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规划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7:08:37

大学规划总结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1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

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十一五”规划;科学发展观;特色化;非均衡;跨越式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应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三个规划。目前,正是各级各类高校“十五”规划的各项工作即将届满、“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之时。如何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考虑正在迅速变化的全球环境,考虑在这一新的环境下大学各相关利益群体对大学的需求和期望”,①从各自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认真总结“十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深入剖析学校在“十五”发展期间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困难以及“十一五”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提出能够充分体现各自学校“办学理念、优势和风险意识”的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基础、有高度、有新意、有特色的学校战略规划,从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应该说,这是当下我国高校所要共同应对和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战略

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十一五”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首选战略。

(一)创造特色,强化特色

营建特色、强化特色,是世界各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就国外的大学而言,无论是中世纪牛津、剑桥绅士式的博雅教育(1iberaleducation),还是欧洲大陆式的职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或是后来德国洪堡式的英才教育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传统特色;哈佛大学建校300余年,始终坚持“与真理为友”的校训;斯坦福大学在其对名牌教授还没有吸引力的时候采取以特殊待遇招揽尖端人才,把有条件的系科率先办成学术尖顶的“学术尖端”战略;耶鲁大学倡扬“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及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理念,等等。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卓有建树,与其所秉持的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是息息相连的。

就国内的大学而言,追求特色、选择特色、设计特色等,亦有着优良的传统。1916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率先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兼收并蓄等办学理念。建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行由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体制,等等,都是极富特色与个性的发展战略。

概言之,世界各国的大学形形式式、种类繁多,但无论是总结其成功的办学经验,还是探索其变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维特维新,走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型的发展之道都是其优选战略,既是其工具理性层面的生存战略,更是其价值理性追求和哲学方法论导引层面的发展战略。因此,对于我国高等院校而言,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不仅是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其长期的战略选择。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从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理念、校风学风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人手,对学校的总体实力做认真的盘点性工作,进而重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把优势、强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项目、领域等进一步做强、做特,以特制胜,创构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或特别出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及其教育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争取某些领域在国内外、省内外占有一席之地,直至占有学科与人才的制高点,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统筹兼顾,综合提高

从另一角度讲,注重学校的整体联动,走综合化发展之路,亦是该核心战略的应有之义。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和指标。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逐渐兴起对大学的评价与排名,较有影响的大学(本科教育)评价,包括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英国的《泰晤士报》(Times)和《卫报》(Guardian)、加拿大的《麦卡林》(Macleans)、日本的《钻石周刊》、德国的《明镜》等报刊每年一度的大学排行。概括起来,国外大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学术声誉、科研水平、教师资源、教学质量、学生情况、财政资源、捐赠情况、留学生等。

国内大学评价稍晚于国外,比较有名的评价机构主要有,香港网大、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校友网等几家。综括起来,国内各评价机构对大学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声誉;学生情况,包括学生录取分数(生源)、毕业率、继续深造的比率、毕业去向等;教师资源,包括博士比率、教授比率、生师比等;教学质量;科研情况;财政资源等。

不难看出,国内外大学评价指标之间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但在总体上是一致的,都包括学校声誉、学生情况、教师资源、教学质量、科研情况、财政资源、学术资源等通用性指标参数。虽然,这些评价指标还在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是为了追求好的排名,但无疑,这些指标对其谋划“十一五”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各高校研究制定“十一五”的发展规划,应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参数,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基本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教育交流等方面实现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以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二、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十一五”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优选战略。

(一)重点突破,为所当为

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高校的整体而言,只有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重点建设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学校和学科,才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赶超世界一流,或在某些领域抢占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高地,跻身国际同类高校、同行学科前列。对于国内各高校而言,也只有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效益以及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在确定“十一五”发展战略时,各高校应自觉掌握和运用均衡的相对性和非均衡的绝对性的客观规律,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可以支配或影响全局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研究项目和领域作为增长极,力口以重点建设和发展,以实现其非均衡超常规的发展。

(二)整体协进,和谐发展

强调非均衡发展,更多的是从发展战略或是发展路径上考虑,其本旨仍在于冀望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学校全局的均衡发展。各高校“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既要注重守正出奇、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又要注重整体联动、协调一致,向着科学、理性、和谐、全方位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从学校的总体战略规划层面考虑,还是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子规划、专项规划与学校各分院(系、所等)的分规划等战术规划角度考虑,都要求以对“十五”规划及其执行情况的监控与总结为基础,认真盘一盘各自的家底,看看其办学规模、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校园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实验室与图书馆建设等,有多少存量,块头有多大,与省内、国内同类兄弟院校以及其他高校相比,与国外同行学校、同类学科相比,哪些方面强和弱,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地方,居于什么地位,发展空间与前景、趋势如何;看看还有哪些空白,通过挖掘或整合现有的力量或适度引进资源、增加投入,在“十一五”期间就可以上马和在较短时间内见效的,哪些方面经过努力可以保住优势和形成特色,哪些方面进行纵比可以上升几个台阶,哪些方面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赶超国内或国际一流,等等,从而真正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开拓进取、积极可行的“十一五”发展的总规划、子规划和分规划。

要坚持教育的规模和效益、数量和质量、内涵和外延、结构和功能的均衡协同发展,确立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发展的一体两面以及调整结构类型为发展、追求效率效益同样为发展等发展观,既要有选择地注重量的扩张,开辟新的学科、专业、课程和项目,力争把蛋糕做大,以增加总量,又要注重质的提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要注重现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与服务社会几大功能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加强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要注重各个类型层次的教育,如普通本专科教育、硕博研究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外国留学生教育等的统筹协调发展,多渠道为社会培养人才,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要巩固提高传统的优势学科和强势学科,着力加强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积极发展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等,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互动、融合与创新,实现各学科的共同提高和协同发展。

三、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

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十一五”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必选战略。

(一)奋发进取,跨越发展

跨越式发展之道普适于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所大学的发展,其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并校到成为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只用了30年时间。英国的沃里克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建校到置身英国高校前列,成为世界著名大学,也只用了30年时间。香港科技大学从1991年建校到现在,也不过才14年,却已迅速成为国际知名高等学府,等等。上述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的新星和奇葩,固然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与其所采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可见,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内外一些大学的制胜之道。问题在于,我国的高等学校能否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的办学和管理经验,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落实于各自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中。笔者以为,只要不是盲目扩大、攀高、争强、求快,或者是重复“”式的一哄而起,而是直面挑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精神,深人调查研究,把握发展机遇,确立发展目标,开拓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找准自己与国内外竞争者、拟赶超者的相对位置,注重跨越式战略构想的前瞻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可行性,抓重点创特色,是完全有可能既超越自己又赶超别人,在短时间内迈上几个阶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的。

(二)依循规律,持续发展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是利用园林植物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门应用设计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园林植物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承担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任务的能力[1]。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植物景观概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图纸表达、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不同类型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内容;实践部分包括优秀园林设计作品的植物景观调研和测绘、不同类型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种植施工图设计等内容。在开课之初,作者研习了兄弟院校相关课程的开课经验。国内院校的园林专业主要开设于农林院校、建筑规划院校和艺术类院校。不同的学科背景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农林院校具有较多的观赏植物类和生态类学科优势[2]。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总学时为64,理论和实践课程课时分别为24和40,比例接近1:2。该校教师郝培尧等总结出以“理论讲授+户外调研+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基础,形成了模块式、单元式以及推演式等3种富有特点的教学方式[3]。建筑规划院校具有较强的工科特色,相关课程课时普遍偏少,如湖北工业大学“园林植物设计”课程仅有32学时。该校教师王琴等提出了“积累-融合-实践-创新”的改革途径: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应促进园林植物设计理论和经典案例的融合,三是要重视园林植物景观调研和测绘实践,四是要培养学生在园林植物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4],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美术修养和图面表达比较强,但园林植物理论知识较薄弱。西华大学教师徐澜婷根据艺术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标本采集方式、空间体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立体效果图表现以及课程设计教学途径[5],初步建立了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感以及园林植物美感,提高了课程效率,增强了学生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而国外院校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高等种植设计”课程以项目实践为导向,与理论课程的学时比例为4.5:1[6],充分体现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作者所在的广西大学林学院,属于上述农林院校,其为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开设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仅有27学时,包括理论讲授(21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和教学实习(1周)三大环节。其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超过3:1,安排并不合理,作者只能充分利用1周的教学实习,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不同类型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总结了几条在课时(尤其是实践课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的经验,以供同行探讨。

一、注重植物文化的引入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风景园林师克劳斯顿(B.Clouston)曾经说道:“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园林植物应用类相关课程,植物识别与应用几乎密不可分。如果学生不认识植物,不懂得植物的体量、花色、花期、常见应用形式等,就不可能设计出精美的植物景观,其中奥妙在于不断观察与总结、不断融合与创新、不断回归与反馈[7]。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植物蕴含的丰富文化,并讨论这种文化展现的载体形式,借鉴古人以花明志、借物喻人的设计手法,帮助学生形成植物景观与山石、水体等其他造景要素相结合,有文化深度的综合叠加等植物景观设计表达[7]。在“植物文化”相关课程内容中,作者选取了2017年英国切尔西花展(ChelseaFlowerShow)金奖得主M&SGarden作为讲解案例之一。设计师JamesBasson从废弃采石场获得灵感,用石灰岩块方阵喻拟采石场环境,分区域种植不同适应性的植物。一方面探索了植物在受损地貌中生存生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呈现了生命对抗荒芜的特殊之美。除了设计理念让人动容,设计师排布植物的巧思,也是该花园斩获殊荣的关键原因。其中几种植物的选用具有特定文化寓意:(一)阿特拉斯金穗花(Asphodelusfistulosus)在希腊神话传统里,金穗花属与冥界、死亡密切相关,是荷马笔下的“冥界常见野花”,也是冥后花冠指定用花之一。(二)大阿魏(Ferulacommunis)和小茴香(Foenicu-lumvulgare)大阿魏,英文俗称“巨型茴香”(giantfennel)。它们的故事,跟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冒险偷火有关。盛传,普罗米修斯盗火所用“火把”,就是大阿魏。盗火神话暗喻了真理和希望的传递。大阿魏和小茴香的参与,把这样一种若有似无的想象带入花园,增加了耐人寻味的空间。人文关怀、自省式思索、有文化背景支撑的植物元素、生态层面的探索,加上别开生面的设计感,金奖实至名归(来自微信号:greenbathroom)。通过植物文化在经典案例中的应用解析,让学生了解到植物文化塑造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使设计获得生命。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名师经典的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国内外植物景观发展的新动态、植物研究的新热点。有效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例如课程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一章,作者会向同学们介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詹姆斯•希契莫夫(JamesHitchmough)教授提出的具有生态概念的投入可持续植物群落设计的理论及其“生态皮肤”这一理念[9]。此外,我们还会重点介绍荷兰园艺大师PietOudolf的作品,他所有的作品都致力于创造出植物那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追求荒野式的自然园林景观,坚持在园艺中展现植物最自然的生长与衰败。他认为,一个景观的形成,植物内在的结构和形态远比它的外在颜色要重要。并进一步解析他的经典作品:英国Trentham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观特色,展现最真实的四季变化,最自然的植物枯荣。针对如今各类园博会层出不穷的现象,作者以2018南宁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采石场花园作为学科前沿案例。该采石场花园由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团队设计,面积约35hm2,以生态修复为主题,具有很深刻的示范意义。其中3号采石场保留了嶙峋的岩石缝隙里自然生长的很多乡土草本植物,被设计为精致的岩石园,用来展现那种在瘠薄土壤上顽强生长的植物景观[10]。并且案例解析还结合课程实习到现场调研,让学生实地感受设计中差异化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学会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的方法。

三、采用中外结合的案例教学法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学生必须参考大量的设计实例,了解传统与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借鉴旁人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更优秀的园林作品[11]。在案例分析方面,应从项目的平面图、现状分析图、效果图、设计理念和设计说明等方面进行分析,且应重点分析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从布局、空间、季相、种植设计、植物种类的配置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11]。案例教学应根据每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和剖析,让案例的讲解和理论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只有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12]。例如课程中“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一章,作者引入了北京林业大学蔡凌豪老师的作品进行解析。在他的校园景观改造中,无论是“树洞花园”里那24棵高大的洋白蜡(Fraxinuspennsylvanica)、还是“薄房子轻talk”里的5棵老洋槐(Robiniapseucdoaca-cia)和那排高大的金银木(Loniceramaackii),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且经过精心设计,“树洞”和“薄房子”完全和植物生长交缠在一起,充分体现出了校园空间里场域(Field)、景物(Sight)以及记忆(Memory)的关系[13]。此外,案例的选取也要注重中外结合。由于作者在美国访学交流期间曾有幸到纽约高线公园(HighLine)进行研学,在讲到“棕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内容时,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高线公园的案例。高线作为美国历史上的宝贵史迹,在设计时并没有遭受破坏,而是被改建成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空中花园走廊。设计团队在切尔西草地上采用野草和充满朝气的野花进行植物配置,使该地呈现出四季不同的色彩和风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宗旨是“保持简单、保持野性、保持慢速、保持安静”。设计不追求刻意将精致的元素融入公园,而是旨在突显现有的环境,让置身其间的人感受到沉浸而专注的体验、松散的漫步基调,仿佛超现实的城市旅程。外国案例的引入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前沿动态。通过案例教学和相应的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和表现形式,并从优秀的设计案例中汲取营养,将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4],借“它山之石”以攻玉。

四、教学要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因此,以植物为主体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立足于当地植物造景的相关内容,而其他地域植物造景的一些知识点可通过学生自学或网络学习等形式进行,并结合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实习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独立完成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8]。如课程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一章,由于广西大部分地处南亚热带区域,因此本章重点讲解热带、南亚热带的植物景观特色和人工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而对于中、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则不作重点要求。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建设人才,在有限的学时内做到重点突出,而不是面面俱到。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

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5

(一)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关注发展规划问题。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校长的首要“职权”是“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高校发展战略及战略规划的重视,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热门现象。或基于高等学校的内在需要,或适应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开始进行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

(二)评估和监控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战略管理是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一般来说,战略管理包含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4个关键要素。刘献君认为,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战略管理的过程,高校的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等环节。评估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少了这一环节,战略实施就得不到保证。要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起到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周巧玲也认为,大学应该根据环境变化对已有的战略进行评估和监控,还应该根据预期的目标来评估已经取得的成绩,衡量取得的进步和既定目标间的差距,评估资源的战略配置决策的成效。2012年4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重庆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确保区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效实施,制订了《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属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评议方案》,对全市教育单位进行“十二五”规划的评议。

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与监测研究的主要议题

(一)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评价要素

乔治•凯勒的大学战略规划的6个要素包括传统、价值观和抱负,学术的和财政的优势与劣势,领导能力和重点,环境趋势、挑战与趋势,市场取向、认识和趋势,竞争形势、挑战与机遇等。张艳敏和俞海侠认为,高质量的大学规划应该包括6个方面:第一,制定并宣布大学战略规划的标准;第二,确定大学战略规划的合适的控制幅度和组织层级;第三,提高下属单位的战略规划水平;第四,大学战略规划要注重加强沟通;第五,大学战略规划应和操作管理相联系;第六,大学战略规划应是深思熟虑型和渐进型的统一。胡保利和王硕旺总结指出,乔治•凯勒非常强调制定大学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其中,内部条件包括传统、价值观和抱负、学术和财政的优势和劣势、领导者的能力和工作重点;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人口、技术、社会、财政、劳动力市场等因素。而制订大学战略规划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了解自己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并做出决策,即明确自己在竞争中希望努力实现的位置。

(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评价内容

目前,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评价包括发展规划文本评价和发展规划全过程的评价。梁方正对广西9所高校的发展规划进行文本分析,主要评价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院校定位情况,二是战略目标体系及分级管理,三是战略措施与战略目标情况,四是大学精神及其核心价值观问题。周巧玲认为,大学应该根据环境变化对已有的战略进行评估和监控,还应该根据预期的目标来评估已经取得的成绩,衡量取得的进步和既定目标间的差距,评估资源的战略配置决策的成效,即战略是否给学校带来了期望的结果、如何决定该继续还是放弃某战略、如何证明战略的价值。对战略计划的评估,需要考虑计划是否与战略目标一致,计划是否与战略环境相适合,计划内容与内部条件是否协调,计划的灵活性、时间期限是否合理、可操作性如何等。刘献君认为,首先,要建立战略评估制度,主要包括:

(1)检查战略基础。通过检查,了解构成现行战略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弱势等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何种变化,因何而发生变化。

(2)衡量战略绩效。对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在实施战略目标过程中取得的结果。

(3)战略的修正与调整。在战略检查与绩效衡量的基础上,作出是否持续战略、调整战略、重组战略或终止战略的决定。其次,对校内各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作出评价。考察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进行成本分析,通过对其资源占用、消耗与工作业绩的综合分析,对校内各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作出评价。

(三)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文本评价方面,刘勇兵和金玲提出,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文本一般包括“态势分析”“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要素”和“战略措施”等5个组成部分。梁方正提出了定位、战略目标体系、战略措施、大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提炼等4个方面的指标。梁方正对广西9所高校的发展规划进行文本分析时,总结出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院校定位模糊化、口号化、单一化及出现错位;二是战略目标缺乏目标体系及分级管理;三是战略措施与战略目标独立阐述且对接不紧密;四是大学精神及其核心价值观缺失。一些学者强调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否有特色和主次是否分明等方面的内容。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原校长田长霖给东南大学提出建议时说:“最重要的是你们一定要有很好的战略规划,搞清楚到底要发展什么,学校的特色是什么。现在已经不可能每个院系都得平等处理。一定要有重点,哪几个学科是要发展的,不行的慢慢地把它淘汰掉。”钱佩忠和宣勇认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坚持差异化原则,主要包括:一是大学战略规划要综合自身基础和特点,选择与别的高水平大学不一样的特定发展方向和领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独特的优势,为自身发展赢得空间;二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史晓燕认为,学校发展的评价包括评价学校发展目标、资源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动态性的特点、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编制规划方案、考查其可操作性、评价学校发展方案实施过程、学校进步的幅度评价、目标落实情况评价、实施规划方案的效能评价、学校发展预期和非预期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的指标。周巧玲认为,对大学规划的评价包括:一是每年对大学的计划文本进行年度性回顾和滚动推进,每年都会形成一个新的五年计划。二是通过一个正式的规划考察程序,考察评估人员为规划的考察评估制定了主要调节目标,经过考察对于各项指标得到保障的程度给出相应的评价,并给出审核结果和建议,保证战略监控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对于战略规划的评估既包括对具体的目标及绩效的评估,还包括对战略的规划和管理过程的评估。

(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监测

朱玉春指出,从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战略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涉及到高校战略规划的监控问题。他从战略监控的概念、内涵、意义、条件和实施等方面对高校战略规划的监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刘献君认为,在现实中,不少高校在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时,并没有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一问题。一些高校在制定规划时没有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资源获取和资源消耗心中无数;期望值过高,有的目标明显脱离实际;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规划没有具体体现在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中。周巧玲认为,很少有大学对战略和计划进行定期回顾,甚至在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也没有对这五年的发展进行评估,或考察学校的发展是否按照规划的轨道来走;几乎没有人会对资源配置决定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考察;对于一些重大的项目虽然有评估要求;但实际上也是在表面化的层次上进行控制,没有将战略计划的实施与评估挂钩;评估过程中发现与规划不相符的资源安排没有制约或惩罚机制;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监控;战略不知不觉地漂移;无法保证规划的有效实现,导致战略失败。于凤银和宋大力指出,尽管在教育部“谋划发展规划未来”思想的号召下,各高校一般都制定了“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先不论各高校制定规划的内容、特点、特色、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是最大的缺陷。由此,他们认为教育部引导高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工作是不完整的,从而导致了高校制定计划只是应付差事,使结果背离了原初的预想。正如别敦荣所指出,不少大学规划是为了应付主管部门,就是起草一份文件,文件写出来了,规划完成了,会议通过了,工作也就结束了。由此,刘献君强调,高等学校发展规划要建立评估制度,检查战略基础,衡量战略绩效,修正与调整战略。然而,在现实中,大学的许多外部评估指标主要关注大学的传统活动,而对管理间接支持这些目标的运作领域很少进行评估,更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当前大学应逐步建立、使用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三、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与监测研究简要述评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由规模扩张向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战略管理。大力开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与监测无疑是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的有效途径。但是,现有的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评价和监测关注得还不够,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评价和监测还难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其一,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对应的评价标准。对于高等教育事业规划的评价,尽管研究者提出了学校发展目标、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可操作性、方案实施过程、学校进步的幅度、目标落实情况、实施规划方案的效能评价、学校发展预期和非预期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的指标。但是,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评价指标是否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各评价指标到底占多大的权重,诸如此类的问题,现有文献并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

其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监测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尽管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监测缺失问题,但是,迄今为止,关于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监测问题的系统研究还是比较少见。提出了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监测的一些思路,但主要是针对高校自身如何去控制规划实施的质量,没有探讨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层面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也没有进一步构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监测的具体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其三,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评价与监测问题,但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2011年,杭州市教育局围绕教育发展的规划思路、执行力、创新亮点及区域教育的发展前景等议题,对各区、县(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展开讨论,对教育发展规划的文本、均衡教育发展的要求情况、反映区域教育发展的特点程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评价。201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全国、重庆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确保市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效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为主线,以“指导、服务、激励、督促”为原则,以现代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对市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评议,切实推动市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6

摘要: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探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探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摘要: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探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和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摘要:《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和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布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和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摘要: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向也作了一定分析探索。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向。“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非凡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和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功能,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和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索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新问题提出的,探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新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索,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探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探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探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探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摘要: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摘要:建筑和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功能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心得摘要:《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功能,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26#8226;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功能,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和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功能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和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和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新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摘要:“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探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熟悉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和‘参和’”。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探究活动、探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探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和四周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布满足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和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功能,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和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征是摘要:(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功能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探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探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探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探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探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目前状况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和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探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探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和共享摘要: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有关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索[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7

1.1促进科研项目实现量和质的提升截止2011年底,自2006年以来获得资助项目共计312项,资助经费总额近1.28亿元。纵向项目数较“十五”期间约增加2.5倍,经费较“十五”期间增加1.15亿元。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公益行业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获得木薯、香蕉、荔枝、剑麻病虫害防治、蜂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1.2促进科技平台的建设通过修缮购置项目的支持与条件改善,先后获批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新增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监控重点实验室和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促进科技成果、专利、品种和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2006年以来共获得23项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是“十五”期间的7倍;获各类授权专利8项,是“十五”期间的8倍。三大国内索引收录833篇论文,是“十五”期间(206篇)的4倍。1.4促进了人才联合培养通过研究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学生来我所开展实验与攻读学位论文,促进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06年以来我所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6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进行研究生交换学习,并成为华中农业大学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研究生实践基地之一。1.5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2006~2012年,该所转化科技成果70项,推广应用面积平共处五项原93万hm2,取得社会效益11.08亿元。

2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不足

项目管理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立项预见性不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案调整和变更较大。(2)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偏慢,招投标准备过程较长,影响了项目执行进度。(3)与海关沟通不顺,影响免税报关手续,影响了仪器设备的采购进度。(4)项目档案管理不够细致。项目从规划,批准到建设过程,工程资料分散管理,影响验收工作开展[1-3]。

3剖析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的关键环节

3.1规划阶段修缮购置专项项目管理得好不好,执行得好不好,关键要看一个单位修缮购置规划做得好不好。从环植所的经验来看,2006~2008年度的规划是按当时需求来设置项目编制规划,就没有形成合力,而2009~2012年度做的规划是按照该所五大研究中心来设计项目,紧扣环植所的发展定位,项目执行相对系统,效果也逐渐显现,相对来说,第二期规划要比第一期规划系统。因此,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做好修缮购置规划。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有两点核心:(1)在科研院所,科技是核心,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科学技术研究进行的。修缮购置专项也不例外,也是为科技服务的,是为科技提供硬件支撑。修缮购置规划离不开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内容要紧扣单位的科技发展规划[4-5]。(2)利用单位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成套、成规模的硬件条件,如在设备购置方面,根据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集中项目,在某一领域,尽可能配齐相关设备。3.2项目申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规划申报项目。申报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需要按照规划的内容来进行申报项目。这一阶段,关键要说清楚理由,无论是立项的理由,还是单台设备购置的理由,一定要把必要性说清楚,说明白,让管理部门确认这些项目是急需的,这些设备的购置可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同时,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做好,如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改造,尽可能完成初步设计。3.3实施方案制定阶段项目的实施方案,就是项目执行的标准和指南。因此,项目的实施方案要全方位考虑,包括如何实施,实施的进度,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为在项目的实施方案下来后,一般不建议变化,若有变化,要进行上报备案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实施,这样就会耽误项目执行时间,在很大情况下会影响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3.4项目执行阶段项目执行过程中,关键是要看组织管理上是否得当。从制度上符合法律法规,要严格按规定的执行。程序执行合理合规,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规定程序,一定要执行。人员配备合理,项目执行要有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把项目做好。3.5项目验收阶段这一阶段,一要看总结,二要看效果。要依据实施方案,根据项目执行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和总结,找出优点、不足和差距。另一重要的落脚点是看项目执行完后,产生的效益,使项目完成后发挥最大功能。

4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经验

4.1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环植所的修购项目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和《合同法》及《建筑法》等法规,依法管理。项目严格按照《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业部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修缮购置专项资金修缮改造项目实施细则》、《农业部农业事业单位修缮购置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预算单位货物和服务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基本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执行[6]。4.2全力为项目管理执行提供保障为保证修缮项目顺利实施,在农业部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财务处、基建处、审计监察处等院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项目实行所长直接负责制,下设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或货物和服务采购),监督小组和执行小组,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环节进行管理,保证了本项目顺利实施。每个项目有专人负责,采购的仪器由专人统一管理,定期检修,保障了设备的使用安全、使用寿命和利用效率。

5项目管理执行改进的建议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规划;科学发展观;特色化;非均衡;跨越式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应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三个规划。目前,正是各级各类高校“十五”规划的各项工作即将届满、“*”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之时。如何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考虑正在迅速变化的全球环境,考虑在这一新的环境下大学各相关利益群体对大学的需求和期望”,①从各自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认真总结“十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深入剖析学校在“十五”发展期间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困难以及“*”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提出能够充分体现各自学校“办学理念、优势和风险意识”的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基础、有高度、有新意、有特色的学校战略规划,从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应该说,这是当下我国高校所要共同应对和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战略

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首选战略。

(一)创造特色,强化特色

营建特色、强化特色,是世界各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就国外的大学而言,无论是中世纪牛津、剑桥绅士式的博雅教育(1iberaleducation),还是欧洲大陆式的职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或是后来德国洪堡式的英才教育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传统特色;哈佛大学建校300余年,始终坚持“与真理为友”的校训;斯坦福大学在其对名牌教授还没有吸引力的时候采取以特殊待遇招揽尖端人才,把有条件的系科率先办成学术尖顶的“学术尖端”战略;耶鲁大学倡扬“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及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理念,等等。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卓有建树,与其所秉持的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是息息相连的。

就国内的大学而言,追求特色、选择特色、设计特色等,亦有着优良的传统。1916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率先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兼收并蓄等办学理念。建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行由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体制,等等,都是极富特色与个性的发展战略。

概言之,世界各国的大学形形式式、种类繁多,但无论是总结其成功的办学经验,还是探索其变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维特维新,走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型的发展之道都是其优选战略,既是其工具理性层面的生存战略,更是其价值理性追求和哲学方法论导引层面的发展战略。因此,对于我国高等院校而言,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不仅是其“*”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其长期的战略选择。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从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理念、校风学风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人手,对学校的总体实力做认真的盘点性工作,进而重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把优势、强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项目、领域等进一步做强、做特,以特制胜,创构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或特别出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及其教育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争取某些领域在国内外、省内外占有一席之地,直至占有学科与人才的制高点,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统筹兼顾,综合提高

从另一角度讲,注重学校的整体联动,走综合化发展之路,亦是该核心战略的应有之义。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和指标。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逐渐兴起对大学的评价与排名,较有影响的大学(本科教育)评价,包括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英国的《泰晤士报》(Times)和《卫报》(Guardian)、加拿大的《麦卡林》(Macleans)、日本的《钻石周刊》、德国的《明镜》等报刊每年一度的大学排行。概括起来,国外大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学术声誉、科研水平、教师资源、教学质量、学生情况、财政资源、捐赠情况、留学生等。

国内大学评价稍晚于国外,比较有名的评价机构主要有,香港网大、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校友网等几家。综括起来,国内各评价机构对大学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声誉;学生情况,包括学生录取分数(生源)、毕业率、继续深造的比率、毕业去向等;教师资源,包括博士比率、教授比率、生师比等;教学质量;科研情况;财政资源等。

不难看出,国内外大学评价指标之间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但在总体上是一致的,都包括学校声誉、学生情况、教师资源、教学质量、科研情况、财政资源、学术资源等通用性指标参数。虽然,这些评价指标还在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是为了追求好的排名,但无疑,这些指标对其谋划“*”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各高校研究制定“*”的发展规划,应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参数,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基本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教育交流等方面实现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以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二、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优选战略。

(一)重点突破,为所当为

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高校的整体而言,只有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重点建设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学校和学科,才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赶超世界一流,或在某些领域抢占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高地,跻身国际同类高校、同行学科前列。对于国内各高校而言,也只有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效益以及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在确定“*”发展战略时,各高校应自觉掌握和运用均衡的相对性和非均衡的绝对性的客观规律,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可以支配或影响全局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研究项目和领域作为增长极,力口以重点建设和发展,以实现其非均衡超常规的发展。(二)整体协进,和谐发展

强调非均衡发展,更多的是从发展战略或是发展路径上考虑,其本旨仍在于冀望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学校全局的均衡发展。各高校“*”规划的制定,既要注重守正出奇、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又要注重整体联动、协调一致,向着科学、理性、和谐、全方位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从学校的总体战略规划层面考虑,还是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子规划、专项规划与学校各分院(系、所等)的分规划等战术规划角度考虑,都要求以对“十五”规划及其执行情况的监控与总结为基础,认真盘一盘各自的家底,看看其办学规模、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校园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实验室与图书馆建设等,有多少存量,块头有多大,与省内、国内同类兄弟院校以及其他高校相比,与国外同行学校、同类学科相比,哪些方面强和弱,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地方,居于什么地位,发展空间与前景、趋势如何;看看还有哪些空白,通过挖掘或整合现有的力量或适度引进资源、增加投入,在“*”期间就可以上马和在较短时间内见效的,哪些方面经过努力可以保住优势和形成特色,哪些方面进行纵比可以上升几个台阶,哪些方面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赶超国内或国际一流,等等,从而真正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开拓进取、积极可行的“*”发展的总规划、子规划和分规划。

要坚持教育的规模和效益、数量和质量、内涵和外延、结构和功能的均衡协同发展,确立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发展的一体两面以及调整结构类型为发展、追求效率效益同样为发展等发展观,既要有选择地注重量的扩张,开辟新的学科、专业、课程和项目,力争把蛋糕做大,以增加总量,又要注重质的提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要注重现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与服务社会几大功能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加强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要注重各个类型层次的教育,如普通本专科教育、硕博研究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外国留学生教育等的统筹协调发展,多渠道为社会培养人才,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要巩固提高传统的优势学科和强势学科,着力加强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积极发展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等,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互动、融合与创新,实现各学科的共同提高和协同发展。

三、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

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发展三大核心战略中的必选战略。

(一)奋发进取,跨越发展

跨越式发展之道普适于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所大学的发展,其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并校到成为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只用了30年时间。英国的沃里克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建校到置身英国高校前列,成为世界著名大学,也只用了30年时间。香港科技大学从1991年建校到现在,也不过才14年,却已迅速成为国际知名高等学府,等等。上述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的新星和奇葩,固然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与其所采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可见,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内外一些大学的制胜之道。问题在于,我国的高等学校能否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的办学和管理经验,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落实于各自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中。笔者以为,只要不是盲目扩大、攀高、争强、求快,或者是重复“”式的一哄而起,而是直面挑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精神,深人调查研究,把握发展机遇,确立发展目标,开拓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找准自己与国内外竞争者、拟赶超者的相对位置,注重跨越式战略构想的前瞻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可行性,抓重点创特色,是完全有可能既超越自己又赶超别人,在短时间内迈上几个阶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的。

(二)依循规律,持续发展

大学规划总结范文篇10

同志们、同学们:

2011年是“六五”普法工作实施的重要一年,为争取在“六五”普法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学校召开了这次会议。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总结‘五五’普法工作成绩及经验,表彰“五五”普法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推进依法治校”。刚才,**副书记在“五五”普法工作总结中,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我校“五五”普法工作的经验和成效。

下面我就学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我校“五五”普法工作成效显著

2006年以来,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评为**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2006年评为“法制宣传教育全国先进单位”。这些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普法工作机构队伍、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普法工作,调整、充实了“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院、系、部成立了以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人为组长的普法工作小组;制定了《**民族学院关于在全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建立健全“五五”普法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制定或修订规划制度247个,并汇编成册。

我校通过建立健全普法工作的机构队伍、规划制度,建立了在纵向上,党、政、群每条线都有普法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横向上,校、院两级都有普法工作的部门和专门的工作人员的普法工作网络,形成全方位工作格局,为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领导干部、教职员工、青年大学生学法用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普法学习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工作。校党委每年都以工作要点的形式安排年度学习计划,根据国家“五五”普法精神的要求,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每学年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职员工政治学习、学生素质教育中。学院制定有对各类学习检查、考核的办法,将学习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教职员工考核的标准之一。同时,除了从制度上保证经常性的学习外,我校还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普法学习,切实保证法制学习正规化、制度化。首先是校党委中心学习组带头学法,作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的表率,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其次是校党委把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作为重点来组织,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再次是广大教职工的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各院、系、部,把法律知识作为教职员工政治理论的内容,此外还参加如WTO知识考试,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法律知识竞赛等。最后是青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生学习时间除“政治理论课”教学外,还同班会,党、团活动等结合进行。

(三)普法工作阵地进一步健全发展,形成了普法工作的氛围

“五五”普法以来,学校加强阵地建设,逐步建成了“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教育阵地、文化阵地、舆论阵地、普法实践基地五个普法工作阵地。学校依托这些阵地,拓宽了“五五”普法工作的渠道,在全校形成了普法工作氛围。其中,尤其是以“五五”普法共建基地、“三下乡”活动基地、“**民族学院青年法学会”、“**民族学院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法律顾问小组、教育法学研究所等为载体的完善的普法实践基地,增强了广大青年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四)学用结合,普法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形式

“五五”普法以来,我校普法办,各院、系,各部门普法机构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开展各种普法活动,除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宣传周、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文艺演出、广告宣传、模拟法庭、参观考察、法律知识竞赛、宣传栏、图片展、演讲比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外,还在普法工作中根据情况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力使普法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特点和行业特色,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如与**省羊艾监狱共建普法教育基地,监狱学员用失足经历,现身说法,警示当代大学生;青年大学生以青春朝气,感染和启示服刑学员,帮助他们改造。这种互动的方式对两个单位的普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学以致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五五”普法中我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法管理的实际水平有显著提高。“五五”普法以来我校坚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将普法教育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注重把普法工作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军事训练、校务公开等工作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普法教育、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种联系学校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的问题,联系群众切身利益去学法用法的好方式效果明显。

二、准确把握“六五”普法精神实质,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部署抓好学校“六五”普法工作

《**民族学院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是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省委、省政府转发的《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第五个五年规划》,在总结我校“三五”、“五五”普法以来所取得优异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的。《规划》明确了“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我校“六五”普法期间的主要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对“六五”普法工作步骤进行了阶段性的安排部署。《规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

学校各级普法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的各项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六五”普法规划的精神实质,切实配合好学校普法办的工作,并抓好本院(系)、本单位、本部门的普法工作。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为学校改革发展,为学校迎评促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制环境,力争在“六五”普法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三、进一步做好“六五”普法工作的几点要求

总结我校10年来普法工作的成功经验,在“六五”普法中我们应扬长避短,发扬以前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力争在“六五”普法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就进一步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和青年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第一,要进一步抓好校党委中心组带头学法用法。校党委中心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等,提高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法制理论素养,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第二,要进一步抓好学校处级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要把抓好处级领导干部的学法工作列为学校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处级干部的法律意识带动各学院、系、部、中心、单位的普法工作,从而提高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进一步抓好教职员工的法制教育。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要将教师学法用法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要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业务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四,要进一步抓好青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开展法制教育。强化学校法制教育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继续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与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继续创新“六五”普法工作的形式、方法,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作为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这些荣誉的获得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六五”普法中,我们应继续创新普法工作的形式、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积极探索做好“六五”普法工作的新举措、新方法,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应该寻求一些与学校情况相符合的,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特点、学校特色、学校风格的,合情合理合法,入耳入脑入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在“六五”普法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三点:一是继续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二是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三是致力于全面构建和谐校园;四是把普法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

(三)加强领导,把“六五”普法和依法治教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要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学校普法办、各学院(系)普法小组要按照“六五”规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每年的普法工作计划,年终要做好年度普法工作总结,使普法工作有序展开。

二是要健全领导小组。学校“普法”领导小组已作调整、充实。各院、系的普法领导小组也要根据人员和工作变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实,并将名单上报校普法办。各级领导小组必须担负起相应的普法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促的责任。

三要保障工作条件。学校、各院(系)的普法机构都要在年度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普法和依法治教工作。同时,要保证普法工作机构队伍必备的工作条件。

四要建立激励机制。“六五”普法结束时,要像“五五”普法一样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该批评的要批评,该通报的要通报,实行责任追究。要把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教工作的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和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