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6:06

创新实验论文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1

学生在物理方面的认知虽然还处于基础水平,但是对于教师的实验演示他们很感兴趣,正因为一知半解才会更有好奇心继续研究物理知识。教师应适当地将一些演示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这样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不同能力的目标。探索性的实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将动手和动脑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合适的问题作为实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对各种实验的基本环节都进行观察和处理,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相应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的实验内容和创新能力很好地联系在一起。

二、教师首先要注重观念的转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要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教师本身必须转变观念,注重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对整个实验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教师不可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储存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无论物理教师的资质如何,都必须对物理教学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必须在自己的教学领域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角色意识,不要照本宣科,单调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判断。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有创新教学教育制度的意识,必须转变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进行物理实验,只是为了达到书本上的要求,以完成任务的思想完成实验教学,那么这种教学是没有任何效果的,特别要注意,有些教师会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并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如果简单地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那么就无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整理分析能力

很多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思想学习的,很多时候做完了实验就懒得进行实验整理。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在实验后的整理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会实验操作就可以,根本不会重视实验的结果,所以数据会有很大的误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当硬性地要求学生进行数据规整,让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实验数据和误差的分析,并作出相关的实验效果图。通过整理和归纳的过程,最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整理数据的过程也能让学生再一次对实验内容作出思考,创新意识不仅能在实验过程中初步形成,在整理数据之后还能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

四、结语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2

很多先进院校物理实验中心开设创新型实验的发展规模和方法不适合独立院校,因此独立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创新型物理实验。对高新学院这样以往没有做过这方面工作的学校,应从简单到复杂,对创新型实验工作的开展要循序渐进,因地适宜。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改进,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发展创新型实验。学院先前开设的实验及实践等教学内容已出现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专业针对性低;新知识、新技术少;几乎都为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型实验。因而使得独立院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受阻,对地方经济建设难以提供有力的支持。我院目前急需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项目的开设上,现提出以下设想:介绍新知识和新技术,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并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引入教学中;同时,参照省内外其他院校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具有多层次的物理实验。

2全景式实验教学

所谓“全景式实验教学”是指实验教师在授课时,先将实验过程完整演示,然后将实验步骤分解开来,再将每一步骤的操作方法和其涉及的知识点融合起来讲解。整个实验的每个环节都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实验项目也全面开放,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借助学院物理实验室这个平台,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验活动。争取在这些学生里“多中养优,优中选精,精中培才”,让其中的优秀人才,能够独立的设计实验,解决实验中遇到困难,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结论发表出来,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体会到成功。

3以引导型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

在探讨如何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的过程中,我认为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和示范实验操作的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我个人提出“以引导型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

(1)举办新知识、新技术讲座。让学生了解物理学领域里的某些研究动态;再介绍和讨论本领域的一般研究方法和规律。既向学生普及了物理学科的最新进展,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2)分组讨论。根据各兴趣小组的实验项目,教师要引导学生检索、查阅文献资料和工具书。阅读相关文献,锻炼学生检索文献资料,分析与评价别人研究工作的方法与成果,从而收获知识或得到启发。

(3)选择创新性实验内容。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在选择创新性实验内容时要严格谨慎,不能过难,以免因为达不到预期目标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刚开始应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对简单,容易达到实验预期效果的实验题目供学生选择,而后逐步提出有难度的选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选题的原则和要求。或者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课题,然后由教师进行指导。选题最好与新知识、新技术相结合,使实验带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这个阶段锻炼学生选择创新性实验的能力。在教师的组织下讨论,逐步制订和完善实验的目标和方法。

(4)创新性实验过程中。考虑到我院物理实验室现有条件和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在具体的创新性实验初期,教师一定要多方引导和帮助。在教学组织上合理安排,可以推行一组一题,并跟踪协助,及时给与学生指导,启发分析,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进展给予鼓励,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加强其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5)总结实验成果。学生总结实验数据和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或论文,由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评选,给出成绩与评估。选出其中优秀的实验成果加以进一步指导,争取能够发表或申请专利。

独立院校学生在创新性物理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1)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这是制约我院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参与创新性实验的学生,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提前补充相关知识,阅读参考书,多学多问,做好知识储备。

(2)物理试验室现有设备的欠缺。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独立学院的实验设备大都是只能进行验证性实验,我院准备克服困难添购新型设备,用于学生创新性实验。

(3)实验初期学生无从下手。对此,我们要求参加创新实验的学生必须预先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了解实验内容和方法,明确实验意义,让他们积累知识和产生兴趣。如果仓促进入实验室,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兴趣,此后开展实验就非常艰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学生就可以根据各组所选实验项目,进入实验室熟悉仪器和设备。并在此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与教师和同组同学进行可行性讨论。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到教师和学生各的角色和分工。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能是主导。让学生自主选定课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导师的有效指导。也就是说指导教师是协助学生解决在创新性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正确顺利进行实验活动的助力,而非主力。

4结语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3

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求真求实的实践精神、开阔前瞻的国际视野和稳健卓越的领袖素质”。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及相关基础学科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宽厚扎实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好奇心、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制度等的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内容比较陈旧,综合和设计型实验较少,反映现代化学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技术的实验更是寥寥无几,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2.过多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受到抑制;

3.过多强调老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不足;

4.过分强调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统一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被忽视;

5.考试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二、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一)凝练典型实验,设计科研实验

随着现代农业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高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必须把“重基础、突个性、强实践、跟发展”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扎实的知识基础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是创新的基石和保障,因此,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第一学期,在通盘考虑“知识点”的前提下,对“普化、分析、有机”三大块基础课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凝练,设计系列典型实验。例如“乙酸丁酯的制备”是我们精选保留的典型实验,其实验原理涉及化学平衡、平衡移动、液-液萃取、酯化反应等众多基础理论,实验步骤包含回流分水、萃取、干燥、蒸馏等有机化学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实验的设计采用常量与半微量实验对比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通过一系列典型基础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我校拔尖人才培养班包括食品工程、动物生产、植物生产、动医医硕和生物科学专业。针对各专业特色,我们将实验内容与相关专业发展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科研成果相结合,不断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开放的科研实验。例如,从植物、动物机体中提取活性多糖的研究,并采用大孔树脂、SephadexLH-20凝胶树脂对这些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纯化,以及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及功能研究、生物农药的制备、除草剂和安全剂制备及初步表征等等。设计科研实验使学生能够涉猎更多更广的研究领域,以激发起“好奇心”,提高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1.构建混合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是将传统学习优势和以网络为主的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基于这一思想,我们构建并实践了混合式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详细分析农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基础上,我们构建和完善了基础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包括便于学生预习的教学大纲、教案、常用软件及视频录像;利于师生课下进行适时互动的在线答疑、报告上传系统;有助于学生基础实验技能提高的基本操作和虚拟实验系统;拓宽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外阅读和国内外相关网站链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实验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网络学习、探究学习和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网络学习”是学生课下利用基础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交互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课上提问、学生讲解及学生演示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探究学习”是在实验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某些事先未预料到的状况时,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如何思考并合理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一些新知识来解决实验中无法解释的一些实验现象和结果,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学习”是指在完成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时,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分组、选题、资料收集和分析,通过组内成员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设计和实施,最终形成报告。团队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包容能力,有助于培养小组负责人的领袖素质。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能够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使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构建拔尖生优秀教师制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培养高校学生实验能力的“瓶颈”,在一定意义上,高校实验教师的素质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将农业院校的实际情况与所培养的拔尖人才数量少的优势相结合,我们在大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拔尖生优秀教师制。一方面,充分利用基础课授课学院最好的资源,安排省教学名师、省教学新秀、教授、博导等为拔尖生上课,使这些学生能够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拔尖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及个人爱好从这些优秀教师中选择导师,并成为导师科研团队中的一员,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和实践。拔尖生优秀教师制培养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团队,尽快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学生可以从优秀老师那里学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科研素养,这些都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实践表明,以优秀教师为纽带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磨合过程。在开始阶段,因受传统学习模式的影响,学生中肯定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此时必须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积极扶持,保证拔尖生尽快适应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节奏。当然,此种模式对指导教师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若要保证拔尖生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养。总之,以优秀教师为纽带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精英意识的培养、个性化培养及主动实践能力的强化等诸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3.构建三维度化学实验竞赛体系

化学实验竞赛是全面考核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检验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提高拔尖创新人才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构建了三维度化学实验竞赛体系,包括基础实验竞赛、综合实验竞赛和学科竞赛三个模块,参赛学生为我校食品工程、动物生产、植物生产、动医医硕和生物科学专业拔尖班学生。竞赛参照国家化学实验竞赛模式,略作调整,各参赛专业在赛前一周向组委会提供一份5人的参赛学生名单。竞赛安排在每年的七月份举行,为期3天,内容包括实验基础理论考核(笔试)及实验操作考核。竞赛中的操作考核一般进行2天时间,每天从上午8点半开始,至下午3点结束。我们将操作考核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综合实验竞赛阶段,考核方向分别是普化、有机和分析,每个专业的5名同学在进考场前抽签确定自己的操作方向。第一阶段竞赛结束后,各专业成绩最高的2名同学进入第二阶段竞赛。第二阶段竞赛是能够体现各专业学科特征的学科竞赛,实验题目体现各专业的前沿内容,每个专业进入该阶段的2名学生自动组成一组,协力完成实验。竞赛的层层推进,能较为全面地考查这些拔尖学生的基础、综合、创新实验能力。此外,实验竞赛操作考核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夯实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由于我校三维度化学实验竞赛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在实验题目的选择、参赛选手的培养模式及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三)建立教考一体化实验考核模式

为实现培养农业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我们探索和构建了一种既能评价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考一体化模式。

1.将期末考试分散到整个实验课程中。第一阶段是基本操作考核,检查学生对容量瓶、滴定管等使用的掌握情况,考核结果将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第二阶段是综合设计实验考核,学生随机抽签,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以训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第三阶段是创新实验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题目与各拔尖班专业方向一致。通过三阶段实验考核,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适时的实验考核能及时把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现状反馈给授课教师,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教与学的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2.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积极展开逻辑思维,我们将“探究学习”模式与平时成绩挂钩,就是在实验过程中或结束时,针对实验现象、步骤中某些事先未预料到的状况,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回答并予以评价。这种个别化质疑考核使得在实验中提问题的人数和讨论实验的人数明显增多,感到实验有收获的人数也增加了。此外,在师生探讨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教师会获得某些改进实验的启迪,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这种“教—考,考—教”模式有利于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好奇心和思考力。

3.实验报告既是对实验课教学过程的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锻炼,一般占平时成绩10%~20%左右。传统的实验报告为“五步走”格式: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思考题,这种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鉴于拔尖班实验内容的经典性、专业性和创新性,我们要求学生以每次实验的基本目的为依据,自己总结实验的收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针对某些科研实验如“除草剂和安全剂制备及初步表征”。我们还要求学生广开思路,写出形式多样、分析性的论文,并将实验报告成绩提高到占平时成绩的30%~40%。灵活多样的实验报告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4

按常理来说当你的论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了,那么在期刊征收的时间内就可以再次的进行投稿。当然了若是你的论文是由于论文研究与投稿刊物不符被拒的,则这时建议大家选择适合的刊物来进行投稿,或是对于新论文的撰写了,而这项工程比较浩大,所以建议大家进行期刊适合刊物的投稿。

在此时我们就要了解处于什么情况论文会被拒,才能避免论文的这种情况的发生。

1.论文无新意:所有的刊物最欢迎的是具有创新有价值的论文。当然了对于实验论点重复别人已发表的文献,关于这些不能使用太多,对于这些也要进行相应的标明注释等。

2.内容不分量:不同杂志对论文内容的重要性要求是不同的,论文应该是该杂志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引起该杂志读者群的兴趣。为此在论文的内容上一定是有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当前管理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方面。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中医院校;生理学;探索性实验

生理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生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都来源于实验,同时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理论课的学习效果及授课教师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进而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实验结束后的报告书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1-3]。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极好途径[4]。然而多年来,中医院校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受制于教材、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开设的实验项目数量少、内容固定且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此外,中医院校学生不重视西医基础专业课程的实验学习,许多教师实验教学也多以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虽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但学生对实验项目的设计方案、实验内容没有做深入了解与探究,故很难做到融会贯通[5-6],难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和科研基本素养。探索性实验的开展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达到深层理解,为后续相关联的基础和临床课程的学习及终身学习打好基础[7]。因此,针对我校生理实验室的开设条件及生理课程中设置自主课堂的先机,我们把一些简单的验证或演示实验教学改进升级为探究性实验在自主课堂中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能力。

1生理学探究性实验

传统的生理学实验往往项目单一,一个知识点诞生一个小实验,实验项目数量虽多,但实验内容是孤立的、碎片的,多是为验证某个系统某个章节的某个知识点而设立的。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且服务于理论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只能来演示、验证、理解和巩固某个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点、线、面三维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探究性实验将两个以上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实验重新设计,观察各因素之间相互的影响,或是对某个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进行探究及挖掘[8],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2中医院校生理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中医高等院校的生理学实验项目以验证和演示居多,如血型鉴定、心音听诊、血压测量、肺活量测定、在体蛙心搏动等,这些实验均是验证某个知识点。中医专业认证以来,多数院校将生理课教学时间缩短,导致实验课只能选择性开展,即使部分中医院校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选题也只是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导致实验选题范围较窄。验证性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只是照搬实验方案、机械重复实验步骤,缺乏质疑、探究、思考,最终被动验证基础理论,对实验结果及结论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书写的实验报告也无创新性。探究性实验教学则是给出实验题目,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及观察实验现象,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探究实验思路与方法,分析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及实验条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依附于理论课的实验课学时数很少,同时受到实验条件及实验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以所开设的部分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项目为蓝本,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将某些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赋予其一定的探究性,将其提升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4,7]。

3探究性实验“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在自主学习课堂中的应用

3.1学情分析

实验“人体动脉血压测量”是一个演示性实验,由于受专业基础课时数的限制,这个实验多被舍去,但动脉血压作为临床上四大生命体征之一,学生对如何测量血压、自己的血压是多少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血压、血压的测量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都很感兴趣,热情极高。所以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借助实验室现有的用血压计间接法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为蓝本,探究和开发出一些影响血压正确测量的因素和实验条件来加以丰富,将其升级改造为一个探究性实验,同时引导学生以科学的、专业的视角去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他们拓展思维,设计实验框架,并把改造后的实验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进行。

3.2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以实验设计的个性化及多样化、学习的高效性为教学目标[9],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学情,在原有演示或验证性生理实验的教学条件下,采用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教师指导协助为辅的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使用学习通、思维互助课堂等学习平台,教师提前2周给出大概的实验题目及实验中的备选观察项目,实验操作时学生可在备选观察项目中随意组合进行操作,也可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观察项目,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完成实验教学大纲教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3改进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实验,增强该实验项目的探究性

传统的“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实验是生理学中一个演示性实验项目,利用水银柱血压计袖带压迫肱动脉使肱动脉血流发生湍流并产生血管音,通过听诊器协助听取肱动脉血管音来间接测量动脉血压。该实验因操作简单易学易做,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多数被略去,或只是抽时间给学生演示一下。但此实验对学生的临床实践很重要,通过实验,学生学会正确记录血压、掌握动脉血压的组成及正常值,并学会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血压测量操作步骤看似简单,但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测量数值的误差。如水银柱的最低点是否在0、袖带的位置及松紧度、听诊器胸件的放置位置、球囊充气和放气的速度等操作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测量正确的动脉血压值。动脉血压测量实验中影响因素较多,增加了实验测量结果的不稳定性,但也正是实验操作中的影响因素,增强了对此实验探索的趣味。因此,在原有演示性实验的基础上赋予其探究性,在原来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人体血压的方法及读取记录正常血压值的基础上,增加了测量者的因素对人体动脉血压测量的影响和被测者的状态对人体动脉血压测量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探究。

3.4“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

在原来“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由教师指导,最后经教师和学生讨论确定实验方案,给出实验项目,新的实验项目为“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目的由原来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间接的测量血压的方法”改为“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人体血压的方法及了解某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实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没有变化,但在实验项目的最后增设观察项目:(1)记录正常血压;(2)体位对血压的影响:分别取卧位、坐位和站位,测量此3种体位时的血压,记录读数,并比较3种体位时的血压值;(3)性别对血压的影响:在学生中选取体重相当的3个男生和女生,分别测量他们的血压,记录数值,并进行比较;(4)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嘱咐被试者做快速下蹲运动30次,然后测量其动脉血压并记录数值,与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进行比较;(5)饮用咖啡或热浓茶对血压的影响:嘱咐被试者快速饮用一杯热咖啡或一杯浓茶后测量其动脉血压并记录数值,与未饮用之前的血压进行比较;(6)测量部位对血压的影响:选取一位学生,分别测量其右上臂、左上臂的血压并记录数值,并对二者进行比较;(7)充气袖带位置对血压的影响:分别观察缠绕充气袖带的右上臂低于心脏水平、与心脏同一高度、高于心脏水平时的血压值,记录并对3种状态的血压值进行比较;(8)缠绕袖带的松紧对血压的影响:分别观察袖带过松、缠绕后插入1~2根手指、袖带过紧3种状况的血压值,记录并进行比较;(9)充气球囊放气的速度对血压的影响:分别观察充气球囊放气过快(6mmHg/s)、4mmHg/s、2mmHg/s(缓慢)3种状况的血压值,记录并比较。

3.5“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在自主学习课堂开设的可行性

自主学习课堂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独立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10]。实验“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以演示性实验“人体动脉血压测量”为蓝本,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在探究性实验的进行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小组。各小组学生围绕“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这个主题,自主开展不同方向、多角度的研究并撰写实验方案,如“探究体位对血压的影响”“探究饮用咖啡、浓茶对血压的影响”以及“探究缠绕袖带的松紧对血压的影响”等。带教教师参照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案,准备相应的实验物品。各实验小组自主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制作PPT汇报成果。

3.6“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实验在自主学习课堂的实施

以往实验课的教学流程是实验员负责将实验所需要的物品准备好,指导教师随机选取一名学生配合,演示实验流程;然后学生参照指导教师及实验指导课本中实验步骤依次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遇到问题指导教师随时解决;最后学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11]。教师采用这种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容易把握课堂进度,使实验顺利完成,但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指导教师,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不是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寻求教师的帮助。实验结束后学生只熟悉了实验操作步骤,对该实验可解决的理论和临床问题不清楚。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自主、导学的教学模式。3.6.1实验前准备及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教师提前2周通过我校使用的学习通、思维互动课堂等学习平台将实验课件、实验微视频发送到班级平台,鼓励学生自行组建实验小组,进行实验课件及微视频的学习,做到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同时也将实验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实验项目的关键词、实验步骤及条件的加减变动、可以丰富的观察项目等内容作为学习任务发放至平台,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专业期刊网站去查阅文献资料,并讨论变动实验条件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或现象。3.6.2实验的实施此次实验在自主课堂进行,共3课时。前0.5课时教师针对实验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答疑,指导各实验小组确定实验方案。随后2课时各实验小组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细节的重要性,随时观察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要指导学生规范地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养成严谨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好习惯。最后0.5课时各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汇报,教师汇总后指导学生小组间讨论及点评总结。3.6.3撰写实验论文及答辩各小组实验完成后,及时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实验小组按照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完成一篇规范的实验论文。学生实验论文完成后,教师组织一次小型的论文答辩。每小组选出一位学生介绍本组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结果,回答教师和学生的提问。通过答辩,小组成员不仅优化了自己的实验,还了解了其他小组的实验内容。

4结果

编制生理学探究性实验教学问卷调查表,对回收的50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见表1。调查显示,学生对探究性实验开设的必要性以及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对生理学内容的理解、培养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生理学课程的兴趣和激发实验热情等方面给予了肯定答案,均达100%。认为探究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学生达94%。

5教学效果

在“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教学中,借助多种学习平台,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在自主课堂进行,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5.1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热情

教师的角色在探究式教学中转变为引导者,教学行为由讲授变为引导。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学生通过对课程安排、实验实施等多方面的全新设计,尤其是实验论文的答辩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对该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加深,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实验设计和结果验证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用基础实验探究未知的热情。

5.2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实验步骤,而且认识到对每个实验步骤或条件的严谨操作都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学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自主选择和组合,生成新的实验条件或步骤,这样得到多种不同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追溯实验过程,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实验条件的改变、实验操作的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极大误差,进而认识到实验操作严谨的重大意义。如在“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实验中,部分学生将袖带缠好后,没有认真触摸肱动脉最强搏动点,而是把听诊器胸件随便放置在肘关节上部,因为偏离听诊点,听到的血管变音和由此做出的血压测量值就易出现较大的误差。还有动脉血压测量通常需要连续测量2~3次,以平均数值为准,有的学生在重复测量血压时,为了节省时间,血压计水银柱没有降低到0,就又进入第二次测量,结果因充气压迫时间太长而反射性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亲历了这些现象后,学生后期的实验会引以为戒,严谨地对待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提升实验成功的自信心。

5.3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6

基本要求:1.本刊重视论文的原创性,强调新颖性与创新点!2.投稿论文需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数据准确、描述客观、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语句简练、流畅。3.来稿一律进行检索,正文中连续30个字与已发表文献雷同(重合度)且未明确注明出处,即视为抄袭,抄袭率超过10%直接退稿。4.本刊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要求来稿必须包含英文摘要,且语法和结构必须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请在投稿前严格按照《投稿须知与写作模版》整理全文。(详见本刊网站"写作模版"栏)。

文中所有数字、英文字母均须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字号与其所在段落的字体设置保持一致。全文段落采用1.5倍行距,两端对齐(除图、表外)。

论文题目:中文标题用三号宋体加粗,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请在标题后用"*"号右上标表示。英文标题用三号TimesNewRoman加粗,要与中文标题含义一致,并符合英文书写习惯。

作者姓名及单位:中文采用五号宋体,姓名在文题之下,排好顺序,通讯作者以"△"(上标)标注。为体现科研团队的实力与水平,作者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单位写在姓名下方,若各作者为不同单位,则需在姓名右上角以序号表示,工作单位应写全称,注明科室,后加省、城市、邮政编码和国籍,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84中国。英文采用五号TimesNewRoman斜体,姓氏的英文字母全部大写,例:WANGLi-ping;英文单位书写格式为:科室/专业,医院/学院,所属高校/部门,城市,省份,邮编,国籍,ig:SchoolofLifeSciences,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1]。要求医学院校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造就满足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为此,我们在2005级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对象,将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安排在实验教学的最后一次进行,这样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的知识,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有初步了解,为完成设计性实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2方法

1.2.1讲座与分组实验前2周,带教教师先给学生讲授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进行设计性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分实验小组,每组4~6人,并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实验组长。

1.2.2查阅文献资料,提出实验方案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检索、查阅文献资料与工具书,了解和掌握与实验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课题要求和实验室条件,提出具体的书面实验方案,主要包括:①实验题目;②实验目的与原理;③实验合作者;④实验动物与器材;⑤实验方法与步骤;⑥观察指标;⑦注意事项;⑧参考文献;⑨实验计划进度等。

1.2.3实验方案的讨论与确定教师认真审查学生拟定的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对各组的实验方案提出意见。学生根据提出的意见修改实验方案后再次交给教师审查。经过反复修改确定实验方案,使之具有可操性。学生依据最后确定的实验方案,提出所需药品、试剂及仪器的清单,在实验开始前1周交给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按照学生提出的清单准备药品、试剂及仪器,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证。

1.2.4实验方案的实施按确定的实验方案,学生领取所需实验材料后正式进行实验。对于在正常上课时间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允许学生打破课堂时间的限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难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创造必要的实验条件。

1.2.5实验总结及撰写实验论文实验完成后,每组对各自的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每个学生撰写一篇实验论文。

2结果

为调查学生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自制问卷55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收回率100%。

2.1学生在完成实验设计方面的反馈信息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实验方案。学生的反馈信息结果显示,90.91%的学生能顺利完成,9.09%的学生感到任务较重难以完成。在设计实验方案时,92.73%的学生查阅了文献资料,其中,查阅1~5篇文献的学生占35.24%,查阅6~10篇文献的学生占53%,查阅10篇以上的占11.76%。

2.2学生对开设设计性实验的看法见表1。表1学生对开设设计性实验的看法(略)

2.3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评价见表2。表2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评价(略)

3讨论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的实验。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的[2]。设计性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没有现成的完整实验方案,每一个实验步骤都需要学生自己去设计,每一个实验条件都需要自己去尝试和摸索,每一个实验结果都需要自己去思考和总结。因此,设计实验步骤、统筹实验时间、安排实验用具,都需要通过认真的思考以进行合理的安排,否则将直接造成实验时间的浪费,甚至是实验的失败。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操纵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的一切优点,还具有验证性实验所没有的优点。

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开设设计性实验是非常必要的,能满足分层次和个性化的教学要求,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对设计性实验非常感兴趣,做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甚至有部分学生愿意自筹经费完成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数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由以往的“让我学,让我做”变成“我要学,我要做”,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营造了切磋研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3]。从学生反馈的意见来看,设计性实验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普遍认为做实验时虽然时间长困难大,但实验完成后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

然而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偏简单,组与组之间雷同的比较多;有些实验小组准备不够充分,考虑欠周全,做实验时手忙脚乱;个别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实验过程中我行我素;学生对实验材料的节约意识比较薄弱,浪费比较严重。

总之,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阎光才.理性地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9,5:16.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8

在论文投稿前做的这个相似度检测大家要注意的是不要超过30%,若是超过了,那么你的论文肯定不会被收录发表的,直接就会被退回等等。因此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级别的论文都要对这个方面进行评测。

在此时我们要考虑到的就是如何避免一些重复现象的要点与技巧。以下就是对于这个方面的介绍,希望对论文撰写投稿的朋友有所帮助。

1、提升自己的创新力,自己可以多看一些往日的论文投稿发表是什么类型的,找一个没有研究过的领域进行,同时这个观点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实验论证得到有效的证明。

2、在论文中论文的各个环节的撰写格式以及论文字体大小上也是要注意的,并且要注意当前论文撰写中的一些新观点新科学的引用等。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职业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职业院校分析化学试验教学课程存在的意义和功能

分析化学研究的本质是对于各种物质进行分离鉴定以及测定原理的研究。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了相应理论基础学习以外,还应该进行实践。其中将会涉及到许多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定性分析、结构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等。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将会运用在具体的实验中。所有的结果也应该通过实践和实验来进行验证。这些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并且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学原理。同时每一种分析方法以及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学科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知识点太多,没有办法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如果从功能性上对于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其对于学生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功能。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对于各种化学基本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并且经过实验过程,可以直观的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串联大量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化学学习难度。并且其还是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过程。另外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对于学生很好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对于学生的教学除了理论的传递以外还应该是发现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于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必须保证真实,并且必须保证所有环节的严谨才能够达到相应的结果,因此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2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落后的教学理论。从当前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理论来看,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着与实践相分离的情况。教学内容在更新和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分析化学实验的发展现状,这样导致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过于单板、枯燥,而且所学内容实践性、实用性不高,难以成为学生今后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加上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学生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上普遍水平不高,理论与实践无法相协调,这样影响了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过分强调,必然会压抑学生思想和思维的成长,导致学生不能够对理论价值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1]。教学理论的落后,必然影响学生技能层面的培养。通常从知识向技能进行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这种知识又比较落后,那么必然导致学生技能掌握上无法紧跟时展。2.2不完善的教学条件。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如果被理论知识所束缚,必然导致实践机会不足,这样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职业院校分析化学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其中的色谱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等均需要依靠实验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往往实验过程中存在着器材昂贵、耗材成本高等问题,所以很多职业院校缺乏完善的仪器配备,教学条件不完善。如果缺乏这样的实验条件,自然无法帮助学生对其中原理深入掌握,单纯的想象、观察难以达到预期学习效果。2.3不科学的教学反馈。学生课堂中学习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教学反馈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从教学实践看,目前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面缺乏有效的反馈,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学情,无法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准确评价。因为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着有限的课时安排,因此很多实验难以在教学时间当中得到理想的成果。实验之后学生不能够对结果及时分析与了解,当实验中出现问题之后,教师也不能够及时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无法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2.4教学考核方法单一。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在最终考核阶段通常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个是平时实验的报告成绩,还有一个是最终的化学实验考试成绩,这两个评价都是基于分数进行的,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抱着应试的态度进行学习。所有的学习目的都是提高分数,而不是为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带来优秀的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教学效率。详细分析来看,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考核更加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忽略了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努力情况。这种评价非常重视,结果然而忽略了评价,在过程学习中的激励和调控作用。最终考试和考核的方面不具备多样性,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除了没有进行多元化价值评价以外,忽视了自我评价的价值。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以及特点都是不同的,然而在传统的考核标准中采用的评价标准都是统一的,这种单一机械的评价方式,将所有的学生都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考核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质量考察。考核还是教学过程以及学习的指导方针。它属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无法保证最终考核做到全面和客观,那么就无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全面,也无法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3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3.1借助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加大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以此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尤其是将基本原理、课程实验两者能够有效融合。举例而言,课堂教学时完全可以将实际案例引入其中,借助多媒体方式对化学相关环节进行展示和播放,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精髓,引导学生更好地做出实验方案。比如在造纸化学学习中,可以分析纸张实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对纸张具有的化学性质加以明确,然后考虑所需要采用的实验方法、仪器、设备、材料、步骤、处理数据等。这样多媒体在实际教学当中的合理运用,使得课本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实验有效融合,为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3.2创新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当前教师需要尽可能地降低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推动对教材内容的创新。尤其是将新的实验要求与教材实验内容进行结合,从而发挥实验教材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和应用水平。随着实验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转变,新的实验指导教材的推出,实验内容将会更为独立。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实验提供指导。此外,在新的指导教材下,学生能够对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思考。这样学生过去实验时无法掌握实验原理的情况将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实验体验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创新实验教材,可以更好地把实验项目、生产第一线内容进行融合,提高职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的实用性。由此,一方面理论和实验能够统一起来,推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得以落实,保证实验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传播。3.3提高软硬件配备强化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能够与一线企业工作加以结合,所以提高院校软硬件配备,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得院校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更好地适应实际需要。比如: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时可以利用化学仿真软件,这样能够在课堂当中融入更多网络资源。这样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好地获取实验相关课件、仪器说明、习题等,为实验预习创造很好基础。教师需要将各种资源进行整理,打造统一的课件,为学生仪器设计、使用提供便利。另外,在实验结果考评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数据处理情况,认识到自身的实验能力。基于实验结果反馈,教师能够迅速察觉问题所在,然后快速确定有效的解决策略。3.4引入试验论文评价模式。目前化学教学实验中考核方式不够合理导致了整体的教学只重视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试验论文的评价方式。这种模式的引入并不是完全推翻传统的考核方式,而是在原有的考核模式上增加实验报告以及实验论文等多种考核项目。增加的这两项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对于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进行回顾,并且对于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复盘[2]。具体的考核方法是在学生完成每一次实验以后,都应该完成一篇实验小论文,论文的考核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论文的文字表达必须要符合科学标准,并且要保持逻辑通顺。其次需要通过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必须要确保各种表达和描述的准确性。在完成实验论文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表达能力才能够完成,因此这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框架和思想表达能力。教师在实现这个考核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并且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实验论文的重要性和最终考核结果的分数是一致的。并且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督促和点评。

4结语

总之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看到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通过更为积极主动的分析化学教学措施,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圣智,朱观鑫,王大伟.分析化学及实验教学改革[J].山东化工,2018,047(019):143-144.

创新实验论文范文篇10

一般的来说当你论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了,那么在期刊征收的时间内就可以再次的进行投稿。当然了若是你的论文是由于论文研究与投稿刊物不符被拒的,则这时建议大家选择适合的刊物来进行投稿,或是对于新论文的撰写了,而这项工程比较浩大,所以建议大家进行期刊适合刊物的投稿。

在此时我们要了解处于什么情况论文会被拒,才能避免论文的这种情况的发生。

1.论文无新意:所有的刊物最欢迎的是具有创新有价值的论文。当然了对于实验论点重复别人已发表的文献,关于这些不能使用太多,对于这些也要进行相应的标明注释等。

2.内容不够分量:不同杂志对论文内容的重要性要求是不同的,论文应该是该杂志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引起该杂志读者群的兴趣。为此在论文的内容上一定是有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当前管理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方面。

3.理由不够充分:论文提出的论点不能通过该实验方案所证实。逻辑推理有问题,实验方法学理论的欠缺。作者未能公正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推得结论。可见实验研究是贯穿于整个论文中的,要经历自己的实验等方面。对于数据分析和引用上要有充足的条件。

4.语言描述问题:英文语法错误太多,表达不当。论文组织得不好,文字功夫欠佳,国外审稿人难以看懂。为此论文的规范格式和论文中的字体、单位符号、参考文献、图表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大家要重视的事项。

论文的投稿发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般的来说要经过论文的准备、润色、投稿、审核、修改等。不同刊物需要的时间不同,大部分的刊物来说至少需要1-3个月的时间完成,对于核心类的刊物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的,所以论文都需要提前进行作准备,不要等到该进行职称评审时才进行论文的准备,现在我们经常也会看到有加急的一些情况,对于期刊的加急投稿的流程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加急的情况来说主要是对于一些这篇文章进行加急对于一些不需要紧急出版的论文则就可以缓一段时间,这是很常见的方式。对于不同的刊物所要加急的费用也是不同的,并且对于在具体的流程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大家要对你要投稿刊物的加急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对于加急才会有帮助,还有就是注意有的刊物是不能加急的,所以大家要选择适合的刊物进行投稿。当然了还是不建议大家进行加急的,对于论文一定要进行提前准备,这样才能更好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