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 打造“聚合力”

时间:2022-11-30 05:06:00

社区党建 打造“聚合力”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党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聚集社会力量。北京朝阳区委提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直接体现在“整合力”、“动员力”、“组织力”上——

越来越多的党员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凝聚他们、服务群众?

新建住宅小区纠纷不断,基层党组织有没有本事“挑头”管事,协调各方?

社区治安难管、基建投入太大、党员没有活动场所,基层党组织用什么办法整合资源,当好“组织员”的角色……

北京市朝阳区委认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整合力”、“动员力”、“组织力”就是战斗力。2003年起,重在培养基层党组织这三种“力”的“聚合力工程”,在全区实施。

“拓面提质”呼唤“聚合力”

地处北京东部的朝阳区,是北京对外开发的窗口,经济发达,活力四射。

社会变迁的加剧,给基层党建带来挑战。比如,非公经济组织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社会资源由集中走向分散,依托于行政隶属关系上的旧的党建工作模式已经“落伍”,现实要求基层党组织少做“发令员”,多当“协调人”,在服务中树立威信。

另一个情况是,目前党组织关系在朝阳区的党员有近10万人,但是“关系”不在朝阳,却在该区工作、生活的党员数量更多。据统计,这些“非区属”党员年均增加1.4万人,最多的一年增加了1.8万人。寻找什么样的载体把这些党员凝聚起来,为群众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

朝阳区还有一个特殊的区情:区属10万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超过70%,党员“老龄化”严重。如何调动老党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维护社区稳定、活跃社区文化中“老有所为”,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朝阳区还是北京房地产业最为兴旺的地区,业主与开发商闹纠纷、治安难管、流动人口管理难……新矛盾层出不穷,政府部门难以一一解决,基层党组织有没有本事“挑头”,协调各方利益、缓解矛盾,是一个新考验。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朝阳区委将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拓面提质”。“拓面”,是扩大党建工作对新经济组织、新的人口聚集区的覆盖面;“提质”,是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从琢磨怎么“管”党员,变为琢磨怎么提高自身整合资源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在服务中赢得党员、群众拥护,从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有鉴于此,2003年朝阳区委全面实施基层党建“聚合力工程”,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整合力”、“动员力”、“组织力”。

用服务赢得“聚合力”

“聚合力工程”的本质,是基层党组织当好“组织者”的角色,整合社区内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在服务党员、群众中凝聚起人心、增强党的威信,从而达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的目的。

“过去,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管理能力、执行能力上”。朝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邵丹峰说。现在区委组织部评价基层党组织工作时,最为看重的是“聚合力”。

“聚合力”是大是小,先得看能否帮群众办成事。在实施聚合力工程中,朝阳区各基层党组织首先抓的,是设法解决社区内“老大难”问题。六里屯街道十北社区原来“脏乱差”,是个“无路灯、无围墙、无坦路”的“三无社区”。社区党委干部到区内各产权单位“软磨硬泡”,“化缘”到24万元,封社区、装路灯、铺路面。他们还捡来砖头,拉来黄土,堆到产权单位楼前的花池边,请各单位铺装路面。这样子“抛砖引玉”,各单位都被感动了,纷纷出钱出力,社区由暗变亮、由脏而美。趁着这股劲,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共建联管联席会议”,36个产权单位参加,定期开会研究解决社区建设大计。

“为民服务大厅”、“行政服务中心”,这样的机构现在遍布朝阳区各街道。记者在劲松街道800平方米的“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里,看到了十几家政府部门设的“点”,还引进了家政服务、送水、婚庆公司等十几个社会中介机构。劲松街道工委副书记张锦雪说,服务大厅从筹建,到引进办事机构,街道党组织是“总协调人”,因为党组织利益中立,协调关系有权威性。

“工作围着社区转,党员围着百姓转”,把“服务”二字放在首位,党建工作才抓得实,这是实施“聚合力工程”后,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共识。现在,朝阳区172个社区居委会,都设了“居民事务代办站”,群众有事,干部跑腿。近年来,各社区党委还针对群众“看病难”、“买菜难”、“停车难”、“就业难”等“八难”问题,牵线搭桥,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在引导中拓展“聚合力”

因为对物业管理不满意,去年朝阳区某高档小区的业主与开发商发生纠纷,“业主委员会”、居委会出面调解都没成功,事情愈闹愈大。最终,在该小区党支部主持下,双方代表坐到一起协商,终于达成共识,不称职的物业公司被替换。现在,朝阳区在条件成熟的新建小区都建了党支部。

“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解决新矛盾的组织者”,在实施聚合力工程中,朝阳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居民党支部三级基层党组织,都十分重视提高自身的“整合”本领。

“党建协调指导委员会”,就是为解决“有人管事”而探索出的新事物。在各街道工委、乡镇党委领导下,目前朝阳区22个街道、183个社区都建了这样的委员会(或分会),社区内中央驻京单位、非公经济组织、高等院校都成为会员单位,社区党委将社区建设、管理中碰到的难题提交委员会研讨,大家或掏钱,或献智,或出力,许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不少党员因此有失落感,先进性无从谈起。为解决这个问题,酒仙桥街道工委创建了治安巡逻岗、绿化养护岗等16个“小红帽党员责任岗,”先后有3000余名党员走上服务岗。在潘家园街道松榆西里社区,社区党委将党员分成“谋划型”、“知识型”、“文体型”、“技能型”四种,成立了7支志愿者队伍,参与的党员、群众已达1800人。在为民做好事中,党员们重新找回了自豪感。

“在整合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据朝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邵丹峰介绍,随着“聚合力工程”的不断推进,朝阳区各级基层党组织正逐步突出引导功能。“引导什么?最重要的是增强群众的自我管理本领,提高民主意识。”

现在,用“民主听证会”、“协商对话会”等办法解决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各社区党委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双井街道的“居民代表提案制度”,三里屯社区的“居民代表会议”制度、一些街道探索的“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协商会”等民主管理办法不断涌现,居民民主意识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