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来历十篇

时间:2023-03-17 15:50:53

风筝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篇1

风筝的来历你放过风筝吗?放过。那一定知道风筝的样子了,它造型各式各样,有小燕子、老鹰、大蜈蚣……可你知道风筝的来历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山东潍坊是我国着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造的。现在已发展成许多品种,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几百米长,造形、色彩也各不相同,从很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到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真是千变万化,“奇巧百出”。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永安街小学三年级一班三年级:166915230张子彬

风筝的来历篇2

关键词:风筝;造型;装饰;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中国风筝已经具有两千年多的历史,风筝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我国地域辽阔,风筝种类繁多,样式奇特,千姿百态。山东潍坊的风筝更为知名,杨家埠的木版年画风筝更是一绝,有很强的地方性特色,色彩绚丽,华美而明艳。

一.风筝的历史

(一)风筝的起源

早期的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风筝的记载,大多数是风筝在军事战略方面上的使用,例如在楚汉相争之时,韩信所制做的风筝载张良成功飞天,高唱楚歌,使楚军军心瓦解。还有南朝简文也曾利用风筝传递消息。唐代以来,古人在鸢首以竹为弦,放飞到天上,风吹时,发出声音就像是筝鸣,由此“风筝”而得名。后来随着风筝的发展,风筝的功能更多地转向了娱乐方向面,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二)潍坊风筝的历史

随着风筝的发展,现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在众多的风筝种类之中,以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地的风筝相对更为知名,被称为我国四大风筝产地。山东潍坊是发明风筝和放飞风筝最早的地方。风筝是潍坊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最早的潍坊风筝可以追溯到鲁国时期,到明清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做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潍坊风筝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色,色彩绚丽、华美而明艳,主要和中国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的关系密不可分。

山东潍坊市寒亭区的小村落杨家埠,从明朝洪武初年至今,风筝的生产制作从未停歇。如今这里年产风筝两百多万只,逾三百品种,以纯手工制作的绢制高档风筝为主,飞往世界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风筝第一村”。

二.杨家埠风筝的艺术特色

(一)风筝的造型

民间流传着许多风筝的种类,按结构划分,大体可分为平面、立体以及浮雕式的风筝。

平面风筝,其结构简单,例如扇形、八卦形、人物、沙燕等,将骨架平面扎系,用纸或者绢糊好,在画上相应图案,有的在风筝下部坠上飘带、彩穗之类。

立体风筝,其结构比平面复杂的多。例如:“龙头蜈蚣”风筝,风筝的头部是立体的,就像雕塑一样。风筝的头部需用细竹条扎系,再用纸或娟糊好,在上面再画上相应的图案,其造型丰满而浑厚,又有仙光灵气,显得奕奕动人。蜈蚣的身体部分是一节连着一节的,有的数十米、有的数百米不等,也都立体化,这样一个巨型立体的龙头蜈蚣,就成形了。让它高高升到空中,冲霄凌云,实在是壮观。

浮雕式风筝,多半是禽鸟昆虫类型的。比如老鹰、螳螂、蝴蝶等,风筝的两翼双翅仍让是“平面”做法,只在风筝头部、躯体部分按浮雕的方法扎糊。这样的风筝正面立体感强,形象逼真,放飞升空,能达到真假难辨的效果。

(二)风筝的材料

杨家埠风筝的用料主要是竹、绢、色三样。

1.竹

我国产竹子的地方很多,但是唯独江西、四川一带所产的一年以上楠竹性能最好。因这种竹料节距长、韧性好,易加工,便定形,是制作风筝的理想原料。杨家埠风筝的工艺强调要统一竹料,同一部位加工工艺相同,这也是杨家埠风筝效果最佳的根本原因。

2.娟

风筝蒙面的材料,除去特异部位可以用塑代绢,以纸代绢之外,其余绝大部分是由丝织成的双林矾绢。这种绢的特点是拉力大、重量轻、质地柔软而且透气性小,最适合制作各类高级风筝。

3.色

杨家埠风筝的绘画,一直沿用制作木版年画所用的品色,其色泽艳丽,对比强烈,大色块组成,很好染。这样绘制的画面,其风筝具有艳而不俗的版画式的艺术效果,放飞到空中,在蓝天白云之下,展现出其华丽的英姿。

(三)风筝的工艺

杨家埠风筝,要求所制风筝结构具有对称、平衡、和谐的特点,造型生动,结构严谨统一。尤其是在绘画方面,画工精致,扎制精巧,具有年画色调,是杨家埠风筝的突出特点。

(四)风筝的装饰艺术

杨家埠风筝,也叫木板年画风筝。其代表是硬翅人物风筝,一般先用木版印上墨线画稿,然后手工上色,其造型与画面统一、协调整体。勾线运笔流畅、粗细均匀、轻重有别;着色要协调,色彩明快,点染要得当,对比强烈,润染自然,层次分明,画面要清晰。这样绘制的版画画面即艳丽又不俗。骨架按照硬翅结构,裱糊时从应制好的木版年画上,剪下人物、动物的部件贴在骨架上即成。这种风筝的品种在装饰内容上以喜庆欢乐为主,流行较广的是“麒麟送子”、“狮童进门”、“劳动得鱼”、“新春牛图”等,有的还与木版年画的内容相同。因此,杨家埠的风筝,远看是风筝,近看是年画。

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

(1)现代科技与风筝的结合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不仅满足了人们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的愿望,而且使中外风筝艺人和风筝爱好者切磋交流了风筝技艺,改变了风筝长期一贯制的老面孔,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高科技和风筝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如在放飞方面,采用了无线电遥控技术,电子音乐伴奏等。还有夜光风筝,它们与普通风筝形状无异,只是在风筝背上或者线上加装了一些LED小灯,大多靠锂电池、手机电池或者纽扣电池供电。这些发光的小灯在夜空中组成各种形状――绽放的礼花、翱翔的燕子,或是美丽的蝴蝶。有的风筝还在背上装了芯片,使得颜色和图案不停变化,一会儿是圆圈,一会儿是直线,看起来像是神秘的飞碟,五颜六色的夜光风筝把夜幕装扮得格外美丽。

(2)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杨家埠风筝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服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流传至今而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杨家埠的风筝保持着实用和审美的综合价值结构,它“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通过理想化视觉形象的塑造,在设计中,我们可以把作品在实用的前提下,融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兼顾设计的各方面因素,从而达到和谐统一。

杨家埠风筝则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想象丰富、取材广泛而自成一家。其构图质朴简洁,形象鲜明生动,品类繁多,富有神韵和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杨家埠风筝现已飘扬过海,遍布全球,成为外国人最喜爱的“中国民间艺术名品”。杨家埠的风筝主要是吸取杨家埠的木板年画转变而来的。同样,也可以再中国传统的平面艺术和造型艺术设计中运用。木刻年画中的古朴与纯真,皮影、剪纸的简约与抽象,京剧脸谱的夸张与变形,每一样都可成为我们的设计元素,为设计作品内涵增添一份积淀。

参考文献:

[1]鲁汉《杨洛书潍坊年画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2月

[2]王海霞 《民间工艺美术》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年13月

[3]谭竹 《中国绝活手艺》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5月

[4]董季群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1月

[5]孙敬明 《潍坊古代文化通论》[M]齐鲁书社,2009年08月

[6]邓华 《潍州旧影》[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12月

[7]潍坊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院 《潍坊乡土历史》[M]中国税务 1999年9月

风筝的来历篇3

关键词:劳技课;风筝;综合素质

风筝作为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文化,老少皆宜,颇有裨益。然而,在现代化的生活和忙碌的社会中,风筝工艺却逐渐离我们远去,已很少有人会自己动手制作风筝了。在我校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七年级)中,有一个单元就是风筝教学,这课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学习做风筝、放风筝,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论很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独立性、辨析性、理解性。在风筝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制作风筝与放飞风筝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良好的习惯、正确的审美观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针对在风筝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就个人粗浅的认识与各同行商榷。

一、了解风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锻炼学生自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风筝的历史积淀了祖先的智慧与浓浓的情感,当我们回顾历史,不禁会为祖先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所震撼,因此笔者在上风筝基础课的教学之前,会设计一个让学生熟悉风筝历史的环节。一般课内了解是有限的,所以笔者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风筝的历史,为上课积蓄充分的知识与情感储备。通过课前的搜集和课间的整理交流,学生对风筝历史有了较清晰全面的了解。如,有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从两千多年前,哲学家墨子做成了木鸟(接近于木制的风筝);到清代,风筝盛行,曹雪芹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记录了43种风筝的具体做法,并附有图片;乃至在公元510年前后,风筝技术流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等等。通过了解和讨论风筝的历史,锻炼了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查阅与搜集信息的过程中,知道了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风筝,并为世界风筝发展做出了不凡的贡献。这样,学生就会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扎制风筝骨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

制作风筝,关键是扎骨架。按要求裁好竹条后,为了保证风筝左右的平衡,扎制风筝骨架时,要求两条膀条左右重量平衡。郑板桥有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处理膀条左右平衡就需要这种执着的精神。经常有学生在偏重一边的膀条上削了几下后,发现膀条左右还是有轻重,需要多次调整时,就显得耐心不够,到最后也不管膀条左右重量是否平衡,直接草草扎制骨架了事。殊不知,放飞时问题就出来了,由于膀条没处理平衡,风筝没法起飞,或一直侧飞直至一跌到底,根本没法调试,只能拆掉了重做。经过多次实践,学生看着自己的风筝终于平稳地飞翔在高空中,才体会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

在处理好膀条平衡后就是绑线了,风筝扎制过程中,绑线操作简单,但要求也很严格。笔者要求学生:只需左绕三圈右绕三圈,打好死结即可。看似这么简单的绑线,不会绑线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他们总是绑一堆线,绕了一圈又一圈,有的甚至结也不打,整个风筝骨架松松垮垮、摇摇晃晃的,根本不能用。一个就这么简单的绕线、打结动作,往往要花大半节课时间才能完成,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曾经看过一期“三星智力快车”节目,里面的选手都是国内名牌中学的拔尖学生,比赛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可最后一道操作题却难倒了所有学生。题目的要求是:每人用铅笔刀削一支铅笔,看谁削得又快又好。本以为这题出得过于简单,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中学生,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把铅笔削得像那么回事,甚至还有一个学生削到了手指!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要想在21世纪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门必修课。而在风筝的扎制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的处事习惯,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三、绘制风筝面,陶冶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增强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风筝面的绘制,不仅涉及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还直接与学生的综合考虑问题能力紧密相连。风筝面的绘制需要学生在纸上画出大小合适、颜色鲜艳、健康美观的图案。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教师的要求,先画出风筝面大小,再综合考虑风筝飞上天的图案效果,画的图案颜色鲜艳,大小合适,内容健康,整体美观大方。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在绘制风筝面的时候敷衍了事,不考虑风筝面的大小限制,图案画得太大,到后来不得不把图案的下半部分裁掉,留了不完整的图案做风筝面。还有些学生不考虑风筝在天空中的图案效果,画一些很细小的图案,哪知风筝到天上后,根本看不出图案,只看到白纸上几个点点。也有颜色涂得太暗的、画面内容不健康等问题。当风筝放飞到天上时,才意识到原来绘制风筝面也是个学问。此时学生意识到,不应该拿到纸就开始画,而应先规划,再设计,最后才是行动。其实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应如此,要有计划地进行,要学会全面周到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四、裱糊风筝面,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裱糊风筝面时,要求学生用直尺和铅笔在风筝面上画出骨架的位置,并认真按照纸上画的线条裱糊风筝面。但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扎的骨架基本平整,就直接进行裱糊,结果发现骨架与纸上画的相距太多,做出来的风筝左右不平衡,放飞效果很差。经过重新裱糊后,才能正常放飞。通过风筝面裱糊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要认真踏实,做事要严谨细致,否则哪怕小事也做不好。

五、通过“装提线”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管是教科书上讲到的、市场上买的或是自己做的风筝,一般都装有三根提线,学生也都非常认可三根提线。那么,到底可不可以装两根或一根提线?哪种更易操作又能平稳放飞呢?笔者在教学中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自己去寻找答案。当教师提出问题:“风筝除了可以装三根提线,到底可不可以装两根或一根提线?哪种更易操作又能平稳放飞?”时,学生立刻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说两根,也有说一根的。在老师的提示下,大家开始尝试给风筝装提线,有用一根的,有装两根的,也有装三根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放飞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装三根提线的优点:由于三点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区”,刚起飞时会比较稳定,比较容易起飞。缺点:易翻跟斗,并往往“一跌到底”。风筝飞到一定高度,如果遇上旋风或风向不稳时,提线容易打绕,使风筝面与上提线所成的角度越来越小,降低了风筝的抬头能力,从而使风筝“一跌到底”。这时原本稳固的“三角稳定区”就变成了很难自行调节的、致命的“三角死区”。

装二根提线的优点:中心骨成“横侧稳定线”,调节风筝两边平衡,起飞时虽可能左右摇摆,但如果不是风筝左右很不平衡,它基本能自行调节平衡。它的缺点跟装三根提线的风筝差不多,遇上旋风或风向不稳时,易翻跟斗。

装一根提线的优点是,没有调节死角,整只风筝均在自由调节,而且风愈大,飞得愈高,愈稳。这样,弱不禁风的小风筝也能在大风中飞翔。所以,最后我们做得风筝基本都只装了一根提线。当然,一根提线的位置也是很关键的,学生经过多次放飞实践,终于找到了这个最佳点――距上膀条7厘米处。

学生在制作实践中改变了“大风只能飞大风筝,小风只能飞小风筝”的认识误区,认识到只要风筝制作精良,提线安装合理优化,小风也能飞大风筝。这样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在实践中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六、风筝调试环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在风筝的调试与放飞课上,笔者列举了一系列风筝放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实地放飞时,学生一开始一个个攥着风筝不肯试放,看着老师拿起他们的风筝轻松放飞时,才开始放飞。学生几人一组,边试飞边调试,有些女生的风筝自己放飞不上去,换男生一放就飞上天了,这时的男生就成放飞老师了,几次教下来女生也能自如地放飞了。男生那些摇摇摆摆的风筝,大多是女生帮着贴点胶带纸什么的,增加平衡性。风筝挂树上了,自有高个学生拿竹竿帮忙弄下来。因为增强了团结互助,后来几次课,基本上几个学生自己通过几次调整、放飞,就解决了风筝出现的问题。

七、放飞风筝,放飞梦想,增强自信,丰富体验

自己亲手扎制的骨架、亲手绘制的风筝面、亲手装的提线,甚至棉线也是自己亲手绕到饮料瓶上的,一切都是自己亲手做的风筝,飞在高高的蓝天上,学生能不自豪吗?一般第一次放飞时,难免会担心自己的风筝放不上去,会有羞愧感,所以一开始放飞风筝时,学生都不敢主动放风筝,为了让学生相信自己严格按照要求做的风筝一定能飞上天,笔者经常拿那些上课时很认真听课的学生做的风筝试飞,一看老师试飞成功了,他们才相信自己的风筝是好风筝,才会慢慢开始自己尝试着放放看,放飞成功后,他们还会几个同学一起比比谁的放得高,见其他同学不会放飞,主动充当小老师指导他们放飞,从那一张张充满自信的小脸上,不难看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因为一次小小的成功,他们有了自信,因为有了自信,他们在其他方面也会更成功。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风筝设计、制作与风筝放飞比赛,很多学生都能大显身手,有些班级还进行后续的征文比赛,2010年6月7日的《每日商报》“快乐星期一”就有我们学生写班级风筝比赛的一批好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和自信,风筝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想

象力。

有学生在课后感想中写道:“原来扎风筝有那么多的讲究,做一个美观又飞得高的风筝真不容易!通过风筝课的学习,悟到了很多道理,做事要有规划、有头绪,不能冲动,盲目行事。在做风筝的过程中学会了做事要细心,注意细节的同时还要关注整体,这样放飞的风筝才漂亮。”放风筝有利于人的健康,经常放风筝可以防止近视眼或减轻症状。对于长期伏案学习的学生尤其有好处,可以缓解颈椎疲劳。作为娱乐活动,放风筝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风筝课的学习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生犹如制作风筝,美丽的人生总需要有规划、有目标,细心经营的人生会充满快乐与幸福感;放飞风筝犹如享受生活,自信乐观,勇于探索与尝试的人生会有很多惊喜。

参考文献:

[1]刘忠,柴茂智.风筝的制作与放飞.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2.

风筝的来历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城市文化广场;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52-01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应以当地的文化为主要背景,充分展现这个城市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传承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其成为适宜于现代城市生活的环境空间。民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居民长期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活动。在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中充分的运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可以使城市广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更加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民俗文化从民众中产生,同时也服务于大众,运用于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时要时刻遵循以人文本的原则。例如“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中的设计,该广场是一个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主的城市文化广场,它在设计加入了许多草坪的设计,主要利于市民在此放飞风筝。

(二)遵循地方特色的原则

民俗文化受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在城市文化广场中运用民俗文化就要遵循当地的地方特色,要适应当地的民俗风情,突出当地的建筑特色,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

(三)遵循突出“文化”主题的原则

城市文化广场最主要的内容是广场文化,广场文化对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起到传承和创新的作用,为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的聚会和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民俗文化在运用时要突出文化广场的文化主题,要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展示当地的文化风情。例如在“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的设计中,主要突出当地的风筝文化。

二、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运用应注意的基本要素

(一)建筑

建筑物是城市文化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不仅仅要运用到城市文化广场中去,周围的民俗建筑,历史建筑也要进行保护利用,这样才能做到民俗文化充分当地的运用。

(二)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要时刻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要符合人体尺度。潍坊风筝广场中的小品和雕塑大都以传统的年画和剪纸艺术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让广场文化的内在品格得到了凝聚、突显和激发,并让审美活动激动起来。

(三)布局

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运用时要注意城市文化广场中绿化和道路的分布,在分布上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广场与周边道路交通的关系,保证行人的安全,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尽情的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设计,在区域划分时,以当地最著名的龙头风筝为基础,把广场划分为风筝放飞区,活动休闲区,文化展示区三大部分。

三、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民俗文化依附于当地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环境决定了它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于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的表现手法也很多,现以“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风筝广场广场是一个以风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化广场,在古代人们放飞风筝就是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梦想的追求,梦飞翔广场在服务城市居民的同时,来传承潍坊的悠久历史文化,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当地剪纸艺术和年画艺术等民俗文化。主要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形象的表现手法。广场的外形就是来源于古代风筝的菱形结构;在广场内部区域的划分上,是根据潍坊最著名的龙头风筝演变而来的,根据龙头风筝的体形特征进行了演变,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进行表现。

二是象征的表现手法。主题雕塑和景观小品都是根据当地的民俗来设计的,主题雕塑以风筝为原型进行设计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和当地居民放飞风筝的愿望是一致的。

三是关联的表现手法。潍坊的剪纸、年画和风筝文化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介绍风筝的制作工艺和风筝历史时运用了剪纸中的镂空和年画中的浮雕艺术。民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在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中可以增加文化广场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珂,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M].武汉: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2-29.

风筝的来历篇5

秋冬印年画,春天扎风筝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干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描述的风筝放飞情景。当时的潍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相传夏代寒浞在此立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寒亭因此得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做过县令,解放战争时期以“潍县战役”闻名全国。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它东依浞河,南靠206国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祥地。

据史料记载,杨家埠风筝和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发展繁荣于清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早在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就把年画艺术巧妙地糅合在风筝的制作上,尤其是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借用了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特点,使杨家埠风筝具有了“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的风格。与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成为中国传统风筝三大流派。2006年,杨家埠年画、潍坊风筝,双双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几根竹条,一张毛边纸,飞上天空的不仅是心情,还有人们童年的回忆。在上千年的历史中,风筝开始只是人们自产自用的表达心愿的工具和娱乐嬉戏的玩具。后来,虽然出现了一些风筝的工匠,并将风筝上市,但也只是人们空余时间的一种消遣。“春到寒食六十日”,这时气温升高,风和日丽,阳春三月开始。寒食后的清明节,又俗为“踏青节”,山东潍坊一带,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煮鸡蛋分发青少年男女,作为踏青游春的食粮。读书的由老师领队,村童们由长辈带领,游冶于村郊、河旁、园林、山岑,踏青,观光,这时以风筝助兴,自然给人极大的乐趣。杨家埠年画艺人,在长期的木版年画生产中,早已学会按照人们的心理要求,迎合民俗、节日活动需要,设计制作畅销对路的民间工艺品的本领。他们扎制的风筝问世后,随着清明节踏青游春活动的盛行,很快就从自我欣赏、馈送亲朋、炫耀技艺方面转化为商品生产,并把杨家埠风筝集散地设于潍县县城,批发零售多数在那里成交。到了清代,杨家埠风筝和年画、扇子一样,成为杨家埠农民家庭中三项主要的副业生产之一。他们秋冬印年画,春天扎风筝,夏天糊扇子,一年四季都不得闲。为了生产、运输和销售的方便,风筝骨架全部改为竹制,产品多以硬翅人物为主。在近千年的历史岁月中,匠心独运的风筝艺人,在厚重的历史积淀基础上,用银线串起了历史与现代,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打开了新的民间艺术世界。

家家会点染,个个擅扎鸢

初冬时节,我们走进杨家埠,作槿国首批传统村落,杨家埠不仅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街和古建筑,最为出彩的无疑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个个擅扎鸢”的文化范儿。在古老的村庄里游走,风筝博物馆、风筝扎制车间、年画印制作坊、古店铺一条街、明清四合院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年画、剪纸、布老虎,将整个村落烘托出一种节日的氛围。我们惊叹于各式巧夺天工的风筝。风筝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既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鱼虫鸟兽,也有很多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风筝店里工人们一边招揽生意,一边扎制点染。他们介绍说,风筝按工艺分为硬式、软式、板式、串式、立体和特技六大类型,六十多个品种。从设计、选材、下料、扎制、裱糊、绘画直至最后放飞工艺繁多,制作一个完整的风筝则需要经过22道关卡、61道工序。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形成了“硬翅风筝为主,长串蜈蚣为最,软翅鱼虫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风筝体系。几代风筝艺人除了相传已久的几种风格,还设计制作了许多独出心裁、形式新颖的风筝,如“仙鹤童子”、“雷震子背文王”及“鹰人”、“燕”、“鱼”、“蝴蝶”等软翅风筝。

在村前的民俗大观园里,一年四季都有风筝放飞表演。提线放飞是一种特别快乐的体验,各色风筝轻盈飞天,翅膀、尾巴随风飘动,犹如鹤翔蓝天,鱼游大海,蝴蝶争春,别具一种飘然如真的风采。特别是老鹰形状的风筝,形似真的老鹰,有的时候,还会引来雄鹰共舞,堪称一奇。“盘鹰凌空多娇姿,雄鹰共舞显神奇。引得游人多醉客,放飞天上第一奇。”从古到今,这放飞的乐趣从来没有变过!

自古传法,薄如悬丝

口传心授是民俗文化特有的传承方式。它是建立在血缘、地缘的宗亲基础之上的。风筝和其他民间工艺品一样,以前传承主要通过血缘和地缘代代相传。过去人们拿技术当饭碗,技术上留后手,轻易不肯示外人,这就使得民间工艺品世代传承,形成了许多世家。我们找到了著名的风筝世家出生的杨红卫,她是杨家埠风筝的代表性传承人。杨红卫的爷爷杨同科是中国风筝王,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很多。他继承和发展了潍坊杨家埠风筝的创作方法,潜心研究风筝起飞难的问题,改进了双翅的比例和尺寸,减轻了骨槊重量,使杨家埠风筝能够一级风起,五级风不折;他一生制作精品风筝10万余只,有300多米长的龙头蜈蚣,也有火柴盒大小的蝴蝶。1986年3月,他与儿孙共同创作了一条350米的龙头大蜈蚣风筝,扎制灵巧,图绘精致,被誉为世界之最。放飞时一辆载重八吨的东风牌汽车拉着才能放飞,立身摆尾直插霄汉,宛如巨龙凌空,拨云驱雾,逶迤翻滚,场面极为壮观,震撼国内外,成为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场上的特大新闻。

如今老艺人虽已作古,但孙女却把这项技艺传承发扬。我们眼中的杨红卫清丽质朴而不失时尚,有着山东人特有的热情好客。别看杨红卫是个弱女子,她却从小就跟随着爷爷杨同科学习扎制风筝,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的爱好,很快便掌握了扎制风筝的绝技。她以女性对风筝的独到理解,在绘画和设计上不断进行尝试,制作出的风筝不仅个个精美绝伦,而且保证每―个都能飞上蓝天。如今,杨红卫已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

巧手扎出岁月惰

杨红卫的工作室里,琳琅满目,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各色精品让人大开眼界。想不到―个小小的风筝也能如此精致,以至于我都不相信这只是风筝。一把雕刻刀、一支上色笔,一盏酒精灯,厚薄适度的真丝缎面,刚柔相济的竹骨架与丝质布料,纷繁复杂的几十道工序,杨红卫一边娓娓道来,―边灵巧地演示。风筝的制作主要是扎、糊、绘、放四个步骤,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难的。―个风筝工人至少要实际操作三年以上才能达到熟练,才能扎出合格的风筝。从选竹料、打弯、劈条到扎制、蒙纸、绘图、上色等60多道工序,一丝一毫都需要细致。比如第一步破竹材,粗壮的竹子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阴干才可以用,然后根据所需宽度、长短劈成织毛衣针粗细的竹篾,又脏又累的不仅仅是这一步,反反复复地削竹材工作,同样是在重复和枯燥中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把竹条修成合适的粗细,并保证均匀,其中的繁重对于任何一女性都是考验。接下来需要一手拿工钳,一手捏―根竹丝,将削细的竹条在酒精灯上反复烘烤,在火焰中细竹很听话地弯曲成型,就像变戏法一样,这叫弯竹材,这就看出了灵巧。杨红卫告诉我们,其实竹料打弯也是有要求的,必须向竹青―侧弯曲,这样弯曲后的竹料不容易回弹。缺点是容易拗断,浪费竹材,很多作坊也已经不这样做了。

打好弯的竹料就可以扎制成各种形状的风筝了。细线缠绕固定,简洁的骨架周周正正、左右对应、上下对称,再复杂的造型也一目了然。在这里风筝几乎人人会扎,但出于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等因素的考虑,很多人逐渐忽略了传统的文化内涵。能遵循古法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必要的细节,因为太繁琐被省略掉。比如这最简单的扎线,很多作坊嫌麻烦,不再使用线绳,而改用胶粘,这样表面上看风筝是一样的,其实很容易造成脱胶。而杨红卫制作的骨架精益求精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我看出来了,这细细的线绳里也倾注着艺人对风筝的热爱。

接下来刷糨糊、裁纸、贴糊、拉伸、微调、抚平,每一步依然是纯手工打造。杨红卫说她每天都是这样繁琐中的重复,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个细微之处彰显出艺术的非凡品质,也就是说她为每―件风筝赋予了灵魂。在杨家埠,风筝由机器加工的越来越多,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尤其是很多厂家纷纷采用印制风筝面,把高科技引入了风筝制作,成本和工艺降低,产量提高了,但高效率的流水线却很难让工艺透出精致。杨红卫依然坚持每一个风筝都用绢丝手工绘制,她的风筝有骨有肉,更有神。她的绘画艺术是另―种绝技,我们见证她用流畅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对比性强的风格为每个风筝赋予了独特的生命。我们也赞叹这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最让人称赞的是《百子呈龙》,它属于长串风筝。每一节画面都不一样,每一幅都是她精心选取的民间故事,每一件都是蕴含颇多国学文化的艺术品。构图和色彩中带着潍坊木版年画的影子,喜庆而又生动,而那龙头,更是精品中的精品,色泽鲜艳,栩栩如生,好似即将腾云驾雾从她的手中飞出来的感觉。这样的风筝飞上天,真是不折不扣的“飞上天的年画”。

风筝的来历篇6

我家每年春天都要到野外放一次风筝。今年,春姑娘又迈着轻盈的步子,穿着白色的纱裙来到了人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野外放风筝。

“来,找好风向,要逆风放,风筝才会更快的飞起来,看来,适当的让你在逆境中成长,也是有好处的。”听,就连放风筝时,爸爸也不忘教导我几句。找好风向后,我拉在前面,妈妈拿着风筝在后,试了两次,风筝就飞起来了。“呀,飞起来了,飞起来啦!”风筝刚稳定些,我一激动,在下面使劲拉。风筝就像一只受了伤的雏鹰,直直的跌落下来。我懊悔得捶胸顿足。“不要灰心,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人生往往是遇到挫折后才能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有了信心,再次放飞了风筝,看着风筝越飞越高,看着它与天空融为一体,我眯起了眼,自己仿佛成了正在展翅高飞的风筝。

我是一只风筝,向往蔚蓝的天空,不甘缩在角落,自由却不放纵;我是一只离不开线的风筝,因为我知道一旦离开了线,有的只是美丽的毁灭。

天高任我飞,地广凭我闯,我要做有线支撑的风筝,在父母的支持下,我自由飞翔,飞向梦想的天际,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有父母的支持,

风筝的来历篇7

文献标识码:A

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源于秦而盛于唐。筝的发音浑厚明亮、音韵优美华丽,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能抒发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情感。秦筝自早年传人中原,赵、郑、楚、吴相继流行,后来随着客家人的三次大迁徙,秦筝又传至闽、粤。古筝艺术的花朵,遂遍及全国各地,并逐渐与当地民间音乐吸收融合而形成了河南、山东、潮州、客家、浙江等几大流派。

各地筝派的流传促进了筝艺的普及和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筝逐渐从民间流传步人系统的专业化教育。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筝乐创作的初步探索阶段,发掘和整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发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是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庆丰年》、《闹元霄》等一批有影响的筝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了。尽管这一时期的筝乐创作尚属初探阶段,但新筝曲从内容到技法等方面所呈现的新貌赢得了颇佳的效果。六、七十年代,筝乐发展进入第二代筝人的创作时期。其时创作的筝曲如《战台风》、《丰收锣鼓》、《东海渔歌》等在今天仍广为流传,成为筝乐的保留佳作。另外,这些筝曲在调式调性、和声织体以及曲式结构方面的发展也为今后的筝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八、九十年代至今,筝乐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如今,筝乐作品从观念到表现形式、方法以及创作的风格等诸方面都有了很多突破。特别是专业作曲家的积极参与和创作,改变了先前筝乐主要由演奏者单一创作的局面,使得筝乐作品无论是在作曲技法,还是在题材的选择、内容的广度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其中,《幻想曲》、《黔中赋》等代表作品无一不体现了在旋法、调式发展、演奏技法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新势态。

时代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有必要去回顾一下已走过的筝艺历程,去分享今日筝界所取得的灿烂辉煌的成就,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去展望筝乐的未来,助其攀登更高的艺术之峰。首先要谈到的便是乐器的改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乐器形制的改革往往影响到音乐创作进而关系到此艺术的整体发展,而古筝这门乐器在其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一次次形制改革正是印证了这一点。上海民族乐器厂徐振高和上海音乐学院王巽之等研制的S型21弦筝扩大了筝的音响音量,这种筝的优良性能使之成为当今通用的标准筝。尽管改良筝在筝的形制改革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但它不能转调的现实却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古筝按五声音阶1、2、3、5、6排列,缺少4、7两音,因此在自然关系调的相互转换中便存在着局限性。受这种单一调性结构的限制,筝在乐队中通常只能担当一些制造色彩性音响的客串角色,而在创作独奏曲时也影响了作曲家的创作思路的展开、配器的发挥应用和音乐多层面的表现,上述这些都极大的影,向了古筝的运用。所以说,转调筝的普遍应用是古筝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面要谈到的是古筝演奏技巧方面的发展。弹筝的用指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各传统筝派大多只用右手的大中食指演奏,技巧相对不难,而更多强调的是对左手吟揉滑按之韵味的掌握。随着筝乐创作的发展,以往的一些技法已不能满足新的表现需要。例如说在传统各流派中以山东、河南筝派为例有大指快速托劈的技法,这是为了使音能延续下去,但它们只能作用于一根琴弦。五十年代由王巽之先生首创的摇指技术,便能使古筝成功地表现出歌唱抒情或紧张激烈情绪的大段流畅旋律化长音,在以后的创作中它已成为筝曲常用技法之一。六十年代代表筝曲《战台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长摇、短摇、扫摇、扣摇,这些技法恰当地表达出了乐曲的内容与情绪,大大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另外由赵曼琴先生推出的“古筝快速指序法”,也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演奏技法的新技术。它是以“对称”和“惯性”为理论指导依据,以指序的结合构成弹奏的基础,它的出现为筝乐创作和演奏开辟了一条新路。筝曲《井冈山上太阳红》、《打虎上山》便是这种演奏技法的代表作品,乐曲在速度和表现力上都很有特色。这些新技法的使用丰富了以往的演奏方法,增强了筝乐的表现力,它们增添了古筝这一传统乐器的魅力,使其具有时代特点,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风筝的来历篇8

冬去春来,我漫不经心地来到了一个树林。

只看见有成百上千的小鸟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叫着,在树枝上高歌曼舞。我抬头仰望,那小鸟儿们看见了我,都前后有序地扑翅飞走了。

我低头,默叹息,整个树林显得那样空虚,那样单调。

就在此时,我发现在一棵树上,悬挂着一只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风筝,那只风筝样子很平凡,可我还是非常想把它拿下来。

那树挺高,于是我便攀爬到树上,刚想扯下风筝时,却不小心摔了下来,真是功亏一篑。

我并没有灰心丧气,我突然间想起了一句话:“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我再次爬上这棵树,坚信一定能拿下这只风筝。

我终于拿下了这只风筝,便拍了拍它身上的尘灰,然后把它放得很高、很高……谁料,绳索从我的手中溜走了,那风筝……

分别夏

分别之际,无言以对。它的匆忙,它的背影,却令我这样浮想联翩……

当风筝飘去之时,我只能抬起头,眼睁睁地看着它自由自在地飘走;当紧握在手中的绳索与我的手分离之时,我只能默默地叹息,两眼模糊地望着风筝与绳索越飞越高,离我也越来越远……

抬头远眺,风筝已逝,泪盈满眶,不知所措。看着风筝远去的背影,我只能在回忆中沉沦。

风筝逝去了,在高空中翩翩起舞,与鸟儿嬉戏,与云霞同行;风筝远去了,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一切都只是徒然罢了。

如果我不捡拾那只孤独的风筝,就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就不会这样伤感,风筝也就不会飘走。

真的是我的错吗?

在红霞与晚风中,飘荡着逝去的风筝,我已无法挽回,无法寻找它的足迹,也无法寻觅它的去向,只知道它曾在夕阳下匆匆掠过它那渺小的身影。

含泪忍言:“别了,逝去的风筝,祝你一路顺风!”

守候秋

我倚在窗边,秋风吹起了白纱帘。

昔日风筝逝去的情景仍旧历历在目,脑海里常闪过那风筝的影子,我难以忘怀当时的情景。

匆匆啊!一转眼秋天便来临了,但风筝却不见踪影,我只能默默地叹息、叹息……

我多么期待它能归来啊!但是这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但我心中却蕴藏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它一定会飞回来的!

一阵凉爽的秋风扑面吹来,树叶被吹得翩跹零落。我望着一望无垠的湛蓝天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逝去的风筝,你身在何处呢?

于是我又涔涔地低下头,默默地叹息、叹息……

归来冬

冬天来了,大地一片白茫茫,我伫立在雪地上,望着这从天而降的皑皑白雪,又一次勾起我对风筝的思念……

风筝的来历篇9

关键词:风筝;山东潍坊;研究现状;转换性生成;发展对策

中国风筝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中国传统的风筝文化,还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被誉为“风筝之都”,研究其繁荣发展,促进新时代的转换生成,对潍坊风筝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潍坊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风筝发源于中国,并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由于风筝的不可存留性以及没有详细的文献资料记载,至今发明者和发明年代仍然没有定论,根据有限的文献记载,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木鸢说,二是韩信造风筝说,三是南北朝羊侃造风筝说,四是五代李业造风筝说。[1]关于潍坊风筝起源于何时,从文史资料中无法查出确凿证据和确切答案。但任何文化事物的产生是逃脱不了大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为民间体育文化之一的潍坊风筝,其起源和发展自然也脱离不了中国风筝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据资料记载,春秋战国时(约纪元前300年左右),墨子的弟子鲁班曾“制木鸢以窥宋城”,可见,风筝在当时运用于军事。到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之际,汉将韩信攻至未央宫时,利用风筝来测量宫下地道的距离。到了繁荣的唐代,风筝的角色发生转变,人们将风筝渐渐转化为娱乐用具,成为年轻人的嬉耍物品,《全唐文卷》一五四杨誉《纸鸢赋》载:“相彼鸢矣,亦飞戾天,向把能尔,风之力嫣”余因稽于造物,知不得于自然,原其始也,谋及不童,征诸哲匠,蔡伦造纸,公输献状“理约蔑以体成,刷丹青而神王”。到了宋代,基于纪念功能的基础上,在清明节时,老百姓会将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意在让风筝带走一年中的霉运。后来,放风筝已成为流行于民间的娱乐活动和喜事的庆祝纪念活动,人们也养成了带着风筝远足的习惯。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就详细记载过,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便背上饭食远行到效外放纸鸢,直到日暮方归的情景:“少年郎竞放纸鸢,以松勾引,相牵剪裁,以线绝者为负。”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技术与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风筝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压制和破坏,可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风筝逐渐被政府国家当做文化宝藏进行遗产保护。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潍坊风筝正在被边缘化,我们必须紧跟潮流,为改变了已经产生阻滞的的生存环境塑造风筝的新的成长容器,转换性生成研究凸显。

二、潍坊地区风筝面临的问题

从系统观出发,宏观上,明确社会在发展变化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任何一样器物生存发展的大环境,而微观上则是风筝本身的适应能力。当然,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少不了人的作用,人的发展推动国家社会和器物(风筝)的进步,人的力量不言而喻。

(一)关于风筝方面的研究甚少

笔者在cnki上整理近几年关于风筝方面的研究,发现大部分都是把风筝作为民俗体育或者非遗方面进行大的总概述,而且不具创新性,与时代结合少,未能就针对风筝专门进行研究,更多的是从风筝的艺术魅力角度来进行切入展开的,关于风筝的转换性生成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当代背景下,民间艺人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制造厂在市场诱导下风筝偷工减料、缺乏创新

由于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将民间工艺看作是非主流的,野史的,属于“雕虫小技”[3],中国社会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发展中后经过改革开放,民间艺人一直是传承这些工艺的主要力量,但现在的大多民间艺人本身数量稀少,工艺传人要想掌握这门技术必须持之以恒,不怕枯燥,短时间不可能学成,周期长经济回报慢,所以导致从事风筝的制作,花费心血的人就很少,风筝情节也就成了海市蜃楼。第二个表现是,虽然中国也有类似于日本建立的《文化财产保护法》对“人间国宝”进行选拔的评选制度,风筝艺人被评为“风筝明星”、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潍坊地区的韩福龄、郎咸忠、王瑞祥、张建民、谭立新、田君祥等他们都是“风筝明星”,但是政府只在精神方面予以肯定鼓励,给予的物质奖励却甚微,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间艺人传承创新风筝的积极性[4]。

在新时代,风筝作为商品逐渐流入市场,一些风筝厂和作坊开始批量生产风筝,但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厂家为了快速生产获得回报,风筝的质量标准严重下降,将机械化应用于制作工序中,减少制作成本,缺乏创新。据一位潍坊风筝艺人介绍,一个熟练的风筝艺人一天至多能够制成两到三只普通的传统风筝,一只成本在50―60元,但市场上可以买到十几元甚至几元的风筝,这样的风筝质量难以保证,大批量生产的价格低廉的风筝更谈不上具有创新意识

(三)传统文化式微,消费者难以产生风筝情节和文化价值认同

在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中,风筝的起源无论是飞行器物还是巫术,,都是对自然客体的敬畏和对人生命主体的尊重。随着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同住地球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不再生活在闭塞保守的旧年代,风筝中的迷信色彩被逐渐消除,风筝的健身娱乐功能在加强。也就是说,中国人更现代化了。

(四)风筝本身制作工艺费力费时,工厂也是半机械的分工制作

风筝的具体制作过程由扎、糊、绘、放四部分组成,通称为“风筝四艺”,从设计到制成过程非常复杂,总共要经过60多道工序。扎制风筝时,首先要根据风筝的规格来选材,在韧性和弹性和价格方面,使用材料最多的是毛竹。选好材料后就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经过破竹材、削竹条、修竹条和弯曲成型等4道工艺。最后将修好的毛竹根据风筝不同部位所需竹条的粗细大小不同放在一个平台上用细胶丝线或者细尼龙线绑扎结实,有的是软翅风筝就要先在图纸上描绘好图案,根据图纸的大小再来烤弯竹条和扎制风筝架子。风筝的糊制过程无疑也有很多复杂的注意事项,根据所要糊制的风筝不同的属性和消费者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材质,比如纸和绸制的多为高档品,能够承受较强的风力;绢糊制的则透明性较好。可以先糊后绘,也可以先绘后糊。着色的过程也甚是繁杂,要求精细。先勾勒出图案的墨线,再在着色部位涂上胶矾水,阴干后才可着色。有的为了一些装饰效果还会采用扫金、烫金和贴金。可见,从整个风筝传统制作的步骤来看,相当的复杂和费时。即使是风筝制造厂也是半机械,分工合作,扎、糊、绘等环节分割开来,每个人负责整个制作过程的一部分,但是现在风筝厂的数量和规模还有限,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1张基振,虞重干.中国风筝的几点历史考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50-52.

[2] 郑玉超,刘兵.潍坊国际风筝会的起源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3(3):34-36.

[3] 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风筝的来历篇10

    筝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民族音乐中极具华夏传统音乐特色,约产生于两千年前,因此,人们习惯在其名字前加上一个“古”字。古筝不仅外形上端庄优雅,而且弹奏起来流畅悦耳,风格变化多姿,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在很长时间里,古筝艺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青睐,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曾一度发展停滞,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到80年代,发展尤为迅速,得到极大的推广和普及,这与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

    2、古筝的起源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乐器,关于古筝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广泛流传于当时的秦国(现在的陕西)一带,是当时的秦人造出来的,所以古筝又被称为秦筝。另一种说法是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作战时用于竖着挥起打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有人在古筝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的样式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携带不便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现在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还有一种说法是筝乃“五弦、筑身”。但是“筑”是什么样式的,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更有人说筝乃蒙恬所造,不过据后来的研究者证明,蒙恬造筝并不具备这种可能性,因此,可以排除这种说法。但是,一直到今天,筝的起源依然备受争议,至今还是一个谜,还需要我们的继续探求。

    3、古筝的发展历程

    古筝艺术的发展,使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表现在古筝乐曲的创作方面。初期古筝表演主要是老一辈古筝演奏家进行创作,创作的基调建立在发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上,然后根据舞台表演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使得古筝乐曲能继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

    3.1五十年代——古筝艺术进入高校。我国着名古筝教育家曹正先生曾经谈到过历史上有“扬琴抑筝”、“重雅轻俗”的倾向。实际上,“雅俗”的区别是与社会地位的区别息息相关的,那时候,封建社会的知识阶层是“士”,他们都是琴人,文化水平高,所以他们的音乐也就“雅”了。而筝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所以也就被当成是一种“俗”的乐器了。早在1950年,曹正在更名后的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沈阳音乐学院前身)任教。这之后,全国的高等音乐院校才相继设立古筝专业,1955年中央音乐学院邀请山东张为昭任教古筝,1956年再聘任曹东扶。1956年,苏文贤被沈阳音乐学院聘任。1958年金灼南先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古筝,后被山东艺术学院聘任。曹正先生在1964年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以上的事例足以证明古筝艺术已经进入到专业音乐的行列了。同时,赵玉斋在50年代创作的筝曲《庆丰年》,推广了古筝双手弹奏法,开辟了古筝双手弹奏的新纪元。

    3.2六十年代初——古筝的演奏技法得到丰富。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及使用无效区的噪音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之后,张燕双手快速弹奏的曲目《草原英雄小姐妹》、《东海渔歌》、《钢水奔流》等相继出现,这些曲目的演奏技法比《庆丰年》的演奏技法更进一步。这众多的演奏技法为古筝演奏技法的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3八十年代后——古筝教育进入普及阶段。随着王昌元的《战台风》对古筝艺术的影响不断深入,80年代开始,古筝教育者越来越多,古筝开始全面普及,这个时候学习古筝的人数已经达到几十万了。业余学筝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相应的出现了全国性的古筝考级,用以检验个人的学筝水平。并且,全国各地的筝艺社团、古筝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为古筝艺术的繁荣发展去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4九十年代后——筝曲创作和演奏技术飞速发展。90年代以来,古筝艺术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新作品层出不穷,如《黔中赋》《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等,促进了古筝演奏技法的变革。并且随着现代音乐、西洋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冲击,古筝的演奏技法呈现多样化。这个时期里,筝曲的创作更多的还是用五声音阶定弦法,如《秦桑曲》、《临安遗恨》、《铁马吟》等等。同时亦陆续推出古筝的重奏曲作品,说明人们注意到发挥古筝在群体中的表现力。如:古筝与高胡二重奏《渔舟唱晚》;古筝琵琶二重奏《大浪淘沙》、《水乡高歌》、《春江花月夜》;古筝高胡三重奏《丰收之歌》:古筝四重奏《采蘑菇的小姑娘》、《步步高》等,这些演奏曲基本上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是,这个年代古筝艺术的发展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进一步完善古筝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