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0 23:12:10

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篇1

①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风筝》教案。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第一课时

①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风筝》教案》。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②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③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

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

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风筝教案篇2

案例一:制作风筝

为了引起孩子们制作风筝的兴趣,我发动他们收集各种风筝,并将收集来的一些风筝布置在活动室周围。形状不同、图案各异的风筝吸引了孩子们,活动间歇,他们不停地欣赏这些美丽的风筝,并不时地讨论风筝是什么形状的、图案是什么、花纹怎样、颜色怎样,自己喜欢什么风筝,等等,从而对风筝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了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色彩美,制作风筝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正是开展“制作风筝”活动的最好时机。

(制作活动符合儿童生理特点,而观察、欣赏风筝是制作风筝的关键环节。我让学生观察、欣赏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操作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欲望,从而使幼儿初步了解风筝的特点与结构。这对于幼儿制作风筝作了较好的铺垫,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审美能力。)

此时,我并没有及时让他们做风筝,而是让他们和好朋友一起讨论,做什么形状的风筝?用什么材料?画上或装饰什么对称图案?风筝做好后,线粘贴在什么位置?等等。孩子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有的说做三角形风筝,上面装上三条风筝尾巴;有的说要做图形太阳风筝;有的说要做娃娃风筝;还有的说要做毛毛虫风筝……

(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想法、共同设计,使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同伴的制作意图,逐步形成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风筝的主体,主体选好了,两位好朋友合作得非常默契,剪的剪,贴的贴,画的画,涂的涂……共同“打扮”自己的风筝:太阳风筝的眼睛好像贴歪了,重新贴一下;娃娃风筝的鼻子两边不是一样大,这边再涂一点就一样了……孩子们在自言自语、相互合作中基本完成了装饰风筝的活动。这时,汤徐屹说:“风筝没尾巴不好看,给它装尾巴了。”于是,他便在材料箱里找了一些粉色皱纹纸,剪了几条,并让合作伙伴粘贴在风筝上。在汤徐屹小朋友的启发下,其他孩子也在材料箱里翻找着做尾巴的材料。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的风筝上都装上了不同材料的尾巴:有皱纹纸的,有银光纸的,有花纹纸的,还有毛线尾巴……孩子们欢呼着:“我们的风筝完成啦!”“完成了吗?那怎么放呀?”“对呀!线都没装呢!”于是,他们又在材料箱里翻找着线,并用双面胶把线贴在风筝上。“这下可真的完成了!”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

(在活动中,幼儿合作默契,发挥了各自的能力,为提供丰富多样的制作材料,使幼儿在制作活动中充分进行探索提供了保证。在想想、做做的过程中,幼儿大胆选择制作材料,来不断完善作品。当幼儿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发现作品的问题所在,使幼儿又一次进入探索活动,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使作品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放飞风筝

“风筝做好了,我们能不能到草坪上去放风筝呀?”不知谁问。“可以,快去放风筝吧!”说完,孩子们像一只只小鸟,拿着风筝快速地往外飞。我也跟着来到草坪。“我先放,等会儿你来放,好吗?”顾哲浩对着郑欣悦说,郑欣悦点了点头。这时我看到一个个同样的画面:一个幼儿拿着风筝在前面跑,另一个幼儿在后面追。

(风筝的完成,激发了孩子们放飞风筝的欲望,这正是符合幼儿期活泼好动的一大特点。幼儿在合作制作的基础上,又一次学会商量、合作,并轮流“放飞风筝”,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忽然,我身后传来了一声叫喊声:“刘老师,我的风筝怎么飞不起来?”“快看呀!我的风筝飞起来了!”我循着声音来到了放飞成功的雯雯身旁,孩子们跟着我来到了她们身边。我问:“你们的风筝怎么飞起来的,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下吧!”这时,雯雯看了看四周孩子们的风筝说:“刘老师你看,他们的线没有贴在风筝的中间,线要贴在风筝头的中间上面一点。这样风筝才会飞起来。”孩子们听了她的话便都拉下风筝线,重新粘贴在适当的位置。孩子们又一次试飞风筝了。他们一对对合作得非常好,跑呀跑,追呀追,一只只风筝都慢慢地飞了起来,大家高兴地欢呼:“我们的风筝飞起来了!”看着孩子们像一只只放飞的小鸟,自由快乐地翱翔着,我感到无比欣慰。

(用榜样示范的目的,是为个别幼儿创设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平台,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幼儿学习同伴的知识、经验,为幼儿体验成功提供条件。)

案例三:风筝展览会

放飞风筝回来后,我对孩子们说:“这些美丽的风筝该放哪里呢?”孩子们便议论纷纷:“放在矮柜上。”“把风筝带回家。”“把风筝挂在教室里的窗口上。”“把风筝贴在中间一条梁上。”“把风筝贴在后墙上。”……在孩子们的提议下,一次别开生面的布置活动开始了,一群孩子挤在一起贴双面胶,另一群孩子在一起撕双面胶纸,还有一些孩子把风筝递给我。孩子们忙忙碌碌,动作非常麻利,我真是来不及接收他们递给我的风筝了。忙碌了一阵后,一只只形状不一、图案不同的风筝都悬挂好了,窗架上、大梁上、后墙上的风筝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动,显得格外美丽。孩子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哇,好漂亮呀!”“啊,真美!”……这时,我建议:“这么多漂亮的风筝展示在我们教室里,该怎么办?”一个幼儿说:“写几个字,一看就知道了。”另一个幼儿说:“对,这么多风筝,就写‘风筝展览会’好吗?”孩子们拍手赞同,几分钟后,“风筝展览会”五个字孕育而生。

(对于“风筝”的摆放位置,幼儿发表了各自不同的建议,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师生一起合作完成风筝布置,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反思:

风筝教案篇3

跟赵老师约在朝阳公园见面,每天早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赵老师和他的风筝小队都会准时出现在朝阳公园的礼花广场上。正当我急匆匆地向晨练的人打听礼花广场时,一只在天空翱翔的老鹰风筝,成了我的指路明灯。

常胜将军

说起赵世明,就不得不先提起他参加各种风筝比赛的辉煌战绩。1990年,他与父亲带着自己制作的硬翅风筝第一次参加北京风筝比赛,结果10只风筝9只获得第一名,1只获得第二名,一时间名振北京风筝界,人们都用惊叹敬佩的眼神打量这两位“不速之客”,之后便入选了北京风筝队,开始了十余年来的南征北战,获得冠军无数,人们都称他为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带着疑问,我向赵老师讨教秘诀。“哪里有什么秘诀啊,就是玩呗。”赵老师乐呵呵地说着,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住在安定门附近,在那里放风筝没有太大的空间,那里还有河流,各种气流交汇在一起,变化也很快,在那放风筝难度相当大,大概放飞技术就是那会儿练就的吧。”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赛,应该就是1993年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结束后的中外风筝交流赛上,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赵老师淡淡地回忆,“那天天公不作美,竟然一点风都没有,没有风怎么放风筝啊?比赛是不会推迟的。发令枪响,外国的选手就拉着风筝跑,可跑得都没劲了风筝也没飞上蓝天,大多数选手的风筝都飞不起来。”

风筝比赛竟然没有风筝飞起来,岂不是笑话了?关键时刻只见一只两米高的大鹰腾空而起,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那是谁放的大鹰啊?突然有人喊到,那是北京队的鹰,而放飞那只大鹰的正是赵世明。“你是怎么让风筝在无风的状态下飞上天的?”我大为不解。

“其实就是利用不断地放线收线,人为地给风筝制造风。”他说得倒是简单,可我听完还是一头雾水,脑海里只有两个字:神奇。

艺术大师

“风筝比赛中,对起飞、风筝留在空中的时间、空中效果等放飞技巧考察外,还对风筝的工艺有所考察,占40%。”赵老师说。赵世明不仅仅是风筝比赛中的常胜将军,他更是风筝制作领域的杰出大师。

“风筝讲究四艺,扎、糊、绘、放,其中前三样讲的都是制作风筝的工艺。每一步都很有讲究的,特别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风筝。”

赵世明从8岁开始糊风筝,1983年正式制作风筝,如今已经是风筝圈内的知名人士。他制作的风筝性能好,艺术性强,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很多作品被英国、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的博物馆或个人收藏。在学校教数控的他做起技术活来一点都不含糊,制作骨架、手糊风筝、绘制图画样样精通,还经常对风筝的工艺进行创新,不断发展风筝的工艺。

“有一次在外面比赛,一对英国夫妇看上了我的风筝,表示要收藏,可那是我比赛用的风筝,我就说你要真想要可以到北京来找我。”赵老师说,“结果人家夫妇还真到北京来找我了,我就把那只风筝送给了他们,他们回国后还发来邀请函,邀我到英国去参加文化交流,虽然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成行,但我从此和他们结下了友谊。”

赵老师多次到各地进行风筝表演及讲座,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还曾经收过洋徒弟,四名来自欧洲的风筝爱好者非要赵老师教他们做中国风筝。“他们来我家里,我就给他们做了示范,讲解了一下,外国朋友都学得很认真,一板一眼的,看他们做中国风筝的样子就想笑,但是过程真的很开心。”

健身教练

“放风筝是一项户外运动,能增加心肺功能,愉悦身心,锻炼腰部、臀部、腿部等,改善失眠、记忆力下降、肩痛、脊椎痛、颈椎痛等亚健康状态。”赵世明一口气列出了关于放风筝对于身体的益处,“绝对是一项适合现在上班族的户外运动,还锻炼手腕力量,看看我的手臂,不久前参加掰手腕比赛,我还赢了个第三名呢。”

赵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真有放风筝把身体给放好的例子,几年前,有一个40岁出头的男人,是个病秧子,冬天咳喘、血压偏高、失眠、厌食,身体不好也不能很好工作了,闲逛的时候看到我们在放风筝,就借了我们一只硬翅风筝想放,一开始他还不好意思,怎么放也飞不起来,于是来问我们。第二天,他又来了,兴奋地告诉我们放完风筝后看着饭就香。跟我们扎堆玩了3个月,身体全好了,什么毛病都没有了。”

“其实放风筝不是放技术,而是放飞心情,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就好了。”赵世明笑着对我说,“风筝友聚在一起放风筝,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了,我们都哈哈一笑,重新来过,其实就是玩,大家在一块图个开心,也不分老师徒弟的。”

小队领导

“朝阳公园就是我们的基地,看看老金,他都七十多岁了,看起来就像四十多岁,这是老邢,这是小沈……”赵老师开心地指着照片给我介绍他们的小团队。

他们队伍的成立时间就是赵老师搬到朝阳公园附近的那一天,团队没有办公室,根据地就是朝阳公园东北角上的一块草坪和礼花广场。

“我们就是一个快乐的小团队,因为风筝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几乎每天都见面,偶尔大家还组织聚会,风筝是我们的业余爱好,风筝也是我们的交往方式。”赵老师说,“我们玩风筝还经常玩出新点子,除了用手,我们还可以用脖子、腰、牙齿,甚至屁股放风筝呢。”说着,他开怀大笑。

“我放风筝也带动了我妻子,她也经常跟我们一起玩。你看这些图片都是她给我们拍的,不比专业摄影师差吧?这么多年我玩风筝,多亏家里有个好后勤。” 他与妻子相视而笑,没有更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传达了他们关于风筝的美丽爱情。

“这个小团队欢迎所有想玩风筝的人参加。”赵老师说,“我很希望看到更多的人参与到风筝这项运动中来,这绝对是件好事。”

还犹豫什么呢,每天早上7点至9点,朝阳公园,赵世明大师等着你呢!

中国风筝的制作技艺

传统中国风筝的扎制技艺概括起来简称“四艺”:扎、糊、绘、放。

扎:即制作风筝骨架,这一步是风筝起放的基础和关键。用竹子制作骨架首先要劈,其次是刮,接下来是烤。在烤制过程中需注意,一定要让竹子均匀受热,弯成所需造型后不要松手,直至竹子完全冷却,这样才能使竹子两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在组装不同部位的竹条时还要求“中正平直”,两边对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风筝在空中保持平衡。

糊:骨架扎好后就要着手糊了。虽然糊相对容易,但也是决定起放成败的关键。糊好的风筝面要自然、平整、随行,不能松懈,不能凹凸不平、起褶。

风筝教案篇4

【关键词】设计类专题 关键要素 实践探索

2012年9月,浙江省新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投入使用。新版劳技教材中,增加了设计类专题活动的内容,倡导在专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从小培养他们的技术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良好的技术素养有利于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本文笔者即结合小学劳技教材中设计类专题的内容编排,谈谈设计类专题活动有效展开的关键要素与实践探索。

一、设计类专题在劳技教材中的安排

以三至六年级的下册教材为例,我们发现设计类主题的活动数量呈阶梯状上升,三年级开始先开设一个主题活动,四、五年级开设两个主题活动,六年级开设三个主题活动,至此在一学期规定的五个主题活动中占到了整个教材的60%。可见,对于小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三年级是启蒙阶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其设计要素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到六年级时,已成为小学劳技课程中非常关键的学科核心能力。从设计类主题的活动内容上看,这些操作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活动能力、生活经验能够有效衔接。从三年级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小屋到四年级的风筝,再到五年级的回力车、六年级的易拉罐椅子、庭院模型,都能将劳技课程的设计要素、技术要领与日常实践充分整合,保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展开设计类专题课程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围绕设计类专题活动实施的几大要素进行教学策略上的探索与实践。

二、设计类专题活动实施要素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劳动与技术课程始终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选择“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每个设计类专题安排三个活动,经历“需求调查、方案构思、草图绘制、模型制作、调配装试、交流评价”等活动环节。总结起来可以得出以下四个关键的实施要素。

关键要素一:方案构思是前提

在设计之前,对设计方案进行构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以三年级《活动小屋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观察生活中的活动板房,也可以搜索网络上供临时居住的板房,结合这些信息先思考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小屋?小屋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用什么方式来连接?等等。对自己即将要设计的活动小屋有个方案的构思。有了设计前的思考,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生形成的初步方案才会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要素二:草图绘制是重点

小学生展示设计方案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设计草图的形式进行。草图包括整体图、展开图和连接插口的示意图。整体图是指将头脑里的设计思路通过在纸上平面化地展示出来。考虑到连接方式无法在整体图上展示出来,所以还需要绘制连接插口的示意图,以及配有具体尺寸的展开图,这样就能为后续的制作做足准备。对于小学生来说,绘制整体平面图难度尚可,学生基本能画出设计样式的整体图,但画连接插口的示意图有难度,需要学生对制作过程中的细节进行充分关注。这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关注操作细节的重点。以“活动小屋”为例,“前墙与山墙”的插口示意图是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这部分示意图的时候,将连接方式体现到设计图上,以“插接”的方式来连接,并教会学生看懂图示,明确插口的长度是板长度的一半左右,宽度是板的厚度,这样插接牢固、结实。这些设计思路仅仅停留在脑海里还不够,需要学生通过展开图标出具体尺寸,才能具体落实到操作中。这样的设计关注了细节,培养学生用技术的眼光去评价设计方案中的每个环节。

关键要素三:模型制作是关键

设计图完工后的模型制作是关键。这个环节一来能检测设计图是否关注到了制作过程的各个细节,二来能对设计图中的不合理处进行修正,为后续专题中设计草图积累经验。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就是在这一次次设计草图、模型制作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的。还是以“活动小屋”为例,制作时使用的材料是KT板,工具主要是美工刀、量尺。在制作过程中,美工刀的使用、KT板的切割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细小插口的切割、屋顶的连接方式,又将学生的前期设计与后期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两者操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然而,制作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就是设计图中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如前墙与山墙的尺寸不匹配,插接过松过紧等问题,都会在模型制作中出现。在草图绘制与模型制作两者交互之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技术细节的认识、训练,规范技术操作技能,由此让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培养其技术素养。

关键要素四:合作学习是保障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进行设计图的构思,然后设计草图、展开图、连接图,并且根据设计图进行模型的制作、拼装,这些过程如果要学生全程独立完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劳技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必要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互学是开展设计类专题活动的有效保障。缺乏小组内的交流、分享、智慧碰撞,让学生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去参与活动,纯粹依靠个人力量很难解决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也会降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只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相互分享学习资源,发挥共同智慧,才能解决更多的实践问题。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设计类专题活动的组织保障。

三、设计类专题活动教学策略

围绕以上四点实施要素,并将其运用到设计类专题活动教学中去,可以形成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重视设计前“预学”,提前进行思考

以四年级下册设计专题“风筝的设计与制作”为例,一个主题三个小活动,其中“风筝的设计”是第一个活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应的“预学”,让学生对要设计操作的内容进行思考。针对设计类主题的“预学”,并不是先把教材上的步骤、方法学习一遍,而是围绕相应的活动主题,以预学单的方式提前搜集有关的材料。比如“风筝的设计”主题,让学生去观察平时的风筝都由哪些部分组成,如形状、大小、颜色、材质等等,也可以搜索古代风筝的起源、潍坊“风筝之都”的文字介绍,教师提前一周设计了这样一份灵活的“预学单”(如图1)。

从预学单的内容上来看,三个要求“风筝的组成、风筝的历史、风筝的预设计”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乐于在周末去尝试。从预学单的量来看,内容不多,可以综合利用空余时间完成,不会占用学生大量的周末学习时间,所以从内容和数量上都是能接受的。但是,预学单的内容过多、难度太大,所占用的时间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周末生活质量,也是不可取的。

(二)突出设计中“互学”,修正设计方案

这里谈到的“互学”可以在两个环节体现。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安排小组交流,让学生围绕课前的“预学单”在组内进行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以“风筝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前面的“风筝组成、风筝历史”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的补充来呈现,而“风筝的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先交流,认真倾听,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自己的设计建议,同时也倾听同伴的观点与建议,为自己接下来设计方案做准备。

第二环节是在设计方案初稿确定的过程中安排“互学”。方案的设计既是为了让自己看得明白,围绕方案能进行后续制作,也是为了在与同伴交流中不断修改、完善设计细节。这个设计方案不断修正的过程,就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学”来实现的。每个学生,需要在自己的观点、同伴的建议、教师的指导下不断修正,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方案,所以方案的设计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在系列活动中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抓住设计后“分享”,完善设计细节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个别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吸收更多的同伴的观点。这个交流分享的过程,既是向同伴表述自己设计观点的过程,也是依靠同伴间观点碰撞,以及教师的指导点评,将设计方案进一步细化的过程。以“风筝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一个学生站起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他的设计方案,讲述了他的设计意图。旁边的学生针对他的讲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说“飘带可以设计得再长一些”、有的建议“燕子的翅膀尽量大些”、有的则提醒“竹篾和风筝粘合的部分,你打算怎样粘得漂亮些?”等等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已经在小组交流的层面涉及,这位学生也已经有了设计考虑,而有些内容是重新提出来的,需要这位学生在方案中进一步细化。在听取同伴建议的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追问, 比如说:“飘带加长,是要设计得又细又长?还是又宽又长?这里也有讲究的!”

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同伴的建议、教师的引导,其对于设计过程中的细节设想得更加周到,为后续的风筝制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风筝教案篇5

季靖抒

今天,我们在凤凰广场上举行了一次“放飞理想,拥抱自然”活动。这次活动我的表现可是不错的。

我们一来到凤凰广场,满天就都是形态各异的风筝了,微风从我脸庞拂过,十分清爽。

我展开了我的大福娃风筝,开始放飞了。

我和妈妈一起努力,我拿着风筝跑,然后一松手,风筝就顺着风势晃晃悠悠地在空中飘,如芭蕾舞者般在空中舞蹈。不过一会儿风筝就落了下来。

我没有灰心,又用了别的方案。我让妈妈牵着线,我拿着风筝体,我在前面跑,妈妈在后面跑,我把风筝一放。“啊!风筝飞了,风筝飞了!”我高声喊道。

我牵着风筝,心里美滋滋的,不知如何是好。再看看别人也是笑容满面。

“放飞理想,拥抱自然”的活动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广场。

风筝教案篇6

我们一起走到了时光公园。哇!这里放风筝的人好多呀,我老远就看到了天上飞的“老鹰”“蝴蝶”和“蜻蜓”……,看的我手心里发痒。真想亲自尝试下自己的风筝飞上天的爽感。

说起放风筝爸爸说:“宝贝儿,放风筝其实很简单,首先,要逆风,我们先抓把地上的土试试风向吧!”。这时姐姐已经拿起了土轻轻的洒落在地上,看到尘土随风飞扬,我们断定了风向。

我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拿着线轴,因为当时风大,我一松手,风筝便随风起舞,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我高兴极了,因为我是第一次放风筝,竟然也能让风筝飞的很高,渐渐的风小了,风筝缓缓落下,我很着急。这时,爸爸在一旁喊:“快跑,往我这边跑!”我有点不知所措,手忙脚乱的看到自己的风筝落了下来。我很沮丧。爸爸说:“别急,慢慢来,第一次放,能飞起来已经很好了。我在给你说几个要领,拿线的这只手感觉线有劲时,就放线,感觉没劲时就收线,看到风小时就逆风跑。反复练习几次就能悟出来了。宝贝儿加油再试一次。我去教教你的姐姐。呵呵”。

我听了爸爸的话,反复的练习放线、收线、助跑。不一会我便掌握了技巧。“喜羊羊”图案的风筝在我的牵引下,肆无忌惮地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姐姐的“金鱼”也在爸爸的引导下“游”到了天上。我们一起欢呼,一起歌唱。

风筝教案篇7

新《课标》前言中指出:“语文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的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崔峦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新《课标》直指语言文字的运用,强调运用,这是此次修订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运用的前提是理解,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能呈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真读书、真思考、真议论、真做练习,让他们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加强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才促成阅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

从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受众,而是一位能够主动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改造的生命主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或书籍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习者与环境、与他人、与各种学习资源在一定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者本人的转变实现的。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根本作用,强调每个学习者对同样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方式与认识速度,强调认识过程、学习过程首先是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行为活动过程,是一种必须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的过程。正如泰勒所说,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孟照彬提出,课堂的主动权交与不交给学生,是新旧课堂的分水岭。如何理解交出主动权呢?比如:教师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思考、琢磨的状态,这时的主动权就在于学生;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主动权也在于学生;组织学生阅读,主动权更在于学生。有效课堂要求教师一定要交出主动权,但交多少合适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来定。总之,还主动权给学生是现代课堂评价的关键指标。

我始终将“学为基点,让有效教学走进活力课堂”为中心点,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简言之,有效课堂就是“好课”。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还主动权给学生是有效课堂的关键。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方式。宽松、容错的学习环境是有效课堂的心理保障。合理、恰当地激励学生是有效课堂的有用方法,以学论教是对有效课堂的客观评价。教无定法,我们要提倡和鼓励高度个性化的教学,多姿多彩的教学。

〔案例描述〕

在教学《我的老师》一课时,初步感受刘老师的两件事后,主要对刘老师所做的第三件事进行品析,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

1、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刘老师春天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从中能读出怎样的刘老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八、九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

你关注到了哪些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A抓住制作风筝,风筝各式各样来感受刘老师是个很有生活情趣,做事认真细致、心灵手巧的老师。

B从“决不肯”感受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的刘老师。

作者站在他的旁边看着他的脸,他的脸上漾出了甜蜜的笑——(引读)

从这个“漾”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刘老师那是由衷的笑,就像是水面漾出的波纹:

生2:在脸上漾出了的甜甜的微笑,也漾出了刘老师内心的快乐,乐观,慈祥,浓浓的师生情:。

生3: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C如果说放风筝对失去左腿、年过半百的刘老师是一种挑战,那么去追赶风筝就更具挑战性了。你从中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3、刘老师是怎样追赶风筝的?你关注到了哪些关键词句?

请你再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品味“笑着、叫着、蹦跳着、喊着”包含的乐观与顽强。感受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的刘老师。

生2:“故意”撒脱手:虽然腿残疾,也不放弃体验追风筝、放风筝的乐趣,热爱生活,乐观。

生3:“得意”、“满足”真正体会放风筝的乐趣。热爱生活。

生4:我的感慨。从侧面表现刘老师尽情体验生活的美好,对于生活的热爱深深地震撼、影响着我。

师讲解:像这样一边叙事,一边评论的写作方法,叫边叙边议。

4、同学们,刘老师放飞的、他竭尽全力去追赶的仅仅就是那一只只的风筝吗?他还放飞了什么?

(放飞的是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生命的活力……)

5、追赶飞跑的风筝线绳,对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来说并不容易。这一切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也感染了作者。作者的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作者永远无法忘记刘老师,深深地思念刘老师——

课件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生齐读

〔案例分析〕

风筝教案篇8

学科;风筝冲浪

学期;七天

学生;李彬 北极

班级留言簿

李彬:到国外去参加培训课程对于我已经不算太陌生了,而且这个培训课程的内容也是有关于一项全新的极限运动,那就更增加了很多吸引力。在出发前我就已经非常期待了!回顾整个学习的过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辛苦,比我原来预想的要严格得多,艰苦得多一当然收获也非常多,完全对得起近一万块钱人民币的学费。

北极:获得专业教练资格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学习过程艰苦,但是也很有趣,一直是痛并快乐着。

漫步学习时光里

学习风筝冲浪需要理由吗?

这就如同问一千个人为什么要滑雪,为什么要骑马,为什么要帆板一样,可能会有一万个以上不同的答案,但是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好玩!

学习风筝冲浪需要理由吗?我真的感觉不需要理由!想一想在夏日海滩上,一个五彩斑斓的巨大充气骨架风筝一飞冲天,一个古铜色皮肤身材健硕的小伙子(我想应该是我)拉着风筝,做了一个漂亮的腾空之后,在一群比基尼美女的惊呼中乘风破浪而去。时而飞速在浪尖间穿梭,时而在蔚蓝的大海上一跃而起,空中抓板,转身360度,漫长的滞空时间,甚至还来得及向岸上的观众挤一挤眼,然后稳稳降落在海面,继续向前冲。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刺激,更加炫目的夏日运动吗?

学习风筝冲浪教练需要理由吗?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种美好的感觉传递给每一个爱好者,让每一个年轻人或者永远25岁的人很容易很安全地参与其中。这种工作够伟大吧!解放全人类我们干不了,拯救地球的活儿也让超人去忙活吧,但是解放和拯救个把被现代生活压力桎梏的小心灵我们还是很在行的!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很幸运,我们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达到了这个目的。

在学习的一周时间里,我这个来自于中国的“海的女儿”天天都享受着每走一步都痛彻心肺的煎熬。

第一天我们到了长滩岛,绕过了密密麻麻的当地民居和度假村,穿过一排高大的椰树,突然眼前一亮,眼前的场景太让我们震惊了!就如同电影院里无聊的广告片嘎然而止,好莱坞大片毫无预兆地开演了,还是科幻大片!在并不算大的海湾里,无数巨大的五彩风筝上下翻飞,风筝下面踩着冲浪板的男男女女往来穿梭,在蔚蓝的海面上犁出一道道白浪。时不时有人腾空而起十来米,漂亮的抓板转身。我们脚边的沙地上摆满了各色等待起飞的风筝,在热带暖洋洋的五级风里得意洋洋,摇头晃脑,等待着主人的召唤。我耳边仿佛响起了《星球大战前传》雄壮的序曲!

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种地方!作为狂热的风筝冲浪爱好者,怎么能够对这种景象免疫呢?我和同伴北极马上扔下行囊,开始准备器材下水冲浪!我们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其中,但是忽略了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几乎每个人脚上都穿着胶皮下水鞋。就是这个失误可着实害苦了我们,等我们感觉出不对时已经晚了,水里面的海胆们狠狠地给我们上了实习教练第一课,几乎每个人脚上都密密地扎了好几十个海胆刺儿!到晚上收摊时我们脚上都是黑点,每走一步都是剧痛!

这次风筝>中浪专业教练课程的教官是个帅气的丹麦小伙子。他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前后共教过一百五十多个学员,同时他也是一位资深的风筝冲浪和风筝滑雪玩家。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长期的实践和教学经历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已经渗透到了他在课程教授的每一分钟里。他在整个课程中一直保持着非常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其次是互动,不时停下来询问学员们的反馈和意见。最重要的是直言不讳,他认为有问题的地方马上就给予纠正,毫不含糊。但在纠正之前一定要先鼓励一下,让你接受起来心里非常舒服。

我们这些参与者年纪都不算小,既有相对长时间的风筝冲浪经验,又或多或少有一些教学经验和热情。谦虚一点儿说,经验丰富,心理成熟,人格稳定。作为首次参加风筝冲浪教练培训的中国人,我们也在整个过程中努力做出最佳表现,并尽量向国际上通行的统一标准靠近。相信我们肯定也给其他学员包括教练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愿正面的远远多过负面的。

学习和考核突出三个原则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还是安全第一!

安全被放在了教学甚至是这项运动的最前面,这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虽然我们自己在以前已经有的自我练习和教学中已经比较注意这个问题了,可是比起IKO的要求来还是差得很远!为了安全可以停止教学,甚而停止整个活动。所有欧美的同学对于这点非常认同,没有人提出过异议。而我们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不要说严格执行,就是接受起来还有一定困难。顾客是上帝,为什么有危险性存在就连上得罪呢?

仔细想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产产品质量总是上不去的原因,要求打折扣,标准不严格,一段一段的妥协和凑合造成了总体情况一塌糊涂。杯子质量不好还可以将就喝水,电器有问题就要伤人了,对于风筝冲浪这项极具观赏性和刺激性有一定危险的极限运动,马马虎虎的做事原则极有可能出现性命攸关的大问题,应该说安全意识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

但是为什么东西方观念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在学习期间我和美,英两位同学的聊天里找到了答案。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在历史上是习惯出海远征的海洋国家,试想如果一个船队在海上漂泊数月,任何一丁点儿小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全军覆没,一去不回头。如果没有铁一般严格的标准和秩序,不是丢三落四就是马马虎虎,估计没出外海就已经给海龙王当女婿去了。而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一贯奉行中庸之道,大家都习惯当老好人,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人情味十足,等真出了事情全傻了眼。

链接:IKO与长滩岛

国际风筝冲浪协会(InternationalKitesurfing Organization):英文简称IKO,是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国际专项运动联盟。IKO最初是由两个法国的资深玩家成立的,目前分支机构已经遍布全球。IKO是国际上广受认可的最具权威的风筝冲浪联盟,同时也进行风筝运动的推广和培训。学习专业教练培训课程ITC(Instructor Training Course)的学校隶属于国际风筝冲浪协会IKO,但是教学地点并不固定,而是根据自然环境和风浪季节在全球移动。由于这个课程是专门培训职业教练的,所以每年的举办次数并不多,举办的地点都是在国际风筝冲浪协会认证的运动中心IKO OENTRE。

长滩岛(Boracay Island):一个狭长的岛屿,一直以来都是旅游度假胜地。即便在菲律宾多如繁星的七千一百多个岛屿中,也非常突出。这是一个东西长度七公里,南北宽只 有一公里左右非常有意思的岛屿。在每年从10月到次年3月的风季里,强劲的季风从北而来,在岛的北面基本每天都会有四至五级风,而那里有一个平均水深一至两米的海湾,在海湾外面一道珊瑚礁形成的天然防波堤挡住了外海的巨浪,这一切都是风筝冲浪所需要的绝佳条件。

长滩岛的南面永远是风平浪静,水清沙白。在这里绝对想不到岛的另外一侧是另一个世界,有无数的勇敢者正在战天斗海、乘风破浪。还真有很多国内的旅游者在岛上跟着导游的小旗子转了好几天都不知道这里原来还是风筝冲浪者的天堂!

风筝冲浪专业教练培训班(ITC)每年只有几次,除了菲律宾还有不少地方可以选择,远到中南美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巴西,欧洲的法国、挪威,近到东南亚的越南,都有IKO中心不定期提供此类课程。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菲律宾学习,一来是因为这个班的开课时间比较合适,正好在2008年中国农历年长假,二来菲律宾的长滩岛地处热带,是世界级的风筝冲浪胜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如何获得风筝冲浪教练资格?

专业教练课程ITG采用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八个人。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风筝,中浪理论。第二部分教练自我水平测试和评估;最后是实际教学操作。针对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笔试或者现场考核,总评分数通过才能拿到教练证书。

风筝教案篇9

天,十分地蓝,每一只路过风筝身旁的小鸟总是不禁回头来,好奇的看着她。望着在蓝天上的风筝,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是的,这是一只被又细又长的线而束缚的风筝,它完全失去了自由,一切所能做的只是在主人的牵动下目不转睛地打量这个新奇的世界。反过来再想想我自己呢?就像一只被家人这根永远也弄不断的绳子给束搏了的风筝,失去了自由。

于是,有一天,我天真地问妈妈:“妈妈,如果绳子上的风筝挣脱了线,那它是不是能自由起来?”没想到,妈妈只是用微微一笑作为答案来回答我。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妈妈的笑,是十分无奈的笑。于是,我便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太愚蠢了,妈妈不想回答我?还是妈妈自己也不知道……于是,我便鼓起勇气,去找风筝人。

来到风筝人的家中,迎面扑来了一阵凉爽的风,风里夹着一丝淡淡的风筝的清香味。只见里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大的小的,完整的欠缺的。阳光透过纱窗,直射到屋里,里边到处是风筝的影子。就在这时,风筝人走了过来,问道:“小朋友,想买什么风筝啊?”尽管屋子里的光线不是很亮,但我却能清楚地看见风筝人,他高高的个儿,头发有一些凌乱,可能是整天忙于做风筝,没时间去理吧,我这样猜想到。他的嘴角两边有着淡淡的胡子足迹。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我看了看他,开门见山地把那个一直使我不解问题说了出来。没想到,风筝人对我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于是,他便拿了一只制作很简单的风筝对我说:“来,小朋友,我们去试试。”“试什么啊?”我不禁好奇地问道。“去证实你刚才的话啊!”他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哦。”我轻轻地附和道……

来到公园里,只见风筝人运用自己的熟练技巧,不一会儿,便放上了风筝。风筝飞地很高,望着它那威风凛凛的样子,我的耳边响起了童年时代的歌谣:风筝高高飞,挣脱长长线。飞过小青山,飞过小河流。飞过小森林,飞过大海洋。终向了自由的天堂……难道风筝脱线真地会自由吗?会的,一定会的,否则奶奶为什么会教我这首歌谣呢?就在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了风筝的声音:“喂,小朋友,麻烦你把线给剪断!”风筝人边放风筝边对我喊道。真的要剪吗,这可是你亲手做的啊!”我十分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时候,大人们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没关系的,风筝没了还可以再做,但道理没了,就永远也找不会来了,这会令你误入歧途,对你今后不会有什么好处的,反而会给你带来些害处。对了,你快剪吧。”他的话对与年仅10岁的我来说,富有着许多的哲理,不易懂。

于是,我不在犹豫,“咔嚓”一声,将线给剪断了。只见那只风筝在风的“带领”下,悠哉悠哉地飞了出去。风筝示意我跟上它……

没一会,刚才还完好无损的风筝,现在好象一下子坠落到了万丈深渊里去了,粉身碎骨了。我呆呆的望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着只风筝摔得可怜,摔地可悲。可,为什么我当初还要坚信自己的信念呢?难道真的是我错了?还是,还是有别的原因?

“呵呵,小朋友,你看到了吧,风筝是不能脱线的,一旦脱了线,就会变成这个样子。人生就像一只风筝,一旦脱了父母的线,后果就会像这只风筝一样。”风筝人笑呵呵地说。我没有去应和他的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只风筝。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感。现在,我才体会到为什么妈妈当时知识微微一笑了,她是想让我独个儿去体会那种感觉。以前,妈妈对我讲过一个故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个故事的大体内容是这样子的:从前,有一位大哥哥,由于他受不了父母对自己的管教。于是,那位大哥哥拿了300多元钱,便离家出走了。直到有一天,他的钱全部用完了,又没有能力去挣钱。他饿地实在没办法,只能去偷,去偷富人家的粮食。没想到,他这样一去就没有再回来过。直到人们发现了他的尸体。讲完后,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你可不能像这位大哥哥一样哪!”妈妈她的话对于还活在童年快乐时光中的我来说,蕴藏了许许多多的哲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风筝教案篇10

我叫单峰,原是如皋市服装总厂的一名工人,在厂里做裆案管理工作,多次被市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工作者,并取得“助理馆员”的职称。然而,随着96年9月工厂的破产,我走进了下岗职工的行列。失落和迷惘困扰着我,想想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光靠丈夫一人的工资,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多少次,我曾含着眼泪试图找关系调动工作,但失败了;多少次,我也曾徘徊于市政府门口想靠政府的救济生活,但周围那么多下岗人员,国家的负担够重了。面对身临的形势,我苦苦的思索着,我决心重新择业,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业难,而下岗女工再创业更难。一开始,我到市场推销乒乓裤,每天天一亮,我就推着车子沿衔叫买,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可结果连本钱也没赚回来。初次创业的失败使我茫然了——难道我单峰真的就无路可走了?然而,上天总是厚待热爱生活的人。一天,我偶然发现市体育场问口有许多小孩拉着大人购买两元钱一只的纸风筝。顿时,我觉得眼前一亮。说起风筝,它和我的缘分可不浅哪。我们家是风筝世家,公公郭文和是全国著名的风筝艺人。我从80年代起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郭氏风筝的扎、糊、放等工艺,历年来参加北京、香港等十多个地区的风筝比赛都获了奖。特别是我研制独创的具有欧美风格的风筝,曾获“全国十佳凤筝奖”92年赴香港参加国际风筝会,又获“最佳风筝技巧”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曾作过专题报道。风筝使我的思路一下子拓宽了!我开始考虑把艺术风筝商品化投放市场的问题。我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全家的支持。经过办理各种手续,“郭氏风筝工艺社”应运而生:通过购买必备的原材料,并招收5名下岗女工,就这样,工艺社开业了!

一个多月后,一批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风筝生产出来了。但销路在哪里呢?经过四处奔波,寻求销路,我的风筝在南通文峰大世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商贸公可试销没想到,均被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郭氏风筝工艺社”在我们凡个下岗女工的努力下终于结出累累顶果,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站住了脚。但这些并没有让我陶醉,一个新的想法又在我的头脑中形成:那就是,我要把自己的产品成批量地打入国际市场! 96年10月我带齐了风筝样品及资料赶到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请求他们将样品带往广州秋季交易会试一试。交易会一结束,省公司就打来电话告诉我:西班牙、日本、美国的三个客户对“郭氏风筝”很感兴趣并签订了合问,任务总数是3600只,限定40天交货。同时还告诉我外贸生产的一些原则:必须保质保量,必须定期交货。否则不但得不到货款,反而还要被索赔。我果断地接下了任务,可摆在面前的困难很多;资金少、厂房小、时间紧。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好的发展机会,再说既然认准了的事,我是决不会回头的!我跑东家、走西家很快凑足了资金,还租了间几十平方米的厂房。为了赢得时间.我购买了钻床等机械设备,又增加了十几名下岗女工。生产过程中,我每天起早贪黑,夜以继日,3600只风筝只只都要经过我亲手整型、新自试飞。每天,手上扎满了蔑刺,钻心的疼。十个手指磨出了血,胶布贴了一层又一层,但我硬是咬着牙关挺了下来。十多位姐妹在我的带领下,也主动加班加点。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终于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也赢得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