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栽培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1 18:15:31

高效栽培技术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1

1植物学特性

豌豆为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cm。植株绿色,主蔓上有一层淡淡的粉霜。叶片对生,长圆形、心形、扁圆形、椭圆形等,叶片长2~5cm、宽1~3cm。果荚长扁形,果实长5~10cm、宽1.0~1.5cm,内部有坚固的纤维层,果实表皮外有较为细小的毛,长2~3cm,果实内含种子2~15粒,种粒的数量与品种有关,果实成熟后可烹饪食用。

2对环境的要求

豌豆苗属长日照耐寒性作物,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5~18℃。能耐5℃低温,当高于25℃时,种子发芽速度加快,但幼苗长势弱,植株易早衰;若温度低于播种适温,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缓慢,不利于获取高产。豌豆苗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新垦地上也可栽植,以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pH值6.0~7.0)土壤为好,有利于获得优质高产。若土壤pH值低于5.5时,豌豆苗易发生病害。豌豆苗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湿,生长期排水不良易烂根,因此在低洼地应高畦栽培。

3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及播种方法

①品种选择生产上应注意选择茎叶肥嫩、纤维少、生长旺盛、无卷须或卷须不发达的品种,种子要求颗粒大、无病虫、无破损、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目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豌豆苗专用品种主要有翠玉、丰优1号(无须)、德华。a.翠玉。为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早熟,无须或卷须不发达,生长速度快,耐热、耐寒性中等,苗菜嫩绿,多次采收不易变老,抗病能力强。b.丰优1号。为成都仲衍种业有限公司选育,早熟,无须,叶片肥厚,纤维含量少,幼苗嫩尖粗壮,叶色深绿,主蔓采收后萌芽能力强,侧枝生长快而粗壮,采收期长,商品性极佳,产量比普通豌豆苗高30%左右,适宜秋季种植,保护地栽培可以提早上市。c.德华。为香港德华蔬菜种子有限公司选育,无须,植株紧凑,茎秆粗壮,叶片厚嫩,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口感甜而清香,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其他可作为豌豆苗生产的品种有饶平豌豆、中豌4号、604豌豆、四川籽缘大无须、重庆肥仔三号等,其中饶平豌豆、中豌4号产量高、抗性强、开花早,适合南方地区生产;604豌豆抗性强,开花迟,适合延迟栽培。无须豌豆中前期产量高。②整地播种选择晴天将地翻晒1周以上,种植前3天开沟整畦,整畦前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如堆渣肥等)500kg左右、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8kg,然后将肥和土混拌均匀后作成宽1.2m(含沟)的平畦。豌豆苗宜直播,一般采取条播或撒播的方式,适当密植。条播按行距15cm开沟,沟宽10cm左右、深5~8cm,每畦种3行,在沟中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0kg/667m2,然后用水浇透,待水略干后按株距5cm左右播种,每667m2用种量约4kg,播好后可在畦面撒一层草木灰,然后盖土,盖土厚度以填满沟为宜。撒播方法同条播,每667m2用种量10~12kg,播种后盖疏松泥土3~4cm。2种方法播后667m2均用900g/L乙草胺乳油40~50mL对水30~40kg防除杂草,喷药时应做到不漏、不重,喷湿地面为宜。

3.2田间管理

①水肥管理出苗前忌浇水,过湿易烂种,雨后注意及时排涝,防止田间湿度过大诱发病害。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齐苗后每667m2浇施10%腐熟人畜粪水250~300kg加尿素2kg,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浇施清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豌豆苗嫩梢部肥大,提高产量。一般10天左右浇1次水,雨天和晴天适当调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小水勤浇,防止土壤过干、过湿,每采收2~3次后随水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每667m2施尿素10~15kg。春、秋季节保护地生产需盖遮阳网降温,棚内温度宜保持在18~24℃,以利于苗菜茎秆粗壮,纤维含量少,口感细嫩。南方豌豆苗一般露地栽培,北方地区可露地和保护地生产,保护地内采收时间较长,单季产量高。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夏季6~8月气温偏高,自然条件下不适合生产。②病虫害防治豌豆苗病虫害较少,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防为主。应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清洁菜园,减少病虫基数,做好土壤和种子消毒工作。豌豆苗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潜叶蝇。白粉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应在采收前10天喷药预防,每667m2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600倍液喷雾;根腐病用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为害常致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此外其易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植株矮小枯死,应重点防治;潜叶蝇又称“鬼画符”,潜于叶膜下或茎秆中,致使植株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及光合作用下降。蚜虫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溶性液剂1000倍液轮换喷施;潜叶蝇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8%齐螨素(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保护地栽培可采用防虫网封闭和悬挂黄板诱杀的方法进行物理防治。③采收豌豆苗主要靠人工采摘,正常情况下一人可采摘3.0~3.5kg/h。豌豆苗在气候条件合适时生长迅速,应及时采收,防止老化。当幼苗长到7~8片叶时开始采收植株上部嫩梢,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及时采收,温度适宜时4天就可采收,温度低时15天左右采收。豌豆苗脆嫩、易老化、不耐储运,采收时菜苗不能过湿,最好以订单形式有计划生产。④留种根据豌豆苗花色,荚形和坐荚节位,选择种性纯正、生长健壮、分枝多的豌豆植株作留种母株。株选后,选形状规则的豆荚作种荚,其他种荚摘除。当豌豆开花结荚时,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30kg,以供豌豆果荚成熟期的养分要求。当藤蔓高20~30cm时在畦面设立支柱,拉好绳索以防植株倒伏。冬季时用稻草覆盖植株保温防冻,当作种的豌豆种荚变硬、颜色变黄时,选择晴天将整株留种豌豆拔起晾晒,待种荚晒干,脱粒扬净后置于阴凉通风处贮藏。收种时要密切掌握天气情况,于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阴天可整天收获),抢晴收获。

参考文献

[1]赖正锋,张少平,吴水金.不同品种豌豆苗的比较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53-54.

[2]唐坤宁.豌豆尖种植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3(10):10-11.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晚秋番茄;高效栽培;贵州册亨;者楼镇

晚秋番茄是册亨县者楼镇实施贵州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示范项目“晚秋反季节蔬菜项目”中瞄准目标市场需求、发挥当地气候优势开发的外销蔬菜品种之一,2009年在坪秧村、羊场村推广面积6.67hm2。在晚疫病暴发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为69.4t/hm2,最高产量112.6t/hm2,平均产值83250元/hm2,纯收入达6万元/hm2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播期,把握最佳上市期

应根据上市供应期来确定播期,册亨地区晚秋番茄的目标市场是贵阳、重庆、成都、湖南等周边大中城市,为避免与省内的关岭、罗甸以及省外的广西番茄上市期冲突,最佳上市供应期应安排在10~11月,此时番茄价格高,效益好。播期应选在8月中旬为宜。

2品种选择

应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选耐贮运、抗挤压、果实色泽鲜艳、空腔少、抗性强、不裂果、不绿肩、皮硬肉厚、丰产性好的品种。两广市场以中果型、大红色的品种为主,如金棚1号、浙江202、伊施尔812等。

3培育壮苗

3.1播种前的准备

3.1.1种子准备。栽种1hm2大田需要种子150g。

3.1.2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床,播种前10d深挖炕土,做成厢面宽100cm、高10cm、长度不等的高厢,按每栽1hm2大田准备苗床120~150m2。

3.1.3营养土的配制。用无病虫、无污染、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园田土6份与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份混合过筛,再按0.3%的比例加入三元复合肥,配置成疏松、肥沃的营养土[1]。

3.1.4地膜和遮阳网的准备。根据苗床长度准备。

3.2播种

3.2.1种子处理。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浸在50~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到30℃时停止,浸泡4~6h,捞出后进行消毒,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捞出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3.2.2播种。播种前1d用水把苗床浇透,第2天挖松整细整平,铺上1层营养土,浇透水,待水渗透后,将种子与适量细沙或细土拌匀后撒播,或按10cm×5cm的规格人工摆播。然后覆盖1cm厚的营养土。为防止番茄发生猝倒病,播种覆土后,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按1m2拌营养土8~10g再撒1层,厚度不超过0.5cm,再在苗床上用稻草覆盖,并在上面浇水保湿,拱架覆膜和盖遮阳网[2]。

3.3播种后的管理

出苗前一般温度都能满足要求,关键要注意湿度。水分不足,出苗慢且不整齐,要注意检查苗床水分,若床土水分不够要及时洒水,当见到有种子拱土时要及时揭去稻草和薄膜,并进行遮阳。齐苗后至2片真叶时要防止徒长,及时通风,湿度控制在50%~60%为好,如苗床缺水,在早晚进行补水。当温度高于30℃时,要遮荫降温;天气有雨时,要加盖雨膜,以防暴雨和冰雹。

3.4分苗假植

一般播种后25d左右,幼苗2~3片真叶时分苗假植。假植前10d准备假植苗床,按每栽1hm2大田准备苗床450m2,做成厢宽100cm、高10cm的假植床,每10m2假植床面上撒1.5kg复合肥、150kg浓粪水后挖翻覆膜,假植前1d再挖翻整细整平。按10cm×10cm的规格假植。假植后的水肥管理以掌握不干不浇水为原则,若需浇水应在早晚进行。在整个苗期,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

3.5苗龄和壮苗标准

苗龄40叶左右移栽。壮苗指标:株高20~25cm,茎粗0.6~0.8cm,叶片7~9个,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节间短。

4移栽和管理

4.1整地作厢与施基肥

前作收获后,及时翻犁炕土,采取深沟窄厢栽培,按140cm先开茅厢,在厢中央沟施基肥,施草粪圈肥30t/hm2以上(或鸡粪15t/hm2以上)、复合肥1125kg/hm2(或普钙750kg/hm2、硫酸钾225kg/hm2、尿素150kg/hm2),先在厢中央沟施有机肥,再将化肥施在有机肥上,做成厢面宽90cm、厢沟宽50cm、沟深20~30cm的高厢。

4.2移栽

每个厢面栽2行,行距65cm左右,株距40~45cm,栽3万株/hm2左右,移栽前1d苗床浇透水,以便于取苗,移栽后及时浇清粪水作定根水。

4.3插架绑蔓

当苗床30cm左右时插架绑蔓。采用人字型搭架方式,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及时绑蔓。

4.4水肥管理

定植后7~10d浇缓苗水,追施清粪水7500kg/hm2或追施复合肥150kg/hm2,以促进秧苗生长;在第1台果开始膨大时,及时浇水追施肥料,施清粪水15t/hm2或复合肥150kg/hm2。第1台果即将采收,第2、3台果迅速膨大时,追施复合肥225kg/hm2,第2~3台果采收后,施复合肥375kg/hm2。在上述3次追肥之间,即在苗期、花期后期,结合防病各喷1次0.3%磷酸二氢钾加稀土进行根外追肥,生长中后期加喷0.5%尿素,这样既可补充磷、钾营养,又可提高抗旱、抗病力,防早衰[3]。雨水多时,注意排水。连续干旱5d要浇灌水。

4.5整枝摘心

采取单杆整枝,见杈就打。随时摘除脚芽和被病虫危害的枝、叶、果,生长中、后期打掉植株下部的老黄叶。每台果花序留4~5个果,多余的及早摘掉,植株达到6~7台花序后,在顶部留2~3片叶摘心。

5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蚜虫病等;大田有: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脐腐病、小地老虎、蚜虫、棉铃虫等[4]。

5.1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重,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5.2防治方法

防治关键,苗期以防猝倒病为主,兼治其他病虫。实行统一进药、统一施药防治,加强监测,即时喷药。

5.2.1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洼窄厢栽培,施用腐熟有机肥,合理追肥,增施磷钾肥,采用人字架栽培,适时整枝打杈,及时清除下部老叶和病叶、病果、病株,搞好田间排水,加强田间通风,降低田间湿度。

5.2.2物理防治。黄板诱蚜,在黄色粘虫板(30cm×40cm)上涂1层废机油,插450~600块/hm2,板底高出植株顶部。采用温汤浸种,棉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

5.2.3药剂防治。①猝倒病。一般在低温多湿、光照不足、幼苗徒长时易发生。防治方法:一是搞好苗床处理和苗期管理;二是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并撒上干的草木灰;三是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猛杀生、多菌灵、巨收、杀毒矾等。②晚疫病。在低温阴雨湿度大、早晚多雾结露时易发生,相对湿度75%以上、气温15~25℃时极易流行,连续降雨、雨后转晴特别重,地势低凹、排水不良、通风差发病重。防治方法:预防为重,从苗期开始用药,带药移栽,在幼苗定植成活后和第1花序开花前进行预防,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猛杀生等药液预防;发病期及时用猛杀生、新万生、杀毒矾、瑞毒霉、琥铜甲霜等药剂防治,交替使用,7d左右1次。早疫病可参照晚疫病防治方法。③青枯病和枯萎病。整地前用生石灰1500~2250kg/hm2全园撒施。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烧毁,病窝撒石灰消毒,或用农用链霉素加可沙得或敌克松等灌根。④病毒病。发病初期用病毒A、加泰等喷雾。⑤小地老虎。移栽时用敌百虫制成毒饵(0.1kg敌百虫+50kg鲜菜或青草)于傍晚诱杀或灌根。⑥蚜虫。植株生长中有3~5头时开始防治,用辟蚜雾、呲虫林、乐果乳油等防治。⑦棉铃虫。可用虫满光、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

6采收分级

晚秋番茄在前期气温高,开花后40~50d左右成熟,后期气温下降,开花后60d左右成熟,采收要根据菜商需求,有的采收红果,有的采收彩色果。出售时对果子进行分级,剔除病果、虫果、畸形果,150g以上为1级果,100~150g为2级果,75~100g为3级果。

7参考文献

[1]苏景哲,徐辉.秋延番茄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5(3):13-14.

[2]王传军,王洪涛.多膜覆盖阳光棚秋延后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85.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辽东山梨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辽东山梨王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当地野生实生山梨资源中选育出的山梨实生变异新株系,2008年9月29日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鉴定并正式命名。该品种较普通山梨品种表现果实硕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栽培管理简单,适应性广,树体抗寒性、抗病性均较强等特点[1-2]。其植株生长健壮,树姿较开张,萌芽力与成枝力较强,中、短枝比例大,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易成花芽,容易获得高产。苗木栽植后3年结果,6~7年后进入丰产期。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是适宜在北方各省区推广栽培的优良晚熟梨新品种。目前,在抚顺市及其周边地区均有大面积推广栽培,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广阔。

1科学定植

1.1建园、整地、施肥

辽东山梨王适宜在所有秋子梨系统品种栽培的山地、丘陵缓坡、平地等立地条件下种植。但应避免在桧柏多的地方建园(以免梨锈病发生严重)。辽东山梨王的栽植时间因地域而定,秋栽、春栽均可。东北地区秋栽时,在上冻前要浇透封冻水,否则将影响成活率。春栽多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萌芽前进行。栽前挖坑,坑的规格为80cm×80cm×60cm,挖后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回填土后再选择优质、健壮嫁接苗木定植。要求根系充分伸展,东北地区春栽最好树下覆膜。

1.2栽植密度和树形

树形可采用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由于辽东山梨王具有早果性,结合当地栽培与技术条件,可适当密植提高前期经济效益。栽培密度为3m×3m、3m×4m、3m×5m,栽植675~1125株/hm2。

1.3合理配置授粉树

虽然辽东山梨王自花结实率较高,但生产上为确保坐果率、单果重和果实品质,应配置授粉品种。授粉树品种选择红金秋、金香水、花盖梨等,与授粉树的配置比例保持在5~6∶1。

2整形修剪

幼树以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成龄树以冬季修剪为主、夏季修剪为辅。幼树生长期,通过刻芽、环剥、拉枝、扭梢、摘心等技术,合理增加幼树成枝量,可扩大树冠,促进花芽形成[3]。生长期间及时疏除过多、过密、细弱、下垂、病虫害等无效枝,减少营养流失,加强通风透光,有利于树体有效营养成分的积累。由于辽东山梨王萌芽力、成枝力较强,冬季修剪应以多疏少截为主,扩大树冠,提早形成丰产树形。对成龄结果树的修剪重点在于调整好发育枝和结果枝的比例,做到以果控树、以树定果,合理确定载果量,确保树势健壮、中庸,连年丰产、高产。成龄树结果枝组修剪时,要有计划地更新复壮,调整大中型结果枝组的比例,使其均匀疏散分布。

3土肥水管理

山梨属于深根系树种,生产期间宜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特别是土层薄浅、结构不良的园地更要熟化土壤,逐年改良土层结构。肥水管理前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枝叶生长。幼树肥水严格遵循前促后控的原则,即6月中下旬停止追施氮肥,生长后期追施磷、钾肥[4]。幼树大量结果后,7月可适当少量施入氮肥,但果实采收前6周停用。生长季前期可混加0.3%~0.5%尿素和神露1号等叶面肥,加强树体营养,提高抗病能力。8月后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00倍液2次,以提高果实质量和增加枝条充实度。对成龄结果树,后期注意追施磷、钾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提高坐果率和次年产量。由于辽东山梨王长期在野外自然生长,一般年份靠自然降水就可以满足其生长需求。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花后幼果膨大期及时灌水,可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扩大同化面积,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重,并对后期的花芽分化有良好的作用。对于幼树的管理,因其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容易遭受旱涝灾害,要经常松土,干旱时浇水保墒。

4花果管理

幼树主要通过拉枝、枝条缓放、环割、环剥提早形成花芽。对成龄结果树,主要通过冬剪调整生长和结果枝的比例,控制结果枝、花果量。同时,生长季也应进行疏花疏果[5]。疏花时以花序伸出到初花期为宜,适当疏弱留强、疏长(长中果枝顶花芽)留短、疏腋(花芽)留顶、疏密留稀。调节枝梢留果数,以30~40片叶留1个果,每10~15cm长枝留1个果,每个花序留单果为好。疏果时应掌握弱树、多果树要早疏狠疏;旺树、少果树要少疏晚疏;内膛枝、弱枝要多疏少留;强枝要多留少疏,留大果疏小果,留好果疏病果、畸形果,留边果疏中心果。花期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则效果更佳。辽东山梨王开花早,开花期往往有晚霜冻害发生,在花期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遇到霜冻最有效的解救方法是熏烟法,用落叶、秸秆、杂草、枯枝等作熏烟材料,可有效减轻和预防冻害。

5病虫害防治

辽东山梨王对真菌性病害抗性较强,本着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重点对梨大食心虫、梨木虱、红蜘蛛等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病梢、病叶等,有效利用角纹瓢虫及花蝽等天敌的捕杀作用;早春秋末清洁果园,刮树皮应结合施基肥进行,将落叶、杂草清理集中,同肥料一起深埋;秋末灌封冻水等措施,可有效地消灭越冬成虫害虫;冬剪时剪除病虫花芽[6]。生长季前期可混加0.3%~0.5%尿素和神露1号等叶面肥,加强树体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生产管理中依据地区和栽培管理水平高低,用药时间、次数和防治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抚顺地区4月中旬,芽萌动前整树喷布3°Bé石硫合剂。4月下旬梨花吐白期是预防梨木虱的最佳时机,用药及时可达到彻底防治的目的。应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用药,对树体地上部分的茎、干、枝、芽重喷施。主要杀成虫的药剂有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2.5%澳氰菊酯2500倍液。5月10日前后梨树落花达90%左右是防治梨木虱的有利时期,喷施药剂有1.0%齐螨素6000倍液、28%梨星一号1000倍液、20%螨克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6000倍液。5月底至6月初新梢人工摘心后,可结合预防黑星病喷1∶2.5∶240波尔多液加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但要随配随用。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20d喷1次广普杀菌剂。宜交替使用药剂,例如波尔多液(1∶2∶200~24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福星乳油10000倍液、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梨大食心虫幼虫在芽膨大露白期转芽初期喷药防治,可喷敌杀死、氯氰菊酯、功夫菊酯等1000倍液,也可喷“1605”1000倍液。亦可在6月中下旬转果期对成虫喷灭扫利2000倍液防治。

6参考文献

[1]杨明山.优质抗寒新品种梨“辽东山梨王”[J].北方园艺,2009(8):176.

[2]李俊.优质梨新品种——辽东山梨王[J].山西果树,2010(1):54.

[3]吕执仁,张振方,郎进宝,等.翠冠梨的施肥与整剪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B12):220-221.

[4]谢艳梅.梨棚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0,42(5):35-37.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芥蓝;秋冬栽培;高产;优质;南方地区

芥蓝又称芥兰,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南方特产蔬菜之一,以其花薹和嫩叶为食用部分,营养非常丰富,是一种理想的保健蔬菜。芥蓝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可周年种植,但以秋冬栽培为主,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早秋宜选用顺宝芥蓝、绿宝芥蓝等中早熟杂交芥蓝品种或常规品种中花芥蓝,这类品种生育期相对较短,耐热性好,多以单薹采收为主。越冬栽培宜选用迟花芥蓝或粗薹芥蓝等,这类品种生育期较长,低温下生长良好,品质好,采收单薹后可以适时采收侧薹。

二、地块选择

芥蓝是一种根系好气性较强的蔬菜,所以栽培芥蓝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地块。

三、培育壮苗

3.1基质

有条件的可用泥炭土或椰糠等基质作无土育苗,宜采用72孔穴盘育苗。没有无土育苗条件的可以自配营养土,用6份无菌肥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在一起,加三元复合肥2kg/m3充分拌匀摊平在育苗畦中或装育苗盘。

3.2播种

育苗畦或育苗盘浇足底水,育苗盘内采用点播,每穴1~2粒,育苗畦中采用撒播,育苗床用种10g/m2,1hm2生产田需育苗床300m2,播后覆盖干燥细土0.3~0.5cm。

3.3播后管理

播种后用黑纱网覆盖,遮荫保湿。子叶出土后及时揭掉黑纱网,但不能浇水,此时要适当降低育苗土的湿度,防止小苗徒长成高脚苗。及时间苗,穴盘育苗保证1穴1株,育苗床育苗保持苗间距3cm,多余的用指甲掐掉生长点。注意苗期预防猝倒病及跳甲、小菜蛾,以防为害生长点。

四、定植

4.1定植时间

芥蓝一般苗龄22~25d即可定植。

4.2整地作畦

施充分腐熟的猪粪或鸡粪37.5~45.0t/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复合肥375kg/hm2,深犁耙平,作成包沟宽1.5~2.0m的深沟高畦。

4.3定植密度

中早熟品种的株行距为20cm×25cm,中晚熟品种的株行距为25cm×30cm。定植后浇透定植水,初秋时宜盖黑纱网,有利于缓苗,越冬栽培时宜选择晴天定植,温度高可以促进缓苗。

五、田间管理

5.1浇水

芥蓝喜欢湿润的土壤条件,但不耐涝,定植时必须浇透定根水,促生新根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平常田间土壤相对湿度应经常保持在饱水持水量的80%~90%。叶色鲜绿,油润,蜡质较少,是水分充足生长良好的标志,若叶小、颜色暗淡、蜡粉多,则是缺水的表现,要及时浇水。

5.2追肥

前期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采用随水淋施或根部穴施的方法,注意少量多次,采收前15d多以磷钾肥为主,辅以追施叶面有机生态肥料。每次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

5.3中耕及培土

芥蓝的栽培最忌土壤板结,保持根部的通透性非常重要,因此应及时中耕。为了保证在中耕时不伤及芥蓝的根系,可以在中耕时适当向根部培土。

六、病虫害防治

6.1病害

芥蓝很少发生病害,但在老菜区芥蓝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个别地方还会发生菌核病。霜霉病发病初期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每隔7d喷1次,连续2~3次。菌核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

6.2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跳甲、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蝇和蚜虫。尤其以跳甲的防治最为重要,宜采用综合防治,老菜区或大面积的叶菜成片种植区,定植前一定要将大部分的跳甲成虫杀死,可以采用跳甲绝、甲先决、甲好清等药喷雾,也可用5%毒死蜱颗粒剂15kg/hm2拌土撒施。特别要注意跳甲幼虫的防治,跳甲幼虫为害芥蓝的根部,芥蓝多在定植后不久表现为植株生长不良或植株萎蔫,芥蓝田生长不整齐或缺苗严重,拨出生长不正常的植株可见白色幼虫,可以用4.5%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液灌根防治。小菜蛾防治难点是抗药性强,可采用锐劲特、菜喜、除尽、甲维盐、阿维菌素+BT等药剂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不能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收期内使用农药要注意安全间隔期。

七、采收

芥蓝的菜薹包括薹叶和菜薹。在菜薹的形成过程中,前期以薹叶生长为主,后期以薹生长占优势。薹茎较粗大,节间较疏,薹叶少而细嫩,为优质菜薹。为保证质量,必须适时采收。采收的标准是齐口期,即芥蓝的花茎与基部叶片大致在同一高度,花球欲开而又未开的时候采收,质量最佳。

参考文献:

[1]秦耀国,杨翠芹,曹必好,等.芥蓝栽培与生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96-11498.

[2]曹华,郭玉晓.保护地芥蓝的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4):12-14.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5

论文摘要介绍茄子―伏菜秧-莴笋高效种植模式,并从茬口安排、水肥管理、设施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以供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南京市江宁区在南京近郊,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07万公顷以上,是南京地区蔬菜的主要供应区域。近年来,我区菜农在生产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年产值可达15万元/hm2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茬口安排

第1茬:春茄子,选用苏畸茄、南京紫长茄等品种,于每年10月上旬播种,大田用种量450g/hm2,育苗方式为大棚+小棚+草帘(营养钵育苗),11月上旬移入营养钵,12月上旬定植大棚,行距为大小行,大行70cm,小行50cm,株距30cm,把苗根连土栽入,栽后浇足定根水,并用碎土封好地膜定植孔,赶去地膜表面积水。第2年4月上旬至6月下旬采收,产量45~60t/hm2,产值可达12万元/hm2。

第2茬:伏菜秧,选用南京人爱吃的热抗青、绿星、早生华金等品种,6~7月初播种,大田用种量3.75~15.00kg/hm2,大棚架上覆盖防虫网或遮阳网后播种,7月中旬至8月初采收,产量15.0~22.5t/hm2,产值可达4.5万元/hm2。

第3茬:莴笋,选用二白皮、苦荬叶、圆叶白皮、竹叶青等品种,7月下旬播种育苗,莴笋在高温季节不容易发芽,所以必须经过处理,以打破休眠。一般播种前用清水浸种2~3d,然后包于潮湿纱布中置于15℃低温下催芽,也可吊在井中或放入冰箱冷藏柜中,有50%以上种子萌芽即可播种。准备好苗床,浇透水,播种,盖籽,铺干草或盖遮阳网,保湿,出苗即去除干草,改为小拱棚。7月底至8月前播种,11月上市;8月底至9月中旬播种,元旦上市。株行距25cm×25cm,栽9.75万株/hm2,产量60t/hm2,产值达9万元/hm2以上。

2水肥管理

茄子属喜肥蔬菜,结果期长,产量高,吸肥量大,定植前要施足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90t/hm2、过磷酸钙750kg/hm2、复合肥450kg/hm2,门茄谢花前一般不浇水,避免落花,待门茄普遍坐住果时,开始追肥灌水,不能大水漫灌,应用壶浇水。追肥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穴施)。第1次采收后,选择晴天上午追肥1次。以后每采收2次追1次肥,追肥用尿素150kg/hm2左右,中后期可适施稀粪水,以获取早熟高产。

伏菜秧施足基肥后不用追肥,施基肥为腐熟有机肥30t/hm2,复合肥375kg/hm2。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菜秧上市前每天早或晚浇1次清水或稀粪水,促进生长,始收后适当控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莴笋施腐熟有机肥30t/hm2、45%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中后期可适施稀粪水增加生长量。

3设施管理

春茄子先扣好大棚膜,暖棚7d后铺地膜定植。定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晚上保持12~15℃,开花结果期保持温度在25~30℃,以25℃为大棚启闭通风标准,阴雨天中午也应适当通风。

伏菜秧主要是在大棚架上覆盖好遮阳网、防虫网,防暴雨和害虫。重点做好遮阳、降温措施,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当夏季气温高于35℃时,青菜需加遮阳网,同时加旧薄膜或无纺布防暴雨。夏季菜秧浇水注意“天凉、地凉、水凉”的原则,即浇水时间为傍晚或清晨,忌高温日晒时浇水。夏季遮阳网在日出前盖、傍晚时揭开,下雨前盖、下雨后揭开,晴天盖、阴天要揭开。

莴笋喜欢较凉气候,生长适温为15~22℃,大棚盖膜不宜过早,要因天气而定,做到既防高温抽薹,又不受冻害。莴笋要及时采收,主茎顶端与植株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这时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4病虫害防治

茄子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黄萎病、绵疫病、早疫病及蚜虫、红蜘蛛。立枯病可用敌克松600倍液灌根;黄萎病、绵疫病可用多菌灵700倍液加代森锰锌600倍液喷施,青枯病可用农用链霉素或植病灵淋根。虫害可用乐斯本、杀虫双等喷杀。

伏菜秧主要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用50%辛硫磷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巴丹1500倍液喷雾。

莴笋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菌核病、灰霉病、蚜虫。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洒;软腐病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对水50kg灌根或喷雾;病毒病用病毒A400~5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用40%菌核净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斑潜蝇和蓟马可用毒死蜱、阿维菌素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

参考文献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西瓜;栽培技术;绿色;高效

大棚栽培西瓜优点很多,不仅上市早、品质好、价格高,而且还能通过人为调节和管理,使西瓜尽量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同时,大棚栽培西瓜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收入。现介绍大棚西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实现大棚西瓜节本提质增效。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西瓜是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32℃,当气温低于15℃时生长缓慢,低于10℃时停止生长。种子发芽适温为28~30℃,开花结果期适温为25~35℃,若气温低于18℃则很难坐果。西瓜喜好较大的昼夜温差,在适温范围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株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中糖分的积累。

1.2光照

西瓜是喜光作物,适宜光周期10~12h。8h以下的短日照条件对西瓜发育不利。1.3水分西瓜虽然具有很强的耐旱力,但其枝叶繁茂,茎叶和果实中含水量较高。因此,西瓜是需水量较多的作物。1.4土壤西瓜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沙土、壤土、黏土均可种植,但以沙质壤土最为适宜,土壤pH值5~7,忌连作。

2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西瓜品种早佳8424、京欣、早春红玉、春秀等。

3育苗

3.1育苗时间

一般在12月底至1月初开始育苗,要采用苗床底部铺设电热丝加温的方法,保持床温15~25℃。

3.2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肥沃、交通方便、近3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苗床宽度1.2~1.5m,长度根据需要确定。

3.3种子处理

3.3.1晒种选种。播种前2~3d,每天中午前后晒种3~4h,提高种子发芽力。晒后进行清选,选择健康、饱满、无病害的种子。3.3.2浸种。用55~60℃温水浸种15min,接着用20~25℃温水浸种4~6h。3.3.3拌种消毒。每1kg种子可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4~7g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8g,混拌种子。3.3.4催芽。将浸足水的种子洗净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淘洗种子,待芽长0.5~1.0cm时即可播种。

3.4苗床育苗

选择穴盘基质育苗法,冬春促早栽培提倡电热温床法。每穴播种1粒催过芽的种子,深度2cm左右。播种时最好将种子平放,防治“戴帽”出土,播完后覆盖薄膜。

3.5苗床管理

播种后,将出苗期温度控制在30℃左右。经过4~6d,大部分瓜苗拱土时,去除地膜,待80%出苗后,揭开薄膜的通风口通风,防止幼苗徒长。第1片真叶萌生时,白天床温保持25~28℃,夜间保持在16℃以上。定植前5~7d降温炼苗,移栽前2~3d全部去掉塑料薄膜。出苗前一般不浇水,若苗床干旱,可用温水喷洒,浇水应在晴天中午进行。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一般苗床浇2次水,第1次在真叶发生期,第2次在第2片真叶发生时[1]。

4整地施肥

提前深耕25~30cm,晒垡,将地块整平,便于浇水均匀,播种前旋耕2遍。旋地时,用10%辛硫磷颗粒剂或15%毒辛颗粒剂60~75kg/hm2拌土撒施,防治地下害虫。西瓜属喜肥作物,需肥量较大。西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两者合理搭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45t/hm2或袋装有机肥4500~6000kg/hm2、腐熟饼肥15t/hm2、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硼肥150kg/hm2、锌肥150kg/hm2。深翻耧平起垄[2]。西瓜施肥一定要做到六忌:忌单一施用大量氮肥;忌施用含氯肥料,否则影响糖分积累,使瓜味变淡;忌在表土施肥;忌阴雨天施肥;忌施肥部位离瓜根太近;忌干旱时施肥。

5定植

起宽30~40cm、高15~20cm的垄,喷施乙草胺或施田普封闭除草,中间摆微滴管,覆盖地膜,按株距35~40cm打好定植穴,行距2.5m左右,种植密度为9000~13500株/hm2。在苗龄3~4叶、地温连续3~5d超过13℃时开始定植,要选择连续晴天或冷尾暖头定植。定植时垄面与苗基质持平,嫁接处不能接触土壤。定植后用多菌灵500~800倍液灌根,每垄定植结束后覆盖薄膜,搭上拱棚。

6田间管理

6.1温度管理

定植后3~5d,密闭保温,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超过30℃要在背风处通风,夜间保持在15℃以上。进入伸蔓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温度不低于10℃。外界气温稳定在20℃时,撤去棚内拱棚,大棚两边卷起放风,促进降温、换气。

6.2整枝压蔓

大棚西瓜一般采用双蔓整枝或三蔓整枝,即保留主蔓和基部1条或2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及早摘除,坐果后一般不再整枝。双蔓整枝可以同时向大棚中心方向理蔓,三蔓整枝将主蔓和一条侧蔓向大棚中心方向理蔓,使蔓叶分布均匀。藤蔓每生长30~50cm需要压蔓1次,25~28叶时摘心。

6.3选瓜留瓜

一般中果型西瓜每株选留1个果型端正的瓜,小果型西瓜每株可选留2个果型端正的瓜。要求第一瓜坐果节位在13~18节内。选留早,瓜早熟但个小;选留晚,个大但不易坐瓜。坐果后及时疏果,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单瓜质量[3]。

6.4人工授粉

大棚西瓜需要人工授粉,选择主蔓上第12片叶以后的雌花(第2、3朵)易长成优质大瓜。人工授粉在雌花开放的当天上午7:00—10:00进行,即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将花粉轻轻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则采用生长调节剂授粉,即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溶液喷施于雌花子房。

6.5浇水

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太大。一般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可浇1次透水;此后保持地面见湿见干,节制灌水,提高地温,使瓜秧健壮。伸蔓期,可在秧苗“甩龙头”以后,用滴管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以润湿根际土壤为宜。开花坐果期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和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进入膨瓜期,应浇膨瓜水,开始浇水量不宜过大;当幼瓜长至直径15cm左右后,西瓜进入生长高峰期,一般每周浇水1次,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果实成熟前7~10d,采收前3~5d停止浇水[4]。

6.6追肥

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追施或冲施水溶肥,实现绿色高效。一是轻施苗肥,即随水冲施硝酸钙镁水溶肥150kg/hm2或尿素75kg/hm2。二是巧施伸蔓肥,即随水冲施鱼蛋白150kg/hm2,伸蔓中后期不追肥,防止生长过旺影响坐瓜。三是重施膨瓜肥,即随水冲施海藻精300kg/hm2或硫酸钾300kg/hm2。果实定个后,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云硼活性肥1~2次。

6.7光照管理

大棚西瓜应多接受光照,若光照不足,容易造成瓜蔓徒长、根系生长不良。提高大棚内光照强度的主要措施有选用无滴膜,保持棚膜清洁无灰尘,严格整枝理蔓,棚内温度稳定后及时撤除小棚膜。早春或阴雨天气,棚内光照强度低时,可考虑增设LED灯辅助光源等。

7病虫害防治

7.1病害防治

大棚西瓜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病毒病等。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或土壤处理;三是增施有机肥;四是选用嫁接西瓜苗;五是选用9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5%吡唑嘧菌酯悬浮剂、40%氟硅唑乳油、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施防治。

7.2虫害防治

大棚西瓜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蛆、蚜虫等。防治蝼蛄、蛴螬,可用10%辛硫磷颗粒剂或15%毒辛颗粒剂60~75kg/hm2拌土撒施,或用敌百虫拌炒熟的麦麸诱杀;防治地蛆,可用50%辛硫磷杀灭虫卵,或幼苗期用2.5%惠速灵+2.5%溴氰菊酯800倍液喷淋幼苗根茎部;防治蚜虫,可用70%吡虫啉3000倍液或20%啶虫脒1000倍液。

8适时采收

大棚西瓜因前期气温低,故成熟时间长。第一批瓜一般35~40d成熟,随着气温升高,成熟时间加快,第二批瓜30~35d成熟,也可根据授粉标记日期或皮色进行采收。每茬瓜采收结束后,清理老瓜秧,及时施肥浇水,从根部继续发出新的瓜蔓,保留健壮瓜蔓,继续结瓜,可多茬收获。

9参考文献

[1]焦自高.棚室西瓜栽培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陈碧华,周俊国.大棚西瓜栽培关键技术与疑难问题解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

[3]何晓庆,问亚军,孟延,等.大棚西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果菜,2019,39(2):73-75.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7

论文摘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采用丝瓜络—芥菜—榨菜三季套种栽培模式,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分别介绍该模式下丝瓜络、芥菜、榨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余姚市地处杭州湾南岸,由滨海平原、河网平原、山区组成,其中滨海平原面积1万公顷,是本市主要经济作物产区,也是复种指数高、经济效益高的产区,一般产值全年能达到4.5~6.0万元/hm2。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值,调整种植结构,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技推广服务总站在滨海平原泗门镇夹塘村进行了16.67hm2丝瓜络、芥菜、榨菜三季套种高产高效模式探索示范方,丝瓜络产量1875~2250kg/hm2,保护价20元/kg,能收3.75万元/hm2,秋季芥菜7500元/hm2,冬季榨菜3.0万元/hm2,总产值达到7.5万元/hm2以上。在实施中,抓好各季技术环节,达到季季稳产高产,具体措施如下。

1春季丝瓜络高产栽培技术

1.1播(育)前准备

选择好品种,当前丝瓜络种植品种只有大种和小种2个品种,都可以种植,选择好品种后进行选种、晒种,播(育)前进行种子温烫浸种,50~55℃温水,浸种5~6h,捞上后可催芽或直接播种。

育苗移栽的,可在上年冬季做好营养土配制工作。营养土配制可选菜园土70%,充分腐熟的猪粪或堆肥30%,加上0.1%复合肥、3%~5%磷肥,充分拌匀堆制覆盖后待用,要用时再加0.1%多菌灵拌匀达到杀菌或抑制病害的发生。

1.2培育适龄壮秧

丝瓜络种子发芽温度15℃以上,因此育苗在3月底前进行,直接播种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育苗方法可采用营养钵或方格育苗,育苗的可采用双膜覆盖,利于增湿保温,便于管理,促进早收,缓和劳力矛盾。

1.3适时移栽

定植或播前应选择湿度适中的墒口地整地,一般畦宽2.5m(连沟),在整地前,在定株行外30cm,开沟施好基肥,然后粉碎硬块,耙成胶背型,畦面做到细、匀、胖,并喷好除草剂,覆盖好地膜待移栽,适龄壮秧移栽时掌握株距间25cm,密度1.5万株/hm2左右。

1.4搭架引蔓

丝瓜络种植后即可搭架,架高2m左右,棚架以2.5m×3.0m距离支杆,钢丝或铅丝50cm间隔与种植株平行拉扎攀紧,搭架要结实牢固,能经得起鲜瓜重量的负荷和台风袭击。插小竹竿引蔓上架或待瓜蔓长到2.3~2.5m时可引蔓上架,不管瓜蔓长短,上架后的瓜蔓顶脑应齐全并进,以利其在架上平衡伸长,便于管理。

1.5整枝

通过整枝控制营养物质流向,整枝有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单蔓整枝就是靠一条主蔓结瓜,其子蔓或孙蔓全部去除。单蔓整枝的优点是瓜农操作方便,坐瓜后供应养分集中,一般都采取单蔓整枝。整枝内容是去雄花、去须、去子蔓、摘老叶、打主蔓顶,一般已有2~3条幼瓜形成情况下采取打顶,当瓜结到30cm左右时,留一主瓜,去掉其余瓜。

1.6施肥

施肥总的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坐瓜肥,追施膨瓜肥,补施打顶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苗肥以氮肥为主,坐瓜膨瓜以氮、磷、钾肥为主。施追肥方法以浇肥为主,并在离根部50cm以外施入,以免产生肥害,同时做到根茎两侧轮换施肥。

1.7防治病虫害

病虫防治是获得丝瓜络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要抓好后期病虫防治,而且以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特别要注意防治“两病两虫”,即霜霉病、绵腐病、瓜绢螟和斜纹夜蛾。

1.8适时采摘和选瓜留种

采摘时期对丝瓜络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以八、九成熟时采摘为宜,成熟1批,采摘1批。其采摘标准是:瓜体由软变硬,瓜皮转为淡黄、瓜柄转黄,瓜蒂变软,并有一圈明显的黄色环带,花蕊发焦脱落,重量明显减轻,手捏可听到轻微暴裂声,瓜蒂凹度逐渐变大时即可采摘。

果实采摘后需经脱皮方可得丝瓜络,脱皮以水浸烂皮方法,浸入河中或水缸中3~4d即可捞起去皮、去籽,在清水中清洗,晒4~5d即可收藏。

选瓜留种,由于受昆虫、风等媒介影响,很易串花,使品种产生混杂退化,故每年需提纯复壮,并做到隔离制种。瓜种选留以瓜身挺直匀称、长度70cm以上、瓜络室数多的优质丝瓜络作为良种选育。

2秋季包心芥菜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应选择早、中熟品种为好,既可以充分利用秋季光温资源,又不影响冬季榨菜种植。

2.2育苗壮秧

播期为7月下旬,以育苗移栽为好,采取穴盘育苗,有利早收,苗期应去劣苗、病苗,防好蚜虫、小菜蛾和夜蛾等害虫。

2.3移栽定植

丝瓜络一般是8月底前采收完,正适芥菜移栽,种植密度5.25~6.00万株/hm2。

2.4大田管理

移栽后结合抗旱应及时薄肥勤施,一般由淡到浓,可以每7d施1次,并根据情况及时中耕除草,开好沟以防暴雨冲刷和雨后积水。重施结球肥,在9月20~25日左右早熟包心芥菜开始结球包心。包心开始应施好重肥,可用尿素300kg/hm2加氯化钾150kg/hm2施好第1次肥料,隔10d后施好第2次。

2.5防治病虫害

病害主要防治好病毒病、软腐病和黑斑病;虫害除防治蚜虫外,还要注意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和夜蛾类害虫。

2.6适时收获

当外叶老健,叶球结实,应及时采收。收获时去老根、外边老叶,割除叶球外未包叶片,留茎部叶柄,即可销售。

3冬季榨菜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应适应加工需要,要选择既可加工成品榨菜,又可以切丝加工的品种,如余缩1号。

3.2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9月底至10月初,播种量6kg/hm2左右,播前种子用10%磷酸三钠处理10min,然后清洗10遍,以钝化病毒,减轻病害为害。

3.3适时移栽

移栽适期应在11月上旬为好,行距24cm,株距12cm左右,栽30万株/hm2左右,移前施足基肥,一般应用有机肥30.0~37.5t/hm2,翻耕入土,整畦时施入榨菜专用复合肥750kg/hm2或其他肥料。

3.4大田管理

及时施好定根肥,移栽后,用60~75kg/hm2尿素加水15t施好定根肥。瘤茎膨大初期,在1月下旬施好第2次肥,可用碳铵375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氯化钾75kg/hm2,加水22.5t浇施。瘤茎膨大盛期,在2月下旬施好重肥,可用尿素375kg/hm2、氯化钾187.5kg/hm2加水浇施。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8

论文摘要总结了中华寿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加强土肥水管理、搞好花果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应用纺锤形整枝技术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中华寿桃是一个优良的晚熟品种。2000~2008年笔者在招远市进行了中华寿桃优质高效栽培试验,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属大陆性半湿润气候,试验期年平均气温11.7℃,年平均降水量640mm。2002年和2004年均在4月24~25日发生霜冻,最低气温分别达到-2.7℃和-3℃。试验点安排在招远市蚕庄镇前孙家村村东。1995年建园,桃园面积1.67hm2,品种为中华寿桃,授粉品种为春艳。株行距为2m×3m改为4m×3m,土壤为棕壤土,pH值为6.2~6.4。其中清耕树盘加化学除草的666.7m2。连续9年平均产果42.75t/hm2,优质果率达到86%,果品平均收入超过12万元/hm2。现将中华寿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加强土肥水管理

1.1改变土壤管理制度与树盘管理方法

招远市桃园管理主要采取清耕法和化学免耕法。清耕法因具有提温保墒的效果而被长期应用,但易破坏土壤化学结构;化学免耕法主要是应用化学物质进行除草,其中全杀灭性除草剂的应用,要求操作严格,如有不慎,应用浓度偏高,可抑制果树生长,甚至死亡,且易导致土壤污染。为此,在桃园土壤管理上,改清耕法为双覆盖法,改树盘为起背覆垄。一是覆草,覆盖稻草15t/hm2左右,然后将原树盘背土或行间土翻压在草上;二是覆盖黑色地膜,于每年早春或晚秋,结合施基肥将树盘翻20~30cm,将熟土翻至树干周围整平,行间留30~50cm作业道,在萌芽后灌水,覆上黑色地膜,每行树一边覆盖一幅黑色地膜,在膜上压少许泥土,以防被风刮起。在树干两侧1m处各挖1条宽30~40cm,深10~20cm的灌水沟,灌水时随两边沟渠进行,每隔2~3株树设一横坝,改变横坝高低控制灌水量。

1.2建立地下营养库,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适当控氮控水

一是在果树两侧离干60cm处,顺行向各挖1条宽、深分别为50cm、60cm的渠,将熟土回填至渠底1/5时,加压麦秧等草,厚度20cm,按土杂肥75t/hm2撒施于草层上,与生土拌匀,然后全部回填,灌水沉实;二是于每年秋季或借雨季施肥,按1kg果施1kg肥的标准,施入有机肥。在果实膨大期前及时追施磷钾肥,同时适当控氮控水。

2搞好花果管理

2.1避过霜冻或减轻霜冻的伤害

在招远,桃树的花期一般在4月上旬或上中旬,此时多有霜冻发生。避过霜冻或减轻霜冻伤害的措施:一是提高树体抗性。通过增强树体营养,控制新梢旺长,合理枝果留量,及时搞好病防,提高树体的抗冻能力。二是适当推迟花期。由于黑色地膜具有遮光的作用,且可将直射光转化为散射光,降低了土壤温度。据2003~2005年4月5~20日调查,覆黑膜园片10cm处土壤温度较露天园片低1.5℃,可推迟花期。采取培土覆黑膜技术,在萌芽后1~2d灌水1~2次,可推迟花期2~4d。三是严格留果标准。一般40~60cm的枝留2~3个果,30~40cm的枝留1~2个,20~30cm的枝留1个果,平均每株树留果150~160个,疏去病虫果及果形不正的果。

2.2果实套袋

露天栽培中华寿桃极易发生果实裂口,影响果实外观质量。果实套袋是果品质量的保证。在树体生长健壮,果园通风透光,搞好病虫防治的基础上,花后40d左右,于天气晴好时,选择优质双层纸袋,将纸袋通气口打开,由下向上将果套于袋内,并将袋口封紧封严。于采果前7~15d,先将袋口打开通风2~3d,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一次性除袋。

3纺锤形整枝修剪

传统的桃树整形修剪技术,在树形上多采用开心形、盘形整枝。在修剪时,多采取重回缩骨干枝,一长一短或一长两短培养结果枝组,即:结果枝长20~30cm,结果预备枝(培养翌年结果枝)3~5cm。由于修剪量大,进入结果期较晚,树势难以平衡。为此,在中华寿桃品种上采取了纺锤形整枝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整形修剪的原则为:顺其自然,长枝修剪,背上换头,控头外延。干高30~40cm,有中干,树高2.5m左右。初果期树主枝8~10个,层间距20~30cm;结果期树主枝6~8个,层间距为40~50cm。主枝在中心干上螺旋插空培养,第1层主枝角度60~80°,其他主枝角度为80~90°。幼树期整形修剪的任务是培养骨架,加速成冠。修剪的主要特点是以夏剪为主长留长放,培养骨架枝角开张,促花结果增加枝量。采取整形修剪与肥水技术、夏剪、激素调控等相结合的措施。即:定植当年,加大措施保成活,肥水、激素促生长,夏剪摘心促分枝,秋季拉枝控旺长。结果期整形修剪的任务是维持树势平衡,及时更新复壮。修剪的主要特点是以疏为主通风透光,背上换头更新复壮,极重短截控制旺长。冬季剪留枝量一般每株80~120条,平均每株100条左右。结果枝间距20cm左右。疏除枝轴直径0.6cm以上以及枝轴直径0.4cm以下的枝。

4加强病虫害防治

中华寿桃的病虫防治工作重点是“两病三虫”,即:细菌穿孔病、疮痂病、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和潜叶蛾。具体防治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提高树体抗性为基础,以矿质源农药、生物农药为主体,以化学农药为辅,综合应用物理农艺措施,控制病虫的发生。减少病虫越冬基数,于落叶前采果后15d(11月中旬至下旬)全树喷施1次1°Bé的石硫合剂加100倍的尿素加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桃树发芽前10~15d喷施1次1∶1∶200倍的波尔多液;彻底清树清园,剪除树上的枯枝枯叶,并清理出果园。修剪时,只留0.4~0.6cm枝径的枝,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在病虫防治工作中,用农用链霉素配合代森系列农药控制细菌穿孔病的发生;用内吸性杀菌剂控制疮痂病的发生危害。采取地下覆膜树上套袋的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桃小食心虫的出土及危害;用灭幼脲系列农药控制潜叶蛾的发生危害。

参考文献

[1]汤莉燕.中华寿桃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42.

[2]周吉生,秦庆红,王传军.中华寿桃一优两高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6(10):22.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砂糖橘;栽培技术;广西西林

砂糖橘果肉松脆,味道甜美,富含纤维素和脂肪,果糖和蔗糖含量极高,可以满足人体基本的营养需求,市场需求很大。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砂糖橘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集约化发展已经初步实现。特别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砂糖橘产业是当地扶持的主要产业,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具有显著作用。西林县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造就了西林砂糖橘高产、优质的特性。西林砂糖橘果实扁圆、大小适中、果皮橙红色、果实皮薄、肉质鲜嫩、入口即化、甜度高、口感好,相比其他产区的砂糖橘质量更优良、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香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西林县2002年引种砂糖橘,在政府和市场环境的引导下,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西林县老百姓的“脱贫果”“致富果”。2011年西林县被冠以“中国砂糖橘之乡”的称号,2012年西林砂糖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截至2020年10月底,西林县砂糖橘种植面积达1.35万hm2,挂果面积约0.97万hm2,产量高达28万t,年产值18亿元。西林县农民人均种植砂糖橘达667m2以上,是全区农民人均种植砂糖橘最多的县份之一。该产业已成为西林县农民脱贫致富、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建成农业核心示范区和柑橘标准园53个,是桂西北最大的砂糖橘生产基地。在王子山脚下,“两带”“两园区”优质柑橘产业经济带(园区)已经形成。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科学的产业规划、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了高海拔地区“砂糖橘特优区”。在砂糖橘栽培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砂糖橘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本文总结了砂糖橘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园地选择

砂糖橘的产量和质量与土壤、气候密切相关,须严格选择园地。园地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为5.5~6.5的地块,以坡度15°以下的向阳缓坡为佳[1]。为了增加砂糖橘的甜度,优选光照充足的地块建园。砂糖橘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园地必须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在规划果园时,应科学规划供水(水库)和排水系统,以确保旱能浇涝能排[2]。

2苗木选择

为了确保砂糖橘幼苗的高存活率和高产,在进行栽培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优良品种。在选择幼苗时,工作人员应选择根部牢固且完整、没有病虫害的健壮杯装幼苗。

3起畦定植

砂糖橘幼苗通常在春季或秋冬季移栽。种植畦的高度和宽度分别控制在40cm和200cm左右,长度根据地块实际情况确定。移栽前,在种植畦间施足有机肥,并与表土混合均匀。根据幼苗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可以添加一定量的磷肥,以确保存活率。移栽时,将幼苗放在定植畦内[3],浇足水,并拉伸根系,提高果树幼苗含水量,然后回填土壤、压实。在山区种植时,必须严格控制种植密度,株行距以2.5m×4.0m为宜,可以有效确保光照和营养,并防止土地浪费,保障果农的经济利益。

4土肥水管理

砂糖橘果园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是由斜坡上的土壤侵蚀地形引起的,导致土壤中有机肥料流失[4]。土壤肥力和水分直接影响砂糖橘的质量和产量。在耕作过程中,须加强水肥管理。芽前约20d,施用以氮肥为主的强芽肥,并犁沟,为新梢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芽前约7d,施1次促梢肥,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取决于树体大小,一般情况下,第1年为150g/株,第2年为200g/株,第3年为350g/株。砂糖橘进入果实生长期后,在2月初施用高浓度硫酸钾肥料,施氮肥150g/株、磷肥150g/株、钾肥200g/株,占全年施肥量的25%~35%;在第2次落果之前(6月初),施尿素50g/株、磷肥100g/株和钾肥150g/株作稳定花果肥,占每年施肥量的10%~15%。施肥时,要与茎基部保持大约20cm的距离,以防烧根。施肥后,应进行灌溉。由于砂糖橘幼苗时期根系发育不完整,可以采取施水肥的施肥方法,2年后方可大量施肥。砂糖橘灌溉时间应根据土壤水分含量、气候和其他因素确定,足够的水分可以促进植株生长,但是过多的水分可能会导致植株根部腐烂或者死亡。因此,在干旱期间须做到及时灌溉水,以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遇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以防止植物根部腐烂或影响果树生长。土壤水分含量大于25%且小于65%可以作为灌溉指标。果园灌溉可以采取喷灌或滴灌,需要根据该地区降雨特征合理选择灌溉方法。通常,建议在夏季和秋季的晚上以及冬季白天土壤温度较高时进行灌溉。此外,在砂糖橘定植初期,为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可以在行间种植其他农作物。例如,在砂糖橘行间种植绿肥或者矮秆豆科植物,既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也可以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5整形修剪

砂糖橘整枝修剪可以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即移植后于主茎距地面40cm处短截。发芽后,在主干上选择方向不同的3个新梢作主枝,主枝和主干之间的夹角约45°。若角度较小,需要使用绳拉开角,一般在夏季生长期进行。在树枝成熟后,于30cm左右处进行短截,在主枝上培养3个方向不同的辅助枝,并使用此方法拉伸树的骨干枝。砂糖橘枝条密集,应去除多余枝条,每次修剪时留下约4条枝梢。结果后,砂糖橘的营养生长相对活跃,春梢、夏梢萌发与幼果生长争夺养分,对果实生长非常不利,应疏春梢、控夏梢。秋梢是来年的主要结果母枝,秋季芽良好生长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因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促秋芽。在冬季修剪时,要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和死亡枝,并解决遮阴问题,促进内膛春芽生长。

6病虫害防治

6.1虫害

如果在叶上发现红蜘蛛,可以使用1.8%阿维菌素2500倍液和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防治。对于锈螨(锈壁虱),可以使用24%万灵水剂800倍液或20%豪丰乳油1000倍进行处理。对于红蜡蚧,应使用10%速效灵乳油250倍液或45%毒死蜱乳油8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防治。对于蚜虫,可以通过剪除越冬虫卵以及喷洒啶虫脒、乐果、丁硫克百威等防治。

6.2病害

对于柑橘溃疡病,可选择农用链霉素6000U/mL,加入1%乙醇、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防治。预防和治疗炭疽病,可以使用0.5%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另外,对于疮痂病,可以喷洒50%退菌特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预防和治疗。

7科学采摘

必须综合考虑科学采摘和适宜性原则,即水果的销售渠道、用途和种植区的自然条件。砂糖橘在11月中下旬逐渐成熟,具体的成熟期应根据该地区气候特征而定。砂糖橘采摘时间影响次年果园产量、质量和活力。若果实收获太早,砂糖橘还没有完全发育,会缺乏营养,果品质量下降。如果长时间未采收,橘子会自动脱落,严重影响产量,而且还会增加发霉概率。要存储水果,就要在果实充实并且果肉变硬时采摘,缓慢拉动果实并轻剪,以便存储和运输。

8结语

近年来,西林县砂糖橘已开始向产化方向发展,生产商非常关注产量和质量问题。农业保护部门和农业技术中心应积极推广无公害砂糖橘高效栽培技术,并定期对农民开展栽培技术培训,提高无公害砂糖橘高效栽培技术水平。同时,果农需要加强对新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促进西林县砂糖橘产业发展。

9参考文献

[1]覃永远,吕佩倩.砂糖橘种植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0,14(5):5-6.

[2]唐艳,张欣,陈传武,等.砂糖橘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J].南方园艺,2018,29(4):25-29.

[3]赵和平.砂糖橘高产栽培及防控黄龙病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8):14.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香菇;栽培技术;技术要点

1生产技术流程

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资源条件,当地香菇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以夏菇种植为主,生产周期是一年,从第一年11月份做菌棒开始,第二年4月份上架出菇,到11月份结束。生产技术流程为:料袋制作—灭菌和冷却—接种—发菌—出菇管理—常态防治病虫害。

2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1料袋制作

2.1.1培养料选择。当地香菇培养料多以木屑、麦麸、石膏粉为主原料。木屑要求阔叶林硬杂木,且不含芳香气味。木屑、麦麸、石膏粉均力求新鲜、干净、无霉变、无病虫、无异味、无有害污染物污染,具有该品种原有的色、香、味和固有的组织特征。原材料经过香菇技术专家检验、化验,合格后才可使用。2.1.2培养料配制。常用配方,木屑:麦麸:石膏粉=79%:20%:1%。原料称量要精确,搅拌要均匀。含水量需控制在52%~55%之间,pH值7~7.5之间。注意:从源头上控制香菇病虫害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拌料时必须细致检查原料质量,剔除发酸、发热、变色、结块、发霉有异味的原料。水源选择地下深井水。2.1.3培养料装袋。塑料内袋选用18cm×60cm,0.06m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袋,用装袋机装袋。注意:料袋湿重3.1~3.2kg,拌料至装袋结束不超过4h,为了防止培养基酸败,装袋后尽快放置于灭菌车,进入高压锅仓内灭菌,不能过夜。填料要紧实、均匀、袋壁无破损,用扎口机扎口,然后认真检查菌棒,检出破损、微孔和松软的袋,微孔袋用胶带贴好,破损和松软的袋重新装袋。

2.2灭菌及冷却

将料袋放入不锈钢层架,送入高压灭菌锅仓内,利用锅炉旺火加温,4h锅仓温度达到110℃,保持6h后再焖置1h,期间不可调温、不得停火,确保袋内杂菌全部死亡。查看灭菌操作屏电子数据,达标后,待锅仓内的温度降至85℃时出锅进入预冷间,降至50℃以下进入强冷间,降至25℃以下进入待接种间。注意:冷却间及接种间必须每日进行卫生清理,放置菌棒前打开净化风机进行空间净化。

2.3接种

2.3.1菌种选择:选择菌丝外观健壮洁白,菌龄适当的菌种,去除旧菌块和菌袋表面的瘤状物。使用前菌种袋表面用75%酒精擦拭消毒。2.3.2接种方法:用接种机进行接种,每日接种前1h开启接种室内净化及臭氧、紫外线消毒设备,净化空间。接种前接种人员要洗发,剪指甲,换好防菌服、一次性手套、帽、鞋,才可进入接种间,然后用75%酒精对接种工具、接种部位以及手进行消毒,接种后套洁净外袋,及时运往发菌棚。注意:接种室内杜绝人员出入。接种工作完成后必须将工作垃圾倒在指定地点,不能引发空间感染,始终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干净。

2.4养菌期管理

一定要勤查勤看,细致入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避免烧菌、杂菌污染、氧气含量不足等问题。养菌期大约3~4个月左右,与环境条件调控密不可分。2.4.1菌袋摆放。菌袋培养场所要求温暖、干燥、洁净、通风、避光。菌棒要轻拿轻放,进棚后菌棒要呈井字形码放,棒间距为10cm,上下相邻错开,保证喷水、光照、通风都能均匀到每个菌棒。注意:菌袋摆放不可过密、码垛不应过高,要留有人行道和作业空间,便于操作。菌袋之间留有间隙,空气流通较好,发酵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失,菌袋内温度不会太高。码垛高度一般为4层,方便随时观察、检查菌袋情况,且不易发生倒垛现象。也可采用网格式菌架摆放,利于菌棒呼吸和后期管理。2.4.2培养条件。菌丝生长的四大要素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科学合理调控,菌丝体健康生长。菌丝正常生长的颜色是洁白的,以放射性向四周整齐伸延。1)温度:恒温养菌,每隔7~10天翻堆一次。培养室最佳温度在18~22℃,香菇菌丝体5~28℃条件下均能生长,当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2~25℃,料温不能超过28℃。注意:接种后约10天左右,环境温度保持在15℃左右,当菌种萌发,菌丝已经吃料时再提高到最适温度,强壮菌丝,同时提高菌丝对杂菌侵染的抵抗力。2)湿度:保持培养场所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75%。把控好空间湿度,菌袋中水分不易流失,且有效抑制杂菌生长。3)光照:发菌期间室内保持黑暗或极暗光条件,因为香菇菌丝体在避光条件下可以正常生产。4)通风换气:香菇属好氧型真菌,养菌期培养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氧气含量,以微风为主,切忌直吹菌棒。如遇大风天气,采取反风向通风。正常情况下,菌丝长满菌袋出现瘤状物后,或菌丝出现颜色发黄或暗红现象,要及时刺孔增氧。2.4.3脱袋与刺孔。当接种菌穴周围菌丝即将相连时脱掉塑料外袋。当菌丝布满全袋,菌棒完全长白后就要进行刺孔操作,每袋纵向刺孔6排,每排10孔左右。2.4.4倒垛。接种15天左右进行倒垛检查,查看菌丝生长情况,是否出现烧菌、缺氧、菌袋过湿、染菌、漏接种等状况,分类进行处理。2.4.5转色期。香菇菌丝长满菌袋,基本生理成熟,开始进入转色期,转色时间约为50天,期间以通风、散射光为主,当地昼夜温差大,利于香菇转色,温度要保持在15~26℃之间。湿度要保持在85%~90%左右,不能低于80%。当菌棒转色至棕色则可进入催菇催蕾阶段,此时菌棒重2.5kg以下。棚内温度保持在19~22℃之间,约两周时间,菌袋表面颜色由浅变深,菌被棕褐色、均匀、富有弹性。香菇的转色期,在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适宜的条件下,在菌丝体表面形成一层黄褐色的膜,这层膜具有保温、保湿、避光、抗杂菌侵入的作用。转色期形成的菌膜,颜色深浅、厚薄,与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密不可分。菌膜呈现棕红色,出菇疏密适度,匀称,产量高品质好。菌膜呈现深褐色,菌膜比较厚,出菇迟缓,菇体单个较重,但出菇量少,产量偏低。2.4.6环境清查。所捡出的污染棒要及时处理,不可到处乱扔。如在菌棒料面发现少量绿霉,可隔离观察,污染面较大的挑拣出重新灭菌、接种。若发现链孢霉感染,立即废除,处理时用塑料袋裹住,并套袋控制蔓延,立刻深埋或远弃。

2.5出菇期管理

2.5.1催蕾阶段。香菇菌棒转色完成后,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转化,进入催蕾期。首先进行脱袋,用酒精擦拭过的刀片将菌袋纵向划开数刀,剥去料袋,尽量不要划破里面贴在棒子上的保水膜,拉大温差和干湿差,促进菇蕾形成,适宜条件下4~5天形成大量菇蕾。第一茬催蕾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喷水催蓄,先闷棚,不通风,每天早晚浇水2~3次,保持空气湿度为85%,一般有2~3天就可形成小菇蕾,如果遇到高温则可以通过往外膜喷水降温。二是注水催蕾,注水至2.7~3kg重为宜,注水后同样也是闷棚催蕾。2.5.2长菇阶段。菇蕾形成并长出后,保持温暖、湿润、平稳的环境条件。菇蕾长至花生粒大小时可停止喷水,同时增加通风,掀开阴侧的塑料膜40cm,通风时间一般为早晚进行1h左右。待香菇接近成熟时,通风量得到最大,两面掀开60cm,整个长菇阶段都要保持勤喷、轻喷雾状水,空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勤通风,直至菇体成熟。1)温度:香菇子实体生长温度在5~25℃之间,适宜温度在12~17℃之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5℃。催蕾最适温差大于10℃左右,但温差不可低于8℃,高于22℃,连续3~4天,即可有大量菇蕾出现。2)湿度:初期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随着子实体的逐渐长大,可调节到80%左右。调节适当的干湿差,促进子实体快速生长。3)光照:以散射光照射为主。4)通风:调节通风时间和强度,当人们进入菇棚感受到呼吸顺畅最佳。从现蕾→出菇→子实体成熟→采摘,需要一周左右时间。采摘后,管理上注意低温停水,菌棒养护3~4天后,进入下一茬出菇管理。2.5.3香菇采收。采收时期:香菇子实体长至5~8cm成熟时,即可采收。干菇应在菇体5~6cm成熟时采收;鲜菇应在菇体7~8cm成熟时采收。香菇采收太迟易开伞,一般在菌膜已破,直径长到4~6cm,不开伞,为最佳采收时间,此时香菇的质量最好,商品价值最高。香菇直径为6cm左右,菌膜未破的为一级菇。采收方法:采菇时一手压住菌柄基部的菌棒处,一手捏住菇柄基部,先左右旋转摇动,再向上轻轻拔起,一定要把香菇的根部从菌袋上摘下,以防霉变感染菌袋。要采大留小,不碰伤周围小菇蕾。采下的鲜菇要防止相互挤压损伤,以免影响外观和质量。2.5.4转潮管理。采收完毕后进行转潮管理,即大通风10~15天,停水3~7天,再次注水进行下一潮出菇,选择晴天喷水,阴雨天不喷,采前不喷,菌棒湿润不喷。每采完一潮菇后揭膜通风8~10h,白天盖严薄膜,使菌丝复壮。夜里12点后通风1h,促使菇蕾发生,连续3~4天。让菌棒表面稍干燥,菌棒内部的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促进下潮菇生产。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检查菌棒,及时清理菌丝,除去老菌膜、污染处。用已消毒小刀剔除菌棒上霉菌部位,摆在菇床上,让其通风,稍干后盖膜。

3病虫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管理。重点抓好菇房消毒、器具消毒、温湿度调控、环境清洁等环节,当地香菇一般不会发生病虫害,放心安全绿色食品。

3.1农业防治

第一,选用抗病虫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菌种,如当地适宜种植的品种:灵仙1号、西峡808等;第二,选择新鲜培养料,采用科学配方,使用前露天曝晒2~3天进行消毒杀菌;第三,科学确定播期,适时栽培,栽培中利用设备控制环境,避免杂菌产生。

3.2物理防治

第一,搞好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清除棚室周围及内部杂草、杂物,特别是种菇后的菌渣,必须及早运出远离菇棚,减少虫卵隐藏场所;第二,安装防虫网,栽培场所出入口及通风窗口安设60目纱门、窗,防治螨类、菇蝇、跳虫等害虫迁入;第三,出菇期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发生,及时除去病斑或带病子实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