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00:37:40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1

1.成立专门的工学交替领导组及工作组

工学交替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涉及很多方面,只靠教研室无法完成,必须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进行协调。为此旅游系专门成立了工学交替领导组及工作组(见图2)。领导组由系主任、系书记、教研室主任、班主任组成,职责包括审定工学交替计划、审定工学交替指导老师名单、审定考评方案、处理工学交替指导组提交的问题。该领导组涵盖了工学交替涉及的在校主要相关利益方,能有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在实践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指导组由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师傅的“双师”组成,职责包括制定工学交替计划、提出指导教师名单、拟订考评方案、根据工学交替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实习巡视与指导评定成绩、处理工学交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在实习过程中。这种“双师”制度有利于发挥学校和酒店双方所长,也是在实践中大家普遍认可和采用的一种管理制度。

2.在实习基地设立临时团支部

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在“工学交替”单位建立团支部则更是一种新尝试与探索。工学交替基地学生的生活与工作情况较在校有很大区别。学生们分在不同部门、班次,虽同处一个实习基地,但却很难聚在一起;学生们接触的人群也由过去的老师和同学变成了现在的领导、同事和顾客,并需按顶岗标准严格遵守酒店各项管理规定,很多学生会出现程度的不适应,情感上较在学校期间也常会出现失落和对立等不良情绪。为此旅游系团委在系党总支指导下经过反复酝酿,于2011年1月报请系党政和院团委批示,决定在工学交替基地率先成立临时团支部,开始实践在工学交替单位开展团建创新工作,得到了系领导、上级团委和企业三方肯定。

3.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

制度建设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为此,教研室非常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先后推出“工学交替教师巡视规定”、“工学交替学生守则”、“工学交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1]总的思路是把工学交替运行在一个规范制度化平台上,做到有据可查,这也是旅游系工学交替能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均安排专人负责,在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应在合作协议中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避免产生分歧。

二、实施形式探索

工学交替在实施时应结合具体校情和企情,实施形式和方式百花齐放各异,本专业进行了如下探索:

1.重视工学交替宣传。首先是出版工学交替简报

为及时总结工学交替经验,旅游系于2011年布置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负责筹集出版《工学交替简报》,将开展工学交替的内容、经验进行反映、总结、提炼。此举受到了学生、老师、企业的广泛认可,连院领导都认为旅游系的《工学交替简报》是一个创举,对于全院正在开展工学交替的系部都能起到借鉴作用。在旅游系网站开设“工学交替”板块。2011年1月开始,旅游系新开设了一个“工学交替”板块,专门报道系里工学交替。从开设之初就要求教师和学生积极向这个板块投稿,内容涵盖工学交替方方面面等,凡是与工学交替相关做过的工作上面都有报道,目前已成为旅游系工学交替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2.关心实习生切身利益

关注实习生切身利益不但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是一个政策问题,必须引起系部高度重视。学生实习时面临和学校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和管理方式,学生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其实影响学生对实习认识的很多是现实问题,比如轮岗问题[2]、与实习待遇相关的实习补贴、加班、伙食、住宿问题及实习期间人际关系问题等。在这些方面,由于各实习点情况不同,导致学生在实习点待遇比较时心理不平衡,总喜欢用自己酒店短处和别的实习点长处比较,结论自然是令她们感觉沮丧,对实习产生消极情绪,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3]另外,虽然学生身在酒店,但仍属在校学生,故四六级考试、毕业信息采集、专接本以及考工报名费等问题,有个别情况也需要学生的集体行动。在实践中旅游系对这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在联系工学交替实习点的时候,工学交替开始前提前联系酒店和即将去实习的学生见面会,酒店就学生关心的问题现场答疑,并就学生关注在酒店允许范围内进行协商,这也是对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一个锻炼,有效缓解了实习中学生关切问题对实习态度的干扰。此外,对系部而言,涉及“工学交替”学生事情需特事特办,不用都亲自办理,让学生安心实习。

3.注重实习生人文关怀

送文艺节目到实习点。与系里主管学生工作分团委合作,从选演员到选节目、排练节目、借服装等形成送文艺节目“暖风”到国贸酒店,排练了时长1.5个小时总计13个文艺节目。由于都是系里学生自己演,大家都认识,受到酒店和学生欢迎。酒店当天给所有学生调休观看文艺节目。节目结束后,酒店当即表示给系文艺部一定奖励,并希望将这个形式坚持下去。和系领导一起到实习酒店看望学生。2011年1月,实习学生过年不能回家,几个主要系领导和教研室老师在大年初三、初五带着慰问品去看望在酒店的实习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融洽了师生关系,收到良好效果。

4.注重增强实习生的荣誉感,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

2011年4月,由酒店教研室牵头,负责筹备旅游系2010年度工学交替优秀实习生表彰大会,对前期09酒店31、34班的21名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邀请酒店和院系主要领导参加,增加了实习生的荣誉感,也增进了大家对工学交替的认可。举行结业典礼。在2011年1月和7月,教研室先后两次邀请系领导到张家港国贸酒店出席新老生工学交替“结业典礼”,这是酒店与系部进行工学交替深化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对老生工作给予表彰,对新生入职进行鼓舞,收到了预期效果。

三、取得成效

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推广

全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首开于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现已在全系的旅游管理专业、会展专业以及文秘专业推广实施。2007年,院里在旅游系召开了工学交替座谈会决定将经验在全院推广,现在全院每届人才培养方案每个专业要求不少于连续8周的工学交替,这也是对教研室工作最大的肯定。

2.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端人才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较高,得到单位充分肯定,在社会上具有较好声誉。学生录取分数线呈增长趋势,使招收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其中有些佼佼者,如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人力资源总监、苏州香格里拉餐饮部服务主管、无锡锦湖大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苏州电视台旅游节目主持人等成为学生楷模。

3.学生在全国技能比赛中成绩优异

参加大赛是对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阅,比赛中选手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扩大了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和行业的影响。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较强。近4年先后参加三次全国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5次、三等奖三项,还获得优秀组织奖2次。2013年第三次参赛也荣获高等院校组(含本科院校)优秀团队奖,团体总分跻身全国旅游高职院校第一方阵。

四、工学交替建议

如何结合各自情况开展有成效的工学交替,结合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课程体系设置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培养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旅游系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在工学交替时间、专业认知实习、职业能力拓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今后的工学交替应结合各地学生和酒店实际大胆尝试,不断完善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成立专门的工学交替领导小组

工学交替必须动员全系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例如旅游系就成立了专门的工学交替领导组,由系主任挂帅,这样能保证系里对工学交替出现问题时及时响应,扩大工学交替的正能量,将不利影响减到最低。

3.在工学交替基地创建团学组织

在“工学交替”基地创建团学组织能够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对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化覆盖,有效实现校内、校外一体化,保障了团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特别是将分团委力量介入到实习中,改变过去“工学交替”由教研室单独进行势单力孤的弊病。

4.积极丰富工学交替内涵工学交替内涵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2

关键词:高职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 困境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27-01

1 概述

1.1 工学交替内涵

工学交替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将学生的校内学习和在岗生产结合起来,简单的讲就是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工作两部分,并且交替进行。该模式是在校企合作中发展起来的,其宗旨是产学结合、共同育人,它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来促进人才的培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1.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分析

(1)它旨在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在现有的社会人力资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该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将服务作为宗旨、将就业作为导向、走产学研共同发展的道路,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首先,工学交替的实施可以灵活而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适应现代社会的专业,培养出社会所切实需要的人才,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其次,实施工学交替可以是企业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使新员工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并降低企业的培养成本。

(2)该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贯穿着职业技能及素养的培养,它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而又有针对性的融入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这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将学习和工作加以融会贯通,让他们走出校园到实际的岗位上得到锤炼,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技能和素养得到提升,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适应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到工作现场去接受指导、经受训练、体验人际关系及了解就业的相关信息和走向,可以使他们的适应力、判断力及责任心等都可以得到提升,有利于他们规划职业理想并促进未来的职业发展。

2 高职高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尚未真正构建起完善的工学交替的支持体系

就国家而言,其制定的相关政策不能够调动企业主动接受实习生的积极性;就企业而言,他们更愿意去享受教育的成果而不愿意承担教育的责任,他们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的责任,而企业要做的是选拔和利用人才;就学校而言,他们缺乏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专项资金,没有财力做后盾,学校在该模式的推行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很难完成任务,因而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

2.2 欠缺完善体制已成为影响工学交替的瓶颈

一方面,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的基础,即相关合作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未得到制定和成立。就目前的大多数企业而言,他们尚未认识到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他们目光短浅,缺乏进行长期合作的意识,其接纳学生往往是因为企业恰好缺乏相关的员工,将实习生看作是廉价劳动力,因而该模式的运作既没有机制上的保证,也缺乏规范的操作规则和运作程序;另一方面,学校大多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现有的组织结构无法适应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2.3 缺乏系统设计层面的专业课程设设置

一方面,就传统的课程模式而言,其内容和实施课程的手段和方式都无法适应工学交替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为了适应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而进行的课程改革,如调整形式、整合内容等只是形式上的,并不适应新模式的要求。

3 高职院校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计算机专业为例

3.1 广泛寻求校企合作,深化校企交流与合作

为了促进对知识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一专业应寻求同若干企业的长期合作。该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就应该到合作企业中实习,通过企业提供给他们的实习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2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外资源互补

要想对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必须要提供配套的校内外实训,也就是说,实现校外校内实训条件的有效互补和功能对接是模式实施的重要前提。学院的信息系应加强同相关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单位。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训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实训设备落后的不足,也可以使学生在企业中获得更前沿的知识。

3.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指的是,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奖学金,学校为企业培养这些学生。具体来讲就是,当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学习,当升入大三后,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3.4 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学院应该对如何推进该模式的实施进行周密的策划和部署。

(1)科学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推动专业课程改革与完善。

学院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两点:教育厅和当地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在企业和学校公共合作的前提下,学校的教师应该和企业的技术骨干一起来设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并根据学生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为他们设置教学项目和学习情境。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来培养人才,要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加以不断地改变和调整。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业务素质。

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工学交替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这些教师必须对行业和企业的职业标准有足够的了解,必须对岗位流程和工作内容有所把握,必须对相关技能非常熟悉。为了让这些教师符合要求,学校可以派他们到企业中进行工作和考察。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可以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师通过科研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提高本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4 结语

总之,无论是对于计算机专业,还是其他任何专业而言,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校内,学生可以通过可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努力学习和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校外,学生可通过在实际岗位工作,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促进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提升,逐步健全和完善高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更多社会亟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3

关键词:体谅 自信 亲和 规范

学生入学后进行一期一月的短期培训后,由学校集体组织,安排教师亲自带领赴企业开始为期六个月实习。学生返校后,笔者通过与学生、家长交谈及与在校学生比较,明显的感觉到“工学交替”学生经过半年的企业实习,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一、“工学交替”学生第一大变化,懂得“体谅人”了

学生返校后,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们从企业实习回来后,知道心疼父母了,体贴父母了。以往,父母在果园里辛勤忙碌,他们或躲在学校或上网聊天或逛大街,让其他学生代向父母索要生活费,工学结合的孩子们会自觉回家,和父母一起劳作,会做好饭菜送到田间地头。看见忙碌一天的父母拖者疲惫的身体走进家门,他们会快速打来洗脸水,送上早已泡好的茶水。以前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实习归来,他们知道心疼钱了,学会了节省;与以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油瓶倒了也懒得伸手扶一下”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原来老师让他们给班上做一件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现在,他们会自觉地为班级体做事,从内心深处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深层内涵。

二、学生第二大变化,“知道学习了”

同程度的学生,记“五笔字根表”。“工学交替”学生在老师布置完任务后,利用饭后、晚上熄灯前的时间去记忆,结果在第二天上课检查时90%的学生能熟练的背诵,而未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只有20%的人能背诵出来。值周员四次检查学生宿舍时,发现80%的工读交替学生都在宿舍里或研读本专业的教材,或做作业,而其他学生则在聊天、看手机、玩耍,看书学习的人非常少。值周员老师问实习学生,现在为什么这么用功,他们中的许多人回答说:不学习就没有知识,没有知识就不能掌握技术,没有技术在企业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立足之地就无法生存。明白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三、“工学交替”学生的第三大变化,自信心强了

家长们认为以前孩子“没有冲劲,不管干啥事,总躲在人后,连大气都不敢出,走路都不敢抬头挺胸。现在不同了,话也多了,声也大了,胸脯挺起了,头也抬高了,不管啥事敢出面了” ,就连学生自己也说,“刚到企业实习时,自己很不自信,老是想着自已是农村娃,啥都不如人,总是感到恐惧、紧张和沮丧,与他人交际也少,沟通也少,每月开生日晚会,自己总躲在没人的角落,不敢发言 ,结果白白失去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通过企业实习,他们觉得:没有自信就永远不会快乐,没有自信就永远别想成功。对我们职中生来说,自信是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是练就娴熟技能的关键,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挫折的利剑,是顺利就业的通行证,是达到理想彼岸的舟楫。深深理解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四、 “工学交替”学生第四大变化,行为规范了

实习后的学生抽烟的人少了,打群架的少了,通宵上网的人少了,旷课的人少了,上课时间睡觉的人少了,破坏公共财物的人少了,浪费水电的人少了,顶撞老师的人消失了,穿奇装异服的少了,说脏话、骂人、出言不逊的现象减少,学生的行为逐渐规范了。

五、 “工学交替”学生第五大变化,不再脆弱了

入企前学生怕苦怕累,贪图安逸,没有责任心,意志力薄弱,碰到困难就退缩,做事优柔寡断, 半途而废,未入企前,他们学习嫌太难,打扫卫生怕脏,进实训车间怕苦,。入企后在老员工的言传身教下,在带队老师苦口婆心的疏导下,同学们明确了目标,端正了思想,调整好了情绪,凭着顽强的自我控制力,不灰心、不泄气,不动摇,再坚持,终于圆满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实习,顺利返校学习。正如有位学生所说:“那么炎热的天气,那么枯燥的工作,那么漫长的时间,那么难耐的孤独,我们都坚持下来了,今后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克服不了的呢?”进一步懂得“阳光总在风雨后”“不见风雨,怎见彩虹”。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分布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与在校学生数的大幅增长,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为企业培养了数量巨大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者。高职院校直接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上有所滞后,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等方面受传统大学的影响,致使很多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人才培养“既上不了天,也立不了地”,处境尴尬[1]。本文所进行的“分布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所展开的。电子商务属市场营销类专业,得益于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旺盛。但目前各类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企业需要。艾瑞咨询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学院联合的电子商务行业首份《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及薪酬研究报告》显示,仅2008年中国企业新增电子商务用人需求超过230万[2]。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约为200多万。与之相反,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电子商务专业为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十大红牌警告专业之一,另一方面又说明该专业学生平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3]。因此,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技术和企业需求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为此,我们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推出了“分布式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我院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等经贸类专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一、国外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状

各国高职教育都有与其国情基本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的“渗透型”、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都是其中的典型。德国的“双元制”:以职业院校和企业“双元”形式出现,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两者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德国专门出台法律保证其实施。职业学院的学生是由企业招收的具有完全中学学历的徒工,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依赖于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合同,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美国的“渗透型”: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的美国职业教育,是在培训合格劳动者目标下,开展学校与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教育。广义的职业能力和志趣是其首要的培养目标,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主,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一般采取四种方式:工读轮换制、半工半读制、劳动实习制、全日劳动与工余上课制。英国的“三明治式”: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英国“工读交替型”的合作教育是许多英国学校为培养企业适用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广泛采取的一种培养模式,所谓“三明治”(或“夹心饼干”式)教学计划,即职业教育与工厂实习时间各半方式。此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日本的“产学合作”:企业办学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大企业兴办的“工学院”既为自己企业培养急需的专门技术人才,也为客户提供技术培训。在企业技能培训与学院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明显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另外初中是为基础5年制高等专门学校、仿美国社区学院创办的以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主的短期大学,以及灵活、多层次办学的专修学校,支撑了日本各个层面的职业教育。澳大利亚“TAFE”模式:“TAFE”即“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密切合作,具有育和培训标准,主要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是一个面向职业资格准入、融合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培训的模式。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为学制灵活,普职贯通;注重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大体相当;企业与学校密切合作,全程参与。

二、“分布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不管是“渗透型”、“产学合作”,“双元制”、“三明治式”、“TAFE”模式,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重视了企业的作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为此,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规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学校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能够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为企业所用。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对长三角地区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毕业生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研,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总结提炼出了“分布式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布式工学交替”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含义,即工学交替的时间分布在不同的学期中;工学交替的目标分布于不同的课程;同一目标的工学交替学生分布于不同的企业,第三学年安排至少6个月的顶岗实习。具体而言,就是每一学年除了在校内学习相关课程及实践技能外,均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工作或顶岗实习。其中,第一学年安排“商务素质与职业意识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敬业责任意识和抗压忍耐意志;第二学年,在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并安排到相关企业进行网上贸易的实际操作和进入实习基地企业进行客户服务或网络编辑推广等工作;第三学年,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生产性项目实训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并安排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

三、“分布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分布式工学交替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基于不同的课程目标,结合不同的企业实施。第一学年,组织学生进驻商业零售企业真实岗位,开展以商务素质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为期1个月的工学交替,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岗位敬业精神和抗压忍耐意志;第二学年,在《网络零售》、《网络贸易》、《网络营销》、《网站视觉营销》、《网络采购与分销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引入企业案例和各类资源,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课程学习结束,即安排学生进入这些企业(企业分三类,第一类为本地区数量众多的网商企业,第二类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企业,第三类为商务网站和平台应用推广类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工学交替,进行网上业务的实际操作,或网络信息的采编;第三学年,依托紧密合作的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承接企业项目,并在校内或企业中完成项目的实施,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校企双方联合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考核,实习时间为1至3个月。工学交替实习结束,即与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合作,安排至少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持续地经营该项目。在“分布式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增强责任意识,长远规划,建立起有效的过程管理与控制、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工学交替的实习质量。

1.校企合作,建立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布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首先基于企业能否提供更多的岗位来满足工学交替的实施。为此,学院与50多家企业建立了“共生型”的校企合作关系,让双方能共同渗透到对方的日常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再依据“企业能提供实习岗位、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能得到培养、企业管理规范”的原则选择工学交替的合作企业。同时组织各类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场地的建设,营造电子商务环境,完善课程实践、感知实践以及角色实践三大实践平台建设,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实训体系(该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教育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

2.积极进行“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契约的探索。工学交替过程别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沟通。工学交替实习实施前,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完成两次开题报告,第一次主要是对实习目标的引导,提出实习纪律和安全的要求,作实习动员;第二次是签署协议、岗位安排和成绩评定方法等宣传,让学生明确实习要求,并分组与责任老师、企业辅导教师见面。为使工学交替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生存,在心理素质方面得到提升。我们实施了“实习准备”、“实习实施”、“实习结束”三个阶段的心理指导方法。实习准备期的心理指导――学生对企业还较为模糊,在实习前帮助学生构建对实习环境、实习岗位等的认知,使学生心理能够极早适应。实习实施中的心理辅导――当学生面对岗位责任、工作压力时,内心会恐慌、不安。从实习开始时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使得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爆发出来。这其实也是就业时学生最真实的反应。因此实习过程中心理辅导主要是关注学生工作情绪动态,在做好专业指导的同时疏导学生的思想,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时学生心理变化,引导沟通,适当的安慰和批评,使学生能勇于承担责任。实习结束时的心理安抚――主要是要消除由于实习带来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让学生能正确面对问题,不要给就业带来阴影。

3.制订相应制度,确保工学交替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工学交替实习工作管理制度,构建工学交替实习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多方联动机制),保障工学交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一,明确工学交替的工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要求办事。第二,工学交替实习前,学院、企业、家长、学生必须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第三,工学交替期间,教研室专业教师、班主任每天都会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及时了解实习情况,强化实习指导,及时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并做好检查内容记录。加强对工学交替期间学生的校纪校规考核,确保工学交替实习取得成效。第四,建立学院与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实习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共同评定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成绩。在成绩评价中将实习学生的工作业绩、服务水平与服务态度、岗位职业意识与素养、劳动纪律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每一所高职院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过程中电子商务专业就“分布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作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机械类专业“三明治”培养模式探索及其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2]琚春华,刘东升,周怡.电子商务专业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3):87-89.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校企互嵌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038-0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就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成功实施人才培养的“234”工程,即在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阶段、职业发展能力培养阶段三个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授课教师与企业员工对接四个对接,实现培养学生区域销售和零售管理两大关键能力。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育人平台,校企联合,将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实习紧密结合。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和今后要进入的行业、企业,从事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课程设置开始,一切教学活动,包括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境条件、学业评价方式,都由校企协商制定、联合组织实施,赋予学生“学生+企业准员工”双重身份,使学生完成学业时不仅成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同时成为企业的合格员工。

校内学习阶段,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综合实训功能,从模拟到实战,工学紧密结合;校外实习阶段,实施准员工式订单培养,由顶岗实习到择业实习,实现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在校学习与未来岗位融合贯通。

2 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1 教学组织――“校内+校外”,企业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实习基地、共同承担授课任务。校企合作班开设企业专题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到校教学,实现岗位培训内容前置。强化学生准员工身份、准员工意识,训练其准员工技能、行为和习惯。

校内学习阶段,在组织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校企交流、校内讲座、报告、校外参观等,将企业文化、 规范制度向校园延伸,实现企业课程内置;校外实习阶段,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锻炼。为强化校外实习管理,开设市场调查报告、 营销企划方案等外置课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老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通过课程内置与外置的结合,将校企双方融为一体,实现了课堂和工作现场的一体化,在校学习、学业和未来岗位、职业的双业融通。

校企双方通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校内教学与实践活动、企业顶岗实习、师资配备、学生管理及考核评价、企业人员培训、互派人员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密切合作,达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2.2 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素质就是品格,素质就是做人。学校教育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营销工作尤其要做到诚信,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进取、敬业的综合职业素养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擅交流、巧沟通、会协调的职业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多次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利用资料文献搜索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途径,不断总结、归纳、提炼,最终形成了以“市场营销实践协会”为平台,实施“课程+项目”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方案。

2006年,我校经管学院首创性地将分团委学生会改造成了实践联合会,下设各专业实践协会,市场营销实践协会在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课程+项目”的形式、内容、实施和考核要求,由营销教研室和学生科确定,市场营销实践协会作为项目活动平台,组织具体实施和考核。实施方式包括讲座、报告、拓展训练、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活动等,学生的综合素质量化成绩和学习成绩同样重要,成为考核评优、实习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

2.3 确立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委员会基于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调研,分析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论证承担、胜任该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的分析,利用能力形成规律,论证能力所需的直接知识和技能;整合直接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课程;分析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点,根据知识建构理论,整合所需要的相应基础知识点,形成基础课程,以此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中,以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开发任务,形成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向相关专业推广,带动专业群课程改革;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引入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从单项实训到综合生产实训,三种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强化学习动机,在“学”中提高“做”的水平,让学生在丰富的职业体验中,不断强化职业素养与技能,完成职业能力的知会熟精四部曲,实现零过渡上岗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考核评价的“三结合”,即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结合。新的考核体系以职业活动的任务和过程设计考核项目,以方案形式代替理论笔试,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吸纳企业专家参与评价,着重考思路、考见解、考能力。“三结合”的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能力,学生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

2.4 构建了校内校外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模拟实训到生产性实训再到顶岗实习,逐步提升学生实战技能,实现了校内工学交替到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效衔接。校内实训阶段,商务模拟+商场实战,工学紧密结合,利用校内实训室开展商务礼仪模拟、卖场运营模拟、管理沙盘模拟等四十余项商务模拟项目,使学生在仿真职业环境中获得初步职业体验。在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基础的生产性实训,包括实习超市项目、营销企划项目、网络创业项目等。校外实习阶段,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协调解决突发事件,并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及时跟踪、管理学生实习情况,沟通反馈信息,实现校企互动双赢。

3 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3.1 建成了专兼结合、校企一体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①组织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例如说课比赛、教学方法讨论会等;②委派教师到国内相关院校学习进修,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水平;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④支持、鼓励教师参与高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加强与省内外示范院校的交流;⑤制定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顶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和能工巧匠指导的机制,并就兼职教师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待遇等做出规定。

3.2 建立了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

经过努力,建成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环境一流、管理规范”的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校内工学交替形式多样,“校中店”长江大学生超市作为湖北省首家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校内超市,吸收各专业学生联合创新、创业,创造了跨专业、无界化实训先例。“校中企”湖北英奥资讯公司践行了校企互嵌。

在几年的校企合作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校企合作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专业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正在指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相信会结出丰硕果实。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6

关键词:酒店管理;“双螺旋循环提升”;创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35-01

一、前言

(一)人才需求现状。众观酒店行业,目前主要需求三类人才:一是熟练的基层服务操作人员;二是技能级别较高的餐厨、工程技术、行政财会等专业技术人才;三是能够独当一面、在各自专业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总监、部门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才[1]。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第三类中层管理人员。

(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根据酒店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紧扣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旅游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所需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层服务的实际操作技能,能适应现代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的类型

1.“2+1”或“2.5+0.5”预就业模式。预就业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或者两年半,第三年或最后一学期直接到酒店中进行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2.“1+0.5+1+0.5”或“1.5-0.5-0.5-0.5”学工交替模式。学工交替模式是将学校理论教学与酒店教学实习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3.“订单培养”冠名班模式。“订单培养”冠名班模式是学院和冠名酒店签定的酒店管理班级学生毕业后只为该酒店工作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上培养模式中有的优势在于学生毕业后无找工作的后顾之忧,不足在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有的理论与实践有循环,但学生学习相对不系统,没有一个提升发展的空间。

三、“双螺旋循环提升”学工交替的创新模式

我院(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几年来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研究探索,逐渐形成了“双螺旋循环提升”学工交替的创新模式。

(一)创新模式架构。本专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努力形成“课堂与酒店、实训与实习”教、学、做一体的“双螺旋循环提升”学工交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条螺旋紧密结合,通过五次理论与实践的螺旋提升,最终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1.理论实习循环学,校内校外相结合。酒店是个操作性很强的行业,高职生要想在酒店发展,必须在一线服务工作中比其他员工做得更好,在校的操作技能的训练就非常重要,而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提升很快。双螺旋结构由于是学工交替式,工作一段时间回校调整思路,总结经验教训,使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为下一轮的实习做好准备,有助于下次实习进行指导,它是一个系统化学习的过程。该创新模式中的双螺旋就是理论与实个方面通过三年六个学期的螺旋循环提升,让学生在酒店管理的基础知识,酒店操作的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有序的提升。校内学习锻炼基本功,校外酒店进行实景操作,而后对酒店实结提升,再又去酒店实习,又再一次提升理论水平,不断的循环提升,理论知识掌握牢固,操作技能熟练运用,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考证实习两不误,顶岗实习安心做。我院要求学生毕业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个即可)同时取得,即实行“双证制”。在进行顶岗实习之前,也就是在前4学期内完成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及相关证书的考证。使学生顶岗实习时能安心工作,无考证的后顾之忧,相应资格证书的取得也是学生就业时证明自身价值的重要方面,也是其具备相关职业资格的有力证明。

3.实习待遇有提高,职业规划早计划。在“双螺旋循环提升”学工交替的创新模式中,校外实习正是锻炼他们成为操作熟手的过程,酒店的操作培训力度较大,这一期间的校外实习学生重在熟悉酒店,适应酒店环境,培养一线服务的技能,教育学生的理念就是工资是其次的,关键是能在不同岗位熟练操作。但到了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对酒店一线服务操作技能都能基本掌握,学生已是熟手了,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基层管理的能力,在工资待遇上面应该给学生以正式员工的待遇,学生也会安心在酒店工作,大多数酒店都会理解并接受。

4.考核形式多样化,全面实际有实效。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还必须有较好的考核保障制度。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考核全面又有实效,考核形式多样化,有入学教育心得、讲座培训心得、见习感想、学生实践教学手册、实结、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学生实践教学手册、实习报告手册、实习报告等,并且凡是在酒店实习的考核均由酒店兼职教师、学院指导老师、实习小组、学生自己四方共同完成。

5.综合素质很重要,诚信敬业不可少。酒店行业目前紧缺的就是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熟悉酒店各部门的运作,具有创新思维的管理人才。我院在人际沟通能力、外语口头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辩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如专门设置有人际交流的实训课程,增添3个学期的酒店英语口语训练课程,班级分有活动小组,课堂教学由小组的情景扮演,案例教学中有小组问题解决,课外活动中小组的积极参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安排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院的“双螺旋循环提升”学工交替模式是我院在多年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逐渐研究探索的结果,对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7

关键词: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发达国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发达国家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发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Sundland Technical College)在工程船舶与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有一段时间到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然后再回校继续学习,比喻为“三明治”教育(Sandwich Program)。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 University)同几家大企业合作培养了27名工程专业的学生,创造了产学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其基本内容是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工厂工作,一周后两组交换。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加速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产学合作教育在形式、内容、层次、功能等方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大学在所有专业中实施了合作教育,将产学合作教育的功能从单纯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合作教育的形式也不断创新。此后,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国家从英、美等国发展到亚洲、大洋洲等几十个国家。以下简单介绍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四国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

美国美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办学的全过程,以“工学交替式”模式为主。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大学生自入学起学习半年后,便将企业的实际训练和大学的教学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交替进行,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于学校授课直至毕业。在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主要特点是:(1)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由企业提供劳动岗位与一定的劳动报酬,并派管理人员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安全操作,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一起评定学生的成绩、劳动态度、工作数量和质量等;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指导、监督学生劳动,沟通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的要求。(2)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大致为1︰1,即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学习与劳动更换的方式灵活多样。

英国英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主要有长期和短期两种。长期的工学交替制有“2+1+1”(4年制)和“1+3+1”(5年制)两种。“2+1+1”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工作,第四年再回到学校学习、考试、取得证书,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为一年。“1+3+1”即第一年在企业工作,第二、三、四年在学校学习,第五年又回到企业,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为两年。短期的工学交替制更为常见,通常为6个月。实行工学交替制的学生也分为两类,以企业为依托和以学校为依托的。以企业为依托的学生,无论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学校学习,都由企业付给酬金。以学校为依托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提供资助,在企业工作期间领取企业付给的报酬。英国的企业在合作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参与合作教育:雇主在一些教育基金会等关键机构中任职;雇主直接加入学校领导班子;企业参与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参与学校的评估;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学校提供资助;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制度,提供实训设备、场地。学校则非常重视进行社会调查,总是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并严格按照企业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教学;把职业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开设“工作经验课程”;安排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学校教师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

德国德国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是德国学制的特色,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法规定,80%的青年必须接受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德国的学生多在完成基础教育后,成为师傅制度下的学徒,一方面在工厂做工,接受师傅的指导,另一方面进入职业高等学校,进行相关职业理论的学习,做工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做工以企业为主,合作学校派出教师进驻企业给予理论指导;理论学习以学校为主,企业派出技术专家到学校协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德国的高校与企业一旦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关系,将是长期、稳固和紧密的,其合作非常注重实效。

加拿大加拿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始于1957年的滑铁卢大学。1970年以后,合作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加拿大的高校大多设有合作教育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宏观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院(系)教师负责。学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专门机构为实施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为高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合作。加拿大产校企作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课堂上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一大特点,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出发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符合雇主需求的人才,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市场。加拿大的高校每年分三个学期,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形式也不同。一些专业采取“1﹢1循环”的方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一学期,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学期;或在学校学习一年,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年,如此循环。一些专业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或三年,然后集中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年;另一些专业则要求学生每年至少有一个学期在企业工作实习,等等。采用何种形式则是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企业工作岗位及学生的自愿情况而定。学生的实习工作单位由学校负责联系,实习单位付给学生工作报酬。学校跟踪检查学生的实习业绩,用人单位负责对学生的工作实习进行指导和鉴定。学生可以在与本专业有关的实习工作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可以获得用以支付学习费用的报酬;用人单位可以发现优秀学生,并在实际工作中考核、录用未来员工,减少为职员支付的培训费用,有机会雇用随时可得的临时工作人员;高校则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策略,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转贴于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共性

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方面具有以下共性:

第一,工学结合学制灵活,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习分配合理,在企业工作实习的时间有保证;

第二,企业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还相应地给予一定的报酬,可以提高学生在企业工作实习的热情;

第三,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真正做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第四,高等院校与企业在合作教育过程中,既可以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做出贡献,又可以在许多方面实现“双赢”。

几点启示

我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和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努力探索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更有效地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途径。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我校多年来校企合作教育开展的实际,笔者认为,政府、企业、高校应该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立法、政府补贴等形式,积极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各级政府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倡导和支持应落实到具体的法规、政策和措施中,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应给与政策、基金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促进高等院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应实行包括实际利益(如减免税额、政府补贴)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承担校企合作教育的任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企业而言,不应仅仅追求利润,看到眼前利益,而应切实采取实际行动,承担起共同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对于高校而言,应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探索与本校、本地区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在这方面,我校的做法是:(1)校企联手,实施“零距离”订单式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我校教师深入各类企业进行研究,探讨出一种“3﹢0订单式”培养模式,即企业按其发展要求,预测人才需求,在学生三年级时向学校下“订单”。学校根据订单,与企业共同组织面试,挑选学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材;企业参与到教学活动与实习环节中,毕业时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按一定比例择优录用为企业正式员工。目前,我校已与贝尔阿尔卡特、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斯米克集团、小糸车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2)联办二级学院。为了密切校企关系,建立各类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我校还积极与各类企业共同办学,联办二级学院,如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的合作协议,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为基础,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由企业投资100万元设立奖助学基金、建设专业实验室;与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合作,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蒙妮坦学院,等等。(3)共建实验实训中心。由我校通过提供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与各类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如我校与实达电脑共建了实训平台,与创先泰克实行合作开展研发,等等。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员工,既可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解决师资缺乏的难题;学校则可以充分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实现校企双赢互利的目标。

参考资料:

[1]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J].教育研究,2002,(5).

[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之思考[J].教育研究,2002,(6).

[4]金柏芹.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8

关键词:四轮驱动;工学交替;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图1岗位能力分析图2“四轮驱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改革,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能力标准,逐步形成了“四轮驱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汽车行业规范,联合省内其他高职院校同行,共同制订了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对接汽车企业工作流程,建立了专业课程标准;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专业证书考试内容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实现课证融合。

一、“四轮驱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工作岗位与能力分析

通过对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湖南地区汽车维修技术服务企业、湖南地区汽车4S店等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对汽车维修技术服务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在专业建设理事会、湘潭电机集团莱特公司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现阶段对汽车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了以汽车及电动汽车机电维修人员为主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2构建“四轮驱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研分析,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应借助学院校企合作以及与湘潭地区4S店等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密切合作的优势,借鉴湘潭一汽大众汽车4S店项目管理与运作模式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其维修手册、培训教材等宝贵资源,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把职业活动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培养各环节中,全面推进“订单”培养,由专业和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四轮驱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学生通过校内外各两个阶段、四个轮次的实践学习和校外6个月的顶岗实习,利用湖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湘潭电机集团莱特公司、一汽大众湘潭4S店等30家合作企业的工作环境,校企共建实习学生管理机制,企业设立实习辅导员,与学院指导教师一起共同对学生校外实习过程进行管理,制定实习学生考核办法并共同实施,确保实习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期间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

二、形成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1融入企业生产流程,形成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能力教学主线。以汽车检测、汽车维护、汽车维修等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以典型案例为主线,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建设。通过校企联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层次、多时间段校内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交替实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课程开发流程见图3。

2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及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服务岗位就业,其中售后服务岗位为主要就业岗位,销售服务岗位为次要就业岗位。机电维修及车身维修岗位是所有岗位中的基础岗位,为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机电维修技师、车身维修技师、服务内训师、质量检验员、配件计划员、仓库管理员、维修服务顾问、维修索赔员、服务顾问为发展就业岗位。技术总监、配件经理、车间主任、服务总监及销售经理为本专业毕业生目标就业岗位。

3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体系

参照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借鉴一汽大众湘潭4S店售后服务体系培训标准,根据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和汽车维修服务工作过程需要的计划制定、工作组织、实施和维修质量检查评估要求,按照调研、能力分析、确定相应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调研,一方面目前政府十分支持新能源电动汽车,各方面的投入及政策支持力度都非常大。另一方面,目前由于电池技术以及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没有突破,电动汽车并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后市场服务人才需求非常少。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专业教学团队还是以燃油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技术为主,同时加上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如电机控制、电池充放电技术等课程。让学生掌握燃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同时,对电动汽车也能有所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王凯.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现代企业教育,2010(4).

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9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在珠三角酒店业高速发展,对酒店人才能力需求不断变更的背景下开设,并不断完善。在办学之初,通过对珠三角酒店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探索结合酒店行业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了“2+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与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工学交替式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

一、“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交替式2+1”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过程中,2年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1年企业顶岗实践操作。但2年在校学习不是连续的,而是经过“校内学习-顶岗实践-再校内学习-再顶岗综合实践”的校内外“工学交替”循环过程,完成学生的培养计划。即: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搭建校内外互补的工学结合教学平台。打破原先两年半校内学习,半年就业实习“2.5+0.5”的传统授课教学安排,以学生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安排第四学期去企业进行教学顶岗实习,专业技能课程安排在酒店现场教学,由企业兼职教师讲授,第六学期进行就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校内外“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方案。

二、“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一)专业典型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追踪毕业生的成长轨迹、召开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历届毕业生返校交流会等收集行业对毕业生需求信息、以及教师深入酒店进行典型职业岗位调研,获得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典型职业岗位为:毕业时,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就职于酒店业务部门(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等部门)从事基层服务员工作,约5%的毕业生直接聘为酒店业务部门的领班;毕业后1—2年,一般可升职为酒店业务部门的一线领班或班组长;毕业后若干年,提升为酒店业务部门经理甚至总经理。

(二)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经过专业教师与酒店专家和技术骨干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研讨,制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酒店业、餐饮业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部门以及餐饮企业基层岗位服务能力与督导管理能力,具备“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工作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了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见表1)

(三)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上述能力目标,我院教学团队设计了全新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基于专业基础能力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基于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基于专业综合能力构建专业综合实践与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为了确定本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将典型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包括: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如图1所示)

(四)“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计划

第一次“工学交替”是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其中第一学期安排素质基础课程教育。第二学期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第三学期安排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及专业见习,强调讲解与实操结合,让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第四学期安排专业顶岗实践。此阶段,素质基础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的理论教学同课程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有机穿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必须够用为度,主要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在顶岗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和操作流程的训练,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打基础。第二次“工学交替”是从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学生毕业。第五学期安排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教育,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和更综合的理论学习。第六学期安排就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就业实习单位实际情况展开,能够提出改进或提高方案,培养学生实际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具体实施计划见图2)

三、“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构建“能力型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总结多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珠三角酒店行业发展实际和酒店人才的能力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构建了能反映“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课程体系,突出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我院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尝试:第一,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学分与学时数,一方面削减公共课学分,如取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女性学》、《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另一方面,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合并与整合,如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与《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整合为一门专业课程《职业素养与服务礼仪》。第二,按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工作流程,整合专业课程。取消了《酒店管理概论》、《企业管理基础》等概述性课程,增加了综合类实践课程《专业综合实践》和《酒店专业英语》课程的学分,增设了拓展类课程如《公共关系实务》、《应用文写作》、《中外饮食文化》。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我院围绕酒店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了“基本素质与能力模块、酒店基础知识能力模块、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模块、酒店专业技能能力模块、综合能力训练模块”等五大能力型教学模块。(见表2)

(二)重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

1.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侧重专业素养与后续能力的培养。把“人际交往”、“服务理念培养”、“建立诚信”、“团队合作”、“学习态度”、“责任心”、“工作态度”、“企业专家讲座”、“参观企业”、“与员工交流”、“企业人员讲座”、“顶岗心得交流”、“课外实践”等内容纳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在教学时间上与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形成互补,使道德修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实现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全程贯穿、校企高度交融的道德教育模式,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程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向酒店岗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岗位的不断变化(即:酒店基层服务工作人员酒店业务部门一线领班酒店业务部门一线经理酒店业务部门经理酒店总经理)。课程涵盖了人文素养、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几部分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灵活应变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强调“教学做”一体化。通过构建真实工作任务的学习情景,依据酒店工作情境设计教学项目,通过课堂模拟实训、酒店兼职顶岗,使学生往返于校内模拟实训室(课堂里的企业)与酒店(企业里的课堂),在学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每一个任务都包含完整的咨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各个环节,教师在其中扮演导师和教练的角色。每一个教学行动设计均围绕职业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如图3所示)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篇10

关键词:酒店管理;工学交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17-01

我校自2008年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以来,“工学交替”一直是我校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型教学培养模式。我校采用“1+0.5+1+0.5”的“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学年前半段结合暑假(共6个月)工学交替实训学习,实训结束后回校继续一学年的理论学习,然后进行毕业顶岗实习。虽然通过这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能更有效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校也能培养出更全面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就当前工学交替的实习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在实习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1)对实习的意义不明确

学生对实习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肤浅地认为实习只是完成学校任务或者到酒店工作而已,因此对实习期间的薪酬非常介意,并且在实习期间对工作没有热情,敷衍了事,甚至是懈怠。还有许多学生怕苦怕累怕脏,对实习岗位挑三拣四,大都不愿意去做铺床、擦洗等工作。

(2)对工作不适应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转换角色,也不能迅速适应新环境,面对酒店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他们很难适应。因此,许多学生初到酒店时,新鲜感一旦消失,就会出现心理或情绪上的波动,甚至会产生排斥和抵触。

2、酒店方面

(1)岗位分配过于单一

酒店出于经营和运转的正常性,基本不为实习学生提供轮岗,这就无法满足学生想要多接触一些岗位,加深对酒店行业了解的需要,也难以全面锻炼和培养实习学生的专业技能。

(2)岗位分配与学生需求不符

实习岗位基本是酒店按照其人力资源需求来设置,不会太考虑学生自身的意愿,通常情况下,酒店哪个部门缺人就会把实习学生安排到哪个部门去。

(3)老员工的消极影响

酒店的老员工往往会形成排斥实习生的小团体。这种冷淡消极的人际关系,再加上有些老员工一些消极言行的影响,会加重实习生的消极心态,工作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打击,甚至会造成实习生跟老员工交往过近从而沾染一些不良社会习气的后果。

3、学校方面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不少学生感觉在校所学,并不能满足实习所用。这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有直接关系,基础理论型课程比例远远大于应用技能型课程比例,造成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实习脱节的现象。其次,学生在校学习的多是酒店的管理理论和服务技能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得学生进入酒店后无法对工作岗位进行准确定位,甚至开始怀疑专业选择的正确性。

(2)职业指导不深入

学校通常会在顶岗实习前才开设职业指导类课程,而在日常教育中则忽视了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渗透教育。另外,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开展得不够深入和全面。

为了使实习学生能够圆满且有效地完成实习,校企合作的“工学交替”模式能够健康发展下去,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相应的对策

1、学生方面

(1)加强对实习的认识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酒店实习能够使学生更好掌握实用技能,直观感受酒店的企业化经营模式,从而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2)学习处世的技巧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一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努力克服自私狭隘等心理。

2、酒店方面

(1)建立科学的沟通方式

酒店管理者应在酒店内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多活动,从中培养实习生与老员工的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酒店要鼓励实习生主动虚心地向老员工学习,同时引导老员工端正对实习生的态度。

(2)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

酒店应加强实习指导和培训工作,促使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工作热情。在各个部门委派专门人员负责对实习生的管理,并协助指导教师定期召开学生会议,以便于学生总结和交流实习经验,

3、学校方面

(1)开好实习动员大会

在实习动员大会上要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强调酒店实习对学生就业及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做好角色的转换,到酒店上岗后,实习生身份即转换为酒店员工身份,在客人面前代表酒店,应尽快地适应酒店工作。

(2)加强实习生考核评定

根据实习目标制定考核项目,内容包括:实习生所在部门对实习生的评价,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实习生的自我评价,实习小组长对组员的评价,同一部门实习生之间的互评。另外,学校通过酒店的评价来检验实习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给出公平恰当的实习成绩。

(3)强化实习生跟踪调查

学校在每个实习酒店安排1名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内部事物的管理和协调。实习生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实习情况,反映实习问题,依据具体实习岗位提出意见和建议,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家长、实习单位多向互动的有效管理机制。实习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实习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收获与心得。

(4)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

选择工学交替实习基地一定要符合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让校企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着重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如:酒店的知名度、规模、管理、分布、当地的影响、学生的培训、专业技能、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及参与合作管理的形式、办法等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