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3 17:45:18

公用事业管理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公用事业,垄断,民营化

公用事业部门通常是指邮政、电信、电力、供气、供热、供水、排水、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由于公用事业领域具有网络式服务和政治敏感性等特点,存在规模经济和进入门槛高、投资回报期长等特征,因而往往被认为属于经济自然垄断的领域。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的发展状况日益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借鉴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公用事业的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一、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可行性及西方各国的经验

由于财政压力、经济绩效和服务质量等原因,自19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在公用事业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开始了民营化的改革实验。所谓“民营化”,大体指政府从总体上减少介入的程度,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与运作关系,满足公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运动,与“市场化”、“公司化”等概念相近。

美国学者萨瓦斯根据排他和消费两个变量对人类所享用的物品和服务进行分类,认为公用事业领域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属于排他完全可行的纯共同消费品,即可收费物品。这类物品由于排他是可行的,使用者只有付费,提供者才愿意供应物品,因而能够由市场来提供。我国学者郭剑鸣也认为,公用事业领域属于公民基本生活、生产所必须,须有偿向社会提供的“基本赢利型”服务。因此,这类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具体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在公用事业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有助于弥补政府功能缺陷,克服政府垄断经营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如缩减政府开支,增加税收,促进信息公开化等。然而,公用事业行业由于存在投资巨大、准入门槛高、回收期长等特点,确实易于出现自然垄断的问题。加之,公用事业与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相对于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

根据国外公用事业改革的经验,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考虑,打破垄断,维护公用物品提供中的竞争环境,创造消费者在服务中的自由选择机会,是民营化的关键。主要的民营化方式有:

(1)合同竞争承包。通过与赢利机构或非赢利机构签订承包合同,提供所需的服务。这样,政府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关系变为经济合同关系。国外许多城市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招标制,把许多市政业务承包给私营公司经营。由于竞争机制的作用,私营公司和市政部门的效率和服务质量都得到明显改善。萨瓦斯认为,合同承包的制度安排是“具有阶段性竞争特点的临时性垄断”,它“比市政服务效率更高,服务质量与市政服务相同,公正性至少不亚于市政服务”。

(2)特许经营。政府管制机构特许民营部门向公众提供服务,民营部门向政府付费。如特许民营公交车按市场规律提供公交服务,政府在法律、燃料等方面予以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节约成本,还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刺激国有公交公司服务的改进。

(3)补助与凭单制。补助是政府通过提供补助安排民营部门提供某种服务;而凭单制则是由政府向合格的服务对象签发凭单,由消费者选择所需要的服务。

(4)出售。既可以是全部出售也可以是部分出售。英国政府在向公众出售股票的基础上,以竞争性招标的形式把燃油公司、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自来水管理局、电力局等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公司,实现了民营化。德国和日本也以类似的方式实现了国有电话公司的政府撤资。

(5)民间补缺。许多国家在政府不能满足需求时,民营部门采取措施承担公众的需求,如高速公路、自来水系统、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领域。

(6)分拆。将垄断经营领域和潜在竞争部分分离,对处于竞争性行业,具有不同业务的经营性活动,可以拆分为几个组成部分,通过竞争增强其赢利能力。如电网、煤气输送管道、铁路轨道等难以直接竞争,但发电厂、家用电力和天然气设施零售业,车站设施等可以进行竞争,自来水公司可以按地域进行分拆。

公用事业服务的民营化在各国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阿根廷对从事电话、电力、天然气、水资源和废水处理以及能源企业的五家国有垄断企业进行了民营化,既改善了政府和民营公司的财政状况,也改善了生产绩效,使众多利益相关者从中受益。英国在公用事业领域实行民营化后,价格明显下降,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公用事业民营化实验的成功激励着许多国家的市政部门推行民营化的改革。

但是,民营化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公营还是私营,而在于是垄断还是竞争。在任何经营形式中,只要存在着垄断,消费者就很难得到质优价低的产品和服务。新西兰航空公司在竞争性的国际市场上一直在提供优质的服务,但在垄断国内航线的情况下却备受顾客抱怨,在政府允许安塞特公司参与竞争后,其效率、服务态度和质量迅速得到改善。实践表明,“在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物品和服务方面,竞争往往优于垄断”,民营化即意味着“在公共服务中取消垄断,引进竞争”,为政府官员和公众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二、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现状及原因

同许多西方国家比较,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在公用事业领域实行了直接行政垄断的经营、管理体制。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日趋突出。于是,政府开始着力推进公用事业领域的改革。1993年,建设部颁布《全民所有制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交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办法》,1995年又颁布《市政公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指导意见》,但是公用事业部门的经营机制转换仍然步履维艰。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此后,许多省、市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以吸取社会资金,投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实际上,公用事业领域在引进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绩。

然而,公用事业服务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其一,公用事业服务领域的效率低下,服务价格昂贵。尽管某些公用事业部门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甚至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但由于受同一个“婆婆”监管和庇护,而非市场中独立的企业,缺乏成本观念的硬性约束,具有官僚体制的各种弊病(如政治决策干预经营决策、投资冲动等),导致公用事业服务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不仅带来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很难满足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远高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益处。由于公用事业部门由国家控制,必须承担政府的公共责任,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基本生活秩序,往往通过财政投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限量为居民提供统一规格的服务,因而扭曲了价值规律,难以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由于垄断限制了竞争,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其二,公用事业领域的部门垄断助长了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公用事业服务部门依附于行业管理部门,政企合一,既具有经济利润目标,又具有非经济性目标,而且往往政治责任压倒经济目标。由于政治主体与经济主体的合一,作为利益主体的公用事业服务部门和政府行业管理机构,在利益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政府行业管理机构能够从所管理的部门中获得利益,而服务部门也能够获得政策和预算的优惠。特别是某些垄断部门经常借其特权敲诈、刁难顾客。

其三,垄断提供公用事业服务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论是公共垄断机构还是私人垄断服务部门,为追逐私利都会滥用其垄断地位,减弱其对消费者的回应性,因而很难满足公众的适当需求。近年来“煤、电、油、运”等基础设施领域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公众需求而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地区的“电荒”、“水荒”、交通堵塞、污水处理系统失灵等现象,已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垄断惹的祸”,公众的怨声和责难纷纷指向垄断服务部门。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既有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因素,也有实际操作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于政府职能还没有真正转变,政企分开还没有取得实质突破,政府还不习惯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宏观调控,因此投融资活动乃至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行政干预现象和垄断行为。如电信行业的价格管制方面,主管部门往往以“作为国家的企业要以国家利益为重,降价竞争会使总收益减少”为借口明确反对降价。同时,由于公用事业部门垄断经营成本、费用等信息,画地为牢式地提供物品和服务,一些公用事业部门甚至故意以设置服务障碍、胁迫或差别待遇等方式,强迫顾客购买其指定的服务和产品,造成地方垄断局面。

第二,由于公用事业产品公益性、价格机制不灵活和自然垄断的特性,加之受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思想不够解放,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总想谋求国有经济在企业中的控股地位,限制了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和有效竞争的程度。此外,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许多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行业,缺乏平等的竞争环境,也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

第三,在民营化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单纯从解决资金和效率考虑,出现“一卖了之”的现象,对于私人企业提供的服务和物品的质量和价格缺乏监管,结果由原来的公有垄断走向了私人垄断;而私人部门出于利益的考虑,往往通过违约、欺诈、提供伪劣产品等手段,谋取暴利,结果导致公众利益受损,影响政府的形象。

第四,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国企改革释放的大量社会负担没有出口,企业改制后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容易出现社会不稳定,从而影响了改革的进程。

公用事业领域的垄断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推动公用事业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

三、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公用事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民营化和市场化。其含义是政府按照民主和法治的程序制定基本政策方向,确保公平和公共利益;同时吸收多元的投资主体,创造公用事业领域的竞争性格局,利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管理和技术特长,确保高效率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调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积极性,既保障公平又获得效率。

从基本思路看,我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政府行业管理机构“掌舵”(决策),具体的公用事业服务单位“划桨”(执行);二是构建公用事业服务部门的竞争格局;三是公用事业服务的消费者自由选择服务供给者。具体地讲,可采取以下途径:

第一,合同承包制。政府确定宏观的决策问题,如服务的领域、数量、质量标准,以体现公平;把具体的经营业务以竞标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承包给公、私部门,以体现效率,把政府责任和企业积极性结合起来。政府不能干预公、私服务部门的具体经营管理权力,而是以合同的契约条款履行监督、评估的义务,根据服务绩效状况提供资金。诸如城市给排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等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这是较为保守的一种措施,有利于降低服务的成本。

第二,引入多元化的公用事业服务主体。在保留国有企业提供公用服务的同时,允许私营部门、志愿团体的加入。即使是国有企业也必须接受《公司法》和《合同法》的调节,按照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形成公对公、公对私、私对私的竞争格局。

第三,公司业务重组。在传统的国营垄断体制下,公用事业部门采取垂直一体化的结构,由单一企业垄断行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输送、销售各环节,带来了许多弊端。要引入市场机制,就要对公司业务进行分析,分离垄断部分与竞争性部分、核心业务与业务,尽量减少垄断的领域,使业务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与财政脱钩。这样,将具体的竞争性业务分拆出来,使各部分之间形成竞争的格局,有助于提高公用事业服务的效率。

第四,租赁、出售和撤资。国有公用事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出售股份,吸收民间资金介入,形成公私合作的股份制结构。但是,不应限制私人资本的份额和具体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对于经营业绩差的公有公司还可实行租赁、出售和清算,由私人资本的形式。这样,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投资结构,既可以减少财政投资,还可以获得利润和税收,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如对出租汽车、公交线路的经营权,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广告权、收费权等,都可采取有偿竞争出让的方式。

第五,补贴与凭单制。对于某些赢利困难的行业,政府可通过税收、价格等优惠措施,激励私人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由于公用事业服务多属于收费项目,对于因民营化而导致的服务费用上涨问题,可对某些经济困难群体发放有价凭单(可到政府部门兑换货币),由消费者在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各种民营化措施,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财政资金,降低经济风险,而且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下岗工人补助的经费来源。

四、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公用事业民营化能否成功的关键与政府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我国的行政改革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公用事业部门具有明显的“公用性”,在民营企业、非赢利组织不发达,社会对政府还有很强依赖的情况下,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政府应尽量避免使用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而是要尽可能运用经济手段和规制手段,发挥“催化剂”和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不是简单推向市场。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在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却是在政府对公用事业的原有管制规则不适应,而新的与市场经济对应的管制规则尚未建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我国的公用事业改革,既需要政府放松规制,又需要规制重构。

一方面,解构传统的维护垄断的规制措施,降低对民营企业和外商企业进行限制的门槛,鼓励企业间的竞争。通过放松和解除规制、鼓励竞争,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规制执行成本,而且可以解决在公用物品的成本和技术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从而在合同和监督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民营化决不是在任何公用事业领域不分条件和场合都采取竞争的方式。实际上,某些服务由政府采取垄断的方式提供可能会比通过竞争方式提供更有效率。

另一方面,重构维护良性竞争和公平的规制政策,克服市场机制可能带来的失灵。由于投资商的动机是赢利而非公众福利,民营化与公用事业的“公用”属性存在冲突,因而民营化过程可能会带来公共风险,如歧视、寻租、哄抬服务价格等,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公共福利损失。世界银行承认:“大量私营企业参与供水和卫生设施服务,并不必然意味着穷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除非服务合同是仔细制订的,否则这些合同可能会将为低收入地区提供的服务排斥在外,并形成地方垄断企业。”因此,放松规制不是不要规制,在某些领域和时期还需要强化规制和监管,政府必须承担起维护公平的公共责任。

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规制主要是一种经济性规制。所谓经济性规制,是指在存在自然垄断和信息偏向问题的领域,为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和确保需要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按照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有关行为所进行的管制。具体而言,在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以下作用:

第一,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统一的具有权威的公用事业监管部门。改变传统的由政府行业部门直接经营和提供公用事业物品和服务的模式,把政府管制和企业运营职能分离。通过政府的公用事业管理机构,负责公用事业领域政策的制定,协调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维护公平和公共利益的立场出发,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投资运营过程等进行监管。

第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用事业领域的完善配套的法律体系。政府必须从维护公众利益和作为经营方的企业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规范,明确政府、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承包商资质,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标准、数量、质量、安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歧视性行为和投机、作假、行贿行为等进行明确规制,对企业的进入、退出、考评和惩罚机制做出明确规定。此外,相关法律还必须明确具体的监管主体、内容、方式、程序以及公众参与途径等,以减少行政干预的随意性和各种腐败行为。为维护有序竞争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必须扩大融资渠道、促进投资多元化,既防止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也要避免私营企业成为垄断组织。

第三,为保障公众的利益,必须对供应商所提供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规制和监管。在公用事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制定中,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也要顾及到公用事业的“公用性”目标和公众的承受能力。由于企业经营信息的不对称性,公用事业监管部门必须综合考虑企业投资规模、沉没成本、运营成本、可替代晶价格、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等,确定合理的价格幅度。具体的价格管制策略应根据公益性和竞争性的程度和领域,分别采取市场调节、政府指导、财政补贴、政府定价等多种方式。对某些特许经营行业,由于投资巨大、利润回收期长,还可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服务供应期限。为避免恶性压价竞争和重复投资等浪费现象,应有总体的公用事业发展规划和总量控制,对企业资质和信誉有明确的鉴定和判别标准,确定基本的门槛。

第四,建立由政府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公用物品和服务供应商和公民组成的对话协调机制,扩大公用事业管理和经营的透明度,以维护公众的利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众的意见是判定公用事业民营化状况的最终裁决者。为避免政府有关部门与服务供应商的结盟,防止承包、转让、运营过程中的腐败、欺诈现象,确保国有资产的不流失,维护职工权益和公众利益,应建立公开、透明、互动的运作机制,扩大民意调查、听政等公民参与的渠道(当然要通过适当的程序和规则,尽量避免听政会等参与机制的漏洞),使消费者直接参与到公用事业服务计划的制订二实施和监督中来,以维护社会和公众的福利。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公用事业改革市场化民营化

公用事业改革问题在近两年多来讨论的很多,有研究者认为民营化是公用事业变革的世界潮流,中国也应当走这条路。笔者不能苟同。

公用事业改革的市场化依据

传统理论认为类似公用事业等自然垄断领域是需要政府控制而不能通过市场经营的。这些领域通常具有收益的非排斥性和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的特点。非排斥性是指面对同一消费品,一个人的享受不会影响也无法排斥另一个人享受;边际消费成本为零是指在一定界限内,增加一定数量的消费者享受公共产品的益处无需增加任何成本。非排斥性使得公共产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机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联系;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则使得,如果对公共品采取市场方式进行供应,就会限制产品效益的最大发挥,背离经济原则。

然而,上述情形中市场之所以无法发挥作用,只是因为产权无法界定或界定成本过高,凡是无法明确界定产权的领域都是无法或不宜引入市场机制的。市场机制的根本要求是等价交换,交换的内容是产权,交换价格是人们对权力的评价,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权力的最佳利用。因此,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没有产权界定就无法进行交换。自然垄断性产品之所以无法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是因为产权不明或产权不能确定使得价格机制失去了对交易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的作用,无法实现对等的权利交换。事实上这些行业并非完全无法界定产权,有的是可以界定产权的,问题是产权界定的成本可能太高,结果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看都不经济。一般说的市场失灵,与其说是市场缺陷还不如说是市场运行条件不成熟。也就是说,只要能创作出界定产权的经济办法,从理论上讲所有事项都可以交给市场去完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组织机构的变化,一方面削弱了自然垄断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创造了新的竞争领域,如路网的建造维护和运输服务的提供、电网建设和电力的生产、通信网的建设运营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服务等均可以分开进行,使这些以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经济活动,具有了竞争的性质和特点,为多元化的企业进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原来的一些公共物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产权界定”和价格机制来实现其消费的可分割性,排除不付费者的“搭便车”现象。例如通讯技术的进步,使电视收视付费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公用物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责任者与生产者的分离,即政府有责任组织相关设施的生产,但不一定亲自建设和运营,可以交由市场完成。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公共物品的产权实施成本降低。所以,许多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具有了某种程度市场竞争的条件,且现有营运及管理模式日渐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

市场化与民营化的区别

“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民营化应当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民营资本逐步进入并最终成为主体或占据支配地位。民营化的支持者认为,民营化可以更好地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公用事业领域经营效率。笔者认为,放开大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从事经营和民营化是有根本区别的,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而非民营化。造成误区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市场化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有些确实是懂市场化,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有意对市场化进行曲解。曲解跟误解是不一样的。

毫无疑问,民营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则大量民营资本的进入将会解决资金不足、产品或服务短缺问题。二则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或竞争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提高效率,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然而,民营资本进入虽有助于市场化形成,但决不是唯一的路径。

首先,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不排除任何国有的成分,也不排除任何民营或外资的成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原则:一定要界定政府、投资人或者是运营者,或者是消费者的责权和义务的关系,只要把权力和义务划分清楚就是市场化。市场化一定要转变原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些人比成父子关系,就是没有一个清楚的责任和权力,只要把父子关系改变成合同关系,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其次,一些学者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公用事业的模式,在我国实行公用事业民营化。但他们忽略了西方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实行私有化或民营化是在国有资本占有相当比重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时至今日那些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国有资本仍占有很大比重,而相反现在我们的开放程度超过了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再次,目前公用事业经营效率低的原因是因袭了旧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的模式,政企不分,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企业化经营,而不是国有资本太多,也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一定低效率。大量的事实表明,国有企业一旦完成制度更新、机制转变,也将成为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革提升其竞争力,在公用事业领域应当也能做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或民营化程度有多高,而在于有多少企业真正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权力制衡制度。

民营化的消极影响

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公用事业本身的自然垄断性,民营化往往只能改动“经营主权”而无法改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民营化的结果只是将垄断权由政府交给私人组织。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这种危害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争夺政府授予特许权和签订承包合同阶段的腐败问题;二是合同签订之后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的数量短缺、质量低劣和价格不公平问题;三是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或者提供歧视性服务。由于诸如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经营者完全可能通过任意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旦政府介入实行价格监管,有可能造成企业因不能满足其利润目标而选择放弃或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过分相信政府对私人企业进行监管、引导的能力和有效性,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本身的缺陷,二是私人企业对政府调控做出反应的积极性以及反应能力。一个典型案例是,2005年5月,香港东区海底隧道(东隧)不顾香港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强烈反对,坚持自五月份开始对公路隧道收费大幅加价超过六成,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香港过海隧道车流量将会更加分布不均的担忧,以及公用事业民营化模式利弊得失的重新思考。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许多城市近年来相继有大量公用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所谓“民营化”模式进行运营。如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深圳梧桐山隧道,专营商对隧道的高额收费早已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圳市政府急于收回隧道经营权,但是专营商却抛出高价令政府难以接受,在多年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只得于2005年兴建梧桐山新隧道解决交通瓶颈,但却很可能面临新旧隧道车流量不均、资源浪费的新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公用事业改革过程中,市场效率也确实得到了提高。但从本质上分析,真正促进效率提高的是市场竞争。英国经济学家马丁与帕克在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后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率提高显着,而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平均效率的提高并不明显,相反,像伦敦铁路,还出现了服务水平下降。从总体上分析,英国公用事业改革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强化竞争机制的过程。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所采取的促进竞争与改进管制效率的政策措施。但从我国已有的“民营化”进程来看,能够达到改善市场竞争机制的领域并不多。如在县一级的供水行业,一般来说如果引入两个供给主体显然不符合这一行业的规模经济要求,由于市场结构未发生改变,很难指望市场主体行为与市场绩效会发生大的改变。因此,公用事业市场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否则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认为公用事业从公营变成民营就必然会提高市场效率,我们就很可能把我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变成一场所有制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变革,这将使这一场改革步入误区。

当然,在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退回到完全依赖国家投资、政府经营的时代。但是,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公用事业,避免陷入民营化困境,是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上必须慎重审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坤,王泽森.公用事业民营化宜慎行[N].证券时报,2005-05-11

2.由姗姗.公用事业改革:深圳的探索与争议[N].南方周末,2005-07-07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公用事业改革市场化民营化

公用事业改革问题在近两年多来讨论的很多,有研究者认为民营化是公用事业变革的世界潮流,中国也应当走这条路。笔者不能苟同。

公用事业改革的市场化依据

传统理论认为类似公用事业等自然垄断领域是需要政府控制而不能通过市场经营的。这些领域通常具有收益的非排斥性和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的特点。非排斥性是指面对同一消费品,一个人的享受不会影响也无法排斥另一个人享受;边际消费成本为零是指在一定界限内,增加一定数量的消费者享受公共产品的益处无需增加任何成本。非排斥性使得公共产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机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联系;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则使得,如果对公共品采取市场方式进行供应,就会限制产品效益的最大发挥,背离经济原则。

然而,上述情形中市场之所以无法发挥作用,只是因为产权无法界定或界定成本过高,凡是无法明确界定产权的领域都是无法或不宜引入市场机制的。市场机制的根本要求是等价交换,交换的内容是产权,交换价格是人们对权力的评价,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权力的最佳利用。因此,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没有产权界定就无法进行交换。自然垄断性产品之所以无法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是因为产权不明或产权不能确定使得价格机制失去了对交易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的作用,无法实现对等的权利交换。事实上这些行业并非完全无法界定产权,有的是可以界定产权的,问题是产权界定的成本可能太高,结果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看都不经济。一般说的市场失灵,与其说是市场缺陷还不如说是市场运行条件不成熟。也就是说,只要能创作出界定产权的经济办法,从理论上讲所有事项都可以交给市场去完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组织机构的变化,一方面削弱了自然垄断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创造了新的竞争领域,如路网的建造维护和运输服务的提供、电网建设和电力的生产、通信网的建设运营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服务等均可以分开进行,使这些以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经济活动,具有了竞争的性质和特点,为多元化的企业进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原来的一些公共物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产权界定”和价格机制来实现其消费的可分割性,排除不付费者的“搭便车”现象。例如通讯技术的进步,使电视收视付费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公用物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责任者与生产者的分离,即政府有责任组织相关设施的生产,但不一定亲自建设和运营,可以交由市场完成。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公共物品的产权实施成本降低。所以,许多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具有了某种程度市场竞争的条件,且现有营运及管理模式日渐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

市场化与民营化的区别

“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民营化应当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民营资本逐步进入并最终成为主体或占据支配地位。民营化的支持者认为,民营化可以更好地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公用事业领域经营效率。笔者认为,放开大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从事经营和民营化是有根本区别的,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而非民营化。造成误区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市场化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有些确实是懂市场化,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有意对市场化进行曲解。曲解跟误解是不一样的。

毫无疑问,民营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则大量民营资本的进入将会解决资金不足、产品或服务短缺问题。二则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或竞争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提高效率,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然而,民营资本进入虽有助于市场化形成,但决不是唯一的路径。

首先,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不排除任何国有的成分,也不排除任何民营或外资的成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原则:一定要界定政府、投资人或者是运营者,或者是消费者的责权和义务的关系,只要把权力和义务划分清楚就是市场化。市场化一定要转变原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些人比成父子关系,就是没有一个清楚的责任和权力,只要把父子关系改变成合同关系,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其次,一些学者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公用事业的模式,在我国实行公用事业民营化。但他们忽略了西方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实行私有化或民营化是在国有资本占有相当比重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时至今日那些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国有资本仍占有很大比重,而相反现在我们的开放程度超过了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再次,目前公用事业经营效率低的原因是因袭了旧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的模式,政企不分,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企业化经营,而不是国有资本太多,也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一定低效率。大量的事实表明,国有企业一旦完成制度更新、机制转变,也将成为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革提升其竞争力,在公用事业领域应当也能做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或民营化程度有多高,而在于有多少企业真正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权力制衡制度。

民营化的消极影响

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公用事业本身的自然垄断性,民营化往往只能改动“经营主权”而无法改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民营化的结果只是将垄断权由政府交给私人组织。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这种危害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争夺政府授予特许权和签订承包合同阶段的腐败问题;二是合同签订之后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的数量短缺、质量低劣和价格不公平问题;三是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或者提供歧视性服务。由于诸如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经营者完全可能通过任意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旦政府介入实行价格监管,有可能造成企业因不能满足其利润目标而选择放弃或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过分相信政府对私人企业进行监管、引导的能力和有效性,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本身的缺陷,二是私人企业对政府调控做出反应的积极性以及反应能力。一个典型案例是,2005年5月,香港东区海底隧道(东隧)不顾香港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强烈反对,坚持自五月份开始对公路隧道收费大幅加价超过六成,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香港过海隧道车流量将会更加分布不均的担忧,以及公用事业民营化模式利弊得失的重新思考。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许多城市近年来相继有大量公用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所谓“民营化”模式进行运营。如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深圳梧桐山隧道,专营商对隧道的高额收费早已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圳市政府急于收回隧道经营权,但是专营商却抛出高价令政府难以接受,在多年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只得于2005年兴建梧桐山新隧道解决交通瓶颈,但却很可能面临新旧隧道车流量不均、资源浪费的新问题。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4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制度。

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实施特许经营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确定。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第六条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坚持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资源的原则,鼓励跨行政区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共享。

跨行政区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应当本着有关各方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加强监管。

第七条参与特许经营权竞标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和设施、设备;

(三)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

(四)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

(五)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

(六)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

(七)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下列程序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

(一)提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报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招标条件,受理投标;

(二)根据招标条件,对特许经营权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和方案预审,推荐出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

(三)组织评审委员会依法进行评审,并经过质询和公开答辩,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四)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

(五)公示期满,对中标者没有异议的,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与中标者(以下简称“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第九条特许经营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许经营内容、区域、范围及有效期限;

(二)产品和服务标准;

(三)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标准以及调整程序;

(四)设施的权属与处置;

(五)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

(六)安全管理;

(七)履约担保;

(八)特许经营权的终止和变更;

(九)违约责任;

(十)争议解决方式;

(十一)双方认为应该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协助相关部门核算和监控企业成本,提出价格调整意见;

(二)监督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书规定的义务;

(三)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的经营计划实施情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

(四)受理公众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的投诉;

(五)向政府提交年度特许经营监督检查报告;

(六)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临时接管特许经营项目;

(七)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一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年度生产、供应计划;

(二)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安全生产;

(三)履行经营协议,为社会提供足量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四)接受主管部门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五)按规定的时间将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年度报告、董事会决议等报主管部门备案;

(六)加强对生产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确保设施完好;

(七)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二条特许经营期限应当根据行业特点、规模、经营方式等因素确定,最长不得超过30年。

第十三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承担政府公益性指令任务造成经济损失的,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十四条在协议有效期限内,若协议的内容确需变更的,协议双方应当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

第十五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确需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提前书面告知主管部门,并经其同意。

第十六条特许经营期限届满,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招标,选择特许经营者。

第十七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协议有效期内单方提出解除协议的,应当提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申请的3个月内作出答复。在主管部门同意解除协议前,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必须保证正常的经营与服务。

第十八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特许经营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可以实施临时接管: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特许经营权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时,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市政公用产品供应和服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第二十条主管部门应当在特许经营协议签订后30日内,将协议报上一级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评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两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年度评估。

第二十二条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审定和监管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

第二十三条未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不得擅自停业、歇业。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擅自停业、歇业的,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义务。

第二十四条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五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特许经营项目的临时接管应急预案。

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取消特许经营权并实施临时接管的,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并召开听证会。

第二十六条社会公众对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享有知情权、建议权。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能够对实施特许经营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直辖市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实施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实施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实施特许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主管部门应当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报告,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通过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披露。被取消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三年内不得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竞标。

第二十九条主管部门或者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违反协议的,由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对其授权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负主要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竞标者授予特许经营权的;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5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为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切实加强对市公用事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局属各单位及局机关各科室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办公室作为市公用事业局政府信息公开暨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办科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组织周密,工作得力

根据《条例》有关规定,参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南与目录,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根据市公用事业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南》和《目录》,按规定程序在政府信息生成和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通过上述有效载体和方式,公开()有关政府信息。

(三)健全机制、规范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和的协调工作,由市公用事业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局办公室具体落实。政府信息,以局领导签发件为准,市公用事业局网站。若是以市公用事业局名义制发的公文、局领导讲话和政务活动、重大市政建设动态(简报)、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严格遵守信息程序,以维护市公用事业局政府信息的严密性、一致性。

(四)改革创新,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首先在局办公楼建设LED电子屏,行政审批业务办理信息及有关告示及时向市民公开;二是在局网站开设了政务公开专栏;三是在局服务大厅、江北行政服务中心发放《办事指南》等宣传资料,实现了全方位公开、全过程公开、全内容、全公开。

(五)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

为更好履行《条例》规定职责和义务,市公用事业局不断健全、完善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常态性、基础性工作,形成了以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经费安排及其他保障工作,并在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建设、政府信息梳理、开展理论学习、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我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636条,其中:

1、机构职能类信息9条,涉及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情况;机构领导及分工情况等;

2、政策法规类信息10条,涉及由本市制定与本局职责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3、规划计划类信息5条,涉及阶段性工作计划、工作重点;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等;

4、业务工作类信息457条,涉及本局各项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及办理情况;

5、统计数据类信息5条,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等;

6、其他信息70条,涉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本局重要会议、活动的主要情况等。

为了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得我局的政府公开信息,我局对政府各类信息进行了梳理,加强了信息公开系统的规划建设。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上我局做了如下工作:

1、利用网站公开。在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网站向社会和公众公开。

2、通过“窗口”公开,利用行政审批大厅的服务窗口实施政务公开,把“窗口”建成与市民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3、通过报刊、杂志、简报、广播、电视等载体公开。

4、通过会议和文件等形式公开。

5、群众既可以从我局网站查阅和下载有关已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到我局服务窗口咨询、查阅,需申请的,我局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年度未接到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一)工作人员情况

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专门成立了局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由一名局领导担任,局属各单位及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支出为5000元,用于宣传栏、公告栏的制作以及LED电子屏维护管养等。

(三)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

本年度未产生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诉讼相关的费用支出。

(四)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无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进行收费的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我局年度未发生针对本机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未收到各类针对本机构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公开意识及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关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的草案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2、组织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其尚不熟悉,因此在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工作中对有关概念理解不一致,处理程序不够规范。

3、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需要完善。

政府信息公开的《目录》和《指南》的内容细化不够,实质性内容不多,在更新维护、监督约束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进措施

1.充实公开内容,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逐步编制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探索重大决定草案公开制度。充分发挥网站作为我局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增强网上信息公开服务功能,提高网上服务效率,分阶段、有重点地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

2.规范、优化申请处理流程,增加受理点

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提高申请处理效率,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6

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包括财政集中支付、财政预算体系等各个方面。这当中研究和探索公用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效益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财政收支管理效益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事实证明,当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财务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各级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详细阐述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当前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益是大多数公用事业单位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保证,也是评价各公用事业单位管理效益的重要关注点,所以,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运作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评价公用事业单位发展效益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主要包括:

1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比较粗放,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在编制资金使用的预算方案时,绝大多数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筹划。一方面,公用事业单位部门内部资金使用的预算申请不够严谨,有些部门为了向上争取多获得一些资金的使用额度,故弄玄虚地谎报一些资金项目,其实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是用来弥补单位日常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发现很多财政的资金项目分工管理比较难以平衡。例如,我们很多公用单位目前对农业、教育、卫生等项目都实行分科管理,难以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在上述分工项目之间进行论证和综合平衡。这就使得有些针对性较强的财政专项性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其结果必然导致在总额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有些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预算的盈余。而相反,必然有一部分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不够使用,进而影响了整个财政资金的统筹规划,影响了公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

一般来说,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管理是由职工代表大会来监督的,然而类似于职工代表大会这种群众组织是在同一个级别的党政领导下的工作组织。不具有实质性的行政监督权力,可想而知,在具有同级行政权力的条件下,职工代表大会要对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可能性不太大。因此,如果要对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状况进行监督,势必要通过上级财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这样的机构,然而,上级财政单位都有自身的工作职责,没有办法实行严格的监督控制,所以,使得当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出现资金使用上的不当、盲目审批、资金浪费等现象。

3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财务控制的意识薄弱,财务作用被淡化

由于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公用事业单位都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所以,有发现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只是把平常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当成形式上的服务工作,很多只是把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当成简单的程序性工作来完成,在平常财务工作中根本没有财务控制的意识。很多时候,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对资金的收入和支付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各项费用基本上是实报实销。甚至对于很多专项资金的申请要求是否满足财政的要求、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等财务管理问题,也只是把它当成财务的内部问题不加以重视,这种严重淡化的财务控制意识使得财务管理这项职能在公用事业单位中犹如形同虚设,起不了多大作用。

4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资金的管理风险较大

每年年初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公用事业单位都会到相关的上级财政机构申请项目资金,但是,单位申请到的这些项目资金下拨到单位以后,资金的使用进度和项目的推行进度经常是脱离的,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总体上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在每年年末的时候,很多时候项目实施完成后,事业单位会节约下来一部分资金,这一部分资金如果不加以处理的话会导致挂在单位账上的结余越来越多。经常是结余的资金构成单位银行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位却不能够使用这一部分资金,进而使得很多资金没有办法及时发挥作用,而事实上很多公用单位的资金使用数额总体上来说还是欠缺的。另外,目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信息化不强,财务资金收支没有办法及时反馈和跟踪,财务资金使用的风险比较大。很多时候,下级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上一级财政监督机构没有办法起到财务监控的作用。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发现公用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财政政策体制方面、财务人员素质方面、财政资金使用评价体系方面等。这些原因的准确定位为我们提出完善和提高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益的对策提供了思路。

三、完善和提高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益的对策

1完善资金管理的控制机制

我国公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至今还没有一个操作实务性很强的控制机制,进而使得很多资金的使用缺乏具体管理办法,很多时候公用事业单位具体部门的单位职责和资金申请使用的权限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规范。所以,要完善资金管理的控制机制,一方面,各公用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起优胜劣汰的资金导向机制。各公用事业单位在编制资金使用规划时应该充分地结合单位长远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工作计划,不仅要考虑使用资金项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结合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位应该积极建立项目库管理,通过专门的项目跟踪来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2建立确实可行的监督机构,确保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熟话说:“办多少事,用多少钱”,要加强目前我国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运作的效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争取建立确实可行的管理监督机构,确保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方面,制度设置上要赋予公用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拥有对资金使用的充分监督权力,相关公用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使用状况要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开披露,争取让最普通的员工都能够参与到监督行列中来。另一方面,各个公用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领导人员等要共同组成各自单位的资金监督委员会,对于单位的每项资金支出都要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尤其对于大宗商品的采购更要进行公开招投标,争取把握住资金使用的各个链条,保证资金管理的高效性。

3强化财务管理在公用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公用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公用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职能作用。因为资金流的运作实质上就是公用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展开轨迹,业务工作是否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在资金的支出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财务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是当前强化我国公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重要举措。此外,公用事业单位也应该注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增强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对于专项财务资金的使用检查专题化、财务汇报制度化。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单位内部财务部门对资金的监管,切实管理好单位的各项资金。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7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制度。

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实施特许经营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确定。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第六条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坚持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资源的原则,鼓励跨行政区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共享。

跨行政区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应当本着有关各方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加强监管。

第七条参与特许经营权竞标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和设施、设备;

(三)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

(四)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

(五)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

(六)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

(七)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下列程序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

(一)提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报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招标条件,受理投标;

(二)根据招标条件,对特许经营权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和方案预审,推荐出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

(三)组织评审委员会依法进行评审,并经过质询和公开答辩,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四)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

(五)公示期满,对中标者没有异议的,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与中标者(以下简称“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第九条特许经营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许经营内容、区域、范围及有效期限;

(二)产品和服务标准;

(三)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标准以及调整程序;

(四)设施的权属与处置;

(五)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

(六)安全管理;

(七)履约担保;

(八)特许经营权的终止和变更;

(九)违约责任;

(十)争议解决方式;

(十一)双方认为应该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协助相关部门核算和监控企业成本,提出价格调整意见;

(二)监督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书规定的义务;

(三)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的经营计划实施情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

(四)受理公众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的投诉;

(五)向政府提交年度特许经营监督检查报告;

(六)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临时接管特许经营项目;

(七)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一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年度生产、供应计划;

(二)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安全生产;

(三)履行经营协议,为社会提供足量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四)接受主管部门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五)按规定的时间将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年度报告、董事会决议等报主管部门备案;

(六)加强对生产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确保设施完好;

(七)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二条特许经营期限应当根据行业特点、规模、经营方式等因素确定,最长不得超过30年。

第十三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承担政府公益性指令任务造成经济损失的,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十四条在协议有效期限内,若协议的内容确需变更的,协议双方应当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

第十五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确需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提前书面告知主管部门,并经其同意。

第十六条特许经营期限届满,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招标,选择特许经营者。

第十七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协议有效期内单方提出解除协议的,应当提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申请的3个月内作出答复。在主管部门同意解除协议前,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必须保证正常的经营与服务。

第十八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特许经营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可以实施临时接管: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特许经营权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时,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市政公用产品供应和服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第二十条主管部门应当在特许经营协议签订后30日内,将协议报上一级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评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两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年度评估。

第二十二条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审定和监管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

第二十三条未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不得擅自停业、歇业。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擅自停业、歇业的,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义务。

第二十四条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五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特许经营项目的临时接管应急预案。

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取消特许经营权并实施临时接管的,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并召开听证会。

第二十六条社会公众对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享有知情权、建议权。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能够对实施特许经营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直辖市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实施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实施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实施特许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主管部门应当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报告,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通过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披露。被取消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三年内不得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竞标。

第二十九条主管部门或者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违反协议的,由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对其授权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负主要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竞标者授予特许经营权的;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8

近年来山东省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城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化为导向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总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年底全省市政公用事业从业人员达17.8万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8.*%,燃气普及率达60.88%,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7059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9.59标台,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91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0.22%,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7.2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平方米

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方面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府推动投资拉动为山东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工作十分重视1997年省政府就出台了《批转省建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我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报告〉通知》加快了全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随后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意见》、《关于搞好城市资产经营意见》、《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定》等一系列文件都对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政府不还多次组织了全省性市政公用项目招商引资活动都为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创造了很好外部环境收到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初步打下了基础

1、以市政公用设施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促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转变为缓解资金严重不足矛盾全省各地注重把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把政府投入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积极运用BOT、TOT等方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大了利用外资和各类社会资金力度多元化投资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五”以来全省市政公用事业设施建设投资接近600亿元政府财政投入约为1/3左右*、青岛按照“制销分开”思路将制水厂存量资产盘活融资外方资金3亿元;山大华特公司与潍坊市坊子区政府合作由山大华特投入5000多万元现金建设坊子区一座自来水厂一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许多城市出让、转让城市道路、桥梁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收回资金用于市政设施投资;诸城市运用BOT方式与青岛银河集团合作融资1.2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

2、逐步放开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和作业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各城市围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和探索多种经济成分逐步介入市政公用市场市场竞争态势开始形成促进了市政公用事业运营和服务效率提高有6个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已引入非国有经济成分实行股份合作打破了国有公交公司独家垄断局面香港中华煤气先后与青岛即墨市和崂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淄博、龙口成立了燃气合资企业正在与*、潍坊、威海等城市进行洽谈合作;新奥燃气先后与青岛开发区、城阳区、*开发区、聊城、日照、诸城、莱阳、邹平等市地进行了燃气经营合作在市政、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等提供服务行业*、青岛、淄博、东营、潍坊、济宁、威海、临沂、德州等城市已开始推行道路保洁、绿地养护、公厕管理等作业权公开招标转变了作业方式提高了养护质量

3、加快市政公用企业公司制改制推进设施管养行业干管分离市政公用行业基层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几年来山东各地按照省政府《批转省建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我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报告〉通知》要求加快了城市公用企业公司制改造部分公司还进行了规范股份制改造青岛市努力推动市政公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普遍建立了企业经营责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管理相关制度也正逐步建立健全针对市政、园林、环卫养管行业实际各地普遍开始了政事、政企、事企分开和干管分离改革在一些环节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各城市普遍开展了市政公用行业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和工资三项制度改革有推行了竞争上岗和“按绩定酬”分配制度还有进行了内部招标尝试青岛市率先在全省推行了公用事业单位事改企市辖四个区基本实现了市政、园林、环卫行业政事分开济宁市去年对原独家承接市政道路设计施工市政处进行改革把管理养护和道路建设分开除部分人员工资由城维费列支外其余一律推向市场找米下锅们还对事业改企业职工采取了保留事业身份和档案工资办法有效地稳定了职工思想

*、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有了一定突破投资补偿机制开始建立近年来为理顺和完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山东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山东省政府把价格管理权下放给了各城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机制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不少城市都在理顺水、气价格垃圾、污水收费和其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与价值倒挂矛盾有一定缓解城市公用设施无偿使用观念逐步打破使用者付费、污染者付费意识逐步得以确立各城市普遍开征了污水处理运行费有还进行了收取垃圾处理费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负担

山东省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一全省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整体步伐仍然较慢总体上滞后于其它行业改革进程而且省内各城市之间也很不平衡;二改革存在动力不足问题不少基层单位有畏难有发愁和等待观望想法一些主管部门求稳怕乱城市政府也没有推进改革压力;三改革深层次问题还缺乏相应配套政策比如人员安置问题、资产处置以及市场规范、行业监管等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四价费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直接阻碍了改革进程(二)围绕难点、重点问题搞突破为推动全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提供政策保障

去年初山东省建设厅会同省直8个部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调研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建设厅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方面听取意见通过认真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资产、人员构成等基本情况掌握了丰富第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改革难点问题“人到那里去、钱从那里来”改革重点为行业准确定位、为改革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并代省政府起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意见》省政府于8月25日以鲁政发[20*]7*号文件正式印发意见共有八个部分二十六条明确了改革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具体政策措施总体上要通过抓好管理体制、动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三项改革建立三种机制即:按市场化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科学政府监管机制;打破垄断彻底放开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富有活力企业经营机制生产性、经营性、企事业单位要在1年内完成改制管理性、作业性事业单位要在2年内完成改革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体系

在制定《意见》中为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在确立改革总体框架同时在可操作性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别在事关人员安置、资产处置、政府投入、价费改革等重大问题上们本着积极稳妥原则多方面征求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务实、也很优惠政策具体要求:

1、切实做好改制企事业单位人员安置工作解决好职工后顾之忧人员安置企事业单位改制面临一个比较复杂和敏感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政策必须有突破否则改革会陷入僵局《意见》中明确改制后企业原则上应全部接收原单位职工在此基础上优惠安置老职工合理补偿中间层次重新对等新职工妥善安置老职工主要政策有:对工作年限已满25年且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人员本人提出订立至退休合同单位应与其签订至退休合同;对改制前连续工龄满20年且5年内(含5年)达到退休年龄职工可以实行内部离岗退养托管并按事业单位退休有关规定计发基本待遇;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执行如低于原事业单位标准可采用加发补贴办法解决合理补偿中间层次职工主要政策有:可根据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差额情况为原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经费可一次性从原事业经费支出或从国有净资产中扣除改制后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以内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鉴于欠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以及应享受遗属补助人员补助费经省劳动保障部门确认人数和标准后可在净资产中一次性扣除重新对待新职工就对改制后新招收职工按企业对待

2、妥善处置改制单位资产明确改制过渡期相关优惠政策改革必须要支付相应成本来推动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国有净资产应该改革成本主要来源山东《意见》明确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国有净资产应首先用于支付欠缴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改制时职工经济补偿离岗退养人员费用以及涉及职工个人其有关费用剩余或不足部分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行业内统一调剂使用行业内统一调剂不能解决由本级财政解决净资产中不够提留改制成本可将其原使用划拨土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出让其收入按国家规定缴纳税金后优先用于企事业单位支付改制费用同时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山东在《意见》中还设置了3年过渡期对原国有改制单位适当扶持在过渡期内改制企业可优先获得特许经营权;原财政补贴数额暂维持不变用于支付改革成本稳定人心;在同等条件下改制单位在资质审批、工商注册时应有一定优先权并可适当放宽条件;由事业单位改制组建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3、保障政府投入推动市政公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并不改变其社会公益事业基本性质政府决不能有“一改了之”、“甩包袱”想法对市政公用事业非经营性项目所需费用、企业政策性亏损和必要改革成本政府应予以补偿同时随着财力增强政府应仍要不断加大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入山东省《意见》中明确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投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投资机制城市道路桥梁、公共管网、广场、园林绿化等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仍以政府投入为主也可采取市场运作、以综合开发带项目办法建设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对尚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市政公用设施政府要进行政策扶持、投资引导、适度补贴;对可经营市政公用设施政府一般不再投资并逐步退出要逐步转变政府投入方式实行项目代建、改变政策性补贴方式变“养人”为“养事”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政府财政要承担必要改革成本比如:改制前机关事业单位未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职工按规定计算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改制后不保留国有资本企业对给予职工经济补偿原单位有支付能力由原单位支付原单位确实无力支付可从国有资产中支付不足部分可由同级财政补贴

*、建立合理价费机制促进市政公用事业良性循环发展要改变市政公用事业建设高投入低回报现状形成投入产出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改变市政公用事业福利性供给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价格制订和调整机制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关系山东省《意见》中明确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单位改制后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行业产品、服务价格由各市、县政府按照“生产成本+税费+合理利润”原则确定并根据社会平均成本和年度价格指数适时予以调整按照“作业成本+税费+合理利润”原则制定和完善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等作业定额标准并根据和各地劳动力成本变化抢救无效情况定期予以调整作为具体作业项目招投标评定依据

(三)狠抓落实搞好配套努力构建新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山东省7*号文件出台后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特别对全省市政公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震动更为突出抓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省市政公用行业中心任务各城市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和要求抓住机遇积极运作大力推进改革改革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潍坊、济宁等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意见召开了专题会议*市政府出台了《*市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试行办法》;*市将市政公司整体转让给中天集团开创了山东事业单位一步转制为民营企业先河潍坊市完成了市属市政公用企业改制方案批复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1、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努力营造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良好氛围山东7*号文件出台后山东省相继召开了不同层次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去年省委全省加快发展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评分领导对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城市建设现场会杨焕彩厅长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组织召开了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研讨会邀请省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就改革中具体操作问题进行探讨;在今年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赵克志副省长和杨焕彩厅长进一步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城市3月底拿出改革实施方案,供水、热力、公交、燃气、市政施工等行业年内必须完成改制市政养护、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等事业单位年内改企改制争取完成50%

2、制定改革配套政策确保改革改制工作顺利进行为推动改革深入发展最近山东省建设厅城建处会同省定额站赴上海就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定额编制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在济宁市召开了部分城市市政园林环卫定额编制座谈会为下一步3个养护定额修编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研究探索建立合理市政公用事业价费调整机制和社会对公用事业价格监督机制为市政公用行业全面走向市场奠定基础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公用事业,民营化,行政规制,规制改革

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格水平和服务方式又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在公用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公用事业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供给,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不得不承担较大的公用事业建设与运营管理责任。由于政府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财政支出有限,造成公用事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进程。然而,随着市场功能的不断强化,私人部门对公用事业领域的渗透也越来越强——民营化,这就为公用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公用事业民营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一步改革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这也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发展公用事业的基本取向。

一、公共行政改革与公用事业的民营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这次公共行政改革的主题在于“体现了政府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i]于是“更多地依靠私人组织,更少地依靠政府来满足社会的需要”[ii]的民营化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民营化的优势在于不仅使政府卸去了过多的不必要的职能,而且充分发挥了公民、企业与社会的力量,从而实现社会治理下的共赢,正如美国学者萨瓦斯所言的“民营化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基本战略。它根植于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信念,即政府自身和自由健康社会中政府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适当角色。民营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的政府,更美好的社会。”[iii]一般认为,民营化源于1979年撒切尔政府基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而雷厉风行推行的公营事业民营化运动。而此后,有些国家如美国里根政府则竭力要求政府的部分功能实现民营化。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因为“民营化的一种更为专门的形式旨在改善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绩效。这包括打破不必要的政府垄断,在自来水供应、街道清扫、垃圾收集处理、公园和树木维护等公共服务供给中引进竞争。”[iv]

所谓公用事业(publicutilities),是指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为公众提供产品、服务或由公众使用的业务或行业。如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用事业法典》的规定,公用企业包括所有为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提供服务或商品的电力公司、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电报公司、运输公司、石油管道公司、污水处理公司、供热公司和桥梁通行费征收公司等。在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将公用企业定义为供水、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公用事业或行业的经营者。作为从事公用事业的主要组织,公用企业既具有企业的一切特性,是从事某种生产经营的商品经济组织,又有其特殊性:营业目标的公益性;市场地位的垄断性;服务渠道的管网化和产品不可贮性;公用事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不可分离,因其产品基本上不可贮存,只在存在消费需求时才能进行生产;运行的规模化和国家补贴等等。基于这些特征,传统理论认为,公用事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所谓自然垄断,是指单位产品或者服务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下降,从而要求该行业从最小有效规模出发,只是由一个企业进行生产。因此,历史上各国公用事业大多由国家垄断经营,或者由国家管制下的私人企业垄断经营,如美国。在公用事业垄断经营的情况下,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为克服市场失灵,防止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力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各国政府对公用企业普遍建立了行政规制制度,即行政机关依法通过审批或许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v]行政规制的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实际上管制过程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人为的市场力量,而不是约束自然垄断。”[vi]公用事业垄断经营导致该领域产生了企业内部无效率、商品及服务价格偏高而消费者选择偏少,政府财政负担过重,企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弊端。为此,20世纪80年代以美、英等国为先导,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公用企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改革浪潮。在此意义上,公用事业民营化属于公共行政改革的一部分,所谓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是指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实践是由经济学家成熟的理论反思作为前提的。他们认为,将公用企业笼统的视为自然垄断行业的理论并没有反映该行业的实际情况。因为:第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减少了企业的规模收益,因而提高了很多部门引入竞争的可能性,某些技术革命甚至事实上结束了过去自然垄断的状态。第二,所谓自然垄断的论证,大多采用在一个有限市场的框架下进行静态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根本忽视了市场不断动态变化的现实。第三,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减少甚至消灭规模经济。但如果从行政法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传统的行政规制制度本身也存在问题,即存在“规制失灵”。第一,行政机关与被规制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行政规制机构知道的有关垄断企业的信息要远少于企业所知道的相应信息。行政机关对企业直接规制的结果可能导致垄断企业内部无效率,资源无法合理配置。第二,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经济人行为可能导致规制失灵。直接充当规制者的政府部门或部分工作人员为追求自身利益往往被其规制的企业所俘虏,站在被规制者的立场而不是公众利益立场上实施规制行为。第三,行政规制机构的不完善承诺可能导致规制失灵。

从公共行政改革的视角来看,公用事业民营化有着三重目的和效能,即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公用事业民营化使得政府的管理重心向公共管理倾斜,“掌舵”而不是“划桨”,[vii]从一个新的层面推动了政府的机构改革、职能转换和政策制订。世界各国民营化的经验证明了这一观点。对于中国而言,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会对现行的行政规制体系带来冲击,要使公用事业民营化发挥作用,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规制体制,放松规制以及重新规制。

二、中国公用事业行政规制的现状分析

现代行政可分为给付行政和规制行政两大类。前者是通过向相对人提供精神或物质的利益达到对社会施加影响的行政作用;后者是通过对相对人的权利和自由予以限制达到社会规制效果的行政作用。行政规制一般被划分为社会性规制和经济性规制。所谓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人民的生活秩序为目的而进行的规制,如环境规制。经济性规制是指对企业及其经济活动的规制。公用事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各国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规制体系,从而确保公用事业公正且有效地实施,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公用事业领域国家垄断经营源自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减少产业内国有产业(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避免重复投资及确保必需性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公平利用,政府根据各个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性强弱及其各自的产业特点,以有关法律、法规及政令、规章、条例为依据,采取批准、认可、许可、命令等手段,对公用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规制。这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也因为政府资金的匮乏,阻碍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为改变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落后面貌,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近年我国开始对公用企业进行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但目前我国的公用事业大体上仍然是政府占据着主导地位,其规制体制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政企不分。目前中国各城市政府几乎都设有公用事业管理局或类似的政府机构,既负责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理工作,又由其所属的企业垂直垄断公用事业的经营活动,在产权和管理体制上,城市公用事业局与其所属的公用事业运营企业之间的政企不分主要表现在:公用事业的投资决策由公用事业局制定,公用事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由公用事业局编制;公用事业运营企业的经营者由公用事业局委派和考评;公用事业的亏损通过公用事业局获取财政补贴。这种体制的负面影响是行政权的寻租及“规制的捕获”等现象的产生。

2.法制不健全。目前,中国规范公用事业行为的法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规范一般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即1993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依据上述法律规定,1993年1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作为与上述第6条配套的规章,该规定具体列举并规范了当时实践中出现的几种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另一类是部门行政法。如铁路法、民用航空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目前适用起来存在不少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公用企业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前提下的规定,不能适应公用企业领域引入竞争后,建立与维护自由、公平、有效竞争秩序的需要。而其他的几部部门行政法也是同样的问题,强调了保证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对于经营主体的规范则较少一些。而一些急需规制的行业却没有部门法,这也是法制不健全的一个表现。

3.规制者行政能力不足。以价格规制机构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构为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物价部门作为专门的价格执法机构,依法负有执行有关价格法律法规、依定价目录制订有关商品和服务价格、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等职责,具有丰富的价格执法经验。然而,在对有关商品和服务进行定价和价格调整时,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是否能够获得充分的相关信息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如果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较深入的了解,就很难合理行使价格决策权和监督检查权。成功的价格规制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价格问题,这就要求规制者应当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而目前的物价部门显然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可以说行政能力不足。

4.程序不透明、规制缺乏监督机制。由于目前中国并无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这使得许多行政机关在行使规制权力时没有程序性限制,因而不同程度地侵害了公民和企业的听证权、知情权及参与权。规制机关、规制权力不受司法审查也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目前,在中国的司法审查的体制中,政府的规章制定行为尚未纳入法院的审查范围。法院的受案范围主要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这样的现实使行政机关可以不顾相对人的利益而滥用规制权力,而公民、企业面对随心所欲的政府规制权力无可奈何。

5.规制内容过于严厉,成本过高。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内容包括价格规制(收费规制)、进入规制、退出规制、投资规制、质量规制、财务规制等,其中以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为最重要的规制内容。(1)价格规制。即政府根据以各个规制产业为对象的规范价格行为的法律和法规,从资源有效配置和服务公平供给观点出发,以限制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的公用企业制定垄断价格、谋取垄断利润的行为为目的,对公共服务的价格(收费)水平和价格体系进行规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使行政机关对公用事业的价格规制收效形式化,成本过高,收效不大。(2)进入规制。在公用企业中,从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并确保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出发,政府允许特定一家或几家公司进入某行业,而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或从防止过度竞争的观点出发,政府视供求的平衡状况限制新的企业加入。中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在公用事业的市场进入规制方面是非常严厉的,许多行业处于独占或寡占状态,由政企不分的国有公用企业垄断经营,其他企业一般不能进入该领域。直到近年来,在某些行业的部分业务才放开经营。

这样的规制体制,带来了种种弊端,如公用企业亏损经营、政府财政补贴沉重;企业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生产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公用事业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缺乏稳定、规范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等等,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公众对公用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借鉴国外公用事业的先进经营理念,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思路也逐渐成了公共行政改革及公用事业改革的题中之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成了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主要标志。其一,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和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其二,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而江苏省2003年1月22日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也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建设部还专门向全国转发了这一文件,要求各地“重点研究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快市政公用企业改革步伐,推动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这些都说明了民营化正在朝着我们走来,明显地现行的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体制急需作出回应,否则将不利于民营化的发展。

三、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行政规制的思路

公用事业民营化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方面,是政府通过市场化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有益探索。在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与监督有关公用事业的规制法律,颁发和修改企业经营许可证,制定与监督执行规制价格,对市场进入实行必要的规制等等。民营化过程是一个公用事业逐渐增加民营企业的比重,扩大其经营范围,相应减少国有企业比重,缩小其经营范围的过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民营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viii]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路径更应如此,走渐进道路,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行政学、行政法学等众多的学科出发来共同研究,需要从市场、企业以及公众、政府等多个维度来共同促进民营化改革的顺利进行。行政法学者研究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目的在于使政府“规模和职能适度,但有充足的能力提供法律、经济和集体物品生产的制度基础,从而使私营部门充分发挥其潜力。”[ix]提供制度供给,保障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顺利进行,是现行行政规制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与建构:

(一)加强和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规制(regulationbylaw)

从国外民营化的经验来看,以法律制度作为公用事业改革的准则,以立法为先导,依法行政,可以减少改革的盲目性。如英国政府根据电信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需要,在1981年制定了电信法,1984年又制定了新的电信法,在电力、煤气和自来水供应产业也分别制定了电力法(1989)、煤气法(1986)和自来水法(1989)。[x]这些法规由立法机构制定,它们确定了新的行政规制体制的基本框架,实际上就是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有鉴于此,目前我国应当以促进有效竞争为导向修改《铁路法》、《电力法》、《航空法》,制定《电信法》。在这些部门行政法中,应促进有效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根本指导思想,进而规定行政规制机构的设置、责权划分、市场结构等等;其次,还应抓紧修改和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理、城市燃气管理、城市供热管理、城市园林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规章;再次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制定《公用事业民营化条例》,作为对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指导性法律。在此条例中应重点解决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范围,建立公用事业民营化后各行业提供服务的技术标准,以及民营化方式的规范问题。目前学界对公用事业的范围以及民营化的范围都是有争论的,但大家一致认为在解决公用事业民营化范围重点应放在分离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业务和非垄断业务,自然垄断业务由国家授权的一家企业经营,对于非垄断业务则可以实行民营化。如电力输送(包括电力配送和分销业务)是自然垄断业务,而电力生产(发电)则是非垄断性业务。前者由单个公共企业或被规制的私人企业承担,而后者则可由多家私人企业竞争性经营。[xi]

(二)以政企分开为民营化的关键,建立独立性强的规制机构

所谓政企分开,就是要求规制机构一定要与规制对象分离,保持独立性。我国新近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设立的电监会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成立的。借鉴国外的规制经验,笔者认为确立可以成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作为规制的主要机构:第一,这样做在结构上使得其与政府政策部门分开,可以独立地执行监管政策而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扰,特别是作为现有公司股东的政府政策部门的不必要的干涉。其次,其由一个合议机构来集体领导,从人员构成来讲,该机构应当由行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组成,这些委员具有固定的、得到保证的、任命时间与政府的行政领导错开的任职年限,这种安排既可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也可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第三,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要有足够的经费与人事支配权。建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后,要在政府与公用企业之间形成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并存的法律关系。

1.政府应对公用企业实施行业性的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公共行政之目的,期待行政客体的一定行为(作为、不作为)而实施的,其本身没有法拘束力,但可对行政客体直接起作用的一种行为形式。”[xii]目前,行政指导已成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经济事务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对公用企业运营模式的规制中,政府应从整个行业角度出发对所在行业的公用企业进行必要的行政指导,以促使其向预定目标靠拢。这是达到公用企业终极目标的需要,也是政企分开后,政府对公用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角色定位的需要。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指导性立法来规范行业竞争,预先阻却处于垄断地位公用企业的滥用行为;政府可以通过指导性政策、计划,来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可以通过信息指导,引导民间投资的流向,启发产品的开发;政府也可以运用舆论工具,对公用企业进行弹性监督,等等。

2.建立政府与个体公用企业之间的行政合同关系。行政合同又称是行政契约,是指“设立、变更和终止公法上的法律关系的合同”。[xiii]在国外这是一种比较发达的制度,主要类型有公共事业的特许权合同,公共工程合同,供给品和服务合同,公债合同,服务租赁合同,等等。[xiv]由于公用企业所提供的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基本产品和服务,因而保证服务的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和可信赖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又因公用企业与国家基础设施密切相关,其运营好坏影响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此外我国地区性的差异,也会引发公用企业倾向性投资行为。针对上述因素,政府往往需要与公用企业个体之间进行直接交涉,以达到其基本管理目标。在现阶段,政府与个体公用企业之间订立行政合同是较为合适的方法。在政府对公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为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指引下的具体行政管理目标,就需要与公用企业订立行政合同,对某些具体事务作出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这是政企分开后,政府达到其公共目标的有效手段。当然,在建立行政合同关系后,政府的信用问题也是要特别注意的。政府一定要严格履行合同,合理行使规制手段。在规制的过程中不得以公共利益需要等理由而无视个体利益的实现,政府要遵循信赖保护原则。

(三)强调被规制者的参与,保障民营化程序的公正

在我国的公用企业面前,国际社会公认的几项消费者权利——安全权、知情权、建议权与索赔权等均较难实现。因此未来的行政规制体制必须强调公众参与。程序正义十分重要,在民营化过程中,所有程序都应该公开透明,让民众所有的意见都能得到合理表达,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竞争及民意。以下三项制度尤其值得关注:

1.公开招标制度。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公用事业民营化,无疑可以减少不正当交易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制订公用事业民营化公开招标投标制度。

2.价格听证制度。公用事业民营化后,价格问题十分重要。各地已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开始探索一些有益的做法。应该根据价格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公用事业的价格听证制度,并保证消费者有获取定价信息与参与制定价格的权利。

3.规制谈判制度。民营化政策的出台应当通过规制当事人的协商谈判程序。该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在拟议规章前,先设立协商谈判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和公众代表组成。协商谈判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规制机构的规章制定必须依据协商谈判达成的合意。韩国的“规制基本法”对协商谈判程序有不同程度的规定。[xv]

4.公用事业信息公开制度。公用事业关系民生,应该建立公用事业信息公开制度,允许公民获取有关公用事业规划、运作的信息。

(四)强化政府信用,规制规制者。

行政规制是以法律和与此有关的政令、命令、规章为基础来实施的,而法律、政令、命令、规章本身并非完全与现实一致,因而规制者拥有一定的行政裁量权。同时,规制者也是“法定垄断者”,在以规制法律作后盾的权限之外,还具有自我强化法律权限的机制。行政裁量权和自我强化法律权限机制的存在,使规制者在经济规制活动中可能滥用职权,牟取私利,不按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规范自己行动,或出于某一目的维护某些集团利益,或单凭主观意志行事。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对规制者的规制和监督,使它们把消费者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基准,公正廉明,依法规制,当好“裁判员”而非做“运动员”。从传统行政法理论出发,对于规制者的规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实体法方面的限制,其次是程序法的限制,再次则为司法审查。

1.行政程序法的限制。“行政程序的设计宗旨就必须是促进行政机关准确地、不偏不倚地、合理地适用立法指令于特定案件或各类案件。”[xvi]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但现实的需要使得我们必须加快制订行政程序法的步伐,只有遵循正当的行政程序,规制机关才能较好地运用行政裁量权,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行政规制的司法审查。随着行政诉讼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必然要修改现行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的经济规制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在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同时,应当相应地修改国家赔偿法的有关条款,并制定国家补赔法,对于因政府滥用规制权力而蒙受损害和损失的公民和企业,国家应当给予相应的赔偿和补偿。

总之,我们要根据经济、合理等原则建立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规制体制,严格界定行政规制机关职能范围及其行使方式,并通过新的立法或修改现有实体法,对缺乏经济合理性的规制制度予以废除,同时保留和完善合理的规制制度,通过制订行政程序法、行政许可法,建立起行政规制的合理程序和规制者的规制结构。完善行政规制体制的关键在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只有彻底打破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以及政社不分的传统体制格局及其惯性,才能建立起较为中立和有效的行政体制,才能使有关行政机构的职能朝着微观规制的方向健康演变。惟此,公用事业民营化才能顺利得以实施。

注释:

[i]周志忍著《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序。

[ii][美]菲利克斯。A.尼格罗等著,郭晓来等译《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

[iii][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等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iv]同上,中文版前言。

[v][日]植草益著,朱绍文等译《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vi][美]保罗。A.萨谬尔森、威廉。D.诺斯豪斯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下),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872页。

[vii][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viii]JohnVickersandGeorgeYarrow,1988,Privatization:AnEconomicAnalysis,TheMITPress,p428.

[ix]RonaldC.Moe,“ExploringtheLimitsofPrivatization”,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vol.47(1987):453-460.

[x]SeeV.V.Ramanadham(ed,),1993,Privationaiton:AGlobalPerspective,Routledge,p.5.

[xi]GeorgeYarrow,1989,“DoesOwnershipmatter?”inG.Veljanovskieds.,PrivatizationandCompetition:AMarketProspectus,BillingsSonsLtd.,pp.52-69.

[xii][日]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143页。

[xiii][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xiv][法]古斯塔夫·佩泽尔著,廖坤明等译《法国行政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公用事业;民营化;行政规制;规制改革

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格水平和服务方式又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在公用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公用事业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供给,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不得不承担较大的公用事业建设与运营管理责任。由于政府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财政支出有限,造成公用事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进程。然而,随着市场功能的不断强化,私人部门对公用事业领域的渗透也越来越强-民营化,这就为公用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公用事业民营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一步改革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这也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发展公用事业的基本取向。

一、公共行政改革与公用事业的民营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这次公共行政改革的主题在于“体现了政府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i]于是“更多地依靠私人组织,更少地依靠政府来满足社会的需要”[ii]的民营化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民营化的优势在于不仅使政府卸去了过多的不必要的职能,而且充分发挥了公民、企业与社会的力量,从而实现社会治理下的共赢,正如美国学者萨瓦斯所言的“民营化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基本战略。它根植于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信念,即政府自身和自由健康社会中政府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适当角色。民营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的政府,更美好的社会。”[iii]一般认为,民营化源于1979年撒切尔政府基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而雷厉风行推行的公营事业民营化运动。而此后,有些国家如美国里根政府则竭力要求政府的部分功能实现民营化。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因为“民营化的一种更为专门的形式旨在改善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绩效。这包括打破不必要的政府垄断,在自来水供应、街道清扫、垃圾收集处理、公园和树木维护等公共服务供给中引进竞争。”[iv]

所谓公用事业(publicutilities),是指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为公众提供产品、服务或由公众使用的业务或行业。如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用事业法典》的规定,公用企业包括所有为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提供服务或商品的电力公司、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电报公司、运输公司、石油管道公司、污水处理公司、供热公司和桥梁通行费征收公司等。在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将公用企业定义为供水、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公用事业或行业的经营者。作为从事公用事业的主要组织,公用企业既具有企业的一切特性,是从事某种生产经营的商品经济组织,又有其特殊性:营业目标的公益性;市场地位的垄断性;服务渠道的管网化和产品不可贮性;公用事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不可分离,因其产品基本上不可贮存,只在存在消费需求时才能进行生产;运行的规模化和国家补贴等等。基于这些特征,传统理论认为,公用事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所谓自然垄断,是指单位产品或者服务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下降,从而要求该行业从最小有效规模出发,只是由一个企业进行生产。因此,历史上各国公用事业大多由国家垄断经营,或者由国家管制下的私人企业垄断经营,如美国。在公用事业垄断经营的情况下,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为克服市场失灵,防止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力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各国政府对公用企业普遍建立了行政规制制度,即行政机关依法通过审批或许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v]行政规制的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实际上管制过程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人为的市场力量,而不是约束自然垄断。”[vi]公用事业垄断经营导致该领域产生了企业内部无效率、商品及服务价格偏高而消费者选择偏少,政府财政负担过重,企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弊端。为此,20世纪80年代以美、英等国为先导,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公用企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改革浪潮。在此意义上,公用事业民营化属于公共行政改革的一部分,所谓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是指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实践是由经济学家成熟的理论反思作为前提的。他们认为,将公用企业笼统的视为自然垄断行业的理论并没有反映该行业的实际情况。因为:第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减少了企业的规模收益,因而提高了很多部门引入竞争的可能性,某些技术革命甚至事实上结束了过去自然垄断的状态。第二,所谓自然垄断的论证,大多采用在一个有限市场的框架下进行静态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根本忽视了市场不断动态变化的现实。第三,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减少甚至消灭规模经济。但如果从行政法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传统的行政规制制度本身也存在问题,即存在“规制失灵”。第一,行政机关与被规制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行政规制机构知道的有关垄断企业的信息要远少于企业所知道的相应信息。行政机关对企业直接规制的结果可能导致垄断企业内部无效率,资源无法合理配置。第二,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经济人行为可能导致规制失灵。直接充当规制者的政府部门或部分工作人员为追求自身利益往往被其规制的企业所俘虏,站在被规制者的立场而不是公众利益立场上实施规制行为。第三,行政规制机构的不完善承诺可能导致规制失灵。

从公共行政改革的视角来看,公用事业民营化有着三重目的和效能,即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公用事业民营化使得政府的管理重心向公共管理倾斜,“掌舵”而不是“划桨”,[vii]从一个新的层面推动了政府的机构改革、职能转换和政策制订。世界各国民营化的经验证明了这一观点。对于中国而言,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会对现行的行政规制体系带来冲击,要使公用事业民营化发挥作用,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规制体制,放松规制以及重新规制。

二、中国公用事业行政规制的现状分析

现代行政可分为给付行政和规制行政两大类。前者是通过向相对人提供精神或物质的利益达到对社会施加影响的行政作用;后者是通过对相对人的权利和自由予以限制达到社会规制效果的行政作用。行政规制一般被划分为社会性规制和经济性规制。所谓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人民的生活秩序为目的而进行的规制,如环境规制。经济性规制是指对企业及其经济活动的规制。公用事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各国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规制体系,从而确保公用事业公正且有效地实施,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公用事业领域国家垄断经营源自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减少产业内国有产业(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避免重复投资及确保必需性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公平利用,政府根据各个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性强弱及其各自的产业特点,以有关法律、法规及政令、规章、条例为依据,采取批准、认可、许可、命令等手段,对公用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规制。这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也因为政府资金的匮乏,阻碍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为改变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落后面貌,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近年我国开始对公用企业进行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但目前我国的公用事业大体上仍然是政府占据着主导地位,其规制体制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具体可参照表1来理解:

1.政企不分。目前中国各城市政府几乎都设有公用事业管理局或类似的政府机构,既负责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理工作,又由其所属的企业垂直垄断公用事业的经营活动,在产权和管理体制上,城市公用事业局与其所属的公用事业运营企业之间的政企不分主要表现在:公用事业的投资决策由公用事业局制定,公用事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由公用事业局编制;公用事业运营企业的经营者由公用事业局委派和考评;公用事业的亏损通过公用事业局获取财政补贴。这种体制的负面影响是行政权的寻租及“规制的捕获”等现象的产生。

2.法制不健全。目前,中国规范公用事业行为的法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规范一般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即1993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依据上述法律规定,1993年1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作为与上述第6条配套的规章,该规定具体列举并规范了当时实践中出现的几种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另一类是部门行政法。如铁路法、民用航空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目前适用起来存在不少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公用企业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前提下的规定,不能适应公用企业领域引入竞争后,建立与维护自由、公平、有效竞争秩序的需要。而其他的几部部门行政法也是同样的问题,强调了保证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对于经营主体的规范则较少一些。而一些急需规制的行业却没有部门法,这也是法制不健全的一个表现。

3.规制者行政能力不足。以价格规制机构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构为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物价部门作为专门的价格执法机构,依法负有执行有关价格法律法规、依定价目录制订有关商品和服务价格、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等职责,具有丰富的价格执法经验。然而,在对有关商品和服务进行定价和价格调整时,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是否能够获得充分的相关信息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如果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较深入的了解,就很难合理行使价格决策权和监督检查权。成功的价格规制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价格问题,这就要求规制者应当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而目前的物价部门显然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可以说行政能力不足。

4.程序不透明、规制缺乏监督机制。由于目前中国并无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这使得许多行政机关在行使规制权力时没有程序性限制,因而不同程度地侵害了公民和企业的听证权、知情权及参与权。规制机关、规制权力不受司法审查也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目前,在中国的司法审查的体制中,政府的规章制定行为尚未纳入法院的审查范围。法院的受案范围主要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这样的现实使行政机关可以不顾相对人的利益而滥用规制权力,而公民、企业面对随心所欲的政府规制权力无可奈何。

5.规制内容过于严厉,成本过高。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内容包括价格规制(收费规制)、进入规制、退出规制、投资规制、质量规制、财务规制等,其中以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为最重要的规制内容。(1)价格规制。即政府根据以各个规制产业为对象的规范价格行为的法律和法规,从资源有效配置和服务公平供给观点出发,以限制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的公用企业制定垄断价格、谋取垄断利润的行为为目的,对公共服务的价格(收费)水平和价格体系进行规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使行政机关对公用事业的价格规制收效形式化,成本过高,收效不大。(2)进入规制。在公用企业中,从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并确保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出发,政府允许特定一家或几家公司进入某行业,而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或从防止过度竞争的观点出发,政府视供求的平衡状况限制新的企业加入。中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在公用事业的市场进入规制方面是非常严厉的,许多行业处于独占或寡占状态,由政企不分的国有公用企业垄断经营,其他企业一般不能进入该领域。直到近年来,在某些行业的部分业务才放开经营。

这样的规制体制,带来了种种弊端,如公用企业亏损经营、政府财政补贴沉重;企业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生产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公用事业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缺乏稳定、规范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等等,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公众对公用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借鉴国外公用事业的先进经营理念,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思路也逐渐成了公共行政改革及公用事业改革的题中之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成了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主要标志。其一,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和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其二,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而江苏省2003年1月22日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也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建设部还专门向全国转发了这一文件,要求各地“重点研究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快市政公用企业改革步伐,推动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这些都说明了民营化正在朝着我们走来,明显地现行的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体制急需作出回应,否则将不利于民营化的发展。

表1中国公用事业行政规制状况简表

产业

进入规制

价格收费规制

规制法律

规制机关

电力

供电营业许可证、营业执照

核准

电力法(1995)、电网调度管理条例(1993)、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1996)及相关法规

电力监管委员会、地方经济综合主管部门、物价部门

城市供水

资质审查、工商登记

地方政府定价

城市供水条例(1994)及地方条例

建设部、地方政府及物价部门

城市燃气

地方政府垄断

地方政府定位

有关全国性及地方法规

同上

地铁

地方政府垄断

地方政府定价

同上

同上

城市出租车

营业执照

地方政府定价

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1988)及地方法规

建设部、交通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物价部门

邮政

国家垄断

法定价格

邮政法(1986)及其实施细则(1990)

信息产业部

电信

垄断

法定价格或地方政府定价

有关全国性及地方法规

信息产业部、物价部门

有线电视

许可

地方政府定价

有线电视管理规定(1994)

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铁路

法定垄断

法定价格

铁道法(1990)

铁道部、物价部门

地方铁路

审批

地方政府定价

同上

地方铁道局、物价部门

航空

许可、营业执照

法定价格

航空法(1995)

民航总局、物价部门

城市公交

地方政府垄断

地方政府定价

交通法及有关法规

交通部、物价部门

水运

许可、营业执照

行业指导

水路运输管理条例(1997)

同上

公路运输

营业执照

行业指导(客运)

放开(货运)

交通法及有关法规

同上

三、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行政规制的思路

公用事业民营化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方面,是政府通过市场化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有益探索。在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与监督有关公用事业的规制法律,颁发和修改企业经营许可证,制定与监督执行规制价格,对市场进入实行必要的规制等等。民营化过程是一个公用事业逐渐增加民营企业的比重,扩大其经营范围,相应减少国有企业比重,缩小其经营范围的过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民营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viii]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路径更应如此,走渐进道路,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行政学、行政法学等众多的学科出发来共同研究,需要从市场、企业以及公众、政府等多个维度来共同促进民营化改革的顺利进行。行政法学者研究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目的在于使政府“规模和职能适度,但有充足的能力提供法律、经济和集体物品生产的制度基础,从而使私营部门充分发挥其潜力。”[ix]提供制度供给,保障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顺利进行,是现行行政规制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与建构:

(一)加强和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规制(regulationbylaw)

从国外民营化的经验来看,以法律制度作为公用事业改革的准则,以立法为先导,依法行政,可以减少改革的盲目性。如英国政府根据电信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需要,在1981年制定了电信法,1984年又制定了新的电信法,在电力、煤气和自来水供应产业也分别制定了电力法(1989)、煤气法(1986)和自来水法(1989)。[x]这些法规由立法机构制定,它们确定了新的行政规制体制的基本框架,实际上就是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有鉴于此,目前我国应当以促进有效竞争为导向修改《铁路法》、《电力法》、《航空法》,制定《电信法》。在这些部门行政法中,应促进有效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根本指导思想,进而规定行政规制机构的设置、责权划分、市场结构等等;其次,还应抓紧修改和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理、城市燃气管理、城市供热管理、城市园林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规章;再次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制定《公用事业民营化条例》,作为对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指导性法律。在此条例中应重点解决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范围,建立公用事业民营化后各行业提供服务的技术标准,以及民营化方式的规范问题。目前学界对公用事业的范围以及民营化的范围都是有争论的,但大家一致认为在解决公用事业民营化范围重点应放在分离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业务和非垄断业务,自然垄断业务由国家授权的一家企业经营,对于非垄断业务则可以实行民营化。如电力输送(包括电力配送和分销业务)是自然垄断业务,而电力生产(发电)则是非垄断性业务。前者由单个公共企业或被规制的私人企业承担,而后者则可由多家私人企业竞争性经营。[xi]

(二)以政企分开为民营化的关键,建立独立性强的规制机构

所谓政企分开,就是要求规制机构一定要与规制对象分离,保持独立性。我国新近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设立的电监会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成立的。借鉴国外的规制经验,笔者认为确立可以成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作为规制的主要机构:第一,这样做在结构上使得其与政府政策部门分开,可以独立地执行监管政策而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扰,特别是作为现有公司股东的政府政策部门的不必要的干涉。其次,其由一个合议机构来集体领导,从人员构成来讲,该机构应当由行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组成,这些委员具有固定的、得到保证的、任命时间与政府的行政领导错开的任职年限,这种安排既可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也可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第三,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要有足够的经费与人事支配权。建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后,要在政府与公用企业之间形成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并存的法律关系。

1.政府应对公用企业实施行业性的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公共行政之目的,期待行政客体的一定行为(作为、不作为)而实施的,其本身没有法拘束力,但可对行政客体直接起作用的一种行为形式。”[xii]目前,行政指导已成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经济事务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对公用企业运营模式的规制中,政府应从整个行业角度出发对所在行业的公用企业进行必要的行政指导,以促使其向预定目标靠拢。这是达到公用企业终极目标的需要,也是政企分开后,政府对公用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角色定位的需要。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指导性立法来规范行业竞争,预先阻却处于垄断地位公用企业的滥用行为;政府可以通过指导性政策、计划,来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可以通过信息指导,引导民间投资的流向,启发产品的开发;政府也可以运用舆论工具,对公用企业进行弹性监督,等等。

2.建立政府与个体公用企业之间的行政合同关系。行政合同又称是行政契约,是指“设立、变更和终止公法上的法律关系的合同”。[xiii]在国外这是一种比较发达的制度,主要类型有公共事业的特许权合同,公共工程合同,供给品和服务合同,公债合同,服务租赁合同,等等。[xiv]由于公用企业所提供的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基本产品和服务,因而保证服务的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和可信赖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又因公用企业与国家基础设施密切相关,其运营好坏影响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此外我国地区性的差异,也会引发公用企业倾向性投资行为。针对上述因素,政府往往需要与公用企业个体之间进行直接交涉,以达到其基本管理目标。在现阶段,政府与个体公用企业之间订立行政合同是较为合适的方法。在政府对公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为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指引下的具体行政管理目标,就需要与公用企业订立行政合同,对某些具体事务作出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这是政企分开后,政府达到其公共目标的有效手段。当然,在建立行政合同关系后,政府的信用问题也是要特别注意的。政府一定要严格履行合同,合理行使规制手段。在规制的过程中不得以公共利益需要等理由而无视个体利益的实现,政府要遵循信赖保护原则。

(三)强调被规制者的参与,保障民营化程序的公正

在我国的公用企业面前,国际社会公认的几项消费者权利-安全权、知情权、建议权与索赔权等均较难实现。因此未来的行政规制体制必须强调公众参与。程序正义十分重要,在民营化过程中,所有程序都应该公开透明,让民众所有的意见都能得到合理表达,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竞争及民意。以下三项制度尤其值得关注:

1.公开招标制度。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公用事业民营化,无疑可以减少不正当交易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制订公用事业民营化公开招标投标制度。

2.价格听证制度。公用事业民营化后,价格问题十分重要。各地已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开始探索一些有益的做法。应该根据价格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公用事业的价格听证制度,并保证消费者有获取定价信息与参与制定价格的权利。

3.规制谈判制度。民营化政策的出台应当通过规制当事人的协商谈判程序。该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在拟议规章前,先设立协商谈判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和公众代表组成。协商谈判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规制机构的规章制定必须依据协商谈判达成的合意。韩国的“规制基本法”对协商谈判程序有不同程度的规定。[xv]

4.公用事业信息公开制度。公用事业关系民生,应该建立公用事业信息公开制度,允许公民获取有关公用事业规划、运作的信息。

(四)强化政府信用,规制规制者。

行政规制是以法律和与此有关的政令、命令、规章为基础来实施的,而法律、政令、命令、规章本身并非完全与现实一致,因而规制者拥有一定的行政裁量权。同时,规制者也是“法定垄断者”,在以规制法律作后盾的权限之外,还具有自我强化法律权限的机制。行政裁量权和自我强化法律权限机制的存在,使规制者在经济规制活动中可能滥用职权,牟取私利,不按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规范自己行动,或出于某一目的维护某些集团利益,或单凭主观意志行事。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对规制者的规制和监督,使它们把消费者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基准,公正廉明,依法规制,当好“裁判员”而非做“运动员”。从传统行政法理论出发,对于规制者的规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实体法方面的限制,其次是程序法的限制,再次则为司法审查。

1.行政程序法的限制。“行政程序的设计宗旨就必须是促进行政机关准确地、不偏不倚地、合理地适用立法指令于特定案件或各类案件。”[xvi]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但现实的需要使得我们必须加快制订行政程序法的步伐,只有遵循正当的行政程序,规制机关才能较好地运用行政裁量权,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行政规制的司法审查。随着行政诉讼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必然要修改现行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的经济规制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在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同时,应当相应地修改国家赔偿法的有关条款,并制定国家补赔法,对于因政府滥用规制权力而蒙受损害和损失的公民和企业,国家应当给予相应的赔偿和补偿。

总之,我们要根据经济、合理等原则建立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规制体制,严格界定行政规制机关职能范围及其行使方式,并通过新的立法或修改现有实体法,对缺乏经济合理性的规制制度予以废除,同时保留和完善合理的规制制度,通过制订行政程序法、行政许可法,建立起行政规制的合理程序和规制者的规制结构。完善行政规制体制的关键在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只有彻底打破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以及政社不分的传统体制格局及其惯性,才能建立起较为中立和有效的行政体制,才能使有关行政机构的职能朝着微观规制的方向健康演变。惟此,公用事业民营化才能顺利得以实施。

注释:

-

[i]周志忍著《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序。

[ii][美]菲利克斯。A.尼格罗等著,郭晓来等译《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

[iii][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等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iv]同上,中文版前言。

[v][日]植草益著,朱绍文等译《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vi][美]保罗。A.萨谬尔森、威廉。D.诺斯豪斯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下),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872页。

[vii][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viii]JohnVickersandGeorgeYarrow,1988,Privatization:AnEconomicAnalysis,TheMITPress,p428.

[ix]RonaldC.Moe,“ExploringtheLimitsofPrivatization”,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vol.47(1987):453-460.

[x]SeeV.V.Ramanadham(ed,),1993,Privationaiton:AGlobalPerspective,Routledge,p.5.

[xi]GeorgeYarrow,1989,“DoesOwnershipmatter?”inG.Veljanovskieds.,PrivatizationandCompetition:AMarketProspectus,Billings&SonsLtd.,pp.52-69.

[xii][日]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143页。

[xiii][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xiv][法]古斯塔夫。佩泽尔著,廖坤明等译《法国行政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