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变形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5:06:26

科幻变形作文

科幻变形作文篇1

[关键词]科幻电影服装;艺术特征;后现代艺术映射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

“服装高端塞事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之一。

一、科幻电影概念及发展历程

“科幻电影” 就是“科学幻想电影”,目前主要从超现实的虚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做幻想式的描述。科幻电影是电影史上出现最早的类型电影之一。

在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中,科幻电影是历史最悠久且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类型片。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是科幻电影的萌芽期。19世纪末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cinematograph,标志科幻影片的问世,但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影片。1895年的《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的自动化工厂景象。1902年的《月球之旅》,标志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同时也被誉为科幻影片的里程碑作品。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科幻电影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革新,题材呈现多元化,其放映时间从数分钟延长到数小时,技术从无声走向有声,场面趋于庞大壮阔,蒙太奇等电影理论也逐一出现。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好莱坞科幻片的繁荣期。也许是由于人们心里笼罩着的冷战恐惧阴影加强了人们的想象力,好莱坞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

20世纪70年代以后,科幻电影稳步进入成熟期,在电脑特效和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画面更加精真,视觉效果更富冲击力。如《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异形》《银翼杀手》《终结者》等。20世纪9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电脑特效和信息技术发挥到极致。2003年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其中不乏法国《女神陷阱》、俄罗斯《守夜人》、美国《阿凡达》等优秀之作。相信不久的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海外片场将挑战好莱坞,科幻片多元化时代即将来临。

二、科幻电影服装的艺术特征及作用

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与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设计不同。它是为人物性格塑造及剧情推动而服务的,在影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是镜头语言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科幻电影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影片,幻想是科幻电影的主题,具有新奇的特点和强化的视觉冲击力。一般来讲科幻都是与未来相关的,所以我们常看到的科幻电影中的服装几乎完全没有限制,不像其他现实题材的电影需要考虑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等背景。因此科幻电影的服装设计有更大的空间,更强调设计感,也更具后现代特征。其营造的超级视觉效果,在服饰设计和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心理表达上给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功效,使完全虚构的幻想世界中的角色真实可信。所以说成功的服装设计会为影片增色,而一旦失败则会影响整个影片的表达效果。

三、后现代服装的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爱)相对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对传统理性主义的绝对性形成巨大冲击。这些新的科学理论的“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等内容被后现代主义吸收利用。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虚无,使人们处于游戏中,风格的丢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游戏”是后现代时装设计的典型特征。它可包容任何形式,利用传统而又彻底改造传统所呈现的破碎的不连续的展示的不确定性,来强调个性的突出以及设计的极端化。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服装设计的相结合说明了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左右它强调疯狂、颠覆、“非理性”;现在它所要表达的是随意与自我的重新诠释的“非理性”。无论是思潮或是运动都会随着人们不断进步的文明而进步和改变。

后现代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世界不再有中心,艺术不再有潮流,“怎么都行”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无限包容性和多元发展的可能。这也正好与科幻电影服装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四、科幻电影服装的后现代艺术映射

服饰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后现代服饰观”中吸取丰富的服饰设计语汇、表现方式等有用成分,符合服饰创新的需要。“科幻服饰观”在后现代服饰观与现代服饰观相互冲突、交融、互补中,呈现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的内涵。后现代服饰观与科幻服饰观最终以相互交融的新的服饰观推动服饰创新。并在新的服饰观与服饰创新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共同发展。

(一)服装中的波普艺术与欧普艺术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流行于美国。是指大众文化(流行性)及当代都市环境中的流行性现象,这些都是波普文化的载体。波普是由英国劳伦斯·艾罗伟发明的一个词,指通俗的大众文化,其设计强调趣味的新颖与奇特,充满了对传统的反叛,主要内容涉及反美学问题。《剪刀手爱德华》中带有戏剧性的设计,广泛采用金属和皮质材料等。在服装上应用浮雕感皮质纹样图案和靴子,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另类视觉效果。

欧普艺术亦称为视幻艺术和光效应艺术,《蜘蛛侠》以抽象形态出现利用几何图形和色彩对比产生形和光的运动。造成视觉错乱,并与蜘蛛图案呼应创造了新的秩序,它既是欧普艺术的体现,也是波普艺术的体现。

(二)服装中的嬉皮与朋克

作为60年代亚文化群体的嬉皮士,其服饰符号在科幻电影服饰中受到关注和采用。朋克服装怪诞,印有刺眼的图案和文字,下身穿紧身裤长靴。发型古怪、染发,对80年代以后的时装有非常大的影响。

90年代初服饰又向70年代回归,新朋克风格开始流行。服装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内衣外衣化、粗犷反朴,旧物再利用、透空现象、重新加工,留有未完成痕迹如针角、无边、破洞等以及古典艺术样式拿来再加工。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现代派的视觉元素进行无序组合形成折中的戏剧性组合。

《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身上那种集合了唯美和凌厉的哥特风格,背带+衬衫给人的印象就是比较绅士风格,给人以嬉皮印象。但是德普却演绎出了哥特味道化妆和造型把本来正常的一套衣服演绎出“离经叛道”的效果。《银翼杀手》中女战士的服装以自己独特张扬的标签深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找到了传统与另类的精髓,爆发了人类最个性最反叛的创意之灵。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才思充满着朋克风格。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如此盛产以纯粹设计精神打破世人所有想象极限的设计大师。

(三)服装中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最初起源于文学作品,后来在视觉艺术中被广泛运用,同时在科幻电影中也体现了这种意识形态。

20世纪30年代,超现实主义发端以来,它的概念性思维波及整个艺术领域,在科幻电影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超现实主义理念也使时装本身发生了观念的更新变化。在《生化危机》《星球大战》中超现实主义风格被运用在服装上,采用了奇异的剪裁修饰和强烈造型,给服装设计带来更多新颖的打破常规的创意和设计理念,超现实主义对于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推动时装的革新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移魂都市》试图通过对眼睛的巧妙蒙骗寻求奇迹和梦境,将体现视幻技巧并且带有喻示性和幻觉色彩的图案贯穿于服装中,其极富迷惑力的表现手法运用体现出设计师的思想,服装不仅仅是一个穿着物,更是穿着者心境的载体。《机械公敌》中的肌肉模型式的服装,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与服装结合能给人以一种新颖视觉美感和体验,在色彩表现上,超现实主义风格强调设计师的直觉感受,表现出视觉的强大冲击力。作为表达灵感的一种方式,超现实创作手法只是表达一种概念。超现实主义设计师大胆摄入于人的精神世界,以各种奇特的想法和标新立异的设计来试图呈现人类潜意识梦幻世界和某种精神文化。

(四)服装中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亦称“构成主义”,是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流派,1913年至1917年间在俄国形成。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在服装中表现为大胆的几何形式和抽象形式的运用。在《星际之门》中具有未来意念的外太空人员服饰,大量的贴身皮革或反光涂层PVC,进行几何形式的设计,构成了明显的结构主义特征。

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是由解构主义发展而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解构”的含义为“解开、分解、拆卸”。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是在反结构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说到底解构的问题是一个打破固定模式,开创多种多样可能性的问题,其结果常常是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

解构主义作为科幻电影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偶然机遇、荒诞组合、随意堆砌、解构中心、解构抽象、解构具象等手段进行创作,寻找艺术支点。它是对传统意义的解构,也是对于时装结构的解构:重新切割组合或非常规的改造。这些特征在科幻电影中有着具体的表现。《X战警2》和《加勒比海盗》中对结构进行了新的解构,雕塑感效果处理增添了一种戏剧性的强调作用,极其干练的造型和多变的结构分割方形的袖头和绗缝细节,打造出雕塑感的前卫、时尚科幻感服装概念。《贝奥武夫》中将简洁的结构和流畅的造型、创新的面料与若隐若现的人体完美结合,向人们诠释了解构主义的新概念。

(五)服装中的表现主义

服装设计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受表现主义的影响。科幻电影大胆应用表现主义的精神,以服装为载体,对客观形态进行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来表达内心世界。探索表现主义和服装设计的内在联系,对当今服装设计的发展和研究有着深刻意义。通过一部大热的《阿凡达》, 让所有人了解到了还有这样的一种“人”的存在,然而大热的影片背后总是会有很多辐射效应,其中土著人的身色——蓝绿色因内心恐惧而产生的色彩及思想的夸张应用于服装设计上夸张应用相互辉映。它是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人性中复杂、美好和阴暗的东西进行变形揭示……

科幻电影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是一门各种艺术交融的边缘学科,具有强烈的后现代风格特点。本选题通过对科幻电影服装的后现代风格进行系统研究,掌握其创作理念、方法及其后现念的应用。从文化上对科幻电影服装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理论价值,而且对现代服装产业也有某种借鉴价值。同时它也可供高等教育及服装设计、影视设计专业人士参考,对专业教育的理论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达到专业与行业的稳步接轨。

[参考文献]

[1] 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13-219.

[2] 包铭新,曹喆.国外后现代服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40-94.

科幻变形作文篇2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女性主义 类型电影 好莱坞

在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名单上,《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赫然在列。作为一部集动作、科幻和冒险于一身的电影,它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部电影中的女性意R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影评人对此亦感到惊喜,“《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居然还有女性主义的抱负。妻子中怀孕的那一位在战车门边面对暴徒追击时,就像炫耀铜盾一样展示着自己隆起的肚子。”①由此可见,随着社会发展、女性主义兴起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女性形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现象于近几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均可见一斑。在笔者看来,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女性形象变迁是值得关注的。

一、科幻电影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发展对比

笔者把好莱坞科幻电影、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三者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和比较,发现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对于科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05年修订版的《电影艺术词典》给出了科幻电影的常用定义:“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②科幻电影在30年代的美国初具规模,根据经典科幻小说改编的影片如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系列等大获成功,由此引发了科幻片的拍摄热潮。技术进步让人们对未来世界有了更多丰富的想象,也增强了人们对描摹未来世界的欲望。人们借助电影技术让科幻片的视听效果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变得更为壮观和深入。然而直到50年代,科幻电影才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类型电影。从此以后,科幻电影作为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之一,成为席卷全球票房的主力军。

自科幻电影诞生以来,与怪物战斗、拯救世界、进行科学事业的角色都是属于男性的。从70年代末期开始,以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为代表的导演承续了科幻片的传统,将其发展成如今好莱坞最为显赫的现代影片类型,对科幻片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女性主义开始对科幻电影的女性形象塑造产生影响。

“女性主义,亦称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批判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从当时欧美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富活力、具有较强政治性的批评理论。”③在世界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女性的政治意识转向了电影方面。20世纪后半叶,才有了将女性主义和电影联系起来的可能性。诸多女性主义学者关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对一些女性“被凝视成为景观”的现象进行批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主旨是揭露和抨击银幕上的性别歧视,阐明男权社会的无意识所构成的电影形式的反女性本质”④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不得不提,她从性别意识形成的角度,发展了“被看的女人一说”。她认为好莱坞电影多由男性导演执导,男性角色在银幕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观众角度也处于观者角度,而女性则是被观看的客体。也就是说,“看”包含着三重意义:即男导演、男主角、男观众。而同样作为观众的女性群体在男性社会的长期驯化下,审美经验已然缺失自我,并主动地向男权投靠和认同,因此女性逐渐失去了她们自觉的女性意识。

好莱坞为了回应这种趋势,开始将女性角色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创造出更多外在条件出色、能力高强、头脑冷静的女性角色,她们的个性更强,让受众记住的除了她们美艳的外表,更有她们的所作所为。“1979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了《异形》的第一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那些冷酷无情的外星怪兽,还有主人公瑞普丽。它几乎是第一部鲜明的女性主义科幻片。瑞普丽是一个身份普通的宇航员,每一集开始时她都不是事件的主角。但在其他人纷纷失败后,瑞普丽临危不惧,斗智斗勇,最后解决掉异形恶魔。”⑤

二、科幻电影女性形象嬗变

(一)早期女性形象回顾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科幻电影是属于男性的电影。早期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其它的类型片一样,多为“天使”或“妖女”,笔者将这类处于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统一概括为“花瓶”。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总是受到一定的局限,处于被支配、毁灭或等待拯救的位置。电影中,女主角的伴侣或者丈夫通常是拯救世界的英雄,或者是进行科学事业的博士、科学家,而她们自身则是是男性角色的倾听者,在不幸的情况下还会沦为受害者和牺牲品。

在1931年的科幻电影《科学怪人》中,男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一名天才科学家,他认为自己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生命,由此开始从各个地方的墓地中找来各种人体截肢,并从学校的实验室中偷出一颗大脑,创造出一具人体。作为男主角未婚妻的女主角伊丽莎白,深深地爱恋并依赖着男主角,在发现未婚夫过度沉浸在科学实验时,她立即向另外一个男性角色求助。伊丽莎白年轻、貌美、善良,并对男主角言听计从,这就是劳拉穆尔维所说的“天使”。她在电影中承担引起观众同情的角色,同时,她美好的外在形象也是男性观众的窥视对象。在同期的另一部科幻电影《化身博士》中,出现了“妖女”类型的女性形象。男主角杰克是一名受人敬仰的医生,他发明了一种药,吃下去以后就会变成完全拥有邪恶人格的另外一个人。在电影中,他深爱着自己的未婚妻,却于一次意外中救下一个放荡的风尘女子,这个女子的出现,勾起了医生的欲望。他开始把自己当成实验品尝试服用药物,使自己变成了丑陋邪恶的海德先生。他变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曾经勾引过自己的那名,并使用强硬的手段软禁、折磨这名女子。

另外,在一些科幻电影中还存在女性形象缺席的情况。比如《2001:太空漫游》和《奇爱博士》中,观众没有见到值得关注的女性形象。

(二)女性形象的崛起

从70年代的科幻电影开始,导演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全新的女性地位开始慢慢得到确立,这种社会风潮在科幻片中的反映是原本柔弱可怜的弱者地位开始全面更改,女性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她们成为了真正具有主体性的形象,除了美貌,她们还拥有智慧和战斗力。笔者也对此进行了分类。

1.女战士

在科幻电影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星球大战》、《异形》、《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经典系列,伴随着这些经典系列一起出现的便是“女战士”形象。这类形象已经变成了科幻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形象,赢得很多观众的喜爱。

通常情况下,导演用“女战士”这一形象为我们展示了女性身体和性格的双重美感,⑴性身体的柔美、灵活和打斗动作相结合,凸显了不同于以往的阳刚之美。其次,导演还突出这类女性形象的性格之美,她们通常刚毅、果断,在她们潇洒利落的动作之外,还有着清晰的头脑,是智慧与美的化身。她们在电影中虽然无法代替男性绝对主角的地位,但是离开她们的辅助,男性拯救世界、保护人类等任务会受到更多的阻碍。

在电影《终结者》的前两部中,可以看出女性角色莎拉康纳从“弱女子”向“女战士”的明显转变。在《终结者1》中,莎拉・康纳作为未来救世主的母亲,被来自未来的终结者追杀,同时也受到警察和另一男性角色凯尔・里斯的保护。当她发现与自己同名的女子一一被杀害时,她躲在酒吧中等待救援,此刻的她是一个传统的弱女子。直到她发现自己肩负的重任,才开始慢慢转变,与凯尔一同自救并战斗,最终在与终结者的搏斗中存活了下来。在电影的结尾,她独自坐在车里,怀着凯尔的孩子,即未来的救世主,让我们看到了如《末路狂花》中女主角的洒脱感。到了《终结者2》中,之前的弱女子形象已经从观众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了。莎拉・康纳在这部中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她在医院中做引体向上,肌肉线条的特写为观众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女性之美。

值得一提的还有《黑客帝国》中的女性形象崔妮蒂和先知。如果没有崔妮蒂,救世主是无法拯救世界的。崔妮蒂作为救世主身边的战士,一方面是救世主尼奥的爱人给予他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她也是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女战士,时时刻刻与救世主并肩战斗。先知形象则启用了黑人女演员进行扮演,这与5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60年代美国国内黑人运动和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不无关系,它们推动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好莱坞回应火热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热潮,1973年《007之生死关头》在黑人民权运动高峰时期上演,片中包含多种黑人元素,如黑人发型、种族歧视绰号、黑人歹徒等,也出现第一个黑人邦女郎罗斯・卡佛。”⑥这一点,在《黑客帝国》的先知形象上即有所体现。

在近几年的科幻电影中,女战士形象依然很常见,比如《明日边缘》的全金属战士丽塔和《疯狂的麦克斯4》的战将弗瑞奥萨。如果说,在以往的一些女战士形象塑造上,导演还会用紧身的服饰等外在修饰来凸显女性的线条美以夺人眼球,在这两个形象中则做出了较大突破。由于环境所限,她们通常处于一种“灰头土脸”的状态,战将弗瑞奥萨更是以几乎光头以及断臂的形象示人,而她所承担的反抗领袖这一形象却获得了无数影迷的认可。

2.女救世主

另一种相对典型的女性形象是“女救世主”,救世主本是一个宗教称谓,是基督教徒对耶稣的称呼。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降生为人,是为了拯救世人。后对于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时代英雄,人们往往也称之为救世主。无论疾苦悲伤,他都肩负着拯救人类的重任。这一概念和形象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是很常见的,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则比其它类型的电影更加符合情节设置且具有说服力的,比如《黑客帝国》的尼奥、《星球大战》的天行者。

女性救世主形象在科幻电影中有一些特点,可以做出一些归纳。首先,女性角色取代了以往科幻电影中男性拯救者的地位,她们成为了电影中的绝对主角。其次,历经千难万险,她们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不负她们肩负的拯救世界和人类的重任。最后,科幻电影中往往含有导演的哲学思辨,涉及到人类的存在等问题,导演在这些女性角色的身上寄予希望,让她们带着人类的终极问题去寻找答案。

《普罗米修斯》中的女博士伊丽莎白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女性救世主形象。首先,她的身份是博士,这已经证明了她拥有很高的智慧,普罗米修斯号的航行也是因为她和另外一个博士查理的科学考察而产生的。她选择相信造物主创造了人类,也可以挽救人类。其次,她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女性,但却有着非常了不起的求生意志。在得知自己怀上怪物时,在没有专业人士为她做手术的情况下,自己借助机器做了流产手术,取出异形。导演用直白的镜头语言来展示这段异常恐怖和血腥的画面,凸显了女主角的勇敢和坚强。做完手术后的她,强忍剧痛穿上战衣与怪物搏斗,在电影的最后她成为了机器人以外唯一存活下来的人。《生化危机》系列中由于被T病毒感染具备超能力的爱丽丝,是这个系列电影中的灵魂人物,她成为人类的救世主和守护神,就算是在《生化危机4:战神再生》中,爱丽丝失去了超能力成为一名普通的人,但她依旧是拯救世界的关键性人物。

三、好莱坞科幻电影女性形象变迁的思考

(一)好莱坞科幻电影女性形象变迁的意义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从早期较为单一的女性到现在多元化女性的转变,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女性形象的崛起在科幻电影中有着重要意义。

从影片本身来说,女性形象的崛起使科幻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更加丰富多彩。无论什么年龄、阶层、职业的女性都可能会成为影片中的主角,这些女性既可能扮演的是正面英雄人物,也可能是邪恶的代表,她们既拥有早期科幻片中花瓶式女性动人的外貌,又具有和男性一样坚毅、勇敢的性格特征,女性角色是完全按照新时期女性的意识进行的塑造的。“除了这些真实人之外,科幻片中还有女先知、女外星人、具有超能力的女救世主等各种女性,可见女性在电影中的身份逐渐多元化。她们庄重而快乐,勇敢而又有女人味,她们天真烂漫,但是当有需要的时候,又会有着令人惊讶的成熟,她们是爱人和朋友,她们具有女性气质、同情心和母性。”⑦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女性形象的崛起一方面更加真切的投射了现实世界,伸张女性的主体性。“花瓶”式的女性形象和主体性很强的女性形象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科幻是对现实的反应,塑造花瓶式的女性形象已经时过境迁,强调女性才能让科幻更具有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女性形象的崛起促进了科幻电影这一艺术创作的发展,打破了长期以来男性英雄主导银幕的局面。“女战士”和“女性救世主”等女性形象是力量与美的结合,导演既可以在影片中展现女性的身体之美,又可以彰显女性的精神之美,女性角色的塑造使得科幻片的美学价值得到提高。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科幻片中女性形象的崛起,当然是为了提升影片的观赏性,让更多的观众对科幻电影产生兴趣。尤其是吸引了更多的女性观众,让她们对银幕上强悍的女性形象产生认同,从中取得。

(二)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启发

中国科幻电影正处于尴尬的地位,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均无法匹敌。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科幻片早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而在中国却并不被重视。好莱坞科幻电影成熟的创作经验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女性角色在科幻电影中的处境和变化也是中国在进行科幻电影创作时应该认识到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可以在科幻电影的领域做出尝试。一方面,在中国的神话故事和文学叙事中从来都不缺乏女神和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历史渊源”。因此,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审美文化形态、结构模式以及艺术创作观念上,都反映出强烈的母性崇拜特征,以柔克刚等精神渗透在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科幻电影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电影技术和科技背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在影片中宣传我们在科学技术,航天领域以及各种新技术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运用我国不断进步的特效技术,向好莱坞学习并制作出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

注释:

①安东尼・莱恩,少轩.《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怒火的狂飙.电影世界,2015(7).

②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9.

③程锡麋,方亚中.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④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9.

⑤郑军,成追忆.光影两万里.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

⑥邓悦敏.好莱坞动作电影女性角色变迁研究.暨南大学,2015.

⑦埃莉・迪斯查拿.勇敢的小女人.电影世界,1994(9).

参考文献:

[1]郑军,成追忆.光影两万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

[2]李银河.女性主义[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程锡麋,方亚中.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沈国芳.观念与范式[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9.

[6]邓悦敏.好莱坞动作电影女性角色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5.

[7]安东尼・莱恩,少轩.《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怒火的狂飙[J].电影世界,2015,07:109-111+108.

[8]埃莉・迪斯查拿.勇敢的小女人[J].电影世界,1941(04):85.

[9]张颖.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审美研究[D].西南大学,2014.

[10]杜永康.好莱坞黑手党题材电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科幻变形作文篇3

新科幻:你好,刘洋。《时振》是你的作品在我们杂志的初次亮相,在读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并且得到诸多名家的首肯。今年你又为大家带来《重力虫》,借此文发表之际,我希望能将你介绍给读者。如果让你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你自己,你会选择哪几个?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

刘洋:三个词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偏执”、“文艺”、“懒散”。生活中,有时候我会有一些特殊的偏执,比如笔应该放哪里,程序今天要写到哪个阶段,但是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我都非常懒散,偶尔愣神发呆,或者天马行空地想象一些好玩的设定。

新科幻:重力虫其实只是文中人们对于失重原因的一种猜想,这个猜想很大胆,也有些离奇,而且在文中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一科幻点让我不禁想起了地球大炮。不知道你是受什么启发写下这个故事的,或者说这篇文章的创作缘起是什么?

刘洋: 失重这个意象很早就在我的脑海里酝酿,我也一直想写一个与此相关的故事。刚开始我想设定一个吞噬重力的生物,它一点一点地吞噬掉地球上的所有重力。这期间,月球没有了地球的束缚,飞离了地球。然后这些虫子飞到了太阳里,把太阳的重力也吞噬掉,所以最后整个太阳系都解体了。但是我始终觉得这个故事更接近神话,逻辑上也有太多的漏洞,最终放弃了这个思路。所以最后的文本就像现在这样,让重力虫成为人们臆想中的存在。

新科幻:关于失重的原因,文章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情况,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尾。这样写是你刻意安排还是觉得目前还没想好一个最佳的解释?这个结尾想向读者传递什么?同时,故事结尾的氛围不再绝望,失重的地球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已经习惯了重力的人类真的能如你所想,把失重的灾难变为新的有趣生活的开始吗?

刘洋:在这篇小说里我尝试着探讨了一下关于科学态度的问题。对于一个未知的事物,特别是在当前的科学还无法解释的时候,人们会如何来面对它。提出一个理论(或者说假设)是很简单的事情,这样的理论可以有很多,但这其实只是科学发展的第一步,随后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仔细地检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百年甚至更久。现有的科学理论中,这样的假设是非常多的,而且大部分并没有得到确实的证明。所以我想,给出几个可能的解释,但并不断言哪个是正确的,这也正是科学的态度。同时,开放的结局也会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至于人类是否能在失重的地球上继续生存,我的看法是乐观的。这期间混乱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最终人类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产生新形态的文明。这也是一个契机——从某种意义上看,被束缚在地面上的人类形成的文明是二维的,而失重后重新形成的文明将是崭新的三维文明。

新科幻:我曾经请几位比较资深的科幻迷试读过这篇文章,他们对作品的评价惊人的一致:很独特、很有深意,但其中的情节设置比较戏谑、有几处经不起仔细推敲。比如有些幻迷认为,文章中膜的设定太不现实,因为它难以承载压力载荷,在那么大范围内兜住空气和其他内部向外逃逸的东西,以及还要应付外太空的小颗粒陨石等等;完全失重即使是短短一瞬间,也会造成地狱般的后果,大地撕裂、所有建筑横空乱飞、地下水和熔岩乱喷之类……长时间的失重后果更加严重,会造成人类生存的极大困难。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对这些问题做过严谨的推敲吗?

刘洋:当然,失重的后果绝对会比我描写得更严重,但短时间的失重应该也不至于让情形太坏。膜的作用只是为了阻止空气流失,至于全球失重后,更多物质的逃逸(比如大量的水分),则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才行。写作的时候为了避免冗长的技术性说明,我对这些情况作了简化处理。

新科幻:你希望这篇文章最能打动读者的是哪些元素?或者说你觉得自己写文章最大的优势和擅长的部分在哪里?比如说专业、过硬的文笔等等……

刘洋:我只希望读者看过故事之后,觉得好玩就行了。当然,科幻小说也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但我对这篇小说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让小说有趣一点,读者才可以顺利读下去。老实说,写科幻小说的时候,专业知识对我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我觉得我的优势应该是作为理科生的思维方式吧。

新科幻:在与你的交谈中我得知,你本科毕业后曾经还在海南教过两年的高中物理,然后才又去考的研究生。在教学中你将科幻作品引入课堂的做法让我由衷地佩服。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科幻作品引入教学中的?你觉得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吗?

刘洋:很多科幻作品中的科技都和中学物理的教学点有交集。特别是早期的一些科幻作品,其实是因为科普的价值而存在的。我特别喜欢在课堂中引用刘慈欣的作品,比如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和重力时引用《地球大炮》中大隧道的设定;讲解动量守恒的时候引用《流浪地球》的设定等等。引入的方式通常是先让学生阅读一部分文本材料,比如读一段《流浪地球》的片段,然后和学生讨论喷射工质的速度和质量与地球的速度的关系,如何才能够让地球达到逃逸速度等等。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量的概念,学会使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计算。但是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效果不是很好,相反,还可能因为其他的因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样的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好处的。

新科幻:如果让你给高中生推荐科幻作品,你会推荐什么类型或者哪位作家的作品?女生喜欢科幻的人相对较少,如果你想把她们带入这个神奇的世界的话,会给她们推荐什么类型的科幻小说?

刘洋:我觉得高中生可以多看一些威尔斯的作品。他的短篇作品涉及到了当时的很多顶尖科技,有趣的是,这些正好是现代中学物理和化学中的学习难点。另外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和阿瑟·克拉克的《拉玛》系列都是科幻迷的必读书目。至于女生,可以看一些有趣的软科幻作品作为入门书籍,比如《银河系漫游指南》。

新科幻:据我们所知,你也是个原教旨主义科幻迷,四年级就开始读科幻作品,一直到现在。你觉得这么多年读科幻作品,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洋: 科幻小说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报考了物理系。小学的时候受哥哥的影响开始看科幻,那时候看的科幻小说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高塔下的小镇》,直到现在还很喜欢这篇小说。这么多年,我也看到了中国科幻的逐渐成熟。我觉得科幻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在平凡世界的背后,隐藏着的另一个美妙的宇宙。

新科幻:其实大部分中国读者分不清科幻小说与奇幻、玄幻小说的区别,或者一说起科幻就会联想到飞碟、外星人等固化印象,作为骨灰级幻迷,你能否就科幻小说这一文类做出自己的定义或描述?

刘洋:其实现在的科幻小说和奇幻、玄幻小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作品都处于一种灰色地带,无法确切地说它是科幻还是奇幻。很多奇幻作品中也会出现科幻的元素。我对于科幻这一文类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就是其对违反现有科学理论的现象,是否有逻辑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也就是说,科幻小说也可以写魔法和异兽,但是要对于其作用原理作出合理的解释,不管这种解释是基于当前科技或是存在于作者想象中的科学理论。很多人印象中的科幻小说的狭隘形象,可能是一些流行的庸俗科幻小说所造成的。其实从威尔斯起,到后面的黄金时期和新浪潮,每一个阶段的科幻小说都具有非常广阔的涵盖对象。我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幻小说也会不断开拓出新的领地。

新科幻:近来吴岩老师在豆瓣小组中一直强调:“科幻不只是在谈科学、科普,这其实是有关创意的一个领域,从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如何改变生活。通过科幻,我们可以给孩子的生活和思路多打开几道门,而目前来看,孩子们所获取的知识往往关闭了一些门,只冲着高考这一道门。”结合你自己的教书经历,你觉得应该怎么用科幻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们呢?

刘洋:是的,创意是科幻的核心。一个好的点子不仅可以成就一部好的科幻小说,甚至可以影响科学的进展,进而改变世界(比如克拉克的人造卫星)。我认为创意应该是科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点,而这也是现在中国的科学教育中一个最缺乏的地方。科幻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契机。据我所知,吴岩老师的“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做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我教书的时间很短,这方面也只做了一些初步探索,不敢说有什么经验,但这是个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的人做这样的尝试。

新科幻:近日有一个话题被幻迷吵得很热,我也特别想听听你的想法。“如果你是编剧,你会怎么改编《乡村教师》?”

刘洋: 《乡村教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短篇,但是如果要改编成电影,应该要加入很多新的情节和设定,要不然故事就显得太单薄了。也许可以这样改编:故事的一开始是银河系大战的场面,一段特效镜头之后,故事转移到乡村里来。然后简单交待乡村教师的生活和人生故事,之后就是银河系碳基联盟挑选地球生命进行测试的情节。这一段是电影的主题,在测试的过程中插叙有关的故事,类似《平民窟的百万富翁》。故事的最后,银河系联盟为了对“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进行跟踪研究,复活了乡村教师,让他回到了他所热爱的讲台上。

新科幻: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文如其人”,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是否贴切呢?为了让读者更了解你,能透露一下宅在家的时候都喜欢干些什么吗?

刘洋:《重力虫》中的“我”,基本就是按照我的真实状态来写的。宅在家里的时候,我最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不管是小说还是严肃的理论文献,我都可以很快地沉浸其间。而且,看书的时候特别容易有写作的灵感,往往书看到一半,就有无数的点子冒出来,于是就放下书到电脑上写上一阵子。漫画和美剧在本科的时候都曾经喜欢过,现在基本已经不追了。其实写《重力虫》的时候,脑子里不断地会冒出《虫师》的片段来——那是我以前很喜欢看的一个日本动漫。

新科幻:从事科研工作,成为科幻作家一直是你心中的梦想,现在的你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了。但在科幻圈内,人们常常将幻迷比为乘大巴车的人,一路上不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当工作与梦想发生冲突时,你还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吗?

刘洋: 我喜欢幻想和写故事。以后的工作类型,我希望是能够有比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的。这样,我才可以继续看自己喜欢的书、写更多有趣的故事。我始终相信,工作和梦想是可以兼容的。我现在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梦想成为未来的工作。

科幻变形作文篇4

生于1963年的刘慈欣,成长于“时期”。同那个年代的许多同龄人一样,青少年时期,他深受俄罗斯文学的熏陶,喜欢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的厚重以及带着粘滞感的语言,影响了他日后的文字表达。“我的语言风格很想追求像俄罗斯文学那样平实、厚重的质感,结果平实学来了,厚重却没学来。”他谦虚地说。

偶然从父亲箱底翻出的繁体版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把刘慈欣带入了一个迷人而有趣的科幻世界。他是1979年创刊的《科幻世界》的忠实读者,从创刊号一路看到今天。1981年的一个冬夜,他读到一本名为《2001太空漫游》的科幻小说,这本西方科幻三大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的代表作,改变了他的一生。2008年,在得知克拉克去世的消息后,他写下了这样的感慨:“27年前,是他让我产生了写科幻的念头,《2001太空漫游》告诉我科幻能够怎样展示宇宙的广漠和神奇;《与拉玛相会》则让我看到了科幻怎样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以后自己的所有小说,都是对这两部经典,拙劣的模仿。”

刘慈欣很早就开始尝试科幻创作,《带上她的眼睛》的初稿就是在初中时完成的。后来他陆陆续续也写了一些作品,并向《科幻世界》投稿,可是并没有被录用。“我写作肯定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发表。”工程师出身的刘慈欣非常现实也严谨,在对科幻刊物进行仔细分析之后,他把《带上她的眼睛》做了修改,文章被发表了。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了许多作品,很快就受到关注。2004年,未见刘慈欣其人只见其文的郑军(国内民间的科幻研究者和科幻作者,对国内科幻状况十分熟悉),这样形容他:“他现在能够高高跃起,肯定是因为曾经有过一段艰苦的助跑。”

郑军的猜测一点都没错。生活在偏远闭塞的山西娘子关的刘慈欣,在90年代末发表科幻小说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量阅读,涉猎广泛,科学、军事,只要有兴趣的题材都找来读。经历了那段时间的助跑之后,他终于高高跃起,成为科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从《带上她的眼睛》发表开始,刘慈欣带着一颗科幻迷的热枕之心孤独地创作着。2007年,从成都参加完世界科幻大会,回到自己生活、工作的娘子关,看着办公室窗外平静的山谷,周围熟悉的同事们、朋友们大都不读科幻,这一切与科幻大会上令人兴奋的热情和喧嚣相比,恍若隔世。刘慈欣知道一切并没有改变,这就是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在大会上,一个科幻迷女孩的一句话一直刻在他的心里。那个女孩说:“希望你们能拉着我们的手在太空中飞行,在时间中看未来和过去,带着我们仰望星空,带着我们聆听宇宙中最深邃的思想。” 刘慈欣说,女孩的这番话也是三十年前自己想对科幻作家们说的话,几乎一字不差。

科幻作家尼尔・盖曼曾经说过:“写小说的技巧在于,你拉着读者的手带他们进入一个黑暗的世界,并安慰他们说不要害怕,当他们真正感到害怕时,你就把手松开。”刘慈欣说:“我想我是不会松手的。我自己就是科幻迷中的一员,我们只能手拉手走在我们的世界中。”

刘慈欣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科幻迷,只不过现在在上面叠加了作者的身份。他说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和作为科幻作家的刘慈欣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简单地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去关注科幻,后者则把科幻当作一个事业,所以会关心科幻的市场、关心读者的取向、关心科幻文学和影视的结合等等。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的时候,刘慈欣形容“科幻市场和作品的关系不是X+Y,而是X×Y,一个为0则全部为0。他说,如果没有市场,只在小圈子里弄的话,即使写出来一朵花来,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作为一名科幻迷,又超越了一名科幻迷,刘慈欣时刻关心、思考科幻发展的未来。

对话 书香两岸X刘慈欣

书香:在《三体》系列中,您更在意所创造出来的科学形象,还是关于人性的思考?

刘:我的所有作品,最在意的就是它的科学构思,至于人性的思考,顺其自然吧,主要还是架构科幻构思所产生的故事,所以人性的思考或是人类社会的思考所蕴含的东西,并没有事先设定。

书香:科幻是大众的文学,如果小说中有更多人性的思考,是不是可以被更多非科幻核心读者所接受?

刘:让科幻走向大众是每一位科幻小说家的愿望,所以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这确实也比较困难,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包括美国也好、欧洲也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科幻小说本身是建立在对科学的神奇感之上,一种与现实疏离的感觉,可是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让这种感觉消失了。比如现在采访的时候,放在桌上的东西,在以前就是很科幻的,可是现在已经成为现实。科幻的黄金时代是在科学飞速发展但还没充分发展起来的年代,科学展示了种种可能性,所以有很强的诱惑力,而现在相当多的可能性都变成了现实,人们对科学的疏离感也渐渐消失,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地方,也是最大的困难。

书香:您如何看待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理念?

刘:科幻文学中的那些理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理念,它只是科学在文学中的映像,理论是不严格的,只是在科学基础上展开的想象。大部分这种科学的想象只是为了产生一个好的故事。

科幻小说作者99%的努力,都是在写出一个好的故事,而不是想要去解决什么问题,批评什么社会现象。如果一个好的故事诞生了,本身肯定会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但最初,作者所做的努力就是讲好故事,至少我是这样的。

书香:《三体Ⅲ》里面放了很多东西,您自己也说过理想的写作时间是三到四年,但您好像有一种危机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刘:这种危机感来自各方面,从小的来说,我毕竟是业余写作,写作状态与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工作很紧张甚至遇到变动就写不了,你不知道下一本书什么时候能写出来。另一个是大环境的问题,科幻毕竟是太平盛世的文学。再一个,是创作上的考虑,有些想法就希望赶快把它写出来,《三体Ⅲ》的结构就是这样子,如果真的事无巨细地写出来会变得很长,最后的震撼力也就不够。而且我当时也打算搭起一个大框架,将来可能可以写续集或者是外传,现在看来很失策,别人都写了。

书香:读您的小说很有画面感,您写作的时候会有那样的感觉在吗?

刘:有的。我脑子里画面感的东西很强。很奇怪。包括一些大的数字都会转化成画面。创作的时候都有这种画面感,但是并不是有意的,好像我为了拍电影写成画面感,可能我看的电影很多,所以受到了影响。

书香:您在《南方文坛》上的文章曾经说道:“科幻文学描写的重点应该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科幻给文学一个机会,可以让文学的目光再次宽阔起来。遗憾的是,我自己并没有尽早看清这条路,而是在另一条歧路上越走越远,目光从星空收回,变得越来越狭窄了。”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

刘:以前创作的时候,目光真的是一直盯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后来到了《三体》就渐渐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上来,当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是什么缺陷,但是这个趋势如果一直发展下去的话,就偏离了我的科幻理念。科幻本身最关注的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在科幻里还是过多地关注人类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话,就会把科幻本身的特性消磨掉,这样科幻就跟其他类型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事实上,《三体》本身就过多地融入了人类本身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就是从《三体》开始察觉到这点的,我想下一本书应该会有所修正。

(编注:刘慈欣曾经写过题为《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的文章。在文章中,刘慈欣认为,目前的主流文学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只关注人与人性以及与人性有关的一切。他说“科幻文学,其实就是文学再一次睁开眼睛的努力,科幻把文学重新与宇宙联接起来,让人与大自然关系重新进入文学,这确实是文学的一个超越自恋的机会。”)

书香:《三体》带来了科幻出版的热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科幻的繁荣跟各个方面都有关,有作家的因素,有读者的因素,还有很重要的,出版方的运作的因素。你说《三体》的出版会带来什么,还有待观察,它带来的效用都不明显。因为需要后续的作家来填补后面的空白,至少现在还是缺少在大众中有影响力的作家,当然也出现了这种希望。比如说钱莉芳的《天意》,她的第一本小说就非常成功,如果第二本比第一本更成功的话,就是一种突破。但是光她一个人还是少,还是需要有更多的作者。

另外一些作者,比如江南、今何在,他们都在写科幻而且销量也都很好,在市场上很成功,但是以往科幻界往往忽视他们的作品,提到国内的科幻原创时,常常会把这两本书(《上海堡垒》、《十亿光年》)排除之外,但是它们是地地道道的科幻。所以现在能看到的,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家还是比较少的,希望后面能跟得上。

科幻变形作文篇5

关键词:科幻电影;冷战;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92-03

一、科幻电影中的冷战意识

一般人对科幻电影的刻板印象大多是认为其剧情叙事与场景是建立在宇宙星际的太空飞船或是遥远的未来世界之中,但科幻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又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反映功能,它能提供一个充满想象力但同时又能提供一个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思辨性的场所,用来探讨许多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课题。

虽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科幻电影就开始在美国出现,不过那时候的科幻电影大部分还都只是拥有某种科学或奇想的B级片,以此来满足青少年和广大劳工阶层市场的需要,而本质上当时的科幻片也大多作为恐怖片或惊悚片的一个亚类型,一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科幻电影才算是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许多学者研究指出,大多数的科幻电影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美国从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所拍摄而成的。[1]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的震撼、恐惧影响到了之后科幻片的创作,许多关于核武器与核弹爆发所引发的种种灾难性后果的科幻电影开始出现,最著名的要数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而像奇爱博士这样的疯狂科学家形象在这一时期常常以反面形象出现,这些科学家沿袭了玛丽•雪莱笔下的弗兰肯斯坦的形象,均以既冷血又邪恶的形象示人,他因能看到整个地球的毁灭而狂喜不已。[2]

二战后的美国,战争带来的阴影还未消失,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社会阵营的冷战恐怖气氛又接踵而至,美国一方面在国际上与苏联对抗,另一方面在国内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共产主义势力。此时在麦卡锡氛围的高压之下,科幻电影被当做是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无所不在的可怕威胁与恐共氛围被作为题材移植到科幻电影中,许多科幻电影中出现了外星人入侵地球、巨大的怪兽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影射当时左翼或共产党分子。这些“入侵叙事结构”类型的科幻电影中,都蕴含了五十年代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与人民对共产主义渗透的微距,用外星人、怪兽等异族(Alien)、他者(Ohter)来表现人们内心深层的恐惧,而在这些入侵题材的影片中,1958年的科幻恐怖电影《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则被许多社会学者认为是一部代表“反麦卡锡主义”的先驱之作。

影片描写洛杉矶郊区某小镇遭到外星人入侵,本地人被一一替换了脑子以至于人类变成没有感情,没有知觉,只有理性的行尸走肉。主角为医生,某次到外地开完医学会议回来,虽然家乡小镇如昔,隐约感觉到在这平静的表面下却暗藏危机。当他终于发现了这个阴谋的时候,奋力呼救,但所有人都没把他们当回事,甚至把他们当成疯子。影片根据杰克•芬尼(Jack Finney)1955年出版的科幻小说《身体入侵者》(The Body Snatchers)改编,在后来的半个世纪以来它被翻拍成三至四个版本,而每次翻拍均对应着类似的时代背景。

第一次是1978年的《人体异形》(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第二次是1993年的《外星人入侵》(海湾战争),第三次是1998年的《夺命高校》,第四次是2007年的《致命拜访》(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影片中电视新闻多次暗示)。只有集体意识的外星入侵者影射的是当时寡头政治的恐怖气氛,科幻电影正是将这种时代背景转换到另一个宇宙或是未来的想象世界中,再来表现这些批评和质疑。

而60年代随着冷战的降温,美国国内问题凸显出来,现在那些美国人担心的“外星人”出现在自己的家园附近:要求民权的黑人,反抗父辈的青少年和反对越战的自由派人士等。美国核武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1968年“阿波罗13号”登月的成功,为科幻片未来主义的传统增加了强烈的现实危机感和不确定性,而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更能延伸至两国核装备竞争在文化上的体现。与此同时,灾难性的越南战争及由此引发的风起云涌的反战运动,又为科幻片注入了灰暗,焦虑和绝望的悲观色彩,这对于乐观,自大和天真的美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以消受的。[3]

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猿星球》系列的出现。该系列试图提出这样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异族?是人类自身还是其他物种?影片描述了一个宇航员一觉醒来后,着陆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他发现在这个星球上居住的人类已经变得和动物没什么区别。而类人猿成了这里的统治者。他吃惊地发现这个星球上的猿类有着和人类相近的等级制度,人猿是统治者,猩猩是居中阶层而黑猩猩则是地位最低下的族群。1977年乔治•卢卡斯拍摄了《星球大战》,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片对于之前的科幻片来说具有颠覆意义,卢卡斯和他的工业光魔(Industiral Light and Magic)工作室的诞生标志着通过特效制作使得《星球大战》成为第一部科幻卖座电影,然而《星球大战》所带来的科技狂热效应并未推动社会思潮的发展,反而使之退回到保守的美国小镇价值观(Middle- America value),代表即与卢卡斯的电影同名的里根“星球大战”计划和他的经济政策。[4]

1980年里根接下了卡特留下来的烂摊子,在美国历史上最为困难的一个时期进入白宫。据尼克松的回忆录中说,里根执政期间的最大功绩在于扭转之前美国在“后帝国时代”(postimperial)的尴尬地位,重树美国民众的信心,并让美国重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5]里根执政时期正是美苏两极争霸中美国由守转攻的时期,其强硬的执政态度同样也影响了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的创作,在八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主要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硬汉”电影的大量涌现,另一种则是较之于六七十年代社会风气更为保守的怀旧情绪。在科幻片中,《终结者》、《机械战警》、《超人》等一系列“硬汉”电影成为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另外又有《回到未来》这样充满着小镇价值怀旧气息的影片。

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与国际间大局势相对和平的状态,进入九十年代和新千年,科幻片中已经较少出现上个世纪冷战时代那种剑拔弩张的意识形态对峙,但是伴随着生物科技与基因工程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对于人工智能、基因克隆技术。人的本体论以及环保主题的思辨。

二、从乌托邦到恶托邦

乌托邦(utopia)一词最早见于英国作家莫尔的拉丁文小说《乌托邦》。小说的内容是假设世界上一个叫作“乌托邦”的岛,岛上实行非基督教、共产主义以及理性至上的原则与制度,而人民所生活的方式,都是完全理想而完美的。莫尔的《乌托邦》不仅是虚构的小说,也是政治和社会理论,是对一个理想社会的结构和生活所作的具体描述。所以从一开始,乌托邦就不仅是文学的想象,也是社会的讽喻。[6]

冷战期间,乌托邦一度是斯大林主义的同义词,表示一项无视人类软弱和原罪的计划,暴露出对一致性以及对一种完美制度的理想的强烈意志,因而不得不把这种制度强加给它的不完善的、不情愿的主体。鉴于对于这种政治集权所造成的束缚与不自由,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了许多关于乌托邦的反面类型――恶托邦式的作品,包括三部最著名的《我们》、《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都讲述了一个强大的集权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和现代技术精心控制着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操纵信息和思想,政府左右着社会历史和个人记忆。通过举办、定期举行、禁止某些具体活动来引导人们的感情及两性生活,调解人们的失意或满足、恐惧、冷漠或幸福的情感――政府影响着人际关系,并使个人为满足自己的物质和心灵方面的需要完全依赖它。[7]扎米亚京(Zamyatin)、赫胥黎(Huxley)和奥威尔(Orwell)推断出20世纪上半叶这些集权政治带来的危险,同时也指涉了未来科学文明所带来的同质性的后果,都把丧失自我与思考视为人类未来的最大悲剧,政治这种丧失或是由于沉溺在科学现代化的表象之中,由此带来了思想专制的束缚。

而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冷战时期和自由世界反集权主义时期,这一种反乌托邦式的题材依然引人注目,同时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出现了新的趋向,其中对于由科技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比如工业的快速扩张、运用高科技核武器的军备竞赛、以展现“后工业”社会环境(垃圾、废墟、酸雨和空间窒息)以及“后现代”精神家园(变态和异化、堕落和虚无)的热衷成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幻片的一个重要取向。

虽然三大著名的恶托邦小说中只有《一九八四》被翻拍成了同名科幻电影,不过这三本科幻小说中对于未来科技所造成的集权约束下人性的麻木不仁和异化的描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科幻电影中不胜枚举。

《美丽新世界》中未来新世界里德人类每天服用定量配给的药物,让人忘掉七情六欲,处于“幸福”状态,安于自己的“等级”,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因为人口数量过多,女性必须佩带“马尔萨斯带”以控制节育,这些类似的内容在《发条橙》、《巴西》等科幻电影中都有所表现。而《我们》中的人们高度一律,都没有独特的姓名,只有编号,以及认为古人(现代人)是野蛮落后且无组织,科幻片《五百年后》和《越空狂龙》更是将这些情节寄予影像化地呈现与讽刺。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娱乐至死》的前言部分这样介绍《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8]随着冷战的结束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和东欧的剧变,虽然距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的预言已经越来越遥远,而赫胥黎的预言则可能成为现实。未来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的“美丽新世界”,没有人受害,人人快乐的各取所需,美丽新世界里的人们已成为一种“后人类”,他们不再需要思考、学习与信仰。按照波兹曼的观点来看,二十世纪的传媒技术发展,是人类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阅读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其中电视、电脑图像已经成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形式,它改变了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式。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恶托邦题材的科幻电影对未来世界的描绘都是有关科学与科技所带来的僵化和对人性的冲击。拍摄于1971年的《发条橙》就已经在未来世界预先提及了以科技、药物扼杀人性,以及个人和反人性的国家机器抗争的主题。整部影片讲述了男主角艾利克斯与几个同伙混混终日四处胡作非为,后来艾利克斯被逮捕关进监狱后,未来世界的政客为了一己之利,将充满暴力倾向的艾利克斯,强迫用一种“新技术”来治疗,加上药物的控制,以去除其本身的暴力个性。虽然乍看之下影片的确有如乌托邦想象世界中的没有暴力和犯罪的允诺,但影片中男主角因为接受这种治疗后,从此失去了其作为单一个体的性格,无法拥有自己的情绪、也不能反抗,如果加以延伸想象,这种假以“科技”的名义对个体实行的改造,钳制人们的思想的手段,其实为未来科技高度发达世界的“法西斯主义”的复辟提供了可能性。

这一时代很多恶托邦题材的科幻片中常常会运用一些黑色幽默以讽刺或暗喻未来体制下人性的僵化与思想的枯竭,比如在《巴西》中的未来世界在餐厅里,所有客人点餐的时候都不能说出食物的名字,一定要制定号码来点餐,上菜的时候甚至还会随餐附上照片,但不管点的是几号餐,端上来的永远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是颜色的差别而已。

而在《五百年后》中沉默寡言的THX-1138生在二十五世纪严密镇压的未来社会里,性是被严格禁止的,政府并以药物控制人们的生活。《五百年后》整部电影对白简洁,呈现出简约而苍白的风格,人类只是个符码和剩下的黑色剪影,对照刺目的白色背景,表达出这时一个被电脑、广告、机械集权控制,毫无生气、没有爱,也没有个人的地方。

恶托邦题材的科幻电影,或多或少都掺杂了一些政治意义的指涉,一方面是基于当时冷战登峰造极所造成的人们心里对于独裁与集权的深层焦虑与恐惧,另一方面则基于当时美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一系列失败,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权威和未来的质疑。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恶托邦题材的科幻电影,则要数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开篇时2019年的洛杉矶和其他科幻片中的未来世界别无二致,黑暗且阴雨不断,这个污秽肮脏的2019年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反而较之当今世界是一种倒退。城市到处都是科技之光的成果,但整个城市看起来就像从未见过阳光,还有外国语的霓虹广告牌,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城市里挤满了移民住户。同样的,个人信息在未来社会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被人们轻而易举的获得。有权有势的人住在高高的塔楼之上,以一种《一九八四》中“老大哥正在注视着你”的方式观察着城市的一举一动,而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制造出许多植入人类记忆的机器人,以供人类工作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影片也以独到的视角对人与机器人的认同进行了阐述,在《银翼杀手》导演最终剪辑版的结尾,暗示了一直致力于抓捕即将退休的机器人的警探德加原来也是一个机器人,这种对于人类自身本体论的质疑与担忧,伴随着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基因生物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发现而大量出现。

三、结 语

科幻电影同时也是伴随着电影的出现而出现的,科幻电影的先驱乔治•梅里爱早在1897年就注意到了“特技摄影”,但电影从来就不只是纯粹给观众提供娱乐的工具,同时它也代表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传达,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电影作品成为了反映时代潮流的产物,冷战意识形态不自觉地渗入影视作品中,而科幻电影作为一种依托既有的科学技术,在银幕上投射出对于未来世界无限幻想的类型片,大多以跳脱现实、戏谑或是负面灾难性的伪装来完成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并对当下具有批判与警示功能。

参考文献:

[1] Geoff King, Tanya Krzywinska.魏译.科幻电影迷航[M],台北:书林出版社,2003.

[2] 曲杨.当代弗兰肯斯坦――解析美国冷战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形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9).

[3] 游飞,蔡卫.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 Susan Hayward:Cinema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M].2nd Edition, Routledge Key Guides,1964.

[5] Susan Jeffords,Hard Bodies:Hollywood Masculinity in the Reagan Era[M].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3.

[6] 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J].读书,1998(12).

科幻变形作文篇6

【关键词】科幻产品;产品设计

科幻产品凭其奇特的功能、神秘的科技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造型,总能让观众拍案叫绝。而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来只局限于科幻小说、电影中关于产品的科幻构想,开始与现实的产品设计相结合,被实体化为可触摸的产品模型,甚至有些产品的研发突破了技术、材料的瓶颈,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 科幻产品的内涵

科幻产品在辞海里的解释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幻想产品。它是把科学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最新发现以及在这种基础上的合理预见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形成对产品发展趋势的宏观预测。它的设计意图往往针对未来时期内人们的潜在需求。在技术上一般采用最先进或未来的技术,在产品造型上表现前卫和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使用方式上,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开发新的使用方式,强调合理的人机关系;在材料的采用上,彰显新材料对产品造型和功能的作用。从整体上看,科幻产品大胆演绎着技术、使用方式、材料对人们未来生活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

二、 科幻产品对现实产品设计的作用

幻想性和科学性是科幻产品的两个显著特点。它们为现实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源泉。

幻想性是指定义科幻产品使用方式的创意。幻想性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人们不能依靠现有的工具去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新出现的问题,一些具有创造性大脑的人便开始对现有工具进行改良,以产生适应问题的新使用方式;另一种是由于赖以生存的社会,自然等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依靠现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推测未来人类的环境发展趋向,并相应地构想出适应环境变化的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新造型和使用方式。在21世纪家庭中,对于处于紧张工作中的都市男女来说,时刻保持居室的地面卫生是件困难的事,居住者很希望拥有能够独立于人的吸尘器。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展现的23世纪智能吸尘器,为他们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影片中反派人物左格故意摔碎杯子于地面时,智能吸尘器的感应装备首先探测到垃圾的出现,自动行驶至杯子碎片的地方,进行清理。这种以电磁波反射为基本原理的智能型吸尘器的创意为后来现实智能吸尘器的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中国国家专利记载,第一个智能吸尘器的原理与《第五元素》中吸尘器极为相似。

科学性是指科幻产品中蕴含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尖端技术、未来技术和具有新特性的新材料。科幻产品具有比现实产品更强大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科技先进优势。以工程技术为例,虹膜识别技术是目前生物识别领域里最为尖端的技术之一。它的原理是将因人而异的虹膜资料储存起来,以供核实。最先展示虹膜技术实际应用的是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在影片中,它被广泛用于地铁、商场乃至国家安全机构的安保系统中。想要通过门的人,只需对虹膜扫描仪眨眨眼睛,扫描仪瞬间便能够确认身份以决定是否开门放行。影片上映两年后,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展出了现实版的虹膜认证系统。将它应用到需要门禁的地方,开门者只需将眼睛靠近虹膜识别器扫视一下即可。虹膜技术的诞生改变了门的传统设计思维,将以锁、把手为重要部件的门转变为无锁、无把手的新型门。

三、 科幻产品影响下的现实产品设计

科幻产品以其新的使用方式、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奇特的新材料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实产品改良与研发。它试图向人们展示着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使用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恰当应用,将会更适应人们日益变化的生活。现实的产品设计应虚心地考虑科幻产品的“前瞻性的建议”,敏锐地察觉到新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使用方式的需要,并能将它们快速地应用于现实产品设计中,转化为产品设计系统中有益的元素。

首先,现实产品的设计应运用科幻产品的新技术。产品发展的历史本质上也是技术发展的历史,技术水平的每一次跃进都会带来一大批新功能产品的出现,因此,技术在产品的诸多决定因素中是核心因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展示了同时具有“顺风耳”和“千里眼”功能的可视电话,引起人们的热捧。此后不久,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始正式投入研制可视电话。直到芯片技术、传输技术、视频编码技术等技术研发成功,可视电话终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些地区得到普及。可以说,正是现实产品设计研发和运用了科幻可视电话中的相关技术,催生了现实的可视电话。

其次,现实产品设计应关注科幻产品新的使用方式。目前,人们对于生活的物质需求可以借助于不同的产品设计得到解决。但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看,我们现在使用中的某些工具未必是最适合于解决人类相应需求的工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科幻电影《回到未来2》对于都市里车辆纷杂,交通拥挤的局面,“会飞的汽车”终于从荧屏走向了现实。2009年3月,美国特拉弗吉亚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飞行汽车――“飞跃”汽车,并取得试飞成功,当你想“飞行”时,只需按一下按钮,15秒内汽车将变成一架展翼的飞机,不想飞时机翼可以折叠起来变回汽车。

第三,现实产品设计应借鉴科幻产品使用的新材料。在《终结者3》T-3000机器人可以任意变成人、直升机的形状,这种能力得益于名叫金属玻璃的材料。金属玻璃是金属与非金属在溶融态后快速冷却形成的,具有类似玻璃结构特征的合金属。它的强度比钢高了3倍,弹性大10倍,敲不烂,打不碎,却可以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随意捏制外形。目前,这种材料应用较多在变压器、高尔夫球棒、机器零件和穿甲炮弹上以代替原来相应零件不足。随着新型合金属的产生,金属玻璃将会有较大的应用空间。现实产品的设计师应对作为产品载体材料的发展有较强的敏感性,因为新材料的恰当使用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产品功能的补充,而且很可能开启了一种新的造型风格。

【参考文献】

[1]余建荣,王年文,胡新明.工业产品设计. 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2]袁维忠. 材料试验.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3] 导演:吕克・贝松. 《第五元素》. 哥伦比亚.1997.

[4]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等. 《少数派报告》. 美国. 2002.

[5]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 美国米高梅公司. 1968.

[6] 导演:罗伯特・则米杰斯. 《回到未来2》. 美国. 1989.

[7] 导演:乔纳森・莫斯托. 《终结者3》. 美国翠鸟电影公司. 2003

作者简介:

科幻变形作文篇7

看好反乌托邦式、

近未来式的科幻小说

三辉图书版权部经理、

三辉从2007年开始涉足科幻小说出版。我们做的都是引进国外版权的科幻作品,题材主要是反乌托邦式或是近未来式(以现实为基础的未来构想,即虽然描写的是未来社会,科技和环境上都有了深刻的变化,但却在社会上有现实感,包括文化、生活方式等),我们并不在意作品是否出自名家,只要符合我们的定位:希望能够用未来的一种设想去反映某种诉求,都会出版。

如果把科幻的领域扩宽,不仅仅局限在硬科幻,把奇幻,带点侦探小说的,都整合进这个类别,还可以扩拓展一些读者群。我们当初开这个书系的时候,就是这么考虑的。所以书系里的书,有硬科幻小说如《时间回旋》,有奇幻小说如“面相师三部曲”,也有一点侦探小说,如《镜中女孩》。读者并不会读了一本书就不读这个系列的其他书。

我们这个书系的读者群很明确,科幻迷和一些游戏玩家。喜欢玩游戏的人,对现实世界有另外的一种看法。科幻在中国几十年累计了很多科普发烧友,90年代后这些群体消失了,科幻就走向衰弱。现在科幻小说又起来了,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现实的状况残酷;二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从80,90年代开始就有一股很强的反乌托邦的控诉,不仅表现在文学上还包括影视作品, 80后、90后喜欢日本动漫的人,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是这类型书的潜在读者群,而且人数不少。所以我比较看好反乌托邦式或是近未来式的科幻小说,觉得会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而且会成为整个科幻未来发展的绝对主流。

柯尊文

坚持科幻出版,

发掘本土新秀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湖北少儿出版社80年代末就开始出版科幻。以科普/科幻这块来说,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黄金时期,大概持续了十年的热度,到了1996年之后比较低迷。作为有责任感的出版社,应该继续坚持这方面题材的出版。一方面这块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另一方面政府也比较支持这类作品的出版。

我们社2012年开始推出科幻大师系列,一共有20多本,包括经典作品和一些当代作家的作品,在这一块上,我们与《科幻世界》有一些合作,因为他们长期经营科幻,信息和资源方面比较丰富。此外,我们还对已是公版权的科幻经典作品进行重新的编排和整理。在我们的整体规划中,有科学童话、科普知识、科普绘本、科普漫画,科幻小说是一个比较小的支点,目前难度比较大,但还是要经营。我们会留心发掘一些有潜力的新秀。我们跟全国科普协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已经意识到本土科普创作在原创层上有断层,所以他们组织了一些笔会,或是一些科学漫画等活动来发掘新作家。

吴向阳

发掘轻度科幻爱好者

重庆出版集团

科韵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重庆出版社早在90年代就涉足科幻出版,但把科幻小说作为重要产品线来打造是去年才开始,出版品并不多,今年会加大出版力度,预计会出版30个新书品种,初步形成一条产品线。把科幻作为一条重点线来发展,是基于我们在行业内和读者圈做的市场调研得出的判断――今年到明年科幻阅读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在出版品上,我们没有刻意区分国内、国外的作品。从实际出版情况看,国外的作品稍微多一些。在已出版的作品中,国内影响最大的是《三体》和《星潮》,国外是《终极理论》。在科幻题材方面,我们看重硬科幻,在意文本的科技含量,但也注意向下兼容。目前,科幻作品成为畅销书的还不多,《三体》是个特例很难复制。普通作品的销量也就8000~10000本。

2011年,我们开始与《科幻世界》合作,耕耘本土原创科幻作品,同时也与“科学松鼠会――果壳互动传媒”建立了合作关系。对于科学松鼠会,我们追踪了3年,终于与之开始了全面合作,并根据目前欧美先进市场上的经验,重点开发科幻影视游戏的官方小说,强化与众不同的市场定位,发掘比科幻爱好者群体更广大的轻度科幻爱好者群体,吸引科幻大片的观众。目前已列选《质量效应》、《利伟坦号》等数套近30个选题,还储备《光环》、《星球大战》、《星球旅行》等大系列近100个选题,准备陆续推出一系列高品质的科普科幻类图书。

姚人杰

作者群和读者群

都需要培育

热衷科幻的文学译者

科幻出版要继续走,一方面要面临出版方的预期和现实间的落差问题。科幻出版不会一下子飞跃,国内科幻原创者本来就少,而且因为登载渠道主要是杂志,都以中短篇创作为主(甚至老牌作家何夕也是如此)。出版方面长篇小说自然比短篇更能卖得动。所以,原创的科幻长篇不可能一下子涌现,这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是国外科幻的引进,需要有人去做选题规划,做市场分析,最主要的是翻译、编辑环节都需要花心思,需要时间积淀。那些准备投入科幻和已经投入科幻的出版方,要意识到科幻出版如要做出成绩来,不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就能出结果。科幻领域很难出现《三体》那样的“畅销书”,最好的预期是能做出一批常销书,以品种和质量打造科幻出版品牌,又以有信誉的科幻品牌带动科幻图书的销售。出版方做整套科幻小说,不要指望有读者一本不拉地全看(像推理小说读者中,真的有很多这样的人),而是希望大家会知道这个书系,有兴趣的话看上几本。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出版的品质和速度跟不上,《三体》而聚集起来的读者群很可能会散去。确实有那种可能。但因《三体》聚集起来的读者群,本来就是很松散的。所以要回到一个问题:《三体》为何会畅销?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第一是质量;第二还是质量。从《三体Ⅰ》到《三体Ⅲ》出版的四年时间里,《科幻世界》对图书的推介能力和营销能力并无突飞猛进的进步,只能说是几年间“三体系列”以其质量征服了大量读者。

对科幻小说出版来说,作者群和读者群都需要培育,以前有很多读者会觉得,“科幻小说很难读懂的”或者“科幻小说怎么怎么样”,总之对科幻小说有抗拒或不屑一顾的心态,也许很多人现在也还是有那样的心理。但是“三体系列”令读者对科幻有所改观,让一些人对科幻产生兴趣,刘慈欣本人也成为科幻创作者的一个标杆。

吴岩在1980年代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1991年,他开始在北师大给本科生开科幻课程。课程主要是欣赏世界科幻大师的作品,并介绍中国科幻发展的状况。这个课程一开十年,直到他出国进修。2003年,他客座北师大中文系,科幻作为该系现当代文学四个方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中的一个。

书香:可以往科幻靠的类型非常多,如何定义科幻?您是否会看好某一类科幻小说的发展?

吴:当前国际通行的对科幻的定义是一位加拿大学者提出的,疏离加认知的文学。它疏离于现实生活,但同时又告诉你这个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事情是怎么产生的,并给出一个认知性的解释。科幻的范围非常的广,题材也很多,不过我并不认为,某个题材的科幻作品就会更好。我看的是整个类别。

书香:现在不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这是否是中国科幻遇到的最大问题?

吴:科幻作为文学类型,它的基本构造方式是和现代性和现代化相关的,但当整个社会进入后现代,这种表述形式就不太适合了。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是全世界都面对的,科幻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在衰亡。西方很多科幻大师都不在了,现在也有写科幻写得很好的人,但是大家都不觉得他们是以前那样的大师了。

一个很重要的转向就是科幻的承载工具发生了改变,从小说开始转到影像。现在影视开始承载过去一部分科幻小说的读者。有关科幻题材的电影出一部大家就高兴一部。这是整个时代的转变。文学衰亡但文化不会衰亡。

书香:江晓原老师曾说过:“要让中国科幻大踏步往前走,最立竿见影的是拍一部思想深刻、票房大卖,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大片。”您觉得科幻大片是否能带动科幻的发展?

吴:这是个假设,是一个很好的理想,但我觉得问题不在这里。拍一部大片是挺好的,大片受欢迎之后,还是会遇到跟《三体》一样的问题――大家等着看下一部作品,可是你没有。中国的科幻产业当前是买方市场,作品供不应求。这个市场远没有饱和。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书香:科幻小说被文学家诟病的是,小说的人物创作上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科幻变形作文篇8

首先,关注网络资源。建立关于科幻画创作的资料库,把随时看到的相关网页或图片下载到资料库中保存。作为美术老师,应该多储备各种知识,开阔视野,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高要求自己,才能永远在学生中保持领跑地位。我主要面向初一初二的学生,选择一些绘画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些我收集到的关于科学幻想绘画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先让他们熟悉科学幻想绘画,因为他们虽然绘画基础较好,但此前都没有接触过科学幻想绘画。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对科学幻想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把握好科学幻想绘画的表现尺度。有些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在脑海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思,比如有的想象就非常有新意:地球人欢迎外星人的到来,为了表达人类对外太空人和平的美好愿望,把绿色的橄榄枝幻化成迎接外星人到来的天梯,我听了她的讲解,认为她的想象和创意都很好,鼓励她在想象的基础上将她的想象用绘画的语言将内容表现出来。同时建议她外星人的形象要刻画的夸张些,要和人类的形象形成较大的反差和对比,毕竟外星人真正的形象我们都没有见过。要让看作品的人一下就能感觉表现的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的人类。

其次,关注往届比赛中的一些获奖作品和作品名。在历届科幻画比赛的作品中,我会纪录下了一些获奖作品和作品的名字,作品名是作者用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对作品特点的高度概括。从中不难分析出,这些作品所以能获奖,其实用性、前瞻性、科学性在作品中的地位是非常显著的。例如:《火山能源转化器》、《太空“吸尘器”》、《地球的降温器》……这些作品不仅内容紧扣大赛主题,科学性强,画面的构图处理上也重点夸张了机械部分,使观众一目了然,起到了过目难忘的效果。我给学生看历届参赛的获奖作品,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然后我再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他们会对哪种类型的科学幻想绘画感兴趣。现实生活中老师常常会发现许多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孩子:许多想象力丰富、语言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构思描绘得绘声绘色,一旦动笔表现起来就差强人意了。相反的,有些孩子有较好的绘画基本功,但对科技类知识知之甚少,在构思上与那些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相比较会显得相形见绌。我建议学生的作品可采用合作的形式完成:创意构思+绘画表现。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能力特点,因此,有效地结合这两种孩子身上的资源和长项,可以大大地提高作品的优秀率。

针对他们侧重点不同,把他们绘画的主题定下来,先让他们自己回去构思,打一个简单的草图,并写出他们的构思创意。根据他们的创意和草图,我给他们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建议他们进行添加和修改,最后确定了四个不同的主题和方案。

1.以2008年奥运会为主题,如何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更多的能量资源。

2.以环保为主题,地球越来越暖,如何解决寒冷地区的动物生存问题;污染问题急需要解决,如何改善河流污染。

3.以外太空世界为主题,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人类如何与外星人更好的沟通。

4.以人类未来的居住空间为主题,为人类寻找除地球以外的生存星球。

通过以上几个主题的确定,我感觉学生们定的主题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说明学生们敢于在已知领域的基础上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只有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不断地增长长久的创新能力。

最后,关注画面的表现技巧。根据主题构思出立意新颖的画面,还要注意构图、色彩的处理,绘画技巧也应具有一定的水平。还须一个一个单独指导。比如,张明川创意的科学幻想绘画主题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提供更多的能量资源。因此他的画面中心是一颗装载能源的徐徐上升的运载火箭。火箭尾部喷射出火焰“中国印”图案,蕴含中国文化,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火箭的两侧画了五个奥运福娃造型的卫星全面接收太阳能,再向主火箭传输,主火箭再向地球传输。火箭衬托的背景是深蓝色的地球。整幅画用水粉来表现,背景用大块的笔触去表现,但主题物刻画得非常细腻。作品整体感觉对比强烈,主题突出。从这幅作品的构思中也能体会到学生将科学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相结合。突出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又如:张琪同学的构思主题是以环保为主题,因此她的画面创意是图案和文字相结合。而且用两幅来表现主题。第一幅画面的中下方是一只企鹅妈妈和它的企鹅宝宝,远景是一些分散的大大小小的企鹅。他们置身在正在融化的冰山之中。画面的文字是“地球越来越暖,冰山在不断地融化,我们的家园在慢慢地消失”。第二幅画面的右上部画的是一部正在往融化的冰川喷洒冷气的能源设备。冷气制造机整个造型成椭圆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四周喷洒。颜色用橙色来表现,这样可以和蓝色的冰川作对比,而且使它的外形比较突出。中下部还是上一张的企鹅母子,但是他们的对话却发生了变化,文字是“我们不用再担心冰川融化了,人类和我们共享美丽的家园”。从她的作品创意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希望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和动物应该享有共同的家园。所以她才会想象出冷气制造机,让冰山不再融化。

看着学生们完成的一幅幅作品,真的让我非常感动,真希望他们美好的想象和愿望都能变成现实。所以我不断地鞭策他们,要好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掌握大量科学知识,将他们的理想变成现实。在参加第十八届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张明川同学获江苏省科学幻想绘画二等奖,张琪同学获省三等奖,汪子琦、吉晓爽同学获市科学幻想绘三等奖。法国哲人加缪说过:思考是创造一个世界的首要工作。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靠坚持不懈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思考与总结。我们没有翅膀,但有飞翔的愿望,通往成功路上的红地毯,它是用经验和汗水凝结成的,只有在不断的总结中,我们才可能迎来质的飞跃。

科学幻想绘画活动,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少年儿童乐于参加的一项有益的科学活动,它培养了少年儿童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从小就尝试手、脑并用,绘出未来科学的美丽画卷。

科幻变形作文篇9

关键词:科幻 源代码 大众文化 乌托邦

一、引言

近年来,科幻题材成为电影拍摄的宠儿,各种科幻元素充斥在银幕上。如2009年《星际迷航》里眼花缭乱的飞船,2011年的《变形金刚》里充满屏幕转轴精密的机器人,《黑客帝国》系列里错综复杂的虚拟世界、真实世界、电子程序世界、锡安城、机器城……这些电影里充满了“技术感”,甚至是“工业感”、“金属感”的元素。然而人们为何如此沉醉于由钢铁、技术和未来构成的神话?

技术之为技术,实在应该被称之为一种创世的力量。西方因为人类自身的局限与有所不能而发明了上帝,《圣经》中声称:上帝可以做任何事情,也能够做任何事情,然而这毕竟只是虚幻,但是现代技术却使得这一切完全成为现实。①

正如上述所说,技术的无限扩展使现实世界与未来世界以某种方式对接,技术就是人类为自己找到的上帝。相对于人类的局限与有所不能,技术却以自身独具的观念化模拟的神奇手段展现出自己的完美与无所不能。它把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但是在想象中却存在着的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从而从感官和理性双重意味上满足人类最疯狂的幻想。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和主导的解读世界的文化样式,都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艺术,在“文字尚未发明之时,人们用形象来思考。在文明程度较低的古代,巫术、神话和传说是人们解读自然和生活世界的独特方式,列维・斯特劳斯说,神话故事的结构本身就是意义的呈现,神话替我们思考。在文明社会,宗教一度是解读自然、宇宙和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样式,联结着今生与来世、神与人、责任与希望。近代以来,科学锋芒锐出,对自然和人类世界作出理性说明,并排挤其他的文化解释模式”。②

科幻小说正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它对当今时代和世界有独特的文化阐释功能,是超越大众、超越时间的文本,它也“具备社会批判的功能,是活在未来的文学,它以文学幻想的形式展开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③作为科技时代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科幻小说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反思世界、反思我们所处时代、反思科学本身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更疏离化和陌异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科幻小说具有区别于往昔文化形式的特征,即以科技为绘笔,以幻想为灵感,在特定的时空场域建构未来世界,正如一个小小的“时间岛屿”,浓缩了各种社会政治的、外观的、宇宙的构想。

然而作为大众文化形式之一的科幻题材电影则又与科幻小说存在距离,这距离主要在于前者与大众心理息息相关,科幻小说旨在批判历史和审视当下,而科幻电影则在更大程度上倾向娱乐,倾向帮助大众登上乌托邦的乐土而非纠缠于悲观的敌托邦,这时,不得不自我扭曲的科幻能清晰地折射出一个真实复杂的当今世界。

二、八分钟拯救与重写的神话

“时空”这一概念也是经常以不同的新奇面目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生命与时间是人类永远的话题,人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对此着迷,而科幻小说也常常借助特定的时空转换形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寻找和维持一种历史张力。从1984年《回到未来》三部曲的穿越时空到2011年的热门电影《源代码》中运用的“平行宇宙”或者说“多重宇宙”理论再到《盗梦空间》中四层梦境和迷失城。这正是对之前科幻电影中时空观的一次次大胆突破和重构。

由于时间悖论的存在,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由于时间箭头的单向性,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或者说哪怕能够再现已发生的过去,也无法对历史有任何干涉。“关于穿越有一个“外祖母悖论”:如果一个人真的“回到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时间旅行者本人从哪里来?“对于‘外祖母悖论’的解释,物理界产生了平行宇宙的概念:也许有许多平行的世界,如果改变某一段历史,那以后的历史将会得到巨大的改变,或者原本该发生的会在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里发生。”④在人们试图通过回到过去修正错误的母题故事中,《源代码》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设想完美的顶峰。

《源代码》的主人公――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史蒂文斯上尉突然惊醒,迷惑地发现自己以另一身份历史老师肖恩处在一列火车上,通过不断回到芝加哥火车爆炸案前的八分钟(斯蒂文斯反复回到8分钟前参与这段历史),探寻真正的凶手,目的是阻止另一场更大的核爆炸。不过当他终于发现了凶手之后,仿佛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进入了另一个与现实宇宙既平行又交错的“平行宇宙”,不仅重获新生,而且抱得美人归。

然而现实中的史蒂文斯上尉已经在阿富汗战争中受到重伤,带着对未能在死前跟父亲道别的遗憾等待死亡,在列车上的寻找真凶拯救世界不过政府的一项实验项目,即利用一套仪器维系并连接濒死士兵的大脑,同时再将其他事故遇难者大脑所记录的残留信息与其关联(电影中说是“重叠”),从而重现出一个长达 8 分钟的死前时空供“缸中之脑”来遨游,以达到帮助警方查找各类事故起因。现实宇宙与平行宇宙直接的巨大反差、前者的残缺结局和后者的美满让人们下意识地愿意无条件地相信平行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因为它使人类长久以来试图通过时光一次次重复来修正自己人生的这一梦想成为可能。

“我们希望能够把自己认为错误的问题,重新设计进行调整以臻于完美的目的为终极追求。《源代码》的影片结构就是基于对设计修正理念而作的一种假象,假设人生的设计可以修改直至相对完善。可以通过洞察未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计划性修正。”⑤

这正是“最后八分钟拯救”的叙事魅力所在,就在平行世界的一次次重构当中,现是科幻元素为主人公从残缺走上圆满之旅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接着,他开始一次次地修正他的遗憾,包括爱情、亲情和自我掌控的自由。一次次的穿越使影片在虚幻与真实间重建了一层新的圆满的人际关系:与父亲由冷漠误会到理解,与古德雯由利用到惺惺相惜,与克里斯汀娜由陌生到相爱……在过去,当现实生活中的遗憾无法弥补,人们往往借助浪漫文学故事陶醉在桃花源般的幻想当中,然而在梦醒之后,他们清醒地明白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而如今,人们借助科幻电影中“平行宇宙”的理论实现梦想,且并不把这一美梦当做是不可实现的,而是笃信它的科学性和可实现性,这是大众文化的胜利,是科幻和技术等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让步,这是一个为绝对自由和圆满的人生而重写的当代神话。

三、故事之外的故事:政治寓言与“弱者战术”

来自科幻的隐喻已经不仅限于灾难、未来、奇观,而开始与政治、商业、经济的寓言密切相关。政治商业寓言在诸多科幻电影中都有影射。例如《变形金刚》中威震天对能源的渴求和争夺无疑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石油(能源)危机有关,对能源的掠夺也成为“二战”后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动力;而“《2012》也似乎成为金融海啸时代的绝佳隐喻,影片中选择在中国制造诺亚方舟的情节似乎预示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实力”;⑥结合19世纪后期的西方在资产阶级帝国梦想的支配之下的那种向外扩张的野心和历史,我们也不难看出《阿凡达》中表露出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他者”的恐惧和隐忧。于是,在这些科幻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之外还有无数与当今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故事,它成为浓缩了全球文化政治经济关系格局的缩影。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出,蕴藏在《源代码》中的政治寓言正设定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执行公务的飞行员史蒂文斯正飞行在阿富汗上空,后因飞机坠毁而丧命,在主人公碎片般的回忆中,在他与负责源代码项目的拉特里奇博士的对话中,我们还可以感受身穿绿色军装的士兵们处于枪林弹雨中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感受到影片对美国政府向阿富汗开战的谴责,感受到军国主义和话语霸权主义的阴影。

然而这阴影远没有因主人公的生理死亡而散去,当他的大脑处于被拉特里奇博士操纵的境地时,尽管他有自己的意识,却无法做主,正如教授所说:“你就是时针上的指针,我们给你上了发条,你就开始转动,再上一次发条,你又开始转动,你的作用就体现在此。”影片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对政治强权对人权的侵犯的指控非常尖锐,这里的拉特里奇博士可以代表一系列国家意志背后的操纵者,如政治军事或财团首脑。士兵出于爱国已经牺牲,而且是死于统治者们为了利益而发动的不义的战争,这本身就足够讽刺,而在士兵死后仍不忘榨取剩余利用价值则使批判意味加重:罔顾战士的意愿强迫他的大脑继续服役,并强调“你的大脑的使用权和整个源代码项目都通过了军事法庭的审核”,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践踏。然而他们的目的也并不像自己所宣称的“为了两千万美国人的生命那样高尚”,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和名利野心。

军国主义在科幻小说的话语中及论及科幻小说的话语中都有出现。而在科幻小说中描写到的军国主义催生出的则是借科技的力量而变得越发深广的一场殖民化大革命,军事化的政治“辐射尘”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强烈地影响和控制着大众文化的方向,在所有军事科幻文学里,他们都被热情洋溢地描述为:全副武装、精良装备,能更加神速、更大规模地进行屠杀。在《科幻小说面面观》里达科・苏恩文有这样的表述:

公司资本主义(主要在美国)的军用工业机构生产的是在全球贸易中获利最丰厚的“杀人商品”,它们不仅是导致国际组织暴力的最重要原因,也可能是那通过商品经济强制执行一场世界,把人类的生活世界与生态系统全部殖民化的最重要原因。⑦

而科幻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形态之一,却在某种程度上拒绝了这一殖民化大革命进程,充分显示出大众文化作为一个斗争的场所,已经日渐成为对支配文化的抵制力量。正如《源代码》中主人公史蒂文斯在古德雯的帮助下成功逃脱拉特里奇博士的掌控,在平行宇宙中获得了绝对自由,这时影片中体现的爱情、友情和亲情主题的彰显,尽管落入俗套,却正是以大众文化的流行思维对现实统治秩序的解构和抵制。用葛兰西的话说,即是统治阶级的知识和道德霸权受到了挑战。抵制理论在德赛图那里得到发展,“他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中大众战术上的‘抵制’,这是文化意义上和象征意义上的一种‘抵制’,着眼点在于大众或者说‘弱者’在文化实践中,如何利用‘强者’或者利用强者给他们的限制,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行为和决断的自由空间”。⑧124这一理论核心处即有“弱者的战术”的著名论点。现实世界中,当气急败坏的拉特里奇博士冲进实验室想阻止古德雯时,飞行员史蒂文斯已经在最后八分钟后停止了生命,而免于被反复利用的命运,同时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他也获得了逃脱和救赎。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弱者打败强者的,一种自下而上破坏管理和控制工人系统的,自下而上的权力就在于大众如何逃避控制。

四、不完美的乌托邦之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文化在逃避社会控制时,往往并不够彻底和完全。“大众文化就像一场游击战,支配文化生产的阶级集团装备精良,是军力非凡的正规军,大众则是小规模武装的游击队。由于双方力量悬殊,在游击队和正规军,也就是弱者和强者的对抗中,弱者的策略因此不是要赢,而是力求不被打败。不被打败就等同于胜利。”⑧125-126因此最后,影片回避了讨论史蒂文斯逃往的平行宇宙里情况如何,是否也存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遗憾,例如以拉特里奇博士为代表的军国主义统治阶级和制造爆炸案的。而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主人公始终无法以他自己的身份获得在平行的宇宙中存在,而是将以肖恩(历史老师)的面貌和地位生活,与克里斯蒂娜相爱,这是一个打了折扣的童话,是一个圆满却并不完美的神话。然而除开电影情节本身,就是《源代码》中科幻理论的运用也是破绽百出、惹人置疑的。

拉特里奇博士所提到“源代码”与量子物理学上所谓的平行宇宙理论相去甚远。量子力学层面上的平行宇宙是重叠在一起的。它们是以重叠的状态存在的,比方说在我们的这个空间中,叠加了无数的平行宇宙,无数的平行宇宙重叠在一起,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无数分之一的一个平行宇宙。一般来说即便是拍成科幻电影的话也只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发生穿越,例如热门美剧《迷离档案》,很难像《源代码》中那样在“大脑意识”的层面上通过电脑模拟的源代码进行穿越。因此,《源代码》一片中的“平行宇宙”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时间旅行穿越概念的另类包装与运用。⑨

当科幻小说走向科幻电影,尽管科幻难免在某种程度上变了质,走向伪科幻,但这种扭曲却能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造出乌托邦之境,在那里,人们终于不必受到各种限制而被固定在社会机器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乌托邦中的自由的光辉的折射吸引和召唤着大众。

我们通常认为判断一部作品是否符合乌托邦小说时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每一部乌托邦小说都是一部对作者所生活的经验环境进行含蓄批判的讽刺小说;第二,“无组织的理想之地可能是人间天堂,也可能是安乐乡,但绝不可能是乌托邦,所有的乌托邦小说都是反方案、反对坏的组织,反对作者身陷其中的道德混乱和物质混乱,而反方案的实质必然是一种得到清晰阐明的拟换性秩序,它必须对拟换性的国家进行详尽的勘察”。⑩从第三部分的论述中看出《源代码》或许能够满足第一个条件,然而第二个条件却不能成立,因为影片在假设以平行宇宙作为乌托邦之境时并没有对这世界作出任何实质性的限定,比起自由主义的、公社式的和联盟性的国度,平行宇宙更像个神话,像一个没有缺憾的仙境,这就为大众的乌托邦之境埋下了隐患,也折射出弱者的战术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彻底性。当大众文化在为这乌托邦的出现而狂欢时,为这神话神魂颠倒时,其实并没有也不指望获得对意识形态的掌控,正如上文所说,它只是力求不败而已。

然而,即使这个神话般的乌托邦具有根本性的危机,但对于大众文化来说,它也已经意义重大,因为它模糊了可能与实在之间的界限,把可能性等同于一种实在性,但是乌托邦又是真实有效的,每一个乌托邦都是对人类可能性的预示,没有这种预示的能力,人类历史上无数的可能性也许至今仍然得不到实现。正如陈刚在《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中所说:“因而,乌托邦虽然是虚幻的,但正是这种虚幻性使得它向可能性开放,使得人生成为一件能够承受的事情。”⑾

综上所述,科幻电影跳跃于与科幻小说(精英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商业寓言)、大众文化语境(流行文化)之间,更像是一个核心纽带不断地与特定社群发生联系。我们以《源代码》为例,分析了科幻电影背后的微小而又无限巨大的延展空间。科技时代用科幻重写的神话,它试图用重复的时空修正生命中的遗憾以获得人类的绝对自由,并借助科技力量逃离现实,进入乌托邦之境。而大众文化在这神话的产生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于是在政治寓言充盈的氛围中,大众文化以其独有的抵制话语通过对科幻的扭曲展开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权力争夺。

注释

① 潘知常.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3.

② 邬晓燕.科幻小说:科技时代新的解读方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5).

③ 余泽梅.陌生化与认知: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科幻小说[J].江西社会科学,2012(1).

④ 王宇.科幻电影的时空观[J].课堂内外:科学Fans,2012(3):56.

⑤ ,王晨萱.设计理想与期望的平衡――电影《源代码》对精神的诠释[J].作家杂志,2012(9).

⑥ 张惠瑜.影视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M].北京:三联书店,2012:161.

⑦ 达科・苏恩文.科幻小说面面观[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442.

⑧ 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125-126.

⑨ 基督山伯爵.由《源代码》闲谈邓肯・琼斯――硬科幻、软科幻、伪科幻?[J].新科幻(文摘版),2012(1).

⑩ 达科・苏恩文.科幻小说面面观[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56.

⑾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53.

参考文献

[1] ,王晨萱.设计理想与期望的平衡――电影《源代码》对精神的诠释[J].作家杂志,2012(9).

[2] 达科・苏恩文.科幻小说面面观[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3] 朱锐.科技政治与生态隐喻――解构《阿凡达》[J].艺苑,2010(3).

[4] 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5]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科幻变形作文篇10

【关键词】太空科幻片;主题;类型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62-01

《星际迷航》中的一句台词:宇宙,最后的疆域。界定了太空科幻片的类型空间。然后我们发现几乎从电影诞生之日起便产生了科幻电影,从1902年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开始,直至今天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成为统治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

一、概念及范围界定

《电影艺术词典》如此定义科幻片:“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做幻想式的描述。其内容既不能违反科学原理凭空臆造,也不必拘泥于已经达到的科学现实,创作者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1]

科幻片的含义广泛,可以包括机器人科幻、生物科幻等诸多内容,而本文所提到的太空科幻片属于科幻片的一个子类型,类型界定主要以电影所呈现的空间为标准。太空科幻片具有如下共同特征:以探索太空为主题,在视觉上展示地球以外的太空环境,在时间上指向未来,常借助科技文明的代表成就如宇宙飞船等。

二、太空科幻片的主题与心理模式

(一)主题多样。科幻片主题繁多,有探索太空,有救赎,有从哲学高度观照人类发展,有借科幻隐喻现实社会,有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设置,反战甚至是反科技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影片。太空科幻片可以以太空探索为主题,也可以借助太空背景展示社会主题。

(二)心理模式。探索的欲望和对未知的恐惧构成了太空科幻片的基本观赏心理。我们总是渴望了解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太空瑰丽的景象作为视觉奇观也总是能满足我们某种猎奇的心理需要。有多少幻想,就有多少恐惧。宇宙世界是黑暗的,并且是不为我们所了解的,对于这种未知的空间和黑暗我们会产生深深的恐惧感,所以在科幻片中常常会设置我们对于恐惧的诱发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带有某种神秘色彩,既可以是外在的,比如外星人入侵,也可能是人类内部的,如人工智能的失控。

三、太空科幻片的类型特征

美国学者赫伯特・弗兰克曾对科幻片下过这样的定义:“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2]我们可总结为三点:虚构故事、基于科学本身、戏剧性的情节。正是在科学基础上的幻想所创造的世界给予观众亦真亦幻的体验。

(一)电脑特技承载科学幻想

电脑特技在科幻片的制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许多令观众叹为观止的视觉画面,呈现了纷繁的视觉特技效果,也因此形成了科幻片的艺术特色,构成了科幻片的视觉图谱。由于科幻类型本身的视觉需求,早期科幻片的拍摄带动了特技的产生,如“二次曝光”、“停机再拍”、“模型摄影”等摄影特技使电影成为创造幻景的媒介。今天的科幻片已经可以借助数字特技、CG技术创造以假乱真的太空景象,历年来的奥斯卡“视觉效果奖”也几乎成为科幻片的专利。

(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元素

1.人物设置:科学家/博士、非人角色。科幻片必须要塑造科学家形象,无论他们是否是主角。在《月球旅行记》中梅里爱亲自扮演了把人送上太空的科学家,并且出现在一个类似于学术论坛的场景里,墙壁上镶嵌着天象仪,黑板上画着地球和月球的轨道示意图。这些人物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影片的科学基础显得真实可信,从而使影片成为一部科幻片而不是魔幻片。

科幻片这一特定类型充分满足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想像,具体呈现出来就可能是外星人、机器人等。这种非人角色随着类型的发展不断进化着,这种人工智能在太空漫游时表现为一台哈尔9000的电脑,在《星际穿越》里则是神勇的TARS机器人,其除了能够变换外形之外,还拥有幽默的话语表达能力,成为了电影重要的笑料来源之一。

2.场景设置:模拟太空环境。美丽的蓝色星球,无边无际的星系让观众一眼就可以辨认出太空科幻片,而对于太空环境和飞行器的展示也成为了观众的重要观影期待。太空科幻片在展示宇宙奇观时常常采用长镜头,正如有人批评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时说:三个小时的故事完全可以半个小时完成。长镜头能够保证空g和时间的连续性,给人以真实感,同时其缓慢的节奏具有抒情意味,所以用长镜头展示太空再合适不过。太空科幻片由于其特殊的太空环境,在配乐的选择上常常选用能体现节奏舒缓的音乐,例如能展现宇宙宏大的交响乐。

四、结语

太空科幻片延伸了美的领域,制造了无数视觉奇观,展示了我们从未见到过的浩瀚宇宙。如今我们更加自信于电影技术,国产太空科幻片的未来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