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31 17:54:25

费用管理

费用管理范文篇1

第一章营业费用的管理

第一条范围:“营业费用”实行总额包干制。并将其划分为工资性费用和一般性费用。

工资性费用包括:职工工资、专项奖金和临时工工资;

一般性费用:是指除工资性支出以外的营业费用。其中将按比例计提或控制的费用、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卫费、宣传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印刷费、保险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审计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差旅费、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租赁费、理事会费、税金等分为固定费用;将邮电费、外事费、公杂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会议费、低值易耗品摊销、修理费、取暖及降温费、绿化费、其它费用等。

标准:联社将根据各社的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计算出工资性费用和一般性费用。一般性费用按季核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年实际作一定的调整,在此额度内本着节俭据实列支,包干使用。按照“分类管理,比例控制”的原则,进行动态管理,本季未使用完的,可留待下季继续使用;本季使用超核定额度的,将扣减该社主任和主办会计次月的工资。季度、年度内不得突破核定值。

综合费用率全辖按38%进行控制。各信用社根据上年数与经营发展确定控制比例。

第二条管理措施:将营业费用划分为信用社自行列支和联社统筹列支两部分。联社对信用社的营业费用实行按全辖38%的比例并参照上年的实际与经营发展下达各社的核定值,信用社在核定值下实行比例列支制、实际列支制和上报审批制。

比例列支制:即对部分帐户按《财务制度》规定,实行比例管理;

实际列支制:即对部分帐户实行据实列支的管理;

上报审批制:即对部分帐户实行逐笔上报审批的管理。

第三条实行比例列支制的管理

对管理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四帐户按《财务制度》规定比例,由各社按季计提,上划联社统一管理。

业务招待费帐户的开支要严格控制在营业收入的5‰以内。信用社用于开拓业务所产生的招待费用,各社要据实列支,每笔开支须做到“三签”,即: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信用社不得在外赊帐。

第四条实际列支制

对职工工资、取暖及降温费、劳保费、差旅费、递延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保险费、税金、临时工工资共九个帐户实行实际列支制。信用社列支的标准按联社确定的标准进行,各社不得擅自提高标准、扩大开支范围。

各社列支的车辆保险费,必须在联社中间业务科保险员处办理。

信用社列支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按有关财税政策执行。

递延资产摊销按2003年末递延资产余额,分4年平均摊销。

第六条联社统筹开支

对广告费、印刷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咨询费、劳动保险费혁姐业保险费、住房公积、专项奖金八个子目由联社统筹列支,按季分摊,下划各社。

第七条上报审批制

对业务宣传费、诉讼费、公证费、审计费、会议费、租赁费修理费、绿化费、低易品摊销实行上报审批制。其中:业务宣传费实行上报审批制下的按比例列支(不得超过有关财税政策的规定比例)。

列支的诉讼费必须是经联社资保科同意,具有法院签章的正式凭证、且为应由信用社承担的诉讼、执行费用等。

列支的公证费、审计费必须是公证机关、审计机关提供了相关服务后,由其出具的正式入帐凭证的费用。

会议费的列支为一年一次,各社年初召开理、监事会、客户座谈会,费用已批复入帐的,年度中间不得再列支会议费,更不准将“会议费”科目作为“招待费”的备用科目使用。

租赁费按信用社与出租人签订的有效合同支付租金(租赁协议须报送一份于会计科备案)。

修理费中汽车修理费必须经联社专人审核后才能报批;电子设备维修须经联社技保科统一维修。

低易品的购置须先报告,经联社批准后方能购置,严禁先斩后奏。

第八条不得发生费用的子目

理事会费、监事会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其他费用共五个帐户,信用社不得有发生额。

第二章加强对固定资产和低易品的管理

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每年至少一次要对信用社的固定财产和低易品进行实地盘点,并加强对固定财产和低易品的日常管理:设立明细帐、卡、簿,正确、全面、及时地记录其增减变化,并建立健全专人负责和维修保养制度。

第九条对新购建固定资产、低易品要履行报批手续,不论金额大小,一律事先向联社书面报告,待联社按权限批准后方可购建。

第十条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要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信用社出租固定资产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竞租,努力增加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各社出租的固定资产的合同必须交一份给联社会计科备案,出租收入必须纳入信用社的大帐进行管理。严禁“坐支”或私设“小金库”。违者,联社将按纪委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对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进行清理。信用社应事先向联社书面报告,待联社批复后,信用社方可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出售、变卖的固定资产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竟卖,并将公开竟卖的经过和结果报联社备案。严禁暗箱操作贱卖信用社资产,违者,联社将按纪委有关规定从严从速度处理。

对固定资产的盘盈(亏)金额,信用社都要通过营业外收(支)帐户进行核算。低易品的盘亏由信用社主办会计抄列清单,社主任批准,报联社会计科备案。

第十二条营业外支出、业务手续费支出,不论金额大小,一律报联社审批。

第三章考核办法

稽核科要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对各社(部)的费用开支情况进行常规稽核检查,同时,联社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科室对信用社的费用开支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第十三条联社将按季对各项费用开支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每季末根据信用社考核利润、营业收入核实其“营业费用”帐户。实际列支值大于计算出的营业费用值为超过核定值。凡超过核定值的社,超支金额次月除扣该社主任和主办会计的工资而外,综合费用率大于控制比例的,超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10分。

第四章奖惩办法

第十五条信用社实际列支的营业费用额超过核定的“营业费用”的,凡超支部分,联社将按季等额扣减该社的“绩效工资”,

第十六条对实行上报审批制的帐户,凡擅自列支或先斩后奏的,联社将一律不再补批,并视情节轻重对主任、经办会计进行处罚(按违规金额的10%和5%分别进行处罚)。

第五章附则

费用管理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控制费用开支,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有利工作的原则,根据国家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办法。

第二章费用开支计划

第二条公司各部门、下属企业必须在每月底根据下月工作计划制定本单位费用开支计划,由财务部汇总、审核,经公司办公会议或总经理审批,即为公司当月的费用开支计划,并下达各单位费用开支指标。

第三条公司同时授予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对计划内费用开支的审批权限。

第四条公司费用开支计划留有弹性,并根据实施情况调整或变更授权。

第三章审批权限及程序

第五条凡公司费用开支计划内审批程序为:

1、费用当事人申请;

2、部门经理审查确认;

3、财务部门审核;

4、授权分管副总或总经理审批。

第六条凡公司计划外开支,一律最后报总经理审批。

第四章行政费用管理

第七条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采购报销手续:

1、行政部根据计划统一采购、验收、入库,根据发票、入库单报销。

2、各部门急需或特殊的办公用品,经批准,可自行购买:

(1)单价在50元以下,或总价在200元以下,行政部长批准;

(2)单价在50元以上,或总价在200元以上,分管副总批准。

购买后,提交发票、实物,经行政部查验入库单及入帐报销。

3、原则上不报销办公用品之装卸费用。

第八条车辆使用费报销:

1、车辆使用费包括汽油费、维修费、路桥费、泊车费、驾驶员补贴。

2、行政部在掌握车辆维护、用车、油耗情况基础上,制定当月车辆费用开支计划。

3、油费报销,需由驾驶员在发票背面注明行车起始路程,由行政部根据里程表、耗油标准、加油时间、数量、用车记录复核,经行政部长签字验核。

4、路桥费、洗车费由驾驶员每月汇总报销一次,由行政部根据派车记录复核,经行政部长签字验核。

5、车辆维修前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和预计费用,报销时在发票上列明详细费用清单,由行政部根据车辆维修情况复核,经行政部长签字验核。

6、驾驶员行车补助按加班标准计算,每月在工资中列支发放。

第九条交通费报销:

1、交通补贴见公司补贴津贴标准。

2、交通补贴在员工工资中发放。

3、员工外勤不能按时返回就餐者可给予误餐补贴。

4、员工外勤每天交通费标准为元,经批准可乘坐出租车并报销。凡公司派车和乘坐出租车,均不报销外勤交通费。

第十条应酬招待开支报销:

1、根据公司对外接待办法文件中规定的接待标准接待。

2、应酬应事先申请并得到批准。

3、原则上不允许先斩后奏,因特殊原因无法事先办理的,事后须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4、应酬一般在定点酒店、宾馆进行。一般在签单卡签字后按月结算,不得擅自在它处或用现金结算。

第五章内部收费管理

第十一条公司完善分级管理、核算机制,实行内部收费核算办法。

第十二条内部收费包括车辆使用、领用办公用品、文印通讯几项费用。费用标准见费用开支标准表中内部发生费用,列入目标计划管理考核和成本效益范围。

费用管理范文篇3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财务会计行为,更好地发挥财务监督职能,达到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保证资金合理使用的目的,让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在预算范围内做到必要、合理、节约、有效,使财务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

第三条发生各类费用、支出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取得或填制真实、合法、完整的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财务部。

第二章费用报销、支出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

第四条公司总经理为公司各类费用、支出事项的有权审批人。各部门在预算范围内的费用、支出事项须由经办人员报总经理批准后才能办理或执行。超过部门预算范围内的费用、支出,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办理,且超出部份的费用由支费个人自理。

第三章费用报销、支出审批程序

第五条经济合同付款审批程序。

签定经济合同的部门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限,分月向财务部报送预算,并由分管业务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审查,总经理批准后,财务部安排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支付各类经济合同款项。

(一)在预算内,根据合同履行情况,需付款时,由经办人员如实填制“公司合同付款申请书”,并附上与之相关的合同、验收等相关资料,分别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主管副总审核,并签署意见;

(二)将业务部门和主管副总核准同意支付的“公司合同付款申请书”送财务部审核,财务部应对照合同资料审核后签署同意付款意见,然后将上述文件

连同对方出具的本次付款的有效正式发票一并报总经理审批;

(三)经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部相关人员填制记帐凭证、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帐凭证在5个工作日内付款。

第六条日常费用的报销审批程序及有关规定。

各部门按核定的年度预算分解报月预算,经审核后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在预算内控制使用。

一、审批程序

(一)部门确认——费用报销时,各部门按规定的格式粘贴原始凭证并选择填写“费用报销单”或“差旅费报销单”等,在报销业务招待费时还应同时填写“业务招待费说明表”,由部门负责人对费用发生的真实性确认签字后送财务部;

(二)财务部初审——重点审核在预算范围内开支的票据的合法性、有效性和核准报销金额的准确性,并签字确认;

(三)公司领导审批——财务部将初审合格的原始凭证送总经理审核批准;

(四)将审核批准同意报销的原始凭证送财务部相关人员填制记帐凭证后交出纳,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帐凭证付款。

二、有关规定

(一)费用发生时,应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作为报销依据;

1、规定税务监章的有效发票的台头、时间、摘要等项目要填写齐全,大小写要相符,并加盖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并注意印制发票的有效时效。例:针对2004年,取得发票时的前3年,即发票右上角编号下分别应标有税字(02)或(03)或(04)字样的,为印制发票的有效时效。

2、规定税务监章的定额发票要同时加盖使用单位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白条和无财政监章的收据不作为报销依据,否则财务初审时即剔除。

(二)原则上当月发生的费用当月在预算内报销,当月未及时报销或确因客观情况未及时在当月内报销的费用,必须在次月初起的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报销手续,否则不纳入当月预算处理。

(三)员工因公借款且在借款期发生费用报销时应先冲借款,直至冲完借款为止。

(四)日常费用的报账收单时间:

1、除特定时期,每周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四及每月月底的后两个工作日为报帐收单时间。

2、每年1月、7月为财务中报、年报编制时间,当月1日至10日原则上不办理报帐收单手续,其他月份的1日至5日为月报编制时间,原则上不办理报帐收单手续。

第七条工资费用的审批程序。

(一)员工工资的发放时间定于次月8日(遇节假日提前),各部门负责收集当月各部门员工“工资变动情况表”、“出勤情况统计表”、“代扣保险费明细表”报送财务部;

(二)财务部将复核无误的工资表送总经理审核;

(三)根据核准发放的工资额拨款到银行开设的工资专户。

第八条员工个人因公借款审批程序

(一)借款人填制借款申请单,参照第六条的费用报销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二)借款申请单送财务部经理复核。如果借款人的以前欠款已清偿完毕,准予借款,坚持“前不清,后不借”。

(三)财务部记帐人员记帐,出纳人员根据借款人签收的记帐凭证和经核准的借款申请单支款;

(四)因公出差的借款人,在返回公司后的5日内报帐并结清余款;其他借款人在业务完毕后的三日内了清借款。

第四章具体费用报销细则

第九条业务招待费报销规定

规定标准:公司总经理业务招待费每月不超过8000元,公司副总经理业务招待费每月不超过3000元,技术总监、部门经理业务招待费为每月不超过1000元,全部招待费凭票报销。

要求:

(一)在预算范围内的业务应酬活动应本着节约、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各部门有列支权,无随意开支权。经公司审定的各部门业务招待费的开支额度按部门归属总经理统一掌握、统一审批。根据工作需要确需超支的,应先报总经理批准,总经理超支时应先报董事长批准。

(二)各部门正、副经理有业务招待费使用资格,其他人员一律不得随意发生业务招待费。各部门在发生业务招待事项时须严格按批准的限额标准执行,并须事前向总经理请示,说明理由,经批准后方可办理,具体执行中以总经理在报销凭证上签字批准为准。

(三)在业务发生后一周内应填写“业务招待费说明表”,注明被请客户名称、人数,事由及应酬方式、金额等,并填写“费用报销支款单”附上相应发票,按照第六条日常费用报销程序的要求进行报销。“业务招待费说明表”,统一由财务部存档,仅供内部审查不对外使用。

(四)公司财务部对各部门的业务招待费开支实施适时控制,并建立预警制度,对费用的不正常执行予以适时警告,对超预算开支适时予以终止执行。财务部就各部门业务招待费开支状况按季度向公司办公会通报,以形成互相督促,鼓励节约的风气。

第十条通讯费报销规定

公司手机费用是公司为从事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中必须采取通讯等手段开展业务的职员提供的工作支持。公司各部门享受话费补贴的职员必须经部门领导确定并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发放该补贴。

(一)在各部门预算范围内享受公司手机费补贴的员工,必须做到平时8:00—23:00开机,节假日9:00—22:00开机。

(二)公司总经理:手机费每月定额600元(凭票报销)。

(三)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手机费每月定额500元(凭票报销)。

(四)部门经理及公司核定的市场及市场服务保障岗位人员手机费每月定额200元(凭票报销)。

(五)公司主要负责对外工作联系的管理人员手机费每月定额100元(凭票报销)。

(六)公司其他职员(不含试用期):手机费每月定额50元(凭票报销)。

(七)凡在公司报销手机费的员工出差,不再报销异地长话费。出差超过15天者,根据实际情况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并报总经理审批同意后可报销超定额部分。

(八)公司各部门确因业务需要,致使部份职员手机费用超标时,由使用人以书面形式详细说明事由,经部门负责人核准并报总经理批准后,可在该部门当月手机预算费用内调剂报销,但不得超过部门该项预算总额。

第十一条差旅费报销规定

凡出差须经总经理批准,差旅费的使用在各部门预算范围内开支。

(一)公司员工出差借款,经批准应提前填写“出差申请表”。内容包括:出差事由、地点、时间、发生费用预算等。遇特殊情况临时需要出差的,应事先征得本部门分管副总同意,再报总经理批准。

(二)部门经理级及以上干部乘坐飞机须经批准。

(三)部门级以下员工出差,乘坐汽车、火车或轮船在24小时内能到达出差目的地的,原则上乘坐上述交通工具。超过24小时或有特殊原因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可乘坐飞机。

(四)差旅费报销额度如下:

(1)总经理出差住宿标准不作限制。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出差住宿标准不超过300元/天。因公发生费用实报实销。

(2)部门经理级出差,每日住宿费标准不超过200元,交通费本着节约原则实报实销,出差补贴每天50元,在外发生的业务招待费需填写“业务招待费说明表”,按照第六条日常费用报销程序的要求报销。

(3)部门经理级以下干部出差,每日住宿标准不超过150元,每日交通费及伙食补贴50元,不再报销市内交通费。如发生招待费用需事先征得部门负责人同意,报销时需填写“业务招待费说明表”,金额超过500元者报总经理审批。

(4)差旅费报销应填写“差旅费报销单”,注明出差地点、事由、起止日期、往返天数、附件张数并计算金额,住宿费须凭发票和电脑清单在规定的限额内报销,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按第六条规定报销。如出差人员的报销内容与出差申请表不符,又未在报销单上加以说明,任何一级审核人员均可提出拒绝报销。

(五)市内交通费一般情况不予报销,若遇特殊情况乘坐出租车需事先征得部门经理同意事后方可报销出租车费。各部门的市内交通费按月实行总额控制,各部门每月定额200元。

市场人员可凭票报销月票,每月定额50元/人。

第十二条办公费用报销规定

(一)办公用品费用包括文件夹、笔等办公文具,总经费按每人每月10元计算,由办公室统一购买,按需领取。

(二)纸张、磁盘、墨盒等计算机复印机耗材,其他办公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等,总经费按每人每月15元计算。

(三)办公用品中的低值易耗品由专人负责保管、领用、登记,并建立相应的实物台帐,

(四)公司对外的邮寄、传真由办公室统一指定专人办理,在各部门办公费用预算内支出。

(五)各部门购买的专业书籍资料必须在办公室指定的专管员处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后凭“资料入库单”方可报销。

(六)所购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统一保管,定期核对,作到帐帐、帐实相符。

第十三条公司办公场地所发生的租赁费、水电费、维修费、清洁费、绿化费、消防费等由公司办公室统一管理,办公室按合同、协议据实报销。

第十四条汽车使用费:实行按规定标准包干使用的原则。

规定标准:总经理2000元/月;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部门负责人1000元/月。

(一)汽车包干使用费含汽油费、停车费、洗车费、过路费、保险费、修理费。

(二)汽车包干使用费的报销,原则上当月发生当月报销,按照第六条日常费用报销程序的要求办理。

费用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费用控制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竞争。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需要减少成本投放,给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成本减少预示着加强成本管控,精细化成本管理则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并且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关注。怎样才能把精细化管理理念顺利的应用在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活动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是企业重点思考的内容。所以,加强对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探究,对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减少成本消耗有着重要意义。

1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中运用意义

精细化管理也就是指,全面贯彻职责体系,细化管理目标,把分解并细化的目标分配到企业各个部门中,由专业人员负责。精细化管理和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较,在管理内容和要求上有所差异,要求企业中每个人员都更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落实好自身工作职责,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把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工作中,根据企业成本管理要求,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并严格按照管理目标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意义在于,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将成本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把精细化管理中内控监管作用充分发挥,防止不必要成本支出,提升企业整体效益,从而引导企业长远发展。

2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费用控制意识问题。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工作时,普遍存在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薄弱状况,相关人员没有给予成本费用控制工作高度注重,掌握的管理知识比较少,认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应交由财务部门落实,其他部门无需参与其中。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管理人员比较注重生产运营效率,忽略成本费用管理,也没有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及时找出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强调生产环节中成本控制,忽略营销及其他环节成本管理,存在重产量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在成本费用控制中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合其中,导致最终成本管理效果并不理想。2.2成本费用控制方式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其已经认识到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并且在企业内部落实了成本费用控制工作,构建了相关管理体系,但是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影响,部分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管理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费用管理方式。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成本费用控制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生产运营情况进行评估,采集相关财务信息,对企业运营发展进行预测,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企业长效发展。但是从目前情况来说,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控制工作时,采用的管理方式以事后管理为主,没有从事前、事中进行成本把控,建设三效合一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偏低,制约企业更好发展。2.3成本费用控制体系问题。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筹划目标主要是通过收集历史数据信息后设定,成本分解主要根据行政区域划分情况进行,没有注重区域内成本项目之间的差异,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控制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于制度要求进行,这种比较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运营发展需求。此外,一些企业没有根据费用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只是根据现有的体系进行管理,这与企业运营发展目标相背离,不符合企业生产作业标准,导致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投放之间有所差异,影响最终管理结果。2.4成本费用细节管理问题。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控制时,控制管理依据在于内部成本组织结构,没有注重外部因素给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带来的影响,成本费用控制比较重视生产成本节省,忽略其他成本把控,并且出现对成本费用管理各项指标落实不到位的状况,管理工作一般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忽视超前预测和事中管理,导致成本费用控制不能满足企业运营发展水平,阻碍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3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中的运用对策

3.1强化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思想。要想让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强化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意识,给予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充分关注。首先,企业领导人员应做好成本精细化管理宣传工作。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指导者,领导人员思想意识将直接决定企业今后发展,只有保证领导人员树立正确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才能将精细化管理顺利地应用到成本费用控制活动中,提升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水平。所以,在领导人员中,应该转变传统管理思想,提高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地位,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学习积累更多的精细化管理知识,通过向外界学习,把现代化管理理念引入其中,从而实现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框架优化,将成本精细化管理价值全面发挥。其次,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应统一成本精细化管理思想。基层人员作为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通常和成本管理有着必然联系,只有保证其掌握正确的精细化管理思想,才能给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提高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培训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利用机制规范职工工作行为,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给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3.2创新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方式。为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活动中,应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首先,企业应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对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积累国际上现代化管理经验,通过对优秀管理内容进行参考,如某企业采用的WCM管理方式,让成本精细化管理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在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企业应结合实际状况,明确成本精细化管理要求,自主研发信息化管理系统,创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平台,实现成本控制管理的信息化。其次,企业开展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义在于对生产运营过程进行监管,实现生产成本的把控。所以,应该把主体管理部门管理思想为主体,对企业实际运营生产状况进行整合,通过收集各项数据信息,建设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型,把互联网技术引入其中,利用收集的数据设定成本管理目标,给企业效益提升提供保证。3.3完善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体系。企业为了保证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在企业所有职工共同努力下进行,但是因为整个管理过程需要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所以在具体操作中将会受到各种不可控因素影响,需要结合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并根据体系进行优化。在建设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体系时,应包含考核体系、制定体系及职责确定体系等,根据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及可能面临的特殊因素,做好费用把控工作,其中包括由于意外因素产生的额外支出,如企业面临自然灾害等,对企业生产运营有着直接影响的费用支出。综合思考,企业应利用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施,从而给企业运营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企业在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成本费用控制活动中,要求企业所有职工参与进来,把成本费用控制主体分配到各个车间中,将成本费用管理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结合企业职工工作范畴进行划分,以车间为管理主体,结合车间生产情况进行规划,分析车间成本费用管理效果,保证数据分析的真实性和专业性。企业也可以结合各个单位主体要求设定管理目标,把单位实际生产能力当作根本,细化单元目标,将其实施到具体岗位上,保证每个职工都能结合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完成自己工作任务。3.4加强成本费用细节管理。针对成本费用控制工作而言,是企业所有职工共同参与的活动内容。因此,为了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活动中,应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管理,建设节约体系,要求各级人员参与其中,强化管理力度,提高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企业应根据成本费用控制要求,完善管理机制,要想促进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应具备强有力的管理体系支持。管理体系系统化,管理机制专业化,是提升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依据;丰富成本管理内容,明确成本管理职责,细化成本管理目标,改善成本管理方式是确保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在生产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把管理职责分配到各个部门,在企业内部形成由上至下的管理格局,从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等细节入手,完善成本控制机制,并把成本管理工作融入到各部门绩效考核范畴中,在提升企业职工思想意识的同时,也能规范职工工作行为,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在保证企业生产质量的情况下,极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投放,给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4结语

总之,要想把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活动中,需要强化企业所有人员思想意识,明确成本精细化管理价值,从生产运营角度入手,加强细节管理,科学把控成本支出,合理设定成本费用管理目标,做好成本费用控制执行监管工作,将精细化管理和管理要求充分结合,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对企业成本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和成本控制效果,进一步把控成本支出。因为企业内部设有诸多部门,企业决策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应做好内部协调工作,在各个部门配合下,保证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缩短成本支出的同时,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运高.精细化管理在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中的实际运用[J].财会学习,2019(25).

费用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费用;管理;利用

医疗费用反映了医疗服务资源的消耗,其费用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服务类别、医疗资源所占比重。因此,做好医疗费用信息的挖掘利用工作,对医院运营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医院HIS系统,根据不同需求和医院管理工作需要,在建立了若干数据仓库和费用分析表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医疗费用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利用。为医院、科室、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医疗资源运营情况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1、数据仓库的建立

根据医院管理工作需要和统计分析工作需要,通过HIS系统建立如下医疗费用分析表:住院疾病费用分析表;重点疾病住院费用分析表;单病种疗效费用分析表;损伤中毒病人费用表手术病人费用分析表;重点手术住院费用分析表;住院医保病人费用分析表;出院病人费用明细表;临床科室业务收入表;重症监护室(ICU)业务收入表;手术麻醉科业务收入表;转科病人费用表;护理费用分析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表;物供科费用支出表;总务库房支出表;医疗库房支出表;医技科室工作量费用分析表。

2、数据内容

包括:(1)自然信息。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费用类别。(2)诊断信息。入院诊断、出院诊断、ICD编码、手术编码、损伤中毒码。(3)费用信息。床位费、诊疗费、放射费、放疗费、化验费、检查费、麻醉费、手术费、护理费、材料费、药品费、血费、氧气费、其他费。(4)病情信息。危重、抢救、护理等级。通过提取上述信息,为医疗费用的数据挖掘作好数据准备。

3、方法

3.1统计指标:出院人数、增长率、贡献率、增长速度、拉动率、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住院日均费用、每医生担负床日、医护人员人均担负费用。

3.2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秩和比法、环比、定基比。

4、利用效果

4.1在医院运营考核的利用:医疗费用信息是反映医院运营状况的重要的业务指标之一,是年度工作总结,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利用出院病人费用明细表(按医疗组长统计)、转科病人费用明细表,将有转出病人费用从该病人相对应费用项目中减出,将有转入病人的费用加入到该医疗组长病人费用相对应费用项目中,最后形成医疗小组本期业务收入。科室本期业务收入是根据各科医疗小组本期业务收入汇总而成。对科室和医疗小组的业务收入数据分析是通过计算增长率、贡献率、拉动率、每医生担负床日、医护人员人均担负费用等统计指标进行评价,较好地反映了医院、科室和临床医疗小组本期的运营状况。

4.2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中的利用:每月通过对出院病人医疗费用数据统计,结合物供科提供的分科非卫生材料消耗;总务库提供的水、电、气消耗和医疗库房提供的分科卫生材料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及时、准确地将医院、科室、部门本期收支情况呈现了出来,使医院领导、科室及部门主任能及时地了解本期运营成本情况,对医院和科室加强成本控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3在药品使用管理中的利用: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降低药品比例是医院常抓不懈重要工作。我们利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动态分析表,通过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强度、使用率、出院病人药品占比等指标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医院和临床科室本期用药情况,对药品比例和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形成了临床医生主动及时到统计部门关心药品使用情况。

4.4在单病种医疗费用控制的利用:单病种医疗质量及费用评价标准,反映的是某一疾病在一定时期总体的平均水平。单病种医疗质量评价是考核临床医生和科室工作质量优劣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医疗管理导向性强,能引导医生积极收治危重病人、注意诊断质量、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合理用药、提示医生关注医疗成本。[1]根据分科收治疾病不同选择病种,本分析表共选择50种疾病分别从出院病人数(含疗效)、病人付款方式、平均住院床日、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含药费、检查费、手术费)进行同期费用对比分析。为医院进行成本分析,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4.5在考核医疗设备使用的利用:通过医技科室工作量和业务收入分析表达到对放射科、检验科、放疗科、超声波室、纤维镜室、心电图室、肺功能室、心导管室、血液透析室、理疗室本期检查、治疗人次和业务收入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科室对该医技科室的贡献率,对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仪、CT、彩色超声仪等单个进行使用效率分析,为决策者了解医疗设备的运行提供了参考数据。

4.6在统计预测中的利用:根据数据仓库存储的历史数据,每季度运用移动平均法和指数评滑法等统计方法对下一季度的诊治病人数、业务收入进行预测,为医院和科室运营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4.7在特特殊科室管理中的利用:ICU作为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重要科室,因投入医疗设备多,医疗资源消耗大而被受医院关注;手术室作为医院开展手术的特定场所,因同样会产生医疗费用,特别在药品使用方面,因药品比例最终会反映到出院者所在科室头上而受到临床医生关注。因此,开展对ICU和手术室运营情况的统计分析很有必要。ICU室是通过对该科收治病人数和入住该科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和报告期的费用支出来反映该科运营情况的;手术室是通过对该科展开的手术病人医疗费用及费用结构来反映该科运营情况的。结果是对科室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

5、讨论

5.1计算费用指标要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众所周知费用数据属偏态分布资料,在统计处理和表述时要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和习惯性表述,如出院者人均费用应该用中位数数据而非算术平均数。

5.2精细化成本核算仍以财务数据为准。统计部门计算的临床分科业务收入是用出院者医疗费用计算而得,不仅含本期实际发生额,部分还包含报告期前发生数,而科室费用支出之含本期实际发生额,因此,提供给临床科室的统计分析资料只能作为成本分析参考数据,不能作为精细化成本核算蓝本数据。

5.3医疗收入是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在评价临床科室、医疗小组工作效率时,要剔除成本费用(如:材料费、药费),计算医生、护士人均担负的床日;人均担负的费用等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科室和医疗小组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作者:谢小兵 郑洁 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市中山医院

费用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费用,药品控制

PharmaceuticaleconomicsanditsroleincontrollingdrugcostsHeZhigao,ChenJie,Dept.ofResearchonHospitalAdministrationofShanghai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200032

AbstractControllingtheriseofdrugcostshasbecomeaproblemwhichisindireneedofsolution.Thestudyofpharmaceuticaleconomicsprovidesanewapproachtothesolutionoftheproblem.Thepaperoffersanintroductiontothedefinition,researchmethods,applicationstepsandfunctionsofpharmaceuticaleconomics.

KeyWordsPharmaceuticaleconomicsCost,DrugControl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控制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关键是弄清楚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用药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

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1],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2],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3],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一是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二是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控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可弥补这一缺陷,它从药物的成本和治疗效果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评价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

一、药物经济学

(一)定义: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它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药物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Analysis,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

1.最小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它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与效果比值法:成本与效果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2)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额外成本,是否能产生额外效果,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降低的血压数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即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4.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效果分析所不同的是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它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有关长期效果的数据资料很少或者很不全面,而且经济学家以外的临床医疗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生命、健康的货币价值。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三)实施步骤: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实施需要10个步骤来完成[4]:(1)明确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确立研究的观点;(3)治疗方案和结果的确立;(4)选择恰当的药物经济学方法;(5)结果的货币价值;(6)资源的区分;(7)确立结果事件的概率;(8)决策分析;(9)进行成本兑现或敏感性或增量成本分析;(10)结果表示。

必须明确药物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观点。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可来自于社会、付费方、机构、部门、病人、任何或所有这些方的一个结合。其次,必须区分治疗方案和与它们相关的积极或消积的后果。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成本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直接相关的成本之中,也可来源于文献或者历史记载,也可以将其建立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之上。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因而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的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厂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所需的利润。药品生产厂商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作出是否生产某种药品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定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高药品的成本效果。

(二)用于制定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济因素、价格因素考虑较少。该药物名录适用于全民,主要是指导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的药物遴选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础进行的。用药报销范围既考虑临床需要,又考虑经济等综合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价格,它没有考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其它费用,如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它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国外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确定药品报销范围时,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要求厂商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比较物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国家指导委员会将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来作出是否给予报销的决定。

(三)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成本效果好的药物,将成本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阻止不合理用药。

(四)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例如,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是公认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而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成本效果不佳。若将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许多没有危险因素的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不但不能降低医疗费用,相反将引起医疗费用的上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因而其针对性较强,目的比较明确。

(五)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自己到医药商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病人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病人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可满足病人这方面的需求。

药物经济学可从多方面来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在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中的作用以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其还不了解,知之甚少,国家在制订《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没有完全考虑药品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并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家一样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纳入有关的规定中,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查仲玲.药物利用研究.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2:112.

2郑淑鹏.美国受控医疗计划的药品政策.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4.4∶165.

费用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管理;高校;财务信息系统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信息不仅要准确、及时,还要安全、可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步入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的周围存在各种可以掌握和支配的信息。要在较短的时间里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获得正确、有效的信息,就需要全面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能力。

一、信息管理发展的现状

1.信息管理发展的网络化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管理外在技术形式的变化,带动了信息管理模式、管理思想上的根本变化。信息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管理范围及组织结构等方方面面都包含信息管理网络化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组织结构由等级式的金字塔结构走向扁平化的网络结构,信息管理的对象范围由封闭走向开放,企业活动由完全的序列活动走向合理的并行活动。

2.信息管理发展的智能化

自信息管理这一名词诞生以来,其发展过程就是追求智能化的过程。智能化最初起步于自动操控传统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后来又慢慢转化为操控单纯的脑力劳动过程,直到最后深入复杂的脑力劳动信息管理中。信息管理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不断走向智能化、科学化,管理任务做出适时调整,这种高智能的信息管理方式,让整个信息决策的过程得以完善,在追求深入智能化的同时,也对信息进一步挖掘,有效利用信息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源。

3.信息管理发展价值化

信息管理的发展必须注重信息价值的结果,对价值流在更高层上进行管理,保证信息流和物流的运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信息管理发展价值化是对曾经不合理信息的一种摒弃,它把一切生态信息资源囊括其中,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从而让整个信息结构愈发完善。

4.信息管理发展人本化

在信息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区别开来,站在管理的角度考虑,有效利用信息管理资源。人们关注的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到很难发现的信息当中,不再只局限于现存的信息资源而是逐步拓展信息业务,创新信息管理结构,整个信息管理当中信息技术和学习管理是一样的,这是创新的巨大成果。在这个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管理,实现数字化的管理,是必然趋势。

二、信息管理在高校学生费用管理中的应用

王觅在《浅谈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的应用》一文中指出: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在操作方面简单快捷。这种方式十分便利,非常有利于学校的收费管理工作。利用这种自动化管理的收费制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让整个收费管理更加智能化、简单化,学校的收费情况能得到及时回馈,如果存在欠费学生也能一目了然,大大提高收费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收费制度越来越离不开这种收费管理系统,当然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虑到这种系统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正,从而把科学技术渗透收费管理的工作。目前学生收费系统大部分采用C/S结构,独立于财务内联网或虚拟专网之处,专注于学生收费业务,对学校全局性的学生管理业务,如学籍、住宿管理等缺乏整体的解决方案,对学生收费信息无法及时进行共享,外部的学生公共资源无途径进入学生收费系统,造成系统资源浪费,使学校对学生收费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的同步监控,阻碍移动办公与在线管理的实现。一些收费系统,无论是虚拟的网络还是局域内联网,经常会发生信息不流畅,难以及时把钱打入银行提交学费,使整个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和银行电子操作之间不能高度协调,从而让整个收费管理工作很难及时完成。

1.高校学生费用信息化管理模式

目前由于高校的网络发展不平衡,信息管理系统在高校学生费用管理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1)单机管理模式。在部分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还未建立,计算机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这部分学校停留在面向部门的单项收费处理的水准上,这种情况导致学校的系统常常会出现数据不一样的情况,易造成数据丢失、系统被病毒感染的情况。(2)局域网管理模式。局域网管理模式可开展网络上的工作。例如,构建局域网上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中至部门服务器中,给本部门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方面的共享。(3)校园网的全校信息系统。此系统的基础是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学生费用的管理部门数据除满足部门内容人员的使用外,不能为其他部门或全校的教职员工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2.高校财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财务信息管理方式和方法相对滞后的问题。有些高校很久以前就开始运用校园网,这对高校的信息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收费工作的失误,而且对整个教学工作也更加具有推动作用。不过仅从学校的校园网技术来衡量学校的收费管理系统还是不客观的,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其中主要体现在建立收费管理公开系统方面。(1)从信息公开角度考虑,有一些高校教师学生乃至外界的社会团体想要获得学校的财务情况,高校虽然也会提供一些财务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够,很多甚至是无效信息。对财务部和主管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学校却会尽力满足,忽视了社会组织和教职员工应有的信息知情的权力。有一些学校打着商业机密的旗号,完全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不肯财务信息资源。(2)从信息公开方式来看,这一过程主要利用书面报告等形式,这种方式不利于信息的循环利用,而且浪费纸质资源。(3)信息公开时间考虑,很多高校总是在事后很久才财务信息内容。因此,高校的费用管理系统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学生缴费项目和标准也越来越复杂。以往很多学校采用现金收费,让很多家长、学生专门到财务处跑一趟才能完成收费,工作效率十分低下。特别是随着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现实的环境已经不适应那样的收费方式,也不能保证现金的安全性,所以必须着力完善学校的收费管理制度。

3.高校学生费用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过去由于学生数量规模小,使用简单的费用管理软件就可以满足日常工作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在校学生规模逐渐增大,交费时间又相对集中,传统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理念和方法也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研究开发一套融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高校学生费用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迫在眉睫。具体来说,高校学生费用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要满足如下几点。(1)帮助财务部门在日常信息管理过程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信息管理手段替代传统手工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管理优越性。(2)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数据查询与统计的速度和准确性。(3)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便捷。使用者学习和使用非常轻松。(4)日常管理工作方便快捷。工作人员能进行删除、修改等操作,能快捷提供报表服务。(5)能融入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中,配合其他部门提供相关接口,接入数字化校园中。(6)实现远程查询管理。学生、教师、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费用信息情况,实现远程查询、远程管理。

4.高校建立学生费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费用管理范文篇8

管理费用在三项费用中占的比重及影响程度之大应该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管理费用”主要内容包括:(一)企业管理部门及职工方面的费用: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二)用于企业直接管理之外的费用:董事会费、咨询费、聘请中介机构费、诉讼费、税金、矿产资源补偿费。(三)提供生产技术条件的费用:排污费、绿化费、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费用、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四)购销业务的应酬费:业务招待费。(五)损失或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盘亏和盘盈。(六)其他管理费用: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之内又应列入管理费用的费用。

纵观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管理费用所包括的内容,确实庞杂。笔者认为,管理费用中诸如上述第(二)、(三)、(五)等部分及(一)中的有些项目,似应属于“间接费用”,而公司经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却应是“直接费用”。将管理费用细化分解为两块,更便于管理和控制。直接费用如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办公、差旅、会议、交通、招待等等费用,带有较大的“主动性”,应划为可控费用,制定标准,强化管理;而间接费用如教育、保险、折旧、摊销、损失等费用以及税金、各项准备金等,则是难以标准化的,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只能顺其自然或尽力而为之。

管理创新和强化监督,针对可控性费用,提出以下措施,以降低管理费用:

1、控制人员数量,建立多职能联合工作小组。在管理部门,最大的费用发生在于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构筑网络化的管理机构,打破部门限制成为降低管理费用,同时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一项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理的业务,快速构建多部门、多职能、并经授权的联合工作小组,对于信息传递加速和解决方案出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处理业务中,应用该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普遍,应当大力倡导,最终向部门只有简单职能、工作以联合小组为主的网络化组织结构为目标,全面构筑灵活、快速响应的管理部门。

2、强化谈判培训,降低外购咨询、审计等服务费用。对于总部管理机关的中介机构费用,作为上市公司而言,通常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咨询和审计等中介费用通常难以精确计量和控制,公开招标和强化相关人员谈判技能,对于降低该项费用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3、依照标准成本制度的思路,制定管理部门的标准业务流程。在优化流程、削减不必要活动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对于管理机关,业务处理经过仔细甄别,一样具有流程性,按年度对过程进行总结并加以规范化,能够加速业务处理速度,提高管理效率。

4、加强人员培训,大力提高使用办公自动化水平。目前,大多企业管理部门普遍配置了较高计算机水平,网络设置完善,但与此相比,办公费用尤其是纸张和打印、复印终端的使用有增无减,这些都导致费用无形上升,而且很难控制,这主要是因为管理部门的很多人员工作习惯并没有转变到网络办公环境中。一是通过人员培训以训练自动化办公的技能;二是通过内部规范强制管理部门人员适应无纸化办公条件;三是开发内部实用型软件,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5、对于辅助管理业务尽量外包。很多较大公司的总部管理部门拥有包括收发报刊、文件等业务,不同部门也相应有办公室设置转发、打字等专职工作人员,一般而言,这些业务的一部分或完全都可以依靠社会资源进行配置,而且服务效率更高,公司通常只需在关键岗位保留公司专职或兼职人员即可。这些措施都可以节约管理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6、控制管理人员费用支出。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行为的控制大多依靠自律,一般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由于大多数较高层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签字报销,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信息沟通,遂有可能会造成费用使用上失控。为此,董事会应当制定明确的管理人员支出范围和标准,并强化监督,确保管理人员遵守规范性要求。

费用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精细化;成本费用;企业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成本费用相关人员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进一步提高精细化视角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推动企业的蓬勃发展。

一、精细化视角下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员忽略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的各个单位部门工作人员,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单位和部门的限制。有许多的工作人员往往只是知道部门的职责范畴,但是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精细化成本费用管理,除了自身的工作职责,自己对于成本化管理也有一定的责任。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使得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不具备全员的参与性,大多数员工缺少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关注。比如,企业存在部分员工片面地以为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与自己毫不相干,它只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自己无需负责。根本没有意识到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是在各个部门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关系到公司每一位工作人员。这是造成成本费用精细化在全员参与性不积极的表现。这也是企业在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上存在的第一个问题。(二)成本费用管理的范围受到限制。首先,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精细化的管理的时候,常常是把控制作为重点,但是却没有对成本费用实施重点的深入分析,其使得企业成本费用受到限制。其次,因为企业常常对于资本特性的项目更加重视,因为其能够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所以往往会忽视具有资本特点的项目成本费用的投入以及优化。最后,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当中,常常是把折旧的费用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看成是企业所固定的支出,把其规划为不可控制的成本费用。但其实,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折旧、工作人员的工资,会随之企业的规模逐渐的扩大,企业逐渐的发展而日益提高。(三)信息不对称。首先,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通常将各个部门所提供的成本费用预算作为重要的核算依据,难以依照不同部门的实际成本费用进行相关的审核,极其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出现。负责成本费用管理的部门单位,难以完全控制和把握所有的成本费用支出,以及更为详细的情况和使用途径。对于成本费用的管理以及控制明显效率低下,容易使得企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使得信息失真,一旦失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企业做出不正确的决策,造成成本费用管理漏洞,从而限制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提高全员的参与性。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时,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清晰认识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使全体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关注,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只有企业管理阶层深刻意识到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逐渐影响员工,带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工作主要是集中在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更需要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责任。企业还可以在公司内部成立有关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小组,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持续灌输关于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使工作人员在潜移默化之中,真正发自心底地意识到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人员逐渐产生出自觉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对积极参与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二)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财务部门作为企业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部门,对于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能否顺利展开和实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费用管理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财务部门需要进行改革,传统理念发展已经难以适应日益变革的社会现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针,才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推动企业蓬勃发展。首先需要提高监督力度。一个企业在进行各项工作的时候都需要通过财务部门,财务部门需要对各项目成本费用进行预估及核算,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从根本上规避风险。其次,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变革,信息技术逐渐进入市场成为主流,现在许多企业财务工作都会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比如有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都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进行。网络信息化平台能够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迅速性和及时性。一个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系统,是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能够顺利展开的基础。企业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才能够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再次,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成本费用的分析核算。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资产数量的增多,企业要对资产进行定期的审核与检查,对维修和更新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也要进行登记与核算。并对相关成本费用数据进行定期的整合与分析。最后,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企业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更新和强化财务人员专业知识。财务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往往具有滞后性,难以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企业要帮助这些财务工作人员的进行知识革新,能够与时俱进地展开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蓬勃发展。(三)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以成本费用管理为中心,不断细化费用管理的流程,完善企业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目标进行细致的分层。把各个管理目标细致的分配到每个部门,保证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督促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企业成本管理费用的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不相脱离。最后,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成本费用管理小组,挑选企业管理人员担任组长,让其对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进行监督,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使企业提高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总结

企业进行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加强对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结合实际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杰.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营销,2018(12).

[2]罗云涛.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改革[J].中国市场,2019(03).

费用管理范文篇10

1.1安全生产管理费具体含义

企业安全生产费主要是指政府规定的针对诸如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冶金、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行业等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用于建设企业安全生产防护体系、明确安全责任主体的财务保证和长期保障费用,从营业收入中进行提取,计入相关产品成本,属“专项储备”科目。

1.2新安全生产管理费提取使用的变更财企

〔2012〕16号文对安全生产管理费的提取和使用进行了新的规定,与财企〔2006〕478号文相比,新的安全生产管理费用提取使用规则有了更加科学的转变。第一,新《规定》下,改变了原有的财务管理理念,变为使用规则,提高了安全管理费用的管理层次。第二,对不同行业的提取比例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水电工程建设变为2.0%,机电工程为1.0%,道路交通企业为1.5%等。第三,细化了相关的管理费用内容,比如将原有的“配备”细化为“配备、维护、保养和检查”,提高了相关规定的等级,使《规定》的内容更加完善,防止企业钻《规定》的文字漏洞。第四,强化了财务管理方式,比如讲安全管理费用编制提取计划、纳入全年预算等,在提取、计税和使用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并且制定了维护企业相关权益的条款。

2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费提取和使用的具体因素

2.1激励因素欠缺

在宏观层面,国家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是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并且通过费用的提取,强制企业提高自身安全生产能力的,提高财务保障的能力,是为了预防和减轻安全生产事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但是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一些企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流程,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风险,而不是提取一部分费用,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并且,当前费用的提取缺少对企业发展激励因素,企业提取费用后看不到回报,反而凭空增加了投入,自然缺少提取和使用的动力。

2.2财会计税与核算方式欠缺

就《规定》施行后的效果来看,许多新的问题依旧困扰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与使用,其中就包括财务计税与核算方式的问题。虽然《规定》与《财务会计准则》等文件中对此做出明确要求:“计提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进入专项储备科目。”但是在实际的计税和审核中,很难划分安全生产投入的固定资产与其他投入之间的关系,造成不少企业在计提折旧、计算和编制利润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提取数额而混肴资金使用方向,编制不真实的财务报表,或者直接减少安全防护设备费用,代之以各种名义的补贴发放职工,以规避相关费用的提取。

2.3提取使用监管体系欠缺

对于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的监督管理体系欠缺也是制约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在政府的角度,当前监管的现状是多部门联合监督管理。看似通过安监、财政、技术等部门的联合监督来提高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监督,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多部门确实已经共同参与,但是其行动却并未联合。这其中原因:一是安检人员不懂财税、财务人员不懂技术,监督期间“各司其职”,导致存在监督的真空区。二是企业内部混乱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也导致了企业自身难以对相关问题建立清晰的管理机制和数据收集渠道,包括财务内部核查不充分,转向储备数据与现实资产不匹配,导致账实不符等。另外,不少小型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费用提取的财务管理系统,费用的提取数额随意,往来账目混乱,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导致监管部门只能任凭其自由生存,只要不出问题就不去主动管理。

3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费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措施

3.1增加激励措施,调动企业提取与使用的积极性

对于当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费用提取与使用,首先要争取到企业的配合。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积极配合和参与。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第一,就是加大对安全生产费用的宣传力度,让范围内行业的从业人员了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含义,明确其具体意义,利用社会舆论的宣传作用为积极配合的企业做好宣传,相当于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第二,进一步细分行业和企业规模的安全生产缴费比例,并进行严格的缴费监督。第三,制定与之相配合的税务政策支持,对积极参与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企业制定相应的抵扣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消耗,减轻企业负担。第四,就是可以通过完善固定资产冲抵安全生产费用的税务规定,放宽资产界限,增加计提折旧,让企业可以放心大胆地投入相关费用不必担心增加负担。

3.2完善财会核算方式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也要加强相应的财会核算方式,比如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费用财务核算规则,既要在财务法规的范围内制定核算方式,又要保证核算方式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此外,还应当对计入成本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计费改革,明确企业相关费用应当计入产品成本还是当期损益,让企业年度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产生方式更加清晰。

3.3健全监督法规,提升监督管理力度

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首先,要通过及时调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与使用监督法律法规,让监督的行政管理行为有法可依。其次,还应当针对监督管理行为进行系统的规范和组织。针对当前监督力量分散、专业性不足的情况,通过建立专业的体系化队伍,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安全管理设施、固定资产、财务数据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化审查,加强对企业弄虚作假的判断能力。最后,还需要加强队检举渠道的建设,完善检举人的风险保护能力,加强对举报信息的核实力度,促进企业安全绳管理费用提取监督体系的建设。

4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管理,是一项兼具长期性和专业性的社会管理任务。我们必须遵循社会历史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在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做出与时俱进的改进,通过建立舆论监督、企业努力、政府管理为一体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体系,提高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力,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苏立宪 单位:天津东方泰瑞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胡颖.浅析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管理[J].财会研究,2013(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