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礼仪十篇

时间:2023-04-02 09:33:05

日常礼仪

日常礼仪篇1

案例鉴赏: 孙梅读大四了。渐渐地,孙梅的父母发现,孩子越来越注意打扮自己了。一两个月才回家住上两天,这两天里至少有大半天在化妆。用孙梅自己的话说,现在的企业特在意员工的形象。马上就要走上社会了,可不能再像学生那么土了,得赶紧接轨,把自己包装得时尚一点,以提早为将来的求职做准备。从此,孙梅花在学习上的精力越来越少,总天忙着去做健身、美容、购物。功课也越来也吃紧,倒是花费越来越大,而且全身的“行头”非名牌不用。孙梅父母说,她现在脾气越来越不好,动不动就和他们顶嘴;生活费是以前的两倍多,还总怪父母“太抠”,不支持她将来的就业。到了大四下半学期的时候,孙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但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她的同学基本上都落实好了工作,只有她还在“等消息”。现在就业压力很大,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特长。虽然用人单位在意员工的外在形象,但那也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而已。一个和父母都处不好关系、不求上进、只在意物质享受的人,很难想像,他能给主考官什么好印象;同样,也有理由怀疑他能真正为讲求团队、务实、上进的现代型企业带来什么效益。校园礼仪学校是一个既严肃又活泼,既庄严又亲切,既紧张又文明的地方。这就要求有合适的礼仪规范,不但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体现,也是学生良好教养的要求。所以,学校礼仪,既是衡量一个学校文明素质的标尺,也是展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社会窗口。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大学的校园礼仪。一、教师的礼仪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而教师仪表又是整个师者风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教师仪表的好坏,对于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做到:一幅仪表风范,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为此,教师的仪表就要符合两个要求: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要整洁大方,符合教师形象;还要有风度美,即气质、举止稳重端庄,姿态动作落落大方,有着教师的内在修养。这样一来,就有四点需要注意:衣着要整洁。姑且不论其穿着的质量好坏、新旧如何,或者是否是高档的名牌,只要能做到端正、妥贴、干净,扣子扣得好、上下熨得齐,都会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会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亲又可爱,无形中成为学生的榜样。否则,如果衣冠不整,甚至穿着裤衩和背心、拖鞋去上课,就会给学生留下不修边幅、不懂礼节的坏印象。服饰要大方。这主要是指服装和发式方面不要过于追求时髦华丽。一般说来,教师的服装式样宜庄重、清新和自然。服饰色彩不宜太鲜艳,太刺眼,应以素雅、含蓄为佳。如果穿上奇装异服,打扮得花里胡哨,觉得不知道是看“服装模特”还是听课。既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举止要稳重端庄。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必定要在举止、姿态方面反映出来,作为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公众形象。在公众场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和举动;在社会上更要成为遵守文明规约的典范,为他人做出榜样,不能给“教师”丢人。教师之间相遇,一般都应主动热情地招呼对方。早晨相见,道声“早”;课间相见,可互个点头微笑;临下班则互道声“再见”!这样会使大家感到好似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青年教师和学生相处,因为年龄差不多,态度可以随和一些,也可以主动招呼学生。这样有利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并有利于教学工作。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仪表,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以及社会的敬重。 二、学生的礼仪因为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但又是学生,处在社会和学校的“交集”中。鉴于这种特殊性,从礼仪角度来说,应该注意的是:适当注意自己的形象。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学生,形象就不重要。你每天主要面对的是你的同学、老师。如果太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千万久之,会在别人的眼里形成邋遢的“深刻”印象,而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且,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一时也难以改变。虽不至于像上班族那样苛刻的要求自己,但只要有条件,就应该使自己的外在形象利利索索、干干净净,不要有异味。女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不化妆为宜;在社交娱乐活动中,可以化个淡妆。化妆的时候,应以自然、清淡为主,切忌人工痕迹过重,那会丧失年轻人自然的美感。中小学生女生连淡妆都没必要。不宜高跟皮鞋。男生不可以穿背心光膀子、穿短裤拖鞋在外面活动。语言也要文明。现在的社会,说粗话、脏话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甚至是时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也无所谓。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应该是积极的、阳光的、代表先进方向的事物。所以,大学生首先必须做到语言文明,和脏话、粗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Bye-bye”。人际交往应注意。和自己的老师、同学交往,不要以为都是熟人,一切都无所谓。起码的礼貌、尊重,任何时候都不可以丢,即使是对自己至亲的人。因为这些是体现你的素养,体现你对别人的敬重。还有就像诚信、守约等,都应该严格做到的。沟通不可小视。和同学、老师之间,一旦有任何事情,包括学习、生活上的事情,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都应该及时与他们沟通,以求得理解和支持。而绝不应该做像“马家爵”式的“独行侠”。学生在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生一踏进校门的瞬间,注定要承担起时代和民众赋予的责任。所以要树立起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但这和从细小处养成良好习惯并不矛盾,反而是一脉相承的。衣冠端正、举止文明、遵守纪律、生活俭朴,是对学生的起码要求,而良好的仪表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仪表呢?一个人的长相美和丑是父母生成的,而修养和气质却是后天获得的。所以,作为学生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应做到:女同学的发式以梳辫子、理短发、童发为宜。这样可给人一种清晰、活泼、纯真的感觉。披肩发也还可以。不要烫发、染发,以免显得过于老气和成人化。男学生不要留长发,不要蓄须,以显得整洁、干净,富有朝气。当然现在开放多了,发式也多种多样。但不管理哪种发式,都要给人阳刚之气才好。如果不是出于学习的需要,留长发和蓄小胡子会显得疲沓、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还会给人一种流气的印象。三、课外的礼仪学生和教师相遇,通常应由学生主动先向教师招呼,道声“老师早”或“老师好”。教师应面带微笑回答“早”或“好”。学生要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在车、船、码头遇见老师,即使客人多,人拥挤,学生也应让老师先上车、船。我们不提倡学生恋爱,但大学生恋爱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使是恋人,在校园里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形象,绝不可以表现得太亲热。绝不能说这是个人私事,别人无权干涉。否则,不仅和学生的身份不符,还有违学生行为规范,有伤校园纯净、质朴的风气。在进出门口、上下楼梯时和老师相遇,学生应主动招呼,请老师先行。不能见到老师便躲。四、宿舍礼仪宿舍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场所,学生接近有2/3的时间花在宿舍里。所以这里生活得怎样,直接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学习状况。宿舍是学生共同的家,也是反映学生精神文明和礼仪修养的一个窗口,一定要格外重视。要注意如下礼仪:1、宿舍内的卫生保持宿舍内外整洁,经常打扫寝室,包括地面、桌椅、橱柜和门窗等。被褥要折叠得整齐美观,并统一放在一定位置上,蚊账钩挂好,床单不许露出床边,床上不许放置其它物品,床上用品要保持干净、整洁。衣服、水杯、饭盒、热水瓶等,要统一整齐地放在规定的地方。换下的脏衣服、脏鞋袜等必须及时洗干净,以免时间长了影响宿舍里的空气质量。自己重要的书、衣服、用品等,不要乱丢乱放,要放在自己的橱柜内。宿舍内外不应该乱写乱画,乱倒水,要保持干净。严禁私安、私接电源和使用超功率灯泡、电烙铁、以及用电炉、电热水器。任何时候都严禁在寝室炒菜做饭。严禁在宿舍区随地大小便;如果是住楼上,严禁向楼下倒水。2、在宿舍里串门、接待亲友或外人来访应在有同学相邀,或在得到该室其他同学允许时,才可以串门。进门后,应主动向其他同学打招呼,并且只能坐在邀你的同学的铺位上,不能随处乱坐。不能乱用别人物品,不能乱翻动别人的东西。讲话声要轻,时间要短,不能坐得太久,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作息。到异性同学的宿舍去,除注意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进门前要打招呼,在得到该室同学允许后方可进去。要选择好时间,不要选择在多数同学要处理生活问题的时候,更不要熄灯后过去。而且谈吐要文雅,逗留时间要更短暂。接待亲友或外人来访时,在进入前自己应先向在室内的同学打招呼。进室后,自己应主动为同学作介绍,如果是异性亲友或外人来访,自己更要先打招呼,说明情况,要在同室人有所准备之后,再进。同室同学也要礼貌待人,这样既尊重了来人,也尊重了同学。不要随便留人住宿,更不要留不明底细的人住宿,以免出问题。3、要相互关心又不要干预别人私事关心也应有个限度,如果过分热心于别人的私事,也可能会导致侵犯他人的个人权利。假如有意或无意地干预别人的私事,也可能会造成难堪的后果。正确的做法是:不可以私翻私看别人的日记。有的学生没养成随时收捡东西的习惯,连日记本也随便丢在枕边或课桌上,甚至翻开放在那里。即使碰到这种情况,别的同学也不应以任何借口去私自翻阅。集体宿舍人多,信件也多,不可以私拆、私藏别人的信。不可以打探同学的隐私。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某种情况,或家中的某件事,不愿告诉别人,也不愿细谈。这是属于个人隐私,他有权保密,应受到尊重。在集体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人格,凡是别人不愿谈的事,不要去打听。当同学有亲友来访,谈一些私事时,其他同学要适当回避。决不要在一旁暗听,更不要插嘴、询问。有某同学离校去处理个人私事,也没必要去打听、追根寻源,只要知道某同学向班主任或学校请了假就行了。严禁吸烟、酗酒、。这是作为学生这个身份必须严格做到的。五、餐厅礼仪有秩序地进餐厅,不要冲、跑、挤。排队购买饭菜。夹塞的行为不应该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如果和师长在一起吃饭,要请长辈先入座。不要当着食堂工作人员的面,抱怨饭菜不好。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以婉转的语气去建议。坐在座位上的时候,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骨、刺以及无法吃的其他东西,不要随地乱吐,可以放到餐具里或吐到自己准备的其他盛具里。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应该爱惜食物,不要随便剩饭、剩菜。如果有无法吃的饭、菜,要倒进指定的泔水桶里,不要往洗碗池、洗手池里倒。食堂里不可以大声喧哗。和师长、同学以及熟悉的人在一起吃饭,先吃完的时候要会说“大家慢慢吃”。六、学生求职礼仪1、面试前的心理准备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在面试的时候留给主考官一个好印象,从而增大录取的可能性。所以,事先了解一些求职特别是面试的礼仪,是求职者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试就如同一场试探性的战斗,战斗的双方就是面试单位的主考官和参加面试的你自己。2、求职简历一份吸引人的简历,是获取面试机会的敲门砖。所以,怎样写一份“动人”的简历,成了求职者首要的工作。正文包括三部分:1、基本情况介绍。2、学历情况概述。学习历程、在校期间获奖情况、爱好和特长、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任职务、承担的任务等。3、工作经历。介绍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名称,职位、个人工作成绩、培训或深造就学情况、工作变动情况、职务升迁情况等。不要写得过于复杂和罗嗦。要知道,主官考第一次看一份简历的时间也不过是短短的几秒钟而已。在美国,求职履历表上有三不:第一、绝对不超过一页;第二,绝对不要把私人与工作无关的事都一览无遗地写进去,例如婚姻状况、家庭状况、种族等,以免企业主因其他原因而发生歧视;第三,绝不填上薪水,求职的人应认清履历表的作用,只不过是在争取面试的机会。在写作简历时,要时刻记住你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中推销自己,尽量使用适合这种环境的语言,尤其是在对你的曾经的业绩和成就进行说明的时候。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是商业语言呢?简单的说,就是定量化的语言,你的简历中具体的数字越多、具体事实越多,越和你所求职位相关,商业价值就传达得越明确,就越有说明力,比大而空、口号式的语言强得多。时代在改变,某些求职用词也在淘汰。像“我对这个工作很有信心”、“我是抱着学习的目的而来的”、 “请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等等,这些听起来美丽的词藻把你的机会丢进垃圾桶里。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除了学历之外一无所有,再加上那些错误的用语,这机缘一失,可能三五年都不见得能弥补得回来。现在外资企业渐多,传统公司要求的谦虚、保守等品质,已经无法适合需求了。简单地说,说话要投其所好是履历每投必中的原则。投其所好必须明确的是:公司想知道的是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利益、贡献或成效,并不想花钱请你来学习。3、面试服饰礼仪应聘者的外在形象,是给主考官的第一印象。外在形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能否被录用。面试时,一定要注意,恰当的着装能够弥补自身条件的某些不足,树立起自己的独特气质,使你脱颖而出。1)男士注意脸部的清洁,胡子一定要刮干净,头发梳理整齐。查看领口、袖口是否有脱线和污浊的痕迹。春、秋、冬季,男士面试最好穿正式的西装。夏天要穿长袖衬衫,系领带,不要穿短袖衬衫或休闲衬衫。西装的色调要用给人稳重感觉的深素色为主,如藏青色、蓝色、黑色、深灰色等。配套的衬衫最容易的选择是白色。领带应选用丝质的,领带上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好是单色的,它能够和各种西装和衬衫相配。单色为底,印有规则重复出现的小圆点的领带,格调高雅,也可以用。斜条纹的领带能表现出你的精明。领带在胸前的长度以达到皮带扣为好。如果一定要用领带夹,应夹在衬衫第三和第四个扣子中间的位置。深色的袜子、黑色的皮鞋。皮带要和西装相配,一般选用黑色。男士着装三一律原则:皮鞋、皮带、皮包颜色一致,一般为黑色。眼镜要和自己的脸型相配。镜片擦拭干净。钢笔一定不要插在西装上衣的口袋里,西装上衣的口袋是起装饰作用的。2)女士①服装。面试时的着装,要简洁、大方、合体。职业套装是最简单,也是最合适的选择。裙子不宜太长,这样显得不利落,但是也不宜穿得太短。低胸、紧身的服装,过分时髦和暴露的服装都不适合面试时穿。春秋的套装可用花呢等较厚实的面料,夏季用真丝等轻薄的面料。衣服的质地不要太薄、太透,薄和透有不踏实不庄重的感觉。色彩要表现出青春、典雅的格调。用颜色,表现你的品位和气质。不宜穿抢眼的颜色。②丝袜被称为女性的第二层皮肤,一定要穿,以透明近似肤色的颜色最好。要随时检查是否有脱线和破损的情况。最好带一双备用的。③穿式样简单、没有过多装饰的皮鞋,后跟不宜太高,颜色和套装的颜色一致,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配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穿黑色的皮鞋。凉鞋在面试时就不要穿了。④如果习惯随身携带包,那么包不要太大,款式可以多样,颜色要和服装的颜色相搭配。⑤化淡妆。如果抹香水,应该用香型清新、淡雅的,头发要梳理整齐,前额刘海不要超过眉毛。⑥佩带饰物应注意和服装整体的搭配,最好以简单朴素为主。出发前,最好从头到脚再检查一遍,看看扣子、拉链是否扣好、拉好,领子袖口是否有破损,衣服是否有褶皱,鞋子是否干净光亮。4、谈话礼仪1)注视对方和对方谈话的时候,要正视对方的眼睛和眉毛之间的部位,和对方进行目光接触,即使边上有其他人。如果不敢正视对方,会被人认为你害羞、害怕,甚至觉得你“有隐情”。2)学会倾听好的交谈是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的。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不会听,也就无法回答好主考官的问题。倾听就是要对对方说的话表示出兴趣。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要集中精力,认真的去听,记住说话人讲话的内容重点。倾听对方谈话时,要自然流露出敬意,这才是一个有教养、懂礼仪的人的表现。要做到:记住说话者的名字。 身体微微倾向说话者,表示对说话者的重视。用目光注视说话者,保持微笑。适当地做出一些反应,如点头、会意地微笑、提出相关的问题。5、注意你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指人的动作和举止,包括姿态、体态、手势和面目表情。它是一个人的修养、教育以及与人处事的基本态度的自然流露。面试的时候,这些做法一定要避免:拖拉椅子,而发出很大噪音。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肩膀,含胸驼背。半躺半坐,男的翘着二郎腿;女的双膝分开、叉开腿等,会给人放肆和缺乏教养的感觉。坐在椅子上,脚或者腿自觉不自觉地颤动或晃动。面试时重要的是自信。这种自信可以通过你的步态表现出来。自信的步态应该是,身体重心稍微前倾,挺胸收腹,上身保持正直,双手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要轻而稳,两眼平视前方。步伐要稳健,步履自然,有节奏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行的有公司的职员或接待小姐,你不要走在他们前面,应该走在他们的斜后方,距离一米左右。俗话说“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你无声的、职业化的举止,向招聘者表明“我是最适合的人选”。来源: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

日常礼仪篇2

1、重要的第一声

当打电话给某单位,若一接通,就能听到对方亲切、优美的招呼声,心里一定会很愉快,使双方对话能顺利展开,对该单位有了较好的印象。在电话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样说:“你好, 这里是XX公司”。但声音清晰、悦耳、吐字清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对方对其所在单位也会有好印象。因此要记住,接电话时,应有“代表单位形象”的意识。

2、迅速准确的接听

现代工作人员业务繁忙,桌上往往会有两三部电话,听到电话铃声,应准确迅速地拿起听筒,最好在三声之内接听。电话铃声响一声大约3秒种,若长时间无人接电话,或让对方久等是很不礼貌的,对方在等待时心里会十分急躁,你的 单位会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便电话离自己很远,听到电话铃声后,附近没有 其他人,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拿起听筒,这样的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 这样的习惯是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应该养成的。如果电话铃响了五声才拿起话 筒,应该先向对方道歉,若电话响了许久,接起电话只是“喂”了一声,对方会 十分不满,会给对方留下恶劣的印象。

3、清晰明朗的声音

打电话过程中绝对不能吸烟、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懒散的姿势对方也能够 “听”得出来。如果你打电话的时候,弯着腰躺在椅子上,对方听你的声音就是懒散的,无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所发出的声音也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因 此打电话时,即使看不见对方,也要当作对方就在眼前,尽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势。

4、要有喜悦的心情

打电话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但是从欢快的语调中也会被你感染,给对方留下极佳的印象,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 所以即使在电话中,也要抱着“对方看着”的心态去应对。

5、认真清楚的记录

随时牢记5WIH技巧,所谓5W1H是指① When何时② Who何人③ Where何地 ④ What何事⑤Why为什么⑥HOW如何进行。在工作中这些资料都是十分重要 的。对打电话,接电话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电话记录既要简洁又要完备,有赖于 5WIH技巧。了解来电话的目的

上班时间打来的电话几乎都与工作有关,公司的每个电话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只说“不在”就把电话挂了。接电话时也要尽可能问清事由,避免误事。首先应了解对方来电的目的,如自己无法处理, 也应认真记录下来,委婉地探求对方来电目的,就可不误事而且赢得对方的好感。

日常礼仪篇3

关键词: 礼仪卫生 幼儿教育 家校结合

礼仪卫生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人与社会都离不开礼仪。人与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礼仪形象,养成文明习惯,这是我们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1](P20)。而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新一代的接班人,应该抓好他们这方面的教育,要把他们培养成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卫生教育。比如:我把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树立文明卫生的意识。另外,我园也组织了晨检活动。在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我们都会督促幼儿去晨检室检查小手是否干净,穿戴是否整洁,有没有留指甲等,这样有助于幼儿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

作为教师,我觉得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幼儿对于教师有高度的崇拜心理,他们喜欢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言行,很容易地会影响幼儿[1](P59)。如我园,是全托制的幼儿园,幼儿的一天生活都要在园内度过,跟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当他们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寻求老师的帮忙。有的幼儿就会在教室里大喊:“老师,你快来呀,×××打人了。”有的干脆跑上来,拼命地拉老师的衣服,要把老师拉过去,不管老师在不在忙。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对本班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教育。我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当你需要寻求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时,你觉得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比较好呢?幼儿众说纷纭,讨论得十分激烈。最后我总结出:我们要有礼貌地向别人寻求帮助,如果需要老师帮忙,就可以这样说:“老师,你来帮帮我好吗?”“老师,你帮我一下好吗?”等等。如果看到老师正在帮助别的小朋友,那你可以稍微等一下,等老师空了,再去寻求帮助。当向小朋友寻求帮助时,也要学会说“请”字。所以上次的手工课《制作松树》,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像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讲礼貌,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学习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另外,在室外活动中,针对有的幼儿会在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的现象,我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更多的要在语言课上进行教育,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语言课《小熊你早》,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如:“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幼儿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以上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多么重要。另外,教师的穿着也十分重要,不能穿奇怪的衣服,仪表要端庄,要做幼儿的榜样。

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2](P33),所以对幼儿进行礼仪卫生方面的教育,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些家长往往会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比如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值得强调的是,父母向孩子教授文明礼貌的常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若出现了矛盾,不要恶言恶语,要抱宽容态度;要求孩子行为文明,如和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和别人说话时专心、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3]。现在有很多的家长都追求时尚,而且攀比心理很严重,会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很漂亮,但是在礼仪教育方面上却很欠缺。他们不教孩子尊敬长辈,而是一味迁就孩子。我认为,这样的行为得改一改,要让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在家里,可以提醒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些事情,有客人来时,让孩子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使幼儿慢慢学会不撒娇、不淘气,体贴父母。

通过对幼儿礼仪卫生的教育,我发现,本班幼儿变得更礼貌了。看到有老师来我们班级,他们会主动地跟老师打招呼,早上来园时会大声地跟老师说早上好,放学了会说老师再见。另外,生活常规也比小班的时候好多了,如吃饭的时候,知道了不抢别人碗里的菜,自己乖乖地把饭吃完;上厕所时,会慢慢走着去,而不是快速地跑着去;喝水的时候,学会拿自己的小杯子排队倒水。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也受益匪浅,看到幼儿的进步,心里非常高兴,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和孩子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

日常礼仪篇4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幼儿礼仪教育

一、教师要理清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的礼仪教育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有: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生活礼仪(包括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等)、共同场所礼仪(包括升旗礼仪、集会礼仪、购物礼仪等)、学习礼仪(包括课堂礼仪、活动礼仪)。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我们要采用晓之以理的启发引导法,动之以情的情景感染法,示之以范的榜样示范法,导之以性的行为训练法。力求培养幼儿“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使之符合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教师掌握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

在幼儿礼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方法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故事启迪法。通过讲述有关真实、贴切、新颖、灵活、生动的故事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如,故事《孔融让梨》《漏嘴巴的大公鸡》等等。(2)行为辨析法。让幼儿辨析哪些行为是符合礼仪的,哪些是不符合礼仪的教学方法。(3)示范演示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4)情景表演法。就是让幼儿自己上台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5)游戏童谣法。就是把多个有关礼仪的词语或句型融为一体,以唱童谣的形式把它们读出来。游戏法就是幼儿通过做游戏来学礼仪。(6)活动竞赛法。通过比赛活动让幼儿学习有关礼仪的知识。如,《看谁穿得快》《谁做得对》等等。

三、在日常规礼仪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还要为人师表。”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很认真地模仿和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榜样,正人须正己,以身作则。如,我带着幼儿排队从幼儿园后门出去到院子里参加户外活动,可是刚一踏出后门,我就发现地上有一滩水,于是我大声地提醒幼儿:“小心!地上有水。”我怕后面的幼儿听不见,就重复说了两遍。没想到幼儿竟然一个接一个地向后传递这句话,直到最后一个幼儿走过那滩水。我紧忙抓住机会对幼儿说:“你们还知道做些什么事情可以帮助别人吗?”幼儿踊跃发言:“我们坐公交车时可以给老奶奶让座”“我可以帮助妈妈扫地”“我可以帮助爷爷浇花”……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听着幼儿的话我感到一阵阵温暖。在生活中,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各种礼仪教育。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个人卫生教育以养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卫生教育以常规教育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当幼儿有鼻涕、小嘴巴有脏物时,教师就鼓励他们自己去取纸,先自己擦,擦不干净的老师再帮忙,帮幼儿擦干净后还要嘱咐幼儿将自己用过的废纸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幼儿知道了要将废纸、果皮、包装袋等垃圾放到垃圾桶里,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2.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幼儿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寝室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剩饭菜,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家约・凯思斯的名言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终身受益。幼儿在幼儿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确保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就会有助于这个幼儿今后在这个方面形成永久的习惯。因为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要性的特点,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一些坏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如,在平时活动间歇时候,我就会给幼儿讲一些好听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认识到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

4.规范的养成教育

幼儿集体性教育是组织幼儿在集体学习环境中自觉遵守集体规范,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来约束自己,这样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做早操时会自觉排队、进出教室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重视每周一的幼儿升旗仪式,幼儿穿着统一的服装,戴着绶带,步调一致地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走到旗杆下,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小升旗手缓缓地将国旗升入天空。

五、要把礼仪教育列入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

幼儿教育活动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活动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科教育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如,在手工活动《贴房子》时,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借西用,如,剪刀、胶水等。我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在操作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教育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日常礼仪篇5

语言之于文化,也象语言之于思维一样,是一种表达形式.因此,语言也是各种文化内容的载体.借助语言,可以触探文化的内涵;从表达形式的比较中,可以窥视文化的异同.比如,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等.语言中一个丰富多彩,又广为流传的形式,便是'名言警句'.这些被广泛引用的精炼语句,往往积淀概括了人类文化经验的精髓,高度概括,又琅琅上口.又因为它往往触及人类生存的根本课题,且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所以不同文化中,往往可以见到相似的表达.学过外语的朋友多多少少都会接触过类同于本族语的名言警句.下面试举一些多年学习英文所积累的中英文名言警句,与大家一起欣赏不同文化的共同经验积累.

最相似的一类,其表达方式与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看起来就好像是直接的翻译.比如:

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

趁热打铁.

Goodluckwouldnevercomeinpairs.

福不双至.

Fireprovesgold,adversityprovesmen.

烈火显真金,逆境识英雄.

Longhairandshortwit.

头发长,见识短.

Bloodisthickerthanwater.

血浓于水.

Ifyouwouldnotbeknowntodoanything,neverdoit.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Inunityhereisstrength.

团结就是力量.

Hewhosebellyisfullbelievesnothimwhoisfasting.

饱汉不知饿汉饥.

Easiersaidthandone.

说时容易做时难.

Idlenessistherootofallevil.

懒惰是万恶之源.

Wallhasears.

隔墙有耳.

这类对应谚语,从形式上几乎看不出任何文化差异.在谚语的起源上,有些甚至可能是相互的借鉴或翻译.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比较研究,或许会提供一些证据.但不同文化中能有如此相通的谚语流传,也说明人类社会的文化积累过程有很多基本的共同进程.

还有一类谚语,所表达的含义完全相同,但所隐喻于的事物略有文化上的差异.比如:

Betterbetheheadofadogthanthetailofalion.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Everypotterpraiseshisownpot.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Thefoxpreysfarthestfromhome.

兔子不吃窝边草.

Theproofofthepuddingisintheeating.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是亲口尝一尝.

Oneswallowdoesnotmakeasummer.

一花独放不是春.

Onedropofpoisoninfectsthewholetunofwine.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Setafoxtokeepone''''sgeese.

引狼入室.

Whatdoyouexpectfromapigbutagrunt?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Hethatcomesofahenmustscrape.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Whenthecat''''saway,themicewillplay.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鸡头凤尾对狗头狮尾;鸟儿吃虫对应狗逮兔子;卖瓜变成卖瓦罐等.这种借喻事物上的差别,并不影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一致.中文的某些谚语来自文化传统中的典故,英文也许有此原因.比如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突出的象征意义,而不同与凤凰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

第三类谚语也是表达的内容相同,但语言表达方式有异:

Sinkorswim.

不进则退.

Hethathadnocrossdeservesnocrown.

不吃苦中苦,难得人上人.

Jackofalltrades,masterofnone.

博而不专.

Opportunityseldomknockstwice.

机不可失

Amissisasgoodasamile.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ettertobesurethansorry.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Enoughisasgoodasafeast

知足者常乐

Whospitsagainstheaven,itfallsinhisface.

自作自受

Anunfortunatemanwouldbedrownedinatea-cup.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Romewasnotbuiltinaday.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Ittakestwotomakeaquarrel.

一个巴掌拍不响

Failuresarethepillarsof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Truthneedsnotmanywords.

有理不在声高

日常礼仪篇6

一、见面时的礼节

1.介绍

介绍是社交活动中相互了解的基本方式。分为为他人作介绍、相

互之间的自我介绍。

为他人介绍的顺序原则是:先向身份高者介绍身份低者,先向年

长者介绍年幼者,先向女士介绍男士等。即先称呼身份高者、年长者和女士等,再将被介绍者介绍出来。当双方地位、年龄相当,又是同性时,可以先向先在场者介绍后到者。

介绍时,除女士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在宴会桌、会谈桌上则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致意即可。被介绍双方可握手致意,互递名片。介绍时,应该有礼貌地以手示意,不能伸出手指来指点。还可以说明被介绍者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

自我介绍时,须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等,可同时递上自己的名片。递、接名片时要用双手。接过对方的名片后应点头致谢,最好认真地读一遍,将对方的姓氏、主要职称、身份轻声读出来,以示敬重。

双方事先约好的面谈,或介绍人已经为双方作过介绍时,不一定忙着交换名片。可以在交谈结束,临别之时再递上名片,以加深印象,表示保持联络的诚意。

2.握手

握手是社交场合中最常见的礼节。一般是先打招呼或点头示意,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关系亲密的边握手边问候,时间可长一些。初次见面的,则应听完介绍之后轻轻相握,握一下即可。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应稍稍欠身,以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如果对方伸出手来,不要拒绝。握手的顺序是: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士先伸手;客人、年青者、身份低者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握手除了是见面的一种礼节外,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日常礼仪篇7

(一)送礼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在习惯上,如果自己亲自去慰问,通常送插瓶的鲜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请花店直接送去,就须附名片。

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入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颖巧克力糖而已。

(二)约会

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一般已预先安排妥当。因此他们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只有至亲好友才可以例外。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也如此。美国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战场,美国人在紧张工作之余,节假日照例要同妻子、孩子们一起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如果外人不打招呼,贸然前去,必定不受欢迎。因此要拜访一个美国家庭,事前约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被当成不速之客,甚至吃闭门羹。

到别人家作客,坐在那里海阔天空地闲聊是惹人厌烦的。如果不是熟朋友,往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要去,应该提前一两天写信或打电话预约,如果对方有事,便会主动和你另约时间。有些礼貌周到的入在写信通知对方时,还把写好自己姓名和地址的信封贴足邮票,附在寄去的信中,以便使对方不必费事就可以寄出回信。如果到不熟的人家去作客,在收到对方的答复时,往往还要再回一封信,表明自己将准时赴约。约会之后不得失约,失约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一旦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就要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前往赴约时,最好准时到达。如果迟到,让人等侯你,显然是不礼貌的;去得太早也不好。因为在美国有佣人的家庭很少,收拾房间,准备饭菜都是主妇亲自动手。每逢有客来,主妇就要布置客厅,准备茶点。如果去早了,主妇尚未准备好,可又要出来接待你,就会造成许多不便。在那些规模较大的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万一去早了,应在外面等几分钟再进去。

(三)作客

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作客时更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首先要敲门或按门铃,得到主人允许之后才进门。有些人家门口放有擦鞋的棕毡。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以免弄脏主人的地毯。戴帽子的人进门后要摘帽,在房间里戴着帽于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雨天走访,应该注意把雨伞、雨衣放在室外。大衣、外套脱下后,主人一般会主动为你接过去挂起来,这时可以不必客气。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间好,此后向男主人间好。如遇主人家宾朋满堂,那么只需同主人和相识者握手,对其他人点头致意即可。

在美国人家中作客,不必过分拘礼。如果主人请你就座,你为了表示客气而不马上坐下,反而会使主人感觉不安,以为椅子上不洁或有其他不便。作客时不可随意观看主人桌上的字纸或翻阅文件。不要抚弄室内的古董珍玩,更不要询问室内用具的价格。

作客时,不要轻易吸烟。如果想吸烟,应该首先问在座的女土们是否介意,并先向其他人敬烟。如果主人主动请你吸烟,那么即使自己有烟,也要接受主人的烟,而不可拒绝对方而吸自己的。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看不起他而感到很不愉快。

在美国人家就餐时,如果对吃西餐的礼节不熟悉,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女主人的动作,照她的样子做不会错。在餐桌上,美国有许多习惯都和我们不同。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了表达同样友好的感情,不同国家的人民却有截然相反的说法和做法。中国人请客吃饭时,往往是自谦地表示饭菜做得不好,请客人多多包涵。而美国人却要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你们喜欢吃”一类的话。所以,在美国人家中作客,听到主人自夸饭菜做得好,不必奇怪,而且应对女主人的手艺夸赞几句。中国的主人为客人拨莱时,客人总是尽力推让,表示客气。在美国这样做是行不屈的。主人第一次为你拨菜,你不必客气推让,否则女主人会以为你是嫌她的菜做得不好。在餐桌上,女主人是无形中的首脑人物。上菜之后,客人一般要待女主人动手吃后才开始吃。饭后。也应由女主人领头离席客人才离席。

日常礼仪篇8

中国入喜欢闲来品茶,美国人则喜欢下午喝两杯鸡尾酒提神。鸡尾酒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入鲜果汁成果子露以及香料、苦味剂配制而成的酒。今天,鸡尾酒已成为上流社会招待客人时最普遍的饮料,在规模较大的招待会上尤其如此。 鸡尾酒一词,由英文“鸡尾”(cocktail)一词直译而来。这种酒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为此,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不过每种传说都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也都有一定的道理。 有入说,从前有位国王的驸马会配制混合酒,因为受宾客欢迎。他应接不暇。忙乱中丢失了调酒的勺子。情急之下,他信手拔下帽饰上的鸡毛来调制,从此这种混合酒便得名鸡尾酒。 还有人说,在西欧某国,猎人上山打猎总是各自带着酒。一次进餐时,大家把酒混合在一起共饮,发现酒味甚佳,非同寻常。各种颜色的酒混合在一起,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五彩夺目,象雄鸡尾那样美丽,于是人们为它取名鸡尾酒。 人们普遍认为鸡尾酒的故乡在美国,它是后来才传人欧洲的。有人指出,调制鸡尾酒的技术是1859年由一个名叫杰里.托马斯的美国人传人英国的。关于鸡尾酒诞生在美国的说法也就更多了。 据说美国肯塔基州有一家偏僻的乡村酒店,主人权爱养鸡。一天,有只漂亮的斗鸡丢失了,主人正在焦急叹息之际,有人把鸡找到并送上门来。斗鸡失而复得,珍贵的鸡尾一根也没有损伤。主人。喜出望外,把各种好酒混合在一起,款待拾鸡者。队此这种酒便被称为鸡尾酒。 还有人说,1795年,美国新奥尔良有家药店老板制出一种在酒中掺入蛋黄的饮料,当地操法语的人把这种饮料称为“Coquetier”。后来这一名称渐渐被用来泛指各种混合酒。而”Coquetier”与英文“鸡尾”一词的发音相近,于是大家便都称它为鸡尾酒。 又有人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队士兵打了大胜仗,当地百姓十分兴奋。一家酒店老板特地调制了五颜六色、香气四溢的混合酒,为他们庆功祝贺。恰巧这家酒店以雄鸡斑澜的羽尾作为商标,人们遂把这种酒称为鸡尾酒。 不论哪种传说属实,鸡尾酒已成为美国入最喜爱的饮料之一。调制鸡尾酒有很多方法。一杯酒里放多少柠檬汁、糖、冰决、香料都有具体规定。要配出一杯味醇色美的鸡尾酒也是一门技术。会喝酒的入就象欣赏艺术一样地醉心于它。鸡尾酒自问世以来,品种不断增加,至今已有两千多种。现略举几种比较常见的鸡尾酒配方: 1.白兰地(2两)、苦酒(1滴)、柠檬汁和糖;2.威士忌(2两)、茵香酒(1两)和汽水;3.味美思(2两)、金酒(1两)、香摈酒(2两)、柠檬片和糖;4.香摈酒(1杯)、薄荷酒(半两),再加新鲜樱桃;5.金酒(2两〕、味美思(1两)、苦酒(1滴)和小葱头。 鸡尾酒清凉爽口,酒精含量低,一般在十几度到二十几度之间。鸡尾酒会原为以鸡尾酒和其他饮料招待宾客的酒会,现又泛指各种酒会。鸡尾酒会的气氛十分随便。大家可以无拘无束地边饮边谈,它是社交的好场所。酒会布置简单,不必有固定的桌椅。客人大部分站着进食,有时可设一张长桌作为主台,台下布置些花草、盆景。周围可放几套沙发供来宾休息,另外再放几只小圆台,台上摆放点心和下酒食品,客人们可以随意取食。盛鸡尾酒的杯子,习惯上使用容量较大的高脚玻璃杯。 鸡尾酒会的举行有固定时间,一般午前不举行,除非国庆日才安排在正午12点。不同的场所,时间的规定也不一致。一般说,在大旅馆、大饭店举行鸡尾酒会的时间是下午2:30到5:30;在酒吧间是下午2点到5点。如果在家里,则为下午4点到6点或者5点到7点举行。 按照过去的礼节,鸡尾酒会的主人应在酒会举行前发出请帖。收到请帖的入应该写回执,申明自己是否出席。但目前这种礼节已逐渐被控弃。与其他宴会不同,鸡尾酒会期间,客人们可以自由出入,迟到不为失礼,早退也没有关系。 来源:学生大

日常礼仪篇9

关键词: 礼仪思想;礼仪行为;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3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1-0057-07

井然有序的日本社会和彬彬有礼的日本人一直是对日本有过接触的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世界各国的学者、文人所著的日本文化论著中皆不乏对其礼仪的赞赏。我国早在成书于公元3世纪后半期的《魏志·倭人传》中已经有记载:日人主“敬”,描写其“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然诺。”日本作为一个长期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养分的国家,对中国文化根基礼文化也展开了广泛的吸收。著名法国东洋学者 m·kinsky感叹这一现象为“日本礼仪思想在没有中国礼仪文化存在的基础上是不能成立的。[1]97” 日本对华夏礼仪文化吸收情况的代表性研究著作包括:西本昌宏所作关于日本国家宫廷礼仪中中国礼仪文化吸收情况的探讨;王海燕研究日本古代都城空间礼仪中的中国因素影响;近藤启吾考察日本武家政权时代中国冠婚葬祭仪式的吸收情况;西村昌吉论述日本律令体制下畿内制创建过程中的中国典籍影响作用等[2]8。

先行研究中,考察日本国家层面或贵族阶层仪式性礼仪中中国礼仪吸收情况的研究居多。国家层面的研究偏重礼仪与政治、外交等的关系;仪式礼仪的考证多偏重特定场合程式化的礼仪规范。对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状况探讨的视角尚不多见。笔者通过选取各阶层礼仪书①,在考察内容上侧重民众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场面,形式图在这方面做一突破。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作用多发生在源头上,故本文重在探讨日本传统礼仪。日本礼仪发展变迁过程按照主要礼仪行为主体的标准可大致划分为:天皇政权下的宫廷贵族礼仪、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一般社会大众礼仪。其中开花于室町时代,于江户时代向社会民众普及的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此时诞生了武家传统礼仪的三大流派:伊势流、小笠原流、今川流。伊势流主攻室内礼仪、小笠原流主攻军阵礼仪、今川流主攻朝堂礼仪。到江户时代伊势流与今川流逐渐衰落,小笠原流吸收了其他两流的可取之处,其宗家服务于德川幕府,其门人致力于向庶民阶层的普及。到了明治时代,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被作为传统继承下来,通过学校教育、一般社会教育成功实现了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对日本进入现代社会后的礼仪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学者将这种全民普及武士礼仪规范的现象称为日本社会的“武士化”,并将其视为日本近代化的一个指标[3]7。因此,本文设定武士政权下的礼仪为日本传统礼仪,在明确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着眼于日本经典礼仪书中中国礼仪的吸收情况,就礼仪思想、礼仪行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

日本吸收中国礼学经典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过程经历了由中央到地方、由宫廷贵族、官僚、以禅僧为主的知识阶层到武士集团,进而到农工商社会各阶层的历程。早在日本《记》、《纪》传说时代就有中国儒家经典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记载,传说当时来自朝鲜的阿直歧教授太子中国经典,王仁将《论语》10卷和《千字文》1卷带到日本。此后在日本与百济的交通中,公元513年6月百济五经博士段杨尔抵日,此后516年9月百济又派出五经博士汉高安茂以替代段杨尔。五经是讲述周礼、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的总称。百济派出的五经博士模仿当时的梁制,需要分掌五礼(吉、凶、军、宾、嘉)的仪注。据此可以断定日本从此时开始系统学习我国礼学经典。此时中原礼学经典与平安时代开始设置的官僚选拔教育机构大学寮相结合,在大学四学科之一的 “明经道”课程中专门设置了中国古典礼书,即“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的课程。在广泛吸收礼学精髓后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以《周礼》的畿内制与宫城建设为理论基础,大化改新政权下以王宫为核心的畿内建设逐步完善;体现儒家礼制思想的官位十二阶与宪法十七条;奠定了律令体制下日本国家统治的基础;在推古朝的外交活动中,礼仪标准主要参照了隋朝的《江都集礼》[4]345。

到了武家政权时代 (公元12-19世纪),我国的宋学、禅宗、岁时思想开始广泛影响日本传统礼仪。经历了室町时代后期的“应仁、文明之乱”后,礼学经典在日本开始逐步由中央向地方传播。萨南学派与海南学派分别致力于在九州与四国弘扬儒学。设立于今日本枥木县足立市昌平町的足立学校承担了向地方各阶层传授《礼记集说》等宋学典籍的重要作用。武家的婚姻礼仪中吸收了朱熹所著《家礼》的诸多元素。朱熹监修的《小学》也被收录到金泽文库中①。另外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禅宗被武士阶层所青睐,从多个层面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重大影响。禅寺带有书院形式的房屋构造首先被上级武家住宅所采用,后扩展到民间,影响了其室内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以客厅为中心的日本式房屋内的礼仪与饮食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禅的茶礼及清规的影响[5]57。禅宗思想对日本的剑术礼仪也产生了重大影响[6]84。8世纪中叶,成书于中国6世纪的《荆楚岁时记》传入日本, 此后这本书一直拥有众多读者, 甚至直到江户时代还被重新翻刻,对日本的岁时年节礼仪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武家政权鼎盛期的江户时代后,德川幕府推崇儒学为官方学问意识形态,在幕府开设的学问所、诸藩开设的藩校以及民间大量私塾、寺子屋等机构中广泛讲授以四书五经中的《礼记》为代表的儒学经典礼学著作,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了大量的庶民教化政策。山下武论述道“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是德川幕府的一条政治主线。[7]89”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影响具有时间跨度大、影响层次深、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日本传统礼仪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日本传统礼仪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传统礼仪注重细节,不注重抽象思辨,礼仪书的内容基本都可以概括为“细微礼仪行为举止描写的罗列。[8]155”关于礼仪思想核心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礼仪本质与内涵的思考可以回答何为礼仪、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的问题,是一国礼仪之所以成立的关键所在;礼仪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关系以及礼仪原则是决定一国礼仪的特色所在。故本小节从上述三个方面分别考察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礼仪的吸收情况。

(一)关于礼仪的本质与内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将礼仪分为礼之文与礼之义。礼之义为礼仪的根本内涵,礼之文为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礼记·曲礼上》开篇开宗明义讲到践行礼仪必须做到“勿不敬”。后篇中有 “所以治礼,敬为大”(《礼记·哀公问》)的论述,日本传统经典礼仪书《三议一统》②中直接引用“礼记曰礼之所治,敬为大。[9]6”认为尊敬之心为礼的本质,奠定了日本传统礼仪以敬意为礼之根本的基调。

礼仪的本质为敬意,敬意向谁表达,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呢?需要对礼仪的内涵及其所要调整的关系做一论述。《三议一统》中回答这一疑问如下:

(礼仪即为)合神道、王法之理,制上下、同辈、三纲五常之矩,和平盛世为束带之法、举止进退之规,战乱之世为军旅之谋,以图天时地利人和之境。[10]9

这里所说的礼仪的内涵包括宗教、政治之理、军事之谋、衣冠制度(束带)之法、举止进退之规。这种包罗广泛,甚至包括军事、政治的礼仪内涵明显有别于西方及伊斯兰文化圈,应该说受中国传统吉凶军宾嘉的礼仪分类思想影响颇深。另外武家的礼仪在和平时代表现为仪表服饰之态、日常动作之仪,战乱时代表现为战事谋略。这与《礼记·聘义》中的“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日本传统礼仪在论述礼仪需要调节的关系时频繁出现 “上下的差别”、“同辈之礼”、“三纲五常”的概念。同辈之礼,不拘泥于只向身份地位高于自身的对象表达敬意的礼仪规范,在中国礼仪思想中体现在礼仪被封建道德化之前,“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甚至要求君王以臣下作为尊敬对象;《礼记·哀公问》中“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以自己的身体为尊敬对象。在处理上

下等级关系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关系是“三纲五常”,《宗吾大草纸》①中对“三纲五常”做如下解释:“所谓三纲,礼记有云,君臣、父子、夫妇是也。敬其所敬、亲其所亲、耻其应耻”[10]17,这与《礼记·曲礼上》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也。”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并且明确在文章中使用《礼记》作为引用出处来源,可见在当时的礼仪规范中,《礼记》作为判断礼仪行为是否妥当的标准发挥着巨大作用。关于三纲五常《宗吾大草纸》进一步解释为:“礼仪为,臣敬君,子孝亲,弟从兄,敬老者,上不侮,下不乱。[10]51”强调礼仪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的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日本传统礼仪继承了中国经典礼学理论框架,认为尊敬之心为礼仪的本质,礼仪的内涵包罗军事政治等广泛内容,在处理礼仪需要调整的关系时,通过吸收中国传统人伦思想使礼仪与封建等级秩序紧密结合。

(二) 关于礼仪与道德、修身的关系

中国传统礼学思想认为“礼节为治事之本”(《礼记·仲尼燕居》)。同时论述“不知礼无以立”(《礼记·尧曰》)。那么礼仪因何而立呢? 对于礼仪这样一种需要逐步掌握的社会规范,我国礼仪文化强调首先加强个人修养,即习礼应从修身开始,强调修身养性是持家立业的基础。并强调内外兼修,内修道德,外修举止。这一思想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传统礼仪流派小笠原流礼仪教育书分为《修身论》、《体用论》两本,《修身论》用于修心,《体用论》用于修体,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礼仪的神髓。

武家经典礼仪书《三议一统》强调“(礼仪的修为)首先修身最为紧要”[10]31,认为修身为关键第一步。这与《礼记·大学》“从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强调要达到“平天下”的境界,“修身”是最初的阶段,有明显的对照关系。在《宗吾大草纸》中进一步阐述修身与礼仪的关系:“修身即为修心。应努力提升自身修为,培养德行。克制自我,不可放纵身体(行为)。随心所欲、随心之所想而动的话,无法区分德行的高低。[10]22”

其中的“修身即为修心” 可以在《礼记·大学》中找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本源语句,意旨“心为身之主”。身(行为)是心的表现,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我,不过分放纵身体行为即为外修举止的过程。外在行为举止的修为在《礼记·冠义》中称:“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强调礼始于端正容貌、体态,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要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这既是内在修养的流露,也是尊敬他人的表现。《三议一统》中规定“礼仪之始在于正颜色、培养起居进退之度、言辞选择之慎。[10]38”同样要求礼仪起始于表情、动作、言辞等规范。

在外在行为举止的修为之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思想认为礼仪需与道德紧密结合。强调人的主体道德意识,要着力培养内在道德根基,要求人们做到“徳挥动于内”然后才是“礼发诸外”,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传统礼仪同样注重内在道德的培养。关于人的内在道德培养要求基于武士社会的需要,首先要求忠诚、武勇。在这些徳目之外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五常思想也有一定的吸收。《三议一统》论述道:“礼仪最初要培养,仁义礼智信的五常”[10]33。中国《礼记·儒行》强调“礼节者,仁之貌也”,《宗吾大草纸》中将其直接翻译为“礼节是仁之貌。”,并进一步解释“仁即内心慈悲”[10]26,仁在中国礼学思想中内容包涵甚广,孟子强调“仁者爱人”,仁的核心是“爱人”,也即可以理解为慈悲之心;《三议一统》对义的定义为“扬善惩恶,明赏罚”[10]27。《礼记·中庸》谈论“义者宜也”,也即是关于义务性的“应当”的判断;礼的定义为“礼用来区分上中下各种情形,以此为依据,做出适当的举动。[10]27”这与礼记中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也”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智为“忠为中”[10]28,在中国礼学经典中,不能直接找到类似的语句,但结合《礼记·礼器》中“忠信,礼之本也”与《礼记·仲尼燕居》“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是用来使人的言行适中的)的论述、忠(信)=礼、礼=中、可以推导出忠为中的结论。这里的“中”是指适中之意。信的定义为“真,真诚。[10]28”与中国传统道德观“讲诚信,诚实”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s=defstyle>

中国礼仪思想认为,内在道德与外在礼仪行为规范相结合才是表达礼仪的最理想境界,同时内在与外在礼仪修养的具体内容,对日本传统礼学理论的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 关于礼仪的适度性原则

中国礼学理论强调礼仪是仁慈、敬意的外在表现,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礼仪的神髓。在具体礼仪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适度性原则,避免过度的形式主义与精神主义。如《礼记·仲尼燕居》:“前略…徳不备,礼为虚”,无德的礼仪便是徒有其表,《礼记·乐记》更有“铺筵席,陈尊俎,列萹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的论述,强调“筵席·尊俎”等物品如何安置是繁琐的礼之末节,而非礼仪的本质。没有形式的“三无”即“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礼记·孔子间居》)甚至也都认为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三议一统》中有段《论语》中对礼仪本质与末节关系的引用“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0]41,即使形式上有所欠缺,只要内心充满相应情感,就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不提倡超出应有情感的过分的礼仪形式。

但中国礼仪文化没有完全否定礼仪形式的重要性,过分强调精神作用而忽略形式同样不可取,日本传统礼仪同样看重礼仪的形式,《三议一统》将习得礼仪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为礼的心、礼的型、礼的运用[10]19。其中,礼的运用强调从型到心,通过不断反复礼仪的形式,体会礼仪的神髓。《宗吾大草纸》更是有一段引自《礼记·仲尼燕居》中的句子“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10]15,来批驳轻视礼仪形式的心理主义倾向。

正确的礼仪应该是既反对置内心敬意于不顾的形式主义、又反对完全忽略形式的心理主义。在施行礼仪的过程中做到“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愈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曲礼》)。在内在精神与外在道德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做到恰到好处的度。这种平衡如何把握呢?中国礼仪理论强调礼仪行为与自身身份、礼仪环境相适应,认为恰当的礼仪行为需要自我抑制、自我调整。《礼记·檀弓下》有云“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中略)品节斯,斯之谓礼。”《礼记·曲礼上》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强调在礼仪的践行过程中,既需抑制主体自我情感,也需依照礼仪事项本身而选择装束、物品、采取适当行为,由此来达到礼仪效果。没有不加修饰的完全展现自我的礼仪规范或者需要适当调整、适应环境氛围的要求。

在继承中国礼学思想的基础上,江户时代著名伊势流礼学家伊势贞丈奠定了日本传统礼仪对这一礼学命题的基调:所谓礼节,是对贵人表示谦卑与敬意,不轻视身份卑微的人,对同等地位的人亦表示谦让。若过分对人表示尊敬即为谄媚;过分轻视身份卑微的人即为傲慢。既不谄媚、也不傲慢,举止与身份·环境相符合,无过之也无不及,是为礼节之要义[11]38。

上述内容强调,礼不谄媚、不傲慢的关键在于适度,提倡与身份符合的、与环境相适应的礼仪活动而且不可一味讲求外在礼仪规范,而失掉内心礼仪情感的伴随。(只注重形式的敬意容易被认为是谄媚)要时时考虑在适度性的原则下施行礼仪,在每个不同场合下选取最适合自身身份的礼仪形式。日本传统礼仪流派小笠原流强调礼仪要符合时宜,要遵循“时、位、处”的原则,即礼仪行为需与相应的时间、地点、个人身份相符合,认为礼仪环境与礼仪主体身份的重要性,小笠原流的礼仪儿童早教歌谣“失礼的行为,如(因与环境一致)未引起注意,不算作失礼。若引人注目(与环境不尽一致)了,即为失礼。[12]8” 《三议一统》指出“失礼,即是指不符合自身身份的不加抑制(感情与行为)的,随心所欲的行为”[10]19,根据身份、环境,选择合适的能够表达相应情感的礼仪形式,这与中国经典礼学思想有很明显的传承关系。

三、 日本传统礼仪行为中的中国因素

中国自古就有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之说,本小节重点考察了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行为,而频繁鞠躬几乎成为了世界各国对日本人交际礼仪的印象,以此探讨日本传统礼仪中交际礼仪核心要素敬礼方式与日常行为礼仪基本要素:对本节分基本姿态与基本禁忌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敬礼

交际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中用于人际交往的重要礼仪,在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敬礼是交际礼仪中历史最长的核心礼节,用于表达问候、敬意、致歉等多个含义。纵观世界各国的这项礼节,一般都伴随身体接触,如西方礼仪中的握手礼节、亲吻礼节。而唯独中国传统礼节中的作揖、跪拜以及日本的鞠躬、跪拜礼节,行礼双方不需发生身体接触即可完成。敬礼在日本传统礼仪中分为站立敬礼方式(立礼)与跪坐敬礼方式(坐礼)两种,都是通过屈体的深度表示敬意的程度。

“立礼”相当于中国礼仪行为中的“揖”,“坐礼”相当于“拝”。《仪礼·观礼》中描述古代贵族相互行礼叫做揖,分为:土揖(对百姓)、时揖(对异姓)、天揖(对同姓)三种、以直立姿态,双手合掌置于身前上下震动表达敬意。以手部提升的不同位置来表示不同程度的敬意,手部提升高度与敬意呈正相关,即提升越高,敬意越高。日本传统站立敬礼方式需首先保持身体直立,双臂下垂放置身前,随上体前倾双臂沿腿部下垂。敬意表示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一般划分为“真、行、草”三种,躯体深度即身体距离地面高度与敬意程度呈反相关关系,即身体距离地面越近,敬意越高。这与中国古代礼仪中的三种“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中国传统礼仪中对应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跪拜礼节一般按照《周礼·春官·太祝》的分类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吉拜、凶拜、奇拜之外的各种礼拜方式在日本传统礼仪中都有所体现。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因中国汉代前没有凳椅, 人们的坐姿相当于现在的跪,所以基本姿态都是先跪坐地面。日本传统礼仪中“坐礼”的基本姿态也都是先跪坐于地面①,

双手触地,上半身屈伸程度越大敬意越高,常见三种“坐礼”分别叫真、行、草,依次为使头部触到手背、头部距离手臂四五寸、身体带动头部略前倾。与中国跪拜中的上述三种跪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中国的“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这种拜法主要在日本神道拜式中有所体现,神道一般拜式为两拍手再拜,即双手在身前排击两下敬礼礼拜。褒拜是回报他人行礼的回拜,也称“报拜”,日本传统礼仪中一般要求受礼一方要根据与行礼一方的身份地位差异给予回应。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相当于上述站立敬礼方式,对应中国的“揖”。另一种说法为女性拜礼,跪坐于地面,双手触地,身体前倾而拜,但头部保持抬起,不触地。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女官中曾经一度施行过此种拜礼方式。

行礼时的基本禁忌在中国传统礼仪中规定“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礼记·玉藻》),这种不过分谄媚,否定仅仅依靠头部表达敬意的做法在日本传统礼仪中得到广泛吸收。日本传统“坐礼”、“立礼”都要求头部不下移,“头颈必中”,与背部保持水平。

上述日本传统礼仪中的立礼、坐礼从基本姿态、基本禁忌的角度都受到中华礼仪的深刻影响。

(二)步行

仪表礼仪中的步行方式在各种仪式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礼仪注重从一个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去窥探礼仪修养,对礼仪行为细节有十分苛刻的要求。日本传统礼仪观点认为表敬程度越高,越要迈大步并放缓速度(女礼、庶民礼仪书、武家礼仪书皆有要求)。中国《礼记·曲礼下》中描述“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从天子到庶民步速依次变得急促,可以推断中华传统礼仪认为步速的庄重程度、表敬程度是缓慢大于急促,应该对日本传统礼仪规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日本传统礼仪规定在铺设有榻榻米的和室中,举行茶会等较隆重的活动时要求足底不离开地面的步行方式,这种步行方法在《礼记·曲礼下》已经有所描述“行不举足,车轮曳踵”。要求步行时不抬起脚,像车轮滚地一样拖地而行。作为一种表达敬意的步行方式在我国《礼记》的成书年代已经存在。在建筑物内的快速行进,《礼记·玉藻》强调“执龟玉,举前曳踵,蹜蹜如也”,要求持有龟甲、玉器时抬脚尖用脚后跟拖地而行。而武家礼法的室内徐驰规定是“提高后脚跟,点脚尖进行,避免身体上下起伏以及发出声音。[13]18”传统武家礼法

的跑步方式与中国礼记中规定的要求不尽一致,但在抑制身体上下起伏,不发出跑步声音这点来说是共同的。

此外在步行的禁忌中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礼记·曲礼上》记载了“大夫士、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的语句,要求不踩踏门槛。日本传统家庭礼仪教育书《诸童躾法》要求“进入铺设有榻榻米的房间时,切勿踩踏门槛等。[14]23”在现代日本礼仪中依然通用。另外“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礼记·曲礼上》要求不踩踏地上放置的物品。这与日本传统礼仪普遍强调的“切勿跨物而过,将物品移至一边后再通过”[15]3具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

(三)对面

日本礼仪不论传统与现代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即在与身份高于自己的人交谈时将直视对方的眼睛视为禁忌。但是同时又将面部完全不朝向对方视作及其失礼的表现。这点在传统到现代的众多礼仪书中都有所提及。因此将视线投向哪里是一个非常微妙的礼仪规范。《三议一统》奠定了日本礼仪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规范,“跪坐对面时,目光投向六尺左右的距离,既不过度仰面也不过度俯首。站立对面时,目光投向十五尺左右的距离,过度仰面或俯视视为丑陋。[10]21”

中国《礼记·曲礼下》中规定“天子视不上于袷,……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与天子对面时,看天子的目光上不过衣领的交叠处,下不过衣带,凡视人,视线高于面部就显得傲慢,低于衣带就显得忧愁,歪着头就显得用心不正。中日两国对面视人时的目光投向规定有一定对应关系,只是日本传统礼仪规定更加细致。双方处于水平高度时,关于目光的规定如何呢?日本传统礼仪规定“在主君面前,要谨记将自身的左面呈现在其视线所及之处,切不可呈现右侧。[16]6”认为将自己的左半部呈现在对方目光可及范围视作敬意的表示,《礼记·玉藻》提到“凡侍于君,……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袷,听乡任左”,意为凡陪侍国君的,……目光下视,耳神上听,眼光下不过国君的腰带,上不过国君的衣领,倾听时头稍偏右,用左耳。与上述内容有一定的对照关系,应该同是遵从中国阴阳思想认为左为上的论断。综上可以认为日本传统礼仪中在与人对面时的核心礼仪规范——视线投向的基本要求与禁忌与中国传统礼仪有很深的渊源。

(四) 物品呈递

向对方呈递物品过程中,为了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及尊重,《三议一统》规定基本姿态原则:“轻物若重,重物若轻。[10]26”在《礼记·曲礼下》篇章中,“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意为“凡为天子拿器物,即使很轻也要像拿不能胜任的重物一样”几乎有同样规定。手持物品时的高度也有规定,在日本传统礼仪书中根据自身与对方的身份差异物品呈递时的举托高度按照敬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同目高、同肩高、同胸高、同腰带高四种。同目高的要求一般用于极其贵重之物品,包括祭神器具等。为来客呈上饭菜茶水一般要求托举至与胸同高。这种手持物品高度的差异可以在《礼记·曲礼下》中找到根据“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意为“执天子之器物需要举至高于心的位置,国君则与心持平,大夫则低于心,士则提着就可。”

物品呈递禁忌主要为,若是异性间相互传递物品时,有严格的禁止触碰手部的规定。日本传统礼仪认为:“(男性)向女性传递“銚子”(传统斟酒器具)时,应抓长柄后端,切勿抓前端,双方传递完毕后迅速收手”[17]51。江户时代小笠原庶流(民间版)“女性给男性递送(香炉)时,不论对方身份高低,一律先放置于地面再传递。[18]9”中国《礼记·曲礼上》中已经有“男女受授不亲”的礼仪规范、具体来说“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礼记·内则》要求男女不直接传授物品,在祭祀等隆重场合需要传递物品时,女性用托盘接物,若没有托盘的话则放置于地上,男性再取之。

日本传统礼仪中,为对方呈递物品时自身持物品的不同高度规定以及在公共空间男女传递物品时的接触禁忌,体现了对中国经典礼仪行为规定的吸收。

结 语

本文从历史源流、礼仪思想、礼仪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礼仪文化的吸收情况。以儒家礼仪著作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早在《记》、《纪》时代就传入日本,一直到江户时代到达鼎盛期,并成为政府的官方意识形态,在长达200多年

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了从统治阶级向社会大众的渗透普及,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礼仪思想中礼仪的广泛内涵及其与封建等级秩序的结合、重视内在德行与外在修为内外兼修的特点、礼仪的适度性原则均在日本传统礼学原理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礼仪具体行为实践中选取了交际礼仪中最常见的敬礼方式与礼仪元素层次的步行、对面、物品呈递四个方面加以考察,发现在行为姿态基本要求与禁忌方面均受中国礼仪行为规定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 m·kinsky.礼は食事に始まる[j].京都:京都大学人文学报,2002(86):

[2] 西村昌吉.关于畿内制的基础考察[j].the historical society of japan,大阪:日本近畿大学学报,1996(3):

[3] 梅棹忠夫.日本文明77 の鍵[m].东京:文艺春秋,2005.

[4] 泷川政次郎.江都集礼と日本の儀礼[a].岩井博士古希記念事业会編.典籍论业[c].京都:京都大学出版会,1963.

[5] 山根一郎.房屋结构与日本传统礼仪[j].椙山女学園大学文化情報学部紀,2004(4):

[6] 小松和彦.日本的年节活动——生活中的宗教要素[m].京都:大洋出版社,1993.

[7] 山下武.江户时代庶民教化政策研究[m].东京:校仓书房, 1969.

[8] 岛田勇雄.小笠原流古伝書[j].神户:神戸大学文学部紀要,1974(3):

[9] 小笠原贞宗,今川氏赖,伊势宪忠.三议一统[m].东京:平凡社,1993.

[10] 伊势贞赖.宗吾大草纸[m].东京:平凡社, 1993.

[11] 伊势贞丈.贞丈杂记[m].东京:平凡社, 1993.

[12] 小笠原清信.小笠原流[m].东京:学生社.1992.

[13] 小笠原贞庆.大诸礼集[m].大阪:菊屋幸三郎,1703.

[14] 高津金左卫门.诸童躾法[m].名古屋:名古屋永乐屋,1800.

[15] 大馆天涯.礼学童蒙必用[m].大阪:明礼堂,1836.

[16] 藤允中作,荒木正之.诸礼当用集[m].大阪:钱屋七郎兵卫,1765.

日常礼仪篇10

在一般情况下,邀请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非正式的邀请,通常是以口头形式来表现的。相对而言,它显得要随便一些。正式的邀请,既讲究礼仪,又要设法使被邀请者备忘,故此它多采用书面的形式,即洛阳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形式。

那么,什么是礼仪活动邀请函?我们要怎样来写作礼仪活动邀请函?

一、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含义

礼仪活动邀请函又称礼仪活动邀请信、礼仪活动邀请书,是礼仪活动主办方(单位、团体或个人)邀请有关人员出席隆重的会议、典礼,参加某些重大活动时发出的礼仪性书面函件。

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的大型活动与仪式,如宴会、舞会、纪念会、庆祝会、会、单位的开业仪式等等,只有采用礼仪活动邀请函邀请佳宾,才会被人视之为与其档次相称。礼仪活动邀请函有自己的基本内容、特点及写法上的一些要求。

二、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

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包括礼仪活动的背景、目的和名称;主办单位和组织机构;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参加对象;礼仪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联络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三、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

洛阳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礼貌性强。邀请事务使用邀请函表示礼貌。礼貌性是礼仪活动邀请函的最显着的特征和基本原则。这体现在内容的完全的赞美肯定和固定的礼貌用语的使用上,强调双方和谐友好的交往。

感情诚挚。礼仪活动邀请函是为社交服务的专门文书,这使得它能够单纯地、充分地发散友好的感情信息,适宜于在特定的礼仪时机、场合,向礼仪对象表达专门诚挚的感情。

语言简洁明了。礼仪活动邀请函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看懂就行,文字不要太多太深奥。

适用面广。礼仪活动邀请函使用于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而且适用于单位、企业、个人,范围非常广泛。

四、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结构与写法

在应用写作中礼仪活动邀请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社会交际空前广泛和重要的当代社会,写好它可以说至关重要。对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写法要注意格式和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上写法类似公函。一般格式如下:

邀请函

尊敬的________________

您好!

___________单位将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_地,举办_____________活动,特邀您参加,谢谢。

例文:

邀请函

尊敬的xxx教授:

我们学会决定于xx年x月x日在省城xx宾馆举办民间文学理论报告会。恭请您就有关民间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发表高见。务请拨冗出席。

顺祝

健康!

xx省文学研究会

联系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