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班主任体会

时间:2022-11-23 01:29:00

低年级班主任体会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老师们一定也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说每个学生行为习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例子:听讲习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奠基的时期。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因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做人习惯,文明礼貌的道德习惯,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思想习惯等,都是要靠班主任长期、细心地训练逐渐养成的。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孩子们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

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抓开头

学生刚从学前班或幼儿园升入一年级,从心理上来说这是盼望已久的事情。因为上学之前他们就从不同渠道对上学有了正面的认识。所以说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都是同样的,没有优劣之分,他们都有做一个好孩子的动机。所以从事一年级的老师都会发现,开学头一个月老师说什么孩子听什么,老师说一句:“现在看谁做得好”学生们都会像弹簧一样立刻坐直。所以这一个月是我们开展习惯教育的大好时机。为了使新生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使班级管理较快地走上正轨,我特别注意抓开头的一个月。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告诉他们学校的纪律是什么,如:上课不能迟到,一打铃就要安静坐好,课前应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应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等要求。当然这些要求不能生硬的灌输给他们,也要讲究方式。比如说,开学第一节课就可以这样教育学生:你们现在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高兴吗?这样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引导:上学了说明你们长大了,就不能再拿幼儿园的纪律要求你们了,那你们知道小学生要遵守什么纪律吗?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来说,教师从中给与强调和说明。并讲清为什么遵守这些纪律的道理。这样处理比较教师生硬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并且我们可以编一些守纪律的儿歌。使他们在有趣的儿歌中受到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必须让学生牢记。所以每年新生入学我都会逐条逐项进行举例讲解,并教他们怎样做,如:“上课专心听讲”就是要做到手、脑、耳并用;“不迟到”首先要牢记正确的作息时间,然后按要求时间准时进班上课。为了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保持好室内的整洁,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盒子作为放铅笔削和碎纸的工具。由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做法,因而学生很快就能适应了学校生活,使班级工作顺利走上了正轨,

2、习惯养成,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更是促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的主要阵地。几年来我就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我想说明: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比如说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由于教师急于求成,很想让学生在短期内改掉一些坏习惯,可事与愿违,教师越批评学生,学生出现的问题越多。后来我就掌握了这样两个原则:1、打一瓜给俩枣。就是说当你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忍无可忍时可以不留余地地进行批评,但平静过后必须给学生讲道理。不能让学生因为怕老师发脾气而约束自己,应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慢慢的自觉地遵守纪律。2、要不断地给学生打气。就是说过一段时间就要针对学生的一些进步,给予表扬,让学生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切忌贬低自己的学生。

3、注入竞争机制,促进行为习惯养成

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每学期我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有“优胜小组”、“班级之最”、“小红花”、“小五星”等。如在“谁的羽毛最漂亮”评比中,我事先制定一些行为要求,谁做到哪一条,就发给一朵小红花,好的学生得够10朵就可换一个漂亮的心形羽毛。并将羽毛贴在班级专栏大孔雀中自己那根羽毛上。而差的学生只要得够5朵就可换一朵大的。由于采取了不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在竞争中得到培养,在竞争中得到巩固,以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课间活动也可用奖励的访法。

二、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谈一谈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课前认真准备、课下整理的习惯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要让他们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如:每天晚上都要按课程表提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每一节课前应把书本摆放整齐等等。在家中,家长开始可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但千万不要代劳。下课后要把不用的课本和学具收起来。尤其中午放学或室外科目课时,教育学生一定要将自己的放入书包,严禁桌面上乱放。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既是得到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一个人举止文明礼貌的体现。但刚入学的孩子不懂得认真去听别人的讲话,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经常走神。刚入学的孩子这点更为突出。比如老师让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两个人一起说,说的热烈但谁都不知对方说的是什么。并且小组讨论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自己说话时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别人讲话时听不进去;不会与人聊天,不能双目注视对方,与别人谈话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态度。这些都说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听讲习惯,必须给予指导。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刺激物,总愿意看看、听听、动动、这正是孩子们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而专心听讲是孩子们接受信息、吸取知识、学习好的基本保证。如何才能使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

首先,教师讲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住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久而久之养成爱听讲、想听讲、会听讲的习惯。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在找一找、涂一涂的练习中,出示一个小动物玩具,当学生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说“你们说的完全正确,小猴表扬你们。”然后模仿小猴的声音说:“小朋友们真棒!祝你们学习进步!”学生各个甜滋滋的,高兴极了。

其次,要进行听的训练。第一,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我会适时追问一句:“刚才某某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他的意思或提的问题给大家再说说吗?第二,让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时,眼睛看着对方。上课孩子们发言时,我常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大家认真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学生上台讲时我要求学生对着大家。当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时,我会提出“你和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某某和某某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听,不易走神。我也经常鼓励学生:“某某听得真认真,大家没有发现的问题居然听出来了。”第三,教师讲话不要罗嗦和重复。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只讲一遍,不再重复。用这样的方法养成学生听话“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正确读写的习惯

课堂上除了应会听课,还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新《课程标准》提倡同学间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探讨,让每一位同学都说说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要完整,让别人能听明白。对于汇报交流中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老师应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读和写,首先老师要采取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办法,不但作口头的要求,更要结合学习活动使学生实地练习,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读写姿势要正确:读要读得响亮、准确;写要写得认真、正确。不管是课上作业或是课下练习,无论是老师或家长,应在孩子初学时,多加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4、认真做事的习惯

孩子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将终生受益。老师和家长发现很多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马虎,做题时不是抄错数,就是计算粗心,考试时丢了不该丢的分。不光小学生这样,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这样。“粗心马虎”是个顽症。教师有责任帮助孩子去不断克服抑制坏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写字潦草、龙飞凤舞是一些孩子们的通病,为了克服这个毛病,一是要有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力求把字写的工整、美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对学生的书写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正确、整洁、美观。三是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正误和书写的评价。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经常用这样的字眼评价学生的书写:“字写得真漂亮!”“你的字如果像你的人一样漂亮就好了!”“书写有进步了!”四是要给学生一些方法的指导。比如说卷面的工整。

计算出错多是由孩子们审题不仔细,抄错数或不认真检查造成的。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计算时,我要求学生先审运算符号,再审数字,三是做完回头看。这样久而久之养成认真的好习惯。

5、劳动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少劳动的机会。在城区工作这几年的感触更深。教师在扫地,学生好的抬抬脚,有的学生必须老师说:某某抬抬脚来。她才懂得抬。所以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习惯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首先要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可采取先辅导组长,再有教师监督,组长辅导组员的方法进行。其次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主要从班级值日方面进行培养。学生的值日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或者会劳动的同学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并且部分学生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和辛苦,不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或许是老师的做法使部分儿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分为5组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日生的那天。在当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清洁情况,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劳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以上是我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能给大家的工作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