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高中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23:23:28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1

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单位科研发展水平和科研人员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诸多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并致力于如何提高论文的质量。作为高校科研的管理者,科研处(文科处)出台的论文奖励政策就是学校科研的一个风向标,它必将对广大科研人员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国内各高校对文科论文奖励都非常重视,但各单位的奖励办法各有千秋。笔者在高校文科处从事论文奖励工作有年,对上海市和国内部分高校的文科论文奖励办法有一定了解,在对它们作一番细致考察后发现,当前高校论文奖励政策几乎都将论文分成若干等级,论文奖励方式多以现金支付为主。笔者以为,在轰轰烈烈的论文奖励的表象下,尚存在着如何认定期刊等级,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奖励的问题,这些都值得科研管理人员思考。

一 、如何认定期刊等级和论文等级

当前高校文科论文奖励政策中有几个关键的因素被遮蔽了。一是关于论文奖励的期刊认定。如何认定论文的等级?各高校基本都是以期刊等级来定论文的等级。如何认定期刊的等级?各高校的标准有同有异,同的是对高端期刊的认定比较一致,比如,《中国社会科学》、SSCI、A&HCI等期刊,各高校都认定为最高等级的期刊,凡在其中发表的论文都作为最高级别的论文来对待;另外,对于各学科一级期刊的认定也基本一致,比如中国文学学科的《文学评论》、哲学学科的《哲学研究》等,各高校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对于相当于二级学科的低一级期刊,各高校在遴选时差异较大,有的由各学院制定具体的期刊名录,有的认定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或者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等,也有高校干脆对此类论文不纳入奖励范围。

上述论文等级的认定机制是有待商榷的,并非所有的“高端”期刊发表的论文均为“高端”论文,普通期刊发表的论文也并非质量都不高。学者叶继元认为“期刊的质量只能作为评价其所刊载论文质量的参考,不能简单化地将二者等同起来,不应只认可核心期刊而排斥非核心期刊;在论文质量与期刊质量不一致时,应首先注重论文的质量” 。当前的考核机制,让很多“高端”期刊稿源拥塞,而普通期刊越发门前冷落,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在没有“人气”的情况下,很难在高端期刊,逐渐成为论文奖励的边缘人,这对促进学术的繁荣是不利的,因此,考察论文的质量不能唯“出身论”,一味以期刊来认定论文质量,而是要考察它的品质到底如何。

如何应对当前高校论文奖励政策中所存在的等级认定问题呢?笔者以为,高端期刊可以作为判定高端论文的一个参考,正如叶继元先生所说的“在正常情况下,那些公信度、学术地位高的期刊能为论文的学术质量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但若完全以期刊等级来认定论文等级,则步入了唯“出身论”的误区。我们可以期刊等级为主要参照依据,兼及论文质量为辅的“双重”标准,取消一刀切的片面做法。高端期刊论文作为奖励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对于一些发表于普通期刊的论文,学校或院系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学术委员会或者专家委员会,采取目前通行的同行评议和引文分析等客观、科学的办法,通过匿名评审的形式,对这些未被高端期刊所采用的优秀论文进行评审,如确属优秀之作,一样可以纳入高端论文的奖励范畴,这样就走出了唯高端期刊是从的怪圈。当然,在确定评审专家资格的时候,要广泛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尽量聘请那些学问高、品德好的教师,才能增高评价的公信力。另外,评审的过程尽量透明公开,避免人情化的干扰以及暗箱操作等学术腐败问题的滋生,避免这种考核机制将流入新的误区。 二、论文奖励以何种方式进行

当下国内众多高校在论文奖励的方式上,形式过于单一,基本都是以现金发放为主。特别是对于《中国社会科学》、SSCI、A&HCI等高端学术期刊,奖励的额度正逐年加大,这对于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热情无疑是有必要的,但是简单化的物质激励的做法能否凑效,尚待商榷,因为奖励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成果,但是有多少原创性的论文是依靠物质激励而产生的呢?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它们能够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奖励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绝非仅仅用金钱所能实现的。管理部门要多注意科研人员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不能仅仅依靠金钱大棒的指引,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其实际的效果与预设的效果之间可能大相径庭。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2

国内期刊满足不了全国的需求,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何还要给学生、科研人员、公务员等下达严苛的指标,而且“捆绑”上他们毕业、升职的前途命运?

沈阳昨日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崇拜”!单位数量越多,发表级别越高,就表明越有水平,各种荣誉与利益分配来得就越快越多。

全国合法刊物1年可248万篇,与1180万人的需求相比,供需比为1:4.76;也就是说,接近5篇论文得“挤”1个合法的的版位;绝大部分的命运是:“落马”。

单位如何将论文“压”到个人头上?一般的过程是:细化为考核指标,下达到具体人身上。然而,这1180万人面临的现实是,论文无论是自己写的、抄的还是买的,都可能面临高价版面费,或根本无正规渠道可发表;于是,花钱求助于中介,在正规的或非法的期刊发表。

沈阳说,按当前重点大学副教授论文评审标准,袁隆平是评不上副教授的。但全国副教授以上职称者,超过袁隆平对学界和世界的贡献者又有几人?论文崇拜在我国流毒之深、之荒谬可见一斑。

面对买卖论文快速蔓延之势,沈阳建议:国家应立法管制买卖论文,明确认定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惩治买卖论文等不法行为时,公众和公安机关能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论文交易之后,将虚假于非法期刊问题,是中文论文交易的特点。新闻出版部门应稽查,非法学术期刊目录,惩处不法分子。对于买卖论文校园广告,应责成学校有关部门将信息反馈至公安部门,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买卖论文行为。沈阳同时建议:参与制定全球范围内的远期规划,组织制定“全球学术道德公约”,强化监管,降低论文需求。

沈阳同时还提出“治本之策”:探讨研究成果发表、项目评审、学者评价制度的组合拳政策,出台《中国学术规范法》等。

当前我国制度已到改革临界点,应尽快取消非研究人员评审职称需要论文的规定;尽快取消非研究性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生论文答辩和要求,采取自愿答辩制度;采取措施,避免部分高校硕士生、博士生因为生活困难成为论文;尽快降低论文在应用性学科的评价权重;大学排名大幅度增加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口碑权重;尽快启动部级网络平台,出台各项政策鼓励期刊尽快网络化,鼓励网络先发表,再评审。

如何解决现有期刊体系数量有限的缺陷?如何让发表出来的论文真正推动科研、助力产业?沈阳提出,借鉴国外经验,构建部级络发表平台是当务之急。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3

1.立论准确。审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总理在视察国家审计署时,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温总理的这四句话指明了审计人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努力方向,也是构筑新时期审计文化的核心。该书充分体现了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研究并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这是研究审计文化的总纲。该书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如何把审计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如何把审计人员造就成学习型干部等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监督如何参与社会矛盾的协调、审计机关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完成审计任务与审计文化建设如何协调发展等问题。

2.观点新颖。1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会计文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专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入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审计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论文(论著)不多、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没有一个明确的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存在很大关系。该书在深入分析审计文化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将审计文化目标确定为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并以此为基点构筑的审计文化理论基本框架,可以说填补了我国审计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

3.操作性强。近年来,中外频繁爆发财务造假丑闻,在人人喊打“财务造假”的同时,也对审计的可靠性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打击“审计造假”之声不绝于耳。如何遏制审计造假?李金华审计长提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人、法、技”指导思想,明确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矫正了传统审计学侧重从物质和制度方面找原因、寻对策,而忽视对人的精神研究的做法。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贯彻“人、法、技”思想?首要的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理论。该书探讨了审计文化的结构、内容、来源、功能、环境及其建设等诸多问题,并充实了审计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把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审计文化理论研究,有利于切实指导审计部门以“人、法、技”建设为中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形象思维

 

多年来我国倡导素质教育,近几年课程改革,目的是要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然而目前不少教师仍然只重视抽象逻辑思维和纯理论探索,很少注意培养发现、提出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更少顾及如何较深层引发学生数学形象思维。本文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1 形象思维与数学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艺术思维。它是依靠形象材料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形象材料是指客观事物整体在人脑中形成表象,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以前感知过事物形象的感性映象。数学形象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具体实物,客观现象,数学概念、符号、图形、模型、命题、论证等信息进行加工并得出新数学表象的思维。它不象数学抽象思维靠数学概念,有理有据按逻辑顺序推理下去,而是对“数学表象”进行自由分解、整合及比较、选择,把代表事物本质特点的形象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构成一个新形象。因此能引发出新结构,新概念,新关系。需要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上升为创造性思维。笛卡尔发明解析几何就是借助于形象思维的。

2 数学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2.1 表象。它是人脑对数学物象进行形式结构特征概括而得到观念性形象。例如:车轮、乒乓球、水管截面这些具体实物在我们脑中浮现不同单个表象,有这些单个表象概括出来共同形式结构特征—“圆形”,就是圆形类物体的数学表象。它可以外化为通常所指圆的几何图形。又通过对画圆学习,发现圆是平面上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点的轨迹,于是形成了“轨迹之圆”数学表象。进一步学习集合之后,动点到一定点等于定长点的集合,又会形成“点集之圆”数学表象。能否形成正确数学表象,对整个数学思维活动成功起决定作用。

2.2 联想。 数学联想是指由一个数学表象想到另一个数学表象的思维活动。我们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已存储建构了丰富数学表象,这些表象信息以结点网络方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每个表象信息可能是一个束集,当束集中某一表象信息被激活,这个束集或说表象就被激活,只要问题引发,若干表象联系在一起就得出了其它数学表象。从而凸显出数学问题本质属性。论文格式,形象思维。

2.3 想象。论文格式,形象思维。它是以不同数学记忆表象为基础,运用已有数学思想观念,进行分解、重组,创造出新复合形象的思维活动。它是似真推理,其结果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数学直觉思维中的想象,不一定建立在联想之上,是一种直接对事物顿悟,是比数学形象思维更加自由,更加丰富的想象。二者都不受严格逻辑规则约束,但其结果都必须经过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检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重要成分。不论科学进步还是数学中发明和创造,没有想象的展开是不可能实现的,就连日常生活也是离不开的。我国数学家刘微运用想象创立了割圆术。

3 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

3.1 教学中“变图”训练对于正确掌握数学概念,丰富外延表象和引导解题都至关重要。

例1 问在下列图1、图2、图3中,和Menelaus定理有关的基本图形有那些?

解:图1和图2略。在图3中,DEG是ABM的Menelaus线;DGF是AMC的Menelaus线;DEF是ABC的Menelaus线;(请说出其余9种)。

要培养学生能根据需要,灵活地从复杂几何图形中选择出基本图形。

3.2 教学中“变式”的引发,对于式子等价或不等价转换及公式逆用提供了式结构形象识别,有利于提高解题思维的快速敏捷性。如公式:

变为:;;; 等。

例2 已知、b、c是不全等的正数,证明: 。论文格式,形象思维。论文格式,形象思维。

分析:刺激反应“证不等式”,唤起“归类”的数学观念,,于是引发将问题图式表象进行分解与组合操作。论文格式,形象思维。感知左边,用乘其中一个因式,脑中浮现均值不等式,再进行逻辑推演得证。论文格式,形象思维。

3.3 教学中对具有部分特征数学对象要引导学生进行表象补形。几何常添设辅助线、图;代数常用0与1代换、构造法、拆添项法、配方法等,使表象模式结构成为主体头脑中已建构最好、最规则的数学表象模式,从而问题获解。

例3 如图4 某处有一座塔AB直立于地面上,它的影子恰好照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如果CD与地面成,∠A=, CD=6m, BC=m,求塔高AB(精确到0.1m).

分析 观察图形,易想到对四边形ABCD补形成三角形。延长AD交地面BC于E,直角ABE显露出来,过D点作DF⊥BE交于F。利用脑中已建构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可求得塔高AB值。

3.4教学中始终加强培养学生根据数学问题图形特征、题型结构、有关性质,运用类比联想方法,寻找合适类比对象,借鉴熟悉问题解题思想和方法,探索待解问题思路,再推理演算肯定与否定.这是掌握知识扩大知识范围,获得科学和数学命题的重要手段.

例4 设、∈R,求证:+>

分析 不等式等价于 >

法1 类比启发:不等式左边看成三点间两边距离之和,即动点P(x,y)与定点G(7,2)、H(1,-6)的距离之和.引出原型: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GH∣=.

法2 设复数=, ,类比启发:不等式左边是∣∣+∣∣.引出原型:∣-∣≤∣∣+∣∣.代入可证.

法3 设椭圆半长轴为参数,类比启发: ,引出原型: ,且

3.5 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内容从数形两方面进行对应表征,引导数与形“互译”。

例5 如下图,M是矩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DM⊥AC,ME⊥BC,MF⊥AB,求证:.

分析 建立以B为坐标原点,BC为x轴,BA为y轴的直角坐标系,设BC=a,BA=b,再分别求出AC与DM的直线方程,联立解出M点坐标(x,y),进一步逻辑推理可证.(想象例题待续)。

综上所述,数学形象思维的三种形式间存在深刻辩证关系,数学表象是数学联想和数学想象的基本材料,数学联想和数学想象又互为表里,互相参透,彼此互译和不断切换,形成人类高级的思维.数学形象思维与发展创造能力密切相关,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在教学教育中,大力加强如何能较深入地培养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研究,以达到新课标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克鲁捷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郭思乐.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5

以往的研究表明,有关图书馆学热点的文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别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从主观上得出。如,柯平先生通过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百年回顾,分析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提出图书馆事业中应该重视的7个热点,其实也可视为图书馆学未来研究的7个热点;另一类则是采用信息计量学等实证的方法,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得出。如,邱均平先生等通过对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中七种代表性学术期刊(1999一2008)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的九大研究领域。

上述两种研究,一种是定性的,一种是定量的,在图书馆学研究中都很常见。华薇娜曾抽样统计中美图书馆学情报学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进行比较,发现美国学者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超过定性方法,而国内学者则以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居多。

本文则把两者结合起来,既有定量统计,又有定性分析。

1.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2006—2010年间CNKI中优秀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新颖,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4〕,样本量不大不小,适合作为统计分析的对象。本文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网络图谱分析。研究路线如图1所示。

2.数据采集

2.1数据库选择和样本采集

选择2006—2010年CNKI中的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CNKI的信息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有明确的来源、出处,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其次,据CNKI优秀学位论文库显示,全国设置图书馆硕士学位点的院校和研究机构一共有64家,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一定的保证。最后,文献信息都具有半衰期,图书约为5年,期刊约为3年,因图书馆学发展的速度较其他信息科学缓慢了一些,邱均平教授认为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半衰期定为5年较合适,故本文选择2006—2010的五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2样本采集

对CNKI优秀学位论文库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类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得到64所院校、研究机构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2903篇(截止到2011年3月),其中前15名见表1。

从表1可见,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5所院校的优秀硕士论文数都超过60篇,总计为2130篇,占到全部论文的73.37%,基本上与文献信息分散的“二八定律”吻合,说明数据在概率分布上是有效的。经过年限二次检索,得到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计1993篇,占到收录论文总数的68.65%。这其中还要进行交叉领域的进一步选择。图中:丄属图情交叉主题的论文;U属图档交叉主题的论文;W属情挡交叉主题的论文;IV属图情档交叉主题的论文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6—2010年的优秀硕士论文中既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单独学科主题的论文,也有两两交叉甚至三者交叉的论文。我们把纯情报学、纯档案学和属于I的范围的论文予以剔除。共得到图书馆学主题的硕士论文820篇,占2006—2010年图情档优秀硕士论文总数的41.14%,见表2所示。

据表2可以得出2006—2010年间图书馆学优秀硕士论文的增长率,并得出2006—2010年间图书馆学优秀硕士论文占图情档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比例。

3样本初步统计分析

3.1样本统计

论文集选定后,从820篇学位论文中提取出每篇的题目及关键词,然后利用WPS表格软件进行统计,得到未经过处理的原始关键词共1887个,出现总次数为3462次,即平均每篇论文约有4至5个关键词。其中出现次数超过10次(包含10次)的关键词共有38个(占总个数的2.01%),总计出现783次(占总次数的22.62%)。所有关键词中频次超过10次的初步统计如下:

                                          

因关键词是非受控语言,在选取的时候有一定的随意性,所以在统计时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关键词用不同语言进行标记,如“博客”与“Blog,,、“图书馆2.0”与“Library2.0”等;二是关键词的语义相同而字面却不一致,如“高校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语义网”与“语义网络”、“公共图书馆”与“省图书馆”等;三是有些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剔除,如“图书馆”、“服务”及“模式”等。

第一类问题比较简单,直接将英文的关键词替换为汉语的关键词,再进行统计即可;第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则是根据关键词及文章的标题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或重新拟定关键词,而后将所有的关键词用统一的关键词代替进行统计;第三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直接将关键词剔除。经过分析、替换和剔除后出现次数超过15次(包含15次)的关键词共有22个(见表4),总计出现903次(占总次数的26.08%)。

                                         

3. 2初步分析

处理后这22个关键词共出现了903次,占全部关键词出现总次数的26.08%,符合集中分散的“二八定律”,表明这22个关键词属于高频关键词,能够说明2006—2010这5年间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

观察表5,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开放存取、语义网、信息检索和知识服务均占到关键词总频次的1%以上,尤其是“信息资源”和“高校图书馆”出现频次达到总频次的3%左右,表明有关“信息资源”和“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属于我国图书馆学硕士选题的热点。在列的有些关键词排名不是特别靠前,如Web2.0、图书馆2.0等,但这些词也表明了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的某种新动向。而一些关键词,如用户、网络环境等,仅从字面上观察无从判断其研究的确切方向,但在后面通过共词分析和组配后可发掘其中隐藏的信息。

4.多元统计和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选题分析

通过初步统计分析得到一些简单、明显的结论,这还不够,因为每个关键词都是孤立的、分散的,不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运用共词分析法可以将关键词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获得论文的主题方向。这里有以下四个步骤:一是抽取代表图书馆学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高频关键词,也就是表6中所列关键词;二是统计关键词在论文中两两出现的累计次数,组成共词矩阵;三是绘制代表关键词间关系的点线图,揭示高频关键词间的联系;四是对绘制的点线图作进一步分析。

4. 1建立共词矩阵

通过先前的建立“标题一关键词组数据库”,对820篇学位论文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词间的两两统计,得到一个共词矩阵(部分数据如表5所示)。共词矩阵为一对称矩阵,两关键词相交的数字代表其一同出现的论文的篇数,如“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相交的12,表明有12篇论文同时使用了“高校图书馆”和“用户”这两个关键词。

4.2高频关键词的图谱分析

高频关键词的图谱分析是共词分析的关键所在,对图谱中“点”、“线”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到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研究的热点及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微观关联。

4.2.1绘制高频关键词间的“点线图”

高频词间的点线图原型来源于陈超美博士的“QteSpace信息可视化,,〔,根据共词分析得到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矩阵,用大小不同的点来代表出现次数不同的高频关键词,用粗细不同的线来代表关键词之间的紧密程度,这样就形成一个高频关键词之间关系的网络图谱(见图3)。

图中:1信息资源;2高校图书馆;3用户;4知识管理;5数字图书馆;6评价方法;7本体;8信息服务;9公共图书馆;10个性化服务;11开放存取;12语义网;13信息检索;14知识服务;15知识产权;16Web2.0;17网络环境;18数字36422点线图分析可以看出图中较大的点为信息资源、高校图书参考咨询;19知识组织;20危机管理;21图书馆2.0;22图书馆员。馆、数字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关联紧密的有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与高校图书馆关联紧密的有用户、信息服务;与数字图书馆关联紧密的有知识产权;与公共图书馆关联紧密的为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20关联紧密的有Web2.0和信息服务。从个别情况来看,信息资源的点最大,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高校图书馆,二者之间具有最强的联系,表明有关信息资源的研究最主要是关于高校图书馆方面的;信息资源和高校图书馆虽然出现的频率最高,但是二者所联系的其他关键词并不是最多的,说明有关二者的研究在主题的散布上并不是最广泛的。也有个别关键词比如危机管理,与其他关键词发生极少关联,表明所代表的选题比较专门,研究领域狭小。

5.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的选题方向分析

通过对CNKI中图书馆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关键词的词频分析、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和图谱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选题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

一是知识管理下的图书馆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成为研究热潮,图书馆学研究顺应了这个潮流。硕士研究生们也在思考如下问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挖掘,参考咨询及知识服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服务创新,以及馆员知识共享,等等。

二是高校图书馆研究。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量一直是稳中有升,它承担着整个图书馆界新管理理念的引入、新技术应用、新服务方式试验等的重任,因此,有关高校图书馆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这也在图书馆学硕士论文中体现出来。

三是和谐诉求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时下,和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诉求,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也不例外。和谐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公共图书馆对外服务则提倡读者第一、读者至上,对内管理则应以馆员为本。只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让公众满意,只有其内部管理让大多数馆员满意,图书馆建设才能谈得上和谐。而如何让公众满意,如何让馆员满意,如何让图书馆成为社会的公共知识管理与服务中心这些重要议题,仍然将吸引众多学子的研究目光。

四是法治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数字化浪潮中,几乎所有图书馆都无法回避资源的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包括:特色资源的优先数字化,所需关键数字资源的外部采购;数字图书馆如何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保护和免费使用的关系问题;如何组织数字信息资源,以便于检索利用,等等。

五是信息资源建设与保护。如何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至少达到基本保障的水平,拥有自身的特色,并且组织得井然有序,使用便捷且得到长期的保存成为图书馆学硕士论文选题的又一热点。文献的开放存取、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保护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6

关键词 教学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双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12-03

1 研究的背景

未来成功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品质包括以下要素:创造力、问题解决、全球意识、尊重性的怀疑、合作、责任、独立、自律、道德规范、系统思维,以及技术素养[1]36-37。联合国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大支柱”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去获取或更新知识,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2]。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加强培养学习者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对云南某大学某学院2011届四个专业158名本科生进行抽样访谈,8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教师在提升学习水平方面需要加强。

2 研究的意义

问题解决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而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各种思维技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3]。对于教育来说,采用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将学习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按顺序依次分为六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4]。

要使学生逐步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应该让其有意义地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和协作的。有意义的学习发生时,知识建构而不是重现,对话而不是接受,清楚地表述而不是复述,协作而不是竞争,反思而不是指令。要使有意义的学习发生,一般可以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1]6-18。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使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生成外显行为表现的持久变化,内部心理表征和外显行为表现高度协调一致,使学习得以发生,成就学习的迁移。

3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关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教学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10个方面。

1)Sanne Dijkstra等人认为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发展学习者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技能[5]6-40。

2)做中学[6]201-222:Roger C. Schank等人认为应该在知识和技能应用的境脉中促进技能的发展和相关事实性信息的学习。据此,他们开发了一个教和学的构架,称作基于目标的场景(GBSs)。他们认为可将GBSs看作理想的教学方法,它适合于任何学科和任何年龄的学生,既适合学校,也适合企业。

3)开发弹性适应的教学设计[6]227-261:Daniel L. Schwartz等为了培养学习者对所学学科的深入理解,开发了弹性适应的教学设计,通过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更开放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协作与沟通的能力。

4)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s)[6]265-293:David Jonassen为了促进学习者对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和概念的发展,把建构主义领域内的许多研究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教学框架内,提出CLEs方法。

5)协作问题解决[6]294-325:Laurie Miller Nelson为了发展复杂领域的内容知识、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及协作技能,综合问题解决和协作学习教学方法,提出CPS教学设计模型。

6)Richard E. Clark等人探讨了通过对新异问题解决训练的教学设计来实现“远迁移”[7]。

7)Sherrie P.Gott等人从为技术能力的迁移而教的理念出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提出一种学习复杂技术的培训策略――有指导的学徒制[5]235-236。

8)何敬银指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它同样应该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8]。

9)杨敏研讨了在问题解决模式教学中引入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可达到更优化的教学成效[9]。

10)陈夏、徐国庆讨论了问题解决――从技术认识论到职业教育中的技术教学[10]。

4 “双主”模式的教学系统结构

纵观教育教学的历史,诸多学者对千姿百态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各种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在此借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将其形式化为一个系统,即众所周知的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一般由两个类别(人和物)或四个要素(学习者、教师、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组成。系统的四个组成要素之间彼此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正是它们之间存在的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或简单或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教学系统这个有机的整体(图1)。这种相互作用是动态演变的,这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即所谓的教学活动进程,而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即教学结构。教学结构具有依附性、动态性、系统性、层次性和稳定性[11]。

按何克抗等人的看法,教学结构有三种类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即“双主”结构。对于“双主”教学结构,它有以下主要特点:1)教师是施教者、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及监控者;2)学生是主动认知信息的主动加工者、学习的探究者;3)学习者可以借助各种相关的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5 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

受波普尔问题解决的科学哲学方法论、笛卡尔分析方法论、布鲁姆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建构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社会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原理的启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笔者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双主”教学结构的教学设计模式,简称基于问题解决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

该模式的前提条件 较为复杂的认知学习。

该模式背后的价值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波普尔的问题解决哲学方法论;笛卡尔的分析方法论。

设计方法

1)教师对课程目标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教学双方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需要学习者解决的总的教学问题P;

2)教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相关的先前技能和知识等);

3)教师事先了解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

4)教师把总的需要学习者解决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并按一定的顺序对问题进行排列P1、P2、P3、…Pn;

5)教师以教学引导学生(可以是同质或异质的学习小组,或学习共同体或实践共同体)顺序地、一步步地、借助各种学习资源独立地解决各自所面临的各个学习子问题,最终完成对总的教学问题的解决;

6)学习者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知识产品,教师和其他学习者按适合的标准通常以答辩的方式给予学习者学习评价;

7)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

评价方法 多以成果展示和答辩的方式。

6 教学案例

案列一:“教学设计与组织”课程的教学

由于没有教学经验、抽象概念多、理论性强等特点,学习教学设计这门课程的教育类本科生多数不喜欢,学习效果偏差。接手这门课程后,笔者认为教学设计这门课程最需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这门课程因本质上属于教育教学方法层次的课程,因此,特别的,对于本科生来说应该强调在做中学。

如表1所示,笔者按以上模式,首先把如何讲授一堂课这个需要学生学会解决的总的教学问题(P)分解为三个阶段的教学问题来解决:课前如何设计(P1);课中如何授课(P2);课后如何反思(P3)。对于课前如何进行教学设计(P1)又进一步分解为以下子问题来教学: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前分析(P11);如何阐明教学目标(P12);如何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和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P13);如何规划教学流程(P14);如何对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P15);如何对课件进行评价(P16)。对于课后如何反思(P3),进一步分为如何评教(P31)和如何评学(P32)。

在教师先前教学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独立选题,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步借助学习环境,独自顺序地解决以上所有的教学问题,形成各自的教学设计方案,然后依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最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点评,自己对教师的各种问题给予答辩,进一步完成课后反思。

案列二:“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

如表2所示,依据上述模式,笔者把本科生的“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要达成的总的教学目标转化为相应的总的教学问题P,再把P分解为数字图像处理(P1)、计算机图形处理(P2)、数码音频技术(P3)和数字视频技术(P4)的具体教学问题,分解成若干需要学习者学会解决教学案例的问题,即P(P1,P2,P3,P4)[(P11、……P1n),(P21、……P2m),(P31、……P3k),(P41、……P4l)]。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教学资源,学习者学会独立解决一个个上述的学习问题,最后建构出自己的综合知识产品,并对其进行适合的评价。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既学会了思考,又学会了做事、协作和表达。

案例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

对于没有做研究经验的硕士研究生而言,如果把研究当作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则对于需要完成的研究任务(他所需要学习解决的总的问题P),导师可以把问题分解为若干难度、规模不同的一系列研究子问题,按照适合的关系把他们排序,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一步步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来完成整个研究,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产品(学位论文),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发表和论文答辩),并接受学术共同体的评价。

7 小结

总结和反思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相关理论的启发下,笔者建构了一个基于问题解决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教学设计聚焦整体学习任务(问题解决导向的学习);2)具有混合教学设计特征,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3)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者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协作、学会表达;4)学习者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建构产品,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5)学习评价多以成果展示与答辩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6-35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5.

[4]叶连祺,林淑萍.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修订版之探讨[J].教育研究月刊,1992(105):94-106.

[5]戴克斯特拉,等.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2册):解决教学设计问题[M].任友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赖格卢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第2卷)[M].裴新宁,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7]坦尼森,等.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1册):理论.研究.模型[M].任友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02-238.

[8]何敬银.“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及其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2).

[9]杨敏.基于项目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中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7

关键词:涅高兹;俄罗斯钢琴学派;钢琴表演理论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96-03

一、涅高兹的生平简介

涅高兹于1888年出生于前苏联的基洛夫格勒,是在苏联南方一个寂静与喧闹适中的城市,该城市因李斯特曾在这里举办过自己最后几场音乐会而知名。涅高兹一家在此地居住了很久,全家人很受当地的人们的尊重。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母亲也是出生于音乐世家,她的哥哥布鲁门菲尔德也是一位钢琴家及教育家。涅高兹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开始了启蒙音乐教育。而他又经常得到舅父布鲁门菲尔德的指导。当他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音乐强烈的感染,不仅会弹钢琴,还会即兴演奏,对音乐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舅父布鲁门菲尔德对涅高兹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令涅高兹敬仰的是布鲁门菲尔德的确是一个全面的音乐家,他对音乐有着无限的爱和无尽的追求。涅高兹正是承接了布鲁门菲尔德那特有的广阔的音乐视野、大胆的构思。在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的引导下,涅高兹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中鉴别什么才是真正的演奏。童年,涅高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普通科目的学习上。父母还请老师给他单独授课,他还自选了数学、历史、地理、法语课程,大量阅读了艺术、科学书籍,并分析了艺术和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他从童年起,就习惯于使智力秩序化,因为他始终热衷于综合性教育。他学会了拓宽视野向前看,同时,从前人积累的知识中汲取营养。涅高兹很早就登台演出,他九岁那年,就举行了第一场公开演奏会,不久,涅高兹在德国举办的威斯特伐利亚音乐节上演奏,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专业音乐家,对他这次演奏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此期间,涅高兹结识了波兰钢琴家和作曲家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他带着布鲁门菲尔德和格拉祖诺夫的推荐信来找这位波兰大师学习,这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时刻,戈多夫斯基无可挑剔的高超技艺、细腻而无可指责的品味和鲜明的艺术才智,使涅高兹产生了难忘的印象。涅高兹终生牢记着戈多夫斯基所强调的观点:“音乐家最好的演奏,就是鲜明而符合逻辑地传达乐谱涵义。”五年后,他到维也纳音乐和戏剧艺术研究院深造,并同时在奥地利和德国的不同城市进行演出,而且非常成功。1916年,应邀到俄国梯弗里斯音乐学院任教。1919年至1922年,一直到基辅音乐学院担任教授工作。他一边完成学院里繁重的教学任务,一边举行音乐会。1922年10月,调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工作,1934年至1937年间,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1941年,因为在二战中,要照顾疾病缠身的母亲而拒绝前往疏散区,而被当局以“等待德国”入罪,遭到逮捕,在监禁八个月后,被发配到斯维尔德罗夫斯克,直于1944年才返回莫斯科任教。

涅高兹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他具有崇高的感染力和奔放的热情,他的演奏自然纯朴,得心应手,一切外在的东西都退居次席,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他掌握了为表达最微妙的感彩、那些难以体察的情感波动所必须的、最细腻的音色,他的音色被喻为“仙声”。

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魅力、智慧、敏感、完美的品味以及渊博的知识,一直吸引着学生们。他为前苏联培养了十几位钢琴大师及国际比赛获奖者,只要提起里赫特尔、吉列尔斯、马里宁、克莱涅夫、扎克、加芙里洛娃……就足以表明他的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影响,他不仅认真地向他们传授知识,而且还不断地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幻想,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变得更加敏感,更有激情,更有思想,最重要的是涅高兹对学生的爱使他永远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二、表演理论主要观点

(一)表演三要素――作品、表演者、乐器的协调

1、三要素是其表演理论的基石

涅高兹的《论钢琴表演艺术》与《涅高兹谈艺录》两本著作,清晰而详尽地阐述了他的表演及教学心得,既是全面系统论述其表演艺术理论的著作,又是生动的教学参考书。涅高兹在论著开篇就旗帜鲜明地阐明表演的任何问题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它们分别是表演的作品(音乐)、表演者和表演的乐器,他认为,只有彻底掌握这三种要素,才能保证优秀的艺术表演。他指出这三者的关系犹如辩证法的三段体:正题―音乐,反题―乐器,合题―表演。笔者认为他把表演的根本问题高度抽象为三种要素,并分析了其中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三要素是理解他的理论的基石,或者说他的整个体系都与此相关,我们后面提到的其它理论观点都是建构在此基础上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要素中,表演者作为音乐作品与演奏乐器的中介起到把两者结合起来的作用。没有这一中介环节,音乐与表现音乐的工具无法连接,表演者的水平如何则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表现与乐器的表现力,所以涅高兹在后面的论述中,对表演者如何去掌握音乐形象,掌握演奏乐器的技术,如何提高修养都是不吝其辞的。

2、三要素的辩证关系

涅高兹在提出三要素的同时,特别提出三者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某一因素,而忽略另一种因素。他批评日常教学中,有的人经常会偏重于某一个方面,尤其是对音乐本身的不重视,而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掌握乐器的技术方面,是一种主要的错误倾向。反之,没有认识到“要得心应手地表演音乐必须彻底地掌握乐器”。这种倾向会使表演变得浮浅庸俗,缺乏应有的专业水平。

3、如何达到三者协调

涅高兹在评论其高足吉列尔斯的文章中指出:“演奏家的任务不仅是要最大限度地掌握和驾驭自己的乐器,而且是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作曲家的真正构思。”在此作者用了两个最大限度,前者是要求演奏家对乐器的性能、构造、特征了如指掌,发挥自如,以最适合自己的生理、心理条件来充分展现乐器的表现力。就像他在谈到踏板的运用时,就完全建立在对其性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分析的。后者是要求“演奏家不仅应该详尽了解一个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应该了解他的生平、他的理念、情感、品味等,因为只有这些特点才能决定他必需的风格原则”。

如何达到三要素的辩证统一,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就是热爱的动机。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活动的内部原因。……它具有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涅高兹认为:“灵魂深处为音乐所激动而像着了迷似地练钢琴的人、热爱音乐和钢琴这一乐器的人,必将掌握辉煌的技术,必然善于表达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必将成为表演家。”作者抓住动机,作为三者辩证统一的关键,无疑是看到问题的实质。无数成功的音乐家的事例证实,他们对音乐的无比热爱是登上艺术高峰的永恒动力。

(二)“什么(目的)决定如何(手段),最后还是如何决定什么(辩证法规律)”――艺术形象与技巧的辩证统一

1、以艺术形象的研究为首要问题

什么是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他认为艺术形象就是音乐本身,就是活的音乐素材、就是具有规律性、具有一些组成部分(它们的名称是旋律、和声、复调等等),具有一定的形式结构、情感内容和意境的音乐语言。

在他的教学公式中,按因果关系排列首先是艺术形象,其次是声音――形象的物质化、具体化;最后是整个技术。他谈到恩师戈多夫斯基在上课时也是全部集中在音乐。他对表演的要求上亦认为钢琴家就是用声音揭示了音乐的意义和诗意的内容。反之,他对钢琴家布索尼演奏的意见,就是因为演奏家不能充分体现作品的感情和思想,体现音乐及其创作者的最深刻的精神实质。作者还提倡对艺术形象的研究应该开始于学习音乐和接触乐器初始阶段,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以艺术形象为首的主张。

2、如何理解艺术形象

既然艺术形象的研究是首要问题,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把握艺术形象。作者指出了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分析两个层次。宏观的把握就是对作曲家及其创作手法、时代背景、创造过程的心理动态的了解。微观的分析是对作品像指挥那样进行研究,从整体到局部如和声、复调,从旋律线到伴奏、转折点,了解每个细节的美,每个枝节的表现力。

3、表现技巧与艺术形象的统一

涅高兹明确指出:“技术的改进是艺术的一个部分,是它的实际体现。”这就是说技术的训练与设计都是围绕艺术表现的需要进行的,是由什么(目的)决定的。但表现目的要通过技巧、通过钢琴演奏的各种手段来体现,所以这种手段能否体现目的,体现水平的高低,反过来决定艺术形象的准确性、生动性与感染力,因此技巧与艺术是相互依存、彼此转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他在论著中阐明:我们应当使永远变化无穷的多种多样的表演手法同作品的意义、内容、形式结构、声音素材取得完全的协调。

因此,涅高兹在《论钢琴演奏》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来分析节奏、音色和各种技术要素,对踏板、指法的规律也分析得很细致。不过在研究技术因素的过程中,他还是清醒地把艺术形象放在主要矛盾的位置。他言及节奏方面存在的问题时,明确表示这是由于弹奏者没有很好地理解作曲家的精神和他的风格;作品的艺术形象。谈到声音是钢琴家应当掌握的全部手段中最重要的一个,也强调它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涅高兹在著作中不仅关注艺术形象与技巧的统一,还不止一次地提到表演中的一切要素必须协调,音乐要有整体感。具体至各种技术因素内外都要讲究协调统一。比如他论及节奏:“在节奏中,正像在整个艺术中一样,居于统治地位的应当是谐和、协调、相互从属和相互对比、是各个部分的高度配合一致。但是谐和究竟是什么呢?它首先是整体的感觉。”

(三)临场发挥的灵感与冷静的监控相结合

尽管,涅高兹自认为自己是临场发挥的激情多于理性的监控,因此在表演中的状态不很稳定,有些情绪化的起伏。实际上,行家不完全同意他的自我评定。他曾提及:天才是热情加上理智。并在评论霍夫曼《钢琴演奏》一书中阐述:“冷静的指挥和炽热的心,坚强的意志和生动的想象力等,很早就决定着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中的地位。” R米尔斯坦就认为涅高兹在演奏中,是既有创造的激情,又有理智判断的演奏家。

什么样的临场发挥是充满灵感的,具有激情的?涅高兹认为就像索夫罗尼茨基那样具有“永不自满,勇于创新”精神的钢琴家,具有“即兴创作”天赋的艺术家,人们可以连续10次听他演奏肖邦的《F大调夜曲》,每次都有新的感受,而演奏家自己则对作品总有新的发现与创造,这种情况就是富有激情的演奏。如何做到表演过程中激情洋溢又有节制?一是如戈多夫斯基那样温故而知新。对熟悉的作品再反复研究,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不断补充新的体验。二是不要把在家的练习与音乐会演出截然分开,在家弹琴有时也要进入表演状态。三是既有较固定的设计,又能超越这种设计召唤灵感。四是对激情要有控制,不能过于兴奋而使风格走样。他批评苏联女钢琴家塔季扬娜由于精神过盛,把作品弹得过于辉煌。就是激情失去控制造成的。

(四)“最生动的感受与思考的综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与超越

涅高兹提倡丰富的体验与深思熟虑的思考相结合,最后又达到一种超越理性的感悟。有的行家认为涅高兹学派是以感性为诉求的学派,从字面上看似乎和博学多才的涅高兹不太相称。其实这里所指的感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的感受,二是以博学的理性思考与丰富的审美积淀为基础,从而超越理性的感悟和直觉。

涅高兹在著作中引用了普希金的名言:“灵感就是内心对最生动的印象的感受和思考。” 接着他解释说,只能感受艺术的人是业余爱好者,只能思考的人是研究者,只有表演者必须把最生动的感受和思考综合起来。

1、丰富感性体验

他把这种体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钢琴文献,他经常提醒学生弹过5首贝多芬奏鸣曲的人和弹过25首贝多芬奏鸣曲的人是不同的。二是要熟悉钢琴以外的一切音乐文献如交响乐、室内乐等。三是艺术作品,要发展对诗歌和绘画的爱好。

2、以博学为基础的思考

如果说涅高兹在前面的侧重点放在对鲜活生动的东西的感受上,在此则把注意力放在对文化艺术知识的汲取上。他呼吁:“在培养年轻作曲家的过程中,应极力使他们尽可能广泛地开拓自己的音乐视野和综合文化视野,教会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他在评介吉列尔斯的演奏时,也十分欣赏他的深思熟虑“明智”的演奏。当他阅读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的小说《豹》时,十分推崇其中的一段话,认为“感性形象中的思想”是至理名言。

其实涅高兹本人就是博学的典范。他从小就对综合知识产生兴趣,并有条件到德国、意大利去欣赏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艺术精品。他精通俄语、波兰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他的著作涉及康德、黑格尔、尼采的哲学;荷马、普希金、莱蒙托夫、卢梭、伏尔泰、海涅、乔伊斯、左拉等人的文学作品;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戏剧和彼鲁吉诺、拉菲尔、达分奇的绘画以及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学。

3、.超越理性的感悟

超越理性的感悟体现了辩证逻辑的特征,具象―抽象―具象。这种感悟是感受与思考结合后的上升,正如前述普希金谈到的灵感,这种以感性状态出现的感悟已结合了感受和思考的积淀。这种感悟还有涅高兹谈到的量变到质变的性质,弹5首奏鸣曲还是不能产生质变,弹25首就有质变的可能,即对贝多芬奏鸣曲的特性已上升到规律性的掌握,然而有了理性思考之后,再用感性形式体现出来,这种感悟就外化为音响形态了。

以上四点是涅高兹音乐表演理论较重要的观点,而这四点之间又存在有机联系。第一点是总纲,其它三点都是它的具体化。艺术形象与技巧正是论及表演者如何去把握第一要素作品(音乐)如何运用技术去掌握第三要素,并最终使第一要素以最生动、形象的状态展现。临场发挥是三要素在舞台现场结合的呈现,创造激情与冷静监控结合好,呈现的成果就有价值,就与训练时的预想相符,甚至超出预期的设想。感受与思考是作为三要素的中介表演者素质的培养。它是三要素完美结合的基础,缺乏这一点,三要素结合则是低水平的。

参考文献

[1](俄)涅高兹(著).涅高兹谈艺录――思考,回忆・日记・文选[M]. 焦东建,董莱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8

第一步,确定自己的需求。

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用来干嘛?评审职称、评奖学金、加分、晋升、自主招生、兴趣爱好等是常见的用途,知道用途之后,就需要确定要发多少篇论文,期刊需要什么级别,什么时候需要提交材料。

第二步,找对论文中介公司

确定好自己的真实需求,那么接下来就是找一家靠谱、正规的论文中介公司。论文中介公司主要是帮我们解决快速,自己投稿时间周期太长,审核难度太大,而且通过率很低,通过中介公司的快速渠道,我们可以极大节省我们的宝贵时间。那么选择一家靠谱的公司就至关重要了,主要有4点重点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靠谱。

是否有正规实体公司,公司是否运营超过2年时间。

是否有提供对公银行账户,是否拥有支付宝微信对公账户,是否使用腾讯认证企业QQ等产品。

是否什么期刊都可以发表。如果是,那么这是一家骗子公司。正规公司的资源都是少量的,不是什么期刊都可以发表。

价格是否和行情一致,如果价格低于行情太多,谨防被骗。

速刊平台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学术期刊平台,已经帮助国内超过10万人成功发表学术论文,公司积累超过12年的行业经验,长沙公司运营4年,公司规模已经突破100人,是国内领先的论文、课题、专利、专著服务机构。

第三步,核实期刊论文真伪

找准专业的论文中介公司,那么如何判断期刊真伪,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多一个心眼,不能全凭中介公司说什么就是什么。目前国内所有学术期刊,均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中心进行查询核实,如果查询不到CN刊号,那就说明期刊是假刊,请谨防上当受骗。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9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学术评价;评价机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01-02

一、引言

近期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正式实施,此举对于调动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才能选准选好支持对象,这是实施“”的核心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创新战略能否实施成功的大问题。笔者及其团队多年从事学术评价研究,近期刚完成一项有关学术评价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次系统构建了以质量和创新为主导的“全评价”体系,率先提出“六大要素”“形式、内容和效用评价新概念组合”“三面三力指标框架”、评价目的制约论、引文二重论等新观点和对策。该成果被学界引用、评论及被文摘期刊转载较多,笔者多次应邀在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和论坛上作有关该成果的主旨报告,加以传播和推广,在学界有较大影响。此外,笔者曾参加过一些高层次人才、项目等的评价实践,对评价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切身体会,尤其对评价中的细节设计和安排对计划实施成功的重要性有较多思考,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二、如何确定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是同行专家、学者,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是,谁来选择同行专家却是一个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目前流行的方法是由评价主办方,即主管机构或及其办事机构来承担这一任务。由于高层次人才的评价要求评价专家主要为小同行专家,其水平要略高或至少与被评价对象齐平,且与被评价者要有“回避”制度,即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不能是同单位、同课题组、师生、亲戚等,因此选择同行专家是一项专业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这里涉及专家基本信息、专家信息的采集、学科及领域分类、主题分类、标引、自动识别、专家数据库动态维护、加工、检索、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主管机构,对选择同行专家的宏观方面具有优势,但也许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和致力于评审的具体细节,因此,如何建立同行专家评价数据库,由谁负责来做就是一个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评价主办方应该委托有评价资质、有水平和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来做具体的业务,但目前国内几乎都是主办方亲自来做,这就难免出现同行专家库不专业、必要信息不健全等毛病。尽管国家有关文件已规定要培育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发展,但几年下来,进展不大。究其原因,是没有提出确实可行的措施和具体途径。

三、怎样“好中选优”

高层次人才的申报者大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都具有某些特长和优势。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把专家、学者硬要分等分级确实是个难题,这也说明学术评价的复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不能或不好评价。实际上任何评价都是相对的,必须有明确的评价目的和具体评价标准,即为什么评价,从哪个方面比较。鲁迅与齐白石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大家,如果要比较二者的文字或画技水平,确实无法比较,因为他们不属于同一个领域。但是,如果由于名额的限制,一定要在二者中遴选出一位,则必须比较二者均有的东西。比如“”中“杰出人才”的评价目的是要遴选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人才,主要标准是评价其是否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是否有重大发现,或是否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上一级评审委对下一级评审结果可以参考,但不能全盘沿用,应有再审的必要,应将下一级评审结果连同所有申报者材料都要提交上一级评审委,以防一些学者学问很好但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而落选。

四、如何确定“重要创新、重大贡献和重大影响”

根据“全评价”思想,按照评价的简易程度,可以将评价分成三种类型,即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所谓形式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内含知识的外部特征的评价,它既包含同行的定性评价,也包含定量评价,但最终的评价可用数字、数据反映,包括发表论著数、被引用数、被文摘量、获奖数、发表字数等。形式评价也有同行评价,但不是直接对评价对象内容质量、效用的评价,而是与内容质量、效用评价有密切关联,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知识含量,是一种简单易行、粗略、可测试、可核实的评价。但对某些要求高的精细评价,它可能是评价的基础,有可能参考,也有可能不做参考,一切视具体的评价目的而定。所谓内容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内含知识的本身特征的评价,由同行专家通过直接观察、阅读、讨论来进行,为了计算的方便,可能也会将定性评价转换成数字,但最终的评价通常用文字或数字加文字来反映。

学术评价的实质是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形式评价仅是门槛。对于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则更要强调内容和效用评价,即实绩的评价。在何级别上的期刊发文,是否是国外期刊论文,论文篇数多少,是何出版社出版等等,都属于形式评价。提出了什么新颖的观点和思想,采用了何种新方法,挖掘了哪些新证据,对学界、学科有何正面影响和效益等等,都属于内容与效用评价。要确定评价对象是否具有“重要创新、重大贡献和重大影响”,则主要是进行内容和效用评价,决不能用形式评价代替内容和效用评价,既是形式评价又有内容、效用评价因素的引文数据、被转载、被摘要、被评论、被获奖等情况可以作为同行专家评价的补充、验证,决不能将其唯一化和绝对化,否则片面追求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盲目追求指标,忽视研究成果质量等倾向将越发严重。

五、怎样理解“简明高效”

目前学术评价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一些简单问题处理复杂化,而复杂问题又处理简单化。如上所述,高层次人才的遴选,重点是内容和效用评价,是一种精细、复杂的评价,因此,切忌片面追求“简明高效”。比如,在专家评审设计时,要给专家留出阅读、分析讨论的充分时间,否则,评审时间很紧,专家来不及细读消化,最后只能以形式评价为主,匆匆下结论。如此,则常常误评,尽管“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不会出现,但二三流学者驱出一流学者的现象就会出现,从而达不到高层次人才评价的目的。因此,在高层次人才评价上,简单的问题当然应简明高效处理,而复杂问题则一定要精细化。在专家库建立、具体专家的选择、有利益相关专家的回避、评审的充足时间、何种方式凝聚评审专家的共识等方面,必须精心设计,否则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术评价中过分形式化、数量化、片面化的问题已谈论多年,但在实际评价中仍难以纠正,这一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必须花大力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之,这关系到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国家创新战略能否实施成功的大问题。

六、如何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特点遴选人才

此次高层次人才遴选,专门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一类,反映出“分类评价”的原则,值得肯定。但在具体的遴选办法设计中,应将此原则贯彻到二级学科或更专的领域。对文理综合性学科,如管理学,还应根据申报人具体情况、研究成果情况是侧重于文科还是理工科,这是一项较细致的工作。如果不分类,则仍然违反“分类评价”的原则,没有按照文科、理工科不同的特点来评价,极易产生误评,如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评价文科,用是否在国外期刊上、科研经费数量来评价高低,则极不合理。因为文科的研究成果具有民族性、本土性、意识形态性等,一般好的成果作者会优先发表在本学科一流中文期刊上,读者多,影响大。得到公认后,也可以“走出去”,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而理科一般优先发表在外文期刊上。不能以理科发文在外文期刊上为标准来评价文科成果,否则造成好的文科候选人被淘汰。决不能不看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深度、实际的学术贡献等内容,绝对认为外文期刊论文一定比国内期刊论文好。只看发表期刊的等级,不看或没时间看其成果到底有无实质性贡献,这关系到评价导向的大问题。我们要导引学者进行实质性的内容研究,而不是单纯追求在国外发表。

七、如何进行“元评价”

所谓“元评价”就是对同行评价结果的再评价,这在发达国家已形成相应的制度,这是有效监督评审专家评价的可信度,保证遴选的公正公平性的重要一环。目前学术评价,“专家说了算”已成为共识,但应注意,学术权力与任何权利一样,必须有监督,必须建立评审专家评审信任度考察制度。由于学术评价最终还是归于同行学者的个人判断,取决于其学术良心、学术水平、学术眼光和学术操守,而这些都与脆弱的人性相关,因此,在道德上要求学者完美无瑕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望,在实际的评价活动操作中,依然要依托制度的建设。要逐步建立评审专家评价的诚信机制,评审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为其建立诚信档案。通过把评审专家置于舆论和学术共同体的有效监督之下,促使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公正行使学术权力。一旦发现误评,尽可能快地加以纠正。

八、如何建立“申诉”和“复议”制度

目前我国许多评审,已建立了“公示”制度,但普遍缺少申报人“申诉”和“复议”制度。高层次人才的评审,应该设置“申诉”和“复议”制度,这对于保证评价的公正公平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将误评减少到最低限度。国内外许多评价实践证明,学术评价不可能没有误评,但我们希望失误尽可能少,而一旦发现,能迅速纠正,这不但不会影响评审的声誉,反而将大大提升人才评价的公正公平性和权威性。公示名单的意义,就在于听取意见,修正评价结果,而不是为公示而公示。误评可能只是1% 或更少,但对于那个1% 的申报人来说,那就是100% 。人才难得,高层次人才更难得,必须真心诚意尊敬、爱惜人才,最大限度不委屈人才、遗漏人才,这关系到高层次人才质量的大事,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使评价工作精益求精,完全当然,并非对所有的“申诉”,都要“复议”,必须建立必要的门槛,对确实有根有据的申诉,应该复议。关键是要建立和健全评价结果公示、反馈、申诉、复议等一系列办法。对于评价的结果,应有公示流程,公示内容包括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评价结果。对申报人提出的申诉,评价主办方必须认真调查,要根据原始记录、原始实证材料给予耐心、透彻的答复,实事求是地做出恰当处理,并及时向申诉人反馈,维护其权益。如果申报人不服评价意见而提出复议要求,应由相关学术管理部门做出裁定。该复议的应该组织同行专家进行复议,不能嫌麻烦置之不理。

国家高层次人才的评选工作,确实是“涵盖学科和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实施周期长”、评审难度大,在首批评选时,固然不应求全责备,但应该认真总结历次高层次人才评选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出现以往评价中出现的老问题和“硬伤”。主办方在制定初选和复评的评审办法时,应该充分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力求科学、合理,为各行各业的评价提供示范,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人才和学术评价的体系和机制。

参考文献:

[1]赵 超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正式实施 [ N ] . 光明日报 , 2012-09-20.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10

一、 对“中国诗的出路”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有几千年的历史,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世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律诗发展到了顶峰,也必然酝酿着如何改革、如何创新,以谋求新的发展。于是在清末黄遵宪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但是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方向均不明确。“五四”运动,在外来诗歌文化的冲击下,西洋诗的大量涌入,古典诗词随即被打入“冷宫”。然而,没有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引进必然是盲目的,且与中国诗词传统也格格不入。因此如何使现代诗歌民族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先是吴芳吉等诗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后来闻一多等诗人提出新格律诗的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摸索,但也是星星之火无燎原之势。自从1927年的《沁园春•长沙》到1936年的《沁园春•雪》直至建国后一系列创作,激活了古典诗词,初现诗歌改革的方向。在进行诗词创作的同时,也进行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58年提出系统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该书首先对“中国诗的出路”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何火任在《中国诗歌的出路:从“新诗”到“新体诗歌”》中,对“五四”时期的诗进行了反思,肯定了它的成绩,并论述了“新体诗”的探索历程,认为:“‘新体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时代趋势。”陈德述《中国诗歌出路的理论为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文,对关于中国诗歌出路的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讲到民歌时,陈德述认为:“必须从民歌中去吸收民族的、时代的、人民心灵中的养分来创新和发展民族新体诗歌。中国的当代诗歌,只有朝着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讲到古典诗词时,陈德述认为:“古典诗词中包含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文化信息,只有认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古典诗词,总结古典诗词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模式、表现手段以及古典诗歌产生的文化土壤等等,才能改革和发展民族新体诗歌。”在讲到关于“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的理论时,陈德述认为:“诗歌应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如何才能“高于生活”呢?当然是通过意境的塑造,意境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浓缩和概括,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结合,是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陈德述认为:“通过上面的分析,完全可以看出中国诗歌出路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导向性”,为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国强也认为:“的诗论为中国诗歌发展繁荣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余零针对2008年《中国诗词》第三期上发表的《“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一文,根据中国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强调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使中国诗歌的革新、创新与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深化了对诗歌发展道路理论的理解。

我国作为诗词大国,不但创作有丰富的诗篇,而且也有全面系统的诗论,古代叫做“诗话”。虽然它们从微观上对诗词的赏析、诗词的审美等方面颇有见地,但是从宏观上提出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还没有。以他独有的思想,高屋建瓴地提出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是对中国诗论的丰富与发展。而该书对诗歌发展道路的探讨,深刻地揭示了“中国诗的出路”思想的理论内涵、理论价值和创作指导的意义,明确了中国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这是该书的学术价值和贡献之所在。

二、 把诗词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发展民族新体诗歌结合起来研究,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二

对文艺思想、诗词理论及作品的赏析,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赏析而赏析,应该落实到如何发展民族新体诗歌上。什么是民族新体诗歌,学术界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未能有一个统一的看法。的诗词是民族新体诗歌还是古典诗词,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的诗词属古典诗,是旧瓶装新酒;但是有人认为,诗词就是民族新体诗歌,是民族新体诗歌的样板和榜样。该书选编了张承源的《新体诗歌说管窥》、张朝勇的《谈诗词的新体诗特征》等文章。张朝勇认为,的诗词无论从题材、语言、艺术风格、写作动机和目的,以及从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传统的继承来看,“都凸显了新体诗的典型特征,为我国新体诗的创作实践指明了方向”。

为了展示民族新体诗歌在体式上和风格上的多元性,还专门选编了一组论述新体诗歌的文章,旨在说明诗歌发展道路理论所取得的成就。在丁毅的《对民族新体诗歌的期待与贺敬之的初步探讨》和熊矩的《贺敬之的新体诗》两篇文章中,说明了贺敬之对民族新体诗歌的探索和所达到的成就。熊矩认为,贺敬之的诗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内容贴近大众生活、语言大众化、个性鲜明的新体诗。丁毅通过对贺敬之诗歌的分析,对如何建立民族新体诗歌做出了回答:1.新体诗歌的创作者必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应当具有关切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胸怀,他应该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面去感受诗意爆发诗情,用他的诗去提升广大人民的思想境界,激励人民奋斗前进;2.必须走新诗民族化、旧诗现代化之路;3.要欢迎诗歌形式的百花齐放。

该书还选编了王琳《从5•12的地震诗歌看新诗的走向》和姜福远《汶川地震诗现象及其启示》等两篇文章。王琳从地震诗的大众的自发性、纪实性与现场感、吟诵性和节奏感、叙事与抒情并重、通俗性与大众化等特征来看新诗的走向,认为地震诗是一次新诗的突围。姜福远认为,从内容上看,地震诗以歌颂大爱,抚慰心灵;颂扬奉献,赞美英雄;歌颂党的领导,坚定抗震信心;悼念亡灵,寄托哀思;赞颂民族团结,弘扬爱国精神为主要特征,从这些待征中可以得到如何发展民族新体诗歌的启示。王凤娟对孙建军、贾勇虎的政治抒情诗《唱响中国心》的分析,揭示出新时代政治抒情诗的特征。

该书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论述新体诗歌,凸显编者的意图:研究的诗论和诗词不是空对空,而是要为发展民族新体诗歌提供理论指导和创作借鉴,以推动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三、 把新诗观放到中华民族文化视野中去研究揭示出了诗歌发展道路理论的文化内涵和深度,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三

关于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浓厚的文化基础的。该书选编了魏红珊的《的新诗观与民族文化认同》、曾平的《新诗观的民间立场与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以及龙树准的《民族新体歌诗是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创新》等文章。魏红珊认为:“关于中国新诗的出路及发展方向的思考,核心的问题之一是中国诗歌的民族化问题。新诗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因此,新诗作为民族叙事和国家想象的方式,它为20世纪中国试图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的新诗观则是对现代中国的一种文学性表达,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性想象,它展现着现代中国对民族身份和印记的一种自我认同。”曾平也认为:“我们也应看到,对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强调,其实也包含了他建立中华民族独立不倚的文化品格、文化框架的自信与气魄。说到底,即使是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的诗歌艺术,我们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要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新诗,而不是复制西方诗歌,复制西方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中国新诗出路的见解,对于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永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发展了近百年的中国新诗,要走出日益边缘化、小众化的困局,除了尽量地开放自身、吸取各种艺术经验之外,必须立足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中国普通民众当下的现实人生、日常生活,否则,别无出路。”魏、曾的文章,对的新诗观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龙树准强调的是“歌诗”,重点从民族新体“歌诗”如何继承与创新上展开论述。他认为:第一,对古典诗词基本特性的继承与创新;第二,对古典诗词诗体的继承与创新;第三,对古典诗词艺术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创新;第四,对古典诗词声韵美的继承与创新;第五,对古典诗词遣词造句的继承与创新;第六,对古典诗词传播手段的继承与创新等等。

特别是陈德述针对有人说律诗的审美意识是“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思想”时指出,中国古典诗词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它是中国的“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理寓于象”中的诸种哲学思维的形象化的体现。正如陈德述、王凤娟在《综述》中指出的那样,把的新诗观放到中华民族文化视野中去研究,揭示出“中国诗歌出路”理论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四、 充分肯定民族新体诗歌的主体地位并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论述,是该书的重要成果之四

2008年《中国诗词》第三期上发表的《“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对“新诗主体论”进行了错误的、不全面的理解,余零等同志撰写专文与之进行商榷,纠正其错误,何火任、陈德述也对之做出了专门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