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5 15:20:17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篇1

1.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规范、端正地书写“纸、折”等8个生字。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松树和小熊之间的友谊,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4.对比朗读句子,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礼物,这是什么?(出示纸船),指读纸船(板贴)这又是什么呢?(出示风筝)指读风筝(板贴)。

纠正轻声:风筝的筝

2.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纸船和风筝》(板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那么纸船和风筝引发了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美丽的童话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过渡:轻轻翻到103页。在开始读之前,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和前面学的有些不同呢?

听清楚自读要求:

(1)

在不认识的生字下面打上一个“?”,联系上下文和插图猜猜字的读音;

(2)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检查自然段序号是否正确。

2.读准字音,交流猜字方法。

过渡语:老师把同学们打上“?”的字,都请到了黑板上,你能大胆的猜一猜这些字怎么读吗?是通过什么方法猜的呢?

(1)

松鼠:鼠

预设:根据图片。

看看前面的松,再看这只小松鼠,就能猜出这个字的读音,这就是图片猜字法。

大家看这就是一只——老鼠,古时候人们根据老鼠的造型造出了这个字,看看这个字和旁边的老鼠——很像。这个就是头,这是身体,这条尾巴特别的长。慢慢演变到现在就成了这个鼠字。看着这个字,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小老鼠呢!这个字就是象形字。

(2)

揭示观察字形猜字

这个字读什么呢?先看古时候这个字的造型吧!--上面两个“口”是眼睛,下面“大”是哭相,一点是眼泪。

(对,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字的字形猜出这个字来。根据字形猜字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猜字方法。)

(3)

预1:根据插图猜出来

(对呀,刚才我们用了学习图片的方法,你马上就学会了,真是学以致用。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猜字。

上半部分是竹字头,(风筝的骨架是竹子做的),竹字头是它的形旁,下半部分争,是它的声旁。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我们中国的汉字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形声字,所以根据形声字特点猜字是一个特别棒的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再来猜猜这两个字吗?)

抓住:抓

(声旁是zhua,形旁是爪)

愿意:愿

(内心深处原本的意思,声旁是yuan,形旁是心)

(4)

祝你幸福:幸。

这个生字怎么猜呢?你先来读读这个词吧。

根据旁边的词语想想它的意思,这就是根据语境来猜字。

根据字形:幸上半部分是个土,下部分代表钱。我们可以理解为:古代劳动人民在田地里辛勤耕作换来财富,所以心里非常幸福高兴。

(5)

小结:刚才我们一共学习了四种猜字方法:

根据图片猜字我们猜出了(鼠、筝);根据字形猜字猜出了(哭、幸);根据形声字特点猜字猜出了(筝、抓、愿)根据语境猜字猜出了(幸)。

过渡语:课文我们读完了,又用猜一猜的方法解决了这么多生字,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猜一猜。

3.检查自然段。词语都会读了,那么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请同学们用手势告诉老师你一共标了几个自然段?

4.默读思考。

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我们前段时间刚刚学习了默读,什么是默读?不动嘴唇,不发出声音,在心里边读边思考,这就是默读。这样的话比一般朗读快多了。

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1-6自然段

1.课文我们读完了,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已经读完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说一说。

(2)同桌默读好了,可以根据填空相互说一说,说完就可以举手了。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这么美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

(2)指读第1自然段。(出示第1自然段)

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

(3)贴一贴后画图。老师这里有一只松鼠和一只小熊,请一个同学帮我两只小动物送回家。

谢谢你把他们送回家。并且山有一条小溪往下流,正好经过小熊的家门口(画小溪),让住在山顶的松鼠和住在山脚的小熊成了好朋友。

(4)齐读。我们一起再来把第1自然段美美的读一遍吧!

3.学习第2-6自然段。

(1)

默读2-6思考。

大家看,(指着图)原来他们俩一个住在高高的山顶,一个住在山脚下,离得这么远,纸船和风筝是怎么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请大家再次默读第2-6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

(纸船和风筝是一下子到小熊和松身边的吗,是怎么到他们手里的呢)

(2)出示语句。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3)师生对比读。

过渡:喔,原来是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这样成为了好朋友。

那我能不能这样来说呢?你们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生读: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师读: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预设:一个是慢慢地漂,晃晃悠悠地漂

(4)齐读。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演示)让我们一起把这种缓慢的、悠闲的感觉读出来。

(5)男女生对比读。

下面一句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效果呢?请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男:风筝乘着风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女: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演示)

(6)

漂和飘是否可以互换。

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两字,可以互换吗?小结:虽然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

(7)

齐读:让我们通过朗读让纸船和风筝飘起来吧!

(8)

再次默读2-6思考。仅仅是因为这只纸船和风筝就让他们建立了友谊吗?文中的纸船和风筝有何特别之处吗?再次默读第2-6自然段,找找答案。在文中用“

”划出来。

(9)

出示:纸船里面放着一个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校对:这只特殊的纸船你划对了吗?

指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只纸船哪些地方很特别?

(“一个松果”、“一张纸条”、“祝你快乐”)

(10)

小结。是啊,只有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送给别人,并且写上真诚的祝福,才能换来别人的真心,交到真心的朋友。

(11)

齐读。你收到这样的礼物,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果然小熊看到纸船也和你们一样

—乐坏了。我们一起来做一只快乐的小熊,美滋滋读好这句话。(真是一只只快乐的小熊)

(12)

这只风筝有何特别之处呢?你划对了吗?

出示: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指名回答。

“一个草莓、“祝你幸福”

(13)

齐读。松鼠的付出换来了小熊真诚的回报,所以松鼠抓住风筝的线,它——也乐坏了。

让我们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多么快乐的松鼠呀!)

(14)小结:就这样,小小的纸船、美丽的风筝让松鼠和小熊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成了一对好朋友。多么动人的啊!

(15)男女生合作朗读。让我们再次合作朗读2-6自然段,感受他们之间的友谊!

男女生合作读第2-6自然段。男生当一当松鼠读2和5小节,女生当一当小熊读3和4小节。

(16)过渡:可是好景不长,他们却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了,他们究竟是如何重归于好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写生字

1.学习“折”、“扎”、“抓”,都是提手旁,左右结构。

折和抓:左窄右宽

扎:左右宽窄相当

风筝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构建 学的活动 语文课堂 风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1-02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如何教、教什么,都要从学生出发,立足于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目标。我们在研习名课时不难发现,名师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环节,从教学组织到教学方法都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关注学生学的状态、学的过程、学的方式以及学习的成效。课堂从“教的活动”转变为“学的活动”,研究了教师的教,改善了学生的学,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l展了课堂教学的活力,语文课堂不再是简单的“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一课为例,简要阐述构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语文课堂。

一、关注学习需求,优化教学目标

只有建立在学生学习需求基础上的目标,才是有效的目标,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学的活动”。那么,应当如何优化课堂目标呢?笔者认为,目标优化要有效激发学生的需求,应紧紧围绕三个重点:践行课程标准、结合文本内容、贴近学生需求。在《风筝》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了解围绕风筝发生的故事,体会“我们”的心情。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学习字词、自主朗读的能力,课文教学目标1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2的设计主要抓童心,根据童心去体会做风筝、放风筝的心情,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立足学生发展,撷取活动内容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就是要符合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而学生素质发展又需要通过活动内容去实现。不同教师对教学活动内容的设定不尽相同,这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更体现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学情的全面了解与掌控上。教师应将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风筝》文本内容取材于童年素材,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叙写童年趣事,读者对象又是儿童,对于本文活动内容设计不宜过难、过繁,过难就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达不到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目的;过繁又不能贴近儿童的认知特点,千头万绪,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笔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抓住一条主线: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这条主线既抓住了本文的主要事件,又能够有效突破情感思想。本文重点叙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在此过程中获得快乐,在心里萌发更深层次的快乐,也就是对未来的憧憬,播种生活的希望。笔者抓住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去体验这一过程,在体验中感受实践的快乐,这种体验将被强化,看似简单的活动内容就有了深度,其广度也将得到有效拓展,教师抓住导引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发展学生语文素质就水到渠成了。

三、巧设活动环节,强化学生体验

活动内容确定以后,如何实践活动内容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活动内容的设定往往是粗线条,需要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加以细化。具体来说,活动内容要细化在活动环节中,而影响活动环节质量的往往又是活动细节。学生的体验离不开朗读,丰富的朗读形式将为生本互动以及学生的活动奠定基础。为了强化学生的朗读体验,笔者重点抓住做风筝、放风筝、寻风筝三个活动环节进行教学,以期带给学生三重阅读体验。

环节一:做风筝

当前,学生在生活中很难找到做风筝的重要材料,即苇塘的细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事先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借助网络,通过画图等形式展示苇塘的风景,跨越时空去感受细苇,寻找到生活中细苇“替代物”。一个个做风筝的环节紧紧相扣,学生通过做出蝴蝶样、写名字,再到“什么也不像”的“幸福鸟”诞生,深化了学生自身体验感悟的过程。

环节二:放风筝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具有开放性,笔者在做风筝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课堂的束缚,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去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他们在“托”“牵”“放”“跑”“喊叫”等活动中升华情感,进一步优化“学的活动”,推动了生本互动过程。

环节三:寻风筝

针对课文中风筝断线的情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预设在风筝线上做“手脚”,制造风筝断线的“小波折”。当风筝线“嘣地断了”“在空中抖动了一下”“风筝越来越小”“没了踪影”时,这些体验以活动实践的形式呈现,学生自然表现出“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四处寻找”神情,与文本主人公实现角色互换,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四、创新作业形式,促进活动感悟

传统课堂上,语文教师将教学与作业看作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作业应当成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纯的课堂延伸。由于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发展期,在该阶段培养学生“学”的意识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作业形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不必过于追求作业的规范性,要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的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乐意去学,乐于去体验,在活动体验过程中培养情感体验。

在上述三个环节活动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再次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笔者将作业环节设计成“说风筝”“写风筝”两个模块。

说风筝:“碰碰车”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风筝”“放风筝”两个部分,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心情?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2.回忆做风筝的过程,说说你在做风筝时的心情和文中“我们”的心情一样吗?

3.文中的“我们”本来要做一个蝴蝶形状的风筝,最后做出一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但是他们“依然快活”,结合你做风筝的体验,能说说原因吗?

“说风筝”模块的作业设计将朗读纳入作业中,是将自身体验与文本进行互动的过程,也是将学生体验与“我们”的体验相比较的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情感的迁移,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风筝”的内涵。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领悟到风筝凝聚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写风筝:“寻找幸福鸟”

4.文中的“我们”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在风筝断线的情况下,“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在“我们”心中,原来风筝是一只“幸福鸟”。拿出你的笔,结合做风筝、放风筝的体验,发挥想象写一写风筝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如果哪一天你的风筝也断了线,你会怎么做呢?

“写风筝”环节是将学生通过“学的活动”获得的体验进行内化,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回归自我,从文本中的风筝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风筝,这样将深刻的思想有机渗透于作业中,促进学生进行活动感悟,实现自我发展。

风筝教学设计篇3

《蓝天白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上)音乐教材第一单元。

二、设计思想

《蓝天白云》内容以学生对蓝天和郊外的向往为切入点,通过演唱《捉泥鳅》、欣赏《放风筝》,唤起学生对描绘、热爱自然的音乐作品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了解音乐表现自然的特点,激起学生热爱自然与热爱音乐之间的情感共鸣。教学设计体现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重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中以音乐为主线,采用“说、听、动、唱、玩”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把音乐“双基”能力的训练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激发学生去探究、体验大自然中无限乐趣的欲望,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风筝文化。

三、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捉泥鳅》,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儿童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捉泥鳅”的本领。

2.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培养学生自我创编的能力。

3.欣赏童声合唱《放风筝》,了解中国具有特色文化的风筝,感受歌曲中小朋友放风筝时无比激动的喜悦心情及风筝飞舞时力度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在大自然中尽情歌舞的快乐与自在。

四、教学难点

1.用欢快、活泼的心情演唱好歌曲《捉泥鳅》。

2.了解中国具有特色文化的风筝,感受歌曲的情绪及力度的变化。

五、教学难点

1.找节奏中旋律相同、节奏相同的乐句。

2.用声势语言、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六、教学准备

参与一次捉泥鳅、放风筝的活动;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结合美术课画风筝;课件准备。

七、教学过程

1.课前乐《蓝天白云》。

2.谈话导入。

师:追着白云,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你们喜欢在郊外玩耍吗?

生:喜欢。

师:玩是孩子的天性,能说说你平时最喜欢玩些什么吗?

——交流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歌曲中,引出交流的话题,自然导出所学内容,加强教材内容间的前后联系。】

3.新歌《捉泥鳅》学习。

师:听一听,看一看,歌中的这些孩子在玩什么呢?

(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播放MTV《捉泥鳅》

揭题:捉泥鳅

师:这是一首由台湾著名的音乐人侯德建先生所写的童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

(2)再听歌曲。听听歌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生:池塘、雨、田野、泥鳅。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野外这么美,小伙伴们玩得真高兴呀。你们想不想跟着这些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

——出发吧!

(4)跟琴练唱歌曲。

①找一找:歌中的乐句你都会唱了吗?你觉得哪一句学习时有困难?

——练习。(可请会唱的学生教唱)

②认识:反复记号的唱法。

③注意点。

a.附点节奏——轻快、开心;

b.同音反复处——口齿清晰、音高一致;

c.后半段乐句——心情急切。

设计意图:感受歌曲中的自然美、生活乐。学唱新歌是学生发现难点、解决难点的过程,学生的发现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随机性,老师将及时捕捉动态资源,生成新的教学流程。

4.完整演唱歌词。

注意歌曲的情绪、速度。

师:同学们的歌词唱得很棒,精彩的歌词加上美妙旋律会更棒,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歌曲美妙的旋律吧!

5.跟琴识谱。

(1)认音识谱;

(2)分6个乐句。

师:接下来让我们开动脑筋,一起来“捉泥鳅”吧!

6.音乐游戏:捉泥鳅(课件出示歌谱)

(1)找节奏相同的乐句——读一读。

(2)找旋律相同的乐句——唱一唱。

(用不同的颜色或图案标记)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更自然地解决好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7.延伸:表现歌曲

导:这么好听的歌曲它是几拍子呢?

(1)了解四四拍含义,板书,标出强弱规律。

师:让我们用四拍子的动作来拍一拍吧!

(2)声势训练。——生交流动作。

①动作如:跺脚、拍腿、拍手、拍肩。

②为歌曲伴奏。

(3)打击乐伴奏:

要求:练一练,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4)合奏。

唱—动—奏

设计意图:通过声势训练和打击乐伴奏,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特点,并在歌曲中体验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创编能力和对音乐的强弱感知能力。

师:野外的景色这么美妙,捉完了泥鳅,他们又放起了风筝。你听!

8.欣赏童声合唱《放风筝》

师:闭上眼睛,让身体随音乐的旋律摆一摆,感受放风筝时的情景吧!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情绪及力度的变化。

(2)小知识交流:“风筝”知多少?——课件出示。

①简介风筝的由来及历史:

——师生相互交流。

视频欣赏:潍坊风筝节片断。

②欣赏图片,了解风筝的分类及特点。

(3)再听歌曲,感受音乐的段落及不同情绪。

师: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三个段落。你能想象一下,说说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吗?

①放风筝前,……小伙伴们会怎样?——激动的准备。

②放风筝时,……会有怎样的情景呢?

③风筝飞舞起来后……

——交流。

师:每个段落可以用不同的手势或动作来表现它。请你跟老师一起动一动吧。

9.音乐活动:放风筝。

师:听了、看了、了解了这么多与风筝有关的知识,让我们也不禁手痒起来,也想与歌中的小伙伴们比赛放风筝了!拿起风筝,让我们感受多彩、美妙世界带来的欢乐,让我们的明天更精彩!

——音乐活动结束新课,放风筝出音乐教室。

风筝教学设计篇4

清明节期间,由云南省曲靖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农业局、市文化体育局联合举办的以“亲近自然、放飞梦想”为主题的青少年风筝科普大赛在曲靖市举行。来自全市7个县(市)区、市直属学校、科普示范学校17个代表队,共计140余人参加了此次比赛。这次风筝大赛设串类(龙类)风筝、硬翅类风筝、软翅类风筝和特技类风筝等四个项目,分为中学组、小学组、教练员组三个组别进行比赛,由现场制作、外观评分、放飞成绩三部分的评分组成。

比赛开始了,参赛选手们个个都是精神饱满,摩拳擦掌。

在制作现场,参赛选手们按照组委会提供的风筝示意图,细心的削竹篾、烘烤、轧制骨架、裱糊、拴提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一只只风筝的制作。

风筝做好了,只见一位选手将风筝正面迎风托起,另一人手持线轮,只待裁判一声令下,手持线轮的学生迎风而跑,边放线边收线,风筝就稳稳当当的升空了,看来还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啊。

在本次比赛中,最受大家期待的是由教练员们放飞的特技风筝。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教练员们在助手的帮助下让摆放好的风筝迅速起飞,按照裁判的指示,风筝在空中依次完成着水平8字、垂直8字、三角形、圆形、菱形、波浪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比赛。大家看着自由翱翔在蓝天中的风筝在一拉一扯,一翻一转间,竟“规规矩矩”地表演着各种动作和变换着不同的姿态,让小选手们惊叹和佩服。

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评选出中、小学组软翅类、硬翅类、龙(串)类的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教练组特技风筝评比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中、小学组一、二、三等团体奖共计12名,有17位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

风筝教学设计篇5

学校大力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想办法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进行课堂教学。《风筝》这课,看看我的课堂教学是如何体现学校目前的这种思路的。

好的地方:

导入的问题设计的比较巧妙,“你见过风筝吗?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玩过风筝吗?你们放风筝时心情怎样?你们放的风筝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这些问题正好与课文中的内容相关联,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注重让学生自渎自悟。在学生读了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学生大都能说出来课文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紧接着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还把文中的相关语句找了出来。

注重课堂小练笔。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道“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我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      ”。当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自就被调动起来了。孩子们的生活真是太丰富了,孩子们的思维太广阔了。“夏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游泳、打水仗。”“冬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堆雪人、打雪仗。”“春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女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编花环、戴花环。”“课余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投沙包、干编号。”等20多种说法,真让我眼花缭乱,我真的太佩服他们了。

不足的地方:

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最好同他们一起读;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的不够,指导朗读太少;重点地方,还是应该精讲;仿写的指导上,缺少完整的一套思路,如:从季节、从方位、从一天的时间段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

《风筝》教学反思二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中对于中年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努力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让我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诱发活力。

在上课伊始,播放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带给他们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生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得到提升。

(2)注重孩子们朗读水平的提高。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用学生的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在课文朗读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包括自由的,齐读,男女生合作读,生个读等等,每种形式的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初次接触课文时我选择自由的,那么孩子就不能齐读,那样会影响学生自己的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及时指导孩子在发音,吐词上的不足,传授读书方法,使学生的朗读能够不断进步,喜欢朗读,乐于朗读。其中一种读书方法的叫做情境法,通过语言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放风筝的快乐,轻快,想象羽毛在空中飞时的快乐和轻巧。

(3)品词品句,积累语言

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有别于低年级段,而更加关注对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理解、感悟。本节课,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在帮助学生体会心情变化的同时,积累了语言,且教学形式比较丰富。

如本文中有很多词是很优美的“翩翩起舞”“凌空飞起”等等,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优美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定氛围,在理解“翩翩飞舞”一词时,提出“翩”字,了解字形,翩的左边是扁,右边是羽,“扁扁的羽毛飘起来会是什么样?”学生回答“又轻又快地”。再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我们用翩翩飞舞形容什么?”学生答“蝴蝶在花园里飞舞”、“花瓣里开花托时”、“树叶离开树枝时”、“蒲公英的种子离开妈妈时”……“在孩子们眼中这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就好比是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飞舞,他们的心情也快活地飞扬起来了,这样孩子们既理解了翩翩起舞,又理解了文中隐藏的感情。这样的感情下,我让孩子们再次读课文。孩子么们欢乐轻松的感情溢于言表。

风筝教学设计篇6

《风筝》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针对教材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让教学更有实效,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在感悟文本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文化底蕴,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案例描述一 诗文结合,感受快乐

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他最快乐的事是做风筝、放风筝。我从课文第一段知道的。

师:我们一起把第1自然段读一读。

师:围绕这句话,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写了小伙伴们的快乐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画、汇报描写快乐的语句谈体会)

师:听到你们读课文谈体会,我想起了清朝高鼎一首名为《村居》的诗。

(出示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请你们轻声吟诵。想一想哪几句写了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呢?

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你能描述一下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吗?

生:春天,小草发芽了,黄莺唧唧喳喳地鸣叫,河堤上的杨树、柳树发芽了。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有东风。赶快去放风筝。

师:《村居》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情景,《风筝》描写秋天放风筝的情景,我想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放风筝都能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师:就在大家沉浸在放风筝的喜悦中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请自由读一读4~5自然段,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的心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失望。

生: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着急、很难过。

师:课文哪些地方反映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失望、着急、难过的心情?

(学生汇报相关的语句谈体会)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古诗,前两句说的是春天到了,孩子们穿着舒适的衣服去放风筝。到处能听到春风吹动风筝的声音。你们看看,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出示诗句:山塘棹歌:放断鹞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杨韫华(清))

生:小朋友们着急得又拍手又跺脚又叫喊。原来美人风筝被吹到松树树梢上了。

师:如果你们放风筝时。心爱的风筝被树梢挂住了。你们会怎么样?

生:也很着急。

师:你们会怎么喊呢?

生:我会大声呼喊。风筝,你快回来吧!

师:让我们一起呼唤它吧。

生(齐呼):风筝,你快回来吧!

师:请你们不停地呼唤。

生(一遍又一遍地呼唤):――“风筝,你快回来吧!”

师:你们的表情是“大惊失色”。你们是在“千呼万唤”。

师:放风筝时有憧憬有希望、有欢笑有眼泪、有高兴有悲伤,这些都是放风筝的乐趣。

案例分析 这两首古诗中,《村居》描写的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山塘棹歌:放断鹞》则是写风筝飞走时孩子们着急的心情,与《风筝》的文本内容是如此吻合。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把古诗欣赏与课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了古诗文的熏陶。

案例描述二 放飞想象,释放快乐

师: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生:最想痛痛快快地在外面放风筝。

师:课文里的孩子们和你的心情一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

生: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着。

师:哪些词句能体现这种快活的心情?

生: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

师:当你牵着长长的线。把风筝放飞在高高的蓝天时,你会喊些什么?

生:飞得再高一点。

生:我的风筝飞起来了!

生:我的风筝飞得多高啊!比所有人的风筝都飞得高。

师:请你们大声喊出自己想说的话。

(学生纷纷抬头仰望高空,尽情呼喊)

师:你还能用哪些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生: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生:我“欣喜若狂”。

生:我“欢呼雀跃”。

生:我“兴高采烈、心花怒放”

老师将学生说的词语:“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心花怒放”一一板书,以便学生积累。

师:你能把这种快乐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着。

师:村里人看见这些热闹的情景会怎样说?

(出示句子想象说话:村里人看见了,___________地说:“放得这么高!”)

生:村里人看见了,羡慕地说:“放得这么高!”

生:村里人看见了,惊叹地说:“放得这么高!”

生:村里人看见了,情不自禁地说:“放得这么高!”

师:同学们。飞起来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出示句子想象填空: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___________也飞起来了。)

生: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憧憬和希望也飞起来了。

生: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

生: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也飞起来了。

风筝教学设计篇7

这个实验产生的电量可以满足10个家庭使用,目前研究人员正计划测试此项发明的50千瓦版本,名为“天梯电站”风筝,最终构想建造一个由多个风筝牵拉的发电站。

可持续能源工程教授伍波・奥克尔斯负责“天梯电站”项目,他认为用风筝在高空获取无穷无尽的风能是很划算的,因为1千米以上高空的风力要比地面风力强上几百倍。“我们要利用自然界给与的一切能源,我们要实现能源多元化,而风筝发电的想法很是引人入胜、令人着迷。”他说。

据斯坦福大学卡内基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肯・卡代拉估算,地球上风中蕴含的总能量是人类所需的100倍。然而,大部分风能潜藏在高海拔区域。

要想在800米高空竖立起标准的涡轮发电机利用风力发电,恐怕还只是天方夜谭,然而风筝却能轻易到达这个高度。此外,由于存在高速喷气流,英国、荷兰、冰岛、丹麦等国家尤其适合放风筝。

“英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建造经济型风筝发电站,但是要经营一家涡轮风力发电站却不是那么便宜。”

风筝通过拖拉系在地面发电机上的绳索发电。当绳索拉至最大长度时,它会卷缩回原来的位置,如此重复往返。这种风筝模型能够至少产生4p/千瓦时,与煤炭发电能力相当,而发电成本却还不到风力涡轮机的一半。

“第一代风筝发电机组将会在社区范围内试用,给大型农场供电,甚至向国家电网出售一些电力。”弗瑞介绍说。一旦解决了技术问题,就可以将风筝发电站的比例提高至燃煤电站的水平。你需要做的是增加风筝的数量,把风筝发电站建成农场一般大小。

还有很多关于商业规模示范项目的想法。意大利公司奇特根设想出一个能够产生10亿瓦电的发电理论模型,足以与传统燃煤发电站相媲美。这个设计包括12个风筝机组,每个机组上有4个500平方米大小的风筝。

英国风力能源协会的代言人对这种利用喷气流和高海拔风力发电的设备表示欢迎,评论说:“利用现行的科学技术开发这种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

风筝教学设计篇8

一、总目标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使学生对风筝、车模、航版权所有模产生浓厚兴趣,获取一些风筝、车模、航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二、组织方式

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成员应从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中自愿报名产生。

2.兴趣小组总体工作由xxx老师具体负责。

5.兴趣小组由学校“教务处”支持和领导,活动所需资金、设备等由“教务处”向学校反映解决。

三、活动方式

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和“项目实践”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备案。

四、活动时间

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间周星期三的下午5:00——6:40

五、活动地点

1、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学校团队室。

2、经学校“教务处”同意后,可以组织适当的校外活动。

六、活动步骤

1、风筝小组

时间

活动方式

活动内容

参与教师

目标

次数

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

风筝的原理及制作

xxx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1次

第二阶段

项目实践(趣味制作)

制作风筝

xxx

通过各种风筝制作,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认识基本的风筝制作流程。

1次

第三阶段

项目实践(趣味制作)

试飞后进行改进

xxx

面向生活,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次

第四阶段

项目实践(创新设计制作)

自己设计并制作风筝

xxx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行性高的一些创造。

1次版权所有

2、车模兴趣小组

时间

活动方式

活动内容

参与教师

目标

次数

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

xxx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1次

第二阶段

项目实践(趣味拼装)

xxx

使学生了解车模组装的一般规律。掌握车模组装的基本技术。

1次

第三阶段

项目实践(赛道竟速)

xxx

初步使学生具备赛道比赛的水平

1次

第四阶段

项目实践(赛道竟速)

xxx

1次

3、航模兴趣小组

时间

活动方式

活动内容

参与教师

目标

次数

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

xxx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1次

第二阶段

项目实践(制作)

xxx

使学生了解航模制作的一般规律。掌握航模制作的基本技术。

1次

第三阶段

项目实践(放飞)

xxx

初步使学生了解航模放飞的基本要领

1次

风筝教学设计篇9

如果你是一名极限运动爱好者或者平时关注体育类新闻,那么对“风筝冲浪”(kite Surfing)这个名词一定不会陌生。风筝冲浪,就是风筝与冲浪板相结合的运动。而风筝冲浪的发明者正是冲浪板爱好者。

上世纪90年代伊始,美国人Cory.R是当时一位资深的快艇滑水玩家,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尝试了飞行伞型的风筝冲浪方式,大型风筝巨大的拉力令冲浪更刺激和惊险。不过Cory也发现,这种玩法虽然趣味倍增,若风筝一旦落人海中便难以收回,冲浪便只能宣告结束。几年之后,一对法国兄弟发展出一种专门用来海上冲浪的风筝,他们把翼面和龙骨设计为充气式。由于形状固定且风筝内充满气体,当风筝落在水面上时不会下沉,能够重新起飞。当时着手改良冲浪风筝装备的人,除了这对法国兄弟,波音公司的空气动力学专家的参与也令这项刺激运动的科学性大为提升。

到了1998年,美国夏威夷的海浪中,风筝冲浪被越来越多的玩家接受,并且逐渐在全世界风行开来。美国人叫它kitesurfing或kiteboarding,法国人叫它fiysurfing,而国人将它翻译为“风筝滑浪”或“风筝冲浪”。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项混合了特技风筝、帆板、冲浪、滑水、滑板等多种运动元素的活动已经风靡全球,成为“海滩狂人”们的新宠,被称为“本世纪最有趣的运动”。玩风筝冲浪的选手双脚绑在一块冲浪板上,然后借助风力用一个类似降落伞的大风筝把身体从海面上拉起,时速最高可达50多公里,此时,人就如同鸟一样在天上飞翔。

这项时尚运动的原理很简单,风筝在空中获取风的能量,通过高强度绳索传递给冲浪者,冲浪者利用风能脚踩冲浪板完成在水面的滑行,并可通过变换风筝姿态获取额外动力完成跳跃、翻转等动作。风筝冲浪不需要大风和大浪,因为风筝本身就是一个动力源,在海边只要有2级以上的风,人就可以开始冲浪。

风筝冲浪装备轻巧,一部摩托就可以带着走。主要装备包括一块与滑雪板形状差不多的冲浪板、一个用以连接几根长达30米的风筝线的把手、紧身腰带以及风筝,风筝的面积从3-20平米不等。许多冲浪用的风筝都是根据用户要求订制的。设计图可以从Zeroprestige等网站下载。

发展至今,风筝冲浪已经建立了国际性组织。随着各项标准的出台,大大减低了这项运动特有的危险性。但无论如何,纯粹借助自然力量的风筝冲浪必然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所以,国际风筝冲浪协会将此项运动归入到了“海上极限运动”类别中。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风筝冲浪已成为很多国家普及面很广的休闲运动,20多万参与者的年龄分布在10岁到60岁之间。风筝冲浪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已是极为熟稔的日常运动。2009年英国媒体报道了一个风筝冲浪者的疯狂故事:在IT行业任职经理的英国人戴维·格里米斯,年近40岁,他住在海滨城市西苏塞克斯肖里汉姆市,工作地点却在另一个海滨城市布赖顿市,戴维上班必经的海滨公路常遇塞车,六年前他忍无可忍,灵光一现想出冲浪上班的点子。这样一来,他每天早晨乘着西南风花30分钟冲浪到布赖顿市海岸,上岸后收好工具,步行到办公室,再换下紧身防水衣,就能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戴维曾对媒体说:“我的冲浪速度平均每小时20英里,这个方法不仅锻炼身体,而且非常环保。过去几年的每天早晨,我脑袋伸出窗户就知道当天的风力能否冲浪。”

不过,无论在国外这项运动如何深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可不建议国内读者随随便便就这么乘风破浪而去。因为这不仅可能为你带来有关职能部门的处罚,更重要的是,如果风筝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冲浪者被拖着在海面、沙滩或地面上滑行,致使身体遭受伤害。对此,专业教练给出的建议是:避免危险降临并不复杂,冲浪者只要认真对待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将“筝力紧急释放系统”的操作熟记于心,并且在独自下水之前为自己准备好优质的冲浪装备即可。

2005年,风筝冲浪来到中国,目前主要在厦门、青岛、三亚和深圳等地开展。其中,厦门的风筝冲浪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其拥有国际风筝冲浪协会教练资格。几年时间内,国内的顶级玩家百人稍余,业余爱好者总数约在300到500人之间,年龄大多在30-40岁之间。另外,由于购买装备、出游费用等各种综合原因,使得风筝冲浪目前在国内主要流行于有钱有闲的精英阶层。如果想在这个夏季海滩E成为众人瞩目的冲浪明星,不妨拿出胆量,也许下一个成功的冒险者就是你。

入门法则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成为冒险者之前,你得这么做——

自我审核:10岁到60岁之间的身体健全的人都可以尝试风筝冲浪,若要严苛一些,则要求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在正常数值内。学习风筝冲浪没有性别、体型等方面的限制,冒险精神是最重要的。

寻找俱乐部:初尝冲浪者可以根据假期时间长短、预算、自然环境满意度等作为选择国内或国外俱乐部的标准。

国内正规的风筝冲浪俱乐部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海南和厦门,厦门风筝冲浪联盟拥有国际风筝冲浪协会(IKO)培训资格,是国内最专业的风筝冲浪培训机构,提供国际风筝冲浪协会(IKO)标准课程,毕业后可颁发国际风筝冲浪手证书(Intemalional Kiteboarder Card)。培训价格则依据培训的有效时间决定,花样越多培训时间越长。需要学习判断天气、水面等环境类知识、装备组装操作原理、风筝在岸上及下水后的操作、冲浪的“交通”规则、下水冲浪训练等。通常,在天气适合、个人体力较好的情况下,8小时课程用3-5天,初学者很快就能掌握如何腾空到6米之高。

国外正规的风筝冲浪俱乐部相对丰富得多,环境风格也多种多样,自然培训费用也不菲,比如菲律宾的风筝冲浪俱乐部,7天的课程大约1万多人民币,内容涉及海洋学、气象学、操作理论、安全常识、紧急救援、实际操作等。

预约教练:培训时,冲浪者将接受教练一对一的指导,提前与教练沟通是头等大事。备案自己的预算、健康指数、同行人员数量、假期时间长短等;同时,冲浪者应该提前了解当季的风力大小、气温、海水温度等基本情况。

装备配置

冲浪装备的材料属于特质,组装时轻拿轻放,用过后的风筝晾干就好。一套装备的使用寿命一般在两到三年内,冲浪难度越高对装备的损耗越严重。

风筝:具有充气式支架,坠落时会浮于水面,运用技巧可使它重新起飞。充气式支架风筝大致分为二线和四线风筝。二线风筝操作简单易学但难以随时调整风筝拉力,已越来越少人使用;四线风筝操控较复杂但可随时调整风筝拉力。2004年四线风筝经改良多出一条中心线,被称为五线风筝,它更安全且更容易从水中重新起飞,自2005年开始已成主流。

风筝线:承受拉力应在500磅以上,线要具有不吸水、低延展的特性,再加上抗紫外线处理,只要好好保养,一组线可以用很久。线长一般为27米,若风筝面积不变,长度越长,风筝的力量越大,长度越短,拉力越小。若使用有色线,红色线,一律装在左手边,以方便判断风筝绕圈后把手的正确方向。

风筝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古筝教学;演奏风格;技巧;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29-01

一、基础是关键,打牢基本功

良好的基础是做好任何事情关键所在,对于古筝演奏来说,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还是高等艺术院校具备良好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功要扎扎实实、坚实有力,只有具有了坚固的基本功,才能在更有深度进行学习与演奏,从而达到更高的演奏水平。

技巧的训练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否则,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将很难再向上提高。与其再反过来重新花费时间和经历训练,还不如一次打牢基本功。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基本功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难掌握的技巧做为基本功单独训练。要打牢音乐的根基。

二、重点把握演奏技巧、熟练掌握各流派筝曲风格

众所周知古筝流派众多,其中共有五大著名流派分别为: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每个流派的风格迥异、独具特色,并且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性曲目。

以下是对各个流派风格特点的简单介绍:

山东筝曲主要流传在郓城、鄄城、荷泽、聊城地区,有山东琴书和山东琴曲组成。著名曲目《汉宫秋月》、《鸿雁捎书》《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凤翔歌》等,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河南筝曲又称为“中州古调”,它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由 “牌子曲”和 “板头曲’”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曲目有《高山流水》、《打雁》等,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游摇”。即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在演奏风格上,以浑厚淳朴、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著名曲目有《将军令》、《月儿高》等。其风格明朗、细腻、幽雅。

潮州筝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韵补声,实际上就是弹筝时通过左手按音的变化,以达到几种音阶和调式的组合形式。潮洲筝以其右手的流畅华丽、左手按滑音的独物加花奏法,变化细腻、微妙而独具一格。著名曲目有《柳青娘》《寒鸦戏水》、《月儿高》等。

客家筝曲即广东汉乐筝曲,是广东优秀传统音乐之一。客家筝曲是由客家音乐中“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由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合)而后逐渐形成的独奏曲。有“大调”、“串调”之分。客家筝曲以古朴优美、典雅大方见长,《出水莲》可以说是这一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定弦不再是五声音阶,其没有固定的调式。演奏技巧也比传统乐曲丰富的多,经常会遇到一些拍打琴弦、琴盖等技法。有时学生往往觉得拍打的越响亮就越突出作品,其实已经破坏了作品。在授课时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怎样对整个演奏动态过程(声音、节奏、速度等)的把握,初学乐曲时,学生们可使用VCD、CD等可听可视的数字信息化产品参考物品。多听、多看,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性认识。

三、克服演奏中的不良心理因素

大多数同学都多少出现考试或登台紧张的情况,课下付出大量时间认真练习,一旦遇到正式场合就开始紧张、呼吸急促、脑海空白接着出现弹错、忘谱等现象,故而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技术难点造成。

有些乐曲的技巧较难,往往快板平日练琴下的功夫不够,演出时就会有心理负担,平日里练琴要有计划的分阶段的练习。如:攻克技术关,音乐处理,熟练演奏,背谱背奏等,这样练琴会更具有效果、更加完整。乐曲练习成熟后还可以用录音设备把自己的弹奏录下来,聆听自己的弹奏录音,从而更好的帮助演奏者改善缺点完善优点。

2、熟悉适应舞台环境,多预演。

经常在众人面前演奏,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上不断适应表演的环境,熟悉舞台的气氛。同时可以多预演几次并请老师同学多提建议。

总之,尽量在演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寻找调节、克服演奏中紧张心理更有效的方法,使自身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及克服在演奏中的紧张心理,以求得完美的演奏。

四、结论

对于高校的老师来讲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要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主地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