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中心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19 03:15:00

社区教育中心调研报告

二OO八年,我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和谐创建的战略,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社区教育中心为基地,大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2009年从业人员为17414人,参加培训8916人,培训率51.2%,培训提高了全镇劳动者综合素质,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领导,建设队伍

自从2009年3月成立大镇社区教育委员会以来,由于镇领导干部的变换,及时调整了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两次举行会议分析社区教育新形势,研究社区教育新问题,探讨社区教育新思路,落实社区教育具体工作。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并指导村民学校、厂培训基地,健全和完善了两级社区教育网络,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社区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网络基础,只有高素质有责任感的社区教育队伍,才能把社区工作做好,我镇为打造过硬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广纳贤才,不但建设了一支专职管理人员队伍,还建设了一支能满足社区教育需求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二、夯实基础,设施齐全

我镇根据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关文件中提出的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以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了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在成人教育中心校原有配置的基础上,把原运粮中学(已撤并)一幢教学大楼作为新的社区教育中心大楼,把文化站的全部配置并入社区教育中心,添置了31台电脑,现在共有专用教室3个,一个电脑室,一个图书室,藏书近万册,一个阅览室、一个绘画室、一个室、一个活动室、一个办公室、一个档案室等,是一个集培训、学习、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阵地。

三、做好服务,推动资源开放

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协调下,镇社区教育中心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坚持依靠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思想,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起来的原则,社区管理区内的所有体育场所和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向社区属区开放。

今年我们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要求下,积极配合和依托各站所做好服务和教育,依托农技站,做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化肥、农药、农机、灌溉、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服务,依托社区事业服务站,做好农村社区规划,水利建设、供电供水、道路桥梁、环境整治等服务,依托卫生服务站,做好医疗服务,计划生育、老年人档案等服务,依托劳保所,做好培训、就业、养老、维权四位一体等服务,依托综合治理服务站,做好警务、联防、调解、法律咨询、治安保卫、外来人管理、社区矫正等服务。

四、开展培训,讲究实效

2009年我镇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以致富农民、发展经济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社区教育活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和发展。

1、积极开展德育培训。今年我镇社区教育中心重视村民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充分利用党校、成校、团校、人口学校、家长学校、中小学等阵地,组织村民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及时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公民道德纲要和法律知识等文件精神,今年共举办相关德育方面培训10多期,接受教育人数达2万多人。

2、积极开展农技培训。为满足农民学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需要,以成教中心为主体,在农技站、妇联、团委、劳保所等部门的配合下,先后建立了农业、工业等10多个示范基地,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80多期,培训人次达3万多人。

3、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我镇社区教育中心与镇劳保所紧密合作,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前几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举办了建筑水电安装、木工、焊工、车工、针织、缝纫等工种的培训班,培训发证人数达600人,并全部转移输出,转移输出的人员,大多数已脱贫致富,有的已成为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如运粮村缪根余家境贫寒,又无一技之长,通过我们上门动员免费,参加了电焊工的培训,学到了一门技术,推荐至吉扬彩钢公司,由于年轻肯干,并承包了多项工程,年收入5万元,现逢人就讲,成教中心的技能培训的好处。还有好多参加培训领了电工、木工证的年轻人,在建筑工程队都起到顶梁柱的作用,收入也较高。此外,我们还举办了下岗职工的电脑培训、特殊劳动力的培训、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这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国家、省、市领导多次到我镇调研考察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为姜堰市提供了培训现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五、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为满足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需求,我镇社区中心充分利用社区中心内的文化中心、中小学校、成人教育中心的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每年举行一到两次农民篮球赛、象棋赛、80分扑克赛、拔河赛,成立了小剧团,深入到村组演出,社区内室、活动室、健身室、阅览室正常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