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03:28:52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1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常见方式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转贴于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二、现代孩子差强人意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三、造成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纵观社会,不难发现,现代家庭教育确实存在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成天把孩子关在高高的院墙里,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硬逼孩子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不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成天不是做作业就是读书,不是读书就是做作业,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单调的生活别说天生活泼好动的孩子十分讨厌,就是成人也难以适应,难怪孩子不喜欢家长,甚至讨厌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有的家长则在孩子面前说一套做一套,甚至干坏事,这样的家长在纯真的孩子心中简直就是大坏蛋,深恶痛绝,彻底没有地位,这时你的教育会有效吗?……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四、家庭教育的对策

面对现代教育的发展,面对两代人的关系日益恶化,现代家庭教育该如何适应呢?

(一)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年代已逝,父母与孩子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因而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孩子有他独特的思想,独特的思维方式,作为父母应该时常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做积极的肯定与支持,即使发现孩子有错误,这个错误是父母认为的,孩子却不认为是错,毕竟孩子的社会阅历不深,还有许多东西是他们未知的,这是的父母更多的应该是说服教育,用浅显易懂的例子、用心平气和的语调讲明这样做的危害性,而不是过去那种大声呵责,除了打就是骂,这种简单的教育方式,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孩子也许当时服从,但内心都在咕哝,不服气,甚至产生逆反心,如果长期积存,一旦爆发出来,后果可想而知。

(二)家长应该了解一些现代教育思想。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你的孩子即使考不上大学成不了“李四光”、“陈景润”,但他也许能成为“徐虎”、“刘翔”之类的人才,你有何必苦苦要“分”、要孩子考大学呢?现在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都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光有高分,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不好,即使考上了大学,将来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被社会淘汰出局,甚至走上歧道,那时后悔已无济于事了。

结合教育的现状,笔者总结出了现代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十原则,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1.爱:孩子都需要爱,他们对爱的需要远远胜于对玩具的需求。

建议: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

2.规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你应该教给他一些为人处事的规则,让他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建议:使用严厉的但能被孩子理解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平心静气地告诉孩子:“不管你什么时候再犯这样的错误,我都会阻止你的,直到你自己改正为止。”

3.以身作则:对孩子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你的言语,而是你的行为,因为在孩子整个成长中,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榜样。

建议: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正在看着自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4.自尊: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

建议: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不一致,或者他的表现令你难以理解,你也应该尊重他的个性。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而应该鼓励他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还要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

5.表扬、批评恰当:对孩子良好的行为给予称赞是重要的,但如果言过其实,反而有损孩子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健康发展。相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则会破坏孩子的成就感。

建议:让孩子独立地去做一些事情,在他做完后说一声好,让孩子有成就感。

6.良好的健康习惯:父母注重身体、饮食卫生,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很重要。

建议:让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体验,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7.多跟孩子在一起:即使工作再忙,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建议:每周和孩子一起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期盼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和他在一起。

8.学习动力:要注重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培养,切忌拔苗助长。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过大的压力会影响他内在学习动力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在幼儿期就开始指导孩子阅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和他一起讨论问题。

9.幽默感: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和孩子一起欢笑: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要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地看待事物。

建议: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10.伙伴关系:孩子需要和同龄或年龄稍大的孩子一起玩耍,你所要做的是适时给他们一些指导。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2

【关 键 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教育良性互动;策略

福建省晋江市作为中国百强县之一,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动也进一步加剧。同时,信息化和高铁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了晋江人通讯出行的方式,还深刻影响到晋江居住民的生活习惯、人口结构、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等领域,并对现行的晋江学校教育产生诸多的影响,甚至于触及了晋江教育的一些传统习惯。如何有效地降低社会综合发展带给学校教育的影响,优化教育的整体氛围?笔者通过对晋江部分中小学的调研和分析,认为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良性互动模式,可以有效地优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体系,稳步提升教育的整体成效。

一、相关概念

本课题涉及五个重要的概念,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教育良性互动、自我教育,笔者先做如下概念定位,以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

(一)家庭教育

本文指一个未成年个体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等综合因素对其成长产生作用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其教育作用位居儿童六大雕塑家之首,是一个人教育的起点和基点。

(二)学校教育

本文指适龄的人集中到学校,以课程体系、授课形式、组织方式等一系列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促进成长的过程。它在人的成长作用中位居第二。

(三)社区教育

泛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未成年个体,受到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生活氛围等社区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也属于社会教育的狭义范畴。它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影响人成长最主要的三个要素。

(四)自我教育

即未成年个体自我反思外部现象,以自身情绪感受、接受程度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内化过程。以上三种教育最终均会转化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影响自我教育的基本价值定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自我教育在人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构图体现如下:

(五)教育良性互动

教育是未成年个体成长中受到综合影响的过程,由于施加影响的各方因素在个体身上产生作用的不确定性,它们所施加的影响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相反或多方向的。本文中的“教育良性互动”,就是指在遵循未成年个体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措施的矫正和相互间的良性作用,致使未成年人接受社会正能量的综合作用,激励自身树立起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正能量气场。

二、一线调研与现状分析

立足学校教育的需要,从观察学校营造教育合力的基本现象出发,课题组对晋江市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现状做了近三年的跟踪和分析,采用了现场调查和报道分析两种基本形式,现场调查主要立足笔者所在学区的中小学,报道分析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晋江市教育信息网。经过梳理分析,晋江市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存在着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功能孤立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者的存在相对孤立,教育间的合力缺乏整合,教育作用此消彼长,常常出现“5+2

图2 “家―校―区”教育功能孤立示意图

(二)活动零散

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者监管主体责权的不明确性,导致在教育活动协同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晋求学学生的家庭教育,家庭单位间存在着重视程度、方法艺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在大部分家庭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的监管主体相对比较明确,主动性较强,但仍会受到家庭、社区教育不同程度的影响。社区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就算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布置要求下,其教育活动也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依托于辖区学校开展,走过场的多,效果极不理想。

(三)形式单一

从时序角度分析,“整合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共同构建教育合力”的话题越来越得到一些学校的重视,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比往年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整合教育的活动形式上仍然相对单一。如学校、家庭教育整合仍以家长会、家访等为主,再如学校、社区教育整合上,主要也以进社区老人院慰问老人、进烈士陵园祭扫活动为主,而且组织的次数、参与的学生数都很有限;社区、学校教育整合上,最常见的是公安部门安全教育进校园的活动交流。这些都说明在家庭、学校、社区间教育合作的形式、深度、广度都还很有限,作用也很有限。

三、理论分析与策略构建

在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合力,促进未成年个体自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哪些基本理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设计教育良性互动的策略,构建起良好的教育互动呢?

(一)心理学理论相关论断的运用

1. 过去的经验对现在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来源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启示:教育良性互动策略的确定要立足于对服务区学生以往共性状态、喜好、心理等因素的分析。

2. 一切行为都是环境影响造成的,行为的形成和维持是强化的结果。来源于行为学派的观点――启示:教育良性互动策略要有可持续操作的程序,要有利于活动的持续开展。

3. 人人都有向上和向善的可能,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健康地实现自我。来源于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启示:教育良性互动策略要有普及功能,对每位学生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社会学理论相关论断的运用

1. 一切组织都具有自动调整、顺应和改变的功能。来源于功能学派的观点――启示:教育良性互动策略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的过程,它需要以实践做为平台。

2. 组织成员间的冲突,有助于成员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角色。来源于冲突学派的观点――启示:教育良性互动策略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家庭、学校、社区等责任主体的互动,促进互动策略中临时组建组织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3. 人们的互助、互惠行为是出于自身的利益需要。来源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启示:家庭、学校、社区教育良性互动具有良好的需求基础,有效的互动策略可以优化三者的教育合作氛围,促进未成年个体的良性成长。

(三)“家―校―区”三位一体教育良性互动模型设计

综合以上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及教育良性互动策略的设计条件和特点,“家―校―区”三位一体教育良性互动策略建构模型阐述如图3所示。

四、策略解读与实施建议

教育良性互动是依赖于家庭、学校、社区三个责任主体分别开展有效的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的。按家庭、学校、社区三者在教育中所承担的不同作用,在学校统一协调分配下,共同承担起对未成年个体进行良好教育的责任。

(一)学校教育――教育良性互动策略的设计培训、协调实施者

本文中的“学校教育”,狭义指学校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以外,在营造教育合力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在不考虑学校课程设置、文化建设、氛围营造等内部因素的前提下,在“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教育良性互动策略的构建过程中,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对互动策略的设计、培训、协调、督促等责任。如图3所示,其主要工作职责有:负责建立教育互动委员会、开展家长素质培训工程、构建信息化服务沟通平台,并以此作为教育良性互动的基础工程。

1. 建立教育互动委员会并指导工作的开展。教育互委会由学校德育主干、家委自治会主干、社区教育主干、学生代表等部分组成,旨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沟通协调学校、家庭、社区、学生等主体关系,设计、指导各项互动策略的组织实施。

2. 推进家长素养工程,发挥家长学校的效果。家长素养工程,即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学习、现场对话等方式,促进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降低家庭负面行为带给学生成长的不良影响。

3. 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保持教育主体沟通的即时性。依托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移动终端等技术,以QQ、微信等平台,建立起教育互动相对稳定的沟通途径。如建立班级QQ群,加强班级学生群体或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通报,作业督促和指导,成绩汇报与策略沟通,延伸学科课堂学习,发挥统筹课内外、学科间的作用。也可建立班级微信群,作为出勤通报、一分钟家长会、好方法推荐等平台,统筹校内外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度。

(二)家庭教育――教育良性互动策略实施的中坚力量和榜样示范

目前,晋江大部分家长都是被动地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很多时候参加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也都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家长缺乏主动性、对孩子关注度不够、素质不高等诸多因素,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能够激起家长兴趣的参与平台。因此,教育良性互动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建构起能够强化家庭教育作用的平台至关重要。

1. 建立家长督学制度,引家长到学校管理中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从图1分析可得出,中小学是学校教育逐渐占重要地位、家庭教育影响逐渐降低的阶段,二者对此时未成年个体成长都产生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可以主动建立家长督学制度,整合中小学阶段两股最重要的教育力量,通过学校的教育平台,为学生平稳渡过叛逆期保驾护航。家长督学可通过学校安全管理(如学校大门接送轮值等)、解决学校投诉案件、班级听课巡课、校外活动组织等方式,引导家长代表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来,在寻找家校教育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收获家校教育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2. 成立家委自治会,由家长沟通协调自己孩子的事。由家长委员会牵头,成立家长委员会在校常驻机构――家委自治会,设定其工作职责:第一,履行家长督学的责任;第二,围绕学校敏感问题(如学生在校用餐问题、校服问题等),负责组织召开家长听证会;第三,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冲突时(如家校教育方式出现分歧等情况),做为第三方机构介入调解,谋求统一的解决意见。

3. 开设家长讲坛,让成功家长传递成功的经验。一所学校的人才资源是极其丰富的,除了教师、校友资源外,还有一股随时不断丰富的对象,即家长资源。由学校提供场地,家委自治会负责邀请组织,请每一届学生家长群体中,在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人生、职场、学习等方面的讲座,为家长做家庭教育方面的辅导,用一个个生命经历去引导、感染一群生命的成长。

4. 组织家长接待日,让家长也做些孩子的事。缺乏家庭沟通,缺少相互理解,往往是导致家庭矛盾的重要原因。学校可以依托家委自治会,组织较为广泛的家长接待日活动,邀请一些特定的家长参加,让他们也做做学生在校所做的事,如食堂接待日,家长也吃吃平常孩子在校的饭菜;在校活动接待日,家长也过过学生在校的生活;开展亲子活动日,家长和学生一起接受挑战完成任务等。通过家长接待日活动,让家长与学生多些谈论的话题,促进相互理解;也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的情况,促进家校理解。

(三)社区教育――教育良性互动策略实施中的社会导向和助推器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社区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社区文化背景将助推教育环境的进一步净化,家庭和学校教育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1. 建立社区助学制度,创设学生动手与实践的平台。社区助学制度,在本文指社区依托社区资源,开发一些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以弥补学校教育中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社区教育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和评估,选择几处配套比较完善的定点实践单位,与学校配合组织做好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社会阅历和动手实践训练量。

2. 开设社区论坛,开通行业精英职业指导的渠道。初高中学生都面临着中高考后的重要转折,要选择职业教育还是选择常规的升学教育。在适当的时间里,邀请社区主干企业精英,开设社区论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知识,提供职业与兴趣磨合的导向,有利于学生做出更符合镇域经济模式的升学选择。社区论坛可以采取学生走课的方式进行,进而给学生提供最大的行业信息量。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3

关键词:区域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家庭教育政策

一、本课题研究概述

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古代有“孟母断织”“唐太宗诫子”“朱皇帝杀驸马”等许多家庭教育佳话,家庭教育在我国古代教育事业还不发达的小生产社会里,对于造就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由于长期的极“左”思潮干扰等原因,家庭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期间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还受到无理批判。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起步,现代家庭教育事业也开始起步,90年代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家教工作网络,2004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或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1]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但就全国而言,家庭教育工作仍没形成社会事业,存在诸多困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笔者就把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世纪之交,面对全国家庭教育误区严重和家庭教育工作徘徊不前的状况,笔者将研究重点逐渐放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发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家庭教育事业进展之分析》,提出了家庭教育事业的概念,向海内外同行介绍了我国大陆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受到关注。[2]2002—2006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家庭教育评价指标、家庭德育目标和内容、家校合作的原则等理论观点。[3]2008年以来,笔者分别主持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家庭伦理关系新变化对和谐家庭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广东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加快广东现代化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对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及其发展的社会背景的研究逐步深入。目前,笔者正在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家庭代际伦理变化与家庭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笔者曾在全国多个地市做家庭教育方面的调研,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深圳市宝安区家庭教育事业的成就。宝安区政府于1993年元旦在惠阳地区原宝安县政府机关挂牌办公,2004年底完成了城市化建设,设置10个街道,人口接近200万,其中非户籍人口165万。建区后经过五六年的艰难起步,宝安区渐入正常轨道。宝安区委、区政府遵循中央和广东省暨深圳市的方针、路线,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家庭教育在居民亲子两代人成长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打破家庭教育是民间私事的习惯性思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家庭教育工作,1997年10月宝安区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正式启动,区委、区政府把现代家庭教育工程作为实现教育强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政府的工作计划来实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先进典型。[4]从2002年至今,笔者及其研究团队数十次到宝安区调查该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接受调查的包括区政府、教育局、司法局、文明办、妇联、关工委的领导和中小学教师、街道干部,通过查阅文献、座谈讨论、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理论思辨等,获得了十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还注意理论研究,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有关社会事业发展、家校合作、家庭教育评价的理论。近几年,我们重点思考了宝安区和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试图从教育政策的层面提出改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其间我们回到深圳宝安,与当地家庭教育工作者讨论,拜访广东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部分领导,深入交流,得到启发。

二、宝安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

从多次调查结果来看,宝安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把家庭教育工作当作重要的公共事业

多年来,我国多数地方的家庭教育工作由妇联、教育局、关工委分别开展,未能很好地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没有纳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大局中。宝安区从1997年实施家庭教育工程以来,区领导始终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宝安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作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区委、区政府把家庭教育工程作为实现教育强区的一项重要指标,区委宣传部长和主管教育的副区长经常过问,教育局长挂帅,妇联、工会、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参与,关工委积极主动地做好参谋咨询,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的架构,1998年区政府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999年6月成立了全区家长学校(总校),随后各镇(街道)相继成立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各中小学成立家长学校分校,具体实施对家长的系统培训。由此构建起区家长学校———各镇家长学校管委会———中小学家长学校分校三级管理和培训网络。

(二)认真制定和努力落实家庭教育的工作规划

深圳宝安区的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非常明确,家庭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区居民、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和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的社会事业,必须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实施方法,因此在创业之初的1997年,区教育局就制订了《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到了结束阶段认真总结,然后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逐步向新台阶迈进。在2000年、2006年宝安区分别制定了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发展的“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2011年提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是优化师资队伍、创新培训模式,聚焦家长课堂、提高家长教育教学实效性,开展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科学家教氛围,实施督导评估监测、示范带动推广家庭教育经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努力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教”结合的良性互动

宝安区有关领导懂得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多方面积极影响的过程,对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指导和服务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他们采取了三项重要措施,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相配合: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宣传活动,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使广大居民树立社会主义新风,爱学习、爱科学,爱文明,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推动学校将家长学校办到各个社区居委会,优化育人环境,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使孩子在一个和谐健康友爱的家庭、社区和学校中成长;三是学校教育走进家庭,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延伸到学生家庭,鼓励中小学生参加“我让父母感动的一封信”活动,组织评选“十位优秀家长”。各校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师德修养,提高了教研水平;密切了与家长和社区的关系,学校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看,必须有一支思想道德良好、知识能力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就有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招收家庭教育硕士研究生,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培养家庭教育专业工作者教育教学体系,现在的家庭教育专家大多数是其他领域专家转行或者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中锻炼而成的。宝安区为了建设这支工作队伍,聘请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选拔各分校优秀教师统一培训组成兼职教师队伍。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把家庭教育骨干送到国内外培训,并且“请进来”,把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接到宝安实地指导工作。2010年,宝安区教育局与区职业开发局、区妇联联合举办“理想家庭教育”系列专题讲座,邀请省市教育名家,送教下乡,深入社区和民办学校,全面提高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的素质,终于培养和锻炼出了自己的工作队伍。

(五)不断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改进办学方式

家长学校是培训家长、提高家长素质的基本手段,是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长学校遍地开花,但各地家长学校的质量和效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宝安区的各级家长学校把“家长的困惑,就是我们的课题;孩子的进步,就是我们的追求;公民素质的提高,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活动促发展”的方针。近年来,宝安区还创建“家教大篷车”和网上家校,前者则是根据社区家长的实际需求开设课程,并组织家长学校老师带着各类宣传资料送教上门,到社区去上课;后者则是通过开通家长学校网站,班主任可以随时与家长沟通,家长亦可随时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校学习、表现的基本情况,家长可以把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与困惑请专家解答,这些做法都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

(六)想法设法保障家庭教育工作活动经费的投入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无论是举办正规家长学校,还是举行小型咨询答疑活动,或是编印家教常识手册,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没有经费的家庭教育很难持久。在宝安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开始之初,宝安的家长学校按上级有关部门文件规定由各家长学校分校向参加培训学习的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在2003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停止家长学校收费政策之后,宝安家庭教育工作也一度断了经济基础。区委、区政府认为政府出资保障家庭教育理所当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安家庭教育“队伍不散,工作不松,标准不低”,自2004年起每年从财政经费中下拨100万元作为家庭教育专项经费,给区家长学校划定两个事业人员编制。多年来,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宝安区的财政收入起伏变化,但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始终未变,而且还增加了若干专项经费投入。广东省政府曾经专门在宝安召开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时任副省长许德立等领导充分肯定了宝安的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一致认为宝安的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成效显著,意义重大。笔者根据多种材料,总结宝安区的经验如下:

第一,提高认识是家庭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在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启动初期,很多教职工不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血肉联系,总是把做家庭教育工作看成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但是区教育局领导坚持在家庭教育工作上大量投入,并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家庭教育工程取得明显实效以后,宝安区有关人士在实践面前终于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有关部门都支持政府在家庭教育工作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

第二,三个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的有效办法。宝安区教育局等部门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益的有效办法:一是办好家长学校与深入家访、个别指导、跟踪服务相结合,不能因为家长来参加学习就放弃与他的交流;二是广泛宣传发动与接受咨询相结合,既要场面火热的造势活动,也要一个对一个地答疑和指导;三是依托中、小学校办家长学校和在社区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接受咨询相结合。随着家庭教育从一般化指导过渡到个性化指导,越来越多的校长和教师提高了家教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以科学研究及其应用引领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社会的深刻变迁使居民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宝安区从2002年起就开展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规模化研究,由区教育局教科培中心研究人员和部分中小学班主任进入500户学生家庭了解现状和跟踪指导,使多数样本家庭的家长和学生有了明显进步。宝安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的转化,定期举行家庭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使家长学校的教师在授课和辅导过程中把最新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普及到家长中去。

第四,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是家庭教育工作成功的根本。宝安区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十多年来,一直受到了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每年一度的宝安区委、区政府区人大的工作报告中,在区领导的日常工作安排中,家庭教育工作都占了重要的地位。区教育局汇报家庭教育工作时,都能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及时支持。宝安区十多年来坚持每年一度表彰家庭教育工作模范人物、每年12月的第一周举办家庭教育宣传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各界人士把家教当作全区的大事,积极参与。

三、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思考和建议

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人可以亲自抓家庭教育工作,调动行政、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工作。但在全省或全国这样的大范围内发展家庭教育事业,就必须通过颁布家庭教育政策等措施。我国的现代家庭教育事业起步已有30多年,但是在2010年之前对家庭教育政策的研究制定和颁布执行却很少。以往与家庭教育政策密切相关的教育政策主要是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规范,涉及非制度化的家庭教育不多。另外,我国的家庭政策主要从经济方面规范居民的社会福利,尚未延伸到家庭教育。近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变化,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5]2012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中央七部委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总目标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6]当前,无论是家庭教育事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学校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或是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都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政策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的指导和规范。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认识的家庭教育工作在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把家庭教育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公众事业、公共服务来抓,统筹规划,加强领导,保证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借鉴深圳宝安区的经验,笔者提出如下几条促进广东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一)明确家庭教育事业领导管理体制的格局

2011年5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目前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应当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7]现代家庭教育事业属于公共服务事业,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全省的家庭教育事业应当由省委暨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导,更加紧密地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大格局中。建立由省委暨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导的全省家庭教育事业管理中心,妇联、关工委等社团参与管理;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发挥家庭教育事业的社会作用。

(二)努力扩大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

现在中央财政中没有家庭教育事业项目费用,但是广东省及其下辖的地市、县区可以先走一步,在省市区三级财政中拨出专款,用于发展家庭教育事业的专项开支。省级家庭教育事业费用的数额可以参照未成年人口数量,比如每人每年平均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也可以参照基础教育费用数额,按照基础教育经费的1%~10%来计算,具体标准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财政状况,经过合法的程序进行论证。各级财政应当担负基本的家庭教育事业经费,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拨款方式,努力扩大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支持家庭教育工作者获取合理的劳动报酬。

(三)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家长学校是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组织形式,对家长提高教育子女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对照《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文件的要求,广东家长学校的质量普遍不高。深圳宝安区构建“区/县家长学校总校———各街道/乡镇家长学校管委会———各中小学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三级管理和培训网络,组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宣传讲授、指导服务三支队伍”的经验是可以推广的。不仅要对教师和教材严格把关,对学生家长也要加强管理,保障一定的出勤率。最终,要把家长学校办成内容适宜、方法得当、家长参与率和满意率高、学生支持的学校。只要政策明确、管理到位,家长学校的质量是能够逐步提高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4-03-23(01).

[2]骆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家庭教育事业进展之分析[J].教育曙光(香港),1998:21-26.

[3]骆风.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研究,2005,(6):121-125.

[4]骆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典型考察报告[J].未来与发展,2011,(12):79-8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01).

[6]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EB/OL].新华网,2012-03-08.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沟通;子女性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以及现代科技不断向家庭教育进行渗透,传统的家庭教育受到猛烈的冲击,一旦改变它的形式,也将改变人们在家庭教育上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片面失衡、教育观念守旧、教育方法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得家庭教育功能缺陷。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用于家长教育的,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领域学科,它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现状

全国妇联调查组织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家长反映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成功;95%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如何教育孩子苦无良策;近80%的家长在喂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训,只是用经验法教育。面对儿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缺失,需要迫切地解决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伴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全国家教工作“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增加,家庭教育越发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尽管如此,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仍寥寥可数。

另外,调查显示,在中国,教育软件已经占领了整个软件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现今的教育软件也主要分为家用教育软件、校用教育软件和远程教育软件。但是,大部分软件都是以孩子学习为目标,意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几乎很少出现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软件。尽管存在少数的家长培训机构,但因为大班教学的模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且价格高昂,费时长,难以保证效果,也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覆盖面低,推广性不强。

再而,家长获取教育方法的渠道一般为杂志、教育网站、论坛等,家庭教育知识零碎繁杂,家长难以抛下工作或者无法在如此浩瀚的网络和大量的杂志中获取相关有用的知识。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和专门性,无法保证其科学性。

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人们都很难从家长教育的角度去透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很少从怎样培训家长及其教养素质的角度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这是家庭教育领域研究的一种缺陷,也是本培训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水平的局限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对策研究的片面性,目前的培训系统仍难以做到针对特殊儿童的家长教育。同样,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适合在6至18岁的儿童的父母,旨在引导家长们发现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并给予科学的方法对策。

在设计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前,我们根据前期的需求调研,确定了系统的目标与架构。本系统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家长更为客观科学地评价与教育孩子。对于系统的架构:1.我们通过调研提取家长关注的重点内容,即亲子关系沟通与孩子性格培养。2.针对其内容设计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用来准确评估目前用户与子女之前的沟通状况和子女性格。3.根据测试系统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4.将教育方法规划到日程安排上,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并跟踪家长对教育方法的实施情况。5.最后家长根据效果调整教育行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设计200多条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并以任务的形式将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周期显示在日历中,旨在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习惯,能持之以恒地运用。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所需的内容,目前随着家庭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网络的日益普及与资讯、论坛,特别是家庭教育网站的大量出现,使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料来源十分丰富。为此,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具有大规模的资料库以满足系统的需要。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的技术支持,采用新的界面框架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来实现友好的交互体验,提升培训效果;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现了亲子沟通关系评测、子女性格评测、教育方法筛选和教育方法任务规划等基本功能,不存在难以冲破的技术问题。

三、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难点分析以及对策

计算机辅助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构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这个库包含有关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测试量表,并且根据不同的测试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

(一)难点剖析

利用计算机建立系统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目前对亲子关系沟通的测试量表种类繁多,题目分布散乱且缺乏系统性,不能明确地指出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哪方面的沟通问题。而本培训系统旨在将亲子之间的沟通细分成几个具体的方面,让家长能够对症下药,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

2.子女性格量表。用于对性格测试的量表诸多,如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然而,本培训系统需要一份能够专门针对孩子性格测试的量表,能够权威准确地测试出孩子的性格特征。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不同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现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杂志非常多,但是不一定每种方法都适用于每个孩子。本培训系统要求其教育方法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保证科学合理性,这需要通过查阅、整理一系列资料,最后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对策研究

在建设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中,针对上述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

1.对于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的设计,我们首先引用亲子沟通的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冲突处理。其中,“发起交往”指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性,用于考察父母是否能够引导孩子进行交流;“提供情感支持”用于测试沟通双方是否愿意沟通、提供帮助、互相倾听以及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测试双方对互相的理解与接纳程度;“施加影响”考察家长能否以身作则,说服子女同意自己的观点或做法,以及父母能否尊重孩子的隐私等;“自我袒露”旨在说明一方能否主动或被动地通过语言或行为向对方传达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冲突处理”指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否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冲突,包括亲子间能否换位思考等。根据这5个维度,系统能够生成量表同时给出每个方面的沟通等级,让家长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阶段,哪个方面还做得不足等信息。

2.对于子女性格量表的设计,我们采用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它自七十年表以来,研究证实其信度和效度较好,也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是目前被公认为评估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并且,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一款面向家长的教育软件,而CBCL也是让家长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填写的量表,符合系统的需求。CBCL量表中的测试题目分属9个综合征,分别是抑郁、分裂、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行为。家长完成这份量表后,系统会给出孩子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够使得家长了解子女在这九个方面的性格表现。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特点匹配教育方法的原则。

关于亲子关系沟通的培训:由于沟通细分成5个不同的维度,每个维度划分不同的等级反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情况,因此系统会依据不同的情况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均遵从以下几个教育原则:定时沟通;尊重子女人格;鼓励表达;耐心倾听;宽容异见;解释规则。

关于孩子性格方面的培训:系统会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也将遵循美国的《父母》杂志和“保持孩子健康”网站相结合的10个训导原则: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父母要保持一致,态度要持之以恒;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立规矩要趁早;家长要少对孩子说“不”; 家长要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孩子发脾气或者大哭大闹时候要“忽视”他们,千万不能让步;家长不要打孩子,不要体罚;家长要分清奖励和贿赂;父母要讲究说话技巧。

同时,为了能够让家长更加行之有效地使用这些教育方法,系统会以日程安排的形式,使家长按照日程表实施。不仅令家长有“法”可依,还能为家长的实施提供了监督机制。实现了操作简单、科学教育、方便快捷的目标。

四、结语

一个现代家庭,能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家庭教育也已经变得切实可行。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养系统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使家长学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系统以日程表的形式安排教育方法,既可以让家长方便快捷地获取教育信息,又可以让家长持之以恒地实施教育,从而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

参考文献:

[1]宣兆凯.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J].教育研究,1999,(11):63-66

[2] Buhrmester,D., Furman,W., Wittenberg & Reis. (1988), 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6), 991-1008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199~204

[4]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06):49-53

[5]张卫民.美国家长训导孩子培养好性格的十原则[EB/OL].

,2010,2010-04-21/2011-11-25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5

在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观提出应在系统的情境中认知个体需求和提供关爱服务,并尝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生态系统观”。研究认为,在家庭生态系统内部,需在时间系统上注重事先干预,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重视支持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中,认为应首先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关爱留守儿童,最终营造公平制度环境,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家庭生态系统;发展型社会政策

一、引言

2015年,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死亡”震惊了整个社会;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次惨剧与三年前震动全国的“五名留守儿童取暖闷死垃圾箱”事件都发生在该市七星关区。人们在质问为什么又是毕节之时,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为解决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从最初对留守儿童人口特征、现状的全景描述,开始转向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干预研究,并围绕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纷纷开展探索。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实践虽然回应留守儿童的关爱需求,也确实缓解了对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但留守儿童悲剧的频频发生证明越过家庭、直接面向留守儿童的“个体观”关爱服务路径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实践成效。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历程是个体以家庭为基地、成员间共同互动组成的家庭生态系统与外部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只有在生态系统的情境中,在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适应外部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完全认识留守儿童的个体发展。因而,影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路径选择的因素,不仅涉及留守儿童个体的微观层面,而且与广泛的社会情境中如何帮助和支持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息息相关。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

二、问题的提出

西方福利国家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通过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干预家庭抚育儿童事务,其中对儿童福利供给实现路径问题的探讨,一直是西方福利国家的研究议题。相关研究以家庭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的价值理解作为研究起点,并将其作为影响儿童福利政策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欧盟不同国家间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很多国家的福利供给路径往往是基于国家对家庭功能实现机制的不同研判进行构建的[1];有学者围绕国家与家庭在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关系归纳儿童福利类型,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家家长主义”所强调的国家干预路径,还是“家庭父母权利论”和“家庭结构论”所强调的家庭主导路径,或是儿童权利中心主义所强调的多元路径,都就以下两点达成基本共识:一是确立国家儿童福利供给的主导地位。当家庭抚育儿童模式无力承担责任、面临失灵之时,国家作为儿童终极监护人天然具有干预家庭儿童抚育事务的责任;二是西方学者在国家和家庭责任界限不断重新界定中,不仅注重国家层面的儿童福利供给,而且开始重新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在儿童福利供给的作用,并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角度支持家庭积极行使育儿责任[2-4]。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与国内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完全不同,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对于家庭功能实现意义的重视及所强调的国家儿童福利供给的天然性和介入方式的合理性,值得学习和借鉴。国内学者对于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根据国家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方式的不同,主要形成以下模式:一是国家干预模式。此模式认为国家应当在家庭出现困难或危机时,以事后补救方式向留守儿童个体提供服务。如社会支持理论下设立留守儿童专项基金,“替代”视角下开展的“寄宿制学校”、“家长”、“机构托管”等关爱服务模式等;但与此同时,该观点担心为育儿父母提供制度化支持会削弱其责任意识、破坏家庭内互助传统,所以其首先强调的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养育责任与义务,遵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家本位下的育儿责任分配,将育儿视为家庭私领域,希望家庭尽可能承担养育责任,并对父母监护权进行监督[5-6]。二是儿童权利中心模式。该模式强调留守儿童的能力、主动性和参与权,相信留守儿童拥有支配生活、建立自信的主动性和能力,进而使其拥有权力,参与自身相关问题的决策。如通过“赋权”等方式支持留守儿童组建留守小队[7]。三是家庭权利中心模式。国内一些学者较早关注到了家庭在国家—个人关系中的“中介”地位和政策工具作用,并在其影响倡导下逐渐形成家庭权利政策模式[8-9]。该模式强调对家庭的支持作用,认为家庭既是责任主体,也是需要国家支持的权利主体,如提出了“支持、投资家庭”、“通过立法或公益捐赠等形式,确保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团聚权”等建议。从上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践模式可以看出:现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主要延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面向个体的福利供给思路,不仅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年龄意义和家庭抚育间的关系,而且走的是一条以政府为单一责任主体、“事后补救”、强调家庭责任取向的“个体观”路径。我国家庭变迁背景下家庭功能的日趋失调及儿童福利供给中“支持家庭”的缺席所带来的弊端都启示我们,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运行需跳出家庭责任取向下“个体观”路径的思路。尽管不少学者赞同家庭权利取向路径,但国内对于此路径的探讨多停留在关爱行动的经验层面,不仅少有学者针对留守儿童提出系统的、可操作的关爱服务政策去帮助整个家庭照顾、关爱留守儿童,而且对于该采用何种路径展开工作、进而深化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学者们也没有达成一致性看法。

三、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分析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思路上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10],首先将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生活放置于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偏向城市的“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之中进行考察,从宏观上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根源;而如果“家庭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是由新境遇的特点、策略的习惯行动方式以及其所察觉的需求和选择所建构”[11],则还需考察“留守生命体验”微观层面的社会化生态环境。即在与家庭、社区、学校及政府等主体的互动中探讨留守家庭结构缺损背景下,到底国家应通过何种路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本文认为需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两个阶段,即家庭内、家庭外社会化。选取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省X市寄宿制小学———塔集镇中心小学的一留守儿童小刚(化名)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在对家庭生活史访谈资料质性研究基础上,按照其家庭内社会化过程和家庭外社会化过程展开介绍。

(一)家庭内社会化阶段:家庭责任取向下的抚育能力下降和家庭策略失灵在家庭内社会化阶段,我国目前家庭责任取向下的“个体观”路径关爱服务正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受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寄予厚望,强调并希望家庭承担起照顾子女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家庭育儿责任;但另一方面,人口转变和家庭变迁却使农村家庭保障根基遭受破坏,随着家庭抚育能力自生性不断减弱、家庭策略日趋失灵,家庭难以有效承载育儿的责任。而小刚兄妹家庭内社会化经历也正反映了这种两难境地。小刚的父母结婚后于2006年和2008年生下一男一女。为解决沉重的生计压力与减轻育儿负担,小刚出生后其父就南下到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由于离家远、工作假期少,小刚父亲只有过年才回家团聚,平时通过电话和家人联系。由于爷爷、奶奶过世早,家里照顾孩子、操持家务都由小刚母亲承担;在对小刚母亲的访谈中进一步得知,家里除了孩子免费接种疫苗等母婴保健方面可获得国家支持外,孩子遇到看病缺钱等困难时也多是向亲戚等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寻求支持,而非求助于国家。到了2011年,为过上正常家庭生活、解决分离之苦,小刚父亲把妻子、兄妹二人一起接到东莞生活。2012年即将到入学、入园年龄的兄妹二人,因非东莞本地户口,入学和入园需缴纳不菲的“赞助费”,尽管多年打工有了一点积蓄,但高昂的费用还是让一家人犯了愁。加之工厂经济不景气、打工收入下降,小刚父亲面对“家庭温情”和“孩子教育机会”,无奈选择了后者,不得不让妻子和小刚兄妹二人离开东莞,回河南老家上学。在留守儿童家庭内社会化阶段,我国目前家庭责任取向下留守儿童关爱的“个体观”路径已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具体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责任取向下的家庭抚育能力下降。家庭被赋予了充分的政策想象空间,但受人口和社会双转型影响,小刚一家正面临由于家庭成员离散造成的不稳定性增加、家庭功能趋于失调等问题,尽管其能提供较好的生活物质抚育,但其承担传统社会抚育责任的能力已严重下降。二是传统家庭抚育策略日趋失灵。从家庭抚育策略视角看,小刚父亲将一家人接到东莞是其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体现。但囿于城乡二元制度藩篱和“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异地打工时很难以最稳妥的家庭“双系”抚育方式将孩子带在身边,其子女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小刚一家受制于“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制度体制返回原籍,尽管其母亲承担着照顾兄妹生活的责任,但社区、邻里守望互助资源日趋式微下的“单系抚育”策略,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抚育和社会抚育压力,并使得家庭不完整、不稳定所带来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家庭外社会化阶段:介入服务的角色定位不清,关爱主体间关系脱节此阶段,学校、同辈群体等与家庭一起构成了影响儿童家庭社会化的主要环境;而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进行社会文化教化传递、完成“社会继替”[12]。而此时儿童家庭外社会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无论是国家中小学的教育布局调整到“两基”攻坚,还是到应对留守儿童关爱不足问题,均被当作重要的政策工具。国家制度层面推行的“撤点并校”以及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在和家庭抚育的互动中正型构着小刚兄妹的生命历程和人生轨迹,影响着小刚兄妹家庭外社会化的发展。2013年9月,小刚到了上学的年纪,因该镇2001年就已开始推行撤点并校、集中办学,所以小刚只能到离家足有4公里远的镇中心小学上学。为了免于上学的奔波,小刚母亲带着女儿搬到学校附近租房住,开始了陪读生活。2014年年初,为解决留守儿童和偏远地区儿童的义务制教育和生活问题,塔集镇教育部门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发展寄宿制学校。7月份新改建成的塔集镇中心小学成立,有职工68人,学生1210人,其中寄宿生592人,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9月份,小刚母亲安排好兄妹俩寄宿后,同年10月份到东莞和丈夫一起打工。住宿期间,小刚兄妹的伙食相较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留守儿童好,因家里经济条件允许会经常去食堂打点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学费方面,兄妹俩并不符合国家“两免一补“相关政策,每学年每人要交280元的寄宿管理费和80元的课本作业费。这样算下来小刚兄妹每年总计会有将近4000多元的食宿、生活和学习费用,小刚兄妹俩的教育费用相较于非寄宿制学生增加明显,这也给家庭造成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在生活照顾方面,虽然学校每3个宿舍会配一个生活老师,但因”僧多粥少“、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小刚兄妹俩的生活大部分需要自理;而更让人担心的则是心理照顾方面,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尽管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父母和留守子女间的”亲情电话“、”谈心屋“等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的活动,基本的父母关爱和亲情温暖难以进行简单替代。据孩子反映,每周最不愿过的就是周末,因为老师和很多同学们都回家了,在文化生活封闭的校园中他们感到孤单苦闷,特别想家,但有家难回。通过上述案例,一方面可以看到,被列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的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一种直接面向留守儿童个体的关爱服务平台,凭借老师的亲情、同辈群体的友谊一定程度上确实弥补了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这种以“家庭式的学校管理和校园生活”、“家长式的教职工”等方式来为寄宿制留守儿童提供的关爱服务,并没有收到预期成效。结合案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介入的角色定位不清。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关爱服务介入的价值取向不清。寄宿制学校建立的初衷是解决撤点并校后上学远、上学难以及减轻家庭的交通费等育儿负担,被许多省市地方政府作为解决留守儿童关爱不足问题的一剂“良药”。但实际过程中却发现,寄宿生活不仅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育儿负担,而且造成了留守儿童弃学现象的增加。这与“我国公共政策中家庭价值取向的摇摆不定”有着莫大关联[13];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年龄意义下的关爱服务介入角色错位。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寄宿学校开始逐渐超过家庭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虽然采访中塔集镇中心小学校长也谈到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离开父母、不离爱的大家庭”,但任何机构都难以完全替代家庭这一“原始性结构”来满足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14],应慎言将寄宿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的“万灵药”来替代家庭抚育和父母关爱,这一点也早已被国外的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二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体间缺乏有效链接,关系脱节。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需要通过家庭、儿童同辈群体、师长以及大众传媒等家庭生态系统各主体间的互动共同完成中介社会成员间的交流。但调查中却发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多元主体间的关系脱节,缺乏有效链接。一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塔集镇中心小学囿于教育经费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师生比一直不高,这些留守儿童学业上难以获得学校老师及时的督促与指导。生活上,寄宿制小学又因错位的替代角色,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经常性的互动与反馈,因而小刚和妹妹出现成长烦恼和心理问题也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和排解;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外部环境主体都被赋予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职责(如在“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死亡事件”的紧急事态下,政府相关负责人被问责停职、教育部门和学校老师也被处分),但调查中发现当地确实存在政府部门、学校等服务主体间“无专属责任”的现象[15],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彼此难以形成服务合力。从上述案例分析中可以得出,目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行的是家庭责任取向的“个体观”路径。在家庭内社会化阶段,尽管仍寄望延续传统家庭育儿的自主性,但在留守儿童家庭抚育能力下降以及家庭策略日趋失灵的背景下,忽视了当下家庭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间的严重失衡状态。在“功利性”的偏城市发展模式下,国家不仅没有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支持,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像小刚这样的农村家庭生态系统中汲取资源,而此种资源的单向输出,不仅会加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正熵值的增加,而且会增强农村家庭生态系统的无序性,从而加速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崩溃。在家庭外社会化阶段,国家推行的寄宿制学校建设既忽视了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微观层面的家庭自我能力建设,又因其外部环境输入服务的角色不清和输入主体间脱节等原因,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家庭亲情需求,而且极易造成家庭抚育在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失语。

四、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建构

沿着家庭责任取向“支持个体”路径演进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被实践证明难以真正满足留守儿童需求和提高关爱服务的成效。放弃单纯依靠传统强调家庭责任的“个体观”路径,转而采取“家庭生态系统观”来指导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创新,或是我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可行路径。为探讨这一问题,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进行论证。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分析范式,在发展理论指引下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对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梅志里(J.Midgley)、吉登斯(A.Giddens)、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谢若登(M.Sherraden)等。其理论的基本思想理念是,在政策重点上,其重点关注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在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强调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本功能上,强调社会投资,认为其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手段;在思维方式上,相对于传统社会政策的事后干预思维,其更注重对社会问题进行事先预防,重视“上游干预”[16]。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政策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生产论,认为社会政策是生产力,它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社会投资论,认为通过再分配政策将社会资源用于人力、社会资本的投资,由缺陷干预转向提升个体和家庭的能力建设;社会政策对象的整体系统论,认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是全体成员,将传统救助的特殊对象转变为对个人和家庭福利系统的整体提供;社会政策的事先预防论,强调将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反对事后补救型的救助,主张通过对“上游干涉”来影响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从而减少不利困境的因素[17]。尽管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引入国内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如张秀兰、徐月宾等人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而较早提出了“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8],另一些学者则从该视角分别就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18]、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9]等展开探讨,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二)构建“家庭生态系统观”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从生态系统观出发,“家庭生态系统观”一方面是指要理解留守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就必须将其放置于家庭生态系统之中,“除非是在系统的情境中,否则无法完全认识个体的发展”[20];另一方面,是指要从更广泛的社会情境来看待家庭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即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生态系统也是嵌套于宏观系统、外观系统、中介系统和微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层级中的,其在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互动中会影响家庭自身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发展。因此,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以生态系统观为导向,从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家庭生态系统内部的微系统以及家庭生态系统外部的环境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等三个层面,来论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构建问题。1、时间系统:注重事先干预,保证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的时间系统,不仅要把个体的生命历程置于社会变迁背景下考量重要事件对于个体的影响,而且还要从个体的特殊年龄意义出发关注个体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对于身处特殊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来说,其社会性时间是指他们按照社会期待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而按照纽加尔顿的“标准时间表”理念,为促进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应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的发生时间(如父母亲一方留守下的“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等家庭抚育决策)与接受学校义务制教育的社会性时间重叠。这种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高度保持一致的家庭决策发生时机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对于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影响程度。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目前仅仅对留守儿童提供应急或修补性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应重视对其社会化发展的预防性事先干预,并将留守儿童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可持续进行。为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中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创造条件,一是通过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为留守母亲提供就近就业培训等形式,努力创造条件鼓励父母亲一方留守看护和照顾幼儿,不仅利于家庭抚育决策的实现,而且利于家校教育联动合作机制的建立;二是针对目前撤点并校后给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所带来诸多弊病,建议相关部门应制止过度地撤并农村学校之风,并尽快通过科学规划、立法等形式为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提供依据,从最基层的村小教育和社区生活底层型塑开始,力图保证留守儿童在“恰当时间”(Timing)按照社会期待接受学校教育、顺利实现社会化。2、微系统: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对于家庭内社会化阶段的留守儿童而言,家庭微系统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境;生态系统观下家庭生态系统内的亲子关系、父母关系的互动,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最为关键和基础性的影响。因此,政府主导下为日益恶化的留守家庭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和援助也是发展型社会政策应有之义。一是明确帮助和支持家庭生态系统发挥育儿功能的意义。在家庭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的背景下,要提高关爱留守儿童的成效,首先就得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微系统功能,使家庭微系统内亲子保护性因素能对留守儿童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注重家庭责任和家庭权利的共存。需要明确的是必须首先强调留守儿童父母应负有首要的抚育和保护责任,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家庭困境和其策略失效也决定了国家责任的必要性;国家在给予留守儿童家庭帮助和支持的同时,应通过制度文本设计附带条件(如要求其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等)保证或监管其行使育儿责任,正如“第三条道路”观点所强调的,“公民必须先尽责后享受”。3、中系统:明确微系统互动中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中系统是家庭、学校、社区等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作为中系统的组成部分,家庭与学校、同辈群体等微系统的互动关系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家庭生态系统甚至决定着其他微系统对留守儿童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首先要在重新定位家庭功能基础上,界定清楚家庭在微系统互动中的基础性角色,明确正是家庭“原始性资本”的特性决定其难以简单被寄宿制学校、社会救助和保护机构所替代。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减少社会化过程中各种不良行为的出现,而且也有助于储备未来潜在的人力资本;其次,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主体间的联动机制。针对案例中寄宿制小学建设的主体间脱节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农村小学教育布局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立足于建立“家村校”的三级联动机制,旨在通过家庭、农村社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各主体共同参与、合力保护局面,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4、外系统: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改善家庭生态系统外系统是留守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却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现行的社会保护政策和制度等。为承担育幼责任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帮助,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为提高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成效,首先需要调整关爱服务的配给和组织方式,即纠正单纯以个体为单位提供关爱服务弊端,扩大以家庭为生计单位的公共服务,积极投资家庭、发展家庭能力,改善家庭生态系统,进而间接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顺利实现。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国家可以对留守儿童家庭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义务制教育中将其子女列入“两免一补”的对象;二是提供社会服务支持,在育幼、医疗等一些基本社会服务领域采取支持性措施,以减少家庭抚育成本,如通过政府、企业、社区等的联动为留守儿童父母创造就近就业机会,促成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平衡工作———家庭的关系基础上从“出口”方面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三是加强家庭能力建设。依据社会支持服务的目的、目标人群的不同,政府可通过直接提供或间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通过社会工作介入等形式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家庭婚姻关系咨询等服务,提高和提升留守儿童父母的抚育能力和教育水平,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满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基本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健康成长。5、宏系统: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形成支持和投资家庭的文化氛围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处于最外层的宏系统是共存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系统,其实际意义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出发,“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因此根本之策还在于首先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政策也是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打破以往将其视为经济发展负担的错误观念,营造公平、合理的体制政策环境,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的城乡差异、以财政支付转移手段为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平衡进行物质、资源和服务等形式的社会投资;其次,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支持家庭、投资家庭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即形成一个政府、学校、社区等都有责任、动机和行动支持家庭、帮助家庭行使其功能的制度框架。

五、结语

如何有效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不仅关乎我们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而且更能“展示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灵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于此问题的讨论不仅涉及城乡二元区隔体制的消除、偏经济导向“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的变革,而且牵涉到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后布局的再调整等诸多问题。尽管如此,此问题背后的实质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如何合理调整国家、社会与家庭三者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关系模式与角色定位。对此,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选择问题,在分析家庭责任取向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支持个体观”路径弊端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观为导向,提出在家庭生态系统的情境中全面认识留守儿童个体的发展需求和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并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尝试从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内部微系统以及外部环境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三个层面来建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即在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层面,要注重事先干预,保证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在微系统层面,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中、外、宏三个系统层面,首先要在微系统互动中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其次,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从而通过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关爱留守儿童;最后要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最终形成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家庭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LEWISJ.GenderandtheDevelopmentofWelfareRegimes[J].JournalofEuropeanSocialPolicy,1992,(3):159-173.

[2]FOXHARDINGLORRAINE.Family,StateandSocialPolicy[M].Basingstoke:Macmillan,1996.

[3]刘继同.儿童健康照顾与国家福利责任重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政策框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51-56.

[4]程福财.家庭、国家与儿童福利供给[J].青年研究,2012,(1):54-55.

[5]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26-28.

[6]刘利民.努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J].中国妇运,2012,(3):4-8.

[7]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

[8]张秀兰,徐月宾.构建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3(6):84-96.

[9]陈映芳.国家与家庭、个人———城市中国的家庭制度(1949-1979)[M]//季卫东.交大法学(第一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0]MILLSCWRIGHT.TheSociologicalofImagina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59.

[11]G•H•艾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M].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9.

[1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3]吴小英.公共政策中的家庭定位[J].学术研究,2012,(9):52.

[14]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759-760.

[15]王思斌.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怀[J].中国社会工作,2015,(6):62.

[16]张秀兰,徐月宾.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M]//顾昕.中国社会政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张秀兰,徐月宾,詹姆士•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8]方巍.农民工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合———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杭州市个案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4):415-420.

[19]张伟兵.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1):89-95.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6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实现较为长足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家庭教育中就有着较为直观的体现,而考虑到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较为深远,本文就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相关家长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价值观

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对未成年人个体独立尊重程度不够、重智力轻德育、家长自身素质较差等问题,而这些就对未常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带来的较为负面的影响,而为了最大程度上消除这类影响,正是本文就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想要较高质量完成本文研究,我们首先就需要明晰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带来积极影响,而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和谐的家庭环境构造、言传身教、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社会正面主流的宣传、加强智力开发等都属于我国当下较为常见的家庭教育手段,而这些手段就能够为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二)消极影响

除了积极影响外,家庭教育同样能够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带来消极影响,对未成年人个体独立尊重程度不够、重智力轻德育、家长自身素质较差等具体家庭教育表现则属于这一消极影响的主要来源,这些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家庭教育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简单了解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后,我们还需要明晰这类影响形成的因素,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实际调查,本文将这一因素概括为家庭教育观念、家长自身、家庭环境三方面。

1.家庭教育观念因素

对于家庭教育观念因素来说,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环境都属于这一因素的重要组成,而这些组成就会对未成年人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对于这其中的家庭教育环境来说,这里的家庭教育环境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调查显示89%吸烟的孩子父母吸烟,而如果父母按照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行事,未成年人就很容易养成讲究文明礼貌、求上进等积极价值观[1]。

2.家长自身因素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因素同样影响着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这里的家长自身因素包括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等内容。对于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来说,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很多家庭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有所弱化,将手机、电脑当成孩子的“安抚机”就是这一责任感弱化的最直观体现,这一情况下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自然会受到较为负面的影响,只有家长拥有较强的教育责任感,未成年人的学业与健康成长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家庭环境因素

除了上述两方面外,家庭环境因素同样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这里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生活方式等内容。在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成员关系往往会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未成年人无法脱离父母生活,生活在家庭成员矛盾重重环境中的未成年人也因此较为容易出现心理扭曲、犯罪倾向,由此可见家庭成员关系对于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所带来的影响。

三、保证家庭教育下未成年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策略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对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产生了较为直观的认知,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完成本文研究,笔者将在下文中就围绕未成年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1.塑造理想家长形象

言传身教本身属于最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为此笔者建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塑造理想形象,而这里的理想家长形象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理想形象外,相关家长还必须紧跟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的步伐,塑造更具时代性家长形象,这样未成年人才能够真正将父母作为榜样,自身也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中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为此笔者建议相关家长实现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这里的和谐的家庭环境不单单包括情感环境,更包括教育环境,也只有@两类环境的真正提供,家庭才能够成为未成年人永不毕业的学校。

3.结合家庭实际

除了上述两方面策略外,结合家庭实际也是保证家庭教育下未成年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策略之一,这里的结合家庭实际指的是独生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子女采取不同的家庭教育手段,这样才能够保证未成年人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实现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四、结论

在本文就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家庭教育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保证家庭教育下未成年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策略,希望这一系列论述能够为相关家长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影响

幼儿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内涵集中于对孩子给予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从狭义上讲,则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教导。基于社会学理论可知,幼儿家庭教育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功能中的关键环节。而从教育学观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基础前提,在此阶段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8

一、家庭边缘化给教育改革理论带来的错觉家庭教育功能边缘化使得家庭不再对儿童实施具体的教育,而是通过维持家庭共同利益的方式关注、辅助和监督教育。家庭对教育的影响由前台转向后台,家庭在教育中的隐性化,使人们对教育产生了两个错觉。

(一)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的责任夸大

学校取代家庭成为教育实施的主体之后,人们将所有的社会问题(关于人的问题)的焦点转向学校教育,学校在聚光灯下几乎承载了人们对于教育的所有期望,一旦碰到社会问题就审判学校,道德滑坡、人口素质降低、社会成员某种能力不足等等问题最终的指向就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学校班级授课制应该实施小班化教学;教育管理应该由权威转向平等;课程应该用单一课程变成综合课程;校长素质要提高;教师要进一步专业化;甚至课桌椅的摆放也要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展开的。改革的受体是学校,学校成为改革的重要甚至是唯一重地和矛头所指;校长、教师站在改革的第一线,承担着将教育改革的理论转化成现实的实践工作。教育改革的成败是学校的事情,学校承担着教育改革几乎全部的责任。

(二)家庭在教育改革中的责任消解

当学校承担教育改革责任的同时,家庭在改革中的责任被消解。教育改革从提出、构建、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没有家庭的参与。尽管教育改革的成败最终影响家庭,但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家庭确实是被排斥了。在教育改革之初,没有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宣传改革意义。在构建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架构的时候没有征求家长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对家庭进行必要的沟通。家庭作为一个改革的局外人,对教育改革采取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就教育改革活动本身而言,他们不是改革责任的直接承担者。

二、家庭边缘化对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

家庭边缘化直接导致了家长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怀疑,中国一贯重视家庭利益的传统文化取向,通常把家庭利益看得高于一切。[2]

他们为维护家庭利益而时刻关注子女教育,在缺乏充分理由之前,没有家长愿意拿子女的前途做实验,他们更愿意按照习惯和前人的经验完成对子女的教育过程。家长的抵制心理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最直接的反应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学校化

国家按照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培养新一代儿童,但是家长并不知道国家为什么这样培养他们的子女,家长并不能理解儿童在学校中课程改革的情况,他们不知道课程重新编排的意义,他们只知道,现在学校教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减少了很多内容,比如:小学数学中关于寸的概念,复杂的应用题的解答等等内容都作了改革。于是家长开始补齐学校中没有完成的内容,各种非正式的补习班和“家教”成了教育改革副产品。

然而家庭教育学校化使家庭原本轻松的生活被知识学习代替,家长更像传统的教师监督子女的学习,亲子之间的互动游戏和情感交流减少,这种情况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儿童从家庭中获得情感和心理支持。

(二)给学校施加压力

当家庭不赞同改革时,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对改革施加压力。因为他们不是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可以作为“局外人”的身份猛烈批评教育改革,甚至是一种非理性的批评。家长最直接的批评对象就是学校、教师。诸如:联名要求学校补课、增加课外辅导、推荐课外辅导书等等。迫使学校往往采取双面人的做法———表面素质教育应付“上面”,背后应试教育应付“家长”。这是基础教育改革进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怪圈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三、家庭彰显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地位的合理性

当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一项政策在全国实行的过程中,改革就进入一个程序化之中,以改革为契机出现一系列分工合作的改革利益团体。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真正表达意愿的主要集体是:(1)以教育专家为主体改革诉求者,他们以文字或言语的形式呼吁。(2)以教育官员为改革推动者,他们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表现。(3)以教育专家和教育官员为主体的总体改革评价者,他们通过总结经验并推广的方式肯定改革结果。这三个主要集体几乎可以推动改革的进行,但是他们不具有完全合理性。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教育改革彰显不属于教育内部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家庭的地位,家庭应该被纳入教育改革的利益共同体。

(一)谁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诉求者

改革的诉求者应该是对教育基本事实有切实的了解且由于切身利益对教育改革有强烈愿望的人。

满足这个条件的主体有很多,包括教育专家、学校工作者、教育官员等等。当然也包括对基础教育有着最直接了解的儿童及其家庭,然而由于基础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尚未从家庭中完全独立出来,家长是他们的代言人,他们往往要服从家长由主观判断做出的各种安排。鉴于家长在教育中的绝对利益和特殊地位,如果家长否认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就会以各种手段抵制教育改革,成为改革的阻力。

教育改革应该通过有效的改革宣传机制让家长意识到目前的学校教育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不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预期,将会对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促进家长产生教育改革的诉求。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两大宣传途径并不利于促进家长改革意识的兴起,一种是通过新闻媒体对全部社会成员进行的大众宣传;另一种是通过教育行政机关以文件政策的方式对教育体系内部进行的宣传。前者具有普及性却缺乏针对性和权威性,家长不相信改革;后者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却缺乏普及性,家长被排除在宣传对象之外,家长不知道改革。教育改革应该借助正规的学校途径,通过家长委员会沟通家长与教育改革。(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或社区的学校董事会参与学校改革。[3]

(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由谁推动

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改革是否有强大的推动力。在中国向来以行政推动力作为实现改革效益最大化手段,一旦改革进入行政系统,以政策的方式大范围推进的时候,改革最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果,然而大规模方式也给改革带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改革理论本身有某些失误,那么代价也是巨大的,最合乎理性的做法是促使家庭为改革提供持续而稳定的动力,国家行政以宏观调控调整改革过程中的错误,控制改革规模化之后产生的非理。

家庭可以成为改革的动力,并且这种动力是较为理性的。教育改革上升为一种政策和权威之后,从属于教育体系内部集团的人往往难以及时正确意识到改革的错误,而往往迫于“形势”采取“跟风”的行为“,统一行动”,听从“行政命令”“、政策规定”,改革是指令性的,一切听上面怎么说。[4]

作为整个教育集团内部的人,上下级之间有直接的经济、政治利益,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切身利益反思改革可能出现的失误,除非他想脱离这个团体。当改革政策在某一个阶梯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也不会明确地反对改革而是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含糊拖延的方式敷衍上下级。

理性的改革推动者应该是脱离改革中央集团的相关利益者,家长不是教育体制内部的人,但同时又与教育密切相关,他们是第三方的立场。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并提出改革潜在的问题。布赖克等人归纳的教育成功变革的显著特征是:调动家长和所在社会的支持,使改革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教育改革借助强大的社会力量,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以及学校和地方社会之间都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5]

(三)基础教育改革应该由谁评价

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到现在,评价者主要有两类主体:一类是教育专家,较有影响的言论;另一类是国家行政机关,我国政府对基础教育改革基本上持认可的态度,改革已经从最初的几个试点省份逐步扩展,这表明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整体上是认可的。在这个教育改革评价中,我们没有听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态度和意见。

儿童及其家庭是基础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他们在接受这项服务的时候,完全可以提供在教育改革前后子女学习的状况比较以及教育改革对儿童和家庭带来的影响。这种评价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最现实的第一手资料,来自家庭的反馈可能都是家长在子女面临教育改革方面遇到的最现实紧迫的困难,相对于教育专家的理论性评价更具有说服力,相对于教育行政机构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家长可以委托家长委员会发表他们对于教育改革的评价,这个团体相对于教育体系内部评价机构的评价可能更加中肯,更利于反思和改进教育改革。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9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教育;青少年;体育运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积极因素有很多,既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层次,缓解人口老龄化,还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为努力实现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支撑,更能落实好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已有研究看,研究者都把焦点放在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人口结构的意义,争论“全面二孩”的实施会有怎样的政策效果,却很少关注直接受政策影响的家庭教育环境,更何况因家庭教育环境产生影响的青少年体育运动。政策的实施还不可规避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除了带来直接的人口统计结果,特别是会极大地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具体方面,从而影响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

1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出现了老龄化、较少的劳动力抚养较多的老人,养老金不断透支等等问题,所以国家人口政策需要做出调整,这也是我国目前为什么要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原因。现在我国人口不是在膨胀,而是在不断减少,如果不加以干预,那将会导致我国经济陷入很大的泥沼中,同时也会使国家和民族薪火难继。我国已具备全面放开“二孩”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因此,在这种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全面放开“二孩”,积极探索,大胆进行计生改革,才能确保将来国家经济的不断提升和民族的不断繁荣。“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能有效优化我国人口结构,有利于增强家庭的稳定和抵抗风险的能力,还可以使全民老有保障。

2“全面二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中国家庭从独生子女时代逐渐过渡到后独生子女时代,中国家庭出现一系列的变动。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形成了家庭规模小、家庭结构简单、家庭关系紧密等特点,也带来了家庭养老、家庭风险等问题。“全面二孩”政策使得中国家庭不必再接受政策“强制性”的家庭结构,而自主选择“生育”。尽管“全面二孩”政策很难对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的家庭问题做出补救,但从长远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将会减轻养老的压力问题。由于长期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大家已经广为接受独生子女这一事实。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样就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怕输的心理,并且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多数家长都是认为唯有读书才能改变一切,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促使各大幼儿园和各种兴趣班如雨后春笋的出现,当前的教育过于重视对孩子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培养,使得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及心理承受力很差,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缺少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更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手足情和互帮互助、相互分享的意识,重视家庭教育也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

3家庭的基本情况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的影响

参加体育活动是青少年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家庭环境起不容忽视的作用。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家长的体育态度、家长的职业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等都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3.1家长体育态度

态度是比较持久的内心活动,它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和行为意识受到他们自己态度的调节。理性知识与感性经验的触发与互动,并在行为中起到动态的作用。调查表明只有18.3%的家长积极支持,77.9%的家长不支持也不反对[3](俞巧玲,2014)。通过与家长访谈中得知,家长们不支持学生体育运动参与,主要是家长认为学生们学习重要,体育不重要;体育锻炼太苦,舍不得孩子吃苦;孩子们正常成长不需要运动等原因。家长们的这些体育态度,对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很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的形成时期,对体育的价值、爱好等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更应该引起家长、学校的重视,对孩子的体育思想、体育习惯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培养。

3.2家长的职业状况

家长的职业直接影响家庭的收入、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氛围、娱乐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家长的职业对学生是否参与体育运动的调查统计,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为88.2%,劳动者和服务人员占70.3%,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占75.6%,商业人员所占比例为82.9%。教育科研工作者对其子女参加体育运动影响的比例为88.2%(周融,2012)。这可能是因为教育科研者的文化素质比较高,又有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平衡。商业人员比较注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这说明家长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给与孩子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整体上还是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劳动服务者对其子女在参加体育运动方面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的子女,这是因为这部分的家长在学历素质等方面稍有不足,另外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孩子参加体育兴趣等方面的培养上,因此,对这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的子女在体育方面的投入和关怀是值得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的。

3.3家长的文化程度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对家庭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家长学历对学生进行体育参与是否有影响,调查显示,初中以下学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影响的比例为65%,高中学历的家长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有影响的占65.5%,大学学历的家长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有指导行为的占79.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对学生体育参与有指导行为的比例为84%[4](周融,2012)。这说明家长的学历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4家庭收入

家庭月收入不同,对学生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各不相同。家庭收入对学生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收入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为78.7%(周融,2012)。优越的经济条件对儿童身体活动有积极影响(陈金鳌,2014)。家庭经济状况也将因二胎的到来受到影响。当今社会,养育子女的成本在不断升高,对于大多数收入一般的普通家庭而言,生育二胎后经济压力增加是必然的。家庭经济不好,原因可能在于收入较低的家庭在面临物价上涨、房价上涨的现实压力下,更多的精力在于努力工作,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参加体育运动方面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经济条件,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经济精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对校外体育运动的参与。

3.5家庭居住环境

没有运动场所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为58.1%,有运动场所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为81.5%(周融,2012)。有体育设施的社区,学生在校外有条件能方便快速的加入到体育运动中,长时间对学生养成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情况,也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项目种类,因此,建立丰富的社区体育设施对孩子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家庭教育应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措施

4.1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文化氛围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比较激烈,家庭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大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这就导致家庭对体育运动采取一种打压的态度,因此家庭缺乏体育文化和体育运动氛围。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引导家庭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观。

4.2拓宽学校体育发展视野,促进家庭体育教育环境的改变

学校体育设施为家庭开放,学校组织一定的运动比赛项目,既可以要求家长比赛当中,也可以组织家长成立服务小组或者为运动会进行募捐和赞助。总之,学校要用自身资源和社会影响力,让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活动。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为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教育环境创造条件。

4.3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条件,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

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条件,为青少年体育运动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条件。社区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运动,为家长提供体育亲子交流的机会,更深刻理解体育运动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意义。

4.4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推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发展

政府、社区等组织机构要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低、单亲家庭结构等家庭条件较差的子女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给予更多倾向性政策支持、鼓励其参加校外体育运动,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培养其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4.5定期开办家长体育培训班,宣传体育运动知识

学校定期开办家长体育培训班,宣传教育不仅仅培养智育,而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习固然重要,但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参与同样不可缺少。让家长减少孩子的文化课的压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

5结论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5.1家长的体育态度包括对观看体育比赛新闻的喜欢程度、参加体育的目的等方面,都对孩子的体育运动有影响。

5.2教育科研工作者家长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最高,而且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支持情况也最好;劳动服务者家长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最差。

5.3家长的学历越高,其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最好,相反,家长学历越低,情况越差。

5.4家庭收入方面,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影响比例最高。

5.5家庭所在社区有运动场所的学生比家庭所在社区没有运动场所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好。

参考文献

[1]李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措施[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4):83-87,92.

[2]初少玲.家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俞巧玲.家庭因素对高中生体育运动参与影响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教育•教研,2014(18):22.

[4]周融.北京市城区中小学家庭环境对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参与影响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5]陈金鳌,陆阿明,尹明坤,等.家庭视域下儿童体育参与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14,28(6):78-83.

[6]风笑天,王晓焘.从独生子女家庭走向后独生子女家庭———“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家庭模式的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183):47-53.

[7]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日期2012-11-2].

[8]慧君.“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J].致富时代,2016(4):363.

[9]杨斌,蒲燕.家庭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93-94.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10

论文摘要:当前,网上家长学校已成为家庭教育服务新阵地,它对于实现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家长自身的学习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网上家长学校的办学现状,深入思考其办学方向,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服务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许多家庭无法自行解决随家庭生活周期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家庭教育问题,需要更多家庭组织外的力量为其提供家庭教育服务与协助。传统家庭教育服务模式主要以家长为服务对象,依托家长学校、社区、社会群团组织、各种市场化家庭教育机构,通过家访、讲座、书籍报刊等方式提供服务。但由于时空与资源上的限制,面对日益变化、丰富、复杂的家庭教育需求,传统家庭教育服务模式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指导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家庭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方助学者以网上家长学校为依托实施家庭教育服务已成为一种趋势。网上家长学校由于其自身的教育性、虚拟性、社区性、自主性、开放性,一方面,具有打破时空局限,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度,针对不同家庭教育需求最大限度地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各种传统家庭教育服务的功能互补,将网络自主学习功能、家长学校的指导功能、社区互动功能、社会工作的整合功能通过网上家长学校这一平台进行优化,以栏目与活动的形式,多面结合,推进家庭教育服务。网上家长学校对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家长自身的学习,促进家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网上家长学校的办学现状,有利于深入思考其办学方向。

二、网上家长学校概况

1.指导思想。网上家长学校旨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全国妇联和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精神,通过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权威性的、智能化的家庭教育网上指导及培训系统,鼓励开办网上家长学校,为家长服务,为学校服务,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2.组织结构。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该校是2006年由江苏省文明办、省妇联、省教育厅、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等单位合作创建的全国第一家省级网上家长学校,由各主办单位领导组成的网校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网校的领导和指导工作;网校校务委员会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网站的技术开发和维护。随后,这一合作模式也被各地推广应用。由各省市县级妇联牵头,联合教育部门、文明办等党政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成立各级网上家长学校,省级网校同时起到对地市网校的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借助政府部门的正确导向和政策支持,以及其成熟的组织网络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借助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技术支撑和优势的运营能力保障,网上家长学校的建设如火如荼。

3.网校定位。网上家长学校在创立之初就定位于民办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网站,承担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家庭教育主流舆论导向、指导家庭教育服务的职责,集宣传、倡导、服务功能于一体。

三、网上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服务

网上家长学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成人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在家庭教育方面具体应用的结果。它以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为重点,结合传统家庭教育服务方式,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服务新模式。现阶段,国内家庭教育服务主要是指以家长为服务对象,以家庭教育指导为核心,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家教方法为内容的教育服务,它包括:以学校为主导的服务模式,如家长学校、家访等;以社会组织为主导的服务模式,如群众团体组织(妇联、关工委、专业学术团体等)及事业性组织(医院、图书馆、出版社等)组织的关爱活动;以社区为主导的服务模式(社区家庭儿童服务指导中心等)。笔者认为,家庭教育服务是各种家庭组织外的力量以家庭教育主体为服务对象,以家庭教育学为理论支撑,从理论、方法、内容、技术等方面进行的服务,它旨在通过系统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庭教育方法,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使其获得资源与情感上的支持,以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网上家长学校的产品是家庭教育服务,尤其是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基于此,以对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的调查为例,笔者认为,网上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

1.家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相对于传统单一部门的家庭教育服务模式,网上家长学校获得了更多的国家方针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形成了政府主导、媒体引导、专家指导、企业资助、家庭参与的社会化合作机制。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家长对优质家庭教育学习资源的迫切需求,则为网校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围绕服务对象需求提供学习资源、设计用户页面并开发初始服务是网校建立的基础要素。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多次以问卷等调查方式探索新时期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并适时改版贴近优质的家庭教育学习服务。该网校目前有家教热点、图片新闻等家庭教育动态类栏目,旨在引导家长关注最新教育动态及家教理论进展;家庭教育专家在线咨询、互动论坛、在线视频点播等网络服务,基本上能满足网民参与家庭教育话题的需要;同时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开设了父母学堂(孕期家教、幼儿家教、小学家教、中学家教)、家教好书、亲子乐苑等免费服务项目,为网民的自主学习、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了条件;再者,网校还提供了手机家教杂志、素质学堂等商业化服务,为企业的进入提供了空间;根据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等开展奥运征文、世博征文等评比类活动,调动受众群体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2.家庭教育情感支持服务。情感支持服务是虚拟学习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更是为爱子心切的“家长”提供教育类服务的形成要素。成人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携带的情感,是无法或很难在仅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交流中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利用实时视频的方式。情感支持服务主要是将“社IX-"特点考虑在内,着重思考如何建立社区归属感和亲和力、增强共同体意识、组织学习者形成合作学习、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问题,从而形成庞大而稳定的学习交流群体。该服务主要体现在一些线上线下互动类活动,包括线上“家教论坛”等交流类栏目;亲子乐苑、“七彩田园”网上农趣园、“红色之旅”网上夏令营等寓教于乐的游戏类活动;承办省妇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各类关爱活动,关爱孩子,携手家长,共同营造温情的社会氛围。值得一提的是,网校积极打造可延伸的操作平台,开展多种“落地”活动,及时地建设三大基地,打造学习共同体:与高校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研究基地,致力于家庭教育服务的科学化;与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共同搭建亲子活动实践基地(力求与线上农趣园游戏类的种植与养殖同步耕种、收获,组织家长与孩子去农场学习知识收获成果);配备可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的多媒体培训基地。多种途径打造一个稳定的家庭教育“学习共同体”。

3.家庭教育指导支持服务。网上家长学校是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资源及其服务的专业性网站,其专业性、权威性、指导性是网校建设的核心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网校的主办方是省妇联等单位,对政策的利用能力强,可从国家的宏观角度审查和指导网校的建设,在网校的决策上具有较强的前瞻陛和指导性;其次,网校开办政策导读等专栏,引导家长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再次,网校拥有高素质的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志愿者队伍,并不断完善网校专家库的建设。在网校运行中,全方位调动家庭教育专家,如2010年,江苏省家长网校积极响应省妇联活动,推出主题为“科学家教进万家”的全省范围内的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讲座可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同步观看,并开通专家热线、专家在线答疑等服务。他们争取在家庭教育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建立高质量、专业化的网络资源库,在同类服务中突显品牌和专业优势,使家庭教育专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需求及时向家长提供不同的科学育子知识,并可以随时接受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咨询,实现专家与家庭的点对点交流。 转贴于  4.家庭教育技术支持服务。技术是实现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保障。网上家长学校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其手段或形式应满足社区成员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同步或异步、真实或虚拟的对话交流。基于多媒体网络开展成人虚拟学习,学习者会遇到各类技术故障或难题,网上家长学校一方面和专业的网站合作建设公司,为学习者构建性能稳定的网络学习支撑系统,给学习者提供理想的虚拟学习环境,力求网站技术架构安全、稳定,网站风格统一,网页布局主次分明;将技术和网站功能结构密切结合起来,以功能为导向,选择和配置技术。基于学习者的个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更有赖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同时,还提供个性化的导学助学服务,使学习者能尽快地步入学习的正轨。截至2010年7月,网校运行四年来,PV(访问量)已达2300万人次,UV(独立访问者数量)、RV(重复访问者数量)、PVPU(单个访问者的页面浏览数)等数据经分析也都呈逐年逐月上升趋势。

5.家庭教育管理支持服务。网上家长学校的管理是融家庭教育工作和网络家教平台建设于一身的新型管理,其建设不单单是建设网站框架,而是一个长期的内容建设过程,以及一个长期的信息更新过程。科学的管理是网上家长学校建设的保证。也是提升网校服务质量的前提。网校已具备组织管理制度,成立采编部、项目部、彩信部等部门,专人负责网校各栏目维护,制定考核方法;不定期召开网校理事会、全省网校校长会议、每周工作例会等会议,共同探讨网校工作进展和发展方向;制定管理体制,从领导体系到具体执行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做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建设网站本身制定了一系列条规,如《网站信息管理办法》、《编辑岗位自律认责书》等,从稿件来源、编辑审稿、稿件上传的每个环节都订立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

四、网上家长学校办学方向的五点思考

1.完善网校层级体系,实施品牌战略。2010年4月,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指定江苏作为全国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基地,以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为核心载体,共建“全国网上家长学校总校”,共同推广各地市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全面推进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也是网上家长学校应有的发展趋势。首先,应把握契机,加强建设互联互通的网上家庭教育平台,实现全国网上家长学校总校与区域性网上家长学校及相关网站的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用户资源共享,形成网上家长学校联盟并加强各类家庭教育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合理有序地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其次,要实施品牌战略,这是针对网校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而言的。所推出的家庭教育服务及其产品必须走精品之路;营造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塑造网校品牌形象才能扩大并巩固市场份额。这是网校的艰巨任务,也是吸引网民并令其产生信任感与归属感的唯一有效途径。

2.用户需求导向策略,创新家庭教育服务。首先,网校应继续做好两个方面的宣传以培养市场需求,挖掘潜在用户。既要宣传家庭教育重要性和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价值,使家长意识到在信息时代下应争取主动学习;又要宣传网校的服务理念、服务实力、服务内容,多种渠道引发用户对网校建设与发展的关注。其次,对用户群进行分析,围绕用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把握家庭教育服务趋势,应强调主动跟踪服务、个性化服务,推进核心服务和资源“一站式”服务。再次,网站整体架构的科学性,应遵循家庭教育系统性原则。此外,网校还要关注家庭教育服务创新(现代家庭教育服务的模式、方法和观念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建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经营模式,以及管理创新(思想上突出现代民主意识、模式上突出管理组织网络化、机制上突出创新激励体系)。

3.家庭教育虚拟社区市场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网上家长学校均具备构成虚拟社区三大要素:技术要素、学习要素和社会互动要素,即均有功能相类似的助学和管理平台,均有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均有相当数量的学习者和助学者活动于其中,已初具虚拟社区的雏形。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出台,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加上完善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系统,建立网校虚拟社区市场也是网校发展的方向之一。但从虚拟社区向虚拟社区市场的转换也是十分艰巨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形成网民、商家和网校的利益共同体,制订利益分享计划,保证物质企业和网民之间各取所需;以感情融合或经济杠杆产生和维护有吸引力的内容,培养网民忠实度;技术可靠,能保障网民信息的隐私权和安全度等。力求将网校建设成一个不断创造新价值的虚拟社区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