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培训后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31 06:12:13

服装培训后总结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1

我校服装类成人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身在成人专业教学上的特色,培养了一批服装企业家和设计管理人才。我校服装类成人教学从办学到现在不断地进行零散的教学改革,但是多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自发组织、自我讨论,并在教学中进行修改。没有进行系统的以国家继续教育方针为指导,行业需求为目标进行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需求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讯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及时进行交流和学习。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多媒体研究中心成立了“移动教育研究组”,致力于研究如何把移动教育应用到虚拟大学中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习实验室”也开始尝试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同时,欧洲委员会资助Mobilearning和M-Learning两个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在职业教学中通过移动技术进行教学。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模式概述

基于移动学习的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服装类成人教育的教学特质,引入移动学习概念,形成基于移动学习的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服装行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创新人才。为实现目标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基于移动学习方法,以长期培训、中期培训、短期培训相结合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为实现目标进行的教学内容改革,以企业稳定需求为导向进行培训的教学内容设置、以企业的及时需求为导向进行个性化培训教学内容设置。为实现目标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包括项目式教学、顾问式教学。移动学习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模式提供有效支持。

(二)基于移动学习的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服装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对培训时间的局限性,对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等,构架长期培训、中期培训、短期培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多元性要求。长期培训包括女装设计及人群研究板块、装设计及人群研究板块。中期培训包括针织服装设计及市场研究板块、童装设计及市场研究板块、创意思维开发及市场转化板块、服装设计及技术控制板块。短期培训包括人群分析和市场定位研究板块、服装展会设计及效果控制板块和其他个性化培训板块。并针对性地制定教学任务。以上各类培训板块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组合,逐渐形成以常规的长期培训和针对性的多种培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灵活运用以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多种需求。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内容改革

基于移动学习的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内容改革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针对企业稳定需求为导向进行长期、中期、短期培训的内容设置。各版块会邀请资深设计师、服装学院资深教授、国际名师进行课题授课和讲座式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第二方面,以企业的及时需求为导向进行个性化培训教学内容设置。作为第二方面,可以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如QQ平台和微信平台),及时了解企业培训需求,进行个性化培训内容制定,以项目形式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女装设计及人群研究板块(长期培训)旨在对女装企业的设计主管、营销主管、设计师等职务进行培训。女装是服装行业的主要板块,且女装企业现在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电商的冲击等这些现象使女装品牌面临很大的挑战。女装企业中的设计人员和营销人员一定要及时跟进行业变化。总课时230学时。

2.男装设计及人群研究板块(长期培训)旨在对男装企业的设计主管、营销主管、设计师等职务进行培训。男装是服装行业的主要板块,男装的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向,且市场占有率日益增加。总课时232学时。

3.针织服装设计及市场研究板块(中期培训)针对服装企业的针织专项设计师开设,旨在提高设计师针织服装的设计能力、开阔设计师的国际视野,总课时128学时。

4.童装设计及市场研究板块(中期培训)针对童装企业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开设。作为异军突起的童装领域,市场份额日益增加。此版块有着较好的市场需求,旨在提高设计师童装的设计能力、开阔设计师的国际视野,总课时126学时。

5.创意思维开发及市场转化板块(中期培训)针对服装企业的创意设计人员开设。现今服装行业需求具有原创设计能力的设计品牌,这需要品牌的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意思维和将创意设计进行市场转化的能力。此版块培训针对市场的此类需求开设,总课时164学时。

6.服装展会设计及效果控制板块(短期培训)针对服装企业需要参加大型展会产生的培训需求而设立。一般服装企业内部人员对大型展会的布展经验不足,此版块培训针对市场的此类需求开设。通过培训使企业员工可以进行合适的展会设计、展品摆放、效果呈现等,总课时64学时。7.人群分析与市场定位板块(短期培训)帮助服装企业了解核心消费群体。现今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款式需要更新等内容,更为迫切的是企业需要不断定位和看准品牌所针对的核心消费群体。此版块培训针对市场的此类需求开设,总课时64学时。

8.服装设计与技术控制板块(中期培训)针对服装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开设。培养技术人员以设计的角度看待技术问题,设计人员以技术的角度看待设计问题,以解决设计与技术的交流障碍,总课时192学时。

(四)基于移动学习的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改革

1.项目式教学在服装类成人教育中进行项目式动态教学,依托需培训员工的企业,形成培训项目,根据项目以企业需求直接制定培训内容,并针对性导入教学,在此过程中完成企业员工的定向培养和完善提升。以培养满足行业需求下企业对员工的能力提升需求。例如课题组成员依托义乌尤尚产品开发项目,在服装类成人教育中进行项目式动态教学,一方面,组合学生形成项目组,进行针对尤尚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另一方面,根据尤尚企业的特点(义乌的中小型服饰产品企业),针对企业需求对员工的设计能力进行终短期培训,并根据企业的订货会需求进行基于订货会的短期培训。在此过程中完成企业员工的定向培养和完善提升。以培养满足行业需求下企业对员工的能力提升需求。

2.顾问式教学服装类成人教育的教学需求不同于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其教学一定要解决对象(学生)提出的及时要求。这些需求往往是单点式的,不似本科或研究生教学的整体性,因此,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顾问式教学,改变以往满堂灌和单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听取学生需求以进行教学调整,整体教学以学生为主导,目的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满足企业需求对员工高技能创新能力的直接需求。

(五)构架校内外移动学习实践平台

校内外的移动学习实践平台是服装类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课题成员构架了校内移动学习实体实践平台和校外移动学习多元实践场所。其中,校内移动学习实体实践平台,对内依托学校的国家服装实验示范中心,服装设计研究所部门,创建校内实践基地、构建校内移动学习的实体实践场所。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设计,依托学校的国家服装实验示范中心,服装设计研究所部门,勾画校内移动学习实践平台框架。形成包括基础实验室、专项实验室、实践专教、开放式实践教室、服装设计研究所等共同组成的,针对不同培训方向,形成基础层、专项层、综合层三个层次的校内移动学习实践平台框架。此外,校外移动学习多元实践场所,对外依托有培训需求的服装企业,创建多元校外移动实践场所,包括企业实践基地,展会实践。然后依托精品课程、4A网络课程,基于论坛、微信、微博等网络移动学习平台,在移动教学专区进行学与互动。

四、小结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2

图二:刘纪辉女士荣获CMB全球惟一国际色彩形象顾问培训大奖。

图三:中国最当红的节目主持人汪涵、马可的造型师顾玉帆小姐和《越策越开心》的编导李隽宇先生专程到棋馨色彩培训中心参加全部CMB国际色彩形象顾问培训班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获得世界最高等级顾问资格证。他们说刘纪辉老师真不愧为一位神奇的顾问,她竟然能总结出如此精妙的顾问技术,今后汪涵、马可将会是中国形象最好的主持人!

服饰搭配师

课时安排:白班或业余班滚动开课,可无限次免费复读服饰搭配的背后隐藏着系统严密的科学规律,它包括色彩与风格的和谐,而这种知识长期以来都不被人们所了解,尤其对于服装销售一线的人员来说,能够掌握这门学问会让你的销售业绩产生本质的飞跃。其实,知识是回报率最高的一种投资!

服饰搭配师课程是针对想要提高服饰搭配能力的人专门设定,熟知任何色彩与服饰搭配的正确方法及技巧,彻底解决有关色彩运用及服饰搭配的所有疑难问题,可掌握与国际同步的配色及服饰搭配技术,成为国内一流的色彩及服饰搭配专业人士,并取得祺馨CMB专业服饰搭配师资格认证书。

此部分学习结束颁发祺馨专业服饰搭配师资格认证证书。

培训适合人群:各类服装、饰品、百货零售的管理人员、培训专员、店长、督导、培训师、销售经理;楼层经理、销售人员;服装私营业主;服装设计师、饰品设计师、橱窗陈列师;所有欲提升自我服饰搭配能力的爱美人士等。

CMB国际色彩形象顾问培训

课时安排:每月一期,月初开课,可无限次免费复读

“色彩顾问”作为世界发达国家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在中国仍属新兴行业,专业的色彩形象顾问从业人员则更是凤毛麟角,而市场需求却无处不在,欢迎您成为这稀缺而回报丰厚的职业中的一员!深圳祺馨色彩顾问公司是世界权威色彩顾问咨询机构Colour Me Beautiful(简称CMB)中国总部,是中国唯一具有CMB国际色彩与形象顾问培训、考核认证、资格证书颁发的机构,培训方法独特,用大量实际案例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要求严格,保证学员全面掌握国际第一手最先进最正确的色彩顾问专业技术,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祺馨CMB颁发的资格证书,该国际色彩形象顾问资格证书在全球CMB系统几十个国家通用。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3

那么,格力空调专卖店的管理水平究竟体现在那些细微之处?格力的专卖店又能给家电业的同行带来那些启示呢?带着这个问题,《现代家电》杂志总编傅教智先生和笔者在辽宁格力电器销售公司沈阳营销中心代武增经理的陪同下,走访了格力在沈阳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专卖店,对这两个专卖店的管理者崔向辉和王瑞臣进行了采访。

就总体印象而言,格力销售公司加经销商的这种模式对于专卖店是具有非常意义的,通过这种模式,让利给经销商,服务好经销商,让经销商和格力的利益捆绑更为紧密和牢固,在走访过程中,经销商对于格力的管理评价非常高。在这种模式下,格力专卖店的开设和运营是在格力销售公司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下运作的,格力对于专卖店是极具控制力的。格力总部有专卖店的日常经营管理规范,从一开始专卖店怎么建设,到客户群管理。到导购培训、财务核算、售后维修等,所有的项目都有样板指导。而工厂在各地组建的销售公司对经销商的日常经营管理负责,经销商在销售公司的指导下,也大大地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销售公司协助经销商开设专卖店,就具备了许多先天的优势。

专卖店要开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但是每个问题都离不开几个基本点,不外乎要有好的位置、好的形象、好的产品、好的员工、好的服务、好的管理。在这些基本面上,我们应该注意把控哪些问题呢?

选址要考虑持续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选址是开设专卖店的第一要务。没有好的位置,专卖店就先天不足,靠后天努力很难弥补。选址不外乎要考虑两个要素,客流和发展潜力。所以这个位置要么选在繁华的商圈,要么就设在能够辐射有消费潜力的小区周围。我们在沈阳所走访的两家专卖店,一家位于大东区、一家位于铁西区,两家店面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辐射能力很强,并且利于长期经营。据经销商介绍,店面的租赁合同他们般都会五年签,因为一般来说,专卖店开的越久,效益越好。专卖店是需要沉淀的,如果一个专卖店持续经营十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店。专卖店的客户不像商场的量那么大,都是一天天、一年年积攒起来的,口碑效应的显现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今年开了明年关,客户不但得不到积累,还会慢慢流失,所以,一个稳定的店址还是非常重要的。

形象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顾客

许多经销商都能意识到专卖店形象的重要性,可是这个“面子工程”是需要拿钱“砸出来”的,所以,这也离不开厂方的支持。格力总部对于形象店的装修资金、样机铺货、展示物料等都是百分之百支持的,这就大大地减轻了经销商开店初期和前期运营压力,专卖店也能够以一个最好的形象展示给顾客,促进销售的提升。笔者走访的两家专卖店面积都在300平米以上,形象统一,产品出样也非常整齐和大气,功能区的划分也非常清晰,新品专区、中央空调区、节能惠民区、直流变频专区、豪华精品区、配件展示区,赠品展示区、接待区等一目了然,售后服务标准、资质荣誉证书、宣传推广材料等一应俱全,给顾客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自然而然地能够打动和吸引消费者。

培训要常抓不懈严格把关

店面的模式,包括管理都可以复制,不可复制的是人的因素。因此,训练有素的员工是专卖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格力的销售公司专门有培训部,讲师和课程也是有所侧重。有讲售后的,有讲产品的,有讲营销的……培训形式主要是到店培训和公司培训,比如新店开业公司会派培训讲师去指导,一段时间以后,公司会把专卖店的人员聚集起来,进行主题式的培训。每次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是频率比较高。经销商层面也会对其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一来厂商结合,让专卖店的员工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所有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对上岗人员严格把关,不仅仅是在具体业务上,在着装要求、行为礼貌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

管理控制好支点理顺流程

专卖店“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一个专卖店要正常运营,业务、导购、办公人员、财务、售后等人员都要配备整齐。这些人员的管理和协调是专卖店建设初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专卖店建立初期人员稳定性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要逐渐稳定下来。人员管理要把控好几个点:首先是销售业务人员具备什么样的水平,能够带来多少有效的客户:其次是导购人员,代表了专卖店的形象和运作,一定要管理好,第三是办公人员和财务,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对接手续要细化,包括公司的往来账务、盈利率估算等,都要非常细致;第四是物流调度人员,要井然有序:最后安装服务人员要规范细致。这几个支点控制好,专卖店就会支撑起来,专卖店运营就会比较良性。

从销售到售后的整个流程一定要理得非常流畅,形成从业务接单、财务审核,出单、物流送货到安装售后的一条龙,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的是一种从选型、设计、安装到维护、保养等全过程的专业、规范、人性化的服务。这套流程设计下来,方方面面,理顺了非常不易,格力专卖店借助了格力4S专卖店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理顺了整个进销存的业务,让流程更为规范和可控,实现了快捷的送货、安装服务。

服务不断强化加强监管和考核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4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在原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内原有实训设备主要围绕维修电工职业标准配置,由于高职教育和技工培养在目标、起点、学制的差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建好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定位

通过对30余家大中型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应以机电设备生产和维护、维修为两个主要方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需求,定位为:机、电、气、液、信息化五位一体,突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

二、校内实训基地概述

1、基地主要实训室

学院现有机电技术实训室11间,可完成电工基本技能、电子产品装调、PLC/单片机应用、常见机床电气线路检修、机械装调等实训。

2、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实训室设施设备基本能完成维修电工(高级)及以上培训及鉴定考核,能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工设备维修等专业对电工安全、电气控制等基础实训的要求,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数量偏少。学院2011年前仅有4个高、中职专业开设机电类实训,年实训人次在600人左右,目前已增加到9个专业28个班约1700人次,由于每个实训室平均工位不足30个,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2)现有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高职办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现有设备从技能培训方面看,可基本满足维修电工的培训,但高职相关专业由于学制为2+1,在校学习时间中又有将近1半为国课、省课,因而难以沿用原中职教育8周以上的集中实训,根据目前高职教育课改的大趋势,都以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实训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虚拟工厂、仿真实训等来满足教学。

(3)现有设施设备系统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对各专业差异化实训教学需求。

三、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基地建设要为专业群建设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岗位群职业能力;

(2)基地建设要有利于教学改革,要以融“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训为载体,注重内涵建设;

(3)实训模块包括基本实训模块(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项目实训模块(岗位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

(4)基地要有利于各专业的资源整合;

(5)可供本地区实训条件不足的学校进行实训,发挥辐射作用;

(6)基地具备一定生产服务能力,要开展产教结合,直接对外经营服务,让学生实现近距离就业;

(7)面向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针对本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趋势,把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结合在一起。

2、建设内容

根据调研企业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校内机电实训基地拟采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PLC控制系统等,将原来独立的各个实训室有机联系在一起。新建一个总控室,利用组态软件,将重点企业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制做成动画、图型,将生产工艺、流程等画面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并可通过网络系统,与对应的实训室连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学生在实训中心,首先到总控室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不同,可完成从机械部件组装调试、电路安装调试维修到编程、组网、组态等项目的实训。

(1)总控室

总控室配置2台工控主机(服务器)、现场总线模块、主流组态软件及工业以太网附属设备。

室内前期可利用投影机作为教学屏幕,根据专业拓展,在开设楼宇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方向后,应配置拼接屏,用于安防、视频监控相关课程实训。

(2)各功能实训室

1)电气自动化实训室

该实训室以现有设备为主补充现场总线网络模块,根据专业需求,定制机车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等部分实训挂板,完成考核实训任务。

2)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设备,补充网络、组态、伺服、步进、传感、检测等功能模块,增加常见机构拆装台架,根据开磷集团矿山运输线、化肥生产线,轮胎股份公司轮胎生产线、雪花啤酒生产线等实际工作任务,搭建项目实训平台。

该平台除满足教学实训外,可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服务。

3)电液综合控制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液压气动实训台架,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为工作任务,增加液压拆装、仿真挖掘机、挖掘机电控系统和现场总线网络功能模块,搭建实训平台。

4)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

利用现有数控装调、维修设备,针对主流数控操作系统,进行经济型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增设带现场总线网络功能的DCS控制系统模块、DDC控制模块,为复杂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实训、科研服务。

(3)仿真实训

1)电工电力拖动仿真软件

可满足学生对电气元件结构、作用、安装、接线、电路分析的多媒体教学和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虚拟接线实训及应知考核测试功能

2)PLC类仿真软件:

PLC仿真系统包括PLC仿真软件与仿真模块。通过仿真软件可以真实地改变PLC输入点的状态,完全真实地展示出PLC的工作过程。

3)气动液压仿真软件

该仿真软件包含液压和气动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气动和液压元件的实物图片、工作原理剖视图和详细的功能描述。逼真地模拟这些元件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四、结语

不断改进校内机电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营造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情境,开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课程,打造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机电实训基地,可大大提高机电大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5

XX分公司筹备工作是200X年X月进入调研、200X年X月X日正式开始的。筹备期间,在总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机关的具体帮助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稳健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快速筹备抓机遇,规范管理把质量,稳健谋划寻发展,开拓创新求效益”的工作思路,以二级机构筹备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正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迈进,并圆满地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各项筹备任务,正以饱满地精神状态和强烈地责任感、使命感迎接总公司的验收。回首半年的调研、筹备工作,每一步工作都牵扯着总公司董事会和机关各部门的时间和精力,牵动着总公司领导、机关各部门老总的心,在此,我代表筹备组向总公司各级领导、机关表示真诚地谢意。下面,我受XX分公司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委托,向各位领导作工作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筹备工作基本情况

XX分公司筹备组是根据总公司关于筹建XX分公司的战略部署,于200X年X月组建的。我们入驻XX后主要做了以下6项工作。

(一)围绕“立足长远、便于发展、塑造形象”的思想,注重加大办公场地的选址力度。着眼承租办公用房,无论从楼面规模、式样,交通出行,还是营销展业、长远建设,我们均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考察。特别是我们能够紧紧围绕“立足长远、便于发展、塑造形象”的原则,注重加大办公场地的选择空间和范围,最终从9处候选用房中确定公司办公场地。房产权关系清楚,房屋租赁手续完善有效;消防安全措施已经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审验合格,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总公司的职场租赁要求。

(二)本着“简单实用、朴素大方、勤俭节约”的原则,高标准完成了办公场地的装修配置。办公场地确定后,筹备组及时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房屋装修设计、工程监督、家具配置、经费管理及廉洁自律等问题,并适时成立基建装修领导小组。与此同时,采取“集中招标、考察验资、商洽合同”的方法,最终选定XX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XX家具公司为分公司办公职场的装修承接方、家具供应商。目前,装修已结束,并通过了装修、消防、安全验收,总体质量优良;办公家具的配置基本齐全,能够适应正常的办公生活需要。上述工程总的费用支出情况是:分公司办公职场房屋装修部分实际支出XX元;家具购置实际支出XX元;空调实际支出103010元;初步估算,累计费用支出XX万元。

我们所具备的办公环境基本功能:一是办公职场实现办公自动化,基本实现1人1台电脑和分机电话的需求,数据交换采用高速设备,完全适应未来数据的处理量;二是设置独立的集团电话系统,安装中继线,设立电话总机,保证客户交流和内部沟通的需要;三是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四是根据财务、业管、信息等部门的特殊需求,分别设置了较为完善的职场保安措施。包括:职场由大厦提供双路供电系统,可以保证在断电时,接入大厦发电机组继续供电,职场还安装有充足的应急灯和安全门系统,保障异常情况下的工作收尾和人员疏散;设立独立的活动区和其他办公区,避免对其它部门的正常办公造成影响;聘请专职保安员,对客户服务中心和办公营业区域实施12小时保安。

(三)按照“快捷、畅通、高效”的要求,科学构建了计算机系统配置。我们在狠抓各项装修工程质量的同时,为实现信息技术构架合理化、网络传输快捷化和办公展业自动化功能,注重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并于200X年X月X日正式开通并成功实现模拟出单。

1、计算机环境和设备筹建情况

XX分公司开业所需的计算机环境和设备,严格按照总公司的统一要求进行维护和配备。

(1)服务器由两台HPproliantML370G3服务器组成。

HPproliantML370G3服务器具体配置为支持超线程技术的2.8GIntel至强处理器、512K集成二级高速缓存、PCI-X系统体系结构、2×512DDR内存、6个内置扩展槽、1个1.44M软驱、1个IDE48XCD-ROM、2个可移动介质托架、6个1英寸通用热插拔硬盘驱动器托架、集成双通道UltraSCSI控制器、集成息灯警告服务器管理、NC778110/100/1000M网卡。其中,一台作文件服务器,另一台作影像服务器。

核心业务及财务系统均采用三层结构,利用中间件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满足大访问量需求。

(2)开业后的XX分公司网络系统采用星形拓扑结构,选用Cisco3550-48SMI交换机和3725Cisco路由器设备。XX分公司通过SDH(2M)专线与总公司数据中心连接,并采用ISDN作为备份线路,当SDH线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启用ISDN备份线路,充分保证总(分)公司之间网络通信的畅通。

(3)采用全集中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设备全部集中在总公司数据处理中心。XX分公司主要配备了员工使用的PC机、单据打印机、网络打印机、复印机和单 证扫描设备。

2、计算机业务系统建设情况

分公司的计算机业务系统由总公司开发,分公司只是使用该系统。总公司信息技术部负责统一购置分公司所需的网络设备并进行安装。同时,在主机上安装计算机业务系统,对分公司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有效培训,直至分公司能够独立并顺利地运行该系统。

为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分公司将建立严格的数据和系统备份制度,以及各项信息安全制度,以有效地保证分公司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和保户的利益不受损害。数据备份主要采取3种介质磁带、软盘、硬盘,并进行安全存放。

(四)着眼“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业务增长”的需要,组织机构建设基本完成。根据总公司关于机构设置的总体要求,结合XX市场的实际,XX分公司正式开业后,总经理室将计划下设3个部门(人事综合部、财务部、营运部),3个业务管理部门(个险营销部、团体保险部、银行部)。

目前,分公司机构设置待报批后可实现基本功能;各部门负责人、主要业务骨干正陆续到位,待正式报批后,XX分公司组织机构建设基本完成。

(五)以总公司董事会关于人才储备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导,选拔、培养、储备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总公司董事会对XX分公司人员招聘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才的招聘、选拔和培养工作。为此,我们深入分析了XX金融保险市场人才供需形势,认真讨论了分公司人才挖掘、招聘等问题,对人员招聘工作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一方面,群揽各界精英,构建人才梯队。XX良好的大型国际化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前景深刻吸引着广大应聘者。X月X日,我们在《XX报》刊登招聘广告的同时,广泛宣传造势,通过电子邮件、信函投递和现场接待等多种途径,累计收到各类应聘资料637份,按照“接待、初试、复试、笔试、审核”等程序严格筛选审查,最终确定录用内勤员工40人,确定储备对象58人。拟入司内勤人员中,业内人士占73.8;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3。与此同时,本着建设“有规模的精兵团队”的指导思想,搭建营销团队架构。截止目前,已招聘个险人551人;银保客户经理15人;团险客户经理3人。人员综合素质基本符合总公司对人才的条件要求。另一方面,创业说明推动,积极组织培训。筹备组始终把业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招聘工作的重中之重。X月X日,我们举办了500多名社会各界精英参加的大型创业说明会,就XX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经营方针以及发展战略作深入宣讲。紧接着,从X月X日开始,分别举办为期5天的银代客户经理和营销主管两个培训班,对近230名各界精英进行集中培训。X月X日和X月X日,又分别举办了两期营销新人培训班,有近100人参加了培训。特别是我们的营销职场正式投入使用后,培训工作坚持进行,并紧紧围绕业内最新发展动态,调整培训内容,更新培训思路,确定培训方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招聘人员的素质,也体现了筹备组各内勤部门的互相配合和协作精神。

(六)紧紧立足走精细化管理之路,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了内控管理机制。筹备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在XX局和总公司的正确监管和领导下,要把分公司建设成为XX市场一流公司机构,必须加大公司规范经营、诚信服务建设力度;必须加大高效、节约、学习型作风纪律建设力度;必须加大正规化、制度化、精细化建设力度,只有这样,分公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XX市场站稳脚跟。为此,一方面,我们狠抓新员工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6月中旬就对前期到位的内勤员工进行公司理念、规范经营、诚信服务等方面的培训。7月10日至11日,对全体内勤员工又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不断筑牢全体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诚信服务理念。截止目前,分公司共累计组织各类培训7期,参训人员357人(次);另一方面,认真起草编撰包括公司形象、办公行政、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稽核管理、团险管理、银代管理、营销业务管理、培训教育和营运管理在内的10个大类72个相关内控制度。

二、下步工作中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一是着力解决公司国际化建设高标准与现代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之间的矛盾;二是着力解决机构建设日益壮大与综合服务水平保障乏力之间的矛盾;三是着力解决 日益突出的主体增多与企业宣传策划保障薄弱、展业环境严峻之间的矛盾。

三、分公司开业后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建设XX市场上品牌过硬、服务至上、最富成长性的公司。

2、经营目标:力争三年时间,收入超过12亿。

3、管理目标:经营规范、内控体系完善、教育训练体系健全、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4、管理规划

(1)管理宗旨。贯彻“客户权益至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充分维护客户利益,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从而,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业务管理目标。一是建设完善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灵活处理各项保险保全的功能和主要信息的查询;二是制定与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匹配的业务处理流程,规范客户服务,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客户服务体系;三是完善风险管控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核保核赔规则、员工日常活动的内部管理制度、核赔结果统计分析流程以及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3)大力发展个性化服务,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使之能辅助设计“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保障计划;

(4)建设好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为公司决策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数据。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6

1、对新招聘到酒店的新员工进行统一的礼节、礼貌、仪容、仪表、站姿、走姿、坐姿的规范化培训。

2、宣贯员工手册,培养员工的酒店服务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统一培训结束后,分到各部门,又按各部门具体分工进行下列在岗培训:

①前台销售部:主要培训如何做好客史档案、VIP档案,熟悉牢记元阳本地区旅游风景概况,景点介绍。总服务台的操作程序:接听电话程序、接待程序、退房程序、问询服务、英语培训,使员工能用普通话及简单英语口语接受宾客问询等。

②客房部:主要培训进房敲门程序、清扫客房卫生程序、查房程序、开夜床服务程序、VIP个性化服务程序等等。

③保安部:主要培训军训、队列、步法、停车手势、升旗仪式、“五防”知识、安全技能、应急事故处理预案等等。

④工程部:主要通过跟随厂家安装技术人员,全程熟知酒店各部门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简单修复,重大疑难问题则通知厂家技术人员到酒店或送回厂家修复。做好日常水、电、厨具、电梯等相关工程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巡检,并积极响应县、州安监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对口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⑤餐饮部、娱乐部:主要培训预订、开酒水单、托盘、摆台、折餐巾花等基础培训。

通过加强对全酒店各部门的业务技能专业对口的培训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宾客。

一年以来,在培训工作中常遇到的存在问题和困难是:

1、因酒店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培训中须反复宣贯,耐心说服教育,严谨执行操作规程,方能取得一定培训效果。

2、员工思想不稳定,学成后频繁跳槽,见异思迁,频繁辞职到其他城市或其他酒店重新打工,较难制止。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7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服装专业;人才培养

目前,在工科类人才培养上,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高等院校采取的是学历教育的模式。学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基础厚重,在研究面料、服装设计与工艺智能化方面有优势。但学历教育也使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在用人单位至少要给师傅“打下手”一年时间才能逐渐走上专业正轨。用人单位觉得学生不好用,学生还觉得在服装企业内打下手心有不甘。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时,要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针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培养模式

1.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体现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毕业生已逐渐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层次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定位是能在企事业等相关单位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生产、管理、营销或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四年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工作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能力的要求[2]。因此,应用型大学本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装专业卓越工程师,要求能从事较复杂、全面的本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2.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在人才培养上,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工科类人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是能直接上手,或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只注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学生的工程实践环境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学校相应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很欠缺。因此,高校教学急需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在大学的四年学习时间内,前两学年学生主要学习科学、人文、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目的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第三学年学生学习一些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一些技能。第四学年,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在专业相关的企业里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的重组,二是学生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服装专业学科发展更新快的特点,需摒弃陈旧知识,将现代化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思路等知识及时带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本专业培养的工艺特色,从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的整个流程上,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一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实训项目,制定实训方案和培训教材。学生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服装的构思设计、款式图的绘制、工艺的加工及后整理等工序的单独或组合工序的实践,培训过程采取分散和集中实训的形式,要求学生主要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内完成。

二、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课程体系与内容

1.课程体系改革

设置能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围绕服装设计与服装工程这两个方向,课程设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堂教学,二是集中实践课程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完成专业理论体系的教学需要,理论教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以色彩素描、计算机、数学等为主的基础块;二是以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理论及相关知识体系为主的原理块,它包括设计灵感的捕捉、效果图的实现、款式图的转换、衣片的缝合、服装的后整理、产品后期的销售等为主的知识块;三是以设计手法、制版工艺、成衣工艺、整理工艺等为主的工艺块。集中实践课程教学的设置以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训的教学环节。

2.课程内容改革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一系列实验实训课程,大大加强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课堂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全校性公选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共四个模块。各模块构成中,实践实训的比例分别为:公共基础课实践比例占5.3%,学科基础课实践比例占4%,专业方向课实践比例占11.2%;这些实践课程跟理论知识的讲授配套进行,穿插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这类实验实训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和工程意识,掌握服装专业必须具有的一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另外,集中实践课程教学学分30分,在校四年的课程结构设置中,学生真正动手实践(验)学分合计59.35学分,占总学分的34.3%。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突出课程实验实训对专业核心知识掌握的支撑作用,在保证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再开设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如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原理、服装结构原理、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服装面料再造、成衣纸样、工艺制版等课程均开设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通过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时数的前提下,独立开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此环节在第四学年完成,在此实践板块中,以一系列工程化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此环节能全面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1.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改革是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实验实训质量,实验室建设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质量。近年来,我系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立了省级实验室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对实验室的结构进行了重组和整合,打破原有实验室依附课程、专业、教研室,实验实践教学仅仅依附理论课程的格局,实现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的结合、教学实验室与工作室的结合、实训实验室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达到功能、结构、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建立了服装材料测试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面料开发实验室、服装功能性整理实验室、服装后整理实验室、服装制版实验室、服装形象设计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于一体的实践实训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系列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设计,设计了一系列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实验不仅仅是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论验证,而是多门课程之间的结合与综合的实践实训。示范中心还还制定了配套管理的文件,积极探索实训示范中心建设长远的有效机制。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每个实验室配置相应的专业教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2.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类应用型人才,因此,应依托社会,拓展教学资源,建立校外合作实训基地,加强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合作的企业最好要有本行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明确的发展规划,具备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和文化理念[3]。同时,选择的企业要愿意跟学校合作开展这项教学任务,这点非常重要。在院系领导和众多教师们努力下,本系已与省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还在进一步加强合作企业的拓展工作。为了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我们与其中十余家企业签订了共建实训基地的协议,形成校企长期合作的良好机制。

学生通过挂职或顶岗实习形式,直接参与企业和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实习和工作,我们与企业协商,指导教师由双方合作进行,即企业指定经验丰富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人员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践大纲、指导书和任务书,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择业、就业和将来的发展取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毕业设计(论文)积累一手素材和资料,强化了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及科技创新活动

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性科技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项目和设计大赛,学校制定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管理与奖励办法》文件,并把学生参与科研科技训练纳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完成一定量的科研科技实训学分。在学院和系的大力支持鼓励下,学生们参与各类科研科技活动热情大增,近年来,每年举办的汉帛奖、真维斯、欧迪芬杯等服装大赛,使一些学生脱颖而出,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服装设计大赛及国际性设计大赛,共获得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及优秀奖20余项。创新源于实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在实践实训过程中反复训练和体验得到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的形式有:一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作室的活动,在其中担任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学生初步具有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是鼓励学生将实验、课程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及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亲自动手参与项目的系统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8

关键词:军队院校 干部轮训 学历教育 部队岗位培训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9-02

作为继续教育类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干部轮训教育多年来为军队岗位技术、知识、工程实践培训做出了重要贡献。顾名思义,干部轮训是指依据专业、岗位及工种需要,对在岗干部开展的知识技术实践培训工作,是院校学历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延伸,也是军队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轮训经历了装备型号培训、部件使用与维修培训、岗位工种培训等变化等类别,已经发展至今天的系统集成培训为主体、装备型号培训为辅助的军队院校教育序列。《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专业进修、学位教育和在职学习相结合的培训制度,晋职培训通过专题轮训和研究生教育完成。进一步确立岗位合格的质量观,紧贴部队、紧贴装备、紧贴岗位实际开展教学,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那么,它与学历教育、部队岗位培训的主要关系是什么?如何实现各类教育类型的一体化培养?都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干部轮训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新式装备近年来在部队的应用与实践,院校干部轮训教育任务不断增加,装备型号增加的同时,专业范围也同时增长,部队干部对于院校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大量增长的趋势。

1.1 部队需求提升,专业覆盖广泛

随着现代作战模式的不断变化,部队建设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2012年以来,军委和总部都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部队和院校建设的最新指示精神,将部队需求提升到人才培养需求的首要位置。部队与装备相关的专业都开展了培训需求论证工作,并与院校进行了沟通。

1.2 新老装备结合,教学任务复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军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目前处于机械化信息化并行发展的阶段,老装备改造和新装备列装工作同期开展,许多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武器装备中,部队干部轮训工作受其影响,在专业需求方面也呈现出新老装备交叉结合的局面,对学历教育院校干部轮训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许多教学任务在教学方面需要统筹调配教学力量,进行教学准备工作。

1.3 岗位需求变化,课程要求提升

2013年总参下达的军事训练指示中明确强调,全军和武警部队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以军事斗争准备任务为牵引,大力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做好打仗准备,提高打仗能力,突出使命课题训练和基础训练,按实战要求检验衡量训练成效。

1.4 型号专业较多,培训任务增加

纵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几场局部战争,一体化联合作战是当前和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随着联合作战需求的不断增加,根据使命任务需要,新型装备不断列装部队,干部轮训任务逐渐增加的同时,培训专业和型号的覆盖面逐步扩展,一个趋于完善的轮训专业培训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院校干部轮训任务相关的方案定制需求、课程教学条件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队院校干部轮训教育的历史普遍早于学历教育,与部队岗位培训工作联系紧密。随着武器装备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作战模式的不断变革,通过干部轮训解决部队实际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常规、通用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院校干部轮训教育面临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

2.1 培训时间短,班次零散

干部轮训时间一般为1个月至6个月,短期培训时间为几天到几个月时间不等,班次相对零散,同时培训任务不固定,年度培训专业调整较大,下达任务至培训开始间隔时间短,有时任务的临时性较强,院校往往来不及主动“前伸”了解部队需求,提前开展专业设置和培训方案论证研究工作,往往导致培训方案设计与论证不够充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部队干部的实际需求部分脱节,培训效益不高。

2.2 培训装备型号变化频繁,体系化培训不明显

由于部队人员岗位更换的原因,院校培训任务的装备型号与专业变化规律性不明显,院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往往按照总部下达的任务需求进行力量动态配置,未能及时形成较为稳定的干部轮训体系,即专业体系不够完善。

2.3 与学科相距远,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院校在安排干部轮训任务时一般着眼于教学需求和教学保障,未能将轮训提升至学科建设范畴,与学科下辖的专业方向结合也不够紧密,导致院校干部轮训教育资源条件缺乏深度拓展,在长远发展规划设计方面也不够健全,对内缺少内涵挖掘,对外缺少长期的部队应用服务出口。这与当前总部提倡的“突出学科专业建设应用性与部队服务”的理念还未能达到完全一致。

2.4 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突出

部队干部轮训需求与部队训练实践结合非常紧密。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院校在教学方面与部队往往缺少持续的沟通交流,比如在联合确定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待健全。此外,实践课时往往比例低,由于培训时间一般相对较短,实用的专业综合运用类课程设计还相对缺乏,对轮训效果有一定影响。

2.5 参训人员理论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培训时间限制,干部轮训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一般都是直接针对装备的实际问题,对于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假定为学习者已经初步具备。但现实往往是,部分参加干部轮训的部队在职干部理论基础往往与培训专业的需求不一致,进校后需要一定时间补充相关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

2.6 干部轮训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化需要增强

目前院校干部轮训教学资源配置还无法达到“按需设课”的要求,一些新装备、新技术、新训法、新理论的相关内容还未能充分演化为院校教学资源,有关部队训练、管理和技术等相关理论法规、为部队科研服务的最新成果和实际案例也未能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内容,院校在实际上也往往缺少这样的统筹规划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院校一般都把干部轮训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模式,与学历教育缺少联系、衔接以及资源共享,与部队岗位培训之间的协作融合则更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轮训教育的实际效果,需要院校对干部轮训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从而提升人才培训效益。

3 对策分析与研究

军队院校特别是军兵种学历教育院校,多年来在部队在职干部轮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及部队服务经验。在服务部队过程中,院校学历教育在各学科专业方向的深厚积淀,为干部轮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干部轮训教育的持续建设与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干部轮训教育与院校学历教育、部队岗位培训相融合,全面提高干部轮训教育效益和水平。

3.1 大力开展干部轮训专业体系化建设,推进融合发展

要实现各类教育的融合发展,军队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干部轮训与院校学科建设、部队服务工作密切结合。具体而言,院校要加强部队需求情况调研,与部队一起归纳和凝练部队需求,结合需求进一步梳理干部轮训任务,加强干部轮训教育规范化建设,密切部队职业岗位培训与武器装备技术、武器装备运用与管理等大类培训方向之间的联系,突出干部轮训的专业方向特色,切实将干部轮训教育纳入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体系框架,实现各教育类别的融合发展。

干部轮训教育模式的大力发展,是军队院校教育在部队范围呈现大众化的一种体现。既为大众化教育,院校应当密切结合学习对象的需求,对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针对性的梳理和体系化的整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动态调整和重构,以切实提供不同对象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3.2 积极加强干部轮训教育顶层设计,加快融合发展

面对日益变化和不断提升的军事需求,军队院校在干部轮训教育顶层设计方面,应不断加强理念创新,加快院校各教育类别的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干部轮训教育的培训方案设计、培训目标定位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创新。在开展目标定位与培养方案设计工作时,不仅要主动与部队实际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相结合,更应当着眼于部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考虑学历教育、在岗培训的培养及培训内容、方案,注重衔接与兼容,使干部轮训教育在干部职业生涯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科学设置干部轮训教学课程体系,实现融合发展

实现干部轮训教育与学历教育、部队在岗培训的融合发展,最终体现在培训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基于干部轮训的主要功能特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需要突出课程应用功能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需求,这与学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功能有较多相似之处。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将干部轮训相关课程与学历教育课程相衔接,将相关内容纳入学历教育课程进行持续建设和内容递阶式建设,避免重复设置和学习;另一方面,可将实践应用较为突出的课程与部队在岗培训的相关内容密切结合,不断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建设。从上述两个方面全面提升干部轮训课程质量。

3.4 全面统筹各教育类别规范化建设,提升融合质量

只有开展规范化建设,确立三种教育类别并行兼容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实现本质上的融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除上述内容之外,主要还包括相应的条件建设,如师资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教学保障条件的一体化建设,院校部队联教联训相关建设,部队岗位检验与院校考核一体建设,其他相关制度、机制建设等等。需要院校和部队一起,从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部队需求和干部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出发,全面统筹各教育类别的教育资源,切实提升干部轮训与院校学历教育、部队在岗培训间融合发展的质量,提升培训效益。

4 讨论

处在一个崇尚和践行终身教育的时代,继续教育工作对于个体的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军队院校干部轮训教育在几十年来的部队岗位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年来部队需求的不断增加,干部轮训工作确实面临着压力和挑战。作为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服务出口,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需要干部轮训教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5 结语

干部轮训教育是一类培训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安排精炼、针对性强的在职驻校培训模式,其课程体系安排基本可以自成体系,但从长远建设的角度来看,将与其相关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以及目标定位与学历教育、部队在岗培训相融合,并纳入一体化建设范畴,借助其他教育模式的先进经验及优质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干部轮训教育的课程理论水平,同时可以兼顾实践内容的建设,促进院校与部队的沟通联系乃至相关合作机制建设,对于部队干部的职业规划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9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服务教学内容,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构成了完整互动的教学链。优化的教学形式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加容易实现理论知识的传授、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在职业岗位上“能做事”、“会干活”的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服装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内容设定的前提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运用科学、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可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便捷有效,在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中,可采取学干结合,先学后干,或在服装设计制作现场边讲课、边操作、边指导、边总结,点对面教、手把手学,使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再者,对于完成的课程任务,可通过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便学生从课堂中的观者、听者、答者、记录者转变成思索者、提问者、讨论者、积极参与者。

二、强专业基础与重实践实训的有机结合

专业基础与实践实训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互为衔接、互为依赖、互为影响的重要环节,专业基础知识是实践实训能力的前提,实践实训能力是专业基础知识延伸与应用,两者有机结合形成科学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与系统。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是社会应用性、行业应用性十分明显的专业,服装专业学生是典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既要强专业基础,又要注重实践实训,并将两者有机有效结合,为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实的教学保障,轻视和漠视其中任一环节,都将对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实现强专业基础与重实践实训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为后续的实践实习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同时,注重实践实习课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培育和发展;二是要注重学校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善于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将专业基础理论有机地融入实践实训课,在实践实训课中将专业基础理论融会贯通,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实训,在实践实训中运用、验证和巩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从而,提升专业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三是要注重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训的有机结合。由于高职服装专业教学鲜明的应用性,因此,企业实训见习成为服装专业教育教学不可替代的必要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胜任职业岗位不可或缺的中转站。在企业中通过顶岗实习、实训实战,实现工学一体化,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有机衔接,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程序,使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此外,还要善于组织低年级服装专业的学生深入服装设计与加工企业,到生产一线观摩,到消费市场调研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直接感受服装的设计与生产过程,增强专业感性认识,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拓展服装专业教学的平台,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成长成才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专业。

三、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

学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代服装专业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核心要素,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时展、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水平。可见,培养独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服装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在注重培养服装专业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适应时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良好学习实践能力的学生,才有可能不断地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使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到强化与转化,形成创新成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是学习实践能力的延伸与发展,同时,对学习与实践能力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促进学习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服装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如何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来推进: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萌发和形成要创新、想创新的意识,构建学生的创新意识自觉;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育学生敢创新、不畏难、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慨与品质;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能不能创新、会不会创新的品质与潜质,是能否最终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要素。创新能力是善于创新思维、发明创造、创新运用的能力,具有发展性、革新性、颠覆性特征,培育培养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迫切要求;四是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教学生态,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型教学氛围、改革教学方法、推进与完善学校和专业的制度设计,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来为培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有利而必要的条件。

四、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阵地,社会需要就是学校的责任和目标,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来培养相关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向应当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有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企业输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从被动模仿加工型企业向自主研发,品牌经营型企业多元化发展。中高档服装市场及与服装相关的配饰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企业的规模生产、规模销售、网络销售等为服装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服装业走向技术密集型的必然趋势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控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WTO新规范的进入,迫使行业加速人员结构调整,急需补充成衣出样技术、工艺技术、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CAD技术员、销售业采购顾问、专卖店经营主管、奢侈品营销管理员等新生新型岗位既为服装专业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专业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与市场需求同步,要确立发展意识,遵循教学规律,推进教学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改革课程结构,建立学科特色,强化专业实践环节,使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契合呼应、有机结合。在强化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开设多方向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拓展专业视野和对社会就业的适应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技能内化和迁移。鼓励学生报考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掌握多个单项技能以达到技能的复合性,使其成为具有多岗位就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

服装培训后总结篇10

关键词:就业培训 培训模式 特色就业培训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中国编钟之乡”“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总人口256万,辖一县一市一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随州借助于“汉――随――十”汽车走廊和“鄂西生态经济圈”快速发展,形成了汽车机械、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等七大产业板块。随州属于湖北省较不发达的地区之一,2013年全市GDP仅661.94亿元,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规模最大且增长最快,增长12.8%,第三产业增长10.5%,第一产业增长4.8%。

一、就业培训服务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1.服务随州支柱产业

随着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逐步向欧五标准过渡,小规模企业先后与中国重汽、厦门重工、东风公司等500强企业重组。由于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对劳动力数量需求相对下降,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

汽车改装产业需要大量中高级电焊工、维修电工、机器人维修等人才,但此类高级技能人才已由本地的一所技师学院和高职所承担,就业训练中心不必要重复投资实训设备,而且在师资方面也没有优势。为此,就业训练中心开设了服务汽车产业的叉车、汽车装配、AutoCAD等相关工种培训,弥补了本地区初、中级技能培训的空白,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2.服务随州第三产业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各类服务人员。而大量的城镇失业人员、企业改制后的4050人员、失地农民不能适应企业用工需求,使劳动就业人员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人口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此,就业培训中心适时推出餐厅服务员、月嫂、养老护理员等培训,解决了中年妇女的就业困难,缓解了就业矛盾。

二、培训模式对接就业职业能力

就业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成年人,培训时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实用的工作任务的基本职业素质为重点,尽量采用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形成“以学员为主体、任务教学为手段、生产性实训为载体”的职业能力培训模式。

例如,传统 Word应用教学模式是按启动、退出、新建、保存、汉字输入与修饰、图文混排、打印输出等程序讲解,学员学习后没有成就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针对Word应用设计了输入一首唐诗、制作个人名片、建立家庭收支表等任务,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学员完成任务后会有成就感。

一是对失地农民采取上门服务、与征地企业合作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时将理论学习、情境模拟、就业实践三者有机结合,引导学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着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是对月嫂、护工、育婴员等进行培训尽量采用集中培训模式。随州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7%,已成为湖北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老年人的赡养也由家庭转向社会,急需更多的养老护理人员。为此,就业训练中心在随州地区首创月嫂、护工培训,具备较好的培训条件和过硬的师资队伍。请三级医院妇产科专家担任技术指导或培训,联合制订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大部分月嫂学员在实训期间就已得到雇主的预约,对随州服务专业培训及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对企业需要的叉车、汽车装配等工种培训尽量采用项目引导的一体化模式。

三、就业培训遇到的问题

1.培训内容更新与现实需求不适应

一般情况下,教材内容和应用软件的更新速度远落后于网络的更新。如订购的《劳动合同法》培训教材局限于对法律条款的解释,与现实中的案例没有紧密联系,没有与当地劳动仲裁方面的案例结合。空洞说教吸引不了学员,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设计学员关心的案例来解释各条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一般是介绍Microsoft Office 2007办公软件,而网络上已使用Microsoft Office 2013。

2.培训教师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培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国家政策、先进技术和教学方法,更新培训观念和知识体系,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就业。

3.师资队伍人才库需要建立和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