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0:18:11

成功教育论文

成功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 成功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效率 情商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最多20%归诸智商,80%归诸情商。情商主要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简单地说,情商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谁的情商开发得好,谁的成功机会就多。

成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引导学生成功的一种教育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而升华成功目标,主动争取成功。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积极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高自我,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是各大学科的基础,语文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把成功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健康乐观、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包括对努力争取成功、善于获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自信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成功教育的精髓就是“三相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成功教育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自主地去追求成功。这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亦是一种教育方法。

成功教育的“成功”,涵义不同于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成功”,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义:(1)成功的下限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3)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4)成功总是相对于基础而言,是没有终极意义的,是无止境的;(5)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争取成功的能力。因此,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确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受教育者人人都能成功,处处都有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获得成功的能力,从而使教育者的愿望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的浅层次需要更为强烈、充实,并不断向深层次扩展,推动学生积极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魏书生老师曾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每个教育者都应承认,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适时地对他们提出积极的希望和要求才是实施成功教育的关键。

成功并不一定需要达到某种高目标,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功。首先是要有目标,达到成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斯大林说过:伟大的精力因伟大的目标而产生。心理学研究指出:独立、理性的人格心理是在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形成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磨炼意志的过程。一个系列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完善的心理品格一步一步形成的过程。

通过对学生厌学、辍学原因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多职业中学的学生没有成功目标,没有成功的信心,所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成功教育法,让经常失败的学生尝尝成功的滋味,让失去已久的信心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树立,那么,他们自然科就会对学习充满信心,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激励学生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一点:希望并不等于成功。有良好的成功目标不等于已经达到成功的目的,关键还是要靠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古人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极的心态可以激发潜能,但只有实践才能将潜能转变为现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将这样的成功教育理论化为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可操作的手段。这样,才能切实地保证成功教育的开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来操作:

课前准备:这个准备相当于我们平时的备课工作。只不过,我们需要把这个课备得更详细更细致更全面。不仅要对课文全面理解,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分析。比如,每篇新课文开始时的导入环节,能够给整篇课文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入安排,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到自主学习之中,从而带着兴趣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收获更多。

课堂教学:课堂上关于问题的设置,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反映能力,吸引他们的兴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才能逐渐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时需要注意群众性,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应该持平等、民主、认真的态度,对学生的回答,正确的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错误的要一步步耐心引导,尽可能地让每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机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增强,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堂讨论:能够把一些学生的答案组合起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的智慧总能够产生新的火花。教师应因势利导地把他们讨论的内容归纳、综合,这样每一位参与讨论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效果远比自己独立思考好而且更深刻。而教师在讨论后进行总结分析,也能够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课后的作业批改: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看似普通的收尾工作。教师在学生作业本上的小小批语,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一句小小的赞美的话,能够让他们对普普通通的课后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注意寻找学生在每次作业中的微小进步并及时表扬,哪怕只是字迹写得更端正了,也是一种成功。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日常行为的种子,你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会收获一种命运。”总之,成功教育能提高学生情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强烈的自信、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态会使学生的行为定势得到巩固,并最终取得成功;反之会使学生的行为定势受到抑制甚至消退,最终一事无成。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成功教育,促进教育成功。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文霞.个性教育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3]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

[4]毕养赛.中学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成功教育论文篇2

近几年来, 我国普通高校在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 挖掘办学潜力, 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广泛开展了函授、夜大学以及脱产、短期培训等教育形式, 为我国多渠道、多形式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民族素质, 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学历补偿教育阶段, 这种状况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其在新理念、新潮流下的功能性缺失[1]。如不采取对策, 必将影响我国成人高教的生存和发展。

投稿期刊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现状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教育系统中其他教育体系既相互区别、相互依存, 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及相互促进,共同为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 教育目的的缺失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 普通高校作为办学主体之一, 由于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社会责任, 在多元办学主体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普通高校以发展全日制教育为主, 从学校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到心理习惯, 都形成了一种定势, 学校领导、乃至一般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轻视成人教育的思想, 对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 投入也不足, 管理不到位, 有的甚至把举办成人教育看作是创收的手段。这首先表现在教育目的的不明确, 相当多数的普通高校至今仍然把成人教育看成一个附属产品, 甚至是赚钱工具, 至多也是为了补充教育资源的不足[1]。(二) 培养目标的缺失多年来, 成人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为弥补人才断层进行的一种补救措施, 是学历补偿教育, 它的实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向普通高等教育靠近的倾向, 在培养目标上也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 难以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 不能满足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由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一直依附于普通高等教育, 形同一种附属产品,表现在培养目标方面就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照搬和移植, 即培养规格上片面强调专业要求, 忽视成人自身的需要和基本素质的提高。由此带来的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长期以来难以形成特色而获得自主发展, 致使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始终难以解决[1]。 核心期刊投稿 (三) 运作机制的缺失举办成人教育的普通高校一般都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处, 以进行专门管理。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兴起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办学形式大多与成人教育合并管理。而其内部, 在教育主体、对象、内容、技术和方法手段等内部要素以及体系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等方面, 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所培育的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不能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需求, 而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力度的加大以及日益深入, 其对我国深层次改革所提供的智力资源保证与人才支撑作用也远未达到应有的要求。(四) 教学方法的缺失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市场的要求, 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近年来,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针对过去长期盲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 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目前问题仍然不少, 例如: 成人教学主要强调“教”的问题, 而不是探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各种成人书刊上, 教师办公室里, 教师的心里, 都被一个“教”字占据着, 很少有人花大力气去钻研学生的学; 成人教育教学中常常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许多科目, 分别进行教学, 却没有找到进一步综合的方式;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学计划始终未能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 脱产学习的教学计划基本上是一种复制品, 业余学习教学计划则形同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 专业设置主要对应于本校普通高等教育既有专业而开设等等。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原因如果现代高等教育需要成人教育, 而成人教育却没有获得其本来意义上的身份和结构, 那么, 它就无法担当其本来的职能, 这就形成一种社会功能性缺失, 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健全的一个环节。(一) 教育资源的缺乏带来教育目的偏离方向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间, 在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从教育观念到办学模式, 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普通高校中, 一些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使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没有摆上学校的工作议程, 没有纳入学校的长远发展计划。他们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高校成人教育, 认为高校成人教育冲击了普通高等教育, 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因而, 对它另眼相看, 视为“游击队”, 而非“正规军”[2]。办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够, 办学的功利性色彩过重, 淹没了教育本身。(二) 学校层次致使成人教育难有准确定位虽然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普通高校“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格局, 但社会对成人教育的偏见, 成人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与普通全日制教育不可同日而语。一些高校致力于学校办学上层次、上水平, 把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上,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意识, 忽视了全球高等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主流趋势,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没有给予成人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同时, 普通高校以发展全日制教育为主, 从学校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到心理习惯, 都形成了一种定势, 对成人教育投入不足, 管理不到位。(三) 学历补偿教育的惯性作用造成单纯追求学历教育倾向目前, 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基本上是以学历教育为主, 继续教育占的比重很小, 终身教育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原因使然, 另一方面是前几年社会片面追求高学历的作用。在世界成人教育已向终身教育转变, 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如果依旧是单纯追求学历教育, 那么, 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很可能走入死胡同。(四) 教师队伍素质偏低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师在聘用上缺乏严格的聘任程序, 在考核上缺乏完善的考评制度, 使得部分学校将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教师甚至讲不好课的教师安排给成人学生上课, 从而造成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管理干部队伍中也存在学历层次低、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不高、服务意识差等状况, 这也是与成人教育的发展不相符的[2]。(五) 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无可否认,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缓解教育资源紧缺, 促进学校发展方面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但由于经济利益成为主要的追求目标, 致使部分高校不顾条件盲目布点, 加剧生源恶性竞争; 不思改革, 教学上缺斤少两, 质量不高, 致使成人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每况愈下, 学校名声亦随之受损。可见, 忽略社会效益的代价也是高昂的。

三、改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对策由于普通高校开展成人教育历史不长, 基础相对薄弱,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学条件差, 学习与应用脱节,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问题, 不仅制约其发展, 而且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对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问题, 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一) 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 积极开拓新的成人教育市场只有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 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社会的需求也逐渐趋向多样化,新的教育形式同时伴随着产生和发展。如各类专业证书考试、专业项目考试、晋级、评职考试等, 在全国各地已有了不同规模的发展。而国家对这类教育形式一般是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投放到社会, 使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得以发展。在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里, 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决策者要反应敏锐、判断准确, 在充分利用国家计划和政策优势的同时, 能动地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在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 力争从多渠道开拓新的成人教育市场, 以拓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二) 优化教育结构, 扩展社会功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优化结构, 主要包括优化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课程结构和师资结构。优化专业结构,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 增大适应性; 优化层次结构, 就是以市场需求和调节为依据, 把学历教育重心提高到以专升本和本科为主, 兼顾专科, 提高高校成人教育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优化类型结构, 就是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 开展第二专科和第二本科学历教育, 弥补在职者的知识结构, 同时为下岗、转岗职工提供教育和培训, 使他们获取重新就业所需要的实用技能, 重视课程内容的优化、知识的更新, 并强调课程的可选择性。优化师资结构, 就是要从整体上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 从个体上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并强化竞争机制, 实行优胜劣汰[2]。(三) 打破普教化方式, 建立成人高教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普通高校承担全日制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又承担成人高等教育及自考助学班任务。在确保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前提下, 办好成人高等教育是具备条件的。应根据培养目标,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优化、改造专业结构和教学计划, 制定好各科教学大纲。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计划的应用性、课程设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环节、方法的实践性。专业课程以应用为目的, 以够用为度, 加大实践教学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培养类型上要拓宽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既要培养生产技术工艺类人才, 又要培养管理类人才, 既要培养高级操作技工, 又要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要体现“以需定教”、“按需供给”的原则, 与市场需求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及其对策

【摘要】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阐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关键词: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对策机结合和统一, 与当前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接轨, 使专业结构实现动态优化。(四) 建立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 定期对教学工作做出评估在确立科学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办学部门要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改善软件管理, 并从师资、教学、教材、管理, 以及实践环节、考试环节等方面严格要求。为了加强质量管理, 还应完善质量监控机构, 定期对教学工作做出评估, 并提出整改措施, 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提高高校成人教育信誉, 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健康发展。实践中, 要将书面测试、实践能力考核、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表现、参加研究及有关成果记录等均作为考核的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具体实施办法提早下发有关院校, 使办学单位能据此规范办学行为, 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奖惩, 从而保证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利民,李德海.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功能性缺失分析[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2] 余爱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兼谈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之路[ J] .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3年第1期.[ 3] 陈永红.21世纪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及发展思路[ 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 赵卿敏,易元祥.学习型社会创建与成人高等教

成功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92-02

一、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具有育人功能是理论界的共识。本文试从以下方面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含义。

1.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结构主义认为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结构决定功能;另一方面功能反作用结构。就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彼此作用,构成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产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从目的与功能的关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目的与功能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一方面,目的与功能相互区别,另一方面,目的与功能相互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施加教育与影响,促进他们素质全面提升,帮助其成才所产生的有利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不同于总体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又区别于与个体功能相对应的社会,具有独有的特点。

1.存在的客观性。从历史考察看,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具有存在的客观性。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就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专门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痒”“序”“校”,并极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培养统治阶级接班人的育人功能;在国外教育史上,最早的专门学校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国外教育发展史上虽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门类,但通过相关课程及教育活动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和阶级要求的教育对象的育人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是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存在的固有功能,它的存在是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的程度,却不能无视或人为地消灭它。

2.内容的丰富性。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容构成考察,它具有内容的丰富性。依据不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容构成进行分类,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内容构成。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特指培养人才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容包括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看,党在不同时期提出了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这些目标本身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容之一。邓小平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育人目标。在党的十报告上,提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的育人目标。这些目标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容极为丰富,所以育人功能具有内容的丰富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的途径

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最终旨归,也是本论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本论文系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有效路径。

1.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个体从接受教育伊始,所接受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门类,理论教育法是其最主要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研讨等方式向教育对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教育这种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仍然是最基本的途径,有利于提高个体的理论水平。

2.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实践产生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是人们正确思想认识形成的源泉、动力和目的,是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经之路,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实现的必经途径。

实践锻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指教育者引导教育对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以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实践活动与理论教育紧密相连,理论教育所传播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直接影响个体素质提升,正确理论对个体素质提升起促进作用,错误理论则起阻碍作用。但是,如何判断所传播的理论是否正确,唯一的途径只能是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3]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能够将主观思想理论与客观实践活动相嵌接,证明理论本身的正确性。

3.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以及知识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程度和水平”[4]。自我修养是个体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在途径。“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我修养,不是脱离实践在意识领域中抽象出来的内心活动,不是纯粹的主观思辨,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自觉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改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主观世界的积极改造。”[5] 为了实现自我完善,首先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次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最后需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我,勇于改正自我,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 潘玉腾.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成功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成功素质教育;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我校提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素质教育

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具备成功者的素质,到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成功的人。塑造成功素质、培养成功的人,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基于这样的思考,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武昌理工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并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

所谓成功素质教育,即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方法体系等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成功素质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创造。从本质上讲,成功素质教育仍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又有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第一,目标指向更明确;第二,定位更准确;第三,实践性更强;第四,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努力争取成功成才。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目标和任务不是专门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和专业知识,而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信仰,对共产主义基本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充分信任的教育;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的教育,培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法制观,培养“四有”新人。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成功素质教育的功能,其主要作用表现如下:

(一)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成功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给予方向性的影响,使他们朝着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标发展,亦即培养合格的、可靠的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功素质教育中的这种导向作用,完全是由它自身的内涵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立场、观念、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体现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倾向,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起导向作用。

塑造大学生成功素质,关键在于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内化机制,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经过自身的“消化”,内化在心理层面之中,最终沉淀进而形成特定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但是它的方向性作用决定了其对学生素质的导向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导向,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紧迫需要。由于作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在其成长过程中又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诸多负面影响,相当一部分人思想政治素质缺陷显而易见。突出表现为缺乏科学的远大的理想,缺乏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诚信意识、集体主义意识、道德法律意识,缺乏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心理素质脆弱等,这些境况无不令人担忧。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对他们从道德认知上和道德行为上进行引导。

(二)动力作用

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中,科学的远大的理想是核心层次的素质和关键的素质。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是一种最强大和最长远的动力形式,而不断提高需要层次,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则是增强这种驱动力的关键。理想一旦形成,就能成为学生的行为动机,成为实践活动的强大推动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动力作用,就是通过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促使他们把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其自觉追求的内在需要,并将其作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引导学生做到内在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统一,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有作为的地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途径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必须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教学过程来一番彻底的改造,而如何真正做到成功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过程的融合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难点和关键。要实现这种融合,必须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素质,并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实现的因素是综合的,其中在教学主体方面,除了有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外,更有来自任课教师素质方面的因素。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是保障教学活动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1.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我的观念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方面,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成功素质教育教学观。要认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把对成功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思想上和行动上。教师已不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使自己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 教师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从职业角度而言,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教育者。但是,教育者一定要先受教育,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身的提升。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才干和能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在理论上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一定既要站在当论学术前沿,又要有异常活跃的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这样才能以坚实丰厚的理论功底和令人叹服的逻辑分析,去说服崇尚真理的大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理论魅力,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

(二)积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紧紧围绕成功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使课堂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变只注重学习知识为注重加强能力培养;变教师主宰课堂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使学生在良性学习环境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

1.教学内容要切合实际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情况,这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才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时展和国际局势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是要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说实话、说新话。最后是要完善课程体系,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思想实际和以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体,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实现成功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改进教学方法。成功素质教育观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并要落脚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启发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以权威自居,尽管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很好,但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要把以往单向“注入式”的教学变革为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大胆地尝试开发内化教学法,培养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课程,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辩论、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3. 教学手段要先进

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关注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希望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学习知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推进网络化和多媒体教学。首先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音像兼备,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直观、更容易接受。其次建立教学互动网站。网络正在对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成为学生思想表达的新空间、学习和生活中的精神家园。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这块平台,迅捷、方便、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掌握真实的学生情况与思想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学生们所关注和讨论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有效地澄清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一些思想误区和排解部分学生的消极和偏激情绪。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切实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赵作斌.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 范传鸿, 李永亮. 素质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的实现[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3).

[3] 王文新. 论高校素质教育教与学的统一[J]. 高教研究, 2006(16).

成功教育论文篇5

一、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与普通高等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目前中国整个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适合中国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很少。当欧洲一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如火如茶进行着的时候,我们的职业教育却在艰难起步状态下摸爬滚打。在西方的职业学校,母语文化教学非常受重视,因为它是传承民族灵魂的途经。而我国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它长期幽闭冷宫,学生不重视,学校不重视,社会也不重视,几乎查不到相关的理论书籍,这让从事职校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十分苦恼。好在无论哪种教育都有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好在还有许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语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书籍可以参考借鉴。另外,职校语文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理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备课,这种备课能促使教师树立教育抖研的意识。

1、心理学研究成果是职校语文教育思想的先导

职校学生的特殊性表现在自卑感强,一部分职校学生来自离异的家庭,几乎没有得到父母的悉心照顾,疑心重,感情脆弱,行为偏激。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是班里差生,有受到老师、同学歧视的经历,自我效能感差。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看,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心理科学理论与职校语文教学实践的关系更密切些。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开展有效教学是教师备课时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的做法相对要好一些,汶川地震之后,一职专拟成立心理咨询室,许多教师也意识到在职校教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师队伍中掀起了一股考心理咨询师的热潮,他们积极参加心理学辅导,佟小晶等老师通过考试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些老师在做班主任或组织课堂教学方面显得更游刃有余一些,这是很值得其他职校老师借鉴的地方。

2、教育学研究成果是职校语文教育理念的本源

职校语文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相比,有自身特点,它必须为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服务。尽管如此,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教育科学理论依然是职校语文教育理念形成的源泉。在本地,教师进修学院几年前曾经邀请部级教育名家到各职校学校做演讲,那次活动对许多老师触动很大,老师们普遍觉得参加工作以后疏忽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固步自封,几乎不了解其他国家、地区先进的职教理念,这或多或少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其实,以讲座的方式定期对语文老师进行教育理论的辅导或邀请当地著名企业家到各职业院校现身说法,讲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企业得失的案例,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语文教师的备课、上课产生有益影响。

3、社会学研究成果是职校语文教育教学的参照

职校语文课有特殊的服务功能,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社会与企业的需要间接地影响着语文教师备课的方向。笔者亲历过一次企业招聘会,学生(计算机专业)要经过五关初试,才有资格到企业去接受面试和实习锻炼。在即兴问答环节,许多学生败下阵来,他们的社会经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都受到严峻考验。

活生生的事例再次告诉我们,职校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关注有关社会学知识,并把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面对新世纪、新的教育使命,职校语文教师更需要以前瞻的眼光,涵容历史与现实的博怀,去重新审视的教育观念,开拓新的理论研究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梳理整合,进而促进教学活动科学有效完成。

那么如何汲取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呢?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顶岗实习,把备课的地点转移到企业当中去,通过实践加深理论认识。以葫芦岛一职专为例,它的校办幼儿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也给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幼教专业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平台。

二、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

职校语文教师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论在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上的需求或实际表现,均呈现阶段性变化和发展,而这个发展过程是教师备课的过程。其中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之一。加强职校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优化进行。

传统意义上的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四项。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目前,本地各职业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要求主要是以下这几项:

1、说课说课可以改变教师抄教案、照本宣科的状况,强化教师备课意识,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学生、教法,提高备课质量。

2、教研教师能随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从中梳理、整合出教研课题,这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3、辩论与演讲辩论和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教师的一种教育机智,时常还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4、即兴作文教师的语言美有时能影响几代学生,即兴作文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语言修养,同时也展现了教师的思想魅力。

5、课件制作能够制作教学课件是当前职校语文教师应掌握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

6、写作能够教写作的老师未必自己写的出好文章,所以教师有必要平时加强写作强化训练。

7、三笔字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离传统越来越远,但写一手流利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依然是教师的独门功夫。

8、教学反思真正会备课的老师都会把撰写教学反思作为一项基本功勤加训练,不断写教学随笔的过程,就是教师备课能力提升的过程。

笔者认为,这些基本功其实是任何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师都应该具备的,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他特殊的职业需求,要求语文老师还要具备另外一项基本功,即社会调查。以葫芦岛市一职专为例,目前该校基本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个人基本功的平台。每学期学校都会安排每位教师到多媒体教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都组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校学生"文明风采"作文大赛;每学期都组织语文教师开展"五个一"竞赛(说一节课、讲一节课、写一份教案、做一个课件、做一次演讲);语文教师参与校园网建设,与专业课教师在切磋交流中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语文教师还参与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学校要求教师每个寒暑假都要做社会调查,深入社会去了解导游业、家电行业、幼儿园、装演公司、电脑公司等不同市场对学生的要求,并撰写调查报告。这非常有利于语文老师在撰写教案时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自己的备课针对性、差异性得以清晰体现。

成功教育论文篇6

摘要:[HTK]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综

>> 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刍议 新形式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功能探析 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探析 现代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新论 发挥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互联网+”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功能拓展的思考 探析生态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室内设计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探析 探析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功能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功能提升策略探析 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教育功能 成才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机制探析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探析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探析 如何加强服务育人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实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新华文摘,1998(2):168.

[3][3]张国泉,王金平.高校图书馆育人模式探析.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3):30-34.

[4]宋庆功,李娟娟,季甲.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2):48-52.

[5]王鸿信,王爱霞.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再探究: 由“药家鑫案”引起的思考.图书馆论坛,2012(2):144-147.

成功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需要;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Viewed from Need Theory

GE Jie

(School of Music, Anyang Normal College, Anyang, Henan 455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

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

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

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⑥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

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层次处于现状描述和经验总结为主的状态,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功利化主导型”的研究需要密切相关,即研究者个体行为功利化的主要动机源于以获取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生存需要。个体“生存需要”实现程度成为研究者自我实现的首要途径和标志,知识追求愈来愈屈从于现实的物质利益攫取,形成功利追求泛滥的场域。深陷于功利场域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们,在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作为现实的职业劳动者,他必须使自己或自己生产的知识得到市场的价值认定,否则他无法生存;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他又必须遵从学术需要,从知识本性出发,完成学者的自我实现。”⑩当前场域下,对于一名理性而现实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来说,“前者的实现具有迫切性、时效性,而后者具有长期性、间接性”,因此,理性的选择往往是“学术主导型”。但是,一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完全陷入“以量代质”的恶性循环时,“功利性的生存需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局性的结构性失控。”B11(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文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为行文起见,简称“公共艺术教育”。

② 宋晔、隋欣《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艺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谭东风《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 黄大同《简论贝多芬的创作“需要”》,《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第163-166页。

⑤ 同上。

⑥ 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⑦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⑧ 同上,第136页。

⑨ 同上,第216页。

成功教育论文篇8

现代社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却似乎羞言功利。反应在教育理论的探索上,一味的认为教育是神圣和崇高的职业,功利这个充满了铜臭味的名词应尽快地从教育的词典里剔出;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领域,却极为相信教育改变人命运的能力,把教育当成改变贫穷、改变地位、带来收入的工具,紧紧着眼于教育的改变个人经济地位的价值,着眼于教育所带来的物质利益。我们认为,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不是实践逃脱了理论的预见,而是理论本省有一定的问题。我们认为是一般的教育从业者对功利主义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的。在这里,笔者期望通过对斯宾塞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论述,来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什么是功利?什么是功利主义?

最早使用功利主义一词的是英国哲学家边沁。他认为,道德就是追求快乐, 而快乐的根源则在于利益的满足, 利益、功利是人们行为的唯一目的和标准,是人类幸福的基础。[1]所以,功利在边沁那里,功利并不是功名利禄,功利主义并不是追求功名利禄的最大化。而是基以他对人本性的认识,认为人们做事情的出发点和原始动机。

在此之后,密尔对边沁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他认为:所谓功利,是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由于这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祉、利益、快乐、善或幸福。如果当事者是个人,那么就以个人幸福为标准;如果当事者是政府,则以社会幸福为标准。社会利益就是组成社会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高的功利原则。

在这之后,贝莱特在1959年又对行动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行为功利主义就是仅仅追求最后的社会福利。在当代新古典经济学语境里,表达为社会效用的最大化。而准则功利主义必须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寻求在各种社会环境下都能导向有道德的结果的行为准则。第二阶段再是定义在这个行为准则下个体正当的社会行为[2]。

由此可见,功利主义是一个比较规范的哲学体系,现代人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不清,直接导致了在教育理论中对它的排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功利主义思考问题的着眼点:幸福最大化

归结一下功利主义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其如何深化、演绎,最终其着眼点就在于幸福的最大化上,这是功利主义最直接和最简单的表述。这里有两个问题:1、什么是幸福?2、要追求最大化,会不会造成追求结果而不择手段呢?

幸福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体验而存在的,它存在于主体的认识之中,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幸福的体验又不同。幸福感不仅每个人不一样,不同的时代也不一样,实现幸福的方式又有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幸福的探求,不妨碍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幸福首先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它不是外界强加上的,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情。所以,要问什么是学生的幸福,不是教师说了算的。反映在教育上,我们应该从学生出发,立足于学生本位,去探求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在教育目的的厘定上,总是过分注重社会的要求,而忘了教育的对象。总是过多的着眼于学生的身体成长,个人成就,获得的物质满足,而没有从他们的内心体验,情感满足上出发,寻找适合他们、他们喜爱的教育目的。

其次,幸福虽然是主体的一种体验,但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味的迎合学生,因为,功利主义的幸福观不是着眼于现在,而是着眼于未来,他是从结果上判断的。与实用主义不同的是,他对结果的判断不是有用和无用,而是看能否给主体带来幸福感。

第二个问题。功利主义注重于效果,但并不是唯功利的。首先,行为功利主义认为功利要分为是个人的功利还是社会的功利。其实,功利主义者更注重的是社会的福利,他们把社会的功力即福利作为思考问题的核心,以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他们用这种方法思考问题,并不是说他们只关注最终福利的实现,只是以这个为目标,寻求合理、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达成。这也是后期功利主义会超越古典功利主义,走向深化、日趋复杂的原因。在斯马特看来,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即善与恶,正当与非正当,正义与非正义等)必须根据其最后的实际效果来评价。即道德判断应以具体境遇下个人行为最后的经验效果为标准。海萨尼证明,与准则功利主义相比,行为功利主义显得更为直接,更为简洁,不需要复杂的判断就能直接导向最大化社会福利。但他同时认为,准则功利主义能比行为功利主义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简单地说,一个遵循准则功利主义的社会将能够选择道德准则,使得利他主义得以存在。很显然,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利他主义和道德的时候,社会分工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3]。

三、功利主义使得了个人主义蔚为大观

功利主义产生于十八世纪,在十九世纪蔚为大观。它的产生代表了当时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去追求自身认为幸福的生活,这种生活是现世,而非来世,是为了现世的享受,而非永生的超脱。这种幸福包含了新兴资产阶级所企求的一切:财产、健康、地位、尊重、学识。而当时的欧洲社会刚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革命正慢慢的影响更多的民众。作为新一代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顺历史潮流而动(当然也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大胆的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他们相信通过劳动和冒险精神能够创造财富。作为一个急剧发展的阶层,他们需要自己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代表了时代的气质,即是进取。这种时代气质要求张显个人价值,对人的适当追求予以满足,尊重个人的创造性。正是伴随着这种学说的兴起,个人主义蔚为大观,宣扬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呼声很快的影响到教育的领域,自此形成了教育史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论争。

但是这种学说却并不是反对社会,相反,它要起个体积极的融入到社会中,提倡个性的价值要在社会中实现,个人和社会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依托。所不同的是,他们所认为完整和健康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立体性的社会个人在社会中寻求财富和尊重,社会也给个人的世俗满足以机会。

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教育从死气沉沉的旧式的、经院式的教学中解脱出来,要求培养能适应新的时代的资本主义人才,要求积极地融入现实生活,这是其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要反映现实的要求,是这些新式人才开拓创世界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那些学究式的、腐朽的宗教知识;教育的方法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反映学生的要求,而不是一味的灌输;注重培养儿童独立的理解能力。

四、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是不是功利主义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年轻时代正逢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全盛时期。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不是功利主义?首先,他认为,教育首先是使得社会更加完善的工具“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作一个使有机体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应生活事务的过程”[4]。这里的有机体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个人。个人的完善既是“完美生活”,也就是一种幸福体验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怎么生活?这是我们的主要问题。不只是单纯从物质意义上,而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待生活”。[5] 这里完美的标准是“运用我们一切能力使对人对己最为有益”[6]。这样看来,斯宾塞是着眼于人的幸福,认为“为我们的完美生活是教育应尽的义务”[7]。他同时认为,为了完美的生活,我们首先要“概括一切特殊问题的普遍问题,是在各方面、各种情况下正确地指导行为使合乎准则”[8],这些准则即是关乎个人幸福的,也是关乎社会福利的。所以他的观点他的教育理论既是行为功利主义,又是准则功利主义。

五、功利主义是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的根基

1.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内容

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他提出了有必要把完美生活作为要达成的目的放在我们的面前,这样使得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他认为,首先要人类最重要的活动自然排列开来“1.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接见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3.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先贤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9]。依此来开展教育活动。再通过大量篇幅的论述针对这些活动,应该教授什么样的知识,构建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如何教授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他对各种知识进行了选择和类比,目的在于剔出过去腐朽和陈旧的知识,最后鲜明地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10]同样以自己的功利主义观,进化论思想,官能主义心理学为理论根基,斯宾塞还论证了自己智育、体育、德育思想。

在培养目标上,斯宾塞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不再注重于牧师、哲学家、社会的上层领导阶级,而是普通的民众,是更多数的新兴资产阶级。他的理想人格是具有开创精神,能够创造财富,具有社会责任感,有生活品味,身体健壮,在各个方面游刃有余的人,而不是上帝虔诚的奴仆的人。他教育的世俗性很强,这也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由宗教向世俗、从精英教育向普通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候,斯宾塞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2.他的教育思想的价值

2.1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随着知识的增多,教育内容的选择是一种必然。但是,这种选择的意义不在于他先人一步,更重要的是自此以后,人们开始用对教育的内容、目的、方法进行理性的思考。他提出“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办法就是看他对这个(为完美生活做准备)职责进到什么样的程度”,而当时“这种检验,过去从来没有全部运用过,连部分运用都少见,而且也是模糊的半意识地运用”,“现在应该有意识地、按步骤地在所有情况下加以运用”[11]。也正是因为他能对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他在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了智育、德育、体育的划分,并归纳了了各自的教育方法和原则,提出了一些各自的教育方法。这些原则与方法也是深植于他的进化论思想之中,是他当时所认为的最科学的教育原则。

2.2在教育史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之争,是历来教育家论证的焦点。陈桂生教授认为:教育本省是传递文化的活动,“个人本位”与 “社会本位”之争实际上是传递什么文化和怎样传递文化之争。前者着眼于个人价值选择文化和传递文化的方法;后者的抉择着眼于社会价值 [12]。个人和社会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利益的冲突,但是,这种思考问题的两分法已经阻碍了教育理论的健康发展。杜威以自己的实用主义教育对这种划分做作了调和,他认为,学校就是一个社会,教育应该在活动中进行,只有活动中的目的,而没有活动之外的目的,因而可以说教育是无目的的,教育不是为了生活,为了生长,为了使经验重组和改造,教育就是生活,就是生长,旧时经验的重组与改造,总之一句话,在做中学。这种理论关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这又造成了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不注重知识内容的掌握,结果使得学生的考试成绩的下降,素质水平的滑坡。与杜威不同,在斯宾塞的眼中,个人获取最大价值的地方就在社会,只有在社会中证明自己的能力。他的课程体系中,既有满足于个人保全和生存的知识,也有满足个人享受的知识;既有注重个人和家庭生活的知识,也有完成一个公民应尽义务的知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生活,为了在社会中更好的生活。例如斯宾塞在讲解历史这门学科时就强调,:它不是一些帝王的传记,而是让我们了解国家的发展、习俗、制度,是为了让我们理解“有组织的事实”,实际照办的礼仪……。另外一个方面,不了解生物学和心理学就无法理解社会学,因为, “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生活现象,都是生活的最复杂的表现,都符合生活的规律”,“解释社会现象只能从个人着手”。我们且不论他的社会观是否正确,这在教育上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教育问题首先要思考的是个人问题,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个人。只有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以追求人的幸福为根本的教育目的,以人的才智的开发和发挥最大化为目标,这样也就实现了社会的福利,使得社会的福利得到了最大化。同时,他提出的个人的完美生活又紧密地与社会挂钩,各种知识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个人利用这些知识在社会中取得的成就。

2.3他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是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人文和科学之争也是教育史上的热点。斯宾塞虽然高呼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但是,在论述这些科学知识时,他同样注重了这些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从教育的目的上讲,他的科学课程体系正是为了个体的完美生活,他的落脚点是生活,而不是穷究科学的奥秘,也就是说,它是利用科学求善的,而不是求真的。这种关注幸福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使得他的科学课程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合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在课程内容上,他既注重知识的利用价值,注重对知识的选择;也注重科学知识对思维的训练,认为只要合理的安排知识的进度和顺序,这样就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斯宾塞要求学生用理智去判断事物,以科学态度对待事物“人们不单纯根抓权威来接受知识,而日_可以自山地去检验不但如此,通常还要求学生自己去做出结论科学研究的每一步都要经他判断,在他还没见到一件事的真实性之前,并不要求他接受,这就使他相信自己的本领,如果他的判断、推论正确,那他的信心就进一步增强从这一切,他获得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12];对于艺术,他认为,科学是艺术的基础,同时,科学本身具有诗意。

注释:

[1]杰里米?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p59,商务印书馆,2000转引自http://wish365.com/blog/user1/65/archives/2004/628.shtml

[2]斯马特,《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牟文武译.p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转引自http://wish365.com/blog/user1/65/archives/2004/628.shtml

[3]转引自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史》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斯宾塞,《自传》第一卷,第436页

[5]、 [6] 、[7]、[8] 、[9]、[11],第58-59页

[10] 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91页

成功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三元”. 文化育人 运行体制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运行机制,通过文化育人的意义、文化育人的理念、文化育人的平台,即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互动,形成“政校企、“行校企”两圆驱动,实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的体制;以实现文化育人的个性化教育的功能、德育功能、实践功能;并进行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达到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目的。

一、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合理结构;

(一)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

国家兴衰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强校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它是办好一所学校必然的选择。它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是我们文明发展历程中,人民团结、自强不息,精神力量,它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二)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理念;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灵魂,也是培养什么人的价值取向。高职办学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理念,这反映高职教育的本质。

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校的职教理念:“素质立身,技能立业,求实创新,特色鲜明”,秉持“明德,敬业,乐学,善技”校训,按“求精求强求特色,做实做优做品牌”的工作理念,整合“政校企”,“行校企”的资源,齐抓共管育人的渠道、使文化育人发挥个性化教育的功能、德育功能、实践功能,并使其相互关连,构建有效的高职“双三元”办学模式文化育人的运行机制。

(三)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平台,突显出;

“四方相连”:产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的合力与育人成效的利益最大化;工学结合,育人为本,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下,产生了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及育人过程,形成文化育人生态链。

“双轮驱动”:产生“政校企”与“行校企”两个动力源,发挥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合作、学校主体的作用;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而是多因素的组合。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生的成长成才光靠学校及学生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是政府的主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学生努力,共同完成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政校企”、“行校企”双驱动。

“一个中心”: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建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二、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文化功能;

(一)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个性化教育的功能;

文化育人的功能,它需要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没有个体化,就没有社会化。大学生来到大学学习,是每一个个体融入到社会的过程,是个体进行社会的化的过程;社会的行为规范、传统习惯、各种文化等,每一个个体都得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体验、适应、选择、判断,形成自己的个体行为。

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在学生进校后,对学生个体就是一种直接的影响、渗透,逐步形成学生个体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形成个人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创造能力与自觉控制能力。同时促进个体特征的发展,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德育功能;

文化育人的德育功能,就是社会功能;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2] “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德育功能,直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直接感受到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直接感受学校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立身,技能立业。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是党和国家对学生要求的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化。

(三)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

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就是强调实践的观点,学生从个体化的进程中,到

社会化的人;从个体化的认知,到接受社会化的教育。 “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互相联动,实施文化育人的机制,“四个方面”是生命共同体,政府是主导,行业是指导,企业是基地,学校是主体,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文化育人机制。使学生的主体行为更能有效地把握客体世界,以至于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

三、运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恰当形式;

(一) 进行“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理论教育;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

代替武器的批判,.科学理论是行动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文化育人一是要有社会氛围,二是要对理论有认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要有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

(二) 进行“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实践教育;

高职教育,文化育人是重要环节:实践的观点,实践出真知,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代替实践的作用。

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学校在行业的引领下,学校办学根据行业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主动地适应行业的需要,解决学校办学的引领不足。以珠海城职院电子工程学院的专业群对接珠海市新能源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主动按照行、企标准,进行课程设计,构建出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群平台课、拓展课和培训课五个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为文化育人的实践,提供行业实践的载体、实践的平台[3] 。

综上所述,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运行机制,形成“政校企、“行校企”两圆驱动,实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达到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2-11-08:02.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4-21.

[3] 刘华强.“三元对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战略性思考[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成功教育论文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生态结构

我们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与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包括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思想因素的各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生态系统。首先,是人的因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涉及的人有:一是政策和课程的制定者,他们属于政治社会生态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属于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负责制定课程标准和计划,选择课程内容,将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知识化、教材化、课程化;二是课程的实施者,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语言体系,他们是政治体系中的中坚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实施的具体执行者;三是课程的受教者,即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对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化”,而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实践,依赖于受教者对政治价值的主体性选择和构建。其次,是环境的因素。按照在政治生态中影响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个体思想行为的社会环境或国际环境,即国内国际“大环境”,宏观环境中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体;中观环境介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中观环境是“影响具体个人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阶段与其重要背景,包括人们必然经历的家庭、同辈人团体、学校、企业等因素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因素”。微观环境又称小环境,是和人的思想行为直接相关的局部环境因素,或者说是受教育主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也包括受教者自身内部的小环境。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环境层面划分也只是相对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社会化功能的过程中,都对功能实施的过程产生影响,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影响。再次,是思想性的因素。即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所要“传递”的具体的政治信息和价值观,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素,也是“链接”各类主体、贯穿各个层面环境的“主线”。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体系做相对的描述,一个人思想行为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具体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种影响因素,还受到其他课程、其他场域的影响,这些影响系统地、动态地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也和其他的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影响。这些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环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们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政治社会化。这种“应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从过程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分为:功能预设、功能输入、功能转化、功能输出、功能反馈等五个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环节。第一步骤是功能预设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以课程化、体系化的形式向大学生正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实施直接的影响。而对于课程开设的意义阐述、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方案的规定,体现的是作为部级课程明确的计划性和预设性。这一环节预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其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始端。第二步骤是功能输入环节。即把预设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再生”,按照课程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中,使受大学生们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社会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价值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不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必须经过这一环节,由施教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生环境”、“感情渲染”、“价值彰显”。第三步骤是功能转化环节。即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转化为自身思想体系的的“构建”过程。一般来说输入和转化是紧密联系的,有时候几乎是同时进行,但这两个环节并不等同,输入是转化的前提,转化是输入的升华,是受教者思想体系的解构和重构。通过这一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了由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的程度和效果必须遵循受教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受到接受者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接受能力、情感倾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四步骤是功能输出环节。即大学生按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价值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开展行为实践,使课程的功能、价值得到外显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并自觉的应用到实践中。如果说转化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内化”,那么输出环节就是这一功能的“外显”。第五个步骤是反馈环节。大学生思想的提升,行为的改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化目标,但其社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课程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的被接受的程度、效果还要经过检验,并通过反馈环节反馈给前面的几个环节,并对前面几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通过以上环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从思想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完成了其政治社会化实现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学———知———行”的循环往返的过程,也是从“应然”经历“实然”到“必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本质的内在属性,它的实现也必须依托一系列的机制。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依托以下几种机制:

首先,是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生态系统处于整个社会政治生态系统中,受到社会政治生态系统其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反之就会限制、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政治生态环境的的优化是其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当前,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党的政治文明建设。即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用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增强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的建设。用机制、体制的改革,切实落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到实际的重视。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其次,是政治文化传承机制。课程是一种专门化、具体化的知识结合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因子。按照阿尔蒙德的说法,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维护和传承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具体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要素。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文化的传承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原理等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始端,也是政治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课程化的政治文化传承机制,必须将文化传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课程的特点相结合,按照“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思想体系”的路径,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承。

再次,是政治态度培育机制。政治态度是指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中各种角色、政治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要素的相互冲突也就形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层次,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模仿和服从是一种表层的政治社会化,是一种被动接受;同化是一种态度认可和情感倾向,是一种中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内化是一种价值认可和信仰的形成,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彰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都对学生政治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政治态度的形成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使用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从知识接受到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到信仰形成的政治态度改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