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工作思路十篇

时间:2023-04-09 21:09:59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国企改革;办公室;创新;价值

大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型国企办公室作为企业运行的中枢桥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在企业领导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参谋助手作用。可以说,办公室对外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对内是协调各方关系的纽带,承担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衔接各方和服务保障等日益增多的综合职能。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办公室管理工作只有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提升,才能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创造出越来越大的价值。

一、准确把握办公室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的工作定位

大型国企办公室不仅承担行政办公室的职能,还要承担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的职能,成为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三办”合一的办公室。在工作中既要负责党委、董事会、经理层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服务,各种办公会的组织、准备和会议纪要的起草,还要负责公文管理、信息及信息公开管理、保密管理、重要事项督办、来信来电建议提案管理、外事管理、接待与服务等工作,同时也担负着行政服务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形势下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对办公室的工作进行了新的定位:

一是“谋事”。办公室作为企业上传下达、沟通各方的桥梁和纽带,要立足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多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不断提高参与决策能力。通过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全面”。办公室工作是综合性的、全局性工作,既要全面了解企业各方面工作情况,又要协调各方,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对于职责以内的工作要抓紧抓好,做到件件有交代、项项有落实。对于职责以外、但没有明确具体承办部门的工作,办公室也要主动承担,使企业工作没有空档,实现无缝衔接,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细致”。办公室工作无小事、要细心、细致的开展每一项工作。对任何一件经办的工作,都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时时刻刻细致再细致,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办公室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文电在办公室手中积压,不让企业的影响在办公室受到影响。

四是“程序”。办公室工作对程序性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大量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坚持逐级汇报的原则,明确责任。逐步建立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则,使办公室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五是“落实”。要据实情、讲实话、干实事、创实效,将企业和领导的意图落到实处。实事求是干工作,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在听取基层意见,向领导反映情况的过程中都要全面真实。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不做表面文章。

二、要树立三个意识,实现三个转变,做好四项服务

一是树立学习的意识,由经验型像专业化、技能型转变。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市场经济知识,还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职业素养,进而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理顺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是树立开拓意识,由常规式服务向创新式服务转变。办公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传统工作方式的束缚,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办公室工作的动力。由“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主动服务转变,变严谨慎行、按部就班、无过即功为锐意进取、大胆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树立服务意识,由事务型向参谋助手型转变。办公室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认真做好“四个服务”,即:首先为领导决策服务,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其次,为总部部室服务,为部室工作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第三,为基层单位服务,精简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第四,为企业发展服务,当好深化国企改革,建设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排头兵。

三、国企办公室工作的价值体现

一项工作是否有价值,不是取决于哪个部门、哪些人来做,而是取决于这项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谁,取决于所服务的人和组织的利益或价值。

(一)办公室运转工作创造组织价值

在国有企业中,办公室的运转工作主要包括收文、发文、签报、归档、传阅等主要流程。运转工作的开展需要与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保持密切沟通,需要投入人力和精力开展全面统筹协调活动,厘清并理顺工作链条和关系。究其实质,运转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协调各单位、部门有序开展工作,使日常办公更快捷、更方便,使企业形成整体合力,促进企业组织价值的最大化。

(二)办公室会议管理创造协同价值

会议是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办公室的会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会议类型、召开时间、议题准备、材料报送、会议记录、会议组织及服务等。仅以会议类型为例,可分为年度工作会、半年工作会、经营分析会、董事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领导工作例会、专题业务会议等,涵盖了企业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会议管理的协同价值,一方面体现在会议为深入贯彻企业战略目标、反映职工呼声、协调各方面工作、推动民主决策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在会议对促进工作落实、解决企业内部具体问题发挥重要的沟通作用,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最终目的。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后,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党组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安排部署,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措施。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更加坚定地维护中央的权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依靠改革打开新局面,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要坚定改革信念,坚持不懈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我国农村改革走到了需要攻坚深化的关键时期,要高举农村改革这面大旗,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二要增强进取意识,奋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农村改革创新的路线图,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坚定不移把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深入。三要增强机遇意识,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坚持城乡联动,推进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一并设计,一体推动,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改革发展难题,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联动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四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有为地完成深化农村改革任务。《决定》对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安排部署,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措施。我们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凝聚农村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五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的农村改革思路。坚持改革要确保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耕地不减少、农业投入不下降、农民收入不停滞。坚持稳中求进,要在稳定现有政策、巩固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主动权。

会议要求,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统筹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好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活动。认真学习的重要讲话、全会公报和《决定》,认真撰写学习体会,开展高质量交流讨论,保证学习成效。二是科学谋划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对深化农村改革重大部署进行专题研究、拿出具体举措。三是抓紧研究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认真梳理各行业各系统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深入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具体措施。四是毫不松懈做好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冬春农业生产,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冬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五是善始善终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改进作风、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上,用好的作风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3

2.1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长期坚持的全方位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发展需要长期坚持的主题,是全方位的改革,见图2-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的方向是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见表2-1。

2.2 职业教育改革:目标、途径、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对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途径、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见表2-2。

2.3 用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

2014年2月26日,以为总理的新一届中央政府首次集中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强调要用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许多观点与传统的职业教育行政理念形成反差,体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见表2-3。

2.4 职业教育改革关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014年6月23日,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体代表讲话时,再次强调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他指出,推动职业教育取得更好更大发展,不能用老办法、旧思路,一定要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根本上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确定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并对此两者范围做出明确区分,见表2-4。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4

1 学校后勤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里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改革往哪里走,要解决方向问题;二是改革怎样走,要解决行动问题;三是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线路图,没有线路图就没有总体规划和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因此,学校后勤改革必须要特别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借用“顶层设计”这个概念,表明今天的学校后勤改革,不能再仅仅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需要战略和总体规划。

改革要求做好总体规划,分阶段有步骤进行,要发挥集体智慧,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三项工作,即规划制定、规则维护和政策引导;要掌握好“三度”,即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承受程度;要加强“四导”,即加强领导、加强指导、加强引导和加强督导。

2 对学校后勤改革的几点思考

2.1 工作方针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抓住重点,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单项突破,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2.2 工作设计

明确方向,确定重点,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落实监督。

2.3 工作思路

理论引路,试验探路,典型带路,政策指路,改革开路,发展上路。

2.4 工作方式

分工协作,团结合作,务实操作,精耕细作;要精细化管理,全程管理无空隙,对各个环节监控无盲区;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管,凡事有据可查;在改革中加强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推进创新,在创新中推动发展。

2.5 工作方法

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措施,研讨思路,逐步推进;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旨;要有务实品质,正在做什么,就把什么做好,现在做什么,就把什么做精;自己该做什么,就把什么做到位;需要我做什么,就把什么做成功;虽然每个人能力不同,但都有相同的机会去展示才能。

2.6 工作要求

深入学习,领会精神;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坚持宗旨,提升服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实践中的难题,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遇到的难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召开研讨会、撰写调研报告都要做到有主题、有重点、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措施、有深度、有实效,并逐步确定工作重点、热点、难点、焦点、切入点,选好突破口。

3 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后勤改革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对于学校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新的解读和新的认识。学校后勤是直接育人,是服务教育,培养人才,服务育人,全面育人的重要方面。作为学校后勤工作者,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后勤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后勤改革是激发正能量的动力源泉。改革总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试错过程,但改革不能开历史倒车,决不能后退。这就需要我们克服理论滞后问题,理论上有深度,改革才有力度。

国家提出,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要特色发展,职业教育要集团化发展,高等教育要内涵式发展;这都要求学校后勤改革要有协同性,改革措施、管理制度都应有衔接性。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5

自党的第十三中全会开展以来,我党在会议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受到了我诸暨市,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枫桥经验50周年纪念活动中,重要批示了“要切实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发展好”的总体精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是加强了我诸暨市深化建设党的改革开放路线的坚定决心,作为诸暨对于“两个坚持好、两个发展好”任务要求,我们责无旁贷。为切实做好此项改革发展任务,我市特结合夏宝龙书记在两次全省县委书记视屏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树“四气”,“四在前”的一系类要求,开展了全市范围的大讨论活动,并严格根据钱三雄书记有关于大讨论活动的批示精神,将转作风,谋发展,带队伍,干工作建设在改革首位,带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守土有责”的志气,“舍我其谁”的豪气,“我不如地域谁入地狱”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切实于我诸暨大地走向全新的改革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我市一直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发展脚步而不断前进,在发展过程中,我市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并且新农村建设的光芒照绕着整个诸暨的土地,我市的乡村越来越美丽。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我诸暨大地的建设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在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潮中,我市的发展差距却也是相当巨大的,对于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市的改革政策也有较大的发展压力。

在各地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虽诸暨的综合实力具有显著的增强,但是在杭州、义务、绍兴这“三棵大树”的包围对照下,我诸暨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周边区域发展的竞争不断加剧。如果诸暨全员不能在实际中改善思想,完善措施,解决我市的实际改革发展问题,我诸暨将会被周边城市全面覆盖,并将会走向落后的没落道路。在如此严峻的发展形势下,在这改革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市应如何落实改革发展道路,重拾木陀精神,建设跨越式发展,则是我诸暨全体部门政府应加以深思,探讨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重拾木陀精神,再创跨越式发展的建设进程中,法院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建设好法院部门的各项改革工作,落实法院部门的改革政策,才能使我诸暨的改革道路沿着依法标尺而全面开展。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放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纵观历史,强国盛世必走变革开放之路。近代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崛起,一个共同原因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实现自身发展。我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由多种因素促成,其中坚持开放包容、推进中外文明交汇互融无疑是重要因素。而清朝从中期以后逐步走向没落,国内变革停滞、对外闭关锁国是主要原因。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对外开放历史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业史。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从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打破发展中国家依靠贸易保护谋求发展的传统模式,把发展的视野扩大到全球范围,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华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是基于对中外近现代史的反复比较和深邃思考,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放发展之路,必须毫不动摇地走下去。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以开放促改革

改革与开放始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实现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围”,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们解除计划和市场问题上的思想困惑,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取向,开始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改革和开放的协同推进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一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也是一次全领域的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同志指出:“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由于普惠式改革已经完成,仅从内部推动改革,难度要大得多。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帮助我们啃下这些“硬骨头”,使改革按照预期目标推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尚未形成,全球围绕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21世纪新议题”为标志的高标准自贸区建设,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构。这场竞争既是规则之争、话语权之争,更是发展主动权之争。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一味回避、推迟开放或满足于低水平开放,就很可能错失全球新一轮贸易投资自由化红利,外部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国内改革步伐就会迟滞。

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凝聚开放的共识、增强开放的自信、理清开放的思路、提高开放的能力,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我国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运筹经济外交战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同志多次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我国比较优势,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经济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统筹推进,推动我国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开创了我国经济外交工作新局面。做好新时期经济外交工作,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必须贯彻落实同志经济外交思想,自觉把对外经贸合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世界市场和舞台上打造好中国产品、培育好中国企业、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梦惠及世界。

以“一带一路”引领与周边经贸合作。坚持经贸先行,走务实合作之路。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特色,扩大相互开放,聚集商流、物流和人流,一国一策发展特色产品贸易、生产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增强我国发展对周边的辐射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优化对外经贸关系布局。继续把稳定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贸关系作为经济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性发挥互补优势,巩固和深化利益交融格局。确立与新兴经济体双边合作的重点,发展互补型产业链合作,培育共同发展基础。坚持贸易、投资双轮驱动,落实好各项援助措施,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

推动重构全球经贸规则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行动方案,增强我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和履行大国责任的能力。继续把多边贸易体制作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的主渠道。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参与“21世纪新议题”谈判,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7

一、只有解放思想、才有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2003年以来,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交通规费征收管理体制改革”、“道路运输场站管理体制改革”、“工程招投标办法改革”、“干线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和“厅属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使河南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7年以来,通过开展“交通工作管理年”活动,使全省交通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8万公里,保持全国第1位;全省公路密度达到142.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2位;高速公路建设通车里程达到4556公里,位居全国第一位;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4万公里,居全国第1位,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油)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交通系统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结果。

以上事实证明,河南交通事业要实现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改革中谋求新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大讨论活动重在破解交通发展中的矛盾

河南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诸多方面的矛盾需要破解,如交通建设资金短缺、交通投资额大幅下降、建设养护任务艰巨、规划中的高速公路需要尽快实现内联外通,形成网络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干线公路路网结构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公路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农村公路中的危桥、宽路窄桥和有路无桥急待改造、干线公路贷款余额387亿元还本付息困难,占地少、运能大、污染小、投资省的河南内河航运事业也急需发展。这些问题都急待我们认真研究、探讨和解决。

同时,河南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南交通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河南交通运输业必须加快发展。分析河南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打破制约我们交通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交通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如何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压缩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用地、重视生态环境等条件下,实现交通事业新的跨越式发展,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拓宽新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认真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大讨论,探讨、研究交通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找出加快新一轮发展的新办法,实现公路交通大省向公路交通强省的跨越。

三、扎实开展大讨论活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按照计划处主要工作职责,要做好全省交通行业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投资计划;做好全省交通建设项目的工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审批等前期工作和重点项目的后期评价工作;做好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输业的统计工作和交通信息引导工作。开展好“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就是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通过深入学习、积极讨论、深入探讨研究,跳出老框框,理出新思路,及时解决制约交通大发展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认真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学习活动

根据厅党组的安排,认真组织开展好支部和处室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学习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在学习中找不足、找差距,在讨论中出思路、出办法,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开拓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关键要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展学习讨论,找出制约交通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

2、开展大讨论活动、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

通过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认真按照厅党组提出的坚持“发展、改革、质量、廉政、安全”主旋律,继续开展“管理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由公路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跨越的步伐,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交通部和兄弟省的专家来给我们做指导,同时我们组织有关人员也要走出去学习,研究制定由公路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跨越的具体指标和办法措施,进一步明确强省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差距在那里,进一步确定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坚信,只要目标准确、方向正确,通过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由公路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跨越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3、树立科学发展观、补充完善交通发展规划

交通发展规划是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整合交通资源,确保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目前交通发展的现状和内部、外部环境,补充完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运输场站、内河航运”等各项交通发展规划,制定出符合河南实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解决好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认真把科学发展观转化成科学发展思路,并落实到具体实际工作中去,必须紧密结合我们的每一项工作,如规划调整、资金筹措、年度投资安排、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等都需要科学安排,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才能推动河南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8

发展不停步,改革不止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近期若干会议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统计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为统计改革发展指明了奋进方向,既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巨大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是对广大统计工作者的极大鞭策和鼓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有关统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需要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横下一条心,深化改革,勇闯新路,奋力开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

局面。

奋力开创统计新局面,就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文件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牢固树立起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理念。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讲话和中央会议精神上来,把全系统力量高度凝聚到中央有关统计工作的任务部署上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强化统计改革的使命意识,不断提高深化统计改革的自觉性。要更加自觉运用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指导统计工作实践、完善统计发展思路、破解统计发展难题、增强统计发展动力,更加自觉地将统计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要在巩固已有统计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钢的意志、铁的纪律,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深入扎实推动各项统计改革和建设,着力解决困扰统计事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奋力开创统计新局面,就必须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机遇意识和紧迫感。“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前所未有的使命,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使命意识、国家责任意识、国家担当意识,不仅“只争朝夕”地去思考,更要“只争朝夕”地去实干。要更加着力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和实施反映提质、增效、升级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制度方法,更好地引导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要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党和国家各项决策和宏观调控及时提供更加扎实可靠的参考依据;要更加努力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使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统计用户、调查对象和统计基层。要用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行动映现豪情,以奋发进取的责任担当不断砥砺“啃硬骨头”的改革作风;要以火的热情、水的细腻,凝心聚力,加快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新格局。

奋力开创统计新局面,还必须进一步弘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统计改革正在走向“深水区”,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就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战胜前行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挑战。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9

(一)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强大精神动力。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的重要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只有思想的解放,才有社会发展。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30年前,广大农民群众处于温饱难于解决的水深火热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唤起了中国解放思想热潮,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热潮,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广大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时在广东发表了重要讲话,掀起全省第二轮的思想大解放,到九十年代末中国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县针对当前发展特征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以新一轮解放思想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这次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与以前开展的解放思想活动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来开展的,是要在以往解放思想的基础上,重点体现在“立”字上,通过学习学习讨论查找影响和阻碍发展原因,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发展思路,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不利于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转变观念,促进发展。

(二)解放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层政府工作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要深刻认识到政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深刻认识到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是推动政府工作,更新思想观念,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是提高整体素质重要途径。

党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坚定不移地被坚持,与整体的素质,即每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主体素质是保证党的思想路线贯彻执行的关键。提高整体素质须从多方面努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转变领导思维方式,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所谓总揽全局。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精力抓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以解放思想为动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方法对政府工作中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性思考,正确把握形势,制定符合实际工作措施。

(二)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还是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增长才干,适应时展需要。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就是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发展动力,就是要通过学习解决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提高领导的决策和工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去检验所学的知识,逐步提高领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抓发展机遇,提升工作组织程度。因为政府机关是否善于抓住机遇、勇于捕捉机遇、高效运用机遇是体现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善于分析形式,搞好调查研究,吃透上情,摸清行情,掌握下情。要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了解和掌握其他乡镇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深入分析存在差距,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理清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一)突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细化“一乡一品”和“一村一品”的格局,发展以蚕桑为主的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加快培育壮大农业技术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化经营道路,推进产业化进程,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围绕我镇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夯实基础,加快城镇化进程。

1、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战略,按照中心镇建设要求,用城市经营的理念,抓好小城镇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到中心镇投资置业,拉大市政框架,扩大市政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带动周边各村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2、加快生态文明新村的建设。新村建设坚持按照“桑—楼—池”的模式,以生态文明村建设“十化”为标准,把新村建成一栋楼,一片桑,一口池的生态文明新村。加大村庄整治力度,以开展农村“五改”工程为契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能源改革,广泛应用“蚕—沼—桑”“猪—沼—果”两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应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三)审时度势,发挥优势,加快旅游产业开发

1、因势利导,以资源优势吸引外商。我县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地热资源,生态和人文环境良好,是旅游招商项目的优势,也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切入点。以我镇为例,在这方面:一是围绕生态旅游招商引资,借助刘张家山温泉开发区,做大做强生态游这一招牌,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利用各种关系以商促商,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旅游开发项目;二是加大和平村廖屋石头城景区和刘张家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生态游;三是以车八岭的开发为契机,充分利用和完善绿色通道的建设,打造以绿为底色的旅游线路。四是发挥水资源优势,促进小水电站的开发,尽快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10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核心;重点

一、行政改革的内涵

行政改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政治学概念中,狭义的行政改革指的是对政府行政体制、部门的改革以及机构职能的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政治后盾。而广义的行政改革泛指政府行政部门为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对行政体制、行政方式方法及重大原则等方面的变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要素之一,在我国,行政改革一般是指在政府行政管理领域,为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职责、改革落后的行政方式,建立起的合理有效的行政体制行为。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中,行政改革主要有突变式和渐变式改革,是由改革的阻力来确定的;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体制有差异的前提下,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有调试型改革,转轨型改革和发展型改革三方面。2020年,我国政治改革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摒弃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进一步优化政府结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始于改革开放时期,现如今,中国政治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提倡国家宏观政治战略背景下,对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者要突破“天花板”,转变政府只能,在中国改革转型时期实现宏观管理思路的创新,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选择,找到最适合自身行政管理的创新模式,打造不一样的政治治理体系,释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生态转变的信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中国历史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中进行的,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伤筋到动骨的深刻改革,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为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以及处理好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的关系。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传统的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利为象征的控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管理模式,在工业经济后期,未来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智慧型组织,在现阶段以及今后的发展中,要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努力协调政治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一)鼓励市场监管知识共享

在过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中,重要以行政手段为主来制约公众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行政体制改革每五年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时代,政治服务于经济,行政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循序渐进的依法进行。市场监管是现代政府管理的手段之一,市场监管中需要实施知识共享,也就是政府的知识财富为公众分享,行政管理者可以为公众提供两种分享方式:一是显性知识通过网络平台,由公众自行使用;二是隐性知识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包括实践社团和知识社区,组织公众学习交流。

(二)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我国经济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从供需关系看,我国传统制造领域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问题,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决策和战略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业管理,增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稳妥的调整经济过剩产能,实现优势产能的转移发展,妥善处理好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

(三)关注社会管理持续变化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我国组织发展问题之一是缺乏持续有效的社会管理政策,比较关注局部时段效应,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快,经常出现领导人更换后,社会管理的政策随之就发生了变化,每一任都有自己想法,把延续前面的社会管理手段视为为人作嫁。无论哪种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社会管理手段,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打击防范、治理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为了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社会管理能力,管理者应有大局意识,面对持续变化的社会环境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政治决策。

(四)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推动城乡一体化,是破解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是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紧迫战略任务。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是一项城市治理的系统工程,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多元标准加以应验,以及多种路径加以实现,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实施对于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提高城市治理工作成效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法治保障、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思路,不断扩大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使群众能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在较为丰富的前几次行政体制改革中,我们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市场监管逐步科学合理,宏观调控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成效,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基本趋于完善。然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行政管理者在明确深化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前提下,应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中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途径和方法,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方式方法改革的创新和发展。

(一)加强行政理论学习,开拓管理思路视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步入新的轨道,行政管理者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只有站在全局的、整体的高度,才能科学把握时代脉搏,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行政管理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常态下政治政策的创新发展有批判性的、辩证性的、反思性的哲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繁琐复杂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能善于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对行政管理者的战略思维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主权的时代,知识和人才是国家竞争力最主要的源泉,行政管理者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战略思维水平,也可借鉴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和真知灼见开阔眼界、启发思路,这对提高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巧用管理智囊团,提高领导决策能力

近年来,公民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的经济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没有战略发展规划的国家,就像流浪汉一样居无定所,无家可归。”政治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有战略眼光和洞察能力的管理者做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预见和决策,创新的战略思维模式是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整个政治环境未来的净化以及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往往是建设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推动力量。行政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和管理其决策系统下的各子系统,巧用管理智囊团,寻求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功能,集中精力研究长远的、全局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采纳合理科学的建议,吸收有益成果,做到科学决策,培养战略思维,提高战略能力。

(三)提高群众参与程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权利的科学合理利用离不开公民监督,但从目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来看,公民参与政治治理的监督意识、积极性以及监督能力比较薄弱,监督反馈机制的效果流于形式,“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在体制改革中,行政管理者要有全局意识,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人的观点想法,立足全局,全方位的洞察思维对象的各个侧面和层次,协调工作进展。同时,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群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建立公开、公正的信息渠道,加强各部门的信息互动,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序,保证公民建言献策的沟通渠道,将群众的政治权利发挥到极限,将政治常态化的监督问责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水平,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引入公众意见采纳的反馈机制非常必要,不仅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也维护了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唐铁汉.加强政府绩效管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6(3).

[2]高小平,沈荣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总结与前瞻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6(1).

[3]新湘评论.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J].四川改革,2008(4).

[4]薄贵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J].中国行政管理,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