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0:41

工业经济局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1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等部门关于加强电力保障切实做好明年工业经济开局工作意见的通知》(政办发明电〔2010〕303号)精神,为确保实现今年工业经济良好开局,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学安排生产计划,积极调动节日生产。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生产效能为目标,研究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年度和季度生产计划。各地在前要集中开展一次重点企业座谈(调研),全面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分解落实一季度各项工业指标。前后是国内市场销售旺季,要积极动员企业抢抓节假日期间电力供应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主动进行节日加班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节假日期间的保障工作,为企业加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企业稳定生产。

二、优化市场拓展方式,提升订单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企业拓市场、促生产,鼓励企业加大产品和品牌宣传力度,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引导企业加强终端渠道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国内三、四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拓水平,不断提高自有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组织开展企业订单管理能力培训,引导企业以订单管理为突破口,持续优化客户群体,鼓励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订单管理和生产的有序衔接,全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益。重点加强期间的订单管理,尽量减少长假对企业产销衔接造成影响。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电力保障。切实抓好项目组织申报、土地资金落实等前期工作。对已竣工的项目,要鼓励企业抓紧投产达效;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抓紧帮助企业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工业投入的导向作用,重点用于新兴产业项目技改投资奖励,引导社会增量资金和现有企业投资发展新兴产业。要切实抓好技改投资及重大项目的电力保障工作,着力加快变压器审批和安装进程,对去年暂缓投产的工业项目,要尽快组织接电,尽最大可能满足用户需求。

四、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强职工维权服务。切实抓好节前节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彻底消灭事故隐患,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高度重视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事故隐患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安全生产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要切实做好雪灾及强降温等灾害天气的防备工作,降低灾害天气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要加强用工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农民工的维权意识,重点打击非法用工、拖欠工资等行为,为劳企双方营造稳定和谐的就业和生产环境。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2

今天省政府召开的这次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中心议题是:动员全省工业流通领域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迅速恢复生产,为实现工业流通经济开好局、起好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做出新的贡献。刚才,王军民副省长就春节期间工业经济运行做了全面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运行工作进行了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我再强调以下两点:

一、认真抓好工业经济运行

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市工业经济和全国、全省一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产速度出现减缓、效益水平出现下滑。但经过全市工业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去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81户,比年初增加169户;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52.39亿元,同比增长25.6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89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二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5.54亿元,同比增长41.3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4.85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一位;实现利税128.51亿元,同比增长48.4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0.23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二位;实现利润71.04亿元,同比增长43.5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0.25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一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3.81%,比去年同期提高25.46个百分点。包括开发区在内的8个县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过亿元的企业262户、过10亿元的10户。利税过千万元企业317户、过亿元10户。利税率达到9.48%,比去年提高2.42个百分点。利润率达到5.24%,比去年提高1.43个百分点。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加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今年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着严峻和艰巨的任务。从当前全球、全国、全省工业发展的趋势分析,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加深,今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从目前来看,要完成本届政府经济总量达到全省中等市水平,工业就至少要达到中等,而截止08年底我市工业增加值总量才仅仅占到全省的2.11%,居全省倒数第二位,仅为滨德聊三市的一半左右,离目标差距非常大,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知难而进,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速度,才能缩小差距,完成赶超目标。经过近几年连续不断的投资积蓄,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等活动,我市包括煤矿、煤化工等一批大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今年将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工业总量将会有一个大的提高,工业经济将会进一步快速增长。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发展速度确保全省第一;总量超过日照市,要分别达到滨、德、聊三市的65%、60%、61%以上,比08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初步测算,我市总量占滨德聊总量的比例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才能超过他们,才能完成本届政府经济总量达到中等市水平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大家共同、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在今年企业发展比较困难的特殊时期,更要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经济发展。

1、加强对企业生产恢复的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把节后企业生产恢复作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督促检查,特别要加强服务和协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恢复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要成立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节后生产恢复领导小组,对本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日期间生产情况、节日放假情况和节后生产恢复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放假企业的节后生产恢复工作进行分类指导,确保放假企业在假期结束后能立即正常生产,为一季度开门红及全年工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切实抓好节后企业生产恢复工作。要立即开展对春节期间放假、放长假和利用春节进行设备检修企业的生产恢复工作。据节前统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春节放假大部分是一周时间,多数企业已经开始上班。各县区要加强对企业恢复生产情况的调度,及时了解恢复生产的动态。要搞好调查研究,主动走下去,深入企业,重心下移、服务前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调度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企业提供帮助,确保这部分企业生产能够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对放长假和设备检修企业要逐个进行摸底,对他们恢复生产的日期进行逐户落实,以保证这些企业在假期结束和设备检修完毕后,及时恢复生产。

3、加强对恢复生产情况的督导检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里组成5个恢复生产督导组已经分别对5个县区工业企业生产恢复情况、节日期间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有的县生产恢复工作做得比较好,已有半数恢复生产,也有的县工作做得不好,节后生产企业不足规模以上企业数的1/3。各县区坚持生产和恢复生产企业占全部规模企业的比例分别是:牡丹区坚持节日生产企业7户、止2月1日恢复生产企业57户,占比38.5%;东明县坚持节日生产企业9户、止2月1日恢复生产企业31户,占比52.5%;成武县坚持节日生产企业3户、止2月1日恢复生产企业28户,占比22.8%;郓城县坚持节日生产企业8户、止2月1日恢复生产企业105户,占比51.5%;定陶县坚持节日生产企业3户、止2月1日恢复生产企业51户,占比46.4%;在检查中还发现个别企业放假日期竟然到了2月底。各县区一定要逐户企业进行调查,摸清情况,找出原因,促其尽快恢复生产,确保全市工业企业按时按期恢复生产。

4、抓好企业开拓市场工作。春节前后,是城乡市场的传统消费旺季,也是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的良好机遇。各县区要把开拓市场、加强营销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组织企业走出去,深入市场,搞好调研,认真研究市场结构及市场发展变化,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产品,适时调整营销策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举办各类会展活动,扩大产品销路。要指导和帮助企业搞好市场细分和营销活动,坚持宁让利润不让市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品销售。各企业要降成本、压库存,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要积极探索和坚持政府与企业、工业与商业联手开拓市场的有效做法,加强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内市场消费需求。要积极推广地产品,充分利用本地企业产品运输成本低、销售费用少的优势,更多的采用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把开拓农村市场作为当前拓宽市场的重中之重,立足我市企业生产实际,抓好市场调研,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结构,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的研发,生产满足广大农村需要的产品。要抓住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机遇,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我市工业产品出口。

5、协调好生产要素供给。据预测,今年我市工业企业仍将继续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资金供应问题,加强协调力度,保证资金供应。要充分发挥银行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继续推进银企合作,努力扩大银行信贷总量。同时,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本,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融资活动。要继续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扩大担保机构数量和规模。要积极做好电力、煤炭、原材料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协调保障工作,电力生产企业要积极衔接落实省内外煤炭资源和运力,加大煤炭催调催运力度,千方百计提高煤炭库存量,确保发电用煤需求。供电企业要搞好电力供应调度,努力做到在紧急情况下少限电、少拉路。成品油经营企业要努力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与省公司、炼油厂及运输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货源,提高成品油库存量,确保经济畅通运行。

二、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国家和省纷纷出台了支持技术改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加技术改造资金的政策。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加强技术改造,调整优化结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关键环节,组织开展技术改造年活动,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总量扩张,带动结构调整,增强工业整体实力。

1、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全市经贸工作会议上已把今年技改投资300亿元的目标进行分解,各县区要对照投资目标进一步细化,要落实到部门、到企业、到项目、到人头,要拉出项目单子,市政府将从中选择100个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从资金、土地、财政等各方面进行重点支持。

2、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经过近段时间的积极争取,我市有26个项目列入了省09年重点技改项目计划,各有关县区要加大工作力度,从加强调度入手,指导企业制订具体的进度计划,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做好环评、安评、能评、核准备案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更好地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强化跟踪服务,明确专人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企业开工建设提供必须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在建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凡已批复而迟迟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尽快开工;已开工的,要打足人员,按照承诺时间,倒计工时,确保开工的项目早投产,投产的项目早达效,尽快把这些项目变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3

今天,我和副市长、助理、秘书长及市政府办公室有关同志,到经信系统现场办公。一是看望慰问大家,对同志们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二是围绕贯彻落实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表彰大会精神、特别是张少军书记讲话要求,与同志们一起,研究县域工业跨越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刚才,副市长、助理谈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新生主任、局长、局长、主任、主任,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希望不遗余力地抓下去,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过去的一年,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行业协会管理办公室、节能办和安监局,围绕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大局,立足职能、服务中心,抓投入、上项目,抓技改、促转型,抓平台、壮集群,抓培训、强管理,抓监管、保安全,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困难,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一是骨干带动进一步增强。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154家,增加297家;其中过百亿元的4家、过10亿元的63家,分别增加2家、14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971家,增加234家;其中过亿元的48家、过10亿元的5家,分别增加8家、2家。二是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3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17亿元,增长32.1%;完成增加值1230亿元,增长16.4%,增幅居全省第2位;机械、食品、木业、冶金、建材、化工、纺织七大产业共完成产值39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0.7%,增长32.4%;有8个县区工业产值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三是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02.9亿元,占全市税收的42%。纳税百强企业纳税额突破百亿元,门槛超过3000万元、提高843万元。“四新一高”产业完成产值662亿元,增长40.6%;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11.9%,提高了2个百分点。四是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全市过百亿元、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均达到11个,板材、临沭复合肥、沂水食品、莒南花生制品、蒙阴纺织成为“省级产业集群”,沂南电动车产业集群被授予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我市被授予“中国板材之都”称号。五是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金升集团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投融资座谈会在召开。六是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新上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70个,投资额1300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377个,完成投资598亿元,增长32.3%,增幅列全省第1位。

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拼搏进取、团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感谢和慰问!

今年是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关键年、攻坚年。我市县域是“短板”,根子在工业。只有工业上去,“短板”问题才能解决。当前看,工业总体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单体和总体规模都不大。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仅为全省平均的62%;全省纳税百强企业中,我市仅有4家;全省百强企业中,有5个市超过10家以上,我市仅有金锣和江泉两家入围。青岛海尔、滨州魏桥、重工、钢铁四家企业过千亿。我市企业距离千亿级还很遥远,过百亿的仅有4家。二是,投资强度和力度都不高。主要是我市缺少大块头的项目去年,菏泽新上了投资120亿元的炼油、75亿元的化工,日照建设了投资300亿元的浆纸、200亿元的精细化工等项目,潍坊、德州、滨州等市也都有过100亿元的项目。而我市投资20亿元的工业项目寥寥无几。三是,节能和降耗的任务都较重。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耗能企业消耗了80%的能源,仅创造了30%的工业产值。能源消耗高、产业层次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实现工业“转调”、“赶超”的双重压力,尤为巨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除了具有良好基础、丰厚资源、优越的区位和环境之外,政策优势比较明显。其一,参照执行中部政策后,我市将获得更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支持,争取资金比例可提高40%以上。其二,我市是全省唯一的“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这项政策的潜力很大;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出台加快沂蒙老区发展和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我省开展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有望将我市不锈钢产业列入日照精品钢基地建设规划。其三,去年10月份,国家出台了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2015年前减半征收所得税等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措施;12月份,确定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全国金融机构可增加资金释放4000多亿元,这是货币政策松动的明确信号;今年2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再次出台4项措施、设立150亿元发展基金,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加快技术改造,等等,都是为企业“减压、松绑、助力”。正月初九,省政府就召开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充分体现了省里对工业发展的重视。大家务必增强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认真研究,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提振精神、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工业大步跨越、整体提升。

第一,着力培植“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将机械、食品、冶金、木业、化工、医药六大产业,培植成“千亿级主导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市发改委已经拟定了全市千亿级产业培植的意见。意见制定是发改委牵头,具体实施靠经信部门。从今年起,市里将设立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分线作战法”,建立“一个主导产业、一名市政府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的推进机制,定目标、定投入、定进度、定职责、定奖惩,举全市之力,集中培植、全力打造。经信部门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全力靠上、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围绕各产业进行调研,逐个研究对策,形成推进方案;因地制宜、一业一策,把脉问诊、对症下药,逐个解决问题。另外,以临港、莒南为主体的钢铁产业,以沂水、莒南、临港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以沂水、苍山、平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加工业,成长性好、后劲充足,也要因势利导、着力培植,尽快打造成“千亿级产业”。

第二,着力实施“双50”战略。一个骨干龙头企业,能够带起一个支柱产业;一个创新成长型企业,能做亮一个经济增长点。我们实施“双50”战略的根本抓手是抓技改、上项目。经信部门要综合考虑全市工业发展需要和企业自身战略规划,确定技改方向和重点,编制年度重点技改项目计划,争取更多地列入全省“技改千项”和国家扶持目录。要加快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力争2015年前全市骨干企业主要工艺装备改造一遍,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要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健全完善激励、培训机制,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要围绕2015年形成25家产值过百亿元企业的目标,今年重点培植沂州、临钢、金正大、金升、常林等企业,力争有10家企业产值过百亿。

第三,着力推进园区工业发展。园区兴工、工业兴县。我市2个部级和13个省级开发区,规划建设起点高,基本完成了“七通一平”和行政效能整合,已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一个园区,就是一个“特区”,政策优势明显。要依托这些园区,放大政策优势,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集中。今后,市级新引进产业项目,原则上要优先安排在高新区、经济区、临港区;县级引进项目,也要优先安排在开发区。要面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加快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省属大企业集团,以及过50亿元、过100亿项目上有大的突破。经信部门要发挥市县镇机构健全的优势,加强指导服务,推动乡镇“新型工业园”建设,促进镇域工业发展。

第四,着力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市工业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一个集群都是一个产业链,一旦形成规模、形成气势,竞争力就会特别强。广东东莞的电脑及相关产品集群,年产值超过4500亿元;温州的打火机企业近千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我市的板材、复合肥、电动车等集群,在国内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要在每个主导产业重点扶持3至5家骨干企业,加快资产重组,促进联合兼并,打造领军企业;引导和扶持全市的产业集群,加速向上下游扩展裂变、拉长链条、膨胀规模,打造全国领先的产业高地、知名的区域品牌。

第五,着力发展“四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客观需要,也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要集中各类优势资源,对接国内外高端技术,加快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医药及生物、新材料、新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植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加快打造全国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车研发基地、全国一流的新医药研发生产基地。确保全市“四新一高”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4

一是要更新工业发展理念。新的理念是我们行动的先导,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抢抓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全省推进鄱阳湖经济生态圈建设和全市加快吉泰走廊建设的机遇,以敢创一流的勇气,树立工业大发展、大跨越的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抢占发展先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工业发展速度,推动我县工业快速发展。

二是要拓宽工业发展渠道。发展是硬道理,我县工业要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制定一系列发展工业的优惠政策。一是要鼓励能人创业发展工业:①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离职在县内创办工业企业,凡对县地方财税贡献较大的人员,要实行“五保”(保编制、保基本工资、保医保、保社保、保计工龄),使他们放心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技术。②鼓励打工人员返乡创办工业。对那些返乡创业人员要在资金、技术、培训、招工、孩子上学、购房、医保、社保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那些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创业者要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在政治上关心,让他们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感受到家乡的关怀和党的温暖,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热和光。二要大力开展全民招商引资活动来发展工业。要制定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通过电台、广播、网络大力宣传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产业及产业发展方向,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招商办法,开展个人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推介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实现“多轮驱动”,引进一些大企业、大财团来发展工业,实现工业跨越式大发展。

三是要创新工业发展机制。工业要发展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首先是领导要重视工业发展,领导是一切工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一个地方的工业发展的快与慢,与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是有极大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业发展的原则,把工业发展作为是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县乡两级要把二分之一的干部放到抓工业发展上来。近年来实践证明;哪里的领导重视工业,哪里的工业就发展的快。其次要有一套工业发展的措施。(1)在项目引进上,要做到“谁引进、谁负责”。在征地、办证、厂房建设等方面,实行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使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而且能起到以商招商的作用。(2)在企业帮扶上,要坚持“谁引进、谁帮扶、谁受益”的原则,在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困难等方面,实行引办单位与产业办“1+1”的帮扶模式和一个企业、一名挂产业县领导,若干个单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定目标、定人员、定责任、定考核、定奖罚,进一步提升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在产业发展上,要按照“一集聚、一稳定,两培育、两转型”的发展目标,把“6+1”(电子、皮革、食品、电镀、冶金建材、林化香料及物流产业培育成为县里的纳税大产业。“一集聚”是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集聚,要依托嘉泰、永盛、吉西电子重点企业,形成企业集群,成为全市的电子产业重点板块。“一稳定”是要稳定壮大手套皮具产业,要积极应对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稳定现有的手套企业,推动出口创汇,要以银狐、远键实业、裕兴鞋业、威帝佳皮具为重点,不断建设壮大。“两个培育”是培育壮大电镀科技产业,要进一步加大电镀件生产企业的引进力度,推动产业做强做优。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目标

1、完善领导机构。为使“双优”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科室积极行动起来,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今年3月,因人事异动,我局即时调整“双优”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明确陈建国任组长,余建龙、虢万来、骆质彬、佘君武、黄赛群任副组长,各科室长为成员,黄赛群负责日常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确保了“双优”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提高思想认识。自“双优”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里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一切工作都以优化环境、优质服务为标准,要求每一名干部都能充分认识“双优”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改进薄弱环节,改善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3、明确工作目标。通过活动开展,实现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质量优化,从而使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化,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企业方式

1、推行“三全服务”机制。一是全员联系企业。推行“所有机关干部都是服务员,所有工作岗位都是服务岗位”的服务理念,开展全员联系企业活动,对企业实行面对面服务;二是全程项目。明确了7名机关干部作为专职服务员,实行专人负责、专程上门、专题协调,对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三是全力搭建平台。着手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逐步建立以“一中心、八平台”为框架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

2、开展“两帮两促”活动。3月份,我局制订了《年“两帮两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两帮两促”活动的组织领导、任务要求。同时,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员联企业,服务促发展”活动的通知》,明确局机关干部对口联系44家企业,要求联系责任人跟踪服务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截至9月底,共收集44家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84个,已解决78个,占93%。

3、实施“八大活动”计划。3月份,我局制定了《开展“双优”示范、三全机制、八大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八大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八大活动”,即:“找差距、促发展”调研与讨论活动、创业辅导活动、融资服务活动、信息服务活动、管理咨询活动、市场拓展活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活动、产学研对接活动、工业项目调度活动等。

三、破解企业难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缓解融资难题。及时将企业贷款融资信息和银行金融业务分别向县内银行和企业进行推介,邀请中国银行、长沙银行和担保公司上门走访部分企业,组织召开了县银企合作长沙银行信贷签约仪式,争取县内各银行向中南传动、联力实业等80多家工业企业投放贷款6.7亿元。

2、加快项目报批。积极与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协调,协助源泉农业科技、湘船重工、湖航冶金和绿洲植物等一批项目办理用地预审、挂牌出让手续;协助天马电器、金龙铜业等项目办理厂区规划验收和厂房报建等手续。

3、协调生产矛盾。积极争取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及时解决卓愉阀门自来水增压、晟通科技双回路供水、黑金刚项目用电、百威英博改烧燃气等水、电、气供应问题,同时,协调解决了富能高科、皇室食品等企业用工紧缺和澳优乳业红网负面报道等问题。

4、争取项目资金。向工信部和省、市经信委等部门推荐了一批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贷款贴息、创业富民等项目,为海旭实业、科技等百多家企业争取项目资金3600多万元。

四、强化政务公开,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1、政务公开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政务公开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与社会服务承诺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与开展行风评议相结合;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改进了干部作风,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网站建设做到“一化二建”。网络问政是党务、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我局高度重视单位网页建设,以“一化二建”的机制加强网站建设。“一化”即强化网站功能。通过政务公开、工作动态、服务指南、表格下载等栏目,强化网站信息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二建”即:建立了信息员队伍,实施激励机制,将全年网上信息数量与年底科室考核评优挂钩,并适当奖励上传信息较多、质量较高的个人,以提高信息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了信息保密机制。指派专人对各科室上报信息进行把关,从未过涉密信息及不良言论。

五、严格依法行政,企业生产经营零干扰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6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机遇期,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更加注重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更加注重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更加注重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突出抓好工业投入、自主创新、节能降耗、企业改革管理、运行调控等关键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区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主要目标

力争各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全区工业经济较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增长20%,产销率达到98%以上,两金占用增幅控制在15%以内。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三项工作重点:

一是更加注重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为重点,加速传统产业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全力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特别注重提高轻工纺织、机械铸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优势。

二是更加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推进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引导企业加强高端产品、终端产品研究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国家和省市技术创新工程,加强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建设,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膨胀。依托现有新兴产业基础和优势,突出大项目带动,以应用开发带动产业发展,结合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新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化、规模化进程,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重点推进圆友玻化微珠、三建新型建材、恒联再生纤维素膜等一批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促其不断扩张提升,做大做强。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新兴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三是更加注重产业集群发展。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加快进行产业集群的战略研究和规划设计,尽快制定出台我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章可循。继续深入实施工业企业“1030”计划,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以等10家骨干企业为主体,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挂靠等多种方式促进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向骨干龙头企业集中,加快膨胀六大产业链,年内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形成工业企业发展群峰。实施工业发展“星火燎原”工程,围绕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创业基地、配套园区等形式,催生一批配套型、科技型、服务型中小企业,以形成规模和体系。进一步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层次,坚持设施配套、项目推进、园区服务“三抓并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平台。

五项关键措施:

一是抓好工业投入。进一步明确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落实投资责任,全力以赴保持工业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结构升级的实际,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搞好“两化”深度融合等关键领域。落实并推出全区企业投资导向计划,重点抓好项目备案、银企合作、政策落实、资源争取等关键环节,全力推进总投资113亿元的75个新建、续建工业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潍柴铸锻二期、恒联工业园、圆友新型建材等20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年内力争完成工业投入40亿元,增长25%以上。

二是抓好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服务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鼓励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加快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提高工业设计新产品投产率。强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市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实施“1+2”计划,即每家企业与两所以上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每年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努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年,全区争取完成技术开发费用投入4.5亿元,增长15%,争取新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

三是抓好节能降耗。全面总结分析“十一五”节能工作,研究制定“十二五”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等各项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对标降耗”活动,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控力度,确保完成区政府和市政府签定的节能目标责任书各项目标。严控新上“两高一资”项目,进一步完善重大耗能项目专家评审制度、高耗能项目等量淘汰制度和能耗增量控制制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推进电机变频改造、太阳能光热、地源热泵、工业余热和污水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升级步伐。积极争取我区列入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推进资源综合再利用。抓住国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机遇,加快节能服务业的发展。年,确保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4%、取水量降低5%和全区万元GDP能耗降低3%、取水量降低5%的年度目标。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7

一、上半年工业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高速增长。今年1-5月份,全县完成工业税收2450万元,同比增长31.5%;全县工业用电量2071万度,同比增长43.5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30.06万元,同比增长18.02%,增速位全市第一;完成工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税总额0.3亿元,同比增长31%;全县500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31万元,同比增长33.9%。

预计今年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税总额0.4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税收3003万元,同比增长40%;全县工业用电量2419万度,同比增长35%。预计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132%。

(二)重点企业强势发展。加强全县32户重点企业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县领导带部门结对帮扶企业工作措施,切实加大拟入规企业的培育力度,重点企业均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运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拟入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迅速发展,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南方万年青1-5月份完成总产值4310万元,销售水泥17.61万吨,预计全年完成产值超亿元,税收超500万元;华欣体育用品完成总产值6791万元,同比增长500%以上;中航钽铌矿开发、美满生活用品等亿元大项目相继投产。

(三)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一是引进市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年环保建材生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已签订合同并选址屏山创业园,占地76亩,正进行规划设计和砌围墙。二是引进省金科酒业有限公司年产600吨中高档白酒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投资150万元,完成土地平整和厂区规划设计评审,近期已开工建设。三是引进沥青搅拌站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初步完成屏山创业园选址,正测量土地平整工程方量,近期开工。四是引进厦门市依丽雅服饰有限公司年产100万件针织服装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拟选址古樟工业小区,等待供地。五是正在洽谈香港运通公司投资6000万元新上红木家具制造项目,6月10日到县考察洽谈,初步选址古樟工业园9号地块。

(四)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一是强化运行调度。完善工业经济调度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每季召开工业调度会,对全县工业生产加强监测、调控和指导,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使全县工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结合我县实际,把对企业的帮扶与推进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技术进步相结合,出台了《县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和工作措施,扶持政策的优惠程度前所未有,扶持企业的局面前所未有。三是提高办事效率。开展新一轮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和部门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制定并落实了《县工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方案》,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企业办事的高效快捷。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延伸难。我县工业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各产业均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产业链条延伸慢,主导产品科技含量还不高,配套企业、辅助性企业较少,大多数企业产品档次低,能生产终端产品的企业占少数。相当数量的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创新能力弱。

(二)产业聚集度不高。目前我县还是没有省级以上工业园的少数县份之一,工业发展载体和设施建设水平不高,难以为企业项目进驻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空间,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弱,产业布局较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群。

(三)工业投入偏少。目前在建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仅有中航国际、美满生活用品、海崴等3个,缺少大项目就缺少大投入,就难以支撑大发展。今年以来新开工的工业项目不多,又因雨季和施工力量等因素,项目推进和建设进展偏慢,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目前仅完成7000余万元,相比市下达的6亿元任务,压力较大。

(四)部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受矿产品市场萧条的影响,我县矿山机械制造企业普遍订单减少,销量大受影响。矿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价格下降,导致企业产值、税收、利润增长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面临压力。

(五)生产要素保障形势严峻。我县工业企业尤其微小企业仍然存在资金缺口,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批准可用土地指标少,工业用地供不应求。园区企业用水紧张,经常出现停水等现象。随着入园企业的相继投产,用工出现较大短缺,特别是陆续增多的密集型企业入驻园区,企业技术、管理类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下半年工业工作打算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和项目调度,及时掌握形势变化,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并加以协调解决。确保企业开足马力促生产、高效生产提效益。加强对企业一套表改革的研究,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二)落实企业帮扶机制。推进实施县领导带责任单位(乡镇)挂点帮扶32个重点工业企业。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工业企业予以更多的扶持和更大的优惠。鼓励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抓紧扩大再生产,帮助困难企业尽早摆脱困境,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限期帮助解决。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协调机制、项目建设调度例会制度、项目建设督查工作机制。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8

一、加强经济调控,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1、定政策目标,抓分解落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了20*年工业经济预期目标分解计划和工业经济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起草并出台了县委1号文件。并联系我局实际,制定了

《20*年县经贸局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列出了22个主要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科室。

2、做好经济分析,抓调查研究。加强工业景气调查,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每月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同时结合经贸系统开展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组织和鼓励科室深入到企业调查研究。

3、做好产业规划,抓总体调控。根据全县生产力布局规划,初步完成了机械(标准件)、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同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抓电力、土地和资金要素调控,大力缓解经济瓶颈。

二、抓招商强投入,大力推进平台建设

1、大力引进内资。进一步健全招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招商网络。建立了内资招商班子,落实了分管领导,组织了招商小分队,赴宁波等地开展蹲点招商,积极组织参加浙洽会、深洽会,组织项目到北京推介,并重点围绕做强紧固件行业着力开展产业招商。1—12月,引进县外内资9.9亿元,同比增长21%,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2、高度重视平台建设。一是抓工业功能区建设。1-12月,全县8个镇工业功能区新增进区企业26家,开发面积2037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749万元,企业固定资产投入9.8亿元,工业区的集聚功能和产出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抓创业中心(标准厂房)建设。积极举办规划评审会,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督查,出台了标准厂房租赁办法,积极采用项目招商手段对标准厂房进行招租。1-12月份,全县创业中心(标准厂房)在完成竣工面积14.7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9160万元。

3、继续高强度投入,大力开展项目推进活动,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实施高强度投入。全县1-12月份完成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4.6%,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整体提升。

1、强结构调整优化。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在继续做好重点行业扶持发展的基础上,起草了培育和发展标准紧固件(汽配)行业实施方案,重点推动标准紧固件(汽配)行业发展。根据省县的要求,拟订了《关于限期淘汰水泥机立窑的实施意见》,年内力争淘汰拆除水泥机立窑7座。同时,对全县5家有氰电镀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督促改造和整治。切实做好建筑“禁实”工作,积极发展新型墙材,今年新增了新墙材企业2家。

2、抓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加大政策激励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到目前为止,已申报立项省级新产品41个,已批准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已批准省级技术服务中心2家。积极组织开展企业厂长、经理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认真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届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博览会,增强企业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抓好市场规范,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1、抓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规范工作。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搞好各专项整治工作,着力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组建了县生猪定点屠宰监察大队,健全了生猪定点屠宰的行政执法管理机构。

2、促进流通产业繁荣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商贸流通调研工作,拟订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送审稿;加强了对消费品零售市场的监控,大力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积极开展商贸流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五、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1、认真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从2月3日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局党委在全局8个基层党支部,100多名党员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了三个阶段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效地探索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使广大党员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新的加强,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群众工作取得实效,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推动了各项经贸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提升机关效能。大力开展提高机关效能活动,采取了建立了局领导和职能科室项目推进镇(区)联系制度等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服务年系列活动。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9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大力实施强攻工业战略,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为主线,以项目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承接平台,以扶优扶强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坚定不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县域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进位赶超。

二、目标任务

新开发园区面积1000亩以上,其中工业园开发400亩,创业园开发500亩,小松创业园开发100亩。

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以上,力争达5.6亿元以上。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

三、工作重点

㈠集约发展抓园区。2013年着重提升工业园区对产业集聚的能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功能,提升入驻项目数量质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组建县工业发展投资公司,以推进工业平台建设及帮助企业融资。

㈡规模发展抓产业。明晰产业导向,利用我县资源优势,发展矿山产品精深加工、服装电子、新型矿山机械、生态食品四大产业。夯实产业基础,抓龙头牵动,做大优势产业。全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

㈢确保总投资3亿元中航国际钽铌矿综合开发、总投资5000万元种源生态、总投资3000万元美满生活用品等项目建成并投产,总投资9000万元华欣体育用品及金华纺织、总投资5000万元汇通香料加工、总投资5000万元石诚食品、总投资5000万元威尔国际矿产品回收利用、总投资4500万元林氏建材、总投资3000万元鑫隆服饰、万年青二期等项目基本建成。

㈣扶优扶强抓升级。坚持把抓企业发展作为工业工业经济工作的重点,积极培养优势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扶持骨干企业。激励技术创新。壮大企业家队伍。

四、工作措施

㈠强化组织领导,帮助企业解困。运行加强调度,完善服务体系。整合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服务企业工作组。推进项目建设。

㈡促进合作共赢,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对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㈢加大监督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对巧立名目、变相增加企业负担和对发展工业经济不作为或设置障碍的部门及工资人员,纪检监察机关将会同财政、物价、审计和企业主管部门坚决予以查处,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工业经济局范文篇10

责任单位:经贸局、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

配合单位:国土资源局、财政地税局、国税局、科技局、外经贸局、统计局

工作要求:

1、突出经济开发区工业主战场地位。20*年开发的1000亩地块所有企业全部投产,20*年拓展的1200亩地块所有企业开工建设,清理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闲置低效用地300亩以上。新增规上企业40家,实现销售98亿元,税收3.8亿元,外贸出口1.97亿美元。

2、加大五个工业园的开发力度。*、*新拓展工业用地各300亩以上,马涧、*、横溪新增工业用地各100亩以上,清理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闲置低效用地300亩以上,经济密度提高10万元,达到70万元以上,工业税收增幅高于全市镇乡、街道平均水平10%以上。

3、深入实施“工业强乡镇”工程,每月25日前召开镇乡、街道工业经济例会,通报全市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的年度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引导镇乡、街道引进培育特色产业,切实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加快上华、永昌、赤溪、诸葛、黄店、香溪、水亭工业功能园区或集中区建设,支持镇乡利用闲置用地建设标准厂房,构建企业孵化基地。

二、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大工业性投入

责任单位:经贸局

配合单位:发改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外经贸局、财政地税局、国税局、统计局、公安局(消防)、人行、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

工作要求:

1、继续深入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化工业性投入的督查和考核。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30亿元以上,完成制造业投入29亿元以上。其中,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性投入15亿元,“五园”完成6亿元,其他镇乡、街道完成10亿元。

2、全年实施55项总投资30亿元的市重点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技改投入14亿元,建成投产39项。

3、优化企业服务环境,排摸55项重点技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交办责任单位协调解决。

4、认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年举办1~2次银企合作洽谈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项目信贷支持。

5、加大项目储备和包装力度,争取列入省重点工业项目6只以上,获得更多的省统筹指标及专项财政贴息。

三、内外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责任单位:外经贸局、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

工作要求:

1、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企业45家,引进内资12亿元以上,实际到位外资4500万美元。

2、深化招商工作。由涉企部门和各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联合组建8~10支专业招商小分队,主动外出招商;积极开展以商引商和产业招商,重点在高档纺织、汽摩配、机电一体化、铜铝深加工等项目开展招商;抓好回归工程,引导和鼓励在外*籍人士返乡投资,特别要抓好20*年已签约项目的落户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筹建外地商会,开展重点招商活动,参加“东盟博览会”、“夏交会”、“哈洽会”、“浙洽会”等各类重大活动。

3、完善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部门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终身服务、终身考核制度,成立重大项目推进服务小组,狠抓项目落实。

4、优化项目预审。进一步完善项目预审程序、指标要求;推进已预审项目招拍挂程序的开展;对预审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密切掌握项目投资率、产出率和社会贡献率。

四、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责任单位:外经贸局

配合单位:人行(外管)、检验检疫*办事处、财政地税局、国税局、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

工作要求:

1、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5.01亿美元,其中出口4.77亿美元以上。全年新增自营出口主体30家以上,超千万美元的出口企业达10家以上。

2、发挥*海关*联络处的作用,逐步增加联络处的服务内容,力争在企业出口报关、加工贸易业务审批等方面实现全覆盖。

3、积极为企业到国内外参展搭建好平台。全年计划争抢广交会摊位60个,华交会摊位6个,境外参展展位40个。

4、利用好*国际商会。搭建起*外经贸企业大服务平台。继续开展多层次的培训、讲座、报告等形式,不断增强外经贸企业人员正确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退税政策调整等局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5、全年创办企业驻境外办事窗口(办事处)3家,完成境外劳务输出200人次。

五、继续推进中国织造名城建设

责任单位:经贸局、纺织行业协会

配合单位:外经贸局、科技局、经济开发区、人劳社保局、教体局、财政地税局、工商局、质量技监局

工作要求:

1、深入开展纺织行业浙江区域名牌培育工作,推进纺织行业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到2010年争创纺织行业浙江区域名牌。

2、充分发挥*市纺织检测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建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服务指导,开展纺织全项目检测,重点做好毛巾产品的省级监督抽查工作,防止出现毛巾产品区域性质量问题。

3、强化纺织行业协会功能,提升服务功能,促进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可持续发展,制订毛巾行业联盟企业标准。

4、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应对危机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争列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信息化示范(试点)企业2家、市级以上新产品10只。

六、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培育壮大企业主体

责任单位:经贸局、外经贸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财政地税局、科技局、统计局、人行

工作要求:

1、积极开展为企业“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认真做好重点企业的对口帮扶工作,围绕“解困、扶持、服务”的方针,明确责任领导,加强沟通协调,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3、培育一批上规模的优强企业,全年力争销售额超亿元企业突破60家,“亿千”企业突破30家,“双五”企业突破40家。新增企业20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0家。全市规上企业产、销增长15%以上,力争20%。

4、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力争在成套设备和汽摩配产业取得突破。加快冶金行业铜铝延伸产品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加强优势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对优强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6、梳理调研全市企业分布结构,确定新兴培育行业。确定100家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有特色优势中小企业列入重点培育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库,并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基金中安排不少于30%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特色优势中小企业技改项目和技术创新的项目补贴。

七、抓好节能降耗和工业循环经济工作

责任单位:经贸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发改局、环保局、质量技监局、财政地税局、国税局、统计局

工作要求:

1、建立政府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并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镇乡、街道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考核,由经贸局代表市政府与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分别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普及节能知识,营造全社会节能文化和氛围。确保万元GDP能耗完成*市下达指标。

2、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项目。禁止投资建设各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项目,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3、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厉查处“新五小”、“十五小”企业。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锅炉,淘汰不符合国家和省强制性能效标准的锅炉。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4、鼓励节能技术创新。抓好10~20项重点节能技改和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重点推广先进适用的低温纯余热发电、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支持电子节能灯等高效照明行业发展。

5、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企业,实施限期清洁生产阶段性审核。

6、选择10家左右企业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

7、加强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及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监察、监测。

八、实施名牌战略,开展产品质量专项行动

责任单位:工商局、质量技监局

配合单位:经贸局、科技局、外经贸局、统计局,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

工作要求:

1、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年度实施品牌战略具体工作推进计划并开展组织实施且有量化目标;加强宣传培训,指导企业积极申报驰著名商标。年内新增驰名商标1只、省著名商标3只、省以上名牌产品2只以上。

2、开展商标抢注活动,制定年度创牌计划,安排专项经费,明确创牌对象,实行一对一全程帮扶,对无商标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引导外向型企业、无商标企业加强国际、国内商标的申请注册,完成10%无注册商标企业的商标申报任务。对现有商标资源进行调研梳理,加强引导,实现综合利用。

3、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九、推进企业上市

责任单位:发改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经贸局、科技局、财政地税局、国税局

工作要求:

1、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工作,努力争取一家企业成功上市,并做好企业上市的全程服务工作。

2、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企业上市氛围,充实拟上市企业培育库,力争新增一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

3、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意见》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为企业多渠道融资创造条件。

十、推进技术创新

责任单位:科技局、经贸局、发改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科协

工作要求:

1、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对照新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组织力量对企业进行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帮助,促进加快发展。全年争取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和技术中心15家以上,其中省级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2家以上。

2、推进省科技强市创建工作。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生物与新医药和新能源及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改造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层次全面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全年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40项以上,开发市级新产品110只以上,其中省级新产品20只,年专利申请量450件以上。

3、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组织各类科技对接活动,深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加强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组织“*企业家高校行”活动,积极引进大院各校,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十一、强化安全监督,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

责任单位:安监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经贸局、公安局、交通局、建设局、教体局、总工会、旅游局

工作要求:

1、围绕市委市政府“平安*”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和举措,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实现“三个零增长”,推进全市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消防及“三合一”、道路及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矿山、电力设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3、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企业从业人员、外来业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着力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素质,严格安全执法,严肃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十二、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供电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经贸局、发改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

工作要求:

1、加快电网建设。建成投运芝堰、登胜、*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香溪输变电工程。

2、做好供电服务工作。实现售电量20.04亿千瓦时,综合供电可靠率99.71%,综合电压合格率98.85%。

3、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推进节约用电工作。

十三、开展进出口重点产品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市检验检疫局*办事处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

工作要求:

1、进一步履行好检验检疫职能,加强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出入境货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管,新培育二类企业2家,快速核放企业2家,完成出入境检验检疫2亿美元以上。

2、开展与市质量技监局的检测、实验合作,解决部分检测外送企业送检不方便的问题。

3、帮助出口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努力保持*出口产品无国际通报和退货,促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四、开展“企业文化年”建设活动,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责任单位:总工会、人劳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经贸局

工作要求:

1、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年初召开第二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表彰大会;培育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参与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面达100%。

2、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开发区、文化局联合举办“情系园区”文化艺术节,组织全市气排球或乒乓球比赛。举办各类职工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