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汇报

时间:2022-10-24 09:32:00

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汇报

近几年来。通过积极实施“暖人心、促发展”工程,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条件不断改善、实力不断增强、氛围日益浓厚,这为我市进一步推进小康社区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海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力推进和“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需要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

今后五年,全市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创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小康社区为抓手,以发展渔农村经济、促进渔农民增收、完善渔农民社会保障、美化渔农村环境为重点,加大渔农村工作力度,促进渔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力争使我市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突出抓渔农民增收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增收,促进渔农民收入整体均衡提高。低收入渔农民增收不仅关系到渔农民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实现,而且也是构建渔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我市关注弱势群体,实行“两个至少”、“一个奖励”政策,帮助低收入渔农民增收的做法和经验,继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和支持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帮助贫困渔农民增加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今年争取渔农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减少600户,消除纯收入18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要把渔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放在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上,扩大工资性收入对渔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根据渔农民收入阶层的现状和增收潜力,把促进增收的着力点放在收入在平均数以下的渔农民身上,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进一步实施“创业”和“增收”工程,紧紧围绕扩大渔农民就业、增加渔农民收入、提高渔农民生活水平来发展渔农村经济,坚定不移地发展乡村家庭工业,积极扶持“渔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业,鼓励工业企业在渔农村建立基地,产品生产向渔农村扩散,努力扩大渔农民就业门路,提高劳动收入。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摸清低收入人口现状、分布、构成,并逐户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制订脱贫工作计划,普遍落实对贫困人口的扶持机制,对他们的子女实行免费培训教育,加大社会帮扶力度,拓宽结对帮扶领域。深入实施“小岛迁、大岛建、陆岛连”发展战略,帮助渔农民走出小岛,转移到城镇就业致富。

二、更加突出抓高效生态渔农业,促进现代渔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从**渔农业的产业特点出发,把建设高效生态现代渔农业作为新渔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加以重点突破,切实转变渔农业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渔农业发展路子。坚持走精品渔农业之路。进一步调整渔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做精国内捕捞业,重点发展浅海清水区养殖,培育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渔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坚持走精准渔农业之路。大力提升科技进步对渔农业的支撑力,创新渔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使渔农业成为科技型的现代产业。坚持走发展休闲渔农业之路。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产业联动,政策引导,加强管理,促进“渔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

三、更加突出抓渔农民就业培训,促进渔农村劳动关系和谐。把培育新型渔农民作为新渔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和根本目的来抓,围绕渔农民稳定转移、稳定就业和现代渔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渔农民的战略性培训和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渔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促进更多渔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今年力争实现新增渔农民转移就业8000人,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下降。积极开展渔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从适应性培训向战略性培训转变,讲究培训质量,把培训计划落实到人,重点抓好正规培训。要认真总结渔民“双转”的经验,研究提出今后五年渔民“双转”的思路和计划。要针对市场需求抓培训,围绕产业抓培训,依靠企业抓培训,以培训促转移,积极推行培训就业保障“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今年要完成正规培训渔农民8000人的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援助工作。强化渔农村就业援助的日常工作,保证使已脱贫的渔农民不返贫,今年重点帮助年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渔农民家庭、“4050”人员实现就业。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登记制度。切实保障渔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渔农村劳动关系和谐诚信企业评选活动,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完善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工作职责,广泛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信息活动,促进渔农村劳动力就业。

四、更加突出抓渔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渔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把渔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放在新渔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各项事业,在培育新型渔农民,解决渔农民后顾之忧,繁荣社区文化事业上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渔农民文化、技能素质和道德修养,使广大渔农民特别是新一代渔农民象市民一样接受到优质教育,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加大城乡教育均衡工程的实施力度,在提高渔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同时,把大力发展中等和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战略重点,对低收入家庭子女上中专和职业学校免收学杂费,让所有的渔农民子女既有高中以上文凭,又有一技之长,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进一步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及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渔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完善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筹资和医疗卫生的保障水平,确保今年参保的渔农民保持在85%以上。完善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逐步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有机结合。适当提高被征地农民按月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的水平。逐步提高老年渔农民“以奖代保”资金。加快建立由政府资助的,面向广大渔农业生产者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和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等制度建设。发展渔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结合新渔农村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全面提高渔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推动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渔农村普法教育活动,增强渔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五、更加突出抓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渔农村环境优美。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的要求,切实加大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它作为建设新渔农村的主要内容,努力改善渔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整体推进村庄示范整治。进一步加快村庄环境整治扩面步伐,加大开展村庄示范整治成片推进工作的力度。开展渔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专项行动,今年要做好13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在16个以上村开展绿化进村庄行动。强化卫生保洁力度,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的长效机制。今年全市启动建设示范村12个、环境整治村55个,年底确保完成示范村建设6个,整治村40个,累计完成示范整治村200个以上。进一步加强新渔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完善社区的总体布局功能,抓好规划的落实。做好新社区建设规划试点工作,使新社区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布局建设。加大对渔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增加对水、电、路、渔港码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更加突出抓渔农村改革,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既要稳定党在渔农村的各项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为深入推进新渔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进一步创新完善渔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按照“一社区一村一经济合作社”的模式,加大撤村并村工作力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区域相对集中、交通通讯便利、时机较成熟的联村社区,开展撤并工作,进一步理顺社区与村级组织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新社区的工作职能。加快推进渔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行海洋捕捞渔船法人制改革。大力发展渔农业龙头企业和渔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渔农村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合作服务“三渔”、“三农”的水平。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发展物业经济等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渔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权益,增强社区公共事业建设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