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征纳关系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2 10:23:00

国税征纳关系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代表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是税务部门贯彻“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税收法治化进程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税收科学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就是指征税人与纳税人之间处于依法征纳、文明规范、协调融洽和良性互动的征纳状态。

一、我省国税系统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主要做法

从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来看,和谐征纳关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税务机关执法规范,“人情税”、“关系税”等不规范执法行为基本消除;(2)税务机关服务高效,纳税人可以简便快捷地办理各项纳税事宜;(3)税务机关内部和谐,税务系统上下风正气顺、政令畅通、协调联动;(4)纳税人诚信纳税,依法自觉全面履行纳税义务;(5)税收环境和谐,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依法治税工作;(6)税收救助机制和解决争端机制健全,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近年来,适应社会发展进步和国税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我省国税系统一直把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着力规范税收执法的同时,积极维护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广大纳税人和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管理氛围,推动了税收征纳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一)全面落实税收政策,实现“聚财”与“生财”的有机统一

为国聚财、执法为民是税收工作的基本宗旨。全省各级国税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较好地实现了实现“聚财”和“生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税源管理、强化税收分析、完善纳税评估,构建征、管、评、查联动机制等有力措施,组织收入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十五”以来的七年间,全省共组织国税收入8881.67亿元,年均增长22.03%,20*年组织税收2208.37亿元,是20*年的3.3倍。另一方面,深入扎实地做细“生财”文章,认真落实国家出口退税促进就业再就业、支农惠农、扶持循环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培植税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七年来共落实税收优惠2504.46亿元,支持了企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我省社会与经济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管理效能,促进税负公平

提高管理效能、保证税负公平是促进税收征纳关系和谐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全省国税系统大力推进税收征管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高税收信息化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和效率,广大基层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能够较好地做到与纳税人的协调与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提升了税收管理效能。特别是20*年以来的宏观税服分析和征管长效机制建设中,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各级国税部门和广大国税干部同心同德,迎难而上,集中精力,在深化运用预警分析和纳税评估两个系统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为营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认真抓好宣传协调,多次向地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进行专题汇报,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解释工作,以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税收征管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力地提高了征管效能,加强征管薄弱环节的管理,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了收入增长,进一步公平了广大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受到了广泛好评。

(三)规范执法标准,推行执法公开公正

纳税人最担心的就是税务机关执法标准畸轻畸重、执法不公、暗箱操作。确保税收执法规范和公开公正已成为纳税人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征纳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基层税务机关通过对每一环节的标准设定,使税收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得到了界定和细化,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更加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实施管理过程从服从于领导安排到服从于相关职责标准转变,管理方式真正体现科学化管理要求,纳税人无论到哪个科室、哪个岗位、找哪个人办理涉税事宜,都能保证得到标准规范的答复。针对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基层税务部门积极进行内审检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两权”监督制约,努力构建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将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量化,做到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效预防了职务犯罪问题的发生,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理解与尊重。为了从根本上打消纳税人的疑虑,基层国税机关积极打造“阳光国税”,实行计算机定税,在个体税收定额方面确保公正。全面推行文明办税“八公开”,通过公告栏、电子显示屏、政府网站或新闻媒体,及时公开政策法规、办税流程、服务标准以及行政审批等事项,以方便纳税人监督维权,促进了税收执法的规范和公平,使税收征纳之间呈现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服务方式,减轻纳税人负担

各级税务机关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重要基础。工作中,各级国税机关积极组织广大国税干部开展换位思考,基层国税机关按照亲情化、人性化、合理化标准,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办税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和休闲服务区等,既满足了纳税人的不同办税需求,也为纳税人提供了和谐、舒适的办税环境。同时,广大基层税务机关深入开展各种优质服务活动,纷纷走向社会、走进企业,与纳税人面对面交流,探索出预约服务、回访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真正做到了让企业满意、群众满意、基层满意、领导满意,成为促进税收征纳和谐的重要途径。广大基层税务机关先后推行了电话报税、银行网点申报、网上报税等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依法对个体双定户实行简并征期、简化申报管理方式,调整充实办税服务厅窗口功能,大力推行“一窗式”、“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一窗接办、限时办结,简并纳税人报送的各种报表,提高了办税质量和效率,方便了纳税人申报纳税。积极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并进行公示,在社会各界引起良好的反响,增强了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促进了新型税收征纳关系的建立。通过制定和落实纳税服务标准,把纳税服务组织体系、评价体系以及职能职责、服务事项等固定下来,融入整个税收征管过程,纳税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纳税服务渠道适度拓展,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力得到了强化,税收工作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理解和尊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当前制约和谐征纳关系的矛盾及问题

(一)社会环境方面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成为制约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构建的重要因素。一是公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传统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后又搞了近三十年的教条计划经济,许多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社会民众的行为。加之公共教育资本投入还不够,影响了许多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工作尚存不足,部分民众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受到了一定的扭曲,影响了广大纳税人的整体素质。二是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数量增长,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建设,使社会信用体系偏离了正常轨道,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信用缺失现象,助长了税收征纳双方之间的不健康关系,影响了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三是社会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法律体系尚不够规范,涉及社会各领域的法律尽管已鲜有空白,但不够完善规范的问题还较为普遍,特别是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救济法律体系等还不能适应包括广大纳税人在内的普通劳动群众的基本需要。

(二)经济环境方面

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在初级阶段,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阶段仍面临诸多突出矛盾,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首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匮乏、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制约。其次,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社会剧烈变革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经济问题不可能迅速解决,业已潜伏的难点与矛盾将逐步暴露,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将产生新的矛盾与问题,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济效益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与就业压力的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经济领域的反腐倡廉等,也会使纳税人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自身的生产经营前景产生顾虑。第三,经济成分多元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发展迅猛,有些纳税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为对纳税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不同地区间纳税人税收负担存在差别,这种地域间的差异使部分纳税人产生不平衡心理,会对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建立产生一定影响。

(三)税收政策方面

在我国现行工商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由最高权力机关立法,其余法规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税收立法级次较低;税收法律颁布透明度不高,大量以内部文件形式出台的税收政策,给征纳双方执行造成一定被动。以“四小票”特别是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为例,国税部门管紧了,纳税人不满意,与上级政策也不吻合;管松了,势必出现漏洞,造成税收流失。国家允许农产品发票抵扣税款的本意,是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但从实际情况看,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反而让中间商得了实惠,还给税收管理增加了难题。税收政策本身存在的这些弊端,对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影响显而易见。

(四)税收征管方面

随着纳税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税收征管专业化分工的精细化,加上惧怕责任追究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作祟,个别税收征管人员产生了“消极避责”甚至“不管不理”的错误倾向。个别税收征管人员对税收程序法的操作不规范,或在税收执法自由裁量权使用上的随意,影响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公平,使部分纳税人对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缺乏足够的信心。再加上基层税收征管力量相对不足,与承担的管理服务职能不匹配,税务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日趋严重,越来越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也影响了税收征纳关系的和谐发展。此外,税收征纳双方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不同步,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发展,国税系统在软件应用、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水平远远高于纳税人,纳税人对此不够适应。每次推广新软件或是进行软件升级,都需要组织纳税人培训。不仅基层税务部门为此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纳税人也耗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心理上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给税收征纳关系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

三、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谐征纳关系建设的对策

国家税务总局对于构建新时期的和谐税收征纳关系非常重视,明确指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税收征管实际,构建法治、公正、服务、对等的税收征纳关系。笔者认为,结合我省国税工作实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进和谐征纳关系的构建。

(一)遵循四项原则

1.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发展,实现统筹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统筹税收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统筹国税事业与国税干部素质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税收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法治公平。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征纳双方都必须依据法律界定的权利与义务开展活动,实现税务机关严格征税与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和谐统一。公平是市场经济税收的基本要求,和谐税收征纳关系应以法律及其执行的公正性为前提,对于保证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是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重要基石。

3.高效便利。高效既包括税收征管效率高,降低税收征纳双方的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也包括提高税收征管效力,强化税务机关的执法力度,促使纳税人提高照章纳税水平,减少违规违法犯罪行为。便利原则芍杆拔窕卦谡魉肮讨杏×糠奖隳伤叭说哪伤盎疃3终叩暮侠硇浴⒀有院臀榷ㄐ裕慕鞴芗际酰蚧鞴苁中苊庖蛩笆照魇展芾碇贫炔缓侠砗驼魉胺绞讲磺〉备伤叭舜炊钔飧旱!?/P>

4.求实创新。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要从纳税人对税收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要以一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公民整体素质、传统习惯以及税制结构为基础。同时,应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管理服务上不断地改革创新和推陈出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时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不断创新完善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新举措。

(二)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依法治税与优化服务的关系。一方面,各级税务机关应坚持依法治税,这是税收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也是税收事业得以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优化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实现依法治税的现实选择。无论从国际税收征管主流发展趋势看,还是从50多年来新中国税收工作发展的实践历程看,管理服务型的税收征管模式都是税收管理的一个更高层次。在我国传统的治税思想中,过于强调监控管理和执法打击,对纳税服务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职责,但这是以牺牲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为代价的,使征纳双方处于博弈对抗的地位,税收成本和执法阻力都较高。从国际税收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服务机制引入税收工作,税务部门通过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作为对纳税人缴税的回报,努力为纳税人服务以促使其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支持税务部门的工作,从而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收征纳双方的共赢。纳税服务已成为现代税收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环节,成为实现税收管理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各级税务部门必须从传统的重管理轻服务的治税理念中摆脱出来,牢固树立服务观念,深入扎实地做好这一基础性工作,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前导,促进税收政策落实到位。

2.处理好征纳双方新型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征纳互动的过程,征纳双方都应在充分享有自身正当权利的基础上全面履行自身义务。征税人依法征收国家税款是征税人的基本权利,但这种权利是包括广大纳税人在内的民众赋予的,征税人在履行这一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维护好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与之相应,广大纳税人既是税收的交纳者,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的受益者,既负有纳税义务,也享有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障的权利。税收征纳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只被要求履行义务而不能享受权利,也不应只强调权利而忽视履行义务的责任。只有坚持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税收征纳关系才能朝着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

(三)采取四项措施

和谐征纳关系并不意味着征纳利益完全一致,税收征纳双方也不可能实现利益完全一致,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只能是一个在不断的矛盾对立中努力实现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税收征纳双方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则是要强化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引进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打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服务贯穿于整个税收征管活动之中,在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效能中推进和谐征纳关系建设。

1.健全税收法制。要规范税收立法机制,税收立法工作应由明确的立法机关负责,并严格按照既定的法律法规程序进行。立法机关要对税收法律的宏观规划及具体税收法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论证,然后才能完成税收立法过程中的具体事务,进而健全税收法制。一是建立税收母法。对税收征管的基本原则、税收执法与司法程序等根本性问题,以及征纳双方的关系规范、税务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职责、纳税人的具体权利与义务、税务行政机关与其他部门或组织的关系等共性问题做出规定,以便为税收管理提供明确而严格的法律依据、原则和规范。二是健全税收实体法及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个税种法律的完善。税收程序法主要是指将整个税收征纳关系中的程序纳入法的范畴进行规范,从税务登记、票证管理到纳税申报、缴纳税款;从纳税检查、税务行政处罚到税收保全、税收强制、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等,都要做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并保持与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刑法等相关法律的有机衔接。健全税收法制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当务之急应尽快提高目前多数税种适用的暂行条例、补充规定的法律级次,尽快对现行税种进行整合,该调整的调整、该合并的合并、该取消的取消,使税收工作尽快全面驶入法制化轨道。

2.严格依法治税。一是严格税收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认真落实好税收执法责任制。以明确岗责体系为前提,科学设置执法岗位,遵循依法治税、因事设岗、兼顾制约与效率、优化服务和遵从实际等原则,使各岗位之间职责界定清晰,切实分解税收执法权力。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与操作办法,通过严格的过错责任追究,充分发挥责任追究的威慑力,从而保证税收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全面完善工作规程。统一规范相关法律制度,确保税法与其他部门专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一致;完善相关操作规程,使之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从制度上规范税务执法行为;严格税务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公开办税程序,遵守时效制度。四是严厉查处偷税、骗税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维护社会正义。

3.提高服务效能。一是转变服务理念。有些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之所以得不到纳税人的理解支持,主要在于税务机关公信力不够。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应着力提高税务机关的公信力,让纳税人切实体会到税务机关征税是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努力做到纳税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职业道德要求向具体行政行为转变,由注重形式向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转变,由有偿服务向无偿服务转变。二是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化服务是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基础,规范化服务的核心是公开化、程序化、制度化。公开化,就是要求税务机关将税收工作的流程、制度、要求、时限等和纳税人密切相关的事项最大限度地向社会

4.提升税收征纳双方综合素质。一是要大规模开展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多渠道、分层次、大规模实施学历教育、专门业务培训、应用操作培训和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提高广大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技能。二是加强税务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加强廉政建设,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强的集体。三是完善能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基层单位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规范竞争上岗,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起充满竞争和激励的干部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税务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加大对纳税人的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税法宣传与税收政策辅导,逐步提高广大纳税人依法照章纳税的自觉性和处理涉税事宜的整体技能。各级党委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切实将提高纳税人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工作,在自身职责范围内为提高纳税人整体素质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