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22:36:15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职业素养

在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领域,孟胜国提出土建类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以行业为依托,构建适应学生实际情况、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陶红林提出了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展示了实践应用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2]。景海萍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三方考核制度和校企共建教学团队等培养建筑工程应用性人才关键要素[3]。许成祥等对土建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现状与弊端进行了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培养企业需要的、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4]。陈红秋等提出了“面向农村、面向乡镇建筑企业、面向工程建设第一线”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考核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的建设性意见[5]。

鉴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更好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满足广西建设行业企业需求,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培养建筑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011年底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作为“特色引领型”申报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依托该项目建设,专业团队按照服务和发展相结合原则,专业建设形成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化、学生职业素质素养提升双通道,校内外实训场所双交替,学生毕业双证书”的“五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为区域建筑业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图1基于真实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

“五双”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双主体

专业根据企业规模,采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本着“联大,引中,服小”的方针,开展校企合作。与区内最大行业协会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区内龙头企业广西建工集团开展合作,开展了开展建筑业高职人才模式改革和高职课程标准的开发,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企业规模一般的,如南宁天朗工程检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引进广西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工程成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初步形成了“校中企”模式。针对小微企业方面,专业主要采取技术服务、合作就业等方式进行合作。专业教师团队成立工作室,针对企业实施的项目,专业教师带领专业学生参与其中,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同时,为满足小微企业人才需求,专业将学生顶岗实习部分安排在小微企业,学生在小微企业得到锻炼,企业获得需求的人力资源。实现就业合作。通过上述方式合作,合作企业数量总量达到28家。专业实现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共享、课程开发和建设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2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化

一方面,在校内专任师资团队建设中,既有经验企业的人员,也有刚参加工作年青教师,对于年青教师采用下企业锻炼方式,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企业派出的专业人员担任课程授课的,由专业团队派出专业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开展帮扶,提升企业人员授课能力。此外,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还提供了一批优秀员工进行师资共享,每学期保证一定数量员工到校任教,促进了教师团队内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的交流。

专业经过2年建设,专任教师人数由原来的22人,增加到现在的28人。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和进修次数达到50人次。教师的职称明显提升,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达到13人,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3人,到企业挂职锻炼达到46人次,教师双师数量达到23人,双师素质明显提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超过80%。师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3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双通道

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以真实的校内在建工程项目为载体(校内会议中心项目和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训体项目),开发建设6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先通过虚拟仿真现实软件在课堂进行教学,然后再将学生带到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教学,通过两种环境和途径的教学和训练,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职业素养。

4校内外实训环境双交替

鉴于建筑行业技术性强,实践性要求与真实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实训场所在校内实训基地和真实工程项目现场交替。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基本实训,在校外真实工程项目现场完成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工作试用。认识实习是在第一学年暑期2周内完成,顶岗实习在第二学年暑期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寒假完成,在第六个学期,学生基本能胜任岗位工作,开始领取工作薪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建筑施工管理经验得到不断丰富。

5学生毕业双证书

学生除正常修学分取得毕业证书,还要求有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为实现毕业生能力能达到建筑业能力需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主办的建筑业“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岗位资格考试,必须取得一个岗位职业资格证书。2013届毕业生双证获得率达到96%以上。就业率达到95%,就业对口率达到96%。就业质量好,学生平均薪水达到2300元以上。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企业合作意识有待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的配套制度需进一步健完善;其次,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实践时间,2012年专业形成的人才培养课程方案,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艰辛的颠覆性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等体现改革成效的指标生成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需要进一步收集信息和总结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孟胜国.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07(09).

[2]陶红林.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3]景海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2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实施者,校长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成长。因此,校长要引领全体教职工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要具备适应教育发展的素养,而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习与研讨、体悟与实践。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校长怎样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养呢?

一、终身学习,自觉提高素养

1.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校长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政策的执行者,这是当好校长的前提,所以,校长要注重对教育方针以及有关的教育杂志、报刊、新闻的学习。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校长的政治素养。还要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切实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工作,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校长的法治素养。

2.加强业务学习

校长较高的业务素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胜任校长工作的前提。“一校之长应是师者之师”,也就是说校长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积累、较高的管理才能和理论水平,因此,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校长要争取机会,抓住机遇,通过自学、函授、进修的方式来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管理科学、信息技术、现代文化知识。同时校长还应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校长培训和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业务素养。

3.通过学习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

校长是科学理论的倡导者,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校长要多读一些中外教育学家的名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要把学到的知识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然后用心去研究,对自己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的思想、观念、经验进行不断地反思实践,总结提炼,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校长必须要终身学习,自觉提升素养。校长学习的过程,就是素养提升的过程,是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勤奋学习和创新实践是校长自我成长和自我成熟的重要途径。所以,校长要带头学习,成为学习型校长,引领出一所学习型学校。

二、在实践反思基础上重建校长素养

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总结经验。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用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探究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指人们经常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是一个人对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的再认识活动。反思是个体发展的重要保障,反思就像一面镜子,一个人只有借助反思这面镜子,才能认清自己。反思能使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肤浅走向深刻。

1.在实践中反思管理思想,提升自身修养

校长反思自己的管理思想是一种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改进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面对新生事物,校长要借助行为研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和教育实践,积极稳妥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正确引导和形成规范化管理,检查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是否有效,真正达到提升自身素养的目的。这种思想上的反思,能给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和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学校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改善人际关系,使学校整体素养都得到提升,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2.在实践中反思管理策略,提升业务素养

管理策略是对管理者能力、素养、艺术的综合评价。如何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领导艺术,是校长素养提出的新认识和思考。通过反思策略的探究,校长由单纯的教育管理者变为教育研究者。反思型的校长注重自己的责任,重视学习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管”为“理”服务。学校办学面向的对象不同,层次不同,校长必须研究、探索管理方式,创造性地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超前的意识和眼光审视管理过程,反思过去的教育行为,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素养随之成长、成熟并不断提升。在课改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校长要带头参与课改实验,深入教学第一线,互帮互学,成为教学能手,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及研讨会,引导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改进教育实践,鼓励教师尝试教改,让他们在教改过程中反思教育实践过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再实践、再反思、再研究,使教师一步步走向完美,达到提升素养的目的。

3.在实践中反思管理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校长的经验主要来源于学校实践工作,是一种无形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高超艺术,是理论知识无法代替的。一般情况下校长的阅历越深,经验就越丰富。但是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当今时代的校长要有前瞻性、预见性,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发现问题,用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中提炼出具有价值的管理方式。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校长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积累,而且要善于借鉴、反思、总结经验,并将其提升到理论层面,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达到专业化,真正成长为专家型的校长。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校企协同育人;职业素养

1前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新加坡职业教育关心养成教育,重视技能和创新创意的培养;日本职业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的劳动、责任、竞争、质量、团队等意识融入其中;德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接轨;英国现代学徒制确立了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培养目标。目前国内有关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相关的实践与探索较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目前企业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职业素养不能满足新时代现代企业需求,从而造成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流动比较频繁。分析其主要原因,高职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现代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脱节。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提升。《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意见》,提升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打造本校优质毕业生品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从学院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实际目标出发,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引入企业文化管理思维,提出了“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化运作体系”。通过搭建“三元合一”科技社团,构建互动实践育人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到实践学习,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2引入企业“5S”管理文化,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训练

2.1引入5S管理的实际意义

“5S”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其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高职教育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尽快完成校园人到企业人角色的转换,使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养。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要融入企业“5S”管理文化,从课堂学习、项目实训,再到社团活动、集体活动、宿舍生活等方方面面,向学生渗透5S管理理念,帮助学生养成凡事遵守学院规定的习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2.2实施5S管理的主要内容

5S管理是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基石。如何在校实施5S管理,尤为重要?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为例,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教学(实训)区、活动区、宿舍区。要实施5S管理,关键在其过程中找准5S管理的具体内容渗入到三大区域中。通过正确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规范言行,逐步内化个人习惯,提高个人综合职业素养。

2.3实施5S管理的对应措施

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训过程中,要真正将5S管理贯穿其中,就需把良好的习惯带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

2.3.1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生学习5S管理标准制定5S管理的量化考核方案,通过班团培训、学干培训、主题教育、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5S管理在教学(实训)区、活动区、宿舍区的具体要求。让优秀的学长做示范、必要时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人纠正不良行为。定期按不同专业,邀请不同合作企业的人事总监或总经理,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让学生与企业直接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中的详细要求。

2.3.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引导在班级中、实训中、活动中、宿舍里,引导学生为自己创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学习环境并加以维持,在此同时,也改造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提高了自己的素养,约束了平时自身的行为,养成了对待学习工作的良好习惯。

2.3.3学生督查做到持之以恒5S强调细节,它规范了我们日常的行为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好的管理团队。依托学生会、团总支,成立了系部学生监察部。通过监察部的反复检查和执行相应的奖惩措施来纠正学生已有的不良行为,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3组建“三元合一”社团,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如何搭建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平台尤为重要。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为例,该系结合专业特色,依托企业,教师团队,学生社团为载体,组建由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三元合一”科技社团,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平台,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1“三元合一”科技社团

1)智慧环境与物联网研发工作室(教师)+江阴领悟信息企业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学生)。2)展望软件工作室(教师)+江苏远望神州企业工作室、江苏万舜云商企业工作室+IOS俱乐部(学生)。3)青蓝软件工作室(教师)+普瑞利安信息科技企业工作室+爱思科技(学生)。4)蓝晶数媒工作室(教师)+苏州奥拉动漫科技企业工作室+爱K帧动漫(学生)。5)虹之舞动画工作室(教师)+苏州伊恩动漫企业工作室+精灵多媒体(学生)。6)3D打印研发工作室(教师)+先临三维企业工作室+3D思维社团(学生)。7)禾呈驿站(教师)+欧安无锡信息科技企业工作室+小蚁空间(学生)。8)起点网络工作室(教师)+欧安无锡信息科技企业工作室+网E科技(学生)。9)DianXia影视工作室(教师)+南京唯画影尚文化传媒企业工作室+DianXia影视传媒(学生)。

3.2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具体措施

3.2.1立足职业能力,强化项目抓手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实施过程中,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基本出发点,引入企业“大师工作室”,结合“三元合一”社团,以项目为抓手,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引入校企合作项目活动,将学生的兴趣与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较大程度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竞赛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锻炼的舞台,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自信心。如动漫专业的“精灵多媒体”社团引入“大师工作室”,给学生带来了校企实训项目。(“大师工作室”教学实训项目库清单:央视动画片《小龙万迪》项目全套角色资源,央视动画片《小龙万迪》项目全套动作库,央视动画片《小龙万迪》全套资源,腾讯大型动画片《斗破苍穹》项目动作声音库,动画片《新成龙历险记》项目资源,动画项目JPAnimatic内部制作资源,央视动画《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角色项目资源,动画片《熊出没》制作资料,动画《灰姑娘》项目资源。

3.2.2依托校企团队,做好师生培训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社团指导老师的正确指引,优秀的指导团队是学生科技社团有序开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如计算机科学系依托企业工作室、教师工作室组建了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给学生定期专业引导、技能指导。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工作室指导老师来校到社团中定期为教师、学生进行培训;二是社团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实地参观、学习、培训新技能。

3.2.3围绕实际需求,实现三方对接“三元合一”社团,围绕新时代社会需求,制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模式;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创建产教融合的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机制;围绕学生成长需求,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实践平台。进一步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以社会化为趋向,实现学生发展的“三方对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对接学院活动。通过每年红5月的社团风采节活动,展现了学生科技作品的风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情,吸引了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参加到社团中来。开展学院技能比赛项目,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提供专业比武平台,促进互相交流。2)对接企业文化。定期组织学生听企业的讲座,参观企业,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文化,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3)对接社会公益。社团部与学生会、团总支志愿者活动有机的结合,对接社会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志愿服务。如,一碗茶社在江阴文庙做志愿者活动、网E师生附佳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网络维护活动、“江阴小记者”选拔志愿活动、爱晚庭“浓浓敬老情、共度中秋节”活动等。从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基于成功素质学分制,优化职业素养提升体系

今年来,学院德育工作以“培养现代组长型人才”为主线,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主题,按照“主体参与、情感体验、积极创造”的模式,推行成功素质教育,并制定了《成功素质学分制实施办法》。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可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通过自身的主体参与,获得情感体验,在思想道德、人文身心、职业技能、开拓创新等四方面得到强化。

4.1成功素质学分的主要考察点

成功素质学分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文身心素杨、职业技能素养、开拓创新素养等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在遵章守纪、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4.2成功素质学分制的实施措施

学院层面成立学生成功素质积点管理中心,中心负责老师由学工处教育科科长兼任,中心成员通过全院招聘优秀学生。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全院的积点管理与指导工作,以及院级层面学生积点项目的录入。系级层面各系成立素拓部,该部门负责老师由各团总支书记兼任,成员由系部学生组成。素拓部主要负责本系积点管理及各班级完成积点申报工作。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积点申报工作,按项目谁负责,谁监督,谁确认原则进行申报确认。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4

【摘 要】: 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没有学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直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在析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方法和保障措施,以期为提高教师素养,推动青州市素质教育改革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 提高 改革

人文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对教师而言,实质上就是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情感的养成、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或者,概括为人道的精神、科学的态度、艺术的情怀、生活的情趣。

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新课改,教师理应担当此重任,而新课标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素质教育,教师不仅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教师是科学文化的学习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随着教育的改革,教育环境的改进、教育目标的完善,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呼唤,以及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等形势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更高要求。因此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来看;从师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来看,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是学校十分迫切重要的大事。它对创建和谐文明社会,提高民族素质和人的综合素养;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建立学校学习型团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人文素养的修炼方式、方法

(一)构建培育系统。促进教师人文知识积累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机结合。要把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纳入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作为全体教师职务培训的重要内容。要组织专家讲座、征文比赛、网上论坛等系列活动,开展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学习。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拓宽视野,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完善资源系统。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编写教师人文类系列丛书和资料包,推荐相关辅助学习资料。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满足教师学习需求。开设“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页,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艺术场馆和人文讲坛等文化设施功能,开展“教师走进经典”系列活动,向教师提供优秀文化、科普、艺术成果配送服务。

(三)优化实践系统。开展与人文素养

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

探索多种载体,充分展示教师的才艺和魅力。组织教师参加以中外优秀文化、科技创新、城市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参观考察活动,陶冶情操,体验人生。注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磨炼教师的意志品质,内省自身,感悟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 四)、拜访名师 学在身边

名师有两类,一类是全国非常有名的教师,如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李吉林;一类是在一定区域有名的教师,如本市的名师、学科带头人。这些教师之所以有名,一是课上得好,二是教育素养高。而要课上得好,首先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深刻地解读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和生命成长奠基。拜名师,不是简单地模仿名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过程、教学模式,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追求卓越、不断完善的进取精神。一个名师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值得我们认真解读,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挖掘成功的经验,品尝教育的力量,感悟教育的真谛,提升教育的智慧。

(五)、提升人格 健康心理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养成道德、培养人文精神。人格、道德、人文精神的获得更多地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因此教师必须道德高尚、人格完整,这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而且这种道德人格必须是建立在上述知识、观念、意识的综合融通的基础上的,这样的道德人格才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教育个性。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能满足于平衡心理、愉悦生活的层次上,他更要以健全的心理素质去操纵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理智去准确生动地感染学生,以自然真实的情感表达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以形式多样的心理技巧增进教育教学的成效。

三、加强机制建设,为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形成组织保障。把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作纳入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宣传、科技、文化等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因地制宜,挖掘区域资源,形成工作特色。学校要把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工作与日常的教师政治学习、校本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工会、教师社团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

(二)确保所需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将

在经费上予以支持,进一步推动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作的有效实施。确保相应经费的落实到位,实行项目管理。学校要在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积极开展本校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作。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教师 专业素养

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人才逐渐成为各行业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在各大院校中,教师们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综合水平直接关乎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因此,注重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各高校紧急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通过从个人知识管理对高校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升的状况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关于提升院校竞争实力的有效方法以及使高校处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源自企业对自身的资产经营管理,近年来,这一科学管理思想已经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作为其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肩负着培育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学术探索等与知识相关的各项工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很少有教师关注个人知识的系统及科学管理,这最后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快速、稳步提升,对于教师个人素养的锤炼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为此,只有倡导高校教师开展个人知识管理,才可以帮助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促使高等院校的竞争实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1 对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认识

1.1 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的,把知识当作一种资源、资本、生产要素加以运营管理,最后,通过知识的共享和运用集体的知识、技能、智慧来提高组织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高校教师的工作轨迹通常是由教学、科研两部分组成的,虽然身处院校这样的工作环境,但教师的个人学习及对个人知识的梳理并不规范和系统,通常都是工作中需要什么知识,教师临时去寻找和学习,这就导致教师对信息的积累没有科学性。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只有运用知识管理才能使教师的信息积累具备科学性,另外,实践发现,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个人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激发个人的工作创新能力。

1.2 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

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本质在于帮助人们整合个人信息资源,以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收集、提取、共享和应用,将个体中隐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进而来构建个人的知识库。在某种程度上,个人知识管理(pkm)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子集,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整合个人信息资源,以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体会多存储在教师的头脑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凭自己的灵感来创设的教学环境以及凭内容来选取的教学手段,都可以被认为是因材施教的隐性知识,而且这些隐性知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能够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将其显性化,不仅可以达到总结个人经验,萃取精华的目的,而且合理地转化和应用还可以帮助年轻教师们不断进步和成长。为此,我们得出结论,运用个人知识管理机制,不仅可以丰富教师这一集体的知识资源,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团队的专业知识素养。

1.3 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含义

教师知识管理是指教师个人或学校产生、获取、收集、组织、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通过运用集体智慧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提升学校整体应变及创新能力的系统过程。它的本质在于促使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和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使其具备创造性教学行为的知识基础,最终使教学具有创造性。教师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利用资源,减少重复不必要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进而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养,最终实现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2 知识管理过程中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

2.1 对教师所拥有的知识进行整序

教师拥有,或教师专属的知识包括专业学科基础知识、认知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等,这些知识都属于显性知识,它们都是由以下各内容组成的,包括教材、辅助材料等图书资料;论文、专著及教案;个人知识积累所需的各种文件和相关多媒体资料以及管理系统等内容。这些都是教师知识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因此,我们就必须对教师所拥有的知识进行整序,使他们的个人知识条理分明、分类合理,又不失彼此之间生动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另外,对高校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可以让他们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完整性和有序性。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发展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设计实用的个性化教案;归集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学习并善用计算机相关软件来支持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有效地实现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高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对知识管理的水平的提升也会有相应的积极作用。

2.2 对各种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处理

高校教师知识素养提高的障碍不仅仅在于新知识的获取数量,还在于教师隐性知识是否能够成功地转化为显性知识,它也是反映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学经验是体现任教者教学思想中富有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但通常情况下,这种珍贵的知识却很难被清晰地识别和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都普遍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实践性知识,总有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内隐性,也就是说,这部分知识很不容易被清楚地表达出来,或者说让人百分之百地心领神会。与此同时,教师头脑中的部分知识还存在结构松散,体系不健全、逻辑关系欠严谨,个别闪光点稍纵即逝的问题。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该类问题、实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就必须对教师进行有效地知识管理。也就是说,将教师拥有的,却属于隐性知识范畴内的难以进行规范化地描述,如教学心得、体会及经验等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以及主观性强、零星的内容等,通过让教师个体或群体对此类知识进行科学管理来将它们变得显性化。管理措施包括反思、交流、分享、共生等,通过采用这些管理措施来使之理性化,这便是最佳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的方式。通过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转化,可以将教师的各种隐性知识,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而使曾经松散、零乱的知识被逐渐整序成为稳定且具有逻辑性的体系性知识,这些知识或智慧应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必然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理论,这也是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最显著的方面。

2.3 实现教师知识的有效获取与积累

知识的动态性特征要求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充实个人知识。外因驱动的自主学习或通过参加专家讲座来获取知识,是教师们通常采取的知识获取与积累的途径,在教师群体中进行教学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交流与探讨,也是非常有效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另外,知识在群体中进行传播、流动,不仅可以实现知识的分享,同时还能够激发个体灵感和新知识的产生。

3 开展知识管理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方法

3.1 建立个人专业及相关知识数据信息库

先进的管理有赖于科技的支持,建立教师个人专业知识电子存储系统,是进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任务。之所以说建立数据信息库是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因为数据是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基础和源泉,只有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数据,教师才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即信息。那么掌握了信息的教师再加入个人的经验判断和文化脉络就形成了知识,这也是教师教学的根本。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分类方式管理信息,如以信息内容、时间顺序或地域范围等方式进行分类。这样不仅可以系统管理个人知识,用多样的形式归类过去较凌乱的各种知识资源,使其从以往沉睡的状态中苏醒,用于教学实践,而且还可以通过较有效的搜索方式,让教师对所积累的知识有更多维的认识,激发创造力,产生新知识,从而有效优化教学实践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2 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教师的知识积累

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任务,更是教书育人的教师的终身工作。教师可以利用日常自学、专项培训、观摩教学、集体研讨等形式,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在保持自己旺盛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的同时,使得个人的知识基础被持续加固和丰富,如此以来,此种积累必然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3.3 记录并定期整理教学反馈笔记

教师应该定期地通过

反思性学习,来管理教学心得和经验。另外,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教学实践中呈现的问题与教学理论进行相互印证,不断反省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记录一些对特定教育事件处理的案例,并在过后对该类事件进行反思和展开全面的分析,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从而推动个人素质的提升。

4 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助力教师和院校的发展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这一先进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将教师本身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用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教师可以养成更加良性的学习习惯。因此,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就必须坚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提高个人的学术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为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因实施知识管理而取得的进步,会推动其个人知识素养的提升,反之教师知识素养的不断提升也会反作用于教师的知识管理,使之不断良性发展下去。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升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挖掘自身科研潜力,以及注重培养个人较高的现代信息素养,都是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提升专业素养和自身价值的根本保证。高等院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人才培养则依赖于教育,而打造优质教育更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因此,归根结底,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高校的教育实力。

参考文献:

[1] 任长印.高校教师知识管理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3).

[2] 孙芳芳,任永祥.高校教师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6).

[3] 魏佳.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知识管理模型[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4] 纪清华.浅谈教师知识管理及其管理系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1).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师德修养职业幸福专业成长

[作者简介]饶细丽(1975-),女,浙江云和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人事师资管理。(浙江温州325006)林爱菊(1975-),女,浙江乐清人,温州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浙江温州325035)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74-02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扩招,生源质量今非昔比,为了使学生达到规定的毕业标准,教师殚精竭虑,付出辛勤劳动,但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随之降低。同时,社会功利性观念越来越重,导致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容易导致教师心理枯竭感的产生,进而淡化师德修养。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社会、国家等各方面加以配合。笔者认为其中很关键的因素是学校要因时因地采取有效师德教育措施,增强教师的教学动力,在教育实践中获得教学业绩和专业成长,加深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师德境界,实现教育质量的最优化。

一、进德修业,提高素质,自我完善

实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学理念装备的、能胜任现代教育手段的教师队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换角色,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时展。

(一)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师行为

首先,学校可以引导全体教师成为业务上的带头人,坚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培养理念,带领教师孜孜不倦学习,认认真真钻研,兢兢业业实践。同时,学院还可以借“师德建设活动年”“作风建设年”为契机,积极开展一系列师德建设活动,比如,签订师德责任状、坚持组织定期的师德集中培训、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或者论坛、召开座谈会、撰写师德体会文章、观看师德影片等。总之,学校应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创生动活泼的师德建设氛围。

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标兵”“优秀专业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学校先进典型人物来帮助学校教师学习师德先进楷模,增强教师热爱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老师敬业奉献,努力使自己成为家长称心、学生舒心、学校放心的人民教师。

最后,通过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把师德建设贯彻于整个学校工作,对师德培养也有重要意义。每一学年初,可以对教师进行集中教育,签订师德行风建设责任状,利用例会带领教师学习师德案例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不仅如此,师德培养还可通过和年青教师谈心,积极对困难教师和生病教师进行慰问等方式,增强教师爱校爱生的凝聚力和敬业爱岗的责任心。

(二)整合教育资源,开辟教育论坛

学校需充分挖掘整合校内现有各类资源,搭建素质教育论坛,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平台。通过论坛的纽带作用,帮助师生以及家长之间有更多的探讨、学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同时,努力为师生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转变传统观念,寻找教育快乐

传统观念上,人们对教师的形象总是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概括,这对教师的职业境界的理解过于片面,也容易导致教师对自己的使命认识不足,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学校应注重教师理念的转变,让教师意识到职业幸福感蕴涵在教育过程中,职业的成就感更多应来自上课的成功、学生的进步、成功的师生交流等方面。虽然要树立奉献意识,但前提是将工作当做幸福的一方面,把生活和职业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奉献中感到失落。总之,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每一位教师深刻认识到,教师只有身体力行,在教学过程中做学生的表率,发扬团结拼搏精神,讲究方法,注重效果,全身心投入,才能真正获得职业尊严和幸福。在创造新理念、新教法、新业绩过程中,不断酿造高品质的教师素养,并享受由此带来的高品质幸福生活。

二、融洽关系,柔性管理,夯实师德

学校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境界,需要以教师乐业,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为基础,否则师德教育很可能成为一种意识的灌输。职业幸福感获得需要实现教师观念由角色自我向个性自我的转换,这取决于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与自身专业发展。教师的劳动具有独特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教育不只是教师的一种角色表演,更多应该成为他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教师只有在能肯定自我,张扬个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职业感。

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对教师存在过度规范和约束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教师劳动的异化和精神的枯竭,因此,现代学校的建设必须转到对教师促进的方向上来,在理解和尊重的管理前提下,为教师的生存发展搭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应最大限度地实行“宽容管理”,积极构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营造融洽温馨的人际氛围,鼓励教师大胆探索。为此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要把构建和谐氛围作为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做到人际关系交往亲切如家。要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庸之道纳入到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之中,使学校的自然与人文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实现教师的幸福归宿感。学校应坚持教师发展为本的激励价值取向,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参与校务决策和管理,以此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协调好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教师在学校的人文社会环境尽量和谐融洽。

(二)适度柔性管理

要做到适度柔性管理,学校首先应变直线职能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为矩阵扁平网络式组织结构,使不同的管理资源和年级资源网络化,实现动态共享。这不仅能实现教师人员结构的最大限度优化,还能使管理者由原先的发号施令角色转变为为教师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角色。其次,构建现代化学校信息互联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拓宽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校园网络交流与管理的整合。

(三)有激励作用的考评制度

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学校有效的教师队伍考评建设工作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

1.考核立足学校目标基础,着眼教师发展。学校应与教师在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上达成共识,使权利责任荣誉与经济利益同时得到实现,推进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学校发展目标要符合教师个人实际,目标应具有可行性和层次性。同时,过程目标绩效管理体系要明确,将目标进行分解,最后落实到各部门、岗位,激励全体教职工朝着自己的工作目标而努力。

2.开放监控程序,实施实效管理。对教师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应当采取尽量宽松的管理办法,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监控,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应施以不同形式的管理。在开放式考核办法的同时,重视信息的及时沟通与反馈,帮助教师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帮助他们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综合考评方法,建立激励机制。为了防止评价标准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学校应实施综合考评。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人才晋升机制,以此激发教师生命价值感与自我成长感。制定《教科研奖励制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评选及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完善教师人事业务管理系统及学生对教师的评议制度和措施,提升教师素质。同时学校要尽量多奖励教研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对教研教学业绩差的教师也合理对待,给予不同教师不同发展的机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

三、创造条件,促进成长,提升师德

教师只有在专业上得到成长,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业绩,才能进一步促进师德提升。因此,专业成长和职业成功感既是师德教育的具体成果,也是师德提升的内在动力。

(一)尊重教师专业权益,创造个体发展机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单调的义务,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教师应学会在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研究中创造、享受幸福,也就是说,在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的同时,要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学校要保障教师的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学生管理权、进修培训权、获取待遇报酬权、民主管理权等专业权益,确保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法律地位与人格的平等,确保教师义务与权利的统一,从而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

(二)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充分发挥团体力量

学校应确保有教育理想、有执著追求的教师群体能够顺利建成,同时鼓励教师在追求人生梦想过程中实现教育理想。学校要实行差异管理,要认识、承认、尊重差异,强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对于教师的管理,学校实行宽容教育,容忍失误,鼓励冒尖,在宽松的学习范围中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职业智慧。学科名师、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活动也要有效进行,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相互学习。为了更有效地培养青年教师,可以针对青年教师实行跟踪听课、推门听课等重点培养制度,教导青年教师虚心拜师学艺,使他们养成勤于听课、善于评课,力争业务素养不断提高的学习意识。对参加结对帮扶工作的教师在物质上予以支持,同时也要加强检查和监督机制,推动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注重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教育整体合力、学校凝聚力的形成,积极努力构建和谐的工作集体,开创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为教师创造更多专家引领的机会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聘请专家带教,让教师在尝试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其工作的质量。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多种有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每一次的培训都有周密的安排,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有相应的重点内容,逐步走向更高的层次。比如,学校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理念培训、教学实践层面培训、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师徒结对等培训措施,全面增强教师技能,提升教师整体业务素质。聘请专家到校设讲座,加强指导的同时,学校每年按计划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这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师德修养得到提升。

此外,加强师德修养,立足校本教研,抓好教科研也是确保教师和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学校还可以通过在师生之间培养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意识,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调动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验到专业成长,收获到职业幸福,在教师职业的成功喜悦中进一步提升师德境界。

[参考文献]

[1]韩伟.对师德建设中教师主体修养内容的思考[J].天中学刊,2000(6).

[2]白忠文.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培养[N].甘肃日报,2008-02-28.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几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设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约为220所,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1/3,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由高职高专、师专独立或合并升格以及成人高校转制而形成的[1],这种生成特点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本科教学的要求,加之有些学校还面临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种种压力。它们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能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不仅影响到学校的合格和达标,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结合厦门理工学院的办学实践,就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做些探讨。

一、升格之初面临的师资问题

升本之初,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与教学质量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难于协调,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1.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升本之初的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专科教师已无法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加上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师资短缺问题就更为严重。例如,厦门理工学院自升本以来,招生规模平均每年以46%的速度在增长,教师严重不足。

2.师资结构欠合理

在职称与学历上,多数院校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数的比例与国家有关规定相差不大,但是具有正高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则偏低。例如,厦门理工学院升格初具有正教授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分别只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和0.5%,与老牌大学相距甚远。在年龄上,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缺乏,如厦门理工学院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60岁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28.3%、34.6%、28.3%、8.9%,尤其是40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高达62.8%,年龄结构明显失调。此外,有些院校师资队伍还存在着地缘结构、学缘结构和性别结构失调等问题,如厦门理工学院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中毕业于福建高校的比例为64.4%,高职称教师中毕业于福建高校的比例为48.5%;男女教师比例大致为1:1.5等等。

3.教师引进与学生扩招速度无法同比增长

为适应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新建本科院校均集中精力,强势出击,力争使师资数量在短时间内有较快增长,但由此也带来各种问题,。如厦门理工学院在大力引进师资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引进的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其中不少还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博士毕业生。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却因人手不够而不得不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不利于教师自身成长,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二是同年龄段的教师过多,不利于形成学术梯队,也易造成日后晋级、晋升的激烈竞争,乃至由于生活、生育等方面过度集中而产生各种矛盾。因此,教师引进速度无法也不能与学生同比增长。

4.高层次人才比例极低

高层次人才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与升格前学科意识淡薄不同,升格后新建本科院校开始意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列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寻”,业务上拔尖、学术成果突出、能担任学术带头人的人才少之又少,尤其是新办专业缺乏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来引领其建设,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

5.科研能力不强

升格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教师的总体科研能力较弱。升格后,学校逐渐意识到科研在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始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使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所提高,从事科研的人数也逐步增加。但由于教师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短时间内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部级、省级科研项目少,的数量不多、档次不高,总体科研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例如,厦门理工学院升格后,教师从原来几乎不从事科研变成积极参与科研,但整体科研实力仍难以达到厦门市政府对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推广等方面的要求。

6.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来源单一,基本上是从高校毕业到学校工作或是从其他高校调动过来的,极少来自企业或具有企业工作经历。虽然有些院校的前身是高职院校,但之前与企业合作力度不大、交流不多,更谈不上人员间的交流和互换,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较弱。

7.外语水平不高

有些学校原有教师总体外语水平不高,虽然新引进的教师的外语读写能力普遍较强,但听说能力也极为有限。相对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厦门理工学院教师的外语水平总体稍高些,但仍不尽人意,与厦门市作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对教师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师资问题的成因

1.学校生成的特殊性

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成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由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师专升格以及成人高校转制而成的。这种生成特点决定了其虽为本科院校,而实质还处于从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过渡阶段。由于长期的专科教育的思维定势,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信息沟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思想僵化,缺乏与时俱进顺应市场变化的教育教学理念。长期的专科办学,还使得多数教师擅长教学,忽视科研,知识老化,学术视野狭窄,殊不知教师“经常作研究,那是一流教学所必须具备的条件”[2],因此造成教育教学水平相对低下。升格后,原有教师整体素质不可能跟学校同步升级,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使得专科教育原本够用的师资伴随学校的升格尤显得不足和短缺。

2.持续扩招的压力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时间短,近年来却承担了高校扩招的主要任务,并且许多学校原有在校生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临沂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在校生分别达到3万多人、1.6万多人等。而另一方面,尽管学校在引进师资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真正能加盟入校的教师却极为有限,尤其是地处中小城市的新建本科院校,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较为闭塞、交通不便,引进教师的难度很大,更谈不上引进高水平教师了。学生数量的迅速扩张与教师人数的缓慢增长,对原本有限的师资无异于雪上加霜。

3.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

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使它既不同于原有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高技能、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也有别于传统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这就要求其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要高于学术型、理论型人才,而且其实践能力要比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更具综合性和专业性。这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对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是,由于升格前校企合作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深度不够,原有教师实践能力本就较弱,加之新引进人才又基本来自高校,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强,因此师资整体素质不高。

4.青年教师过多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多数,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但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有三个阶段:一是站稳讲台,即基本胜任本科教学工作,一般需要1~3年时间;二是骨干教师阶段,指上课自如、教学效果好且水平比较稳定,一般需要3~6年;三是学科带头人阶段,指教学有特色,课堂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显著,一般需要10年以上。然而,由于师资不足,大批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往往一来就直接被派上讲台并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此外,有些学校还存在自己培养的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更增加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此,新建本科院校积极探索,努力研究,找到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对策。

1.科学规划,建设师资队伍

针对升格后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不少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时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学校首先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在“力争把厦门理工学院建设成为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科与专业建设需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倾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其次,合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至2010年:在增加数量上,专任教师增加至800名,其中柔性引进的非全职教师占15%;在提高质量上,要建设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在优化结构上,力争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分别达75%、25%、40%(教授占15%)、20%以上;在体制创新管理上,要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2.逐层淘汰,严格选拔

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高校应坚持以“引进”为主、“引进”与“培养”同时并举的师资引进方针,严格把关,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例如,厦门理工学院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教师,每年至少举办3次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双向考察活动,广纳贤才。招聘过程严格规范,实行逐级淘汰制,具体表现为:一是考察机构专业化,即由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对面试人员进行半结构化的面试、笔试以及心理测试。二是考察程序规范化,指先根据招聘条件按3:1初步筛选出基本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并公开名单;再根据岗位专业需求,考察应聘人员专业水平,教学人员由学校外语系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外语水平进行测试;最后分别由用人部门领导、人才测评机构、面试考察团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考核、心理测评、半结构化面试。成绩汇总后,择优录用。三是考察内容综合化,包括外语水平、专业面试、心理测评、半结构化面试以及参观校园、了解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等。通过考察,学校与应聘者相互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以利于双向选择。

3.柔性聘用,多形式引智

新建本科院校起步晚、底子薄,办学资源和学校声誉与老牌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引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难度较大。仅凭传统刚性人才引进做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突破人才发展瓶颈,不少学校采取柔性聘用的方式。柔性聘用是相对刚性聘用而言的,具有成本低廉、选择宽容、操作便捷、效益彰显、资源配置合理等优点[3]。对此,厦门理工学院进行了有益探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学校采取柔性引进机制,聘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全职或兼职的方式担任兼课教师、兼职(特聘、终身、客座)教授、高级顾问等,以满足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具体包括:聘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尤其是重点大学离退休的高职称教师担任兼课教师;聘请国内行业引领学科专业建设,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的著名专家、学者为终身教授或特聘教授;聘用在国内外企业界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担任企业总裁、总经理、董事长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务,且具有一定专长的60岁以下人士来校任职;聘用国内外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紧缺专业的专家、学者做兼职教授。

4.合理引进,优化结构

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力引进师资的同时,应注重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厦门理工学院在引进人才时,特别注意学缘、学历、职称结构的改善。在学缘结构上,专任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的录用都强调来源的多样化。尤其是教师的引进,既吸纳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学者,也重视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在学历、职称结构上,大批引进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并以“专兼结合”的方式引进高职称人才。此外,还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5.严格要求,促进新教师成长

为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出台各种规定。例如,厦门理工学院颁发了《厦门理工学院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规定》、《厦门理工学院关于新教师开课的规定》等文件,从制度上对新教师加强管理以促进其成长。一是所有新教师都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个月,培训内容分为综合培训、教学培训、实践能力训练、岗位培训与考试。通过培训,提升了新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并使其初步掌握了授课的基本经验和技能。二是对新教师提出较高的开课资格要求。规定新教师开课必须具备如下条件:获得学校的《教师上岗证》、对申请开设课程有深入钻研、有参考资料积累并编写出整个课程1/2以上的教案和教学课件。由学校对其进行过程监督和结果考评,三次不合格者,另行安排工作。

6.企业锻炼,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肩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责任。因此,学校应注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学校要求系部对专任教师逐个制订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具体计划并负责监督、执行与考核,其中应届硕士毕业生一年内必须在其对口或相近专业的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工作,两年内必须到社会、企业锻炼,见习或实习3~6个月;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两年内必须到社会、企业挂职锻炼。

综上所述,虽然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初办学层次提高、规模扩大,但在内涵上却远未达到本科教育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大学第一资源的师资队伍建设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其中,主要是因为由高职高专、师专升格或成人高校转制的新建本科院校要承担繁重的扩招任务,并尝试走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路子,与其自身师资基础薄弱且所能引进的多数是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新教师的现实情况相矛盾。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上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严格选拔、柔性引智、优化结构、加强训练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姚加惠,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J].龙岩学院学报,2006,(4):113.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青年职业教育 素养开发 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D432.6;G7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强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建设,做好素养开发是当前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青年职业教育者是高职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将直接影响后续毕业生的质量。本文将对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 素养开发内涵介绍

素养就是指一个人的修养。素养与素质内涵大致相同,从广义上来說,素养就是指个体的外表形象、知识水平、能力或者道德素质等等。所谓素养开发就是指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个体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更好地进行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总体上来说,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它由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两部分构成。第一,职业素养可以分为三部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由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构成,实践能力则主要是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动手操作能力,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技巧,才能够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第二,综合素养主要是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工作的认真程度或者服务意识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开发就是加强对其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

2 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素养开发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在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素养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发展成长为根本,要遵循青年主体的意愿及需求。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是素养开发的对象,同时他们也是素养开发的主体,在整个素养开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升素养开发的效果,提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素养开发的过程中应发挥青年主体的能动性,要尊重各个青年主体的需求,发挥他们的价值,从而推动青年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发展。素养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要将其与各种培训开发途径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尊重、了解和信任各个青年职业教育者,为其需求做好服务。

2.2坚持公平原则

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素养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性的原则,让所有的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培训过程中来,而不是仅仅让那些青年骨干参与素养开发工作。过去,我国职业院校往往是从所有的教师中挑选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素养开发与培训,这确实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部分骨干员工的专业水平及业务素质。但是,这种素养开发的效果具有局限性,很难带动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这种筛选式的培训方法也会对部分未入选参与培训的教育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打击其工作的信心及积极性。很多青年教师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科研机会,影响素质教育开发工作的良性运转。

2.3坚持双重激励的原则

素质开发工作中要致力于调动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其工作效率。激励在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激励又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部分,物质激励能够从较大程度上满足青年职业教育者的物质需求,并能迅速地发挥激励作用,与提升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具有直接联系。但是,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性的东西,教育工作者往往更重视思想层面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因此,单纯的物质激励往往难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激励过程中应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措施。精神激励又可以包括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措施,从而从较高层面上激发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3 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素养开发的途径

素养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青年职业教师职业发展的实际特点出发,对青年职业教育者进行素养开发培养工作,要遵循层次性的培养开发原则,确保素养开发的效果更好。下文将结合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对素养开发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3.1强化素养开发的教育理念

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开发工作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于青年职业教育工作的整个工作过程和成长过程。加强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入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入职培训时间不应过短,如有条件应在一年以上。入职培训能够为青年职业教育者走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素养开发,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对学校文化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加自身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心理转型。另外,在素养开发的过程中,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学习教育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等等,能够对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教育教学规律性的知识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从而积极投入到学生培养和教学工作中来。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促进自身发展与成长。

3.2发挥“以老带新”“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大部分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经验不足,他们需要继续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沟通技能,提升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政治素养和工作技能等等。这就需要发挥老教师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活动,帮扶结对指导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形成合理的动力培养机制,加强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并发挥叠加互动效应。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修养,能够学习老教师的敬业精神。老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和经验作用,积极指导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课堂教学,帮助他们完善课堂教学计划,积极开展教研工作,提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更快地融入到学科教学队伍中来。

3.3重视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建设

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够更好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职业院校要积极组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课堂观摩听课,并组织进行集体备课、试讲和互评,从而学习、探讨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意识等。不同的学科教研室要组织新老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也让更多的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职业院校还应该组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参与说课比赛,包括多媒体课件比赛、微课比赛等等,并从多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對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从而让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比赛中端正自我认识,形成合理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形成更高的授课能力和业务能力。

3.4完善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行业进修制度

通过入职培训和“以老带新”活动的开展,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就职业院校来说,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要组织青年组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行业挂职锻炼和定岗时间活动等,努力开发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素养。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进行行业调研,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形成良好的行业实践发展氛围。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中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了解前沿科技信息,并明确教育教学工作与实际行业发展之间的差距所在,从而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5提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识

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科学研究,这也是提升其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提升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教研结合,以研带教的意识。合理的科研学术交流应该从两个层面开展,包括学校层面和院系专业层面,要指导青年教师积极选题、课堂申报、可行性分析等,进而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教研工作。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完善科研制度及保障机制,从而为科研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经费保障,并合理奖励那些表现优秀的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职业院校应重点培养各种科研骨干,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规模,从而带动整个教育队伍的共同发展和成长。

4 结束语

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素养开发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应贯穿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推动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提升职业院校师资团队的素养,提升院校的竞争力。通过素养开发,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能够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也能够为我国优秀职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更好地推动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倩,刘英.职业教育新形势下高职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及发展需求研究[J].青年发展论坛,2016(2):37- 39.

[2] 王欣.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研究[J].职业技术,2017(9):1- 6.

[3] 李勋华.张志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发展困境与对策——来自对全国70位校长访谈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28- 32.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师资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77-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更加凸显,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十二五”国家教育部将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这也说明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工程技术人员(或技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的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三证一体”化教师。“三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素质的丰富和拓展,是社会对高职教育内涵的时代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学生的综合素质亟待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亟待增强,不仅需要规模的不断扩大,更需要注重内涵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已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难以有效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这不但符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且符合高职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建设新型师资队伍

(一)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新型师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双师”素质的提出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从“双师型”教师到现在的“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足以说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虽然“双师型”师资在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主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放眼未来、立足长远,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实现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都在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纲要》提出的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的发展指标是:2009年1 280万,2015年1 390万,2020年1 480万,即每隔5~6年就增加百万名在校生。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不仅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而且未来一定时期内也将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规模化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其规模化发展是难以根本实现的,必须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基于学生职业选择与未来发展需要的“三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他们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能够给予学生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导致高职院校的规模化扩张,不仅体现在校园面积的扩建上,而且体现在学生数量的增长上。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大量引入师资,结果导致年轻教师增多,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变得不合理。加之,新教师继续教育和培养经费投入的加大,又会增加高职院校的负担,用于师资培养的经费就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新教师的培养、成长是一个持续的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大批新型师资。这就会导致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方面,或者从好的方面讲,仅仅停留在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对毕业生全面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根本目标。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亟需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资队伍,即“三师型”教师队伍,这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事实上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高职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也基本都有教师资格证书,能够适应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但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是工程技术人员(或技师),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还有一定差距。更进一步要求他们是相应专业领域的职业指导师,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就业,即成为“三师型”教师更显困难。

面对以上提到的高职教师的短板,究其原因,不是教师缺少知识,也不是教师缺乏专业能力,而是教师严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行业或者企业发展认识不清,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即使有些教师曾经到企业实践锻炼,但是由于有正常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结果企业实践大打折扣,不是时间缩短,就是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此外,高职教师擅长知识的系统传授,而短于实践操作,这不仅体现在日常教学上,在学生考核上也强调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技能考核的环节被简化或者被忽略。在对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由于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知识,高职教师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面向相应行业的职业规划和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三)高职院校企业兼职教师数量短缺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技术工人,而且是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关起门来办教育的模式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此种人才的需求。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需要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学习;另一方面,要引企入校、引企业技师和专家入校承担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企业兼职教师短缺,没有形成合理的校企师资比例,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合理发展和学生技能的提升。试想,如果校企师资比例能够达到1∶1,也就可以基本实现校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企业为学校发展提供实验场所。高职教师也可以和企业技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逐步加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着规模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双重困难。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抓住机遇,更要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高职院校要注重规模化适度发展,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和引进教师。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和根本,以培养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以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为最终目标,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开拓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师资结构的逐步合理化。所以,高职院校要立足现实,始终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放松,打造一支热爱本职工作、专业功底扎实、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探索并加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二)加强企业实践,提升教师职业指导能力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的培养要面对现实,重点培养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能力。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和措施,不仅在薪酬上,更重要的是在工资定级、职称评定、在职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制定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激励制度与管理措施。改革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业考试制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技能训练转移,由重知识考试向重技能考核倾斜。逐步改变绝大多数职业指导课程是由从事管理工作的非专业教师承担的现状,转向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培养相关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在培养学校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的同时,可以聘请企业资深技术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讲课,或者邀请成功校友返校介绍经验,还可以通过自编、合编教材的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和素质,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深化校企合作,增加兼职教师数量和质量

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办学,深化“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改革,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素质必须要立足于校企合作、立足于深入企业实践。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引进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学任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企业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日常管理,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要避免校企合作的短期简单化倾向,注重合作效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向企业技师学习,提升职业指导能力。高职院校应把‘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定期地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同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起人才培养输送的桥梁。

综上所述,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教师素质的“三师”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翠兰.高职教育“三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13).

[2]马树超,郭杨,等.历史的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8.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4]严波.“三师型”教师:高职教师素质“双师”化的发展与超越[J].教育理论研究,2010(1).

作者简介:

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

作者简介:刘东菊(1963-),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竞赛、教师伦理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技能人才培训质量的影响力研究”(编号TJJX15-036),主持人:刘东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5-0065-05

历经9届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基本确立了国赛、省赛、校赛组成的竞赛体系[1]。实现了作为职教发展助推器的设计目标。

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实现了办学观念转变,增强了服务企业意识,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但是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上,肩负着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中高职院校,需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而努力培养合格技能人才。为此,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需要借鉴国际大赛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加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职业技能、品德、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力度,从而使培养的技能人才达到入职标准,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一、重视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体现了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内涵要求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应对接企业技能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能力、职业品德、职业态度、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实际状况则不尽然。2012年8月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2012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高职报关项目上,超过半数参赛学生没有见过报关单,四分之一的学生用错报关单,二分之一的学生不知报关单为无碳复写纸。说明学校教学并未对接企业实际内容,暴露了职业教育存在严重的办学缺陷。

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做了“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讲话,指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够、课程体系僵化、教材滞后、师资队伍结构跟不上科技时代的要求”等问题,其结果会影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步伐。

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率高,但却不能实现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就业者的实际技术水平不是很高。除此之外的毕业生,无论就业层次及专业相关度都不太高。从最近所做的一项“大赛对引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中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毕业后的去向上,近80%的被调查者选择“若有可能,希望毕业后能先提升学历”。从中反映出,中高职学生认同学历提升对就业收入影响较大。说明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不足,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工业4.0的演进,新的工业形态需要对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的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成为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早先就有研究揭示“内省的、人际的技能”才是影响教育成就和劳动生产率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但这一结论并没有引起重视。而最新的内生增长理论才对此作了进一步揭示,明确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人培养成懂得“合作与交流”,并且在工作能力上能够具有适应新的职业转换的能力。指出“教育投资”,不只是对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投资,更是对人的应变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培养投资[2]。为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重视技能人才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从当前产业发展对人的综合能力需求中,可以看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加快,对人的职业素养与知识需求不断加快。如动漫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要具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还需要懂得财务管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人员。说明产业的发展很难预测到对哪类人才的需要。因此,作为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技能人才岗位转换能力,实现技能的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的技能人才素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速度,升级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促进产业的跨越式或螺旋式上升。教育部职成司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的函([2016]31号)中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中明确职业院校应对接生产实践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

作为技能强国的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技能人才在企业进行培养的理念,但职业院校要肩负起培养作为准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素质的责任。

引领工业制造4.0的德国,更是将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等植入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中。德国只有8千万人口,却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西门子公司总裁总结为,这是因为德国人对工作拥有严谨的态度,重视每个生产细节。德国的每个企业员工都要拥有“要承担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的理念。企业生产的灵魂“一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二是生产过程的和谐安全。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3]。从中反映出德国坚持技能人才素质培养理念,并重视对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

相同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中国工人却无法生产出发达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这说明我国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素质表现不尽如人意。企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被认为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工匠的优良品质被标注为: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自我突破。表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体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表达实际也是对高层次技能人才拥有的职业综合素质的栓释。工匠精神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的,但职业素质可以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奠定。实现《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需求,将主要来自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品质,将决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

从我国技能工匠成长的经历上,可以了解到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应远重于技能本身的培养。他们能够付出超过常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努力,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职业所具有的热爱、敬畏、沟通能力、专研、精益求精等品质。他们的成才带动和培养了更多年轻技能人才的成长。正如技能大师内蒙古一机集团瑞特公司高级技师宋殿琛说的“即便是普通技术工人,只要有以技能立身的愿望,并为之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4],道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真谛。他还提出“技术比武最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业务能力”。无论技术比武还是各种比赛,比的不只是技术,更主要的是考验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毅力,以及技术创新的潜能。由他带领的团队16人,个个有绝活。不仅如此,他认为自己所带的班组最大的优势是团队协作精神好,遇到问题师徒间相互指导、帮助。这也与他个人带徒弟时就无私心,技术上言传身教毫不保留,率先垂范等良好职业品质密切相关。正是他所带班组工作氛围好,很多来到班组学习的人都不愿意离开。

来自企业一线技能大师的工作经验和育人体会,启示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培养,重在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品德、毅力、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学习和专研的兴趣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就是技能人才培养的精髓。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引领就是对接产业标准提升选手的技能素质和水平,以此使热爱技术、努力专研技术、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供的职业训练平台,率先实现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技术才华的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选拔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在技能大赛氛围的营造下,将激励并带动职业院校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动力,也让社会上更多的青年人对学习技能充满向往。每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技能大赛就是让参赛职业院校逐渐深刻认识到在技能人才培养上,要对接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建设方向,要不断加强学生技能品质培养,让每个准技能人才入职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二、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借鉴国际大赛让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

拥有66年发展历程的世界技能大赛,在制定竞赛标准上,不仅依托世界一流企业专家制定赛项规程、技术标准,而且汇集世界参赛国家技能专家的智慧,共同研究赛题内容。通过对参赛选手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培养选手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技能创新能力。对参赛者的技能操作培训始终遵循职业规范与安全标准进行。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培养出来的参赛选手,个个符合企业用人的实际标准。

我国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虽然有80%以上的赛项对接企业标准,但是据资料显示,这个企业标准主要由参赛设备商提供,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接生产实践技能设置赛项技术标准相距甚大。

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都会增设反映新兴技术领域的技能赛项,以此引领职业院校按照新设项目技术标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并引领与新设赛项相近的专业转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对于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职业标准以及使用教材的缺乏,会使职业院校因操作起来难度大而导致无法及时将赛项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教学或课程资源,不利于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掌握与能力的提升。据我们对大赛影响下的职教师资状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高度一致认同,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或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消化过程才能做到;只有占极少数的教师认为很容易实现转化。此外,职业院校生源水平长期以来在低层次徘徊,学生学习能力低,职业院校又重视专业学习,又因设备投入少和设备更新慢,难以满足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要求,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低。而我国又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规范要求意识不强,加之职业院校办学上文化层次定位又较低,从而制约了职业院校建立遵照优质企业技术标准、规范,培养技能人才素质的意识和做法。因而,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优质企业不被认可。入职标准的低层次培养,也会影响在校生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应参照国际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积极借鉴国际技能人才培养的做法,以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等。如此做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也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技能素质提供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对职业学习具有归属感。学生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形象的提升,就会激发和带动更多青年人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并可能投身到对技能学习的行列中。

(二)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方面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宣传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与品牌建设的一个契机。职业院校发展,不仅要靠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更要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学校文化生活、良好的师资队伍以及优良的管理文化,以促进育人质量提升。此外,更须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

作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的职业院校,一直未能摆脱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这一办学困境。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却是国家培养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军中的主要力量。在社会尚未对技能人才培养形成共识观念下,如何让职业院校毕业生能迅速并很好地承担起技能人才的工作重任,一方面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使学生在接受技能训练期间,了解、熟悉、适应企业生产方式、流程和技术要求,使职业素质获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让学生浸润职业文化的熏陶,实现学生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的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素质,能与企业用人标准吻合,不仅会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学校职业品牌形象的树立,有助于突出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更有助于扭转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低的社会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根基和沃土。文化的意义是对学生精神发挥浸润与影响的作用,生活在富有职业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就会受到陶冶。让职业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充满浓郁的职业特色、文化韵味,与时展结合并不断推陈出新,如将国家近期发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政策信息、大事件等,通过新闻广播或板报或媒体演示等多元的方式,及时在校园内传播,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优质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的根基。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的缔造者和继承者,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品质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授课,传递教师的职业态度展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呈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教师对学生关爱、无私帮助、培养共同兴趣、爱好、开展技术切磋,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的建立等等。尤其是教师的品格对学生品格的潜移默化影响更深。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师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学习态度、品德发展水平以及友好程度等方面,都比其他类型教师对学生影响好。教师文化是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教师群体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及团队合作能力,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校园竞技比赛将会增进教师群体间的凝聚力,为掌握训练要点,提升训练水平,改进技术方法,必然会促使教师间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探索、切磋。教师及其团队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必然会影响并带动学生品质的提升。

管理文化,尤其是校长的育人取向、文化理念、文化思想,是奠定学校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校长是学校管理团队的主帅、核心。校长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团队的管理方式。作为学校主帅,校长要善于带领团队学习中外优秀的学校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并通过相应的活动将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师生行为,引导师生从各个方面提升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为此,职业院校应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团队合作、和谐管理、和谐共事的学校管理文化。校长充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形成人性化管理的氛围和环境,就能激活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同拥有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形成具有共同执行力的学校文化。而这种学校文化必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有利于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5]。以德国的企业文化为例,企业员工具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接受调查的员工表示,公司内同级员工间竞争压力不是很大,主要是员工在团队领导带领下,以团队合作形式取得共同进步成长。优秀的教育背景、扎实的专业素质、与人为善的交际手段,是成为团队负责人的资质。公司文化的必备条件主要体现为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如一汽大众公司面向员工公开信息:“很多具体问题、解决方案,尤其是敏感、关键问题,比如信任、质量标准、共同利益、尊敬、系统思考、发展计划、效率以及企业发展的思考、责任,都在中德员工中分组讨论。”可见,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精华,使师生具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

总之,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浸润、熏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认同并自觉接受职业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职业服务态度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树立职业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敬业、奉献精神与品质等。为此,职业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力争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并体会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价值、意义。

(三)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对学生实施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二十世纪70年代德国提出的“关键能力”被指为跨职业的综合能力。德国企业认可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了作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认为个体具备的“能力、观点和态度”是超出专业能力和知识之外的,成为个体自身的永久能力,即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在工作中被认为是创造能力强。

德国专家舒尔茨将企业对学生提出的综合能力培养,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这些内容对我国职业院校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三个维度是:专业能力要求、方法能力要求、社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包括12个要素,具体为:保持工位的整洁;具有责任意识;具有安全意识;工作要投入;工作要有时间感;具备自我检验能力;思考问题具有前瞻性;能优化工作进程;要保持与工作的一致性;要形成保护环境意识的行为;要合理的工作;要求具有精度的感觉。方法能力要求包括14个要素,具体为:具有信息的独立处理能力;工作专心;工作要有计划能力;工作要有决定能力;具有寻找信息源的能力;对信息具有复述能力;能了解自己学习类型;能会逻辑思考;掌握学习的技术;学会培训记忆力;具备向别人传达信息的能力;会系统思考问题;学会区分重要性与非重要性问题;了解工作的目标。社会能力要求包括18个要素,具体为:做人要坦率;对职业有积极态度;具有学习的愿望;懂得用事实论证;具备口语表达能力;个人做事有积极性;乐于助人、具有独立性;能自我评价;有自我意识;要有自信心;具备评判能力;有可靠性;有责任心;集体行动;共同负责;对经验交流的诚意;宽容、客观[6]。

上述内容启示我们,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就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用所学知识从事一种能维持生活的工作。”这也是每个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中,重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培养,要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方法的能力培养上,要培养对工作目标的了解,要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对职业有积极态度,要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要具有清晰表达能力等。社会能力上,要善于助人,要有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借鉴上述内容,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上,对照职业规范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就会让学生获得观念提升,并增强职业认同感,促进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为今后在技能岗位工作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探索中成长 大赛从初创期步入成长期―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22-25.

[2]李立国.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式方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6-15.

[3]李工真.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J].国资报告,2015(5).

[4]王永.“技术痴”带出金牌班组[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报社出版,201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