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4-12 12:09:32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1年全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刚才,毛桂文同志代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了2011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了《2012年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实施要点》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各成员单位进行了认真讨论和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请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吸纳大家的意见,抓紧修改完善后下发。下面,我就今后做好全市科学素质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差距,切实提高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011年,我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决策部署,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扎实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工作推进力度明显加大。进一步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完善了工作机制,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编制了《全民科学素质2011—2015年实施方案》,为“十二五”开展全民科学素质普及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成效显著。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等活动,着力开发中小学生创新创造潜能;全面启动“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快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宣传,丰富了居民科普文化生活;完善培训体制机制,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主题科普活动有声有色。围绕公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以科普周、全国科普日、社科普及周、全民读书周和人文大讲堂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公民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国际国内情况来看,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已达到20%以上,我国2010年3.27%,北京、上海等市为10%以上。从全省范围来看,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为5.6%,金华市为2.75%,我市比例为2.3%,我市在全国、全省都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亟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什么是科学素质?国务院下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素质的定义是:制定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印度将其定义为“全民最低限度的科学。”科学素质可分为四个层次:生存科学素质、生活科学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参与公共事务科学素质。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社会的竞争力,是国家兴衰的根基。因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迎接党的十的喜庆之年,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和“两个崛起”的总要求,提出要把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的绿色腹地、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形神兼备的人文生态城、开放包容的活力创业城、和美富庶的民生幸福城。这一目标的确定,对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为我们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内涵、新要求,充分认识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作为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基础性工程,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广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大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加快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结合实际,狠抓重点,切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实效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定位,突出重点,明确方向,把纲要实施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一要进一步认清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当前,我市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全民科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素质纲要》确定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公民自觉运用科学知识处理日常工作、生活问题的习惯尚未形成,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还不强,社会上不科学、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三是科普为公众服务的能力还不强,公众接受科学传播、教育、普及的渠道和机会有待增加等。

二要进一步开展科学素质主题宣传活动。针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共性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将其贯穿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各个方面。科技(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社科普及周、防灾减灾日、全民学习日、人文大讲堂等专项活动都要突出这个主题,并与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要将主题内容制作或创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挂图、图书、影视作品、文艺节目等,直接送到社区基层、送到公众身边。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开设主题专栏,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要举办各具特色、便于公众参与的展示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加大科学发展观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

三要加强学习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还小得多。”这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要提升我市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必须继续做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以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一是大力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将科技科普知识和素质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加科学类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大力开展校外科技活动,加强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大力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较低是一大短板,要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务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完善农村科普惠农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科技知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大力推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提升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既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要根据经济转型升级和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能力。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着力普及科学技术、安全生产、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努力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四是大力推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在基层。要把社区居民科学素质的普及提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强化社区科普组织作用,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身心健康等内容,推动社区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科普活动,有效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面对突发事件、灾难的生存能力。五是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推进科学素质工作中起着示范、引领作用,要坚持把提高科学素质纳入干部学习培训之中,突出科学发展能力建设,以提高科学决策与执行能力为重点,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带动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三、统筹协调,全面动员,切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续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明确责任,扎扎实实地把《科学素质纲要》落到实处。

一是要明确工作责任。各地、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要根据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具体责任人,发挥职能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整体向前推进。

二是要强化基层基础。在策划和实施各项重点任务中,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服务基层、关注民生,不断完善基层科普组织和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效和水平。要努力构建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四位一体”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体系,使科普教育覆盖更多的基层群众。

三是要完善督查考核体系。督查是检验各级对科学素质工作重视程度的重要手段。各地各部门要把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做好对《科学素质纲要》贯彻落实的自查和督查考核,查找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2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落实《实施方案》的重大意义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入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新时期。其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落实《实施方案》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民科学素质这个根基打得越是扎实,越是能够产生伟大的创新成果。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已经表明,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无法实现科学技术人才的长期涌现,社会发展也会走入歧途与误区,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失去基础和支撑。

其次,落实《实施方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的缺乏,导致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生活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实施方案》的颁布实施,旨在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第三,落实《实施方案》,是黄梅推进科技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的需要。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公民的科学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相当数量的群众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城乡差距十分明显;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方较为盛行。因此,贯彻落实好《实施方案》要求,不断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是摆在全县上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实施方案》各项工作要求

落实《实施方案》,是一项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稳步推进。各乡镇、各部门要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以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主带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个重点人群。抓好这四个重点人群,关键是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来带动重点人群,以重点人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各类科普活动,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在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中走在前面。要把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意识,增强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自觉主动地带动重点人群和全体公民主动参与各种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接受科学教育,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二)以抓好科学教育培训为主带动社会科技知识的推广普及。普通学校的科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的科学教育,都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培养人们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实际,坚持分类施教、因人而异。要以中小学生为重点,稳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加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开展以掌握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教育。

(三)以抓好资源整合为主带动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经常化、群众化。目前,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普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资源分配不平衡。因此,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打破行业、部门壁垒,加强全社会科普队伍、科普设施、科普创作、科技传播等各类科普资源的开发、整合、集成和利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打造面向全社会的科普工作平台。要充分发挥传媒作为科技传播重要载体的作用,特别是高度重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推出网络科普的新形式,构建社会化大科普的工作新格局。

(四)以抓好社会宣传发动为主带动营造落实《实施方案》的浓厚氛围。落实《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公民既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受益主体,也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县科协要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发动工作的安排规划,精心策划,精心组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加大对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让更多的公民了解掌握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参与到落实《实施方案》中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领导,确保《实施方案》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是落实《实施方案》的关键年,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创造条件,积极推动,狠抓工作落实。

(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实施工作方案,积极建立协作配合、优势互补、综合集成的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既要明确职责,又要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科普资源整合起来。各责任单位要制定本系统的实施工作计划,搞好动员部署,切实保证经费投入,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督促。

(二)加强政策、经费和队伍保障。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安排专项经费。各成员单位以及有关部门、单位和团体也要根据承担的任务,考虑安排和落实所需经费。要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在校学生以及离退休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自愿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的宏大队伍,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3

“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规划专题研究启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研究所以及参与专题研究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辛兵、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起全、中科院战略研究局副局长田铭、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文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学科政策处处长龚旭、科技部政策法规司人才与科普处调研员邱成利等七位专家作为专题研究的评议组成员。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罗晖主持。

专题研究总体组介绍了“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规划专题研究的有关情况,并对相关要求做了说明。“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规划专题研究包括“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战略和目标研究、我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发展研究、我国科学素质基础工程发展研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保障条件发展研究、国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研究、我国小康社会建成对全民科学素质需求研究、信息社会发展对全民科学素质需求研究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监测指标体系研究8个专题。相关专题负责人做了课题开题汇报。

与会专家在对各个专题进行评议时提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规划研究要与时代潮流、时代特点相结合,体现出新特点;要与国家宏观政策相结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对目标进行量化,促进目标的可考核;要有专门的文本要求,充分体现科学理性;要与发达国家比较,重视与发达国家同等经济情况下的对比分析;要重视调研,提炼各部门和基层的工作经验。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文志做了总结讲话。他强调,一要知大局,进一步提高专题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基础在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专题研究工作是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推向“十三五”的基础性工作,希望大家认真负责,增强责任感。二要把此次专题研究当成科学研究,中立客观,实事求是。这项研究是国家制定“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决策的基础,要把握时代特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有前瞻性。三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规划在即,各专题研究组要克服困难,加强力量配备,明确责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和专题研究总体组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完成。

(李安安)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4

一、健全组织,制定方案,切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为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工作目标,研究部署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措施,严格按照“全面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的长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局领导班子统一领导、各股室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具体负责做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日常事务。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统筹谋划、制定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的通知》(××办发〔2007〕125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了行动的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工作措施和总体目标,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操作指南。三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我局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以污染减排促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一)立足贴近民生,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维护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推进“七彩××南.沧江明珠保护行动”,解决当前我县突出的环境民生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两年来,我局采取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污染源进行监督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偷排、漏排、闲置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维护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一是认真开展环境执法监察。积极组织下到基层企业执法检查500多人次,共查处30起环境违法行为,发出30份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和行政处罚文件。二是依法调查处理环境污染纠纷,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依法调查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共51起。三是召开部门联席会议4次,出动执法人员400多人次,检查乡镇、企业厂矿、个体经营户140家次。四是认真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重点对建材、建筑施工、硅冶炼、采选矿、酿酒、造纸、化工等行业和饮用水源地、县城垃圾处理厂运行情况及放射源、危化学品等进行重点检查,排除环境安全隐患,做到警钟长鸣、环境安全常抓不懈。五是开展好中、高考期间执法检查,加强环境噪声监管,确保考生安静的学习、生活、考试环境。通过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民环境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二)立足民生为贵,扎实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全市污染源普查动员大会后召开,我县结合实际,及时召开污染源普查动员和培训大会,根据全国统一时点200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年度为准,于2008年1月开始入户普查,2月份全面铺开入户普查登记工作。通过广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近3个月的努力,于2008年3月底全面完成入户登记普查工作,共填报污染源普查表1597家,其中:工业源249家,生活源353家,农业源995家。通过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掌握了全县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为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全民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1、抓理论武装,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一是认真贯彻学习会议精神,强化政治思想意识。我局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职工头脑,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二是抓好局中心组学习,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按照每年年度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学习专题,认真组织学习交流,并根据实际需要,新增学习内容,丰富学习知识。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使全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牢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奠定基础。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为切实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倡导法治、促进和谐。我局以“四五”、“五五”普法为契机,在全局上下深入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增长法律知识。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地学习《环境保护法》、《公务员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普法考试。通过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的法制意识,两年来,我局干部职工无参加非法宗教、组织,无人员到州、赴京上访事件发生、无刑事案件、无犯罪行为、无火灾事故、无人员伤亡的重大责任事故,无一起因预防处置不及时、不得当、造成人员伤亡治安灾害事故、无吸毒现象。

3、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我局每年一是积极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参加全县党员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到××监狱亲身听取报告和实地观摩。通过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筑牢了全局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二是2009年认真开展支部+支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座谈会。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进的力量,开创的新篇章。7月7日下午,××县环保局党支部与晓街乡四家村党支部采取支部+支部的形式,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座谈会。通过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坚定了全体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增强全局党员干部的党性。

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009年,根据《中共××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县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局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搞好思想发动、强化学习培训、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分析检查入手,精心组织实施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及各股室负责人分别深入栗树乡沙坝村、晓街乡四家村、大寨镇文朵村、大朝山西镇等乡村实践调研活动,认真开展民情恳谈,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党员干部学习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大幅提升。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共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共22篇、撰写调研报告4篇,与各党支部同过组织生活共8次,建立互帮互助体系共7个,帮助挂钩村建设新农村和扶贫开发项目3个,破解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共7个,帮助2个党员空白村组发展党员2名。

5、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2008年,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中,我局严格按照全县的统一安排部署和要求,积极采取动员大会、集中学习、研讨会、整改等形式,深化全体干部职工认识,更新观念,全面准确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解决影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突出问题。

6、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为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广泛接受监督,进一步推进施行“责任政府”四项制度。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县行政机关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的决定》的精神,逐步建立健全局重大决策听证制度、重要事项公示制度、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和政务信息查询制度等四项制度,确定和向网站公开了20个便于公众了解和查询常用的环保工作问题和解答,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个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环保工作机制。

(二)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为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全民投身环保实践活动,加快我县环保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我局以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1、抓好“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周活动。我局充分以每年“6·5”来临之际,充分利用城市街天,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天丰农贸市场、滨河公园等场地,认真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环境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过程中,重点对《环境影响评价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和我县近几年来环保工作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污染减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广泛宣传,倡导全民知法守法,各污染源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解决好环境民生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全民行动起来,共建美好绿色家园。两年来,共发放宣传材料30000余份,悬挂横幅8条,设置展版8块,展览宣传画(图)40余幅,宣传人次达60余人次。

2、发表纪念世界环境日电视讲话。为广泛动员,扩大声势,制造舆论,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2009年,我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于6月2日至5日在××县电视台发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电视讲话,号召全民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环保事业,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县、生态乡镇、绿色城市、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家园建设工作,倡导绿色文明、生态文明。

3、召开座谈会,增进环境保护全民齐抓共管。2009年,我局以实施“七彩××南·沧江明珠保护行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主线,积极推进“部级生态示范县”建设,于6月4日,邀请县四班子领导参加,与环保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重点排污企业组织召开了纪念世界环境日座谈会,对如何做好当前我县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切实解决环境民生问题进行酝酿和探讨。会上,有关乡镇人民政府、重点排污企业、环境义务监督员代表、环保使者代表对我县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了交流发言。通过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后,进一步加强了环保部门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增进了环保部门同各相关部门、各企业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增加了环保工作透明度,形成了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齐抓共管的共识。

(三)积极组织参与“综治维稳”宣传一条街和下乡巡回宣传活动

我局积极组织参加了每年3月的全县“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一条街活动。在宣传活动中,我局主要以展板和标幅宣传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以及国家和我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并以××南省阳宗海事件为典型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广泛环境安全宣传教育,对来咨询的群众及时给予咨询和服务。两年来,我局共出动宣传人员40余人次,发放《环保知识宣传手册》、《环保服务指南》、《××环保》等宣传资料10000多册。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全民环保意识、节能减排意识和法制意识。

(四)认真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我局坚持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为理念,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贯穿到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和过程,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共同营造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目前,我县各级绿色学校19所,其中省级2所,市级11所,县级6所。真正做到环境教育进校园、进课堂。

(五)推进和深化学校环境教育工作

一是在每年在六一儿章节期间,我局积极与县教育局联合,深入城区各学校深入开展××南省“七彩××南·我的家园”主题系列绘画比赛活动。2008年,共为28件给画作品猎装的学生进行颁奖和表彰。二是积极与县妇联联合开展“保护秘境××·共建绿色家园”环境知识有将竞赛活动,进一步普及环保知识。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5

2013年是太湖街道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为做好2012年度我街道科协工作,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中国科协“”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打造“现代化城区幸福街道”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突出一个重点、夯实二个基础、做好三项服务。突出一个重点: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中心,重点针对社区居民开展卓有成效的系列科普活动。夯实二个基础:重点推进企业科协组建和发展工作,为更好地发挥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夯实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区科协组织工作,为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夯实基础。做好三项服务:一是为推进我街道加快转型发展服务;二是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三是为实施“人才兴街”战略服务。

三、工作目标

1、创新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方式和载体,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未成年人、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教育实现全覆盖,城镇劳动人口及农民科学素质教育面达80%以上,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教育有特色、有创新。

2、组织举办好科普宣传周、科普日和科普志愿者宣传活动月等大型科普活动,年内街道各级各单位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0场次以上,受益人数超6000人次。全面启动社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实现科普志愿者队伍各社区全覆盖。

3、为“”、引才引智建立人才需求、项目合作信息渠道,为来我街道创新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合作、技术洽谈等服务。街道科协系统牵线搭桥项目不少于1项,组织科技咨询服务项目不少于1项。组织实施“金桥工程”、“厂会协作”项目,年内各完成2个。

4、力争年内创建区级以上科普示范单位不少于1个。

5、巩固和发展企业科协组织,力争年内完成新组建重点企业科协和联合企业科协3家。

四、工作重点

(一)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社区居民素质教育有特色、有创新,切实为构建幸福街道服务。

1、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机制,完善组织网络建设。切实落实《区2012年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意见》,大力开展面向重点人群的科普活动,围绕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类重点人群实施科学素质行动。

二是进一步创新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方法和载体。充分调动科技、教育、传媒等社会各界参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积极性,整合和发挥辖区科普资源,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

三是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有特色、有创新。依托科普志愿者月、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学校、企业、科技社团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形成社区科普工作合力。

2、大力、广泛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一是认真规划科普工作。以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为指导,结合我街道打造“现代化城区幸福街道”的目标定位,贯彻落实好“十二五”科普工作目标,并结合年度重点任务,细化科普领导小组及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精心策划科普活动。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等为重点,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群众参与性强、宣传氛围浓厚、有社会效应的科普活动。

三是强化科普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科普文艺汇演、科普画廊巡展、科普讲座,协调和组织科普大篷车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积极挖掘和整合各类社会科普资源,继续开展创建科普示范社区活动。

(二)以专项计划、重点工程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切实为太湖街道加快转型发展服务。

1、实施“”

充分利用科协系统在高层次人才资源上的信息优势,建立政策咨询、人才需求、项目合作等信息互通渠道。积极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年度中国科协()海智洽谈会,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街道开拓项目、技术合作等洽谈活动,加强对外、对上、对下的联络,为海外人才创业提供企业管理、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服务。

2、实施“厂会协作”、“金桥工程”

充分发挥科协系统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协会的广泛联系优势,围绕我街道产业发展特点,抓好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

3、深入开展“讲、比”和“争当科技先锋”活动

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动员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各类企业中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并组织好成果展示,组织科技工作者争当科技先锋,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技术交流、科普报告、科技培训,征集科技合理化建议。

(三)以加强科协组织建设为抓手,更好地发挥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切实为实施“人才兴街”战略服务

1、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一是要积极组建企业科协。按照企业科协、联合企业科协的组建标准,以探索联合企业科协为重点,指导企业组建科协,力争全年新建3个企业科协。

二是要巩固和发展社区、园区科协。健全社区科协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内容,落实工作职责,带领科技人员为经济、科技、科普服务。

三是规范发展学(协)会。根据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筹备建立科技团体;鼓励学(协)会与各产业集中区、企事业单位联系,开展具体的对口智力支持。

2、更好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作用

一是开展科技工作者联谊活动。关心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信息咨询、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是在全街道开展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征集活动。积极向上推荐市、区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普工作者、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三是积极探索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权益维护、积极择业创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服务方式。组织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联谊会等活动,听取他们的呼声和需求,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一是认真履行科协科协职责,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以创新的精神引导全街道各级科协组织的成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6

我市近几年来一直注重科普工作,在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对象,通过科普广场、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科普展示、科普咨询、科普体验、科普竞赛、科普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农村集镇、城市社区、工厂、学校、机关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市的经济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要抓住机遇,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普工作,全力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技能,切实做到六个推进:

1、积极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少年强则国强,要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围绕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及科技辅导员的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校园科技节等各类科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要以学校科学教育为重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要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引领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积极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一是要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工作,促使全市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掌握2-3门实用技术、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带头致富的能力。二是要深入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积极实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加强对农村青年、妇女、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的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在全市农村宣传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专业技能。

3、积极推进城镇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一是要深入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依托技工学校和其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岸渔民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增强职工竞争择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二是要深入开展群众性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创新和发明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的作用,开展“讲创新、比贡献”竞赛活动和“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活动,提高企业职工科技素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三是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市民活动中心、社区科普活动室等阵地,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等观念和知识,促进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

4、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要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行动为突破口带动全面工作的推进。一方面,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而且对于全社会具有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实施《纲要》的所有任务都需要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来推动,这项工作做好了,对于整个《纲要》的实施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大工作力度,把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作为重要的内容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切实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重视起来、行动起来。

5、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科普宣传主题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这一主题完全符合我市实际,抓住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关注民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积极参与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大造声势,扩大影响,使各项活动既轰轰烈烈,又富有成效,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品牌。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7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年的阶段性目标。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目标:

到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广大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措施:

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城镇职工在职培训达到2.5亿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00万人,农民工培训2亿人。使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

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

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

各级机关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其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各级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

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各级政府网站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栏目和节目。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及题库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四、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措施: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重视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编写和音像类教材的开发制作。

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增强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任务: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际市场,改变目前科普作品“单向引进”的局面。

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全国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

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借鉴国际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任务:

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

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

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措施:

鼓励、支持“科技博览”、“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车”等电视科技栏目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

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重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工作。

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显著增长。

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市(地)和县(市、区)可建设科技馆等专门科普场馆;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流动科技馆”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措施:

突出社会公益性,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条件和机会。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300余座增加至500座,省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1000余座增加至2000座,定期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

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细则。

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

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中央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国务院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成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和完善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机制。《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二)监测评估。

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成果,围绕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8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

二、明确职责,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按照国务院、省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我县实施工作方案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分解为九大任务,明确了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要求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各成员单位把加强公民科学素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任务,纳入有关工作规划和计划。

三、突出重点,积极实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

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现有的工作基础,突出重点,认真搞好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落实。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9

一、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科教兴碚、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富民兴碚、构建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方针

全民参与,政府推动。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三)工作目标

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实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年。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公民基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科学素质工作机制及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格局初步形成,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初步建立,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四大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中小学开设新科学课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制定《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意见》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建立中小学科学教育评价机制,监测学校科学教育质量。

与校内外科学教育机制相互衔接。积极组织我区中小学生参加全市乃至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等科学教育活动。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校园科技节、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校内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利用重大科技事件、科技热点问题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通知》〔〕9号)精神,广泛开展中小学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未成年人搭建校外活动平台。

农村中学开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分流教育,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学校推进“双证”绿色证书、毕业证书)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农村科学教育。加强农村校外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组织开展科学知识、生活能力、生产技能等方面培训,提高其科学素质。加强农村中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工作,帮助他掌握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养其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未成年人家长科学素质培训。家庭教育中倡导引导式、鼓励式、互动式、示范式的教育方式。

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机构和有关文化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知识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整合我区科学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区科技活动中心等综合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乡镇一级应巩固完善以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的科协组织,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干部。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组织网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科普中的作用。要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

形成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农技推广月等活动。扩大和健全农业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倡导健康卫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用、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以“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依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涉农部门、科技部门、群团组织要结合绿色证书工程、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动。深入实施“十百千科技人才下农村行动”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传播实用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总结推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业广播学校、农村致富函授大学的经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培养农村青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十一五”末全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0万人。

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年区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持证上岗就业。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开展“订单”培训,对农民工进行定向培训。十一五”期间,建立一批覆盖全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网。

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深化科普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市、区级科普示范镇(街道)村(社区)家庭(户)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区的贯彻落实,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我区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贯彻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探索并建立我区农村科普工作激励机制。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科普工作激励机制。十一五”期间。评比、筛选、推荐、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提升表彰层次和奖励力度。全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加大对农村科普的支持力度,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生产劳动技能。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创新社区科普活动的机制和方式。加强社区科普组织、科普学校建设,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教育和培训,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污染减排、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以提高职工生产技能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操作比赛、技术比武、科技知识竞赛等职工教育培训。深化“讲理想、比贡献”厂会协作”等活动,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各类企业每年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人数应不少于技术工人总数的20%建立关键工种、关键岗位“首席工人”首席技师”职业技能带头人”等职衔,并给予相应待遇。每两年评选一次“区优秀职业技能带头人”

帮助退役士兵增强竞争择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继续抓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以民工实际需要和用工单位、工程需求为主。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技术培训。交通、建筑、工商、劳动等行业和部门要注重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倡导并鼓励月平均使用进城务工人员达到100人的用工单位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的建筑工地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加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建立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学习、培训制度。区委党校和行政学校等干部培训学校要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机制。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知识学习纳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和党校培训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各单位在创建学习型单位中要把科技知识学习作为重要内容。组织、人事部门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及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要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帮助广大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并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要将科普宣传教育纳入全区形势政策宣传内容,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教育。每年组织举办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普报告会。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带头参与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科学纪念日等科普活动,自觉提升自身科学素质。

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加强科技教师业务培训,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中小学专兼职科技教师队伍。保持科技教师队伍的稳定。强化中小学教师的科学教育培训,将教师科学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之中,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农村教师科学教育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科学素质。鼓励在碚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建立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为我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科学教育教师。鼓励引导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参与我区科技教师培训工作和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辅导工作。充分发挥我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作用,发展壮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区级每年培训中小学科技辅导员教师50人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中小学新课程计划,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动员和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定学校科学教育评价标准,将学校科学教育纳入学校的综合评价,将学生科学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充实教学仪器设备、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科技活动室、实验室、图书馆。农村中小学全面建成卫星接收站和计算机教室。

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增强在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的科学教育教材建设。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积极组织参与“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奖”作品征集活动。扩大对获奖作品的宣传,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我区科技工作者面向社会撰写科普读物,进行科普讲演和传播。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加强科协与科技管理部门及主要科普资源支配部门的协调,加大科学研究资源和科学普及资源的统筹,扩大我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大型科研装备的科普利用率。加强区科普协会组织建设,加大科普创作力度。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相关专业业绩考核范围,科普创作作品可纳入新闻、出版等相关系列职称评定范围。

享受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强科技、教育部门与高校、新闻媒体合作,积极发展科普文化产业。将科普资源开发纳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目录。扶持科普类广播、影视、动漫内容的开发和制作,推动科普创作的市场化、产业化。

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满足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鼓励、支持新闻媒体开设“科学与生活”等科普栏目,加大媒体科技传播力度。增大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科学知识的播出时间、数量和版面。提高科普宣传质量。新闻媒体的科普宣传要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及时利用重大科学事件、科学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宣传,提升新闻媒体科普宣传的档次与质量。积极打造在科普宣传上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

建立并扶持我区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科普网站;公众信息网、政府网站和各职能部门网站要加大科普、科技宣传力度,打造科技传媒品牌。促进科技信息和科普知识的传播。

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发行工作。鼓励编印面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科普资料、科普宣传品并免费向群众发放。

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区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我区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发挥现有科普设施的作用。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指导和服务,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发挥作用,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年,完成一批重点科普教育基地的改造建设,扩大我区科普教育基地数量。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或免费开放政策。

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将区科学宫即科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暂定名)建设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拓展和完善其科普教育功能。十一五”期间,至少建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对已建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活动场所要加大公益性科普设施投入,拓展和完善其科普教育功能,使其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科普作用。体育场馆要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科普活动开放。

充分发挥各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拓展和完善现有科教文化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激励制度。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发展科普教育基地。整合各行业系统流动科技服务资源,建立“流动科技馆”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年,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加强科普画廊和科普活动室等社区基层公共科普设施建设。全区每个社区要建有一个科普活动室(或科普学校)一个科普画廊。加强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提升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年,力争全区100%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乡村科普员)并有效发挥作用。深入推进和实施“十百千万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加快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形成全覆盖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推动农村经济科学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对境内外机构和个人兴办公益性科普事业,完善政策法规。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政策有关精神。大众传媒加强科技传播、繁荣科普创作,高校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培养,科普文化产业等制定相关政策,对综合类科技科普报纸和音像制品、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科普捐赠、科普设施建设等科学传播、普及活动在市场准入和税收上给予优惠,对科技馆、向公众开放的气象站和高校、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加大经费投入。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市科学技术协会条例》有关规定。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区、镇两级财政预算,保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公益性科普事业实体、捐资建设公益性科普设施和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并享受国家和市的有关优惠政策,逐步形成财政拨款、单位投入、社会赞助和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资金的多渠道科普经费投入机制。

三)为我区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科普场馆培养专业人才。要按照《公务员法》加强科协的机构和组织体系建设,支持科协按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专业和技术特长。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提升在职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支持在碚高校开设科学传播、科学普及专业。

四)制定并实施《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市区科学普及工作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科普兼职人员和志愿者激励措施,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普及工作的表彰奖励力度。表彰奖励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五)并将其纳入我区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区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评估,做好监测和评估。建立我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五、组织领导

各部门、镇街共同推进实施。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协)负责有关日常具体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篇10

重点指标是:完成农村牧区科技培训15万人次,参与活动的科技工作者0.3万人次,引进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50个,新组建规范化农技协组织20个,新培养市级科普示范户60个,全市新建"一站一栏一员"的嘎查村要达到20%,新建企业科协10个,开展学术活动10次以上,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20场次,新建科普示范基地8个,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50次,受益人数达1.5万人次;

主要任务是:

1,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进一步加强科普组织网络和专兼职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科技馆,社区和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城乡科普宣传栏等科普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众科普传媒传播能力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保障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工程建设,为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供必需的条件保障.

2,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4,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程.20xx年,重点培育,扶持1-2家农技协和1-2处科普示范基地和2-3个科普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组建一批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

5,继续抓好"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作.要使全市40%的行政村都建有一处科普服务站,一处科普宣传栏,配备一名科普宣传员,并正常开展工作.

6,加强学会改革,增强学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努力发挥学会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的服务能力.

7,城区科普取得新发展.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新建一批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图书室,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

8,努力开展企业科协工作.与相关部门合作,通过企业科协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

9,又快又好地搞好市级科技馆的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力争在20xx年开工建设,在"xx"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

10,积极筹备召开通辽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具体措施是:

(一) 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1,20xx年初启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召开通辽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通辽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通辽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把工作重点放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个主要人群上,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要切实履行通辽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 ,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任务分解,检查督促 ,总结评比等工作.

2,继续组织好"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宣传品牌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培训和科普示范等服务工作.

3,继续开展 "科普宣传万里行"活动,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4,针对城镇劳动人口和广大市民的需要,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要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学科竞赛"等各种类型的课外科技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1,学术交流活动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旋律,要同政府的民主决策,战略研究相结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围绕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及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会开展综合性的学术研讨活动10次以上.

2,逐步增强学会的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和协调学会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全面提高学会的整体活力.积极推进学会改革,积极开展学会改革调研活动.

(三) 要进一步搞好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1,按照国家科协有关创建科普示范旗县(城区)的标准和具体要求,继续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巩固创建成果.再争创1-2个科普示范县,使比例达到或超过50%,走入全国前列.

2, 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程.把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项目的建设作为科协系统服务"三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认真落实抓出成效.进一步抓好科普示范户建设,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科普示范户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的独特优势,真正实现科普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

3,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工作.要加大力度,抓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创新,使其规范化运作,努力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同有关部门联合与协作,整合各种资源,扩大农技协的规模和水平,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经济主体,为农村经济产业化的纵深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 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1,作为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市旗两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以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科协桥梁纽带作用,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展示才华,建功立业的平台,并通过各种活动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

2,宣传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让社会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为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3,进一步发挥在人大,政协中的科技界代表和科协界委员的作用,以建议或提案等方式代表科技工作者发表意见.组织科技工作者依法参与科技工作和社会事务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五) 进一步加大对科协工作的宣传力度.

1,要进一步加强通辽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的建设和内容更新工作;

2,继续办好《科普信息》和通辽人民广播电台"科普之窗"栏目,进一步加大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

3,争取市委宣传部,通辽日报社的支持,创办《通辽日报•科技专刊》,为全市广大科技人员交流学术思想,推广普及科技知识,展示学术成果提供媒体平台.

4,要加大对现有科普画廊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

(六)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科协工作整体水平.

1,进一步完善科协组织网络建设,加强各苏木乡镇,街道社区,非国有企业的科协组织建设力度.并认真开展业务指导和活动管理,促进科协工作全面发展.努力改善基层科协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