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3:16:57

国税

国税范文篇1

一、**年全省国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奠定了**国税发展承前启后的良好基础

**年是我省国税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壮大国家财政实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和广大国税干部认真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局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着力抓好税源管理联动机制的建立完善、征管信息省级集中后的深化应用、规范执法基础上的优化服务、以构建和谐基层为载体的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国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税源联动管理彰显成效,国税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各地按照总局和省局构建税源管理良性互动机制要求,创建税源联动管理制度,构建联动工作机制,搭建技术支撑平台,积极推进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联动管理机制的构建。在各级管理部门之间,以减负增效为目的,以整合联动为重点,通过部门联席会议等制度,整合职能分工和资源运用;按照“四统一”要求,整合规范各级管理层对参考、预警、任务类的数据,协同管理措施的制定实施,建立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在上下层级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对上接收、反馈和对下整合的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在税源管理主要环节上,税收分析加强面、线、点的联动分析,纳税评估加强行业联动、税种联动和征退税联动,税务稽查加强查管联动,建立案件查处反馈机制,以案促查、以查促管。初步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多环节协调运作、多税种综合控管”的联动工作格局。省局全年共收入和专题分析报告30篇,分析计算了30.5万户企业455个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和预警区间,汇总了14.7万户查账征收企业443个行业的所得税行业利润率,并进行了分析解读,为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提供了依据。省局在各地广泛开展行业联评基础上,评审了10个行业增值税评估模型,各市县建立的行业评估模型和参数体系多达近百个,全省开展增值税和所得税联动评估18202户,征退税联动评估704户,各类评估共44800多户,补缴税款21.1亿元。开展滞留票、异常海关完税凭证专项核查,对近50个行业4992户税收分析异常企业进行所得税核查,补缴增值税4305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900万元;加强跨国税源控管,全面推进反避税,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6.83亿元,补征企业所得税2.66亿元,并成功调整全国首个补税过亿元案件,完成首例中韩双边预约定价谈签。加强稽查案件分析、反馈工作,全省稽查部门共提出加强管理建议3158条。税源税基管理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国税收入的高幅增长。去年全省国税总收入达到2984.9亿元,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24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增收583.1亿元,是2002年的3.1倍。

——CTAIS**优化版全面运行,税收征管更加科学精细。全面完成CTAIS2.0**优化版196个工作流的开发上线任务,形成覆盖基层税收征管全过程的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流程体系;完成税收监控决策系统拓展优化工作,8个主要模块、689个数据应用项目,覆盖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主要业务管理工作,多方位支持各级管理层开展税收分析、执法监控、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需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总局在我省召开的“中国税收征管流程再造暨金税三期业务设计国际研讨会”上,充分肯定了CTAIS2.O**优化版作为金税三期业务设计基础的可行性,表明**国税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CTAIS2.O**优化版使税收征管程序运转更加统一规范,过程控制功能明显增强,查询应用更加实用便捷。各级管理层开展了多角度的数据分析应用,省局共整合各类任务、预警、参考类信息85项,各地整合各类税源管理信息3035项(次),促进了税收监控指导、决策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转变。以省局为主导的省、市、县三级一体的综合运维体系基本形成,集中运维管理办法和快速响应机制初步建立,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数据管理逐步加强,基层采集录入责任制和质量审核保证制度逐步健全,数据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税收执法检查创新方式,税收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利用省级集中信息,通过设定参数指标,运用案头分析与实地检查相结合方式,确定执法检查范围和重点,组织对全省13个省辖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国税局2006年下半年和**年上半年税收征管、政策执行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执法检查,共提取异常数据151060条,抽查核实1727条,发现588条异常数据存在问题,反映了征管薄弱环节,提高了基层运用数据信息堵塞执法漏洞的主动性,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在泰州市局开展总局执法管理信息系统2.0版试点,制定了统一规范的系统操作手册,为在全省推行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全省开展了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业、食品药品生产加工业、铜材生产加工企业等五个行业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5729户,发现有问题企业2830户,查补收入8.74亿元。根据总局统一安排,组织了对中石化、国电集团、中国银行、家乐福、中国移动等汇总纳税**成员企业的重点检查,在发现与解决这些企业涉税问题方面得到了总局的肯定。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与河南、安徽等周边省份的合作,查处跨省涉税违法行为,开展税警联合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与地税联手开展大要案查处,税收专项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去年全省共查补税额20.07亿元,其中,查处百万元以上大要案246件,移送司法机关1767件。选择10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的典型税案曝光,提高了税务稽查威慑力,促进了税收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服务e站”品牌建设不断深化,税收服务经济作出新贡献。各级强化品牌创建意识,加大创建力度,扩大品牌社会影响,使品牌创建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和纳税人的认可和赞誉,全省有5个省辖市局被当地政府评为优秀服务品牌。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落实税收服务九项制度、完善十项服务措施、兑现12项服务承诺。各地对4792户重点税源企业开展了服务性调研;全省基层分局共开展宣传咨询解读5600多场次;奉献社会延伸服务,积极参加扶贫工作,建设12所希望小学,兴办52个春蕾班,资助贫困学生5000余名;重视和支持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我省在首届“注税杯”全国注册税务师知识大赛中取得团体和个人两个第一的好成绩。扎实推进“两个减负”,省局在南京市基层分局采取蹲点调研、全程跟踪方式,逐项逐条梳理分析,经省局各处室会审,形成对各类受理审批环节、调查核查事项、办税征管资料的简并方案;省局对报表资料实行扎口清理、目录管理,要求基层上报的报表由206份减为128份,其中64份已由省局利用集中信息自行制作;各地也积极简并本级相关征管资料和办税事项,大大减轻了基层和纳税人负担。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在税收法律法规框架内,汇集政策运用,研究实施细则,增强政策扶持的可操作性和综合效应,对苏州工业园区123家先进技术型服务企业予以认定和支持;认真执行促进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的新规定;认真抓好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贯彻落实,全年共办理出口退税833.17亿元(含免抵调库246.74亿元),比上年增长29.03%;兑现各类税收优惠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加强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影响的分析调研,对政府和社会关注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总部经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走出去”企业现状分析等税收热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省局向省政府提供10份专题分析报告,多次向总局提出政策调整意见和建议,各地上报政策调研反馈报告40多篇。

——“人才兴税”战略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以强化巡视监督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展了对4个省辖市局领导班子的巡视考察,对12个县级局领导班子的专题考核巡视,促进了干部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精心组织并圆满完成中组部和总局“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我省的试点工作,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在省局机关科级干部和各省辖市局副职后备干部中,公开竞争选拔了30名副处级干部,改善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认真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全面完成公务员登记、职级认定及工资套改工作,规范了公务员队伍管理。召开全省国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大教育培训格局的目标任务。依托省税校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和视频系统,扎实推进分级分类全员培训。全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99期,培训干部58033人次,省局在省税校举办各类培训班33期,培训人员2689人次。大力推进国税文化建设,组织了全系统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羽毛球比赛和演讲比赛,以“弘扬国税精神、打造活力国税、构建和谐基层”主题教育为载体的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再登榜首。各级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建立工作机构,规范行政管理,积极打造“阳光国税”。省局制定了政务公开实施办法,以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为重点,编制了19个大类84项政务公开目录,分别明确公开的要求、时限、范围和部门职责。依托**国税网站和内部局域网,建设了全省统一、上下贯通、内容规范、内外分离、双向互动的网上政务公开平台。各地采取设立网上政务公开意见箱、开设电话热线等方式,及时解答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问题,省局网站答复咨询问题15200多条。以文明行业创建评选年为契机,深化创建内容,创新创建形式,落实创建措施,使创建工作常创常新。省局在文明行业创建评比中连续四度荣膺榜首,13个省辖市局有10个省辖市局名列前茅,再次实现满堂红。全系统51个市、县局参加地方组织的行风评议,其中有37个市、县局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分解为4大方面56项具体内容,明确牵头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和责任人员,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全系统有18个市、县局被省、市纪委评定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以治理商业贿赂为契机,集中对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基建招标、固定资产处置、税务稽查、规范津补贴、税务脱钩等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开展廉政监察活动234项次,提出监察建议166项,查处并纠正违纪金额7.8万元。加强信访和案件查处工作,全系统共受理信访198件,立案16件,给予行政处分20人,受到刑事处理5人,有效惩治了腐败行为。

同志们,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省广大国税干部锐意进取、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全省广大国税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税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干部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意识还不够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地在加强税源联动管理方面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流于形式,在整合和联动上着力不够;一些地方存在电子信息流程与手工办税流程“两张皮”现象,有的不能规范使用流程管理系统,有的流程节点设置不规范,削弱了流程管理的过程监控功能;部分干部对信息系统不熟悉不掌握,大量操作错误给系统维护带来巨大压力,数据质量管理和信息安全维护亟待加强;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研究不够,干部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还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税收工作需要;对市场化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情况研究不够,一些权力运行重要部位和环节的制约措施针对性不强,干部违法违纪行为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总书记在报告中对财税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体现了党中央对财税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蕴含着对税收工作新的更高要求,为税收事业创新发展、提升地位拓展了新的空间。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肖捷局长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提出了“五个坚持、五个努力”的工作方针,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树立可持续的税收发展理念,处理好国民经济与税收、收入总量与结构、税收成本与效益、税收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关系;要求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和深刻把握税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改进和优化税收制度安排和税收服务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十七大精神对税收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税收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新发展,治税理念的新提升,工作视野的新境界。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今后国税工作中,各级国税机关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增强大局意识,切实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各级国税机关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国税工作的重要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意识,全面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前瞻性研究思考,按照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要求,从完善税制、改进征管、优化服务、带队育人等方面,找准税收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胸中有全局,更好地推动税收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妥善处理好经济与税收、服务与管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经济税收利益关系,增强工作决策和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协调性,为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二要发扬创新精神,不断优化完善税收管理体制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税收工作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对税收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各级国税机关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更新治税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改进执法方式,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要善于总结多年来在创新税收管理方面取得的有效经验,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更好地指导实践;善于学习借鉴体现人类文明成果的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大胆消化吸收,积极提炼创新,更好地用于改进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使我省国税工作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税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各级国税机关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国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税收工作成果造福人民。要坚持依法治税,公平公正公开执法,为各类经济主体和全民创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税收秩序。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断完善税收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要把促进国税干部全面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遵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增强国税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国税事业持续发展与国税干部全面发展的互推双赢。

三、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年各项国税工作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谋划和做好今年各项国税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今年全省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治税理念,推进依法治税,在深化税源联动管理、强化信息技术支撑、优化纳税服务体系、创新干部教育管理上求得新突破,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国税事业创新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省各级国税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好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振奋精神,努力开拓进取,按照上述总体要求,扎扎实实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深化税源联动管理,夯实税收征管基础,确保国税收入随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增长

今年总局安排我省国税收入指导性计划增幅为12.6%。从总体看,今年全省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些政策性减收会对收入增长产生影响;去年收入基数中有些一次性收入因素今年也可能不复存在。因此,各级国税机关要保持清醒头脑,更加扎实地抓好税源税基管理,促进税收收入持续增长。

完善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增强联动管理整体效能。各级要进一步深化对税源联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省局工作部署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联动工作“横向”与“纵向”的进一步深化。在横向上,各级要继续抓好以联席会议为主的联动工作制度落实,整合各部门的征管措施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部门间协同运作能力;进一步发挥各级征管、计统、法规等综合部门的优势,在数据分析、纳税评估联动、税收检查统筹、各类核查反馈、征管程序简并优化等方面加强扎口整合、协同部署,提高联动工作的集约化程度;要按照“四统一”要求,进一步精选任务类、参考类、预警类指标体系,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针对性、时效性,增强指导基层工作的实效性。在纵向上,各级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向上接收、反馈机制和对下整合机制,市、县(市、区)局要切实做好对上接收数据信息的分析研究,能够由本级完成的不再层层下发,对需要下发的信息要与本级各部门拟信息进行再整合,并进行税收风险分析和排序,避免不作分辨、不分轻重缓急地层层累加,简单传递到征管一线。基层分局局长和综合岗要承担起对各级异常信息的按户归集,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与其他税源管理工作统筹安排,分解到岗、分配到人。

明确税源联动管理重点,形成税源税基控管合力。要借鉴运用税收遵从风险管理理论,以对税收风险点的分析、识别、排序和应对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税源联动各环节管理,提高联动工作效率。一是要继续深化税收分析工作。各级要把税种管理、专业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税收风险分析上来,更加关注风险特征的识别、采集和相关信息的交换工作,逐步在监控决策系统中建立体现各税种、各专业管理要求的风险特征库;适时各税种风险分析的重点,对已的分析指标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税收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不断提高各级管理层的税收风险预警、预报能力。二是要积极推进税源监控方式的转变。强化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根据控管对象和税源分布特点,明确各级重点税源监控的标准、范围及要求;要完善管事制基础上的户管形式,合理分解税收管理员职责,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中的岗责要求;要从无差别的户管方式,向按照纳税信誉等级和税收风险级别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转变,尽量减少无明确目的的巡查、调查,形成以综合调查为主、专项调查为辅的实地监控机制。三是要提高纳税评估专业化水平和联动效应。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根据评估对象的分类要求,实行分级专业化评估;不断充实丰富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和行业模型,通过部门间的整合,逐步形成覆盖多税种的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进一步提高联动评估的准确性。四是要充分发挥税务稽查“以案促查、以查促管”的作用。充分运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反映的异常信息、偷骗税线索,作为选案的重要来源,认真落实稽查建议制度和案例分析制度,使征管部门及时掌握违法动向,堵塞征管漏洞,促进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抓好税源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夯实税源联动管理基础。要认真做好纳税人基础信息维护工作,切实做好户籍信息维护和数据质量检测工作,加强户籍管理与各税种管理、国际税收管理、出口退税管理的衔接配合,加强跨地区的户籍协作管理,把好源头管理关。要加强以票控税,切实做好红字发票开票系统的推广工作,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进一步贯彻落实到位;深化普通发票省内逆查机制,及时组织对开票信息进行比对和反馈,有针对性地查找发票管理中的风险点,遏制普通发票虚开现象的蔓延。要完善纳税申报管理,全面支持纳税人网上申报、网上认证、涉税资料提交、税银库联网实时扣税等网上办税功能,加强对普通发票相关申报信息的审核和管理。要充分利用社会协税护税资源,巩固国、地税合作机制,建立国、地税征管数据交换平台,总结推广基层国、地税“个体工商户联合征管”的经验和做法,拓展国、地税联合办税领域和事项;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渠道,加强与统计、工商、质检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拓展获取第三方信息的渠道,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要依法支持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加强监管,发挥好社会中介机构在协税护税中的作用。

(二)完善征管运行机制,深化数据增值应用,进一步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改进优化征管流程,确保流程管理系统应用到位。今年是CTAIS2.0**优化版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后的第一年,要在规范深化应用、持续改进优化上下功夫。按照“完整、统一、规范、高效”的要求,对已上线运行的税收征管流程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改进。逐项分析办税程序、流程关系、资料报送流转节点、时限等与流程运行效率相关的要素,优化整合各类关联流程,形成更简捷的流程运行路径;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进一步清理简并纳税人依申请报送和税务机关依职权采集及内部流转的各种报表资料,形成信息数据共享、勾稽关系严密的更简化的报表资料体系;进一步整合简并审批环节和层级,逐步形成程序更简、环节更少的审核审批管理程序;进一步整合各类调查、核查活动,把核查工作与监控分析结合起来,实现涉税信息一次采集、动态管理,各部门广泛共享。各地要以“减负增效、强化监控”为要求,进一步统一基层一线干部的认识,加强业务操作技能培训,规范CTAIS2.0**优化版的应用管理,确保流程管理系统对税收征管过程的全覆盖,对基层税收执法的全程监控,充分发挥以流程为导向的征管运行机制效能。

全面推广应用监控决策系统,进一步深化数据增值应用。要认真抓好税收监控决策系统完善推广工作,进一步增强监控决策系统的数据分析应用功能,充实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对比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等功能,丰富税收分析方法;进一步增强税源监控功能,按照风险管理理念开发完成税收管理员平台,实现管理层与操作层数据分析应用的接轨互动,为全方位支撑税源管理提供强大的工具支持;进一步规范报表处理,整合批件管理,逐步将更多审批件纳入监控决策系统管理。运用省级集中的征管信息,通过监控决策系统,促进对各地加强征管质量和收入质量的考评分析。要认真抓好监控决策系统的推广使用,各级管理层要带头学、带头用,充分发挥监控决策系统在税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切实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各级要高度重视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健全数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数据采集、录入、审核、储存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把好数据质量关;建立数据质量检测制度和办法,运用数据审核审计软件加强检测,省局将定期通报并追踪信息采集错误源,促进基础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要继续抓好以省局为中心,省、市、县业务、技术骨干为主体的网络化运维体系建设,提高系统日常维护保障能力。要重视做好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认真贯彻总局和省局信息安全制度,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维护;按照内外网数据交换规范性要求,着力解决内部业务网与因特网和外系统连接多、隔离不规范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病毒监控管理,制定完善并演练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三)认真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正确贯彻税收政策调整,确保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认真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建立健全所得税管理新机制。新企业所得税法今年1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做好新税法的宣传解读培训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要通过电视、报刊、国税网站、宣传咨询解读日、纳税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纳税人着重宣传好新税法实施的重大意义、税收优惠政策、新旧税法征管办法的衔接等,围绕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税源影响等热点,做好向地方政府领导的宣传和汇报;二要省、市、县合理分工,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内部业务培训。在抓好以新税法和新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业务骨干培训基础上,做好面上的培训工作,使更多的税务干部能够熟悉和掌握所得税的相关业务知识;三要重视新旧税法的衔接工作,在做好今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缴及季度申报的同时,及时进行优惠政策清理,贯彻好各项过渡性政策,做好优惠税率、定期减免税、国产设备、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台帐管理,防止管理脱节。

要以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全面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借鉴国际上的管理经验,以分类管理、行业管理、风险管理为主线,以大企业为重点,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形成规范的企业所得税管理机制和体制。一是加强分类管理,按照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征收方式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省局将进一步修订完善我省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制定企业所得税行业管理指南、汇总纳税企业和核定征收管理办法;二要实行分层管理,加强省市局两级所得税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把拥有“三师”资格的业务骨干充实到所得税管理岗位上来;建立省级所得税管理基础数据库,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集中分析预警,围绕规范税前扣除、核实税基、控管税源制定标准化和可操作的审核模本、行业模型供基层操作使用;三要强化联合评估。把汇算清缴作为所得税管理的中心环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申报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全省性的所得税汇缴数据库;加强所得税评估与流转税、国际税收的联动,今年将重点围绕跨国税源的控管,评选所得税、国际税收优秀分析评估案例。

完善国际税收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跨国税源管理。要按照遵循国际惯例、增强工作合力的原则,合理划分所得税管理与国际税收管理的职责;针对我省引进外资规模大、经济外向度高、国际税收管理事项复杂的实际情况,保持国际税收管理机构、职能和人员的稳定。要紧紧围绕跨国税源的控管,完善省、市、县(区)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国际税收分层管理体制。在规范跨国业务往来申报、强化数据采集和利用的基础上,研究把握国际税源流动规律,制定《跨国税源分析与评估指导意见》和《跨国税源审计指南》,逐步完善企业申报、纳税评估、税务审计等日常控管与反避税融为一体的跨国税源管理机制。省局要加大对反避税案件的直接参与、督导和技术支持的力度,更好地发挥反避税选案分析会、案情分析会、结案论证会“三会”制度对提高反避税工作质量,提升反避税人员水平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项目小组制”、“跟踪管理办法”等反避税工作方法;要研究探索反避税工作的新领域,积极稳妥地开展预约定价协议谈签,使我省的反避税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拓宽税收情报交换的领域和方式,更好地发挥情报交换在打击国际偷逃税方面的作用。要积极探索我省“走出去”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进一步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完善税收制度,确保各项税收政策调整措施落实到位。为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总局提出了一系列税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如“研究增值税转型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方案,合理调整增值税起征点;研究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和税率;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等。各级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学习研究,全面准确把握各项改革的内容和政策目标,增强推进税制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按照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目标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主动研究具体贯彻措施和办法,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税收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加强对税收政策效应的调查分析,对我省经济税收影响较大和社会反应强烈的重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性调研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提出应对意见和完善建议,促进税收政策更好地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强化执法监督,优化税收秩序,深入推进依法治税

全面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努力促进执法规范。各级要组织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2.0版的分级分类培训辅导,确保1月底前全面上线。在此基础上,要积极研究拓展税收执法监控的范围和深度,寻找总局监控软件与我省监控决策系统及参数化税收执法检查指标体系的契合点,积极推进执法考核和执法监察两大子系统的整合,提升执法监控覆盖面和纵深度。要根据总局软件特点,本着警示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执法责任分析,寻找执法风险点,对我省现行考核办法及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进行相应调整,做到考核科学、追究合理。

改进完善参数化执法检查,及时防范执法风险。要在总结去年参数化执法检查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检查参数,逐步建立起科学、准确、高效的参数化指标体系,提高执法检查效能。要推动参数化执法检查日常化,根据各个阶段工作要求,选择相关参数,异常信息由各地自行日常检查,省局针对不同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偏差。对检查中发现的执法过错或管理不到位问题,要从制度规定、执法能力、管理方式等方面剖析原因,提出防范和降低执法风险的有效措施。

加强税务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有效化解税收行政争议。各地要以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化解税务行政争议的能力和水平。要依法积极受理纳税人提出的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对确实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要妥善处理,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告知解决问题的渠道,不能简单地将纳税人拒之门外。要注重运用行政复议和解、调解制度化解争议,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纳税人的诉求,充分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妥善解决税务行政争议,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要把办理个案与完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研究调解和复议过程中发现的税收政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完善建议,以促进有关税收政策完善,从源头上预防税务行政争议的发生。

完善稽查体制机制,深入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各级要在完善巩固“一级稽查”模式、推进分级分类稽查的基础上,充实稽查力量,提升干部素质,加强稽查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稽查基础管理,推进稽查工作规范化、信息化。要创新稽查方式方法,加强区域协作、税警协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集中打击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散布涉税违法信息,以及邮寄、倒卖和制售假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把税收专项检查与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选择近几年与重大偷骗税案件关联紧密的重点地区和行业,集中力量开展税收整治活动,提高专项检查的效能。要狠抓大要案查处,重点查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可抵扣票(证)、骗取出口退税、利用做假账等手段进行偷骗税的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继续保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要加强省局直接查办案工作,加强对督办案件查处的指导,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进一步提高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威慑力,营造良好的税收秩序。

(五)深化品牌创建,优化税收服务,建设高效诚信的服务型国税机关

着力深化服务品牌内涵,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要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以纳税人为中心,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税法遵从度为目标,全面推进服务品牌建设。着力抓好四个规范:一是服务标识规范。结合总局规范税务标识的新要求,对全系统办税服务厅标识进行全面检查,促进服务标识系统的完善统一。二是服务制度规范。认真落实九项服务制度、十项服务举措,坚持和完善“千名税官进万户企业”服务性调研、基层分局税收政策宣传咨询解读日等制度,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援助,进一步丰富纳税服务内容,充分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三是优质办税规范。以“减负提效”为重点,逐项落实省局简并优化方案的要求,切实简化办税环节,简并办税资料,提高办税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四是服务行为规范。省局将进一步修订完善稽查人员、办税人员、税收管理员行为规范,统一和规范各个岗位纳税服务标准,印发《**国税品牌建设手册》,推进税收服务职能化、规范化、长效化。

积极主动落实税收优惠,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税收服务经济大局职能作用,自觉地把聚财功能与调节功能有机统一起来,主动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要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运用国家产业税收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落实好国家鼓励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促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的活力与动力;要围绕改善民生,进一步落实扩大就业和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农民等弱势群体自主创业和再就业;要围绕节能减排,认真落实好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资源能源的各项税收政策,切实促进废旧物资综合利用,有效抑制“五小”企业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

深化文明行业创建,进一步提升国税形象。要以全省国税系统四度荣膺**省文明行业榜首为契机,巩固成果,提升层次,创新发展,保位争先。要牢固确立文明行业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创建观念,坚持创建文明行业总揽地位不动摇,保持领先地位意识不淡化。要认真总结文明行业创建的成果和经验,排查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结合新形势,确立新起点,明确新目标,深入推进文明行业创新发展。要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迎奥运、树新风,学先进、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和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省局将与省人事厅联合评选表彰一批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与团省委联合命名表彰一批省级青年文明号。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弘扬先进精神,关心先进人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采取多种激励形式和手段,在全系统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创新、创业、创优的动力,传递鞭策后进的压力,塑造和展示“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国税新形象。

(六)坚持“人才兴税”战略,构建和谐基层,努力建设高素质国税干部队伍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建设,各级要切实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省局将对处级以上干部进行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轮训,各地也要组织好科(处)级干部和党员培训;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理念、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和驾驭现代管理的能力。要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认真落实党组议事规则,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提高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巡视考核工作,注重巡视的综合监督作用和结果的运用,对巡视中发现的少数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程序、集体议事制度不落实,班子内部不协调、干群不和谐,人财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今年省局将组织对6个省辖市局班子巡视考核,并继续组织对部分县级局班子的专题巡视。省局将制定《加强全省国税系统县(市、区)局领导班子建设的工作意见》,并组织对县级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党规党纪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着力提升县局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做好省辖市局后备干部的充实调整,举办一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加强新一轮副科级分局长竞争上岗的组织领导,完善基层分局长队伍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分局长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增强抓落实、带队伍的执行力。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省国税系统党员干部占73%以上,是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的队伍,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推进我省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各级党组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学习贯彻新党章,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切实抓好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性定期分析等长效机制建设,认真落实省局制定的党建工作十项制度,切实加强党建工作。省局将适时召开市局党建工作汇报交流会。要深入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发挥党员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调动党员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主体和骨干作用。要重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政治上尊重老同志、思想上关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顾老同志,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以专业化队伍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今年将举办两期所得税管理进修班,培养一批熟悉新企业所得税法和财务会计知识的高层次人才;继续组织专业等级考试,提高高等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开展各类业务竞赛,选拔一批不同专业的能手人才;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干部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扩大“三师”资格人才队伍,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的高层次专家队伍。认真抓好分级分类全员培训,广泛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竞赛、大提高”活动。省局将依托省税校和远程教育网开发充实不同类别的税收管理业务培训课件,搭建模拟岗位技能的练兵平台,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并组织教学培训;各级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全员提升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基础上,组织全省征收、管理、稽查、所得税及50岁以上干部计算机操作五个类别的业务竞赛,分别选拔100名能手。建设全省统一的专业人才库,逐步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评价体系、管理规范、配岗要求、培养措施等制度,把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结合起来,形成人才建设制度体系,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

以国税文化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和谐基层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具有**国税特色的“组织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国税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活动,用先进文化引领组织的共同愿景和个人的价值追求,培育团队精神,激发组织活力和干部的精神动力。巩固基层“三化”建设成果,提升基层建设水平,把新一轮基层建设的目标转化到全面推进和谐基层建设上来。要以活力基层、和谐国税为主题,以领导班子和谐、干群关系和谐、内部管理和谐、征纳关系和谐为内容,确立新目标,建立新标准,省局将研究制定和谐基层建设规范,推进基层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推行绩效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激励新机制。近年来各地探索绩效管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省局将制定全省国税系统绩效管理工作意见,建立相对统一的绩效考评工作事项库及标准值确定方法,统一完善绩效管理软件,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各地要以此为抓手,紧密结合基层管理的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新方式、激励新机制。要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建立完善岗能配置激励机制,盘活存量,激发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以争先创优为重点,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规范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先进典型的评选奖励办法,激励先进更先进,鞭策后进赶先进;要以奖勤罚懒为重点,完善公务员考核考评、奖惩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注重结果运用,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贡献突出的公务员,给予嘉奖和记功奖励,对不遵守公务员纪律,不认真履行公务员义务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给予惩戒,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七)注重有效预防,推进反腐倡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以监控预警机制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监控预警机制完善和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行监控预警软件,搭建预警信息平台、加强预警信息分析、注重预警信息运用,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增强反腐败工作预见性。要维护运用好《税收执法监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的实时性和科技含量。要针对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关键岗位、薄弱环节,建立完善制约机制,落实防范措施。加大财务审计力度,针对全省财务核算数据集中的新情况,深化财务数据分析应用,实现财务收支实时监控,提高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健全完善长效教育机制。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家庭,广泛开展读书思廉、尚德养廉、领导示廉、典型引廉、案例警廉、家庭助廉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环境氛围。继续抓好先进典型示范和典型案例警示的“双示”教育,用先进典型引导人,用典型案例警示人。强化党纪、政纪、法纪“三纪”教育,重点加强《党内监督条例》、《公务员处分条例》、《税收违法违纪行政处分规定》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教育,增强干部的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和“五珍惜”(珍惜工作岗位、珍惜执法权力、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教育,强化干部“自律是本、他律是爱、律他是责”的廉政意识,自觉做到不法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净之地不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以责任分析追究为抓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责任分解协调机制、落实督办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分析追究机制。省局将对部分市、县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对近3年来发案率较高、发生案件较大的县局进行专题责任分析,对因责任不落实而发生问题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要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认真落实《信访条例》,规范信访举报工作,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着力解决多头信访、越级信访、重复信访的问题;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畅通诉求渠道,立足于解决信访反映问题,及时化解矛盾,把信访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系统内部,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省局将对近年来信访量较大的地区进行下访,着力解决个别单位信访量居高不下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一案双查”制度,对移送公安机关的涉税案件,要进行执法和廉政责任分析,排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治理力度;对发现个别干部以权谋私、为税不廉的问题,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对严重违纪违法、失职渎职的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以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为重点,健全和完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内控机制。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国税。各级要按照省局政务公开的部署要求,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参照省局政务公开目录,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确立公开重点,编制公开目录,充分运用省局统一的政务公开平台,切实把政务公开落实到基层,落到实处,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国税范文篇2

西安市国税局机关党委下辖11个党总支、7个直属党支部,现有党员1498名。市直机关工委提出创建“五个好”机关党组织活动的要求后,局党组、机关党委非常重视,将创建工作作为政治工作中的一项大事来抓。市局机关党委及时制定下发了开展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创建活动分“规划准备;抓好试点,全面开展创建活动;树立典型,总结交流试点经验;表彰先进,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届期制管理”等5个阶段进行的实施方案,通过细致严密的部署安排,系统上下形成了机关党委、总支、支部相互衔接、环环紧扣的创建工作机制。

在创建工程中,市局机关党委通过跟踪检查、听取汇报,举办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及平时所掌握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状况,对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排队,根据各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和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先后多次由机关党委书记姚致强、专职副书记常金海带队深入总支、支部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在指导过程中机关党委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系统上下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一个好的班子,就是一面旗帜,一系列好的制度就是推动创建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市局机关党委及时开展了系统基层党总支、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把一批政治过硬,作风正派、党员群众信任的同志充实到各级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他们完善机关党委工作各项制度。在梳理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机关党委工作职责、委员职责、党委例会等制度,用制度规范日常党建工作,用制度推动创建活动。

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扩大交流、增强活力”的要求,市局机关党委加大对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如何开展党建活动、怎样确定“”议题、党建工作的基本制度程序等作为培训内容,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党建工作和创建活动,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增强对创建工作的支持,党组起草下发了《中共西安市国家税务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系统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明晰了党组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具体落实,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党、政、工、青、妇协调配合的党建工作格局,并把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与这个指导意见相配合,市局机关党委依据具有西安国税鲜明特色的“1+5”税收管理理念,重新修订了《市局机关党委党建工作量化考核标准》,细化了考核项目,将创建工作纳入市局绩效管理与“创佳评差”考核范围,与税收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党委对总支按季度考评,总支对支部每月考核,使考核更趋于制度化、规范化。

局机关党委把党员教育培训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将“三观”、“三德”、法纪、条规教育作为党课教育的主要内容,把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激发党员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学习省级劳模邓志龙、“国税风采”先进人物事迹巡回演讲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结合不同工作岗位开展“我为社会做什么,我为纳税人帮什么”和“学先进,找差距,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革命圣地、郭秀明故居,李增亮、任宏茂所在单位参观学习,促使党员干部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切实履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

赋予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西安市国税局机关党委抓党建工作的又一特色。根据打造健康西安国税的要求,市局机关党委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网上信箱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大范围地开辟交流通道。党委委员、总支书记经常到干部之中,座谈交心、沟通思想。对家庭有困难的同志、生病住院的干部或干部家属,局领导、党组负责人发动一切力量,及时帮助,探视慰问。定期组织干部体检,并创办《生活之友》为干部职工送去健康生活资讯。干部过生日,送上蛋糕、鲜花和同志们的祝福。开辟小图书室、小板报、小报纸等文化阵地,满足党员和干部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引导党员和干部群众陶冶情操,健康工作,快乐生活,形成了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和谐干事业的良好风气。

国税范文篇3

收获颇多,假期我利用两周的时间分别在国税和地税实习。现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地税主要帮一般纳税人填写信息征集表(因为地税系统要全省连网)国税跟着去小企业搞税务稽查。

特别累,第一个感受就累。每天都要干8个小时左右,填表,电脑上查找纳税人信息。虽然是做着办公,但也很辛苦。所以学习是开心的这一点无庸质疑。

指导起来很困难。因此我觉得企业十分需要有注册税务师资格的或是熟练掌握税务流程,第二企业的办税人员来填表的很多人都缺乏必要的知识。会计知识的大学生。和企业的办税人员交流,听到很多,学到很多。

这其中主要是中级财务会计方面。第三就是检验了大学两年来学到知识。

这些东西可能不全面,现在谈谈业务方面学到东西。而且我正式实习的时候应该回接触到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

国税局主要征收消费税,首先。增值税,地税征收营业税等。有一点我不太清楚,地税和国税与中央税和地方税是这样定义区分的课本上在谈到分税制的时候讲到国税局和地方税务局,实行分级征管,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税局征收,共享税中的地方部分,由国税局直接划入地方金库,地方税由地税局负责征收。

国税范文篇4

一、抓落实必须摸实情

摸实情是抓落实的首要环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只有摸准实情,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问题的必然联系,遵循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制定行之有效而又便于操作的办法和措施,避免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

要真正做到抓落实、摸实情,要坚持“四勤”:即腿要勤,多跑。要了解实情,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基层贯彻落实税收政策的情况、依法加强管理的情况,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耳要勤,多听。要虚心听取基层的意见,特别是要听取对抓落实的各项决策措施的意见,既要听取成绩的汇报,更要听取存在问题的反映和对上级决策的不同意见。眼要勤,多看。“眼见为实”尽管有一定的片面性,但看毕竟是获得实情的重要渠道。要了解基层的税收征管情况,要多看征管资料,多看操作流程,尽可能把听到的看到的相互印证,以使自己对实情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和了解。脑要勤,多思。要摸实情,不仅要多听多看,更要多思。即把听到看到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既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隐藏在数据资料后面的问题,又加工整理,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抓落实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坚持“四勤”外,还应注意把握三点:一是要带着问题摸,做到有的放矢。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来源渠道很多。要善于对日常工作中的已知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发现和找出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去了解问题存在的程度,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去汲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样摸实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带着感情摸,做到以诚相待。要了解实情,必须与基层的同志坦诚相待。要基层的同志讲实话,必须对基层的同志讲实话,要以宽广的胸怀、恭谦的态度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刺耳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实情。三是带着责任摸,做到真抓实干。摸实情是为了解决问题,为基层排忧解难。因此,要带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为基层排忧解难的责任感来了解实情。

二、抓落实必须出实招

抓落实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领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口号落实口号,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必须坚持出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之招,出促进落实、求得实效之招。坚持出实招,要注意把握准、恒,狠三个方面:

“准”,即抓落实要有针对性。一是要找准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上级关于税收工作的各项工作要求具有全面性、指导性的特征。而落实好上级的各项要求必须坚持从本地税收工作的实际出发。比如,推进依法治税,基层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深化税收改革,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加强税收管理,基层税收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提高队伍素质,到底需要从哪里人手等等,要认真研究。只有找准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的结合点,抓落实的目标才能准确,措施才能扎实。二是要瞄准工作的薄弱点。出准招就是要打在薄弱的环节上。就一个地区的税收工作来说,地区内部的工作发展都具有不平衡性,就税收管理的整体而言,总会因多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瞄准薄弱环节抓落实,就有利于推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恒”,即抓落实要有持久性。抓落实不能像“猴子掰玉米,抓一个丢一个。”而必须持之以恒。这是由基层国税部门的职能决定的。基层国税部门是税收政策的执行者,是国税收入的组织者,是税收管理的监督者,必须始终如一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能。这也是由税收工作的特征决定的。税收工作的基本特征是依法征收、依法管理。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持之以恒抓落实也不是说抓工作的方式和套路一成不变,而是要始终围绕税收工作的主题,在抓落实的方式方法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狠”,即抓落实要有认真性。抓落实必须动真碰硬,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首先,要在抓落实的制度上动真碰硬。要将各项工作内容、标准和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形成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做到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其次,要在检查督促上求真碰硬。每项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除了日常检查外,重点工作要实行督查制度。为了防止应付检查或检查走过场,必须事先制定检查方案,明确必查内容;同时,实行检查者与被检查的连带责任,提高检查的真实性。再次,要在责任追究上动真碰硬。一旦发现未认真履行职责,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按照责任追究的规定,严肃处理,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三、抓落实必须求实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效果是衡量抓落实的唯一指标。如果说抓落实是一个过程,而效果则是对整个过程的整体反映。因此,抓落实必须把求真务实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求实效必须注意把握:

一是以小求大。一项工作要取得大的成果必须坚持从小处着手。就国税管理工作来说,它是时间、空间、人、物等诸要素的组合运作,是由无数个细节连缀而成,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作为国税机关的领导者,既要运筹唯握,抓大事,谋全局,求实效;更要注意从小处人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特别是对事关全局的细节,更要抓住不放。通过一个一个小环节的落实,小效果的显现而保证抓落实的大效果。否则,处处以抓大事自居,想一口吃一个胖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国税范文篇5

第一个感受就累,特别累,每天都要干8个小时左右,填表,在电脑上查找纳税人信息。虽然是做着办公,但也很辛苦。所以学习是开心的,这一点无庸质疑。

第二企业的办税人员来填表的很多人都缺乏必要的知识,指导起来很困难。因此我觉得企业十分需要有注册税务师资格的或是熟练掌握税务流程,会计知识的大学生。和企业的办税人员交流,听到很多,学到很多。

第三就是检验了我大学两年来学到的知识,这其中主要是中级财务会计方面。

现在我谈谈业务方面学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不全面,而且我们正式实习的时候应该回接触到,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

首先,国税局主要征收消费税,增值税,地税征收营业税等。有一点我不太清楚,地税和国税与中央税和地方税是这样定义区分的。课本上在谈到分税制的时候讲到,国税局和地方税务局,实行分级征管,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税局征收,共享税中的地方部分,由国税局直接划入地方金库,地方税由地税局负责征收。

其次,税务查账与会计记账。会计记账的顺序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年度报表。而在查账的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与会计记账相反的顺序,就是说先看报表,再看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看各账户的对应关系,包括时间和凭证号。再找明细账中相应凭证号的原始凭证,看是否有异常。

国税范文篇6

一、绩效考核的目标制定阶段(P)

绩效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理解为主管经理与员工合作,就员工下一年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各项任务的重要性等级和授权水平、绩效的衡量、经理提供的帮助、可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个人计划的制定,并强调是在管理者的指导帮助下进行的,并最终达成共识。这实际上反映出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形成阶段所体现的沟通、明确、互动的过程,使组织中的个人能为组织目标的达成建立意识、发现不足、塑造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一)个人愿景的形成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参与。绩效计划制定阶段,管理者在与个人沟通的过程中,所站的角度是代表组织的,因此可以说在这一阶段是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还未成形前的初始磨合过程。以往在理论界有关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关系模式中讨论比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由组织愿景分解到个人愿景中,这往往是管理者的“一方言论”,带有强制性,难以号召集体的共同参与;第二种是由个人愿景上升到组织愿景,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避免个人参与热情不高的弊端,但由于个人往往具有私利,与组织愿景的大局观意识多少会有所冲突,并往往由于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得不到组织目标的支持,由此容易使个人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管理者在组织成员个人愿景形成阶段就参与,形成与成员沟通、理解、共识的过程,有助于个人与组织的目标、愿景一致,增强可实现性。

(二)沟通的内容注重“两体现”。一是个人愿景应体现自我超越的价值精神。个人与企业一样具有趋利性,因此个人也具有价值最大化目标,但除物质价值外,还有人生价值等。无论组织成员追求物质价值还是人生价值,都可以通过沟通加以了解,并为个人自我超越、实现价值最大化创造条件。二是个人愿景应体现组织愿景的影子。前面所述的是组织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这里讲的是个人应为组织作出贡献,二者缺一不可,并要让组织成员明白得到的回报是与为组织发展做出贡献的多少成正比的。

(三)以说明书形式将沟通结果公示。以书面形式将个人与组织的愿景、目标、态度、职责等一一公示,并建立相应的总结、反馈、完善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双方承诺的书面形式进行督促,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沟通效果继续延伸,即发挥目视管理效能,激发彼此向预定方向前进。根据我们目前状况,已有这种雏形,但仍需不断完善。如各级部门均有自己的网站,可以作为公示载体;ISO作业指导书也即职责说明书,通过全员参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得出,但目前来说,这种说明书的体系还不系统,除已有的比较抽象的岗位职责说明外,个人及组织各阶段的具体努力目标、承诺、监督、反馈、完善的相应机制还未建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绩效考核的实施阶段(D)

绩效考核的实施是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按企业管理中的理念即经理与员工双方在计划实施的全年随时保持联系,全程追踪计划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必要时修订计划。这也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灵魂与核心。从我们国税实际工作来说:

(一)持续进行业绩辅导,从五个方面着手。在这一沟通过程中,管理者需扮演“教练员”角色,对组织成员持续进行业绩辅导。主要包括5个方面。(1)了解成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对于这方面,我们目前利用的程序就可以解决。如,对可以统计测量的大厅前台工作量,运用程序进行每日统计,并在网上公示;OA行政事务管理系统则可以专门针对相对抽象的工作岗位,进行每日工作的具体详细记录。但目前虽已具备这些形式,工作量统计在6.0环境下还不能完全实现,OA系统的相应运行制度还不完善,需进一步改进。(2)了解并帮助成员所遇到的障碍。通过各级部门制定的“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成员遇到的困难,这在制度中均做了详细规定。但对于实际困难的解决方面,谈话艺术并不能完全解决,所以还需进一步明确解决经常性实际困难的原则、程序、措施等,使谈心谈话制度的效果落到实处。(3)提供成员所需要的培训。从今年《关于开展2004年全市国税系统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的通知》看出,培训对象针对征管查岗位一线干部,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笔者认为这在当前形势下是非常有意义的。(4)提供必要的领导支持和智慧帮助。管理者的一句鼓励、一条建议、一声问候往往会对大部分人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管理者对语言、行为艺术的注重有助于深入人心,带好队伍。(5)将个人工作表现反馈给本人,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通过交流沟通,使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他人中好或坏的形象,增添信心,及时改进。

(二)对个人重要事件加以记录,建立组织成员信息库。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优秀表现和不良表现,对这些行为表现形成书面记录,并按个人情况分类纳入信息库,以方便调取查阅,为正式考核提供实实在在、鲜活的素材依据,使反馈不再空洞、乏味,考核结果也更有说服力,有利于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杜绝“人情考核”、“暗箱考核”。

(三)实施过程谨防的两种效应。(1)“浑水”效应。在奖金分配会上顾惠祥局长谈到有种说法形容干部们的工作现况,“我们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努力工作,三分之一的人不够努力,三分之一的人不出力”。再引用一个更形象的例子,比如很多人在一艘船上划船,有人会想,既然我不用承担自己行为的全部后果,那我就少出一点力,而本来拼尽全力承受痛苦的人不能得到全部的好处,他也就会少用一点力,这样便造成许多划船者未尽全力,从而使整艘船的速度低于正常水平。这说明团队的成功或失败会掩藏单个成员的表现,从而削弱了优秀个人的积极性,保护了习惯浑水摸鱼的“南郭先生”。因此,进行整个团队的绩效考核尽管有利于团队的协同合作,但很容易造成“浑水”效应带来的效率损失。管理者通常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准确地观察计算,或者将团队绩效分解为个人绩效。(2)“万能”效应。对于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完成的工作,在“万能”效应的驱使下,如依然把个人做为考核对象,由于个人不能独立完成,大多数情况下无论结果成功与否,都比较难断定个人在过程中的业绩表现,而应以团队为考核对象。选择团队考核还是个人考核,效益是优先考虑因素。如果成员之间的工作互补性很强时,团队的效益最大,反之则没有价值。做为管理者要学会何时强调整体协同,何时突出个人业绩,不要一概论之,应该让优秀成员尽快显现在大队伍之前。

三、绩效考核的评估反馈阶段(C)

本阶段将根据前述说明书确立的目标,进行检查反馈,评估被考核者的目标实现情况,并帮助被考核者认清不足、发扬优点,不断完善或选择更优的管理制度。分析、纠错、改进、更新成为该阶段工作开展情况的四大特征。

(一)利用分析体系评估结果。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要有一个评估反馈,将成员工作期间的表现予以说明,反映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目前,我们每年一次的公务员考核,其所发到成员手中“考核结果通知书”结果过于简单,难以让成员明白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结果。因此,笔者建议做到:(1)根据前述两项书面材料,即“说明书”和“重大事件记录,管理者以此为主要依据得出考核结果,并做为附件附在考核结果通知书后,有利于考核结果的透明公正。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结果申诉制度,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均可按该制度进行申诉。(2)除了书面的考核结果外,还应运用沟通方式与被考核者进行面谈,通过有效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了解被考核者的近况,帮助分析工作不足,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给予肯定。

(二)建立监控机制防错纠错。除日常的监控机制起到防止错误发生的作用外,日常与年终的监督制约措施也应建立并实施起来。防错纠错是目的,内审、执法检查等措施是手段,过程监控是形式,不合格报告、执法过错责任的追究等是检查结果的体现。监督部门通过深层次分析偏差原因,提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对策,督促各责任部门积极行动、及时整改。

(三)适应形势持续改进。这应是在防错纠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持续改进的提升过程。从管理制度、人事现状、业务流程等方面着手,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完善改进。同时,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人员素质结构的变化,不论是否现在的制度、流程是否暴露出问题,管理者应形成一种习惯或某种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一次大讨论活动,听听来自一线的声音,有问题鼓励问,有建议欢迎提,并将听取及采纳意见的情况向全体干部公布,有利于激起全员参与组织发展的热情,并尽早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阻滞在萌芽中。

四、绩效考核的结果兑现阶段(A)

国税范文篇7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精神,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精神,但无论怎样,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和团结队伍的无形力量,与时代进步和行业成长是一脉相承的。如,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岗山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等等。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使星星之火,燎原于中华大地;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大庆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人拉肩扛,硬是打出了争气井,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海尔从一个民办小厂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家电集团……。

同志曾经讲:“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所说的精神就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努力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我理解,这种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鼓舞、激励、感召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代表着一种中国精神。说到中国精神,让我不禁想起胡乔木同志在为《中国精神》一书题词时写到的“天下为公;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杀身求仁,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都是永远领导我们前进的中国精神”。

所有我能想到的精神,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灵魂,而当我此时此刻在这里同大家一起讨论国税精神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一件多么不同寻常的事儿。与国税同行十载,共过风雨,建过功业。作为一名国税人,一名吉林国税人,讨论国税精神,界定国税精神,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理解,国税精神应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反映,国税精神应该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思想整合功能,是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应该是国税事业蓬勃发展、繁荣兴旺的精神基础。

说到国税精神,让我不禁想起1998年的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那场抗洪抢险的战役中,在那场特殊的考验面前,中国人民用最原始的方法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无数人用生命诠释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中国精神。我曾被这种中国精神感染、激励、鼓舞了很多年,这种中国精神让我增强了战胜了任何艰难困苦的勇气,也让我增长了辨别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更加清醒,它让我悟到了一种更深的东西,那就是“崇尚科学、爱岗敬业、团结合作、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吉林国税精神,简单的20个字,包涵着在国税工作十年的体验和经历,而在我理解,无论吉林国税精神用哪些字概括出来,它都是在国税事业发展、壮大的洪流中,能够有勇气扬帆启航的人用青春、意志筑成的。

十载国税路,一种自然的浓缩和积淀,实际上早已经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独具品味和独具特色的国税精神,而我对国税精神的理解和体验,都是源自对国税工作的一份挚爱和情感,我觉得,无论是怎样的一种高度概括的国税精神,都是对国税工作的总结,都是对国税人的一种认可。因为,吉林国税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才担起了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重任;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吉林国税事业才得以飞速发展,蒸蒸日上;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吉林国税这艘航船才犁波劈浪,扬帆远航。我们看到,吉林国税人发挥聪明才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打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战役的第一枪,积极地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强化工作措施,优化工作机制,推行“一窗式”管理、“一户式”储存、“一站式”服务、推进税收信息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税、依法行政,树立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的理念,积极探索涉税事宜“同城通办、异区通办”,开辟纳税申报方式的多元化,推行诚信服务举措,文明执法正深入人心;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启动“岗位业务达标工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国税文化建设,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治队水平显著增强……。全省国税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着更高的顶点冲击!吉林国税人正在这种吉林国税精神的指引下,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

吉林国税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全省人民满意的骄人战绩,但是我们的GDP增长水平仍处于较后位次,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仍然较慢和滞后,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得仍旧不尽人意;依法治税、依法行政以及纳税人诚信纳税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税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仍然不高,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措施和方法仍需进一步创新;纳税服务理念仍需升级,征纳关系仍需改善;干部管理机制仍需健全和完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高级管理人才和应用人才奇缺,国税事业的发展仍就缺少原动力……。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名国税人,一名吉林国税人,一名基层国税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国税事业前行中的制约因素,我既感到任务之重、又倍感责任之大。发扬这种国税精神,让这种国税精神永葆青春,不断推进国税事业的发展,才是我们完成使命的关键。因此,在这种国税精神的感召下,我的国税精神字典里面就是“责任和能力”。在税收前景不断明朗、税收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深刻地体会到“责任”的份量和意义。我查阅过不同版本的字典和词典,但对“责任”一词的解释都惊人的一致。我开始反思在我的个人字典里面“责任”是什么意思,在国税人的字典里面“责任”是什么意思,在国税工作里面“责任”是什么意思,在国税精神里面“责任”又是什么意思。古代君王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己任,所以,我们看到了延续八百年的周王朝;我们看到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我们看到了杜甫笔下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我们还看到了嘉兴渔船上十三名共产党人把安危置于度外,以燎原之势把共产党主义的火种撒遍全中国,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拥有六千八百万党员的执政党。老一辈共产党人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作为己任,所以我们看到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新一代领导集体,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已任,才有了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可以说,不管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还是新中国成长的历程,都有一种责任在里面,都有因责任而激发出的一种精神,都是拼搏、创造、革新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从靠进口粮食满足人民温饱问题到现在为粮食出口大国;从没有民族品牌计算机到联想收购美国戴尔个人笔记本的研发营销权;从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上天到杨利伟和神州6号的名字一起响彻全世界。这样的历程,我们能说没有因责任而激发出的一种精神在里面吗?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税收事业十年间的发展变化:从只有几十万元开始,到2000年的10000亿元,从10000亿元到2004年的25718亿元;我们实现了巨大的变化和转折。这样的变化和转折,我们能说没有一种精神在里面吗?它是无形的,但是这种无形的东西却能够创造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有发扬和宏扬这种国税精神,让国税精神永葆青春,才能保证国税工作由“快走”变“快跑”,在“快跑”中占据“领跑”地位,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国税范文篇8

(一)、加强领导,把综治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关系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财产利益的重要工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市局党组高度重视,把综合治理纳入各单位领导任期工作目标,纳入年度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考核,要求各单位把综合治理工作与税收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奖惩。市局领导在会议上多次强调,作为条管单位,要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原则,围绕税收收入这个中心,努力创建全市安全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扎扎实实地开展综治工作。市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王志强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市直各单位一把手和机关各科室(中心、所、厂)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市局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治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关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综合治理工作的日常事务,自觉地接受市综治委、办和所在区、街道综治机构对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积极参加各级综治委、办召开的有关会议、培训、活动等。此外,在办公区建立了以专职保安人员为主、各科室内勤人员相配合的治安保卫组织;在三个住宅区分别建立了以门卫、楼长、单元长为主的群防群治组织和家属楼管理队伍,综治工作真正做到了有人抓,有人管。另外,我局还组织专门力量强化阵地建设,整理综治档案,完善综治资料,达到了有机构、有牌子、有人员、有图版、有制度、有台帐的“六有”标准,档案资料达到了“两上”、“三化”要求。即:上档次、上质量;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明确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安全文明单位和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我局把创建安全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作为综治工作的首道防线,狠抓组织、阵地建设。本着在单位形成“国家至上、工作第一、团结进取、争创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围,在生活区形成文明互助、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积极参与安全文明单位和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评选出的五星级文明家庭占生活区260户的95%以上。市局机关被市文明委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市局直属征收一分局、二分局、三分局均被市文明委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局飞龙住宅区、广场后住宅小区被评为“安全文明小区”。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文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

(三)、加大投入,确保安全防范设备落实到位。2005年下半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平安单位”活动的实施方案下达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市局机关服务中心结合国税机关的实际,认真学习,立即贯彻执行。机关服务中心结合办公区和住宅区的实际,在学习创建方案、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提出了在市局机关办公区和四个职工住宅区分别安装安全防范设备(即监控系统)的具体措施方案,并提交局领导办公会研究确定。为保证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局领导先后两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并派专人赴四川成都和陕西西安市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机关服务中心的考察结果,结合办公区和住宅区的实际,11月18日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投资40余万元,在职工住宅区的围墙分别安装“红外线对射探测报警器”,在住宅区每幢楼1—2层中间安装两线制“静电感应周界阻档报警系统”;在办公区四周围墙安装红外探测报警系统,对办公区的重点部位安装红外线视频监控系统,并将办公楼内原摸拟监控设备更换为数字监控设备。年底前,上述安全防范设备的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据运行的情况显示:报警设备的安装,对入侵者起到了威慑和阻挡作用,达到了安全防范的目的。特别是在住宅楼外墙安装静电感应周界阻挡报警系统,既弥补了因地形高低、曲折、转角等限制,同时安全可靠,不危及人员生命,具有整体防御能力和防破坏作用。为机关的治安防范和干部职工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以落实治安防范措施为重点,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全力构筑文明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健全制度,构筑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日常管理,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我局工作稳定,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和保证。我局先后建立完善了市局机关领导带班、干部值班、治安管理、办公大楼、办公大院、住宅区管理等20余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办公区和住宅区实行封闭管理,24小时昼夜值班。在市局机关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建立了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检查考核办法,设立了来人来客登记,车辆入库登记、工作检查考核登记等十多种登记簿。在职工住宅区的治安管理上做到了“十有”、“六无”,即有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管理措施、有护院队、有工作报酬、有车棚、有防盗设施、有图版、有标志、有登记簿册。无重大恶性案件、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黄赌毒丑恶现象、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民事纠纷激化、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

(二)、强化督查,确保综治制度落实到位。在建立健全机构和制度的同时,我们强化了督查落实。实行综治领导小组工作成员巡查制度,经常深入市局机关办公区和住宅区及重点部位进行随时巡查,定期或不定期对门卫、保安、消防监控、车辆管理人员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并将岗位人员的工作与奖金直接挂钩。从而使各项综治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以责任追究为着力点,严格教育,奖惩分明,确保综治工作持续稳定

(一)、明确责任,严格追究。为使综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市局以责任追究为着力点,分别与市直各单位负责人及机关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各基层单位及机关科室结合本单位实际将综治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岗,并要求与业务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对发生重大问题的单位和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国税局行政管理“三制”:即“责任制”、“考核制”、“追究制”,做到奖惩分明,严格追究。据统计,仅2005年市局机关共查出行政管理违规过错行为101件,涉及92人次,给予经济追究2250元,评选出“行政管理先进个人”56人,给予经济奖励11200元。

(二)、加强教育,开展了“两学一考”活动。“两学”即学法律、学纲要,法律包括新《税收征管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内容,纲要即《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和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法制宣传、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防范意识教育,着力于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以此作为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三打三防三创”活动,把这些内容列入平时学习的重点,利用各类会议进行宣传,还外聘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一考”即干部法律知识统考,全体人员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采取封闭考试。这样既有效提高内部人员的税收法制观念,又增强了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四、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为突破点,全力提高综治队伍抵御风险能力

做好治安防控工作,解决好矛盾纠纷是基础。我局注重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长效机制上做文章,在开展诸如群众重复上访等项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分级管理,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落实开展群众重复上访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行“基层信访首问责任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领导下访制度”、“限期办结、书面回复制度”、“抽查回访制度”等,规定一般问题在7天内解决,复杂问题在15天内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在30天内解决。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热点、难点问题的矛盾排查分析的力度,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对待上级部门督查、督办的事情上保证及时办理,及时回复,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确保了没有一起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的案件发生。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国税范文篇9

从总体情况看,近年来南通市的宏观税负呈现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宏观税负已基本进入稳步上升的良性增长区间。由表(一)可以看出,在**--**年的五年间,南通市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GDP总量一直保持同步增长状态。全市GDP总量由**年的670.44亿元,增长到**年的1006.65亿元,增长了0.5倍,年均增长10.03%;税收收入总量由47.95亿元增长到110.15亿元,翻了1番多,年均增长25.94%,且从**年开始,税收收入一直超经济增长,同期税收弹性系数均在1.5以上,**年更是高达3.29。而同期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即宏观税负也由**年的7.15%,增长到**年的10.94%,增长了3.7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0.60%。另一方面,目前南通市宏观税负水平还不高,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以**年为例,如表(二)所示,税收收入以税务机关组织的全部税收收入及海关的进口税收计算,GDP按当年价计算,则南通市宏观税负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3.07%、6.59%。

南通市国税机关组织的税收收入是全市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年的5年中,国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除**年为53.42%以外,其余均在58%以上。而且各个税种中,国税机关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两税“)相比而言与GDP关系最为紧密,其中,工业增值税、消费税与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商业增值税和第三产业中商业增加值在结构上有比较密切的对应关系;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则与GDP中的营业利润部分有相关关系。**年,四个税种收入占全市国税收入的比重已达95.65%。所以说,通过对国税宏观税负的客观分析、比较和判断,可以深入了解全市宏观税负的实际水平以及南通税收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为此,笔者对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进行了专题调查,深入分析全市国税宏观税负的基本状况,影响国税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以及南通自身的经济特点对国税宏观税负的实际影响。

表(一):**—**年南通市宏观税负比较(略)

表(二):**年南通市宏观税负的横向比较(略)

一、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的基本特征

(一)从纵向上比较,国税宏观税负整体上呈逐步上升态势

如表(三)所示,与前述全市税收收入、宏观税负的增长状况一样,**—**年五年间,南通市国税收入、国税宏观税负也与GDP总量保持同步增长状态。全市国税的收入规模逐年增长,总量由**年的28.1亿元,上升到**年的58.84亿元,增长了1倍多,年均增长21.88%;同期国税宏观税负也逐年持续上升,且趋势平稳,由**年的4.19%提高到**年的5.85%,增长了1.6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7.92%。可以说,国税税收收入、国税宏观税负的稳步增长对全市税收收入、宏观税负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从GDP、国税收入、国税宏观税负的增长趋势看,五年间,GDP增速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而国税收入、国税宏观税负增速都有上下起伏,且后两者波动的趋势基本一致。从2001年起,国税收入、国税宏观税负增速均逐年下降,至**年已与GDP基本持平。这些表明,税收收入增长、宏观税负提高不仅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也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各个年度中,税收政策、税收征管、收入计划任务等非经济因素对国税收入、国税宏观税负的综合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年,虽然GDP增速低于5年的平均水平,但由于非经济性增长因素的综合影响较大,一是以征管质量考核为重点的收入考核办法在全市国税系统全面实施,国税组织收入工作重心从根本上向提高征管质量转移;二是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政策处于扫尾阶段,全年审批抵扣税款比**年减少近1亿元;三是外商投资企业超税负返还政策取消,比**年增收8000多万元;四是收入计划任务比上年实绩增长14.10%,为5年中之最高,等等,而当年的非经济性减收因素却相对较少。因此,**年国税收入大大超经济增长,国税收入增速为GDP增速的3倍多,国税宏观税负增速也是5年中最高的。但从2001年开始,各种非经济性增减因素对国税收入的综合影响逐步趋衡,至**年,国税收入与GDP的增速已基本保持同步,国税宏观税负也因此逐步趋于平稳。

表(三):**—**年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比较

(二)从横向上比较,目前国税宏观税负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五年中,各年度的国税宏观税负虽然各有差异,各具特点,但从影响宏观税负的各个因素来看,个性之中仍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因此,通过对**年度国税宏观税负的分析比较,可以由一斑而窥全貌。

国税收入按照国税机关直接组织的全部税收收入,GDP按当年价计算,如表(四)所示,则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2.01%、3.89%(宏观税负1),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则南通市宏观税负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1、考虑非可比因素:因证券交易税由证券公司总机构所在地汇总缴纳,车船购置税由省级国税机关汇总缴纳,所以在横向比较中属于非可比因素。若剔除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则南通的宏观税负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1.72%、3.38%(宏观税负2)。

2、考虑国税收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由于第一产业主要产生农业税、特产税及附加,且农业生产者生产销售的初级农产品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因此第一产业GDP与国税收入的相关度比较小,国税收入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创造。近年来,南通的产业结构尚处于调整转型期,一产占GDP比重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年,南通市一产占比为13.79%,比全省平均水平8.89%高出4.9个百分点,而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产业结构的差距直接带来税收贡献能力的差距,并由此形成对宏观税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若剔除与国税收入相关度比较小的第一产业GDP总量,且不含证券交易税、车船购置税,则南通的宏观税负分别比全省、全国低1.53%、4.05%(宏观税负3)。

3、考虑不同税种与GDP的相关关系:国税机关组织的主要税种与GDP的相关关系,在本文开头已作说明,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仅从国税的收入主体“两税”来看,根据课税对象所涉及的产业差异,可分为“工业增值税、消费税”和“商业增值税”两部分。其中工业增值税、消费税在“两税”中占绝对比重,全国、全省、南通分别为85.12%、86.92%、87.90%,所以说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是国税最主要的税源。从理论上看,一方面,工业增值税、消费税的计税依据与工业增加值的统计口径比较接近,另一方面,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调控的重点,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因此,对工业增值税、消费税与工业增加值之比进行专门比较,对于客观评价国税宏观税负的横向差距具有现实意义。若以此比较,则南通市宏观税负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82%、3.74%(宏观税负4)。

再从所得税方面看,根据总局规定,从2002年开始新办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征管,但在2002-**的两年间,南通新办企业由于政策性减免或新开业期亏损户较多的原因,尚未形成现实税源;而原由国税征管的中央级及中央与省分成企业所得税,税源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企业和烟草企业,约占了全部中央级及中央与省分成企业所得税收入的82.74%,所以说南通的国税企业所得税宏观税负目前还难体现南通的经济发展特点和水平。相比而言,外资企业所得税不仅涉及所有外资企业,且在国税征收的所得税总额中也占一定比重,江苏、南通分别为49.28%、67.49%。由于目前外资企业中非生产性企业占比较少,对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也较小,所以这里暂以外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之比进行横向比较,江苏、南通分别为3.90%、3.23%,南通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0.67个百分点(由于资料所限,外资企业所得税宏观税负未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表(四):**年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的横向比较(略)

二、关于五年间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纵向变动的基本因素分析

从整体上看,宏观税负一般是经济环境、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南通的具体情况,近五年间国税宏观税负的增长及变动趋势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是税收的基础。五年间,南通国税宏观税负的平稳上升是和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保持同步,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协调一致的。首先,经济总量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市GDP总量由**年的670.44亿元,增长到**年的1006.65亿元,已跻身于全国为数不多的GDP超千亿元的城市行列;人均GDP也由**年的1000美元,上升到**年的1500美元以上,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其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正逐步向工业化结构转变。一产占GDP比重由**年的19.08%,下降到**年的13.79%,降低了5.29个百分点。而同期二产占GDP比重由46.75%,上升到51.43%,提高了4.68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也略有提升,产业的税收贡献能力明显增强。第三,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特别是工业增加值率不断提高,由**年24.87%,增长到**年27.09%;工业产销衔接状况逐步趋好,同期产销率由96.8%增长到97.4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同期产值利税率由5.52%增长到8.05%,等等,客观上为国税宏观税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税收政策的影响。一般而言,我国税收政策的减收因素比较强,且主要是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所实行的优惠政策,由于国税征收的流转税税种以及所得税纳税人的特定性,相对而言,政策性减收因素对国税收入和国税宏观税负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考虑分析期内相对连续性或稳定性的优惠政策,对一个地区国税宏观税负纵向比较上的影响,则五年间,“免、抵、退”税政策是对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影响较大的政策性减收因素。由于南通经济外向度较高,据统计,仅实行生产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政策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年),全市共产生免税销售收入203.63亿元,与实行“先征后退”政策相比,实际减少增值税11.95亿元,直接拉低增值税宏观税负1.19%。与此同时,五年间,政策性增收因素也比较多,如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政策、外商投资企业“超税负返还”政策、校办、民政等几类企业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部分产品免税政策等的先后到期,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宏观税负的上升,而政策性因素对宏观税负的上拉作用在**年反映得尤其突出。但从政策性增减因素对国税收入、国税宏观税负影响的整体情况来看,2001年以后,减收因素远远大于增收因素,是造成宏观税负增速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3、税收征管的影响。近年来,依法治税不断推进,征管改革逐步深入,给全市国税征收工作带来了深刻变革。全市国税系统确立了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建立了以征管质量考核为核心的收入管理模式,形成了以电子申报为主体的多元化申报缴税方式,等等,不仅使税收征收方式逐步规范,税款入库更加及时、准确,而且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明显增强,纳税的规范、准确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国税机关和纳税人的双赢。经过5年的努力,全市国税征管质量全面提高,**年,全市准期申报率企业达98.5%、个体达98.2%,入库率企业达98.62%、个体达97.1%,滞纳金加收率达100%。与此同时,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特别是在清理欠税、稽查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措施。新征管法颁布实施后,全面加大欠税管理力度,大力清陈欠、控新欠,2002年、**年,全市分别清理欠税2.72亿元、0.69亿元,至**年底,全市国税可清欠税已基本清理完毕,不少基层单位还实现了当期无新欠。实行一级稽查后,稽查查补力度得到强化,2002年、**年,全市国税分别查补税款1.13亿元、0.76亿元。综合清欠和稽查两方面的因素,2002年、**年分别上拉宏观税负0.43%、0.14%。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强税收征管对保持国税宏观税负水平作用明显,但对国税宏观税负直接产生的上拉空间将逐步缩小。

与此同时,从**年开始,适应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国家每年都要大幅度追加税收计划,江苏作为传统的税收大省,成为税收追加的重点省份,而南通的国税收入任务也因此每年“水涨船高”。收入计划任务在高基数上的连续递增,也是影响宏观税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三、关于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横向差距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来看,产生宏观税负横向比较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南通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和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税收政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年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南通经济的自身特点所产生的税收政策性效应明显

1、南通经济呈外向型特征明显,受“免、抵、退”税政策影响,GDP总量增长对国税宏观税负的拉动力相对减弱。**年以来,南通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43%,**年已达32.85亿美元,且从贸易结构上看,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达98.23%。由于企业产品出口税率为零,因此,以工业制造业为主渠道的出口贸易情况对宏观税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外销比例在50%以上的为高度外向型经济,30-50%的为外向型经济,30%以下的为国内市场为主的经济。**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0.68%,正好达到外向型经济的标准。而同期全省仅以经济比较发达、制造业外销占比较大的沿江八市:苏州(31.23%)、常州(22.33%)、扬州(20.02%)、无锡(19.98%)、镇江(18.79%)、南京(12.38)、泰州(12.27%)为例,制造业外销比例平均仅达22.92%,南通较之高出7.76个百分点。假定工业GDP与工业增值税的计税增值额口径一致,且税率拟定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南通由于外销比例较高,直接影响宏观税负1.32%(17%*7.76%)。

2、生产销售的产品结构中应税消费品较少,对国税宏观税负差距产生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由于应税消费品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双重课征制,等量的GDP可以同时产生增值税和消费税,对于应纳消费税的课税对象而言,较之非消费税产品可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一定程度上直接对宏观税负产生上拉作用。但是南通生产销售的产品结构中应税消费品占比较少,且品种比较单一,仅有化妆品和酒类两种,**年,消费税占“两税”比重仅为1.47%,而同期全省、全国占比分别为9.88%、13.88%。所以说,产品结构的客观差异,使等量GDP所产生的税收收入有多少之别,直接对国税宏观税负的横向差距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大型企业的税收贡献整体实力不强,对国税宏观税负的支撑作用不突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决定于其所拥有企业的发展程度,而几个大型企业的支撑作用尤为突出,一般情况下他们对税收的贡献能力也比较强。但南通却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全市年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为例,10户企业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71.32亿元,占当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16.27%,但其税收贡献的整体能力却不强。主要原因是免税收入占比较大,10户企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集顺达集装箱有限公司为纯出口企业,外销收入全部免税。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则生产免税农药,对增值税的贡献也基本为零。所以,10家企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中,约41.37%共计70.88亿元的销售收入,不仅没有对宏观税负的提升发挥效应,相反因增加了GDP的基数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下拉作用。

4、外商投资企业中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的占比较大,企业实现利润没有在当期产生税收效益。南通是国家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早,企业经营的总体情况也比较好,全市盈利面51.74%,比全省49.25%高出2.49个百分点。但在全市盈利的774户企业中,享受所得税优惠的有493户,占了63.7%,且存在以下三种突出情况:一是所得税税源比较集中,大户享受政策性减免优惠对收入总量影响大。多年来南通的所得税税源一直集中于少数企业,仅以市区为例,15家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占了市区的80%以上,其中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一家就占40%以上,而市区又占全市的80%以上。税源的过于集中,使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量受单个企业的影响较大。如**年,我市最大的税源户醋纤和华能公司因追加投资部分单独享受“两免三减半”优惠,共减免所得税5259万元。二是处于免税期企业的免税额大。部分投资规模大的企业虽进入投资回报期,但目前仍处于免税期,计税利润越大,免税额也越大。仅市区的南通中远川崎公司、宝钢新日制钢公司、永兴多媒体公司三家企业**年度计税利润就高达53037万元,计算免征所得税额达14320万元。三是新办盈利企业多,且大部分属于生产性企业,当年投产当年获利的86户企业中有78户企业处于免税期。三因素中仅前两个因素就影响国税宏观税负0.20%。

(二)南通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1、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还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大,对国税宏观税负拉动能力相对不足。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产业附加值比较大,对税收的贡献能力也比较强。以**年南通市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行业税负为例,按照各行业所属重点税源企业已纳增值税额与实际计征增值税的销售收入之比计算,排名前4位的行业中,高新技术行业就占了3位,分别为制药业8.77%,电气机械制造业7.27%,专用设备制造业5.72%。但由于南通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总量规模上看,**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43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6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89个百分点,对宏观税负的拉动力度还显不足;从产业规模来看,南通市16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仅4家,最高的也未突破8亿元,企业规模限制了产业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对宏观税负的拉动缺乏规模效益;再从产业附加值水平来看,**年,南通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仅为27%,比相邻的泰州低了10.80个百分点,比扬州也低了0.36个百分点,对宏观税负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不够。

2、产销衔接水平的差距,带来销售税金实现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对宏观税负产生下拉影响。受投资、出口、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拉动,南通市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南通为97.45%,而全省、全国分别为97.87%、98.1%,分别低0.42%、0.65%。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之比28.92%计算,税率拟定为17%,则由于存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抵扣影响,导致工业企业推迟纳税而降低的税负为0.25%(17%*0.42%/28.92%)。

四、关于影响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的其他因素分析

在经济发展状况、税收政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税收征管难易程度等都会对宏观税负直接产生影响,而GDP的统计方法和口径也是值得一提的原因。

(一)偷漏税现象仍然存在,对国税宏观税负提升产生制约作用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税的深入推进,税收服务体系的全面构建,以及社会法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明显增强。但不可否认,偷漏税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仅在南通存在,在全省、全国都比较普遍,造成了税款的流失。

从**年南通市国税系统以稽查、纳税评估等手段查补税款的部分情况,就可以看出目前纳税人偷漏税的基本状况。如,**年,全市仅举报案件就查处598件,查补税款1798.28万元;共查处40万元以上大要案33件。在对手工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专项检查中,共检查企业4282户,确认假票、虚开票677份,补税546.93万元。在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评估中,共评估10778户(次),占一般纳税人总数的62.38%,评估有问题的1179户(次),共补申报增值税2184.51万元,等等,而这些仅是国税机关在现有征管力量、征管手段等条件下,已查补的偷漏税款。可见,目前纳税人的偷漏税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切实增强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能力是促进国税宏观税负增长不容忽视的一环。

(二)税收征管难度大,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仍需时日

组织收入工作中,“征收率”即税收收入与应征税收的比值是衡量征管力度和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征收率与宏观税负成正比。从国际上对税收征收率水平的分析看,征收率的高低一般与生产率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发展中国家一般在70%左右。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目前应在75%左右。所以说,无论是全国还是南通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仍需相当的时间,在当前的客观条件下,税收征管对宏观税负的拉动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从目前南通国税征管工作来说,主要有“四难”对国税宏观税负提升带来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一是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征管手段难跟上。近年来,南通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也日益提高,纳税人的经济性质、经营方式、交易方式等复杂多样,税源基础发生了改变。虽然通过深化征管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税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手段正逐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和税源变化的要求,但实施更有效到位的征管仍需要一个逐步摸索和积累的过程。

二是征纳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突出,纳税人的全面信息难掌握。目前,国税机关获取纳税人涉税信息主要通过纳税人自行申报和基层税务机关下户调查、检查等途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往往与实际税源有一定差距。而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国税与其他经济职能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互通的网络还没有建成,尽管南通国税已实现了税银库行联网以及与地税、工商的定期户籍信息交换,但距离对纳税人实行有效控管所需的涉税信息还有相当的距离。

三是国税机关与有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征管措施难落实。经过互相协商,南通市国税部门已与地税、工商部门就税务登记、户籍信息交换等部分工作建立了协作规范,但由于现行法律对税务机关和有关经济及公、检、法等部门配合、协调的程序、标准等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不仅部门间协作的广度、深度受到制约,而且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难度,致使部分征管措施的落实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国税征管力量相对于面广量大的纳税人显得不足,税收征管难深入。国、地税机构分设以后,南通市国税系统增员缓慢,有的县(市)局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至**年底,全市共有国税干部1856名。而纳税人面广量大,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以很高的速度递增。仅**年,全市国税系统新办理开业登记的纳税人就达22225户。至**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纳税人93744户,广泛分布在市区、县(市)城区,以及所属乡镇、村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国税系统内部对征管工作的要求日益精细化、规范化,国税机关一点对纳税人多点的征管工作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管深度的拓展。

(三)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的原因,GDP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国税范文篇10

一、改革原有考核办法,实行绩效考核的基本设想

现代公共管理所要求的责任、效率与服务理念,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承担具体管理职能的每一个岗位和人员。因此,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模式必须以每个岗位和人员具备以下三个基础为条件:一是要具备清晰完整,并体现上级和关联岗位要求的责任体系;二是具备可进行成本收益核算的高效率运作;三是为下一工作环节,即内部和外部顾客服务的信念。

以这样认识为基础,我们在反思分局以往的考核办法中发现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以往对干部实行以“扣分制”为主的考核办法,干部只承担不犯错误、不被扣分的消极责任,不出错就能得基本分,对具体征管工作中的成绩与效果难以全面评价,工作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干部的工作实绩也得不到体现和确认,起不到“奖勤罚懒”的作用,容易造成“多干工作多扣分、少干工作少扣分、不干工作不扣分”的现象,不利于干部积极性的调动。二是以往以“扣分制”为主的考核办法难以对干部的能力、特点、工作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意识作出科学、合理的整体评价,从而为分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必要的依据。三是难以维护考核的严肃性。以“扣分制”为主的考核由于对工作绩效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定,演变到最后,一方面难以避免无原则的“和稀泥”,或者是科长承担原本应由某一干部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为了证明考核的不走过场,又只能过多地纠缠于非关键考核因素,使通过考核促进管理的目的难以实现。

从消除这三个方面弊端出发,我们引进了现代公共管理中绩效考核的概念,把落实各项税务管理责任、科学衡量干部的工作实绩、考核信息的实时传递、考核人与被考核人的双向沟通,进而激励干部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的提高作为绩效考核主要宗旨,分局、科长和干部通过充分沟通与相互承诺,共同建立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项目、目标以及工作要求、质量指标、时效要求等,并以干部实际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指标作为季度考核的主要关键指标,每完成一个事项得到固定的分数,每月的累计得分即为每个干部的绩效考核成绩,并将绩效考核结果按季与奖金挂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劳多得。

这样的绩效考核方式我们认为可以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管理责任实现由“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绩效考核要求对分局各项工作流程按节点分解成事项,并将每个事项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具体岗位和个人,每一个干部对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以及相应的后果都有十分清晰的认知。二是考核思路由“避免出错型”到“绩效激励型”的转变,干部从只承担不出错的消极型责任上升为主动追求工作绩效的积极型责任;三是考核办法由扣分制为主到以得分制为主的转变,按每个干部所完成工作项目的数量、质量进行绩效计算和排列,真正做到以工作实绩衡量人;四是考核对象的事后监控到实时监控的转变。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干部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流程的工作状况实时了解和全方位管理,无论是考核人还是被考核人都能随时掌握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实现考核信息的充分交流。

二、转变观念,形成分局上下一致的思想认识

绩效考核模式能否最终取得成功,首要的关键在于全分局干部能否对改革考核方法取得上下一致的思想认识。我们召开各个层次的座谈会,通过分局长、科长与普通干部的多向交互式的沟通交流,在分局上下基本实现了思想认识的“四个改变”和“四个确立”。

一是改变了干部只是被动考核对象的传统认识,确立每个干部都是考核工作积极参与者的民主管理理念。考核既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对整个分局的工作环境和将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整个绩效考核办法不能只由上级制定、下级执行,而是应该扩大制定过程中的参与面,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由全体干部共同确立考核的目的、项目和标准,消除干部对考核的抵触。

二是改变了以往考核奖金按“平均主义”分配的习惯思维,彻底确立“按绩效分配”的意识。奖金如果只是平均发放而不是根据干部的实际工作状况,只能是用名义上的公平掩盖根本上的不公平,事实上也是对干部工作实绩的漠视。而这往往是大多数干部反映比较强烈的。

三是改变了以往干部考核只能以定性为主的传统认识,确立了干部绩效考核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做法,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自动汇总与人工考核的结合,得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干部工作实绩予以评价,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干预。

四是改变了考核只是单纯负面处罚的传统认识,确立通过绩效考核营造正向激励氛围的观念。考核结果在奖金发放、干部任用和培训学习等效用上的兑现,既是一种对干部工作状况的确认,同时也是在确认的基础上,对干部以后的努力方向形成一种目标明确的激励导向,使考核上升为分局日常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提高整个分局的团队工作效能。

三、扎实推进,确保绩效考核方案切实可行

为了确保整个季度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推开,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依托计算机网络和WGIS等软件,分别按照制定考核目标、明确岗位责任和个人职责、确定工作项目分值、工作绩效测定、兑现考核效用及信息反馈等六项内容,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三级绩效考核模式。

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方面,我们结合对以往考核方式的辩证认识和各级干部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要求,明确提出:新的绩效考核办法,一是要实现对干部绩效中关键指标的科学、公正评定;二是要实现与干部工作绩效紧密挂钩的激励机制;三是实现干部工作成果与存在不足的明晰化,为干部个人和分局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依据。

在明确岗位职责方面,我们在前一阶段制定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提出首先要针对三级考核要求,明确科室工作范围和事项。这既是一个理清职责的事情,同时也是进一步统一思想的过程。我们先由干部个人梳理,再由科长汇总归并,提出了涵盖全科工作内容的事项。其中业务工作一科共25项,二科64项,三科15项,四、五科各43项,外税科26项,办公室26项,全分局共216项。其中通过CTAIS、WGIS等软件系统自动取数的占58%,需要人工统计的占42%。思想政治工作、文明服务工作、信息宣传报道等公共项目则由办公室统一制定。

在确定工作项目分值上,我们将每个工作项目的分值分为数量与质量两个部分,其中数量的单位分值与完成工作所需时间、难易程度成正比,质量的单位分值则按相应的工作要求确定,大体上分别占40%和60%比例。确定项目分值是整体绩效考核模式中矛盾最多、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工作。每位干部的工作责任界定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其工作实绩能否得到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与认可,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通过绩效考核得到维持和提高,事项分值的确定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一方面组织人员进行对关键事项的赋值进行测算、比较,另一方面对涉及到不同人员之间不同工作性质的事项,则由科长与一般干部及时沟通,充分交换意见,适当调整分工,尽量使每位干部所涉及到的事项分值基本相等,增强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对每个干部完成事项的数量不作硬性规定,由各人根据科长派工完成或主动发起完成;对质量要求则按高于基本要求、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予以确定。同时对征管质量类、文明创建类等影响分局工作整体质量的则适当提高分值。初步确定后,各科对赋值情况又在科室进行了沟通酝酿,在增进干部共识的基础上确定了各个事项的基本分值,并经过分局考核领导小组的确认,打牢了考核评分的基础。

在月度绩效测定中,我们则以WGIS、CTAIS及外挂软件中干部每月所处理的工作量累计数为基本的数量指标来源进行得分统计,对各人涉及到的公共项目则根据科室或分局台帐记录给予相应得分。对质量分值,按工作数量的10%由科长进行日常抽查。对干部完成的某一事项,一般情况下视为无质量问题,如经科长抽查发现某一事项不符合标准,则该事项的质量项目就不得分甚至倒扣分。通过将WGIS等软件中的相关取数倒入统计表格,能够自动将每个干部的月度内工作得分予以累计形成个人月度绩效。根据我分局6月份工作量的测算,由于干部之间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差别,科内得分最多相差83分,最低也相差18分。这样能够较为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各科干部工作的绩效水平,也便于干部相互之间的比较,在充分展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感受成绩的喜悦时,也能通过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感受到压力。

在兑现考核效用上,我们立足于体现责任落实这一落脚点,结合分局对科室二级考核中提出的七项加分和八项扣奖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追究力度,明确提出绩效考核的结果要充分运用于以下五个方面容:一是确定考核分值和考核奖金;二是为干部的教育、培训提供参考;三是为合理配置人员、设置岗位提供参考;四是为干部的竞争上岗、聘任录用提供参考;五是为年度公务员考核、评先奖优提供依据。为了与以往考核办法的平滑过渡,我们目前仅对季度考核奖中的基数部分(即2000元×科内人数)按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对超过基数部分仍按系数全额发放。同时由于三级考核的主要操作层面是科室,所以我们对分局长和科长实行连带责任,按分管范围内的平均值领取奖金。按此计算,基数部分分局各科内差别最大的为745元。对奖金发放情况我们也在各科予以公示,并由干部签字认可。由于整个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干部的意见,较为完整地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尽管奖金的差额不小,但干部认为真实体现了各人工作责任的落实状况,反应相当平静。

在考核结果的同步反馈上,对每月绩效考核情况,在科内由科长与干部间的互动实行沟通,在全分局则以公示的形式让每个干部相互了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由于整个考核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干部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实际上也就是对干部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一种评价和确认。因而能够同步地向干部反馈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通过绩效考核了解自己的在整个科室中工作任务完成的状况,进而让自己花费的劳动得到充分的肯定与认可;另一方面通过与科内同事的横向比较中发现自己工作的质与量上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向。对科长而言,也可以根据各人工作进展情况和科内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时全面了解各人的工作情况,合理分配工作量,形成团队协作的效应。

四、初步的效果和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我们分局的绩效考核办法尽管只有经过短短7个多月的试运作,但其效果已得到初步显现:

一是基层干部的工作理念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分局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本身就是根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划分工作责任、明确操作标准、实施制度奖惩的过程。分局各级干部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的,就是不断体现法治、责任、落实意识,锻炼和培养团队合作、持续改进理念的过程。

二是分局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我们在推行绩效考核中十分注意将征管“六率”的相关要求贯穿其中,把提高征管质量作为衡量绩效考核的一块试金石。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分局的征管质量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申报率、入库率连续保持在99.5%以上,并继续呈逐月上升之势。处罚率和滞纳金加收率均保持在100%。

三是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较大的转变。分局绩效考核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将各个事项和责任,特别是税源管理的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税收管理员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科长派工,而是主动通过预警系统和“一户式”数据寻找和发现日常管理上的盲点、弱点,通过日常检查、评估询问等方式深化对纳税人具体情况的了解、掌握。主动管理、精细管理日渐成为基层干部的常态工作。

四是干部的基本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绩效考核对干部管深、管细、管透的要求,基层干部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分局也有意识地开展多岗位培训和交流,提出“每个干部都应当成为本岗位的专家”。绩效考核结果的充分沟通也使基层干部进一步明确工作中的优点、差距,有效确定改进目标和措施,从而为干部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更为科学的机制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