许可,但需向其支付合理报酬。但必须注意,法定许可仍然是“从纸到纸”,我国尚未承认“从网到纸”的法定许可。2005年10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第七条中关于网络信息“落地”即“从网到纸”的法定许可规定因为“有意见认为这样的规定已经超出了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不符合权利限制设置的‘三步检验法’”,[7]而在审议讨论中未获通过。所以,报纸、期刊社转载网站的微博作品依然要事先与作者或网站协商,得到其许可后方可转载。

3.刊登微博作品经原作者或网站许可,并支付报酬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报纸、期刊社刊登微博作品并非作者主动投稿,而是由报刊编辑择优选登,不能认定作者有同意报刊社《来稿须知》等声明性质的格式条款的意思表示,所以编辑用稿应当事先征得作者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但由于微博作者匿名等原因,往往不便与其直接取得联系,此时依据网站与微博用户签订的协议中网站有权“再许可”的条款,报纸、期刊社也可通过网站许可而使用微博作品。当然,由于网站从作者处获得的许可使用权是免费的,考虑到平面媒体使用网站微博实际上也有利于网站的自身宣传,实践中,报纸、期刊社通常“不需向新浪支付相关费用,而是给刊登微博的网友发稿费的形式解决版权支付的问题。”[8]同时在此两种许可使用情况下,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为保证传播时效,报纸、期刊社刊登微博作品,亦无须订立书面合同。

4.对本单位记者等工作人员的一般职务微博作品享有优先使用权

微博网站上同时有大量报纸、期刊社的记者微博,这些微博多以记者的名字命名,但往往“V认证”时会标明所在报纸、期刊社的名称及所担任的职务,其受关注程度也往往与其所在的报纸、期刊社的影响力直接相关,记者在微博上的某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报纸、期刊社工作中发表的稿件有类似性质。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记者等工作人员为完成单位任务而创作的职务作品的版权归作者所有,单位在两年内享有优先使用权。但必须注意的是,记者微博中相当一部分的微博作品只是自己私人生活的反映,并非都属于职务作品;只有与其在单位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密切相关、为完成单位工作而创作的微博(如报纸、期刊社专门为记者开辟的“微语录”摘编或“微访谈”专栏等牵涉到的微博)才属于职务作品。所以,报纸、期刊社有必要在劳动合同中进一步明确记者等工作人员的职务作品范畴,划定职务微博作品的界限,以更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当然,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双方亦可通过合同约定职务微博作品的版权除署名权外由单位享有,单位可以给予作者一定的奖励。

5.刊登微博作品应避免侵犯微博作者的人身权利

实践中,报纸、期刊刊登微博作品一般不会因未获得作者许可而产生侵犯版权中的财产权利问题,因为通过上文中介绍的经过网站“转许可”的方式以及支付报酬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微博作者凭借短短百十字的微博既可获得报酬、又可通过平面媒体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通常对于报纸、期刊的登载都是欣然接受的,不会产生版权纠纷。当然,假若报纸、期刊社并未向微博作品的作者付酬,则属于《著作权法》四十六条规定的侵犯微博作者版权的行为。真正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侵犯作者人身权利的问题,如在演绎、汇编过程中歪曲、篡改作者原意(也包括在娱乐版面刊登内容严肃、哀痛的微博作品等场合适用错误的情形)或超过了文字性修改的限度、改变了原作品内容,而侵犯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在刊登微博时把作者名称署错,而侵犯作者的署名权。此时报纸、期刊社应当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对于署名权的侵犯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著作权法》在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据,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报纸、期刊社有理由相信该微博的账号所有者为作者,没有追根溯源确定“原作者”的实质审查义务(当然,通过“@”、“转发”的一连串踪迹可以轻易查出的除外)。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请求确认自己才是享有版权的原作者,则须提出相反证据。

注释:

[1]新浪财报公布最新微博数据注册用户突破2.5亿.[EB/OL](2011-12-10).http://省略/it/2011/11-09/3448382.shtml.

[2]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3]冯晓青.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探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

[4]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丛立先.网络版权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法导论.张雨泽,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7]秦珂.期刊的著作权问题.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报纸职称论文篇10

根据省社科院《关于2013年省社科研究人员高级(副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有关文件精神,现将2013年市社科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和范围

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市、县(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需提供编制部门文件)中专职从事政策、党史等研究工作的在职人员(简称研究人员,下同),上述单位中的非研究人员和其它党政群机关以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内设的政策研究室的人员不在申报范围内。

任职资格的资历一律计算到2013年12月底,在此期限内到达退休年龄的,不列入申报范围。

二、申报条件

1、正常申报条件,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执行。破格申报高级的,按浙职改办〔1986〕73号执行;破格申报中级的,按浙宣干〔1996〕20号文件执行。

2、职称外语要求。职称外语要求按甬人专〔2007〕36号文件执行。

3、计算机要求。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获得3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获得4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免试条件按浙人专〔2006〕351号文件规定执行。

4、年度考核按照甬人职〔1996〕14号文件规定执行。

5、公示要求。所有申报高、中级资格人员均要求公示,具体要求按甬人专〔2004〕32号文件执行。

三、报送的材料要求

1、材料清单一份;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参评高级一式四份,中级、初级一式三份;

3、任期或近3年《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一式一份;

4、《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一式二十五份(要求用A3纸打印);

5、申报人任现职以来的专业工作成果清单一式25份(注明成果名称、发表时间及刊物名称,字数、获奖情况;若合作成果写明个人独立承担的字数。要求用A4纸打印);

6、申报人任现职以来的主要论著及必须提供的证明材料各一份;

7、申报副研究员职务的,应提交经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审的两篇代表作的评审意见;申报研究员职务的,应提交经三位具有高级(正职)职称的专家评审的三篇代表作的评审意见。专家评审意见各一式四份;

8、破格晋升人员需填写《破格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两份,并附有关证明材料(破格晋升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职务条件,分别按浙职改办[1992]23号、浙宣干干[1996]20号文件执行);

9、外语考试成绩合格证书或成绩通知书原件一份。如属免试人员,需附《外语免试审核表》一式两份;

10、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或符合免试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11、学历、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职务聘书、年度考核、继续教育、荣誉称号等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一份;

1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一份;

13、《宁波市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公示确认表》一份;

14、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还需根据浙人专〔2007〕57号文件逐栏认真填报《浙江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信息表》(含照片)。

四、其他

1、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中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其主持或参加省、市、县(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确定的课题,及撰写的内部决策参考、决策建议、调研报告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其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重要业绩(成果),但不能直接等同于主持或参加省级课题或全国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2、申报对象要对本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按浙人社发〔2009〕22号文件第四条规定处理。

3、送审材料如是复印件的,均需所在单位经办人签名并单位加盖公章。

4、上述评审材料所需的表格,请到宁波市人事局网站下载中心-职称评审。

5、本通知涉及的相关政策文件可查阅宁波社科网政策法规-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