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交流

时间:2022-10-23 03:29:00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交流

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已经进入到制度性建设的时代,即与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和调控的制度化建设。目前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实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即缺乏一种社会行为高效运转所必需的内在机制和制度性设置。和谐社区建设的系统机制是由决策机制、调控机制、保障机制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保障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完善保障机制包括五大子系统,即规划投入机制、领导组织机制、法律规范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这五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和谐社区建设的系统保障机制。

一、规划投入机制是确保和谐社区建设所需物质资金的根本保障。只有把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国家和地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和谐社区建设的稳定的规划投入机制,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才能有可靠的物质保障。

1、逐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为和谐社区建设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按照建设公共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支出。

——各级政府要将城市社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把社区建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的年度预算,保证逐年有所增加。

——根据社区建设的需要,今后财政投入的重点应及时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转向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社区居委会组织、协调和开展各项工作创造基本的设施条件。

——从财政投入中有计划、按比例地划出一部分资金,直接交给社区居委会,由他们根据各自社区的实际需要来安排使用,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2、建立社区办公用房保障制度。按照城市规划和社区划分的要求,配备社区办公用房,确保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有址办公。

3、多渠道筹措社区建设资金。建立“财政支持为主、费随事转、资助、联点扶建、有偿服务、社会赞助”等多元化的社区建设资金筹措机制。

二、领导组织机制是从根本上保障对和谐社区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重要机制。和谐社区建设以领导干部为主要决策系统和协调管理系统,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和人格素质关系到和谐社区建设的成效。建立完善的领导组织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工作站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领导组织体制和工作体制。

1、建立社区建设领导组织体制。要建立健全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社区建设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责任机制。把是否重视和谐社区建设,是否完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作为考核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与干部考核晋升和奖励挂钩。

2、健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必须界定职责,理顺与社区的关系,落实好自身在社区建设中的任务,形成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3、总结推广经验。大力开展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活动,发挥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建构各种层次的实践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的合作机制,推动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三、法律规范机制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法治保障,包括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人大立法、法规、政策、规章和行为规范的保障。

1、人大立法是最基本的保障。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各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已经有条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法治化。对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定位,各级政府及各种社会组织、单位在社区建设中责任和作用,社区功能的强化,社区的投入,社区工作者素质的提高等,都要依法予以明确。为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把修改《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为社区建设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法规、政策、规章与人的行为规范。

和谐社区建设的法规、政策、规章和人的行为规范的制订是法律规范机制的主体内容。为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加紧出台《志愿服务条例》、《社会工作管理条例》等新法规。

3、奖励制度。

建立严明的赏罚机制是法律规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现实需要来看,应该完善和谐社区建设以下方面的奖励制度:

——国家在社会领域里设立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奖(政府奖)。

——建立和完善社区建设工作队伍的奖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评比表彰先进的奖励制度。

四、人才激励机制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必须加快社区工作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创新制度,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1、建立社会工作制度。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对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化、专业化是发展社会工作的基本前提。

——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发展社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也是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承载者。

2、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逐步提高待遇。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工作者的业绩,建立社区工作者工资增长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提供晋升空间。一是不断地把其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社区人才选拔到政府部门中来,或者为其进事业编制;二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每年的退休留下的岗位或者编制,可按一定的比例留给优秀的社区工作者。

——进行教育培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者岗位教育和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培训制度。

3、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

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引导,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志愿者(义工)注册登记制、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服务承诺制等,规范志愿服务机制。

五、检查监督机制也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各项保障机制中重要的一环。检查监督机制渗透于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是和谐社区建设向更高过程和更高目标迈进的重要临界点。

检查监督机制的运作主体,包括群众监督、领导监督和舆论监督三个紧密配合的部分。

——群众监督制度。群众监督的重要性就在于监督实体的广泛性或全面性。群众监督的实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体。正因为和谐社区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监督,不管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都是积极的、自愿的和最富有成效的。

——党、人大、政府、政协机构要建立严格的领导监督制度。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就是必须在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机构,建立严格的领导监督制度,确保和谐社区建设的保障机制真正拥有最高立法权力和最高行政权力的行使而获得的巨大影响力和权威性。

——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是由电视、报纸、出版、刊物、广播、电脑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实体的社会监督体系监督。舆论监督是和谐社区建设检查监督机制的主干部分,也是连接党、政府、人大、政协机构领导监督和群众监督之间的中介和桥梁。社会监督主要是通过舆论监督的途径来完成的。和谐社区建设必须有意识地运用舆论监督这一强有力武器,组织高效益的和谐社区建设舆论监督机制。