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组织发展调查和思考

时间:2022-01-20 11:06:25

老年社会组织发展调查和思考

近年来,市委老干局积极做好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使各级老年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释放出正能量,成为推动建设美丽富裕新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市级老年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及发挥作用情况

通过在市民政局社团管理科的走访了解,涉及以离退休干部活动为主体,组织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而组成的非经营性老年社团且通过市级注册登记的有9个,即:市老科协、市老年学会、市老促会、市老年基金协会、市关工委、市老体协、市直老体协、市老年书画学会和知青艺术团。此外,还有一种是未通过注册或不注册而悄然存在的群体,它们是由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等中老年人以相同的兴趣、爱好、特长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例如桥牌协会、广场舞协会等等。截止目前,现有的老年社会组织中,市老科协人数有1357人,实现了9县1区全覆盖;市老年学会成员有62人(不含分会人数),9县1区先后成立了分会;市老促会现有单位会员15个,个人会员31人;市老年基金会由63个单位会员组成,市关工委在全市的组织有2938个,涉“五老”队伍人数达到14623人,市直老体协、知青艺术团均有1000多名成员,活动较为活跃。

这些老年社会组织在老干部的参与下,团队不断发展,影响不断扩大,社会效应不断增强,有些社团组织已然成为和谐社会的稳定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基层群众文化的排头兵,在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文明等不同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开展学术研究,推动老龄事业。市老年学会仅去年一年,形成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就有83篇,为发展老龄事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创办了《老年》杂志,其中涵盖了特别报道、要闻聚焦、老年论坛、老龄工作、晚霞园地、老年大学、老年茶座、夕阳艺苑、诗词曲艺、健康养生等十七个栏目,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市老促会先后出版反映革命历史著作12部,出版发行了50多万字的《革命老区》和30多万字的《老区调研文集》。市老年基金会则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老”的原则,在全市开展对失能老人和部分老党员、老战士、老劳模、基层老干部和生活困难老人慰问活动,共看望185名老人,送出慰问金72500元,还拿出2000元为老同志维修了草坪门球场。

(二)积极建言献策,倾力服务三农。市老科协设立了三农服务中心、科普专家报告团,下设了农业、文教、卫生、书画摄影分会。为全市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建设绿色、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循环发展和双创工作等积极建言献策。老干部刘勇先提出的扩建历史博物馆、保护开发文化遗产“来鹿堂”,刘邦杰的发展山林经济、保护白鹭园,胡元龙、巫其祥的保护开发气候资源等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市老科协还办有朱平凤新品种水果基地、九里湾水果专业村、屈家河鹌鹑养殖基地,大树林综合项目等现代农村示范基地44个,起到了“点上出成果,面上见成效”的辐射作用。他们还印发了农、林、牧、副、渔、医等方面实用技术资料1.5万份,组织医疗专家赴农村为3000多名农民进行了义诊检查。

(三)争取项目扶贫,促进老区建设。市老促会以“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老区人民早富裕”的精神,大力宣传革命老区,通过积极努力申报,使得我市、汉阴、紫阳、石泉四县区补划为革命老区。近年来,建立、维修、扩建革命遗址纪念地、烈士陵园等11处。老促会结合实际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筹集经费1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化肥等物资;帮助解决了百万元村级道路工程立项。由县区老促会使用管理的专项资金约1500万元,建成农村中心文化广场11处,文化室2处,卫生室1处,建设革命纪念广场1处,引进试种百合30亩,猕猴桃500亩,建立示范园120亩,为边远山村修建便民桥58座,修建6条村级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维护社会稳定,关心教育下一代。市关工委成立了1175人组成的关爱工作团、校外辅导员、社区矫正志愿者、文化市场监管员、科教辅导宣传员等6支关教工作队伍,有661人担任了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在全市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各中小学校举办学雷锋主题班会、主题队日、主题团日,还深入开展了“形势政策、党的历史、思想道德、公民意识”四项教育。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3.1万人次,积极参与省关工委组织的以《党在我心中》和《做人从感恩起步》为主题的九届全省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推荐优秀作品370余篇,其中有9篇获全省一等奖。还募集资金近20万元,给在校学生制作了2万顶小黄帽。进行了100余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题培训,受教育青少年达135702人次。组织网吧义务监督员384名;为农村留守儿童设立亲情电话、落实家长25131人。全市又筹集资金600多万元,捐资、资助贫困学生18976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五)积极搭建平台,丰富老年生活。市老体协积极开展创建老体示范村和社区工作,创办了老年体育网站,举办了全市首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大会有500多名老年运动员参加,展示了老年人风采,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知青艺术团有模特队、文艺表演队,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群众广泛性参与。市直老体协从老同志需求和特长出发,积极组织老同志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让他们活得幸福,活得精彩。先后成立了门球、太极拳(剑)、乒乓球、舞操、、空竹、柔力球七个专项协会。仅门协就有24支代表队,太极拳(剑)有15个活动站。这些协会经常性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基本上是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年年有大赛。近年来,市直老体协先后代表市在全省等有关单位举办的老年健身比赛中,获得60余枚金、银、铜牌,多次被省体育局授予“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二、当前老年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我们看到,全市老年社团组织起到的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但是,与老同志的所需所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目前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深。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老年社团组织的优势认识不足,对老年社团组织存有偏见,认为可有可无。还有的领导认为老年社会组织是非政府组织,应该由老同志们去自娱自乐,不愿管,也不想管,甚至把老年社团组织看作是“包袱”,不重视,不支持,不把老年社团组织工作和发展列入议事日程,严重影响了老年社团组织工作的积极性。

(二)体制机制不顺。一是社团组织普遍存在逾期换届问题。按照社团条列和章程明确规定3—5年换届,但目前老年社团组织多数已经超期服役。这些社团的法人往往是由市级领导担任,其认为自己是官办身份,换届人选需要报市委、市政府审批,换届工作因此而停滞。更有甚者,市老年基金会连续10年未能换届。二是从1989年开始,我国在社团组织管理上形成了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分别负责的双重管理体制,正是这种体制看似都在管其实都未管,造成工作指导和监管上的缺失。三是社团组织登记注册门槛高。成立一个普通社团需要注册资金5万元,经济类等专业社团需要注册资金10万元,并且这些社团每年至少要有5000元经常性合法收入。这使得很多活跃在广场、社区的歌、舞、戏等老年群众活动团体被拒之门外,成为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地下组织”,导致这些老年组织工作没有法律基础,造成老年社团组织的诸多矛盾和不足。

(三)自我管理不强。一是人员配置不到位、学习、活动等制度不健全;没有工作计划和安排,努力方向不明确;规章缺乏执行力,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等等。二是社团发展不平衡。社团发展兴衰严重依赖于社团组织领导的个人魅力。由市级老领导或在职领导挂帅的发展较为迅速,社会影响较大,而由其它干部领导的社团影响较小,对老同志们的吸引力也不强,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三是人员年龄老化,成员素质良莠不齐。有的社团老同志平均年龄偏大,他们虽然仍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但在活动开展上显得力不从心。还有的社团把关不严,凡进必入,只求数量没有质量。例如原来的夕阳红社团,成立之初是为了扶贫济困、教育下一代,而后社团加入了一些佛教徒成员,搞着“化缘”、新修庙宇等宗教活动,致使社团偏离了方向,造成班子内部不团结,直至“自生自灭”。

(四)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是各老年社团组织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来源渠道单一,保障性不强,收入不稳定,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除少量的社会捐赠外,仅靠社团人员自筹,远远满足不了开展活动的需要。以市老学会为例,虽然每年财政拨款2万元,但入不敷出,不管物价如何增长,经费10多年不变。该学会秘书长李光明介绍,出版一期《老年》刊物的费用是5000元,一年四期就是2万元,这还不算平时开会、印发资料等费用,境况是捉襟见肘,很是尴尬。

(五)办公场所不全。市老学会、老促会和老年基金会至今仍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其学习、办公、活动是借用市老龄办的会议室,几个协会之间岔开使用。有的老年社团虽然有办公场所,但场所狭小、设施简陋、用品破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很多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进一步发挥老年社团组织作用的对策及建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老年社团组织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要紧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着眼,从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入手,积极促进社团组织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管理制度化、经费多元化、活动经常化、内容多样化的工作格局,给老年社团组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老年社团组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有数据表明,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全市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从发展趋势来看,到本世纪中期,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比例的30%以上。那么,几乎3个人里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老年社团组织作为一种社会性参与的自治组织,是解决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健身等社会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的必由之路。

为此,我们应切实关心、支持、促进老年社团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规范老年社团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办发[2010]13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市、县老干部工作部门与老年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各老年社团组织的检查指导力度。同时,积极做好与社团挂靠单位、社团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为老年社团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组织建设。一是建立老年社团组织法人推选制。应充分考虑离退休干部独特的政治、经验优势,由涉老部门联合推荐几名德高望重、具有影响力、身体好、能力强、自愿参与老年公益事业的县处级以上退休老领导作为候选人,社团按程序在候选中选举产生。选举过程应有涉老部门的参与监督。进而健全理事会、办公室等内设机构,形成系统的组织机构、坚强的领导班子和得力的工作骨干群体。二是规范老年社团的管理机制。协助准老年社团组织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依法进行注册。对于“进不了门”的协会组织,以注册了的老年协会为依托,归口设立分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解决“非法”组织和组织过多过滥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创新登记注册机制。降低社团组织登记准入门槛,对所有老年社团组织都按有关规定实行登记注册,按照两类不同标准进行管理,既依法确立老年社团组织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和社会地位,又消除了对老年社团组织管理的“死角”,使老年群众性自发活动由无序到有序。三是创新社团内部自律机制。就老年社团组织自身来说,既要建立以章程为核心,以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要内容的内管机制,又要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公开、绩效评估、诚信自律等各项制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使社团成为一支热爱老年社会组织工作、能力强的工作队伍,吸引更多的老干部、老同志加入进来,不断提升老年社团组织的影响面和社会公信力。

(三)提升造血功能,拓宽经费渠道。一是建立与老年社会组织发展相适应的财政预算,形成逐年增长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二是按照社团章程和标准收取会费。三是施行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涉老单位组成考核组,每年对各社团工作进行绩效评估、考核评比,由财政出资分设奖项格次,对工作突出、社会效能大的社团给予适当奖励补助,这既调动了社团的积极性,又减轻了经费压力。四是增加社团刊物的可读性和受众面,用社团出版物拉广告赞助和社会捐款。通过多管齐下,来扩宽经费来源渠道,以缓解老年社会组织开展活动难的问题。

(四)加强舆论宣传,赢得广泛关注。老年社会组织作为新兴社会组织,还不能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需要大力宣传老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宣传,一方面扩大老年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老同志加入到老年社会组织中来,一方面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以推动老年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促进老年社团组织发展是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抓手。我们要着力发挥好老干部在老年社团组织中领导作用和重要地位,以他们的政治优势、智力优势和经验优势,增强老年社团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推动老年社团组织的进步,为改革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