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3:40

大学教学论文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1

作为为各行各业提供管理人才与智力支持的高校会计学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会计教学培养的方式在学术界与实践界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会计教学改革的尝试也在这些高校中展开。作为高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群体,如何应对全面改革中的大环境对会计教学与时俱进的要求,成为了外界以及教师群体本身都在探讨的问题。大学教师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培养对象和目标与高职等职业教师有所不同,怎样找准自己的方向有的放矢的迎接会计教学的挑战是横在教学质量面前的一座大山。

2国内研究情况

会计教学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改革推进着,国内关于会计教学的研究大多是对理论教学的内容以及课程设置安排上进行的,而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以职业教育的立场来进行的,鲜有的从教师的视角去研究会计教学体系的建设基本也是站在中职、高职教育改革的立场来讨论的,譬如熊玉红,戚英华2010年6月在《中国商界》中“试论会计实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从会计实训老师的角度来分析其应具备的素质及及培养途径;张跃红2010在“会计实训教学及教师与学生的定位”中,讨论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并针对会计实践教学提出了建议,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培养“双师型”教师。

3本科会计教学的挑战

3.1界定本科会计教学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明确本科的会计教学与职业教育是不同的。本科的会计教学要求“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更多的考虑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完整化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会计职业教育要求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更多的考虑学生要有“必需、够用”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是由于存在这种不同,本科会计教学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上可以参考但却不应该借鉴职业教育。其次,由于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管对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如此,实践教学在本科会计教学当中的地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轻到重的过程,但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要求、教学时数的比重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同样应避免实践教学限于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之中。了解了本科会计教学的特点,在界定教学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上才不至于迷失于当前的短期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对学生长远发展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2设计本科会计教学的模式、方式。本科会计教学的模式、方式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科生从高中生升学而来,在高中主要从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中,学习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本科的会计教学方式在选择仅仅继续采用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二是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三是以发展健全人格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怎样运用已有的教学模式、方式,创新适宜于本科会计教学的特有模式、方式,是广大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3.3本科会计教学要求与时俱进。正如本文在开始中提到的,我国会计政策制度正进入全面改革的时代,我们所在的会计工作的大环境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这也要求我们的会计教学内容要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本科会计教材的更新速度、本科会计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决定了教学内容是否与时俱进。

4大学教师的应对方法

4.1加强对本科会计教学的研究。面对会计教学中的挑战,大学教师作为科研工作的主流群体,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以期推进会计教学的实际工作。

4.1.1加强研究界定统一的本科会计教学的基本内容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会计教学内容的研究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主要针对会计教学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或实训内容进行着。现阶段可以将会计教学内容分为会计理论教育与会计实践(训)教育,对于会计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且已对理论教学的基本课程达成了一个共识,但是在实践教学上的研究仍然缺乏研究,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统一的关于基本内容的有效共识。本科会计教育工作不同于高职等职业教育工作,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切不可照搬或借鉴职业教育。通过对两种教育方式间加强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确定本科会计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

4.1.2加强对本科会计教学的模式、方式的探索研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在教育中传播最广的一句话,大学的基本教育模式,从最简单的传授知识,到现在的翻转课堂教育法,无不是人们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目的就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知道怎样去学到自己想了解的知识。本科会计教学也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由重视原理记忆变为重视原理应用,由注重问题结论变为注重发现问题,结合会计学专业极具实用性的特点,尝试与创新不同的教学模式、方式的研究,以期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习惯,进一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4.1.3加强更新教材内容的研究。随着我国会计全面改革进程的深入,带来了会计准则、制度的修订,随之而来,我们用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的教材也应做出相应的更新调整。有丰富会计教学经验的大学教师之间可以组织起来开展对教材更新的研究,通过教师间按专题聚集分工、备课、研讨,加快编写一些结合新情况、突出实际操作的补充教材,以期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会计改革动态,传达一些会计热点问题和新出台的会计政策,以达到思想上的同步。

4.2拥有“双师型”资格。大学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中流砥柱,大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一般多来自于各大高校的硕博研究生,属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模式。会计学作为应用性学科,既需要理论的深度与广度的支持,也需要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检验,在高校中广泛认同的对会计专业教师具有“双师型”资格的要求对大学教师而言仍然有必要。所谓“双师型”即指高校教师资格和会计师资格。高校教师资格是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本科会计专业教师从事会计教学的前提,体现的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能力,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认可;会计师资格是我国对会计人才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类别上进行的认证,体现的是中级会计实践能力,是对具备一定处理实际会计业务能力的认可。“双师型”的提出最初来源于高职教育,但现在在所有的会计教学中已成为基本共识。

4.3参与会计实践工作。拥有了会计师资格说明了在取得资格证的时候,这些教师具有了一定进行会计实践的能力,但是这样的能力如果不能在实践中继续强化熟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能力只会被弱化,并且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于没有到过企业参与真实会计工作的教师,缺乏对会计工作现实流程的感性认识,在会计教学工作中传递理论知识难以深入浅出,进行实践指导难以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确切的答复。正因如此,从事会计教学的大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科研之余在学校认可的情况下,寻找机会积极的参与企业的会计工作,同时,也可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校外高级会计师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培训和教学实践锻炼后,在教学中能较好地将书本知识与会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5结语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力图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解释来研究各学科内在的规律。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力图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解释来研究各学科内在的规律。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力图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解释来研究各学科内在的规律。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5

(一)审视大学教学:学生、教师、学校之三维视角

1.大学教学:学生心智成长的“孵化器”。大学不仅以探索高深学问为目标,更追求以高深学问“训练”与“装备”人为永恒宗旨,它是青年学子心智成长的场所。而大学教学则是实现此宗旨的基本途径。处于18—23岁的青年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深奥的专业知识,而且课内外有机会与众多学者讨论、交流,在教师们的引导与带领下认识自身、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身的学识、智力、理解力等各种素质得到了极大的训练与拓展,这就是真正的心智培养。正如怀特海(WhiteheadAN)所说:“大学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仅仅向学生们传播知识,也不在于仅向教师们提供研究的机会。……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2]

2.大学教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基本职能。高深知识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对应着知识的生产(发现与创造)、知识的传播与知识的应用过程,科学研究、大学教学与社会服务可视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三大职能。作为三大职能之一,教学是大学教师最为传统的职能,这一历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大学就是教师传授高级学术知识的场所。同时,大学教学亦有助于教师其他职能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学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学教师准备教学的过程就是其对教学内容(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思考、钻研的过程。此外,在大学里,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方面常常走在教师的前面,师生互动的一个积极结果就是教师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新东西,这对教师而言,不啻为一种科研资源。由此而言,大学教学是教师学术职业的基本职能。

3.大学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风向标”。自从有了大学,就有了对其教育质量的期待。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类型与层次的拓展,大学教育质量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涵,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再到直接为社会服务。同时,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也日趋多样。然而,追根溯源,培养人才仍是大学最为基本的职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而大学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此,大学教学投入的多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大学教学质量的好坏能够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进而反映出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从这个意义来看,大学教学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风向标”。简言之,大学教学之于学生、教师乃至学校均有重要意义。而从教学过程与影响因素考虑,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提升的重点在于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当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革新是关键。

(二)大学教师教学观辨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要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呼声的日益高涨,有关大学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逐渐兴起。这当中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教师教学观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的可能影响。1993年,澳大利亚的3位学者基恩•特里格维尔(TrigwellK)、迈克尔•普洛瑟(ProsserM)和菲利普•泰勒(TaylorF)对24名教授大学一年级物理与化学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以探索教师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意图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了5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意在向学生传递知识;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意在使学生掌握学科概念;教师/学生互动的策略,意在使学生掌握学科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旨在使学生发展自身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旨在使学生改变自身的观念[3]。1997年,香港大学的学者基姆伯(KemberD)基于既往有关大学教师教学观研究的回溯与总结,认为既往的研究在术语称谓上虽有所差异,然而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合并成5种教学观:教学作为知识的传授,教学作为结构知识的传递,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应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应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与心智的发展。进而,他又将这5类教学观作为子类别分别归于教师中心/内容导向、学生中心/学习导向两大类中,每个大类各含两小类,而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子类教学观作为两大类教学观之间的过渡。最后,他将这5类教学观具象为一个起点为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导向的大类教学观,终点为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导向的连续体之间的5点[4]。然而,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也发现大学教师似乎兼有“理想”的教学观与“现实”的教学观。1992年,两位澳大利亚的学者莫威思(Sam-uelowicz)和贝恩(Bain)通过对来自于两所不同类型大学(开放式大学与传统大学)不同学科领域(科学与社会科学)的13名大学教师访谈调查得出结论:至少对于某些大学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观是情境性的;大学教师可能兼有“理想”的与“现实”的教学观。这似乎意味着,教师教学目标的表达与“理想”的教学观相一致,而他们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评价,体现了“现实”的教学观[5]。

针对于此,2005年,4位英国学者通过对4所英国高等教育机构638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之后,认为大学教师“理想”的教学观与“现实”的教学观具有深层次的一致性,但也有差异:教师“现实”的教学观是“理想”教学观与学术以及社会情境的折中[6]。国内研究者于此也有相关的研究与阐述。喻平认为,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是一个涉及知识信念、认知信念、文化信念、学习信念以及对信念的自我调节等因素的复杂结构,它的形成受到个体的学习活动经验、科学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它会对自我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评价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又会通过教学过程将自己的认识信念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间接影响[7]。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8]。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者陆根书与韦娜通过对本校2003级504名本科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他们感知教师教学观的基本情况调查,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可以用关心激励、学科知识、问题解决、多媒体、传授知识5个维度加以度量。对这5个维度进行的二阶因素分析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类型,即信息传递的教学观和促进学习的教学观[9]。2011年,厦门大学吴薇通过对中国与荷兰研究型大学教师们对自己教学经历的回顾以及他们对影响其教学观念的相关因素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外部环境以及个人背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外部影响因素涵盖班级环境、教学工作环境、高等教育体系政策环境以及国家社会文化环境等四大层次[10]。综上,大学教师教学观是教师有关教学的基本信念与看法,它既是大学教师逐渐形成的对教学本质及其过程的基本判断与价值追求,又受到自身所处学术与教学情境的塑造与影响,并指导着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质量。大学教师教学观可细分为不同层面:教学理想层与教学情境感知层。大学教师的教学理想是其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知识乃至大学本质等问题的基本思考与判断,它不受具体教学情境的羁绊,它是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内核。而教学情境感知则更“具体”,更“现实”,它是大学教师对其所处学术与教学情境的感知,既基于教学理念,又受到教师所在机构的属性、大学教师的学术背景、学科特性乃至大学教师的个人背景特征等学术与教学情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大学教师教学观是教学理想与教学情境感知的折中。另外,从类型上来看,大学教师教学观可大致划分为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与学生中心(学习中心)两大类。

二、反求诸己: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的必由之路

何谓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可视为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其过程就是大学教师教学观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也是大学教师由教学新手到教学专家的成长过程。教学观是教学理想与教学情境感知的折中,教学理想是基本,因此,教学观的建构应当从直面深层次的教学理想开始。

(一)教中学

大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面临着“如何对待不参加讨论的学生,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积极思维,如何利用新技术促进教学……”等诸多新问题。当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应对让教师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会尝试学习新的观念与方式来解决处理,而学习的途径可以有阅读相关文献、同事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观摩体验等,这时,通过学习,他既有的教学观念就会开始发生转变。值得指出的是,同事之间不同教学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勇于实践

一旦教师学习了新的理念、教学策略与技能,就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积极地运用、熟悉、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观。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大学教师应避免“教条化”,即应避免不辨情境,生搬硬套教科书或教师培训中所宣扬的教学原则与技巧。

(三)不断反思

大学教学是目标指向性活动,教学目标预设于教学行为、反馈之间的统一体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经常反思教学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例如,针对教育目标的教学行为,反馈意义何在;对于根据前一次教学反馈而得以安排的教学行为,教学目标又体现在哪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将会更好地理解与进行教学。反思不应局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学习与实践,还蕴涵着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判断。进而言之,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来看,反思是一有效途径。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观与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观与其他教学观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反思自身精心选择的教学个案,将有效地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国外有学者进行过研究,他们比较了获得卓越教学奖的“专家”教师与“新手”大学教师之间在教学观与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别之后,得出结论:相较于“新手”教师的单一教学观,“专家”们的教学观更为复杂与灵活[1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有:“专家”教师有强烈的意愿从其他人,尤其是学生那里获得关于他们教学与课程方面的反馈信息,而且,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系统的、正式的流程收集此类反馈信息,他们会充分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来改进自己的教学[11]。

(四)投身教育科研

相较于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更为复杂。事实上,许多大学教师并不认为自己仅仅是“教师”,他们更视自己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分子。因此,探究知识与学术已经成为大学教师的使命,而这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的价值与传统。毋庸置疑,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离不开教师对自身所教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大学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还需要教师投身于教育科研,教学也是一种学术,也需要不断探索。综上所述,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是大学教师自我学习、实践、研究与反思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诉求。因此,这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过程。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的重要因素

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固然以教师“反求诸已”为必由之径,然而良好适宜的教学氛围,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乃是其所处的学术、教学情境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对它的进一步分析,教师、学生、大学机构无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3个方面。文章拟就此讨论其中若干具体因素,并针对当前大学的教学实际提出初步建议。

(一)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2006年,南京大学龚放教授领衔的教育部“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73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特别是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对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期望值很高,但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对教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也不满意,对教授教学的态度尤其不满,对已经开设的课程的满意度也较低。……大多数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不少教师缺乏教学经验”[12]。这个结果令人深省,在某种程度上,它揭示了我国大学教学的现状。与之相应的是,目前,我国大学教师普遍缺乏职前、职中、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过去的一些较好做法,如“助教进修班”、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等已不复存在。因此,如何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个问题浮出了水面。而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做法上,大学可为教师提供长期或短期的正式培训或类似教师发展工作坊。在此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无论培训的具体形式如何,培训内容与环节应精心设计,培训重心应立足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与革新,如此方能切实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

(二)对教师采取多元评价

教学、科研以及直接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大学教学是其基本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其职能的侧重点以及对大学教学的目标追求本应有所不同,各安其位。然而目前,大学出现了漂移现象,科研导向愈演愈烈,大学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减少了投在教学改进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和指导研究生,对本科教学力量的投入相对而言是比较薄弱的”[10]。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影响着大学教师对于学术与教学情境的认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就在于实现对大学、大学教师评价多元化,平衡教学与科研。

(三)适度控制班级规模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6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怀伟.统计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维鸿.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加强大学英语语言学有效性教学的理论探索,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遗憾的是,当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所采取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应当加快转变落后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普遍受制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理论灌输占据课堂主流,学生不堪忍受大量枯燥晦涩的语法知识灌输,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的凸显,片面采用单一教学方式,课堂成为教师演戏的舞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强。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单词记忆,花时间背单词、背句型就可以了。由于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容易出现一定消极心理,久而久之,更加不愿意配合英语语言学教学活动。

2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何去何从

2.1营造积极教学氛围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处于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之内,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为了全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努力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语言学学习活动。例如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导入新知,这一方面将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另一方面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Atestoftruelove》一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heartwillgoon》,学生沉浸于优美的音乐欣赏之中,课堂气氛相当轻松。在浓浓的音乐渲染氛围之下,我适时在课件上出示问题:“Areyouinloveornot?”伴随歌声,我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开展讨论,他们兴致都非常高,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2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英语语言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不仅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应当结合生活实际教学,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例如一定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之后,给学生留出相应时间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并展开相应实践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Atestoftruelove》一课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让学生学会应用“某人或某物的与众不同”的这一句型,笔者请学生两两一组,联系生活实际,用句型编写对话,反映生活中某一个小片段。学生两人一组,一个负责提问,一个负责回答,配合得相当默契。节选对话如下:A:Youarereallyoneofakind.B:Uhhuh?A:Whileallpeopleisreading,youaretheonlyonetoplaythecomputergameselse.B:Iamsoashamed.

2.3改革传统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引入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当前不同专业所选用的英语语言学教材版本略有不同,非英语专业普遍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有的专业选用《语言学教程》,也有的专业选用《简明新编英语语言学教程》。虽然不同版本教材教学内容侧重点存在差异,但是总体而言,不论哪一本版教材,想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都应当从学生获得实用的英语技能这一角度出发。宏观意义上的英语语言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词义、文字等内容,分别涉及听、说、读、写四个不同维度的技能。从语言自身角度而言,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情况下,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其中的精髓要义展开分析。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教学理念决定了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不仅仅是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单独进行教育,教师还应当引入边缘学科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引入语言翻译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

结合以上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助于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加强应用型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的重要方向,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此方面教学研究,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郭文琦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8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怀伟.统计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维鸿.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整体语言教学因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一、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语言阶段教授本族语儿童的语言艺术及阅读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它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后来,整体语言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之中。

从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各国的语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解释。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Brown概括了整体语言的内涵。它包括: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1994)。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Rigg也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任何企图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形等部分都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1991)。Genesee也认为,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当被分成听、说、读、写,而应当同时教(1994)。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倡导者Goodman指出,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Goodman,1992)。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能像学会听说一样学会读写,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并驾齐驱的,是自然语言学习的延伸(Goodman,1987)。因此,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的传统教学法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不科学的。

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Goodman提出,“应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零散的部分学习。”语言不应被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被分为听、说、读、写。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时发展。

2.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动机、目的和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有目地的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观察,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学习。

3.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来培养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培养。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然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一种即自然、轻松又备受重视,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课后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多地生活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之中。

4.学生之间的互助同伴关系。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他们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互相批改作文,互相辅导;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些话题或某些内容进行辩论,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5.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听说领先,读写在后”的传统规则,即必须在听说能力达到相应程度时才能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相反,整体语言教学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同时教授,而不是按技能分别培养。在听说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同步发展。

6.教师的功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7.允许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使用母语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在成人教育中,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更迅速地理解教学意图与内容。

三、整体语言教学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上活动的主角,一切活动都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得到提高为目的。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多重角色的作用——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通过设计组织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可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活动。

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师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2.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skinning,scanning,skipping”等阅读技巧快速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思考与讨论。讲解课文时,既要注重语篇教学,又要兼顾语言点的解释,使学生在对课文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对于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译成中文的方法进行讲解。讲解课文时,对语言点只需指出基本意义,不必详细讲解,以免误导学生过于注重词句而忽略语篇,语言点的详细讲解可以放在词汇学习时进行。整体语言教学这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且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更加扎实。

3.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可以就课文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角色表演,锻炼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NJ:PrenticeHALL

Regents,PrenticeHallINC,1994.

[2]Geneese,Fred.SomeHolesinWholeLanguage[J].TESOl,1994,4(6,7).

[3]Goodman,K.Ididn'tFoundWholeLanguage[J].TheReadingTeacher,1992,46(3).

[4]Rigg.Pat.WholeLanguageinTESOL[J].TESOLQuarterly,1991,25(3).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篇10

1.引言

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在我国的官方语言、工作语言和教学语言中基本不涉及到英语的使用。因此,我们的英语语言环境并不优厚,面对这一基本国情,我们无法在生活及日常交流中使用地道的英语口语,阅读及写作仍然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所在。听说能力的发展更依赖于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在缺少目的语环境的情况下,更依赖于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可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张绍杰,2012)。试想,没有词汇、语法等在阅读写作训练中应习得的基础知识,听也不一定听得懂、听得透彻,说也不一定说得明白、说得地道。研究证明,读写与口语存在着相关性(,:听说与读写相互促进,对于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要通过强化读写教育而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轻视读与写,听与说(尤其是说)只能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董亚芬,2003)。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到读写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应以“读写为本”。

2.英国读写素养教育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读写素养水平下降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有体现。据一家英国伦敦媒体网站统计:一项针对升入中学的11岁儿童阅读年龄的调查表明,数以万计儿童开始阅读的年龄为7岁,而且仅首都伦敦就有近8000名11岁儿童尚未达到阅读能力3级水平测试(张绍杰,2012)。针对这一情况,英国政府早在1998年2月就公布实施了《全国读写素养策略教学框架》。其基本原理是“一小时课程”,即每天为学生提供一小时的在校读写指导,保证全体学生每天都能有一定的时间专心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读写素养。“一小时课程”提供了完整的课堂时间安排,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在课堂上的直接教学时间,并着力将教学平衡点(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平衡点)从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转移为面向小组或全班的共同教学,使课堂组织和管理更加完善,使校内的读写素养的教学管理更加有效。如图1所示“,一小时课程”具体操作为:开始大约有15分钟的全班同学共同参加的阅读或写作活动,接下来是15分钟左右的词汇练习,仍然是以全班活动为主。在这3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通过全班共同阅读、共同讲解的方式解决阅读中存在的生词、短语等难点。接下来的20分钟“,一小时课程”安排的是有指导的小组写作或独立写作。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够指导至少一个小组的写作。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教师可以提供后续的阅读指导或写作支持。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重点是独立的阅读和写作,而不是为学生示范具体的阅读和写作过程。在最后10分钟里,全班会举行全体讨论。这10分钟不是单纯地整理思路、总结内容的时间。当全体学生被集合到一起的时候,它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这个时段对于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师能为学生总结今天的读写活动,强调重点难点;学生则可以理清思路;此外,这10分钟有助于构建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批判思想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反馈的渠道,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还能为学生提供讨论写作中的出现的主要问题的机会(高丹薇,2007)。针对大学生英语读写水平下降这一问题,以及综合考虑大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实际需要,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彻了英国《读写素养策略教学框架》中所提出的“一小时课程”的相关理论。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安排为每周4课时,每课时50分钟;每次授课两课时,共100分钟。笔者所教授的班级所采用的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每单元安排8学时讲授。1-6学时为课程内容介绍、单词及课文讲解、阅读理解及综合训练等内容,7-8学时为听说课程。每两个自然班合为一个大班授课,班制60人左右,分为10个小组。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在前面讲解,学生在下面听的方式。自从2011年3月,笔者在任教的两个班级中选取了一个班级进行“一小时课程”的授课尝试。受到教学安排的限制,并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现状,在加强读写素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了调整。首先,每次授课时,第一学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介绍课文的相关背景,并进行“综合教程”中两篇课文相关词汇的讲解、分析、例句练习。在2-6学时,采用“一小时课程”,进行读写的强化训练。该套教材“综合教程”中每单元有两篇课文“,泛读教程”每单元有三篇课文。这五篇课文都是基于同一个主题,因此可以有效贯彻读写素养的提高策略。在第二学时,最开始的15分钟,全班同学共同阅读每单元的TextA,由于词汇已经提前讲解,因此原“一小时课程”中的第二个15分钟内容在笔者的课堂上省略。接下来的20分钟小组活动本人延长为25分钟,具体内容为写总结、感想。在这25分钟里,教师在课堂上参与1-2个小组的活动。最后的10分钟,教师所参与活动的1-2组成员会阅读自己所写的短文,全班分享,有时会依据具体的情况展开讨论或具体的讲解。在第三学时中,依然采用“15分钟-25分钟-10分钟”的课堂时间分配原则,具体阅读写作的对象则是该单元的TextB。在第四、五、六学时中,分别阅读“泛读教程”的三篇文章并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教师会参与其他各组的活动。从第一至第六学时,教师必须参加全部10个小组的活动。第七、八学时仍然为听说教学。第七学时以说为主,由于工科学生口语表达普遍不流利,因此学生们在第一至第六学时中积攒的写作内容成为他们的陈述素材。在逐渐放下思想包袱之后,写作和说话变得更加轻松。第七学时的口语使学生提前适应了英语语言环境,第八学时则转向以听为主。这时,英语听力便不再像以往那么困难。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大学英语教育虽然不是以大学英语四级为最终目标,但是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却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企业在招聘时考查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朱玮、刘汉香,2006)。此外,大学生也有这样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要兼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准备工作。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一小时课程”的教学策略,也是考虑到学生们准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需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试题设置也是以读写为主。从考试时间来看,考试全程140分钟,其中听力考试占时35分钟左右,占26.9%,无口语考试内容(口语考试单独进行,四级成绩550分以上可以申请参加)。从试卷分值分布状况来看,听力考试部分占了35%,阅读理解35%,完型填空部分为10%,写作部分15%,翻译部分5%。从各项所占分值来看,即听力249分,阅读249分,完型填空或改错70分,写作翻译142分,各单项分相加之和为总分710分。从上述分值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虽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新题型提高了听力理解所占的分值比重,但其他部分仍属读写内容(完型填空,需要阅读理解、上下文联系、语法搭配等多项能力;翻译则要考察考生的写作语法等综合能力),因此读写内容占有65%的高分值。笔者尝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旨在提高读写素养的“一小时课程”计划,通过本校期末考试及四级考试成绩的对比,得到以读写教学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成绩。

3.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四个班级。两个班级为通信工程专业,合并为一个大班上课,总人数59人,分为10个小组,为实验班,采用“一小时课程”方式授课。另外两个班级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合并为一个大班上课,总人数56人,为普通班,采用传统方式授课。受试样本的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实验班男女比例为1.36:1,普通班男女比例为1.8:1。被试平均年龄为20岁,母语均为汉语,全部通过高考,第二学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全部达到及格水平以上,均准备在实验学期的期末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为大学第三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

3.3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分别对比校内期末考试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来研究“一小时课程”方式的大学英语教学能从多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表1中,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总分平均分及读写、听力部分的平均分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读写部分普通班比实验班高出了2.1分,听力部分普通班比实验班低了1.3分,总成绩上,普通班比实验班高出了0.8分。因此,两个班的分项成绩和总评成绩相差总体上不超过2.5分。在第三学期本人在实验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贯彻实行了“一小时课程”,在一学期的实验结束之后,第三学期期末校内期末考试成绩对比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的读写成绩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比普通班的读写成绩高4分,比普通班的听力成绩高了1.8分,总评成绩上,实验班比普通班高了5.8分。由表3不难看出,实验班的四级读写成绩高出普通班36.63分,四级听力成绩高出普通班11.31分,实验班高出普通班总评成绩47.94分。将大学英语四级中的成绩总分折算为一百分制,即,将各项得分乘以0.14,分别得到这样的数据:实验班的大学英语四级读写成绩、听力成绩和总分分别高出普通班5.13分、1.58分和6.71分。

3.4数据分析

在第一、二学期,两个班级接受的都是传统型的英语教学,因此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两个班级的总体分差不大,并没有超过1分。但在第三学期实施“一小时课程”之后,分数差有了较为明显的扩大,达到了5.8分,特别是读写部分的平均分差拉开了距离。在当年的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分差,不超过2分,但是读写部分分差已经达到了接近6分的水平。因此,旨在提高读写素养的“一小时课程”在提高读写成绩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4.结论

通过实验教学之后的成绩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一小时课程”在提高以读写为主的考试成绩上的明显效果。有了扎实的读写能力,听说能力的提高将不再是难事。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读写教学仍然是重中之重,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提高读写素养和读写能力的教学手段仍然是当务之急。“一小时课程”是个良好的尝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写素养,还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升有着良性的影响。

作者:高丹薇1工作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

第二篇

1基于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和增强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客观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在这种历史形势下,社会对既能熟练运用英语、又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学习和巩固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授英语的课堂时间相对不够充足,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却扩大了无数倍,拓宽了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通过传统的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来实现。另外,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当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创造机会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这是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任务。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原来掌握的知识不断折旧,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Gardenert和Miller指出,学习者自主学习事关其终生教育,自主的学习者知道如何学习并能够在其今后生活的各个学习阶段运用这一能力[4]6。这种终身教育的要求,决定了大学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只有具备了上述能力,大学生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继续有效地学习,才能够有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大学英语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理应承担起这一教育的重任。除此之外,英语教学还是一个社会现象,它受社会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同时又通过满足学习者的个人发展需要来服务于社会。当前,国际合作广泛深入,英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也应随之改变,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要求。英语教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涉及个人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活动,具有极大的教育潜力,正是由于语言和文化、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起来,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结合体。因此,倡导以语言学习、文化习得和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奉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跨文化英语教学思想的提出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语法和词汇,它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只能用所学的英语来表达与本民族文化休戚相关的一些内容,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正确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更无法将其作为与英语国家人们交流的工具。BennettM.J.指出,精通一门外语却不懂该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容的人尽管懂得交际对象的语言,但是因为不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陷入各种麻烦之中,引起不愉快的文化冲突[5]16。因此,只关注语言,而忽视语言使用中的文化内涵的教学显然是毫无效果的,英语教学应该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不懂文化规则和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语言。语言变化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英语教学应该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当前,跨文化交际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点,跨文化英语教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跨文化英语教学思想是在交际法英语教学基础上,根据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和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取代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Kramsch指出,文化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社会构造,文化知识再渊博的教师都不可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关于某一文化的知识描述[6]205。楼中平在分析文化的动态性时说:“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实践集合体,因为文化总是被不断发展的社会不停地赋予新的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7]74这就是说跨文化英语教学主张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进一步去解决问题,然后从中获得知识,最后实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跨文化英语教学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代表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专门研究英语教育的学者中,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了比较系统阐述的只有张红玲[8]。此外,付天军、陈凤然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构想[9],然而对如何在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却为数寥寥,因此值得大学英语教育研究者深入探讨。

3跨文化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3.1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英语教学与传统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方法和原则上也必然有所不同。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正因为如此,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交际法英语教学所圈定的目的语言和相关目的文化。语言和文化的习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切身经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主观认识,如果学习者仅靠教师或教材传递的间接经验,自身却不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就无法从一个单一文化背景的人过渡到具备双重文化或多重文化知识和能力的人,更不可能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顺利实施跨文化英语教学,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进行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是保障跨文化英语教学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3.2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形式和途径之一:跨文化英语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任何科目和个体的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然而,在跨文化英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任何教学都不可能涵盖一切学习者今后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可能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因为在有限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交际情景相当有限,教师传授的内容不可能把学生今后可能会参与的跨文化交际场合全部囊括其中。因此,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学习的真谛,总结出跨文化交际的规律,进而摸索出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其次,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未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而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采取“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过程的操控者,而是由学生主动承担责任来实现个人学习的需求,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变得更加自主和自觉,从而逐步引导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跨文化英语教学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目的,这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所倡导的目标异曲同工。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拥有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生一定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反之亦然。

4跨文化英语教学实践现状及分析

一般而言,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一个阅读和交际的工具,并通过此工具进行国际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多数英语教学研究者都认识到语言教学应该涉及文化教学,离开了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犹如一具没有血肉的空壳,毫无意义。但是,目前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因为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过程中只停留在具体文化信息的传授上,忽略了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不仅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延缓了英语学习的进程。在我国,为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部制定和颁发了许多类型的英语教学文件和大纲,尽管每一份大纲在论述教学目的时都强调学习外国文化、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但所有大纲都是围绕语言教学制定的,没有一份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化教学的地位应与语言教学同等重要,更没有一份大纲对文化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测试与评价进行完整的论述,也没有说明如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教学大纲对文化教学这种“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态度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文化教学的忽略和漠视。就教师而言,张红玲指出:“大多数调查都发现:许多英语教师主观上也认识到文化教学有很多益处,态度上对文化教学也表示强烈的支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对文化教学重要性的理解。”[8]321根据夏纪梅的调查,绝大多数教师依然将语言功底视为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仍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一般而言,教师只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些跟单元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这绝非是有实质涵义的跨文化英语教学[10]38。追根溯源,经调查分析发现,影响教师课堂上进行文化教学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课堂进行文化教学的时间有限。大学英语每周仅四节课,但规定的语言教学任务极其繁重,很多教师感到单是语言教学的时间都很紧张,更不愿再冒险添加文化教学的内容;其次,缺乏质量好的文化教材,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少量跨文化教学的专著如《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高校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11]等,但这些专著绝大多数都不是必修课教材,导致教师手中没有好的文化教材,心里更是没底。此外,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认识不足。国内教师跨文化研究和实践较少,根据孔德亮的调查,大学英语是中国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公共课程,然而在2001至2010年整整10年间,有关跨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论文仅仅只有12篇,专著只有8部,这远远不能满足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需要[12]19。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多数教师宁愿选择将重点放在比较容易掌控的语言教学上,而不愿去冒险尝试有可能吃力不讨好的文化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教师主观上对跨文化教学的不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采取全新的跨文化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引导和灌输,使得大学生欠缺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许多大学生认为,与他们休戚相关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考试中尚未规定有文化知识的测试,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重要,因此大学生普遍漠视文化学习。此外,由于多数大学生仅对英语国家的重大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感兴趣并有初步的了解,但对涉及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知之甚少,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5结束语

21世纪经济和教育全球化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就大学生而言,无论从职业发展还是个人素质的提升来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需要更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进行了改革,它不但要求大学生要获得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强调了提高大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在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大学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徐慧娟曹军蒋道华工作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第三篇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因材施教原则,缺乏对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载体去学习西方文化中先进的、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有待调整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在课程设置方面,听说课的课时数在整个英语教学课时数中只占10%,甚至更少,导致学生学习的是“聋哑”英语,缺乏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有待创新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存在内容陈旧枯燥、脱离实际生活、缺乏实用性、难易度不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与行业需求脱节等一系列问题,课后练习常以词汇、完型填空、翻译、写作等考试题型为主,缺乏趣味性、实用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且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大学英语教材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兼顾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和实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也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真实情境性和职业性。

(四)教学考核方式有待革新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只重视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使得期末考试所占权重过大,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高,完全背离了语言学习的本质。面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综合素质较强并具有一定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能够很快地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主动、快速地进入学习、探索、研究的角色,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预定时间内达到各项学习目标。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根据心理学原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第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各种英语学习活动中,并从中获得乐趣。第三,教师要采用赏识教育方式,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第四,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学习英语的过程同时也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记忆是一件辛苦的事,教师不仅要根据遗忘规律引导学生增强记忆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鼓励学生以坚强的意志战胜遗忘、走向成功。

(三)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教师常用八个课时讲授一个单元,其中听说课教学只占两个课时。听说课教学应改革为每周一次,并要进入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教学过程以听、说为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的交际和沟通;能够基本听懂英语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一般题材的英语讲座和本专业的课程;能够阅读大众题材的英语书籍和报刊文章,借助工具书读懂专业资料;能够用英语写短文,对熟悉题材的简短文章进行翻译,即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均衡发展。传统的翻译法等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目前盛行的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languageTeachingApproach)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环境中,书面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十分相似,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教学理念与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整体性、交际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英语课堂教学应由“教师讲词法、句法,学生只需听、记笔记”的传统模式,变为通过“多媒体、软件、网络、影视”等辅助设施和资料,实现“教师引导、组织、参与教学,学生主体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群体互助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大学英语教学有创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设置疑问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分组讨论、团队协作、英文短剧表演等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以及面对不同意见时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即兴表演等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声音、视频剪辑等手段辅助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边、多边交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师生相互影响、教学相长。

(五)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改革,首先应改变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做法,强调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包括评估在内的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利用评估的结果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在进行形成性评估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课堂出勤、课文预习、口语课堂表现、课堂讨论、作业、自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精神、公民意识、社会实践、责任感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多方位的观察、评估、监督和帮助,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形成性评估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中尤为重要。终结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期中和期末的口头和书面考试等,这种考试应以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应以学生所获得的读、写、译的考试成绩来代替或平衡听、说的成绩。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在笔试方面加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将学校的学业考试与其他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区分开来;要将校内考试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教材和课外指定学习内容相结合,采用合适的题型(如口语考试、小论文、实用文体阅读、翻译、实用文体写作等)考核相应的语言技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采取“总成绩(100%)=形成性(或学习过程)成绩(40%)+期末口语成绩(10%)+期末课程笔试成绩(50%,其中听力占期末卷面成绩的30%)”的考核方式。

(六)开展课外活动

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决定了,学生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动力、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不断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这为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供了可能。教师要适时利用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兴趣和渴望,尽可能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例如,开展各种英语竞赛,让学生自办英语广播电台,开设英语角,组织各种英语晚会,创办英语戏剧社团,欣赏优秀英语原版电影等。这些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伸,不仅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语言的运用,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充分理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文化之间的相互承认和尊重既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情操乃至气质、风度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得人文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对学生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所忽略,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思想、人格、品德问题;有些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备课敷衍,在校外兼职;有些教师常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工作中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有些教师知识陈旧,造成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更新理念,提高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素质,即专业知识素质和综合素质。从专业知识素质来讲,首先,教师要通过自学、科研、在职培训、脱产学习等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技巧;其次,教师要多读书、多长见识,即读书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多见识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语言教学是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相连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走出学校,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使自己从过去的“教书匠型”的教师逐步转化为“学者型”的教师,从而促进知识的更新,开阔眼界,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从综合素质来讲,大学英语教师要多方位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激情;对社会富有责任感;对困难和挫折具有自信心和坚强的毅力;对科研工作严谨创新、求真务实。

2.加强交流,活跃思想

“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闭关自守,甘作‘井底之蛙’,要与同行不断加强交流。封闭意味着陈旧、停滞、淘汰;交流意味着开放、沟通、发展。”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之间主要的交流渠道包括形式多样的座谈、讨论、教研活动、教学观摩、学术会议、网上交流等,其中,网上交流以其快捷、方便、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推广。

3.勇于教改,大胆创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心在于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以教学任务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情境;其次,注重学生学习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再次,创设课堂的民主与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证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尝试的先决条件。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敢于破旧、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主体意识是创新的基础,而没有创造力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人格和能力,才可以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前人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核和文明结晶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使学生实现自身的文化储备与语言中的良性文化内涵相对接,从而形成学生自身积极的价值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汲取前人的经验,以启迪智慧,提高自身修养,联系现实生活,引领自己的行为,在消除困惑中不断成长,在超越自我中不断成熟。

作者:史洁工作单位: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第四篇

一、实现大学英语教育属性的回归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是国家外语战略规划和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了诸多改进。但是,勿庸讳言,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影响,英语教学从小学到大学,无不聚焦于语言形式教学上,即过于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而这些英语元素背后最为重要的文化感知能力和文化敏感性的养成被人为地忽视,尤其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国际视野的培养被遗忘。从而导致英语教学日渐脱离“教育”———这个他本该归属的土壤。此外,大学英语教育在我国高校学科发展中属于比较年轻的学科,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长期被定位于“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达成的共识就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开阔的视野参与国际交流,即所谓的‘全球性思维’。”因此,英语教育研究的目的就是“全人塑造”。大学英语只有实现教育属性的回归才能担负起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重任。

二、实现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工具理性指导下的传统的语言观、语言教学观的狭隘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即,语言不仅仅是工具,语言是各种学科知识的承载,是人类文明文化的承载。因此,外语教学的目的就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训,而是在语言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全人”的培养目标。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教学内容。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工具,用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的话概括就是:“人们可以把语言看作一种世界观,也可以把语言看作一种联系思想的方式。”因此,语言和思想的统一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此外,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同时也包涵了丰富的人文素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英语的传授与学习不仅仅是传授与学习英语语言本身,同时也会涉及到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等;不仅掌握语言本身,而且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开拓视野、拓展心智空间、丰富社会阅历、增长见识才干,从而塑造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人生境界。然而,传统英语教学的着眼点多放在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训练上,一些教师仅仅将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将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学目标,而很少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事实上,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传承了人类的文明和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在英语教学中挖掘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发展认知、丰富情感、完善人格,使外语学习成为学习者人格化的过程。这样,英语教学就不再仅仅是一种从讲授到理解的认知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与智慧、精神与生命的沟通过程。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教学相长的场所,是人与人直接交往的社会平台。英语教学的过程应当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重要人生经历,通过双方在情感与心灵的沟通而产生信任,增进情感,共同体验和分享英语教学的人文精神。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更要体现其人文性,实现二者的统一。从而实现全人教育,全面落实中国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担负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

三、结论

大学英语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引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国际性,更要体现其人文性、本土性,体现基本的教育精神。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以及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作者:贾晓锋工作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五篇

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不足

1.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中,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大学英语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和阅读训练,学会高效率的吸收和处理信息,通过口语和写作表达信息,这决定了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培养英语综合能力。然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输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缺乏时间进行有效的训练,致使他们即使听懂了也不会实际应用。

1.2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以语法解释法和翻译法为主,效果欠佳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很多教师遵循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解释课文语法,帮助学生翻译长句难句,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内容。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语法掌握得非常清楚,但是在英语表达中仍然错误连篇。例如:两位老朋友十年后第一次见面,刚开始都没认出对方,等互报姓名后,其中一人感叹道:“我都没有认出你!”。在这种情景下,很多对时态非常精通的学生都会错误地表达为“Idon’trecognizeyou.”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法解释和翻译法的教学中,只懂语法,而不知合理使用语法,只知按字面翻译而不知如何从意思上去理解。

1.3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没有很好的衔接

听、说、读、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这四个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相互割裂的,以至于学生在听力课上只是纯听力训练,在阅读课上只是一味地读课文,而在口语和写作上经常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如果将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便能够将其在听力和阅读上所获得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整理,自然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

2.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2.1摆脱教师的绝对主导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

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J.S.Bruner)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赵艳芳,2001)。英语教学的过程理应是引导学生在课堂及课后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提高信息吸收的效率,并将其所学语法知识通过反复练习训练成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可以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围绕一个具有逻辑关联的话题,学生以个体或团体形式进行训练,将其所学词汇、语法应用于学习训练之中,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巩固加强学生对课文所蕴含知识的理解。

2.2教学主题内容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可思性以及适当的争议性

传统教学主题内容过于空洞、乏味或绝对,致使学生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也懒得说、懒得写。很多教材的单元主题往往是校园生活、恋爱等已经被反复练习和论证的话题,学生已经对此产生了厌倦感,故而,对教学主题的选择,应该注重在知识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内涵上值得学生深入思考,在争议上允许学生在适当范围内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

2.3教学上应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

笔者曾根据以上两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但是发现仍然有很多问题阻碍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大的困难是学生英语水平有限,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通过听、说、读、写四方面教学的整合,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获取需遵循相应的规律,母语习得者之所以学习效率高,是因为其能够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分别储存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系统中,无论是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有逻辑联系的信息回应能延长记忆时效,而且便于提取。通过及时、不断地提取信息,记忆便能得到强化。因此,首先可以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学习相关的音频、视频和文章,在练习听力和阅读的同时对课文主题有一个很好的概念,且积累一些课上可能会用到的词汇、短语和观点。其次,由于学生课前的积累,在课堂上教师便能非常轻松地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并引导学生针对其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和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最后,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查询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关信息,最终在所学语法知识、词汇短语以及相关内容素材的帮助下写出与该主题相关的短小文章。通过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加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

2.4改变传统的语法解释和翻译法教学

中国传统英语教学,从初中开始便特别注重语法教学,但经过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很多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仍然很差。在2011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21万份试卷中,“汉译英”部分得8分以上的试卷只有19份,很多答卷语法错误连篇。例如:匆忙与休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有些人译为:Hurryandsoftistwodifferentlifestyle.或者Bothbusyandfreearetwodifferentwayofliving.这两句是比较极端的翻译,完全没有顾及到学了十来年的语法,还有很多答卷也是或多或少有语法错误。其实,很多同学对语法知识已经很是明了,但是使用起来便会出错。语法本就是一种说话的规则,学完规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应用规则,将规则训练成一种说话的思维方式。然而,我们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只注重一遍一遍教学生规则,而不引导他们去应用规则,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导致现在很多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训练模块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英语实践中去,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

3.结束语

无可否认,通过6-8年的英语学习,我们的很多学生仍然达不到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要求,这反映出我们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必须重视其教师主导性、授课方式单一性(语法解释与翻译)、听说读写割裂性等缺陷,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加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在短期内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在长期内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作者:吴峰松工作单位: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第六篇

1.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具体方法

(1)通过词汇进行文化教学

传统的机械化的词汇教学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英语的兴趣。可以说,词汇也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大量词汇的使用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导致在不同的语用环境中,同一词语表达截然不同的意思。针对传统词汇教学的缺陷,研究者通过讲解词汇背后隐藏的有趣的英美文化知识和介绍中西方的特色词汇、与生活贴近的词汇和新词汇,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如果不了解fish这个单词的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他为人正直可靠。)Fish的隐含意思来源于宗教故事,英国历史上新旧教派之间的争斗一度十分激烈,旧教的教规规定,斋日里只能吃鱼,而新教徒推翻旧教以后,拒绝在斋日吃鱼,以示忠于新教。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学多都是以教材词汇表为中心,而教材中出现的单词大多都是地道的书面语。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常出现的物体、现象和表达方式在西方国家并不常见,所以英文当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再者,英语的包容性使其不断地产生新的词汇,而教材中很难及时涵盖这些单词。所以,英语课堂应适当介绍中西方的特色词汇、与生活贴近的词汇和流行词汇,以增强词汇教学的实用性。

(2)通过句子进行文化教学

在句法层面,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西方习语、谚语、名人名言和地道的交际用语去引导学生思索其中所蕴涵的西方文化及思维,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中最能反映该文化的当属大量的习语、谚语。习语、谚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状况。由于不理解习语的文化背景,有时学生认识习语里的单词,却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比如一些含有动物单词的习语,如果学生不了解在英美文化中人们对于各种动物的态度,就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Thefoxmaygrowgray,butnevergoo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该例句利用英美文化中人们对于动物的普遍看法来通俗地表达一个道理。

(3)通过语篇进行文化教学

传统的语篇教学通常是逐段地讲解教材语篇中的语法难点和语言点,或是逐段将英文语篇翻译成汉语。学生常常只理解语篇的表面意思,却很难挖掘出其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研究者在语篇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课下自学,在课堂上提问检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较难句子的含义,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解答。语篇的文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其写作能力。通过语篇结构的分析,研究者会引导学生发现英语语篇的规律。英美思维注重过程和每一部分之间严密的逻辑性,而中式思维更加注重结果和语篇的整体效果。不同于中文语篇的高潮和结论常常出现在结尾,英语语篇一般需要在文章的开头指出主题或结论。作文的主体部分也不能够只是对事实和例子的阐述,而应该是逻辑严密的推理或原因的论述。

(4)通过语境进行文化教学

为了使学生即使处在汉语语境中也能掌握地道的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和课下为学生创造英语语境。文化因素是语境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取适当的话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模仿和表演。在英语语境当中,学生在练习了英语口语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西方交际文化。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包含典型语境的电影片段,带领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融入语境当中进行模仿。在课下,教师协助学生开展英语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辩论赛、演讲赛、话剧表演、广播站、外国电影赏析。学生在活动当中处于英语语境中,会学到更多关于语言和文化的知识,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结论

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我国著名学者胡文仲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胡文仲,1994)有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语言教学本质是文化教学。(胡文仲、高一虹,1997)本研究用一个学期(19周)的实验证明了一套融入中西文化输入的英语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借鉴上述的教学方法,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境四个层次进行中西文化的输入,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栗亚杰工作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外语学院

第七篇

1.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1.1文学教育的作用

文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文字的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文学亦是科学,是研究人、反映人、表现人的命运和思想情感的科学。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种种功用。人们对于文学的教育功能很早就有了认识。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到,文学作品“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在西方,柏拉图在《文艺对话录》中也谈到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快感”。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教育作用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只能寓于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描写对象的艺术刻画,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达真挚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长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浸润中,文学素养就会日渐养成。文学素养的培育也就是文学审美教育作用的彰显。这种审美功能也就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艺术的描法,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从而感动人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愉悦感。事实上,文学教育对于以培养一个英语语言功底扎实,综合素质全面,交际能力强的学习者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个人来说,更是可以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学涉猎广泛的题材在表达悟识、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所难以取代的。除此之外,外国文学也是真正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路径”(虞建华2002:7)。我们阅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原貌,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来看,以英语语言为学习对象的大学英语学习,应该被看作是对于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社会的深谙。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学习国外文学作品,英语语言成为他们求知探索的重要工具,在体味这种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明,吸取中外文化知识的精髓的同时,文学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最终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世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2文学教育现状

在ChristopherJ.Brumfit与RonaldA.Carter共同编著的《文学与语言教学》一书中,国外二十位著名专家学者就文学与语言教学关系,阐释了他们自己对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所持的不同观点。但是就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而言,他们达成了共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特殊的媒介和表现工具(Brumfit&Carter2000:56)。大学英语众多教材中的课文都选自英语原版材料,文体多样、语言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几乎每一课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有些教师文学教育意识淡薄,“教师一言堂,学生静悄悄”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依旧在向学生灌输词汇、语法、修辞或文化知识,大多逐句分析讲解课文,文学的审美愉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布道说教。蔡基刚(2003:30)认为,一课结束,文章已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整篇课文也仅仅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句子理解层面上,对课文很难有整体把握,更谈不上对课文在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与欣赏。文学教育会在一些课堂出现,但更多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笔者曾以某省属重点大学学生为对象,调查和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共有500名学生参加调查,涉及大学本科二、三、四年级,包括文、史、理工、艺术等专业。调查方式有问卷与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的大学生表示了对于中外文学及文化的喜爱,然而近一半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具备,文学素养缺失现象严重。谈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接近九成的学生对各有特色的文学教育表示期待。

2.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融入文学教育的途径

2.1教师文学教学信念的意识准备教师信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和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以开放的心态,关注自我发展,更新知识、积极反省、参与批判、锐意改革;改变固有的做法,代之以构建自己的个人实践理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随着教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国内教育界逐渐认识到教学是一种“高度认知行为”(Freeman1996:353)。教师个人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互影响,互为“共生”关系(Foss&Kleisasser1996:441)。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实践之间具有一致性,前者对后者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后者对前者亦有很大的反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开展,首先有赖于教师文学教学信念的树立,文学教育意识的准备。教师文学教学信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文学内容的学习。然而,当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与教师文学教学信念不一致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反思,认真修订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信念。在这一过程之中,也应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发展自己,以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就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从审美怡情、明心见性角度去引导学生欣赏英语语言文字传达的文学之美。大学英语课堂也会成为一场文学欣赏的饕餮盛宴。

2.2文学教学策略的选择

2.2.1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从文学理论的高度,理解每一篇课文的文学性,并充分借助现行教材中的文学性课文,指导学生去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以培养学生对文学浓厚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实现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另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增加他们对文学各种文类、文学各种表现手法的认知,同时也增长他们对文学各种修辞手段、意象和典故的敏感性,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应具有向一切合理解释开放的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文学性材料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只会泯灭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无发展潜力可言。下面我们以《最后一片叶子》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来对照比较一下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后一片叶子》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教师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精讲重点字、词、句、段,让学生熟悉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课文线索,把握故事情节,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这种教学设计总体看教法简单,易于操作,也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部设计都是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展开,而忽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更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新型教学模式下《最后一片叶子》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1)课前任务。学生对于这一故事大都耳熟能详,因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扫除字词障碍,理解分析主要内容。(2)课堂任务。教师利用多种的任务形式,包括启发式提问或以项目为基础的课堂小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要思考和讨论与“最后一片叶子”直接相关的人物,“最后一片叶子”对他们分别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意义,学生合作探究“最后一片叶子”的涵义,最终获得乔安西脱离生命危险的根本原因),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主题,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内涵,感悟小说所歌颂的人们对于生命的坚定信念以及相濡以沫的博爱情怀;同时也学习品味文章幽默笔法及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课后任务。阅读作者欧•亨利其他的作品,如其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体味其作品新颖的构思,诙谐幽默的语言。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模式,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2.2.2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Stern(1997)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和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批判素质,是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在创造性阅读能力和批判素质的培养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特点的体现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一方面体现学生对课文进行主体创造性阅读,对课文的人物、主题、言语形式等审美因素进行探究,在自由思维的天地里获得不同的见解,从而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并最终获得创造性批判素质的过程;另一方面,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因而又体现了一种自主性。对课文作主体性充分自由的阅读,既为学生形成独创性见解和创造性批判素质提供了先决条件,又符合人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如此,大学英语就成为了师生艺术欣赏课程。教师除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与学生共同赏析文学材料外,在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选取自己英美文学学习的兴趣点,进行广泛且深入的阅读,获得个人体验。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无痕的渗透:学生不知不觉地获得文学的审美评价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陶冶他们的性情,美化他们的心灵。这也使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培育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浑然一体。当然,文学教育又并非仅仅限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而应该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也就是使学生通过英语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文学学习习惯,摒弃顽固僵化的定式思维,发展革故鼎新的发散思维,在课堂之外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身。

2.2.3调整评价体系,建立长效的阅读检查机制

传统教学以“教”为主,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考试的结果一般被看成是学生知识评价系统的全部。评价体系和学习效果长效检查机制的改变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去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随着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开设和英美文学内容的融入,以往的测试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对学生的测评中应包含对英美文学的阅读部分,教师可以在平时成绩中加入英美文学读后感写作、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作业的评判;另外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构建文学阅读检验检测平台,建立长效的阅读效果检查机制,使阅读效果检查常态化。

3.结语

大学英语中的文学教育,从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两个方面,彰显其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所谓人文教育,是指文学教育可以通过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淀、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和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使受教育者通过体验人生经历的实践,能够理解、欣赏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灿烂的文化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形成人文理想,并最终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所谓审美教育,是说文学教育运用人类精神产品,即文学作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受教育者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其学习优美语言、塑造美丽心灵、养成美好行为;艺术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融汇其中,文学教育要使受教育对象在美学高度建构起价值体系。大学英语教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较多选取久经检验的文学经典,为教师进行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优质素材。然而,文学素养是一种内在的、综合的文学欣赏和创作素质,它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像西方哲学家蒙田所说“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蒙田1987:143)。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心态越来越浮躁,盲目地追求时尚、疏于思考、缺乏沉淀,校园里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文学教育信念,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文学元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学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培育体魄健康、情感丰富、精神高尚的人。

作者:李正栓田会敏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第八篇

1.大学英语公共课面临的窘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工具,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际交流中,既懂英语又熟悉专业知识的应用性人才备受推崇。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大学生实用性英语的能力,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调查,双语课的教学通常由具备一定英语水平的专业课教师讲授。教育部前高教司司长张学尧也曾提到“如果中小学英语‘一条1龙’计划推进顺利,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逐渐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的方式。既节省许多学习课时,又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学英语的枯燥和繁琐,同时也能够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和加强了实用性英语教学。”大学公共英语课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不能与高校的专业发展相适应,在内容上不仅与中学有重复,更重要的是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大学英语公共课要生存与发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国内外大学英语教学新理念的启示

近年来站在中国外语教学改革最前沿的几位专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几乎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新理念。首先是对大学英语的性质重新做了界定,赋予了大学英语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意义与使命。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始终停留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蔡基刚教授在阐释外语教学应注重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素质教育时,鲜明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具有较强的工具性特征,指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选取富于精神内涵的材料作为课文。这种课文取材原则对于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积极性的,但在当今学生的工具动机非常强烈多样的情况下,仍然一味地强调教材的人文性、趣味性和可思性,一味地强调“文化素养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内容,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只会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毫无生气,使我们的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世界的需要。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材不应只是人文性和一般文化介绍,还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承认了外语的工具性和大学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目的,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方向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向EAP和ESP转移,向学生所学专业靠拢,以满足当代大学生通过英语获取专业信息、表达专业思想、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其次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是继“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后又一个新兴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袁平华教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这篇文章中,详细论述了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的定义、性质、理论依据以及几种教学范式。他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实施依托式教学,立足于学科内容知识,将语言学习融入学科知识学习,符合当今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从规范统一教学向多元化教学发展、从基础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的要求,是语言教学的一个新范例。蔡基刚教授的“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这篇文章中的分科英语(Discipline-basedEnglish),实际上就是基于学科的英语。

他指出外语学习与学科知识结合就是分科英语。分科英语是一种目的非常明确的语言教学,因而也最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从而保障语言教学的效率。在国外,根据英国一项关于21世纪的英语教学的调查,近90%的英语教学专家认为将来英语学习的一个重大变化可能是不再独立进行英语语言教学,而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后的英语学习将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或者说与另外一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开展的渥太华沉浸式双语教育所体现的、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学生在学科知识、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国内外“CBI”研究就是“DB(IDiscipline-BasedForeignLanguageInstruction)”研究的先驱,“DBI”是“CBI”的创新与发展。因此说“CBI”科学的理论体系仍然可作为DBI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是将外语作为学习各种学科内容的媒介,使学科内容成为学习语言的源泉,语言能力的获得则是通过理解这些学科信息(Genesee,1987)。CBI的核心理论认为,当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或二语学习条件。因为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科内容上时,就会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探索知识,这时的学习状态最接近于母语学习,因此效率也就最高。第一,关注内容可以把形式学习的焦虑降低到最低程度;第二,内容学增加了可理解的输入量;第三,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学科内容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真实且广泛的交流最能促进二语习得;第四,高层次的学术认知活动有利于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俞理明教授也曾经指出,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语言驱动(languagedriven)是低效、费时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症结所在,而内容驱动能带领我们走出高校英语教学的困境。而DBI正是以学科内容为驱动(contentdriven)来提高语言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综上所述,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新理念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标,是大学英语公共课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语言学习和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融合到一起已成为后大学英语教学的时代趋势(蔡基刚,2007)。

3.走出大学英语公共课困境的两点考虑

3.1教改艰难,阻力重重

基于学科内容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必然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蔡基刚教授在《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中指出,中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中能够获利的三大集团将会是制约方向转移的主要因素:(1)各考试机构;(2)各考试培训机构;(3)教材。笔者认为,实际上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直接的受益方是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大学英语教改的最根本的阻力恐怕不是来源于外部,而是公外教学部门本身。目前大学英语公共教学部门一般都承担着全校非英语专业所有学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公外的教师队伍可谓是庞大,教职工人数在全校所有部门中名列前茅,教学方向的转移意味着:基础英语在大学英语中主导地位的丧失,公外教师队伍的过剩,部分教师由于知识结构的问题不能胜任新教材,导致他们没课上,或是充实到中小学去。如此这般影响到公外教师队伍的切身利益问题,势必招来对教改的反对和不满。目前在很多高校,为了拉住学生,稳固大学英语4个学期的课时,无视学生的个人需要,不惜牺牲学生的切身利益,或是为了提高四六级一次通过率,规定所有大一学生不准参加四六级考试,从第三学期才允许报名。公外主管领导部门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为了给本部门教师争取到稳定不变的饭碗,必定在这场教改中或多或少会扮演不积极的角色,尽量去延长基础英语教学,推迟基于学科的英语教学。因此说,与大学英语相关的领导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学习,调查研究,把学生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只顾个人和小集团利益。

3.2更新观念,应对挑战

大学英语公共课要走出困境,必然要走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新模式。这将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观念,应对挑战,接受教学新理念。任何一种改革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付出一定的努力,甚至是牺牲。如果我们的公外教师不愿意尝试这种教学新模式,不愿意尝试和自己学历背景不同的课程,只会教普通英语,不会教基于学科的英语课程,下岗是迟早的事。刘润清教授(2010)是这样表述的:“我预料,几年之内,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道路。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了,大学还教普通英语就难以混下去了。老师们不必担心,只要你的英语好,开出一门专业课来并不难,从此你就有了专业方向了;从此学生也就更喜欢你了。”改革是一种责任,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历史的机遇和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只有义无反顾地去承担(张尧学,2008)。因此,每一位公外教师都必须主动承担教改任务,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投身到大学英语的新一轮教改中,这是时展的必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谋求自身发展的唯一途径。

4.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四点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新理念”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在外语教学领域统一思想,秣马砺兵,为这场教改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笔者曾就“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新模式的未来与发展”为主题在国内三所大学做过调查,结果发现,90%的同行都未曾接触过这一新理念,对其未来的发展持否定态度的占80%。他们认为搞专业英语难度太大,几乎是不可能,再有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早已在其他系里搞了多年,对我们的公外能否搞起来持怀疑态度。因此,在教改之初,加大宣传力度,非常有必要。2012年4月由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教育语言学第三届年会暨“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上重点研讨了“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模式(DBI—Discipline-BasedForeignLanguageInstruction)”,许多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笔者也亲临现场,深受启发,并同与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达成共识,即大家一致认为,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改的方向。此次研讨会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改扩大了影响,为DBI教学新理念的传播做了很好的宣传。

4.2教改分层进行

这项教学改革一定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转移,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是把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的传授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程度、时间以及教学对象因素的影响,笔者对其发展模式做了预期分类,以期为深化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辅助式: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结合的初级状态,适用于学生基础英语水平一般的院校。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专业英语在语言方面的基本词汇、句法模式、写作范式等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顺利接受专业英语的学习铺路搭桥。部分式: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结合的中级状态,适用于学生基础较好的本一类院校。可把基础英语教学的压缩到1-2个学期,剩余时间讲授专业英语。完全式: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结合的高级状态,适用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较高的国家重点高校,学生进入大学直接进入专业英语学习。

4.3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

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前提条件。没有能胜任这场教改任务的教师队伍,一切努力都是白费。首先选拔优秀的公外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公外教师与校内专业课教师联手培训,同时为公外教师的存留问题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或自由选择去向的手段,把一些不愿意从事具有挑战性教学的教师分流到中学任教。为更多的公外教师提供出国培训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加强对世界先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能从语言上有更大的收获,也就说只有具备了国际视野的公外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

4.4大力推进中小学英语“一条龙”计划

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开展,是以大一新生的基础英语水平为先导的,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新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这与各省市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施是否到位,以及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得是否顺利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说,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然也要求大力推进中小学英语“一条龙”计划的顺利开展,才能逐步走向英语基础教学下移到中小学,大学英语走专业英语教学的趋势,彻底改变在大学英语阶段弥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英语听说能力欠缺这一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局面。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