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9 03:01:48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1

我国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南宁等六座城市影视制作、广告/媒体、公关活动以及动漫制作等四类创意型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创意人才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从业时间短,人才流动性大

从业时间与人才流动性是评估创意型企业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只有拥有一定比例熟练创意工作的“老员工”,人才相对稳定,才能确保企业专业水平得以稳固与提升。2004年,我国创意产业首先在上海出现,随后在东部发达地区各省市及部分中等城市逐步得以发展,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已有近10个年头。根据调查数据,超过七成的被访人从事创意行业不超过5年。与此同时,创意人才表现出较高的跳槽频率。被访人中有接近一半表示有“2~4次”跳槽经历,更有1/4的被访人表示有“4~6次”跳槽经历。笔者把跳槽频率数据与从业时间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时发现,相对于较短的从业时间,创意人才表现出非常高的跳槽频率,人才流动性非常大。

2.职业忠诚度低

职业忠诚度是衡量创意人才工作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就业动机与职业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创意人才对创意工作的情感忠诚度。只有创意人才带着满腔热情,才有可能在创作活动中不断燃烧激情、激发创新力;也只有创意人才热爱创意工作,才能承受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在职业规划问题上,13.81%的被访人明确表示“近期有转行计划”,另有7成以上的被访人态度模糊,仅1成左右表示会“坚持本行”。创意人才如此低的职业忠诚度,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投入程度,进而导致创意型企业创新力停滞不前。

3.工作满意度低

创意人才的工作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对专业水平提升不满意与对薪资奖励不满意。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被访样本对目前专业水平感到不满意,其中有53.81%的被访样本表示“专业能力停滞不前”,更有7.62%的被访样本表示已出现“工作倦怠”。工作能力与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创意人才坚持创意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与事务性专员不同,创意人才更看重工作中的自我价值实现,而专业度的提升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方面。创意人才只有在创意工作中专业能力不断得到企业与客户的认可,对工作的满意度才会随之提升。反之亦然。

不仅如此,创意人才对现有薪酬/奖励机制普遍不满,仅30.01%的被访人对现有薪资待遇持正面评价,对现有奖励机制持正面评价的被访人只有21.43%,另有接近2成被访人表示对现有奖励机制“非常不满意”。

我国创意人才发展对策: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

人才流动性大、职业忠诚度低、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创意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意人才的发展困境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创意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于创意型企业来说,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的根本方法是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为具有复制和再生创新力的组织结构,使企业成为创意人才的创意生产基地。因此,从创新型组织角度出发,将企业组织结构打造为具有创意孵化器功能的创新型组织结构,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促成激励的发生,或能解决创意人才发展困境,并最终实现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1.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

如图所示,具有创意孵化器特征的组织结构,在总经理与项目小组之间将增设创新平台作为企业创新力生产平台。创新平台由创意、企划、客户、市场等方面总监组成,他们是企业最高执行管理者,对项目小组业务职能负有直接责任。创新平台是创意孵化器的核心驱动部门。其部门职能是确保创意型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工作职责来看,创新平台对所有项目小组的创意专业水平起到引导与启发的作用,因此构成创新平台的各职能总监专业素养要远远高于所有基层服务人员。

2.创意孵化器型组织创新力生产路径

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驱动部门的创新平台,是企业创新型组织架构的核心部门,其对于创新力的生产路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路径一:创新内容,提升出品水准。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驱动的创新平台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绝对核心。创新平台肩负创新产品的职责,通过创造性生产提升企业出品水准。以湖南卫视为例,其职能部门创新研发中心即扮演着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中创新平台的角色。作为电视传媒业中的佼佼者,湖南卫视早在2006年就正式成立了创新研发中心,以此提升电视节目创新力。①经过8年实践,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先后推出《变形计》、《我是冠军》、《天天向上》和《我是歌手》等一批优质电视节目。

路径二:打造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创新平台不仅要创新产品、提升企业创意水平,同时将打造企业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在创意孵化器型企业组织中,作为拥有最高专业水平的创新平台,各职能总监将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例如,市场研究总监将研发项目团队服务客户所属行业的相关专业报告定期予以分享,提升小组执行人员行业专业性;客户总监以客户沟通技巧、项目进程管理、团队协调组织方法等方面为主要培训内容;创意总监将在更为核心的创作层面向员工输出专业养分。

路径三:营造创意擂台,提升创意沟通能力与操作技能。创新平台实现创意孵化的第三条路径是定期发起内部创意大赛,激发团队沟通能力与创意操作技能。项目团队之间缺乏专业交流是创意型企业的一大弊病。具有竞赛和交流性质的创意比赛,将为囿于固定思维的各项目团队开拓新的视野。定期推出内部创意比赛是创新平台营造创意氛围的一种可行方式。创新平台在此主要扮演配角,通过营造擂台,刺激各小组在竞争意识下团队协作,将创新技能付诸实践。

路径四:建立新兵营,孵化创意生力军。培养新兵是创新平台生产创新力的第四条路径。创意孵化器型企业所招募到的各高校/社会实习生不再如传统做法那样被分配到企业各项目组分别学习实践,而是直接进入由创新平台各职能总监打造的学习平台,接受更系统的学习与培训。经过一定周期的实习培训,通过平台总监考核的优秀实习生将转入项目组,以正式员工身份进行作业。以国际4A广告公司奥美为例,在奥美中国最新推出的“2014奥美新兵计划”中,其导师团队成为广告公司的创新平台,发挥培养创意人才的作用。

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的意义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步成熟,创意人才将成为创意型企业的核心资源,从组织内部出发,通过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缓解创意人才发展困境,将有效提升创意型企业的竞争力。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的运作模式将从企业稳定性、创意人才工作投入度、创新力及企业运营成本四个方面,对创意型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1.提升创意人才情感黏度,加强企业稳定性

按照创意孵化器型组织创新力生产路径,企业中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将通过创意孵化器培养而成,其核心部门创新平台通过培养创意生力军、实现专业人才的内部提拔等方式实现创意人才的内向型生产。经由内部提拔的人才情感黏度更高,对企业的情感归属感更强。他们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是同步的,对于企业将附着更多的情感倾向,因此跳槽的可能性也会相对低很多。

2.提高创意人才工作投入度

工作投入度与职业忠诚度、工作满意度成正比。创意人才热爱创意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其工作投入度也会随之提升。激发创意人才对创意工作的兴趣是提升创意人才职业忠诚度的主要方式。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优化创意氛围,激发创意人才工作热情。例如,由创新平台推出的公司内部创意比赛,将常规工作变成了轻松有趣的竞赛游戏,缓解了工作压力,促使创意人才在兴趣的驱动下完成创意工作。与此同时,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打造培训平台与创意擂台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促使创意人才通过优质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工作中的自我价值与存在感得以实现,工作满意度由此提升。

3.再生创新力

在传统创意型企业人员架构中,总监主要作为部门负责人行使工作职责,各部门总监各自为政,负责所辖部门作业出品。如此一来,总监对企业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所产生的作用有限,总监们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力也很难成为企业的再生资源。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组织结构的优化,将各职能部门的总监聚合在一起组成创新平台,使总监不再受限于具体的执行操作环节。此时位于创新平台中的总监,主要扮演创新生产机制的催化剂与创新分子学习原型的角色。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部门的创新平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总监的简单集合,而是创新力的复制与再生部门,其职能范围已包括研发产品、打造学习平台、优化创意氛围等。

4.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创意型企业提升专业水平的传统做法是从外部高薪聘请高级人才。这种做法一方面因为协作问题势必需要延长创意团队作业磨合时间;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高薪引进外来高端人才,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创意孵化器型企业给予创意人才生产一条新的路径――内向型人才生产机制。其核心部门创意平台通过培养创意生力军、实现专业人才的内部提拔,使企业不再需要持续从外面输入高端人才。这一转变将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创新人才的运营成本下降。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二线城市中小型广告公司发展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1345】

注释: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山西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02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所谓科技企业孵化器,就是指创业服务中心。它是以制度为框架,以中介性体系为特征的创新服务产业。它主要是以提供新的科技成果,培养创新科技人才、新型创业人才、新兴企业和企业家等为目的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具体来说,也就是通常所见到的创业园、软件园、创业中心等基地。它是我国科技企业的孵化者,也是培养我国科技企业和创新科技型企业家的责任承担者。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山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孵化器建设在全国盛行,山西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在逐年增加,省政府不断加大科技孵化器发展的力度。1992年,山西省成立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时隔20年左右,山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是太原高新区支撑服务体系的核心,也是太原科技孵化器基地的创业服务先驱。目前,山西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有大大小小近200余家,其中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科技园等在内的17块区域。在这当中,太原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太原开发创业中心、山西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是重点对象。除了这些已经建设完成的孵化器产区,还包括一些正在建设的地区。在已经开始运作的产业园中,既包括政府主导创办的企业,也含有民营企业。这些科技孵化器所孵化的科技场地总面积接近13万平方米。

从上文可以看出,山西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不断扩大,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相比于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山西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仍需不断加强,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山西省科技孵化器目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在借鉴和学习的同时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配套的综合服务能力还不够,只是具备一些简单的物业管理功能,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园工作远未落到实处;三是虽然科技孵化器的观念和建设理念被广泛接受,政府也在加大投入力度,但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支持力度还不够;四是经营和管理企业孵化器的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并且与科技孵化器建设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还有待贯彻和执行。

2 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方法和手段

2.1 抓紧机遇,迎接挑战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阶段。这个社会大背景既对我国科技孵化器事业的发展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不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更是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从而鼓励其发展。在万众创新的年代,山西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应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科技部在2006年提出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孵化器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其肩负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所以说,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关键一步,就是要抓紧机遇,迎接挑战。特别是对于山西省这样才初步发展的省市,更要在新时期迎难而上,借鉴上海等一些城市科技孵化器的建设方法,不断地引进、消化、吸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从而促进科技孵化器的发展。

2.2 大力扶持,彰显特色

相比于一线大城市,山西省对于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意识还有待加强。随着各省市越来越重视本土科技孵化器事业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得到人们的肯定。因此,山西省各级政府要大力扶持科技孵化器,为本地区的科技和企业带来更多的希望。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关键部门,在大力宣扬和扶持下,应涌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山西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应多举行科技创新调研活动,关注科技创新发展的动态,并宣扬其重要性。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思维,以创新就业、以创新生活。同时,还可以吸引外资,汇聚各方力量,为新兴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2.3 提高功能,优化服务

科技孵化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培养科技企业和人才,是以中介性体系而存在的创业服务中心。因此,优化科技孵化器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基地功能。在为企业提供特色服务时,科技孵化器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始终以建设和基础设备为基础,以创新科技和创新思维为核心,同时为孵化企业提供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创业增值服务。在创业服务中心的功能提升中,孵化器可以按照自己的特色,开展具有特色的孵化服务。例如:山西省就可以从转变政府职能出发,将部分业务职责逐级下放,主动承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加强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从全局上动态把握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当然,还可以从服务本身着手,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功能,最终建立极具特色的创业服务中心体系。

3 结 语

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山西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山西省各大科技孵化器主张加强各项孵化服务功能,努力拓展增值服务。目前,已经形成了创业投资、科技评估、财务三大服务系统,并融合三者的优势和功能,形成新的创业抚育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山西省创业中心认真总结了科技孵化器工作,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孵化评估制度等,用制度保障了科技孵化服务的严谨性,用科技保障了科技孵化的合理性,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保障了孵化行业的高质量。山西省创业中心作为省科技创业中心的典范,是其他科技孵化产区的重点学习对象。山西省极具地方特色的科技孵化服务业正在蓬勃发展,并在积累大量的经验上,为科技孵化事业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在各种动力推进下,山西省的科技孵化器事业正不断向前发展,有一大部分科技孵化器基地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科技孵化面积在不断扩展,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关系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5).

[2]赵黎明,孔玉芳,吴文清.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余雅风,郑晓齐.大学―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资源标准[J].科学管理研究,2002(1).

[4]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3

自1959年美国乔·曼库索提出企业孵化器这一概念开始,企业孵化器逐渐受到全球各国领导的重视,在短短几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企业孵化器这一概念,结合自身国情创办了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力图为科技中小企业营造快速成长的外部环境,并于1988年加入到“火炬”计划,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自此,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目前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以及公共部门和非盈利组织的研究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强调组织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织的活动应当追求的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一个个体的利益。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个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中介机构和创新资源等组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在孵化器运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对于理顺各方关系,加强多种资源的整合,提高其孵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分析

虽然目前国内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所采用的模式不尽相同,但从各利益相关者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关系来看,总体上可以将孵化器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大类。通过分析两类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益相关者模型(图1)。

(一)内部利益相关者

内部利益相关者就是从组织内部来影响组织活动的个人或团体。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在孵企业和组织员工。

1.在孵企业。在孵企业是指进驻到企业孵化器中来,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对象的企业。由于整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的最终目标就是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他们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降低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失败率,以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成功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此外,在孵企业与企业孵化器的关系也是影响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如果在孵企业能够充分理解孵化器并且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就能够帮助孵化器更好地进行设计和进一步改善服务,从而影响企业孵化器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孵企业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利益相关者。

2.组织员工。一个组织的目标能否实现与该组织的员工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员工也是确保组织愿景及使命达成的最重要的力量。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说,其员工包括决策者、一般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员三个层次。

决策者是组织中制定战略层面目标和工作的人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决策者一般有两种:一是政府部门委派相关人员进入孵化器的决策层,另一种是孵化器自身通过招聘或外聘得来。就目前国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讲,采用不同模式的孵化器其决策层人员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决策者制定的相关决策都是对组织具有战略影响的,而且基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目标和形式的特殊性,对于决策者的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战略部署能力要求都更为严格。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会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决策者无疑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利益相关者中重要的一方。

一般管理者和基层职员是进行日常执行性和事务性工作的员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般管理者和基层职员多是通过社会招聘或委托中介机构招聘而来。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组织结构并非金字塔式的官僚组织结构,而多是灵活多变的项目结构,因此,孵化器中的一般管理者和基层职员的作用就更为重要,需要员工投入积极的工作热情,并且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

(二)外部利益相关者

外部利益相关者是指从组织外部影响组织活动的个人或团体。这些个人或团体同组织的关系不像内部利益相关者那样紧密,虽然他们同样可能是影响组织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益相关者来说,其外部利益相关者涉及较多,根据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的不同总体上可以将其分成四类:

1.投资类利益相关者。投资类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有投资行为或潜在投资意图的个人或团体,这里主要是指财力投资。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而言,财力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资金的适时注入和循环,组织的运转就会中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类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政府、银行、投资机构等。基于国内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益性,大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还主要是政府,尤其是在前期筹备阶段。然而,随着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孵化器的需求增长,依靠政府的单一投资模式显然不再适合,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也在逐渐降低。

2.中介服务类利益相关者。中介服务类利益相关者是指为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中介服务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殊组织形式,其许多相关工作都需要中介机构的介入。中介机构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提供咨询服务,即为创业者和在孵企业提供法律、政策、财务、会计、贸易、知识产权等的服务,这其中就涉及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专利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主要是指招聘组织员工、培训创业人员和员工、帮助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等,这就包括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即通过专业的途径为孵化器和创业者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主要包括科技信息中心、管理咨询公司等;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主要指提供与创业和在孵企业相关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中间试验、产品交易等技术服务,包括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广告文化发展公司等。这些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弥补创业者和在孵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不足,对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智力支持类利益相关者。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知识性的服务机构和以知识成果转化作为其主要运营内容的组织,它的有效运转必须依靠外部对其提供的智力支持。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智力支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另一个是孵化器联盟。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这两者就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智力支持类利益相关者。

一方面,大学里拥有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他们学习了专业的知识,拥有创业的激情、较高的素质和智力资本,能够为孵化器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动力;另一方面,大学还拥有相对单纯的科研环境,是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之一。科研机构则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吸收项目和科研成果的重要知识源头,它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以保证其持续有效地运转。而孵化器联盟就是在现有孵化器之间进行交流和联系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同业联盟,它能够为本企业孵化器提供模式和经验的借鉴,从而尽量避免相同失误的产生和实现孵化成果的分享,提高孵化器的成功率。

4.社会环境类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类利益相关者是指除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外,从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处社会环境的角度,对其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或者受到其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公众、新闻媒介和潜在企业等。

政府在社会环境类利益相关者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由于企业孵化器的公益性特征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溢出效应,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孵化器发展过程中,政府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除了之前提到的投资者身份之外,其作用还包括制定优惠政策、税收返还政策,帮助完善孵化器的投融资环境,完善相应信息平台等外部环境方面。政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拥有庞大的社会区域网络和广泛的相互联系,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向创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力地支持新创企业,政府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意义逐渐从直接控制转变成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科技企业孵化器目标的实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完成一部分就业、扶持科技型企业等任务。

社区通常是指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在地,从广义角度来讲,包括与孵化器产生相互作用的整个社会区域的总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从其所在的社区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多种资源,而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又会对社区的生存环境、就业环境、社区形象等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的作用逐渐加大,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讲更是如此。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中国还属于高端科技产物,需要借助于新闻媒介的力量向社会公众和潜在投资者宣传和介绍其功能和发展前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加入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中来。同时,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主体,起到监督孵化器系统运转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孵化过程中腐败、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

潜在企业是指具有被孵化器吸纳进来成为被孵企业潜力的企业。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目的就是扶持帮助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因此其所在环境中潜在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否实现持续发展。而孵化器的运行效果和被孵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样会影响到潜在企业的发展动力,如果孵化器运行效果良好,就会刺激更多潜在企业的产生,形成良性循环。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4

“最是一年春好处,又逢千枝秀发时。”今年新年伊始,纪念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20周年一系列宣传活动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精心策划和组织下蓬勃开展起来,其中大型公益性“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20周年成就(图片)全国巡回展”是一项举办时间持续长、参与城市多、覆盖范围广的群众文化活动。

此次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20周年成就(图片)全国巡回展在宁波巡展内容包括了孵化器20周年发展综述、领导关怀和社会关注为孵化器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孵化器成为自主创新“加速器”、在孵企业对社会贡献卓著、万余毕业企业共唱时代“创业歌”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图文并茂的大型展出,对我们学生来说是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如果有机会,我也要为科技企业孵化期事业服务。”在展览中浙江大学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

展览重点展出了宁波10余家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成就。目前,宁波已拥有上规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其中部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2家。建设资金总投入接近9亿元,场地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50多家,在孵高新技术项目700多个;在孵企业累计引进留学人员200多人、硕士以上人才950余人。累计毕业企业136家,培育出一批如思高软件、能之光新材料、东英禾电子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及宁波创业服务中心多位领导参观了此次展览活动,并高度评价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弘扬创业、创新精神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的巨大作用。

为了使这次展览更加详实、准确地展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和宁波创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文字内容表述,数据、图表、图片的使用进行了多次具体指导。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5

据悉,本届“移动4G+”――“创青春”云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由团省委、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主办。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云南省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实践挑战赛、云南省大学生公益创业赛。旨在通过大赛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增强广大青年创新创效、就业创业能力,发现、培育和选树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活动现场,共青团云南省委、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昆明理工大学签署共建“MM创新孵化基地暨MAK创客孵化器”协议,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赵国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副总经理黄振旺、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田军作为代表上台签署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积极发挥线上线下联动优势,与团省委牵头搭建资源整合对接平台,以“和你圆梦”为主题,逐步将“MM创新孵化基地”的资源对接服务能力覆盖全省68所高校,以社会化、市场化的机制去聚合教育、科技、商业、资本领域的资源,进一步营造全省青年创新创业氛围,致力于“人与项目对接”、“资金与项目对接”、“科技向项目转换”的扶持。

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英杰和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总经理马奎为本次第三届“移动4G+”――“创青春”云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MM创新孵化基地”签约仪式致辞。

致辞中,张英杰书记表示,高校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阵地,也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昆明理工大学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并在高校“双创”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果,昆工创客孵化器自运行以来,已有3支团队累计获得2100万的融资支持,1支团队在中关村成功创业。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马奎总经理在致辞中指出,“从2011年和中国移动联合组织“百万青年创业计划”以来,陆续建设了高校“MM创业就业基地”、“MM创新孵化基地”等。2015年,更与昆明理工大学深度合作,建设了1所“MM创新孵化标杆基地”暨 “MAK创客孵化器”,并将以此为基础,陆续对全省“MM创业就业基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转型服务能力提升。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整合合作伙伴力量,为本届“移动4G+”――“创青春”、“彩虹人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项目孵化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实践中推动创新创业扶持资源精准投放,发挥“MM创新孵化基地”作用。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孵化器 功能

概述

科技企业孵化器又叫创业中心或者创业辅导中心。一般来讲,企业孵化器是指一个可以为企业提供可租用场地、支援服务的商业发展服务设施以及可以创造成功的、创新型的新企业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成功地协助创业家创造出充满创新战略的企业,及时地为那些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企业有组织地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其有步骤地迅速发展。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方式以及其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促进新企业创业的目的,在世界各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的孵化器实践始于1987年,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为起点。目前,全国孵化器总数居世界第2位。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等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形式,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种,也是在社会变革、知识经济大力兴起的背景下大学功能的延伸。如今,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新园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脱颖而出。截至2007年2月底,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62家。已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在孵企业5700多家,累计合格企业1400多家,获授权专利2000多项,提供就业岗位7万多个,吸引留学人员2000多人,大多数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实习基地。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作为企业和高校联系最紧密的大学科技园,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科技部、教育部近日决定在今后几年,新建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使总数达80个,总孵化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源动力。可以看到,我国高校科技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而作为高校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重视科技园工作,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落实到实处,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孵化器是培育和和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而《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7项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予以解决:1.加强领导,确立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在科技与经济工作中的地位。2.增加投入,总体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扩大孵化器的整体规模。3.拓展功能,强化孵化器的孵化、抚育能力。4.突出重点,强化孵化器的“投资人”角色。5.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孵化器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6.促进合作,重点加快孵化器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建设。7.完善组织,促进孵化器的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由此可见,孵化器的功能一共有如下几点:

1.提供物理空间与基础设施。孵化器一般都需要拥有相对独立的孵化场地及厂房,从几百平方米到几万平方米不等,供企业办公、科研及生产用房。还有会议室、接待室、展览厅;电话、传真、打字、网络、复印、停车、保安、保洁、住宿、餐饮、水、电、气等公用设施,以及相对便宜的用房成本,减低初创企业的投入成本。

2.提供服务支持。这里面的服务包括帮助企业办理注册、财务、项目评估、年度审计、成果鉴定等,还包括帮助企业进行政策咨询、人才培训,最重要的是提供融资服务,通过引进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种渠道为在孵企业提供资金保证。

3.促进成果转化。这是科技企业孵化期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扶植企业、培育企业的方法,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直接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作贡献。

4.培育成功的企业与企业家。这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创造了最多的就业机会,最高的平均生产率。美国99%的企业平均雇员不到100人,90.1%企业的雇员不到20人,单个小企业的平均生产率较之大企业要高2.4倍。但是小企业失败率却高得惊人,它的高失败率产生了中小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低下。企业孵化器就是要培育新兴的中小企业,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及配套措施,减少初始成本、降低成长风险等方法,使新兴中小企业由产生到慢慢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完善的企业。培养企业的同时也培养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培养成功的企业家。

5.发挥区域和产业发展先导地位。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落实区域和产业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引导、辐射和带动中能发挥重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所谓先导产业,是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可能成为新一轮主导产业,但目前尚处于幼稚期的产业。培育和发展先导产业,是培育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积极作为的重要方面。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在先导产业的培育起步阶段,谁抓得早、力度大,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使之立得住、站得稳、做得大、做得强。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植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使其迅速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先导产业,进一步成长为区域优势增长点,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校的特点及其创新优势

我国高校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之可以成为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温床,而与其密切联系的孵化器也尤其重要。

首先,高校有丰富的项目资源,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高校每年获得部级、省市级项目不胜枚数,大部分最新的项目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这些成果技术水平高,技术集成度高,供开发和孵化的可选择性大。

其次,高校有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我国高校专职教师超百万,其中从事专职科研机构的人员有三万多人,仅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就有17万多人,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千万计的本科生,此外还有无数毕业生和留学生与母校保持着天然的联系,这是其他科研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再次,高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高校通常都有非常完备的图书馆和信息网络,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数据库储备为科研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最丰富、最前沿的信息。

此外,高校有强大的硬件支持。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有部级重点学科、中心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无数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多种技术测试和开发平台。其中有很多都是一般的企业梦寐以求而难以获得的。

三、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

依托高校的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在一般企业孵化器的基本功能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提供物理空间与基础设施。由于大学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科研项目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和完善的研究场所,其提供的主要场地应该是具有完善配套设施的办公场所。此外,教师创业可能主要问题还是资金问题,因此提供的办公场所价格也不能太高。

2.提供服务支持。大学科技园中的企业管理者大多为高校教师,他们精于技术开发而疏于企业管理,因此提供的服务应该重点侧重企业管理、政策咨询、财务等等这些方面。让师生员工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同时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渠道,包括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种渠道迅速、充足地给教师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依靠市场资源,与各中介机构实现信息共享,使在园的教师或企业家获得良好的信息服务;同时还应经常性地提供管理培训和咨询辅导,让广大师生员工不仅获得技能培训,更能获得创业观念和精神上的提升,培养创业精神。

3.促进成果转化。高校的科学研究大部分走在科研最前沿,因此也是高新技术成果最集中的地方。对这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是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任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也就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内容,因此,大学科技园要注重对企业入园的把关,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为大学服务的功能。

4.培育成功的企业与企业家。大学科技园中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大学教师,他们都是“学者型企业家”,身负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和利益(课题组利益和企业利益)。企业家在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创业者拥有企业家精神,是大学孵化器的重要功能。企业家精神从何而来?经验事实表明,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企业家,除取决于其个性特质外,还取决于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因此,大学科技园还承担建立良好的“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环境与机制的功能。而培育的企业应依托于所在大学的科研工作,使产学研真正联系在一起。同时,大学科技园还能给依托大学的科研创新工作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促进大学科研工作的创新。

5.发挥区域和产业发展先导地位。大学通常在所在区域的某些学科、科研领域走在最前沿,其高新技术科研成果也处于领先水平,必然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处于先导地位。

6.加强交流与沟通。充分利用大学教授的人力资源,发挥其在学科、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影响力,加大对内对外交流、沟通,大大有利于孵化器的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服务素质与水平,以日常操作的职业性、行业性、规范性,同时面向海外,探索、实践和完善国际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海外科技园等各种合作模式,可以使科技园走出国门,在项目和企业层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按照国际标准创建高水平的孵化组织。这些也是一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较难做到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科技园较之科技企业孵化器具有项目、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对于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地。高校只有做好大学科技园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震.企业孵化器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1,(2):33-35.

[2] 李永顺.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建设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s2):21-22.

[3] 李昕.试析大学孵化器的孵化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23-26.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7

美国孵化器状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企业孵化器的国家。1956年,美国人约瑟夫・曼库索在美国纽约的贝特维亚建立了世界第一家企业孵化器。至1980年美国只有12家孵化器,目前美国企业孵化器数量已经超过1000家(全球孵化器数量为7000多家),位居世界第一。从孵化器的类型看,40%的孵化器是拥有实验室及办公空间的科技型孵化器;30%是拥有仓库及制造车间的综合型孵化器;30%是针对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型孵化器,如国际商务、国防安全、能源等领域。在所有这些孵化器中,45%位于城市地区,36%位于乡村地带,剩下的19%位于城乡结合部。从投资方面看,52%的孵化器由政府如经济发展局投资(在马里兰州,马里兰商业与经济发展部及马里兰科技发展集团积极地为马里兰州的孵化器提供资助);20%由大学及科研机构投资;24%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组合类型的投资;在美国只有4%的孵化器其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在美国,孵化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工具。从孵化器中毕业的新创企业超过80%仍在运营,而且所有毕业的新创企业中超过80%仍然留在其所在的社区,而且大多数孵化器帮助提升了所在社区的形象。另外,孵化器能够用较低的成本创造就业,企业孵化器通过孵化企业创造一个就业机会的威本约为1000~3500美元。相对而言,其他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发展项目政府投入的成本约大于1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孵化器行业成功地创造了超过35万个高收入就业机会。而且,政府每给出1美元的补贴,产生的税收收入可达45美元。因此可以说企业孵化器极大地振兴了区域经济发展。

马里兰州新兴技术中心(Eme rgingTechnoIogy Center,以下简称ETC)

马里兰州位于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紧靠首都华盛顿。州内有23个郡和巴尔的摩独立市。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巴尔的摩市距华盛顿仅50公里,组成了著名的巴尔的摩一华盛顿大都会区。大华盛顿区是美国第四大人口区(超过600万),全球700多家跨国企业的总部坐落在这里,且是连续九年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五年中达到19.6%(除去通货膨胀),在过去的20年里,引领国家就业增长。新兴技术中心ETC是巴尔的摩市政府特许授权,由巴尔的摩发展公司BDC于1999年投资组建的一家非营利科技企业孵化器。巴尔的摩(Balti more)是大西洋岸重要的海港,西距华盛顿60多公里,是马里兰州最大城市也是该州经济中心。马里兰州是美国生物科技发展较快的地区,巴尔的摩市更是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医学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TC由两所孵化中心组成,孵化面积近一万平方米。ETC所孵化的企业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行业为主,占企业总数的45%。ETC的宗旨为通过成功孵化创新科技型企业促进巴尔的摩市经济发展并加强经济活力,ETC所成功孵化的企业将成为巴尔的摩商业社区的永久性成员。自1999年到现在,ETC孵化了159家企业。创造了超过1000份直接的就业机会;这些企业中83%仍在运营,且其中的98%留在马里兰州,61%留在了巴尔的摩市。ETC为初创企业提供一整套孵化服务,帮助他们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这些服务包括由ETC的全职员工和专题顾问帮助公司进行战略规划、决策分析以及商务分析,在商业计划的审订与修改、营销策略、市场调研、竞争分析、产品方案、定位和定价、商业推介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ETC同时应用其广泛的网络为孵化器公司提供空前的机会与商业伙伴、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府(如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科研机构、公共及私募基金等接触;并与初创的及成熟的科技企业建立人脉网络。ETC将这些孵化服务与其低风险、服务完善且经济的办公室租赁方案进行整合,帮助并引导这些企业走向成功。

除导师顾问服务和定期开展企业经营研讨会之外,ETC还有选择性地为创业初期企业特别提供30~180天每月80小时的强化指导方案,帮助其成功开启创业大门。ETC的孵化服务不只针对于在其孵化中心入驻的企业,也适用于园区外的企业,使这些企业亦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ETC客户成功吸引了超过八亿六千五百万美元的外部投资,其中集团投资占58%。风险投资占21%,上市股权投资12%,天使基金8%,州或联邦政府投资2%。ETC企业毕业的标准是:有多个付费客户;实施了一个市场进入战略;募集了充足的资金或者取得的收益足以保证来年商业运营的平稳。在企业独立成长之外,ETC还为企业合资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加速发掘企业的增长潜力。ETC非常重视企业及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分别与以色列发展中心、都柏林企业创新中心、爱沙尼亚科技园等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其园区内入驻了来自以色列、德国、爱尔兰、伊朗等国的国际企业。中美马里兰科技园(ResearchPark,University of Marvland-China)

中美马里兰科技园由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马里兰大学于2002年联合设立,得到了中美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个科技园。科技园建设的重点专业领域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农业、环境科学、能源、保健、防火等,这些都是马里兰大学的强项。科技园吸纳中国上述领域的企业入驻,同时也吸纳中国在美留学生和华裔科技人员就地孵化科技成果。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转移,或者投资设立新公司、购买美国公司等方式入驻科技园。除了灵活的租赁方案和完善的孵化服务,中美马里兰科技园在与美国企业机构合作对接及为入驻企业提供基金支持方面拥有特别优势。目前中美马里兰科技园内有40多家在孵企业,其中中国企业3家(包括1家台湾企业)。

美国洛杉矶郡企业技术中心(Business Technology Center,以下简称BTC)

BTC是加利福尼亚及美国西海岸最大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且是全美唯一一家由国家所有且由郡政府负责运营的科技孵化器。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坐落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洛杉矶

(Los Angeles)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城市,现在的洛杉矶,已成为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国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拥有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位居全美第一,享有“科技之城”的称号,著名的硅谷就坐落这里。

BTC成立于1998年,拥有三万三千余平方米的孵化面积。BTC的总投资成本约为550万美元,其中350万美元来自社区发展基金,另外200万美元来自美国经济发展局商业署。BTC的最大特点为其所在的区域48%居民为中低收入,而大多数高技术孵化器则由大学运营或在高科技集中的区域。选址于该地区的主要风险是可能会影响新技术企业入驻孵化器,然而,这座建立在垃圾场及非法废旧货物回收中心旧址上的高科技孵化器实际运营效果却非常显著。BTC园区内入驻企业通常在20~35家左右。除此之外,BTC还为数量约为入住企业数3倍的联盟企业会员(affillated membe rship)提供孵化服务,这些联盟企业会员或者由于地域原因不能入驻孵化器,或者属于前孵化阶段企业,仅拥有一项创意还未及创建公司。迄今为止。BTC创造了超过一亿美元的资产,创造了1000多个的就业机会。有两家BTC企业通过上市完成了企业融资,BTC先后获得了来自国家和州政府的七个奖项,以奖励其完善的服务和优秀的业绩。BTC入孵企业集中在软件、医疗器械、互联网、游戏、国家安全及防御等行业领域。BTC给与入驻企业的租金为市场价格的1/2。有40位资深导师深度参与企业经营辅导,为企业提供商业计划制定、政策、销售、法律、财务、工程师、及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这些导师为入驻企业提供6个小时的免费咨询辅导,之后将由企业和导师双方谈定后续的咨询价格,BTC不参与具体的协议签订,但会进行协调和监督以确保企业获得其成长所需的帮助。这些导师都是非常有才华的科学家、研发人员、企业家、商人等,有很多导师志愿为企业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或是因为职业资格的需要(如律师行业要求一定时间的义务咨询服务);或是希望看到企业在自己的帮助下成长,为长期合作打下基础;还有一部分导师是风险投资或天使基金投资者;无论哪种情况,从长远合作来看,企业和导师可获得双赢。此外,BTC定期举办研讨会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其研讨专题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计,涉及范围很广,例如:如何更好地应用搜索引擎(商业用及搜索用),如何获得风险投资,如何参与企业并购,企业财务管理速成,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研讨会都是免费为企业提供的。对于国际企业服务,BTC重在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经贸组织、经济发展组织、或孵化器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并依托该合作关系满足入驻园区内的国际企业所需政策、法律、资金、商务、和文化等方面的支持。

BTC是非营利的企业孵化器,其物业租金和服务价格虽然仅是市场价格的一半,却不是免费的,租金及服务收入所得会继续投入到孵化器运营中。以确保孵化器和在孵企业的持续性发展。BTC企业累计吸收的投资资金约为1亿美元,包括风险投资、天使基金及政府资金。BTC是全美最大的天使基金Pasadena Angels之家。且与40余家洛杉矶地区的天使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有着密切合作。企业可以根据其经营情况获得一至三轮投资。只有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直接拨付的项目资金属于无偿投资,如国土安全防御项目,政府资金将分阶段拨付:第一阶段为研发阶段,资金量为2万一30万美元;第二阶段为产业化阶段。资金量为75万~250万美元;第三阶段为政府采购阶段,政府将与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如武器)。BTC可为上述资金的申请提供支持。

作为国有企业孵化器,BTC也随时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BTC需要定期提交工作报告给洛杉矶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主管部门,内容包括企业成长状况、创造就业机会数量、吸收投资金额(包括政府及私有资金)、企业毕业后的发展状况等。从一些政府资助项目的成果中可见孵化效果。此外,州政府由具有孵化器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的监督委员会也会监督孵化器工作状况,以确保孵化器可持续发展。

美国孵化器经营管理者认为,如下要素对于孵化器的成功至关重要:

有支持性的赞助发起者;

有稳定的基金和资金来源;

国家和地方政府承诺支持孵化器的成长:

位于高能量的企业或创业社区中,即与地区学术机构有紧密联系,且社区中有功能完善的商业机构和设施;

拥有经验丰富的核心团队及创新项目;

与地区商业紧密联系,即有潜在客户来源、有志愿者的来源及有较好的公众关注度。

加拿大孵化器状况

加拿大企业孵化器是北美企业孵化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5年统计数字,加拿大有孵化器83家,投资超过4500万加元。在这些孵化器中,仅其中900余家入孵企业创造的经营收入就超过9000万加元,创造的全职或兼职就业机会达13000个。加拿大孵化器中88%以商务孵化为主,12%以技术孵化为主。统计显示。加拿大对孵化服务的需求以基本商业服务为主,61%;其次是市场支持,47%;会计与财务管理,39%;与风险投资及天使基金对接,34%:办公空间,22%;图书馆服务,22%。过去五年,加拿大企业孵化器企业存活率在80%以上。

MaRS创新中心(简称MaRS)坐落在作为加拿大经济中心的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多伦多位于加拿大心脏地区,接近美国东部工业发达地区,如底特律、匹兹堡和芝加哥等。汽车工业、电子工业、金融业及旅游业在多伦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车制造厂设在此地。其高科技产品占全国的60%。

MaRS于2000年成立,由13位关心加拿大在全球创新经济中的表现的有远见的个人、组织和企业各方筹措一百万加元投资创建。MaRS原址是老的多伦多总医院,由MaRS创始人学院收购。私募资金到位后,大量的政府资金和私人捐助资金也先后到位,包括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多伦多市、多伦多大学、多伦多创新信托机构等,今日的MaRS中心才得以动工修建。MaRS的总建设投资成本为2.3亿加元。

MaRS开发区是一个由商业巨头们和政府联合组建的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其目的在于提升加拿大科学和技术创新组织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作为私营的非盈利机构,MaRs有着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MaRs大楼的总物业面积达62.7万平方米,其中孵化器面积为3.34万平方米,占Mars大楼总面积的5%。MaRs大楼是一座商业化写字楼,除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外,楼内聚集了科研机构、政府企业、私营企业、投资者、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320余家企业。这些企业中有1/3为IT行业、1/3为生物技术行业、其他行业企业占1/3。而孵化器内的企业仅有25家,不到大

楼内企业的10%。MaRs这样独特的写字楼+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不但将创新和商业发展所需的多方资源如科学家、创新企业、商业服务机构和资金汇聚到一起,更通过写字楼经营有效解决了孵化器的运营资金问题。在MaRS孵化器,所有为入驻企业提供的管理咨询服务如商业计划制定、市场营销、投融资等都是免费的。MaRS坐落在多伦多城市商业区的中心地带,这个商业中心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该区域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的资金量比美国任何区域都要高。MaRS的硬件设施和位置提升了它与众不同的能力。MaRS身处于大学院校,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医院聚集的一个创造性的城市环境之中。同时,MaRS也临近加拿大主要金融区及工商业核心区以及重要的政府决策部门。MaRS身处北美地区研究,探索和创新最集中的区域的中心地带,周围聚集了众多的中小企业集群。MaRS创建的目的是将加拿大的科学技术突破转化为重要的国际投资,对风险投资者而言,MaRS聚集了加拿大最好的初创科技公司和成长型公司。而且提供了一个通往国际市场的平台。

MaRS投资集团拥有一个跨职能的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专业顾问、技术专家和有经验的企业家们组成。他们引导初创企业通过复杂的商业化过程,通过给予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帮助,使企业家们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商业成功的机会。此外,MaRS还通过其门户网络作为其机构的虚拟化延伸,联系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参与者、地方创新中心和其他MaRS合作伙伴。

拥有先进的模式、优秀的资源及全球在线拓展网络,MaRS成为了卓越创新的催化剂。在MaRS一期项目商业模式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目前,MaRS中心正在启动其二期项目。二期项目的投资商亚历山大房地产证券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家族投资公司,其投资的产业遍布圣地亚哥、旧金山、曼哈顿、芝加哥、伦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方,拥有众多私有及公共产业。MaRS二期项目约75万平方米。二期项目将复制其一期的成功模式,集合政府研发机构、私营服务机构、金融、科技企业集群,促进政府和私有资源的整合。

MaRS中心的商业模式也是北美科技园、孵化器较为普遍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混合型的经营模式。该模式整合了多种资产,包括房地产、科技园、会议中心等,因而其经营收入来源也是多方面的。从投资方面来看,MaRS中心成功完成了私有资本与政府资本的整合。

启示与建议

北美是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孵化器管理经验最丰富的地方。因此,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孵化器管理经验对于我国孵化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政府稳定的政策支持是孵化器发展的前提

虽然营利性的孵化器已成为一种新的孵化器模式,但美国孵化器的主流(96%)仍是非营利性的机构,并且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

(1)孵化器初始建设投资。虽然孵化器以公司模式运作,但在孵化器建设上不同程度地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

(2)政府项目补贴。由于孵化器从事的是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公益性事业,通常能得到政府不同形式的补贴支持,包括财政资助及项目拨款等。

(3)政策支持。孵化器从政府获得政策帮助,如美国税法允许投资者从某项投资中撤出资金,转到另一家公司中免交资本利得税,因而孵化器能够得到各种赞助。美加政府对孵化器的扶持和政策支持具有长期稳定性和持续性。企业孵化器可持续发展是有价值的。孵化器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企业,具有扶持高科技项目,获得高速增长的企业,推动产业创新并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是孵化器的社会目标。孵化器进行企业化经营运作,可通过提供一定的综合设施或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促进孵化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孵化器应该更注重于孵化企业的孵育和成长。因而,企业孵化器经营活动产生的盈余除在设施和管理团队上的投入,提升孵化能力外。重要部分应重新投入到对企业的服务孵化中。

孵化器模式的创新

加拿大MaRS创新中心是一个由政府和商业巨头们多方联合组建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MaRS中心成功进行了私有资本与政府资本的整合。以及政府资源和商业资源的整合,将创新和商业发展所需的多方资源如科学家、创新企业、商业服务机构和资金汇聚到一起,为创新企业成长提供了优秀的资源环境。另外,通过对房地产及会议中心等多种资产的运营和多方面的收入来源,有效解决了孵化器的运营资金问题。这种混合型的孵化器经营模式在北美较为普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政府应大力推进孵化器模式的创新,鼓励孵化器采用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积极吸引大企业、民间机构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投资,引导和鼓励政府与商业及民间资源的高效整合。创业导师机制及企业家

美加孵化器非常注重对创业企业提供全过程、跟踪式的服务,并在企业发展方面提供商业计划指导、法律法规指导、市场开发指导、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指导、投融资网络服务等,构成了极具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对初创企业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扶助作用。美加孵化器强大的孵化增值服务能力取决于其创业导师机制和企业家交流机制。孵化器拥有在企业发展战略及成长中带有指导、策划性的优秀的创业导师团队。这些创业导师都是非常有才华的科学家、研发人员、企业家、商人、风险投资者等,其中很多人是志愿者,免费为孵化器内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创业导师深度参与企业经营辅导,为企业提供商业计划制定、政策、销售、法律、财务、工程师及风险投资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洛杉矶郡企业技术中心BTC,导师为入驻企业提供6个小时的免费咨询辅导,之后由企业和导师双方谈定后续的咨询辅导价格,BTC不参与具体的协议签订,但会进行协调和监督以确保企业获得其成长所需的帮助。参与志愿服务的导师或是因为职业资格的需要(如律师行业要求一定时间的义务咨询服务);或是希望看到企业在自己的帮助下成长,为长期合作打下基础;还有一部分导师是风险投资或天使基金投资者;无论哪种情况,从长远合作来看,企业和导师都可获得双赢。

此外,在美加孵化器中还积极塑造创业文化并推行企业家交流机制。孵化器以网络活动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资源(包括政府、投资、中介服务以及企业)的参与。其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企业高管圆桌会议、企业专题研讨会、企业家网络交流活动、企业家沙龙等。这些交流活动的参与者有商业管理、科技、会计、法律、金融、资产评估和市场等方面的专家,成熟企业及初创企业的管理人士等。通过这种企业家交流机制,孵化企业可以获得创业辅导、法律知识、管理经验、市场渠道和海外市场机会,以及相关合作。与风险投资紧密结合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8

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孵化器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巢”、二是“蛋”、三是“温度”。“巢”是硬环境,就是为创业者提供的孵化场地与设备设施;“蛋”是孵化源,就是创业者的科技成果和科技项目以及创业者投资创办的创业企业;“温度”是软环境,就是为创业者的成长提供全方位服务。如何顺利创办与成功经营一家孵化器,使孵化器更具活力、凝聚力和创新力?要达到这样一个发展目标,笔者认为,首先要研究什么是孵化器?孵化器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特点?它的服务对象是谁?怎样才能更好满足服务对象的发展需求?要从建设“巢”、完善“巢”,寻找“蛋”、挖掘“蛋”,给“蛋”加温、保温三大环节上下功夫。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孵化器的创办与经营应注意以下九个方面:

一、要有明确的历史使命和目的

明确的历史使命和目的是孵化器成功创办与经营的出发点。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而诞生,又推动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个以制度性框架和中介性体系为根本特征的智能服务产业,承担着培养科技创业企业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孵化器通过整合社会相关资源,向入孵中小型企业提供物理的、有形的、静态的资源和非物理的、无形的、动态的二大类资源,为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创业、创新、生存和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了从“不挨打”到“吃饱饭”,到了21世纪要“奔小康”,要构建和谐社会,则更加需要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发展与进步。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年精心“孵化”,凭借最初48万元的启动资金,“孵出”68亿元的大产业,这给我们广大孵化器同行树立了榜样。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科技部出台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并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全面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已树立起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大旗,为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科技部就“十一五”期间孵化器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主要任务、工作重点、保证措施以及部级孵化器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大,为创建和谐社会,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历史赋予了我们广大孵化器同仁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在创业中胸怀使命、在创新中把握机遇、在激情中不乏理性,要求我们怀着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义务感,能够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心态和目的。只有如此,才能成功!

例如,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集团是一家由全国劳模、海外留学人员以及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精英组建的高科技集团公司,主要经营写字楼、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医药研发以及科技条件平台等业务,他们在北京市科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创建了数字娱乐产业、中医药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专业孵化器,综合孵化能力为北京之首。瀚海智业自创业伊始就把“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舞台、为社会分担责任”作为自己的使命,提出了“瀚海智业:既是一个企业、又是一项事业、更是一份责任!瀚海人以科技提升品质、以服务成就客户、以价值奉献社会!”的创业理念,值得大家借鉴。

二、要有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

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和发展规划是孵化器成功创办与经营的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孵化器起源于美国,只有50年发展历史,在我国也仅仅有20年发展史,历经20年求真务实的建设、发展和积累,如今国内已拥有近600家孵化器,有197家部级孵化器,有4万余家在孵企业,有1.9万家毕业企业,有2008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良好业绩。目前,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身的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历史性机遇。

科技企业孵化事业既有探索性又有挑战性。它作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面重要旗帜,顺应了时展要求,为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成功科技型企业与企业家,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是将创业构思转化为健康的企业实体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对自己选择的创业进行有效的研究与规划是十分重要的,这包括创业构思、创业决策、创业准备、创业启动、创业经营等方面的内容。

若要投资创建一家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纯市场化的孵化器,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并就其发展战略、措施、步骤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首先,要充分研究科技产业政策,把握知识经济规律,认真分析要投资创办的这个孵化器是否符合本区域或本行业的产业发展需求,它能够发挥出哪些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能够达到什么样程度,以此判断该孵化器成立的必要性。其次,要分析拟成立的这家孵化器能够整合哪些方面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的整合是否能够促进本区域或本行业的产业发展,需要有多大的投资规模,是否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能否有足够的科技项目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得以入孵,以此判断该孵化器成立的可行性。

如果拟投资创办的这家孵化器很有必要又可行,而且够整合到一系列比较理想的社会资源向入孵企业提供资源支持和孵化服务,可以加速创业企业的成功与发展并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那么就要下定决心,尽快创建。接下来,就要对拟成立的孵化器从其发展方向(可定一至二个专业方向),发展目标(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发展步骤、发展战略、发展措施、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例如,无锡市创业服务中心在其发展思路及发展规划中提出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服务创业向服务创新转变、从综合孵化向专业孵化转变、从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转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选址

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选址是创办经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有力保障。随着科技进步,科技经济领域的划分也更加具体,专业化是新经济时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经济活动单位,同样也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这种客观规律。在本地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可经营什么领域?在什么位置经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弄清楚这二点是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创办者需要在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发展状况而做出的重要决策。

要投资创办一个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首先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的大小和区域经济的现状,选择一至二个适合在本地区发展的产业领域去经营;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所选择专业领域的特点并遵循其发展规律,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专业职能要求去设计将要创办的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功能;第三,需根据孵化器的服务功能要求以及本地区的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城市布局情况选择孵化器的经营场所。

科技企业孵化器最好选择在交通状况良好、物流通畅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以便能够充分利用园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已经通过政府运作而形成的有利于企业创业成长的环境氛围,以促使孵化器自身的发展以及入孵企业的创业都得到有力的保障。

通过专业孵化定位,聚集同行业上下游企业乃至与这些企业相配套服务的有关企业孵化入驻,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服务配套完善的专业科技园,从而促进毕业企业、入孵企业、配套企业朝着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企业收益,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例如,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器(北京)有限公司。公司选址在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到2007年初引进企业384家,占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总数的15.4%,其成功经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选址正确,依托了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业服务的大环境优势。公司的业务发展定位为 “孵化器的开发与建设,专业技术平台的搭建与管理,风险投资与技术转化”;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 “从综合孵化器起步,逐步建立专业孵化器,向国际化专业孵化器发展”。

四、要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与企业文化

具备一支优秀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团队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孵化器成功经营的根本保证。“打铁先得自身硬”。 孵化器要发展,人员很关键。孵化器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通过抓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孵化器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服务氛围,用集体的智慧为入孵企业排忧解难,形成一个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激励环境,激发创业者成功的斗志、信心和决心,给与创业者以更大的支持、理解和宽容,以良好的环境保证入孵企业在这里安心、宽心和放心地创新与发展。

实践证明,大凡成绩好的孵化器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和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团队。组建一个新的孵化器,一定要选好一把手,要选择一位热心于科技孵化事业、有经营管理能力、懂专业技术、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选担任一把手;要配备一个专业方向互补性强,具备较强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物业、工程等服务专业服务能力,有着较丰富的专业经验,团结合作的团队。可以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吸引一些成功人士加盟,可以通过岗位培训,锻炼提高孵化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服务能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北京华海基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公司是科技部认定的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北京市唯一的一家数字娱乐专业孵化器。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的管理团队,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商以载道、成人达己”的经营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人文华海、科技华海、国际华海”的愿景目标鼓舞着每一位员工。华海基业在总经理王积柱先生的带领下,公司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其强大的凝聚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全身心的为入孵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五、要有充足的孵化空间与服务设施

充足的孵化空间与服务设施是孵化器成功经营的基础保障。孵化器的“巢”是硬环境,就是为创业者提供的孵化场地与设备设施,良好的硬件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孵化器需要五大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创业企业要进驻孵化器入孵,首先要有充足的孵化空间可供其租赁使用,其次要有齐备的为入孵企业提供相应服务的设备设施。

科技部下发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就申请部级科技孵化器应具备的十个条件中对服务场地与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第三个条件就是“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如是专业技术型企业中心,则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其第四个条件就是“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强,可为企业提供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服务”;其第十个条件就是“专业技术型创业中心自身应具备专业技术平台或专业化的中试基地,并具备专业的技术咨询、专业化的管理培训能力”。上述三个方面的条件要求,也是作为一家成功经营的孵化器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例如,沈阳东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公司是我国首批依靠高校优势创办的大学科技园,他们依托东北大学良好的科技人文环境,准备了充足的企业孵化空间和齐备的服务设施,到2006年底,东大科技孵化基地占地面积约为4,870亩,建筑面积达到46万平方米,园区就业总人数12,200多人,吸纳东北大学毕业生3,300余人,入驻企业达450家,其中在孵企业102家,毕业企业26家,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亿元,已发展成为集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企业家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孵化基地。

六、要有高效的企业孵化服务体系

高效的企业孵化服务体系是孵化器成功经营的核心要求。为了保证入驻企业的成功创业与快速发展,在创新服务的基础上注重孵化产业链条的构筑,不断强化和完善以下九个方面的服务内容。一是为企业提供科研、生产孵化场地,让其享受场地费用减免优惠政策;二是协助企业申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部级新产品及国家火炬计划等项目;三是协助企业申请各类科技经费和资金扶持;四是协助企业办理科技成果鉴定及专利申请;五是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技术贸易交流,开展多方面经济技术合作;六是提供各类政策、技术、市场、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七是引进人才、组织各类专业及技术培训;八是提供综合管理、通讯、信息网络、传真、文印等商务服务;九是提供会议会务、成果展示、商务洽服务,协助企业办理出国培训、考察、展览手续等。

帮助创业人才顺利渡过初创期的困难,着力帮助创业者顺利通过“六关”:即家庭关、国情关、资金关、技术关、市场关、管理关,开通人才创业的“绿色通道”。过家庭关就是协助创业者解决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和户口、住房等问题;过国情关就是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重点帮助创业者准备各种创办企业必须的申报资料,派专人联系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变更及年检手续;过资金关就是积极协助创业企业申报各级各类项目,落实启动资金,提供政策性资金扶持和社会资金的中介服务,搭建投融资平台;过技术关就是帮助创业企业通过公共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他们解决因缺少试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公关服务而影响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问题;过市场关就是帮助企业人员就企业市场开拓情况提供咨询诊断,提出适宜的市场营销方案;过管理关就是针对创业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专家会诊,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例如,北京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公司投资组建了北京首家中医药检测科技条件平台,该平台已列入北京市市政府“十一五”规划重点支持项目,2007年度荣获科技部“全国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在孵化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他们从企业需求出发,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视创新,深化管理,细化服务,有效地挖掘了内部潜力,调动了孵化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有力地推动孵化器的建设。汉潮大成孵化器在成立初始就确立了以“孵化服务”为工作的主线,围绕孵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了分支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是环境体系:有效利用和执行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为孵化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创业环境,加强物业管理,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二是项目体系:充分发掘和利用高科技成果资源,共建项目库,全面开发推广各类科技项目。三是研发体系: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利用该所的资源,为企业提供创新、研发等服务,构建研发支撑协作网络。四是人才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了一个创新能力强、专业匹配、结构合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服务支撑体系。五是投融资体系:孵化器在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积极协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和创新基金;拓展同投资公司的联系,与多家投资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定期开展项目与资金对接活动,主动为金融部门和企业牵线搭桥。 六是咨询体系:聚集各类资源,吸引、组织和调动区内外的专利、法律、会计、项目评估、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针对企业、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开展案例分析、解剖等活动,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指导及服务。七是交流体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开展创业交流、研讨活动,定期召开“创业者座谈会”,及时项目及创业信息,引导在孵企业间、创业者间开展交流活动。八是宣传体系:构建包括孵化器网站、科技孵化工作简报为主导的宣传载体,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孵化器和孵化企业的知名度,让社会各界了解、关注和支持科技创业孵化工作。

七、要有科学的孵化经营管理体系

科学的孵化经营管理体系是孵化器成功经营的根本出路。孵化器对于创业者的价值体现在:通过提供公共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业者创业初期的投入;通过承担企业的非关键职能,有效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通过帮助创业者不断完善提高,使创业者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通过组织创业者进行内部沟通与交流,使创业者少走弯路、迅速成长;通过积极帮助创业者争取外部(包括政府)的支持,而加速创业者的成功进程。

孵化器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一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依制度来行事;二是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不能让有业绩的优秀员工吃亏: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约束机制,使全体人员的行为符合孵化器公司的要求,以此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并逐步使员工由它律走向自律。孵化器是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要建立新的科学的管理办法来运行,就要培育出一种独特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管理体系,刚开始运行时,按新的模式进行没有障碍,这个机构就会充满活力,这对于吸引创业者入孵,打造孵化器品牌大有益处;管理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以后,再改就会很难,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才行。

按照权威人士的观点,中国的孵化器已经经历了四代,每一代都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第一代是物业管理型孵化器,第二代是能提供咨询、中介、培训服务的综合型孵化器,第三代是提供专业技术、管理以及市场指导的专业孵化器,第四代是以提供投资服务为主要服务功能的资本型孵化器。随着孵化器的不断发展演变,孵化器对创业者创业过程的介入越来越深、影响越来越大,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例如,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集团改革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1+1”经营管理模式。即“写字楼+孵化器”、“基地+平台”的创新模式,达到了更好地招商引资、培育企业、整合产业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服务中小企业、使大厦保值增值的目的,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不但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优质的服务,而且自身能力与实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提高。瀚海智业凭借“1+1”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其出众的经营实力、经济实力、良好的信誉,先后取得了长城大厦、海运仓国际大厦、开阳桥科技大厦等写字楼项目的经营权,他们“借船出海、快速起航、高速前进”,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走专业化、市场化和强强联合的道路,构建了强大的服务体系网络,针对入孵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专业创业导师+保姆式服务”,向入孵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管理支持平台、投资融资平台、企业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孵化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管理体系。

八、要有必不可少政府关心支持与指导

政府关心支持与指导是孵化器成功经营的重要保证。随着孵化器作用的日益凸显,全国已建立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东北6个大区的孵化器协作网络,成立了20多个省市孵化器协会。“十五”期间,孵化器“促进区域发展”的“规模经济”功能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因为孵化器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吸引外来投资更有效,在促进就业、刺激经济发展等方面以夯实基础为特征的宏观经济效应也很突出。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来自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园区、产业界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孵化器的发展获得了雄厚的社会基础。于是,各级政府部门自觉将孵化器以及孵化器的网络化建设和发展区域竞争力联系起来,突出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大举投资建设孵化器,从税收、资金投入以及财政担保等方面加大孵化器尤其是专业孵化器的扶持力度,以求从战略高度带动整个城市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良性发展和循环。

在竞争中“培养本地企业”、“带动本地产业”,这是各级政府部门希望孵化器实现的主要创新使命。在支持新创企业的建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孵化器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高度上体现了引导创新方向、提高创新速度等独特作用。因为在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中所起的创新集聚作用,孵化器内在孵企业得以迅速提高信用、缩短创业周期,更快地融入城市的创业网络,并进入区域经济的循环体系。

九、要有持续创新的科技孵化经营模式

持续创新的经营模式是孵化器事业永恒的主题。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至今,已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多种经营模式,各个孵化器都要因地制宜,挖掘潜能,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的特点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经营模式,要树立长期的战略发展观,不断探索,持续创新自己的经营模式。

各个孵化器无论其规模大小,无论是什么的体制,无论在什么地区或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把为入孵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促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壮大放在首位,深化管理、细化服务,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不断满足入孵企业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化需求,努力成为带动所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政府关心和扶持,获得更大的赢利空间。这对于纯企业化投资运作的孵化器来讲更为重要。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9

国内孵化器发展现状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孵化器诞生以来,企业孵化器强劲地推动着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在培育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据维基百科定义,企业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s)指为初创型小企业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支持性综合服务,使其成长为成熟企业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孵化器往往由政府、私人及大学等机构发起成立,为初创小企业提供灵活、低成本的租赁场地,以及较低的管理费用,提供共享服务、职业咨询和管理咨询,并帮助其获得启动资金和原始资本的服务。

自2014年以来,国家对孵化器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接连推出重要政策促进孵化器的发展。2015年初,国务院常委会决定设立400亿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对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总体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对孵化器予以扶持。例如,广州市制定的《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每年市财政将设立1 亿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2015年,广州市提出了新一轮孵化器倍增目标:到2016 年,全市孵化器达到120 家,在2011 年基础上翻两番,在孵企业1 万家,提供就业岗位10 万个,新增毕业企业1000 家。

在政府扶持下,中国的企业孵化器迅猛发展。据科技部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孵化器已超过1600家,部级孵化器达到600家,非部级超过10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累计孵化企业约6万家。另据不完全统计,在“双创”推动下,2015年国内新增各类创业孵化器多达4000余家。

目前国内的孵化器如果按照主办方来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类:由政府或非盈利团体主办;由大学主办;私营企业或个人投资者主办;由政府或基金会等非盈利团体出资、由私人经营的复合型孵化器,各主办方分别获得各自利益。

如按照所孵化创业公司的阶段分类,可分为托管型孵化器和策划型孵化器。

托管型孵化器面向的是初次创业者或高科技及互联网创业者,这些孵化器提供的服务大多有以下几类:提供办公场地、提供投资对接服务、帮助注册、举办演讲交流活动、定期的创业培训、项目毕业路演培训等。比如3W咖啡孵化器,其主要提供团队组建、产品开发、工商注册以及投资对接等帮助,对于特别中意的团队,孵化器会进行投资。一些企业家、投资人为了支持创业、孵化优质的高科技及互联网项目,成立了私营的托管型孵化器。例如,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联想旗下的联想之星孵化基地等。此外,很多国外的孵化器机构也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微软创投加速器等。

策划型孵化器一般依托于大型的咨询策划公司,面向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多次创业者或者传统中小微企业家。这类孵化器面向的创业者多为在初创阶段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而需要进行资源对接,或者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遇到瓶颈需要转型。比如依托于国内顶级的商业模式策划团队蜥蜴国际的88孵化器、和君咨询旗下的和君商学院。

国内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在国内迅速兴起的企业孵化器背后,很多都有来自政府的支持。这与国内创业孵化器的来源不无关系,在早期,国内的孵化器大多是由政府出资建立和发展的。然而,强大的政府背景在促进孵化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留下诸多隐患,暴露出不少问题。

1.孵化器审批机制不完善。一是重复投入、反复补贴一些功能雷同、内容相似的项目,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二是部分企业借用关联企业业绩,重复、交叉申报获得立项;三是审批门槛过低。为了获得政策红利及拉动地方经济,不少孵化器争先恐后地抓取创业者及创业项目,有的孵化器甚至跟相关政府签订了对赌协议,每年必须完成多少创业团队入驻,必须多少创业团队拿到投资等等。这样的环境让原本严苛的项目评审变成了走马观花,创业者无需再担心自己的项目是否符合孵化器要求,是否能够完美的回答评审员的问题等等。

2.孵化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孵化器的本质内容均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是温室特征,可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提供办公场地等基础设施;二是保姆特征,可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创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和行政辅助等配套服务;三是顾问特征,可为在孵企业提供财务管理、人力培训、市场营销等技术层面的咨询服务。但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企业孵化器大多停留在初级阶段,未能有效体现顾问特征。虽然国内孵化器数量可观,却少有机构能够真正沉下心来帮助创业者,为创业者提供技术、商业及融资等方面的实用培训。

3.孵化器同质化现象严重。面对国内严酷的竞争环境,大多数孵化器都在提供同质化的场地及服务。以佛山市为例,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佛山青年创业行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低端制造业、住宿和餐饮、农林牧渔业、娱乐体育等市场门槛较低的行业,比例占了七成,而批发和零售业占了青年创业项目的1/4。入驻大沥广佛智城的创大孵化器创始人许洪波就表示,目前佛山创业项目“同质化”程度较高,以O2O、电商、社群一类居多,创新思维的项目不多。

4.部分孵化器性质变异。在一些二线城市,一些人打着“助力双创”“孵化器”的牌子从政府手里拿地,然而根本不管运营。有企业主抱怨,很多地产商找到一片房子或者一座办公楼,把牌子一改就成了“某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或是“某数码港”。等进去谈的时候,聊的不是如何被孵化,而是能否全款买房。据媒体报道,位于南京建邺区的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房子还没完全建好,就已经全部出租了。而该孵化器未对租房子的企业是否是初创科技企业进行审核,甚至有一些商贸流通领域、生产性、服务性企业也进入了园区。据2011年中国百家孵化器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有41%的孵化器,其收入结构总体上仍然以房租收入为主。

5.孵化器孵化能力有待提升。调查显示,部分孵化器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功能单一,还停留在为企业提供房屋租赁和物业管理的阶段,增值服务能力不强,造成孵化出的企业数量和质量不匹配,与孵化器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严重不符。从孵化企业的角度来看,此类孵化器没有符合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实际服务内容,企业的发展与孵化器没有直接联系,此类孵化器对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不大,对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无实际效果。

6.孵化器面临持续盈利的巨大压力。对于国有背景的孵化器而言,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支持,自身往往是公益性非赢利组织,一旦国家政策出现变化,这类孵化器将难以保持继续运转。对于民营背景的孵化器而言,以投资驱动为主的孵化器主要通过投资孵化企业的股权来获取收益,有些孵化器会向入孵企业收取少量的运营费用,有些则完全免费。相关机构的调研显示,该类孵化器在前期阶段一般会处于净支出状态,而对孵化企业的早期投资是否可以顺利、及时退出存在很大的风险。而对一些中介型孵化器来说,其主要通过运营服务费、售卖商品、广告以及一些资源包来获取一定的收入。调研显示,不考虑前期投入成本,该类孵化器基本处于现金净流出或者基本平衡的状态。

促进国内孵化器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这其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核心动力。为全面落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寄望通过企业孵化器切实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地方的孵化器在运作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日益增多。为更好地发挥孵化器作用,真正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的孵化器产业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其一,厘清政府的职能定位。一些地方政府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的定位出现偏离,有的将其作为争取优惠政策的工具,有的将其作为政绩工程。部分地区给孵化器强行摊派了招商引资指标和较高的税收任务。急于创收创税的心态导致很多孵化器迫于运营压力,引进企业求多,盲目扩大孵化器规模,甚至有些大量招入与起初定位不相干的企业,或直接引进成熟期、规模化企业,但核心服务跟不上,孵化能力不强。因此,孵化器的发展应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把握好政府自身在孵化器建设中的准确定位,做到创建者(包括投资者、赞助者)、运营者、管理者三者相分离,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其二,强调对孵化器的统筹规划。目前,国内孵化器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布局,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孵化器的建立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导致一个城市存在数个性质一样的孵化器,导致资源重复建设。因此,在一波接一波的创新创业热潮中,各地政府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各地政府应该结合本地的功能定位,特别是城市的产业和规划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引领,避免一窝蜂、跟风和形式主义;应该加强对孵化器的前瞻性研究,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孵化器体系建设规划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孵化器建设标准,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孵化器审批机制。国家及地方政府需规范孵化器的发展,建立国家、省市区不同级别、能进能出的评审机制。同时,定期对孵化器服务岗位进行培训,解决创业孵化器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

其四,注重孵化器的服务功能。促进孵化器实现从注重载体建设向注重主体培育转变;从注重企业集聚向注重产业培育转变;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向注重科技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孵化转变;从注重基础建设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形成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资源共享国际化的发展局面。

孵化器实习工作总结篇10

成长的基础,这些因素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关联和综合功能。同时,由于科技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致使“孵化器”内部的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均具有放大效应,进而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所特有的集群张力和创业文化。这些因素在运营机制的框架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在孵企业的成长。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 运营机制 资金支持 信息网络 辅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孵化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获得了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果。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48个,累计毕业企业19896家,毕业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达1745亿元,工业总产值共计1513.3亿元。[1]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体规模已越居世界第二,但粗放的运营模式使其潜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机制研究的欠缺被认为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就已有资料来看,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机制的探讨均不充分。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点:①理论界与业界在该领域存在知识“沟壑”。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机制具有难以察觉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使外部研究者难以理解其根本动因与系统关联。从业人员则拘泥于日常工作,难以把握运营机制的根本理论。②尚没有形成运营机制类型的划分标准。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种类繁多,地域分布广泛,研究者在理论探讨过程中难以对其进行明确归类,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

1、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机制模型

完备的公用设施、巨大的人力投入、有力的资金支持确实为孵化器的正常运营奠定了基础。但仅有这些物质层面的保障还不足以使先进的技术成果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得以有效转化,更无法保证科技创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在运营阶段,孵化器要根据在孵企业的成长阶段与实际要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支撑,其中包括资金支持、信息网络和辅助管理。当然,这些服务的对象是孵化器中集群化的科技型新创企业。由于集聚效应、知识溢出的综合叠加,致使在孵企业之间形成了非正式的组织关联,进而形成新的激励性因素,如:创业文化、集群张力。这些因素虽不被孵化器中的管理团队和创业者所关注,却直接影响着在孵企业的成长路径与孵化效果。(见图1)

2、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的资金支持

科技企业成立之初,其自身的资金基础相对薄弱。企业运营所需的大部分资金都要创业者自行筹集,缺少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业者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资金困境。正如图2中所见到的,科技企业的初创期是创业者最需要外部资金,但也是获取外部资金能力最薄弱的困境期。作为新创企业的孵育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有责任为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支持,帮助创业者降低企业风险,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壮大,以获取更多经济回报。在实际孵化过程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种子基金。所谓“种子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创业企业研究与发展阶段的投资基金,[2]其作用在于帮助新创企业快速进入正常的运营阶段。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种子基金的来源主要为两部分:①政府为发展科技小企业而投入的专项资金。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政府背景浓重,在相当程度上充当着政府职能“工具箱”的角色。除了给予科技小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政府所提供的专项帮扶资金能在创业者最需要现金的时期给予支持。②科技企业孵化器独立筹集的资金。虽然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在孵育企业的过程中确实获得了经济回报,具备向在孵企业提供短期资金支持的能力。

协助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处于初创阶段的科技小企业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从试验样机到商品化的过程中仍有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更加难以把握。与新创企业的现实困境相比,银行机构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同样很大,不敢轻易向这些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此,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够凭借自身的中介功能,结合地缘优势对在孵小企业进行可信性较高的资金偿还能力评估,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融资渠道更加通畅。

对科技小企业参资入股。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创业者所具有的创意和技术能够“撬动”市场中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因此,目前国外许多创业孵化集团日益关注在孵企业的长期利润回报,积极将资金投入到成长初期的企业中,获取未来的经济回报。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科技小企业在初创期难以保证产出的连续性和资金的顺畅性,种子基金的规模和银行贷款的周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小企业的发展。然而,参资入股的融资方式可以保证投资规模的稳定性,有助于孵化器与小企业形成一致的成长目标。

3、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的信息网络

这里所提及的“信息网络”不同于狭义层面所理解的信号传输载体,而是能够为新创企业提供信息支撑的服务系统。在以多元化和动态化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环境中,人们越发认识到信息和知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科技创新领域,顾客群体需求多样、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技术变革日益复杂,及时准确的信息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虽然“创业企业在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市场前景方面具有信息优势” [3],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本和市场经验,难以对多元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和系统整合,从而使这些信息优势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作为整合多种创新资源的企业孵育环境,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具有的信息聚集作用不容小觑。从组织属性角度出发,其位于政府、市场、科研院所之间的特殊地位使孵化器能够直接获得参与主体所提供的信息,降低了传输过程中“杂音”的干扰,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多主体信息之间能够形成有力补充与印证,这为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信息整合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存在着更加多元的信息需求个体,只有将整合后的信息提供给这些在孵企业,降低科技小企业在信息搜索中的成本消耗,才真正实现了孵化器信息网络的价值(见图3)。

在图3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科技企业孵化器信息网络的内部结构。整个信息网络的有效运转取决于三个方面: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外部主体的关系紧密程度、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科技企业孵化器满足在孵企业信息需求的程度。

首先,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外部主体的紧密合作是获得信息支持的基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信息来源必定是开放的,政府、市场、科研机构的多元信息通过各自特有的渠道在这里汇集。虽然“通讯革命使得跨空间传递信息的边际成本成了恒定变量” [4],但由于部分信息存在“缄默性”,即使付出经济成本也无法获得。通常而言,“缄默信息”并不是无用信息。相反,这些信息极可能就是市场调整的前期信号。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小企业来说,这些信息尤为重要,其不仅影响着企业现期产品种类和技术手段的调整,更会对企业长远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其次,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由政府科技部门统一管理,孵化器的组织结构、服务职能、隶属关系均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同时,在区域内各孵化器管理者能够经常交往,形成非正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这些有利条件都为孵化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此种信息共享可以校正管理者对信息价值的判断,避免了单一孵化器在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应用等方面的不足,更降低了孵化产业中机会主义所产生的成本。

4、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的辅助管理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市场中的竞争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但通常情况下,创业者的价值链更集中于核心价值创造环节,辅助活动需要孵育环境的有力支持。可以说,孵育环境中任何一块“短板”都可能制约创业者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辅助管理的关键在于以下四方面(见图4):专业部门支持、后勤物业服务、直接参与运营、提供人员培训。

专业部门支持。实际上,在企业孵育过程中孵化器管理者与创业者之间的供求矛盾始终存在:孵化器为了节约成本缩减人员编制,提供最基本的孵化服务;而创业者希望企业快速发展,提高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将部分工作转移到外部完成。因此,吸引专业职能部门入驻成为唯一可行的解决途径。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专业化的职能部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①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对刚成立的科技小企业而言,优惠政策的申报、税金的缴纳、日常的管理都需要创业者与政府部门交涉,但这些日常事务往往“耗时耗力”,制约着科技小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此背景下,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将一些与创业事务相关的行政职能部门吸引到孵化器中,提高创业者的运作效率,节约小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工商、行政、知识产权等部门的入驻可以加强日常监管,有利于规范创业者的商业运作模式,降低投机行为的产生。②市场中的专业服务机构。虽然科技孵化器管理团队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些法律、政策咨询,但人员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毕竟有限,难以全面满足创业者对专业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因此,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完备程度与服务质量便成为影响科技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后勤物业服务。进入到孵化器中的小企业即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舒适的创业硬环境,但后勤物业服务的种类与质量仍是影响创业者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孵化器基本功能的具体表现。环境清洁、安全保卫、收发信件、打字复印、设施维护等一系列物业服务都是科技小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虽然这些服务并不涉及创业者核心价值的创造,但却影响着孵化器内创业者的办事效率与舒适程度。因此,物业服务的种类齐全程度和顾客满意程度是孵化器是否良性发展的重要表征。

直接参与管理。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者更愿意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环节,而忽视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业企业的目标制定、资源调配、成本结算等内部管理环节却是促使竞争力快速提升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孵化器具有较一般创业者更加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具有直接参与在孵企业内部管理的潜在动因。在科技企业孵化集团发展较成熟的国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掌握着在孵企业相当数量的股权,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内部管理环节中,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创业者管理经验欠缺的弊端,为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供人员培训。就企业成长而言,创业者把握市场能力的提升才是关键。因此,各孵化器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培动活动,或是将在孵企业的员工介绍到专门培训机构去学习进修,参加所在地区大学举办的各类讲座、研讨会,以提升创业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使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够跟上企业快速壮大的需要。

5、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的集聚张力与创业文化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众多创新小企业集聚到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共享孵化器提供的创业资源。长此以往,科技企业孵化器自然成为创业人才、创新项目的集聚地。集聚本身也是一种效应,它促成人才、技术、信息在小企业间加速流动。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孵化器内部的集聚效应会使小企业间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和排斥的集聚张力。这种张力具有明显的资源放大功能,能通过临近创业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来快速提升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将孵化资源的效用放大,最终促使科技企业孵化器产生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张力的形成与增强取决于两个方面:①创业者之间的比较压力。波特在研究集群创新时就认为,“集群中的竞争压力和持续比较推动创新的发生。”[5]对企业孵化器而言,众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创业者彼此接触,相互靠近,致使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交换相对顺畅,能够将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化为小企业间的非直接竞争。正如马歇尔所描述,在地理上相对集中的区域内“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会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5]在集聚的孵化环境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和团队荣誉均发挥着极强的示范激励作用。②在孵企业间经验交流平台的合理搭建。不论是科技企业创业文化的形成,还是在孵企业间竞争与合作效应的发挥都需要孵化器的经验交流平台作为支撑。因此,学术研讨会、专题会议、市场分析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可以保持知识共享和知识控制之间的平衡,以提升创业者之间技术经验与管理经验的转移活性。

在创业者之间、创业者与孵化器管理者之间长期的互动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有利于激发创业者创业勇气、催生创业者创新灵感的创业文化,其形成与改善得益于创业者所处的空间环境、企业间的人员往来、经验交流以及利益相关部门的文化引导。通常情况下,创业文化能够通过创业者的交往而产生并在集群中扩散,更容易被创业者接受。同时,特定的孵化器内部文化往往具有一致性倾向,对创业者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

如图5所示,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创业文化主要表现在培育市场信心和承受创新风险两个方面。在市场信心的培育方面,新生企业缺乏市场判断力,难以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市场定位进行合理权衡,很难内生出挑战市场在位企业的勇气。因此,科技企业孵化器通常运用孵化成功的经典案例、对市场前景的科学研判甚至是自身的成长历程来树立创业者的市场信心,激励创业者勇敢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同时,孵化器会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将这种文化传播给内部每一位创业者,使之成为在孵企业自觉接受的共识。当然,新创科技小企业除了要面对市场竞争压力,更要承担技术创新本身所带来的风险。通过对小企业成长历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害怕承担创新风险的科技企业难以生存,因为创业者必须依靠新技术或新产品来赢取客户关注,取得满足自身成长的市场份额。但在企业成长中,创业者拥有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相对有限,部分创业者不愿承担技术创新可能造成的额外损失。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的和谐氛围可以有效增加在孵企业间的信任,从而使创业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信息交流、技术交流成为可能。这些有利因素都会增强创业者对新技术预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创新勇气,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本身对创业者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火炬中心. 2006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R].2007年7月3日

[2] 刘树成.现代经济词典.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254.

[3] 曹细玉. 信息不对称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1:24

[4] 梁琦.产业聚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