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活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3 10:16:15

朗读者活动总结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1

1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朱自清是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的大家。文章开篇寄兴于燕去燕来、草木枯荣这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引发出作者本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求索。全篇文字清隽洗练、思路缜密、情景交融、表达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内涵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感悟生活和表达感悟的方法,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应有效利用课文的有利资源,充分体现单元的学习重点。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读自悟,但由于朱自清的文章写作年代较早,一些句子含义深刻、句式独特,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阅读实践,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在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要求在阅读中思考、做批注,并能抓住感受深的词句谈出自己的理解。知道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合作交流与读文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真正用意。

4教学目标

1.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并尝试表达。

3.体会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自己谈感悟

5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和品悟重点语句来欣赏文本,学习写法。

感悟本文所蕴含的作者的反省和警示作用。

6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7教学过程

7.1

第二学时

7.1.1教学目标

7.1.2学时重点

7.1.3学时难点

7.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诗画导入

1.看课件画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刻苦、惜时的图片),复习古诗(《长歌行》《劝学》《偶成》),谈感受。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活动2【导入】复习旧知,谈第一课时收获

活动3【讲授】品读感悟

品读感悟。

1.自学,找出最美语段画一画、品一品、悟一悟。

2.小组交流品读感悟。

3.全班交流品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谈感悟。

2.指导朗读方法。

3.齐读,感受作者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惋惜。

4.总结第一部分内容。

5.课件(时间一去不复返),板书(光阴飞逝)。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谈感悟。

2.重点理解“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⑴从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⑵联系自己谈体会。

⑶指导朗读方法。

⑷欣赏课件(学生、老师从小到大的照片,播放音乐《时间都去哪了》),激发情感。

⑸全体情感朗读。

3.

重点理解“洗手的时候,……在叹息里闪过。”

⑴从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⑵找出这部分暗示的两个角色(作者、时间),体会时间的无奈和着急。

⑶师生分角色朗读。

⑷同桌分角色朗读。

⑸思考:作者为什么选取吸收、吃饭、默默这些事例来写?

⑹学习作者选取生活事例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写法。

4.

总结第二部分内容。

5.

课件(面对八千多日子的逝去,作者感叹不已),板书(先贤无奈空嗟叹)。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重点理解“过去的日子……白白走这一遭啊?”

⑴体会作者自责、发奋的心境。

⑵根据本课所学朗读方法读好段落。

⑶全班情感朗读。

2.

总结第三部分内容。

3.

课件(感叹时光匆匆)。

活动4【活动】理顺课文、总结收获。

1.

理顺课文。

2.谈谈新收获。

3.

总结全文作者情感及自己收获。

4.板书(时不待我

少年惜时当自强)。

5.

齐读对联

光阴飞逝

先贤无奈空嗟叹

时不待我

少年惜时当自强

活动5【活动】总结散文特点。

1.

观察本文三个层次,思考本文写作顺序,学习散文无明显写作顺序的特点。

2.

观察本文三个层次,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活动6【练习】仿写作业

作者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具体描述了时间来去的匆匆,仿照课文的写法,再写几句话。

作业提醒:1、选取生活瞬间小事;2、恰当运用动词;3、适当运用修辞。

活动7【活动】板书

光阴飞逝

先贤无奈空嗟叹

匆匆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2

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所谓朗读,就是读出声音来。

朗读是用语言的声音形象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式之一。

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并通过喉头、声带和嘴唇的发声动作读出词和句子的阅读活动。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

由上定义,不难看出人们对朗读的认识不外朗读的外显形式与内因机制这两个方面。简言之,朗读是读者心理机能的外显形式。

一、由“声”而“音”是“有感情地朗读”的必然过程

从朗读的外显形式看,它是视听转换的声音传播。强调朗读主体用声音传递信息与表达情感的功能,这体现了作为音意结合体的语言最基本的属性——表情达意。声音可以达意,亦可传情,但具体而论,“声”与“音”在分工上还是有所不同的。《道德经》有“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之说;《乐记》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於中,故形於声。声成文,谓之音。”意指“音”是经过文饰的人类心声,只有发自内心而又“成文”(有节奏)之声,才能称为“音”。晚晴理学家、文学家曾国藩在《冰鉴》中对“声”与“音”的关系作了具体的阐述:“音者,声之余也……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可见,声和音密不可分,但亦不尽相同,从产生的过程看,音,是声的余波或余韵。二者相去不远,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而从听觉上看,声多为噪声,无节奏、音调与情感之分,声以其物理性多寓意;音多乐音,有节奏、音调与情感之别,音以其社会性可传情。

因此,“声”的基本功能就是表意——客观的信息,若在“声”的基础上,学会用心去发“音”、听“音”,方可传递主观的情感。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善听在知音”、“听话要听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顿挫、抑扬都可能显示出某种情感的变化。如音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表欢畅;多抑少扬、缓慢低沉,表悲痛;多快少慢、急促音短,表紧张。音种类很多,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诱导着人的情感的发生与转换。简言之,传情、悟情的是由“声”而“音”的结果。倘若读者仅用“声”朗读,充其量是声嘶力竭般的“动口”,这种大声疾呼正是当下课堂朗读的通病。相反,如果学会发“音”,利用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与停顿等构成抑扬顿挫的节律,则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呈现令人动心、动情,甚至动容的境界。富有节律的语音“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还有一种惊人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其实,朗读时,“声”与“音”在表情达意功能上的分化与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语音的节律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由“声”而“音”,是有感情朗读的必然过程。文章之所以强调声音在表情达意上的关系,意在指出朗读中那种放声疾呼的“学生腔”的结症所在——有声无音,有口无心。不可否认的是,音可传情,但音不能生情,情终生于心。

二、“用心朗读”代称“有感情地朗读”更恰当

就朗读的内隐机制而言,它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音”固然可以传“情”,但归根于心,是人的心理机能表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所以朗读是内隐的心理机能的外显行为。朗读中的目视、脑想、唇动与耳听等环节无不与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现象密切联系。其中,情感作为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广泛地弥散并浸透于其他心理因素之中,成为触发其他因素的诱因与动力。因此,人们才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称之为“美读”课文。在朗读中,如果没有主体的情感体验,美感也就不复存在。其实,人们早已注意到朗读与审美的关系,只不过还仅将朗读视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殊不知,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层次的朗读必然是有感情的。对此,英国艺术理论家科林伍德早有论述:“感觉因素和情感因素两者不仅在经验中结合起来,而且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样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样式可以说成是感觉先于情感。先于在此并不意味着时间上在前,如果是那种情况,就不会是一种经验而是两种经验了。”所以,朗读不单纯是一种发声行为,也不纯粹是一种普通的心理活动,而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审美活动。

但从另一方面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提法又不够科学、严谨。首先,朗读不仅可以传情,亦可启智、明理,“有感情地朗读”,容易单纯地追求朗读的情感化,甚至情绪化。尽管情感是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最重要的因素。朗读是感知、想象、情感与思维等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审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提法容易弱化感知、想象与思维等心理因素在朗读中的协同作用,因为朗读者在情感上首先就是以一种顶礼膜拜式的“欣赏者”的姿态去揣摩,甚至迎合作品的情感基调,他们没有去用自己的心智深入解读、评价,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免单一。而就教师的朗读指导而言,过于丰富、夸张的表情、语调,挤占了读者想象的空间,缺乏对读者完整心智的尊重与开发。

其次,“感情”不完全等同于“情感”。通常,人们在使用中没有对它们进行严格区分,如“情感丰富”,亦可说成“感情丰富”。然而,任何词语的形式总是对该词语的功用作了不同程度的分工与规定,从而体现人类思维的丰富程度与认知的不同倾向。因此,词语结构、语素顺序的不同,本质上必然意味着概念的精细差别,如人们常言“有感情地朗读”,却不说“有情感地朗读”。这固然有语用习惯的问题,此处暂且不对“感情”与“情感”的区别作语法上的深入剖析。单从语义看,《现代汉语词典》将“情感”解释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对“感情”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可见,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作为日常用语的“感情”,却又可以表示个体在活动中肯定的心理反应,即对客观事物的关切、喜爱。因而,“有感情地朗读”,首先强调的就是读者应喜欢朗读,能用心地、专注地朗读,或全身心投入到朗读活动中。读者“感情”投射的对象首先是朗读活动本身,其次才是文本中的艺术形象,这是对朗读者的心智状态与动机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读者积极的心智准备,何来朗读的情感表现。最后,国外母语教育中并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笼统要求,而是在关注读者的兴趣、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反思性精神的基本原则下,根据文章、读者的差异,分别提出或大声的、或流利的、或有表情的、或想象性的、或批判性的、或反思的阅读要求。

鉴于此,与其“有感情地朗读”,不如“用心朗读”这一提法较为科学、直观、易懂。不仅对读者的心智状态与动机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突出了朗读过程中是读者的感知、想象、情感与思维等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认知规律,从而能以“解读者”而不是一味地以“欣赏者”的姿态参与朗读。

三、朗读指导中莫把态度当作情感体验产生的条件

对“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情”一词的理解要把握两个不同层次:其一,心智准备层次的“感情”,即“用心朗读”。其二,目标层次的“感情”,即情感。心理学以“情绪”与“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研究“感情”,帮助学生体验并表达情感是朗读的目标之一,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标。以下文章正是从这个层次上指出朗读中莫把态度当作产生情感体验的条件。

朗读教学中,朗读者在“请带着崇敬的(或热爱、或仇恨等)情感朗读课文”类似的教学语言指导下,朗读还是不能声情并茂。究其原因来说,这种指导方式不仅违背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情感生成规律,更重要的是,指导者还混淆了态度与情感,没有把理性的态度转化为感性的情感体验。客观地说,词语“崇敬”、“热爱”、“仇恨”既可以表示“情绪情感体验”,又体现了人的“态度”,两者相互纠缠。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情感这个心理过程的基本运动形式,而态度是体验这种反应方式留下来的痕迹,是一种结果,不是情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在体验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喜怒哀乐才是情感,情感总是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的,体验过程一经完成,作为“痕迹”的“态度”才会表现出来。莫把态度等于情感,甚至把“态度”与情绪情感的体验过程搅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态度是个体不仅对人和物、事与景的认知和感受,同时它也可能对既已存在于人们内心世界里的认知来一番演绎、提炼和升华。它更侧重于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结果和对结果的进一步深化,换言之,态度是一种思维的结果,受意识直接控制,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而情绪、情感的体验却只是个体对人和物、事与景的认知和感受,它侧重的是反应过程中较为具体的表现形式,需要更多的具体形象刺激来表达与承载。体验所产生的情感是不受意识直接控制的,谁能说他要想产生某种体验就产生某种体验?因此,那种“请用……的情感来朗读”的指导是徒劳的。

可以说,态度和情绪情感的体验都是认知的结果,但态度是思维的结果,而情绪体验是行为的结果;态度可以抽象地存在,当它需要具体的载体来承载的时候,它可能就会转化为一种情绪体验了。如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普遍地深藏在每一个国人的心底,但有时却表现为观众对获胜的欣喜若狂与运动员的热泪盈眶,有时却表现为革命者对敌人的满腔怒火与放声大笑。而情绪情感的体验是以态度的方式保留在大脑里的,又随着体验和需要系统的发展变化或加深或减弱,这种痕迹逐渐形成个体的态度体系。

这种区分,对朗读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朗读的目标上看,朗读就是要把相对波动的、暂时的体验升华为稳定的、持久的态度。但就朗读的方式而言,同时也要为稳定的、持久的态度寻找艺术形象这一载体,审美者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单说后者,那种“请带着某种情感朗读”的指导之所以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表面上看是错将态度视为情感体验的条件,实质是没有为情感体验寻找到艺术形象这一载体。因为,文章是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创造了不同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即由言到象再到情的过程。所以,读者朗读时也必须遵循“言—象—情”的审美规律。

比如说,当人们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时,可能会用“这个地方真美”这句话就足以自然表现当时的情感体验了。但我们也看用“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样的书面语言创造艺术形象。比较这两种表达,前者是用“美”这样抽象的、含义确定的概念,后者是用艺术化的语言创造艺术形象。语词本身虽然是抽象的,没有形象性,但却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段引发读者的形象感,更容易激发读者内心的情感体验。这种形象感并非是对语言符号的直接感受,乃是由这些符号引起了读者头脑中的表象活动。词和表象之间的联系从个体咿呀学语之际就已经开始训练并逐步建立起来。朗读中,情感体验的获得是在艺术语言所表述的条件下,读者进行了再造艺术形象的结果。因此,朗读指导中,单纯地用“读出你的热爱、喜欢”这些表态度的词语不能激发起读者的形象感。因为人的情感体验是动态的,变化起伏的、活生生的,“死”的抽象概念是无法表达“活的”内在情感体验的,必须通过语言渲染、创设情境、移情想象等措施再造艺术形象,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才能有效地把读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通过朗读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类似激活艺术形象的实践研究成果颇丰,文章无须在此赘言。总之,成功的朗读审美无不是通过再造艺术形象来唤起审美者的情感体验的,而不是把态度简单地移植到读者内心的。

上述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几点异议,不仅关乎思想认识的深化问题,从根本上说,还决定着我们在实践中以怎样的态度处理朗读,指导朗读,几点粗浅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黎久新.朗读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9).

[3] 冯淑惠.朗读漫谈.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

[4]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 曾国藩.曾国藩冰鉴.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6]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术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8] 洪宗礼,柳市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5、6)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9] 张颂.朗读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10] 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11] 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122―01

朗读是朗读者努力表现书面言语中的生命意识的精神活动。“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言语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言语”,这种“转化”的实质就是与文本的对话。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心声尝试复活文本的心声,而尝试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复活”的结果就是两者视界的交融。文本之真、之美生成于读者的阅读之中,尤其生成于朗读之中。朗读激活和唤醒蛰伏于文字间的感情和生命意识,朗读走进了文本的世界,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歌的意境,从而也激活、唤醒了朗读者自身的生命意识。

一、朗读是对文本意义的创造

在朗读中将书面言语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言语并不是一种机械的转化,而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学生要在初步感知读物的基础上,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表现读物。如,在教学《七根火柴》这一课时,一位学生朗读战士数火柴的句子时,读那几个数字是有所变化的,而不是一味地低缓,他认为无名战士读“一”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语气应稍强,露出喜悦;读”二”时伤口可能隐隐作痛,语调应稍微低重一些;读”三”时伤口可能发作得更厉害,但他强忍伤痛,声音从牙缝里硬挤出来……不同的朗读效果反映了学生不同的言语创造。

二、朗读是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位的捷径

学生将规范的书面言语的符号对应转换成口头言语的“出声朗读”时,实际上就是自身语感与读物言语声音的碰撞、交流、融合,学生原有口语中那些不合乎逻辑的、无条理的、贫乏的言语表达,会得到逐步矫正,有利于培养言语表达的流利性,提高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在感受、发现、理解别人传递的思想、感情方面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当众讲话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但读文章时却基本清晰、流畅。因为,在口头表达时,要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的有声语言,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说话者有较强的语感能力,即语感的表现、运用能力,而朗读是把读物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这种转换,有现成材料、有文字依托,较为简单,语感较弱的人也能完成。而“完成”的过程往往就是他的语感由弱到强的提高过程。因此,肯在朗读上下功夫,就能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三、朗读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朗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的协同运动,是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才能最有效地形成朗读能力和好的朗x习惯。朗读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对于语文学习中注意力的维持、记忆效率的提高;对于展开想象、感受情感,以及对语言音韵美的领悟等,都有显著作用。学生从准备朗读到有声语言的最终完成,需要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感受读物的过程中,语脉、层次、文气这些即使教师费力也难以讲清的内容,朗读后会豁然贯通,对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也是极好的锻炼。

四、朗读可以丰富语言仓库

朗读的过程,就是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名家高手语言表现精华的过程。读物中那些准确的词语运用、精湛的句式结构、妥帖的修辞方法,总是在悄悄地丰富着学生的语言仓库。朗读的更高要求是既要再现又有发现。“读”与“说”是有区别的,“读”一般要“忠”于原作。一是忠于原作的言语表达;二是发现和再现读物的情感,就是对话的过程中作者、读者、文本互相发现、融合的结果。但朗读者不必要也不可能是作者或读物的代表或者化身,因为朗读也是一种创作,“创作不是作者个人的行为,读者也参与了,而且是创作的最终实现者”。文本的意义正是读者参与生产的结果。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朗读

新课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语感又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朗读与培养语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化朗读对提升语感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在初中课堂上强化朗读的意义

1.强化朗读可以陶冶情操,升华人生。

初中语文课文篇篇文笔优美、构思巧妙、质量上乘,作者们都饱含深情地用妙笔,饱蘸着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感情。朗读课文就是一种感化、熏陶,朗读这些文章会使人心荡神驰、情思横溢,可以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会使人受益终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从朗读中得到的宝贵教益,对激励学生树立“从小学知识、长大建和谐”的远大理想。

2.强化朗读可以品味文章,升华语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诗、词、小说以及剧本等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富有感染力,可以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自己升华语感。首先强化朗读可以体会文章的感情。比如,在教学《望岳》这首诗时,就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豪情;在上《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就让学生通过诵读品味作者的绵绵乡情。其次强化朗读可以体会文章的形象。例:在上《登飞来峰》这首诗时,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体会作者表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再次强化诵读可以体会美妙的语言。只要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就可以体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议论文的逻辑,不仅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感,还可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之终身受益。

3.强化朗读可以提升表达水平,升华能力。

强化朗读对于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成绩和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对促进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和素质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通过强化朗诵,帮助学生准确领悟词语和句子的内涵,背记佳词妙语,为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口头和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基础,全面升华自身能力。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朗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1.规范诵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正确读”。

学生在课堂朗读时,教师应认真倾听,朗读之后,教师要实事求、恰当明了地进行分析、总结之后,要做好朗读示范。教师范读时必须姿势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准确,节奏合理,语调生动、富含感情。努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朗读兴趣,如此长期地进行练习,定会使师生的朗读声情并茂、和谐婉转,真正读出作者之情、文章之情、人间之情。

2.营造活泼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尽量说”。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的不同,营造丰富多样的说话活动形式。笔者可以尝试开展成语接龙竞赛、音乐和诗词欣赏、即兴演讲比赛等风格活泼的朗诵训练,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不断丰富教学实践内容,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说”之中。比如,在学习了初一第一单元的诗歌之后,根据本单元要求,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让学生开展研究探讨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围绕这个主题活动,搜集有关材料,然后归纳、整理、撰写成小论文在全班交流。另外还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多人的。通过这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对诗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又能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构建灵活机动的督促方式,让学生“大量读”。

加强对朗诵的督促,首先要加强基础工作,就是从督促学生讲普通话开始,这也是训练朗诵的基本方式和有效的途径。要结合朗诵实践,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诵知识,使其有“迹”可循,有“章”有遵。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诵体验,要让读准读畅、如此环环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深入浅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4.打造形式多样的实践形式,让学生“尽兴说”。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5

一、质疑思考,以读代讲。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千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学会理解字词、悟化情感、联系生活。比如,从题目就开始质疑,激发读书兴趣。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从比喻句、拟人句质疑,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疑难处质疑。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给学生读的机会,教师引导设计读的层次,读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课堂上,以教师的读代替支离破碎地讲解、分析文本,而是给学生充分思考、质疑的空间。然后以学生的读来代替被动地学习,突出朗读和默读的作用。“教师点拨,让学生认真读;教师导一导,让学生自己去读。”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让学生有自觉主动阅读的兴趣,保证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通过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感受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教师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致,同时加强理解文本。低年级段教师要示范读全文,抓住兴趣导入学习文本,学习读书;中年级段教师要师范读全文或者1--3个自然段,学生能抓住文本精髓概括全文,激发读书兴趣;高年级段要示范读一个自然段,抓住主线总结提升文本。同时准确提出读书的梯度,第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读懂全文;第三,读出自己的感情;第四,读出作者的感情。有字到词,有词到句,有句到段。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学思结合。

激发朗读兴趣,“以读代讲”是师生共同体验朗读能力的表现,也是获得提高的过程。是通过自己劳动所得,感受会更深,记忆也更牢固。从而才能完成语文学习上的意义建构,实现语言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

二、启发想象,读出画面。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朗读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时间,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真正内涵。比如运用音乐来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配乐朗读。

创设出和学生心理诉求相对应的朗读环节,使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讲授《二泉映月》时,通过音乐启发想象。精读指导第一、二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听老师配乐读,你明白了什么?从哪些字词中听出来的?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配上阿炳的《二泉映月》曲,学生通过想象当时阿炳生存、生活的现状,学生沉醉在二泉映月的幽静、哀伤、悠远的意境中。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阿炳饱经风霜的苦难人生历程中,以及他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热爱。读第五、六学自然段时,配以旋律优美悦耳,情深意浓,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学生通过欣赏想象,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同时,领略到此曲的在国际乐坛上的盛誉。“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在配乐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读出意境和画面。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应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空间,在文字间找寻立体的生活画面,描绘出文本带来的个人情感体验。

三、情境渲染,读出真情。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如停顿、轻重、快慢、儿化、语气等等。这都需要教师语言创景启发引导。

比如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喜爱。在朗读前,可以对他们讲一些主持人、播音员的练习朗读走上领奖讲台的故事,激发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此外教师的评价语也可以创景激励学生。课堂中,每个学生读后,教师都要用生动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比如,在讲授《燕子》一课中,我评价学生:“多柔的柳枝啊,从你的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了。”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语,也是制造了一个语境,通过评价语向学生透漏了修辞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一节好的语文课是书声朗朗,有声有色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真正地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升华,有种超脱现实的思维灵光。

四、画面熏陶,读出美感。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字的组合都是有生命的,从文本读出画面,同时也可以利用画面(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在讲授《花瓣飘香》第二课时的时候时,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学会读出文本梗概。透过画面,精读抓段落,抓句子,抓词语。学会读书的方法和美读的技巧。

在讲授《大作家的小老师》时配以孔子拜师的视频画面,学生在画面想象中加深了对文本中萧伯纳语言的理解,感受到他的心理变化。从而拓展提升文本内涵,加强对第五自然段的朗读指导,总结、升华、解开文本的主题。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6

1.轻视朗读教学,2.朗读的目的不明确,3.朗读的面窄,4.只求形式不求实效,5.示范朗读重名家轻自身,教师自身朗读水平亟待提高,6.重技巧指导轻情感引导等等。

可以看出,朗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总的说来,还是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深,以致重视不够,应从观念上根本改变。而这与朗读教学的理论建设薄弱不无关系。当然,一些具体方法、措施的探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注重朗读的形式和技巧

1.朗读的语音停顿。

语音停顿有自然停顿、语意停顿和感情停顿之分。自然停顿是朗读中因呼吸而采用的语音停顿。语意停顿要求按照语言逻辑将句子划分为若干语言单元,在它们之间作短暂的停顿,使语言表达更为清晰。感情停顿是根据阅读内容感情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语言停顿,随感情的深沉与激越,时而舒缓,时而疾进。

2.朗读的重音。

它分为语法重音、语义重音和感情重音。朗读中体现重音的方法有:加重音量,加长发音时间以及一字一顿。

3.朗读速度。

一方面,要根据朗读内容的表达需要选择朗读的速度。快速朗读那些表达欢乐、兴奋、惊恐、愤怒、激动等感情的语句,慢速朗读,用于表达悲伤、忧郁、痛苦、失望等感情。朗读记人为主的文章,快速度用于性格活泼、机智聪敏、心情愉快以及青少年人物;慢速度用于性格内向、反应迟钝、心情忧郁以及老年体弱者。另一方面,朗读的速度还取决于朗读内容的语言表达特点。譬如排比修辞一气呵成、气势逼人,自然快速读出;而双关语,言在此而意在彼,语言含蓄、耐人寻味,固应娓娓道来。

4.教师示范朗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有示范读、领读、轮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小学中年级学生自制力差,活泼好动,传统的齐读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和厌倦,教师的示范就成了朗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示范朗读不应成为学生亦步亦趋的摹仿目标,而应作为一种指导学生怎样展开表情朗读的实例。示范朗读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朗读欲望。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启发,从中学到技巧。

5.情感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是发展思维、激感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朗读往往要求整齐、准确、连贯,而对于真实情感的流露则没有进一步作要求,这样的机械性要求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只有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时,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总之,小学中年级的朗读形式和技巧要根据阅读材料的异同灵活掌握,中年级是阅读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优化朗读教学课堂

1.保证读书时间。

根据中年级班上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出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烦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形式花哨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让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在学生朗读时适当放些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录音然后进行竞赛等。

3.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适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三、注重朗读评价,多鼓励,多指导

新课程改革强调“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而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也就是说教师可将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和鼓励渗透于朗读教学的课堂评价中,准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运用艺术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模式策略,进行高效的朗读教学。

1.艺术性评价。

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结合具体课文情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反馈,这种策略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课文朗读能形成高水平的自我评价,更深层次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2.激励性评价。

在朗读教学中更应注重激励性评价模式。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体现学生的发展性。当学生的朗读不尽人意时,教师可从其它方面给予鼓励诱导:“你真有毅力……”“你读得很认真,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只要教师对学生满怀着期待与爱意,总能从各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地方。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思考 示范朗读 反复朗读 情境朗读

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肯定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确,朗读可以营造出良好浓厚zhe shi 的学习氛围,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提高学生们的语感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体会,从而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积累并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词汇句子,并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领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之,朗读对于小学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呢?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示范朗读教学

朗读是一种“口与耳”的运动艺术,因为朗读直接刺激的感官就是听觉。因此,示范朗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个时候的学生语文知识并不丰富,很多字词都不会。而示范朗读,正好可以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扫除了学生的生字障碍。同时,在小学课堂上,教师通过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精彩朗读,不仅可以将精美的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还可以将学生们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画面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作者的悲欢喜怒,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小松鼠找花生》时,就可以通过示范朗读进行朗读教学。老师通过范读,可以把书本上的文字通过声音瞬间变成一幅幅立体的画面,而学生也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的朗读节凑,展开丰富的想象:“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在教师的示范朗读下,学生们似乎很快就记住了故事的情节和内容,并且对于故事的内容展开联想,可能还会想小松鼠最后到底有没有找到花生呢?在教师轻重缓急的示范朗读过程中,学生们的情感也会随着小松鼠的心理变化而变化,时而高兴,时而着急,时而奇怪。最后,学生们的内心也会涌起一股朗读欲望和学习激情。

二、反复朗读教学

反复朗读,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众所周知,重复、反复是较深记忆的重要手段;对于语文而言,朗读也是较深记忆和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课文的朗读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练习,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即要做到吐词清楚、重音突出,字正腔圆、字音准确;轻音简化,尾音不拖沓。此外,通过反复朗读,还可以训练学生有情感的朗读,避免出现不加思考,也不投入感情的“读望天书”现象。

反复朗读教学,特别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因为小学语文课文都具有语言简练,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们进行反复的朗读,不仅纠正了学生发音不标准的现象,又可以教学生学会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还让学生在反复的过程中熟记了生字生词,对于难以理解的句义也有了更深的感知,对于文章的情感有所感悟。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语感大大增强,对于课文的内容与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文学素养也得以熏陶。此外,在反复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重点地选取一些诗歌或者精美段落,让学生反复进行朗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重点句子、段落的意思,理解诗歌中的美感和涵义。

三、情境朗读教学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爱玩、好动、爱表现,希望被关注与肯定,因此,我们在进行朗读教学时也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创设趣味多多的情境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良策。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深奥的内容,教师通过设置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将深奥的内容简单化,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情境朗读教学的方式很多,有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比赛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等等。

仍然以朗读《小松鼠找花生》这一课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时,就可以设置故事情境,让2-3个人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情境朗读。比如一位学生扮演小松鼠,负责朗读小松鼠进行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一位学生扮演“鼹鼠”、“泥鳅”等于小松鼠进行对话,而第三位学生负责朗读独白部分。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在各自的角色里面,有感情地“表演”着,更能够深刻地理解并体会课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又比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一边放一段较为伤感的音乐进行伴奏,一边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更能够领会到对伟大的缅怀与依依不舍,激发起学生们对总理的无限思念与哀悼。通过情境朗读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总之,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喜欢朗读、善于朗读、勤于朗读,从朗读中有所认知,有所感悟,有所领会,并有所收获。朗读教学的方法也很多,这需要我们的教师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与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出一套适合的朗读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指导朗读;范读;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02-02

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普及,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花样百出,让人看了眼花缭乱,而琅琅的读书声却愈加稀少。一堂热热闹闹的课下来,总让人觉得缺失了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班级读得不错的学生寥寥无几,尚且不愿意在课堂上朗读;有的学生站起来畏畏缩缩,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学生哪怕读一两个句子都会添字、漏字、错字、读错顺序,连最基本的准确都做不到,更别提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朗读了……凡此种种,无一不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和信心。我们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总是着眼于学生试卷上答题的对错与最终的分数,而不会去测试学生的朗读能力,长此以往,语文教师就忽视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更为糟糕的是,我们有的语文老师连自己都不会朗读,拿什么去指导学生呢?恐怕想要去指导,也只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坚守这样一个理念: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并且必须有琅琅的读书声。《说文解字》中对“语”的解释为:“语,论也,从言吾声。”可见,语文,就是要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至圣先师孔子教弟子就提倡大量诵读,《论语・子路》篇有“子曰:‘诵诗三百’”的记载。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更是妇孺皆知。“三分讲,七分读。”千百年来,这种诵读教学法培育了多少文人骚客,给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见,朗读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但在语文课堂上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热爱读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爱读书的孩子在朗读时总是频频出错,经常添字、漏字、错字、颠倒顺序,连最基本的准确都做不到,更别提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样的孩子一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这就要从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着手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去读,去思考,去理解,去探索。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1、选好书激趣。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特别是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

2、讲故事激趣。小学低段的孩子天真纯朴,活泼好动,识字量较小,自主阅读比较困难,但是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经常给低学段的孩子讲故事,以此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老师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看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或者经常开展班级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孩子有自信心和成就感,鼓励他们去广泛地阅读。

3、师生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身教重于言传。老师身体力行去阅读,了解阅读内容,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课上课下,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人物、分析问题,对孩子爱上阅读肯定大有裨益。我在给孩子推荐书目时,必定先自己读一读,或者跟孩子们一起读。每次和他们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十分融洽。我也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特点,为人行事的风格,及时给予指导和教育。

二、教师要学会朗读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长流水。”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老师朗读基本功不好,上课需要范读时总是用录音来代替亲身示范,试问这样怎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所以,老师们亟需加强自身朗读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升自我,让自己不再畏惧在人前大声朗读。

三、树立标准,量化朗读

朗读有一个标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去衡量、评价,才有助于指导学生的朗读。

不管是说话,还是朗读,吐字清晰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做到口齿清楚、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打乱顺序、不回读;流利,即朗读时不结巴,不在不该停顿地地方停顿;有感情,则是指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让听者能根据朗读者的声音深切地体会到书中所想表达的感情。

在初步进行朗读指导时,可以做专门的训练,让学生把每一个标准落实到位,加强学生的标准意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朗读。

四、教师范读

很多老师习惯亲自范读,觉得这样原汁原味的教学比冰冷的录音更贴近学生,更容易打动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氛围更浓,教学效果更好。于永正先生就喜欢在课堂上范读,范读的时间大体可以分为课始、课中、课尾三个阶段。课始的范读一般是读全篇,目的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中的范读一般是读片段,指导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和精华。课尾的范读一般也是读全篇,目的是指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鉴赏能力,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我在教学《春潮》一文时,考虑到生活在盆地的学生没有见过大江大海,理解不了春潮的蓬勃气势,便配乐给学生朗读:

“……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怒吼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滔滔的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读罢,教室里一片沉寂,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问:“为什么鼓掌?”“老师读得好!”“好在哪里?”“从老师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奔腾不息的大江。”“我感觉大江发怒了,让人害怕。”“听了老师的朗读,我觉得春潮所向披靡,气势恢宏。”“……”通过孩子们的评价,我想他们受到了极大的感染,于是让他们再自己练习朗读,最后学生呈现出来的朗读十分精彩,让我惊喜不已。大概,这就是教师范读的魅力所在。

吉姆?崔利斯说:“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明白,朗读是师生永远的精神家园,是永不干涸的生命源头。愿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自信地驾驭起朗读之舟,引学生驶向母语积淀的彼岸。让我们共同实现以下三重境界:

我们是教人朗读的;

我们是教人学朗读的;

我们更是用朗读教人的!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9

关键词:朗读教学 作用 技巧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 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 文质兼美, 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 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 受到熏陶感染。朗读还有助于语言的积累, 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 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 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 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 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朗读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然而, 对于刚刚跨入小学开始正规学习的孩子,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 朗读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下面结合我的一些实践,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有效朗读在语文课中的作用

1.激情诵读能够促进知识的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桂林山水》一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绚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可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也可让有幸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朗读,学生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2.课外阅读促积累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了。如果让学生多读些,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的经历。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

二、朗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在朗读的同时注意吟诵与品味相结合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吟诵与品味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例如在《金色的鱼钩》一课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是着急地发问,第二句是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是果断地命令,第四句是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了学生的心田。

2.在朗读中合理展开联想与想象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澜、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3.搞好朗读教学的策略

(1)精选片段,对比朗读。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总——分——总”的关系十分明显,引导学生以“平缓引序——轻快赞赏——深情赞叹”的情调,朗读“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的特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文段,进行举一反三的比较朗读,理解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桂林山水之独特美,感悟赞美之情,明白文章结构,整体把握课文,为学生写作类似文章提供了范本。

朗读者活动总结篇10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把早读课专门用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因而早读课师生都重视朗读,但这一做法却让学校管理者、语文教师及学生普遍认为早读课才需要朗读,除此以外,朗读可有可无。实际上,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它有助于强化记忆和增强语感,光靠早读课40分钟的朗读远远不够。因而,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课堂和课后的时间,让学生勤朗读、会朗读。高中阶段,对朗读几乎没什么要求,大部分情况下是放鸭子式的随意朗读,而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甚至应怎样朗读,结果是朗读变为默读,自然体会不到朗读的美感,久而久之使朗读激情和朗读水平逐步减弱。

二、提高朗读教学的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朗读存在种种误区,以致语文教学中师生都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而实际上朗读对语文学习者来说相当重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应重视朗读教学,那么我们应从何入手呢?

首先,将朗读教学提上课堂教学日程。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要求学生预习,让学生预先利用一些工具书对陌生的字、词进行查阅并标注,然后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让学生朗读之前教师最好先进行范读,只有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抑扬顿挫、舒缓有度的音韵美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及主动学习的意愿,并会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选取几个朗读水平不错的学生作为典型,树立学生的信心,再辅以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学生便会对朗读充满兴趣,勇于朗读,等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愈加浓厚时,教师应对所朗读的内容配以详细解析,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