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训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4:22:41

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范文篇1

1.朗读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学生朗读时,老师必须指导其对字词的规范化读音。遇到读错的字时,及时纠正,同时还要读的通顺,掌握好断句,停顿的位置。因为在朗读中,增加了与生字接触的机会,熟能生巧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字形,强化了字词能力,又增加了语感。这些都是语文的基础知识。虽然语文考试中,没有直接考到朗读,但朗读却可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语文课文的选材几乎都是美文佳作,学生们通过对这些经典文章的朗读,渐渐可以强化自己的写作能力,使其写作文时,不会出现词汇贫乏的现象。学生们的交流对象多为同龄的孩子,而小学学生的日常对话中,几乎用不到语言修辞和句式,无法很好的表达思想感情。而对课文的朗读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帮助表达情感方式的有效渠道。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中的《火烧云》一课,其中就引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孩子们通过对这节课的朗读,大大加深了对这些修辞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这些不但可以使语文成绩取得更高的分数,还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身情感,更完美地驾驭祖国语言文字。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描绘美丽事物的文章,如《桂林山水》、《美丽的大兴安岭》、《观潮》、《五彩池》等。这些文章充分运用了中国汉字音意情结合的画面感等特点,把一个个景物,通过文字的描述,活灵活现地展现到学生面前。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们便会被这些文字引人到文中的意境中,得到美的感悟。学生们再通过自身朗读,借助文字的力量再次感受到自然美的画面感,培养出学生的立体形象思维,使其感受没得同时,建立正确的审美取向。同时人教版教材中还有唐诗宋词以及现代诗歌等多种诗歌形式,每一首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学生们通过对诗词的朗读,进而增加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品味诗歌。从而从诗歌中陶冶情操,感受到祖国语言的文化积淀,并且被其文化内涵所感染,爱上朗读,爱上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民族自豪感并且增加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实施朗读训练的方法

如果学生自身却没有朗读的兴趣,朗读只是源于听从老师,那么学生的朗读,将只流于形式,不具有真情实感,没有进人学生的内心,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效果。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朗读,这也是保证朗读训练实效性的首要前提。

1.利用好奇心,引出问题

首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引出话题,例如人教版课文《狐狸和乌鸦》之中,教师可以准备两个图片。第一个图片里乌鸦叼着肉,狐狸在树下流口水。第二个图片,狐狸开心地拿着肉,乌鸦却没了肉,看起来很伤心。与此同时就引出问题。“狐狸是怎么从乌鸦那里得到肉的呢?那么请哪位同学给我们大家讲一讲。”话音刚落,学生们都会争抢着举手朗读这篇文章了。在准备进行《雪孩子》课文的朗读时,先对学生发问,雪孩子是什么,是雪的孩子吗?之后拿出图片给学生们展示,起火的时候,小兔子正在睡觉,那小兔子会不会安全渡过吗?如果小兔子没有事,那又是怎么安全渡过的?同学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势必会积极主动的抢先阅读。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强的这一天性,便可以顺利地进行朗读训练。

2.角色扮演

除了引出问题,还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朗读课文训练。例如在《小马过河》一课中,可以把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不同的同学分别朗读小马、老马、老牛、松鼠和旁边的角色,并让其朗读的时候,带人角色的感情。如松鼠劝小马不要过河时要表现的很激动,说朋友昨天被淹死的时候,还要加人悲伤的语气。老牛说水浅的时候,要加人不屑的态度;老马要有语重心长的慈祥态度;朗读小马的部分时要带有天真浪漫的感情特点等等,同时还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同学们选举出哪个小组朗读的最好。这种如同表演节目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们的朗读兴趣,再加上小组评选,可以更激发学生们以更饱满的感情带人到阅读训练之中,从而更能体会出文章中蕴含的感情。

三、结束语

朗读训练范文篇2

比较是思维的操作手段,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有助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下面分三个方面加以陈述。

一、课文片断之间的比较性朗读

文章结构方法告诉我们,课文片断内部或片断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或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如《小站》中写到小站在荒山秃岭之中,却春意融融;《白杨》写到白杨生活在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沙漠里,却长得高大挺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通过二至五段的叙述解决第一段中“作者的疑问”,因果关系十分显明。对这些章节内容进行反复地比较性朗读,实际上就是把某一段落置于一定的背景中理解,由于语义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对照的关系,因此这样做对抓住文章线索,领会文中感情大有益处。而传统教学不是简单地读几遍课文,就是光注重某个段落的析读。很少运用段落间的联系加强朗读,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在顺序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变序朗读:在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后面分别接读最后集中抒情的段落。这时学生情感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完全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中。

因此,在比较朗读中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并把握训练的“度”,努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重新设计词句内容的比较性朗读

情感与认知相互制约的规律告诉我们: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促进的。有些同学之所以未能在朗读中很好地表情达意,是因为他们对课文词句的理解还未达到一定的阶段。这时,朗读俨然成了检验学生认知水平的标尺。重新设计词句内容,能帮助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乃至妙处。具体方法主要有删、换、添、调、补充等。如《舍身炸暗堡》中有一句“迸射出仇恨的火花”换成“发出仇恨的火花”,在对比朗读中学生对英雄的感情心领神会;《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删成“人们常常看到”,在对比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另外,补充类似情境的内容进行比较朗读,可使学生获得暗示。如教学《将相和》时学生对蔺相如竟要与璧同归于尽大惑不解,教师可出示一则材料:“爸爸给弟弟买了一双新鞋,但弟弟哭着马上就要穿上,这时爸爸伸手把鞋扔了,弟弟的哭声戛然而止。”凭着生活经验,学生对蔺相如的举动恍然大悟,再读课文时,学生已经把握了文中人物的感情脉络。

费尔马哈指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在比较过程中,学生逐渐地进入角色,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从而训练了表象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培养了语感。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的繁琐分析所不能达到的。

三、着眼学生差异的比较性朗读

由于学生有着各自的思想与见解,他们会在阅读时,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经验,对课文中事物进行再创造。因此,在读课文时,投入的情感和想象也可能不同,所以有必要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加强比较性朗读。

1、同一学生前后几次的朗读比较。读得不好允许重读,给学生以创造成功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读得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测试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朗读情况,有进步的给予表扬。

2、不同学生或不同小组同一段落的朗读比较。教师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一是鼓励学生互相挑刺,二是诱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三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又互相激励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前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

朗读训练范文篇3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朗读训练范文篇4

一、朗读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一二年级起始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从学生入学阶段就开始抓学生的朗读。一二年级正是学生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的关键时期,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朗读和背诵练习。这个阶段,学生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喜欢读书、背诵,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朗读训练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且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在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时,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朗读形式进行训练,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然后,学生在朗读过后按照朗读要求来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反馈和及时的指导。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丢字丢词、一字一顿、唱读课文、词句停顿不当等,对于具体的问题,教师要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分析、纠正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看清课文内容,读准字音,不要养成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要了解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停顿作用,不要胡乱停顿。

(二)要求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把整个句子朗读完整,要读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适当停顿,整篇文章要读的流畅连贯,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语速要适中。

(三)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能够读出不同的语气,通过语气中轻重缓急的变化学生要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引起情感的共鸣。

二、注重朗读训练的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实实在在的朗读训练。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学生才能有所提高。

(一)在朗读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一篇文章当中不管作者描写的情节是怎样的跌宕起伏、情感的变化如何发展,文章的中心思想始终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中心,以中心思想为依据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如《桂林山水》一文通过优美的语言主要描述桂林山水的景色美,学生时应一种清新愉快的语调和心情来朗读;再如,以《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人们在长安街上最后送别时的情景,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送别场面,人们的心情是沉痛并且悲壮的。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住悲伤的心情,读出人民对的崇敬和惜别之情。

(二)在朗读过程只能够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意境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当中有很多描写景色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其中的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对此,教师可以配以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置身于庐山瀑布的景色当中,运用惊叹和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使学生与诗人一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具体的语文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我们常见的几种朗读形式有领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和分角色朗读等。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具体可以操作如下:

(一)分小节朗读

分小节朗读便于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句子划分和停顿,通常用于诗句的朗读和文章中比较长的句子的断句朗读。教师在指导分小节朗读时要将句子中需要的停顿的地方用分隔线标注,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句子意思,避免学生因为不理解而把句子读破导致不能正确表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分隔练习,举一反三,提高在朗读中正确停顿的能力。

(二)分角色朗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内心世界是很纯真的,他们有着爱憎分明的感情,他们很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训练。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就比较适合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学生通过不同角色对于过河的体验会体会到老牛的不屑、松鼠的害怕、小马的犹豫和老马的慈爱学生通过把握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便很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学生把自己变为故事的主人公,读起课文来便会有声有色,生动活泼,朗读兴趣极高。

(三)轻声朗读

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大声地齐读,因为在齐读的过程中,有些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为了跟上其他学生的朗读速度而忽略了对于文章的理解,导致思维受到影响,课文读完了却毫无所获。所以,在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最好采用轻松朗读或者默读的方式,以此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训练范文篇5

一、朗读训练的功能

(一)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四)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朗读训练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

正确地读,是指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语,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声母、韵母要读得准确,调值读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拖尾韵)。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轻声、儿化及“一”“不”“啊”等字的变调、音变,朗读时要能读得正确。

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停顿,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一字一顿地读;而且,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手指指着课文中的字读,这也是造成学生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清楚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就会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加以改正时,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有关研究表明,要做到流利地读,主要是扩大“视音距”。所谓“视音距”,是指在朗读过程中要先用眼睛看,然后再读,阅读心理学中把这种看先于读称为“视音距”。刚上小学的学生视音距几乎为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知识的丰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视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由于视音距加大,视知觉也渐趋扩大。这时,学生开始进入以词句为单位进行朗读的阶段,朗读不流利的现象也就减少了。

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以语调为例,句子的语调主要有四种:升调,一般表示疑问、设问、反问等;降调,一般表示陈述、肯定、赞许、感叹等;平调,一般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曲调,一般表示幽默、含蓄、惊奇、夸张、双关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感情地读既是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又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普遍要求。实际教学中,切不可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训练,而忽视或降低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要求。

三、朗读训练的原则

(一)整体性

朗读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吸收和表现相统一的过程。朗读训练是听说读写的整体性训练,需要综合运用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础知识。要充分发挥朗读训练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朗读训练与其他语文训练、教学方法、阅读形式的关系。

朗读训练范文篇6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朗读”作用的形象说明。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的朗读,仍具有重要的作用。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对优美的文章反复进行朗读,会增加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觉上感到不适而发现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应有明确的要求,并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第一,在教学中必须使用普通话。

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自觉运用普通话来进行教学。因为标准的普通话易于表情达意,而方言则不然,甚至会令人感到别扭。同时,使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作品的“文气”。

何谓“文气”呢?著名学者唐同志曾说过:一个句子的构成,或长或短,或张或弛,彼此并不是一律的。因此,读起来的时候,我们从这些句子所得到的感觉,以及读出来的声音,也就有高低、有强弱、有缓急,抑扬顿挫,这就是所谓“文气”了。(唐《文章修养》)文气是由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体现的,当然也就决定着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比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情感基调是悲愤和沉痛。开头,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在朗读时就宜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又如作者在写到当局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短句。在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第三,应仔细品味关键词语,感受关键词语在语言中的表意效果。

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用得好,这是作者对“到”、“过”、“吹”等字进行比较后才选定的。原来的几个动词缺乏形象感,而“绿”字色彩鲜明,生动刻画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朗读时就应该仔细品味“绿”字的表意效果。

第四,在朗读中体会通过停顿来表情达意。

停顿是朗读中的间歇。停顿的位置不同,表意的效果也不同。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样几句话:“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对其中的停顿,就需认真揣摩。若在“很怪他”后面停顿,那是表达作者对他只写了“寥寥的几行”的埋怨和责怪,而这句话的本意是对他只写了“寥寥的几行”的疑惑和不解。因此,正确的停顿位置应在“很怪”之后。还有,这段话的最后一句“现在我懂得了”,是作者那强烈的愤怒和极度的悲痛,经过层层积淀至此达到饱和程度的体现。所以,读到此处,可以充分运用停顿来表达这种感情,应在“现在”之后作一个较长的停顿,让学生在这里充分体味作者内心蕴积的情感。再在“我”字后面停顿一下,从而表现作者欲说无言、欲罢不能的心情。

朗读训练范文篇7

(一)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还有许多声像教材是由有经验的的人朗读、播讲,语音标准,语言规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良,最规范的学习样板,使学生能寓紧张的学习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其效果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的文章,如《三味书屋》、《》、《小珊迪》、《观潮》、《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时间,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一个调动。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通过朗读形成内心视像,激发语感。

朗读训练范文篇8

比较是思维的操作手段,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有助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下面分三个方面加以陈述。

一、课文片断之间的比较性朗读

文章结构方法告诉我们,课文片断内部或片断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或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如《小站》中写到小站在荒山秃岭之中,却春意融融;《白杨》写到白杨生活在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沙漠里,却长得高大挺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通过二至五段的叙述解决第一段中“作者的疑问”,因果关系十分显明。对这些章节内容进行反复地比较性朗读,实际上就是把某一段落置于一定的背景中理解,由于语义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对照的关系,因此这样做对抓住文章线索,领会文中感情大有益处。而传统教学不是简单地读几遍课文,就是光注重某个段落的析读。很少运用段落间的联系加强朗读,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在顺序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变序朗读:在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后面分别接读最后集中抒情的段落。这时学生情感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完全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中。

因此,在比较朗读中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并把握训练的“度”,努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重新设计词句内容的比较性朗读

情感与认知相互制约的规律告诉我们: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促进的。有些同学之所以未能在朗读中很好地表情达意,是因为他们对课文词句的理解还未达到一定的阶段。这时,朗读俨然成了检验学生认知水平的标尺。重新设计词句内容,能帮助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乃至妙处。具体方法主要有删、换、添、调、补充等。如《舍身炸暗堡》中有一句“迸射出仇恨的火花”换成“发出仇恨的火花”,在对比朗读中学生对英雄的感情心领神会;《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删成“人们常常看到”,在对比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另外,补充类似情境的内容进行比较朗读,可使学生获得暗示。如教学《将相和》时学生对蔺相如竟要与璧同归于尽大惑不解,教师可出示一则材料:“爸爸给弟弟买了一双新鞋,但弟弟哭着马上就要穿上,这时爸爸伸手把鞋扔了,弟弟的哭声戛然而止。”凭着生活经验,学生对蔺相如的举动恍然大悟,再读课文时,学生已经把握了文中人物的感情脉络。

费尔马哈指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在比较过程中,学生逐渐地进入角色,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从而训练了表象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培养了语感。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的繁琐分析所不能达到的。

三、着眼学生差异的比较性朗读

由于学生有着各自的思想与见解,他们会在阅读时,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经验,对课文中事物进行再创造。因此,在读课文时,投入的情感和想象也可能不同,所以有必要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加强比较性朗读。

1、同一学生前后几次的朗读比较。读得不好允许重读,给学生以创造成功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读得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测试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朗读情况,有进步的给予表扬。

2、不同学生或不同小组同一段落的朗读比较。教师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一是鼓励学生互相挑刺,二是诱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三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又互相激励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前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

朗读训练范文篇9

(一)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还有许多声像教材是由有经验的的人朗读、播讲,语音标准,语言规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良,最规范的学习样板,使学生能寓紧张的学习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其效果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的文章,如《三味书屋》、《》、《小珊迪》、《观潮》、《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时间,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一个调动。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通过朗读形成内心视像,激发语感。

朗读训练范文篇10

(一)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还有许多声像教材是由有经验的的人朗读、播讲,语音标准,语言规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良,最规范的学习样板,使学生能寓紧张的学习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其效果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的文章,如《三味书屋》、《》、《小珊迪》、《观潮》、《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时间,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一个调动。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通过朗读形成内心视像,激发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