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4 20:01:50

体操教案

体操教案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78-02

一、课的构思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次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多样性思维及自我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

二、教学过程

1.准备: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设问的方式导入,但是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的方法,并在合理运用情景导入的基础上,更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2.基本内容:在技巧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及时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自主参与、自主创新、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

3.结束:让学生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自我评定。

教材分析:《体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七—九年级全一册。前滚翻教学是体操中应用最广泛的技巧动作,简单实用,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团身滚动与保护自己是关键。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好奇心强。本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体操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发展还不平衡。他们对体操较感兴趣,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团队精神有待培养。

设计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设计思路:

1.情景导入。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达到热身的目的,使学生一到场就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2.技能学练。采用了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及时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自主参与、自主创新、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

3.整理放松。放松练习,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结束新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前滚翻是能低头含胸,滚动圆滑,迅速抱小腿。

3.情感目标:能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进行前滚翻练习,作好自评和互评。

场地器材:垫子20个、录音机1台、磁带1盘.小黑板1块、挂图1幅。

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调动情绪。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被绊倒或从高处摔下过?生:有。师:同学们是怎样应急保护自己的?生:(七嘴八舌)抱头、用手撑……师:同学们讲得很好!本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项科学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滚翻,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科学训练,一定能做得很好。

2.身心准备,诱发兴趣。(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跟老师热身练习。)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下热身操,好不好?生:好!教师边做边喊口领,要求动作幅度大些。

3.探究性学习。师:摆在面前的器材认识吗?生:认识。师: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怎样从垫子的这边到垫子的哪边?条件1:不许从垫子上走过去。条件2:不许把自己碰疼。条件3:垫子与身体要有接触。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总结本组的结论。)于是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亲自在器材上尝试。有爬的,有滚的,有翻的,还有像螃蟹一样脚、手触垫子往那边蹭的,最后,经过大家激烈的争论,教师总结:只有滚翻是符合条件的也是最科学的。很自然地引入课题——前滚翻。

4.循循善诱,掌握技能。师:今天我们共同探讨滚翻中的前滚翻,老师指着小黑板上的动作要领让大家齐读,再对着自制图讲解。然后老师示范—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蹲撑、提臀、蹬地同时屈臂、低头含胸、头的后部、颈、背腰依次触垫,当滚到背腰时双手迅速抱小腿,最后成蹲立)—保护与帮助。学生练习,教师语言激发兴趣,巡回指导,发现易犯错误:滚动时无直腿;滚动不圆滑;滚动速度慢不能直立。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为了刺激同学的求知欲望,让个别同学表演展示)师:很好,接下来,哪位同学给大家表演以下好吗?生:好。(此时场上气氛特别热烈,在掌声、喊声、欢呼声结束了表演)

5.技能应用和知识拓宽。观看课件,进行安全有效的练习。技能应用:前面放一物体,碰撞后迅速做前滚翻。技能拓宽:后滚翻。

6.放松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放松。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拍手歌”的音乐节奏一起唱、一起跳吧!学生们围成一圈唱歌和跳舞,身心愉悦,模仿动作,完全放松。教师小结、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布置课后内容,安排器材回收。学生有序归还器材。

7.作业:引导学生课后自觉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操教案篇2

(一)课题的界定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训练策略:训练策略就是体育教师给1-6年级健美操社团学生制定健美操训练的具体实践方案,以小组合和短套路作为健美操教学的主要教学手,结合健身、身体功能训练等的方法制定的锻炼周期计划。根据锻炼者的身体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以生理学为理论依据,以体检数据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身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提高健美操艺术展现为根本目的,以训练策略的形式,以此为出发点,掌握其方法和手段,培养运动习惯以便达到增强学生在健美操比赛的实力为目的。并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抗压力和抗困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赛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健美操社团训练策略的实践研究就是通过以社团实施训练策略,在健美操社团课中运用小组合、短套路为教学基本手段,并结合身体功能训练的具体动作,即固定时间、练习次数等进行在课堂当中进行实践锻炼,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健美操的专项身体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美操的展现能力。基于对教育目标、结合“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础并将德育和美育教育融入到训练策略的事实上,一个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课题研究随之确立。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原则论述的一个核心是要创设情感融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由学习。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等。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各种智能的生理基础,具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根据力量训练的特点,可使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自然探索智能等得到充分发展。

3.“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关于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和“爱满天下”等思想,就明确地指出了“培养怎样的人”的正确方法,而“生活教育”、“民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思想则指出了“怎样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在南湖小学1-6年级健美操社团学生中开展。

(一)研究目标

1.梳理总结系统的健美操训练方法和策略。

包含健美操社团授课教案、小组合、短套路健美操教材开发、社团训练的实践安排、社团训练的进度、提升健美操队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以及健美操社团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技巧梳理等。

2.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健美操组合的教材和提升健美操队员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

(1)自编小学乙组健美操动作组合教材开发。

(2)自编小学甲组健美操动作组合教材开发。

(3)提升健美操队员健美操基本素质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通过组建对健美操社团学生进行训练策略的实施,形成健美操教学案例,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策略的练习,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学校健美操动作组合教材,教学内容坚持学生主动探究,重视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2.探索提升健美操素质的具体实施方法。

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健美操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找到合适的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鉴健美操教学领域已经取得经验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提炼我校健美操小社团的实践操作体系。

2.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我校学生对健美操这项运动的认识程度,以及通过课题实践研究后学生对健美操的再认识。

3.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组集体和个体的不断提出计划、组织实施、反思修正,总结评价,使课题在行动中得到深入,取得实效。

4.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健美操社团的行动研究,探索我校健美操社团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20年9月开始,到2021年6月结题。

(一)准备阶段(2020.09――2020.10)

(1)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2)实验前调查分析,与教研组同事组织讨论、分析有关健美操社团建设中的实践策略有关的素材及因素,发掘已有的健美操社团的经验,收集、提炼第一手资料。并建立组织、查阅文献、寻找理论依据。

(二)实施阶段(2020.11-2021.04)

(1)1-6年级选拔喜欢、热爱具备健美操体质的学生,组建健美操社团。利用健美操社团创编各个组别的组合动作或短套路,形成健美操训练教材;根据健美操队员基本素质要求,制定提升健美操身体素质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

(2)在健美操社团课堂实践中逐步融入音乐、健身、历史等文化元素,多角度多视野的拓宽学生练习健美操的方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谈话法,对学生在训练过程的感受进行调查。

(3)创设健美操社团展示的人文校园环境,通过开展健美操展示比赛活动营造出锻炼的良好氛围。

(4)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类研讨活动(包括实验论文随笔交流、做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总结和交流研讨,为下一步探究提供范例和有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加强开展中途实验研究。

(三)成果形成阶段(2021.05――2021.06)

(1)撰写研究报告,将一年的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以利用下一年的更深入的研究。

(2)逐步完善《健美操社团组合动作》教材,装订成册。

(3)逐步完善提高健美操社团学生健美操专项素质的锻炼方法。

(3)撰写训练策略的教学论文集教育案例,编印成册。

(4)形成健美操训练的实验对比数据,建立学健美操队员的成长档案,包括运动成绩成长档案和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成长档案。

四、预期成果形式

1.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2.形成《健美操社团组合动作》教材;

3.提高健美操队员专项身体素质的方法集。

体操教案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新时展背景下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会计基础还要重视对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所以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意义

案例教学法虽然与过去的教学方法有众多相似的部分,都是通过举例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教学中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差异,教学的范围以及主体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案例教育法更适应当前会计专业发展的需要。比如案例教学中相关的实例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目标的制定都是以实际案例为中心的,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进行时间学习,解决各类问题。这样的教学法更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学生解题能力以及综合知识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拓展[1]。会计专业作为综合性的专业,依靠过去机械化的学习方法是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学习问题的,就如同高校会计这类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处理各项事情的具体能力,所以面对诸多问题时还是无从下手,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高校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案例教学法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处理各项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它以各类实际案例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加上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得出最终想要的学习结果,这能够为将来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各个相应的实施阶段,案例教学法在当前高校会计教学中主要包括案例的选择、分析、操作以及最后的评价环节。本文据此进行相应的论述,得出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2]。1.案例的科学化选择首先,在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就是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整体质量。现行的案例都是教师根据相应的事件进行实时编辑的,然后与实际理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合在一起。其次,基本常见的案例是无法提升教学成果的,需要选取更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的过程中,这次才能使得教学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运用会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进行探究的欲望。所以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案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简化会计教学中复杂繁琐的部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积极的影响[3]。2.案例的合理分析当教师选择好相应的案例之后,接下来就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正确的方法将教学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案例进行相应的分析纠正。让学生以最大的信心和热情投入到案例的分析学习中,这是案例教学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划分,展开有效的一对一辅导教学,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小组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为学生拟定各类教学目标,辅助引导学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给学生更多思维拓展及发展的空间,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3.案例的实际操作过程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培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操作培训是必经的学习阶段。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培育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开展各类实际操作,依照多媒体进行相关学习,开展基础账单的核算和处理的过程。学生通过相关实际的操作,加深验证对各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合同签订、各个凭证填写、会计核算以及掌握处理工作中,在教学中都需要实现实务操作工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相关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其亲自演示,保证能够掌握各个业务以及各个技能,促进自身操作能力的稳定提高。4.教学成果的综合评价在高校会计专业实行案例教育法的最后一步是进行案例的全面总结和评价,并根据的学生在案例中各项表现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为学生今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完善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中的实际应用措施

1.建立起会计专业教学案例体系会计专业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就是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这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案例教学法的综合运用,这是一项长久的实践过程。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案例体系。案例体系中应该包括各行各业及各类单位的不同案例,这样才能保证案例的全面综合性。定期对案例进行补充完善,保证案例能够适应教学政策与社会更新发展的需要。2.加大案例分析在学生评定中所占的分数比重在当前会计专业教学中大力推广案例分析的前提下,可以加大其在学生综合评分中比重,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这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以外的综合评定,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3.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在当前案例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案例的分析以及选择都是教师的基本工作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良好有效的分析对提升教学课堂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当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考核,来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更多专业性的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专业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当前高校要在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将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应用到实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标准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敏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6,(17):210-211.

[2]杨双鸽.浅谈会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用[J].商业会计,2010,(4):69-70.

体操教案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0引言

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一定区别,其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独立学院更多强调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取代手工来进行会计处理,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这项实用技能。独立学院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安排适应本校的电算化教学非常重要。

1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较多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1)演示教学法。这一方法是独立学院采用最广的,即教师借助多媒体讲解和操作演示,学生一边观摩,一边操作,全程基本跟着老师的进度进行。

(2)案例教学法。它是通过模拟一个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运用具体数据进行练习,尽可能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企业会计处理的流程以及如何用会计电算化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任务驱动法。它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一个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老师的地位被弱化,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中心地位。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学生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演示教学法加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改进。首先,教师演示程度过高。学生跟着老师的演示一步步操作,不能真正提高学生操作积极性,而且存在老师演示时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自己练习时无从下手,导致一个知识点不断重复的问题。其次,上机操作组织方式不合理。我院会计电算化上机只采用混岗方式,即账套主管、制单员、出纳这些角色都由学生自己来充当,操作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操作员,使学生感到混乱,也无法很好地体现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会计岗位分工与内部牵制制度。再次,缺乏全面系统的案例。目前可应用的案例比较碎片化,不能很好满足单项和综合实训时对资料的要求,学生很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企业财务处理流程的概念。最后,考核方式不能很好体现培养目标。我院目前采取的是学生上交平时操作的账套和期末进行笔试的考核方式。平时账套存在抄袭蒙混过关的情况,最终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也不能体现出学生掌握实际操作的情况,这与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

3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3.1将演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时,对基本理论和主干操作需要教师来讲授和操作演示,借助案例和情境对抽象的理论进行讲述,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演示完基本和主干部分,其他的模块老师可以放手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自主去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集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统一讲解演示,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2采用团队分岗和个人混岗结合的实践组织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先采用分岗实践,以3-4人为一组,分角色扮演账套主管、出纳和制单员的角色,角色要注意轮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分工完成单模块操作中的相应任务,在综合阶段让学生进行混岗实践。两种方式相结合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提高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3.3总结设计全面系统的案例

收集教学资料,包括教材的案例和手工实验的会计资料,形成涵盖教学知识点,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几套案例。把手工会计的案例和财务软件结合起来,更能使学生体验到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在实践中还可以让学生分团队设计案例,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设计的案例进行评比,优秀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共享。

3.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现在专业的财务软件公司都开发了比较成熟的考试系统,所以我们教学的考试也可以采用上机操作考试的方式,可以从源头上避免抄袭现象,体现每位同学的真正学习情况。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心得。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考核,能更加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体操教案篇5

关键词:教案;新课程;要求;衔接

体育教案的编写非常重要,教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好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有效掌握体育知识的前提,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编写教案,把教案的编写与体育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教案的编写一直以来受到传统的影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这种情势与新课程改革是不协调的。为了有效地落实新课改,我们应该在教案的编写上下工夫,再者,会写教案是每个体育老师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又有多少老师真正地会写体育教案?又有多少老师知道写教案的基本要求呢?

一、体育教案要体现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师每个人都要编写属于自己的教案,即使同一个教研组参考同一个教案模式,在不同老师的加工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为,体育教案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策略落实的方案,所以,每一个教师的思想、情感等都会在教案上呈现。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体育教案编写内容的侧重点可以不同,教案的格式可以多样化,但一定要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老师觉得写出的教案是最适合自己的,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这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突出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进行教学。

二、体育教案在一个学期中体现出知识的完整性

每一个教案代表了一个完整的体育课,所以教案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的文本,其包涵的内容应该是系统的,以往的教案注重技术传授的系统性,也考虑了运动量、负荷等因素的完整性。但是完整性不一定能代表实效性,所以追求对教案的实效性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要求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张扬、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等等,用这些来体现教案的系统性,则会让教案更科学化,教学目标也会得到实现。

三、体育教案体现出体育知识的衔接性

教案的衔接性表现每个课时教案内部的衔接性。体育教案一般是由隔离的几个部分组成的,从书写方面来看,这几个部分是分开的,但实质上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衔接。整个教案是从目标的导入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形成系统的一节课。从内容上来看,把教材内容安排到一节课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个主教材相互搭配,另一种是一个主教材与其他身体素质练习相搭配。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同一项技术从泛化到分化,最后到自动化,都是要衔接的。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一环扣一环,不可东拼西凑而乱了章法。

四、体育教案要体现课堂教学的表述性

教案的编写是教师的课前行为,教案是体育教师教学策略落实的方案。教案负责把整节课表述下来,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及在教学时将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及如何应对等都有具体的表述。表述的范围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适当地有所偏重,对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要有所侧重。所以,教案规定了教学程序,也是教学程序的反映,对事物发展的估计进行表述,而不是只局限于体育教师主观行为的体现,而应该对学生主体学习行为进行进一步的表述,再通过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进行表述,从而实现教师所要执行的教学策略。

五、体育教案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教案编写出来是用来执行落实的,所以,教案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可操作性,一个教案则是废纸一张。教案的可操作性不仅局限在对教学运动技术时的运动负荷、运动密度和运动量上进行设计,还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同一个教学目标可以有多个操作途径,可以考虑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也要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可操作性,当然,对课堂评价策略更要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刘桂强.新课改后体育教案的变化[N].中国体育报,2008.

[2]张朋炬.教案编写要有的放矢[N].中国体育报,2010.

[3]毛晓琴.优秀教案分析及点评案例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

体操教案篇6

关键词:导学案;会计电算化;优化

一、合理编写导学案

合理的导学案,应重在“导学、导练、导思”。编写导学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抛出一些适宜学生知识和能力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和怀疑精神,主动参与学习。创设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会思考、表述和归纳问题。1.导学习得。教师须先熟悉教材章节、财会软件,按功能模块及实务业务处理时间,整合学时教学内容。单个导学案可包含“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内容”等“导学”要素。依照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及业务性质,确定科学可行的“学习目标”,剖析“重点难点”。再活化教材,节选典型业务,录制示范微课,形成“知识链接”;从业务处理概述、基本功能、处理结构、单据介绍等要点,整理“学习内容”文案,制作多媒体课程资源。让学生一目了然学习内容,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一些业务较为复杂,如工资分摊、存货出入库核算、结转成本费用等,有必要撰写多个学时的不同类型的导学案。首学时,应设计单项操作导学案,重在引导认知业务单据,描述业务处理步骤,归纳相关理论知识。次学时,再设计仿真综合实操导学案,重在引导熟悉业务处理流程,点拨要点,提高技能。2.导练巩固。“导练”可含“知识链接”、“业务实操”、“达标检测”等要素。教师利用“对分易”平台,导学案、视频、微课等多媒体课程资源。学生利用导学案“知识链接”,熟悉业务单据、软件模块功能、处理步骤;“业务实操”引领学生反复模仿操作,习得新技能。细化任务,难度呈坡度,可以课内分层教学,也可以课后拓展。同时督促回归理论自学,以客观题形式设“达标检测”,量化学习效果,巩固理论,查漏补缺,完善知识框架。3.导思拓展。“导思”应属于开放性学习任务,可含“质疑问难”、“拓展延伸”、“学习小结”等要素,重在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综合能力。编写者在导学案中留白,让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观点和疑难。或教师及时解惑答疑,点拨重难点;或开展学生集体研讨,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拓展延伸”是跳出课内学时和学习内容的制约,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思考,或师生交互探究,拓宽知识面,磨练新技能。最后“学习小结”,学生可通过绘思维导图,完善知识框架,达到知识迁移;还可反思课堂表现,自我评价。教师也通过教学实施是否流畅、学生参与度、学生实现目标情况、导学案等多媒体课程资源使用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反思,调整。

二、优化使用导学案

信息化下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推演、归纳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现高效教学一种教学方式。1.活化教材,导学入门,接收反馈,准备面授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对分易”平台,导学案、微课等课程多媒体资源。学生阅读导学案,查看课程多媒体资源,熟悉学习内容;依照要求尝试前置任务,还可在平台上讨论区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在平台上实时查看学生预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准备课堂教学内容。2.导练巩固,回归理论,交互研讨,导思提升课间实施阶段,教师根据课前学生预习反馈情况,实施项目教学法、实验法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互补原则,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理实一体,重在“导思、导练”。课堂上多是教师下达细化项目,驱动学生进行单一任务实操。学生以2人一个学习小组,可根据导学案中“学习内容”指引,或观摩“知识链接”进行模仿操作,相互指导,督促任务实施。针对业务重难点,还可开展某企业一个月业务仿真综合项目实操,小组内讨论分析,互助下实操、检查,再利用实训室教学平台展示成果,汇报任务实施中遇到的疑难和经验或建议。其他小组提问、互评。教师鼓励性评价,归纳知识要点和技术难点。教师还可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法,通过评价操作视频或小组实操成果,设找茬改错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讨论,寻找错因,客观陈述,并能动手修正。即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技能,更培养职业分析、解决实务问题能力。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鼓励性评价,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疑难,可导学案中注意事项、技巧辅导文档寻找解答,还可以在“对分易”讨论区实时提出“质疑问难”。教师可实时解惑答疑,也可委托尖子生解答。遇到共同疑难,暂停实操,可开展集体研讨。课堂交互增强,思维碰撞,能力提升。除了实操,还要注重回归理论。教师在“对分易”平台推送客观题“在线练习”,进行限时检测。教师能实时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出掌握程度,给予必要的针对性辅导。3.复习巩固,导思拓展,多元评价,反思完善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在“对分易”上推送难度适中的复习任务单,让学生导练巩固。或提供略难的延伸任务,导思拓展。还可以设开放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互动研讨,释疑解惑。进而“学习小结”,师生反思课堂教与学,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三、应用注意事项

体操教案篇7

论文摘要摘要:根据计算机学科教学特征,采用教学实验探究方法开展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探究,旨在探索一种符合计算机学科教学特征,有利于培养高职人才的新的教学模式。

1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在法律、商业、医学学生和师范生的教育练习中取得了成功,但在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会因为教学对象、内容、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国内外的相关探究给本探究许多启示,但在高职环境下的案例教学仍然缺乏具体的行动方法,本探究旨在就此进行深入的探索,探索一种符合计算机学科教学特征,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适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新的教学模式,为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高职计算机教育稳定、健康的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探索工作。

2高职高专计算机案例教学的操作过程

2.1预备阶段

(1)选择或撰写案例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如下几方面收集整理相关的案例资源摘要:①从生活实践中收集。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最直接、最生动、最真实的事件。学生身边的计算机应用需求,如一封家书、入学申请书、海报、个人简历、生日邀请函、个人生活费用开支明细、学生干部竞选等。②从企事单位中收集。如工作情况汇报、开会通知、招聘启示、职工档案管理、产品销售管理、产品展示宣传、工作岗位竞聘演讲。③从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中收集。通过这些资料,对现实生活中选择的案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2)教师对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摘要:在开展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时我尽量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摘要:①了解案例中的新问题。把握好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对案例涉及的新问题有相应的解决处理经验(包括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②熟悉有关的背景知识。对案例涉及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喜好,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③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的条件和状况。④确定案例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不仅要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更要按照科学的程序组织实施。⑤设计预习提纲。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重的地方,操作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让他们有目的开始预习工作,避免学生盲目的预习,而丧失学习的喜好。

(3)学生对案例及相关知识点的预习摘要:在具体的预习环节中,我首先将编制好的教学案例以及指定的相关材料发给学生,使学生对将要讲解的案例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调动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让他们思索自己如何才能做出案例作品展示的内容。有了学习探究的动力以后,再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提纲,有针对性的预习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尝试重现案例作品。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将自己的已有经验整合到教学案例当中,归纳出自己对新问题解决的初步假设,提出多种合理的、能经得起质疑和反驳的解决策略及方案,并认真做好笔记。

2.2课堂实施阶段

(1)案例的展示摘要: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主动参和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重,然后对案例开展讨论实践工作。

(2)讨论、操作重现案例摘要:案例讨论旨在分析新问题,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重现案例的操作步骤。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答应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轻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讨论中,注重学生的引导,当好学生的配角,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索,大胆地交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在给学生展示了案例之后,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预习时,寻找到新问题解决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实践,尝试重现案例所展示的内容,当他们在操作实践过程,碰到新问题时再寻求小组帮助,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操作实践,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实践操作步骤,并将小组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未解决的疑难新问题做好记录工作,为全班讨论做好预备工作。

(3)全班讨论,归纳总结摘要:分组讨论操作结束后,开展全班讨论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选一个案例重现操作完成得较好的小组来展示,说出该组的案例作品的重现操作,可以对其他组起到抛砖引玉的功能,其他组发言人针对他们阐述的操作步骤有目的的补充新的看法,一致的则不必重复。鼓励各组有创造性地发表看法,提出有关这个教学案例重现操作的其他不同方法。在在全班讨论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案例中的疑难新问题、重要知识点和操作步骤进行归纳总结。

2.3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说,课后的总结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此时,学生要把交流讨论中的心得、收获及案例重现操作步骤撰写成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并通过自我反思,进一步梳理新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升理论的理解水平,归纳尚待释疑的新问题或提出新的新问题,以便日后继续思索解决。经过这次梳理和反思,学生将更轻易接受不同人面对同一新问题情境产生不同做法的个性差异,也同样乐于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自己

独具特色的一种。

3高职高专计算机案例教学的优化策略

3.1案例选编策略

笔者认为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1)目标性摘要:案例必须在教师对教学目标深刻理解和探究后,才动手选取或编写的。教师在案例的资料检索过程中,需考察案例是否具有帮助学生获得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情感的功能。(2)典型性摘要:案例所提供的素材、信息虽为个例,但不能是特例,能折射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性。选择典型事件来作为教学案例,使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能。(3)实用性摘要: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是熟悉的,也是最具感性熟悉的。选择或编写案例时注重案例的实用性,尽可能地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喜好,更能实现学生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4)专业性摘要:案例的选取应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案例内容要体现一定的专业方向性,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案例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案例的难易度、复杂程度要求上是有差别的,在案例教学中依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5)趣味性摘要:趣味性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主动参和意识,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案例的分析讨论中,进而“悟”出案例中所包含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并逐步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学习的习惯和态度。

3.2分组策略

(1)分组形式摘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分组,可以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能够增多学生的练习次数和作业时间,有利于动作技术和技能的把握;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

(2)小组分工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组员有分工有合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合作达到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组员的自身特长或者组员的自我意愿将组员进行具体具体的分工,比如让知识面广的学生担任信息收集员;让思维严密的学生担任数据和材料的分析员;让文笔美丽的学生担任小组的记录员;让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的“外交官”,负责向其他的小组或者教师公布他们小组的最新成果或者计划。

(3)组长的职责摘要:组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枢纽,组长可以在组员中收集意见和想法然后向教师反应;同时教师可以定期的召开组长会议,向组长收集学生的意见,另外可以对前阶段的成绩和新问题作一个评价于总结,同时部署下一阶段的教学探究任务。让小组长可以预知下阶段的内容,协助教师的工作。

3.3教学实施策略

(1)理论预备阶段摘要:针对有关计算机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难懂的事实,在理论预备阶段应强调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功能,采取以教师讲授、解释为主的教学策略。为提高讲授的效果,讲授要潜心探究每章每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系统的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经常用图示、表格、图片等形式直观显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贮存、提取、迁移和应用。

(2)案例研讨阶段摘要:①以疑促思,全面研讨摘要:第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解疑的机会和思索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研讨活动的主体。教师提出新问题后,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相反,教师要留出—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充分地思索。在学生进行独立思索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集中讨论和师生相互磋商等形式促使学生对计算机案例进行更全面更深人的探索。第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形成结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类型的观点和主张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既肯定正确合理的主张,又补充完善片面的观点,也要指正错误的看法。在综合评价各种观点和主张的基础上,教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出在解决某类教育新问题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性、工具性、方法性和策略性的结论,从而为学生将来创造性地解决某类新新问题打下方法论的基础。②创造迁移阶段摘要:在案例研讨结束后,教师要继续给学生提供创造迁移的实践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给学生布置设计型作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所谓设计型作业,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借鉴案例作品成功操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和案例作品类似的实验任务。通过完成各种设计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使用精神,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M].哈尔滨摘要:黑龙江高教出版社,2007.

[2]刘亚彬,章万炜.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信息化,2006,(9).

[3]周择平.开放教学条件下讨论式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体操教案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案;导学;高效

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中,信息技术学科是颇受小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学生在进行了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后,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值得期待的,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怎样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让每一位学生在其盼望已久的教学中得到更多的收获,是我在备课时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有一次参加了区级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听了几节课,其中有一节课,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纸质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指导进行自主探究来完成各项任务,教师通过巡视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教的潇洒轻松,整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这次活动后,本人对学案教学进行了学习和实践,得到了一些收获和体会。通过百度搜索得到“‘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过多的从如何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进行操作演示等方面考虑,学生则更多的只是被动接受、盲目操作。从而造就了教学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素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培养,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下降。“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案导学”教学法的要求,在备课的同时进行学案的设计和编写,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案的使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以前习惯了教师讲解、示范,然后进行模仿练习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些领悟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理解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或者上课走神的学生,他们没有看清或者听清老师和同学的示范操作,等要求这部分人去完成任务时,他们就会遇到困难,不知道要完成此任务需要进行那几步操作,或者会卡在某一个环节,导致任务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此时就需要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现在学生手中有了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可以在学案的引导下,根据学案提出的任务、关键部位的操作提示以及在何处可以寻求教材的帮助等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只要学生主观上有完成任务的愿望,他们就一定能在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必要的操作,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借助教案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步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就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在学案引导下经过了一番自我探索后获得的成果一定会在他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学案也不是万能的,课堂教学是有时间限制的,在应用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巡视,观察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掌握整个教学的进程,每当遇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时要采取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示范等手段释疑解惑,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开始使用学案时,很多学生不适应,他们习惯了教师的给与,习惯了通过直观的操作演示学习各项操作,对发到手中的学案熟视无睹,当遇到困难时还是求助老师和同桌,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探索,学生们渐渐学会了看学案,查教材,从而也逐步养成了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慢慢地所有都学生喜欢上了学案。灵巧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案要求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思考带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不需要像以往课堂上那样等待所有学生都完成一个任务后才进入下一个环节;悟性一般的学生也可以按照学案的指引不断探索,最终完成一些任务,收获成功的喜悦。通过学案导学,一直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分层教学也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案既是教学活动的媒介,也是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学案教学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和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教材主要传递陈述性知识,学案主要传递策略性知识。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把学案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将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有充足的时间对一些学有困难或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协助他们完成任务。学案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工具和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完成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树立自学信心,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体操教案篇9

摘要:教学案例是大学实践类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全面分析国际贸易模拟TMT(TeachMeTrade)课程中教学案例的特点,可以发现,教学案例不应只是一个教学片段或辅助手段,应成为动态开放式的实训教材,具备完整性、仿真性、实践性、可控性的特点,学生则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来掌握实际工作要求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内容及方法上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案例;特点 近年来,大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探讨成为热点。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即教学活动的一元是在学校教学另一元是在企业实训,加拿大的CBE(Competenc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工作要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外贸企业的减少矛盾突出,商业机密和工作效率导致外贸公司不愿接纳学生实习…,使得企业作为实践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配合学生规模、训练强度和教学时间等,拟景教育引已成为实践类课程广泛应用的新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内容不能仅仅依赖于原先的教材,而是需要根据真实交易资料和课程训练要求来设计制作一些教学案例,并配以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来运行,探究实践教学案例的特点,能让教师在设计、制作、应用、优化这类新型教学资源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 一、充分认识教学案例应切合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模拟TMT(TeachMeTrade)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而开设的仿真实习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平台,学生进入一家虚拟的中国贸易公司,以公司实习生身份亲身体验一笔出口贸易的全过程,动手完成各业务环节的业务操作,通过“做中学”,来实现“熟悉贸易流程、掌握操作技能的课程目标。因此,高质量、仿真度高的教学案例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 TMT课程的教学案例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案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已经成为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 从教学角度来看它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的电子版的动态开放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训练教材;从实习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份完整的出口交易业务资料,包括从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到交易善后的全过程中出口商与进口商或相关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文件。 教师在设计、制作、应用教学案例前充分认识关键两点:第一、学生在TMT课程中能学习到什么?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第二、学生该如何参与TMT课程的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自主训练、“做中学”、发现问题时与同学或教师交流以解决问题。这完全区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 在充分认识上述两点的基础上,TMT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数十年来的不断思考和实践,共制作教学案例20多套,全部以拟景操作形式呈现于课程平台www.scicib.conl,已有近万名本科学生利用TMT课程教学案例进行模拟实习。 二、全面把握教学案例应具备的特点 在实践和总结中,T课程教学团队对于该课程教学案例的特点有了全面透彻的认识和把握,不断优化教学案例,以更符合课程目标、更利于学生自主训练、更切合实际工作要求。TMT课程的教学案例具备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完整性 一方面,为了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教学案例的设计不能只是出口业务涉及的某个方面、某个阶段或某个片段,而是一笔出口业务完整的操作流程及涵盖的全部操作文件。教学案例的设计内容完整地涵盖实际业务中的每~个操作环节,包括l2周次的实习任务,按照此笔交易的进程依次完成,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一笔出口交易的全部流程和各环节具体操作有了直观的体验和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除了在整体上把握流程外,课程要求 学生在每个操作环节中根据业务信息制作每个具体文件,共20个操作文件涵盖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所需的六大操作技能:商务信函拟写、出口价格核算、出口合同填制、信用证操作、出口货物托运报关、出口单据填制审核。 (二)仿真性 TMT教学案例尽可能地与实际的外贸业务相符合,包括远程实习的平台环境及现场实习的办公环境、交易商品、费用信息、客户、出口履约中各受理机构的办事程序及机构文件的样式和内容等等,让学生在模拟实习中仿佛置身于一场正在进行的贸易实战。这种高度的仿真性会让学生更投入公司实习生这一角色,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从一个贸易理论的学习者向外贸工作人员过渡。而在整个教学案例的编写过程中,始终以真实的出口业务资料为参考,结合模拟实习的需要进行整理、设计和编写,以交易进程为主线,从实际业务的角度去考虑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让教学案例尽可能地呈现出客观真实性。 比如在进行出口认证时,出口商应根据客户的要求去申领不同的认证文件,若客户要求的是普惠制原产地证明格式A,学生则应在课程平台下载相应格式的申请文件,填制好后交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签署,随后会收到受理机构反馈的已签署的浅绿色底的普惠制原产地证明格式A。这就充分体现了该履约过程的高度仿真性:第一、办理流程、受理机构及提交文件完全与实际业务相符合;第二、即使是同一个履约环节,由于客户的要求不同,其办理的相关文件也不同,这也与实际业务相符合;第三、上述两种原产地证明的样式、颜色、填制内容与实际业务完全相符。 (三)实践性 TMT课程利用教学案例运行教学过程,全过程模拟实习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登录课程平台,按照课程平台的“操作要求”结合自己的思考判断去跟进业务,理解每个环节“做什么”,通过自己动手完成每个操作文件并在线提交,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通过课程平台的“操作示范”提供每份操作文件的示范样本,让学生查看后反思自己的文件“做得如何”,同时通过阶段讲座、在线讨论等多种形式和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这样让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学习的方法和工作的态度。 比如客户需要产品插页,教学案例中已通过课程平台为实习公司建立了相应的商品信息库。学生在课程平台的“商品查询”栏目中根据商品类别查询,然后在下载的实习公司信纸上自行制作各种直观生动的产品插页以提供给客户,待学生提交文件时间截止后教师会在课程平台的“操作示范”中提供一份规范的产品插页供学生参考,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后通过查看示范明确自己制作的产品插页是否符合要求,包括信息是否齐全、格式是否工整、图片是否清楚美观。 (四)可控性 TMT课程的教学案例是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平台和先进的教学软件来呈现的。尽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地参与模拟实习,但教师可通过课程平台的管理端、教师端、学生端来控制业务的进展,并且平台各模块设计充分体现了网络课程设计的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即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交互设计、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导航设计及学习评价设计。 比如在TMT课程学生端可通过“在线讨论”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业务探讨,通过“特别提醒”指出学生的操作问题。在TMT课程平台管理端,可依据学生的规模、来源、专业、年级等条件开设不同的班级,开放不同的教学案例,让不同类别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实习公司参与实习。在课程平台教师端,教师可根据不同班级的实习进度,设置业务文件提交开放或截止开放操作要求、开放操作示范或查看学生文件的提交情况,这些设置可以针对个别学生、一个班级学生或全体学生实现,这就让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分别管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TMT课程的教学案例有其精良 完善的控制体系,从而确保教学案例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国际贸易模拟TMT课程的教学案例有着其自身的突出特点,但这些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国际贸易操作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也应要求自己不断实践“做中学”,才能准确把握既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能在教学中实现的教学案例应具备的特点。大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本应如此,不仅在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开放,更重要在于教师本身的不断实践和反思,在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加以创新,创造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应用于实践教学。

体操教案篇10

然而,目前使用案例教材进行案例教学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不足,重操作,轻理论,缺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讲解,习惯于就题论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案例的选取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合理取舍,导致知识点涵盖不全;教学组织过于模仿培训类等级考试,采用题海战术,不适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征与目标;教学方法手段简单老套,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结合今年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Excel表格制作》的开设,介绍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指导下如何用好案例教材。

1 案例教学

笔者认为,要想物尽其能的用好这种案例教材,必须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所要传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进行教学程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如图1: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精选案例、点评答疑、课后作业。这五个环节层层相扣、缺一不可。下面具体介绍每个环节需要进行的工作。

1.1 集体备课

冯博琴教授说过:做好教学,不能只靠少数几位教师,即使名师也是枉然,必须有一个教学团队,才能撑起一片天。针对选取的案例教材,全书都是案例及案例操作步骤,步骤又及其详尽,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步骤去操作,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这需要我们教师将书上的每一个案例,以操作要求的形式,提炼出来,操作要求不同于操作步骤,其注重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然而靠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案例都整理出来,继而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这时,集体备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将提炼操作要求的工作分给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师,最后整合,全书的素材、操作要求就形成了。至此,就可以鸟瞰全局了。

这是用好案例教材的第一步——短时间内提炼整本教材中所有案例的操作要求。这里速度是关键,一定要在开课前提炼完成。鉴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将每个案例都练习到,这需要我们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合理的取舍。同时,提炼出来的操作要求,将成为我们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课堂教学的成败。

1.2 教学设计

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目标是“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很明显,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向“培训班”一样,不系统的讲解知识,只注重结果,追求速成,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展以下内容:对所要传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进行教学内容组合的研究;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程序的研究;按照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基本教学原则(即教书育人、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依据教学资源和设备条件进行教学手段利用的研究[2]。

我们利用教研室例会,集体讨论教学设计。将自己整理的案例,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案例进行取舍及整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我们将全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然后按内容细化到每一次教学中。这里需要对每一次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表1是结合我们的案例教材,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梳理出的知识点及全书案例的选取。我们要求,每次上课前先讲解知识点,然后,学生进行案例练习。

这里注意: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Powerpoint软件,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所以,在我们介绍Excel中的知识点时,要做的只是是点出方法,具体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比如Excel中的重点、难点是函数的使用,我们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什么函数什么功能,具体使用该函数时,其参数的含义及填写,让学生自己去“读”对话框,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1.3 精选案例

结合知识的讲解,我们从教材中提取出优秀的能充分说明知识点的案例,在课堂上练习。这里注意,虽然教材中的案例都是源于实际工作,但不一定准确适合每节课讲解的知识点,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案例进行修改、整合,使其能够跟每节课的理论知识准确对接,更好地诠释知识的应用。

切忌教师先演示案例,要让学生自己摸索案例,在案例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案例教学中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1.4 点评答疑

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结合整合修改的案例,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了。这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案例是我们“精心”设计好的,所以,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坑”,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评答疑了。这里讲解的不是知识点,而是使用该知识点的注意事项。切忌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把这部分内容一起讲到。只有学生真正遇到了“麻烦”,他才会对你的“注意事项”感兴趣,否则,只能是白费时间。

1.5 课后作业

任何一门课,仅仅依靠课上时间是很难学精通的。计算机课尤为突出。我们知道,在计算机操作中,任何一个功能的实现,其方法往往有很多,在这个案例中方法一可能是最好的,换个题,方法一可能就没有方法二好。举个例子,复制的方法有很多,方法一:编辑——复制、编辑——粘贴;方法二 :Ctrl+C 、Ctrl+V;方法三:按住Ctrl键拖动。当进行文字的复制粘贴时,方法二是最方便的,当进行图形的复制粘贴时,方法三是最方便的。所以,要想学精通这门课,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哪种方法在哪种情境下使用,最为合适。教材上的案例很多,完全可以将课上舍掉的案例,让同学们课下练习,真正属于自己的技巧,不是别人告诉的,而是通过自己大量练习后总结出来的。

2 小结

案例教学法的突出特色是以案例作为教学方法,经过以上五个环节,必能使案例教材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专业和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总之,用好案例教材,教师一定要从实践出发,有针对性地编选和设计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还能通过分析、讨论和评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