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治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04 04:20:00

社区矫治几点思考

20*年8月,笔者随*市司法局加拿大社区矫正考察团对加拿大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实地的学习和考察。通过考察,笔者对国际社区矫正工作发展历史与现状有了一个感性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粗浅的点滴思考,其中加拿大社区罪犯的心理矫正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社区矫正工作属非监禁刑的一种,服刑罪犯被放到开放式的社区内进行服刑,没有过多的人身自由的限制与约束。因此,如何更好地促使矫正对象从心理上真正做到悔过自新,主动放弃再犯罪并树立良好的人格与心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环节,也是社区矫正成果的具体体现。

为更好地适应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使心理矫正在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市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应在学习别国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长远的思考,走本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一、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本土化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本土化

目前,我国已实行了对监狱对象的心理矫正工作,但此项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基本上是处于引进和模仿西方理论、模式的水平上。这种引进和模仿,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状况的持续,又显然不利于我国罪犯心理矫正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本土化的道路,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治疗要在以上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发展。

所谓“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本土化”,是指我们在引进国外有关心理矫正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应考虑我国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社会价值取向和中国人的人格特征,考虑我国罪犯改造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现实状况,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理论和方法体系。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我国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在理论和方法上才会扎根于中国社会,成为改造罪犯的有效武器,也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使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二)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本土化的具体内容

1、对西方罪犯心理矫正的理论和方法要加以适当的改造和调整

脱胎于西方社会的心理矫正理论和方法,深受西方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影响。而我国的社会文化,在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都与西方国家有诸多不同。与此相联系,中国罪犯的人格特点、心理矛盾等,与西方监狱的罪犯相比,差别也很明显。因此,在中国社区开展心理矫正工作,就不能机械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而要根据中国罪犯改造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和调整。

例如,以移民为主体的加拿大社会,文化环境相对松散、开放,人们崇尚自由与独立,因此,产生于加拿大的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非指导性”原则,主张以患者为中心。相比之下,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公民,强调生活的自律化与行为的规范化,人们习惯于克制和依赖。因此,注重个人中心的西方心理矫正方法是否能有效地解决中国人的问题就值得推敲了。曾留学哈佛大学的岳晓东博士认为:“启发来询者积极思考与咨询员的适当指导相结合应是中国社会推行心理咨询的最佳模式。”

再如,与注重个人价值的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常指社会、集体和家庭,因此,中国人的心理问题除与当事人自身的价值观念有关之外,往往还与难以摆脱的外部压力有关。所以有人认为,在加拿大,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是求询者个人,而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则要面对求询者的整个社会环境。

鉴于此,我们在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矫正时,既要注意尊重矫正对象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助能力,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性帮助,启发他们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其犯罪心理、人格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产生的根源。

2、对我国传统医学中有关身心疾病和心病心治的宝贵遗产要加以继承和弘扬

我国传统医学在长期探索和发展中积累了一笔丰富的遗产。例如,战国时期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较为丰富的心理病理和心理治疗思想,其中有许多心理治疗方法(如“情治”法、“暗示治疗”等)与现代心理矫正所采用的方法相对应或有相通之处;在我国中医理论中,有关“悲胜怒、恐胜喜、喜胜忧、怒胜思、思胜恐”的心理疗法,也是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对此,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去继承它、研究它、弘扬它,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们现有的罪犯心理矫正理论,又有利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3、总结和应用我国监狱几十年来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使之与心理矫正工作并行不悖、相互补充

我国监狱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改造罪犯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认真地总结和提高。尤其是广大监狱人民警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如在教育改造中所采用的感化法、说理法、行为训练法、因人施教法等等,这应当成为我们当前开展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坚实基础。另外,我国监狱在长期实践中还积累了丰厚的罪犯思想教育工作经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教育工作者。尽管他们无法替代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的工作,但他们可以和心理矫正专家一起构成连续的服务体,共同帮助罪犯消除反社会心理和其他心理问题,塑造健全人格,真正将罪犯改造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

4、逐步建立和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罪犯心理矫正理论体系、方法与技术

要真正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本土化,最终必须建立和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罪犯心理矫正理论体系方法与技术。为此,既要继续借鉴和吸取国外罪犯心理矫正的先进经验,引进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尤其要深入分析我国监狱工作的实际和当前罪犯的心理特点。只有使罪犯心理矫正工作形成中国特色,才能真正成为改造罪犯的有效武器。

二、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规范化

(一)什么是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规范化

所谓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规范化,是指基于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统一标准或准则,去组织引导、协调约束矫正对象心理矫正活动的方式和过程。

1、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规范化要有统一的标准。这种标准,最终要以法规性文件或行政命令等形式颁布实施,对全市的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2、矫正对象心理矫正规范化的形式,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和心理学职业行为的要求。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要发展,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实现规范化。不仅如此,矫正对象心理矫正作为一项心理学职业行为,也必须遵循该行为的普遍性要求。

3、矫正对象心理矫正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提高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改造罪犯服务。同时,在实现矫正对象心理矫正规范化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制定全市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规范

2003年6月3日,司法部第79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自8月1日起施行。《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的第七章是关于心理矫正的内容。

第43条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正工作。心理矫正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

第44条监狱应当建立心理矫正室,配置必要的设备,由专业人员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

第45条监狱应当对罪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罪犯对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矫正。

第46条监狱应当在罪犯入监教育、服刑改造中期、出监教育期间对罪犯进行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矫正提供参考消息,对重新犯罪的倾向进行预测。

第47条监狱应当配备专门人员,对罪犯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答罪犯提出的心理问题。

第48条监狱对有心理疾病的罪犯,应当实施治疗;对疾病严重的,应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进行专门治疗。

第49条监狱从事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高级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司法局可以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参与对罪犯的心理矫正工作。

显然,上述规定体现了国家主管机关对监狱罪犯心理矫正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同样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笔者认为,仅仅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包含部分心理矫正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在规定的范围还是具体细节上都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必须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规范》。

在总结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罪犯心理矫正的实践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出*特色的《罪犯心理矫正工作规范》,从而将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纳入正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罪犯心理矫正工作规范》中,应在以下这些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心理矫正的功能、职责与范围:有何作用,包括哪些任务要求和几方面内容。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心理矫正机构的规模。

----运行操作:罪犯心理测验、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条件、对象、实施步骤等。

----经费与设施保障:经费的种类、设施的规格及保障水平。

----从业资格认定:从事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人员应具备有什么样的资质,拥有何种证书。

----评估与考核: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怎样考核。

(三)加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规范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罪犯心理矫正工作虽然在我国监狱系统开展了十余年时间,但总体上来说,还处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摸索。其中,如何实现罪犯心理矫正的规范化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规范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通过制定一个文件、一个规定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反复验证、不断探索。理论研究者要走出书斋,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目前我国罪犯心理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实际工作者也要加强理论学习,主动寻求理论的指导,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专业性、科学性。

三、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专业化

目前,在我国的罪犯心理矫正实践中,经过广大从业人员的不断探索,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利用《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COPA-PI)对罪犯个性进行评估,运用“四步心理矫正法”对罪犯进行咨询和治疗,建立宣泄室、静省室、疏导室等疏泄和调节罪犯不良情绪等。但从整体水平和层次来看,其方法和技术的运用还需要在专业化方面进一步提高。心理矫正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成效如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只有掌握现有主要方法和技术的实施条件和操作过程,才能根据具体罪犯的心理状况灵活运用。如果不具备这个基础,单凭热情和摸索很难深入推进罪犯心理矫正工作。

(一)不同心理治疗流派的方法和技术要选择性使用

国外心理治疗流派纷呈,方法繁多,但如何在矫正对象心理矫正中运用,是个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实际矫正过程中,既不能原样照搬,更不能脱离其基本的治疗原理和精髓,因此要结合实际,谨慎使用。

1、精神分析疗法不宜直接运用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技术重在挖掘来访者的无意识心理和早年经验,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分析来访者的抗拒和移情以及解释等方法,使来访者的无意识冲突意识化,从而领悟心理疾病的原因,增强自我的力量,战胜心理疾病。

笔者认为,在罪犯心理矫正中,不宜直接运用精神分析疗法进行治疗,主要原因是:其一,精神分析的技术复杂,深奥,很不容易掌握,更不用说运用;其二,精神分析疗法的运用特别强调治疗师被分析的经验和专业分析训练,而我矫正工作者根本不具备这些经历;其三,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泛性色彩有其荒谬之处,不容易被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矫正对象所理解和接受。

2、行为治疗的方法和技术要注意人性化作用

行为疗法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不良行为也像良好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因而也可以通过学习消除或减低。行为治疗法注重被治疗者外显不良行为的改变,通过系统脱敏法、厌恶治疗法、代币法、生物反馈法等具体方法和技术,改变被治疗者的不良行为。

在罪犯心理矫正中,行为疗法常用来治疗罪犯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吸毒、口吃、某些性变态的行为、恐怖症、焦虑症等,具有实用、简约、有效的特点。但由于行为疗法不主张探讨被治疗者的动机和情绪,也不注重他们以往的生活史,因而容易导致为治疗而治疗,忽略人的感觉和体验的局面。在具体矫正中,如果运用行为疗法,要注意人性化运用。比如,在使用厌恶治疗法之前,要向罪犯讲明这种方法的过程和原理,如果有必要可以让罪犯了解一些痛苦的反应,让罪犯有心理准备,并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及时了解罪犯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断鼓励罪犯坚持治疗。

3、正确把握和运用人本治疗法

人本治疗法秉承人本主义的观点,以当事人为中心,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视为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治疗者并非指导者,而是以同等地位对待当事人,确认当事人具有觉醒的能力;只要给他提供自然的、和谐的、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事人自然就会摆脱自我观念中不真实的外衣,暴露出个人人格的真实面,最终实现自我振作、重建自我观念,乃至达到自我实现。人本治疗的关键是通过对当事人的真诚、无条件的关怀和共情态度,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成长的环境,从而促使当事人开放真实的自我、找回失去的信心、走出自我的天地,进而得到自我成长。

如果在矫正实践中,矫正工作者扮演的是一种指导者、教育者、训导者,在咨询过程中给予太多的指导、训诫、评价、判断甚至是批评,那么矫正工作者就无法深入矫正对象的内心世界,无法为其提供自我开放的良好氛围,也无法给予来访罪犯调动自身潜能战胜疾病的机会。

4、认知疗法要与启发矫正对象领悟相结合,要注重改变深层观念

认知疗法认为在影响个体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因素中,主要原因不是客观环境刺激或既成事实,而是个体所持的观念和看法,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就是人有自寻烦恼或庸人自扰的心理特征,对客观事件不自觉持有错误的观念和解释,从而造成心理异常。因此,治疗者的责任就是指导和劝说,从而纠正来访者对事件本身所产生的错误观念,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认知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任何罪犯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只是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演变成对罪犯错误观念的质疑和批判,从而导致罪犯产生逆反和抗拒心理。所以实际运用中可基本遵循下列程序,既有咨询员的指导和劝说,又不失来访罪犯在矫正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保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让矫正对象自己反省,目前生活中有哪些信念常常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以致造成他情绪上的痛苦;

(2)鼓励矫正对象自行分析验证这些信念是否合理;

(3)经过矫正对象回忆和分析,明确指出其信念的不合理之处;

(4)采用简单易懂的逻辑推理,分析矫正对象的不合理信念及其原因;

(5)向矫正对象说明并力图使罪犯领悟,正是这些不合理信念造成他的心理困扰;

(6)举出其他人思想荒诞不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咨询员可以施展幽默,加深来访罪犯的认识和领悟;

(7)启发他们如何替换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加以联系;

(8)让矫正对象学习到在以后类似的实践中运用治疗中的经验,学会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避免重蹈覆辙。

矫正专业人员要时刻注意,一旦你成为咨询、治疗过程的主角,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为罪犯做分析,而矫正对象成为配角和观众的时候,纵使这分析再精辟、准确,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根本原因是矫正对象要想获得改变,他必须自己获得领悟,这个过程需要凭借启发而不是灌输才能实现。

四、矫正工作从业人员的选择和培养

因心理矫正工作专业性强,责任重大,选拔从业人员时至少要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责任心强

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对矫正工作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平日就有助人为乐的价值趋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道义上的满足。他对罪犯心理矫正的热情,是出于对这种助人活动本身感兴趣的动机,而决不是其他利已的动机。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素质要求

1、人格健全。作为心理矫正工作者,应该具备较为健全的人格,为人开朗、豁达、热心、诚恳,有着较强的开放意识和探索精神,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能力较强,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自信心。

2、有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心理咨询的职业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个别差异大,因此咨询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成长,才能增长才干。咨询员还特别要有自知之明,能对工作不断地进行反思,每一次咨询和治疗,都要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警觉,觉察到自己内心产生了什么反应,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反应,以防止咨询员个人的投射心理和各种偏差的干扰。

3、有一定的移情能力。这里的移情,是指咨询员在罪犯心理矫正工作中能够投入自己的感情,能够与来访罪犯建立起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心理矫正是人与人、心与心甚至生命与生命、灵魂与灵魂打交道的职业,是所有职业中人际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之一,所以,加拿大心理学家R.R.卡可夫称心理咨询是“生命的流露”。只有咨询员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来访罪犯充满爱心和关切,视帮助来访罪犯为自己的崇高责任,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罪犯成长。反之,一个自私、冷漠,视来访罪犯为麻烦,处处计较个人得失的监狱咨询员,即使拥有多么高深的学问也无法给罪犯提供真正意义的帮助。

4、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作为一名心理矫正工作者,除去应该具备以上的素质外,还应该具备心理矫正专业知识和技能。

5、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很强,理论博大精深,技术和方法纷繁复杂,非短时间所能掌握。发达国家从事罪犯心理矫正的监狱心理学家一般至少拥有心理学或精神病学学士学位(多数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因为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品性良好和通过行业协会的资格考核而获得了从业资格。我们当然不具备这样的人才条件,但是必须树立通过定期培训(可以纳入职业教育或继续教育轨道)使矫正工作者尽快成长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