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9 16:52:45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1

来自《中国青年报》的资深媒体人曹林,拿起话筒说:“这位学员,你的表现总体上很好。但对维C银翘片事件的回答,使用的医学专用术语太多了,老百姓是闹不懂的。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表达既要准确,又要通俗易懂,使受众易于接受不至于产生歧义。”

本场见面会的主持人,北京市委党校教师邱锐,对当天的“情景模拟式教学”效果很满意。从2006年开设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以来,已经有20多期区县局级进修班的学员参加过北京市委党校的这一“品牌课程”,全市的厅局级和处级干部已经全部轮训过一次。

2012年,北京“7・21”暴雨后,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君出席新闻会时,穿着白色衬衣、深色裤子,表情凝重,语气沉重,在媒体面前向全体市民鞠躬道歉,一时间全场肃静。“凡是我们培训过的学员,都能看出效果,他们的表现不会出现硬伤。”邱锐对此感到自信。

在遍布中国31个省区市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学,这样的干部培训每天都在持续进行。其学习内容既包括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每一项改革举措的推进;既着重于培养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又重视开拓新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执政环境带来的考验和挑战。

30多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令全球瞩目,每个人都想知道中国发展的秘诀。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敏锐的外国学者把观察视角投向了中国庞大的干部培训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全国的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系统培训各级干部,使之掌握党的理论和行政管理知识的努力,给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干部培训体系庞大而独特,我希望美国也能有这样的体系。”他在一次访谈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而在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眼中,干部培训更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真正的秘密”。在他看来,干部培训系统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信息传递系统。通过学习,在全党各级干部上下实现了重要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使党既充满了活力,又能够有序发展。

重视党的“大根基”

2013年7月1日,中央组织部对外公布了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这一数字早已超过了英、法两国的人口数。就是这样一支宏大的党员干部队伍,组成了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党员干部,就是党的‘大根基’。”已经有着60多年党龄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历来重视“大根基”的培养。“这条宝贵经验,始终没有被忽视”。

从最初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工运班、党训班,到1933年3月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前身),在革命战争时期,数以千万计的党政军干部接受了党的全面培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的同时,也增长了实际工作能力。

“可以说,共产党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走出来的,在将书本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说,强大的干部培训体系,保证了党的干部梯队常留,这是已有92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不致走向垂暮和老化的动力体系之一。

“通过干部培训系统,全党的思想意志得以统一,更使得几千万党员在这一庞大的组织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而不致迷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教授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实现了对组织自身一体性和纪律性的强化。“这对于一个大党而言,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走过革命战火硝烟,走过新中国初创基业的艰难,走过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再到新时期面对长期执政的复杂挑战,这对于一个党的适应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迎面而来的是深刻的社会变革、瞬息万变的信息交汇,以及新技术、新知识的冲击,如果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认知不能及时更新,就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这就是‘本领恐慌’。”刘春说。

“当前培训干部面临两个重大任务。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曾为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的中央党校教授陈雪薇认为,这两个任务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全新的考验。“一个是不变质,一个是有本事。不变质、有本事才能把国家建设好,才能完成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形势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的力度日益增强。201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干部教育培训定义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并要求“提拔担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要达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培训时间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要求的,须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仍未完成的要延长试用期。”

“将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捆绑’起来,使之成为一项硬约束,从制度上保障了干部培训不是可有可无的‘走过场’,而是要真学习、真培训。”刘春说。

聚焦“政府工作”

“干部培训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大政方针信息的传递管道”,叶笃初说,“每一项重大的中央精神、学习活动、改革举措,都有相应的培训班配套跟进,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意图得以准确地层层传递下去。”

“干部培训的重点,聚焦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进程,每一年都会有所调整”。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陆林祥说,国家行政学院每年要举办6~8期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50期厅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每期50人规模。

“尤其是历次的省部班都令人难忘”,陆林祥说。2010年5月,在主题为推进“医改”的省部班结业式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亲自出席并为每位学员颁发证书,这些学员都是各省区市主管医改的副省级官员,时任医改办主任的朱之鑫分别与他们签署“医改合同书”,被称为立下了“军令状”。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医改政策由此在地方得到了有力推动。

此后,2010年的“农村社保”省部班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张德江亲自与学员座谈;2011年5月的“食品安全”省部班,更是由、回良玉、三位时任副总理出席并讲话,可谓阵容强大;2011年7月的“保障房建设”省部班,再次出席结业式,并为当年年底全国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的目标,与每位学员握手“拜托”。此外,事业单位改革、主体功能区建设、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中国重大改革事项,都成为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主题。

我们曾多次受邀旁听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班课程和学员分组讨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副省级大员,像学生一样带着笔记本来到课堂,一些人随手携带茶杯,鲜有人迟到早退。5天左右的课程,从早到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参与授课的,既有国家部委推动相关领域改革的主管领导,也有国家行政学院的专职教师。课堂上秩序井然,无人插话,授课老师讲解问题时,底下的学员奋笔记录,有时能听到笔记声“沙沙”直响。

通过专题培训,地方了解了中央的改革意图和改革路径,减少了思想上的疑惑和不解;中央也听到了地方推进改革时的具体细节和难度,从而令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更加符合实际。

“学习的场合,更有利于多方交换意见。这实际上搭建了中央和地方沟通互动平台”,陆林祥说。“而且,各省的改革进展不同,领导干部的配备情况也不同,学员之间可以互相取经、谦虚请教、彼此启发。专题研讨班又成了各地方交流改革经验、互相取长补短的平台。”

省部班上碰撞、引申出的改革落实环节的经验和难题,又形成了与之“系统配套”的厅局班课程的主题。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厅局长们坐在一起时,改革的共识已经达成,他们学习讨论的重点,则是每一项政策在执行层面该如何落实。

“很多外国人感到奇怪,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每一项重大改革政策是怎样被快速推动和落实的呢?”陆林祥说,实际上,我们的每一次干部培训都是传递信息、统一思想、凝聚改革合力的过程。

求新知“历久弥新”

“干部培训是党和国家发展的一面镜子,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都映射在干部培训之中”,叶笃初说。近年来,干部培训扩充新的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形式的探索,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一大批过去不曾出现的新问题涌现出来,倒逼干部培训“扩容”。比如2003年春天的非典,催生了新闻发言人培训;汶川地震后,应急管理培训应运而生;2008年瓮安、孟连事件后,全国两千多名县委书记进行了大轮训,“处置”是培训重点;网络的增多和微博的崛起,则令“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成为干部培训的热门课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使大型央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急补“海外经营战略”……

为适应新增内容,干部培训系统在机构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比如国家行政学院在2010年新建了国家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要培养领导干部危急时刻的领导能力。2011年,中央党校举办“微博影响力及其应用”专题讲座,邀请新浪微博出品人和多名典型用户,以访谈方式参与讲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所服务的人民群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单一的灌输式、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干部‘学以致用’的要求”,张希贤说。

干部培训纲要,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

“在‘食品安全’省部班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对上海‘染色馒头’事件逐层进行分析,参加培训的上海市主管领导要走上讲台‘现身说法’。讲到‘生态文明’,以北京雾霾天作案例,北京市主管领导也要以学员身份参与讨论”。陆林祥说,“‘农村社保’专题研讨,我们带着学员来到河北省大场县现场教学。在‘中小企业发展’培训班,学员们又走进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实地观看当地如何扶持成长型企业。此外,结构化研讨、学员论坛更令学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收所学知识。”

本文开头的一幕,即是北京市委党校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情景模拟式”教学的一个侧记。这种授课方式,在浦东、延安、井冈山等三所干部学院的“利用率”更高。

在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三大“主渠道”之外,近年来,结合干部自主选学制度的建立,高等学校和网络课程成为干部培训体系的补充。而高等学校的加入,为领导干部“求新知”提供了新的教育资源。

刘春说:“求新知,开拓了领导干部的视野,为干部培训增加了源头活水,使得干部培训体系富有生命力,历久弥新”。

中国干部培训体系,主要由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三大系统构成。这三大系统源源不断地将素养更深、水平更高、眼界更广、本领更强的党员干部,输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

作为党轮训培训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央直属的正部级机构。近20多年来,担当校长的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有乔石、、曾庆红、、刘云山等。

这所学校,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丝丝情结。2013年3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迎来了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出席并讲话时说:“我对中央党校很有感情。无论从党的事业发展还是从自己的感情上说,我都很高兴同大家一起庆祝这件大事。”

“党校系统培训的教育目标就是四句话:理论武装、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这对一个干部的培训要求是很高的”。中央党校教授陈雪薇说。

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熏陶和培养,是中央党校最为权威的培训特色。如今,中央党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哲学教研部、经济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法教研部、中共党史教研部、党建教研部、文史教研部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等“八部一所”的格局。中央党校也是重要的智库机构,承担了大量课题研究任务,为中央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经常参与中国共产党重大政策的酝酿和党代会重要文件的起草。

中央党校的干部培训力量主要集中于进修部和培训部。进修部负责省部级、地厅级干部的轮训,以专题式研讨为主。其中,省部班和中青班是全国闻名的品牌培训班。前者,传递着中央各项大政方针政策的细微动向;后者,是各地竞争最为激烈的重点培训班次。培训部负责中青年干部以及新疆、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培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

中央党校还设有中直机关分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部队分部、国资委分校等,培训相应级别的干部。除中央党校外,全国各省、地、县三级都设有地方党校,“数量超过3000家”,其中的绝大部分,与各级行政学院“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形成资源共享。此外,大型央企及其二级企业,也都内设系统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发挥着公务员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和政府参谋咨询的思想库作用。据国家行政学院介绍,目前全国地方行政学院有47家,包括省级地方行政学院32家,副省级地方行政学院15家,地市级行政学院(含直辖市下辖的地市级区县、新疆兵团)384家。

党的十六大以后,出于新时期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考虑,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多所部级干部学院,直属中组部管理。分别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以及专门培养央企高级管理人才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管理学院(后归口国资委管理)。

“这些干部学院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了特色教育道路”,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说,比如浦东干部学院利用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其开放性和新学科而独具特色;延安和井冈山干部学院则发挥传统资源优势,开展体验式教学,以革命传统教育触动干部的心灵深处。“这些独辟蹊径的培训形式,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

摘编自2013年第29期《望》新闻周刊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2

资深媒体人曹林拿起话筒说:“这位学员,你的表现总体上很好。但对维C银翘片事件的回答,使用的医学专用术语太多了,老百姓是闹不懂的。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表达既要准确,又要通俗易懂,使受众易于接受不至于产生歧义。”

本场见面会的主持人,北京市委党校教师邱锐,对当天的“情景模拟式教学”效果很满意。从2006年开设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以来,已经有20多期区县局级进修班的学员参加过北京市委党校的这一“品牌课程”,全市的厅局级和处级干部已经全部轮训过一次。

2012年,北京“7·21”暴雨后,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君出席新闻会时,穿着白色衬衣、深色裤子,表情凝重,语气沉重,在媒体面前向全体市民鞠躬道歉,一时间全场肃静。“凡是我们培训过的学员,都能看出效果,他们的表现不会出现硬伤。”邱锐对此感到自信。

在遍布中国31个省区市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学,这样的干部培训每天都在持续进行。其学习内容既包括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每一项改革举措的推进;既着重于培养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又重视开拓新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执政环境带来的考验和挑战。

30多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令全球瞩目,每个人都想知道中国发展的秘诀。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敏锐的外国学者把观察视角投向了中国庞大的干部培训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全国的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系统培训各级干部,使之掌握党的理论和行政管理知识的努力,给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干部培训体系庞大而独特,我希望美国也能有这样的体系。”他在一次访谈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而在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眼中,干部培训更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真正的秘密”。在他看来,干部培训系统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信息传递系统。通过学习,在全党各级干部上下实现了重要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使党既充满了活力,又能够有序发展。

重视党的“大根基”

2013年7月1日,中央组织部对外公布了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这一数字早已超过了英、法两国的人口数。就是这样一支宏大的党员干部队伍,组成了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党员干部,就是党的‘大根基’。”已经有着60多年党龄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历来重视“大根基”的培养。“这条宝贵经验,始终没有被忽视”。

从最初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工运班、党训班,到1933年3月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前身),在革命战争时期,数以千万计的党政军干部接受了党的全面培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的同时,也增长了实际工作能力。

“可以说,共产党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走出来的,在将书本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说,强大的干部培训体系,保证了党的干部梯队常留,这是已有92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不致走向垂暮和老化的动力体系之一。

“通过干部培训系统,全党的思想意志得以统一,更使得几千万党员在这一庞大的组织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而不致迷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教授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实现了对组织自身一体性和纪律性的强化。“这对于一个大党而言,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走过革命战火硝烟,走过新中国初创基业的艰难,走过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再到新时期面对长期执政的复杂挑战,这对于一个党的适应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迎面而来的是深刻的社会变革、瞬息万变的信息交汇,以及新技术、新知识的冲击,如果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认知不能及时更新,就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这就是‘本领恐慌’。”刘春说。

“当前培训干部面临两个重大任务。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曾为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的中央党校教授陈雪薇认为,这两个任务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全新的考验。“一个是不变质,一个是有本事。不变质、有本事才能把国家建设好,才能完成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形势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的力度日益增强。201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干部教育培训定义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并要求“提拔担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要达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培训时间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要求的,须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仍未完成的要延长试用期”。

“将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捆绑’起来,使之成为一项硬约束,从制度上保障了干部培训不是可有可无的‘走过场’,而是要真学习、真培训。”刘春说。

聚焦“政府工作”

“干部培训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大政方针信息的传递管道”,叶笃初说,“每一项重大的中央精神、学习活动、改革举措,都有相应的培训班配套跟进,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意图得以准确地层层传递下去”。

“干部培训的重点,聚焦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进程,每一年都会有所调整。”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陆林祥告诉记者,国家行政学院每年要举办6~8期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50期厅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每期50人规模。

“尤其是历次的省部班都令人难忘”,陆林祥说。2010年5月,在主题为推进“医改”的省部班结业式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亲自出席并为每位学员颁发证书,这些学员都是各省区市主管医改的副省级官员,时任医改办主任的朱之鑫分别与他们签署“医改合同书”,被称为立下了“军令状”。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医改政策由此在地方得到了有力推动。

此后,2010年的“农村社保”省部班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张德江亲自与学员座谈;2011年5月的“食品安全”省部班,更是由、回良玉、三位时任副总理出席并讲话,可谓阵容强大;2011年7月的“保障房建设”省部班,再次出席结业式,并为当年年底全国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的目标,与每位学员握手“拜托”。此外,事业单位改革、主体功能区建设、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中国重大改革事项,都成为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主题。

记者曾多次受邀旁听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班课程和学员分组讨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副省级大员,像学生一样带着笔记本来到课堂,一些人随手携带茶杯,鲜有人迟到早退。5天左右的课程,从早到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参与授课的,既有国家部委推动相关领域改革的主管领导,也有国家行政学院的专职教师。课堂上秩序井然,无人插话,授课老师讲解问题时,底下的学员奋笔记录,有时能听到笔记声“沙沙”直响。

通过专题培训,地方了解了中央的改革意图和改革路径,减少了思想上的疑惑和不解;中央也听到了地方推进改革时的具体细节和难度,从而令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更加符合实际。

“学习的场合,更有利于多方交换意见。这实际上搭建了中央和地方沟通互动平台”,陆林祥说,“而且,各省的改革进展不同,领导干部的配备情况也不同,学员之间可以互相取经、谦虚请教、彼此启发。专题研讨班又成了各地方交流改革经验、互相取长补短的平台”。

省部班上碰撞、引申出的改革落实环节的经验和难题,又形成了与之“系统配套”的厅局班课程的主题。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厅局长们坐在一起时,改革的共识已经达成,他们学习讨论的重点,则是每一项政策在执行层面该如何落实。

“很多外国人感到奇怪,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每一项重大改革政策是怎样被快速推动和落实的呢?”陆林祥说,实际上,我们的每一次干部培训都是传递信息、统一思想、凝聚改革合力的过程。

求新知“历久弥新”

“干部培训是党和国家发展的一面镜子,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都映射在干部培训之中。”叶笃初说,近年来,干部培训扩充新的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形式的探索,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一大批过去不曾出现的新问题涌现出来,倒逼干部培训“扩容”。比如2003年春天的非典,催生了新闻发言人培训;汶川地震后,应急管理培训应运而生;2008年瓮安、孟连事件后,全国两千多名县委书记进行了大轮训,“处置”是培训重点;网络的增多和微博的崛起,则令“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成为干部培训的热门课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使大型央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急补“海外经营战略”……

为适应新增内容,干部培训系统在机构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比如国家行政学院在2010年新建了国家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要培养领导干部危急时刻的领导能力。2011年,中央党校举办“微博影响力及其应用”专题讲座,邀请新浪微博出品人和多名典型用户,以访谈方式参与讲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所服务的人民群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单一的灌输式、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干部‘学以致用’的要求。”张希贤说。

干部培训纲要,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

“在‘食品安全’省部班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对上海‘染色馒头’事件逐层进行分析,参加培训的上海市主管领导要走上讲台‘现身说法’。讲到‘生态文明’,以北京雾霾天作案例,北京市主管领导也要以学员身份参与讨论。”

陆林祥说:“‘农村社保’专题研讨,我们带着学员来到河北省大场县现场教学。在‘中小企业发展’培训班,学员们又走进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实地观看当地如何扶持成长型企业。此外,结构化研讨、学员论坛更令学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收所学知识。”

本文开头的一幕,即是北京市委党校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情景模拟式”教学的一个侧记。这种授课方式,在浦东、延安、井冈山等三所干部学院的“利用率”更高。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3

(二六年十月十六日)

去年以来,__*认真贯彻落实牡丹江人民银行分行党校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抓好党校工作、培训党员领导干部摆上全行工作重要位置,从统筹规划、改革创新、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等多方面,扎实抓好党校工作。充分发挥了党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对于全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一年来党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校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在认真总结牡丹江会议之后,__*党委认真学习领会项俊波副行长在总行党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采取措施加强分行党校工作,在认真总结党校主体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今年,根据总行党校《关于20__年上海总部及分行党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党党校〔20__〕1号),结合辖区实际,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制定了《20__年__*党校主体班培训工作计划》。在20__年、20__年举办2期主体班的基础上,在20__年先后举办了二期领导干部主体进修班(第二期主体班即将结业),累计教学课时达210小时,全辖区共有88名学员参加学习。其中: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参加培训有30人;地市中心支行有58人。参加党校主体班,学员们普遍感到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很大收获:一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听讲座、看录像、实地考察,对当前国内外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了新的认知和了解,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维层次。三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基层中央银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两期党校主体进修班是近年来__*党校参加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一次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治理论集中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立足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把党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了党校工作组织管理机制,成立了由一把手担任校长、分管行领导担任常务副校长,组织部、机关党委、宣传部、会计财务处、后勤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的__*党校校委会,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优势,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保证了各项培训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健全了学员管理制度,强化干部培训纪律,实行党校教育与单位业绩考核挂钩的管理办法和优秀学员通报制度,使党校教育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轨道。二是精心安排部署。把党校工作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党的建设和干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摆上位置,根据总行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制定了《__*党校培训工作规划》,明确了长期工作目标和近期工作重点,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深入推进党校培训工作。分行党委不定期听取党校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党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主要领导同志每期主体培训班都专题给学员们进行讲座,并与主体班学员进行座谈,了解学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三是落实配套措施。分行党委加强组织协调力度,动员全行的人力、物力支持党校工作,建立了党校培训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等,保障党校办学的费用开支。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领导干部,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三个代表”文章版

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纲要、领导科学以及经济金融等十门类39个课程项目为重点学习内容,注重学员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的提高。二是将学员党性锻炼贯穿于党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明确每周一下午的后两个小时为党日活动时间,通过读原著、看录像、交流心得、树立典型等形式,积极开展党性分析,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性修养的目的。三是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密切联系中央银行工作实际,注重提高学员五个方面的能力,即:正确分析和判断金融运行形势的能力,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安全的能力,加快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加强行业法制建设、依法行政的能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开拓创新的能力。(三)创新党校培训方法。

一是把研究式培训作为培训的主要方式。培训之前,拟定调查选题和调研提纲,由学员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深入开展调查,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理论教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班结业后,结合工作实际,完成毕业论文,择优在《华北金融》上予以刊发。另一方面,将参训学员分成两个专题调研组,分别深入到辖内16个中心支行进行实地调研,撰写出了《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需求、供给与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对人民银行县级支行职能定位及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等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二是把拓展训练体验式学习方式引入到领导干部能力培养工作中。今年举办的党校主体班培训,引入了拓展训练这种崭新模式。在拓展训练中,通过“穿越电网”、“孤岛求生”、“逃生墙”等项目,注重启发和培养学员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拓展训练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拓展训练给学员展示了全新的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对开发、培养、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创新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四)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扩大主体班培训范围,注重学习效果的深化与升华。一是将中心组学习与党校学员业务理论讲座有机结合起来。__*举办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将培训对象扩大到党校主体班学员和分行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去年以来,邀请国务院、总行以及高等院校专家学者讲座,目前,已举办了7期讲座。二是深化学习效果。一方面,要求学员在全部完成所学课程外,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积极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把读书学习与集中讨论相结合,每期培训班给学员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把课堂教育和外出考察相结合,每期培训班都要安排三至五天的时间,安排学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把传统授课方式与现化化手段相结合,由过去单一的“粉笔 黑板”的面对面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堂多媒体教学和业余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二、工作体会

认真总结党校培训工作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党校培训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总行党委的有关工作部署,并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年来,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__*在实践探索出了“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的党校办学新思路,就是借助天津市委党校力量办党校主体班,近几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四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和五期党员领导干部主体班,与天津市委党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践证明,这一办学方式充分利用了地方党校的师资力量、管理资源以及多媒体教室、专业图书馆、宽带互联网等基础教学设施,拓宽了办学视野,开阔了办学思路,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分行党校举办培训班的许多“瓶颈”问题,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做好党校培训工作,必须认真抓好教与学的科学管理。__*始终把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有序的教学管理方式作为开展党校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为全面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分行有关部门与天津市委党校共同研究探索,充分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就改进教学管理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制定了《人民银行__*党校主体班教学管理制度》。例如,改进教学方式,变“满堂灌”型的传统教学方式为推进研究型的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参与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席卡制度”,坚持“三考一评”和“专家带班”制度等,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从而形成了人民银行与地方党校密切合作、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员管理严格有序的良好办学模式。

(三)做好党校培训工作,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弘扬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在开办党校主体班系列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一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工作与基层中央银行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学员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突出央行党校的特色。例如,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教学主线,同时,每期培训班还特别安排了一些中央银行的“特色课程”,深受学员的欢迎和好评。如,邀请总行有关司局的领导讲述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形势,聘请重点院校的教授讲解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金融创新前瞻性理论知识,请分行领导结合当前人民银行工作实际,就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工作水平提出具体要求等。

总体上看,__*在党校建设、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总行党委的要求相比、与兄弟行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克服不足,虚心学习、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努力使分行党校工作有新起色、做出新成绩。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对分行党校的业务指导。分行党校是人民银行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验不足,办学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4

第一条 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党校教育体系,推进党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第三条 党校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切实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

第四条 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

第五条 党校的基本任务是:

(一)培训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部;

(二)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

(三)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推进理论创新;

(四)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

(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展学位研究生以及其他形式的干部继续教育和培训;

(六)开展同国内国(境)外教育、研究等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第六条 围绕党校教育的目标要求,提高学员以下5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大局意识,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领导能力。

第二章 党校的设置和领导体制

第七条 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分别设立中央党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市(地)委党校。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金融机构党委、中央企业党组(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可设立党校。

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可设立分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县(市)委党校。不设立县(市)委党校的,可设立市(地)委党校分校。

第八条 党委对党校的领导主要包括:

(一)传达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重要决定,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定期研究解决党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并进行督促检查;

(二)制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培训轮训的政策,把干部的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

(三)配备、考核党校领导班子;

(四)建立健全党政负责同志到党校讲课、作报告和同学员座谈的制度;

(五)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

(六)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党校工作,为党校提供必备的办学条件;

(七)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

第九条 党校实行校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委会”)领导体制。校委会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委员由同级党委任命。校委会工作由校长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主持。

第十条 党校校长一般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可按同级党委部门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并作为同级党委成员提名人选。

第十一条 上级党委党校负责对下级党委党校进行业务指导,包括:

(一)对下级党委党校执行中央有关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对下级党委党校的教学、科研、师资培训、信息化建设等进行调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制定科学的办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办法,与有关部门共同对下级党委党校工作进行评估;

(四)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对下级党委党校的教材编写、科研课题立项、学科建设、学位评定等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五)定期召开下级党委党校校长会议,沟通信息,总结经验,研究工作。

第三章 班次和学历

第十二条 党校的班次主要包括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师资培训班等。各种班次的学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 各级党校根据干部轮训规划举办进修班,完成各级在职党员领导干部的轮训任务。

中央党校主要轮训省部级党员领导干部、正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县(市)委书记。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主要轮训副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正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乡(镇)党委书记。

市(地)委党校主要轮训副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正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

县(市)委党校主要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

第十四条 市(地)委以上党校开设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对后备干部进行任职培训。

中央党校主要培训厅局级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中的省部级后备干部。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主要培训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厅局级后备干部。

市(地)委党校主要培训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县处级后备干部。

第十五条 市(地)以上党委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在党校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研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六条 中央党校和少数民族较多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可开设相应的民族干部班次。

第十七条 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可举办主要以党校教师为对象的师资培训班。

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可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以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为对象的研修班。

第十八条 党校要加强对学员培训轮训情况的考核,把学员的学习、党性修养、遵守校规校纪情况作为考核内容。考核情况将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员在校期间违反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第十九条 党校学历是干部在校学绩的标志。党校学员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的,取得党校学历。

因故未按规定参加党校培训轮训或者未达到培训轮训要求的,应当及时补训。补训合格的,取得党校学历。

第二十条 中央党校和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依法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纳入国家学位管理体系。

第四章 教学工作

第二十一条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第二十二条 党校教学布局要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

第二十三条 党校教学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

依据培训和轮训两类班次的不同定位及层次区分,作出既有区别又相衔接的教学安排。

培训班的教学按照任职需要,系统安排理论学习、能力训练和内政外交国防等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

轮训班的教学以运用所学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指导工作实践为主。

专题研讨班的教学主要围绕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地方党委的中心工作确定相关专题,进行集中研讨。

坚持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与各级党校的任务分工相结合,实现全国党校系统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第二十四条 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必修课。党校要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致力于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党性教育要贯穿于党校教学全过程。

第二十五条 党校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第二十六条 党校要切实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教学实施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第二十七条 学科建设是加强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党校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需要,重点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逐步形成既与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相衔接又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第二十八条 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要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党校系统学科建设的协作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学科建设。

第二十九条 教材建设是党校教学的基础工程。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编写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党校特点的系列教材,建立与教学布局相适应的党校教材体系。

第三十条 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注重质量,坚持国家标准,办出党校特色。中央党校要加强对党校系统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位工作评估制度。依法接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第三十一条 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五章 科学研究工作

第三十二条 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党校科研工作,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

第三十三条 党校科研工作要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科学严谨的学术规范,鼓励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努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十四条 党校科研工作要面向社会,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国(境)外学术界的合作和交流,建立开放的科研体制和以科研项目为枢纽的科研管理体制。

第三十五条 加强党校之间的科研协作,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中央党校负责定期对党校系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并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各级党校要制定科学研究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三十六条 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设立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要在党校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党校系统和社会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宣传。

第三十七条 党校要重视图书馆(室)建设。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图书馆要办成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文献资料中心。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图书馆(室)的数字化水平。

第三十八条 党校报刊和出版单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要坚持正确导向,活跃学术思想,努力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

第六章 学员管理

第三十九条 学员管理是实现党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要求,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

第四十条 党校学员管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和生活管理。学习管理要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组织管理要完善并严格学籍、学习、考勤等制度。生活管理要提倡艰苦奋斗,严格校规校纪,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活跃学习生活,增强学员体质。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学员管理全过程。

第四十一条 党校各班次设专职组织员或班主任,负责学员管理工作。组织员或班主任由相应级别的干部担任。

第四十二条 党校各班次要建立学员党支部,在校委会领导下、学员管理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四十三条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学员派出单位和党校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制度和机制。

第七章 队伍建设

第四十四条 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要根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工作人员队伍。

第四十五条 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党校教学科研人员要做到:

(一)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热爱党校教育事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专业知识丰富,勇于理论创新,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现代干部教育方法,具有胜任党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四)学风严谨,品德高尚,为人师表。

第四十六条 加强党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要着力完善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价等培养机制;营造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宽松环境;引进学术界高层次专家学者和有志于从事党校教育事业的优秀党政领导干部等人才;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

第四十七条 各级党校中,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部门,其工作人员的人事和工资等管理按照公务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未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部门,其工作人员执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人事工资等管理制度。党校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师的各种待遇。

第四十八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岗位设置和聘用要求,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和程序,切实保证评审质量。

第四十九条 各级党委要支持和帮助党校做好优秀人才选调工作,建立党校干部内外交流制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为党校输送和引进人才提供条件。

第八章 机关党的工作

第五十条 党校建立机关党的组织。机关党组织在上级机关工委和校委会领导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协助行政负责人开展工作,促进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党校一般应设立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不设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中应设立纪律检查委员。

第五十一条 党校机关党组织的书记一般由本单位党员行政负责人兼任,也可由同级党员干部专任。党员人数和所属单位较多的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设专职副书记。专职书记、副书记在任期内调动,须事先征得上级机关党组织同意。

第五十二条 党校的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机关党的建设。

第九章 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经费保障

第五十三条 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是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行政、后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各项必要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后勤保障能力。

第五十四条 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

第五十五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党校教学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以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要努力改善党校学员和教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提高教职工待遇。要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防止和杜绝铺张浪费。

第五十六条 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工资福利和其他待遇不变。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生活补助费,由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执行与监督

第五十七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级党校、各级党校学员所在单位和学员本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五十八条 各级党委应对本条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党委统一部署和协调下,上级党委党校应会同有关部门对下级党委及党校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于未按规定执行本条例的部门和单位,应给予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副省级城市的市委党校,按照本条例的精神执行。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5

7月10日上午9点,甘肃省庆阳市委党校大礼堂,挤满220多名来自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市县行政院校骨干教师和地方党政干部,国家行政学院送教下基层(陕甘宁革命老区)培训班在此开讲。

这是2011年以来国家行政学院开展以面向遵义、井冈山、武陵山区、吉安等革命老区为重点的送教下基层系列实践活动之一,目前已累计培训基层行政学院教师和地方干部近千人。

“中央要求、职责所在、基层所盼,就应是送教之所为。”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教授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国家行政学院还将在大别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区陆续举办送教下基层培训班。随国家行政学院送教下基层的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副巡视员杨佳木说,国家行政学院积极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这是落实中央要求,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举措。

从历史经验到现实需要

早在2002年12月18日,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伟大历史时刻,全党同志都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年12月27日,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总书记指出,这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截至2012年5月底,十六届和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共举行77次集体学习,100多位顶级专家学者相继走进中南海授课,课程涵盖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国际问题、军事、党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如今,几乎各级地方党委,也都有类似的集体学习。“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保证。”杨佳木说。

从国内来看,干部队伍不断进行新老交替,年轻干部大量走上岗位,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更为丰富和完善。但是,许多干部没有经过艰苦环境和复杂岗位的锻炼,理论素养、党性修养、能力素质亟须提高。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在井冈山、延安时期就开始大量地教育培训干部,在延安建了三十多所干部教育培训学校,干部教育培训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在杨佳木看来,当前,中国面临新的国际竞争局势,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干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相应的能力。

“一校五院”培训体系

干部培训的传统常规渠道,是包括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的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

2005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成并正式开学。次年,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亦正式揭牌成立。因此,目前在中央一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已形成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以及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一校五院”的培训链。

从目前情况看,“一校五院”在推进教学改革、建设特色体系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培训格局。

“一校五院”之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有关部门的培训机构、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境外著名培训机构,也部分地承担了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之多,规模之大,可谓空前。

记者了解到,中国干部教育培训,近年来一直都是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骨干这三支队伍一起抓。

当前干部参加培训的主要方式是组织调训,即按组织的需要、干部履职的岗位需要和干部能力素质提高的需要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参加调训的干部保留职务和工资待遇,完成学习与完成工作一样考核。 除组织调训外,还有一些培训针对干部的差异化需求。

在杨佳木看来,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还有一些需要更为完善的地方,一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培训的统筹性;二是有些培训项目和班次针对性;三是培训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四是培训的开放性和竞争程度;五是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

向县市级延伸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正式出台,其中引人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将县委书记等关键岗位的干部纳为中央党校的培训对象。

2008年11月,全国各地2000多名县委书记陆续走进“一校五院”集训。2009年,中央对县级主要官员的直接培训进入高峰期,县委书记、纪委书记、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监狱长等干部为重点对象。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在基层干部培训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杨佳木等受访专家认为,基层干部处在社会改革发展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层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关系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关系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选送优秀教师支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

杨佳木介绍,基层干部的范围,主要包括县级直属部门机关干部,乡镇(街道)干部,县域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负责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

在杨佳木看来,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当前必须积极推进市县级党校办学体制、干部参训机制、培训计划生成机制等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全面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这方面,国家行政学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年5月,第一期送教下基层(井冈山革命老区)培训班在江西省吉安举行。

国家行政学院送教下基层培训班每期一般为期6天,以增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和行政能力,推进革命老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基层行政学院办学能力为重点,不但安排了专题讲座,还设置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互动式教学、班组活动等多个教学环节,学院负责人还亲自授课,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学互动,增强学习的启发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秦世才教授告诉记者,国家行政学院“送教下基层”活动开展之前,都要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基层需求,围绕“送培训师资、送培训内容、送培训方法、送培训教材、送培训经费”等方面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力求全方位地、有效地解决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问题,进一步缓解基层在培训“成本”和“内容”上的后顾之忧。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6

201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可以说它是一个新课题。全国各级党校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就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校熔炉作用应重新思考定位。《意见》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而传统意义上来说,大家都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中央党校和各地省市委党校。全国各地的省市一级党校教学设施完善,有比较正规的教学楼,教师队伍数量庞大,教学科研能力也比较强大,每年培训班次成规模、成体系。相对来说,县(市、区)委党校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逊色很多,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场地奇缺,教师队伍薄弱,有些党校甚至常年不举办培训,甚至名存实亡。笔者认为,党中央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战略部署不应该忽略基层党校发挥的作用,因为基层党校在党建、加强干部党性教育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他们起着省市党校不能够替代的作用:

一、基层党校作用

1.弥补了省市委党校培训学员层次的缺漏

一般来说,各地省委党校培训省管干部,市委党校培训市管干部,但除了特定的培训班次(比如,农业方面的专题研修班)之外,每年县(市、区)一级的公务员甚少能够获得去省市委党校培训的机会,而这一级公务员服务在社会最基层,有很多窗口单位,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更能够代表共产党员、政府官员的形象。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轮训也是有很大必要的。而县(市、区)委党校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漏,以笔者所在区为例,每年本区党校培训轮训共34个班次,培训轮训区二级班子成员及本区公务员共2030人次。这就使得基层公务员、党员干部也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接受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培训,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也就能够更好地贯彻政府有关决策。

2.授课贴近地区实际,有针对性

中央及省市委党校教师一般站位比较高远,授课更多的是针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视野比较开阔,理论功底深厚,教学及科研能力都比较高超。但也正由于他们习惯于从大局出发,习惯理论研究,就很难着眼于细微之处,很难俯下身去体察基层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情况,授课就难免与基层实际情况有些脱节。而县(市、区)委党校在基层,党校教师能够更加切实地了解本地区的区情,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授课更能有针对性,更加灵活多样,能够真正解决地区的一些实际问题。

3.能够将党建做到最基层的党组织中

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基层党组织已经发展到436万个,其中全国7565个城市街道、32753乡镇、92581个社区(居委会)、577273个建制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19.4万个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占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1.0%,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57.9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53.1%。18.4万个社会组织已建立党组织,占社会组织总数的41.9%。而且相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乡镇及非公党组织还会持续发展壮大,所以非公、乡镇、社区党组织这一阵地我们坚决不能丢,我们要定期对这一类党组织成员进行党性培训。而能够担得起这一教学工作重任的只有基层党校。通过送课下基层活动,基层党校教师可以将党的理论与党性教育传播到非公党组织群众中去;通过基层党校与民政局,基层党校与乡镇党委联合举办培训的形式,可以让社区党员工作者、非公党员、农村党员都能够参与到党的教育中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肩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重任

2014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05.7万名,较上年减少35.1万名。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96.2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6.8%。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169.3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2.3%,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发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79.7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8.8%,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每年都有新增党员,如何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部署,保证党员质量,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是摆在党校面前的课题。而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省市党校都不再开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而是在县(市、区)委党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基地,将这一培训安排给了基层党校。这样一来,基层党校就必须肩负起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合格党员的重任。

二、基层党校要充分发挥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能缺少基层党校的这块强有力的阵地。而基层党校也应该抓住《意见》的“东风”,努力建设自己,使党校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落到实处。

1.锻造教师队伍

党校教师永远是党校的第一线。师资队伍优劣决定了学校的质量和水准,也决定了党校的校风和学风。党校师资应明显高于普通教育和其他系统,而且要讲政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争取人人成为教学骨干,业务高手,既能走上讲台上好主体班次课,也能走进基层做好宣讲员;既能为县(市、区)里临时工作发挥作用,也能为县(市、区)里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另外,结合中央(下转64页)(上接62页)提出“两学一做”的精神部署,基层党校教师要加强严谨治学和调研科研力度,自觉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完善党的理论和党性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知识;关心时事,立足研究方向,刻苦钻研,成为学科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和业务的行家里手;为了加强对县(市、区)情实际的了解,基层党校教师应当主动深入基层挂职,实行蹲点调研,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加强对现实热点问题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积极发挥外脑作用。为了适应培训形势需要,切实提高师资水平,提质增效。党校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扩大视野,积极走出去,外出学习进修,接受高端培训。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与才干。真正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积极、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基层党校师资队伍。

2.活化教学形式

传统党校教学以校内讲授式为主,教师在上面讲解,学员在下面听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党校教学需求,必须在此基础上求新求变。比如,笔者所在单位就在今年开始探索校外联合办学模式,即在外省市建立教学基地,将学员带出去,用他山之石攻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所用。围绕地方政府新的发展战略做文章,结合外省市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学员真正有效的学习其他地市的先进发展经验。另外,在校内教学模式方面探索运用研讨式教学、桌面推演、情景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课程设置上应逐步提高互动教学比例,不断提高各级各类班次的培训质量和教学水平。

3.发挥外脑作用

党校除了承担区域内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之外,还应成为当地政府的智库。作为党校教师,我们应能够并善于聚焦事关本地区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直接奔着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目的来开展研究,拿出具有真知灼见、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真正发挥“外脑”和“参谋”的作用。及时发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问题并能够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挥好咨政服务作用,为县(市、区)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开视野或提供思路对策,为当地政府党委决策建言献策做好支撑。

4.创新发展思路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7

1924年7月为适应农民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同合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培养农民运动干部。讲习所办了六届,共培养出722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以后大都成了共产党发动农民革命的骨干力量。

1936年,中共中央将西北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从陕北到华北,抗大坚持办学9年,并且在西北、华北、华中办起了12所分校和6所陆军中学,总共培养和提高了近20万抗日军政干部,他们成为民族解放战争的坚强骨干。

2007年7月10日,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培训保障处杨佳木处长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干部培训格局“2+3+1”――即原有的中央党校(包括省、市、县级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加2005年3月正式成立的中国浦东、延安、井冈山三所干部学院,以及2006年年初刚刚成立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正是在这个2+3+1的崭新格局中,中国政坛未来的中坚力量将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政治舞台。

忠诚教育:那一刻我们泪流满面

2007年7月5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以下简称中井院)第34期专设班(2007年第二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开班。

上午9:50学员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后,中井院教授黄仲芳给学员们现场教学,讲述革命烈士张子清的故事:

“张子清与妻子结婚不到半年,就与一道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参加三湾改编。1928年4月,为了掩护、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张子清率部在酃县接龙桥阻击敌人,一个子弹打坏了他的脚踝骨。1929年1月,、往赣南走,他走不了,只能留在井冈山战斗。

这一年调集重兵围剿井冈山,井冈山又连续下了40多天大雪,张子清被转移到小井龙潭红军洞养伤,坚持到敌人撤退时,伤口已经肿得碗口大了。对于他的死我们一概不知,只知道井冈山斗争时期有这样一位非常重要的师长辅佐打天下。

1979年,郭辉(音)同志来到井冈山,一边走一边流泪,走到小井红军医院130多位伤病员集体殉难的地方,老人家悲伤欲绝。原来,这位老人家和张子清都是湖南益阳人。张子清弥留之际,告诉郭辉一定要设法活下去,回到家乡告诉妻子吴雪梅(音)‘自清这一辈子都对不起她,希望她好自为之’……”

学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副教授张琳潸然泪下。

黄仲芳曾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中共井冈山市委党史办主任,现场教学时,可以讲出无数个类似的感人故事,每次讲课很多学员都泪流满面。

7月,海拔1300多米的井冈山黄洋界哨口上,游人如织。站在哨口上,一条陡峭蜿蜒的山间小道依稀可见。看到这条小道时,导游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起小喇叭介绍,“这里就是当年朱毛红军挑粮的小道――从山脚的宁冈县出发,一直到山顶的黄洋界哨口。解放后修了盘山公路,这条小道就没有人走了,但是现在这条路上又有人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学员们,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是他们的培训课程之一”。

7月7日上午,学员们穿上了红军服,身背斗笠、脚缠绑腿、手执竹杖,同时系着那根有点像领带又有点像绳子的红丝带――“当年红军的识别带,系上了它,就意味着跟着党投身革命事业。当年干革命处处有危险,所以这根红丝带又被称作牺牲带”。

全程4.8公里的小道,几乎都是陡峭的山路。行程才过1/3的时候,学员们就已经喘息不定,衣服也早已湿透。学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郁树廷感慨,现在大家空着手走这样的山路都觉得艰难,当年红军真不容易,还要挑上粮食……

登临黄洋界哨口,学员们集体朗诵所作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中井院还有激情教学,即学唱革命歌曲――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餐餐味道香,味道香……

从歌声中,学员们体会到了当年红军革命生活的艰苦,还有他们的坚定理想和乐观情怀。

而在7月6日上午,中井院第33期专设班(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在学员楼四楼举行结班仪式。

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的培养对象是省部级后备干部。中共中央总书记早在1984年时曾就读于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现在中央党校党史“苏区革命斗争”部分在中井院进行。

正如中井院特聘教授黄少群在教学时所强调的那样,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对于今天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而言,依然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需要传承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尽管培养的对象都是政要,学院却有着很强的学习纪律。上课时间不会客、不外出、不打电话,通讯工具设置为静音或振动状态;外出教学时必须系好红军识别带,撑院旗,整队出发;各现场教学点严禁吸烟;外出学习时,必须于当晚11点前回宿舍;学习期间不得酗酒……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友南介绍,学员还有严格的请假制度,请假一天由培训部主任批准,请假两天由学院分管院长批,而请假三天,则需要由学员所在单位报请中组部批准……“这是纪律教育”。

现代教育:21世纪看中浦

“二十世纪有黄埔,二十一世纪看中浦”。

车过了南浦大桥差不多就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以下简称中浦院)了。

“从学院本身来看,我们认为我们没有什么可神秘的,是可以公开透明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办公厅新闻文化处副处长胡云超,很平淡地看发生在这个学院里的一切学习活动。

中浦院的课程是有趣而有益的。

2007年7月9日下午中组部经管班(第100期)的课程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先进制造业发展”。学员主要是重庆和的司局级官员,到浦东干部学院前,他们还在深圳学习了一段时间。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沈晓钟向《小康》介绍,他们这个班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东部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的启示”,一系列参观、讨论下来,沈晓钟的初步结论是,东部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同时,东部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地方政府间缺少沟通协调机制,由此造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的重复建设,浪费很大……重庆和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避免同样问题的出现。

在中浦院进行专题讲座的老师,都是国内甚至是全球某个领域内最最知名和权威的人士。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曾在“中浦讲坛”解读世界现代化进程;万钢在担任国家科技部长前,也曾以同济大学校长的身份在中浦院讲授过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问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也曾在中浦院做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实践》的报告……

中浦院还请来了东方卫视的新闻评论员骆新以及上海电视台《往事》的节目主持人刘凝给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班的学员们“真枪实弹”地讲解媒体情景应对――模拟突发事件新闻会、模拟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分组讨论并发言、模拟电视访谈、模拟外事会见……

新闻会的模拟背景是某省一下辖地级市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学员们便分别扮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环保局局长、市长和化工厂厂长,组成新闻发言人阵容,答“记者”问,当场“电视直播”。骆新一会以《纽约时报》记者的视角,一会又以塔斯社记者的视角提出种种“刁钻”的问题。“新闻会”完毕后,他再对学员的表现一一点评――勇于承担责任很好,但不能对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大包大揽。

外事会见握手时,面对镜头,手一定不能摇晃,否则镜头都是虚的,不能用;不能一坐下就跷“二郎腿”;会见时,75%的时间里,要有目光交流……

夜晚学员论坛开始,论坛主题是“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刘光实事求是地讲了本单位存在的腐败问题,以及他任纪委书记时,与机关内腐败集团的“斗争”经历,“有半年时间,天天晚上睡不好”,最终作为纪委的一方在“斗争”中“险胜”。

每个学员自身都有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很多人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可以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

中浦院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教学实验中心。

媒体模拟应对的课程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模拟新闻会,可以看到会现场直播的效果,而电视访谈、外事会见后,学员也可以很快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表现;

“演播厅”边的一间屋子,有一面类似发廊用的大镜子,镜子前瓶瓶罐罐放上了很多化妆用品,也包括男士用的剃须刀。此外还有一个试衣镜。这间屋子就是化妆室,教授公务员“领导人公众形象设计”;

还有两间紧邻的小屋,在甲室可以洞悉乙室所有人的一言一行,而在乙室却不知甲室的存在。这两间小屋叫做行为观察室。可用于领导人力资源考评;

另有一间屋,有8张舒服的椅子,可以躺着听舒服的音乐。比一般躺着听音乐复杂的是,如果不能根据语音提示进行相应联想、调节,思想开小差,音乐就会停止。这间屋是心理调适功能区――用音乐进行心理调适……

“公共行政和媒体关系”情景模拟等一系列课程,目前已成为中浦院需求量最大的课程。曾庆红曾风趣地评价,这真是领导干部缺什么补什么。

在“2+3+1”格局以外

除了“2+3+1”格局以外,统战干部的培训工作也在进行,部分高等院校开始设置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开设MPA课程。中国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知识的培训,日渐深广。

7月12日上午8点30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一场毕业典礼开始了。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简称中央社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即将毕业的第17期派干部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8个派。学员都是由各派中央推选的后备干部,他们中有地区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也有大学教师兼职地方派主席或者地方政协负责人。

3月初就开学的这个培训班,是中央社院有史以来培训时间最长的一个班,班干部完全由民主选举产生――各小组推荐人选,再民主选举。中央社院副院长张峰开玩笑向学员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免得有人说派不民主”。

学员评价,4个半月的学习,最大收获在于完整学习了中国各派的历史;旁听了全国政协大会,第一次与中央领导面对面;论文写作阶段进行了大量社会调研活动,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从忧国忧民到参政议政间,也有了更多的方法……总之,政治上更成熟了。

张峰向《小康》介绍,目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对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培训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从2005年来,每年培养的干部数量都相当于从1956年学院创办到1966年10年培训量的总和。2007年全年中央社院培养的干部数量将达到2050人。

张峰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派成员的数量已经从解放前的1万多人,增长到现在的几十万人。另一方面,则是当前派参政数量和水平也达到了历史上相当高的一个阶段。

一袭白衣,脸上不时现出淡然的笑容,语调并不激昂,但论据涉及古今中外的经济和社会事实,逻辑严谨而清晰。讲课的是林毅夫,地点依然在北大,不过不是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而是在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所在的廖凯原大楼。听课的人也不再是学校的本科生或者硕士、博士研究生,而是由中组部选出的50名司局级干部。

7月13日下午4:20,林毅夫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中国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课程,剩下的时间由学员提问。有学员提出:二战后,日本实行的是赶超战略,而不完全是比较优势战略。日本近几十年的发展说明赶超战略也是可行的。

林毅夫指出日本提出的是赶超战略,但最终实施并获得成功的还是靠的比较优势战略,比如日本的汽车产业。林毅夫最后笑着提出,“作为政治人物,你们一定知道说什么和做什么。比较优势战略,做得说不得,而赶超战略,说得做不得”。

学员们也都笑了。课程结束,这些高级官员学员全体起立,向授课老师报以长久的掌声。

红色摇篮:传承与变革

谢文捷,在中央党校从教近20年,现为中央党校培训部办公室主任,他感慨这些年来,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到教学形式,中央党校对于干部的培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

中央党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倡研究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原来纯粹的课堂讲授,现在党史部分开始在井冈山干部学院等三所新设的干部学院进行,而其他的内容也由原来的“满堂灌”,更多的变成了学员们的自由讨论……在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为期五年的编写计划,将撰写《科学发展观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反腐倡廉干部教程》等新教科书。

而中浦院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上似乎走得更远。

2007年4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艾利什(CHARLES R. IRISH)教授应邀到中浦学院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任职班”学员作了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透明度与公信度”为题的专题讲座。艾利什教授表达了他对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度的理解,他认为各级政府承担透明度和公信度的义务将有利于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治理。

中浦院自正式开学以来,邀请和特聘了西门子全球总裁柯菲德博士、原联合国新闻发言人埃克哈德先生等外国政府官员、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教授、国际组织的专家以及外国公司高管等来学院授课,以拓宽学员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国际师资课程在总课程中比例已经超过10%。

与此同时,中浦院作为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仅2006年就组织了“非洲国家开发区建设研修班”,“发展中国家中青年管理干部研修班”等7次针对外籍人员的培训,累计培训了来自54个国家的200多名外籍学员。

中浦院常务副院长奚洁人表示,中浦正在构建“3+X+G”的课程体系,“3”是指以关于“信念与使命”、“素质与能力”、“行为与技能”所组成的基本课程,“X”是指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特点,提高领导干部业务素质的专题课程,“G”是指各个班次设置的国际性课程。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8

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我们党各级领导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中央认为,全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党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为此,作出如下决定。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全局和党的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一)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校工作。延安时期和建国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坚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干部,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和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党校为发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为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党校在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近十年来,中央在中央党校先后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十五大新进中央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研究班和一系列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多次到中央党校作报告,为全党重视党校教育、发挥党校作用,作出了榜样。特别是十四大和十五大前夕,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为这两次党代表大会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1995年中央还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使党校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艰巨任务。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态势日益明显,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项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努力建设好一支不仅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面向新世纪党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党的干部队伍,正处在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20年前,党中央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使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是同这个条件分不开的。十四大以后,各级党组织继续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一大批优秀干部走上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整个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但是,必须看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在这方面又出现了新的不适应。因此,抓紧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年轻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包括通过党校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工作,就成为当前各级党委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我们的中青年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现在50岁以下特别是45岁以下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在20世纪已经工作了20年左右,还将在21世纪工作十几、二十几年。而新世纪前期的这十几、二十几年,对于我们党、国家、民族来说,无疑将是至关紧要的历史时期。这些同志,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开拓进取精神,积累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许多人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成绩。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和群众工作的锻炼,缺乏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尤其是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复杂斗争和各种思潮激荡的新考验中,他们更加需要从理论、战略和党性的高度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确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四)干部的成长,根本途径在于实践。同时,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用集中培训轮训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明确,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党委,必须充分认识面向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党校首先是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地肩负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加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跨世纪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力度,适度扩大党校办学规模(五)按照中央关于干部教育的规划和有关规定,现职的省部、地厅、县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每5年必须到党校轮训一次;县级以上(含县级)中青年党政后备干部,在被提升或提名选举到上一级领导岗位之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党校培训。但是,由于认识上、制度上的种种原因,不少地方和部门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加上党校办学条件的客观限制,致使上述范围的相当一部分干部没有能够按规定进党校学习。这个问题,一定要下决心切实加以解决。各级党委必须按照中央规定,加大领导干部培训轮训力度,适度扩大党校办学规模,并作出相应的规划。 (六)中央党校要进一步落实好现职省部级领导干部和地厅级主要领导干部的轮训任务。省级党校要进一步落实好地厅级副职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轮训任务。地、县级党校要进一步落实好县处级副职、乡(镇)科级和基层党员干部的轮训任务。与此同时,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还要把中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作为工作重点,更好地贯彻执行“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配备较强的教学力量,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七)鉴于县(市)一级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直接面向城乡基层的重要地位,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必要把全国县(市)委书记纳入中央党校的培训轮训范围,以保证他们能够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中央党校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期间,基本上做到对全国县(市)委书记培训轮训一遍。 (八)造就一支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关系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重大问题。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要把培训理论骨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更好地承担起来,相应地适度扩大规模,加强培训力度。 (九)为适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中央党校应当同西部地区党校合作,加强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培训工作,并继续办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东部地区省市党校也要通过帮助培训师资和派遣教师支教等方式,加强同西部地区党校的合作。此外,党校还要同有关部门配合,进一步落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文化系统、统一战线等方面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培训轮训任务。(十)中央近几年在中央党校举办了一系列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以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为主题的研究班,效果很好,对全党学习产生了重大示范和推动作用。今后每年都要在中央党校举办一次这样高层次的专题研究班。 三、以全面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十一)根据十五大提出的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党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布局,应是紧紧围绕学习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建设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充分适应世界大转折和中国新发展要求的,主要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这几个方面内容的教育课程。(十二)按照这个布局,首要的是抓好“理论基础”,即“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和“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的教学。实践证明,作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重点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同志的重要讲话,同时精读马列和同志的部分重要著作。 在理论武装的基础上,还要把理论、历史、现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抓好“世界眼光”,即对“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我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抓好“战略思维”,即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抓好“党性修养”,即在教学全过程贯穿增强党性的要求,同时专门进行党史、党建教学,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十三)中央党校和省、地级党校要按照新的教学布局,明确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在理论武装和知识掌握方面分层次、规范化的要求,并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逐步形成新的统一的不同层次的党校教材体系。县级党校,则主要是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政策法制教育。(十四)各级党校要形成浓厚的学习和研究空气,切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要坚持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和加强研讨的方法,坚持联系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深化理论学习的方法,坚持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促进主观世界改造的方法,以利于学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增强辨别是非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十五)各级党校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加强教学和学员管理。要严肃政治纪律,不为错误思想提供讲坛。要根据不同对象和学习班次,制定相应的考试、考查制度和考核标准。要严格党内生活,严肃校规校纪。干部进党校学习,不论什么级别,都要以普通学员的身份,认真遵守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生活管理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以高度的自觉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十六)各级党委要把对干部的培训轮训,同对干部的使用更好地结合起来。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理论素质的提高和党性修养状况,应当成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四、加强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党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作用(十七)党校系统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加强科学研究是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的基础一环。党校科研一定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努力发扬创新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树立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要把出成果和出人才结合起来,为不断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十八)党校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和建设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当前特别要加强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研究,关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研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问题的研究,关于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研究,关于“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问题的研究,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研究,关于社会政治稳定以及国际战略问题的研究,等等。各级党委要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党校教研人员和学员参加不同形式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 (十九)在加强现实和战略问题研究的同时,党校还要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要从邓小平理论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历史高度,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研究和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特点和历史经验,研究和总结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同时加强学科建设,努力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研究和阐述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以新的思想、观点去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十)党校科研工作还要注意加强同实际工作部门及政策研究部门,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及高等院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同时,努力拓宽党校对外学术交流渠道,以多种适当方式加强同国外、境外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 各级党校要加强对所属报刊、出版单位的领导。党校报刊和出版单位,要坚持正确导向,活跃学术思想,努力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作用。五、从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的高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教师和干部队伍(二十一)全国党校系统已经拥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都比较好的教师和干部队伍,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支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尤其缺乏中青年拔尖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在今后几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分级培训轮训干部需要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发挥更大影响的党校教师队伍,这已成为党校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紧迫任务之一。 党校教师必须做到:忠诚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自觉地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对时展的政治敏感,能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科学态度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问题;热爱党校教育事业,学风严谨,勤奋工作,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二十二)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通过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途径,不断提高党校现有教师的素质。在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作用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对中青年教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与此同时,各级党委还要支持和帮助党校认真做好优秀人才的选调工作,并且逐步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校教师双向交流的制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党校中青年教研骨干到实际工作中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还要选择一批有志于从事理论教学和科研、年纪较轻的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到党校做一段时间(两年左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此外,还可以选聘少量对某个领域有专门研究、能够承担相对固定教学科研任务的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到党校任兼职教授。 (二十三)大力加强党校机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队伍建设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大力推进党校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以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做好党校的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进行各项必要的改革,以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 六、努力改善党校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教学手段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二十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党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以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同时努力改善党校学员和教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适当提高教职工待遇。党校教师应享受国家规定的国民教育部门教师的有关待遇。各级财政必须保证党校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经费,各级计划部门要根据党校发展需要安排必要的基本建设经费。(二十五)加强党校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国党校系统建成远程教学体系。 七、明确党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校教育体系(二十六)“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校教育事业作为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继续教育事业(包括以党政干部和理论骨干为对象的学位教育,以及依托党校力量举办的函授教育),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继续完善和规范以中央、省、市(地)、县(市)四级党校为主体的全国党校教育体系,并且加强各级党校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此外,现有各党政部门党校、高等院校党校、国有大型企业党校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党校,也应根据各自情况改进工作,继续办好。 (二十七)各级各类党校都应当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规范党校建制,明确办学标准,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实现党校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制定科学的办学质量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党校办学质量和综合条件的评估工作。面向社会办学的各类学历教育,如函授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注意防止和克服不正之风的侵袭。(二十八)加强和规范党校学历制度建设。党校学历是一种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文化和业务知识、党性要求、领导素质和实践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党校主体班次的学员,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取得党校学历,作为干部被推荐、任命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 处级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党员干部,经过入学考试,在党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脱产学习2年或在职学习3年,学完硕士研究生规定课程并通过论文答辩,取得党校学历,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二十九)党校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培养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具有重要作用,应当积极稳妥发展。在国家学位和研究生教育部门指导下,加强党校系统的学位管理,适当增加党校系统学位授予点,扩大培养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重视和加强“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的学科建设,做好专业学位点的评审工作,并充分发挥中央党校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十)中央党校函授教育要参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党校干部教育的特点,严格把握招生、教学、考试等环节,进一步搞好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员学完规定课程,并经过以中央党校为主体,吸收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参与组织的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取得党校函授教育学历,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 省级党校举办的函授教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教育、党校等部门研究解决有关学历问题。(三十一)加强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的业务指导工作。重点对下级党校执行中央有关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教学科研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协调指导。这项业务指导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应予保证。八、切实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三十二)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实践证明,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是办好各级党校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在“三讲”教育基础上,总结党校教育工作实践和基本经验,研究和解决党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和改进对党校工作的领导,重点抓好党校的办学方向、学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员选调,并组织协调党和政府有关部门从各方面支持党校工作。 各级党委都要坚持由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党校校长的制度,从组织上保证党委对党校工作的强有力领导。(三十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贯彻执行本决定的具体措施。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9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社会上也确实发生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其政治身份牟取私利的个案。“应当提高警惕,民营企业党代表一定要实现角色的转换,不能利用党代表的身份为个人或企业谋私利。若不能实现身份转换,这完全有可能发生。”

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以为,良好的政商关系应该是民营企业要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走,而非跟政府某个官员走。

周海江对政策走向保持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他说,总书记的“7·23”讲话,他至少看了十几遍,他对讲话中论及经济问题的那一句“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印象深刻,并从中看到了十之后的整个格局。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认为,真正的企业家进入组织系统之后反而不敢乱来。

2001年开始,中央党校应有关单位的邀请,举办了一些民营企业家培训班。一时间,全国的企业家趋之若鹜。根据职能定位,中央党校主要培训、轮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后备领导干部和理论宣传干部。由中央党校对民企老板进行培训是否合适曾在社会上引起颇多争议。也有人质疑,老板们进入中央党校培训是旨在建立与党的高级干部沟通的渠道。

据当年参与培训的一位教授透露,不少在中央党校内培训的中高级干部投诉,这些老板们给他们带来了困扰,他们在党校的宿舍被老板们拜访几乎毫无障碍。

2008年,《党校工作条例》颁发,中央党校不再举办民营企业家的培训班。

事实证明,即使无法跻身于高级别的政治舞台,一些企业家也会注重经营与官方的关系,以获取更好的政治待遇。

2009年,中央高层领导曾专门作出批示,要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民营企业中,培养和壮大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队伍。这一度成为全国各地工商联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新当选的企业家代表们纷纷表态:“要跟党走、听党话。”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栋说,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必须要跟党走、听党话,按照党的战略和宏观决策去走。

吴协恩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他的父亲、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始终教育华西人,要“心向党、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 最终把华西建成了闻名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确立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实事求是地走华西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是他的首要准则。

中央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篇10

讲话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通常指重要会议上领导的发言稿件。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同志们:

今天来市委党校调研,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双节”前夕来党校调研,体现市委对党校工作的重视,向市委党校和县区党校广大教职员工表示慰问;二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从更高层次审视和思考党校工作,了解党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刚才,我们实地查看了市委党校校区,侯俊榜同志代表市委党校班子作了一个全面汇报,对做好下步工作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等四位同志也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听后很有感触、很受启发。总的来看,近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市、县(区)两级党委对党校的关心和支持明显加强。市、县(区)委党校围绕中心工作、服从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研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市委对全市党校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党校系统的广大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校工作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不重视党校工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投入不够;党校软硬件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差距,硬件不硬,软件也不硬;党校在提升党员干部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方面、在建设党委智库加强决策研究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党校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又有市委对党校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还有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制定措施,夯实责任,切实把党校办好管好建好,推动党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武器”。今年×月×6日,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专题召开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省委书记谢伏瞻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党校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党校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党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增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市党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下面,我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谈几点意见。

第一,要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

        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党校姓党,本来是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要反复强调,是因为这一点做的还不够好、提的还不够鲜明。坚持党校姓党,就要坚定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地向中央看齐,向党章党规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校姓党,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坚持党校姓党,就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学细照笃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党校姓党,就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遵守党纪党规,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真正把党校建设成为捍卫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沿主阵地和理论教育研究基地。我在这里强调一点,党校位置特殊,党校老师身份特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听到党校有人说了什么话,就如获至宝,大肆炒作,说党校里的人都对党中央说三道四了,共产党内部有不同声音了。我们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切实做到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

第二,要加强和改 进干部培训工作。

        毛主席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讲过:“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在党校这个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中学习一段时间,在这个大环境中熏陶,对干部本身就是一种提高。目前,乡镇党委换届已经顺利结束,县(区)党委换届已进入尾声,下一步市委也将进行换届。换届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轮训,尤其是加强新进班子的委员、常委培训,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要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加强对干部的培训,重点是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就是要靠灌输。要通过党校的系统培训,使受训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牢牢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牢牢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牢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三,要强化现实问题研究。

        党校是干部培训的基地,也是理论研究的基地。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我们要结合×实际,更多地在运用理论方面深化研究,更多地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这应该是基层党校理论研究的特色和强项。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党校系统人才优势,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把调查研究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及时跟进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出有价值、有分量、有影响的对策建议,发挥好决策参谋作用,成为市委的“智囊”机构。在具体研究中,可以解读宣传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大的方针政策,可以对市委决策部署发表不同看法,也可以针对市委在思考中未涉及到的课题引导讨论和思想碰撞,比如,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加强“双创”工作,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六稳”“六保”,如何发展“枢纽经济”,等等,以便我们不断调整完善思路、使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第四,要落实领导干部讲课制度。

        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一大优势,必须长期坚持并形成制度。领导干部讲党课,是一种政治责任。要从我做起,市委常委带头,市、县(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到同级党校讲一次课。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根据需要不定期到同级党校讲课。每年领导干部讲课总课时,占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总课时的比例要不低于20%,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还可以更高些。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要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干部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采取形势报告、专题讲座、讲党课等形式,为学员阐明形势、解析政策、交流经验、答疑释惑,增强讲授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各级党委要把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常性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

第五,要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党校不是一般学校,而是传承党的精神命脉的神圣殿堂;党校的教学对象也不是一般学生,而是党的领导干部,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这样的不一般,就对党校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党校教师是党校最宝贵的财富,必须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为提高党校工作整体水平奠定基础。要优化师资结构,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不求所有、但为所用,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要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争取更多教师进入全省100名“名师名家库”。要坚持高标准办学,不断推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等各方面工作的创新,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党校教师是党的“布道者”,党校教师自己首先要在信仰信念上坚定不移,要有“布道者”的风骨和本色,始终保持信“马”信“共”的理想信念;党校教师又是党的“熔炉工”,既要靠党的真理力量去引导人,也要靠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在自身党性锻炼上要更加严格,在党性品格上要更加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