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21:55:43

中国经济的论文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1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2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中国外贸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进入21世纪,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相互依存。对于经济全球化,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出自各自的利益有许多赞成或批评的意见;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规范和完善还有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也使我国更加充分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种多样的。2000年11月15日,同志在2000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必须看到,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仍是相当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许多文献指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出口市场更加集中,与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目标相矛盾。(2)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3)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许多人都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我国出口、外贸、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事实一定如此吗?

经过加入WTO后的这几年的发展,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非全部都是不利影响。主要有三点原因:(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利用外资的机会,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979-1982年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1997年达到452.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超过英国、法国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中国共吸引3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我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将使科技人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日趋活跃,使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科技活动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全球化科技活动不断深入,使民间的全球性科技交流得以加强。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3)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发展扩大使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巩固和加强,在某种程度上可对贸易保护主义起遏制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贸易秩序。据世贸组织的一些专家估计,世界贸易量每年增长将达到2000亿美元。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在遇到贸易争端时,企业还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合理地解决与其他世贸成员的经贸摩擦。

从上文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多面的,有利也有弊,但是在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的时候,我们尽量将利益调整到最大化同时将弊端降低到最小化,从而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时,我们做出的具体措施如下:(1)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一方面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通过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其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来,通过进一步发展来参与国际竞争。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劳动力优势。(2)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不断促进和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3)将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以贸易为先导,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适用技术通过一定规模的境外投资和境外加工贸易,充分参与世界经济分工,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获取最大规模的比较效益。尤其要重视与世界跨国公司的合作,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很大。这是一个国家的实力所在,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贸易的发展有弊的同时也有利呢?我们有以下的数据支持(这里主要只介绍外贸方面):贸易额增长是对外贸易发展最直观的表现。二十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324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4.77%,在世界贸易中的位置由第32位跃升为第10位。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服务贸易也有很快增长,1985-98年,服务贸易额以年均19.3%的速度增长,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份额由6.9%上升到13.74%。

所以,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弊,同时也有利。只要我们通过合适的方法降低风险,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这个契机,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松涛:《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历程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若干思考》.《1999年中国经济年鉴》.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1999年.第828-835页.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 经济法 行政法 国家主体 论文摘要: 经济法与行政法是独立的两法律部门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本文从经济法与行政法产生背景和本质差异的角度来比较两部门法中国家主体的不同,认为在经济法中国家主体是积极主动、创造性的;而在行政法中,国家主体地位是被动的、消极的,并从社会法之角度指出行政法与经济法在边缘上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法的概念提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经济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与行政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一些观点至今仍有纷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经济行政论”,这一理论认为“凡是基于国家公权力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本质上皆属行政关系”,所以经济法是“作为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该理论的形成基础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但两部门法中国家权力介入的角度是不同的,通过分析经济法、行政法产生背景和本质差异,可以比较出国家主体在两部门法中的不同地位及发挥作用的截然不同。 一、国家、国家主体 国家究竟是什么?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其著作《法律篇》中对国家的描述到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法学家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清晰的答案。但直到19世纪马克思才在他的著作中揭示出国家的真实本质,他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架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突出,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可见,国家首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次,国家是为缓和冲突而产生的。国家主体指当国家在行使上述概念中所体现的职能时,在法律上所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即职权和职责。国家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也是具有法律性和社会性两大特性的。主体的法律性指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若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任意加入到法律关系中,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主体的社会性是指虽然法律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但是法律规范确定什么人和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不是任意的,法律规范不是确定法律主体资格的最终根源。立法者不能任意规定法律主体的范围,而要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即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国家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仅仅是由法律规范规定的,其最终决定原因是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虽然国家的职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法律部门内,国家主体的地位是与具体的法律部门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其所体现的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经济法与行政法中虽然均有国家作为实质主体出现即国家授权其代表机构行使国家职能。但由于两部门法的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其所体现的本质不同,国家主体在两部门法中的地位是显著不同的。 二、从产生的社会背景比较 经济法的概念1755年即提出,当时国家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论断,以亚当斯密的思想为代表,即“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任其完全自由,在自己的方法下追求他的利益,而以其勤劳及资本,加入对任何人或其他阶级的竞争。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的义务,君主们应当完全解除。”这种国家完全不干预经济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下半叶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生产力发展迅猛,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经济个体对经济整体与经济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社会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行为可以避免外部性,也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不受其他经济个体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个体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中是盲目的,他们不能也没有能力预见到其个体行为对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体逐利行为的总和已经成为对社会整体经济秩序的破坏。此时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在社会大生产的面前已经无能为力了。于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守夜人”角色主动干预社会经济运行,可以说国家对经济的介入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回应。 下面让我们分析行政法的产生背景。行政法最早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799年,法国共和八年拿破仑一世时期。当时由于普通法院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行政改革心怀不满,存在着对立。所以拿破仑一世设立独立的行政审判制度,此制度日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法国行政法院。 而独立的行政法部门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随着“行政国”的产生而产生的。关于行政国,韦德谈到“现代国家不再限制于防御、公共命令、刑事法律以及其他总的事务,而是提供细致的社会服务和承担很多人们日常商业事务的管理。国家控制了主要命脉,也给自己增加了各种新义务,和这些新义务相关联的必然产生新的权力。”可见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涌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层出不穷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增设了大量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以便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所必需的秩序进行确立和保障。但另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的扩张,其被滥用的危险增加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可能受到侵害的威胁增大了,这是由权力的本性决定的。所以,基于行政权力扩张的本性,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形。社会必须创立一种机制,在扩大行政权的同时,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和制约,使之正当行使而不致被滥用,这种控制和制约的重要环节就是行政法。 从以上两法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是经济的发展使国家职能的触角延伸了。但毕竟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原因是不同的。因为经济法是应个体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所引发的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而产生的。而行政法无论其萌芽和独立部门法产生,其原因都是出于对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行政权之扩张的认识和防范,出于对行政权之限制、控制而产生的。所以必然地两法之中,国家主体是不同的。首先在经济法中,国家主体的出现,国家权力对经济的介入是应经济的需求,是积极主动的。国家主体的出现创造了各经济要素良好互动所需的自然秩序。而在行政法中,国家主体地位是被动的、消极的。虽然在经济生活中行政权力的扩张是为了维护经济的秩序,但实际上由于人们对权力本质的认识,在行政法中,为了防止行政权力对个体权利的侵害,防止其对已产生的自然秩序造成破坏,行政权力是被控制的。所以国家主体虽均在两法中出现,但它们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三、从法的本质比较 法的本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指一法律部门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内在规定性。经济法与行政法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故两法律部门所优先保护的利益以及追求的均衡秩序的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本质也是不同的。从经济法的产生可以看出,经济法的最初目的是为防止市场失灵,应国家干预经济的现实需求而产生的。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假如市场的确是造成浪费、无效率和不公正的根源,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担保国家行动的结果确实符合它进行干涉的目的呢?”事实证明,政府失灵是同样存在的。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加深了,而经济生活对国家干预的依赖也强了。这些无疑暴露出了国家干预的局限,首先是政府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机制的局限;其次是政府面对如此纷繁庞杂的市场是判断能力的局限。这些局限性使政府发生决策失误,并且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资源中心,其许多决策行为受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产生了“寻租”现象。因此经济法的本质被重新定位为协调“市场之手”与“国家之手”的法律。经济法被界定为“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为政府干预留下了作用空间,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价值需要经济法加以确认,而政府干预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也不容忽视,也需要经济法予以纠正、限制及至禁止。” 关于行政法的本质的探讨,从18世纪提出的“控权论”到20世纪初的“管理论”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平衡论”,是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控权论”里行政法的本质被界定为:“其最初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政府权力在法律范围内行使,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以保护公民。”这种理论由于和资本主义的早期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在行政法理论领域占统治地位,达两个世纪之久。直到20世纪初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理论界才兴起了强调行政权力优越性忽视个人权力的“管理论”。但随着社会进步,忽视个人权力的论述没有了社会基础,“管理论”也很快就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平衡论”,它强调行政法的本质是应尽可能“在总体上平衡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兼顾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建立和维护民主与效率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法的秩序[11]。 由上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本质理论的变迁,可见人们对两部门法的本质的认识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但无可否认在经济法中,国家主体与市场主体此时成为平衡杠上的两个端点,平衡支点便是经济法,是经济法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为市场调节机制创造最好的自由竞争秩序环境;另一方面又防止国家之手的失灵,使 国家调节市场有度与量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介入旨在提供良好秩序,以保证各经济要素能自由地在市场机制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其调节手段必须限于间接的、普遍的、宏观整体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干预市场个体的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市场个体的独立自由的地位。 而行政法作为关于国家行政权的法,其独特性是显而易见得。与其他国家权力相比,行政权是最现实,最常行使的权力。行政权可以直接地、具体地介入影响具体个体的生活,并且行政管理的效率要求使行政权本质上是自由裁量权。可见行政权作为以国家为后盾,以自由裁量权以本质,直接影响社会个体的权力,其一旦不受约束或仅仅是约束有一些疏忽,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无论行政法理论如何变迁,有效的但必须是节制的行政权是构建整个行政法体系的逻辑起点。虽然平衡论是寻求行政机关权力与相对人权利的平衡但实质上由于双方地位的悬殊,其平衡状态也必然以限制行政机关权力为前提。故行政法中国家主体的地位始终是消极的、被动的。 四、结束语 上面的论述,只是试图从国家主体之角度来区分经济法与行政法,以界定经济法是独立于行政法的独立的法律,并以此来回应“经济行政论”。同时也要看到两部门法的天然联系,例如:二者在经济生活牵涉面上的重合,调整方式上的相互配合等。另外20世纪以来,强调社会本位的社会法悄然兴起,并日益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其理论基础即:社会本位超越个人本位、国家本位。社会法成为跨于公法、私法领域之上的立体框架。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法的社会法特征日益彰显,强调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并要求以社会自治为调整手段和强化社会责任。而由于社会行政的日益崛起,公共管理社会化使政府的管理范围收缩,行政法将一部分职能逐步交给非政府社会化组织承担,政府不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12]。可见,经济法与行政法在法律社会化的潮流中,二者在边缘地带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了。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4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5

内容论文摘要:在中国,GDP指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平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已经过去的2006年更是达到10.7%,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绽放出令人眩目的光环,伴随而来的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房地产投资的空前高涨、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证券市场的持续走牛。文章对促成当前中国经济热潮的深层原因和未来变局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周期性,核心价值,经济博弈 一、从理论的视角,正确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在周期性运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事物发展规律性的理论,对整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做出了基于宏观层面的科学界定。对于人类的经济认识的总体趋势,我们给出这样的认识:即总的趋势不断向前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曲折。纵观近20年来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轨迹,这种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贯穿始终。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因此,宏观经济的冷热、起伏等周期性问题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的。 西方经济理论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不过是随机的和未预期到大冲击的结果;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波动主要归结为错误导向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波动看作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不过他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几次周期性波动。引起波动的基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趋于缩小。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总需求的快速扩张与社会总供给的增长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因而经常引起社会总供求的失衡。这种矛盾的动态趋势是在不断减弱的,其原因分阶段来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需求的迅速增长也带动了供给能力的提高,总供求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迅速减小。同时,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也使从政府到社会各方面对加强宏观调控的认识趋于一致,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越来越多地转向通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客观经济规律越来越重视,宏观调控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是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减小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核心价值 第一,稳定的国家政治格局,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家保证。现行政治体制,有利于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广大领土国家有效纳入高度的集权掌控。各种政策能够以最快的效率传达和实施。国家有能力排除各种不必要的超出经济生活之外的干扰,一心一意的发展经济。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完全应该按照这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要求去选择,但是在目前现阶段的中国,这无疑是最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对中国政府的信心也促成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二,相对健全的综合生产体系和较好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经过建国几十年来,几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农业生产基础,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也随之有了较快的发展,加上我国较大的国土面积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自然资源保障。因此,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终于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步入了快车道。中国近几年来的经济热潮也就孕育而生。 第三,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有政府管理的市场经济。政府的调节和管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是超过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增进微观经济的效率 ,保护资源生态和环境,维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等。第三是通过财政税收等杠杆,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总共进行了六次宏观经济调控,由于这几次宏观调控比较顺利,成效显著,减少了损失,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第四,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资源,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力量。中国劳动力后备资源非常丰富,中国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经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青少年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中国具有巨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十几亿人的大市场,吸引着各方面的投资,还有中国基础设施缺口很大,投资机会很多,建设的推进,经济增速快,人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的竞争加快,使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 三、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国家经济博弈趋势 作为“市场化”的延伸,我国面对的世界经济开放的新特点:一是贸易和投资范围扩大到全球;二是市场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采用。然而,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它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1、人民币持续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热钱”(HOT MONEY)流入是炒作人民币升值的结果,不能成为升值的理由和根据。“热钱”就是逐利,人民币升值的炒作越大,“热钱”的流入越多,而表面上会形成外汇的积累更快。这样的循环是炒作的结果而不能成为升值的理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外国资本的流入是对中国的各产业以及中国市场和政府有信心的货币选票。但是,这些国外经历过无数风浪的资本和掌控它们的投资人,深知投资具体产业的漫长而艰辛过程,所带来的利润远不及利用经济博弈手段获取的收益高效而轻易,特别是当面对拥有强大政治、资本、人才、信息等优势,经验丰富的外国资本博弈老手们,那些新参与进世界资本博弈游戏中的发展中国家简直不堪一击。这些“国际资本大鳄”欣然享受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它们提供的饕餮大餐。 热钱不具备外汇储备的支付功能,也不为央行所控制。当中国经济有任何风吹草动,特别是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显现出来,“热钱”会快速流出。大进大出造成的冲击可能就不是经济不稳定的问题了。虽然我们有资本管制,但是他们自己有办法进来,就有办法出去。“热钱”靠炒作制造市场波动赚钱,要他们以及专门为“热钱”服务的咨询行业不炒作是不可能的。中国将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经济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压力。我们要采取措施化解一些“幻觉”和“错觉”,抓紧汇率暂时稳定的时间,加强银行和金融体系的改革,进行经济结构特别是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 2、中国的房地产热潮,是内外资本、政府与普通民众这四方面交叉博弈的恶果。我们将中国的房地产热潮梳理一下,能够得到以下信息:房地产开发无论对地方政府短期的财政收入,或者所谓的当地GDP增长目标,以及地方基本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那些地方主要官员在房地产开发的热潮中能很轻易的将手中的行政权利“寻租”转化为个人的私利,地方官员受个人利益驱使,参与这种巨大利益的分配博弈,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房地产业膨胀的因子。因此,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热潮的私下认同,甚至是推波助澜是情理之中的。 在外资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国内开发商对写字楼、商场、酒店等资源型地产项目的投资也 愈加看好起来。内外资本为了争夺资本博弈过程中的“制高点”,不惜代价的控制以土地作为永恒稀缺资源的房地产开发行业,加剧了中国房地产热潮的发展势头。中国有句俗语:“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正是由于这些强势力量时而互相倾轧、反复争夺,时而狼狈为奸、彼此勾结。使得那些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百姓成为中国的房地产热潮中最大的受害者。炒作房地产的不仅是企业,而且有许多个人参与。特别是各地都出现了假按揭现象,有多少这 类现象不得而知,但的确有不少高收入者将购买住房作为投资行为。 3、中国股票市场游戏里正上演着一场零和博弈的大戏。造成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走牛的基本因素有两方面:其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这一制度变革,解决了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使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趋同,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大大增加了股民的信心。其二,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一直以来这被看作是股市走牛的最坚实基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股民对中国股市产生良好预期,成为拉动由熊转牛的最重要引擎。需要警惕的是,当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一部分、当中国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一环时,不管是否存在泡沫,大量资金涌入中国股市将在未来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需要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可是这个资本市场不能变为一个充斥着投机和冒险氛围的,繁荣不能是仅仅是一时的需要,那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四、结论 赌徒心理是人性的基本特质,人性对于物质资料(财富)的追求永远是贪婪、冷酷、充满野心的。在追求占有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步发现,个人所能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物质资料(财富),永远不能满足自己对物质资料(财富)的期望。因此,通过各种手法来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了。因为有社会的基本契约的限制,在一定规则条件限制下的经济市场的博弈,看来是如此的直接简洁并且充满诱惑。当然,更高层次的方法是人们理性的结合起来,采取政治手段或者军事手段进行更行之有效的占有。那又另当别论了。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不作累述。 人类之间这种广泛的博弈行为的结果,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即有实际需求的人没有能力得到物资资料的满足,而那些拥有大量物质资料的人,自身却根本使用不了这么多物质资料。一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循环被少数能够掌控财富的人,以物的形式冻结起来(这种物的形式以土地为最普遍、最有效力的手段),社会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环节中的有机运行机制被人为破坏。那将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灭顶之灾。回顾上个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究其原因同现在的中国的经济热潮,本质是一样的。笔者认为:“从人类社会形成开始,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事实上不存在量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条件下,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资源总体上是能满足甚至超出那一时间节点上,人类自身的需求的(如果不能满足,人类也就不能演进到今天的状况)。然而,正是因为人类社会是由单个的生命个体共同组成的,人类自身作为生命个体的自然首要属性同来自人类群落的社会属性构成一对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复杂运动过程,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人类的经济生活也是围绕这一核心矛盾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所以,人类社会的经济应该只存在解决运动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因为,我们人类所面对的经济现实,从来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或者悲观,那只是因为的心理和心理影响下的行为往往超越了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平衡一旦被打破,人们的心理以及为心理所支配的行为会在首先被突破的方向上保持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的力量同时有反过来验证人民在事实上看来是非理性的判断,经济运行的正常结构将被彻底破坏。”国家作为这种超越人的生物自然属性的机器,应该对人的非理性经济心理和行为负起责任,进而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干预。 文章 来源:中華勵志網 论文 范文 www.zhlzw.com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经济消极影响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并能动地影响经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文脉传承,早已静静流淌在国人血脉之中,深深沉积在国人骨髓之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和行动。不可否认,它所蕴含的许多优秀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出身”小农经济,有些先天因素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进而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积极有益的经验值得继承发展,消极负面的影响亟须克服改进。惟此,中国经济才能在“趋利”与“避害”的统一中更好地倚重文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本文试就其消极影响作些具体分析。

一、宗族观念影响经济民主思想的进步

宗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家族是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它所蕴含的超越功利性的天然伦理亲情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宗族观念不仅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而且随着“忠”、“孝”思想的高度交融,“忠君孝悌”逐步固化为其核心理念,并超越家族范围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在以家庭内部分工为经济体系的传统小农经济时期,宗族观念对于维护家族稳定、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分工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交流合作广泛深入,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它极易形成经济管理模式上的集权化。宗族观念对经济领域的主要影响,在于它所衍生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突出强调要树立“家长”的权威。受此影响,一些企业的领导层在管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化的模式,个人专断作风严重,主观武断、唯我是从,严重压抑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年发生的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13名员工跳楼事件就是典型例证。“深圳总工会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调查认为,富士康管理机制的‘半军事化’、管理层级的‘壁垒化’和‘把人当作机器’的刚性管理手段,“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压力乃至伤害是明显的”,客观上也是导致员工由于个人问题选择自杀的一大诱因。”1另一个是它极易割裂付出与所得、能力与地位的密切关联。这在多数家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家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是广纳群贤,而是任人唯亲,经常出现庸才领导良才、小学生领导大学生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缺乏竞争、人心浮动,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000年,曾在4年内一手将创维电视销售业绩从7亿做到43亿的创维中国区域销售部前总经理陆华强,携150多名精兵强将投奔竞争对手高路华,这对创维集团的致命一击,起因却只是一次简单的人事调整。特别是“在企业做大、家庭富起来以后,经济利益往往会压倒血缘、亲情,家庭围绕利益和权力的斗争也会激烈,这种‘豪门恩怨’自古到今从来没有断过。”2所以说,宗族观念和宗族等级制度,从思想观念、人际关系和制度机制等多个方面,都严重压抑、禁锢和扼杀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现代经济所需要的民主精神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二、“人治”思想阻碍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

“人治”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孔子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唐律疏议》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也就是说,“人治”是用“德”、“刑”两手管理社会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刑”罚只是一种“治人”的手段,而绝非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西方法律以自然法为基础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强调法律面前人与人的绝对平等。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4卢梭倡导人们:“我要这样地服从法律,不论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的光荣的束缚。”5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人治”思想则相反,它重个人意愿轻公共规则、重随心所欲轻约束限制。在“人治”的面前,法律只是被个人权力随意支配的附庸品。

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型的市场经济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它往往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出现忽视或违背制度的非理,影响了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当前的突出表现有两个:一个是“权力经济”大量存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权力经济”模式本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而退出,但由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始终是在政府主导下展开的,政府与市场还难以保持“适度距离”,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为了满足私欲,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资源”,以“寻租”方式直接介入市场活动而从中牟取暴利。‘权力之恶’与‘资本之恶’目前已经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垄断性既得利益集团。”6这在某些地方的煤炭和房地产行业中表现尤为凸显。《中华工商时报》披露,广西北海土地开发商从政府手中最高出价115元/平方米,每亩约10万元,而二级市场转手出去每亩最低价70-80万元,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从中管窥蠡测足见“权力经济”现象之甚。另一个是“搭便车”问题层出不穷。受“人治”思想的长期濡染,经济人和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意识淡薄,加之目前市场监管机制极不完善,他们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会在经济活动中潜意识地产生强烈的“搭便车”动机。以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债务拖欠问题为例。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信用管理调查组调查,截至2003年11月底,仅全国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间形成的不良债务拖欠就高达1862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6.9%。而且其中很多债务拖欠并不是因为资金紧张,而是故意拖欠。

经济活动的法治化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市场经济体制成功的基础在于市场主体之间权利平等的契约关系。“人治”思想不克服,“权力经济”现象就会屡禁不止,“搭便车”问题也难以遏制,这必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不公平等问题长期存在,也必然会影响市场经济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三、“好古忽今”的意识制约经济的创新发展

早期儒家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碰撞中,总能同化、融合周边文化。随着这种文化强势的不断推进,儒家文化逐渐变得“自我圣化”、“唯我独尊”,渐渐地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型文化演变成为封闭保守、睥睨其他的内向型文化。长此以往,“好古忽今”也就深深植入了国人头脑当中。正如前人所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8

“好古忽今”意识对现代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在表现两个方面:一个是容易导致创新精神的缺失和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好古忽今”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思想和行为,安于现状、囿于成规、裹足不前。这从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经费的投入上便可见一斑。“2008年,中国的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2%,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2.5%以上,日本2006年就高达3.39%。从企业R&D投入强度看,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为0.61%,而主要发达国家一般在2.5-4%。”9创新精神的缺失必然导致创新人才匮乏。另一个是增大了生产边际成本、降低了产业竞争力。创新能力的不足,必然导致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少,产业边际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核心竞争力不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透露,我国仅有1.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其中仅0.17%的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权。这导致我国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个人计算机每台平均利润不到5%,DVD机每台售价不到30美元,交给别人的专利费接近10美元,生产企业的最终利润只有1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虽然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融入了全球生产网络,但出品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在华外资企业生产并返销母国的,目前中国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占进出口的比重仍在50%左右。由于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随时面临生存危机。”10

现代经济发展呼唤创新,而好古忽今意识否定创新。如果不重视创新、不善于创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将难以转变,企业生存发展也将会经常受到于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也难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跃升。

四、“义”、“利”对立观弱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义”、“利”之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基本主张就是“重义轻利”。如,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2将对“义”、“利”的追求作为评判“君子”和“小人”的主要标准。孟子宣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3更是将道义置于生命之上。古代先贤关于“重义轻利”的观点,以及后人对其无休止的解读,致使“义”、“利”对立的观念被无限扩大,并深深地植根于国人头脑当中,这种“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片面地夸大道德的作用,强调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作为人生的最高需求,从而造成了道德与现实的二元对立”14。在一定程度上讲,“义”、“利”对立观念人为地在“义”、“利”之间造成一种割裂,进而缺少一个从道德上将其联系起来的纽带,以至于在“义”和“利”之间国人常常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义”、“利”之辩就成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要求市场行为主体必须始终保持理智、审慎和自律,而“义”、“利”对立观却往往导致人们做出非理性的利益选择,使求利行为难以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这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就是“两个缺失”:一个是商业契约精神的缺失。市场的竞争性决定了市场行为主体的逐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于任一企业来讲都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义、利之间的关系,而是一味地追求利益的获取,见利忘义、舍义取利,人们的经济行为就会失去道德约束、无视法律存在,肆意践踏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有人曾经对美国次贷危机从文化角度作过剖析,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在道德和利益的博弈中,丧失道德自律,从而使道德风险暨文化危机触发金融危机的产生。”15另一个是社会责任的缺失。有人认为,“经营者有三个层次:生意人、商人、企业家。而从‘人’到‘家’是其本质上的跨越。所谓企业家就是不仅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16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叶坪鑫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做好事有好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他曾用研究成果证明这一观点:“通过对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其中60%的公司向汶川灾区进行过捐赠。相对于没有捐赠的企业,捐赠企业当年销售增长率要高出3.6%个百分点,资产回报率高出两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能获得人们对其社会合法性的支持。可见,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对立思想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动力,致使国人无法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文难以详尽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但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很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腾飞,一方面必须摆脱中国传统文化中错误观念、陈旧思维的束缚,另一方面要在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素,使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实现与现代企业理念的对接,以此更好地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注释:

1 2010年5月20日人民网载文《深圳调查组进入富士康调查员工连续跳楼事件》

2经济观察网.梁小民.《商帮中的家庭家族与宗族》

3《论语・颜渊》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5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62010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载文《重建权力还是重建社会》

7《论语・述而》。

8严复.《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9 2010018期《人民论坛》刊文《“十二五”挑战与对策》

10 2010018期《人民论坛》刊文《“十二五”挑战与对策》

11《论语・阳货》

12《论语・里仁》

13《孟子・告上》

14李瑜青等.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第62页。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7

一、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尤其是住房改革涉及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等其他很多领域后。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经验把建筑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他所说的建筑也是包括房地产、流通、消费在内的住宅建筑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载体。国内外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理论反复证明,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必然是以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为前提和主要内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此外,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正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大提高的时期。从市场潜力来看,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虽提高了许多,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许多,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虽然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出于较冷形势,但也正一步步回暖。房地产业成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消费热点,市场将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的旺盛期,它使中国每个城市形态和产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房地产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首先,房地产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物质前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房地产是社会一切产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空间条件,更是构成各个产业部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而且当今城市经济和城市现代化都是以房地产为基础,这些都显示出房地产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

其次,房地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则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和影响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上。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成此案加速上升的态势;房地产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随着我国税制调整而逐步增大;房地产业所吸收的就业人口和房地产业所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口也处在一种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产业溢出的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正改变着我国国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三、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一)房地产业在不断满足与改善住房问题

房地产业在不断满足城市扩大与改善住房需求方面,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中国各个城市的居住水平与过去已经发生了量和质的巨大变化。在八九十年代,曾多户合用的厨房卫生间已成为家家户户独套专用;曾是小底层的简易楼已变成为一切科技智能化的高层建筑;曾无任何安保措施的生活区已改变成为高绿化高管理水平的文明公寓。房地产业在建材方面也越来越有考究,现在提倡绿色环保,在选择材料时采用符合“三无”标准的材料,并且进一步改善房屋的质量,做到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房屋的性能,真正的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样在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切都在朝着实现现代化发展,这说明房地产业是在不断的满足与改善住房问题。

(二)房地产业是拉动内需的强劲动力

1.房地产业的投资

通过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在国内资金充分的前提下,优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利用基本建设投资,提高GDP增长。房地产业的公共建筑建设是投资行为,要通过经营收入逐步回收房地产的投资,其形成的工程产值,既对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又对改善投资硬件环境,吸引新技术和国际资本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工程,拉动内需持续增长,保证国民经济能够抵御国际市场形势变化的不利影响,都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

2.房地产业是拉动消费的上行力量

家庭购房是消费行为,都会在扩大和培育内需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年来,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动房地产业发展时,持续不断地带动经济健康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现阶段发展中,房地产业将会继续重要的发挥消费热点作用。房地产之所以成为消费热点,住房占据着主体和带动全盘的地位。据市场调查显示,在房地产的总投资中,住宅量占大部分比例,在广大居民的消费中,住房消费也占据绝对比重。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再加上城市化逐步发展对住房的要求,以及必不可少的房屋折旧和拆迁对住房的要求,今后相当长的一定时期内仍会保持巨大的住房建设量,并会带动整个房地产业较长时期地发挥消费热点作用。

(三)房地产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1.房地产业为相关行业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

随着房地产业的开发,建筑装饰行业自身不仅得到发展,而且为相关行业发展创造了空间。建筑工程量的增长,直接带动建筑材料流通的繁荣,目前建材市场也是最火暴的市场之一。每年建筑装饰直接提供的市场容量就多带动了商业、建材、林业、轻工、机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产品销售的巨大市场。据统计数据显示,建材在建筑工程中占有的比重有40%以上,特别是由于装饰装修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得建材行业较长时期内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为林工产品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国家林业年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木材销量中的相当部分用于建筑业。

2.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的投资额度大,对资金的要求周期长,相应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必须依靠金融业的带动。但房地产因预期投资收益率高,居民贷款风险小等特点,最是吸引金融业投资的亮点,所以说房地产业又是金融业借贷资本的最大出路。据了解,目前各城市房地产消费贷款占据个人消费贷款总量的绝大部分,是金融业的发展支撑了我国老百姓的购房能力,而且每个房地产的开发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投资。

3.房地产业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住房体系的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加强了对服务水平的需求,物业管理、家政这个新出的服务行业近几年也在渐渐兴起快速发展。物业管理将分散的社会分工汇集起来统一办理,例如:养护、修缮、清洁、保安、绿化等,大大减轻了业主的负担,使住宅或办公区域有个很好的环境。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务对于上班族来说是件很烦琐的事情,但家政就可以轻轻松松解决此问题,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需求。由此看来,房地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房地产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首当其冲。近年来,城市建设总的工作量增幅较大,住宅、厂房、公共建筑等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这为建筑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另外,房地产业带动商业、建材、林业、轻工、机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人工的操作,行业的迅速发展会需求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这就为剩余的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四、如何使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之路

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最近二十年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非常大,它表现在房地产业已成为中国各地支柱产业。最近二十年是中国人民改善居住质量又好又快的二十年,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中国房地产业还使中国每个城市形态和产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之路?这又是国民最关心的话题。对于此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严格控制开发用地的供应总量。政府必须根据商品房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土地的供应总量,避免盲目扩大商品房开发规模,才能稳定地价、房价,开发商、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才会有投资信心。

二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应通过政策缩小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要鼓励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各类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同时还要为培育这些相对落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

三是房地产行业内,则要真正研究市场,防止市场出现由结构性过剩和板板性“房地产泡沫”。

四是加快推进相关体制和制度方面的改革。房地产业关联性、综合性很强,导致房地产业的独立性差,依附性高。政府部门有必要对现行的体制和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政府主要做好三件事:首先是建“运动场”,建立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其次是当“裁判员”,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和管制;再次是当“教练员”,以超前的意识,做房地产业发展的向导。

五、总结与展望

房地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个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它的发展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波动涉及到建材、工程机械、家电等数十个行业的稳定发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论从宏观上看还是从微观上讲,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只要国家和投资者采取正确的措施,我对中国房地产今后健康发展的趋势保持充分的信心。这是因为中国房地产产业的生产要素的供应是可以充分得到,中国房地产产业的产品是具有巨大的市场长期有效要求的。中国房地产产业总体上是健康的,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管理的逐步到位,中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会度过当前困难时期而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许峰.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李开发.房地产支柱理论在利益集团干扰中走偏

[3]黄兴文.房地产是否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8

并且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成绩。除电视媒体之外,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的接触韩国电视剧的一个主要平台,在最近几年人气比较高的《妻子的诱惑》等影视作品也成为了韩剧发展的新亮点。韩流在我国的发展除了电视剧以外,偶像人气组合和搞笑的娱乐节目也同样吸引大量中国观众的目光。在2000年的时候,韩国当红的人气组合东方神起在中国北京首次举办专场演唱会,各方媒体对其进行大肆的宣传及报道,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偶像效应,从此韩流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及生活中,并且成为的年轻人十分关注以及效仿的对象,在此之后还有许多韩国人气组合也频繁的来到中国大陆。另外韩国的娱乐节目,例如《情书》《家族诞生》《Runningman》等也在网络上爆红,并且收视率高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韩剧带动了韩流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韩国的经济。韩国的文化不仅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美学魅力还具有极具新颖的创造力。韩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越走越远,与文化的创造力还是分不开的,尤其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韩流文化给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也就是利用好自己的发展优势,最大限度地为其提升创造力。

二、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举措

(一)以媒体行业带动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的采用植入式市场营销策略,其实韩国经济产业的发展也主要是依靠了这种方式的营销策略,但是不一样的是,韩国是将这种市场营销策略用在了文化产业上,并且以电影电视、音乐、娱乐节目为代表,带动了服装,电子,动漫等产业的发展。在韩国电视剧《宫》中,女主角精巧的服装搭配,再加上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的效仿对象,还提高了电视剧的收视率,带动了韩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海外的大量影迷也被剧中被丰富多彩韩国服饰所打动,使得韩国服饰开始风靡全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韩流的影响范围就已经扩大到了包括服装,电子产品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在我们中国完全也可以通过这种植入式市场营销策略,将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中融入更多中国本土文化,使之具有更加浓郁中国色彩,也可以将陶瓷、凤凰、龙等元素等融入到电影中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并且具有强列识别度,以带动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创立特有的品牌价值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在世界品牌中,具有百分之七十品牌是在中国挂牌生产的。然而,即使中国拥有这么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却仍然欠缺创造以及创新能力,造成这一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品牌重要性的忽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世界品牌正式进入了我国,而中国的服装饰品销售商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还在价格上继续做文章,企图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并且利用价格上的优势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中国的营销商根本没有意识到建立起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端服装品牌的重要性,并且中端服装品牌也并没有能够平稳的立足于服装产业中。韩国作为亚洲时尚界的后起之秀,为了确保自己的韩流位置不受到任何威胁,一直在遵循着消费至上的发展原则,并且这种消费理念已经在韩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了现如今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韩国营销上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要比中国强的多,并且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也比较高,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扩大,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产品价格的要求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了对于产品个性化的要求。所以韩国服装业从低廉价格中脱颖而出,逐渐转变成为了注重品牌一项经济产业,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作为发展的目标,使得韩国的品牌开始对服装面料具有更多的要求。在这种运营模式的背景下,有许多韩国品牌已经成功的进入了国际市场中。

三、对我国经济产业的影响

在韩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中,首先用电视传媒来当做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韩国政府并且相继采取了一切有关韩流向外扩张发展举措。一方面,韩国政府自行进行内部管理以及内部政策指导。另一方面,韩国政府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的进行外交活动,希望在其他国家推动本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出口,并且向世界人民推荐大韩民族的生活、经济等一些内容。经过统计表明,独特的文化不仅能够拥有占领其他国家人民心灵的作用,还能够使人们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或是受到流行时尚的影响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这种影响是蕴含着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的。韩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只是局限在文化产业,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使韩国的经济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当前在中国,中国的产品已经开始向全世界流通,但是普遍都存在着低价出售的现象。对于任何改变中国的产品形象在目前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问题。要想发展中国的经济产业,在这一点上应该向韩国学习,先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将文化作为载体,例如用电视剧来对我们国家的形象进行刻画,使我国的电视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国产品的价值。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商业媒体市场就己经形成,并且有四十多家具有实力的跨国传媒公司占据了整个世界传媒业,在世界媒体业具有的主导作用。这些具有实力强大的跨国传媒集团,在当时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全球范围内的传媒业都进行了垄断,并也成为了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主要的竞争对手。

在另一方面,我国人们的视觉经济也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而不断的进行深化。尤其是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大队经济产业迅速的与国际市场相接轨。例如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的电视节目己经通过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有线电视网在美国纽约、洛杉矾、休斯敦地区进行播出。而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华侨娱乐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中文电视台(CETV)在2002年的时候也在中国开始播出。这一现象表明,在国际传媒市场中,其一体化的特点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产业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了交叉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电视传媒的经济实力与国外相比还远远不足,甚至不能够相提并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并且电视传媒中的商业化功能以及电视传媒中的社会宣传职能还具有错位现象存在。我国政府在对传媒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薄弱的环节存在。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许多产业都具有很多片面追求一时利益而对长远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忽视现象存在,进而使得我国的很多经济产业正在面临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危机。在我国面对WTO时,也正是在面临着一项全新的经济挑战,所以只有加强经济产业的全新发展理念,才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达到与国际经济市场接轨的目的。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9

一、经济发展过程的资源基础

迄今为止,所以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都是对自然资源利用规模扩大的历史。而且可以预料,在“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被有效突破之前,那么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仍然是资源利用规模扩大和资源耗竭速度加快的过程。

迄今为止,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还停留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利用上。1995年,世界能源消耗的97.5%依赖矿物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比例要高出一倍多,但是也只有5.9%的水平,1996年中国工业产值的71.3%是来自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加工和利用。1995年,西方七国总人口为6.73亿,消耗能源59.96亿吨标准煤,以占世界11.77%的人口消耗世界能源消耗量的51.16%。这一年中国的消费总量为13亿吨,人均能源消费量1083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2055公斤的一半;其中以美国人均能源消耗11312公斤,加拿大10913公斤最为突出。

在当今世界上,一国对资源利用的水平越高,人均消耗的资源数量越巨大,则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对资源利用数量越少,其经济发展水平就越低,人民生活水准就贫穷。1995年,中国人均消耗能源按标准煤计算为1055公斤,美国的相应数字是11312公斤,与此相对应中国就穷而美国是世界头号富国。如果以中国庞大的人口达到美加两国的水平,则相当于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原来数量的十倍达到130亿吨以上,该年度世界能源总供应量117亿吨不够中国一个国家之用。富裕和现代化不是不需要资源支持的,也不是中国精英主义者所宣称的---是“优良制度”的结果和巧妇的“无米之炊”。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迟暮

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日益脱离经济资源的加工利用和分配过程,日益成为一种经济数据的解释学,所关注的中心话题是诸如多和少、增加和减少、总量和增量等等。虽然把资源稀缺性作为一个分析前提,但是完全忽略稀缺资源的经济流转过程,尤其是谁能获得和依据什么获得稀缺资源,使自身欲望先于其他人得到满足这个关键问题。

发展到今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所谓“科学性”日益被证伪,其作为精英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却日益彰显。当代所有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生态、人口压力、资源枯竭、贫富分化等等,都无缘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不能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为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深入分析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足以颠覆西方主流经济学大厦的基础。

中国人均资源短缺,人口分布密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压力大,资源分配的部分倾斜就足以导致对弱势阶层基本的生存条件的破坏,因此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经济现实面前尤其经不起检验。目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最集中的体现,这个问题的解决只有在“整体协调”的层面上来解决,没有任何修修补补的局部措施能够奏效,这在西方“个人至上”的精英主义经济学立场上没有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

下面试图解读中国精英主义经济学宣传家们的一些理论基石:

1、“经济人”在现实中的存在范围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流转过程中,却日益表面化,甚至是诉诸常识和感觉。例如作为西方经济学分析的基石“经济人假定”,中国高人就把资本家追逐利润与小孩子吃奶的欲望放在一起做类比,把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本能和从属于社会属性的经济人假说蓄意混淆起来,为资本家的行为方式寻找普遍意义的注解。正是在这样的本质问题上,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心虚和反人道本质,因为正当的行为和正义的事业是不需要借口和遁词的。

在社会现实中,最适合成为经济人的是学校里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面临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寻找自己位置的问题,学习已经被界说和接受为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唯一途径,因此学习显然就是为了将来的个人利益的投资,因此学习对学生而言,即使不是唯一的经济人目标也会是最重要的经济人选择目标。而且学习具有天然的平等适合于个人努力的性质,不受工艺分工和等级关系的制约,具备最理想的经济人成立条件。因此经济人假说下的学生学习应该都是竭尽所能地努力,为将来在社会上扬名立万、追利逐益做铺垫。但是实际中学生努力学习的比例甚至称不上很高,这只有一个原因:即学生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时是违反经济人假定的。因为在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协调人”,即个人的行为除了基于经济利益(理性)之外,还要为许多非经济目标所制约。一个学生可能乐于花时间去享受恋爱的滋味,或者是按照目前生活比较舒服的某种方式来处理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学习目标在许多目标中既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行为方式最终就是在多个目标的相互协调和中和的实践结果。

在西方经济生活的实际中,真正的经济人只有在资本主义兴起时代,当时的资本家阶层是比较接近所谓的经济人假定的;在今天的世界上,只有那些巨型跨国公司才是符合经济人假说的法律实体。经济人从来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假说,以后也一样永远不会有改变,把个人原子化或机械化的努力过程在西方持续了接近300年,到今天也仍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成效,恐怕永远都不会取得完全成功。

2、竞争和市场带来效率的谎言

竞争和市场能够带来效率,最终能够使蛋糕做大,注重效率在结果上有利于所有人,从而具有结果公平的性质。竞争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被认为是私有产权的绝对化,所以其等价命题是私有制将最后有利于所有人,从而把私有制作为追求“结果公平”的不可动摇的过程和手段,过程和手段高于结果,这就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

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反面例证,精英们乐于证明公有制是如何不利于市场和竞争规律发挥作用,从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在经济学理论那里,中国产品几十年一贯制就是技术落后,缺乏技术进步动力的结果,而不与低水平的消费尚未被充分满足的现实发生联系;要求产品高档和现代化不是出于精英阶层的消费主义而是全民(包括穷人)的需要,在精英主义者那里,根据理论需要穷人永远是做白日梦好高务远的阶层,不满足“人是理性的”这个基本经济学前提(林毅夫),不知道自己的需要将如何被满足而只知道越先进越好,这与精英阶层的消费理念完全一致,而不是从自己的生活现实出发选择“有比无好”。中国人均产品量少生活水平低,经济学精英们说唯一的原因是企业效率不高,而完全不与中国经济底子薄和人均资源少的现实发生联系。

3、个人激励决定作用的谎言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家那里,唯一重要的激励手段就是与其劳动相对应的报酬,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可以整合社会前进的价值了。但是与精英主义者断言的完全相反,最近中国20年的观念变化和严重的社会行为失范,恰恰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实际中没有道德自觉精神的个人是无法予以有效管理的。

与此相联系,现代的知识精英愿意把科学文化知识说成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是求生谋职和回馈社会的基础。实际上知识如何任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可以正用也可以反用,可以为善也可以用来为恶,驾御知识任用方向的只能是个人的主动选择。由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限,同时他的破坏力却要高出数倍甚至十百倍,而完全监督一个人的行动往往十个人还不一定管用,因此社会监督并没有一个在低成本上实现的方法,无论是民主还是法制都没有低成本实现方法,所以个人行为不能不主要归结于个人的自主选择,道德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管理的一个铁律是:必须要取得多数人的主动认同。否则管理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因为成本因素就足以使管理目标落空。个人的报酬只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物质激励措施在利益关系互为消长的前提下不仅难以确立合适的尺度,而且也完全不能保证个人对管理目标的认同,认同的建立决不是一个激励措施所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在利益格局上进行真诚的协调和让步。无限制地高估激励作用最终是服务于一个理论目标就是---抨击集体主义精神,为私有化正名和开道。中国革命艰难困苦的成功历程,恰恰说明了物质激励因素作用的荒谬和局限性,最后革命的结果就是---以被物质充分激励的精英阶层的彻底而告终,中国的精英阶层理应从这样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试图忘记血的教训或者想方设法丑化之,最理想的状况是精英阶层自己认识到:“批判的武器”比“武器的批判”好。因此在优势还没有用完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注意避免“武器的批判”这样一种结局,学会并真诚地与弱势阶层做好利益协调,向弱势阶层的基本生存利益让步就是向精英阶层自己的长远利益让步。

三、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热门人:以北大林毅夫博士为中心

林毅夫先生在台湾长大,在美国芝家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北大任教授。据称“可能是在国际经济学界最知名的中国经济学家”,据称“他至今仍十分推崇芝家哥大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1、所谓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理论

在垄断价格的盘剥之下,打破技术垄断的价值有多大?技术能力仅仅靠购买专利就能够获得?开发的投入与技术能力的形成,加上垄断价格被打破的价值几何?

“如果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靠引进技术与靠发明来做,成本是根本不能比较的。引进技术最贵的方式就是买专利,所要付的成本也不过是原来人家发明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我们买了专利,一定是成功的专利才买。这样算起来的话,如果靠引进技术来取得技术变迁的话,这个成本与自己做RND来比的话,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假定说我们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一半,美国对我们非常的警惕,那么美国不愿意把他们最先进的技术转移给我们。到那时候的话,我们人均收入美国的一半,我们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2.5倍,假如说美国拿出2%的国民生产总值来搞RND的话,我们也拿出我们自己国民生产总值的2%来搞RND的话,我们RND的规模是他的2.5倍。你创新的速度就快,到那时候我们技术创新的速度比他还快。”按照林毅夫博士的说法,今天的美国还是相当情愿地把技术转让给中国的,而不是在执行技术封锁政策。另外不知道西方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是靠什么支撑的,如果是靠技术支撑的话,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傻到培养竞争者,以至于丧失垄断地位、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要西方企业发扬雷锋精神大概需要林毅夫博士改行去当牧师,到西方去传经送宝。建议林博士还是不要呆在北大,去西方的神学机构供职比较好,这样才能够造就“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条件。

“关于技术变迁研究,我的两个贡献是:(1)对拉坦--速水假设做了扩展,证明了诱导技术变迁的主要动因是要素的相对边际生产率,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不受要素市场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在要素市场受到限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方向仍然会受到资源相对稀缺程度变化的诱导,这一工作大大扩展了诱发性制度变迁假说所适用的范围。(2)在资源禀赋决定的技术变迁理论中引入市场规模,即当技术类型相同时,技术变迁将首先发生在市场规模比较大的技术中,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技术的市场规模比较大,那么技术创新的收益也就比较大,这就会使更多的资源被用于该项技术的研究,因而这项技术的创新概率和速度也就比较大。”根据中国的市场规模,按照林毅夫博士的估计,不知道还有没有发展技术的必要空间。不过我个人还是非常赞同林博士的这一高见,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劳动力节约型技术不能占据优先发展地位;中国人均资源短缺,所以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技术;中国资源分配应该首先向多数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倾斜,高档消费品不能在社会生产资源分配中占据优先地位。

“一个就是各种投入要素的积累。比如说劳动力的增加,自然资源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如果这些能增加的话,经济就能增加。当然我们知道,土地一般是不能增加的,不像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如果觉得土地太少,还可以到国外拿个殖民地,现在是不行的。再就是劳动力会增加,但是受到人口增加的限制,所以劳动力增加的速度也是比较慢的。一般来讲,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能不能快的因素,最重要看资本积累速度是不是快。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如果你有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劳动力,同样的资本,如果你能够改变生产结构,把这些要素从一个生产率比较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比较高的部门的话,那这样经济也可以增长,所以第二个是经济结构转移。第三个是技术变迁、技术创新。同样的劳动力,同样的资本,同样的生产结构,假如我能用比较好的生产技术的话,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比较快。所以,我们要看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其实只要看这三方面。但这三方面当中,最重要是技术创新。因为如果技术不创新的话。我们读经济的人都知道,技术不创新的话,不断积累资本就会面临所谓边际效益递减。在这样的状况下,到了一个程度,以后你即使增加资本也不能增加生产,也不能增加产出。所以,这样的状况下,积累的积极性就很低,资本增加的速度就很慢。资本增加的速度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技术变迁的速度。同样的情形也在生产结构中。假如说技术不变化的话,就不会有新的产业部门,而且在同一个产业部门里面,也就不会有生产力比较高的环节。要看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变迁的可能性,其实主要看技术变迁速度是不是快。归结起来,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技术变迁,技术创新的潜力有多大。”因为已经遇到资源短缺,已经是土地报酬下降而且农业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林毅夫博士的高见,中国农民是不是还有必要继续种田。

“所谓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指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资源上的或经济上的),借助于发展这种优势,就可以追求到一种持续、稳定、快速的经济发展。日本、亚洲‘四小龙’等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就是这种战略。我国近10年来的改革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因为在产业发展上较好利用了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劳动力。他说,改革与曾推行多年的‘赶超战略’相配套的宏观运行机制,使我们的经济发展能够尽快进入充分利用比较资源优势的良性循环,应该成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世界市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永远不会供过于求,或者说在中国劳动力充分转移之前是不会破坏市场均衡条件的,否则的话供应的增加会导致收益的实际下降,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并不高。林博士是依据什么断定这一前提可以成立,现实的情形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一头撞上了“西墙”,受到西方国家非常不公正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管制。而且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声称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所谓的“敏感型产品”,认为对国内就业冲击很大,与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充分就业---相冲突,早就签署了诸如“多种纤维协定”之类的戒律,对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纺织品和服装进行出口数量限制,又不知林毅夫博士有什么样的高招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使得“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得以执行下去。

“林毅夫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农业上问题丛生,农民负担十分沉重。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特别是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差距越拉越大的问题,必须既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又不能增加国家的负担,用多给不发达地区补贴和把发达地区的财力转移到不发达地区的办法都不合适,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他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后,其比较优势及其产业结构随着资金积累和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有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这个地区就会将它的部分产品市场让给其它地区,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东部资金、技术相对丰富,重点发展资金较密集的产业;中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重点发展农业;西部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重点发展矿业、畜牧业。东部缺地,粮食生产成本高,有了统一市场,自然会增加对中部地区的粮食需求,粮食价格就会上升,使中部农民得到增产增收的好处;东部地区经济越发达,对西部资源的需求就会越大,随着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也会上升。这样一来,东部的发展将成为中西部发展的动力,东部和中西部可以在统一市场中共同发展。”因为中国农业成本高居不下,根据林毅夫博士的推演,这是需要贸易保护的条件下的一种发展前景,但是林毅夫博士实际上是坚决主张自由贸易以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林博士的铺子既出售“无坚莫陷”之矛,又能提供“物莫能陷”之盾,实在是了不起。

2、农业问题是劳动投入不足?

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劳动力过剩的经济学意义是劳动的边际产出为零。中国在1978年农村人口已经突破8亿出现严重的劳动力过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林毅夫博士是凭什么断定有效劳动投入的增加,是农业产出增加的决定性原因的。

“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理论认为集体生产中社员得到的激励很高;而经验观察则表明,改革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很低,我认为这是由于传统模型忽略了集体生产中对劳动监督的必要性和监督的成本。在《中国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一文中,我把劳动监督和监督成本引入了模型中,发现在生产队中,社员劳动的积极性同监督的准确程度和监督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监督越准确、越容易,则社员劳动的积极性就越高。而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对劳动的监督非常困难,监督的准确程度很低,结果当时的分配制度实际上导致了平均主义,因而对劳动的激励低下,从而扼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了传统农村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因此,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与农业生产过程相适应的生产机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在于农民为自己生产,因而生产的积极性也就高。进而我用经验资料检验了上述理论模型,经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

在时代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民在列祖列宗留下2亿亩梯田的基础上,又新修了2亿亩梯田,并使中国耕地的灌溉比例提高到40%,修整了近20万公里的堤防,使得中国农业抵抗水旱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出现根本进步,并一举扭转了在历史上延续了近800年的“南粮北运”态势。1950年之前的50年,中国处在大江大河下游的大城市都被淹过,哈尔滨于1923年被淹,天津于1939年,武汉南京于1931年,广州于1915年;而1950年之后的50年,所有的大城市都没有被淹过。黄河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溃口的年份有1590次,改道26次,平均而言是“五年三溃口,百年一改道”,而1950年之后已经有50年没有溃口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生发出来的“林氏理论”,这样的成就竟然是中国亿万农民在毫无积极性和消极怠工的条件下取得的。

“1958年公社化以后,社员退社的自由被剥夺,结果社员无法惩罚他人的偷懒行为,‘自我实施’的合约不能得以维持,导致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率大幅度滑坡,由此造成了这次危机。”根据林氏理论,只要是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就永远不会发生饥荒。可是根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过比较大的水灾1096次,比较大的旱灾1056次,都是平均两年一次,其中1786-1788年的特大旱灾,在旱灾的中心地带人口饿死比例高达80%,由于没有统计数字,详细的饿死人数永远都不可能清楚,在各地的地方志中,“饿死者相望于道”的记载,少的也有十多条,而且越到北方地区这样的记载就越多,根据林氏理论哪个时代的农民积极性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他们的收益与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完全挂钩的---在缴完地租和国家税负之后完全归自己。在1949年之前,不要说饥荒的年景不要说穷乡僻壤,就是诨名“十里洋场”的上海这样的现代化都市,哪一年没有“路倒”哪一年不饿死人。

中国处于季风气候的控制下,水旱灾害比较频繁,分散的小农无法集结足够的力量来应付和改善这样的自然条件,只有以集体的力量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时代的农业体制下,农民被严密地组织起来,能够实现力量动员来进行大规模地改善农业条件的努力,而且在集体经济条件下,在工程需要的利益协调和成本分摊上也相对容易得多,实现管理目标得成本也极为低下,这才是中国农业条件改善在30年内超过3000年积累成就的根本原因。

人们常常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但是在精英主义的有色眼镜之下,才是真的没有什么事实可言。不过妖魔化社会主义的成就,明显是呼应了“历史终结”的著名论断,与“新自由主义”思想保持了一致,根据实用主义“流行就是真理”的理论,“林氏理论”明显也具备成为真理的条件,但是那是西方的真理与中国人没有关系。

3、监督困难是制度不良所致?

如果仅仅因为监督困难就断言管理制度需要变更,那么除了小国寡民的时代,就不可能再有任何应该存在的经济制度了,精英主义制度尤其如此。

林毅夫博士说道“关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我认为,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周期性,对农业劳动的监督十分困难,一个农业合作社或公社的成功,只能依靠社员间达成一种‘自我实施’的协议,在此协议下,每个成员承诺提供同他为自己劳动时一样大的努力,但这种自我实施的合约只有在重复博弈的情形下才能维持,而一个合作社的性质是重复性博弈还是一次性博弈,取决于社员是否拥有退社自由,1958年公社化以后,社员退社的自由被剥夺,结果社员无法惩罚他人的偷懒行为,‘自我实施’的合约不能得以维持,导致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率大幅度滑坡,由此造成了这次危机。”

根据笔者所见到的资料,日本企业中比较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大约不到1/3,另外有1/3的员工能够在管理之下顺利完成作业任务,另外还有1/3的人是始终比较消极的。这样的企业就已经是非常好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根据林毅夫博士的说法,中国农民是基于“绝对公平”原则才能组织的,否则他们必定会因为“无法惩罚他人的偷懒行为,‘自我实施’的合约不能得以维持,导致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率大幅度滑坡”,最后必定要恶性发展到粮食极度短缺并大量饿死的地步。

“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理论认为集体生产中社员得到的激励很高;而经验观察则表明,改革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很低,我认为这是由于传统模型忽略了集体生产中对劳动监督的必要性和监督的成本。在《中国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一文中,我把劳动监督和监督成本引入了模型中,发现在生产队中,社员劳动的积极性同监督的准确程度和监督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监督越准确、越容易,则社员劳动的积极性就越高。而,结果当时的分配制度实际上导致了平均主义,因而对劳动的激励低下,从而扼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了传统农村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因此,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与农业生产过程相适应的生产机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在于农民为自己生产,因而生产的积极性也就高。进而我用经验资料检验了上述理论模型,经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如果“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对劳动的监督非常困难,监督的准确程度很低”,那么世界还有什么行业监督是不困难的,从而监督的准确程度是很高的?农业劳动监督需要成本,那么在什么行业的监督成本和效率能够更好?林毅夫博士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出和证明这样的结论,试问天下还有什么结论是林博士不能证明的!

作为社会学上一个公认的结论,农村社员由于长期共处在一个稳定的社区环境里,个体比较注重以长期考虑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非常注重自己在乡里的声誉,在调节相互关系时,无经济成本的舆论监督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是最为有效的。只有在远离这样的社区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才开始脱离自律,转而以他律为主要约束条件。这是在城市和工商业机构的个人行为模式,与农村社区个体行为模式构成根本区别的主要原因所在,在城市和工商业机构里,人们开始主要依赖法律和契约来调整相互关系,舆论调节的作用下降,管理和监督的成本急剧上升。

4、西方经济学中国人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特点,中国对西方经济学的信奉者,都是自觉和不自觉的精英主义者。在学术特征上主要表现是:对欧美日的了解远远多于对中国的了解,对纯粹理论的兴趣远远多于对经济现实的兴趣,对理论上能够自圆其说比对照现实应用来检验更为看重。总而言之,承接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一切优点和长处,唯一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有说服力的说法”,为精英主义化的制度建立和维护其稳定而“忘我”工作。经济学方面的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按照明显的梯度理论分布,在国内的高人主要是抨击“旧体制障碍”,香港高人张五常直接指斥“公有制不行”,海外的魏京生之流则直接诉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不行”。

这些人精英主义经济学宣传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精英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因为中国人对“成名成家”有非常高的标准,能够在人类智慧发展历程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才能称为“家”;在时代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条标准,“家”成为代表理智与良知相统一的一个指标,是对知识精英摆脱精英主义惯性倾向平民主义的奖掖,从而具有褒扬和接纳的双重涵义。

美国白人民兵小布什称中国是“竞争对手”,人人都清楚最理想的对手是越愚蠢越好。林毅夫博士在西方极受欢迎,号称是“在中国以外最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此外林毅夫先生主持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非常受美国有关机构的青睐,“目前,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商会等海外民间机构相继给予中心资助,一些国内企业也提出了捐赠意愿。林毅夫为筹集资金及招揽人才做了很多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筹得资金近百万美元。”根据西方人的说法,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国相关机构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欣赏原产台湾的高人林博士。

只有糊涂的失败者,绝对没有糊涂的成功者,成功者作为一个共有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计划性。林毅夫博士非常清楚“如果我留在国外,充其量会成为一名教授、学院派学者,而在国内却可能成为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人物,并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但是作为一个学者,从影响层面来说,我想在北京大学影响会大得多。”林毅夫的能耐不是没有代价的,不过不由他本人来承受而已。至于说到“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我个人的想法是中国一定会产生那种人,中华学术的复兴也一定能够为全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在人类智慧发展历程中占据相应的地位,但是我决不相信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会在“炒别人的剩饭”过程中产生,“炒别人剩饭”的人永远只能是二流的匠人,是可能成为大宗师的。

四、中国在西方经济思想指导下的发展过程回顾

在最近20年内,中国的发展战略指定和经济活动进行,基本上是在西方经济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对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简单回顾,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1、资源报酬递减所发生成本如何摊平

中国农业以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中国达到世界人均粮食产量水平的成本,必定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0%的灌溉耕地生产70%的粮食,40%的灌溉比例高于一切非干旱地带的国家,这只是增加土地生产力的成本之一,化肥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然也是成本之一。

由于人均资源的短缺,资源开发的成本也一定会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石油开采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0%以上,比中东高出5倍。中国铁矿石95%以上是贫铁矿,而且伴生共生矿多,选冶成本高企。

如果不使用中国的资源,改而进口,那么世界资源市场的供求平衡关系迅速被打破,在价格急剧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没有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成本顺利转嫁?还有资源长距离输送成本如何在竞争性价格中被补偿?

所有的精英主义经济学宣传家们,都对此一根本问题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2、工业技术的边缘化

中国工业无法获取正常利润,低水平重复是一种典型的技术边缘化的生存状态,与依托技术垄断形成的市场优势地位的西方跨国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中国企业在边缘化生存状态下的处境,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们,一贯是予以极度蔑视加极度污蔑,并以此作为制度不行的证据。

在边缘化状态下生存的企业,是无法实现工业化的社会目标的,因为这样的企业其产品在市场上既不可能获得垄断利润,甚至不可能获得剪刀差,只能在“低成本运营方式”中苦苦挣扎。笔者曾经反复指出,“低成本运营方式”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思想渊源之一,正因为确有如此根据,那些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反而底气十足地宣称,是“中华落后文化”妨碍了企业经营思想的进步,而不是中国企业被人为推进“低成本运营方式”的困境,这种倒果为因的研究方法是精英主义者的主要法宝之一。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明显带有“备战备荒”年代的深刻烙印,是基于“有比没有好”“分散比集中生存能力强”的战备观念下的产物。中国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低下,并不是什么极端精英主义者所鼓吹的那种中国人什么都不行,企业技术落后和管理观念陈旧,而是企业当时所服务的目标与今天的和平时期有根本不同。把这样的企业盲目按照所谓的“国际标准”完全推入市场,再加上旧负担与政策性税负不均,结果在短短的10年之内,国内市场上就发生明显的政策选择效应,国企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丧失生存能力。而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上,问题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企业规模小,多数没有国际市场经营能力,只能成为跨国公司的转包工厂。世界上最大的照明灯具生产商荷兰菲利浦公司,采用包销等手段,极力压低中国国内灯具工厂的产品出厂价格,利用中国工厂的成本优势打败欧洲的同行,然后再在欧盟提起针对以前的中国供货方的反倾销诉讼,试图以此把中国竞争者赶出欧洲,制造自己的优势地位,追求垄断利润。陷入这种边缘化生存状态的企业,不仅仅有国有企业,而且一大批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

正是由于中国企业规模小没有独立的国际营销能力,实际上无法实现我们的工业发展目标。盲目发展所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最后是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大量投入,成为作为跨国公司的转包工厂,为跨国公司建立垄断地位撮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实际上由于谈判地位的不对等,产品出厂定价完全由外方控制,经营结果不仅没有正常的利润,而且对工人也无法提供安身立命的衣食住行条件,在免税政策的关照下对国家也没有履行相应的纳税义务,投资者也无法实现正常的资本积累和增殖。在沿海的打工仔永远没有安身立命的机会,主要还不是因为资本家的贪婪,而是所服务的企业本身处于国际分工的边缘,企业、个人包括国家(不能不执行免税政策),都不能从这些企业乃至行业兴起中获利,虽然这些外向型行业的总产值规模已经极其巨大。

中国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最后获得收益的却是西方的跨国公司,完全无法体现我们的民族发展目标,最后由于跨国公司的叛卖行为,国家和社会还要承受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的后果,再接再厉发扬雷锋精神,为跨国公司擦屁股。这样的后果却被精英主义者当做成就来吹嘘,天底下有比这更荒唐的笑话奇谈吗?这就是为什么出口比例越高,发展的前景反而越模糊,人们对未来反而更加缺乏信心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样的依附性经济还是有必要的,顺差更是必不可少,1990年代初期,中国每年的外企利润汇出为几十亿美元,到今天已经达到200亿美元之巨,再过5-10年就可能达到500-1000亿美元的数字,如果没有这样的血汗工厂,中国拿什么来支付外企的利润呢?

3、门槛价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缩减作用

目前,外资企业在国内采用各种方式排除市场竞争者,追求垄断地位和垄断价格。垄断价格与竞争性价格不同,具有一种稳定不变的特征---成为一种门槛价格,这种门槛价格依据的是企业自身的最大利润和理想的市场份额,不与市场的潜在需求和发展的普及化目标相联系,排除和消减了市场的潜在容量,排除了大多数人最后具有消费能力的可能,成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潜在水平的决定,兼且与社会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联合利华公司旗下的和路雪,进入上海冰淇淋市场后,因为做不过本地工厂,所以索性出高价收购了那家工厂,以消灭竞争者,在获得垄断地位后,再以垄断高价在消费者身上把收购成本捞回来。美国百威和法国达能在收购武汉的中德和东啤后,武汉市场啤酒的加权批发价格竟然上升4倍之多。取消竞争维持或明或暗的垄断价格同盟(即卡特尔),其结果是消费者利益受到巨大损害,中国就是这样成为跨国公司“发洋财”的乐土。

在1995年,广州宝洁公司的利润率高达50%,而且是在巨额广告投放,在管理、市场营销、人员高薪等这一切大手大脚政策下的成果。这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竞争力和成本优势所能够解释的,这是地地道道的垄断地位带来的垄断利润,是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的,这是违反保护消费者权利的公平交易法则的,是受到所有西方国家法律严厉管制的价格不法行为,也理所当然应该受到中国法律的管制。

西方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成功,不是因为技术先进,更不是管理得法提高了效率和成本控制好制止了浪费,而是恰恰相反在大手大脚下的成功,这是韩非所说的“长袖善舞、多财善贾”,说穿了就是主要得益于在资金实力上的优势发挥。跨国公司能够集中足够的资金来排除竞争者,无论排除竞争者的成本多大,需要的时间多久,它们都有能力筹集足够的资金耐心等候竞争对手消失的那一天,等到垄断优势地位的建立之后,再消费者身上捞回当初的“竞争排除成本”,坐收垄断利润。中国的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们不是不清楚这些,但是他们与这些企业具有天然的利益联系,他们的名牌精英地位也是跨国公司所看重的,例如著名的林毅夫博士就曾经为可口可乐公司充当吹鼓手,费心研究“可口可乐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类高级高薪问题。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成功,是以中国竞争者消失和中国消费者利益受损,国家经济规模达不到潜在规模为外在条件的。

4、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失败

1987年的“国际大循环”理论,就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演示版,今天这个战略的实施结果是一头撞上了“西墙”。中国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结果是促使国际市场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拉开了国际市场原本就存在的垄断价格和竞争性价格的鸿沟,极大地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下文还将涉及这一问题。

五、在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的适度发展经济理论

全人类最终都需要走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之路,中国必须第一个走这一道路,因为中国最缺乏资源的支持,同时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已经迅速逼近自然资源所能够容许的限度。

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不仅回避人与自然在整体上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问题,而且刻意回避人与人关系的协调问题。一味地张扬个人的欲望和自私,并编造“私恶即公利”的谎言,为精英主义制造社会分化寻找借口和说辞。以管理困难来否定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讳言在“人是理性的”或者在“经济人”前提下,社会管理没有根本出路的事实,以管理困难来反对非精英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因噎废食”的逻辑。

1、社会管理没有根本出路

社会管理是没有根本出路的,人们必须长期不断地和自己的欲望搏斗,主动与他人的利益相协调,以求避免最坏的社会局面出现。其中精英阶层具有第一责任,尤其不能放任自己的欲望和私心,需要主动地向弱势阶层协调和让步,以追求社会整合的实现,并在社会整合的基础上开展社会教化,建立起普遍的社会目标认同,在认同的基础降低管理的困难和成本。

管理的无奈在于:在社会财产私有制的态势下,要调和分异(分离和异化)的利益主体去为一个非平等的目标努力。丛林法则导致的利益分化,不管是道德法则还是丛林法则,都很难予以消灭。所以管理不可能有所谓终极的和先进的模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一信条,这是一条在“必然王国”里没有尽头的回环往复之路。美国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提到“管理学的丛林”,管理不仅是处在他所说的学术学理的丛林之中,而且在现实里,也确实还处在一个看不到出路的丛林里。学术毕竟不能不反映现实,而现实的矛盾也不可能不投射到学术世界里。

管理是推动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的手法,管理的成效最终需要有结果来检验,所以只要是效果不错,“朝三暮四”的必要性显然存在。而管理的目标却是文明演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管理手法和艺术可能收效于一时,却不能收效于一世,正如中国农民的谚语所言“按下葫芦浮起瓢”。

世界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十个就有九个出自美国,并不是美国特别喜欢标新立异和无病,而是管理在不停地提出新问题需要新答案。这样的新问题永远不会被穷尽,代表的是体制内的异化主体对管理目标不认同的意志力量,这是一个对管理目标和手段的永恒挑战,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管理困境的解脱,也许需要文明回到它的源头,回到失落的道德自觉时代。除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理想之路,我个人看不到任何其他的光明。毕竟,有谁能够把道德自律、克己与相互关怀的人类理性精神,进行条分缕析的量化管理,并把它与经济利益和司法威慑建立起挂钩关系,用低到可以承受的社会成本来加以管理,除非有“全能、全知和全在”的上帝存在,谁又能为人类自己掌握这样的公正天平。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也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外在的人为的制度和法律,无论多么完善和高明,如果不通过人们的自觉遵守来起作用,仅仅依靠外在的监督和管理手段来应付,其成本必定是社会所承受不起的,看一看克林顿道德失律的监督成本就知道了。诚如老子所言,对于典章制度的迷信是靠不住的,而法制的产生正是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出现深刻分化后的权宜手段,国家暴力机关的产生正是出于强制管理的需要,国家暴力的存在就是社会管理没有根本出路的真实写照。

今天欧美日的企业环境,远远比中国好,是因为技术垄断地位决定的资源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全世界的资源对欧美日来说都是予取予求,所以欧美日社会比较富裕,人均购买力强市场容量也大,成功机会多,所以有比较普遍接受游戏规则的愿意。中国企业正道成功的机会少,普遍有“穿墙打洞”的冲动,笔者在企业工作多年,见过许多港台老板素质极低但是却成功,也见过国内人士创业的艰辛和困难,到头来却是灰头灰脸,并不是智慧和努力不够,确实是成功的机会太少。中国企业要实现资本积累和发展过程,不仅外部竞争环境差而且自身实力不足,也缺乏基本的辅导和保护,最致命的是没有良好的金融体系支持,所以成功的背后需要非同一般的支持,最容易和最可能得到的就是政治权力。腐败和权钱交易决不是一个单纯的体制问题。而且政治权力和金钱的结合确实也是民主的一种经典过程,这一点无须讳言。

实际上在西方企业管理上存在一种“伪道德效应”,即在经济成长迅速的时代,在资源优先集中的少数地区,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所以容易造就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阶层利益的协调也比较容易。这在实际上是以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矛盾,是以中心地区与关系的利益输送的扩大化,来弥合中心地区的深刻社会阶层分裂。反过来,在萧条时期,就必然引发以邻为壑的举动,1930年代的大萧条,就引发金融战和贸易战,最后发展为世界大战,这一段历史所有的精英主义者想必都不陌生。中国社会上精英们与民众协调差,主流媒体长期妖魔化农民,就是因为资源有限利益不够分的缘故,既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相缓和的出路,也没有地区可以转移矛盾。所以中国精英面临着空前的自觉协调使命,否则一味地鼓吹精英主义化听任目前的趋势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就是走老蒋“制造革命形势”的老路。

2、超越诉求现代化和民主的精英主义预设立场

由于技术的进步,今天人们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用人力来营造居住和生存环境,以空前舒服的状态生活,达到一个前人所难以想象的富裕和发达程度。但是这种生存环境是以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为营造和运行代价的,发达的程度越高每单位个人所消耗的资源也愈多,以地球有限资源所能够支持的富裕人口就越少。现代化观念的核心和魅力在于:肯定人们欲望应该得到技术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予以满足的正当性。现代化观念本身就是“感觉第一”的消费主义和“追求老子天下第一”的精英主义的肯定性前提,这个前提符合人们的最原始欲望,全面否定了人与自然是否应该协调,人与人要不要和谐相处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是一种价值而不是科学,是一种无须证据和证明的基于人类欲望和感觉的价值。

所有的民主都不可能不是“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的民意代表不可能是普通工人和农民,只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们,代议制民主无疑是要求广大民众对精英主义政治制度的各种施政策略进行“票决”,对何种不同利益集团的精英主义执政集团进行选择,而永远不可能依仗票数优势选择出那样的平民主义者和平民政策,因而也不可能在任何程度上进行有利于平民的制度变革,所以民主不过是精英阶层需要的对精英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进行全民追认的政治形式。所以现代化和民主的预设立场并不难予以解读,这种预设立场在国际关系上是符合西方国家利益的,不仅是有利于在全球推广精英主义制度,而且精英们将会在这个制度中对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予以优先确认。

其实西方的成功道路和富裕现实,仅仅是独特的案例并没有普遍意义,仅仅是因为中国精英们的主观意愿,才被说成是普遍的成功道路。西方的富裕和发达是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的贫困为条件的,否则维持富裕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支持的基数,远远超过地球所能够应付的极限,西方七国1995年人口为6.8亿,以不到世界人口的12%,但是所消耗能源占世界总量的51%,富裕和发达不可能不以物质资源的消耗为基础,毕竟“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规律还不能被突破。也许可以这么说,适度发展是“中国困境”的唯一解决方案,在中国精英阶层“超英赶美”现代化的热望下,自然没有留给中国人任何机会。实际上也没有给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以任何实现富裕和发达的机会,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西方的富裕和发达是基于在地球资源分配上的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就是建立在垄断价格的基础之上的,而第三世界在国际市场上以竞争性价格出售产品,则是一个不能动摇不容更改的前提。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贸易体系中,西方的富裕和发达才得以维持,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所言“发达以不发达为基础,少数人富裕以多数人穷困为条件”。现代化在资源制约之下,永远只是一部分人的价值,缺乏普及到全人类的物质基础,是精英主义者所能够实现的梦想,这个梦想以破坏多数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为前提。所以现代化这个无须证明的价值,是彻头彻尾的精英主义价值。

从来也没有一个时代象今天这样,把技术进步无限制地用来建立和维护少数人独占资源的优势地位,多数人被蓄意地排除在技术进步的受益范围之外。这是西方以丛林法则为基础和核心源流的文化,所与生俱来的不可克服的致命伤。这不仅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可协调的根本矛盾,而且也造成人与自然的空前矛盾,这在根本上违反了中华文化的协调准则。而且这两大矛盾的恶性发展,还导致对资源的争夺和对技术进步的封锁。西方文化在其本质上是一种“物本位”的“工具理性”,正是这种工具理性在资本主义兴起时代,曾经是加速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但是今天工具理性的合理性可以说是荡然无存。战后世界在美国的主导下把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用来进行军备竞赛和建立并运行足以毁灭全人类的威慑力量,追求技术进步的目标竟然主要不是为人本身受益而进行。

由于计算机和智能技术的进步,富人将有可能不依赖于剥削穷人的劳动成果而过活,所以“两极分化”的和平共处也已经受到质疑和挑战。因为在工农业剪刀差时代,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索取还是有限的,在垄断利润时代,西方为了造就“伪道德效应”成立的条件,对资源的索取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后代的生存利益。因此“文明的冲突论”甚嚣尘上,核战争和历史上曾经被西方人广泛采用的种族灭绝政策,越来越走近人们的视野,是不应该感到奇怪的,美国的TMD和NMD计划就是为此做准备的。姑且不论美国在技术上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其它人有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单是这样的“最后的疯狂”计划,就应该引起全人类的良知反省了。

3、确立适度发展理论

全人类最终都必须放弃征服自然的狂想,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与自然资源相适应的基础之上来安排生活水平;要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放弃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尤其缺乏实现富裕和发达的资源条件,大概必须在全人类中第一个放弃富裕发达的梦想,率先采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适度发展”之路。

“适度发展”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有根本不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是一种对自然资源有限性的一种被动体认,只涉及人与自然的被动适应关系。而适度发展则不仅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动选择,而且也需要在社会上克制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明确在适度发展战略中,富裕和有优势的阶层具有第一责任---首先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终需要以“人与人的主动协调发展”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可能在一部分人富得流油,同时另外一部分人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还能搞成什么“适度发展”实现什么“人与自然的主动协调”。

适度发展战略的落实,需要适度产品和适度技术与之相适应。中国最近20年盲目的与国际接轨和向洋人看齐,实际结果就是在社会上带来消费层次和就业上的鸿沟,促进和扩大了两极分化和畸形发展,社会整合和协调程度下降社会矛盾激化。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中小城市和县城整体趋于破产,工业向大城市集中,全国工业向沿海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而且上海明显又有那种“十里洋场”的味道,重新获得西方垄断大企业占领中国市场的跳板地位。

改革开放一个最重要的预想政策后果,就是会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并提升中国的自主技术能力,从而实现现代化。在二十年后,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西方跨国公司正是依靠技术垄断地位才获取垄断利润的,所以关键技术和核心加工能力是不会转移的,而且由于中国地方政府的地方利己主义,一味地以增加产值带来税源为主要目的,实际上连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目标都无法坚持,更何谈争取真正的技术能力关注。最明显的是天津摩托罗拉公司,虽然曾经许诺在中国销售额达到多少以后,将在中国投产芯片工厂,今天销售额早已超出数倍,芯片工厂仍然连影子都没有。所以在中国政府和外资企业的互动中,是外资企业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我们的政策目标完全落空了。

在中国的时代,曾经确立了一些“适度发展”的主要原则,如反对两极分化(收入平衡)和畸形发展(地区平衡),注重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高科技的适度技术),注重技术工人的培养,在工业产品结构上注重大多数人口的最基本需要(适度产品战略),刻意减少利益纠葛(公有制是一个得力的制度安排)增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可协调性等等。不过这些都成为后来改革开放的对象,被错误地认为是妨碍现代化和进步的旧体制因素。实际上在时代后期中国实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人类在资源的压力之下,第一次与自然的主动妥协,在人口规模上进行自觉控制以与自然相适应。

中国自然资源不足,改善民众基本生存条件实现真正的小康,需要在生物资源增长上想办法,这个办法在时代曾经大力推行,就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强土地的生产力。目前容易做的工作已经不多,需要使用大规模的调水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匹配的现实,因为有增产潜力的土地都在缺水的北方,这需要建设规模庞大的调水工程,需要集中全民族的力量。要尽可能实施矿产资源节约的政策,如加强农村的秸杆还田减少化肥使用,有意识地抑制个人的资源密集型消费如小车消费等等。

所以适度发展是基于道德主义这个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是从整体协调出发的,是排斥西方文化的核心源流---丛林法则和精英主义的。适度发展具有三个层次上的意义:第一个层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需要采取适度产品和适度技术方针,高档消费品和节约人力型技术不能占据优先地位,这是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在第二个层次上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要求精英阶层承担实现社会整合的第一责任,放弃无限制地追求优势地位的努力,这是政治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协调”,由于中国能够在适度发展上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协调整合,因此必然能够达到孙子所说的“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在贯彻国家战略意志上能够实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可以用无形资源弥补有形资源的不足,改善国家的安全态势。这实际上就是同志所主张的“人民战争”成立的先决条件,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国土防御”战略,以收敛的态势来应付外来的政治和军事压力,来解决今天美国战略东移以后,中国所承受的战略压力加大的问题,这是国防和外交问题。

中国经济的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组织;主权; 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组织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 组织大发展的形势下壮大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速,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世界进入相互依赖时代,推动了国际组织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国际经济组织发展更为迅速,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产生于二战结束后。冷战后的1995 年成立的、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的世界贸易组织,其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更标志着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当前,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社会经济事务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惹人注目。为此,本文拟对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层次结构、职能范围和影响的二重性进行探讨。 一、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层次结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非常显著地侵入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领地内,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从三个层面上形成影响。 1.最高层次的全球性经济组织(协定)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协调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负责的,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其职能已不仅仅是协调国际贸易,而且几乎包括所有的世界经济活动。参加世贸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把许多经济主权让渡给世贸组织。这从最高国际层面上影响到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行使。

2.中间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协定的影响 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1 年底,世贸组织得到通知的区域经济组织有200 多个,其中150 多个组织的协议仍在生效。 几乎所有的WTO 成员都参加了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有些WTO 的成员甚至成为10 多个区域一体化协议的成员。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参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也在区域范围内进行限制和约束,而且这种约束和限制比经济性世贸组织更强。 3.最低层次的双边组织和协定 对于那些涉及两个国家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解决,单独依靠其中一国的调节是不能发挥作用的,需要通过双方的组织(协定)来协调,参加这些双边协定的发展中国家,在双边协定和组织生效后,就必须遵守有关协议,从而使本国主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例如,中国加入WTO 之前的中美最惠国待遇协定;2003 年6 月中俄两国签署石油管道的能源利用协定,这些都是裁定协定两国之间分歧、矛盾的准则,使两国主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及双边性组织(协定)的状况日益增多。这种状况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职能范围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参与其中的发 展中国家的主权从多方面进行限制,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内外经济职能从多方面有限度地(根据协定)转移到国际性、区域性或双边国际经济组织中。

1.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创建职能 过去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设立都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发展中国家把其看作是主权不受侵犯的重要体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这种主权职能部分转移到国际经济组织中,国内经济政策法规、国内的经济体制要同国际接轨,发展中国家要执行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经济法规、经济政策,甚至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都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例如:加入WTO 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受WTO 规则体系,其中包括有《关贸总协定》在内的20 多个具体领域的协定、议定书、决定、谅解等。

WTO 调整的领域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从关税减让发展到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拆除。发展中国家国内制定的法规政策若与此有抵制的必须限期拆除。 2.监管职能 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有关制度的实施都是由本国政府执行的,是本国政府主权范围的事情,包括进出口关税的减让、国内贸易政策的透明化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监管职能转移到国际有关经济组织中去,由这些组织根据有关法则进行监督。例如:在经济方面,GATT、WTO 都有自己一套有效的监督惩罚机制。这种机制实质上侵蚀了一部分国家的经济主权,由于其规则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受到的主权侵害更为严重。[论文网 ZHLzwCom] 3.解决争端职能 在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解决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矛盾是在国家政府间协商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扩大,不同国际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增多,日益复杂化,因此,国家主权范围内调节的局限性突现,国际经济组织开始介入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国际争端,代行某些国家主权职能。

世界贸易组织在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中,全面规定了其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包括协调、斡旋和调解)、法律方法(包括专家组审议和上诉)、裁决的执行与监督、救济办法等,还专设了争端解决机构(DSB)。世界贸易组织在争端机制解决上有突出的三点要求:其一,DSB 的裁决具有约束力;其二,有一常设上诉机构,受理关于法律问题的上诉;其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对违犯规则事件在多边争端机制下寻求救济,在裁决不能得到实施时可采取补偿和交叉报复的制度。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于该体制所管理的一切协议和决定,没有例外(P150)。 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具有安全、可预见、执法权威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国家主权的经济职能,这将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国家主权产生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在成立后的前6 年,受理了200 多件贸易纠纷,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既有保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好的结果,也有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不良后果。这些解决争端的机制在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也存在。

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中,就存在一个受理国家之间争端的制度,而且还平行地设有一个解决投资者和成员国之间争端的制度。在亚洲,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在1996 年6 月也成立了一个解决东盟各国内部贸易纠纷的仲裁机构。所有这些解决争端机构的设立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发展中国家主权职能的发挥。 三、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二重性目前,对于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认识,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就是意识到了挑战、侵蚀和冲 击等负面作用的严峻性。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主权处于不利地位的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这还不够,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第3页)还有另一面,即积极的一面,由于和国际经济体制接轨,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主权增强。我们把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称作二重性。具体来讲: 1.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是促使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机之一。

主要表现在:其一,平台作用。一个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主权受到伤害时,提供了解决争端的场所。例如,加入世贸组织前,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通过两国政府谈判解决。由于中国是处于弱势的经济实体,结果中国做出的让步很大,有的甚至伤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权益。美国常常以中美经贸关系同中国人权挂钩来威胁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纠纷、反倾销争端增多,但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中国胜诉的次数也不断增多。 另一个是,在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内,发展中国家贸易争端机制的设立,提高了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减少贸易摩擦,集体行使国家主权的能力,某些国家主权的平等让渡,获得了更大的国家权益,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行使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二,提升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内外职能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面,例如,市场经济管理措施的缺陷,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等,影响了国家主权的行使。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后,就必须同国际上先进的市场管理规则接轨,废除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这固然会限制主权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抛弃原来旧的或存在缺陷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接受国际上流行的政策、法规和体制,从而强化国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生产力的适应性,有利于提升国家主权的行使能力。其三,保护作用。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利用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基本主权进行限制和侵蚀,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维护主权的斗争及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力量的增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也有一些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例。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就有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和保护弱势产业的条款,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此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就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对自己的弱势产业进行保护,例如,对汽车工业、农业等就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在实践中,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支持,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官方发展基金。尤其是作为世界银行“软贷款窗口”的国际开发协会,主要以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为贷款对象,向这些国家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以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该协会在全球反贫困斗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GATT、WTO 属下的各项多边协定,也规定了不少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