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党政报告

时间:2022-02-04 04:53:00

政府党政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年工作简要回顾

20*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顺利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起步有力,开局良好,实现了“两个突破、两个加快”的目标。

(一)强化经济建设,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增长17%,人均生产总值4776元,增长21.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财政总收入3.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分别比上年净增7533万元和262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4%和22.9%,实现“双二十”增长目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15.5亿元,同比增长24.5%。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837元,比上年净增398元,增长16.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6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8.7亿元,同比增长20.6%;各项贷款余额6.6亿元,同比增长12.9%。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政银合作取得新进展。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亿元,同比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5.8%。实现市列经济强县创建目标。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煤炭、电解铝、电石、发电、铁合金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实现增长,工业生产产销两旺,预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煤焦税费和价调基金1.3亿元,同比净增3000万元,增长33.3%。完成电煤供应80万吨,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整顿与发展相结合,积极实施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基建煤矿建设进度,保持了煤炭产业的平稳发展。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加大良种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实现粮食总产量29.4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方竹、畜牧、蔬菜、烤烟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完成14万亩方竹低产林续改任务,完成造竹3.25万亩,全县方竹面积达到40万亩,方竹鲜笋产量达到1.2万吨。认真实施方竹育苗、方竹低产林改造、方竹示范点等项目,竹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畜牧品改力度加大,防疫工作全面加强,畜禽存栏和出栏量实现同步增长,全县出栏猪、牛、羊71万头,实现肉类总产量5.66万吨,完成畜牧税费662万元。全年共发展蔬菜10万亩,其中商品蔬菜6.5万亩。收购烟叶11.9万担,级内烟担均价529元。经果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省级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项目顺利推进。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乡村旅馆达到135家。

(二)强化协调服务,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

突出省市重点项目的关键地位,集中人力、财力,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苦干实干的作风,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按照规划项目抓申报、申报项目抓核准、核准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思路,重点项目申报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大开工项目顺利推进。完成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前期工作,8月28日开工建设,是全省第一个开工的循环经济工业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北部煤炭资源规划编制,并通过省发改委批准,为煤化工项目二期工程提供了资源保障。遵宝钛业公司收购年产5000吨海绵钛项目,建设规模扩大到1万吨,10月29日开工建设。完成伟明电解铝厂10万吨环保节能技改项目前期工作,10月29日开工建设。完成桐容电煤二级公路各项前期工作,3月28日开工建设,全线毛路基工程基本贯通,完成投资1.7亿元。

四大在建项目进度加快。花秋二矿和容光煤矿两大电煤矿井基建进度加快,配套的容光110KV变电站顺利开工建设。习新二级公路桐梓段工程建设和征地拆迁正常推进,支付征地拆迁资金1500万元。多渠道筹集天门河水库续建资金,即将完成扫尾工程。

五大申报项目有序推进。桐梓火电厂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正常。120万吨水泥厂以及花秋一矿和吉源煤矿两大电煤矿井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彩阳电热毯(垫)新增200万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

(三)强化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松坎、新站、花秋等九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建设总投资2.9亿元,新增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和平路文笔路、冬青南路两大片区旧城改造深入实施,完成兰家坡片区改造修建性详规,即将启动拆迁工作,正华园小区建设全面完工。完成马鞍山片区改造规划和土地出让工作,完成西流水宾馆和官渡河片区改造规划。红庄片区、电厂安置小区建设积极推进。检察院技侦大楼、法院审判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一中、二中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启动县医院异地建设工程前期工作。“整脏治乱”初见成效,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开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专项行动,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4万平方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县城垃圾填埋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通乡油路扫尾工程。启动实施桐梓至官仓油路大修工程。投资781万元,建设通村公路16条129公里。即将开工建设11座通村公路桥梁。建成官仓、娄山汽车站。健全完善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农业生态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投入1300万元,建设沼气池1万口,全县沼气池总量达到1.9万口。投入300万元,建设松坎、羊磴、夜郎、楚米等村镇饮水工程,解决了2.6万人饮水困难。完成了14座水库安全鉴定和5座水库治理方案编制。投入3200万元,全面完成20*年度烟水配套工程,新增灌溉面积3.87万亩。投入120万元,实施第七期“长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2.72万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通过市级评审。投入845万元,实施马鬃乡部级土地整理项目3000亩、黄莲乡省级土地整理项目970亩;规划投入888万元,实施18个县级土地开发复垦项目3000亩,现已完工930亩。投入357万元,在松坎镇实施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通过省市验收。

(四)强化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六件实事”办理较好。投入400万元,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新增创建点120个,使2万户10万余人受益。投入600万元,完成城郊风景林建设3200亩。投入3172万元,启动实施县城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各级财政补助1800万元,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45万人,报销医疗费用1000余万元/16万人次,较好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投入250多万元,解决了800多名在职村(居)委会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提高了3000多名离任村干部补助标准。计划投资600万元,启动实施20公里通村油路工程。投入1884万元,完成20*年度和20*年度扶贫开发项目。投入165万元,完成210户贫困群众茅草房、危房改造工程和官仓镇灾民新村建设。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向城乡居民发放退耕还林补助、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补贴、民用煤补贴、燃油补贴等各种补贴共计5000多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课本费1374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816万元。启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1.4万户3.2万人纳入低保范围,发放低保资金1076万元。城镇低保对象4660户7184人,发放低保资金和物价补贴760万元。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解决了原国有企业职工945人、城镇集体企业职工712人的基本养老保险遗留问题,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万余人;确保了3000多名参保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发放养老金3000多万元;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万余人,解决了原国有企业退休职工1321人的基本医疗保险遗留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654万元;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4万余人,参保率达到52%。减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税收193万元。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6621万元,发放贷款9770万元/1604人。培训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90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在全国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努力采取价格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基”、“普实”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高考再创佳绩,一中申报省级示范性高中顺利通过初评。12所义教阶段薄弱学校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复核验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主体指标控制较好,85%以上村(居)实现村(居)民自治,健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巩固了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省级达标,免疫规划通过省市评估验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2.9%和59.5%,实现“双降”目标。“平安桐梓”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大打击传销力度,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效明显。“7·30”特大洪灾抗洪抢险取得胜利。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积极开展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四民社区”活动,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基本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和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天门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已经省政府批复。全面完成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转星调整工作。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切实加强效能建设,机关作风明显改善。旅游发展规划修编通过省级评审。成功举办、承办了“凉爽大娄山·乡村生态游”启动仪式、全省煤化工循环经济研讨会和第三届娄山艺术节。红花园、戴家沟、韩家店地层剖面列为国际地质遗迹保护点。全民健身运动和一中获全国表彰,农业普查工作推荐为全国先进,县残联假肢站评为全国十佳假肢站。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残疾人康复示范县、全省精神病防治示范县。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建设扎实推进。统计、监察、审计、司法、气象、农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人防战备、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绩。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集中精力抓发展,一心一意谋事业,以务求必胜的决心、坚韧不拔的精神、扎实苦干的作风,铆足干劲,迎难而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呈现了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过去的一年,是我县项目开工最多、财政增幅最高、经济发展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大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宏观调控压力大、产业政策要求高、发展维稳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桐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民兵预备役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桐梓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一是要始终坚持县委的领导。只有在县委的领导下,才能高度统一思想,增强信心,紧密团结,和衷共济,克服困难,取得良好成绩。二是要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发展才能消化社会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只有发展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要始终坚持高度重视民生。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四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没有扎实苦干的作风,任何美好的蓝图都会成为泡影,只有付出十分的辛劳和汗水,才会有三分的喜悦和收获。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不大,增长质量不高;“三农”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新农村建设任务重;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高,工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财政投入的项目多,支出压力增大;发展中的矛盾比较突出,信访维稳工作难度大;一些干部的作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转折时期和特殊时期,将是我县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桐梓要作贡献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唯有加快发展,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唯有加快发展,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唯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预定目标。2008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打牢基础之年,也是实施“***”规划的关键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县上下务必团结一心,争先创优,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2008年是全县“民生改善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十次党代会、市三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大县、绿色产业之乡、特色旅游胜地、重庆卫星城市”发展定位,按照“盯牢目标、苦干实干、统筹发展、跨越升位”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实务快、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桐梓精神,打造能源、煤化工、铝钛及铝钛加工“三大支柱”,做强方竹、畜牧、蔬菜、烤烟“四大产业”,抓好农业、交通、水利、生态、旅游“五大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进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00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确保完成3.5亿元,力争完成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完成1.65亿元,力争完成1.7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3亿元;完成煤炭计税产量230万吨,煤焦税费(含价调基金)1.4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9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各项工作继续在省市争名次、上台阶、创一流。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2008年政府工作要紧紧抓住经济总量、重点项目、农业结构、扩大投资、体制创新、民生保障“六大突破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加快发展步伐,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再铸辉煌。

(一)以经济总量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加快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经济总量是衡量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要围绕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大主体指标,确保各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迅速增加经济总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保持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把生产总值增长指标落实到具体产业、项目和企业,要全力保住存量,努力扩大增量。第一产业增加值要实现稳定增长,第二、三产业增加值要实现大幅增长,进一步提高贡献率,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发挥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确保全县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

保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进一步发展壮大煤炭、电力、冶金、烟草、城建、服务业等主体财源,培植新的增长点,切实加强税收监管,坚决堵塞漏洞,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财政总收入3.5亿元,力争完成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完成1.65亿元,力争完成1.7亿元。切实加强煤焦税费征管工作,完善坑口开票与核定产量相结合的制度,建立煤矿井口税控系统和验票站视频监控系统,实行源头管理,进一步加大稽查力度,从严查处各种偷逃税费行为,确保完成煤焦税费和价调基金1.4亿元以上。

保持规模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把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全部纳入规模工业菜单,重点扶持,重点服务,重点调度,带动工业经济全面发展,确保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3亿元。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加大对工业、交通、城建等行业的投入,加强重点项目投资调度统计,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保持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加农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在保证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的前提下,加大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引导鼓励和有序组织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增收、减负和扶持一体化机制,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

(二)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全面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新型工业大县建设步伐

工业是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中坚力量,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发展模式,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大县之路,按照省政府关于建设桐梓煤电铝一体化基地的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住十二个龙头项目,强化协调,强化服务,强化调度,着力培植六大核心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火电厂项目和四大电煤矿井为龙头,着力培植能源产业。抓好桐梓火电厂前期工作,力争上半年进场施工。加快容光煤矿和花秋二矿基建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为桐梓火电厂和煤化工项目提供原料保障。完成花秋一矿和吉源煤矿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其他规划电煤矿井的前期工作。加快9—30万吨基建煤矿工程建设进度,逐矿进行调度,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尽快建成投产。从严查处非法转让煤矿行为,对长期占据资源不开发的,依法收回采矿权。加快煤矿整合步伐,按审批方案抓紧建设新的生产系统,确保多数煤矿实现达产目标。切实加大煤矿技改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提高煤炭产能。加强电煤保障工作,继续为全市经济发展作贡献。加强羊磴河、桐梓河水能梯级电站开发协调服务,发展水火并济的能源产业。

以煤化工项目为龙头,着力培植化工产业。加快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各种配套项目,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扫清一切障碍,完成主体工程,为2009年建成投产奠定基础。紧紧依托北部煤炭资源,开展煤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北部化工工业城开工建设创造条件,早日建成全省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加强电石企业技改,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总体效益。继续加大其他化工生产企业的科技投入,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扩大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以电解铝、铝加工和海绵钛项目为龙头,着力培植冶金产业。切实做好伟明电解铝厂10万吨环保节能技改项目、遵宝钛业公司1万吨海绵钛异地扩建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两大项目建成投产,成为遵义铝业基地和钛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开工建设10万吨铝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加强铁合金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标准。

以120万吨水泥厂为龙头,着力培植建材产业。加快12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厂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改善全县建材产业结构。加快水泥行业技改,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水平。积极发展其他建材产业,丰富建材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以彩阳电热毯厂为龙头,着力培植轻工产业。力争完成彩阳电热毯(垫)扩建工程,做好申报全国名牌产品各项工作,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主动对接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积极鼓励发展其它“小、特、精”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工业原始积累,为进入工业化更高阶段创造条件。

以方竹笋加工企业为龙头,着力培植农产品加工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方竹资源,务求在加工环节上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大部分方竹笋实现就地加工转化,提升方竹产业总体效益。重点扶持1-2家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资金实力的成长型方竹笋精深加工企业,打造名牌产品,树立“中国方竹笋之乡”形象。积极引进和扶持畜禽产品、经果、蔬菜等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三)以农业结构为突破口,全面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方竹、畜牧、蔬菜、烤烟四大产业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保持粮食产量稳定。粮食安全是农村稳定的基础性工程,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9万吨以上。加大良种良法配套力度,稳步提高良种覆盖率,积极抓好粮食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大力推广玉米育苗移栽、玉米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适用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脱毒红薯、脱毒马铃薯,积极发展红粮产业。强化气象预警服务,落实防灾抗灾应对措施。加快新型农业机械推广步伐,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培植方竹、畜牧、蔬菜、烤烟四大产业,大力发展其他富民产业。一是改造提升方竹产业。加强20万亩原生方竹林续改和管护,实现复壮更新,提高林分质量和产笋量。强化20万亩植造方竹的管护工作,保护造竹成果,逐步提高产笋能力,2008年方竹鲜笋年产量确保达到1.3万吨以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继续加大方竹产业投入,新造方竹3万亩,确保造竹质量。积极推进桐梓方竹笋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二是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千家万户搞养殖的传统优势,突破资金、技术、市场等难点,以建设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畜禽产品,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发展畜牧养殖大户,大幅度提高畜禽存栏和出栏总量,全县猪、牛、羊出栏总量增长10%以上。积极发展种草养畜和特种养殖。认真抓好畜牧品改工作,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服务,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强化防疫工作,确保防疫密度,构建防疫体系,从源头上保证畜牧业安全。三是培育扶持蔬菜产业。制订相关政策扶持措施,增强技术力量,加大各项投入,完善考核机制,面向大中城市,在交通干道沿线地区和气候适宜区域,发展商品蔬菜10万亩,重点在特色蔬菜、延季蔬菜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突出抓好娄山、燎原、楚米、九坝、天坪五个乡镇蔬菜基地建设。四是巩固发展烤烟产业。坚持稳中求进,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程度,鼓励土地适度集中,发展和扶持种烟大户、种烟能手,确保种烟面积8万亩以上。提高种烟科技含量,实现100%良种化和集约化育苗,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科学烘烤。认真实施官仓、九坝4000亩现代烟草示范项目。切实抓好收购工作,坚持平稳收购。抓住种植、管理和收购三个关键环节,完善烟农、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确保总量,提高质量,收购烟叶16万担,担均价达到600元以上。五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改造传统经果产业,提升产品品质,利用庭院、荒山荒坡,大力发展优质经果产业,实施好新站片区3万亩太白酥李基地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魔芋、中药材、茶叶等产业。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打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通和营销环节,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相互衔接,通过二、三产业的加工转化提升第一产业效益。坚持以产业为纽带,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协作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对龙头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增强政府和部门的服务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帮助农民收集分析市场信息,推进产业化经营。

统筹发展两极经济。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坚持富抓示范带动,穷抓引导扶持,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对农业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交通便捷的地区,在综合发展、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烤烟生产等方面,分别规划,各有侧重,办好示范带,培育富强村,树立典型户,发挥样板作用。对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要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从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大多数贫困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拓宽基本增收门路着手,实施政策、项目、资金、科技等综合扶贫,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加快脱贫致富进程。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加大对北部乡镇和其他贫困乡镇的扶持,重点在基础设施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以扩大投资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一是高度重视城乡规划。把好规划和用地两道关口,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增强规划意识。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日常监管,依法查处打击非法用地、非法建房行为。以县城和城郊结合部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击和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专项行动。完成燎原新区、后山坡片区、西门片区、北大门片区和沙咀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蟠龙循环经济型工业集聚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县城路网规划和污水、燃气等管网专业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乡镇总规修编,启动重点乡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二是实施十大城建工程。基本完成和平路文笔路片区三期旧城改造,实施马鞍山片区一期、冬青南路片区三期、兰家坡片区、官渡河和西流水宾馆片区、红庄片区旧城改造,启动燎原新区、魁山花园小区、水井片区、黄家咀片区建设。三是力争突破集镇建设。强化乡镇集镇建设的领导,加大指导力度,制订集镇建设具体政策措施。增强经营城镇意识,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集镇开发模式。加快娄山古镇建设。花秋、新站、水坝塘三个县城副中心以及松坎集镇建设要实现新突破,其他乡镇集镇建设要各展所长,取得新进展。四是着力完善配套设施。城镇建设与配套设施要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明确投资主体,重点完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路灯、通讯、电视、环卫等市政配套设施。五是切实加强城镇管理。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巩固提高“整脏治乱”成果。以县城管理为重点,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目标,强化城管综合执法,加大城镇管理投入,实现县城卫生与秩序根本好转,乡镇集镇卫生大为改观,农村环境卫生明显变化,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树立良好对外形象。

继续完善交通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协调服务,建成桐容电煤二级公路和习新二级公路桐梓段。开工建设花秋二矿运煤公路。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逐步实行招标养护,确保公路畅通。继续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争取实施通村油路项目。完成松木公路新线建设。开工建设部分旅游公路。加快汽车场站建设。加大交通项目申报力度,全力抓好新站至绥阳太白二级公路、花秋至仁怀二级公路、302省道、官仓至山盆公路、茅石至板桥公路、容光至二里公路、北部乡镇出境公路立项建设工作。争取元田300万吨铁路货场立项,做好松坎、三元坝铁路货场申报和桐梓火车站搬迁准备,积极配合做好黔渝快速铁路建设前期工作。

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新增灌溉面积4万亩。建成天门河水库。完成2座小(1)型水库治理和4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认真组织实施水利维修改造工程,不断提高保灌能力。抓住全省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实施水利项目,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进一步加强电力、信息化设施建设。建成容光110KV变电站,力争开工建设一座220KV变电站。积极实施电网改造,合理调整电网布局,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和可靠性,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加大信息化设施投入,重点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成市县乡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力争启动建设县级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

(五)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全面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按照“划分收支、核定支出、事财统一、收支考核、一定三年”的原则,实施第三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力尽量向乡镇倾斜,努力实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充分调动乡镇当家理财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乡镇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二是按照“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的财政管理方式,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促进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启动实施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煤炭产业、烤烟生产和涉税部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和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五是严格预算约束,强化支出管理,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重点工作需要。规范财经管理秩序,加强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严肃查处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六是建立健全政府偿债机制,逐步消减政府债务。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捆绑使用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到关键领域,发挥集聚效应。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继续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利用自身优势,引进更多县外资金。健全完善投资激励机制,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逐步加大对财源建设、交通、农业、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的投入。

稳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落实各种惠农政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依法流转农村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继续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林权制度,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交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握资本流向规律,完善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实效,力争引进资金20亿元以上。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营造扶商、亲商、安商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治安和服务环境,坚决打击非法干扰和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认真规划和推介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加大招商项目前期工作深度,注重投资者实力考察,提高招商成功率。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科学评审论证项目,注重招商项目质量,把好招商项目准入门槛,严禁圈占资源行为。本着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原则,在交通、旅游、农业、工业等领域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扶持、服务和管理力度,帮助排忧解难,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作为评价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依据,只要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都给予积极支持。

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旅游业,认真编制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项目开发规划,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积极引资开发旅游资源。继续以“四在农家”为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积极做好全国乡村旅游特色县、特色乡镇、特色村创建工作。重点启动5个旅游景区建设,打造6个乡村旅游点,新建乡村旅馆50家,接待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加快商贸、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服务行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以民生保障为突破口,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

认真办好“十件实事”。1、推进遵崇高速公路沿线“四在农家”创建,惠及1万户;建成沼气池1万口。2、强化天门河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解决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完成县城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启动县城河道治理二期工程和蟠龙三洞前期工作。3、完成茅危房改造210户,新建2个灾民新村。4、启动县城汽车客运站建设,建成通村公路100公里。5、启动县医院异地建设,完成2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6、完成10所义教阶段薄弱学校改扩建工程。7、实施36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使3000名低收入人口脱贫。8、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就业再就业工程,培训10000人,转移8000人。9、完成县城南部进出口主干道建设,启动燎原新区大道建设;完成5条小街小巷“脏乱差”整治;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启动垃圾填埋场、县城燃气管网建设;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000平方米,廉租住房2000平方米。10、实施石漠化治理;完成1000亩城郊风景林建设。

大力发展科教卫生事业。巩固和提高“两基”工作成果,确保通过国家复查验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努力解决教师缺编问题,提供公平接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缓解高中入学压力,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确保一中申办省级示范性高中顺利通过复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县职高改扩建工程。积极支持民办教育,统筹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加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宣传落实,提高科普社会化程度。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认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大卫生投入,改善卫生条件。抓好免疫规划、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艾滋病、结核病控制以及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推进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依法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认真落实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

提高人口计生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核心,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保障各项必要投入,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率。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村(居)民自治工作,抓好性别比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全面落实利益导向政策,争创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

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三条保障线建设,大力抓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工作。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建立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积极探索调研失地农民有关问题。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帮助、扶持和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加大劳动执法力度,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市场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守法诚信的市场环境。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决查处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强市场物价监管,坚决查处打击价格联盟、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操纵市场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坚决查处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保持安全生产良好态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决兑现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市下指标之内。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全面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严密构建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肃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坚决兑现责任追究制度。突出抓好煤矿和道路交通安全。继续以瓦斯治理为重点,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煤矿安全监管措施,打“三非”,反“三违”,防“三超”,保障“三条生命线”。加快推行煤矿专用回风井、壁式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改革。全面完成煤矿“双回路”电源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继续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和“三关一监督”等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预防群死群伤交通事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采矿行为。扎实抓好社会消防、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市政设施等安全监管工作。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针对煤炭、电力企业和高能耗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制度,分解落实节能减排指标,进一步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降低污染排放总量。严把环保审批关,坚持“四个一律不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为我县后续重点项目提供足够的环境容量。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力度,实现达标排放,防止偷排漏排,坚决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年度削减目标。认真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抓好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索建立生态修复补偿机制。继续实施第七期“长治”工程。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满足各类用地需求。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2000亩,保证重点项目用地占补平衡。

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地方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大宣传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巩固扩大宣传文化阵地,认真开展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完成海校陈列馆布展和周公祠修复工程,争取启动建设体育馆,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建设。启动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真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迎奥运系列活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区、农村警务室建设,有效预防治安刑事案件发生。加大违法犯罪查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认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处置违法行为。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认真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完成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推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制度。切实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认真实施“三关”工程,构建和谐新农村。发扬养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探索实施居家养老工程,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加大殡葬制度改革力度,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推进第二阶段遗体火化工作。开展民国档案抢救工作。完成《桐梓县志》续修资料征集。认真抓好民族宗教、残疾人、妇女儿童、双拥、人防战备、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做到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有机统一,着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把发展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把发展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生逢开明盛世,更当奋发有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宏伟大业,我们将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战斗在一线,拼搏在前沿,用事实来诠释行动,用成绩来证明发展。

牢固树立强烈的宗旨观,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人民是我们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惠及于民,国家的温暖阳光要普照于民。坚持执政为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搞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解决好群众关心、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体察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打牢群众基础。

牢固树立理性的法治观,做依法行政的实践者。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依法行政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高效推进行政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巩固和扩大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依法治县进程。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勤政廉政的实干家。权力为国之公器,要用权于人民,用权于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和政府系统作风,继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坚决查处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政府部门管理,增强大局意识,杜绝本位思想,确保步调一致、政令畅通。全面增强政府系统执行力,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务求工作实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扎实抓好政务公开工作,打造透明政府。继续狠刹办酒风、风,扫除歪风陋习。认真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牢固构筑反腐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

各位代表:

放眼神州,前进鼓点催人急;环视宇内,发展浪潮势如虹。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全面建设小康桐梓,努力实现桐梓的繁荣富强,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中共桐梓县委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真抓实干,为推动桐梓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开创桐梓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