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战略实施初探

时间:2022-07-12 05:36:00

产业集群战略实施初探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以其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巨大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备受瞩目。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德州,随着工贸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目前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的知名品牌。但是德州工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而从产业集群的效应来看,产业集群战略是解决德州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发展新突破的有效途径。

一、德州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业集群战略的适用性

在工业化过程中,受历史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德州工业从总体上讲,经济总量小、工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外向度低,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具体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专业化、特色化较差

德州工业在纺织、机械、玻璃钢、食品、太阳能等产业上虽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但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产业虽有区域性聚集现象,但总体上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工业布局的统一规划,造成区域功能杂乱无序,不同产业犬牙交错,使得产业特色难以凸现出来。

(二)产业链短,关联度低

很多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众多企业都自觉不自觉地围绕一个产品进行生产,不重视在产业链条的延伸上下功夫,相互之间的“断线”产品多,大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开发。例如具有传统优势的食品加工业基本上仍停留在初级加工生产的简短链条上,没有把链条向高档消费品延伸。

(三)企业之间内在联系少

由于人们对产业发展的认识还普遍停留在主导产业层面,再加上“同行是冤家”的观念的影响,企业只注重动员内部资源,而不是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很多企业,即使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由于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失去协同效应,每一企业都作为单独个体面对市场竞争,而不是结成有效集群机体共赴市场大潮,从而使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受到削弱。

(四)外资带动力较弱

近年来,德州市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但由于“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仍然处于“断链”状态,不仅影响到以专业化协作、零部件配套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进入,而且影响到区域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品配套率相比,德州的产品配套率仅为他们的5%,这不仅影响产业集群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也影响了引进外资的质量以及高端产业的转移。

(五)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差

德州的“工业园区化”早已起步,但距“园区产业化”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大型“标志性”项目和龙头项目少,有些园区只是一些不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的简单堆积,忽视了内生因素所形成的产业链的培植,园区不专,缺乏特色,项目引进不设“门槛”等现象还很普遍。

面对德州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新的工业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产业集群的效应,特别是在提高综合生产服务能力、促进整体竞争力等各方面的明显效应,彰显了产业集群战略在德州工业化中的适用性,为德州产业集群战略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1.外部经济性。产业在地区上的集中导致社会分工细化、企业联系加强、区域资源利用率提高,使经营成本得到节约。这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交流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分工细化双重好处,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2.联合行动。指产业集群中的厂商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有意识的合作。产业集群中的联合行动能够提高合作厂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竞争力的提高。零部件和总装厂之间也减少了由于资产专用性强而带来的合作风险。

3.制度效应。产业集群总是处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中。一方面,集群中社会资本逐步形成与积累,集群中盛行着诚心与合作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中各厂商之间的合约签订与执行的交易费用较小。

4.带动效应。产业集群不仅是中小企业的活跃之地,也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地区,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了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使集群内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带动和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是德州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必要选择

产业集群的形成能有效克服困扰德州工业化进程的不利因素,使工业带动战略落到实处,客观上适应了德州经济的发展。从德州工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集群在德州的发展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一)产业集群是德州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产业集群通过凸显区域最强、最突出的能力,突出企业整体形象,形成市场聚集效应,能够较好地发挥区域经济的核心优势作用,畅旺供求市场,增强内外投资的吸引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企业和品牌效应可形成共有竞争能力,促进良性循环,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是德州招商引资的最大吸盘

在当今国际国内范围内,招商引资最有分量的筹码,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硬环境发展到90年代的软环境,再到21世纪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积聚效应,产业积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因此,世界经济发展和投资趋向的新特点决定了培育产业集群应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德州开辟招商引资新天地的最重砝码和最大吸盘。

(三)产业集群是德州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德州市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水平较低、技术开发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市场应变能力差等自身发展问题,此外还面临由于市场歧视而融资困难、由于市场竞争不规范而生存困难等不良外部环境问题。产业集群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是克服中小企业某些经营劣势的有效手段。首先,在集群地,由于外部服务容易得到,交易成本低,中小企业可集中力量实行专业化,从而减少资金或其他资源的需求。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可有效解决情报系统不完善,信息来源少的缺陷,企业内部规模小的弱点能得到弥补,为增强竞争力创造条件。

(四)产业集群是德州经济园区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德州有省级开发区3个,市级开发区10个,规模虽然不小,但园区内鱼龙混杂,往往只是一些企业的累积,缺乏特色,发展缓慢。产业集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将减弱,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多地构建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之上。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工业园区需要借助于产业集群战略予以调整,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三、德州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具备了微观基础

产业集群的良性效应及其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工业化进程,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德州经过多年的发展,把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化战略的重要选择已具备了微观基础。

1.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州工业已进入从要素驱动型向投资驱动型转换的阶段,2003年人均GDP达1232.8美元,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基础。特别是在棉纺、食品、玻璃钢制造等产业,已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比较优势,有的甚至已具备了产业集群的雏形。

2.市场基础。据统计,德州现有各类批发市场100多处,其中,夏津的棉花交易市场,武城的辣椒交易市场,杨安镇的调料交易市场,庆云县的小商品市场等,都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这些快速成长的、多层次的、多领域的众多专业化市场,为各产业、各层次的集群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3.载体基础。截至2003年,德州已建成各类经济园区77处,其中省级开发区3处,市级开发区9处。众多的经济园区,通过专业化产业调整,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准备了一定的基础。

4.集群潜力。根据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者、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按此标准,目前德州虽未有成型的产业集群,但在太阳能生产、食品加工、棉纺服装、玻璃钢加工制作等几个方面已颇具竞争力,具备了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潜力。

四、德州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具体措施

德州在全面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强势推动和引导服务功能,通过市场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途径,着力培育和发展太阳能、玻璃钢、食品加工、棉纺服装等四大产业集群。

(一)培育和发展太阳能产业集群

德州拥有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厂家———皇明集团,拥有全国该行业惟一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还拥有亿家能、华乐等一系列太阳能知名品牌,而且围绕着他们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网络已相当成熟。总之,太阳能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及品牌拉动效应已十分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在江北地区乃至全国市场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措施得力,有望形成德州最早的产业集群。

(二)培育和发展玻璃钢产业集群

德州市的武城县是全国闻名的玻璃钢生产基地,玻璃钢产品的制作加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技术优势,大量的业主和业务人员对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有较深的专业研究,从事玻璃钢生产加工的中小业户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玻璃钢业已成为武城县的支柱产业。同时与玻璃钢业相关的服务业、运输业、信息技术咨询业等也有了较大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内在潜力。

(三)培育和发展德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德州农业基础较好,生物资源丰富,发展食品加工业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传统的产业优势,况且德州扒鸡、乐陵金丝小枣等产品早已驰名中外。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光明乳业、双汇食品、金锣食品、台湾旺旺集团等著名企业相继落户德州,其龙头带动作用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推动力,德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四)培育和发展德州棉纺服装产业集群

德州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2003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300万亩。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德州的年棉花交易量已占全国棉花交易总量的1/10。而且,在入住德州的台湾元济集团、江苏华芳集团及原有的德棉集团的带动下,德州的棉纺服装业大有可为。

面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企业应选择科学的发展定位。为此,企业及其经营者们需要具备的第一理念是合作,即竞争性合作,否则只是企业“扎堆”,从而使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受到削弱,离产业集群甚远。因此,德州工业企业特别是发展较快、单体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应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在本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条中选准、选好自己的定位,选择某一优势环节,甚至是某一个产品的某一零部件,寻求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通过产业链,以集群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但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政府不仅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关注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和产业定位,还要为集群内企业培育形成战略协同的软环境。虽然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生自长的,政府在集群发展中只能充当守夜者乃至旁观者的角色。但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