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9:33:15

国际经济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篇1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国际经济论文篇2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掌握却相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研究所都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国际性,使得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往往差强人意。实际上,国际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开展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本身就包含了不同国家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之间因经济上的一体性而不断进行交流、沟通、碰撞、竞争、排斥、渗透、融合,多元法律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和深入。尽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法律的国际化趋向,即法律的“非国家化”,也就是通过缔结全球的多边贸易协定来统一国际经贸游戏规则,但各国法律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经济法律的国际化始终是有限的。在上述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法律文化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法律文化已创造出了一整套能够有力支持市场经济、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而这些内容是很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或其他法律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此,我国的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时,往往因为缺乏文化背景而对相关规则不能透彻理解,并将之应用于国际经贸实践。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渗透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国际经济法所具有的鲜明的国际性和任意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贯穿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就必须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问答、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实际相似的情景中逐渐体会、认知和运用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国际经济论文篇3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将仍然是南北国家之间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但在经济全球化时期,这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应从国情实际出发,围绕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为研究任务,同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的贸易、投资、金融、税收和运输关系(通称跨国经济交往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交易活动干预管制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国际经济现实生活中客观形成的,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共同组成、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法律体系。而国际经济法学则是适应解决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跨国经济法律问题的客观需要,在二战后突破传统的部门法学分科界限的基础上融法学和经济学于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注:对于国际经济法学科的概念和范围,法学界的认识还存在广义说和狭义说的分歧。请见陈安教授的论文《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64页。)在中国,国际经济法这一新兴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发展起来的。在过去20年历程中,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走过了一段蓬勃发展的路程。(注:关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在过去20年中的发展情况,可参见曾华群教授《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一文,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9页。)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国际经济法学界同仁都在关注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今后一个时期内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趋向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将对新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任务产生深刻影响。现不揣冒昧,拟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 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总是由于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引致的。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条约与习惯构成的综合的法律体系,要认识和把握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必须从当前和今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特点,及其对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影响来考察和分析。 正如众多经济学家共同指出的,进入21世纪,由于资本扩张和科技进步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加强,这是未来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广泛、复杂和深远的,其意义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就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而言,至少促使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出现如下几个新趋势: 1.调整跨国经济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造成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各国经济关系日渐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的状态。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这种相互依存的客观经济现实,要求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各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互依存带来相互合作的需要",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则"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范"。因此,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各国相互依存与合作关系的加强,必然促进调整跨国经济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长足发展。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在,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国际经贸框架协议的形成,以及负责全面落实和监督这些多边协议规则执行的常设行政机构即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WTO的多边协议规则调整的关系内容不仅扩大了GATT调整的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关系范围,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在这些历来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 领域里确立起一套新的国际统一原则规范。我们应该看到,目前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等多边协议确立的新的国际统一规则,仅是调整有关跨国服务、技术和投资关系的初步法律框架。随着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初步框架如何运作的具体规则和程序将会进一步健全、丰富。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此外,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也将会推动区域范围内统一适用的法律规则标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继续发展。上述这样一些因素的存在和作用,决定了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中具有国际公法性质的多边统一原则规范的数量比例,将会明显提高,其所调整涉及的领域范围和程度,也会愈益深广。 2.贯穿于国际经济法发展过程的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建立在南北贫富悬殊并继续扩大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仍然充满着矛盾和问题。据世界银行报告,在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20%的最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相同比例最不发达国家的30倍;而在90年代,这一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成为60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因此,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决定了在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贯穿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这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新时期国际经济法发展变化的另一重要特征。 3.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逐渐增强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动作基础。在早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对国内一些尚未市场化的产业领域,如民航、铁路、电讯等公用部门和服务业,进一步实行自由化政策,如放开对服务业部门的价格管制、经营范围和企业进出产业的限制,打破少数企业对一些部门的垄断,以促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发展中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允许企业自由进出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对外资开放更多的产业部门。经济转型国家则从废除指令性计划入手,解除价格管制,在市场定价的基础上,由企业自主决定投资方向,使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从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过渡。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这不仅表现在各国的合同法和公司法等民商法律部门,而且也反映在像反垄断法、竞争法这类公法方面。各国政府为使国内经济更好地与世界市场机制接轨,必然要参照有关国际经济规则标准来调整、修改国内的经济政策法规。这也是21世纪各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 4.适用于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法律框架正在形成 促使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跨国界的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例如,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与安全保护、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正加紧研究制订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注:自1996年11月以来,为解决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问题,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 财税部门先后发表了各自的政策研究报告,经合组织也在1998年8月了《电子商务税收框架条件》,这些报告和文件分别就如何解决现行的税法和税收协定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困难,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路和方案。参阅:Luc Hinnekens,Looking for an Appropriate Jurisdictional Framework for Source-State Taxation of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tax Volume 26 Issue 6-7,1998.)因此,在今后的一个时期里,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条约构成的,适用于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形成,将会是国际经济法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任务及方法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是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我们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宗旨,在于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和中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提供科学的法律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方案。在新世纪要进一步贯彻这一宗旨,使国际经济法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为此,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出发,在分析研究其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确立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研究的战略思想,确定我们的研究任务。 基于前述关于经济全球化对未来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的分析,我们认为,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南北国家之间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但这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尤其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国际商品的不等价交换之争,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障碍是各国在关境边界上执行的关税和进出口限制贸易政策制度。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各国的进口关税已降到很低的程度,进出口数量限制措施已被明令废除,各国的商品市场将全面开放。因此,21世纪影响市场准入的主要因素已由各国的边界政策制度转为各国边界内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也从商品不等价交换之争转向经济政策和规则之争。落实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框架协议,需要各成员国之间在国内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上更加协调统一。例如,有关农产品、纺织品和服务协议的实施,关系各国的农业和产业政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协议的执行,则涉及各国的技术政策、投资鼓励措施和企业经营体制;而服务市场的开放将要求改革国内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如何消除各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规则的差异给跨国经济活动造成的障碍,南北国家之间意见分歧。这些分歧本质上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斗争的继续。 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应该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南北国家的矛盾斗争这一主线,抓住中国加入WTO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进行动态追踪研究,比较借鉴研究和对策研究。这是新世纪我们国际经济法研究应有的战略思想,也是我们确定今后的研究任务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认识和分析,笔者以为,在新的世纪里,至少在今后10年内,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界应着重对以下这样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1.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关系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理论问题。经济主权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和斗争,在联合国《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等重要国际法律文件中确定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此项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各国有权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每个国家对其境内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有制定法律进行管辖和处置的权力。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政治独立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的一项基本原则。(P71-82)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这一传统的法律原则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前所述,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协议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各成员国国内经济体制和政策的调整修改。例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执行,要求成员国逐步取消国内外资法中有关当地成分要求、贸易平衡和外汇平衡以及出口比例要求等可能扭曲贸易关系的规定。《农产品协议》的实施,则要求成员国承诺削减对农产品出口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性补贴。(P364,140)而且发达国家进一步主张,新一轮世界贸易谈判议题必须包括与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体制有关的问题,如贸易竞争与劳工标准问题;出口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国际多边贸易原则与各国竞争政策的一致性问题等。传统的经济主权领域随着市场的开放,正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侵蚀。西方的一些国际法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是民族国家界限的模糊和主权观念的淡化。(P13,151)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坚持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是否需要重新认识经济主权原则的涵义?如何协调处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与加强国际相互合作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 2.中国"入世"后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WTO的法律框架体制趋利避害,在发展国际经贸合作的同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 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庞大复杂,在它目前所确立的基本法律原则框架下,还有许多具体的运作规则将随着国际法律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和完善。对WTO体制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过去对"入世"利弊的分析,往往将两者割裂开来看待,其实利与弊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运用多边协议的有关原则规范,使其利的一面变成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弊的一面降到次要位置。以《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成员国开放其金融、证券市场为例,它既有利于中国今后大量吸收外国间接投资的资金,也带来了日后外资对国内银行和证券业的竞争和冲击,以及国际游资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但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限制保留条款以及《GATS金融服务附录》中有关慎重措施的规定,就能在逐步放开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过程中,使外资的竞争、冲击和金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为此需要充分地认识和研究WTO体制中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和例外条款的运用,追踪分析WTO对有关贸易争端案件的处理,注意吸取有关国家在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如何实现与国际经贸惯例和世界市场机制接轨的问题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大课题,主要包括如何逐步实现对外资的国民待遇问题,外资企业法与内资企业法、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制的并轨问题,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立足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正确认识国民待遇原则及其与鼓励、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的关系,考虑到符合国际惯例规范要求的公平自由竞争、市场秩序的建立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则应重视对有关国家相关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大胆吸收其中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内容和合理成分。 4.现代科技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跨国经济法律问题 这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法律概念原则和规范难以调整和保护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关系和利益。例如,传统的商标权概念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解决互联网上域名争端的困惑,现行所得法中的所得分类和来源地识别规则在跨国电子商务所得课税方面存在的适用问题。研究解决这方面法律问题的对策方案,要解放思想,随时跟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注意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处理技术法律问题。例如,在解决跨国电子商业利润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上,如果局限于从传统的物理存在的概念框架来寻找来源地国家对有关电子商务所得的课税依据,则难以找到公平合理地协调和解决居住国和来源地国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方案。因为各国现行税法上的营业机构、场所和履行地等概念用语,是在适应传统的商业活动方式下征税的需要和合理性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而跨国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电子空间市场中进行的。我们应该突破以非居民在境内有某种固定有形的物理存在作为承认来源地国行使征税权前提的传统观念束缚,寻求更能在网络数字经济条件下反映经济交易联系和营业实质的来源地课税连结标志,才能实现跨国电 子商务所得的国际税收的合理分配。 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要在上述这样一些重大法律问题的研究方面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取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的成果,必须善于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尤其注意采用综合联系的方法、比较借鉴的方法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我们之所以强调综合联系的研究方法,首先是由于国际经济法本身是一个由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以及实体法和程序法规范组成的综合的法律部门。(P26)现代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问题,往往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公法和私法关系的交叉渗透。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国际影响增加,对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需要联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和经贸惯例;研究有关国际经济条约,也必须结合有关国家的国内法规范。因此,你们只有突破传统的法学分科界限的束缚,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法律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实现与国际经贸惯例和世界市场机制接轨方面,比较研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比较分析各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对有关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考察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掌握其动态趋向可能对彼此间经贸交往产生的影响。在当今各种双边和多边性国际经贸条约空前发展的形势下,除了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比较外,还应重视对同类性质的双边和多边条约的比较研究,尤其是这些协定在缔约国的执行情况,从而对我国谈签和执行类似条约实践应采取的立场、原则和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国际经济法调整规范的对象是跨国的经济关系,研究国际经济法律问题必须结合对国际经济关系和跨国经济活动现象的分析。离开了法律赖以存在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基础,就法论法,就不可能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变化规律。在21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将更多地受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法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发挥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揭示国际经济法律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江泽民.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4-09-04. 江泽民.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11-16. 王晓华.反垄断国际统一立法的现状和前景〔J〕.外国法译评,1995,(1). 陈安.国际经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汪尧田,周汉民.世界贸易组织总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J.I.Charney.Politics,Values and Functions: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21st Century,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s,1997. 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国际经济论文篇4

那么,中国目前的体力是个什么情况呢?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波及,导致外需走弱,1批外向型企业撑不住,倒了,相应的工人也就失业,嚷嚷了1通,尽管这个事被有些人放大,用来制造恐慌情绪,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但究其实这些个企业,自身是有很大的问题,压榨工人当血汗工厂不说,消耗大量能源、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早就被骂得半死,现在由于危机来临,问题集中爆发,1些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又被骂个半死,总之政府永远不对,让这些企业存在是天大的错误,这些企业倒了又是天大的罪过,那些前边骂了后边骂的人们,就要好好地扪心自问1下,到底怎么样就满意了呢?

国内金融行业所受直接损失较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没有伤到根基,这1点说起来也怪,以前人家说中国金融体制落后,我们自己也认,但就是由于比较落后,没有跟国际全面接轨,去搞那些所谓的金融创新,反而在这场灾难中得以保全自己。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且不说具体情节是不是那么回事,也不论投资黄金是否恰当,从国际斗争战略的角度看,却是显而易见的正解。210年前的RB、10年前的东南亚,往事历历在目,不由你半点怀疑。如果在本次货币战争中,中国成为被剪羊毛的对象,那么大致的情节是:基础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中国赚回大把外汇,某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侵入埋伏下来,推高楼市、股市,最后集中撤退,在推高楼主、股市的过程中赚1笔,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过程中再赚1笔,集中撤退时迅速换走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量消耗乃至用光,人民币汇率急转直下跌成灰,几10年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毁于1旦,制造业体系遭到毁灭性打击,完了。然而很有意思的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1些人急了,某人就说2009年就会发生这种事情,到时候人民币兑美元30∶1,等待中国的将是彻底的崩溃。问题是,某些国家的银行及对冲基金严重亏损,走上破产的绝路,都这个节骨眼上了,境外热钱都没有考虑撤退吗,反而眼睁睁地让其银行及对冲基金陷入绝境?这显然不符合基本常识,唯1能够解释得通的就是,境外热钱被套在中国的楼市和股市里,出不了局,楼市由于流动性差,1时缺乏接手盘;股市被中国自己搞了下来,放出大小非、大小限,疯狂地奔向全流通,钱被谁赚就不用说了。外汇方面则是实行管制,外汇集中在政府手里,达到近2万亿规模,人民币也不能自由兑换,这就保证了足以战胜任何敢于冒险的境外投机资本,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那些渴望中国被剪羊毛、外汇储备消耗殆尽、人民币汇率跌成灰的人们,在无奈和恐惧的同时,只能发出中国2009年崩溃的梦呓,如果到了2009没有实现,还会无限期地延后,中国崩溃论说了不是1年两年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1方面高速增长,1方面问题层出不穷。刚开始的时候,外汇极端缺乏,技术又不行,攒点小钱去买人家的设备,人家卖给你淘汰产品,拉回来用不了的很多,活生生地被人家骗;辛辛苦苦地生产点东西,卖给人家,人家死命地压价;好不容易外汇越赚越多,有钱买技术了,人家不卖给你,合资给了人家市场,人家还是不给你技术;自己的资源大量消耗,等到去买人家的资源,人家不停地大涨价,全世界让中国买单;这还不算,动不动扯些人权之类的事情,鼓动这里、那里搞独立,恨不得把中国分裂成若干小国,连中国在外的公民也直接杀害…….诸如此类,凡有点爱国心的,即使不爱国但还有点公平心的,难免觉得很上火,就通过各种途径呐喊,发出救国图强的声音。这种声音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说连绵不断,数次面临亡国,但都因为有着仁人志士,流过血,流过汗,中国1直走到了今天,成为唯1幸存的文明古国。要看1个国家的未来,只有去看她的历史。中国的特质在于韧性,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和问题,都能在超强的耐力长跑中,成为全世界的领袖。明白了这1点,你就会知道,目前面临的困难,比起历史上曾有的亡国时刻,比起310年前、210年前、10年前的困难,都是1些小的困难,有些人放大目前的困难,说些不着边际、无限恐慌的言论,似乎没有任何前程,如某人就讲子孙后代没有活路了,这都是些什么话?

应对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有着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这许多国家以及他们的粉丝们听了,心里拔凉拔凉的就对了。外需1时不行了,内需就会跟上来,这就是辩证法。关于内需争吵的声音不绝于耳,攻击扩大内需政策的大有人在,主要是说中国人民很穷,存点小钱不敢花,谈内需不是骗人吗,人民苦哇,这么1煽情,附合的就有很多,破口大骂。首先是说人均收入很低,全世界倒数,单从数据上看,确实如此,但还有个购买力的问题,换算成美元是不多,但你在国内花,物价再和国外1比,那是老便宜了,国人消费的大米10几元1斤,苹果50元1个,面条60元1碗?事实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工资水平非常低,好多年不动弹,改革开放后,收入与物价才慢慢地涨上来,大家跟先前1比,分别翻了好多倍,改革开放前挣的工资就算不吃不喝全存下来,到今天也是白搭,什么意思?就是说中国的特殊情况,导致现在与1些国家相比,出现1个低收入、低消费的局面,对应的生产、生活的实物,则是比较滋润的,没有必要图什么虚名,单纯讲收入而忽略购买力,很不足取。当然了,如果住房、上学、看病这些带有公益事业性质的事情,政府多出些力,让大众自己少1些负担,那么大众会在其他的方面增加消费,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应更加明显。中国具有强大的基础生产能力,以前很多给外国人消费掉了,现在不缺外汇,外汇增长“说起来也是负担”,今后少给外国人消费,让自己国民多加消费,却是某些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们不希望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某些国家的鼓吹手们攻击扩大内需政策,根子里就是这么回事。

以上所说内需或者说消费,主要指生活方面的消费。生产方面的消费则涉及投资,当然投资也涉及生产。其实,中国应对目前的困难,投资仍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遇到就业不足的状况,可以人为地增加就业,1个流传的说法是,雇1批人挖坑,再雇1批人填土,这个过程中,雇员有事干、有工资,不至于落入失业无收入。投资自然不必这么搞,因为中国还有投资欠帐,就是基础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正在搞的铁路,国家财政现在有能力搞1些大项目,会拉动系列产业加速运转,相应地带来就业岗位,将来取得的成果由全民共享,不象挖坑、填土那样没有实际用途。

不管怎么说,中国GDP总量日益上升,在世界的排名不断往上挤,人均GDP相对不高,但人民币购买力很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下1步实行公益事业改革,扩大内需增长,同时加速启动新1轮投资,GDP持续增长没有问题,只是比例未必年年两位数,两位数增长有些过热,稍有放缓并不可怕。国际上积极的方面也有,资源、能源价格下降,西方也肯卖些技术了,都对中国发展有利。至于国内稳定更不成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但不会挨饿,吃得太好,胖人越来越多,有些孩子过早肥胖,富贵病也多了,要是能趁着国际上闹危机的氛围,改1改吃得太好的毛病,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纵观中国的历史,只要不出现大饥慌,就能成就繁荣富强,推动新农村改革的意义,除了确保粮食安全,还有助于农民增收,这同样为某些势力所不乐见,攻击新农村改革的就是这么1类人,他们貌似为民请命,实则捣乱来着,不能让其得逞,也绝对不会得逞。

中国解决好自己的事情,就有了应对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资本。现行国际金融体制,就是1个美元霸权,他自己不努力干活,用霸权美元消费全世界的好东西,这还不算,其人民及政府不惜欠债消费,借钱打仗欺负弱小。所谓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欠债太多,想法子剪人家羊毛,以弥补欠债窟窿,结果在房市、股市以及期货市场失算,旧债还没还呢,又产生了新债务,救市的钱也想让别国埋单。美国这种行径损人不利己,首先是同阵营的欧洲极为不满,逼迫美国开会讨论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美国无奈只好答应下来,但困兽犹斗,通过货币互换拉笼几个小国。当此微妙时刻,中国作为新兴国家和第3世界的代表,义不容辞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那就是争取积极的话语权,参与到制定新规则当中来,否则的话,就让他们同阵营的吵吵去好了,反正我们是不急的,他们救市时间紧迫,看看谁能耗得起时间?退1万步讲,就算当前的国际金融体制在口头上维持不变,事实上已经在改变了,易货贸易已经抬头,区域性的非美元结算贸易正在酝酿,美元霸权事实上将被架空,改革只是时间问题,而时间在中国1边。

具体到11.15在华盛顿召开的G20会议,立场基本已经清楚,美欧的共同之处是坚持西方主导,分歧在于谁做霸主,目前欧洲想夺了美国的权,美国则称全世界“离不开”其霸权;日本维护其主子美国,竟然在亚欧峰会上为美国代言,麻生在发言时把中国也拉了进来,既没有得到是中国的授权,也没有得到中国的追认;俄罗斯明言美元霸权,主要是为了获得石油、天然气定价权;中国代表新兴经济体和第3世界,要求在国际金融领域得到应有的话语权,建立公正合理的多元化国际金融体系。主要的美中欧3方,维持美元霸权中欧不同意,推倒美元霸权美国不干;实行欧元霸权,美中不同意;实行多元化美欧不同意。估计谈不出什么实质协议,对于中国来说,应坚定自己的立场,紧抓代表广泛的道德制高点,别怕谈不来,不接美欧的烂招,做好自己的事情,还是那句话,时间在中国1边。

针对美国的危机,再发表1下自己的看法,论点是美国的危机还没有完。

我们知道,在美国这种资本主义体制内部,只要奉行“自由”规则,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就会周期性发作,大致10年1个轮回。上世纪2310年代那场经济大萧条发生之后,罗斯福实行新政,在市场无形之手调节经济的同时,加上了政府有形之手对于经济的调控。但自从美国凭借握有铸币权,偷偷多印美元消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出,并干脆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就开始了明目张胆地玩不公平游戏,新自由主义也随着全球化进程蔓延,尽管美国依靠美元霸权赚尽便宜,但也重回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反复发作的老路。除了其体制固有的顽疾,美国还是1个奉行借贷消费盛行的国度,美元是他印出来的,被其他国家赚去1些当作外汇储备,美国再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借回美国供政府支出和民众消费。欠债多到1定程度,就会面临破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人想方设法发动货币战争,把别国的美元储备掠夺了去,以弥补欠债的大窟窿,剔过日本的头,剪过东南亚的羊毛,这些都是史实。又1个10年过去了,美国操起玩过多次的把戏,吊诡的是这回居然失手,放眼全球,中国、日本的外汇储备最多,但中国有着牢固的防火墙,并且在10年前的香港保卫战中,积累了可贵的实战经验,得以再次挫败美国的阳谋;日本则长期实行低利率,投机玩家从日本借来资本,到利率相对高的地方赚取息差,或者做其他投资、投机,这样日本成为资本输出国,国际热钱自然也不再到日本打埋伏,使得日本这次也逃过了被美国剔头的劫难,并且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变坏,投机玩家换回日元偿还从日本的资本借贷,使得日元出现抢手和升值,当然了,借着这个当口,是否会有玩家趁机进入日本打埋伏,准备以后剪日本的羊毛,就不得而知了。回到美国方面,由于这次没有成功掠夺到人家的外汇储备,去填补美国政府及其民欠下的巨额债务,于是金融危机在美国本土来了个总爆发,至于次贷危机,只是1个导火索罢了,不是本质的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欠债过多无以为继。那么,其民众除了房产次贷之外,其他借贷的问题也会爆发出来,比如信用卡问题会浮出水面,实际上,其信用卡公司的坏帐已经开始显现,搜1下相关新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说,美国的危机还没有完。美国正在进行总统选举,新总统的首要任务,必须考虑政府和民众的债务怎么还,据说奥巴马有重新振兴美国制造业的计划,是不是打算实实在在地干活,扭转贸易逆差的颓势,以赚钱偿还债务了呢?还是会耍赖开动印钞机偿还债务?抑或是通过战争掠夺别国的财富?这些在将来的日子里,无疑是很吸引世人眼球的看点。

美国的麻烦在于两个层面的战败

美国人民及其政府都不怕借债,这当然是需要有底气,毕竟,1旦破产可不好玩。他们的底气,是相信自己的战争能力,不管欠多少债,总会通过战争,掠夺到别国的财富,靠着战力的威吓,也能拐骗些银两。说到战争,就分为两个层面了,1个层面是金融战争,没有硝烟,不会直接打死人,却能搞来财富,这次主要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从2005年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开始,到现在的战局摆在那里,没办法,中国只能要求更高的话语权了,作为胜利的1方,自然要摘个果子吃。另1个层面,自然就是打仗的战争了,远的不说,9.11恐事件以后,美国打了阿富汗,又打了伊拉克,打阿富汗跟反恐有关,虽然阿富汗没什么财富可抢,也是要打1下,为美国人民出口气;至于打伊拉克,就跟反恐不大沾边,先是诬陷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是“情报有误”,只好改口说是为了伊拉克的民主,当全世界都是傻瓜,不就是为了抢油?伊拉克人以及其他1些阿拉伯人,早在战前就讨论过,大意是美国要打伊拉克,伊拉克招架不住,但美国打仗要花钱,包括战利品从哪里来,这些人1下子就想到了,是从伊拉克的石油里出,采取什么办法呢,就是袭击石油公司、石油管道、美国大兵,这样1来,就算美国占了伊拉克,采油的事不好办,结果正是发生了这种局面,美国占了伊拉克,绞死了萨达姆,但伊拉克国内乱套,爆炸声不断,成天里死人,弄得美国花了大钱打伊拉克,却不能通过充分开采伊拉克的石油,再卖个好价,以弥补战争烧掉的大把美元,从经济的角度看,美国仍然遭遇到惨败,至于以后能不能在伊拉克赚到钱,首先是不确定,再就是远水不解近渴。

有了伊拉克的教训,打伊朗的战争决心,迟迟下不了,伊核问题1时无解。趁着北京要开奥运会,格鲁吉亚就在美国的授意下,发动对南奥塞梯的进攻,结果是1向忍气吞声的俄罗斯,这1回利剑出鞘,3下5除2,把格鲁吉亚打趴下了,大大出乎美国的意料,事后弄几艘船开过去,在黑海耗了1阵子,撤了。俄罗斯玩得兴起,开着战略轰炸机到委内瑞拉兜了1圈,美国除了护航也没怎么的。世人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的美国不行了,偏偏还有人出来鼓噪,说什么花7000亿救市,不如拿这个钱跟中国打1仗,把中国的财富抢了去,对此,中国要防止狗急了跳墙,与俄罗斯联手,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事实上,也这么做了。俄罗斯其实也是为形势所迫,签了1直顶着的对华输油管道,不得不绑上了中国的战车,再怎么强人,形势比人强。

目前美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得不偿失

众所周知,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战略上扼住其他国家的能源咽喉,并且用伊拉克的石油,填补打仗的开销,再多赚的话,那就是战利品了,算盘打得不错。那么,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到目前,显然美国没有得逞,成为国内爆发危机的重要根源之1。

据美国国会服务机构2008.07.26公布的1份报告称,从2003年开始打伊拉克战争,美国政府花费了6480亿美元,而当年的越南战争耗资6860亿美元。到了今年的9月份,美联社又援引两名专家最新出版的1本书的内容说,至9月30日,即2008财政年度结束时,美国为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拨款达到8450亿美元,现今“烧钱”速度3倍于伊拉克战争早期阶段。主要战事结束后,联合国给予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在伊执行任务的授权,是到2008年的年底到期,然而美军仍想赖在伊拉克,就让伊拉克政府搞1份驻伊美军地位协议,以使美军继续驻扎合法化,原计划今年7月份正式签署,结果1拖再拖,待到草案1出来,引发伊拉克国内民众不满,组织了大规模游行,要求美军立即撤离,伊拉克政府就修改部分条款,到目前还在交涉当中。总之,美军1日不撤离伊拉克,就要以3倍于伊拉克战争早期阶段的速度,继续“烧钱”。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的教授比尔姆斯,也曾经帮美国政府算了笔账,认为最终美国为伊拉克战付出的代价,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

根据“全球政策论坛”的调查,伊拉克储藏有大约2000亿桶的高品质原油,储量居世界第2,而且开采成本很低。伊拉克巴士拉大学经济学教授纳比利·马苏米在2007年的说法是,伊拉克已探明80块油田,当时正在开采的有20块,储量为1400亿桶。总之,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在上世纪70年代,伊拉克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美英的4家大石油公司被排除在外。伊拉克石油产量最高峰,是在1979年,当时达到了日产370万桶的规模。到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前,这个数字下降到了260万桶。直到2007年石油法通过的时候,伊拉克的石油产量比战前还要低1些。

2003年美军占领伊拉克以后,美国当然想开采伊拉克的石油,只是,除了反美武装的袭击捣乱,当时沙特也站出来,说你美国无权开采伊拉克的石油,必须等到伊拉克新政府成立,再作处理。直到2005年的5月,萨达姆后的首届正式政府,才得以艰难诞生,当年通过的伊拉克宪法草案中,有允许外国公司在石油工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条款,为美国在伊拉克采油提供了宪法依据。又到了2007年的7月,伊拉克才终于通过了多次修改的石油法草案,根据该法案,英国石油公司、壳牌以及埃克森美孚等英美石油巨头,可获得30年的伊拉克石油开采合同,其在合同的初期,可以获得75%的利润,直到开采成本完全被收回,此后仍可以继续获得20%的利润。伊拉克石油法案通过时,美国环保组织就宣称,按照这个石油产量分成协议,即便

以每桶原油40美元的低价计算,伊拉克在未来30年间,将损失740亿到1940亿美元,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上涨,那么伊拉克的损失就会更为惊人,至少会达到数千亿美元。而为了平息国内的压力,伊拉克石油部长就出来讲话说,至少80%已发现的伊拉克油田,由国有的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开发运营,正在生产石油的油田未来仍将全部由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控制,那些已经探明但未开始生产石油的油田,由联邦油气委员会安排开发。根据这个说法,外资公司开采的油田,将是那些已经探明但未开始生产的油田,比例低于探明油田的20%,外资石油公司自己投资采油,初期利润伊拉克得25%、外资石油公司得75%,外资石油公司用这75%的利润收回成本后,再采油的利润伊拉克得80%,外资石油公司得20%,直到30年合同到期为止。至于尚未探明的部分,应该还有不少,但就没有明说以后怎么办。

综合判断,美国在伊拉克采油,目前处于投资及回收成本的阶段,还不至于快到净获利。如果这个判断成立,就是说,到目前为止,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巨额“烧钱”,却没有得到多少回报,纯粹是个赔钱的买卖,美国欠下那么多国债,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事实。记得在网上见过这样1种说法,要是美国不做既当又立牌坊的事情,别在伊拉克搞民主,而是直接裸地采油,也许早就赚到了,只是,伊拉克反美武装早有对策,不断搞袭击捣乱,能不能顺利开采呢?事情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美国“反恐战争”可能存在变数

美国新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黑小子奥巴马获胜。这次选举经济议题偏重,但要解决经济的问题,绕不开“反恐战争”,因为所谓的这种战争,目前看越反越恐不说,根本上太“烧钱”,在经济利益上面,又得不到及时回报,已经使美国债台高筑,加之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失败,最终引爆美国本土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在选举拉票的过程中,的奥巴马,就抓住共和党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中失算的小辫子,连带攻击说,如果麦凯恩当上总统,会在伊拉克越陷越深。麦凯恩阵营马上反击,说奥巴马这是向投降,奥巴马不能背这个黑锅,辩解说是仍要继续反恐,但共和党反恐的目标不对,重点不在伊拉克,而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听这个意思,似乎会逐步从伊拉克撤军,而把战争重心转向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方面。

根据美国国会服务机构在今年7月的那份报告,除去对伊拉克战争的支出,在阿富汗及其他地区反恐的花费,到当时也有2120亿美元。花了这么多钱,从阿富汗不会有经济利益回报,阿富汗赚钱的项目主要是生意,却又主要由控制。与在伊拉克打仗不同,阿富汗多高原山地,和拉登的,凭借这个条件与美军周旋,没有被完全灭绝,反而死灰复燃,约占全球80%产出的生意,则是其资金来源的支柱。美军在阿富汗的驻军约2.6万,加上英、法等国共约3.5万,这些兵力不够用,大多只占领1些城市,而将广阔的山区让于,这种局面与当年前苏联侵略阿富汗时,何其相似乃尔。奥巴马或许是想,从伊拉克撤出兵力,到阿富汗去,1举解决问题,不过,1来经济上只赔不赚,无益于缓解国内危机;2来阿富汗形势日趋复杂,做的生意,与阿富汗政府当局中的许多人,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美国不给阿富汗政府出钱,于是阿富汗政府里的许多人,就暗地里与勾结,通过参与生意搞些补贴,然则,在美军不能彻底铲除的情况下,前些日子,传出1伙法国兵被包围,仓皇逃跑时丢了2枚导弹,以美军为首的北约军如此不济,也难怪阿富汗政府想与和谈了。况且,中国欲拓展“丝绸之路”,上合组织欲整合中亚,美军占据阿富汗是块拌脚石,中俄早已不爽,今年7月,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发言,呼吁借助上合组织和集安组织参与阿富汗反恐,称为了在阿富汗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及其资金来源的交易,必须积极地利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力量。在奥运会结束后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上,阿富汗总统作为主席国客人出席会议,表示“阿富汗人民希望摆脱恐怖主义威胁,享有和平生活,感谢所有向阿富汗提供支持和援助的国家,希望同上合组织和国际社会1道,打击恐怖主义和生产,加强经贸等领域务实合作”。在10月底召开的上合组织成员国第7次总理会议上,阿富汗第1副总统马苏德出席会议,希望与上合组织合作重建丝绸之路,呼吁上合组织成员国加大对阿投资力度,并称发展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关系是本国政策的优先方向。这些都说明,阿富汗与包括中俄在内的上合组织,联系日益紧密,美国阿富汗将面对来自上合组织的战略压力,当然美国也可以选择与上合组织合作,总之玩家不再只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至于巴基斯坦,情况也是相当的复杂。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地区,是1些不受巴基斯坦中央政府控制,却同情与的穆斯林部落,美国要求巴基斯坦合作“反恐”,曾威胁若不同意,将把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迫于美国压力,只得答应下来,但受到来自国内的压力,行动中不是那么积极,美国当然不高兴了,干脆逼迫穆沙拉夫下台,先是想把贝·布托扶上去,结果她在2007年12月的1次政治集会上遭到暗杀,其夫“10%回扣先生”扎尔达里接任人民党的领袖。今年8月18日,很想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但无法成行的穆沙拉夫辞去总统职务,随后巴基斯坦举行新总统选举,9月6日扎尔达里当选。

之前的9月3日,美国为首的驻阿联军直升机降落在巴基斯坦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联军士兵在这次行动中,打死包括3名妇女和4名儿童在内的20多人,是为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美军首次在巴基斯坦境内发动地面袭击。结果就是,这1事件彻底惹恼了巴基斯坦,民众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迫使扎尔达里政府向美国做出罕有的强硬姿态,称巴基斯坦是国家,只有自己的安全人员,才有权在巴基斯坦领土上进行反恐行动;事件发生3周后,巴基斯坦国防顾问突然造访白宫,当面向美国官员表达愤怒之情,对于巴基斯坦的这种强烈反应,1位美国官员称“确实让美国始料未及”。而在事件发生3天后,巴基斯坦军队宣布,由于“安全”原因,美国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口上岸,北上白沙瓦,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后勤补给线,在开布尔山口被禁止通行,这条线路承担美军在阿富汗总补给量约70%的任务,给美军以沉重打击。此后巴基斯坦军队奉命,若是美军再次越境袭击巴基斯坦,将会开火还击,9月26日美军欲第2次越境袭击时,巴基斯坦军队予以阻击,双方枪口抬高1寸,以警告方式交战5分钟,子弹从双方士兵的头上飞过。

扎尔达里是个极度亲美的人物,没想到在美国眼里,被轻视到这种程度,居然完全无视其国家,从而引发巴基斯坦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弹。更为不妙的是,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巴基斯坦财政陷入困境,国家面临破产边缘,美国自顾不睱,扎尔达里终于访华求助(迟了些),按说巴基斯坦与中国感情深厚,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又有巨额外汇储备,当年1下子免除非洲百亿美元债务,巴基斯坦所需还不到百亿呢,不过,既然你极度亲美,只好象征性地帮1下了,虽然签署了12份合作协议,但是给美元就只有5个亿,无奈之下,巴基斯坦又向IMF求助去了,巴基斯坦在经济上的依靠,其实还有1个沙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沙特对扎尔达里也不怎么感冒。下1步,如果美国全面打到巴基斯坦去“反恐”,经济方面的困境暂且不说,弄不好巴基斯坦会陷入内乱,扎尔达里的总统位子,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个问题。在地缘政治方面,则会引起中国的关切,以及俄罗斯、印度和伊朗的关切,玩家更不是只有美国1家,这潭子水不可谓不深,本来不怎么擅长国际事务的,以及能力尚待观察的奥巴马,在把仗全面打到巴基斯坦之前,不妨先好好地掂量1番。

美国军事战略收缩或冒险,将面临两难抉择

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到恐怖袭击,1时震动全球。美国这个所谓的唯1的超级大国,显然是被打疼了,后来的事情都知道了,小布什政府高举“反恐”大旗,发动针对阿富汗政权及拉登的战争,又在2003年绕过联合国,悍然发动侵略伊拉克的战争。打到现在,从重创中逐渐恢复,拉登也没有逮着,伊拉克乱象丛生,战争仍然看不到尽头。

2004年10月29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了1段拉登对美国民众发表讲话的录像带,首次承认是他下令发动了“9·11”袭击,这段讲话长约7分钟,其中谈到袭击美国的原由,是由于对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感到非常失望。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时,以军对贝鲁特的高层建筑和民居,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摧毁,眼看着1幢幢高楼大厦倒在以军的炮火下,亲眼目睹了这1惨状的拉登极其痛恨以色列,更痛恨袒护以色列的美国,拉登说到:“当我看着黎巴嫩的高楼大厦毁于1旦,我的脑海里立即闪过1个念头:这些暴君应该受到同样的惩罚,我们也应该炸毁美国的高楼大厦,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尝到无辜妇女孩子被屠杀的痛苦。”当拉登讲这些话的时候,美军早已侵占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以至于有人怀疑,美国只是借9.11出击战略要地,推行全球军事霸权,其实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美国“先发制人”攻打伊拉克,还想打伊朗,期间策动1些独联体国家搞“”,实行北约东扩到达俄罗斯家门口,对中国的围堵也1直没有消停。

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的主要战事,都是比较快速地解决,如果真象美国战前宣传的那样美好,实行了民主的伊拉克和阿富汗,能够享有和平、富足与尊严,那么,就算美国再干掉伊朗伊斯兰政权,说不准也能成为现实,但真正的现实是残酷的,美军攻陷后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惨状,无情地粉碎了这种可能性。美军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攻打伊朗,甚至连格鲁吉亚也护不住了。导致这种战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以为可以象改造2战后的德国和日本那样,也可以改造伊斯兰世界,岂料当地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利益冲突不好平衡,反美势力不好对付。更由于美国驻军的胡作非为,乱搞诸如虐囚事件、残杀平民、奸淫掳掠的恶行,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形成各路反美武装起事,在伊拉克跟美军打城市游击战,在阿富汗和美军打山地游击战。这样几年下来,美国空耗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丢弃了捍卫民主、维护人权等道德光环,1个昔日的超级大国,无奈地在世人的眼中沦落。

小布什政府没有余力拿下伊朗,这已成定局。近日,奥巴马则表态“不能接受伊朗拥有核武器”,对这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要是伊朗不造核武器的话,奥巴马政府也不考虑打伊朗。伊朗的问题同样涉及以色列,就在昨天,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举行会谈时,还说以色列不会排除任何选项,以应对伊朗的“核威胁”,言外之意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轰炸之类,但在早些时候,美国明确反对以色列单方面行动,去轰炸伊朗的核设施,理由是伊朗的核设施在地下很深,加固层很厚,以色列炸不透,只有美国有这个能力,连续5次用钻地弹打在同1个点上,才能炸到伊朗的核设施。而伊朗面对无数次军事打击威胁,倒是表现比较硬气,光脚不怕穿鞋的。

美国本土爆发危机以后,呈愈演愈烈之势,美国出了个7000亿救市计划,这个钱从哪里来却没有全部落实,后续情况尚不明了。在遭受危机重创之下,理智地讲,美国是有必要实行军事战略收缩,暂时抛开或减轻打仗的包袱,学中国样聚精会神搞建设,1心1意谋发展。如果美国将从中东、中亚战略收缩,代价会是钉子以色列比较难受(美国的犹太人大亨们跟着难受),在伊拉克石油利益的保障能力下降,留下的权力真空由有关方面填补,等等,显然是美国极不情愿意接受的。

而在本次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奥巴马为了表示不向投降,有把战火重点烧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意思。但实际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形势,比美军在伊拉克那边还要艰难,奥巴马政府要是真那么干,无疑会冒极大的冒险,不仅无助于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反而可能掉进更大的险境当中。比如说,1旦把某些方面逼急了,暗地里给供应些先进武器,就象美国当年支持阿富汗对付前苏联1样,想想美国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收场?

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以及后来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失利,根子里是美国自己造成的。最近,奥巴马打着“变革”的旗号,赢得了这次大选。维持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现状,虽然也是1个未来选项,不过这就体现不出什么变革,而要在对外军事战争方面变革,要么实行战略收缩,要么开始新的冒险,如上所述,将成为奥巴马政府的两难选择。也许他们认为,先搞国内的危机处理,打仗的事容后再议,只是,美国危机的根源,正是主张财政赤字的“里根主义”的破产所致,而其主义之所以破产,则是美国连年对外军事战争失利,造成庞大的对内对外债务负担,使得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面临破产的边缘,以及大批民众面临财务破产,而这种状况,又没有通过军事战争本身,或者通过金融货币战争得以化解。因此,其军事战略调整问题,将是躲不过、绕不开的核心议题。据传当年前苏联侵略阿富汗失败后,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之1,也是面临国家财政破产,居然跑到新加坡去,请求哪怕借到1800万美元也好,谁能想到超级大国也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短期内,中国的战争风险不在台海在西线

美国有人鼓噪说,7000亿救市不如跟中国打1仗,这1论调未必会成为美国国策,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9月中下旬,美国本土全面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小布什同胡总通电话,胡总点到,过了没几天,美国政府抛出个对售案。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同胡总通电话时,胡总又主动点到。其实中美对话,只要谈到敏感分歧地方,总是1个,多少年来1直如此,最近几次也可以看作是“惯例”,但由于正值危机发作期间,国际势力大洗牌之际,中美再谈台湾话题,就别有1份深意在里边。美国抛出对售案,根据其惯性思维方式,大抵是想以此作为筹码,对冲要求中国出钱为美国埋单救市,相应的,中国提出也可以看作某种要价。最近的相关新闻里说,美国将把60%的战略核潜艇移到太平洋,目标直指中国,应对。表面上看,台海正在成为热点,似乎中美角力,足以爆发战争冲突,其实未必如此,美国学孙子兵法,或许用的是声东击西的招数。陈云林访台已经结束,大3通也实现了,两岸交流与捆绑越来越紧密,和平共处占据主流,短期看并不存在战争风险。

国际经济论文篇5

自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就持续关注着石油价格波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早期的学术成果主要有Rashche和Tatom(1981),Hamilton(1983)以及Darby(1982)等,其中以Hamilton(1983)最具代表性。Hamilton使用1949—1972年石油价格和美国GNP的年度数据,检验了两者之间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自此以后,许多学者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就这一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多数研究发现油价冲击和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反向联系。例如,Hamilton(2003,2004,2005)儿对美国,Brubige和Harrision(1984)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德国,Bruno和Sachs(1982)对荷兰,其中对美国的研究最多。近年来,学者们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上有些探讨油价净上升的测度问题、能源价格的内生化(Hamilton,2005)等;方法上从传统的经济计量学转换到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而实证研究能源价格冲击经济的标准方法是,模型化研究进口原油价格外生上升对本国经济的影响(Kilian,2008)。这种由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影响本国经济的机制是,国际原油进口价格上升改变了贸易条件,进而影响国内生产决策,进一步影响国内整体经济。按此观点,将石油看成是国内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学实证研究,并且也是最能解决问题的(Backus和Curcini,2000)。本文采用的中国动态CGE模型也是按此观点来处理生产模块。我国自2003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以来,原油进口和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而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这对我国这样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大国而言,其对经济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因而该主题引起学术界的研究兴趣。潘盛初等(2009)应用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动态模型研究了油价波动趋势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的影响;Tang,Wu和Zhang(2010)从局部均衡的视角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油价冲击对中国经济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油价上涨对产出和投资有着显著的方向影响,对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正向影响也是显著的。而且实际产出与投资受影响的持续时间明显比价格所受影响要长。段继红(2010)¨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确实对产出有逆向影响,但冲击后的产出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继续上升;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且CPI并不会在当期就对油价冲击做出响应,而是有一个相当的滞后期。何启志(2012)¨用非结构化模型的VAR和BVAR方法研究了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国际因素,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有重要影响作用。朱启贵等(2011)¨研究了近2O年以来国际油价变化向中国通货膨胀传递的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能源环境政策、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国际油价向国内经济的传导过程。王勇和郑海东(2014)研究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微观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中国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改革的调节作用等问题。研究发现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微观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影响部分是通过影响企业新增银行信贷资源的中介渠道而产生的。随着我国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企业投资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Fan等(2007)¨应用CGE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上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油价上升对我国GDP、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普遍具有负面影响。与前人主要使用静态CGE模型相比,本研究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一,开发动态CGE模型研究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情景设计更多也更接近现实;第二,研究使用的投入产出数据是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是最新的。

二、动态CGE模型

本文以PEP.1.t(单国动态标准CGE)模型为原型,构建中国动态CGE模型。模型结构大致分为生产、消费、外贸、政府以及动态等模块。

(一)生产

生产模块是嵌套结构。顶层有3种投入:增加值、能源、中间投入;3种投入用不变替代弹性(CES)函数嵌套起来。在第二层中,增加值由劳动和资本通过CES函数复合得到。能源分为电力能源和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再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加工三类一次能源。在中间投入方面,各种商品通过列昂惕夫函数复合起来。在总产出方面,生产者可以生产多种商品,它们之间也是用CES函数复合而成。为减少篇幅,本文仅列出顶层CES函数:xsrjt=Bj\^VAZ,+CU+1一一卢)EⅣE]一百p(1)其中,.表示_『行业t时期的总产出;Bf表示行业的规模系数;VA、c‘,、ENERf.1分别表示_『行业t时期投入的增加值、复合的中间投入品、能源。而参数卢、卢和(1一卢一卢)分别表示行业相应投入占总产出的份额。

(二)消费

模型只考虑一类居民,其收入有3个来源:一是劳动收入,二是资本收入中分配给居民的部分,三是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居民全部收入先向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剩余的部分是可支配收人。然后将可支配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存起来作为储蓄,剩余部分全部用于消费。居民按照收入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原则选择消费品组合。其效用函数斯通杰瑞(Stone—Geary)函数是从线性支出系统演化而来,形式如下:PCf,lCf.1=Pc+yL耶(cr/L一∑PC¨cMIN)(2)"其中,尸c“表示i商品t时期的价格;C表示居民在t时期消费商品的数量;c表示居民在t时期对i商品的最低生存需求量;y表示商品在居民整个消费束中的边际份额;CTH表示居民在t时期的消费总额。

(三)政府

政府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税收,其中包括生产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关税等。政府的开支用于政府采购、转移支付,剩余部分是政府存款。(四)国内商品市场国内生产的产品有两个销售渠道,即国内销售和出口。企业根据国内外相对价格水平决定在两个市场的销售比例,犹如一个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不变转换弹性(CET)表示。国内商品市场上的商品由两部分组成:国内生产部分和进口部分,两者通过CES函数复合而成。(五)动态模块本文采用递归动态链接t时期和t+1期的资本存量,当期资本存量加上新的投资减去折旧部分就是下一期的资本存量。该关系由式(3)表示。每一期的投资总额等于每个行业的投资量与新资本价格的乘积之和。新资本的价格与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由式(5)表示,这里隐含的假设是一旦投资发生,就会毫无磨损地变成固定资本,而且这里假设新投资的价格与行业无关,所以新的资本价格只有时期下标t。行业投资需求借鉴Jung—Thorbecke(2001)①的形式,投资需求是资本存量的一个比例,而这个比例又取决于该行业的租金率与资金的使用成本有关,也有学者将此解释为托宾g②。其中资金的用户成本等于新资本价格乘以折旧率与市场利率之和。KDf’l+=KDj,。(1一)+,Ⅳ,(3),=PK∑INDj,(4)PK:去兀【]训‘(5)‘‘‘Tu‘INDj,:r肋(6).f=PK(6+衄,)(7)其中,KD『.1、KDi.分别表示行业t时期和t+1时期的资本存量(下标-『和t的含义下同,不再赘述);6,表示折旧率;INDj.表示投资量;P表示新资本的价格;IT表示全社会的投资总额;A表示新资本价格的规模系数,该参数需要外生设定;PC“是商品的含税购买者价格;表示商品i在所有投资中所占的份额;IRi表示市场利率;咖表示投资需求的规模参数;表示资本的用户成本;IN表示资本需求的弹性系数。

三、数据库及参数设定

(一)基础数据

本研究在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综合多种数据来源,编制了中国社会核算矩阵初始表,再采用交叉熵法平衡。为了着重考察国际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总量和产业大类的影响,本文将中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中的65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门,其中第一产业为农林牧渔业,并对服务业进行大类合并。合并后的简表见表1。

(二)主要参数和外生变量设置

本文的参数设定主要参考近些年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其中顶层生产函数中的弹性系数参照武亚军和宣晓伟(2002)③,其余弹性系数(如电力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各类化石能源之间、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与进口之间、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与出口之间等)参照GTAP—E(RobertMcDougal|等,2007)④;折旧率参考YanXu(2009)⑤。我们使用新古典假设,即人口/劳动力增长率外生变化。直至2050年的中国人口数据预测值来源于联合国社会与经济部人口处的《世界人口展望,2011》。能源效率:基准情景下设定2014—2020年,年均增长2.5%;2021—2030年,年均增长1.5%;2031—2050年,年均增长0.5%。尽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并且“中国因素”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考虑到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仍没有定价权的现实情况,设定国际油价外生决定。

四、情景设定与模型结果分析

(一)情景设定

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在情景选择上着重考察基准情景、关税减免情景、技术进步情景以及减税和技术进步混合情景。1.基准情景。基准情景主要反映一种对未来中国能源经济环境发展的预测和判断,是作为评价国际油价冲击中国经济的基准情景。考虑到当前已有很多对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分析,大部分是根据不同时间段对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化进行预估。从时间迁移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形态及产业结构等特征是由过去的社会形态与政策共同作用形成的。同时,当前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政策措施相互作用也共同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模式和趋势。因此,在基准情景分析中,考虑没有国际油价冲击下中国经济的“自然形态”。2.油价冲击情景。考虑在“接受”国际油价冲击,但没采取相应的抵消政策措施情景下我国经济的表现。该情景分析在国际油价不同上涨幅度的压力下,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3.定向技术进步情景。在基准情景基础上,每年能效多提高1%。模拟定向技术进步对抵消国际油价冲击的影响。4.油价冲击下的进口关税减免情景。本文考虑的情景政策为全部减免原油进口关税,作为税收优惠政策的代表。当然,类似地也可以分析其他税收政策来补贴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5.综合情景。考虑在情景3和情景4共同作用下,宏观经济在抗击国际油价冲击的效果。

(二)情景分析及政策效果评价

情景分析的主旨,是通过对不同情景的模拟,对国际油价影响我国经济各主要指标的力度和方向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更详尽的分析,并且希望能对机制设计和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我们首先分析上述单一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各情景的效果;再分析油价冲击下的关税减免和技术进步的综合情景。为便于表示,我们设定以下各种情景代码表(表2)。1.国际油价上升对实际GDP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引起中国实际GDP减少。表3显示在不采取政策措施的各种涨价情景(S1~s4)下,直至2050年各主要年份的经济增速都是下滑的,但下降速度在减缓。而在技术进步的各种情景(E1~E4)下,技术进步的正效应不仅完全抵消了国际油价上升的负面效应,而且使经济提速显著。需要指出的是,油气进口关税减免的收效甚微(N1~N4)。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原油进口关税只有1.5%的缘故。至此,很容易解释技术进步和关税减免的综合集成政策效果(EN1一EN4)。为了更直观表示国际油价冲击下我国GDP增速变化,本文模拟了国际油价年均上涨5%时,各情景下GDP增速变动情况,结果显示,能效提高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从各年的GDP增速时间序列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幅度越大,对GDP负面影响也越大;并且同一幅度的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实际GDP影响动态减弱。2.国际油价上升对投资的影响。在各种情景下,国际油价上升对各年份中国投资的影响与GDP类似。在无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投资受到的油价冲击很大。技术进步再次成为了抵消油价冲击投资的有效工具,并且时间越长,其作用越大。这可能是由于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对技术进步的政策分析要着眼于它的长期效应。3.国际油价上升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各种情景下,国际油价上升对中国居民收入影响的变化趋势与GDP、投资的影响类似,这里不再赘述。4.国际油价上升对CPI的影响。表4给出各种国际油价上升情景下对中国CPI的影响。国际油价冲击并且在无政策干预的情景(S1~S4)下,CPI相对于基准情景的变化符号甚至是不确定的。而从理论上来看,国际油价冲击下CPI的变化取决于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①国际油价上涨推动下的生产成本上升,推动CPI上涨;②由于需求不足。CPI如何变化取决于以上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的合力。而从本文设置的情景来看,技术进步可长期抵消国际油价对CPI的冲击。5.国际油价上升对进口的影响。在各种情景下,国际油价上升对中国进口数量的影响,表现出与上述各指标不同的特征,即无论在哪种情景下,进VI都是下降的。其原因在于价格效应,即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国内进口需求下降,虽然关税减免和技术进步起到了一定的减缓进口下降的作用,但是进口量总体下降。6.国际油价上升对出口的影响。与进口表现类似,无论在哪种情景下,出口都是下降的。其原因也是价格效应,即以原油上涨推动的生产和生活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不足,在这一点上与国内类似。一7.国际油价上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经济的影响。在各种情景下,国际油价上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与人们的直觉一致,国际油价上升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8.国际油价上升对制造业的影响。制造业厂商是国际油价上涨的直接受害者——直接提高了厂商的生产成本。因此,可以预计,无论在哪种涨价情景下,如果没有政策的有效干预,制造业的产出将会下降。而在技术进步的情景(E1~E4)下,技术进步在长期抵消了国际油价上涨的负9.国际油价上升对服务业的影响。与制造业类似,服务业也是国际油价上涨的直接受害者,并且也直接受益于技术进步。10.国际油价上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类似,中国农业生产也是国际油价上涨的直接受害者,并且也直接受益于技术进步。

五、结论与建议

国际经济论文篇6

【正文】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3)06-0077-04

一、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国际政治经济学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兴起,“这次更多的是关心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完全是亚当·斯密当年的某个国家的经济进步。”[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这次兴起,克服了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离倾向,也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局限于一国之内的研究模式。这些研究见于理查德·库柏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学》(1968)、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政治: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苏珊·斯特兰奇的《相互忽视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1970)等著作中。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罗伯特·吉尔平是将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结合起来研究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凡是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都不能忽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也不例外,而且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上的普遍观点。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先生就是这样分析的。他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存在重商主义(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观点。他对其中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述,主要见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75)和《美国权力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81)中。

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观点做了综合评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被三条不可抗拒的规律所支配,“第一个规律,即不平衡规律,是对萨伊定律的一个否定。第二条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规律。……这是一条资本集中(或积累)规律。”“资本主义的第三条规律是利润率下降规律。”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只限于西欧,是一种封闭经济。然而1870-1914年,“资本主义已逐渐变成一种活跃的技术性的向全球扩展的开放系统。”在尼·布哈林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启发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家列宁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海外帝国主义扩张,已逃避了其三条基本运动规律的制约。……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的确在使世界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各个国家的实力发展不均衡最终将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国际政治动乱。”作者提出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与列宁的分歧,“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资本主义衰落的原因是经济性的;资本主义将由于经济因素而导致灭亡,因为无产阶级会不甘贫困而起来反抗。马克思进而还指出了这出戏的主角是社会各阶级。但是,列宁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换成了一种政治的批判,实际上的主角已经变成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竞争性的重商主义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由于布尔什维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理论尽管受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继承人的不断挑战,终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论。”[2]据此,吉尔平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观点。

在《美国权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认为,“动力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革理论。它强调了关于生产方式变化以及其对既定阶级冲突的影响朝向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当这些趋势不能被容纳时,社会政治体制便通过巨变而打破。战争与革命被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共同持有的——认为每一个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或等级制的体系。这种帝国或垄断的权力组织商业、货币和投资关系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3]

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观点的评述可以概括为:国际关系过程中,经济因素是国际关系的动力源泉,它决定政治发展;这种理论在马克思那里体现为,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阶级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实现;这种理论在列宁那里体现为,国际关系中的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斗争导致国际战争,这种战争又成为国内社会变革的导火索和推动力。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把国际关系看作一种“帝国主义的或者等级制的体系”。

显然,吉尔平侧重强调“战争与革命”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其对国际经济活动的政治框架的强调是一致的。他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并且侧重分析短期内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把帝国主义理论这一特殊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和主要的观点。吉尔平认为,“随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及其他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在发展着。”[4]不幸的是,吉尔平背离了自己的这句话。实际上,这种理解广泛存在于西文学者甚至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我们不禁要问,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特殊性和马克思观点的普遍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经济活动是国内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这种斗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斗争的导火索,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造成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然而,帝国主义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例,不可能有力地解释成为世界主流的和平与发展趋势。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二十世纪初国际垄断资本及其代表发达国家政府国际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这个时期的资本及其政治表现具有特殊性。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必须指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存在这个规律,而不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引起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的世界扩张,资本开始进行全球掠夺,这样就产生了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现象。当然,这并非排除了资本对帝国主义行为的责任,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但是却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制约和促进。在国际秩序相对稳定的时期,列宁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现象相对隐蔽和微弱,而且各发达国家政府会在斗争中学会如何保护共同利益,这就是不要在帝国主义行为中共同灭亡。因此就很难普遍发生列宁所谓的无产阶级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进行革命的现象。而且,战后的福利国家实践更是破坏了列宁的假设。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最具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现在所谓的“不要顽固不化”,所谓的“进行不受原始理论束缚的创新”,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了”等等观点,都是在否认回到马克思原始思想的必要性。与此相应,这些观点的鼓吹者们根本不屑于去寻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思想;根据这种忽视理论根源的作法,我们称这些鼓吹者为者。可悲之处正在于此,这些者们一方面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思想为何物,另一方面却在极力否认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始思想去考察的必要性。正如查尔斯·巴罗奈(CharlesA.Barone)指出的,“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并没有充分接触马克思的著作。”[5]无论是否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自己根本没有理解的东西极力否认对其进行理解的必要性,这种作法是荒唐的。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普遍意义的追寻迫使我们必须从马克思那里寻求起点。

吉尔平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少论述国际经济问题时,列举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观点。显然,吉尔平没有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成的《共产党宣言》,或者读过但忽略了其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所以才导致他仅仅把恩格斯对德国统一市场形成原因的分析作为他们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看法。即便吉尔平后来提到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将其与马克思的理论相比较时,也仅仅是指出马克思观点中阶级力量被列宁观点中国家力量代替的事实,并没有提到《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国际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从西欧发展到西欧以外世界的过渡阶段。历史时代这种过渡性质并没有阻碍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然而马克思兴趣的焦点限制了其对这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明显体现了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书中只是在论述资产阶级问题的时候略带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趋势。这是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最早和较为详细的论述,虽然他在《资本论》写作计划中提到了“国际经济”问题,但是由于他的兴趣焦点在工人阶级的地位以及为改变这种地位而进行的斗争方面,加之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他对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论述就只能成为一个未实现的计划。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此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8]这些观点与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一致的,前者只不过是后者一般观点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观点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观点,这里的观点应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观点。

今天看来,虽然不大可能出现考茨基所谓的超帝国主义,然而随着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之间协调意识的增强和协调能力的提高,避免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利用帝国主义战争进行的国内革命是可能的。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经济区域性经济政治合作组织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些组织内部也会出现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也许今后仍会出现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发生的国际经济争端以及由此而来的国际政治争端,但目前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趋势却是走着一条相反的路。

三、经济全球化中马克思观点的启发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大量关注和认可。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对此同样存在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三种观点,显然经济自由主义占上风。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领域中的政策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1991—1994年,在全球所发生的373个与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国家法律与规定变化中,有368个即占98.7%的变化朝着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9]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主宰的,国际经济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自由化是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发达国家的学者为本国政策辩护,这些经济理论通过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学习和传播在发展中国家扎根成长。

这里一个颇为严肃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学者和政府对崇尚经济自由化的本文主流经济学及其相应政策的盲目崇拜,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在墨西哥1995年、阿根廷2001年金融危机中已有前车之鉴。所以,根据本国利益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而不盲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马克思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包括:价值的创造、分配和转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价值的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在工人、企业家、资本家、地主等之间的分配过程;这种价值创造和分配都是在一种封闭经济中进行的。至于国际范围的价值创造和转移,马克思没有来得及研究,二十世纪的A.伊曼纽尔、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保罗·斯威齐和保罗·巴兰等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结论认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价值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的情况,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否认发展中国家也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得一定利益。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问题,马克思的观点不再赘述。二十世纪出现了一种“进化论马克思主义”,以拉克劳(E.laclau)、J.泰勒(JohnG.taylor)和P.雷(Pierre-PhlippeRay)等为代表,力图回复经典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化论为依据,认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应该说,这种分析的某些方面是符合马克思原始思想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认为,“马克思是最勇敢的预言家,他所预见的大部分事情得到证实,但是他肯定没有料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25年以后,资本主义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繁荣,他也不曾料到社会主义革命会在最不发达的国家获得成功。”[10]事实上,这些情况在今天看来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预言。尤其是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带给人们的思考,在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以前,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社会的出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通过加入WTO而进一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举措,都体现了借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实际上,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否认经济自由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的观点,而是根据技术决定论肯定了这种观点。问题在于,马克思不认为这种状况是人类最完美的经济形式,而仅仅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但是经济自由主义却认为这种经济状况是人类的最完美的经济形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历史背景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第一,全球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生了有利于后者的价值转移。第三,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市场等途径可以接受并改造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为己所用,从而推进本国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提高效率的理论,只是侧重于国内一般分析。在国际经济理论方面,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把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经济活动中。二战以来,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证明了这些论断的正确性。

然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总量增加的促进作用,不能掩盖其对商品价值在国家之间转移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很容易推出西文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的原因。这些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其销售收入除了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力图压低发展中国家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而极力抬高本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以此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借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和转移。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是发达国家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利最大的话,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则使得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了长远利益,虽然也伴随着某种社会痛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时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政府还是对此抱有一定担心,他们担心跨国公司把本国的先进科技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失运河相对于这些国家的技术优势。(RobertGilpin,1975)同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内部,如何分配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的更多的价值,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权力结构的存在,价值分配有利于强者和富者,社会贫富悬殊日益严重,特权消费社会和广大贫困阶层并存,或者是政权当局不能有效推进现代化,或者是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

琼·罗宾逊(J.Robinson)说:“世界情况在开始好转以前肯定还要恶化下去。”[11]我们也可以说,世界情况在恶化下去的时候,就在酝酿着好转的动力。所以,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理解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必须抱着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

收稿日期:2003-10-11

【参考文献】

[1]刘同舜: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前言”,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P2.

[2][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46,P47,P48,P49,P51,P52.

[3]U.S.powerand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thepoliticaleconomy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RobertGilpin.[monograph],NewYork:BasicBooks,[1975],P32,P33.

[4][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52.

[5]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P208.

[6][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版,P31,P31-32.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8页.

国际经济论文篇7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F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F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成人文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人生产成本。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经济全球4E-F的中国收入分配: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可能改善分配状况,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分配两极化问题,而且国家对经济和分配的调控力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可能被削弱,因此合理建构劳动和分配政策体制非常必要。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国际经济论文篇8

国际经济贸易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策略

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形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电子商务是一种给予互联网的一种经济运用模式,借助计算机与互联网平台来发展经济,其经济发展形式众多,以B2B、B2C、C2C三种为主。电子商务发展引领潮流,是经济的一次蜕变,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就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变得更为频繁,国际贸易额度在逐渐增长。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转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形式,借助电子商务即可实现选择目标产品、协商、下单、付款等工作,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实现了国际贸易的电子化,也能促进国际交流,利于国家打开国际市场,进而刺激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实现贸易开展的电子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可透过电子平台实现贸易伙伴的有效寻找,物色更为适合的合作伙伴是每个企业发展最为关注的话题。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若想寻求优质的伙伴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电子商务解决了这项问题,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即可实现人力、物力的有效投入,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上的控制。国内的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专属网站,将企业的相关产品上传至网络之中,通过电子平台实现对企业的宣传与推广,能让全球看到,能够吸引相应的客户前来,利于合作的开展。此外,贸易双方就贸易问题的洽谈、协商等都是通过电子沟通的方式,当然,支付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针对游有形与无形商品的交易都遵循电子商务的运行标准,实现国际贸易的电子交易。

(二)利于拓宽企业的国际贸易市场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1]。电子商务是一种主流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能让企业将原有的贸易壁垒打破,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实施,能为企业进军国际社会提供诸多的优势,增强企业在国际社会中的知名度,能大大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利于国际贸易额度的全面提升。

(三)实现国际贸易主体的多元化

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与计算机平台之上的,是在网络环境中设定多个虚拟的企业[2],以充分发挥个体外贸企业无法完成的任务与业务,电子商务环境中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且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外贸水平也在逐渐提升,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开展国际贸易,其不会受到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都能实现贸易的有效运行。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已经呈现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态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若想将电子商务更好的应用到国际经济贸易之中,其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需要人才去执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当前我国的重要目标。因此,外贸企业应与高校进行合作,开展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将电子商务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企业与高校签订人才订单,能加强高校的重视程度,利于电商人才的培养。此外,电商人才的应用,应充分结合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形式,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人才岗位的安排,在上岗前应接受严格的评估、测试和培训,专业人员不仅仅要具备电商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与国际贸易知识,利于电商平台的维护与国际贸易的开展,是实现电子商务有效利用、国际贸易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电子商务的法律制度

为了保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安全应用,应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如税收问题、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现象、电子商务欺诈等现象,都应在法律条文中进行明确的列举,应及时总结以往电子商务中可能出现的威胁与风险,将其写入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文件之中。同时,由于开展国家贸易,涉及到一定的税收问题,应根据两国的税收制度进行有效的协商,并严格对国际贸易市场进行合理的规范。

(三)积极发展国际门户网站

通过对现代外贸企业运行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外贸工作的开展都是借助相应的外贸网站进行产品信息的有效推广,通过相关的网站平台上传产品的图片、描述、关键词等,能实现对产品更为具体、直接的展现,并未客户提供相应的价格参考区间,一般情况下,国内的外贸网站是汉英两种语言模式,利于为外国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同时,企业应借助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诸多优势,充分发挥其高度的互动性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主张为客户提供主动服务,进行相关信息的推送,以扩大影响力,进而拓宽国际门户,利于实现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同时,外贸企业应将网上调研、网上沟通与客户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统筹企业资源,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实施提供条件[4]。

(四)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电子商务经济的开展,尤其是国际贸易额度的不断提升,其对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对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很高。电子商务过程中会涉及到国际贸易的交易与支付问题,若系统安全维护与保护不当,会导致信息化系统出现漏洞,交易的安全性受限,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信息面临被窥探的威胁。针对当前问题,应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强调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国际电子商务经济的运行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与加密处理,保证国际贸易的机密性,维持相对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21世纪话题的引领者,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应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为了将电子商务更好的融入到国际贸易发展之中,应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优化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制度,积极发展国际门户网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平台,让中国经济走向国际,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提升,进而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2012,03:39-41.

[2]刘畅.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5,06:46-47.

[3]秦斯睿.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商,2015,04:82.

[4]候斌.浅谈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建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460-461

国际经济贸易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学科中心型和岗位应用型两种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以三种需要为依据、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门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整合课程体系。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国际经济论文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国际经济论文篇10

在研究中我们常常将货币政策合作(Policy Cooperation)和货币政策协调(Policy Coodination)交替使用,用以指称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货币决策机构或决策当局之间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对国际货币合作的基础和有效性问题,从来都存在广泛的争议,支持者麦金农和威廉姆森宣称,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无节制的汇率浮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管理和物价稳定非常不利,而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恰恰是宏观经济和通货的稳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不是目标本身而仅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对开放经济体而言,有效的国际货币合作值得优先追求。而反对者则阵容更强大,国内稳定是汇率稳定的前提条件已根深蒂固,哈伯勒等则将支持者的论点反转过来,声称应该优先考虑国内的货币稳定,唯其如此这些国家才有能力遵循一种更稳定和更富有预见性的汇率政策,进行国际货币合作才有起码的基础。至今,如何形成有效的国际货币合作机制,并防范其向逆效合作滑落仍是国际经济学有待探索的前治理论。 一、国际货币台作的原因:市场溢出和政策溢出 如果我们承认全球化导致各国在货币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那么一国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就可能影响和波及国际资本市场,而国际资本市场危机也可能无法充分隔疫而困扰国内资本市场,这通常被称为市场的“溢出”和“溢入”(Market SPill-over)。一国货币政策也既可能传递到也可能受制于它国的货币政策,这通常被称为政策的溢出和溢入(Policy Spill-over)。显然市场或政策溢出及相关命题都仅对开放经济体才有意义。鉴于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管辖权的归属模糊不清,人们试图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降低上述溢出效应。 基于“货币政策溢出”的国际货币合作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库珀等。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导致只有小型开放经济才可以基本不考虑政策的溢出效应,而大国在制订货币金融政策时,就不能不事先考虑相互间的政策溢出并进行政策协调。

一般认为,政策溢出效应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传递。以贸易渠道为例,一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进口需求的下降,而其政策溢出则给予其主要贸易伙伴一个外源性需求紧缩;以资本流动渠道为例,一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意味着本币利率上升,而政策溢出则导致向这个国家的资本流动,他国因资本外流而有意外紧缩。库珀的大致结论是:在开放经济下如果不考虑货币合作,则一国政策效能将大为削弱。此后库里,列文和维达里斯等(1987)研究了近年浮动汇率制发展历程后指出,各国力图确保它们宏观政策的独立性可能对世界经济具有破坏性,溢出效应的存在说明各国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分享合作体系带来福利增进。富兰克尔的基本思路是:所谓政策溢出,是指在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时,一国的政策行为将影响别国的福利函数,而它国的政策行为同样将影响本国福利函数的达成,因此各国彼此割裂和相互冲突的货币政策是不可取的,必须通过货币合作降低整体福利损失,富兰克尔尤其主张以建立起较大的货币区(Currency Bloc)来作为国际货币合作的手段。 基于“资本市场溢出”的国际货币合作理论的代 表人物归功于蒙代尔,他分别讨论了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资本流动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问题。目前基于市场溢出的货币政策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一是主张国际货币合作可以降低市场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即浮动汇率制在确保了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并不能完全隔疫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其频繁波动反过来将削弱各国货币政策的效能,各国让渡部分货币主权进行合作可以降低外汇市场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并最终使货币合作参与者受益;二是主张国际货币合作应该有恰当的水平和方式。S.汉和C.瑞因哈特等认为,估计在1992年时,1.7个百分点的利率差才会因溢出效应而引起货币市场间的波动,而现在0.7个百分点的利率差即可达到类似效果,甚至股票市场等其它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也在增加,因此各国必须在会计准则、银行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国际货币合作。可见,各国产生在货币领域进行合作的初衷,就在于通过货币合作降低政策或市场的溢出效应,并改善本国货币政策的效能及资本市场的稳健性。

二、国际货币合作的霸权稳定论 基于霸权稳定结构的货币合作理论的始作佣者可能是金德尔伯格(P.C.Kindleberger),霸权稳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并非由金氏提出,而是另一位学者克欧亨尼(R.Keohane)提出的,但金德尔伯格首先将其运用到国际货币合作领域。在其《1929-1939世界性经济萧条》一书中,金氏认为在国际货币领域需要一个霸主以杜绝政策或市场溢出效应,霸主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充当发行世界货币和充当全球最后贷款人角色,也应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发挥作用。但除了霸主和附从者之间以霸权稳定结构维持国际货币秩序之外,金氏甚至否认其他形式的国际货币合作的有效性。

1973年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际,但金德尔伯格仍然坚称霸权稳定结构是唯一途径,实在具有讽刺意义。此后,克拉斯纳(S.Krasner)和吉尔芬(R.Gilpin)等对霸权稳定论进行了发展。一般来说,霸权稳定结构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关键国具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2、他国相对于关键国地位的明显逊色和对关键国地位的不言自明的普遍默示;3、体系创立伊始关键国通货稳定,且附从国认为其自身货币政策相对于关键国货币政策的从属性和被动性未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4、霸权体系内的成员存在一定水平的经济发展趋同性。而霸权合作体系则具有一下特点:1、霸权体系的货币合作体现为霸主决定霸权体系的货币政策,其他附从国认同和接受,一旦默示的接受性受到怀疑,霸权结构就从稳定向非稳蜕变;2、霸权体系的货币合作通过制度予以维持和协调;3、霸权必须能够产生类似“公共产品”的收益以抵补附从国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成本,当霸权稳定结构的合作收益趋于枯竭时,该体系就将崩溃。

金德尔伯格等提出的霸权稳定结构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克欧亨尼随后提出了后霸权合作论。最早运用霸权稳定结构一词的克欧亨尼在其《霸权衰落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倾轧》中指出:“霸权性合作并不构成唯一可能的合作方式”,“霸权后合作也是可能的”,他指出后霸权稳定结构(Post-HegemonicStability Theory)的特征是:1、从逻辑上看,霸权不是寡头合作体系中出现货币合作的必要条件,而后霸权体系则是大国间的寡头合作博弈过程,大国间“可以自己提供集体利益”;2、不管是否属于霸权性质,国际体系所依赖的是共同的或互补的利益关系,频繁的政策和市场溢出将促使货币合作的规模和程度更深更广,尽管着重寡头合作的信誉是可质疑的;3、霸权体制本身具有惯性,霸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合作体系的消亡,但体系中霸主将受到寡头的挑战,从而导致霸权稳定结构向后霸权合作体系渐变。此后库纳(R.Copper)、艾治格林(B.Eichengreen)等一起发展了后霸权合作理论。他们将国家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对于它们,其参与国际 货币合作的可能选择只有两种对角选择(Two Corner Solu-tions),要么保持彻底的浮动汇率制度,要么通过钉住单一货币或货币局制度(CurrencyBoard System)固定其汇率。这也被形象地比喻为“暴风雨中的风叶”理论,一个国家的汇率安排就好象风叶一样,在金融全球化的暴风雨中,除了将风叶和风车完全脱钩,让风叶随风而转之外,就只有把风叶和风车完全固定,让风叶和风车静止不动。

另一类是大国经济,对于它们,没有一国在货币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国际货币事务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这潜在地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此方面典型的例子是西方七国集团的政策合作体系。 从全球角度观察,霸权和后霸权的货币合作模型可以用以下模型概括。如假定全球由n国组成,且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和中央银行,并通过固定彼此之间的汇率建立货币体系,假定第n国的货币汇率为1,用Si表示i国货币相对于第n国货币的汇率,Fi是i国用本币表示的外汇储备变动,由于全球国际收支差额必为零,则有:S1F1+S2F2十S3F3+……Sn-1Fn-1十Fn=0。为了维持该系统的相容性,第n国必须既不为其国际收支变动Fn规定独立的目标,也不应干预市场,以试图确定S1、S2、S3、Sn-1中的任何一个汇率,结果第n国的唯一选择,就是采取“有益疏忽”政策,把Fn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残差”来决定。因此包含n国成员为了维持汇率和系统的相容性,其可能的路径只有三种:第一种是后霸权合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